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网络化治理的主体及其相互关系_田星亮

论网络化治理的主体及其相互关系_田星亮

论网络化治理的主体及其相互关系_田星亮
论网络化治理的主体及其相互关系_田星亮

作者简介:田星亮,兰州商学院助教,法学硕士,主要从事公共管理研究。

学术界 (月刊)

总第153期,2011.2

ACADEM I C S

No .2Feb .2011

论网络化治理的主体及其相互关系

田星亮

(兰州商学院 图书馆,甘肃 兰州 730020)

摘 要 形式多样的组织及其多元的利益诉求,客观上冲破了政治参与的传统框

架,从而建立起一个合作共治的治理结构,这个结构不是线性的,而是网络状的。网络化治理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凸显了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机制的网络化以及治理责任的分散化等明显特征。在网络化治理模式中,作为核心主体的政府、参与主体的企业和作为第三种力量的非政府组织等众多公共行动主体以多元合作治理的形式实现社会共治。

关键词 网络化治理;多元主体;合作伙伴关系

传统的管理模式将政府视为唯一的权力中心和行为主体,而治理理论认为,治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政府与非政府的合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的合作、强制与资源的合作。 1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斯蒂芬 戈德史密斯(S tephen Go l d s m ith)和德洛伊特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威廉 埃格斯(W illia m D.Eggers)在其联合编著的 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 一书中就认为, 等级式政府管理的官僚制时代正面临着终结,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模式 网络化治理 。 2

网络化治理 就是为了实现与增进公共利益,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私营部门、第三部门或公民个人)等众多公共行动主体彼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享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对政府部门而言,治理就是从统治到掌舵的变化;对非政府部门而言,治理就是从被动排斥到主动参与的变

61

学术界2011.2 学科前沿

化。 3 在现代社会,无论是政府,还是公民社会组织,都没有能力拥有单独行动所需的足够的信息和知识,公共事务的良好治理有赖于多个治理主体 各司其职,各尽所能 。

一、网络化治理的核心主体:政府

(一)网络化治理中的政府角色

在网络化治理模式下,政府和其它各种社会力量共同构成了相互依存的网络体系,网络各结点之间应该是相互平等的合作关系。只是由于政府担负的公共治理的目标,使政府不能局限于其中参与者的角色,而应该在网络协调和维护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这就必然要求政府扮演积极主动的引导者角色。网络化治理中的政府是引导型政府,应当在两个方面发挥作用:其一,政府需要在社会治理结构的变革中发挥引导功能,促进多元治理主体合作治理模式的建构;其二,政府在多元治理主体的合作治理过程中,发挥着 元治理 的作用, 在制度上,要提供各种机制,促使有关各方集体学会不同地点和行动领域之间的功能联系和物质上的相互依存关系;在战略上,促进建立共同的远景,从而鼓励新的制度安排和新的活动,以便补充和充实现有治理之不足 , 4 以实现对治理过程的总体引导。

由此可见,在网络化治理中,政府的核心职责不再集中于公共行政人员和某些特定的项目,而在于组织各种资源以创造公共价值;政府的角色不再是公共服务的直接供给者,而应该作为一种公共价值的促动者,在具有现代政府特质的由多元组织、多级政府和多种部门组成的关系网中发挥作用。 5 概括而言,政府的新角色应是宏观调控者,而不是微观管理者;是游戏规则制定者,而不是游戏参与者;是裁判员,而不是运动员;是有效政府,而不是全能政府。

总之,网络化治理中的政府,虽然不再具有最高的绝对权威,但是它却承担着建立指导社会组织行为的大方向和行为准则的基本使命,它被视为 同辈中的长者 ,特别是在那些 基础性工作 中,政府仍然是网络化治理领域最重要的行为主体。与此同时,政府要正视网络化治理过程中的风险与冲突,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规范和协调行动者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公共利益。

(二)网络化治理中的政府责任

1.政府责任的类别

传统行政模式把政府责任划分为两类:政治责任和行政责任。政府的政治责任要求政府的决策和行为必须以民意为皈依,积极回应公民的利益诉求。政治责任常常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范性肯定与保障,并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后盾对政府及其官员产生约束力;政府的行政责任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及其公职人员应当遵守相关规则,在法定的权限内行使职权,不得越权行事。行政责任的实现机制是行政自律机制,当代各国政府均建立了政府内部的责任控制体系。

62

论网络化治理的主体及其相互关系

贝恩将政府责任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财务责任、公平责任和绩效责任。贝恩认为,财务责任要求政府有责任合理地使用纳税人的钱;公平责任能够保证政府与非政府部门相互之间的公平、公正,并保护权力不被滥用;绩效责任的目的则是实现公共价值。 6

责任性问题是网络化治理所面临的最艰巨的挑战之一,而政府在网络化治理中的责任主要是通过公共政策以及各个方面的政府行为过程去引导社会各单元力量积极合作,在合作中创造出社会和谐的机制,从而获得一种多元合作共治的和谐秩序。下表描述了不同模式下的政府责任。

表1 责任模式

资料来源:斯蒂芬 戈德史密斯、威廉 D 埃格斯著: 网络化治理:公共部

门的新形态 ,孙迎春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06页。

2.政府责任的规范

网络化治理意味着公私界限趋于模糊,这就增加了对责任认定的困难,为公共行动者互相推诿、转嫁责任提供了可能。而作为网络化治理的核心主体,政府责任的规范则显得尤为重要。

(1)确立合意,增进信任关系。越是碎片化的社会越需要联合行动,越需要确立社会合意。网络中的不同主体拥有不同的资源,具有不同的话语权和行动能力。要实现公共价值,政府必须将监督机制和法律机制贯穿其中,保证对多元主体权力行使的监控。有效监督的实施同样要求私营部门和第三方力量的参与,合理地限制政府公共权力的运用,规范政府行为。而低信任度则无形中会加大监督成本。因此,确立合意,增进多元主体间的信任关系是政府在网络化治理中的重要职责。

(2)加强行政伦理建设,重塑职业主义精神。职业主义是政府公务员的组织文化,关系到公务员队伍的整体道德水平,也直接影响到政府的运行效率与规

63

学术界2011.2 学科前沿

范。在网络化治理中,当务之急是重塑这种日益被侵蚀的职业操守,在公务员系统中充分孕育忠诚、奉献、公正、负责与合法的职业主义氛围,保证政府雇员为公共利益而工作,这对提升政府的合法性、加强政府内部的集体决策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3)完善公共责任制度,确保公民权利的实现。政府将部分职责转移给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之后,就必须使这些组织遵循必要的公共伦理规范,并将这些组织纳入政府的诚信建设。只有这样,才能缓和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摩擦,减少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冲突,防止这些组织在提供公共产品及服务时不致滥用资源和以权谋私。在这方面,香港廉政公署的做法具有借鉴意义,廉政公署要求企业界制定与政府和通用的法律法规相衔接的服从规范,并免费为团体和个人提供诚信审计。 7 而且,随着公共服务被委托给非政府部门,政府就应该逐步扩展公共审计职能与质量认证职能,以保证公民得到正当服务的权利,使私营部门和第三部门更具公共责任意识。这也是政府管理合作伙伴的重要方式。

二、网络化治理的参与主体:企业

(一)网络化治理中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自20世纪90年代英国率先提出 公私伙伴关系 的概念,并积极开展公共服务民营化以来,公私伙伴关系逐渐在美国、法国、日本、德国和新西兰等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据世界银行统计,在1984年至2002年期间,世界各国82%的供水项目和92%的道路交通项目采用了不同的公私伙伴模式,另有9%的能源项目和3%的通讯项目是采用公私伙伴关系进行投资的。 8

公私伙伴关系(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简称PPP),又称公私合伙制、公私协力关系或公私合作制。美国经济学家萨瓦斯(E.S.Savas)认为, 公私伙伴关系可界定为政府和私人部门之间的多样化的安排,其结果是部分或传统上由政府承担的公共活动由私人部门来承担 。 9 从一定意义上说,公私伙伴关系是政府与市场内在结合的新发展,其要义在于,在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建立某种以合作为目的的治理框架结构,共同参与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及服务。通过建立公私伙伴关系, 能够改进公共部门的管理、解决公共问题、催生新的公共道德、分担公共风险、改善公共服务以及分享公共权力 10 。

