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保障学知识点归纳

社会保障学知识点归纳

社会保障学知识点归纳
社会保障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以法律、规章形式确立的,对遇到患病、伤残、生育、年老、死亡、失业、灾害或其它风险的社会成员给予相应经济的、物质的和服务的帮助,以保障其生活需求的社会经济福利制度。首要责任主体是国家或政府实施依据是国家立法

实施手段是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目标是满足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社会保障体系构成和项目内容不尽相同。

中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6 个方面: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社会互助和个人储蓄积累保障。该体系不仅包括正式制度,也包括非正式的保障制度。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图

正式制度——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会救济——贫困人口救济、自然灾害救济、孤寡病残救济

——社会福利——社会津贴、职工福利、福利服务

——社会优抚——国家抚恤、国家补助、退伍安置、退休安置非正式制度——社会互助、个人储蓄

社会保险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立法手段,设立保险基金,当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失业中断劳动而失去收入来源时,由社会给予物质帮助和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

中国社会保险制度在内容项目上主要分为五大社会保险险种,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社会保险的主要特点:(1)强调权利与义务对等关系。(2)体现劳动者风险分担,互济互利原则。(3)社会保险基金有储蓄性和投资性。(4)法定范围内投保人具有强制性。

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区别

1、属性不同:社会保险——国家强制实行的行政行为;社会保险机构不是盈利机构

商业保险——以盈利为目的的纯经济行为;保险公司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单位

2、对象和作用不同:社会保险——以劳动者及其供养的直系亲属为对象;凡在法定范围内的

劳动者、企业、单位都必须强制参加;保障劳动者在老弱病残和失业时的基本生活

商业保险——对象是任何个人及单位;自愿参加、自主选择;按其所缴保险费的多少和事故发生的种类,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3、权利和义务对等关系不同.:社会保险——强调劳动者必须履行社会劳动的义务

商业保险——强调投保人缴保险费的多少,“多投多保,少投少保,不投不保”等价交换原则。

4、保障水平不同:社会保险——以保障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时的基本生活需求为标准。

商业保险——着眼于“偿还”(投保额决定偿还额)

5、管理体制不同:社会保险——由国家主办,属于行政管理体制。

商业保险——商业保险机构属于财政金融体制。

6、立法范畴不同:社会保险——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属于社会立法范畴。

商业保险——是企业的金融活动,属经济立法范畴。

社会救济亦称社会救助,是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它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1、社会救助的内容分为两大类:---贫困救助--灾害救助

2、社会救助的对象

(1)无依无靠,完全没有生活来源的人。主要是孤儿、孤寡老人。

(2)有劳动能力,也有生活收入,但遭遇意外风险,一时生活困难的人,。意外风险指自然灾害、社会灾害等(3)有收入来源,但社会水平低于国家法定最低标准的劳动者和家庭。

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按照立法或政策的规定,对社会全体成员提供的旨在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各种设施、资金、服务等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它是构成社会保障体系最高层次的内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优抚安置是国家和社会按照规定的优抚对象,对其提供确保一定生活水平的资金和服务的带有

褒扬和优待抚恤性质的特殊保障制度内容:军人死亡抚恤、军人伤残抚恤;军人退役安置、军人退休安置、军人及其家属的社会优待等

社会互助是不同地域或同一地区的社会组织之间、公民之间,以及同一社会组织内部的公民之间,在某一部分社会组织或公民遭遇某种风险而发生经济或生活困难时,由其他社会组织或公民给予物质或服务援助的行为。是对基本社会保障的一种补充和完善

个人储蓄积累保障----公积金----个人储蓄:银行存款或向保险公司投保

对象地位资金来源保障水平发展方向

社会救助贫困者最低标准政府最低生活下降

社会保险劳动者基本标准三方负担基本生活稳中有升

社会福利全体公民最高政府最高生活上升

社会优抚军人及家属特殊标准政府

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1、强制性2、互济性3、公平性4、保障性5、福利性6、社会性

社会保障的强制性是指国家立法、强制实施,受保人必须参加,承保方必须接受。双方都不能自愿选择。原因:劳动者权益、社会安定、稳定财源、管理需要

互济性:社会保障是按照社会成员共担风险的原理组织进行的。社会保障的统筹支付和管理,充分体现了人类互助互济的原则

实现公平分配是社会保障追求的目标。

社会保障的公平性主要体现在: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权利和机会的公平性;维护社会成员公平的参与社会竞争,即起到维持社会成员发展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的作用;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在一定程度上缩小着社会成员发展结果的不公平

保障性,就是为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安全保障,以确保其不因特定事件的发生而陷入生存困境。从根本上安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实施社会保险的根本目的。

社会保险之福利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保险机构不能赚钱盈利,所以以最少的花费来解决最大的社会问题。对劳动者是福利。

2、个人的负担相对较轻。三方负担中,劳动者负担较少,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只有劳动者一方面。(国际劳工组织认为个人最多只能负担一半)

3、社会保障中的福利性服务较广泛。

社会性,是指由官方机构或社会中间团体来承担组织实施保障任务,而非供给者与受益方的直接对应行为。

社会保障的功能(作用):1、安全网--保证劳动力再生产顺利进行2、调节器--实现收入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3、减震器--安定社会;减少经济波动的振幅,促进经济发展

社会保障的萌芽阶段

(一)慈善事业时代 1.宗教的慈善事业2.官办的慈善事业3.民办的慈善事业

(二)济贫制度的出现与发展1.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旧济贫法》)2.1834年《新济贫法》

19世纪80年代,德国的裨斯麦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社会保险的法案,标志着世界的第一个社会保险体系的建立 1.1883年,《疾病社会保险法》2.1884年,《工伤事故保险法》3.1889年,《老年和残疾社会保险法》由此劳动保障进入了国家立法阶段,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由此确立。——英国1897年通过了《劳工伤害赔偿法》,1908年制定了《老年年金保险法》,1911年颁布了《失业保险和健康保险法》。

——瑞典、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也相继建立了养老保险、伤残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项目。

——1935年,美国《社会保障法案》的颁布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保障制度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亚、非、拉

国家广泛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欧洲和北美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广度和深度上也都取得了很大发展。福利国家的建立(英国、瑞典等)

到目前为止,全球有172个国家至少建立了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成为各国普遍的社会经济政策。

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入滞胀阶段,劳动社会保障制度也陷入困境

(一)“福利国家”危机的主要表现1、社会保障开支巨大,国家财政负担沉重。2、人口老龄化进展迅速,经济发展缓慢,失业人数增加3、税收负担沉重,产品成本增加,社会效率低下4、管理结构人浮于事,管理成本不断上升。

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调整英国1987年7月正式通过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方案,日本、美国、法国、原联邦德国、加拿大等国也在此前后采取了改革措施,可归纳为几个方面:

1、增收节支,即增加社会保障的财政收入,减少其支出。具体措施为:(1)提高社会保险费率.(2)提高缴费上限或干脆取消上限.(3)征收社会保障所得税.(4)消减社会保障开支.(5)修改或限制福利津贴指数化的调整办法。

2、对社会保障基金运作采取“私营化”、“资本化”。

“私营化”:将社会保障基金以“委托”、“包出”形式交由商业金融保险机构运营,政府加大监管力度“资本化”:加大对社会保障储备金的资本运营,以增加其保值增值功能

3、建立多支柱体系取代单一的公共保障体制。

积极鼓励企业为职工设立补充社会退休金内容;将某些项目交由非政府机构的社会团体、社区组织承担;鼓励企业和职工与私营保险机构、私营医院订立合同,承包服务设施等

4、调整思路,由消极的保障向积极的保障转变。加大人力资源的投资、培训,鼓励就业就业

和创业。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分为五个阶段:创建阶段:1949---1956年;调整阶段:1957---1968年;破坏阶段:1969---1977年;修复阶段:1978---1985年;向国家---社会保障制转型阶段:1986年至今

创建阶段:(1949--1956)临时宪法提出“逐步实行劳动保险制度”;建立社会救济制度---1949年;实行城镇职工劳动保险制度---1951年;建立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医疗、养老制度---1952年、1955年;确立面向乡村的“五保”制度---1956年;职工福利、社会福利制度初步建立

到1957年,中国已初步建立了以国家为主要责任主体、城乡单位担负共同责任并一起组织实施的较为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

国家直接承担着统一制定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直接供款和组织实施有关社会保障事务的责任,城镇企业单位负责交纳职工的劳动保险费用,农村集体则负担着救济“五保户”和优待烈军属等责任,各种单位开始普遍承担着有关社会保障政策的任务。

调整阶段:(1957---1968)企业职工的退休养老制度独立单设—1957年;对失业人员提出安置办法—1962年;确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962年;确立军人退休制度;调整医疗制度、“五保”制度、军属优待制度

在这一时期,国家—单位保障制仍然延续着创立时期的格局,只是保障的内容发生了一些变化---城镇职工的退休制度单独设立、社会保险的覆盖面稳步扩大、农村五保制度、合作医疗制度等各项社保政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

因受“大跃进”等的影响,拟议中的社保制度调整任务并未完成

破坏阶段:1969---1977 内务部被撤销---1968年;工会陷入瘫痪、劳动部门受到削弱;社会保险蜕变为企业保险—1969年

国家—单位保障制的责任重心由国家转向单位,劳动保险失去统筹机能并演变成企业或单位保障制;城镇企、事业单位包办社会的现象迅速扩张,社会保障在很大程度上走向自我封闭的单位化

