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杀首子解

杀首子解

杀首子解
杀首子解

杀首子解

裘锡圭

《墨子》等书记古代南方有杀首子而食之的习俗。《墨子.节葬下》:

子墨子曰:……昔者越之东有核沐之国者,其长子生则解而食之,谓之宜弟。(《列子.汤问》略同)

同书《鲁问》:

鲁阳文君语墨子曰:楚之南有啖人之国者桥,其国之长子生则鲜(“解”之误字)而食之,谓之宜弟,美则以遗其君,君喜则赏其父。

《后汉书.南蛮传》说南蛮地区“其西有瞰人国,生首子辄解而食之,谓之宜弟,味旨则遗其君,君喜而赏其父……今乌浒人也”。“噉”、“啖”一字,噉人国就是《墨子》的啖人之国。汉以后的乌浒蛮未必就是《墨子》所说的啖人之国的后人,但是他们无疑也有杀首子而食之的习俗。

《汉书.元后传》记京兆尹王章对成帝之问说:

羌胡尚杀首子以荡胸正世,况于天子而近已出之女也。

颜师古注:“荡,洗涤也。言妇初来,所生之子或他姓。”可知汉代的羌胡也有杀首子的习俗。但据王章所言,其动机似与上述南方民族有异,杀后是否食之亦不可知。

古书中又有易牙蒸首子而献于齐桓公的记载。《韩非子.二柄》:

桓公好味,易牙蒸其首子而进之。

同书《十过》记管仲临终时答桓公之言,也曾提到此事:

君之所未尝食,唯人肉耳,易牙蒸其首子而进之。

同书《难一》和《管子.小称》都有跟《十过》类似的记载,不具引。《韩非子》各本,“首子”多讹作“子首”。《二柄》篇顾广圻校语说:“藏本、今本…子首? 作…首子?。案:作…首子?为是,《汉书.元后传》有…首子?可证。《十过》及《难一》同。”其说甚是。宋翔凤《过庭录》卷十三《易牙蒸其首子而进之》条,在《元后传》外,更引《墨子》与《南蛮传》,力辨作“子首”之非,说更详尽。《管子.小称》的“首子”,《群书治要》误作“子首”,孙星衍、戴望反据以校《管子》,许维通已正其误。①

《淮南子.主术》说:

昔者齐桓公好味,而易牙烹其首子而饵之。

《韩非子》、《管子》都说蒸首子(“蒸”,《管子》作“烝”),《淮南子.精神》高诱注也说:“齐桓好味,易牙蒸其首子而进之。”《主术》“烹其首子”的“烹”字,也许是“蒸”字之误。

杨树达《易牙非齐人考》和许维通《管子校释》(见《管子集校》),都引《墨子》所说的食首子之俗,来解释上述易牙的行为。杨氏说:“……越东、楚南、西羌并有杀首子进君之俗(引者按:羌胡所杀首子是否进君实不可知),易牙蒸其首子,进于齐桓,为齐桓所好,正所谓…美则以遗其君,君喜而赏其父?者也。窃疑易牙本夷戎之类,非中国之民,本其国俗以事齐桓,故进蒸子而不以为异。”②他指出古书中“易牙”或作“狄牙”,认为易牙当是狄人。③

古书中还有尧杀长子的传说。《庄子.盗跖》:

盗跖大怒曰:……尧不慈,舜不孝……

满苟得曰:尧杀长子,舜流母弟……

《释文》引崔注:“尧杀长子考监明。”这一传说也应是以古代杀首子的习俗为背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见《管子集校》,《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6册第224页。

②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中国科学院出版社,1954,第246页。

③同上,第246~247页。

有的学者认为“孟” 字的构造也反映古代有杀首子而食之的习俗。夏渌《释孟》说:“古代民俗存在过…长子?、…首子?被解而食之的陋习,文字中用皿盛子,表示被食的…孟子?即…长子?、…首子?,…孟?从而产生…首?、…始?、…长?之意……”①此说值得注意。不过《说文》说“孟,长也。从子,皿声”,把它看作一个纯粹的形声字。“孟”的字形究竟应该如何解释,尚可进一步研究。

从上文所述看,在古代中国的边裔地区似乎相当普遍地存在过杀首子的习俗,而且首子被杀后往往被分食,并被献给君主。估计在较早的时代,中原地区大概也存在过这种习俗。产生这种在现代人看来十分荒谬的习俗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吕思勉《先秦史》把杀首子跟春秋时代邾、鲁等国用俘虏为人牲看作相同的风俗。②首子跟俘虏的身份有天壤之别,吕氏的说法显然把问题简单化了。

据前面引过的王章的说法,羌胡杀首子是由于父亲怕第一个儿子实际上是他人之子。此说得到了一些近代的学者的赞同,并被用来解释其他杀首子的现象。章炳麟《检论.序种姓上》认为羌胡杀首子,輆沐国解长子而食之,都是由于“妇初来也,疑挟他姓遗腹以至,故生子则弃长而畜稚”。杨树达《易牙非齐人考》认为《元后传》所谓“荡胸正世”“为杀首子之真因”,《墨子》等书所谓“宜弟”“乃俗成后文饰之辞耳”。③马长寿《中国四裔的幼子承继权》把杀首子跟幼子承继权联系起来,看法跟章氏相近。④怀疑首子是他人之子,似乎不必把他杀死,更没有必要杀而食之。所以我们认为,以这一原因来解释曾经广泛流行的杀首子的习俗,是不合理的。

从民族学资料来看,被杨树达否定的宜弟之说,倒是有道理的。为了证明这一点,需要从古代献新的习俗说起。

世界各地几乎都流行过献新之祭,即把田地上的第一批收获和头生仔畜等献给鬼神。沙利.安什林《宗教的起源》对这种祭祀的意义作了如下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夏渌:《评康殷文字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第322页。

②吕思勉:《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第244—245页。

③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中国科学院出版社,1954,第246页。

④《文史杂志》5卷9、10期合刊。

农业崇拜的祭祀似乎可以使人们安全地使用农、畜产品;祭祀的目的是维持畜群的生命并使在收获之后变得光秃秃的、似乎因为植物精灵的遗弃而已经死去了的土地肥沃起来,这种祭祀通常是庆祝第一批收获的典礼:拿畜群和收成的一部分来作为祭品,是为了保全其他所有的收获。在把神所应得的一份献给他之后,剩下的就可以放心大胆地拿来作为食物了……①