公私伙伴关系意味着当今时代政府独占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体现了网络化治理多方参与的理念。建立公私伙伴关系的一个潜在逻辑在于,无论是公共部门还是私人组织,它们在公共服务的产生和提供的过程中,都有其独特的优势;成功的制度安排在于保持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 11 公私伙伴关系模式的优势表现为:

其一,有利于转换政府职能,减轻公共财政负担。政府可以从繁重的公共事务中脱身出来,从过去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变成一个管制者、合作者和促进者,从而保证公共服务质量,以及减轻政府财政压力;其二,有利于提高运

64

论网络化治理的主体及其相互关系

作效率,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政府可以及时筹集资金,并利用规模经济、创新技术以及灵活性项目程序与多样性投资安排,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共担风险; 12 其三,有利于改善社会福利,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民营机构以盈利为目的,只有提供优质的服务才可能赢得顾客,从而可以实现以最有效的成本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事实证明,政府与非政府部门建立伙伴关系,合作共治,才是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之道。

显然,要建构和谐的公私伙伴关系,就必须认识到政府在公私伙伴关系中的主导地位,始终保持着对资产和服务的有效控制。在维护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在公私部门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政府要大力引导、监督和激励私营部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如此才能更好地为公众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

(二)企业参与网络化治理的方式

作为网络化治理的参与主体,企业与政府合作共治的具体形式灵活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合同承包。合同承包是政府将公共服务以 合同 的形式,交由非公共部门生产和经营,再由政府通过招投标机制进行购买。与政府签订合同,通过竞标来提供公共物品及服务,是企业参与网络化治理最重要的一种方式。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政府承包合同长期存在,并在企业广泛应用。一项调查表明, 在美国最常见的64项市政服务中,平均有23%以合同方式外包给企业部门 。 13 实践中,最普遍采用的合同承包方式是固体垃圾收集服务。

2.托管。所谓托管,是指政府所拥有的公有财产在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将公共服务的一部分经营权,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委托给非公共部门经营管理,这是政府公有财产与非公共部门经营管理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譬如,中国一部分城市(特别是南京市)所试行的公立医院的 药房托管 改革实验,就是在公共服务领域实行托管制,并将公有产权与市场化经营有机结合的一种有益尝试。

3.特许经营。特许经营是由公共部门授予私人企业经营和管理某项公用事业的权利,通过特许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承担相应的责任,从而达到公共管理目的的一种工具。特许经营主要有TOT、BOT、B OO等三种模式:(1)TOT (T ransfer-Operate-Transfer)即转让 经营 转让,是指通过转让出售现有投产项目在一定期限内的现金流量从而获得资金来建设新项目的一种融资方式;

(2)BOT(Bu ild-Operate-T ransfer)即建设 经营 转让,是指政府(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包括外国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待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

(3)BOO(Bu il d-Ow n-Operate)即建设 拥有 经营,是指由企业投资并承担工程的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等工作,硬件设备及软件系统的产权归属企业,政府通过付费可行使其使用权。

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特许经营在公共物品及服务的生产和提供,如供水、照明、城市交通等公用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从全

65

学术界2011.2 学科前沿

球范围来看,特许经营是目前世界上比较流行的公用事业部门公私合作伙伴机制。近几年,特许经营在我国公用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中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三、网络化治理的第三种力量:非政府组织

(一)网络化治理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

随着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问题成为公共管理的核心课题之一。非政府组织作为现代社会独立于政府之外的公共主体,作为弥补 政府失败 和 市场失灵 的第三种力量,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社会影响等方面,既有与政府体系形成互补、协调、对应的一面,又有构成冲击和挑战的一面。因此,二者只有在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依赖,以及开展契约性、制度性合作的基础上,建立长期稳定的良性互动的关系才能最终实现善治。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实现良性互动的基础,是其共同的价值理念。 14 政府的出现是公民权力让渡的结果, 政府合法的行政权是公民通过选举赋予的,理应对公民负责,对其服务 。 15 因此,政府的最终价值取向应该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公共利益, 政府必须超脱各种具体的利益,进一步彰显公共权力的公共性,为不同利益主体之间通过市场交换满足各自要求提供一个制度环境,从而更好地协调社会多元利益 。 16 同样,非政府组织也能够反映和表达公民意愿,鼓励公民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参与监督和评估政府政策,增强公民对自己基本权利的认识,培养民间交流和自主管理的方法与技能,培养公民之间的平等互惠精神,加深公民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和成熟,为实现公民最大公共利益提供组织与制度保障。可见,公民是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共同服务的对象,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是两者的共同追求和重要任务,共同的价值理念是两者良性互动的基础。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可概括为六个不同的维度:其一是理念维度:政府是否承认非政府组织的存在和价值,双方是否平等;其二是政治维度:政府是否允许非政府组织的自主和独立,是否给予其自由;其三是制度维度:政府是否保障非政府组织存在与发展的空间和权利,是否有法治基础;其四是资源维度:政府是否提供非政府组织必要的资金,有无财政支持;其五是体制维度:政府能否做到对非政府组织的有效监督,有无刚性约束;其六是机制维度:政府是否能和非政府组织良性互动,有无合作。实践表明,现代公共管理越来越不能忽视非政府组织的存在,越来越需要在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问题上找到合理的均衡点。

英国是处理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比较成功的国家。在英国,各类非政府组织有近20万家,其中有18万家在英国慈善委员会进行登记注册。慈善委员会是英国统一负责各类非政府组织登记注册和监督管理的国家监管机关,享有执法权和包括制定相关法规等部分立法权。非政府组织在慈善委员会进行登记注册的好处,首先是能够得到政府每年提供的总额达33亿英镑的资金支持,它

66

论网络化治理的主体及其相互关系

们占到全英非政府组织年度运作经费的约30%;其次,英国对待开展慈善活动的非政府组织实行减免税和退税制度,每年因减免税和退税优惠的税收总额高达30亿英镑;第三,非政府组织经过登记注册成为政府认可的慈善组织,能够具有更高的公信力,可以从社会募集大量的慈善捐款,其年度募款总额也达到30多亿英镑。为了促进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合作,英国政府和各类慈善组织签订了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框架协议 ,其中详细规定了政府对待非政府组织的态度、原则、义务,以及双方合作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另一方面,慈善委员会作为统一监管机关,承担监管非政府组织的职责。该委员会将全国非政府组织按照资金规模和影响大小区分为三种类型:集中力量监管规模和影响最大的400家组织(其年度运作经费占全国慈善组织总额的43%);并对规模和影响较大的2万家(含上述400家,占全国非政府组织运营经费总额的91%)的组织进行较为严格的定期审计和检查;对于数量最多但规模和影响有限的16万家组织(大约占总数的90%,资金规模的9%),则采取例行的年度申报审计的方式,委托专门的审计等中介机构进行监管。这种 抓大放小 的监管原则发挥了很好的效果,使得英国成为世界上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最为成功、公益腐败最少的国家。 17

(二)非政府组织在网络化治理中的作用

近年来,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呈现出一种方兴未艾的趋势,产生了越来越大的社会影响,尤其在一些特殊的领域更是发挥着政府和企业无法企及的作用。非政府组织 可以向社会提供众多服务,承担一些政府部门不该做或做不好,企业做却未必有效的社会事务 。 18 有学者就把非政府组织概括为 以政府之所长筹集各种资源,通过民主程序设定社会需要的优先目标,与此同时,又利用私人部门之所长,组织商品和劳务的生产 。 19 相对于政府而言,非政府组织能够在政治体系外部弥补政府治理公共事务的不足,同时发挥自身灵活、精干、专业及高效的优势,并重新激活公共事务领域中被政府组织所遗漏的 治理盲区 。

