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膀胱癌分期分级表

膀胱癌分期分级表

膀胱癌分期分级表
膀胱癌分期分级表

表Ⅳ-1 膀胱尿路上皮癌恶性程度分级系统:1973年与2004年系统比较*

WHO 1973 分级

乳头状瘤

尿路上皮癌1级,分化良好

尿路上皮癌2级,中度分化

尿路上皮癌3级,分化不良

WHO/ISUP 1998, WHO 2004 分级

乳头状瘤

低度恶性倾向尿路上皮乳头状瘤

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低分级

乳头状尿路上皮癌,高分级

* WHO1973、WHO2004分级法是两个不同的分类系统,两者之间不能逐一对应。

表Ⅳ-2 膀胱癌2002 TNM 分期

T (原发肿瘤)

T x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无原发肿瘤证据

T a 非浸润性乳头状癌

T is原位癌(“扁平癌”)

T1肿瘤侵入上皮下结缔组织

T2肿瘤侵犯肌层

T2a肿瘤侵犯浅肌层(内侧半)

T2b肿瘤侵犯深肌层(外侧半)

T3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

T3a显微镜下发现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

T3b肉眼可见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膀胱外肿块)

T4肿瘤侵犯以下任一器官或组织,如前列腺、子宫、阴道、盆壁和腹壁T4a肿瘤侵犯前列腺、子宫或阴道

T4b肿瘤侵犯盆壁或腹壁

N (淋巴结)

N 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单个淋巴结转移,最大径≤2 cm

N2单个淋巴结转移,最大径>2 cm 但<5 cm,或多个淋巴结转移,最大径<5 cm N3淋巴结转移,最大径≥ 5 cm

M (远处转移)

M x远处转移无法评估

M0无远处转移

M1远处转移

推荐意见:

1. 膀胱癌分期系统:推荐采用膀胱癌2002 TNM分期系统(UICC)。

2. 膀胱癌分级系统:在证明新的WHO分级法比WHO 1973分级法更合理之前,

可以同时使用WHO 1973和WHO 2004分级法。

膀胱癌基本知识(科普版)

膀胱癌基本知识(科普版) 膀胱肿瘤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膀胱肿瘤绝大多数为上皮性肿瘤。膀胱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中老年人;青少年和20岁以内的成年人患膀胱癌多为分化较好的浅表性肿瘤,预后较好。 一、膀胱癌的病因 1.吸烟 ●?吸烟系目前最为肯定的膀胱癌致病危险因素 ●?约30-50% 的膀胱癌由吸烟引起 ●?吸烟可使膀胱癌危险率增加2-4倍 ●?发病风险与吸烟的数量、时间以及吸烟时吸入的深度有关。戒烟后发病风险可下降。2.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 ●?约20%的膀胱癌由职业因素引起 ●?苯胺、联苯胺、氨基联苯、双氨基联苯、二氯联苯胺等为致癌物质。 ●?增加患膀胱癌危险性的职业有:染料工业、橡胶、制革、油漆、印刷、钻探、煤矿、 干洗、理发、牙医等。 3.咖啡 某些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饮用咖啡可增加膀胱癌的发病率,但若同时考虑到吸烟、人工甜味剂等因素,并无明确证据表明咖啡可促进膀胱癌的发生。 4.镇痛药物 非那西丁是苯胺的衍生物,长期大量应用非那西丁类镇痛药可增加尿路上皮癌的发生率,发生膀胱癌的潜伏期比肾盂癌长,可长达25年。其他类型的镇痛药与膀胱癌的发生无明确关系。 5.人工甜味剂 在啮齿类动物实验中发现,大剂量的人工甜味剂,包括邻磺酸苯甲酰亚胺(糖精)和环己烷氨基磺酸盐,为膀胱致癌物质。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食用人工甜味剂并不明显增加膀胱癌的发生率,目前认为,不吸烟的女性和大量吸烟的男性食用人工甜味剂可使膀胱癌的发生率有所增加。 6.慢性膀胱炎和其他感染

留置导尿管或结石引起的慢性膀胱炎可增加膀胱鳞癌的发病率,因截瘫而长期留置导尿管的人群中膀胱癌的发生率为2-10%,其中80%为鳞状细胞癌。血吸虫病流行地区膀胱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率很高,移行细胞癌的发生率也升高。膀胱内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膀胱鳞状细胞癌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 7.盆腔放疗 子宫颈癌的病人接受盆腔放射治疗,发生膀胱移行细胞癌的风险增加,而且在诊断时多为高分期且有局部浸润。 8.环磷酰胺 接受环磷酰胺治疗的病人膀胱癌的发生率可增加9倍,诊断时多发生膀胱肌肉浸润。目前认为环磷酰胺在尿路的代谢产物:丙烯醛,与出血性膀胱炎和膀胱癌的发生有关。环磷酰胺引起的膀胱癌潜伏期为6-13年。 二、膀胱癌的临床表现 1.血尿 ●?血尿特别是间歇性无痛肉眼血尿为膀胱肿瘤最常见的病状 ●?对于中老年人出现原因不明的血尿就应当膀胱镜检以除外膀胱癌。 ●?血尿程度依出血量多少,表现为洗肉水样、伴有不规则或片状血块,甚至大量血块 充满膀胱。血尿出现的时间和程度与肿瘤细胞分化、分期、大小、数目、形态并不一致,出血严重或反复出血者可发生失血性贫血。 2.膀胱刺激症状 ●?膀胱刺激症状,即尿频、尿急、尿痛,为膀胱癌的第二个常见病状 ●?凡有膀胱刺激症状或排出过“腐肉”的膀胱癌,多属晚期或浸润性,预后不良。3.其他表现 ●?膀胱颈部或累及前列腺的癌肿、颈部附近带蒂癌肿及大块坏死脱落的癌组织,均可 阻塞颈口而出现尿潴留。 ●?癌肿累及输尿管口,则可出现肾区胀痛、肾输尿管积水、感染、肾功能损害。 ●?膀胱肿瘤晚期病人可出现下腹部肿块,肾功能不全,消瘦、严重贫血等恶液质表现。 ●?发生转移则可出现转移部位的相应症状,常发生的转移部位为骨、肝、肺。 [膀胱癌诊断分析] ●?膀胱癌的主要症状为血尿,凡40岁以上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者都应想到膀胱癌的可 能。镜下血尿或无血尿有尿路刺激症状者应进行全面而深入地检查。