作者在这里还提到第一批收获含有作物等的“精灵”的问题,由于跟我们的讨论没有多大关系,就不引录了。

中国古代的“尝”祭就是献新之祭。《礼记.少仪》:“未尝不食新。”郑注:“尝谓荐新物于寝庙。”《周礼.春官.肆师》:“尝之日,涖卜来岁之芟。”郑注:“尝者,尝新谷。”《礼记.月令》说,孟夏之月“农乃登麦,天子乃以彘尝麦,先荐寝庙”,仲夏之月“农乃登黍,是月也,天子乃以雏尝黍,羞以含桃,先荐寝庙”,孟秋之月“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仲秋之月“以犬尝麻,先荐寝庙”,季秋之月“天子乃以犬尝稻,先荐寝庙”,季冬之月“命渔师始渔,天子亲往,乃尝鱼,先荐寝庙”。《逸周书.尝麦》:“维四年孟夏,王初祈祷于宗庙,乃尝麦于大祖。”与《月令》孟夏尝麦相合。由于秋季是最大量的谷物成熟的季节,“尝”后来成为秋祭之名。在古代,“未尝不食新”是必须遵守的戒律。《史记.龟策列传》褚少孙补,记宋元王博士卫平列举桀、纣罪行之语,就有“逆乱四时,先百鬼尝”一条。

下面举一些世界其他地方曾经存在过的献新祭的例子。

“中美的马耶人(Mayas)说农业的神名为巴南毋(Balam),是一个长头的老人,初次收获的东西应当先祭献他,否则必降祸。其他民族信有农耕的神的甚多,而供献初获物的风俗也很常见。”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沙利.安件林著、杨永等译:《宗教的起源》,三联书店,1964,第103页。

②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商务印书馆,第125页。

在殖民以前的北美易洛魁人中,称为“我们的兄长”的战神很受崇拜。易洛魁人“在森林里或在打猎时,在水上和在任何危险的情况下,都要向他祈祷。用第一批得到的果实和野味献祭他”①。

“在北罗得西亚,坦噶尼喀湖西面的Yombe人禁止吃第一批收获物,直到酋长在Kalanga山顶他祖先的坟墓前献上了一头公牛,并在神龛前供上了盛在罐里的新酿啤酒和用第一批收获做的粥。然后,坟墓周围土地上的草被仔细清除,公牛的血被洒在泥土上。在为收成感谢了祖先的灵魂,并请他接收第一批收获的祭品之后,酋长回到村中。村子里举行宴会,吃被杀公牛的肉和那种酒和粥,接着就跳舞。”②由于血是给予生命的,人们往往认为有血的祭品比无血的更能起作用。Yombe人献第一批收获物时还要杀公牛,大概就出自这种考虑。③《月令》所说的尝祭,除献初获的作物外,还要用彘、雏、犬等动物,可能由于同样的原因。

“在印度南部的印度人中,吃新米是一种家庭宴会,叫作邦哥尔。新米用新锅煮,点火的时间是按印度天文家的推算,在太阳进入南回归线那一天的中午。……新煮的米一部分献给甘尼萨神像;然后每人吃一点。印度北部有些地方,新谷的节会叫做…呐梵?(Navam),意即…新谷?。新谷成熟时,所有者拿着吉兆物件到地里去,摘五六根春播的大麦穗,摘一根秋播的小米(引者案:据原文似应译为:“新谷成熟时,主人依据预兆,到地里去,在春季作物中摘取五六个大麦穗,在秋季收获中则摘取一个小米穗。”)带回家,和上粗糖、黄油和凝乳。一部分以村神和祖先的名义扔在火里;其余的全家吃掉。”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苏联科学院米克鲁霍-马克莱民族学研究所编、史国纲译:《美洲印第安人》,三联书店,1960。第121页。

②E.O.James《Sacrifice and Sacrament》,London:Thames and Hudson,1962,第27页。此书蒙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汪涛博士检示,书此志谢。

③同上。

④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第696—697页。

“许多希腊城邦……长期不断地把他们收获的头批大麦小麦运到埃莱夫西斯去,作为感恩祭品献给得墨忒耳和珀耳塞福涅这两个女神……特欧克里图斯说,在科勒岛上,在飘着香气的夏季,农民把头批收获送给得墨忒耳,因为是她使他们的谷场上堆满大麦……”①在古代雅典还有法律规定,要雅典人“每年荐新于祖先”。②

在《圣经》里也可以看到关于献新祭的资料。“摩西立法确立了拿家畜和它们的头生仔畜祭祀的制度(见《出埃及记》第13章第2、第15节与第34章第19、第20节)。……随着农业的发展,就产生了在各个地方的神殿,后来是在耶路撒冷的神殿拿第一批收获的果实来献祭的做法(《利未记》第23章第10、11、12、14节)。”③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被献的新物中甚至有头生的子女。腓尼基人、迦太基人和以色列人都有过以头生子女作祭品的习俗。

④《圣经》的《出埃及记》说:“要把所有头生的分别出来供献给我;凡是以色列子弟中间母亲头胎所生的无论是人或是牲畜,都应该归我……你应该把凡是母亲头胎所生的都献给雅赫威。你的牲畜中所有初生的公畜,也应该归于雅赫威。你可以用羊羔来赎所有头生的驴;若不代赎,就应该打断它的颈项。你的子弟中的每一个头生子你也可以赎。”⑤又说:“你要把你的第一批谷物和你第一次榨出的酒献给我,不可迟延;你要把头生的儿子献给我;你的牛、羊也是如此……”

⑥此外,如上帝要亚伯拉罕把他的第一个正妻撒拉所生的儿子以撒献为祭品的故事,⑦耶弗他(或译“耶弗大”)被迫把独生女儿献给上帝的故事,⑧也许都是以献头生子女的习俗为背景的。《出埃及记》等所说的赎取头生子,应是后起的比较文明的方法(在亚伯拉罕献以撒给上帝的故事里,最后也是以一头公羊代替以撒作祭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第576页。

②古朗士著、李玄伯译:《希腊罗马古代社会研究》,商务印书馆,第181页。

③沙利.安什林著、杨永等译:《宗教的起源》,三联书店,1964,第104~105页。

④同上,第103页。

⑤《出埃及记》第13章第2、12、13节,译文据注③所引书64页。雅赫威即耶和华,指上帝。

⑥《出埃及记》第22章第29、30节,译文据注③所引书103页。

⑦《圣经.创世记》第22章第2~10节。

⑧《圣经.士师记》第11章第30、39节。

我国古代杀首子的习俗,显然也应该解释为把头生子女献给鬼神。在古书的有关记载里没有提到杀首子的祭祀性质,是由于记载的人对这种习俗缺乏深入的了解。献第一批收获于鬼神,是为了能平安地保有、食用收获的其他部分,并在来年继续得到新的收获。献首子当然也是为了以后能得到新的孩子,并使他们能够安全地成长。所以《墨子》说杀首子是为了“宜弟”,是很有道理的。羌胡杀首子,主要也应该是由于这一原因。

