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数学新课标一轮复习专题复习课

高中数学新课标一轮复习专题复习课

高中数学新课标一轮复习专题复习课
高中数学新课标一轮复习专题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知识归纳·建体系

热点盘点·析考情

热点一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基本计算

师用书独具

———————————————

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满足S 3≤6,S 4≥8,S 5≤20,当a 4取得最大值时数列{a n }的公差为( )

A .1

B .4

C .2

D .3

[答案] B

[解析] 因为S 3=a 1+a 2+a 3=3a 2≤6,所以a 2≤2;S 4=a 1+a 2+a 3+a 4=2(a 1+a 4)≥8,所以a 1+a 4≥4;S 5=5a 3≤20,所以a 3≤4.令a 1=x ,公差d =y ,因为

a 2≤2,a 1+a 4≥4,a 3≤4,所以???

x +y ≤22x +3y ≥4,

x +2y ≤4,令z =a 4=x +3y ,画出约束条

件???

x +y ≤22x +3y ≥4x +2y ≤4

的可行域,由可行域知,目标函数过点(-4,4)时,有最大值,

所以当a 4取得最大值时,数列{a n }的公差为4,因此选B.

1.(2014·河西模拟)在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a 4是a 2与a 8的等比中项,a 3+2是a 2与

a 6的等差中项,S n 是{a n }的前n 项和,则满足911<1S 1+1

S 2+1S 3+…+1S n <19

21

(n ∈N *)的所有n 值的

和为________.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利用方程思想确定出首项和公差的值,从而得到S n 的表达式,意在考查考生对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掌握情况以及等差、

等比数列的综合应用能力.

[答案] 35

[解析] 由已知,得

???

a 2a 8=a 24,a 2+a 6=2?a 3+2?,设数列{a n }的首项为a 1,公差为d ,将各项用a 1和d 表示,得a 1=2,d =2.所以S n =n ?a 1+a n ?2=n (n +1),

1S n

1n ?n +1?=1n -1

n +1

,裂

项相消得911<1-1n +1<19

21

,解得4.5

2.(2014·烟台模拟)已知数列{log 2(a n -1)}(n ∈N *)为等差数列,且a 1=3,a 3=9.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证明:

1a 2-a 1+1a 3-a 2+…+1

a n +1-a n

<1.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解析] (1)设等差数列{log 2(a n -1)}的公差为d . 由a 1=3,a 3=9得log 22+2d =log 28,即d =1. ∴log 2(a n -1)=1+(n -1)×1=n ,即a n =2n +1. (2)证明:∵

1a n +1-a n =12n +1-2

n =1

2n ,

∴1a 2-a 1+1a 3-a 2+…+1a n +1-a n =121+122+123+…+12n =12-12n ×121-12

=1-

12n <1. 热点二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性质及应用

1.(2014·平谷模拟)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和等比数列{b n }的公比都是d (d ≠1),且a 1=b 1,a 4=b 4,a 10=b 10,则a 1和d 的值分别为( )

A .-32, 3

2

B.32, 32

C .-32,-3

2 D.32,-32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综合应用,考查考生的运算求解能力.

[答案] D

[解析] 因为a 1=b 1,a 4=b 4,a 10=b 10,所以??? a 1+3d =a 1d 3a 1+9d =a 1d 9,???

3d =a 1d 3-a 1

9d =a 1d 9

-a 1,两式相比化简,得d 6+d 3-2=0,所以(d 3-1)(d 3+2)=0,因为d ≠1,所以d =-32,代入方程组得a 1=3

2.

2.(2014·珠海模拟)已知数列{a n }是首项为56的等差数列,S n 是其前n 项和,若S 8是数列{S n }中的唯一最大项,则数列{a n }的公差d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命题立意] 本题重点考查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最值,考查转化思想. [答案] (-8,-7)

[解析] 由已知,得a 8>0,a 9<0,所以56+7d >0,56+8d <0,所以-8

师用书独具

———————————————

已知函数f (x )=x 2+bx 为偶函数,数列{a n }满足a n +1=2f (a n -1)+1,且a 1=3,a n >1.

(1)设b n =log 2(a n -1),证明:数列{b n +1}为等比数列; (2)设c n =nb n ,求数列{c n }的前n 项和S n .