可见,非政府组织承担着四种基本功能:即资源动员、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以及政策倡导的功能。而作为网络化治理的第三种力量,非政府组织还具有较为独特的功能,即在协助政府探寻新型的合作路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公共事务的多元治理结构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不是领导与从属的支配关系,而是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随着公共事务治理边界的开放,政府开始从一些管的太多却管不好的领域撤退,而在一些能够管好却又劳民伤财的 问题 领域,政府也在试图改变其原来一家垄断的治理格局,采取邀请、授权、委托等方式与非政府组织建立起 联带 关系。非政府组织发展至今,已成为一支令各国政府都不敢小视的公共事务治理中的重要力量。它们从一开始就在积极地探寻与政府合作的现实途径。一方面,非政府组织在逐步填充在一些公共领域中出现的由于政府权力回撤所形成的 治理真空 ;另一方面,非政府组织也在主动回应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不断拓展出满足民众需求的全新的治理空间。

67

学术界2011.2 学科前沿

上述功能使得非政府组织在现代公共行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分担公共职能的治理主体,从而打破了公共职能国家垄断的全能政府模式,并最终实现了公共职能在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合理分配,展示了现代行政主体由一元化走向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四、结 语

现代社会既是一个高度分化而又相互依存的社会,也是一个高度整合而又价值多元的社会。网络化治理既能够体现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价值,又能够有效应对现代社会治理的复杂性、动态性和多样性。 20 当前,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实践都表明,建立以政府为核心、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等众多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的网络化治理体系的明显优势不但体现了其存在的现实合理性,同样昭示着它将代表公共行政范式的未来发展趋势。

网络化治理模式的标志就是 深深地依赖伙伴关系,能够平衡各种非政府组织以提高公共价值的哲学理念,以及种类繁多的、创新的商业关系。 21 这意味着,在网络化治理中,除按照传统的自上而下层级结构建立纵向的权力线以外,公共治理还要求政府与形式多样的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横向合作关系。

南姆 卡朴库认为,合作伙伴关系是指多个部门(如公共部门、私营部门、非营利部门)中两个或更多组织间任何有意地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聚集了资源,以确认并进而寻求一种解决共同问题的联合途径。 22 网络化治理模式中的合作伙伴关系主要指政府与私营组织、政府与非政府组织、政府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三种类型。

在网络化治理中,公私伙伴关系关注的重点是公共服务的市场化过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民营化过程。应用市场的方式来改革政府的基本依据是,相信市场作为分配社会资源的机制的效率。以市场为基础的机制如合同、激励、税收支出等就成了可取的手段。 23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伙伴关系是在讨论市场、国家、行业、契约等各种失灵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人们逐渐意识到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既不能完全依靠政府,也不能拱手让给市场,需要非政府组织的积极介入形成伙伴关系。签约外包可以说是引进私人部门和非政府部门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通过采取某种形式的竞标,政府选择与某些私营组织或非政府部门进行合作,建立伙伴关系并签订详细的合同以保证公共服务提供的质量。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更大程度上是一种价值追求。政府与政府间关系的主角是政府,包括水平(地方与地方之间)与垂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静态与动态互动关系。府际关系研究的重点是各级政府之间的交互活动、政府间决策过程及协调互动。国外一些学者认为,政府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职责主要是制定政策与监控,企业的主要职责是提供产品和服务,而非政府组织代表着公 私领域二元建构基础上的一种社会中介机制,发挥着既不同于政府的社会事务管理功能,又履行异于一般商业经营的社会服务义务,成为建立公民秩序和维护社会公正的一个重

68

论网络化治理的主体及其相互关系

要来源。非政府组织在现代国家的出现,被誉为 影子政府 ,可见人们对其作用的重视。在三者中,不是谁战胜谁、谁取代谁的问题,而是一种 伙伴关系 ,即密切合作、有所分工、相互协调的关系。萨拉蒙等人认为,只有在非政府组织、国家以及商业领域之间建立起相互支持、高度合作的关系,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和经济增长才有望实现。 24

注释:

1 何植民、齐明山: 网络化治理:公共管理现代发展的新趋势 , 甘肃理论学刊 2009年第3期。

2 5 21 斯蒂芬 戈德史密斯、威廉 D 埃格斯: 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 ,孙迎春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页。

3 7 陈振明: 公共管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2、99-100页。

4 俞可平: 全球化:全球治理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79页。

6 B ehn,Robert D.Ret h i nk i ng De m ocratic A ccoun t abili ty.W ashington DC:B rook i ngs In stit u tion press, 2001,pp.6-10.

8 世界银行统计材料:h ttp://rru.w orl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6861603.html,/PP Ibook/.

9 13 E S 萨瓦斯: 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 ,周志忍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129页。

10 李丹阳: 当代全球行政改革视野中的公私伙伴关系 , 社会科学战线 2008年第6期。

11 张成福: 论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伙伴关系 , 中国机构 2003年第3期。

12 郑慕强、徐宗玲: 伙伴网络、资助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 , 华东经济管理 2010年第5期。

14 苏大林、周巍、审永丰: 走向良性互动: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关系探讨 , 甘肃社会科学 2006年第4期。

15 B 盖伊 彼得斯: 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 ,吴爱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25页。

16 张勤: 行政体制改革的价值理念:公共性和服务性 ,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

17 王名主编: 中国非营利评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32-133页。

18 戴维 奥斯本、特德 盖布勒: 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第22页。

19 陈昌柏: 非营利机构管理 ,团结出版社,2000年,第6页。

20 杨冠琼: 网络化行政:公共行政的新范式 , 新视野 2008年第5期。

22 南姆 卡朴库: 无等级的合作:公共部门与非营利部门合作伙伴关系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

23 阮平南、阮国祥: 战略网络稳定性与绩效的关系研究 , 华东经济管理 2010年第3期。

24 何增科主编: 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269页。

责任编辑:嘉 耀

69

Abstracts

ACADEM I C S No.2Feb.2011 Gener a l No.153

The Dual Confli ct of Chi nese Econo m icD iscourse

and Modern Transition

A b stra c t:T he con structi on and deve l op m ent of Ch i nese econo m i cs discou rse are no w fac i ng t wo challenge s.One is t he trials cau sed by the econo m ics transiti on i n Chi n a.The ot h er is t h e confli c ts and convergence be t w een t he t wo discourses T raditi on al econo m ics andM odern econo m ics.Th is es say analyses differen ces and conflicts on s uch aspects w ithin t w o d iscourses:usage of concepts,m eth odol ogi e s,hypo t hesis and logical syste m,and also discu sses t he three-orien tation of Ch i nese eco no m i cs tran sition:l ocalizati on,i n ternati onalization and m odernizati on.F i nally,t he e ssay tr i es to pro pose an assu m pti on on both transiti on s ofm odern Ch i nese econo m ics d iscourse and convergence of t w o econo m ics discourses throug h s uch perspecti ves:val ue or i entati on,m ethodol ogy,path choice and prm i ary tas k s.

K eyw o rd s:m ethodol ogy;issue o ri ented;l ocali zation;endogenous devel op m ent

R en Baop i ng&Yue Yong

Northw est Un ivers ity;X i an Un ivers ity of E cono m i cs&Finace

Research on the Bod ies ofN et work Governance and Interrel ati ons

A b stra c t:M u l ti p l e for m s of organ izati on and its i n tere st require m en ts ob j ecti vel y break through t he traditi on al fra m e w ork of po liti cal parti c i pation,i n order to establish a cooperati ve governance of t he struct u re,and the structure is not li near,bu t t he net w ork-li ke.Ne t w ork governance has rich and profound con tents,w hich hig h li gh tm u lti-bodies,ne t w orked m echan is m and decentralized respon si bilities and e tc.N et w ork governance,as a core body of the govern m en,t partici pates i n the m ain bu s i ness and as a t h ird force i n t he non-govern m en tal organ izati on s and o t her public actors to ach i eve soc i al cohabitati on i n the for m s of cooperati ve governance.