修复阶段:1978—1985 《宪法》对国民的生活保障做出原则规定—1978年、1982年;重设民政部、恢复劳动部门的工作;恢复退休养老制度;建立离休制度—1980年;1984年--通过《中

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这一期间所做的工作主要是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恢复被破坏了退休制度等,尽管个别地区对劳保医疗、退休费用统筹方面进行了改革实验,但并未触动国家—单位保障制的根本。

第二章

旧福利经济学:代表人物:庇古

主要观点:福利包括社会福利和个人福利;人的主观效用可以用货币来进行衡量;任何物品带给人的效用都是边际递减的;国民收入的总量增加和国民收入分配是影响社会经济福利的主要原因政策主张:国家干预论;收入均等化;转移支付

一、就业一般理论:——非充分就业是社会经济的通常状况

失业形态:摩擦性失业、自愿性失业和非自愿失业

二、有效需求管理理论:有效需求不足源于消费和投资不足

三个基本心里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流动偏好规律

三、投资乘数理论与加速原理

投资乘数:在一定的边际消费倾向条件下,当总投资增加时,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增量将是投资增量的k倍。k = 1/(1-r)r:边际消费倾向

加速原理:收入或产量的变化对投资水平及其变化具有加速影响。

加速数=总投资的改变量/(本期收入-上期收入)

政策主张:政府积极干预和调节经济

提高资本边际效率或降低利息率以刺激投资;实行高额累进税政策,以进行收入再分配,提高消费倾向;扩大政府的消费支出:增加购买水平、提高转移支付的水平

第三章社会保障模式及水平

社会保障模式:投保公助型;国家福利型;自我积累型;国家保障型

主要特征:以面向劳动者建立各种社会保险制度为中心,再补充以其他救助或福利性性政策,构成能过满足工业社会需要的较完备的社会安全网

1. 建立政府、社会、雇主与个人之间的责任共担机制,实现风险保障的共济性。

2.社会保险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3. 保险项目的设置上,基本上解决了人们生、老、病、死、失业、伤残的后顾之忧

4. 实现市场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协调

5. 国家从法律规定上对保障制度采取强制实施办法

采取“投保公助型”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国家主要有德国、美国、日本等。

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特征:社会保险法规、法律健全;制度稳定,发展积极;承保多元化,经费筹集由个人、企业和国家共同负担;对社会保险实行自治管理;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并能够覆盖绝大多数国民的普遍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

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发展线索

20世纪30年代以前:早期和近代的美国的社会救济

20世纪70年代以前:现代社保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时期

20世纪70年代至今:社保制度安排的调整时期

特色:强调自我负责的精神,即“自助”原则;资金来源多渠道,主要倚重企业和个人力量;强调效率,实行差别化社会保障,运用选择性原则;保障水平相对较低

国家福利型

此种模式又称“人头津贴型”、“全面福利型”国家对其所有的公民或居民,不论收入多少,工作与否,有无财产,在需要时均按统一的标准提供现金津贴。津贴包括:符合一定年龄条件的养老金、伤残抚恤金、遗孀抚恤金、孤儿抚恤金以及家庭津贴、医疗保健等。

这种模式,20世纪40年代起源于英国,采取这种模式的还有瑞典、挪威、丹麦、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

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发展线索:

16世纪以前,教会的慈善事业;1601年《济贫法》、1834年《新济贫法》;20世纪40年代,贝弗里奇报告;1948年,宣布建成了福利国家

体系框架:

社会保险系统:养老、失业、医疗、工伤

津贴补助和社会服务:儿童、孀妇、住房、教育

社会救助

国家福利型的特征:福利的权力性;福利的普遍性;保障的全面性;就业的充分性;收入的均等性

自我积累型:此种模式又称“强制储蓄型”、“完全积累型”

其特点是:国家立法强制雇员一方或雇主与雇员双方缴费,建立专款专用的特别基金,以职工个人的名义存入储金局,在职工遭遇规定的风险时,其享受的保障待遇从本人的社会保障个人账户中支付,死亡后个人账户中的储存金额可发给遗属和法定继承人。

采取这种模式的国家主要有新加坡、马来西亚、智利等。

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

发展线索行动党:“送鱼”与“送渔”

体系框架

公积金制度:普通账户、特别账户、保健账户

公务员社会保障:养老保险、福利待遇

雇主责任险:

其它保障计划:保健双全计划、家庭保险计划

特点:强调自食其力、自我保障;资金的筹集由雇主和雇员按一定比例缴纳;公积金不具备再分配和互济性;激励功能较强;从单一功能发展到多功能;由官方性质的中央公积金局负责管理

社会保障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经济待遇的高低程度。

社会保障水平的测定指标: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国内生产总值×100%

社会保障水平的特点:刚性特点;动态性特点;适度特点

社会保障水平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保障的需求条件

1、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人口总量。包括退休人口数、失业人口数和贫困人口数,它表示了社会保障的规模。

2、社会保障的项目和待遇水平。社会保障项目设置越多,待遇水平越高,社会保障资金需求量就越大。

3、社会保障制度年龄。指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时间长短。制度年龄越长,社会保障水平就越高;反之,社会保障水平就越低。

(二)社会保障的供给条件1、经济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2、社会保障基金增值

(三) 政治和社会结构因素(四) 历史和人文等因素

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的确定

社会保障水平是一个“量”与“质”相统一的概念。“量”是社会保障费用总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衡量了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程度。但是,对于一定的国家或地区,在一定的发展时期内,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相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自身的要求是否适当,需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判断,这代表了社会保障“质”的方面,具体测定标准是社会保障费用支出要与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公平与效率

公平是一个很宽泛的社会范畴。一般人们理解的公平就是公正、公道、均等和平等等,即公平是公正与平等的统一。公正是指公方正直、合情合理、不偏不倚、不求私利,体现了一种价值观和是非观。平等是指地位和待遇的相等、平均或一致。反映了一种事实和结果。

公平具有多维性和多层次性

从社会学意义上说,公平是社会成员之间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消费水平比较接近,而不过分悬殊。从政治和法律意义上说,公平是权益和义务、行为和报应之间的对称。从道德的角度上讲,公平是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生存、发展权利和机会。从经济学上说,按人们的贡献和获益的过程公平可分为起点公平、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

效率指的是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的比率。它体现的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活动中所具有的能力、达到的水平。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一、是对立的矛盾关系市场根据经济效率向生产要素供给者提供报酬收入差别:是经济运行的动力追求效率必然产生不平等

二、是相互补充的

社会保障中的公平与效率

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目标:一是通过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解除后顾之忧来维护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的公平竞争,并消除因意外灾祸、竞争失败和疾病等因素导致的社会不公平,维持社会成员的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二是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在一定程度上缩小社会成员发展结果的不公平。主要体现为:保障范围公平、保障待遇公平、保障过程公平。

效率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目标:一方面通过营造和谐稳定和公平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促进效率提高;另一方面社会保障制度本身的运行和实施要讲效率。

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要追求公平效率的有机统一。不但要不断消除社会保障中的不公平现象,而且要注重提高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的效率,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保障水平,实现效率和公平的有机统一

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市场与政府

市场失灵与社会保障:市场往往在以下领域失灵:1.收入分配不平等;2.通货膨胀风险;3.信息不完备;4.商业保险的市场失灵

政府介入社会保障的原动力社会保障是一种应由政府强制人们消费的优效品(是指对个人和社会均有益且效用较高的物品或劳物);政府承担社会性风险的能力大于市场;可以防止投保方的逆向选择倾向;维持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政府具有市场效率之外的再分配职能。

政府失灵与社会保障:政府失灵的表现:1、无法反映消费者的偏好2、权利义务不对等3、社会保障运行机制的低效率

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和适度选择p65

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运行中的两个基本机制。

政府在社会保障领域的作用:利用强制力为社会保障提供一个完备的法律框架;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的选择和制度设计;产权的界定;某些方面的直接介入,用政府的强制力来保证社会保障的正常运行市场在社会保障领域中起到基础调节和补充的作用:通过专业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机构增加基金的收益率;引入竞争机制,减少政府行为的低效率,提高管理质量等

第四章社会保障基金

社会保障基金:是依照国家法律规定,通过法定程序,以各种方式建立起来的用于实施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基金项目的总称。它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正常运行的物质保证。一般而言,总体的社会保障基金反映着社会保障制度的总量水平。

社会保障基金包括: 社会救济基金、社会福利基金、优抚安置基金、社会保险基金:(是为实施社会保险项目而筹集的基金,包括养老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生育保险)

社会保险基金的特点

(一)、基金管理的强制性。社会保险基金是依法按规定的来源渠道、筹资方式、费率水平强制筹集的,并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运营和使用。(二)、基金来源的广泛性。社会保险因险种的不同,其基金来源也不同,从各个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保险项目的基金,一般由企业、劳动者个人和国家财政三方共同负担。(三)、基金使用的专项性。社会保险基金是为保障广大劳动者因年老、失业、疾病、生育、伤残等原因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失去工作机会时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有专门用途的专项基金,因此必须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四)、基金运营的增