弗雷泽在《金枝》里说:“在古代希腊,看来至少有一家很古的王室,其长子总是代替他们的父王作牺牲献祭的。”①他以国王设法把自己的“致命的责任推给子孙”,作为以长子为祭祀牺牲的习俗产生的原因。②我们怀疑,他所说的那种希腊习俗,在最初产生的时候也是跟前面所说的杀首子习俗同性质的。

我国自古以来认为吃献祭过的食物能得福,所以祭祀之后有“归胙”、“归福”之事,即把献祭过的酒肉送给有关的人吃。我国献新之祭中的祭品,在祭祀之后一般也应该是被吃掉的。在世界各地,“把尝新圣餐和向神或精灵献新谷同时举行”的情况是相当常见的。③在这种情况下,尝新圣餐的食物往往就是,或包括献新祭中所献的食物,如上面举过的Yombe 人的例子。又如“在雅典,人们在布丰尼亚节,把第一批的收获物放在宙斯.波里昂的祭坛上;然后让一些公牛到祭坛前来吃掉它们。人们从这些公牛中挑出一头来宰掉,因为它吞食了谷物的灵魂”,这头牛的肉就被分给在场的人吃掉。④

我国古代有些地方杀首子后还要“食之”,这无疑具有献新祭后的圣餐的性质,其目的应是求福、“宜弟”。对似乎非常不合情理的食首子的残酷习俗来说,除此之外恐怕就很难找到合理的解释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第425页。

②同上,第428页。

③同上,第703页。

④沙利.安什林著、杨永等译:《宗教的起源》,三联书店,1964,第l06页。参看《金枝》第674~675页。

在基督教的传说里,作为上帝的儿子、上帝的羔羊的耶稣基督,为了赎人们的罪而自愿承担死亡。这一传说最初也许意味着基督为了免除人们献出头生子的痛苦而自愿作为牺牲。所以基督教圣餐中分食象征基督血肉的酒和面包,最初可能也是象征分食已献神的首子的。

在献新祭和尝新圣餐之类的仪式里,君王(包括比较原始的社会里的酋长、祭司一类人)往往起极为重要的作用。沙利.安什林指出,在非洲有的地方的这类仪式里,“臣民们对土王的依赖,就像是对神的依赖一样。中国的情况也是如此,在中国,天子拿最初的收获物祭祀自己的祖先,并且比他的所有臣民更先尝到这些食物”。①有时,君王由于被视为神,直接成为献新的对象。“西非刚果王国有一位大祭司名叫奇托姆或奇托姆伯,黑人把他当作地上的神,天上的最高权力者。每年新谷登场,首先要向他奉献,然后才敢食用,否则违反规律,就有灾难降身。”②既然杀首子有献新祭的性质,食被杀首子有尝新圣餐的性质,我国古代有些地方杀首子后还要献于君的现象,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易牙蒸首子献于桓公,

也许是把他当作神来对待。

总之,杀首子而食之,是属于献新祭和尝新圣餐范畴的一种现象。其性质跟一般的用人牲和食人的习俗不能同日而语。以父亲怕第一胎是他人之子来解释杀首子的习俗,也是错误的。

最后,附带对跟杀首子习俗有关的易牙和齐桓公作些讨论。

前人多认为易牙就是见于《左传.僖公十七年》的雍巫。《史记.齐世家》“公曰:易牙如何”句《正义》:“(易牙)即雍巫也。贾逵云:雍巫,雍(引者案:通…饔?)人,名巫,易牙也(《齐世家》下文…雍巫?下《集解》也引贾逵语,但…易牙也?作…易牙字?)。”《左传.僖公十七年》杜预注与贾逵说同。张佩纶《管子学》以易牙、雍巫、棠巫为一人,不可信;但认为“巫”非易牙之名,“雍巫即食医之类,乃官名”,则颇有道理。③易牙如真是一个巫,他蒸首子而进于齐桓公,除了有习俗的背景外,可能还有别的宗教上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沙利.安什林著、杨永等译:《宗教的起源》,三联书店,1964,第105页。

②詹.乔.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第257页。

③张说见《管子集校》,《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6册第222页。

据《管子.小称》,桓公嬖臣还有堂巫,《齐世家》“雍巫”下《索隐》引《管子》作“棠巫”,《吕氏春秋.知接》则称之为“常之巫”。“堂”、“棠”、“常” 皆从“尚”声,音近可通。《齐世家.索隐》认为雍巫和易牙未必是一人,雍巫和棠巫则可能是一人。沈钦韩《春秋左传补注》说同。此说不可信。①《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有“齐棠公”,杜注:“棠公,齐棠邑大夫。”棠巫应即棠邑之巫。棠巫亦称常之巫,与晋国梗阳邑之巫称“梗阳之巫”同例。②《吕氏春秋.知接》记桓公之言,说“常之巫审于死生,能去苛病”,可见他也是相当神秘的一个人物。

桓公另一嬖臣竖刁(即《左传》的“寺人貂”)是自宫的。《吕氏春秋.知接》记桓公之言,说“竖刁自宫以近寡人”。《管子.小称》记管仲之言,说“竖刁自刑而为公治内”。古代高卢僧侣有自阉的习俗。③早期基督教视性交为罪恶,《新约圣经.马太福音》19章12节提及“为天国的缘故自阉的”人。④竖刁的自宫很可能有宗教背景。说他自宫是为了“为公治内”,恐怕是简单化了。易牙进首子本有习俗为背景,古书中却仅归因于桓公好味易牙求宠,情况与此相似。

据上所论,齐桓公似乎是一个很富于宗教气息的国君。可惜由于缺乏资料,已经难以详考了。

原文载于《中国文化》1994年第一期

曾子文化|曾子的生平

曾子文化曾子的生平 曾子鲁定公五年(前505 年)- 鲁悼公三年(前435 年)少年时期曾子是在母亲上官氏的关爱和父亲曾皙的严教下成长起来的。曾皙对曾子寄予厚望,在曾子六、七岁时,就教他读书识字,后来又把自己从孔子那里学来的“六艺”知识传授给他。据传说,曾子小时候学习就非常用功。 曾子从小就是个勤快的孩子,几岁就开始帮助母亲干家务自到野外打柴。后来又学会了犁地、驾车。曾子禀性孝顺。 活。年龄稍长,就跟随父亲下农田劳动。、四岁时就独 琴操》记载,曾子年少的时候,就对父母尊敬亲爱。他家境贫寒,靠亲自耕作供养父母。曾子到郑国去,来到一个名叫“胜母里”的地方,他认为那个名字对母亲不敬,非恶,便调转车绕道而行。(参见《淮南子?说山训》)从师孔子曾子17 岁时,求师于孔子。孔子对曾子的第一印象是 参也鲁”,也就是说曾子比较质朴、憨厚。曾子学习的最大特点是勤学好问。他对遇到的事理千方百计地弄明白,每次在孔子身旁,必然提出问题,凡是吉、凶、军、嘉的礼仪,常规和权变的方法,总是问个究竟。《礼记》中有篇《曾子问》,记述曾子一次向孔子请教就达40 多问。曾子不仅善于向老师请教,还善于向师兄们学习,一旦发现自己的看法、做法不妥,就立即认错改正。在与同学们切磋学问的时候,