K eyw o rd s:net w ork govern a n ce;m u lti-bodies;cooperative partnership rel ati ons

T ian X i ng liang

L anzhou Un i versity o f Finance and Econom ics

Political Partici pation Through Cyberspace and Bu ildi ng

G overn m ent w ith Effecti veness

A b stra c t:Govern m ent w it h effecti veness especiall y show s its m an ifol d i n lm i i,t de m ocracy,the ru l e of l a w,learni ng,service and s o on.Political partici pati on through cyberspaec pl ays an m i portan t rol e i n buildi ng govern m en tw it h effecti veness as an e m ergi ngm ode.It consists of constrai n ti ng w ith pub li c pow er run i ng range,lm i iti ng the si ze of govern m en,t prom oti ng govern m en t s po licy-m aki ng w ith dem ocry and science,boosti ng par tici patory m ode l of govern m en,t supervisi ng vari ous li nk s of au t hority ad m i n ister i ng,exposi ng defici encies in t he ru l e of la w,advanc i ng officials l earn i ng i n i nter net era,pro m o ting the devel op m ent of e-governm en,t urgi ng t he govern m en t to exercise public role and m i provi ng govern m ent s response.

285

Abstracts

网络文化文献综述

网络文化文献综述 摘要: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文化成为信息网络时代人类文化演进的一种新形态,引起了学术界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网络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生活的一个日趋重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和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近年来,学界对网络文化的研究不断扩展和深化。本文尝试对目前网络文化研究所集中的网络文化概念、网络文化特征、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网络文化产业研究这几个领域进行系统回顾和文献梳理。 关键词:网络媒体网络文化文献综述 20世纪90年代开始,网络媒体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网络文化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日益凸显。鉴于此,对于网络文化的研究也显得愈发重要。近年来,学界对网络文化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对网络文化的研究视角不断扩展,从而使得对网络文化概念的相关研究内容也逐渐丰富。 一、网络文化概念研究 “文化”一直被认为是学术史上最复杂的术语之一,对文化的定义一直众说纷纭。网络文化属于文化的范畴,因此对网络文化的界定自然也是有所差异。“网络文化”是什么?这一问题因研究者不同的研究视角而得到了不同的答案。当前,学界对网络文化的研究视角主要由以下几种: 1、从网络本身的技术特性出发,强调网络这一载体,认为网络文化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是对网络文化的一种狭义理解。例如,李仁武在《试论网络文化的基本内涵》一文中提出:从狭义的角度理解,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所进行的教育、宣传、娱乐等各种文化活动;从广义的角度理解,网络文化是指包括借助计算机所从事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活动在内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1。匡文波认为,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为物质基础,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一种崭新文化2。尹韵公也认为网络文化是“以人类最新科技成果的互联网和手机为载体,依托发达而迅捷的信息传输系统,运用一定的语言符号、声响符号和视觉符号等,传播思想、文化、风俗民情,表达看法观点,宣泄情绪意识等等,以此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联系和友谊,共同垒筑起一种崭新的思想与文化的表达方式”3。 1鲍宗豪.《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2匡文波.《论网络文化》,《图书馆》,1999,(2)。 3尹韵公.《论网络文化》,《新闻与写作》,2007(5)。

关于合作经营的协议书

关于合作经营的协议书 关于合作经营协议书(一) ____________伴侣: 全国全国,姓名年龄、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性(所有的合作伙伴通过上述物品的顺序) 第一个目的的伙伴关系 第二个合伙和工程范围多人合伙经营协议书 第三届的伙伴关系 全国年时期的合作,自从一月以来________一天,全国全国全国年迄今为止。 第四的数量、方式和时间限制 1。合作伙伴____________(人名)的方法来投资,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人民币。 (其他合伙人都列在秩序以上)

2。每个合伙人的贡献,在一月份全国年全国____________日期之前付清,过期或不付清,未付的金额的数目应支付银行利息和赔偿由此产生的损失。 3。项目总投资人民币____________每伙伴。合伙人在合伙企业的贡献,共同财产,不能自由地请求师、终止后,各合伙人合伙企业的出资由个人还有待恢复。 第三分配的收入和债务的义务 1。盈余分配给全国为依据,分摊。 2。债务的假设:先由合伙企业财产偿还债务的伴侣,合伙企业财产不足以支付债务,对合作伙伴____________作为基础,按比例的熊。 第六条的职业,退出合伙,则转移的资本多人合伙经营协议书 1。职业:①合同被认可;②约定由所有合伙人;③实施其在本合同项下的权利和义务。 2。可悲的是,必须有合理的理由:①②被撤回;没有不利退伙退出合伙企业;③全国月前并通知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后,由所有合伙人;④退出本物业的状况时,无论从白区退却的结算方式,在投资者资金结算;⑤在自己的未经同意退出本合同对合伙企业的损失,并应得到补偿。

论述企业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 第一章劳动关系系统论 一、劳动关系的概念 (一)劳动关系 所谓劳动关系,其实质就是指生产关系中直接与劳动相关的那部分社会关系。 所谓生产关系,一般是指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所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一定的生产关系一般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显然,这里界定的生产关系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将劳动关系界定为与劳动相关的那一部分生产关系,也是一个抽象的说法。换言之,这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必然的、与劳动相关的那部分生产关系,可以称为抽象的劳动关系。 而具体的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在实现劳动的过程中所结成的一种社会经济利益关系。因此,具体的劳动关系又被称为劳资关系、劳使关系、雇佣关系甚至产业关系等。一般来说,劳资关系或雇佣关系是指私有经济中的劳动关系,它反映的是雇主与员工之间的关系。 劳资关系或雇佣关系的含义或性质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在劳资关系或雇佣关系提出的初期,主要反映的是一种雇主与员工之间的阶级对抗关系;而当前所言的劳资关系或雇佣关系,主要是指劳动者与资产所有者之间的关系,并不反映阶级对抗性质。劳使关系,则是日本人为了更准确地说明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的关系而使用的称谓。在西方教科书中,还经常使用产业关系的概念。产业关系通常是指产业经济中的雇佣关系,其涵盖的中心内容涉及与雇佣相关的所有方面:个人、企业和社会。它不仅包括从社会角度而言的人力资源策略,也包括从企业和社会角度而言的劳动关系和集体谈判,同时还包括从企业角度而言的员工管理。可见,严格来说,劳动关系是产业关系的一部分,或是其核心内容,但产业关系所涵盖的内容要比劳动关系宽广。 (二)系统论与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是与劳动有关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关系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内在的最本质的关系。劳动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它的特性和协调受到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和制约,具有客观必然性;同时也受其内部要素的影响和制约,表现为人的能动作用。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对劳动关系进行研究就是要用辩证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力求从整体把握劳动关系的内在规律性,寻求它的协调发展和稳定运行。 用系统论观点看劳动关系,它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劳动关系系统的复杂性、动态性表现在: 其一,劳动关系系统的基本要素是以个体或群体身份出现的人。劳动关系系统的运行除了客观条件的制约之外,还受人的主观思想的影响。也就是说,劳动关系的协调与稳定靠的是人

国内社会科学领域的网络安全研究综述

国内社会科学领域的网络安全研究综述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引言 网络安全研究是伴随着网络的兴起而产生的,起初多从计算机技术角度分析保护网络软硬件及信息安全的技术手段。20 世纪90 年代之后,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逐渐引起我国政府部门的重视,成为社会科学介入这一问题的开端。国内关于网络安全的社会科学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研究初期( 20 世纪80年代- 2000 年前) : 初期研究多以信息安全讨论较多,每年发表几十篇社科学术论文。二是发展时期( 2000- 2010 年) : 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信息安全已成为较为普遍的研究问题,同时,其他学科也开始关注网络安全问题。三是兴盛时期( 2010 年至今) : 关于网络安全的研究迅速发展,以每年上千篇文献的速度增长,其中,以政治学、情报学、经济学出发的研究较多,尤其对网络空间政治与国家安全、全球网络安全及治理困境、网络安全威胁及态势分析、美国网络空间战略及启示、我国网络空间安全对策探索等几个问题的讨论较多,成果也颇为丰硕。目前,国内社会科学领