值性。

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1、国家财政资助:直接拨款、税收优惠和利率优惠2、单位缴费:按照员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3、个人缴费:按自己工资或收入的一定比例缴纳4、社会捐赠:是社会福利事业、慈善事业的主要来源5、福利彩票:是福利事业的重要资金来源6、基金运营收入7、国际援助

社会保障基金的征收方式:1.社会保障费: 固定保费制;比例保费制2.社会保障税3.自由筹集方式

社保基金筹集的收支平衡原则

横向平衡:当年或近几年内某项社会保障项目提取的基金总和应与其所需支付的费用总和保持平衡纵向平衡:被保险者在投保期间提取的资金总和(包括银行利息和营运利息)应与其在享受该保险待遇期间所需支付的费用总和保持平衡。

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

1、现收现付制:以“横向平衡”的原则为依据,根据当期支出需要组织收入,本期征收,本期使用,不为以后各期提供储备资金。具体来说,即是先测算出近几年内必须支付的保险费用,然后将这笔费用按一定的提取比例分摊到参加保险的各个单位,由用人单位和在职职工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费率)缴纳的保障基金,能够且只能满足当期的费用支出

特点: 以支定收,很少留有储备基金,该模式实行初期因支出规模小而费率较低,以后会随着支出规模的增大而提高。优点:一是体现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再分配功能,互济性强; 二是因平衡财务期较短,无须采用复杂的精算技术,简便易行;三是没有巨额资金积累,没有贬值的风险和保值增值的压力。缺点:一是存在着养老代际转嫁的矛盾,劳动者社会保险的权利与义务关系难以得到准确体现。二是缺乏资本积累,抵御突发性风险和人口老龄化的能力较弱。三是各期支付额不同,导致费率波动大,给企业的成本核算带来负面影响。

2、完全积累式:以“纵向平衡”原则为依据,在对有关的人口健康指标和社会经济指标(人口平均寿命、工资率、通货膨胀等)进行长期的宏观测算之后,将被保险人在享受待遇期间的费用总合按一个提取比例分摊到整个投保期内,并对已提取但尚未支付的保险基金进行有计划的管理和运营

优点: 1.费率较稳定,具有较强的抗人口老龄化能力2.具有较强的激励机制; 3.积累的巨额基金既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又能使制度本身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缺点:1.无再分配和互济功能,背离了社保制度的初衷 2.管理成本高3.积累起的巨额基金在长期储备的过程中,面临着贬值的风险和保值增值的压力。

3、部分积累制:也称混合制,以“分阶段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收费率,进行“T”型结构平衡。即在某一平衡期内确定一个保险费率,一方面,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群中“横向”筹集社保基金,费用共济,风险共担;另一方面,保险费中的一部分进入个人账户,进行“纵向”积累,以劳动者年轻力壮时积累的资金弥补年老体弱市的费用缺口,自我解除后顾之忧。当现有基金(包括提取的保险费和投资收入)不能满足全部费用开支时,再将保险费率提高,以适应下一个平衡期的需要。

特点: 在维持现收现付制的基础上,引进个人帐户基金制,既保持了社会保障统筹的互济功能,又具备个人帐户的激励和监督机制,集中体现了前两种筹资模式的优点;操作难度大,尤其是在各种比率的掌握上,很难做到恰到好处

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是指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依据有关法律规定,运用社会保障基金进行资本投资或实物投资,以期获得预期投资回报的基金运作行为

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的意义:1、有利于基金的保值增值2、可以减轻各方的缴费压力,弥补基金缺口3、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4、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完善

社会保障基金运营的原则:1、安全性原则对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而言,安全是第一。运营的安全性:是指投资要尽量避免风险,以保证运营的本金能够按时足额的收回。社会保险基金应当在安全的条件下尽量追求高回报,在安全与高利润发生冲突时,要选择安全。2、流动性原则要有足够的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于流动性强的项目,以保证在投资运营中及时履行各类保险责任。

3、收益性原则就是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追求收益最大化

第五章养老保险

现代养老保险制度的起源1888年11月,德国政府推出老年和残疾社会保障法.自此以后各国纷纷建立实施了各具特色的养老保险制度,到1999年已有167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这一制度

养老保险: 又称为老年保险或年金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替代率:是衡量老年保障程度的关键性指标,它指退休金价值占某一时期内员工收入(退休前一年,前五年,或终生平均工资的比例)的比例。通过它能知道退休后的生活大概可以维持在什么水平.

人口老龄化: 是指老龄人口达到较高比重时的人口结构状态,当前人口老龄化是根据60或65岁以上人口在国家总人口数中的比例决定的。60岁以上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人口达到总人口的7%是人口老龄化的国际标准。

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养老保险待遇支付水平较高,世界发达国家养老保险支出平均占GDP的8% 二是老年人口赡养率提高,缴费人负担加重。由此后代人将面临没有养老金的风险,形成代际冲突。

养老保险的模式

1.国家统筹模式主要特点是:工薪劳动者在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均可享受国家法定的社会保险待遇,但国家不向劳动者本人征收任何老年保险费,老年保险所需要的全部资金, 都来自于国家的财政拨款。国家统筹的养老保险最早是在前苏联建立起来的。在50年代初期,我国也效仿前苏联,采用了这样的养老保险制度。但是在具体实行过程中,国家统筹式养老保险制度暴露出很多弊端。

2.投保资助模式每一个工薪劳动者和未在职的普通公民都属于社会保险的参加者或受保对象;在职的企业雇员必须按工资的一定比例定期缴纳社会保险费,不在职的社会成员也必须向社会保险机构缴纳一定的养老保险费,作为参加养老保险所履行的义务,有资格享受社会保险;企业或雇主也必须按企业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定期缴纳保险费;必要时国家给予一定的财政资助。

按照投保的情况,领取的保险金分:第一层次:普遍养老金第二层次:雇员退休金第三层次:企业补充退休金(企业年金)

3.自我保障模式自我保障模式也称强制储蓄模式。这种保险制度下的保险基金来自企业和劳动者两个方面,国家不进行投保资助,仅仅给予一定的政策性优惠。这种保障模式以新加坡为典型代表

养老金待遇支付的原则和方式

给付确定制(DB):根据所给付的养老金水平(替代率)确定基金缴费率,通常被表述为以支定收。缴费确定制(DC):按照一定的缴费标准筹集养老保险基金(包括雇主和雇员的供款),并完全或部分地存入劳动者的个人账户。在劳动者退休时,以其个人账户中的储存金额(本金加上经营利息)作为养老金。这种模式通常被表述为以收定支。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构成体系:1. 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2.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 3. 城镇居民和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三支柱体系: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是由国家立法强制实行的政府行为,全体劳动者必须参加。

企业年金是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指导下,在企业和职工已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前提下,由企业或单位与职工视企业经营状况,通过民主协商,自主确定是否参保和确定保险水平,自行选择经办机构。它是一种企业行为,是基本养老保险的必要补充。

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完全是一种个人行为,公民和劳动者均可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投保以及投保的水平和选择经办机构。

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实行投保资助模式,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渠道有三,企业、个人和国家。即企业和职工个人向社会保险机构投保,国家给予财政资助。

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

——“个人帐户”按劳动者本人缴纳工资11%的数额建立,个人缴纳全部记入个人帐户,其余部分从企业缴费中划入。随着个人缴费比例的提高,企业划入部分要逐步降至3%。个人帐户储存额,每年参考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计算利息,个人帐户储存额只用于职工养老,不得提前支取。职工调动时,个人帐户个人缴费部分随同转移,职工或退休人员死亡,个人帐户中的个人缴费部分的余额可以继承。——“统筹帐户”中的储存部分作为社会保险机构用于调剂的养老基金。其费用主要来源于企业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的部分和基金的储存利息收入和运营收入

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筹集:单位交费20% (社会统筹基金,个人账户基金)

个人交费8%(个人账户基金)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给付:老人按国家规定执行

中人个人缴费和视同缴费年限满15年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新人个人缴费年限满15年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养老保险的隐性债务与转制成本

隐性债务形成的原因:制度转型

不利影响:高的缴费率28% ;个人帐户空帐运转—名义帐户;对新制度的可持续性造成威胁解决思路:明确责任、合理分工、方案要分步骤、分阶段实施

改革与发展

2005年12月3日,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的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

灵活就业群体养老保险机制是指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地、保险福利、劳动关系等方面不同于建立在工业化和现代工厂制度基础上的、传统主流就业方式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

构成:下岗与失业人员、个体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农民工

企业年金的概念(书上)企业年金为退休者带来的收益

第六章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是根据立法规定,通过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由国家、单位(雇主)和个人共同缴纳保险费,把具有不同医疗需求群体的资金集中起来,进行再分配,即集资建立起来的医疗保险基金,当个人因疾病接受医疗服务时,由社会医疗保险机构提供医疗保险费用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理论依据是大数法则实质:社会风险共担目的:保证劳动者在健康受到伤害时得到基本医疗,不会因为医疗而影响生活承保范围:广义:补偿疾病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狭义:对医疗费用进行补偿,即只补偿疾病带来的直接的经济损失