浅表性膀胱癌术后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浅表性膀胱癌术后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97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比较不同的社会人口学因素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下降明显,年龄>70岁、低文化、低收入的患者生活质量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对生活质量无明显影响。结论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降低,年龄、文化程度、收入状况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该研究为临床治疗决策、医疗资源分配和患者的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浅表性膀胱癌;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postoperative quality of life in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 patients,an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 Methods A total of 97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 patients received survey. Influences by difference social demographic factors on quality of life were compared. Results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 patients had obviously reduced quality of life after operation. Those with age > 70 years old,low education level,and low income had poor quality of life.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re was no influence by gender on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Conclusion Postoperative quality of life is poor in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 patients,and its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include age,education level and income. This research provides certain reference for treatment regime,medical resource distribution,and health education for patients. 【Key words】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Quality of life;Influencing factor 膀胱癌是我國临床上最常见的肿瘤之一,是一种直接威胁患者生存的疾病,世界范围内膀胱癌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的第9位,并有逐年增多的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2]。目前,尽管有很多关于膀胱癌患者生存质量的报道,但这些报道主要集中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而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生存质量评价的报道较少[3,4]。为此,作者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调查随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比较不同的社会人口学因素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6月~2014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纳入标准:①病理诊断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a,T1);②无认知障碍;③能理解本次调查的内容及目的;④知情同意者。排除标准:有明显的重大疾病和生理缺陷(如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运动器官疾病,明显残疾者或视觉、听觉障碍等),严重影响生存质量者。 1. 2 方法手术后1个月,采用门诊问卷调查的方式,向被调查患者逐条

探析浅表性膀胱癌的治疗现状与进展

探析浅表性膀胱癌的治疗现状与进展 摘要:膀胱肿瘤是我国泌尿外科最常见的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且发病率逐年增高。在欧美一些国家,膀胱肿瘤的发病率也很高,在泌尿生殖系统中仅次于前列腺癌而居第二位。20XX年美国约有60240例新诊断的膀胱肿瘤病例,而浅表性膀胱癌约占新诊断病例的70%[1]。浅表性膀胱癌主要组织学类型为移行细胞癌,其他类型鳞状细胞癌和腺癌,均较少见。浅表性膀胱癌处理方法有:经尿道手术、激光手术、膀胱内灌注治疗、基因治疗、肿瘤疫苗等,应根据浅表性膀胱癌分期和预后因素来选择。浅表性膀胱癌基本治疗目标包括:去除存在的病灶、防止肿瘤复发和防止肿瘤复发后的进展。现将近年来浅表性膀胱癌治疗现状与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浅表性膀胱癌;治疗 1 经尿道切除术(TUR) TUR是治疗表浅性膀胱癌的一种重要方法,主要适用于细胞分化好、直径小于2cm的Ta期和T1期肿瘤。该术式具有操作简单、所需时间短、不会造成腹壁种植、反复手术也不增加难度,患者的痛苦小、恢复快,保留了膀胱等优点,易为医生和患者接受。在正确选择手术适应症并熟练掌握手术技术的基础上,经尿道切除术可以获得与膀胱部分切除术相同的肿瘤术后复发率及患者生存率。但若仅单一采用TUR治疗,术后3~5年内复发率为50%~70%[2]。 对于Tis: TUR不能彻底切除肿瘤。早期膀胱切除具有很好的肿瘤特异生存。Huguet等[3]学者报道,在22例原位癌病例中,膀胱切除术5年特异性生存率达到80%,但会有40%-50%的过度治疗率[4]。因此在诊断原位癌后先行保守治疗还是早期膀胱切除术尚无统一意见。由于卡介苗(BCG)治疗失败的膀胱原位癌进展为肌肉浸润性癌是明显的,且与治疗失败的疗程数相关[5]。所以,膀胱根治术+尿流改道是BCG抵抗膀胱原位癌的标准治疗方法,但是手术时机尚缺乏可靠证据。 经尿道手术并发症少,主要是膀胱穿孔。注意控制膀胱灌注量,一般为 80ml~150ml,实际上以膀胱粘膜皱褶刚好消失为止。并注意预防闭孔神经反射,