域的网络安全研究有两种发展趋势,一是注重对网络安全问题的理论探讨,进行基础理论研究; 二是以关照现实、制定方案为目标的对策研究。 1 网络安全文献统计分析 为了观察网络安全研究发展历程,统计其历年的文献是最好的方式。在中国知网数据库( 以下简称“CNKI”数据库) 中,有大量网络安全、网络空间安全的文献资料,有期刊、博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报纸文章等多种类型。在CNKI 数据库中全文搜索“网络安全”,截至2016 年1 月27 日( 本文数据搜集时间,下同) 共有3 869 646 篇文章。考虑到文中出现“网络安全”一词并不表示文章是关于这个问题的专门研究,随后又在CNKI 数据库中搜索了篇名、摘要、关键词三个要素中含有“网络安全”的文献数量,结果文献数量大幅下降,分别为39 989 篇、170 650 篇和60 200 篇。网络安全这一概念起源于计算机技术研究,所以诸多文献都是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根据CNKI 对文献的归类,有自然科学( 简称“自科”) 和社会科学( 简称“社科”) 之分,在以上文献中,社科文献占比例并不高,从不同要素进行考察,分别通过全文搜索、篇名搜索、摘要搜索、关键词搜索“网络安全”的社科文献,数量为1 028 691 篇、6 569 篇、29 849 篇、

合伙协议书

合伙协议书 关于合伙协议书模板汇编五篇 合伙协议书篇1 合伙人甲:_____身份证号:_______合伙人乙:___身份证号:_______合伙人乙:___身份证号:_______ 第一条合伙宗旨:由三位合伙人共同成立______公司,并共同发展,共同盈利,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第二条合伙经营项目及现状 1.开办、经营模型厂。 2.模型厂现状:①厂房租赁期: ②模型厂地址: 第三条出资额、方式、股份分配 1.合伙人甲以现金方式出资,计人民币______万元,占股_____%。合伙人乙以现金方式出资,计人民币______万元,占股_____%。合伙人乙以现金方式出资,计人民币______万元,占股_____%。 2.各合伙人的出资,于____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以前交齐,逾期不交或未交齐的,应对应交未交金额数计付银行利息并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失。 3.本合伙出资共计人民币______万元。合伙期间各合伙人的出资为共有财产,不得随意请求分割,合伙终止后,各合伙人的出资仍为个人所有,至时予以返还。 第四条盈余分配与债务承担

1.盈余分配:以股份为依据,按比例分配。 2.债务承担:合伙债务先由合伙财产偿还,合伙财产不足清偿时,以各合伙人的股份为据,按比例承担。 第五条财务管理制度 1.任何合伙人无权单独管理公司财务,如遇重大事项,需全体合伙人协商。 2.财务管理人员需全体合伙人协商指定。 3.各项经济活动必须做到有凭有据,有经办人签字,账目每月清算一次。 第六条公司管理制度 1.甲乙丙三方应共同努力营造和谐健康的经营环境,遵守公司各项制度,遇到重大问题需协商解决。 2.甲乙丙三方每周需到公司召开合伙人会议,讨论公司经营与发展的问题;如遇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合伙人会议。 3.甲乙丙三方共同任命公司管理人,对公司进行日常经营管理。 第七条入伙、退伙,出资的转让 1.入伙:①需承认本合同;②需经全体合伙人同意;③执行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 2.退伙:①需有正当理由方可退伙;②不得在合伙不利时退伙; ③退伙需提前__2__个月告知其他合伙人并经全体合伙人同意;④退伙后以退伙时的财产状况进行结算,不论何种方式出资,均以金钱结算;⑤未经合同人同意而自行退伙给合伙造成损失的,应进行赔偿。

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实现路径

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实现路径 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个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精细化管理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具体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作和持续运行的管理方式。目前,精细化管理已运用到公共管理领域,并向社会治理范畴深度拓展。应用到社会治理领域,则强调在管理理念、基本方法、技术工具和实际运行四个层面引入精、细、准、严,实现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以科学、理性为特征的精细化管理代表了现代社会发展规律。因此,社会治理精细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逻辑。 我国社会管理工作范式经历了从社会治安到社会管理再到社会治理的转变。粗放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差不多”“马马虎虎”“大概也许可能”等思维方式使社会治理存在着标准化程度低、群众工作不到位、社会事业服务表面化等一系列问题。传统粗放式、经验化社会管理已经无法满足时代需求,必须加快向精细化社会治理转型。基于此,党的十

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首次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并明确提出要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和源头治理。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更进一步提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将对推进我国社会治理发挥重要作用。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创新社会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的发展趋势和必然路径,需要着力研究和探索。 完善“一核多元”的社会治理模式是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前提条件。社会治理针对国家治理中的社会问题,强调的是发挥多元治理主体的作用,保障改善民生,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社会有序和谐发展。因此,在社会治理精细化过程中,“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公众和社会要各归其位、各担其责。要在发挥好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引导社会成员增强主人翁精神,激发社会自治、自主、能动力量,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属于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社会治理精细化,需要高度重视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在此过程中,政府与社会各自的角色已经明确界定,政府要积极担当“主导”,社会要积极完成“协助”。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构建社会行为有预期、

劳动关系协调员2级优秀论文2

国家职业资格鉴定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劳动关系协调师论文题目:浅析劳动合同试用期制度 编号:

浅析劳动合同试用期制度 摘要:试用期对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非常的重要,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之间相互了解相互选择的阶段,双方依法享有权利和义务;试用期间双方处在平等的地位,但实践中有失平等,很多用人单位压制劳动者损害其合法权益。虽然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偏向保护劳动者,但实践中仍有很多问题出现,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我国试用期内劳动者权利保护的相关问题。本文从试用期劳动者的权利入手,分析了我国劳动者适用期内权利被侵犯的原因,最后总结了完善对试用期内劳动者权利的保护的建议。 关键词:劳动者试用期劳动者权益 目前,我国劳动者的数量远远大于市场的需求,在初期试用期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互选的阶段就有些被动,劳动者盲目又着急找工作,且较少懂得相关的法律知识,导致其合法权益被侵害;尽管我国相关法律对试用期做出了相应的保护条例,但仍不能完全解决劳动者权益被侵害的问题,因此增强保护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的权益非常的重要。 一、试用期劳动者的权利 (一)试用期的概念 “试用”按字面意思来说就是试着用用,我们平时买东西时也经常会先尝试,比如我们要买一瓶适合自己的化妆品,常会先试用小样,看看这个化妆品是不是适合自己的皮肤,然后才会确定选择与否;同样的道理,劳动关系中先约定一个试用期,期间劳动者会根据自身的条件来考察下用人单位的工作环境、工作的气氛,以及单位内部人员结构等是否适合自己;然而选择是相互的,用人单位也要通过这个期间,了解劳动者的背景,观察劳动者的品质、工作能力等;考核劳动者是否符合该公司的录用条件。这样看来试用期其实就是双方相互选择,相互认可的一个阶段。 试用期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互相选择比较自由,是平等、合法、自愿的,没有规定试用了就非要在这里工作或者试用了用人单

投资合伙协议(标准版)

股东入股合作协议 1、合伙投资人: ________________ 姓名,性别,身份证号 2、合伙投资人: 姓名,性别,身份证号 3、合伙投资人: 姓名,性别,身份证号 四方本着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经充分协商,一致决定联合出资共同经营 公司(企业)(以下简称公司),特订立本协议。 第一条:合伙投资经营项目和范围:餐饮营销。 第二条:合伙投资期限合伙投资期限 为________ 年,自__________ 年 _____ 月____ 日起,至 __________ 年 _________ 日止。 第四条:出资额、占股比例: 1、合伙投资人以现金方式出资,计人民币元, 占股 2、合伙投资人以现金方式岀资,计人民币元,占股 3、合伙投资人以现金方式岀资,计人民币元, 占股 5、合伙投资人的出资,分两笔到账,分别于 ____________ 年 _____ 月 ___ 日以前到账50%,于 _____ 年____ 月____ 日以前到账剩余款,逾期不交或未交齐的,应对应交未交金额数计付银 行利息并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失。 6、投资金额增减由所有股东决定,并相互协商,根据资金增减合理调整本协议有关分 配比例的规定。 7、本合伙投资出资共计人民币900000 (玖拾万)元,财产为全体成员所共有,任何一 方不经全体联营成员一致通过,不得处分的全部或任何部分财产、资产、权益和债务。 第五条利润分配与债务承担 1?利润分配是指公司在支出各项费用,依法纳税后的纯利润按股东占股比例进行分红, 股东的投资以利润分配的方式进行回收; 2?公司注册成立前各股东所花的开办费用计入股东的出资额,股东足额认缴出资的公司 依法注册成立后,各项开支计入公司费用,从公司资金中支出,股东个人不承担公司支出费用,股东用于公司正常经营所花的实际费用由公司予以报销。