医疗保险的特点:普遍性;涉及面广,更具复杂性;属于短期的、经常性的保险;采用医疗给付的补偿形式;发生频率高,费用难以控制

历史沿革医疗保险制度起源于欧洲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工业化时期,工人自发组织的“共济会”和“友谊会”等组织,筹集一些资金,用于成员的医药费的开支,是现代医疗保险制度的雏形。1883年,德国政府颁布了《疾病保险法》,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强制性医疗保险制度的诞生。20世纪上半叶,医疗保险在欧洲逐渐以各种形式推广,覆盖人群从低收入者发展到较高收入的工人,保险内容也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服务的科学化、组织化而不断扩大。1944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医疗服务建议》,呼吁各国政府对公民实行“综合的、普遍的健康保护”,医疗费用通过保险费或税收的形式定期集体筹集。1987年,第40界世界卫生大会再次强调,建立强制型医疗社会保险制度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是指有医疗保险组织(机构)按照保险合同的规定,在被保险人接受医疗服务后,对其所发费的医疗费用进行部分或全部补偿,也可以理解为对医疗服务机构所消耗的医疗成本进行补偿。

医疗保险费用支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1、按服务项目支付:也称为实报实销,是指医疗保险机构根据定点医院所提供的医疗服务的项目和服务量,对他们作出补偿的办法优点:实际操作简便,适用范围较广缺点:具有诱发过渡医疗服务的倾向

2、按人头支付:是指医疗保险机构按合同规定的时间,根据定点医院服务对象的人数和规定的收费标准,预先支付供方一笔固定的服务费用优点:激励医院主动控制费用,减少开支缺点:可能诱发医疗服务机构减少服务或降低服务质量

3、按平均费用支付:总费用= 平均服务单元费用*服务单元量门诊总费用= 平均门诊费用*门诊次数一次住院总费用=平均住院日费用标准*住院天数

优点:有利于降低每次门诊和每个住院日的成本缺点:刺激门诊次数和平均住院天数的增加4、按病种分类支付:是指医疗保险机构按医生诊断的住院病人的病种进行定额支付

优点:有利于费用的节约缺点:难于对医院进行恰当的分组

5、总额预算制:由政府单方面或医疗机构统一院协商,事先确定年度预算总额,在该年度内,医院的医疗费用全部在总额中支付,“结余留存,超支不补”

优点:从机制上消除医疗服务的供方提供过渡医疗服务的经济动因,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缺点:可能出现医疗服务提供不足和服务质量下降的现象;年度预算总额难于准确估计

中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

1、公费医疗制度享受对象:各级政府、党派、人民团体及文化、教育、科研、卫生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经费来源:国家预算拨款管理:各级公费理疗管理机构或单位自管,实报实销

2、劳保医疗制度享受对象: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职工及离退休人员

经费来源:企业提取的福利基金,列入成本管理:企业自行管理

3、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基本内容“低水平,广覆盖”,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完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合理确定统筹范围,加强基金管理;加快医疗机构改革,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特殊人员的医疗待遇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

1. 坚持“低水平、广覆盖”,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

“低水平”:是指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因此必须从我国实际国情和国家财政、企业承受能力出发,确定合理的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体现在筹资比例上,就是单位缴费率为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个人缴费额为其工资收入的2%左右。

“广覆盖”:是指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包括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但对乡镇企业及其职工、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业主及其从业人员是否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未做要求,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

2.坚持“统帐结合”的原则,建立医疗保险费用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负担的筹资机制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职工个人缴费全部计入个人帐户,用人单位缴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建立个人帐户,一般为缴费总额的30%左右;另一部分用于建立社会统筹基金。个人帐户:主要支付门诊或小病医疗费统筹基金:支付住院或大病医疗费。

统筹基金的起付标准原则上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左右,最高支付限额原则上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4倍左右。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以下的医疗费用,从个人帐户中支付或由个人自负。起付标准以上,最高限额以下的医疗费用,主要从统筹基金中支付,个人也要负担一定的比例。

3.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机制

加强基金的监管,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挪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二是建立健全预决算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三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事业经费不得从基金中提取,由各级财政预算解决。

四是统筹地区应设立由政府有关部门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医疗机构代表、工会代表和有关专

家参加的医疗保险基金监督组织,加强社会监督。

4.加快医疗机构改革,加强医疗服务管理

首先,确定基本医疗保险的服务范围和标准,制定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相应的管理办法。其次,对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和药店实行定点管理,引进竞争机制,职工可以在定点医院就医、购药,也可以在定点药店购药。三是,对医疗机构进行调整改革,分流富余人员,并在进行经济运行分析和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合理提高医疗技术收费价格,体现劳务技术价值。四是,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将社区卫生服务的一些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

5.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我国现阶段要逐步建立起包括社会医疗保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以及医疗救助在内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医疗保障的主体层次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各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城镇居民的社会医疗救助体系。国家公务员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享受医疗补助政策。些特定行业职工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作为过度性措施,允许建立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以保证职工现有的医疗消费水平。另外,对于一些特殊困难的社会群体,通过建立医疗社会救助体系,来切实分担他们的医疗风险,保障其医疗需求。

第七章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制度是劳动者由于非本人原因失去工作、中断收入时,由社会和国家依法给予物质帮助及再就业服务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对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促进充分就业、和谐劳资关系、稳定社会秩序起着重要作用。

失业保险制度的类型

1、强制性失业保险:凡属失业社会保险法覆盖范围的劳动者都必须依法参加,个人没有选择的自由。美国、加拿大、中国

2、非强制性失业保险:允许符合法律规定范围的劳动者自愿选择是否参加失业保险。丹麦、冰岛

3、失业救济制度:由国家单方出资,享受救济者不必承担什么义务,但要接受家庭经济状况调查,符合救济条件者才可以领取。澳大利亚、阿根廷

4、双重失业保险强制性失业保险和失业救济相结合:英、德、法

非强制性失业保险和失业救济相结合:芬兰、瑞典

失业保险的产生和发展:失业社会保险,是在劳动市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失业保险最早出现于法国,1905年开始,开始时是自愿的任意性的。作为强制性的失业保险开始于1911年的英国政府制定了《国民保险法》,随后为意大利、奥地利、俄、芬、保加利亚及德国采用。

构成要素:1、制度的覆盖范围综观世界各国,失业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最初都只覆盖职业比较稳定的工薪阶层,把职业不稳定的季节工、临时工、家庭雇工、农业工人、自我雇用的个体劳动者和公务员排除在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际社会对失业保险重要性的理解,覆盖范围逐步发展扩大。目前,许多国家的失业社会保险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到几乎所有的工资劳动者。2、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3、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条件失业者需同时具备以下资格和条件:a、失业者要处于法定年龄段且具有劳动能力b、失业是非自愿的c、失业者有就业意愿d、失业者符合法律要求的已工作期限、已投保期限和应缴纳的保费数额等被取消享受资格的情况:a、因品行不端、严重过失被除名、革职、开除b、不愿接受或有意失掉就业结构介绍的合适工作c、拒绝接受就业机构提供的职业培训4、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期限内容:给付期限和等待期。规定失业津贴的给付期限,是为了发挥社会保险的整体作用,既保证暂时的生活,又强制再就业。设置失业津贴等待期,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排除期限很短的给付,免去处理短期、小额失业津贴盛情的负担,减轻工作量,节约管理费;二是有助于防止冒领失业津贴的行为和有意制造非自愿失业的行为,留给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已调查情况、确认失业的时间。

5、失业保险的组织管理失业保险基金的使用方向1、给付失业保险待遇给付水平:40%---75% 给付期限

2、促进就业支出促进失业者再就业的支出;抑制失业、促进开发就业岗位的支出

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1、覆盖范围:城镇各类企事业单位2、资金来源:单位(2%)

和单位职工缴纳(1%)的失业保险费、财政补贴、基金利息及其他收入3、给付条件:参加保险,交费满一年;非因本人意愿终止就业;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4、待遇给付:标准: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内容:失业保险金、医疗补助金、丧葬补助金、抚恤金和职业培训费期限:12(1—5)~24月(10年以上)5、管理机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第八章工伤和生育保险

工伤保险是劳动者在生产和工作中遭受意外伤害,或因长期接触职业性有毒有害因素引起职业伤害后,由国家和社会给予负伤者、致残者及死亡者生前供养亲属提供必要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工伤类别:因公负伤和职业病

工伤保险遵循的原则1.无过失补偿原则包括两层意义:不论职业伤害的责任属于雇主或第三者还是个人,受伤害着都应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雇主不承担直接补偿责任,由工伤社会保险机构统一组织工伤补偿,且一般不需要通过法律程序和法院裁决2. 个人不交费原则3.严格区别工伤和非工伤4.保障与补偿相结合原则5.预防、补偿和康复相结合的原则

工伤保险的特点:1、最大的强制性2、最强的保障性:不仅有一次性的经济补偿,还有对伤残、死亡者全过程的保障3、待遇优厚性:既要保障伤残者的生活又要补偿其经济损失4、给付条件的宽松性:没有年龄、工作、缴费年限、工伤条件等的限制

工伤社会保险范围(一)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范围:一般而言,意外事故必须与从事工作或职业的时间和地点有关,职业病必须与从事工作或职业环境、接触有害有毒物质的标量和时间有关。职业伤害中有关工伤范围的界定,总的趋势是不断地增加新的内容,许多国家还把一些非工作原因的事故纳人职业伤害的范围,如上下班途中发生的意外事故等。(二)受保人的范围随着工伤保险的发展,受保人的范围不断扩大,从体力工作扩大到非体力工作,从工人扩大到所有劳动者。国家安全人员、一些从事非经济活动的人等也纳入工伤保险范围。