[解析] (1)证明:∵函数f (x )=x 2+bx 为偶函数, ∴b =0,∴f (x )=x 2, ∴a n +1=2(a n -1)2+1, ∴a n +1-1=2(a n -1)2, ∴

b n +1+1b n +1=log 2?a n +1-1?+1log 2?a n -1?+1=2+2log 2?a n -1?

log 2?a n -1?+1

=2, ∴数列{b n +1}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2)∵a 1=3,∴b 1=log 22=1,∴b n +1=2n , 即b n =2n -1, ∴c n =n 2n -n ,

设A n =1×2+2×22+3×23+…+n ×2n , ∴2A n =1×22+2×23+3×24+…+n ×2n +

1.

∴-A n =2+22+23+…+2n -n ×2n +1

=2?1-2n ?

1-2

-n ×2n +1=2n +1-n ×2n +1

-2,

∴A n =(n -1)2n +1+2. B n =1+2+3+4+…+n =n ?n +1?2,

∴S n =A n -B n =(n -1)2

n +1

+2-n ?n +1?2.

热点三 数列的通项与求和问题

教师用书独具

———————————————

(2013·重庆)已知{a n}是等差数列,a1=1,公差d≠0,S n为其前n项和,若a1,a2,a5成等比数列,则S8=________.

[答案]64

[解析]由题意得(1+d)2=1×(1+4d),解得d=2或d=0(舍去),所以S8

=8×1+8×?8-1?

2×2=64.

教师用书独具

———————————————

(2012·上海)有一列正方体,棱长组成以1为首项,1

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体积分别记为V1,V2,…,V n,…,则lim

n→∞

(V1+V2+…+V n)=________.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等比数列的生成数列及数列极限的求解问题,难度中等.

[答案]8 7

[解析]由已知条件可得正方体的棱长组成了一个等比数列,其通项公式可

设为a n=

1

2n-1

,则体积形成的数列的通项公式为V n=

?

?

?

?

?

1

2n-1

3=

1

8n-1

,即数列{V n}

是首项为1,公比为1

8的等比数列,∴lim

n→∞

(V1+V2+…+V n)=

V1

1-

1

8

8

7V1=

8

7.

师用书独具

———————————————

(2013·广东)设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已知a 1=1,2S n n =a n +1-1

3n 2-n -2

3,n ∈N *.

(1)求a 2的值;

(2)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3)证明:对一切正整数n ,有1a 1+1a 2+…+1a n

<7

4.

[解析] (1)当n =1时,2S 11=2a 1=a 2-13-1-2

3,解得a 2=4. (2)2S n =na n +1-13n 3-n 2-2

3n ,① 当n ≥2时,

2S n -1=(n -1)a n -13(n -1)3-(n -1)2-2

3(n -1),② ①-②,得2a n =na n +1-(n -1)a n -n 2-n , 整理得na n +1=(n +1)a n +n (n +1), 即

a n +1n +1=a n n +1,a n +1n +1-a n

n

=1. 当n =1时,a 22-a 1

1=2-1=1,

所以数列?

???

??

a n n 是以1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所以a n

n =n ,即a n =n 2,

所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n 2,n ∈N *. (3)证明:因为1a n =1n 2<1?n -1?n =1n -1-1

n (n ≥2),

所以1a 1

+1a 2

+…+1a n

=112+122+132+…+1

n 2<

1+14+? ????12-13+? ????13-14+…+? ????1n -1-1n

=1+14+12-1

n

=74-1n <74.

1.对于一个有限数列{P n },{P n }的蔡查罗和(蔡查罗为一数学家)定义为1

n (S 1+S 2+…+S n ),其中S k =P 1+P 2+…+P k (1≤k ≤n ),若一个99项的数列P 1,P 2,…,P 99的蔡查罗和为1 000,那么100项数列1,P 1,P 2,…,P 99的蔡查罗和为( )

A .991

B .992

C .993

D .999

[答案] A

[解析] 一个99项的数列P 1,P 2,…,P 99的蔡查罗和为S 1+S 2+…+S 99

99=1

000,所以 S 1+S 2+…+S 99=99 000,100项数列的蔡查罗和为1×100+S 1+S 2+…+S 99

100

1+990=991,故选A.

