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几次规模较大的裁军

中国几次规模较大的裁军

中国几次规模较大的裁军

中国几次规模较大的裁军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因为战争刚刚结束,人民解放军总兵力达550万人。

二:1950年6月,全军员额精简为400万,这也是新中国的第一次裁军,随后的一段时期内间,又进行了多次调整和裁减。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中国裁军的力度更是令人瞩目。

三:1985年,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宣布裁减军队100万,使军队总员额减为31 9万人左右,引起了世界的普遍关注和强烈反响。

四:到198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员额由423.8万减到323.5万。之后,又作了进一步裁减。

五:至1990年,全军总员额减到319.9万,共裁减103.9万。

六:1990年以后,中国军队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军队规模进一步缩小。

七:1997年中国决定在3年内裁减军队员额50万,中国军队规模降至250万的水平。

八:2003年,中国决定再次裁减军队员额20万,至此,中国军队总规模降至230万。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合格供应商要求 (试行)

GP/CNNC.Z04-01-2013版次:1 中国 核工业集团公司合格供应商要求(试行) 2013年11月19日发布 2013 年11月19日实施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合格供应商评价专家委员会 目录 1 目的和范围.................................................................................................... 2 2 术 语 (2) 3 对合格供应商的要求.................................................................................... 3 3.1 基本要 求 .................................................................................................... 3 3.2 具体要求 (3) 4 参考文献 (9) 1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合格供应商要求 1 目的和范围本文件规定 了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合格供应商应满足的基本 要求和产品质量、质保能力、技术能力、商务能力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目 的是建立起合格供应商选择和评价准则。本文件适用于集团公司合格供 应商的选择和评价。 2 术语下列术语适用于本文件。 2.1 合格供应商 信用状况及经营的稳定性达到采购方要求,经评价具备持续提供合格产 品能力的供应商。 2.2 评价由评价机构证实供应商提供合格产品的能力

符合集团公司合格供应商评审准则的评定活动。注:合格供应商评价活 动包括供应商申请的受理、资料评审、现场(源地)评审、审议、评审 结论审定、评审结论批准、合格供应商证书颁发、合格供应商名录发布 及动态管理等。 2 3 对合格供应商的要求 3.1 基本要求合格供应商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 具有法人资格;(2) 税务登记;(3) 提供的产品在经营执照范围内;(4) 有固定的经营活动场所;(5) 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3.2 具体要求除满足基本要求(见3.1)外,合格供应商还应满足产品质量、质保能力、技术能力和商务能力四个方面的要求。 3.2.1 产品质量供应商拟提供产品的质量特性(如:物理特性、功能特性)应满足产品标准要求和(或)采购要求。3.2.1.1 与产品标准的符合性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应:(1) 满足适用于产品的法律、法规要求;(2) 符合产品标准、规范要求; (3) 依据产品标准所规定的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进行检验;(4) 按产品标准要求进行型式试验。 3.2.1.2 与采购方要求的符合性 (1) 应达到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交通状况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交通状况的变化 引言 人们常说:“要致富,先修路!”在这波澜壮阔的30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领人们走上了致富路。30年前,大家总是这样描述当时的交通状况:“开门就是坡(山),抬头就是坡,迈步就是坡,啥时有大路,修到咱这坡?”30年后,条条宽敞的公路、四通八达的公路网、铁路网、航空网、水路,让大家不再为出行难,为农产品运不出山而发愁了。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交通大发展的30年。在21世纪中国崛起,交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公路发展 80年代中期,高速公路还仅仅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标记。在当时出版的中国公路交通图中,高速公路一直是空白。1988年10月31日,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此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突飞猛进,增长幅度之大世界罕见:1995年,我国高速公路达到2141公里;1998年末达到8733公里,居世界第六位;1999年10月,突破了1万公里,跃居世界第四位;2000年末,达到1.6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三位;2001年末,达到1.9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二位;2004年8月底突破了3万公里,比世界第三位的加拿大多出近一倍。近3年多来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继续突飞猛进地发展,2007年新修通高速公路8300公里,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 (二)铁路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建设步伐逐步加快,营运里程从1978年的5.17 万公里增长到2007年的8万公里,增长了54.7%。中国铁路以占世界铁路6%的营运里程完成了世界铁路25%的工作量,运输效率世界第一。从大秦、京九铁路到青藏铁路,再到京津城际铁路;从20多条时速200公里至350公里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相继开工建设,到京沪高速铁路正式开工;从10年大提速到“贴地飞行”的动车组列车驰骋于大江南北,改革开放为中国铁路事业快速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回首走过的路,我们由衷地感叹:是改革开放成就了令世人刮目相看的“中国速度”,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铁路突飞猛进的大发展。(三)航空发展 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我国航空总周转量为2.98亿吨公里,而在2010年总周转量538亿吨公里,是1978的180倍;在2010年我国航空完成旅客运输量26769万人,为1978年231万人的116倍;在2010年我国航空完成货邮运输量536万吨,为1978年6.4万吨的84倍。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0年,中国民航只有7条国内航线,通航国内8个城市。到2010底,中国民航拥有160个民用运输机场,定期航线总数已达到1532,内地通航城市有150个,国际通航城市达104个。中国民航全行业拥有运输飞机1259架,拥有世界上各型先进的运输飞机。我国现已具有国航、东航、南航等大型航空公司,在国际上都名列前茅。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成立的航空企业,一开始就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已成为民航发展不可或缺的新生代。 (四)水路发展 在改革开放期间,我国水运发展,可以说是举世瞩目,也可以称得上是跨越式。第一个特点是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效显著。目前,在我国港口码头的生产性泊位已经达到了3.6万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的泊位也达到了1300多个,内河航道的通航里程已经达12.35万公里,50%都是等级航道。第二,运力和运量成倍增长。我国船队的总规模已经达到了1.18亿载重吨,改革开放初期的时候,也只有1600万载重吨。我国船队的总规模由过去的世界排名40位,提高到2010年的第4位。港口的吞吐量,到2010年达到了64亿吨,特别是集装箱在去年年底超过了1亿TEU。我国集装箱的发展,可以用一组数字讲,从1973年零起步,花了16年,达到了100万TEU;从100万到1000万花了9年;从1000万到5000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标准化案例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 标准化工作经验分享 一、中国核建企业简介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简称中国核建)于1999年在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所属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而成,是中央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授权投资机构和资产经营主体,主要职责是:“承担核工程、国防工程、核电站和其他工业与民用工程建设任务”(国函…1999?54号),2004年国资委批准集团公司主业为“军工工程,核电工程、核能利用,核工程技术研究、服务”。 中国核建集团公司弘扬“创新发展、勇当国任”的企业精神和“至诚至信、惟专惟精”的经营理念。截至2010年末,中国核建集团公司实现了年初制定的20%的增长速度目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得到较好体现。 在军工工程领域,中国核建集团公司承担了大量的国防科技工业军工建设任务,积累了丰富、先进的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在高精尖和技术、保密等要求较高的军工建设领域以及核军工工程领域形成了独特的优势,成为国防军工工程的主要承包商之一。 在核电工程建造领域,中国核建集团公司作为全球唯一一家连续30多年不间断核电建造的企业集团,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了我国压水堆、实验快中子反应堆、重水堆等多种不同堆型核电站的建造,具