工伤社会保险待遇(一)享受待遇的条件:一般而言,凡按规定参加工伤保险的劳动者都有权享受应有的工伤保险待遇。(二)工伤等级评定:在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前,首先必须对受伤者进行残废鉴定或工伤鉴定,以确定其工伤等级,然后按照工伤等级支付保险待遇,因此工伤等级评定是工伤保险待遇给付的条件。我国的《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于1996年10月1日起实施,成为我国第一部评定工伤伤残等级的国家标准。我国的工伤致残程度分级标准,是根据器官损伤、功能障碍、医疗依赖及护理依赖程度等四个方面为主要依据进行综合评定,并划分为十个等级,共470个。颁发的职业病名单中的99种职业病,主要分为9大类。这些职业病中已有半数具有卫生部发布的国家诊断标准。(三)工伤保险待遇给付:工伤保险实行“无责任补偿制”,受伤害者不承担任何费用1、工伤医疗待遇:挂号费、住院费、医疗费、药费、就医路费、伙食补助费、工伤津贴2、伤残待遇永久性部分伤残补助金(5—10级)、永久性完全伤残补助金(1—4)、护理费、残疾辅助器具费3、死亡待遇伤葬补助金、遗属一次性抚恤金、遗属定期抚恤金

工伤社会保险基金

(一)工伤保险基金的筹集:工伤保险基金主要来自用人单位和国家财政按规定提取的保险费。一般而言,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1)企业缴纳的工伤保险费;(2)工伤保险滞纳金;(3)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资金;(5)政府临时垫支。

(二)工伤保险费率工伤保险费率是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向用人单位征收的工伤保险费与工资总额的一定比率。1、统一费率制。统一费率是根据“统筹共济,共担风险”的原则,对所以用人单位采取统一的提取比例。2、差别费率制。根据不同行业、企业的事故风险和职业危害程度的类别以及发生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频率,确定不同比例的工伤保险费率。3、浮动费率制。浮动费率是指社会经办机构在确定企业缴纳的工伤保险费率之后,根据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安全生产的实际状况和工伤保险费用的支出情况,在评估的基础上,适当调整企业下一年度工伤保险费率。

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建立与发展1951年---劳动保险条例1957年---确定了14种法定职业病,现99种

改革1996年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2004年工伤保险条例

生育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对法定范围的女性劳动者因生育子女而无法从事正常的生产劳动、中断经济来源的女职工给予医疗保健服务、物质帮助及身体恢复条件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其宗旨在于通过向职业妇女提供生育津贴、医疗服务和产假,帮助她们恢复劳动能力,重返工作岗位。具体内容:生育津贴、医疗护理、生育补贴、生育产假

生育保险待遇:产假、医疗服务、儿童津贴、生育补助、收入补偿

现阶段我国生育保险制度的内容1、生育保险费的负担:两种制度并存

由职工所在单位负担生育津贴和医疗费。实施范围: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

由生育保险基金负担生育津贴和医疗费。实施范围:城镇企业

2、生育保险的缴费与补偿:缴费:生育保险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则筹集基金。企业按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不超过1%)缴纳,职工个人不缴费。待遇:生育、流产的医疗费;生育津贴(本企业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3个月);计划生育费;

陈情表文言知识整理

《陈情表》文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夙遭闵凶(通“悯”,闵凶,忧伤的事) 零丁孤苦(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常在床蓐(通“褥”草席) 四十有四(通“又”) 二、词类活用 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2.臣具以表闻谨拜表以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 3.且臣少仕伪朝名词作动词,做官 4.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5.夙遭闵凶形容词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 6.臣之进退动词作名词,进退两难的境地 7.举臣秀才名词作动词,做秀才,为秀才 8.举臣孝廉名词作动词,做孝廉,为孝廉 9.猥以微贱形容词作名词,卑微低贱的身份 10.沐浴清化形容词作名词,清明的政治教化 11.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 12.凡在故老形容词作名词,年老之人故老,旧臣 13.无以终余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度过 14.保卒余年使动用法,使……保全 15.臣侍汤药名词作动词,喝水吃药 16.臣少多疾病名词作动词,生病 17.历职郞署名词作动词,任职 18.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名词作状语,向上 19.诏书特下方位名词作动词,下诏 20.催臣上道方位名词作动词,上路 2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名词用作状语,在外 内无应门五尺之童名词用作状语,在内 三、古今异义 古义今义 九岁不行不能走路不可以 至于成立成人自立(组织,机构)正式建立非臣陨首所能上报报答向上级报告或刊登在报纸上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申诉,诉说说给别人听,让人知道

臣之辛苦辛酸苦楚身心劳苦 臣欲奉诏奔驰极速上路,奔走效力迅速地跑 拜臣郎中尚书部的属官中医医生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数量少,微不足道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形容进退两难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今臣亡国贱俘 2、被动句 而刘夙婴疾病 则告诉不许 3、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急于星火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且臣少仕伪朝 4.宾语前置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慈父见背 五、一词多义 以 臣以险衅连词,因为 猥以微贱介词,凭借 臣具以表闻介词,用 谨拜表以闻连词,表目的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 臣以供养无主连词,因为 但以刘日薄西山因为 于 急于星火介词,比 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向 之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助词,的

最新2020高考生物知识点汇总

最新2020高考生物知识点汇总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集 1.植物、动物都有应激性和反射吗? 2.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 3.植物细胞中都有叶绿体吗? 4.真核生物细胞中一定有细胞核、线粒体吗? 5.原核细胞中无任何细胞器吗? 6.真核细胞不能完成无相应细胞器的功能,但原核细胞则不一样。例:蓝藻无线粒体、叶绿体,为何还能有氧呼吸、光合作用? 7.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何种结构? 8.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期形成赤道板吗?HD

9."病毒、硝化细菌的细胞分裂方式为哪种?"的提法对吗? 10.蛋白质的合成只是在间期吗? 11.高分子化合物与高级磷酸化合物的区别是什么? 12.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什么? 13.人体内的酶主要存在于细胞内还是消化道内?代谢的主要场所在哪里? 14.干种子、冬眠的动物是否进行代谢? 15.暗反应、细胞呼吸在光下是否进行? 16.植物的同化作用就是光合作用,异化作用等同于细胞呼吸吗? 17.渗透作用概念中的"浓度"如何理解?动物细胞能否发生渗透作用、质壁分离?植物细胞都能发生质壁分离吗? 18.结构蛋白质就是储存形式的蛋白质吗?脱氨基作用直接产生

尿素吗? 19.什么叫化能合成作用? 20.血红蛋白属于内环境成分吗? 21.胚芽鞘中的生长素是由哪里产生的?生长素过程是否需光?单侧光作用于胚芽鞘的何结构?生长素作用于胚芽鞘的何结构? 22.兴奋能由细胞体传向轴突吗? 23.先天性行为有哪些?后天性行为有哪些? 24.一种生物的生殖方式只有一种吗? 25.利用克隆、试管婴儿技术来繁殖后代属于无性生殖,还是有性生殖? 26.胚的发育、幼苗的形式(即,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所需的有机营养来自何处? 27.由马铃薯的"芽眼"长成苗的过程属于出芽生殖吗?以水稻、小

社会保障学期末考试试卷一含答案

《社会保障学》 期末考试试卷一 一、单选: 1、社会保障法作为一种实体法,一般认为缘起于( )中世纪的济贫立法。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智利 2.下列内容中不属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征的就是( )。 A.公平性 B.福利性 C.储蓄性 D.多样性 3、工伤保险应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 )。 A.无过失补偿原则 B.个人不缴费原则 C.补偿直接经济损失原则 D.补偿与预防、康复相结合原则 4、社会保障作为国民收入( )的主要方式与途径,通过各项制度安排,使国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保障。 A.初次分配 B.再分配 C.第三次分配 D.第四次分配 5、从各国实践来瞧,最为普遍的养老保险费用的分摊方式为( )。 A.由雇主、雇员与国家三方共同负担 B.由雇主与雇员双方分担 C.由雇主与国家分担 D.完全由雇员个人负担 6.工伤鉴定就是工伤保险待遇给付的( )。 A.特殊条件 B.前提条件 C.重要条件 D.唯一条件 7、军人保障的资金主要来源就是( )。 A.征收社会保险税 B.国家财政拨款 C.个人缴费 D.企业缴费 8.社会救助的目标就是满足社会成员的( )。 A.最高生活需要 B.最低生活需要 C.基本生活需要 D.一般生活需要 9、最早产生的社会保障形式就是( )。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军人保障 10.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救助者与受助者的地位( )。 A.就是完全平等的 B.就是不完全平等的 C.救助者地位更高 D.受助者地位更高