曾子总是追根求源。通过刻苦的学习和实践,曾子对孔子 思想的实质有了深刻的理解。孔子对曾子说“参乎,吾道 以贯之”时,别的学生不理解。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 而已矣。”(《论语?里仁》)孔子说:“参,我的道是可以用一'贯穿起来的。”曾子说:“是的。”孔子出去后,其他 弟子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只是 忠恕而已。”“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 。曾子的理解表述了孔子思想的精髓。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 孔子病故。孔子去世前,把曾子叫到跟前,把孙子孔伋(即子思)托付给曾子。孔子去世后,曾子与同学们一起心丧年。曾子经常与同学们一起回顾孔子的教导,研究孔子的思想。孝事父母曾子以孝著称,他不仅在理论上重视孝道,而且在行动上更注重实践孝道。曾子行孝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奉养父母。《新语?慎微》记载,曾子孝于父母,昏定晨省,调寒温,适轻重,勉之于糜粥之间,行之于衽席之上。《孟子?离娄上》记载,“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撤,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子不仅孝顺自己的亲 生父母,对后母也极尽孝道。二是牵挂父母。《战略策?燕 策》中说:曾子孝顺父母,“义不离亲一夕宿于外。”《孔子弟子解》有这样的记载,齐国曾聘请曾子,想 让他担任卿的官职,他却不去就职,说:“吾父母老,食人之禄则忧人之事,吾不忍远亲而为人役。”三是尊敬父母。《说

论语19子张篇及翻译

19子张篇及翻译 作者:佚名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子游曰:“丧致乎哀而止。” 子游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孟氏使阳肤为士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译文 作者:佚名 子张说:“士遇见危险时能献出自己的生命,看见有利可得时能考虑是否符合义的要求,祭祀时能想到是否严肃恭敬,居丧的时候想到自己是否哀伤,这样就可以了。” 子张说:“实行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道而不忠实坚定,(这样的人)怎么能说有,又怎么说他没有?”

曾子的故事有哪些

曾子的故事有哪些 曾子家境清贫,经常穿着麻布旧衣服,自己在田里耕地,鲁国国君知道之后就派人对 他说:“你所居住的附近区域就当做你的封地吧,然后你在这里收租金,就可以买好点的 衣服,过好一点的生活了。”曾子没有接受,鲁国国君不放弃,又派人去了好几次。国君 派出的特使劝他:“这不是你自己求来的,这是国君赠予你的,你为什么不愿意接受呢?” 曾子摇摇头:“接受别人的馈赠但是又没有什么回报,如果不接受又会对不起人家一 番好心,让别人觉得傲慢,虽然你们真心相邀,但是我仍然感觉亏欠。”来使心悦诚服的 离开了。孔子后来听到这件事情之后,很是敬佩,觉得曾子保全了气节。 这件事情体现出曾子无功不受禄,他要靠自己的实力吃饭。鲁国君主给了他一片封地,虽然是为了帮助他修饰仪容,但是如此丰厚的馈赠,让曾子不敢接受。亲朋好友之间的相 互馈赠都会有亏欠之心,过分的拒绝也会让亲友之间的感情受损伤,如果接受了,又会让 自己的品行有损伤。不过亲友之间多是情谊,这和君主对自己的馈赠是完全不一样的,自 己接受亲友馈赠还有可能不谈报答,但是用城镇想赠送,真的没有办法接受。 曾子师著名的儒家代表人物,深受孔子等大儒的教导,自己本身也是恪守礼数,这不 仅体现在他的学术观点中,还体现在他的教育观点中,他认为言出必行,做人要诚实,哪 怕是无意中说出的话也要兑现,一言九鼎。 有一天曾子要出门,他的夫人也要出门买菜,家中无人照看孩子,但是孩子吵着闹着 要跟母亲一起去集市。曾子夫人想了一个办法,她哄孩子,说道,你要是乖乖在家听话, 等我们回来,我就给你杀猪做猪肉吃。 于是孩子很听话的坐在家里等,小朋友叫她出去玩都没有去,就坐在村口一直盼着, 然后对小伙伴说:“我妈妈今天回来给我杀猪做猪肉吃。”傍晚的时候,母亲回来了,他 赶紧迎接上去,喊着:“快点做猪肉,我快饿死了,杀猪杀猪。” 曾子的老婆笑着说:“咱家就这一头猪,还要长膘呢,他抵得上咱家两个月的口粮了,怎么能随便杀了呢?”曾子的儿子一听哇哇大哭起来。曾子出来之后看见孩子在哭,于是 问出了什么事,曾子老婆就把事情说了一遍,曾子听完后默默的回到家里,到厨房拿了一 把刀直奔猪圈而去。 妻子不解,你干嘛要去猪圈,于是跑过去。没想到曾子正要杀猪,曾子老婆傻眼了:“不年不节的,你杀猪了,日子怎么过。” 曾子严肃地说:“言而有信不仅仅是对别人说的,对自己更要这样,因为只有这样才 能让别人心悦诚服。”曾子老婆惭愧的低下头,两人把猪杀了,宴请了乡邻。

孟子读后感

《孟子》读后感 爱读《孟子》,因为它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萌化感比较强。它吸引我的地方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我能不知不觉的领悟书中深意。 众所周知,在浩淼的历史长河中,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政治上战火连绵的乱世,同时也是一个文化上百家争鸣的盛世。孟子便是生于这乱世,成于这盛世的一代大儒,而《孟子》就是这位大儒遗传给后人的巨大财富。 《孟子》大体上属于政治哲学,但又不限于此。孟子在政治哲学的框架内,进一步论及了经济、哲学、修养、教育等问题,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但是这里我想说的是书中所蕴含的哲理,更具体的说,就是对我们大学生有用的道理。当然,它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以下是我的管锥之见。 孟子曾说过:“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追求的,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时候,孟子选择舍生取义,虽然平凡如我们的芸芸众生不用面对生命与道义这么高尚严肃的话题,但我们在生活工学习中难免还