2.在数列{a n }中,a 1=1,a n +1=a n +log 2? ?

???1+1n ,则a 2 014的取值范围是( )

A .(10,11)

B .(11,12)

C .(12,13)

D .(13,14)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非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的求法,重点考查考生利用叠加法和累乘法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答案] B

[解析] a n +1=a n +log 2n +1n ,所以a 2=a 1+log 221,a 3=a 2+log 23

2,…,a 2 014=a 2 013+log 22 0142 013,两边分别相加,得a 2 014=a 1+log 221×32×…×2 0132 012×2 014

2 013=1+log 2 2 014.因为210<2 014<211,所以10

师用书独具

———————————————

(2014·成都外国语学校月考)设等差数列{a n }满足:

sin 2a 3-cos 2a 3+cos 2a 3cos 2a 6-sin 2a 3sin 2a 6

sin ?a 4+a 5?=1,公差d ∈(-1,0),若当且仅当n =9

时,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取最大值,则首项a 1的取值范围为( )

A.43π

B.23π

C.13π

D.4

[解析] 因为sin 2a 3-cos 2a 3+cos 2a 3cos 2a 6-sin 2a 3sin 2a 6

sin ?a 4+a 5?=

=sin 2a 3·cos 2a 6-cos 2a 3·sin 2a 6sin ?a 4+a 5?

=?sin a 3·cos a 6-cos a 3·sin a 6?·?sin a 3·cos a 6+cos a 3·sin a 6?

sin ?a 4+a 5?

sin ?a 3-a 6?·sin ?a 3+a 6?

sin ?a 4+a 5?

=1,所以sin (a 3-a 6)=1,即sin (-3d )=1,又0<

-3d <3,所以-3d =π2,故d =-π

6,因为若当且仅当n =9时,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取最大值,所以??? a 9>0,a 10<0,即???

a 1+8d >0,

a 1+9d <0,

即?????

a 1-4

3π>0,a 1-3

2π<0,

所以43π

师用书独具

———————————————

(2014·课标调研)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首项为1的等比数列{b n }的公比为q ,S 2=a 3=b 3,且a 1,a 3,b 4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a n }和{b n }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b n }的前n 项和为T n ,若2S n -na n =b +log a (2T n +1)对一切正整数n 成立,求实数a ,b 的值.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 项和公式,利用待定系数法求a ,b 的值,考查考生的灵活运用能力.

[解析] (1)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为d . 由S 2=a 3,得2a 1+d =a 1+2d ,故有a 1=d . 由a 3=b 3,得a 1+2d =b 1q 2,故有3a 1=q 2.①

由a 1,a 3,b 4成等比数列得,a 23=a 1·

b 4,故有9a 1=q 3.②

由①②解得a 1=3,q =3.

所以a n =3+(n -1)·3=3n ,b n =3n -1.

(2)2S n -na n =2×???

???3n +n ?n -1?2×3-n ·3n =3n,2T n +1=2×1×?1-3n ?1-3+1

=3n .

若2S n -na n =b +log a (2T n +1)对一切正整数n 成立,则 3n =b +n log a 3,log a 3=3,a =3

3,b =0. 热点四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1.(2013·浙江模拟)已知函数f (x )=???

x +2,x ≤0,

-x +2,x >0,则不等式f (x )≥x 2的解

集是( )

A .[-1,1]

B .[-2,2]

C .[-2,1]

D .[-1,2]

[答案]A

[解析] 由???

x ≤0,

x +2≥x 2

,得-1≤x ≤0; 由???

x >0,

-x +2≥x 2,得0

2.(2013·湖州模拟)若不等式x 2-kx +k -1>0对x ∈(1,2)恒成立,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2]

[解析] 不等式可化为x 2-1>k (x -1),由于x ∈(1,2),所以x -1>0,于是x +1>k ,当x ∈(1,2)时,x +1∈(2,3),因此k 的取值范围是k ≤2.