二、多选: 1.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就是( ABCD )。 A.调节功能 B.互助功能 C.稳定功能 D.促进发展功能 E.资本积累功能 2.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就是( ABCDE )。 A.公平原则 B.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 C.责任分担原则 D.普遍性原则 E.互济性与法制性原则 3.对早期社会保障发展的简要评论包括( ABCDE )。 A.性质上就是居高临下的施舍型 B.保障水平就是极端低下型 C.保障效果就是不良型 D.保障项目就是极端有限型 E.根本目的就是防止被统治者反抗 4、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的共性包括( ABCDE )。 A.都就是基于对特定风险损失分担的社会化机制 B.都进行风险转移 C.都以给予损失赔偿或保险金给付等方式为被保障对象提供保障 D.充足的基金就是两种保障制度健康运行的物质基础 E.都具有为偶然性的风险损失提供保障的特征 5.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渠道有( ABCD )。 A.国家财政拨款 B.雇主与个人缴费 C.发行福利彩票与社会捐赠 D.基金运营收益 三、判断: 1.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与社会优抚三大部分。( ×) 2.社会保障的总目标就是帮助国民摆脱生存危机。(×) 3.所有社会保障项目的资金筹集均采取国家、企业与个人三方分担的原则。( X ) 4、我国医疗保险费用人单位按照当地工资总额的6%缴纳,个人按照本人工资的2%缴纳。( √ ) 5.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社会保障项目众多,待遇标准也较高。( √ )

陈情表 文言知识整理。

《陈情表》文言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夙遭闵凶(通“悯”,怜悯) 零丁孤苦(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常在床蓐(通“褥”草席) 四十有四(通“又”) 二、古今异义 古义今义 1、九岁不行不能走路不可以 2、举臣秀才优秀人才科举考试的初级 3、孤苦零丁,至于成立成人自立(组织,机构)正式建立 4、非臣陨首所能上报报答向上级报告或刊登在报纸上 5、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申诉,诉说说给别人听,让人知道 6、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辛酸,苦楚身心劳苦 7、臣欲奉诏奔驰赶快向前,奔走效力很快的跑 8、拜臣郎中上书部的属官中医医生 9、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数量少 10、岂敢盘桓犹疑不决的样子在一个地方来回走;逗留 11、除臣洗马太子的属官清洗马匹 12、寻蒙国恩不久寻找 三、词类活用 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2、臣具以表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 3、且臣少仕伪朝名词作动词,做官 4、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名词作状语,一天天的 5、夙遭闵凶形容词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 6、臣之进退动词作名词,是否出来做官之事 7、举臣秀才名词作动词,做秀才,为秀才 8、举臣孝廉名词作动词,做孝廉,为孝廉 9、猥以微贱形容词作名词,微贱的身份 10、沐浴清化形容词作名词,清明的政治教化 11、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 12、凡在故老形容词作名词,年老之人 13、内无五尺应门之童名词作状语在家内 14、外期极功强近之亲名词作状语在家外 四、一词多义 1、以

臣以险衅连词,因为 猥以微贱介词,凭借 臣具以表闻介词,用 谨拜表以闻连词,表目的 伏维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 臣以供养无主连词,因为 2、于 急于星火介词,比 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对向 3、之 外无期工强近之亲助词,的 臣之进退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4、少 少多疾病年岁小 解鞍少驻初程稍稍 少仕伪朝年青时 一时多少豪杰多少 5、志 舅夺母志志向 听臣微志愿望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做标记 寻向所志标志 6、应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照料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回答7、婴 夙婴疾病缠绕,被缠绕 举婴,欲投之河婴孩 8、矜 犹蒙矜育怜惜 不矜名节自夸 鉏耰棘矜矛、戟等武器的柄 9、悯 夙遭闵凶通“悯”,可忧患的事悯臣孤弱怜惜,悲痛 10、薄 门衰祚薄浅薄 日薄西山迫近,靠近 厚古薄今轻视,看不起 11、期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一定的期限 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约定,约会 良剑期乎断希望,要求

社会保障学期末考试试题库

《社会保障学》教学管考一体化试题库 2014年5月25日第一单元(1、2、3、4章,5章1、2节) 一、单选: 1.社会保障是在多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交叉的、处于应用层次的(D )学科。 A.经济 B.基础 C.管理 D.社会 2.下列内容中不属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征的是( C )。 A.公平性 B.福利性 C.储蓄性 D.多样性 3.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性影响因素是( C )。 A.经济因素 B.道德因素 C.社会因素 D.政治因素 4.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来介入济贫事务,应当以1601年英国颁布( A )为标志。 A.《伊丽莎白济贫法》 B.《济贫法修正案》 C.《日志》 D.《基督慈善的典范》 5.19世纪80年代,( A )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起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 A.德 B.英 C.法 D.美 6.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是( B )。 A.国家保障制 B.国家——单位保障制 C.城镇单位保障制 D.农村集体保障制 7. 1920年,英国经济学家( D )出版了《福利经济学》,首次建立了福利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A.亚当·斯密 B.萨缪尔森 C.帕累托 D.庇古 8. ( C )构成了社会保障理论发展进程中最早的和最直接的渊源。 A.经济学 B.政治学 C.社会学 D.管理学 9. 社会保障作为国民收入(B )的主要方式与途径,通过各项制度安排,使国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保障。 A.初次分配 B.再分配 C.第三次分配 D.第四次分配 10. 与社会保险相比较,以下属于商业保险特点的是( D )。 A.属于公共政策范畴 B.不以营利为目的 C.国家财政充当担保人的角色 D.经营目标是为投资者追求利润最大化 11.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和核心是( A )。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12. 军人保障的资金主要来源是( B )。 A.征收社会保险税 B.国家财政拨款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 系统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 →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 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 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 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 耐人寻味的曲折 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8、组成细胞的元素 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 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 化合物为蛋白质。 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 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 (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 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 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1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 肽键。 13、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14、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 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15、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 因。 16、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它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

陈情表知识点归纳整理

陈情表知识点归纳整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陈情表》知识点整理 一、基础知识 1、选自南朝梁萧统编选《文选》。李密:字令伯,一名虔,西晋文学家 2、表: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多用于臣向君陈情谢贺,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二、一词多义 1、行: ①行年四岁(动词,经历) ②九岁不行(动词,走路) 2、矜: ①犹蒙矜育(动词,怜惜) ②不矜名节(动词,夸耀) ③愿陛下矜悯愚诚(动词,怜悯) 3、至: ①至微至陋(副词,极其) ②无以至今日(动词,到达) 4、以 ①臣以险衅(连词,因为) ②臣以供养无主(连词,因为) ③谨拜表以闻(连词,相当于“而”) ④猥以微贱(介词,凭) ⑤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 ⑥臣具以表闻(介词,用) 5、见: ①慈父见背(我) ②二州牧所见明知(动词,看见) 6、亲: ①躬亲抚养(代词,亲自) 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名词,亲戚) 7、日: ①日薄西山(名词,太阳) ②报养刘之日短(名词,日子) 8、当: ①当侍东宫(动词,任,) ②死当结草(副词,应当) 9、薄: ①日薄西山(动词,迫近) ②门衰祚薄(形容词,微薄,少) 10、拜: ①拜臣郎中(动词,授官) ②谨拜表以闻(动词,奉上)

11、于: 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介词,比) 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给) 12、夙: ①夙遭闵凶(名词,很早,幼年) ②夙夜忧叹(名词,早晨) 三、古今异义 1、九岁不行:不能走路 2、至于成立:成人自立 3、举臣秀才:优秀人才 4、非臣殒首所能上报:报答皇上 5、臣欲奉召奔驰:奔走效劳 6、有所希冀:非分的愿望 7、臣之辛苦:辛酸苦楚 8、则告诉不许:申诉。 9、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10、晚有儿息息:子 11、而刘夙婴疾病婴:被……缠着 12、逮奉圣朝逮:及,至 13、前太守臣违察臣孝廉察:考察和推举 14、寻蒙国恩寻:不久 15、除臣洗马除:授予官职 16、庶刘侥幸,保卒余年庶:或许。 三、通假字 1、.夙遭闵凶。闵,通“悯”,可忧患的事。 2、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单的样子。 3、.臣今年四十有四。有,通“又”。 4、常在床蓐。蓐,通“褥”,草席。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臣少仕伪朝。做官 (二)形容词作动词 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远:形容词作动词,离开 2、终鲜兄弟没有 (三)形容词作名词 1、夙遭闵凶。忧患不幸的事。 2、猥以微贱。卑微低贱的身份 3、愿陛下矜悯愚诚诚心

社会保障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剖析

A .征收社会保险税 B .国家财政拨款 社会保障学》教学管考一体化试题库 第一单元( 1、2、3、4章,5 章 1、2节) 一、单选: 1. 社会保障是在多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交叉的、处于应用层次的( D )学 科。 2. 下列内容中不属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特征的是( C )。 3. 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基础性影响因素是( C )。 4. 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来介入济贫事务,应当以 1601 年 英国颁布( A )为标志。 A. 《伊丽莎白济贫法》 B ?《济贫法修正案》 C. 《日志》 D .《基督慈善的典范》 5. 19 世纪 80 年代,( A )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起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 A. 德 B .英 C .法 D .美 6. 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是( B )。 A. 国家保障制 B .国家一一单位保障制 C. 城镇单位保障制 D .农村集体保障制 7. 1920 年,英国经济学家( D )出版了《福利经济学》 ,首次建立了福利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A .亚当?斯密 B .萨缪尔森 C .帕累托 D .庇古 8. ( C )构成了社会保障理论发展进程中最早的和最直接的渊源。 A .经济学 B .政治学 C .社会学 D .管理学 9. 社会保障作为国民收入( B )的主要方式与途径,通过各项制度安排,使国民生活水平得到 普遍保障。 2019年12月 22 日 A .经济 B .基础 C .管理 D .社会 A .公平性 B .福利性 C .储蓄性 D .多样性 A .经济因素 B ?道德因素 C ?社会因素 D .政治因素 10. A .初次分配 B .再分配 C .第三次分配 D .第四次分配 与社会保险相比较,以下属于商业保险特点的是( D )。 A .属于公共政策范畴 .不以营利为目的 11. C.国家财政充当担保人的角色 .经营目标是为投资者追求利润最大化 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和核心是( )。 A .社会保险 B .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 D .社会优抚