是会面临两难的选择,那我们又应该怎样抉择呢?比如说学习和休息的冲突,个人利益和大家利益相矛盾的时候,何去何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选择。但我觉得能够把学习和休息有机融合在一起的人是最高 明的,首先热爱生活,也喜欢学习,记住每一天,既是在学习,也是在生活,这样,即是是学习占用了休息的时间,也不会产生学习占用了休息时间的想法,也就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 另外,我觉得《孟子》给我的最大收获在于他认为一时的兴亡是不足为怀的观点,认为只要尽力便可以了,至于成功与否,却不是可以指望的,所以也不要太刻意地去记较。因为这时成功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尽力去做了。在失败后一定不要抱怨,而是要找出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下次一定要把这个错误改正。而我们现在有的考生,考上了后欢天喜地,考不上的一些人便几天不吃饭,不睡觉,一直在抱怨,其实这种做法是错的,有可能还会生病,看过孟子后才知道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好好的反思,反思自己错在哪,并加以改正不犯同样的错。 孟子经常用一些完整的小故事、寓言来表达自己地观点和看法。而这些小故事和寓言就慢慢变成了今天我们常用地成语,如“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再作冯妇”等等,对我们的启迪作用不可小视。

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译文(100篇原文+译文)

一、志向?学问 1.范仲淹有志天下 2.陈蕃愿扫除天下 3.班超投笔从戎 4.宗悫乘风破浪 5.祖逖闻鸡起舞 6.画家赵广不屈 7.苏武牧羊北海上 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9.项羽志大才疏 10.孔门师徒各言志 11.顾炎武手不释卷 12.欧阳询揣摩古碑 13.文徵明习字 14.王冕僧寺夜读 15孙权喻吕蒙读书 16.陆游筑书巢 18.智永与“退笔冢” 19.匡衡凿壁借光 20.张溥与“七录斋” 21.晋平公炳烛而学 22.高凤专心致志 23.叶廷珪与《海录》 24.为人大须学问 25 任末好学勤记 26.王充市肆博览 27.欧阳修“三上”作文 28.林逋论学问 29.欧阳修诲学 30.王安石伤方仲永 文言文阅读知识(一)——实词 二、教育?修养 31.李存审出镞教子 32.贪污者不得归本家 33.陶母责子退鲊 34.诸葛亮“诫子书” 35.陆游家训 36.孟母三迁

37.曾子杀猪明不欺 38 子路受教 39.孔子因材施教 40.墨子怒责耕柱子 41.唐太宗赐绢惩顺德 42.陈万年教子谄谀 43.钱大昕默坐观弈 44.王荆公旁听文史 45.大树将军冯异 46.颜回不迁怒不贰过 47.曾参不受鲁君邑 48.贤妻桓少君 49.魏徵论自制 50.吕蒙正不记人过 51.石勒不计前嫌 52.韩信袴下受辱 53.世评华歆王朗 54.周处改过自新 55.齐宣王好谀 56,陈寔晓喻梁上君子 文言文阅读知识(二)——虚词 三、人才?品性 57.萧何追韩信 58.汉高祖论“三杰” 59.东吴四英杰 60.治本在得人 61 齐桓公登门访士 62.陆贽论人才 63.物各有短长 64.汉武帝下沼求贤 65.宋仁宗重用王安石 66.唐太宗论举贤 67.何充直言不讳 68.吕僧珍不仗势 69.刘庭式娶盲女 70.范式言而有信 71.王坦直言惊益王 72.饿死不吃“嗟来之食”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与此相关的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 陈祎是隋末唐初洛州人,有一次和几个哥哥听父亲讲授《孝经》。 父亲说:「古人没有椅子,都是席地而坐。孔子向他的弟子们授课,大家也都是坐在席子上。有一天,孔子讲着讲着,忽然提了个问题,叫他的弟子曾子来回答。曾子见老师要他回答问题,赶紧站起来,往边上一站,垂下双手,毕恭毕敬的回答了孔子的提问……」 「这就是曾子避席的故事。你们明白了吗?」 几个哥哥都说明白了,这时陈祎却站了起来,整理好衣襟,站到边上,毕恭毕敬的说:「明白了!」 后来陈祎出家当了和尚,法名玄奘。 注:祎,音YI,一声;义为美好,多用于人名。 程门立雪 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宋代极有学问的人。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后来程颢死,他自己也有40多岁,但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于是,他便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一尺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名人礼仪故事:张良拜师 张良(?—前186年),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

读孟子的心得1500字

读孟子的心得1500字 读孟子的心得1500字一 孟子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虞舜、傅说、管夷吾、胶鬲、孙叔敖和百里奚这六位古代贤人,原本地位卑微,历尽磨难,才成为君主或重臣。他认为,经历困境和磨难可以激励人们奋发向上。他还说,一个人犯错误后才能振作起来,国家遇到敌国威胁后才能保持警惕,失去敌国的威胁,常常会居安而不思危,和平麻痹,走向灭亡。 他就是这样,以个人和国家的事例证明生于忧患这个分论点。那么,这个分论点到底是对还是错呢?且看下面两个事例: 我教过一个学生,他随离异后的母亲生活。母亲自杀未遂,疯了,失去了自理能力和抚养孩子的能力。他又改跟父亲,而父亲已另立新家,便嫌弃、虐待他。他只好流浪街头。后来,他得到姨妈、舅舅的接济,白天上学,晚上帮姨妈看守五金档。谁料他以怨报德,竟带几个猪朋狗友偷走档口里的钱财,最终锒铛入狱。他先身处离异家庭,后又寄人篱下,却没能生于忧患。 春秋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六国,都受到秦国的威胁,却相继灭亡。它们也没能生于忧患。

拿这两个事例跟孟子的观点相对比,前提条件一样,但结局刚好相反。 那个学生的结局为什么会跟孟子的观点相反?因为他觉得世界上没一个好人,因为他不懂报恩,因为他的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薄弱,自暴自弃。可见,决定人的生死的主要因素是由人的知识水平、思想水平、技能水平、心理承受能力、生理健康状况等所组成的综合素质,这个综合素质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他适应社会环境能力的大小,外界条件的安危好坏只是一个次要因素。面对吴国的进犯,勾践能卧薪尝胆,东山再起;面对日寇的入侵,溥仪却俯首称臣,甘当傀儡。 六国的结局为什么跟孟子的观点相反?苏洵曾经论证说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可见,决定国家存亡的主要因素是由国家的决策水平、经济实力、科技条件、社会秩序、国防状况等所构成的综合国力,这个综合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左右了这个国家对抗内忧外患的胜败,外界条件的安危好坏也只是一个次要因素。面对美英联军的立体进攻,萨达姆败下阵来,成为战俘;面对塔利班的恐怖袭击,美国能猛烈反击,稳定局面。 这证明,孟子的观点不能普而遍之,绝而对之。孟子生于忧患的观点乃是用不完全归纳法之中的简单枚举法推理出来的,他并没有全面考察个人和国家的各种生、死现象,也没有全面考察造成这些生、死现象的种种因素,光凭六位名人生于忧患这几个事例,没有考虑到死于忧患的众多事例,就贸贸