上海市社区精细化治理优化研究

上海市社区精细化治理优化研究 ——基于宝山区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分析 摘要 随着近几十年的学者们孜孜不倦地探索,我国的社会管理研究的理论和实践都卓有成效,但是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学者们发现现有理论不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社会治理这一概念应运而生,而社区治理也迅速地被提上日程。社区是“小社会”,社会是“大社区”。社会治理的大多数事项都在社区治理中有所呈现。以小见大,那么社区治理便能够成为撬动社会治理的支点。只有治理好各个社区,才能构成我们所追求的和谐社会。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基于对宝山区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研究,了解其不足,从而优化上海市社区精细化治理模式,完善上海市的社区治理模式,填补我国社区治理理论的空白,夯实我国社会治理理论的基础。 【关键词】社区管理;社区治理;精细化治理

目录 第一章绪言˙˙˙˙˙˙˙˙˙˙˙˙˙˙˙˙˙˙1 第一节、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1 (一)研究的背景˙˙˙˙˙˙˙˙˙˙˙˙˙˙˙˙˙˙˙1 (二)研究的目的˙˙˙˙˙˙˙˙˙˙˙˙˙˙˙˙˙˙˙1 (三)研究的意义˙˙˙˙˙˙˙˙˙˙˙˙˙˙˙˙˙˙˙2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现状˙˙˙˙˙˙˙˙˙˙˙˙˙˙2 (一)国内研究现状˙˙˙˙˙˙˙˙˙˙˙˙˙˙˙˙˙˙3 (二)国外研究现状˙˙˙˙˙˙˙˙˙˙˙˙˙˙˙˙˙˙4 第三节、研究方法˙˙˙˙˙˙˙˙˙˙˙˙˙˙˙˙˙5 (一)文献分析法˙˙˙˙˙˙˙˙˙˙˙˙˙˙˙˙˙5 (二)案例分析法˙˙˙˙˙˙˙˙˙˙˙˙˙˙˙˙˙5 第二章社区管理到社区治理,再到社区精细化治理˙˙˙5第一节相关概念˙˙˙˙˙˙˙˙˙˙˙˙˙˙5

劳动关系论文

劳动关系论文 题目:_论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姓名:高国民 专业、班级:人力1004班 学号:9110100701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欧美学院

内容摘要(约150字左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关系日趋复杂,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劳动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企业和谐和企业发展的基础。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是建立和谐企业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实现企业和谐目标和发展战略的一个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新时期企业工会工作的着力点。企业工会应在参与促进、监督维护、协调沟通、激励引导以及与政府保持良好的互动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关键词(3个) 和谐劳动关系工会 正文(约3000字左右) 随着改革开放的升入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组织结构、分配方式、思想观念等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工会作为企业劳动关系中职工方的代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就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发挥好工会这一基本职责,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保障。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厂务公开,支持职工参与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全国总工会《企业工会工作条例》第二条明确规定企业工会是:“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所以,不论从法律的角度还是工会的职责上来说,企业工会在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如何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找准位置,发挥作用,我认为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1、加强自身学习,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寻找法律依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的加快,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社会生活中长期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更加显现,一些影响社会公平、和谐、稳定的矛盾与不足更加突出。国企也不例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已经成为建设和谐企业的客观要求。企业工会是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应当加强学习,充分认识维护职工队伍稳定的重要性、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在推动构建和谐企业中找准切入点,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增强工作自觉性、主动性,发挥矛盾双方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沟通信息、反映情况、反映要求、源头参与,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工作摆在工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纳入工会总体工作目标之中,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进行详细而全面的部署,使之成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实现企业与职工良性互动、真诚合作,共谋发展的有效载体。首先,工会领导和各级工会干部要认真学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企业法》《工会法》等法律条文,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增强法律常识,为全面贯彻国家的法律法规打下基础。其次,工会干部要提高依法工作的能力,依法理顺和规范本单位的劳动关系,协同劳资等部门对本单位的劳动合同条款逐条进行梳理,及时进行修订、补充。第三,组织引导职工学习法律知识,真正让职工学法、懂法、守法、执法,减少因不懂法而产生的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使和谐的劳动关系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之上。在学习过程中,要使企业与职工达成共识,共谋企业发展、共享企业成果,推动和谐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奠定坚实基础。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目的是构建和谐企业,推动企业发展。企业发展,以人为本,“人”是决定因素,各级工会组织要努力满足职工个人的发展需求,把提高职工素质当作一项最大的福利,让职工终身受用。要积极搭建职工展示才华的平台,满足职工成长成材的需求,在

劳动关系名词解释

雇员团体 因为公共利益、兴趣或目标而组成的雇员组织 雇主组织 雇主依法组成的,旨在代表、维护和增进雇主在劳动关系中的共同利益而与工会抗衡和交涉的团体。在三方机制中,它是雇主一方的代表 劳动关系 劳动者与雇主间在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统称 工会 由工人自愿组织起来的团体或联合体。在三方协商机制中,工会是工人的代表,以维护和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提高工人的经济地位,保护工人的权益为目的 劳资合作:任何为提升劳资双方的期望,所采取的协商或参与决策的模式 工会的组织结构:工会借以安排其内部管理体制、代表制度及职权体系的机构与过程 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在查明事实、明确是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依法做出的裁决的活动 劳动关系主体 劳动关系中劳动力的所有者和劳动力的使用者,即拥有劳动力的雇员和使用劳动力的雇主三方协商机制 政府、雇主和工人之间,就制定和实施经济与社会政策而进行的所有交往和活动。 劳动关系:劳动者与雇主间在劳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的统称 雇主:指一个组织中,使用雇员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且向雇员支付工资报酬的法人或自然人 雇员:在就业组织中,本身不具有经营决策权力并从属与这种决策权利的组工作者 标准工作日:国家统一规定的,在一般情况下,是劳动者从事工作或劳动的时间。我国标准工作日为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劳动仲裁回避制度:劳动仲裁委员会组成成员或仲裁员及其他有关人员,遇到法律规定的情形,不参加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和裁决。 管理模式:作为指导原则,是雇主对待雇员和处理特殊问题的一种参考原则,是管理方的行动指南 工会性:工会参加劳工运动并利用这种力量的程度 劳动争议诉讼: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程序,依法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审理的活动。还包括生效仲裁决定执行的事项 员工参与和参加管理:组织内部雇员有权参与与其工作有关的决策,即由员工或代表与资方代表在某一共同之厉害关系领域内,来共同决定企业策略和制度的行为 工会:由工人自愿组织起来的团体或联合体。在三方协商机制中,工会是工人的代表,以维护和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提高工人的经济地位,保护工人的权益为目的 劳动争议调解:调解委员会对企业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明确责任的基础上,依照国家法律、法规,以及依法制定的企业规章和劳动合同,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推动双方互谅互让,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种活动 合作:是指在组织中,管理方与雇员要共同生产产品和服务,并在很大程度上遵守一套既定制度和规定的行为。 冲突:劳资双方的利益目标和期望不可能总保持一致,相反会经常出现分歧,甚至背道而驰。 力量: 权力: 劳动力市场的力量: 正统多元论: 管理主义学派: 新保守派:多由组织行为学者和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组成,该学派更关注就业关系中员工的动机,以及员工对企业的高度认同忠诚度问题主要研究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政策政策和实践。自由改革派:更具有批判精神,积极主张改革。该学派十分关注如何减少或消灭工人受到的平等和不公正待遇。