热点五 平面区域与线性规划问题

1.(2013·武汉模拟)已知实数x ,y 满足???

y ≥1,y ≤2x -1,

x +y ≤m ,

如果目标函数z =x -

y 的最小值为-1,则实数m 等于( )

A .7

B .5

C .4

D .3

[答案] B

[解析] 画出可行域如图中阴影部分,由题意知,当(x ,y )在点A 处时取得最小值.

由???

y =2x -1,y =-x +m ,得 A ? ??

??m +13,2m -13. 因此m +13-2m -1

3=-1,所以m =5.

2.(2013·广东)给定区域D :???

x +4y ≥4,

x +y ≤4,

x ≥0,

令点集T ={(x 0,y 0)∈D |x 0,y 0

∈Z ,(x 0,y 0)是z =x +y 在D 上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的点},则T 中的点共确定

________条不同的直线.

[思路分析] T 实际是由z =x +y 在区域D 上取得最值时的最优整数解构成的集合.画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D ,结合图形,确定目标函数z =x +y 取得最值时的最优整数解,再确定最优整数解确定的不同直线的条数即可.

[答案] 6

[解析] 画出平面区域D (图中阴影部分),z =x +y 取得最小值时的最优整数解为(0,1),取得最大值时的最优整数解为(0,4),(1,3),(2,2),(3,1),(4,0).点(0,1)与(0,4),(1,3),(2,2),(3,1),(4,0)中的任何一个点都可以构成一条直线,共有5条,又(0,4),(1,3),(2,2),(3,1),(4,0)都在直线x +y =4上,故T 中的点共确定6条不同的直线.

[命题立意] 知识:本题考查了集合、直线方程、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和线性规划知识.

能力:解决线性规划问题常用图解法,考查了数形结合思想,同时还考查了考生对数据的处理能力.

试题难度:较大. 热点六 基本不等式的应用

1.已知a >-1且b >-1,则p =

b 1+a +a 1+b 与q =a 1+a +b 1+b

的大小关系是 ( )

A .p >q

B .p

C .p ≥q

D .p ≤q

[命题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差值比较法对两个式子的大小进行比较,意在考查考生对不等式的性质的掌握情况,考查考生的运算求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

[答案] C

[解析] p -q =b -a 1+a +a -b 1+b =?a -b ?2

?1+a ??1+b ?

≥0,所以p ≥q .

2.(2013·郑州模拟)已知角α的终边上有一点P ? ?

???t ,t 2+14(t >0),则tan α的最

小值为( )

A.1

2 B .1 C. 2 D .2

[答案] B

[解析] 依题意tan α=t 2+14

t =t +14t ,由于t >0,所以t +1

4t ≥2t ·

1

4t =1,当

且仅当t =14t ,即t =1

2时,tan α取最小值1.

3.(2013·温州模拟)已知实数a 满足ab 2>a >ab ,则实数b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命题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性质和解不等式,考查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求解的能力.

[答案] (-∞,-1)

[解析] 若a <0,则b 2<10,则b 2>1>b ,解得b ∈(-∞,-1).

热点七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

1.(2013·太原联考)设V 是全体平面向量构成的集合,若映射f :V →R 满足:

对任意向量a=(x1,y1)∈V,b=(x2,y2)∈V,以及任意λ∈R,均有f(λa+(1-λ)b)=λf(a)+(1-λ)f(b),则称映射f具有性质P.

现给出如下映射:

①f1:V→R,f1(m)=x-y,m=(x,y)∈V;

②f2:V→R,f2(m)=x2+y,m=(x,y)∈V;

③f3:V→R,f3(m)=x+y+1,m=(x,y)∈V.

其中,具有性质P的映射的序号为________.(写出所有具有性质P的映射的序号)

[答案]①③

[解析]性质P其实是一种“类线性运算”性质,故①③符合要求;②不符合要求.事实上,令a=(x1,y1),b=(x2,y2),则λa+(1-λ)b=(λx1+x2-λx2,λy1+y2-λy2),

对①,f[λa+(1-λ)b]

=(λx1+x2-λx2)-(λy1+y2-λy2)

=λ(x1-y1)+(1-λ)(x2-y2).

又f(a)=x1-y1,f(b)=x2-y2,

∴λ(x1-y1)+(1-λ)(x2-y2)

=λf(a)+(1-λ)f(b)成立.