曾子与《大学》

曾子与《大学》 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孔子的弟子。曾 子比孔子小四十六岁,当生于鲁定公五年(公元前 505年)。曾子深得孔子仁义爱民政治思想之真谛, 这从曾子的《大学》可以得以证明。曾子在宋之前並无显名,《史记》对曾子的记述仅三十几个字,並有谬误之处。唐朝更不看好曾子,在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人中,曾子排名笫十四。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以孔子为先圣。唐玄宗二十七年,追卦孔子为文宣王。其七十二子分赠公、侯、伯爵。颜囬赠兖公,曾子在林放后为郕[chéng]伯。在孔子的弟子中,孔子最看好的是颜囬,颜回被赠兖公也是顺理成章的

事。但被孔子向世人宣布开除其学籍的冉求,是-个为统治者敛财高手,却被唐玄宗赠为侯爵。被赠侯爵者九人,冉求排名第四。这说明什么?只能说明唐朝最髙统者要的是能为其搜括民脂民膏的人物,唐朝的文化名人留下的文字记录也印证了这一点。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石濠吏》、《卖炭翁》、《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名句都说明唐朝对老百姓的压榨是何等的残酷。其实,唐朝为了拢络读书的文化人,给他们的生活是很优裕的。杜甫当时可算是最“穷困潦倒” 的文人,在其生命最后 时刻的耒阳船上,也还有歌妓侍候。所以他们留下的文字,应该是当时社会的写照,没有什么可怀疑的。 我们回到曾子的问题上,曾子为什么不遭统治者待见?那一定是他留下的文字,让统治者看了不爽。曾子留下的文字不多,就弘扬孔子政治思想的《大学》十章。《大学》这篇文字对膀腿奉承的文人们来说,无法对其做手脚,偷樑换柱不行,变更内容更不行。《大学》看似一篇弘扬孔子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章,全文十章,反复强调。但是,万事必有其始。孔子是修身养性的楷模,以爱齐家,用仁德治国,这在《论语》中都可以看到。平天下;让天下老百姓幸福、自由、和谐地生活,现代版《论

论语前十篇

学而第一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2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3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3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3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4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4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4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5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为政第二 6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6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7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子曰:君子不器。 7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曾子故事

宗圣曾子的故事 曾子杀彘选自《韩非子》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汝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耳。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注音,写出本字。 2、解释文中“之”字的意义。 3、解释“子”的意义:今子欺之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 4、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曾参杀人选自《战国策》 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踰墙而走。 1、解释划线的字的意义 曾子处费织自若有顷踰墙而走 2、你怎样看待“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的结局? 以曾子良好的品德和慈母对儿子的了解、信任而论,“曾参杀了人”的说法在曾子的母亲面前是没有市场的。然而,即使是一些不确实的说法,如果说的人很多,也会动摇一个慈母对自己贤德的儿子的信任。由此可以看出,缺乏事实根据的流言是可怕的。 曾子克己选自《庄子》 曾子居卫,缊袍无表,颜色肿哙,手足胼胝。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曳屣而歌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石。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给下列字注音:缊哙胼胝衿屦踵屣 芝兰之室选自《孔子家语》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商:姓卜,名商,字子夏赐:姓端木,字子贡 曾子易箦 选自:《礼记》 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院,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三篇】分享 一年级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三篇】分享一年级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有至高无上 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 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 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启迪: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 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 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篇二】 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 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 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 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 “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 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 鹅毛,礼轻情意重!”

启迪: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篇三】 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 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去。颐既觉,则 门外雪深一尺矣。” “程门立雪”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 的事。杨时、游酢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 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不过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 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 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 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 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 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启迪: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人们常用“程门立雪”的成语表示求学者尊敬师长和求学心诚意坚。

读孟子有感_读后感_模板

读孟子有感_读后感_模板 读孟子有感 篇一:读《孟子》有感 夏滕旭 暑假里,爸爸妈妈带我去了孟子的故乡—邹城。在书店里我买了一本书《孟子》,这本书里面讲了孟子的思想和很多有趣的小故事。 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主要思想有:仁者无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在《孟子》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一个小故事是《子路孝敬爸爸妈妈》的故事:子路小时候家里很穷,天天吃野菜,他想自己吃野菜没关系,老是让爸爸妈妈吃野菜他们的身体会受不了,为了让爸爸妈妈吃到米,他就去很远的地方去买,不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他始终坚持自己去买米。夏天,烈日炎炎,他从不停下来歇一会,只为了早点回家给爸爸妈妈做可口的饭菜。遇到大雨时,他就把米袋藏在自己的衣服里不让雨淋着。后来,子路在卫国当官后过着很富足的生活。 孟子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我也要向子路学习,好好学习,长大后好好孝顺父母。 篇二:读《孟子》有感 读了《孟子》中的第一篇专辨义利的文章。 孟子见了梁惠王时的说词。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已矣。” 孟子曾言:”大人者,言必行,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惟义所在”,这就是孟子义利之辩的最后结果。由此可见,董仲舒所谓”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程颐所谓:”人皆知趋利而避害,圣人则更不论利害,惟看义当为不当为”,皆与孟子的”惟义所在”观点合若符契,孟子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显然,在孟子看来,仁义乃人之为人的本性,”居仁由义”的目的非为别的,只为实现其人之为人的本性。 不过,朱熹《孟子集注》说得好,君子不言利并不是完全不想利,只不过不唯利是图而已。孟子之所以说的那么坚决,是因为当时的人唯利是图不知世上有”仁义”二字,所以拔本塞原而救其弊,此圣贤之心也。 对于我们今天来说,可用圣人孔子的”见利思义”来调节。 篇三:读孟子有感 马端阳 有一天,我读了一本书《孟子》这本书讲了孟子从小到大的学习经历。我喜欢读这本书。 孟子的学习历程是这样的:孟子3岁丧父,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母亲一个人的肩膀上。孟母很重视儿子的学习,一心想把孟子培养成有学问的人。孟子很贪玩,孟家旁边有一块墓地孟子和伙伴们经常模仿出殡。孟子的父亲也是一位有学问的人但英年早逝,孟母想让儿子像他父亲一样有出息。为了让孟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孟母把家迁到城里,但孟子和伙伴也经常模仿卖货的、打铁的、杀猪的。于是孟母有把家迁到学宫附近。学宫是读书胜地,许多人在那里学习。孟子初送到学宫,还很用功,不久,孟子又开始玩耍。有一天,孟子正在上课,他突然想起村东湖中的天鹅,想射一只来玩玩,于是再也坐不下了。于是趁老师不注意,溜了出去。母亲知道后把辛苦织的布剪断。孟子见了母亲割断的布,恍然大悟。于是孟子开始好好学习,最后成了一位大学者。