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及劳动法律事实

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及劳动法律事实 一、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分别为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与客体。 (一)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 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依据劳动法律的规定,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劳动法律关系的参与者,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即雇主与雇员。依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工会是团体劳动法律关系的形式主体。 劳动者称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所谓劳动权利能力是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资格;行为能力是劳动法律关系主体能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是劳动法律关系建立、变更和消灭的资格。 依据人的年龄、健康、智力和行为自由等事实要素,法律通常将自然人分为完全劳动行为能力人、限制劳动行为能力人和无劳动行为能力人。 完全劳动行为能力人是指身体健康,有完全行为自由,18周岁以上的男性劳动者。限制劳动行为能力人同样依据前述四个要素划分,之所以限制劳动行为能力是为保护特定群体的特殊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而不是歧视,更不是违反劳动平等的原则。 限制劳动行为能力人主要包括:16~18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从事特别繁重的体力劳动的工种、岗位的工作等);女性劳动者(在女职工禁忌劳动的工种或岗位被视为无劳动行为能力;在特定的生理时期,不得安排从事某些特定的生产作业);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只能从事与其劳动能力相适应的职业);某些特定的疾病患者(不得从事特定的职业或岗位、工种的工作);部分被依法限制自由的人(因违反某些特定规则,被依法限制职业资格的人等)。 无劳动行为能力人主要是指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经过有权的机关批准,文娱、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可以招用的未成年人除外),以及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等。 各类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称为劳动法律

组织行为学-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组织行为学课程论文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组织得到恢复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彰显了我国新型社会发展的活力,社会组织的发展迎来一个新的契机。社会组织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要素,也是社会自由发展面貌的充分体现。研究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情况,对于突破当前社会组织面临的角色困境与今后的转型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将对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进行进一步合理探索。 关键词:社会组织;发展;文献综述 一.中国社会组织发展概述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划经济政策造就的‘总体性社会’的逐步解体,由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转型需要所推动的我国各类社会组织逐步恢复生机并蓬勃发展起来,成为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表征。”[1]“社会组织,又称‘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泛指那些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各个不同社会阶层的公民自发成立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和社会性特征的各种组织形式及其网络形态。这些组织中通常包括各种冠以‘学会’、‘研究会’、‘协会’、‘商会’、‘促进会’、‘联合会’等名称的会员制组织,以及包括基金会和各种民办学校、民办医院、民办社会福利设施等各类公益服务实体在内的非会员制组织。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社会组织经历20世纪80年代的兴起与繁荣,90年代的转型与规范管理,近年来开始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和趋势。”[2] 2006年以来,中国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转型,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特点。 社会组织从数量增长转向结构优化。在2006年以前,社会组织在数量上呈现为快速增长,但近年来社会组织的数量增长明显放缓。在数量增长减缓的同时,社会组织发展中出现了较为显著的结构优化趋势:一是基金会等资助型组织、支持型组织发展迅速;二是城市基层的社区社会组织空前活跃;三是社会组织之间特别是草根社会组织的横向联系趋于紧密,社会组织网络化趋势加强;四是社会组织中的各种服务类组织发展较快,公益资源较多地向服务领域集中,政府购买服务也主要向服务类社会组织倾斜。 社会组织的资源结构发生显著变化。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被誉为“井喷式”的公益慈善捐赠与志愿服务热潮,带动了中国社会组织资源供给格局的显著变化。主要体现在:一是资源供给主体发生显著变化,多元主体开始取代单一主体;二是资源供给规模发生显著变化,开始出现大型乃至于巨大型基金会,政府购买服务的支出规模也在急剧增大;三是长期制约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资源约束有所缓解并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得到根本改善。 二.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困境 第一,“按照社会组织的角色理论来分析,当前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遭遇到一个很大的瓶颈,一方面政府和公众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寄予很大的期待,或者说社会组织承担的角色期待很高;另一方面,从社会组织的角色实践来看,社会组织在现实中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制约性的因素,其中最为主要的是社会组织的自身能动性有待发挥,行动力也多有不足,由此导致社会组织的角色功能难以实现。就政府对于社会组织的角色期待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社会组织常常被看作是政府管理的‘减肥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问题已经不能单

双方合伙协议书

双方合伙协议书 第1篇:双方合伙协议书 合伙投资人姓名________性别____住址__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合伙投资人姓名________性别____住址__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 双方本着公平、平等、互利共赢、共同进展的原则,团结合作的精神,经充分协商,一致决定联合出资共同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特订立本协议。 第一条、 合伙投资宗旨:利用双方自身积存的经营治理及销售经验和人脉关系,共同经营治理及销售,使双方经过合法的手段,制造劳动成果,分享经济利益。 第二条、 合伙投资经营项目和范围:成套焊接与切割机械设备及辅助机具和配件。 第三条、 合伙投资期限:为________年,自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起,至________年________日止。第四条、出资额及方式: 1、合伙投资人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方式出资,计人民币____________元。 2、合伙投资人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方式出资,计人民币____________元。 3。合伙投资人的出资,于____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往常交齐,逾期别交或未交齐的,应对应交未交金额数计付银行利息并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失。4。本合伙投资出资共计人民币____________元。合伙投资期间各合伙投资人的出资为共有财产,别得随意请求分割,合伙投资终止后,各合伙投资人的出资仍为个人所有,至时予以返还。 5。资金增减由决定,并报请协商,依照资金增减合理调整本协议有关分配比例的规定。 6。财产为全体成员所共有,任何一方别经全体联营成员一致经过,别得处分的全部或任何部分财产、资产、权益和债务。 第四条、 盈余分配与债务承担: 盈余分配:以________为依据,按比例分配。2。债务承担:合伙投资债务先由合伙投资财产偿还,合伙投资财产别脚清偿时,以各合伙投资人的____________为据,按比例承担。 第五条、 入伙、退伙,出资的转让: 1。入伙: ①需承认本合同; ②需经全体合伙投资人接受; ③执行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 2。退伙: ①需有正当理由方可退伙; ②别得在合伙投资别利时退伙; ③退伙需提早________月告知其他合伙投资人并经全体合伙投资人接受; ④退伙后以退伙时的财产状况进行结算,别论何种方式出资,均以金钞票结算; ⑤未经合同人接受而自行退伙给合伙投资造成损失的,应进行赔偿。 3。出资的转让:允许合伙投资人转让自己的出资。转让时合伙投资人有优先受让权,如转让合伙投资人以外的第三人,第三人按入伙对待,否则以退伙对待转让人。第七条、合伙投资负责人及其他合伙投资人的权利: 1。____________为合伙投资负责人。其权限是: ①对外开展业务,订立合同;

浅谈社会治理现代化应该具备的六个内涵

浅谈社会治理现代化应该具备的六个内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鲜明地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并明确阐述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笔者认为,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当至少具备六个特有内涵。 一、全面突出以人为本的导向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力量长期处于不对等阶段,普通个体意识受到压制,无法正常表达自己呼声,权利得不到维护。随着社会文明发展,物质条件逐步丰富,个体意识的强烈觉醒,社会需求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进化,要求平等、公正权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进入现代社会,尤其是网络信息和资讯技术的发展,信息曝光度的增加,个人有更多的渠道表达声音和主张权利,对政府治理形成了倒逼压力,而信息普及和获取门槛降低,以及我国网络舆情监测系统逐步完善,也使现代化治理具备了可能性。治理现代化要求政府关注点日益转向各个具体阶层甚至个人,人民合理表达诉求的权利得到保障,不再需要采用抱团结社来增强自己的声音,更不需要用暴力和极端形式引发社会关注以寻求解决的方法。每个群体的合法权益和诉求都可以理性表达,都能得到平等有效回应,并且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上升为国家政