对③,f(λa+(1-λ)b)=(λx1+x2-λx2)+(λy1+y2-λy2)+1=λx1+λy1+λ-λ+x2-λx2+y2-λy2+1=λ(x1+y1+1)+(1-λ)(x2+y2+1)=λf(a)+(1-λ)f(b)也成立.而②显然不具有此性质.

2.观察下列式子的规律:

12 1×3=

1×2 2×3

12 1×3+

22

3×5

2×3

2×5

12 1×3+

22

3×5

32

5×7

3×4

2×7

.

由此归纳,第4个等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观察、探索规律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

12

1×3

22

3×5

32

5×7

42

7×9

4×5

2×9

[解析]通过观察,得到等式左边式子个数在增加,分子为12,22,32,每个分

式分母为两个相邻奇数之积:1×3,3×5,5×7.所以猜想第4个等式应为

12

1×3

22 3×5+

32

5×7

42

7×9

4×5

2×9

.

(完整版)高中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高中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本人有一些心得体会,现汇报如下: 一、课程的基本理念 总体目标中提出的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本人认为可以简单的这样表述:数学知识是“数与形以及演绎”的知识。 1、基本的数学思想 基本数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符号与变换的思想”、“集全与对应的思想”和“公理化与结构的思想”,这三者构成了数学思想的最高层次。基于这些基本思想,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注意渗透,从低年级开始渗透,但不必要进行理论概括。而所谓数学方法则与数学思想互为表里、密切相关,两者都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反过来又促进知识的深化及形成能力。 2、重视数学思维方法 高中数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的特性:概括性、问题性、相似性。数学思维的结构和形式:结构是一个多因素的动态关联系统,可分成四个方面:数学思维的内容(材料与结果)、基本形式、操作手段(即思维方法)以及个性品质(包括智力与非智力因互素的临控等);其基本形式可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三种类型。 3、应用数学的意识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主要是指在教与学观念转变的前提下,突出主动学习、主动探究。 4、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在保证笔算训练的全体细致,尽可能的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 5、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 高中数学课程应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形式评价体制等方面。既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在数学教育中,评价应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 二、课程设置

高中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1

高中数学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或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它从国际意识、时代需求、国民素质、个性发展的高度出发,是对于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高中数学课程力求将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与课程的框架设计、内容确定以及课程实施有机结合起来。 一、课程的基本理念 总体目标中提出的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本人认为可以简单的这样表述:数学知识是“数与形以及演绎”的知识。所谓数学事实指的是能运用数学及其方法去解决的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数学活动经验则是通过数学活动逐步积累起来的。 1、基本的数学思想 基本数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符号与变换的思想”、“集合与对应的思想”和“公理化与结构的思想”,这三者构成了数学思想的最高层次。 2、重视数学思维方法 高中数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着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数学思维的特性:概括性、问题性、相似性。数学思维的结构和形式:结构是一个多因素的动态关联系统,可分成四个方面:数学思维的内容(材料与结果)、基本形式、操作手段(即思维方法)以及个性品质(包括智力与非智力因互素的临控等);其基本形式可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三种类型。 3、应用数学的意识 这个提法是以前大纲所没有的,这几年颇为流行,未见专门的说明。结合当前课改的实际情况,可以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或者理解为新大纲理念的“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的深化。 4、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在保证笔算训练的全体细致,尽可能的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 二、课程设置 1、高中数学课程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两部分. 2、设置了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文化内容 3、模块的逻辑顺序 必修课程是选修课程的基础,学校应在保证必修课程,选修系列1、2开设的基础上,开设其他系列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基本选择需求,并积极开发、利用校外课程资源。教师也应根据自身条件制定个人发展计划。 三、内容标准 高中课程的内容是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集合、函数、数列、不等式、解三角形、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等。不同的是在保证打好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实际应

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检测题(含答案)