有30万、60万、70万、100万千瓦级各个系列机组的建造能力与业绩,完成了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一期、二期工程建造,同时已经具备AP1000、EPR先进压水堆建造能力;形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核电建造管理模式,承担着我国大陆所有在建核电站核岛部分的建造任务。 通过产学研结合,开拓以高温气冷堆、低温核供热堆为代表的核能利用业务,逐步实现产业升级,提升核心技术水平;积极开拓核技术服务市场,努力实现中国核建集团公司产业链延伸的目标;面向市场,承揽大型民用工程建设,开展环保工程投资等多项业务。 二、中国核建企业标准化 (一)集团公司标准化 1、19004管理体系建设 2011年,集团公司总部依据ISO9004:2009,融合了ISO14001:2004、OHSAS18001:2007、HAF003(1991)、《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等标准和规范建立建立了综合管理体系,截止2014年6月30日,股份公司批准执行的各层次程序文件共171个,其中,A层次程序文件1个,B层次程序文件31 个,C层次程序文件139个。体系已基本覆盖集团公司总部层面管理的各个方面。 2、企业形象视觉识别规范手册 为树立集团公司完美、统一的企业形象,加快企业管理现代化步伐,集团公司组织编制了《企业形象视觉识别规范手册》,是公司企业形象的重要文献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作为公司标准化的最