策或者法律。这是政府治理回归人本位、以人为本的象征,更是政府职能由管理向服务转变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表明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有了极大的进步。判断治理是否达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是否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政策和管理的出发点都是看是否有利于人民,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二、全面加强精细化管理能力 衡量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就是看能否实现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更加突出细节,综合统筹、协调管理和兼顾各方利益,避免一刀切的僵化管理模式或者出现太左、太右现象。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发展不平衡的国家。体现在国家施政战略上,就是从全局和长远出发,在致力于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能够统筹推进政治、生态、社会和文化,实现“五位一体”布局建设;表现在具体区域治理上,既能够合理统筹分配中央和地方关系和资源,又能因地制宜、实行一区一策;在针对具体群体和阶层的管理上,既能够根据不同的群体,制定不同的管理政策,考虑大多数的同时,又能兼顾少数群体,始终在法律和政策条款上为少数群体留有一席之地。精细化管理核心是点中要害、对症下药,使各项政策和措施更加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本质是以务实的态度解决问题,要点是实施有效精确管理,花更少的资源和精力办成更多的事。精细化管理,要要实现资源分配更加均匀和公平,也意味着要集中精力、收缩阵线,实现该管的要管,不该管的要及时让渡。能否实现全面精细化管理是对现代政府的一次重

论非标准劳动关系

论非标准劳动关系

论非标准劳动关系 2010-2-22 14:54【大中小】【我要纠错】 一、非标准劳动关系的概念 非标准劳动关系,我国台湾学者一般将其称为非典型劳动关系。非标准劳动关系是与标准劳动关系相区别而存在的。标准劳动关系,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一重劳动关系、八小时全日制劳动、遵守一个雇主的指挥等为特征,法律在调整时也建立了相应的最低工资和基本的社会保险等一系列制度。这种标准劳动关系也被称为安定劳动关系。在传统的劳动关系当中,劳动者直接受雇于雇主(企业),在雇主(企业)的直接指挥、监督下从事职业劳动,企业对劳动要素进行全过程的组织、管理。 日本学者马渡淳一郎指出:“雇佣的柔软化,非典型雇佣的扩大,劳动力供需体制的多样化是世界各国雇佣体系变化的共同现象。”[1](P3)对我国而言,非标准劳动关系是在灵活就业与制度转轨中产生出来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劳动关系。在我国何谓灵活就业存在着争议。有学者认为,灵活就业是指劳动时间、工作场所、收入报酬、劳动关系、保险福利等方面不固定的各种就业形式。[2]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灵活多样就业形式问题研究》课题组将灵活就业做了如下概念界定:所谓灵活就业是指在劳动时间、劳动报酬、工作场地、保险福利、劳动关系等几方面(至少是一方面)不同于建立在工业化和现代工厂制度基础上的、传统的主流就业方式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 [3](P37)我们认为这一概念基本恰当,可以作为我们认识非标准劳动关系的基础。灵活就业可以说是某种“非正式工作”。 “非正式工作”最早是由Audrey Freedman在1985年提出的,用来特指那些附条件的和短暂的(conditional and transitory)雇佣安排。非正式工作包括非常广泛的用工形式,包括部分时间工作(part-time work)、自雇(self-employment)、临时雇佣提供(temporary help agency employment)、外包(contracting out)、雇员租赁(employee leasing)和商业服务业的雇佣(employment in the business services industry)。事实上,任何不同于通常形式的永久、全日制工资和薪酬的工作都被认为是非正式工作。美国劳工统计局1989年对非正式员工给出的定义为:没有明示或默示的长期雇佣合同的任何个人,其突出特点就是临时性。 (一)标准劳动关系的人格从属性、经济从属性主要通过组织从属性体现 劳动关系具有隶属关系的特征。劳动关系虽然是按照平等关系的方式建立的,然而劳动关系一经建立,劳动者必须根据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把他的劳动力归用工单位支配,以使他的劳动力现实地成为集体劳动要素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劳动力和劳动者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用人单位成为劳动力的支配者,也就成了劳动者的管理者。正如恩格斯在《论权威》一书中所说,大工厂是以“进门者放弃一切自治”为特征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必须建立一种以指挥和服从为特征的管理关系,这种从属性的管理关系可以说是一种隶属关系。在当今的法学界,学者们在区别劳动关系与民事关系时,认为“从属性”构成了劳动关系的独有特征,是劳动关系与其他领域的法律关系相区别的关键点,这一点是没有争议的。“从属性”可以体现为两个方面——人格从属性与经济从属性。 人格从属性是指“除法律、团体协约、经营协定、劳动契约另有规定外,在雇主指挥命令下,由雇主单方决定劳动场所、时间、种类等”。[4](P8)换言之,即劳务的具体内容不是由劳动提供者决定,而是由劳务受领者决定。经济从属性的重点在于:“受雇人并非为自己的经营劳动,而是为他人之目的劳动。受雇人既不是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也不能用指挥性、计划性或创作性方法对自己 所从事的工作加以影响。”[5](P95) 人格从属性和经济从属性共同构成了劳动关系从属性的特征,并且我们可以从这两方面的要义中发现:无论是人格从属性还是经济从属性,都外在地表现为劳动者对雇主构建的生产组织的依赖。服从规则、服从指示、接受检查和监督、无法在工作中体现创作性,这些都是建立在雇主从组织的层面对劳动者进行控制的基础上的。这种包含在“从属性”中的“组织依赖性”标准在劳动法理论中可以说是一种通论。在人们传统的理论观念中,劳动关系是和集体性、组织性等特征联系在一起的。传统的劳动关系强调雇主对雇员在特定生产场 所、劳动方式、组织规则方面的控制,形成标准劳动关系。 在传统的劳动关系中,从发布招聘信息、组织招聘活动、人员素质测评、签订劳动合同、进行培训、安排工作岗位、绩效考核、支付劳动报酬、津贴福利、办理社会保险以及到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全权负责。这样的雇佣关系当中,劳动者长期呆在同一个用人单位,劳动者的未来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用人单位也愿意对劳动者进行大量的人力资本投资,长期的雇佣关系更能够强化员工与 企业之间彼此的认同,从而实现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共赢。 (二)非标准劳动关系是人格从属性、经济从属性与组织从属性相分离而产生的

劳动法律关系.

幻灯片1 第三章劳动法律关系 第一节劳动法律关系概述 一、概念 (一)概念 指劳动关系经劳动法律规范调整而形成的一种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二)与劳动关系区别 劳动关系是一种社会物质关系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 劳动法律关系一种是思想关系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主体 内容——主体享有的权利、义务 二、构成要素 客体——劳动行为 幻灯片2 第三章劳动法律关系 三、劳动法律事实 ●劳动法律关系产生 ●变更 ●消灭 ●客观现象 ● (一)概念 (二)分类 1、事件 ●与当事人的意志无关

●如人的生死、物的灭失 2、行为 ●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 ● ● 幻灯片3 第三章劳动法律关系 第二节劳动法律关系主体 一、用人单位指依法使用和管理劳动者并付给其劳动报酬的单位 (一)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与社会团体 (二)企业 (三)个体经济组织 (四)民办非企业单位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民办幼儿园、学校、诊所、医院 律师事务所、民办职业介绍所 民办福利院、敬老院 幻灯片4 第三章劳动法律关系 某音乐学院是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李某于1993年9月到音乐学院做临时工。2002年7月,音乐学院将李某辞退。李某被辞退后,音乐学院未给予李某任何经济补偿。为此,李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裁决结果是:(1)音乐学院支付李某

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7600元;(2)音乐学院为李某补办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养老保险。 幻灯片5 第三章劳动法律关系 张兰是一家民办学校的教师,与学校签了5年的劳动合同,当张兰休完三个月产假上班后,其岗位已经被别人顶替了,学校与其解除了尚有二年未履行的劳动合同。张兰找学校理论,认为自己还在哺乳期,不能解除劳动合同。而学校认为,民办学校不适用《劳动法》,所以即使在哺乳期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学校的说法正确吗? 幻灯片6 第三章劳动法律关系 二、劳动者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劳动获取合法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与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之间形成劳动关系的 其他通过劳动(聘用)合同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关系的 劳动者 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的工勤人员 (一)调整范围 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的非工勤人员 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工作人员 家庭保姆 农村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农民工除外 现役军人 (二)排除适用 幻灯片7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