曾子语录

曾子语录 [标签:栏目] ,曾子语录 1、人非人不济,马非马不走,土非土不高,水非水不流。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曾子,本名曾参(zēng shēn,前505-前435),字子舆,中国汉族人,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人(今山东嘉祥县,一说山东平邑)。十六岁拜孔子为师,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他的修齐治平的**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的思想道德修养。编《论语》、著《大学》、写《孝经》、著《曾子十篇》,后世尊奉为“宗圣”,是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 4、夫华繁而实寡者,天也;言多而行寡者,人也。 5、君子多知而择焉,博学而算焉,多言而慎焉。 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7、朝有过,夕改,则与之;夕有过,朝改,则与之。 8、巧言令色,触小行而笃,难于仁矣。 9、言不远身,言之主也;行不远身,行之本也。言有主,行有本,谓之有闻矣。君子尊其所闻,则高明矣;行其所闻,则广大矣。高明广大,不在于他,在加之志而已矣。 10、言必有主,行必有法,亲人必有方。 11、君子爱日以学,及时以行,难者弗(fú)辟,易者弗从。 1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3、人信其言,从之以行,人信其行,从之以复,复宜其类,类宜其年,亦可谓外内合也。 14、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 15、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16、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17、太上不生恶,其次而能夙绝之也,其下复而能改也。 18、君子博学而孱(chán)守之,微言而笃行之,行必先人,言必后人。 19、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20、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1、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其物而穷其理也。 22、君子执仁立志,先行后言,千里之外皆为兄弟。苟是之不为,则虽汝亲,庸孰能亲汝乎! 23、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24、君子攻其恶,求其过,强其所不能,去私欲,从事于义,可谓学矣。 25、鲁悼公三十二年(前435年),曾子辞世,终年70岁;葬于山东省嘉祥县满硐乡南武山脚下。嘉祥县南建有曾子庙、曾林(曾子墓)。 26、君子己善,亦乐人之善也;己能,亦乐人之能也;己虽不能,亦不以援人。 27、君子疑则不言,未问则不言,两问则不行其难者。 28、曾子是儒家正统思想的正宗传人,他把孔子的思想和学问授给弟子,又将孔子的言行整理成《论语》,上承孔子之道,下开思孟学派,对孔子的思想一以贯之。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乃至中华文化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 29、君子不绝小不殄(tiǎo)微也,行自微也不微人,人知之则愿也,人不知苟吾自知也。 30、曾子简介

曾子子思子

曾子子思子 内容简介: 记录曾子和子思言行的著作 曾参是孔门七十子中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学者,也是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曾参一系是孔子身后影响较大的儒家派别,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孝道学说,继孔子之后提出了反身内省的品德修养思路。子思,即孔子之孙孔伋,战国前期儒家代表人物,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战国时期,子思与孟子合称思孟,其论述五行的作品受重视;宋代,其论述儒家心性道德培养的《中庸》备受重视。 在中国历史上,曾参的思想价值有两次被发现:第一次是在汉代,《孝经》以孝治天下的思路得到最高统治者的认同,汉家将这一思想运用到治国之中,汉代皇帝谥号前都要加一“孝”字,诸如孝惠、孝文、孝景、孝武等等。第二次是在宋代,宋儒在孔门七十子中独推曾参,认为曾参继承了孔子的道统,他们将《礼记》中的《大学》断为曾参的作品,并认为子思述曾参之旨而作《中庸》,由此开列出“孔子——曾子——子思——孟子”的道统体系,以《论语》(孔子)、《大学》(曾子)、《中庸》(子思)、《孟子》(孟子)为“四书”。近现代以来的新儒家接着宋明理学讲,曾参学说继续得到足够的重视。

曾参在先秦说理散文发展史上也有重要地位。孔门礼学散文的艺术源头是《尚书》、《国语》中的历史记言文,这些文章大都采用历史记言散文常用的对话问答体形式。曾参的一部分文章如《孝经》、《曾子问》、《主言》、《曾子天圆》、《曾子疾病》等也是对话体文章。但他另一部分文章——如《大戴礼记·曾子大孝》、《曾子制言下》、《礼记·大学》等——形式值得充分注意,因为这些文章不再用对话体,而是以一个“曾子日”领起,全文都是论述文字。这是中国最早的没有叙事框架的纯粹说理散文。我们可以说,中国典型的专题说理散文,是在曾参时代出现的。 曾子是孔门七十子后学中留下文章较多的作家,他的门人后学将其著作编为《曾子》一书。《汉书·艺文志》著录《曾子》十八篇。这十八篇《曾子》佚于何时,已不可知。《隋书·经籍志》著录《曾子》二卷,目一卷。《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著录《曾子》二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著录《曾子》二卷十篇,称即唐志所载。据高似孙《子略》称,《郡斋读书志》著录的《曾子》与大小戴《礼记》收录的曾参文章已经没有差别。这说明唐代的《曾子》已经不是《汉书·艺文志》的《曾子》原本。今天我们见到的《曾子全书》是宋人汪啤所编。汪日卓是安徽绩溪人,一辈子没有做官,他的一生学术业绩就是编了《曾子全书》和《子思子全书》。汪氏编辑《曾子全书》的方法,是将《孝经》、《礼记》、《大戴礼记》、《论语》、《孟子》、《荀子》、《孔子家语》、《孔丛子》、《韩诗外传》、《说苑》等先秦两汉古籍中有关曾子的文献材料收集在一起,重立篇题,划分章节,重新编定各章次序。《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汪晫