交通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及学习

交通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及学习、职场要求 在中国的时候常听说交通工程(通常指运输规划、交通运营和交通安全)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行业,是“21世纪中国最有前景的行业之一”在这里,我想把我看到和想到的关于对交通工程专业的见解拿出来跟大家分享,跟徘徊在门口的学长交流一下见解。“所谓衣、食、住、行是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四个要素。我们交通管的就是‘行’。交通拥堵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这说明交通工程师是个好职业。21世纪的中国离不开交通工程。”交通工程专业是研究道路以及与之相连接的土地规划、几何设计及交通运营,以便使人和物的移动达到安全、便利、有效及经济的目的。它把道路工程中的静态结构物(道路)、汽车工程和运输工程中的动态物体(车辆)、人体工程中的人(行人、驾驶人员)以及这三个方面相互有关的内容,综合在统一的交通环境中一起进行研究,所处理的总是不仅与物质因素有关,而且还常常与驾驶人员和行人的心理因素以及环境因素有关。现代交通工程专业在我国的发展是在70年代后期,当时美、日、英、德、加拿大等国的专家先后在我国讲学,介绍了国外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交通控制与交通安全以及国外交通工程的发展方向和管理经验,推动了交通工程专业在我国的发展。 就业前景: 根据最新调查,就读交通运输类的2009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分别为92.7%。因此,家长眼中的“苦力活”其实可能并不苦。依据目前国内交通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现提出以下几点: 一、设立交通工程专业的必要性道路交通问题是本世纪以来,工业发达国家一直为之困扰的问题,我国城市的经济贸易和社会活动日益繁忙,城市交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增长,传统的道路交通设施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这些燃眉问题如果不能有效得到解决和根治,必将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然而由于历史和认识方面的原因,我国大城市中交通控制管理和交通安全管理的现代化设施较少。所以加快城市交通建设势在必行,而城市交通建设是一项决策性很强的工作,如果缺乏科学的整体交通战略和规划,治理工作往往顾此失彼,前后失调,投入不小,而收益不大。目前,我国的交通工程建设是跟公路建设相比是相对滞后的,而要改变这种状况,建立完整而协调的现代化交通工程体系,首先必须做的就是培养出该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利用交通工程专业中的交通规划、交通工程建设和管理、交通管理、交通工程设计等知识可有效地疏解交通困扰的问题,为城市建设、交通运输、环境保护以及土地资源管理提供重要的帮助,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现代化工具,在未来的许多年内,交通工程专业的发展必将在国民经济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从事该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需求的数量必然将是剧增的,而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的更新也更加不能忽视,这对我们的专业教育提供了机遇和空间,也发出了挑战。目前在我国,开设交通工程专业的高校并不多,全国只有63家,而在我区也只是才有3所高校开设了这一专业,而且侧重点也各有不同,我院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办学时间较长的农业院校,始终以立足于内蒙古服务于社会为己任,应抓住国家大好形势下的市场为新的契机,为城市建设和交通工程建设培养出面向二十一世纪、面向现代化的交通工程专业人才。 二、设立交通工程专业的可行性交通工程专业作为新兴的专业,主要涉及交通规划、交通控制与管理理论和基本知识、交通设施建设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与我院森林工程(道路桥梁方向)、交通运输专业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我院作为省内资格最老的农业类院

中国交通运输发展动态趋势分析

中国交通运输发展动态趋势分析 0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如何确定交通运输系统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当前构建我国交通运输系统所必须认真考虑的个问题[1,2]。交通运输系统的建设和管理,首先取决于该系统是否拥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蓝图,并以此为依据,具体指导该系统的开发、建设和管理;其次,一个系统的合理发展,还必须通过科学的预测和规划,明确具体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发展格局,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该系统的发展目标[3,4]。因此,研究我国的交通运输系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且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动态趋势对我国的交通事业发展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 1我国交通运输发展趋势 1.1交通规划 目前,交通规划呈现出持续化、民主化和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越来月重视,人性化交通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体现人性化的方面,大家更为重视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方式,同时,对道路的分级和城市密度的改变也有了新的思想方法。 1.2决策模式 专家决策作为一种理性的决策,将人、环境、经济、社会、体制等一系列系统中的各种行为的发展趋势和动态的交互影响整合起来考虑。在具体决策技术上将经验规则、专家知识、系统关系等描述手段用于建立相应的定价模型[5]。同时,还要充分结合民主决策,考虑交通运输规划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和便捷性,更好地为社会和经济系统做贡献,更好地服务人民。 1.3交通政策 提到交通政策,难免要考虑到以下三个层面的问题,即战略层面、规划层面和应用层面。虽然这三个层面的交通政策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但从国家层次及总体规划上来看,都体现了交通政策的可持续、一体化、民主化的原则。在具体规划和实施的过程中,把应用层面的交通政策根据作用对象的不同分为针对交通设施硬件建设和针对交通工具两类。 1.4交通管理 目前,交通管理模式发展方向是一体化和智能化。一体化是传统交通管理模式在整体论、系统论指导思想下的新发展,包括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客运系统和货运系统、交通运输规划与交通运输运营、土地规划与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交通控制、交通诱导、交通运输系统结构、交通运输系统资源、城市与乡村交通的一体化等。而在智能化的发展上,体现于计算机技术逐步引入交通规划中,包括交通管理、交通控制、交通引导、交通运输系统结构的优化等方面。 1.5交通技术 交通运输系统制定了可达、快捷、安全、舒适、可持续的目标,在科技的保障下实现的。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现代科技提供了新材料、新工艺以及各种智能技术的应用;在交通工具方面,现代科技提供了能源、材科、机械制造和控制等诸多技术的发展。 2交通运输发展方向 2.1智能运输系统的提出 目前,我国机动车拥有量急剧增加,交通拥挤阻塞、交通事故频发及环境污染严重等城市病与日俱增。通常考虑到最直接的解决方法是修建道路,不过仅考虑单一因素道路因素或车辆因素是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交通问题的。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在交通运输系统中将人、车、路进行综合考虑,融入了先进科技、有着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智能运输系统(its)就由此诞生了,这也是交通运输发展的趋势。