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要建立学科知识体系,抓住重点。 按教材顺序一起来梳理一下,希望同学们在梳理的过程中可找到自己的知识擅长处与薄弱处,抓住学习重点。 1.必修 1:分子与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学当然要研究”细胞”了,所以第一本教材便紧紧围绕”细胞”这一中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组成细胞的分子:此部分需掌握的内容主要为六大化合物的分布、结构、主要功能、及鉴定方法。 (2)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及功能)、细胞核此部分需掌握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3)细胞代谢(细胞中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统称细胞代谢) ①物质的跨膜运输:细胞代谢伴随着物质的输入与输出该部分需掌握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实例。 ②ATP:细胞代谢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而细胞生命活动直接利用的能量形式是ATP。 ③酶:细胞代谢需要酶的催化该部分包含的考点主要有酶的化学本质、酶的作用特点、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④两种重要的细胞代谢: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4)细胞的生命历程: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癌变 2.必修 2:遗传与进化 具有遗传现象是生物的重要特征,在遗传中又存在着变异,变异的积累使生物产生进化,第二本教材的内容设置主要围绕着遗传、变异、进化这三个主题,而其中的遗传部分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难点,主要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1)遗传部分: ①孟德尔杂交实验的过程、结果及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解题中的应用 ②伴性遗传 ③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 亲子代之间遗传物质的桥梁细胞为雌雄配子,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便是可形成雌雄配子减数分裂。 ④遗传的分子基础--DNA:主要包括DNA的复制、DNA上遗传信息的表达(转录、翻译),它们构成了体现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中心法则。 (2)变异和育种: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及特点、各种育种方式的原理及优缺点 (3)生物的进化 3.必修 3:稳态与环境 这本教材中所讲的稳态既包括生物个体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又包括生物所生活的生态环境的稳态及调节。如今人们对自身健康及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此部分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点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对其归纳如下: (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指激素调节 (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 (3)种群的概念、种群数量变化 (4)群落的概念、种间关系、群落结构、群落演替 (5)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的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态。 以上内容中的生命活动调节几乎为高考必考点,有关生态系统的考点也频繁出现,但它们的难度并不高,解题所需的时间也不长,所以相关题目要努力拿到满分。 4.选修 4:生物技术实践 这本教材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如下: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社会保障学》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A 1、美国社会保障的模式是( )。 A、社会保险型 B、强制性储蓄型 C、福利国家型 D、国家保险型 B 2、我国自1952年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实施的医疗社会保险是() A、劳保医疗 B、公费医疗 C、合作医疗 D、自费医疗 A 3、社会救助是() A、国家或社会的基本职能和义务 B、社会个人和团体的援助 C、慈善事业的一种 D、社会保险的核心 A 4、社会保障待遇给付最重要的部分是() A、现金援助 B、实物援助 C、劳务服务 D、以工代赈 A 5、一般来说,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者,被认为是()。 A、绝对贫困 B、小康水平 C、勉强度日 D、富裕 A 6、社会保障之所以被称为“减震器”,是因为它具有()功能。 A、稳定功能 B、调节功能 C、促进发展功能 D、互助功能 C 7、狭义的社会福利包括() A、教育事业 B、医疗卫生事 C、残疾人福利 D、城市住房事业 D 8、最早被采用的社会保障形式是( )。 A、社会保险 B、社会福利 C、社会优抚 D、社会救助 D 9、()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主要是薪金劳动者和独立劳动者。 A、美国 B、英国 C、中国 D、德国 C 10、社区合作医疗保险模式的代表国家有() A、德国 B、瑞典 C、中国 D、新加坡 C 11、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起源于( )。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A 12、社会救助的给付标准一般为( )。 A.当时当地的最低生活水平 B.低于当时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C.当时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或略高于当时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D.高于当时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2018年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2018年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要建立学科知识体系,抓住重点。 按教材顺序一起来梳理一下,希望同学们在梳理的过程中可找到自己的知识擅长处与薄弱处,抓住学习重点。 1.必修 1:分子与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学当然要研究"细胞"了,所以第一本教材便紧紧围绕"细胞"这一中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组成细胞的分子:此部分需掌握的内容主要为六大化合物的分布、结构、主要功能、及鉴定方法。 (2)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及功能)、细胞核此部分需掌握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3)细胞代谢(细胞中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统称细胞代谢) ①物质的跨膜运输:细胞代谢伴随着物质的输入与输出该部分需掌握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实例。 ②atp:细胞代谢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而细胞生命活动直接利用的能量形式是atp。 ③酶:细胞代谢需要酶的催化该部分包含的考点主要有酶的化学本质、酶的作用特点、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④两种重要的细胞代谢: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4)细胞的生命历程: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癌变 2.必修

2:遗传与进化 具有遗传现象是生物的重要特征,在遗传中又存在着变异,变异的积累使生物产生进化,第二本教材的内容设置主要围绕着遗传、变异、进化这三个主题,而其中的遗传部分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难点,主要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1)遗传部分: ①孟德尔杂交实验的过程、结果及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解题中的应用 ②伴性遗传 ③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 亲子代之间遗传物质的桥梁细胞为雌雄配子,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便是可形成雌雄配子减数分裂。 ④遗传的分子基础--dna:主要包括dna的复制、dna上遗传信息的表达(转录、翻译),它们构成了体现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中心法则。 (2)变异和育种: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及特点、各种育种方式的原理及优缺点 (3)生物的进化 3.必修 3:稳态与环境 这本教材中所讲的稳态既包括生物个体内环境的稳态及调节,又包括生物所生活的生态环境的稳态及调节。如今人们对自身健康及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此部分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点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对其归纳如下:

(完整版)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史上最全)重点知识汇总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史上最全) 重点知识汇总 高中生物学了三年,你知道高中生物哪些是重点吗?为了方便广大同学们学习生物以及更好的复习,高三网小编整理的史上最全的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一起来看看!更多内容尽请关注高三网! 2017年高考生物核心知识点汇总高考生物最易错易混淆的考点汇总高考生物的高频考点有哪些?高中生物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点总结1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必修一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 →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 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

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8、组成细胞的元素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 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蛋白质。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 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1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13、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14、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15、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

社会保障学形考作业二参考答案

社会保障学(本)形考作业二 (针对教材1~6章) 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或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4分) 1、现代社会保障历史上第一个正式法律制度是(),它标志着社会保障制度的诞生。 C A、美国的《社会保险法》 B、德国的《工伤社会保险法》 C、英国的《济贫法》 D、德国的《疾病社会保险法》 2、丹麦学者考斯塔·艾斯平-安德森在《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中以福利分配的“非商品化”(decommodification)程度为标准,将西欧和北美国家的福利体制划分为三种类型,不包括()。 B A、“社会民主主义” B、“凯恩斯主义” C、“合作主义” D、“自由主义” 3、“非商品化”是指不把()作为商品,让福利分配与劳动贡献脱钩。 D A、社会保障 B、社会保险 C、劳动成果 D、劳动力 4、新加坡采用的社会保障模式是()。 A A、个人储蓄型 B、社会保险型 C、国家保险型 D、福利国家型 5、以下哪项不是社会民主主义的社会保障原则?() D A、社会保障分配应该达到最大的平等,最大限度的缩小收入差距 B、社会保障应该由政府全面责任,尽量免除个人责任 C、通过高额累进税筹集社会保障资金是不必要的和不合理的 D、建立“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 6、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原则的是()。 A A、自给自足与政府负责 B、保障方式多层次 C、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 D、资金来源多渠道 7、与完全积累制相比,现收现付制的特点在于()。 B A、抵御人口老龄化风险的能力较强 B、基金保值增值的压力相对较小 C、追求的是长期的纵向平衡 D、未来收益和投保期的缴费高度正相关,因而具有较强的激励机制 8、与其他社会保险项目相比,下列不属于养老保险特点的是()。 C A、收入支出庞大 B、实际享受人数最多的险种之一 C、受益与缴费无关 D、承诺与兑现之间的时间最长 9、“养老金工资替代率”是指()。 C A、养老保险缴费占养老金的百分比 B、养老保险缴费占退休前工资收入的百分比