“宗圣”曾子

“宗圣”曾子 “宗圣”曾子 曾子(前505―432),名参,字舆,鲁国南武城人。南武城之地望,或云山东费县,或日山东嘉祥。曾子的父亲曾点受业孔子,曾子也拜孔子为师,父子两人都是孔子学生。 《说苑?立本》说曾子穿着破旧衣服耕地。《孔子家语?六本》说曾子耘瓜,误斩其根,父亲曾点举棍就打,曾子倒地不起。据此,曾子是个躬耕田亩的农家子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曾子之妻去集市,儿子哭闹着要跟去。曾妻说你回家,我回来杀猪给你吃。曾妻回来,曾子就去杀猪。曾妻止之说“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杀猪。这是中国家教史上一个著名案例,从这个故事亦可看出:曾家不仅圈养猪,且吃肉对他们来说也是难得的美味。《战国策?秦策》记载了一个曾子母亲的故事:有个与曾子同名者杀人,有人告诉曾母“曾参杀人。”曾母不信,织自若。有顷,又有人告诉曾母:“曾参杀人。”曾母仍织自若。顷之,又有一人告诉曾母:“曾参杀人。”曾母相信了,投杼,逾墙,逃之夭夭。据此,曾母也是个纺线织布、操持家务的普通妇女。根据以上诸事,曾家男耕女织,仅得温饱。 《孔丛子?居卫》说曾子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曾子比孔子小46岁。孔子54岁那年,离开鲁国,西去卫国,开始了他14年周游列国的生涯。孔子离开鲁国那年,曾子只有8岁。曾子拜在孔子门下,当在孔子周游列国后期。 孔子弟子,传言3000人,姓名多已不可考。《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有77人,《孔子家语?弟子解》也记有77人。司马迁《史记?伸尼弟子列传》说这77人

乃“受业身通者”。两书所记,相同者74人,不同者3人。如此,姓名可考者便达80人。其他文献典籍还记有17人。这样,孔门弟子姓名可考者凡97人。 曾子是孔门高足。记孔子言行的《论语》一书,也收录了若干条曾子的言行,从中可以窥见曾子之为人: 曾子迟钝。《论语?先进》记“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意思是说,高柴愚笨,曾子迟钝,子张偏激,仲由卤莽。李泽厚《论语今读》说曾子“一副枯槁死板模样”。 曾子谦逊。《论语?泰伯》记曾子为人处事:有能力的也要向没能力的学习,知识丰富的也要向知识不多的学习,有像没有一样,充实像空虚一样。 曾子谨小慎微。《论语?学而》记曾子之语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泰伯》又记,曾子病危,把他的学生都叫到榻前,对他们说: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诗》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从今以后,我知道自己可以免于祸害刑戮了!孟敬子来看他,他又对好友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作为一个仁人君子,在待人接物上有三点要注意严肃自己的容貌,就可以避免别人的粗暴、怠慢,端正自己的脸色,就容易使人信任你,说话的时候,多考虑一下用词和声调,就可以避免粗俗和错误。曾子一生谨慎,临死还不忘把他的处世之道传给他人。 谨小慎微,是鲁国礼治社会下道德追求的必然产物。《论语?颜渊》记,颜回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使言行都合乎礼,就是仁。颜回又请教具体的做法,孔子指点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看、听、说、做都是符合礼的要求,就不得不谨慎,不得不三思而后行。鲁国权臣季文子,行事也极为谨慎,《论语?公冶长》说:“季文子三思而后行。”“三思”不是说思考三次,古时“三”不是个具体数字,泛指多数。季文子死后多年,提起他的为人,孔子还说他太过于谨慎了,说想两次也就可以了。实际上,孔子也是个很谨慎

小古文8篇

【阅读训练1】郑人买履 诵读与训练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郑人买履.( ) (2)宁.信度( ) (3)度.其足( ) (4)忘持度.(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置之其坐.( ) (2)吾忘持.度( ) (3)反.归取之( ) (4)及反,市罢.( ) 3.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何不试之以足? (3)宁信度,无自信也。 4.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时间意识,不能耽误时间。 B.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自信,否则一事无成。

C.告诉我们遇事要实事求是,灵活变通,不要死守教条。 D.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不要丢三落四。 5.请你至少写出2个带“履”的成语。 作者与作品 本文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韩非子(约公元前280一公元前233),即韩非,是我国战国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韩非子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家思想,吸取了他之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被后人称作《韩非子》,现存55篇。 “郑人买履”既是一个成语,又是一个典故,更是一则寓言。说的是有个郑国人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不仅鞋子没买到,而且还闹出了大笑话,成了笑柄。现实生活中,买鞋子只相信尺码而不相信脚的事,可能不会有,但类似这样的人,倒确实是有的。“郑人买履”的故事讽剌了那些固执己见,墨守成规,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变通的人。 【阅读训练2】守株待免 诵读与训练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仁政学说——《孟子》解读

第6单元 仁政学说 孟子肯定人人皆有“仁心”,因此,主张实行“仁政”,反对“虐政”,痛斥“残民”现象,表现出了他对社会极大的责任感和对百姓的深切同情。他要求执政者言“仁义而已”而非言“利”“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对百姓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要有“恻隐之心”。他提醒执政者“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要“君子以仁存心”。这些都有着历史进步意义。“仁政”论体系那了孟子基本的政治思想。 作为先秦诸子散文的重要代表,《孟子》一书具有鲜明的文学特色。学习本单元,除了要结合文本理解“仁政”的基本含义,还要注意体味《孟子》的语言风格,分析善于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同时要注意词类活用的现象。 行仁政而王 孟子见梁惠王①。王曰:“叟②!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③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 ①[梁惠王]即魏惠王,战国时期魏国又称梁君。 ②[叟]对老者的敬称。 ③[亦有]只有。

吾国?’大夫①曰:‘何以利吾家②?’土、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③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⑤。未有仁而遗其亲⑥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⑦。天下可运于掌⑧。《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⑨。’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⑩。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11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12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孟子曰:)“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 ①[大夫]周代社会次于诸侯的一个等级。当时诸侯国中,国君之下有大夫、士等。 ②[家]指大夫之家,即大夫的受封之地。 ③[上下交征利]上上下下相互争夺私利。征,夺取。 ④[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万辆兵车中占有千辆,千辆兵车中占有百辆,(这些大夫之家的家产)不能算是不多了。 ⑤[不夺不餍]意思是不把国君的一切夺取过来是不会满足的。餍,满足。 ⑥[遗其亲]抛弃其父母。遗,遗弃。 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两句]尊敬自家的来人,推广开来也尊敬别家的老人;疼爱自家的幼者,推广开 来也疼爱别家的幼者。第一个“老”“幼”做动词,有“尊敬”“疼爱”的意思。 ⑧[天下可运于掌]治理天下就像运转手掌一样容易。 ⑨[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见《诗经?大雅?思齐》。意思是给自己的妻子作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刑,通“型”,作榜样。寡妻,嫡妻,正妻。御,治理。 ⑩[“权,然后知轻重”两句]称一称,然后才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权:本指秤锤,这里 用作动词,指称物。 11[抑]还是。 12[构怨]结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