马绍尔群岛共和国关于核裁军的立场文件

马绍尔群岛共和国立场文件 代表:李威骏 国家:马绍尔群岛共和国 委员会:联合国大会裁军与安全委员会 议题:国际核不扩散和核裁军问题 自从四九年核武器显示其巨大的破坏力以及在冷战中的威慑力以来,诸多国家一直将发展核武器当作国家的立国之本。然而核武器的巨大破坏力始终是悬在人类头顶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了这一危险境地,早在1954年印度领导人贾瓦哈拉尔·尼赫鲁首次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缔结一项禁止核试验国际协议的要求。1996年联合国通过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条约要求所有缔约国承诺不进行任何核武器试验爆炸或任何其他核爆炸,并承诺不导致、鼓励或以任何方式参与任何核武器试验爆炸。但由于印度等国未签署,美国未批准,该条约至今仍未生效。1968年联合国通过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1970年该条约正式生效,有效期为25年,1995年4月决定将此条约无限期延长。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Treaty on the 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 -- NPT)又称“防止核扩散条约”或“核不扩散条约”,是1968年7月1日由英国、美国、苏联等59个国家分别在伦敦、华盛顿和莫斯科缔结签署的一项国际条约,共11款。该条约的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该条约1970年3月5日正式生效。截至2003年1月,条约缔约国共有186个。 1946年到1958年间,美国不顾岛上居民安危,共在马绍尔群岛进行了67次核试验。1956年,美国原子能委员会认定,马绍尔群岛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地方”。我马绍尔群岛外长托尼·德布鲁姆(Tony de Brum)说:“我们人民正承受核武器带来的灾难性伤害,这种伤害是无法挽回的,我们誓言将战斗到底,直到地球上再也没有人需忍受这些暴行。核武器的继续存在对我们所有人都是威胁。” 我马绍尔群岛共和国曾经遭受过核武器的伤害,我们希望世界的其他人民可以免受核武器的伤害。我国一直致力于核裁军,销毁核武器。我马绍尔群岛是《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签约国,我国于1994年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我们希望实现核能的和平利用,实现彻底的无核化。最近我国正式控告美利坚合众国,俄罗斯联邦等九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这些核武国家没有进到核裁军应尽的责任,我们希望核武国家能够为核裁军起到表率作用。 根据我国的一贯立场,我国就国际核不扩散和核裁军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希望各个核武国家放弃核威慑政策。 2.希望各个核武国家继续执行核裁军政策。 3.呼吁没有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国家加入该条约。 4.希望对一直未履行核裁军的核武国家实行制裁。 5.呼吁各无核武器的国家不寻求制造核武器的技术。 6.要求各国全面停止核试验。 7.反对任何国家以任何形式在外太空部署核武器。 8.希望国家原子能机构加强核查,特别是动乱地带无人监管的核设施。 9.希望成立一个核能技术国际交流共享平台,以帮助普通国家和平利用核能。

我国公路发展现状

我国公路发展现状 公路运输是陆上运输方式之一,其灵活机动、迅速方便以及提供“门到门”物流服务的特点,使其不仅成为一个独立的运输体系,也成为铁路车站、港口和机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场集散物资的重要手段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公路交通建设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建国初期,由于对公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认识不足,公路“长期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公路基础设施成为国民经济建设中的最薄弱环节,出现了“全面紧张”的局面。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央将交通运输事业尤其是公路的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和紧迫性任务,公路建设得以迅速发展。截至1997年底,全国通车里程达122.6万km,二级以上公路达13.09万km,高速公路达4771km,高级、次高级路面铺装率达 38.1,,实现了全国县县通公路,乡镇通公路的达到98.5,,行政村通机动车的达85.8,。新世纪以来,我国继续加大基础建设投资力度,公路建设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使“全面紧张”的交通状况在近几年内得到根本改变,取得了一系列不平凡的成就。 新世纪以来的几年,无疑是我国公路运输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一)公路建设规模快速增长。改革开放30年来,公路通车总里程由89万公里增长到358万公里,公路建设年投资规模由1978年的4(9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6490亿元,提前13年实现了总长35000公里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的基本贯通。 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发展迅速。从1988年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由周仁镔负责设计施工)公路建成通车,到2007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4000公里,稳居世界第二。2000年,国道主干线京沈、京沪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在我国华北、东北、华东之间形成了快速、安全、畅通的公路运输通道;2001年,有