膀胱癌临床路径及表单

膀胱癌临床路径 一、膀胱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膀胱恶性肿瘤(ICD-10:C67.900) 行膀胱肿瘤灌注化疗、血管栓塞治疗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2014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NCCN 膀胱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3年) 1.症状及体征:血尿、膀胱刺激征、排尿困难,体格检查有或无腹股沟等处肿大淋巴结等; 2.影像学:主要依靠CT诊断,其他如彩超、MRI及SPECT 等可提供参考; 3.病理:膀胱镜活检组织病理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2014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NCCN 膀胱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2013年) 1.适合膀胱动脉灌注化疗、血管栓塞治疗 2.能够耐受该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67.900膀胱恶性肿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检查; (4)膀胱CT检查 (5)膀胱镜活检组织病理诊断包括(1)切片诊断(分类、分型、分期);(2)免疫组化(必要时);(3)分子生物学指标(必要时)。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全腹部CT/MRI,PET-CT,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测定(如B型钠尿肽(BNP)测定,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测定等),肺功能,血气分析,放射性核素肾功能检查,放射性核素骨扫描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浅表性膀胱癌的治疗现状与进展

浅表性膀胱癌的治疗现状与进展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浅表性膀胱癌;治疗 膀胱肿瘤是我国泌尿外科最常见的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3.2%,且发病率逐年增高。在欧美一些国家,膀胱肿瘤的发病率也很高,在泌尿生殖系统中仅次于前列腺癌而居第二位。2004年美国约有60240例新诊断的膀胱肿瘤病例,而浅表性膀胱癌约占新诊断病例的70%[1]。浅表性膀胱癌主要组织学类型为移行细胞癌,其他类型鳞状细胞癌和腺癌,均较少见。浅表性膀胱癌处理方法有:经尿道手术、激光手术、膀胱内灌注治疗、基因治疗、肿瘤疫苗等,应根据浅表性膀胱癌分期和预后因素来选择。浅表性膀胱癌基本治疗目标包括:去除存在的病灶、防止肿瘤复发和防止肿瘤复发后的进展。现将近年来浅表性膀胱癌治疗现状与进展综述如下。 1 经尿道切除术(TUR) TUR是治疗表浅性膀胱癌的一种重要方法,主要适用于细胞分化好、直径小于2cm的Ta期和T1期肿瘤。该术式具有操作简单、所需时间短、不会造成腹壁种植、反复手术也不增加难度,患者的痛

苦小、恢复快,保留了膀胱等优点,易为医生和患者接受。在正确选择手术适应症并熟练掌握手术技术的基础上,经尿道切除术可以获得与膀胱部分切除术相同的肿瘤术后复发率及患者生存率。但若仅单一采用TUR治疗,术后3~5年内复发率为50%~70%[2]。 对于Tis: TUR不能彻底切除肿瘤。早期膀胱切除具有很好的肿瘤特异生存。Huguet等[3]学者报道,在22例原位癌病例中,膀胱切除术5年特异性生存率达到80%,但会有40%-50%的过度治疗率[4]。因此在诊断原位癌后先行保守治疗还是早期膀胱切除术尚无统一意见。由于卡介苗(BCG)治疗失败的膀胱原位癌进展为肌肉浸润性癌是明显的,且与治疗失败的疗程数相关[5]。所以,膀胱根治术+尿流改道是BCG抵抗膀胱原位癌的标准治疗方法,但是手术时机尚缺乏可靠证据。 经尿道手术并发症少,主要是膀胱穿孔。注意控制膀胱灌注量,一般为80ml~150ml,实际上以膀胱粘膜皱褶刚好消失为止。并注意预防闭孔神经反射,以减少膀胱穿孔发生。其他并发症如切除不完全、损伤膀胱颈、尿道。在与输尿管相近处手术宜电切不电凝,避免损伤输尿管口。后期并发症为膀胱挛缩、出血。 浅表性膀胱肿瘤经尿道切除术在具体应用时可根据病变情况、术者熟练程度、医院医疗条件选择,目前有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

膀胱癌的CT表现与术前分期价值

膀胱癌的CT表现与术前分期价值 目的分析膀胱癌的CT表现,探讨CT扫描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及术前分期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3例临床可凝膀胱癌患者进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CT表现并进行术前分期。结果膀胱癌的CT表现为膀胱壁局部增厚或突向腔内肿块,形态多样,常表现为乳头状、菜花状和不规则形,增强扫描明显强化。本组CT分期与病理相符合25例,准确率为73.3%。结论CT对膀胱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术前分期对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但对早期病变分期受到一定限制,对膀胱壁内浸润程度判断不够满意。 标签:膀胱肿瘤;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膀胱癌是泌尿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CT扫描是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本文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2015年8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3例,分析其CT表现,探讨CT扫描及术前分期对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3例,男29例,女4例,年龄34~85岁,平均年龄67.7岁。临床症状以无痛性血尿、排尿困难为主,少数有尿急、尿痛及下腹胀痛。全部例均作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经膀胱镜检查及手术病理证实。其中移行细癌32例,高分化鳞癌1例。 1.2方法采用西门子Emotion DUO双排螺旋CT机,扫描层厚3~5mm,重建层厚2~3mm。扫描前12h禁食,扫描前30min饮清水800~1000ml,膀胱胀满时开始扫描,全部病例均行增强扫描。 2 结果 2.1检查结果本组33例,单发27例,多发6例,病变发生于侧壁14例,后壁6例,三角区2例,前壁3例,顶壁1例。多发者为侧壁及后壁4例,侧壁及前壁1例。膀胱内多发肿块1例,膀胱壁广泛性增厚1例。肿块合并出血5例,伴钙化3例,侵犯前列腺3例。肿块0.5×0.7cm~4.0×6.0cm。 2.2 CT表现膀胱癌的CT主要表现为突向腔内的结节或肿块,小者呈结节状或乳头状(图1),少数见蒂与膀胱壁向连。大者呈菜花状或不规则形(图2)。局部膀胱壁增厚,本组膀胱壁增厚4例,其中1例高分化鳞癌为广泛性增厚。本组3例见斑块样钙化(图3)。增强后全部病例均呈现明显强化。肿块累及输尿管致肾盂积水3例,出血形成膀胱内凝血块3例。 2.3 CT分期本组T1期(2例)为膀胱内结节或肿块,壁光滑,无增厚。T2期(6例)为膀胱壁增厚,但无局部僵硬感。T3A期(11例)为膀胱壁增厚、僵硬,但外缘尚光滑。T3B期(6例)为膀胱壁增厚,界面模糊,不规则,周围脂