2019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语文

2019年高考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高考逼近,你准备好了吗?对于每门课程你能否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呢?现在就来看一看对于生物学科,北京四中网校教学部宋老师给学生们哪些指导,以使各位同学学习高效有序、有的放矢地做好最后冲刺复习。 一、要建立学科知识体系,抓住重点。 我们要对自己生物学科的学习状况了然于心,否则冲刺复习时会有老虎吃天,无法下手的感觉,而要做到这一点,现在有必要梳理一下我们高中生物都学了些什么,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抓住学习的重点。下面我们按教材顺序一起来梳理一下,希望同学们在梳理的过程中可找到自己的知识擅长处与薄弱处,抓住学习重点。 1.必修1:分子与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学当然要研究"细胞"了,所以第一本教材便紧紧围绕"细胞"这一中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组成细胞的分子 此部分需掌握的内容主要为六大化合物的分布、结构、主要功能、及鉴定方法。 (2)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及功能)、细胞核 此部分需掌握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3)细胞代谢(细胞中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统称细胞代谢) ①物质的跨膜运输:细胞代谢伴随着物质的输入与输出 该部分需掌握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实例。 ②ATP:细胞代谢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而细胞生命活动直接利用的能量形式是ATP。 ③酶:细胞代谢需要酶的催化 该部分包含的考点主要有酶的化学本质、酶的作用特点、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④两种重要的细胞代谢: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4)细胞的生命历程: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癌变 2.必修2:遗传与进化 具有遗传现象是生物的重要特征,在遗传中又存在着变异,变异的积累使生物产生进化,第二本教材的内容设置主要围绕着遗传、变异、进化这三个主题,而其中的遗传部分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难点,主要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1)遗传部分: ①孟德尔杂交实验的过程、结果及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解题中的应用 ②伴性遗传 ③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 亲子代之间遗传物质的桥梁细胞为雌雄配子,遗传的细胞学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全)

高三第二轮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 第一单元 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 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 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 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设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则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n m x- =……………………………………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x ma y18 - =…………………………………………② 或者x a r y18 3 - =…………………………………………③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

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 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

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 1.11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 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 1、具有双层膜结构 2、进行能量转换 3、含遗传物质——DNA 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 5、决定细胞质遗传 6、内含核糖体 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 8、能自我分裂增殖 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 水 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 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 亲脂小分子 高浓度——→低浓度 不消耗细胞能量(A TP ) 离子、不亲脂小分子 低浓度——→高浓度 需载体蛋白运载 消耗细胞能量(ATP )

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 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 注:设间期染色体数目为2N个,未复制时DNA 含量为2a 。 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注:+ 表示有影响 1.16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 1.17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关系 G

2019秋《社会保障学》课程期末复习题

2012 秋《社会保障学》课程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保障处理的是公共关系,即政府与( )的关系。 A .企业 B .国民 C.民间组织 D.社会团体 2. 在考斯塔?艾斯平-安德森的《福利资本主义的三个世界》一书中,“非 商品化”是指不把劳动力作为商品,让( )与劳动贡献脱钩。 A .工资收入 B .实物分配 C .福利分配 D .福利贡献 3.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原则的是( )。 A .资金来源多渠道 B .保障方式多层次 C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D .个人与企业相结合 4. ( )是等同,无差别的意思,是两项或对多项事物客观状态的 比较 描述,用来回答“是什么”、“怎么样”的问题。 A .平等 B .公平 C .公正 D .效率 5. 养老保险一般是指由( )、保障退休老人 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 险制度。 A .政府主办 B .帀场主导 C.各方合作 D.个人负责 8. 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生育保险待遇内容的是( ) A .产假津贴 C. 医疗护理 D .产后营养 9. 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历程的集体保障阶段,主要的保障项目包括农 村救 6. 我国工伤保险的实际缴费主体是 A. 用工单位和职工个人 C .职工个人 7. 与其他社会保险项目相比,下列 A .第三方支付 C .享受待遇时间固定 )。 B. 用工单位 D .政府 不属于医疗保险特点的是( ) B .支付频率高且与缴费多少无关 D .各方关系较为复杂 B .生育补助

灾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 A ?农村扶贫开发 B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C ?农村“五保”制度 D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0.根据《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我国养老保险“城镇各类企业及其职工”的缴费办法是() A .企业按本企业工资总额的28%计入“统筹账户”。 B. 职工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28%计入“个人账户”。 C. 企业按本企业工资总额的20%计入“统筹账户”;职工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8%计入“个人账户”。 D. 企业按本企业工资总额的8%计入“统筹账户”;职工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20%计入“个人账户” 。 11. 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的缴费比例是()。 A .雇主1%,雇员不缴费 B. 雇主1%,雇员1% C. 雇主1%,雇员2% D. 雇主2%,雇员1% 12. 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老年人福利内容的是()。 A .老年收入保障B.老年生活照料 C.老年社会服务 D .老年婚姻介绍 13. 下列哪项不属于社会优抚的功能?() A .褒扬奖励的功能B.收入损失补偿的功能 C.激励功能 D .救助贫困的功能 14. 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征税、收费、接受捐赠等手段筹集资金,经过社会 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制度安排,为()并为丧失劳动能力和暂时无收入者提供基本生活、为贫困者提供最低生活、为军人提供特殊关照、为全体国民增进生活福利的一种社会制度。 A .防范风险B.消除失业 C.提高福利 D.共同富裕 15. 以下哪项不属于社会民主主义的社会保障原则?()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一本通精华版)

高三第二轮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 高考生物知识点总结(一本通精华版) 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 第二单元生物的新陈代谢 (12) 第三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 (26) 第四单元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37) 第五单元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进化 (41) 第六单元生物与环境 (72)

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 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 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 ……………………………………①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 …………………………………………② 或者 x a r y 183 -= …………………………………………③

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

1.9 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 1.11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 1.12 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 1、具有双层膜结构 2、进行能量转换 3、含遗传物质——DNA 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 5、决定细胞质遗传 6、内含核糖体 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 8、能自我分裂增殖 水 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 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 亲脂小分子 高浓度——→低浓度 不消耗细胞能量(A TP ) 离子、不亲脂小分子 低浓度——→高浓度 需载体蛋白运载 消耗细胞能量(ATP )

《陈情表》文言知识整理

《陈情表》文言知识整理 通假字 1.夙遭闵凶。闵,通“悯”。 2.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单的样子。 3.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通“又”。 4.常在床蓐。蓐,通“褥”,草席。 词类活用 1.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2.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犬马: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 3. 则刘病日笃。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笃: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重。 4. 夙遭闵凶。闵凶:形容词用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 5. 猥以微贱。微贱:形容词用作名词,卑微低贱的身份。 6. 臣具以表闻;谨拜表以闻。闻:使动用法,使……闻,使……知道。 7. 臣少仕伪朝。仕:名词作动词,做官。 8. 历职郎署。职:名词作动词,任职。 9.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外:名词作状语,在家外。 10.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内,名词作状语,在家内。 11.臣之进退。进退:动词作名词,进退两难。 12.凡在故老。故老:形容词作名词,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 13.无以终余年。终:使动用法,使……终。 14.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远:形容词作动词,离开。 15.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孝廉,秀才:名词作动词, 做孝廉,做秀才。 特殊句式 1.急于星火状语后置 2.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状语后置 3.而刘夙婴疾病被动句 4.拜臣(为)郎中省略句 5.前太守臣逵察臣(为)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为)秀才省略句 6.且臣少仕(于)伪朝省略句 7.今臣亡国贱俘判断句 8.则告诉不许被动句 9.但以刘日薄西山省略句 10.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宾语前置 古今异义 1、九岁不行:不能走路 2、至于成立:成人自立 3、举臣秀才:优秀人才 4、非臣殒首所能上报:报答恩情 5、臣欲奉召奔驰:奔走效劳

2013秋社会保障学(本)期末复习

社会保障学期末复习题 一、考试情况介绍 (一)考试方式: 终结性考试采用半开卷、笔试考试的方式,允许考生携带一张A4纸(上面可用于记录知识要点)入场。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请同学们注意:一张A4纸只能是自己手写上你考试需要的内容。不能复印,不能打印。进入考场只能带上这张自己整理好需要内容的A4纸。 (二)试卷结构与试题类型: 终结性考试难度按重点掌握、掌握、了解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出题。其中重点掌握的内容为每章的重要概念、知识点或理论,约占试卷总分的70%;掌握的内容为每章相对次要的知识点,约占试卷总分的25%;了解的内容为一些背景性的知识或不需要明确掌握的知识,约占试卷总分的5%。 试题类型包括: 1.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6分) 2.多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二项或二项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少选则每个选项可得1分。每小题4分,共24分) 3.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4.简答题(2道题,每题10分) 5.论述题或案例分析(1道题,15分) 二、复习范围 以教材《社会保障教程》(潘锦棠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第一版)和2011春启用的社会保障学考核说明为依据,以电大在线课程端发布的形考作业题、2013秋社会保障学课程期末复习题、期末辅导(文本)为重点范围进行复习。 三、答题方法说明及例题: 单项选择、多项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核基础知识,它所涉及的内容范围广,教材的大部分章节都有涉及。单项选择例题: 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社会针对由贫困人口与不幸者组成的社会脆弱群体,由政府为其提供物质和服务帮助,从而帮助他们摆脱()的一种生活保障制度。 A.失业风险B.疾病风险 C.营养不良D.生存危机 答案:D 多项选择例题: 工伤康复的内容主要包括()。ABCD A.医疗康复B.职业康复 C.心理康复D.社会康复 填空题例题: 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包括社会保险、________、________和社会优抚。 答案:社会救助、社会福利 简答题:检查对基本理论、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这些问题一般出现在教材中阐述比较完整、层次比较清晰的问题上。回答这类问题时,要思路清晰、条例分明,对该题所涉及的要点要叙述全面、完整、准确。 简答例题: 简述社会优抚的功能。 答案要点: (1)收入损失补偿的功能; (2)褒扬奖励的功能; (3)满足社会优抚对象实际需要的功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