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布局分析

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布局分析 一、合理发展和布局中国交通运输业的意义 作为中国国民经济基础结构中从事社会化运输的一个重要部门,交通运输业既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又是第三产业中属于流通部门的一个主要行业,它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中国四化建设中的先行官,合理布局生产力的有力杠杆。它的合理发展和布局,对中国更有其特殊的重要性。 1.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前提。 这主要是因为,一是要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首先就意味着要在中国发展社会化的大规模的商品经济,而商品经济的发展,是离不开购、销、存、调等环节的有机结合的。要把商品最后送达到消费者手中,实现商品的最终消费,只有凭借交通所实现的商品位移。所以,发展商品经济无疑是必须以发达的交通运输为前提的。 二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意味着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统一的国内市场。而统一市场的建立,就要使货品、要素和信息市场在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很明显,要做到这一点,也是要以建设、发展起发达的交通运输为重要前提的。 三是社会化的大规模的商品经济的发展,也意味着区际商品交换的发展和发达。也就是说要靠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实行地区间优势互补。而要使各地区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真正实现地区间优势互补,使各地区优势商品能得以在各地区间顺畅的互相交换、流通,离开了发达的现代交通运输,是很难想象的。

2.是组织合理的劳动地域分工和实行生产地域专业化的物质基础。充分发挥地区优势,组织合理的劳动地域分工,实行生产地域专业化,乃是推进中国“四化”进程中提高经济社会效益的一条必由之路。而要这样做,一条重要对策就是全国各地区之间的协作支持。而拥有发达的交通运输,则是发展横向经济联系的必要物质前提。 3.是实现产业布局相对平衡的必要先行条件。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优化产业结构的总目标,就是要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实现产业布局的相对平衡。建国以来,中国的产业结构确已有了显著改变,但与产业布局相对平衡的总体目标还相差甚远,大力推进产业布局继续向全国纵深发展,仍将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 二,中国交通运输发展与布局特点 1.建国以前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和布局特点。我国古代是世界交通运输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但自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交通运输业发展缓慢。 (1)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显著。旧中国的大部分交通运输设备都掌握在外资手中。交通线路成为反动政府横征暴敛,搜刮民脂民膏以及镇压人民革命的工具。 (2)数量少。从1876年在中国简称上海——淞沪的第一条铁路起,直到1949年的73年间,我国一共修建铁路2.2万千米,每100平方千米土地面积上仅有铁路0.23千米,是世界大国中拥有铁路甚少的国家之一。 (3)质量差。旧中国的铁路线由于主要是各个帝国主义国家直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全文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全文 XXXX当地时间9月23日,美国纽约联合国安理会就一项关于《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决议进行了投票。纽约当地时间23日,联合国安理会投票通过了一项支持《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决议草案。 联合国大会于1996年通过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但该条约未能生效,因为包括美国在内的一系列国家尚未签署或批准该条约。包括俄罗斯、英国和法国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都批准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在XXXX,奥巴马宣布了争取XXXX批准该条约的计划。 主要原件 《条约》的宗旨和目标是全面禁止核武器试爆和任何其他核爆炸,有效推动全面防止核武器扩散和核裁军进程,从而增进国际和平与安全。该条约由序言、 17条款、 2附件和1项议定书组成。其主要内容包括: (1) 缔约国承诺不进行任何核武器试验爆炸或任何其他导致以任何方式鼓励或参与的核爆炸,并承诺在其管辖或控制下的任何地方禁止和防止任何此类核爆炸。 (2)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在维也纳成立。所有缔约国都是条约组织的成员。组织结构包括缔约国大会、执行理事会和技术秘书处。 (3) 为了确保遵守《条约》,建立了以国际监测系统、协商和澄清、

现场视察和建立信任措施为主体的国际核查机制。国际监测系统由全球监测网络组成,如地震、水声、放射性核素。建立信任措施主要是指缔约国自愿宣布大规模化学爆炸。协商和澄清是指缔约国澄清和解决因遵约问题而产生的疑问。现场检查是指对可疑事件进行现场核查,以澄清是否发生了违反合同的核爆炸。 (4) 根据《条约》的规定,《条约》将在《条约》所列的所有44个有核能力的国家交存批准书后180天生效。这44个国家是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和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和其他“核门槛”国家和其他有核能力的国家。 (5) 该条约将无限期有效。《条约》生效十年后,将召开一次审查会议,审议如果缔约国提出请求,是否允许为和平目的进行地下核爆炸。 (6) 如果一个缔约国断定与本条约主题有关的非常事件危及其最高利益,它有权通过行使国家主权等方式退出条约。 1999年10月,联合国在维也纳举行了促进《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生效的第一次会议。 11月,XXXX在纽约举行了第二次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生效会议。 9月,XXXX在维也纳举行了第三次促进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生效会议。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全文]