浅表性膀胱癌的治疗分析

中国卫生产业T R Y SAS SDS 27 27 58.85±7.99 58.00±9.10 45.22±7.85 48.22±9.36 <0.05 <0.05 项目例数(n)护理前护理后P 浅表性膀胱癌是指从TaG1至T1G3所有肿瘤,包括Tis原位癌在内。膀胱癌治疗根本在于提高患者免疫力,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并延长生存期[1]。对于膀胱原位癌约50%在2年内可能复发,约10%~15%的复发肿瘤恶性程度有增加趋势,对复发肿瘤治疗及时仍有可能治愈[2]。有研究表明下尿路症状可引起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焦虑和抑郁,影响患者的预后。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浅表性膀胱癌的经尿道电切术方法与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3月~2011年9月于我院泌尿外科就诊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27例,行尿道膀胱镜检查加活检病理证实,无严重并发症[3],都为女性,患者同意;年龄28~81岁,平均年龄(54.2±10.9)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2.5±1.1)年。症状表现:尿路刺激症状15例,血尿10例,排尿困难2例。病变位置:三角区并颈部10例,颈部10例,镜膀胱三角区5例,三角区及输尿管口2例。 1.2护理措施 本文所有患者均采用经尿道电切术,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配合积极的护理措施:行健康教育,讲明疾病与焦虑和抑郁的可能关系,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必要时请精神科医师会诊,加用抗焦虑或抑郁药物[5]。调整好精神状态,解除一切顾虑,消除紧张情绪,确立战胜疾病的信念。不需禁食者,手术前3d可保持正常的生活与饮食,需禁食者应控制饮食。不要吸烟喝酒,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并注意适当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出院嘱患者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1.3调查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评定的临界值为50分,抑郁评定的临界值为53分,分值越高,患者焦虑和抑郁的趋势越明显[4]。 1.4统计学方法 SAS与SDS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与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使用软件为SPSS20.0。 2结果 2.1治疗效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其中临床症状消失26例,未消失1例,治疗有效率为96.3%。 2.2焦虑和抑郁变化 经过护理后,本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得分都有明显下降,跟治疗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治疗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变化(x±s) 浅表性膀胱癌的治疗分析 李少康 广西南宁市上林县人民医院外一科,广西南宁503050 [摘要]目的探讨浅表性膀胱癌的经尿道电切术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1年9月于我院泌尿外科就诊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27例,均采用经尿道电切术,同时配合积极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术后无并发症。其中临床症状消失26例,未消失1例,治疗有效率为96.3%。经过护理后,本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得分都有明显下降,跟治疗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浅表性膀胱癌的经尿道电切术配合护理可提高治疗随访效果,消除焦虑和抑郁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浅表性膀胱癌;经尿道电切术;焦虑;抑郁 [中图分类号]R73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2)06(c)-0018-02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s treatment analysis LI Shaokang No.1surgical department of People's Hospital,Shanglin County,Nanning,Guangxi province503050 [Abstract]Objective Discuss the methods and effects of the urethra electroform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 Methods Select27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 patients who are seeing the doctor in urolog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All of them were treated by the urethra electrotomy and were actively nursed.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had the follow-up visit.No complication appeared after the surgery.26patients got their clinical symptoms disappeared except1patient.The effectiveness rate reaches 96.3%.After nursing,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patients in this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ed when compared with the status before the treatment(P<0.05).Conclusion After the urethra electrotomy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superfical bladder cancer,the active nursing can promote the follow-up visit effects and eliminate the statu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Therefore,it is worth be-ing spreaded. [Key words]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Urethra electrotomy;Anxiety;Depression 18

膀胱癌最长能活多久

膀胱癌最长能活多久 现如今,膀胱癌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的上升,因此,关于该疾病的治疗方法,人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加深对该疾病的认知。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膀胱癌最长能活多久,希望你们喜欢。 膀胱癌最多能活多久膀胱癌泛指出自膀胱的恶性肿瘤,也就是有异常细胞大量增殖而不受管制。 最常见的膀胱癌细胞来自膀胱内面黏膜表皮,罹患膀胱癌最主要的危险因子是来自基因的影响,另外吸烟、长期接触某种染料、汽油或其他化学物质者也有较高的风险,同其它癌症一样,膀胱癌在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当患者患者有明显反应时多数已是膀胱癌晚期,并且已发生转移,那么膀胱癌扩散后还能活多久呢?膀胱肿瘤的转移途径包括经淋巴道、经血行、经直接扩散及瘤细胞直接种植等。 淋巴道转移是最常见的一种途径,膀胱癌可转移到髂内、髂外、闭孔淋巴结群,或可到髂总淋巴结。 有人指出髂内及闭孔淋巴结是膀胱癌转移的第一站淋巴结。 经血行转移,常见于晚期病例,最多见于肝脏,其次为肺及骨骼。 皮肤、肾上腺、肾、胰腺、心脏、睾丸、涎腺、卵巢、肌肉及胃肠均曾有报道,但均占少数。 直接扩散常出现于前列腺或后尿道。 膀胱癌可延伸至膀胱外与盆腔粘连形成固定块,或蔓延至膀胱顶部的粘膜。

肿瘤细胞直接种植可以出现于手术过程中,术后在膀胱切口处或皮肤切口下发生肿块。 膀胱内肿瘤的复发或出现多发性的肿瘤,有一部分也是由于肿瘤细胞种植所致。 膀胱全切除术后尿道残端出现肿瘤也可能是手术种植的结果,经过手术切除之后,能够快速切除肿瘤组织,见效快,但是它无法根除肿瘤细胞,易转移、复发造成肿瘤细胞的转移和扩散,加重患者病情;放化疗的治疗方法能够局部或全身减轻肿瘤细胞负荷,见效快,但是无法根除肿瘤细胞,易转复发,全身毒副作用大,极易产生恶心、呕吐、脱发、食欲不振等副作用。 大约70%的尿路上皮癌是乳头状的,它比广基和无蒂的肿瘤有更好的预后。 一般来讲,膀胱癌是癌症里危害相对小的病,一般发现的话,没有转移,都推荐手术切除部分膀胱,能保住膀胱尽量保住,不影响生活质量。 如果严重,膀胱切除,外带尿袋也是可以的。 我见过带尿袋生活10年的病人,照顾得注意身体也不错。 电切术通过尿道切除肿瘤的确方便快捷,但是复发率比较高,因为毕竟是通过仪器看膀胱,如有较小的肿瘤不容易发现,而且膀胱肿瘤基地还会存在也是复发的隐患。 术后定期灌注药物,可以降低60%的复发率,搭配膳食营养,增

12.膀胱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膀胱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 一、概述 膀胱癌是起源于膀胱尿路上皮的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范围内膀胱癌发病情况:发病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第11位,其中男性发病率为9.0/10万,位列男性恶性肿瘤的第7位;女性为 2.2/10万,位列女性十位之后;死亡率位居所有肿瘤的第十三位,男性及女性死亡率分别为3.2/10万0.9/10万,死亡率位列男性恶性肿瘤第9位。 膀胱癌发病存在地区性、种族性及性别的差异,可见于各年龄段,高发年龄50~70岁,且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也逐渐增加。根据2010年至2014年美国SEER数据库统计,膀胱癌确诊时的中位年龄为73岁,中位死亡年龄为79岁。 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统计,2009 年膀胱癌发病率为6.61/10 万,人口标准化率为3.03/10万。男、女性发病率分别为11.41/10万和3.51/10万,男性是女性的3.3倍;死亡率为2.60/10万,男、女性膀胱癌的死亡率分别为 3.75/10万和1.24/10万,男、女性之比为2.97: 1。 2016年我国预测数据显示新发膀胱癌8.05万例,其中男性6.21万例(男性恶性肿瘤第6位)、女性1.84万例;死亡3.29万例,其中男性2.51万例(男性恶性肿瘤第11位)、女性0.78万例。

膀胱癌是严重威胁人群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规范和提高膀胱癌的诊断及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膀胱癌的危险因素 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是复杂、多因素、多步骤的病理过程,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证实:内在的遗传因素与外在环境因素均有重要作用。 外在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和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吸烟是膀胱癌最为确定和最主要的致病危险因素,与烟中含有的芳香胺类化合物4-氨基联苯有关系。约50%的膀胱癌患者有吸烟史,吸烟可使膀胱癌的患病风险增加2~5倍,并与吸烟强度和时间成正比。戒烟后膀胱癌的患病风险会逐渐下降。 在职业环境中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芳香胺类化合物也是重要的致病危险因素,如多环芳烃和氯代烃、β-萘胺、4-氨基联苯等。 膀胱内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及长期异物刺激(留置导尿管、结石)与发生膀胱癌关系密切,主要病理类型为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确诊时多为晚期,预后差。既往接受过环磷酰胺化疗、盆腔放疗、滥用非那西汀等均可增加患膀胱癌的风险。 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与遗传及基因异常有关,有家族史者发生膀胱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加,但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膀胱癌分期

第七章盆腔与生殖 第一节检查方法 一、X线检查方法 (一) 泌尿系X线检查方法 1、腹部平片:了解泌尿系统有无阳性结石。 2、排泄性尿路造影:又称静脉尿路造影(IVU),静脉注入造影剂,经肾排泄,使肾盂、肾 盏、尿管和膀胱显影。 3、膀胱和尿道造影:诊断膀胱肿瘤、膀胱憩室、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在排尿期进行尿道摄 影,可了解尿道病变。 (二) 生殖系X线检查 1、子宫输卵管造影:用于不孕症。 2、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盆腔动脉造影:显示子宫动脉和卵巢动脉,了解盆腔肿块和拟行介 入治疗。 二、CT检查方法 1、仰卧位,扫描自耻骨下缘起向上至髂前上棘,层厚10mm,层距10mm。 2、如有盆腔肿大淋巴结,应向上扫描至肾静脉水平,必要时需做增强扫描。 MRI检查方法 1、检查前饮水300~500ml以充盈膀胱并去除金属物品,如宫内避孕器等。 2、常规平扫轴位T1WI和T2WI,女性盆腔加扫矢状位T2WI,男性盆腔加扫冠状位T2WI。 3、增强后行盆腔轴、矢、冠状位扫描。 第二节正常影像学表现 一、盆腔 1、盆壁肌肉两侧对称,T1WI呈中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 2、骨皮质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骨质疏松T1WI和T2WI均呈较高信号。 二、膀胱和输尿管 1、正常适度扩张的膀胱壁光滑均匀,厚约2~3mm,在CT/MRI上密度/信号与肌肉一致。 2、输尿管于盆腔后沿髂腰肌内后方下行,至膀胱水平位于膀胱外后方,CT平扫为两个低 密度圆点,直径约4mm左右。增强后延迟扫描呈明显高密度。 三、男性生殖系统 1、前列腺:位于耻骨联合上缘以下,CT上呈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均匀的软组织影。MRI上 T1WI呈均匀低信号,T2WI中央带呈低信号,外周带呈明显高信号,前列腺包膜在T2WI 上表现为前列腺周围低信号线影。 2、精囊:呈对称性位于前列腺上方,膀胱之后,与膀胱后下壁间形成约30°膀胱精囊角。 CT上表现为前列腺以上层面膀胱后方对称性的椭圆形软组织影。MRI上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精囊角内为高信号脂肪影。 3、睾丸:形态轮廓光整,呈T1WI低、T2WI高信号。白膜及韧带T1WI和T2WI均呈低信 号。附睾位于睾丸背侧,呈逗点状。 四、女性生殖系统 1、阴道:上端围绕宫颈,下端止于阴道口,前壁与膀胱或尿道相邻。后壁长邻直肠。 2、子宫:位于膀胱后方,多呈前倾前屈位,分宫体与宫颈两部分。CT上宫颈为3cm左右