模拟联合国 核威胁与核不扩散 伊朗 立场文件

代表:杨智超、宋业平 国家: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学校:青岛理工大学 委员会:联合国第一委员会 议题:核威胁与核不扩散 经过多年的努力,国际社会在防止核扩散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建立了防核扩散的全球机制(如《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多边机制(如核供应国集团、桑戈委员会)、双边机制(如《战略武器限制条约》《战略武器削减条约》),实现了一些有意义的战略核武器削减,推动了核不扩散国际共识的形成。所以能够取得这些成就,在于各国认识到了核扩散的重大危害,相信军控与不扩散制度建设有效并且有益,而且威胁来源单一并且相对可控。 伊朗一贯遵守《联合国宪章》的若干规定。作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签约国,伊朗承诺对此条约的义务,并始终贯彻执行。但根据对该条约,缔约国也有权按照条约第一条和第二条的规定,不受歧视地为和平目的进行核能的研究、生产和利用。同时,伊朗希望国际社会对伊朗核计划专属和平性质的信任进行恢复,使伊朗核计划将受到与《不扩散条约》无核武器签约国相同的待遇。 在伊朗看来,美国对以色列实际拥有核武器的支持,以及美印之间关于核合作的条约,都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在核不扩散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对“民主国家”和盟友,完全可以罔顾以色列和印度不是《核不扩散条约》签字国的事实,对其发展核工业乃至核武器开绿灯,不惜一再破例;但对伊朗这样身为条约签字国的国家,仅因为其同美国不和,就可以被剥夺利用核能的权利。在西方世界的双重标准下,自主开发核能乃至最终造出核武器成为伊朗维护国家民族尊严和安全的虚实双重保证。 回顾联合国2006年12月23日的第1737号决议,2007年3月24日的第1747号决议,以及2008年3月3日的第1803号决议,国际社会对伊朗进行了无数的 在2010年6月9日,联合国安理会6335次会议上通过的1929号决议中,伊朗被严重损害了自身的贸易自由权利以及公民人身自由权利,一些西方国家以伊朗研制核武器和拒不配合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检查为借口,对伊朗进行了迄今为止最严厉的制裁。伊朗对此表示深感遗憾,与此同时我们也进行了强有力的反击。在此我们重申,在《联合国宪章》《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框架下,任何国家或组织,都无权干涉我国独立自主的进行用于和平目的的核开发和研究活动。 在国际社会将目光集中在中东地区的时候,伊朗也注意到美国单方面停止销毁核武器的行动,再此伊朗也提醒以美国为首的有核国家,切实落实核武器国家在2000年审议大会的《最后文件》中明确承诺彻底消除其核武库,最终实现核裁军,这是所有条约缔约国在《条约》第六条下作出的承诺。 伊朗呼吁各国通过政治与外交途径,打破现在的谈判僵局。我国曾停止过铀浓缩活动和西方国家进行核燃料交换,但在个别国家武力威胁和经济制裁的压力下,伊朗被迫重启核研究,走自给自足的发展道路。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内控与风险管理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大力推进风险评估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时间:2012-09-05 文章来源: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核集团”)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国有独资企业,是国家核科技工业的主体,国家战略核 力量的核心和中坚,国家核能发展和核电建设的主力军,核燃料专营供应商,核技术应用的骨干,肩负着确保国防力量建设和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职责。在国资委对中央企业的考核中,中核集团于2005-2011 年连续七年获得年度考核 A 级。 一、全面风险管理整体情况 自2006 年以来,中核集团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根据国资委的要求,遵循“集团运作、专业经营” 的指导思想,确立了“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重点先行”,“重在防范、重在实效”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思路,并将集团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分“局部试点、全面推广、整合优化”三个阶段,分步骤、分产业地推进,目前中核集团风险管理工作已经进入了“全面推广”阶段。 (一)风险管理组织得到完善 中核集团总经理办公会是集团公司风险管理工作的决策机构,总经理办公会下设风险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对风险管理重大事项进行集中审议,协调解决跨部门风险管理重大事项。风险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集团公司审计部,审计部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集团公司审计部设立风险管理处,负责组织开展和协调风险管理日常工作。 (二)风险管理流程规范实施 一是深入开展风险评估。中核集团以风险评估为切入点,推动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制定了《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全面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操作手册》(以下简称《风险评估操作手册》),统一了评估方法。明确了各单位开展风险评估工作的要求,要求所有成员单位在上报风险报告前必须开展全面风险评估。按照国资委《关于2012 年中央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强化了对重大事项的专项风险评估。 二是落实风险管理责任。中核集团按照“业务工作谁主管、风险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将具体风险责任分解到集团领导、具体业 务部门和产业板块,明确了业务部门对于风险管控的具体职责,逐步促进风险管理流程与具体业务的融合。 三是将风险管理纳入考核。2012 年,中核集团将风险管理指标纳入集团公司对副职领导的考核责任书中,在集团公司总经理与各位副总签订的考核责任书中,明确了具体的风险管理责任。中核集团明确风险管理工作是集团对成员单位负责人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按照集团年度绩效(约束类指标)考核办法中“风险管理考核指标”内容进行。自2008 年以来,中核集团每年均对成员单位进行了风险管理指标考核。 (三)风险管理报告及时报送 中核集团内部已经建立了完善的风险管理报告制度,要求各单位按年、半年、季度定期报送风险报告。2012 年,中核集团已连续三年向国资委报送了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共有67 家成员单位经风险评估后向集团公司报送了全面风险管理报告。核电、核燃料、地矿板块和一些重点单位提交了半年度风险报告,一些单位还按期报送季度风险管理报告,对突发的重大风险做到随时报送。 二、公司开展风险评估工作的主要做法