浅表性膀胱癌的TURBT加膀胱灌注治疗疗效分析

浅表性膀胱癌的TURBT加膀胱灌注治疗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4-07-21T14:54:18.4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7期供稿作者:王小会黄志军[导读] 灌注方法手术切割完毕,改用无菌蒸馏水多次灌注膀胱,用冲吸器低压吸净组织碎块。 王小会黄志军 (山东省青州市人民医院 262500) 【摘要】目的探讨表浅型膀胱肿瘤TURBT加膀胱灌注防治术后复发的方法。方法对58例膀胱肿瘤患者采用TURBT气化切割肿瘤及肿瘤基底部周围0.5~1.0cm正常膀胱黏膜,深达浅肌层。手术后,用无菌蒸馏水间断多次灌注膀胱,术后第1周开始用丝裂霉素C(MCC)20 mg灌注膀胱,每周1次,共8次。接着每2周1次,共4次。然后每4周1次,共2次。再其后每3个月1次,共2次。间隔6个月最后1次。持续1年以上。结果本组5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膀胱穿孔,出血较少。均未输血。术后无尿路感染、继发性出血及膀胱破裂等并发症。联合灌注后均未出现明显膀胱刺激症状,无血尿、发热、全身不适及白细胞下降。所有患者随访5个月~6年。复发9例,复发率15.5%。结论 TURBT加膀胱灌注治疗表浅型膀胱肿瘤是一种成熟有效的方法,易于掌握及推广。【关键词】膀胱肿瘤经尿道气化切割术膀胱灌注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7-0183-02 本院自2008年4月开始应用铲状电极经尿道气化切割表浅型膀胱肿瘤,术后联合应用无菌蒸馏水、丝裂霉素C(MCC)膀胱灌注治疗膀胱肿瘤5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58例,男42例,女16例;年龄28~86岁,平均6 2.5岁。病程3天~16个月。无痛性间歇性肉眼血尿36例,镜下血尿12例,体检发现5例,尿频尿急4例,尿流中断1例。单发肿瘤47例;多发肿瘤11例,肿瘤2~30个。瘤体直径0.5~ 3.5cm。肿瘤位于三角区25例,侧壁19例,后壁11例,顶部2例,颈部1例。术前均经膀胱镜检及活检组织学确诊为移行细胞癌,其中G1 32例,G2 15例,G3 5例。并发前列腺增生6例。 1.2手术方法采用德国wolf型气化电切镜及气化切割电极,气化切割输出功率180W,电凝输出功率80W。用5%甘露醇溶液作为灌洗液低压灌注。麻醉:采用腰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体位:取截石位。先进镜观察,了解肿瘤位置、大小、数目、形态,并观察肿瘤与输尿管口的关系。对较小肿瘤可采用顺行法或逆行法由肿瘤基底部周围0.5~1.0cm的正常膀胱黏膜开始切割,深达浅肌层,连同肿瘤一并切除。对较大肿瘤,可先分层切割瘤体,使视野清晰,再按小肿瘤切割方法切割基底部及其周围正常膀胱黏膜。对多发肿瘤,如较大肿瘤影响视野,应先将其切除,再切除较小肿瘤,如小肿瘤不受其影响,可先切除小肿瘤。对手术时间超过2h仍不能全部切除肿瘤的患者,2周后二次电切。对于输尿管口肿瘤,切除输尿管口时改用电切环,功率150W,快速电切。对膀胱顶部肿瘤,减少膀胱灌注液量,易于切除。6例并发前列腺增生者均在膀胱肿瘤切除后,创面彻底止血,再用无菌蒸馏水反复冲净膀胱后行前列腺气化电切术。 1.3灌注方法手术切割完毕,改用无菌蒸馏水多次灌注膀胱,用冲吸器低压吸净组织碎块。术后第1~8周用MCC20mg稀释在40ml生理盐水中灌注膀胱,每周1次,共8次。接着每2周1次,共4次。然后每4周1次,共2次。再其后每3个月1次,共2次。间隔6个月最后1次。持续1年以上 2 结果 本组5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110min,平均30min 。术中无膀胱穿孔,出血量较少,均未输血。术后留置F18双腔气囊导尿管1~3天,均不做持续膀胱冲洗。术后无尿路感染、继发出血及膀胱破裂等并发症。联合灌注后均未出现明显膀胱刺激症状。无血尿、发热、全身不适及白细胞下降。所有患者随访5个月~6年,复发9例,复发率15.5%。复发患者均再次或多次做经尿道气化切割术,最多1例行3次手术。6例并发前列腺增生者术后均未发现前列腺窝肿瘤种植性转移。 3 讨论 表浅型膀胱肿瘤占膀胱肿瘤75%以上。尽管其生存率较高,预后较好,但复发率仍高达50%~70%。复发的主要原因有[1]:(1)肿瘤细胞脱落,于创面或膀胱黏膜种植生长;(2)肿瘤细胞沿膀胱壁肌肉内淋巴管扩散。实际侵犯膀胱壁远比临床所见宽广,肿瘤往往不能被充分切除;(3)肉眼难以发现的原位癌和癌前病变发展出现;(4)膀胱免疫力低下,致癌物质及致癌环境依旧存在,导致肿瘤复发。选用铲状气化切割环行组织切除,具有切割速度快、气化和凝固止血的作用,每切一刀所形成的1~3mm深组织脱水带凝固层可减少出血,节省了术中止血时间,手术视野清晰,大大减少了冲洗液的吸收量,可迅速使小血管、淋巴管闭塞,减少肿瘤转移。凝固层缺乏组织液及营养,不利于肿瘤细胞生长种植。日后凝固层自行坏死脱落,如有肿瘤细胞附着,也会随之脱落。同时,正常膀胱黏膜在手术过程中没有受到创伤,不利于肿瘤细胞附着种植。相对于开放性膀胱部分切除手术[2],经尿道气化切割术创造了一个不利于肿瘤细胞附着种植的环境,复发率明显低于开放性手术。本组所有复发患者均再次或多次做经尿道气化切割术,所有复发患者肿瘤直径均未超过2cm,这与患者意识提高及定期随诊有关。复发患者手术更容易完成。开放性膀胱部分切除术的复发患者再次手术难度大,大部分需行全膀胱切除术。开展经尿道气化切割术,将以往生长于膀胱颈、膀胱三角区以及多发性膀胱肿瘤需行全膀胱切除的患者改为有效简单的术式,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术毕即用无菌蒸馏水反复低压灌注冲洗,将切除组织及脱落细胞清除干净,使脱落癌细胞及膀胱壁淋巴管内残存癌细胞水肿坏死,减少了复发机会。由于创面有凝固层保护且冲洗时间不长,不会导致水分过分吸收。术后第1周即开始用MCC做膀胱内灌注,能更有效地杀灭脱落癌细胞及膀胱壁淋巴管内残存癌细胞,为了减少对创面刺激及过量吸收MCC,将MCC剂量减至20mg。经尿道气化切割膀胱肿瘤时应注意:(1)膀胱充盈太满,膀胱壁变薄,易切穿膀胱;(2)膀胱顶部肿瘤距离远,难以切除。减少膀胱容量后,距离缩短,易于切除;(3)对膀胱前壁肿瘤,应减少膀胱容量,用另一只手于耻骨上按压。或由助手按压,完成切除;(4)对输尿管口肿瘤,切除输尿管口时改用电切环,功率150W,并快速电切;(5)膀胱肿瘤含水分少,组织较脆,电切电流不宜太大,以180W为宜,肿瘤组织易粘附于铲状气化电极,应随时予以清除,以免影响视野或烧坏镜面。 参考文献 [1]吴阶平.泌尿外科.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444-465. [2]那彦群.中国泌尿外科诊断治疗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0-125.

膀胱癌分期分级表

表Ⅳ-1 膀胱尿路上皮癌恶性程度分级系统:1973年与2004年系统比较* WHO 1973 分级 乳头状瘤 尿路上皮癌1级,分化良好 尿路上皮癌2级,中度分化 尿路上皮癌3级,分化不良 WHO/ISUP 1998, WHO 2004 分级 乳头状瘤 低度恶性倾向尿路上皮乳头状瘤 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低分级 乳头状尿路上皮癌,高分级 * WHO1973、WHO2004分级法是两个不同的分类系统,两者之间不能逐一对应。 表Ⅳ-2 膀胱癌2002 TNM 分期 T (原发肿瘤) T x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无原发肿瘤证据 T a 非浸润性乳头状癌 T is原位癌(“扁平癌”) T1肿瘤侵入上皮下结缔组织 T2肿瘤侵犯肌层 T2a肿瘤侵犯浅肌层(内侧半) T2b肿瘤侵犯深肌层(外侧半) T3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 T3a显微镜下发现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 T3b肉眼可见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膀胱外肿块) T4肿瘤侵犯以下任一器官或组织,如前列腺、子宫、阴道、盆壁和腹壁T4a肿瘤侵犯前列腺、子宫或阴道 T4b肿瘤侵犯盆壁或腹壁 N (淋巴结) N 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单个淋巴结转移,最大径≤2 cm N2单个淋巴结转移,最大径>2 cm 但<5 cm,或多个淋巴结转移,最大径<5 cm N3淋巴结转移,最大径≥ 5 cm M (远处转移) M x远处转移无法评估 M0无远处转移 M1远处转移

推荐意见: 1. 膀胱癌分期系统:推荐采用膀胱癌2002 TNM分期系统(UICC)。 2. 膀胱癌分级系统:在证明新的WHO分级法比WHO 1973分级法更合理之前, 可以同时使用WHO 1973和WHO 2004分级法。