“十三五”中国智慧交通发展趋势判断

“十三五”中国智慧交通发展趋势判断 智慧交通是在整个交通运输领域充分利用物联网、空间感知、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综合运用交通科学、系统方法、人工智能、知识挖掘等理论与工具,以全面感知、深度融合、主动服务、科学决策为目标,通过建设实时的动态信息服务体系,深度挖掘交通运输相关数据,形成问题分析模型,实现行业资源配置优化能力、公共决策能力、行业管理能力、公众服务能力的提升,推动交通运输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更经济、更环保、更舒适的运行和发展,带动交通运输相关产业转型、升级。 一. 智慧交通发展的背景与意义 1. 国家释放的政策红利为智慧交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多年来,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交通行业的发展。2000年,科技部会同国家计委、经贸委、公安部、交通部、铁道部、建设部、信息产业部等部委相关部门,专门成立了全国智能交通系统协调指导小组及办公室,组织研究中国智能运输系统的发展;《信息产业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2020年中长期规划纲要》将“智能交通系统”确定为重点发展项目;《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十二五”时期要推进交通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智能交通,提升交通运输的现代化水平;在国家八部委起草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智能交通被列为十大领域智慧工程建设之一;2014年杨传堂部长在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中所做的报告《深化改革务实创新加快推进“四个交通”发展》则提出将“四个交通”(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平安交通)作为今后和当前一段时期交通运输发展的主旋律;杨部长则在2015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两次提到“以智慧交通为主战场”。 交通运输部近年来高度重视智慧交通发展,提出了要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基础设施两个体系,将信息化提升到交通基础设施同等重要地位。智慧交通扛起了引领交通现代化的大旗,是未来交通发展主要趋势之一。 2. 新一代新兴技术的发展为智慧交通提供了强大支撑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智慧交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全面感知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交通运载工具的建设状况,同时监控整个交通的运行情况。利用大数据技术则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信息数据的价值,盘活现有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应用、评价、决策,服务于交通部门的管理与决策。云计算则为各类交通数据的存储提供了新模式,“交通云”的建立将打破“信息孤岛”,彻底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互联互通。通过使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则

建国以后我军十次裁军情况简介

建国以后我军十次裁军情况简介 第一次:1950年5月,解放军进行了第一次大裁军。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人民解放军总兵员550万,"小米加步枪"的步兵是解放军的主体,空军、海军和陆军特种兵几乎是空白。第一次精简整编: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解放军总兵力达550万人。1950年6月,全军参谋会议精简整编方案中规定全军员额精简为400万,当年即复员23.9万余人。到1950年底,陆军部队数量有了较大压缩,全军精简17.1%,而军兵种机关及部队则有了较大发展。不久,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精简整编工作终止。到1951年底,全军员额达627万人,是我军历史上兵力最多的时期。 为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中央军委决定压缩人民解放军的总规模,进行整编,缩减陆军(主要是步兵)数额,加强和建立空军、海军两大军种和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防化兵、通信兵、铁道兵等兵种部队。 第二次:1952年1月,解放军进行第二次大裁军,总部和各机关以及国防军步兵部队人数减少,军兵种部队和院校人数扩大,其中还有95万地方部队改编为公安部队,全军总定额保持在300万人左右。1951年11月中央军委召开整编会议,规定到1954年把全军总员额控制在300万人左右。1952年1月,毛泽东批准《军事整编计划》,全军总定额缩减至300万人左右。 第三次:1953年8月,解放军进行第三次大裁军,全军总兵力精简23.3%,其中陆军部队精简比例最大。截至1953年9月底,全军人数减到420万左右。当年12月,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决定,把全军简编为350万人。到1954年6月全军已精简47.2万余人,年底基本完成计划。 第四次:1957年1月,解放军进行第四次大裁军,到1958年底,全军成建制地集体转业或移交地方的有1个军部、46个师、30余所院校。精简最多的还是步兵部队,全军总人数与新中国建立时相比,精简了61%。1957年1月,中央军委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裁减军队数量加强质量的决定》,确定全军总人数再裁减1/3,要求3年裁减130万人,压缩至250万人左右。 在前四次大裁军期间,解放军先后成立了10个军兵种领导机关,分别是:空军司令部、海军司令部、通信兵部、炮兵司令部、装甲兵司令部、公安军司令部、防空军司令部、工程兵司令部、铁道兵司令部、防化兵部,使我军军兵种部队得到了飞速发展。1957年5月,中央军委决定撤销防空军司令部,与空军合并,建立我军空防一体的防空体系。这次裁军使得机关与部队的比例、干部与战士的比例趋于合理,臃肿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第五次:第四次裁军后的1966年6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撤销公安部队番号,统一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1966年6月,解放军成立了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1975年底,解放军进行第五次裁军。"文革"期间,部队组织编制混乱,比例失调,机构臃肿,干部严重超编。1975年6月24日至7月15日,中央军委召开了军委扩大会议,集中讨论和重点解决压缩军队定额、调整编制体制等重大问题。9月,中央军委批转了有关调整方案,