中医治疗膀胱癌的感想

膀胱癌多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病率也相应增长。膀胱癌早期一般不具有典型的症状和特征,很容易忽视,当确诊时已错过最佳时机。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经过数千年的洗礼,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而膀胱癌长期以来威胁着整个人类的生命,说是一大毒瘤都为不过,早日攻克膀胱癌不仅仅是医学界的夙愿,更是整个人类的殷切期盼。中医和膀胱癌这两者碰到一起,会发生什么呢?中医在治疗膀胱癌的过程中,到底能发挥怎样的功效? 大部分患者都会采用西医的方法进行诊断,一旦确诊,也就接着在西医的指导下开始进行治疗。西医治疗膀胱癌的方法已经被人们广为了解,主要是手术、化疗和放疗。每种疗法又分为很多细类,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外科手术会采用不同的术式,放化疗会使用不同的方案。运用西医的方法治疗癌症,往往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症状缓解、病灶缩小,对于极少部分早期的患者以及患有某种治疗难度相对较低的膀胱癌病种的患者,甚至有可能实现临床治愈。然而大多数膀胱癌患者来说,却往往没有那么幸运。 大多数的患者被确诊时,就已经是中晚期了。单单依靠西医治疗,不但无法根除膀胱癌,还会大大的削弱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院长袁希福指出:肿瘤是一类全身性的疾病,其发生、发展与机体的抵抗能力有很大关系,不可一味的放化疗,追求“无瘤生存”而舍本逐末。况且从理论上说化疗药物是不能完全消灭体内癌细胞的。癌症的复发与转移还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而传统西医治疗方法常可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下降。瘤体的缩小也没有带来预期生存期的延长与生活质量的提高。 看看服用该中药治疗后的膀胱癌患者的真实文字病例记录: 基本情况:常先生,男,60岁,北京市朝阳区人,膀胱癌 常先生在2014年1月7日,进行例常体检时发现尿潜血,后到北京朝阳医院复查,发现“膀胱肿物”。于2014年2月12日进行了膀胱镜切除术,术后拟灌注8次。在2

膀胱癌三期症状

膀胱癌三期症状,众所周知,癌症是很难治愈的,如果是处于早期的话,完全治愈也不是不可能的。膀胱癌能否彻底治愈,这是和多方面因素分不开的。对于膀胱癌患者来说,患上膀胱癌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由于在膀胱癌早期时,大部分的患者都没有什么明显的反应,当患者出现了身体不适的时候,一般已经处于膀胱癌的中晚期了。那么,膀胱癌晚期症状有哪些?下面,一起看看专家是怎么介绍的: 膀胱癌三期症状有哪些? 膀胱癌晚期症状一、排尿困难:少数患者因肿瘤较大,或肿瘤发生在膀胱颈部,或血块形成,可造成尿流阻塞,排尿困难甚或出现尿潴留。 膀胱癌晚期症状二、膀胱刺激症状:早期膀胱肿瘤较少出现尿路刺激症状,如膀胱肿瘤同时伴有感染,或肿瘤发生在膀胱三角区时,则尿路刺激症状可较早出现。此外,还须警惕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 膀胱癌晚期症状三、上尿路阻塞症状:癌肿浸润输尿管口时,引起肾盂是输尿管扩张积水,甚至感染,导致腰酸、腰痛、发热等症状。如双侧输尿管口受侵,可发生急性肾衰竭症状。 膀胱癌晚期症状四、全身症状:包括恶心、食欲下降、发热、消瘦、贫血、恶病质、类白血病反应等。 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尽量减少对患者的损害,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是非常重要的。随着肿瘤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及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抗肿瘤手段层出不穷,其中以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以袁希福教授提出的中医三联平衡疗法治疗等独特的治疗模式为指导,有效的提高了中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为众多患者带来福音。它对于喉癌治疗有着明显的效果,同时,对于肿瘤复发等情况则有可能得到明显的改善。从根本上解决肿瘤治疗后复发状况成为可能。 三联平衡疗法是由著名的中医肿瘤专家袁希福教授根据30年的抗癌经验,在先辈们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将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当代免疫理论、细胞分化增殖周期理论及基因理论等最新医学理论有机嫁接,融会贯通而创立的中医治疗肿瘤的方法。该疗法具备中医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扶正固本、软坚散结、以毒攻毒”等优势,并通过反复的临床实践应运而生。且治疗费用低,适合治疗各个时期的癌症患者,能有效抑制病情的恶化,增强患者的身体机能、减轻痛苦延长患者的寿命。 三联平衡疗法治疗肿瘤疾病具有以下几方面突出的优势: 一、重在治本:从整体出发,治疗“肿”、“痛”、“水”这些“标”症的同时,更注重辨病因、病机,重点治疗肿瘤“虚”、“瘀”、“毒”三大本质,并且调整全身的免疫和阴阳平衡,所以治愈后不易复发,疗效持久稳定。 二、无副作用:本疗法攻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又能辩证施治,所以,无论是早、中、晚期和年龄大小,体质强弱,均可使用。术后身体极虚,病重元气大亏的危重病人,也同样能应用,即使被判死刑而不治的患者也能达到减轻痛苦、延长生命之效果。甚至还有不少治愈的例子。 三、协同作用:应用本疗法,不影响手术与放化疗,手术前后使用可预防转移与复发,放化疗中同时应用中药有“增效减毒”效果,这一点,早已被国内其他研究机构所证实,也早已被国内外医学家共认。 【选对治疗方法重获健康人生】 邢保全,膀胱癌,男,74岁,郑州市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