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DOC)

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 交通运输作为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发展迅速,综合交通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网络布局和结构得到改善,设施装备水平较大提高,运输能力显著增强。但从总体上看,交通运输仍然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瓶颈”制约尚未完全消除,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任务,需要加快建立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满足经济社会对运输的总需求。为明确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目标和任务,统筹协调各种运输方式,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交通运输资源,发挥综合交通的整体优势,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了《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 综合交通网涵盖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通过在地理空间上和功能上的有机组合、衔接,形成网络布局,构成了综合交通体系的基础。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以构建一体化整体最优的综合交通系统为目标,遵循交通运输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经济地理特征,对各种运输方式按照其经济技术特征进行合理布局、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突出各种运输方式优化、衔接和协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网络总体规模与构成、综合运输大通道和综合交通枢纽布局方案,以及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促进各种运输方式从局部最优上升到整体最优,进而提高我国交通系统的整体效率和综合效益。 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作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的总体规划,是指导各种运输方式布局和发展规划的依据。本规划已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及能源、工业等相关规划进行了衔接,今后,将根据交通运输外部条件和环境的变化,适时对本规划有关容进行修订和调整。 一、综合交通网现状评价 (一)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建设,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发生了巨大变化,综合交通网络总量已初具规模,网络布局和结构明显改善,技术水平日益提高,运输能力显著增强。到2005年底,全国运输线路总里程达

新中国裁军时间

新中国裁军时间 【新中国裁军时间】1985裁军100万 1984年建国35周年阅兵后,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宣布裁军100万。 1985年6月4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宣布:中国政府决定军队减少员额100万。 这次大裁军有四个特点:一是陆军军改编成集团军,将独立的装甲兵、炮兵、工兵等兵种部队编入集团军,并充实扩编了通信兵、防化兵等兵种,增编了电子对抗部队、伪装部队等专业兵种,集团军编成内的各兵种的火力、突击力和机动作战能力都大大超过了原陆军军。二是陆军淘汰了骡马,实现了摩托化和半机械化。三是改革体制,裁并机构。直属中央军委和大军区的炮兵司令部、装甲兵司令部、工程兵司令部、防化兵部,分别缩编合并为总参谋部和大军区司令部所属的业务部;11个大军区合并为7个。四是改变隶属关系。县市人民武装部改归地方政府建制领导。百万大裁军后,解放军陆军的专业兵种数量第一次超过了步兵,炮兵成为陆军中的第一兵种,装甲兵成为陆军的主要突击力量,陆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陆军防空导弹部队等一大批新的兵种纷纷诞生,骑兵、司号兵等不适应现代战争的兵种和专业被取消。 【新中国裁军时间】2005年裁军20万 2005年底解放军完成了20万人的精简任务。解放军第十次大裁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进入21世纪,随着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以

信息化为核心的世界新军事变革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呈现出加速 发展的态势,战争形态开始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工业化时代的机械化军队正在向信息化军队转变,国际军事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党中央、中央军委审时度势,进一步充实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明确提出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提出进行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实现军队建设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双重历史任务,真正走出一条跨越式发展道路,军队改革进入了整体推进阶段。进一步进行军队体制编制改革,向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机构精干、指挥灵便、战斗力强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目标迈进。 【新中国裁军时间】2015年裁军30万 9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表示,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

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全文

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全文

《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全文 前言 ”十二五”时期,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交通运输也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根据国务院批准交通运输部的职责和工作要求, 我部组织编制了《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交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重要支撑、以保障和改进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行业为着力点、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 积极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规划》包含了综合运输、公路交通、水路交通、民用航空、邮政服务以及城市客运管理等方面, 反映了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提高运输服务水平, 加强养护管理, 强化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建设, 构建绿色交通体系, 提高安全与应急保障能力, 推进行业精神文明建设, 大力提高行业发展软实力等内容, 体现了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时代要求, 描绘了交通运输未来发展的蓝图, 提出了交通运输发展的行动纲领, 对”十二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纵观国际国内形势, 世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 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增加, 发展格局面临深度调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 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 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 必须清醒地看到, 中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面对新的发展形势, 交通运输发展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趋势, 紧紧抓住战略机遇, 积极应对各种挑战, 加快交通发展方式的转变, 大力发展现 代交通运输业。 第一节发展需求 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进一步增强交通运输保障 能力 根据国民经济”十二五”发展预期, GDP将年均增长7%, 城市化率将从47.5%提高到51.5%, 外贸进出口将保持8%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 交通客货运输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预计到”十二五”末, 公路客货运量分别达到400亿人、 300亿吨。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78亿吨。内河货运量达到38.5亿吨。民航客货运量分别达到4.5亿人、 900万吨。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在的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