实验中学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检测题 (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 40 分钟) 学校: ________________ 教师姓名: ____________ 考试成绩 :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面关于高中数学课程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高中数学课程可分为必修与选修两类 B.高中数学课程包括4个系列的课程 C.高中数学课程的必修学分为16学分 D.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各模块没有先后顺序的必要 2.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A.让学生大量做题,挑战难题 B.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有兴趣、有挑战 C.让学生合作交流讨论、动手操作、有机会板演讲解 D.通过数学应用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3.高中数学新课程习题设计需要() A.无需关注习题类型的多样性,只需关注习题功能的多样性 B.只需关注习题类型的多样性,无需关注习题功能的多样性 C.既要关注习题类型的多样性,也要关注习题功能的多样性 D.无需关注习题类型的多样性,也无需关注习题功能的多样性 4.高中数学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B.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C.开阔数学视野,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 D.只需崇尚科学的理性精神 5.《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的基本能力是() A.自主探究、数据处理、推理论证、熟练解题、空间想象 B.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推理论证、空间想象、抽象概括 C.自主探究、推理论证、空间想象、合作交流、动手实践 D.运算求解、熟练解题、数学建模、空间想象、抽象概括 6.要实现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关键是依靠() A.学生 B.教师 C.社会 D.政府领导 7.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变化中正确的是() A.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高中数学新课标解读

高中数学新课标解读 前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高中数学,从教学内容到评价方法全盘苏化.以后几经修改,但始终未摆脱苏化的影子。建国五十几年来。我国高中数学教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受到国际教育界的好评。在继承和发扬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到信息时代后,原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陈旧,刻意的形式化的表达,以及对数学作为工具课所应起的作用的忽视……,都制约了数学课在培养现代人的过程中的功能的发挥。所以我国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2003年,我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简称为高中数学新课标)的制定,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一次重大改革。它将使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都充满了活力,使数学课在形成学生的理性思维和促进学生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在提高我国公民的数学素养中,发挥出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 高中数学课程框架 (一)学校必须开设的内容:共10个模块 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包括以上10个模块和16个专题,分别包含在必修的5个模块和选修的4个系列中.其中必修的5个模块是基础知识,选修系列1是为文科学生开设的,选修系列2是为理科学生开设的,选修系列3和选修系列4 是为那些对数学有兴趣,希望进一步提高的学生开设的。 二.在高中阶段首次采取学分制新课标规定在高中阶段,每个学生修完一个模块,获得2学分;修完一个专题,获得1学分。 (一)达到高中毕业的标准: 修完必修的基础知识的5个模块,获得10学分。 (二)可以报考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高中毕业生的标准: 最低要求修满16学分如: 修完必修5个模块和选修系列1的2个模块,再选修系列3中的2个专题。较高要求: 修满20学分如: 修完最低要求的上述内容,再选修系列4中的4个专题。 (三)可以报考理工科专业的高中毕业生的标准: 最低要求修满20学分如: 修完必修5个模块和选修系列2的3个模块,再选修系列3中的2个专题,系列4中的2个专题。较高要求: 修满24学分如: 修完最低要求的上述内容,再选修系列4中的另4个专题。

2019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新课标测试题 一选择题: 1.高中数学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B.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C.开阔数学视野,体会数学的文化价值 D.只需崇尚科学的理性精神 2.《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的基本能力是( ) A.自主探究、数据处理、推理论证、熟练解题、空间想象 B.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推理论证、空间想象、抽象概括 C.自主探究、推理论证、空间想象、合作交流、动手实践 D.运算求解、熟练解题、数学建模、空间想象、抽象概括 3.高中数学新课程习题设计需要( ) A.无需关注习题类型的多样性,只需关注习题功能的多样性 B.只需关注习题类型的多样性,无需关注习题功能的多样性 C.既要关注习题类型的多样性,也要关注习题功能的多样性 D.无需关注习题类型的多样性,也无需关注习题功能的多样性 4.下面关于高中数学课程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各模块没有先后顺序的必要 B.高中数学课程包括4个系列的课程

C.高中数学课程的必修学分为16学分 D.高中数学课程可分为必修与选修两类 5.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 A.让学生大量做题,挑战难题 B.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有兴趣、有挑战 C.让学生合作交流讨论、动手操作、有机会板演讲解 D.通过数学应用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6.要实现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关键是依靠( ) A.学生 B.教师 C.社会 D.政府领导 7.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变化中正确的是( ) A.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B.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权威、批评 C.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教导、答疑 D.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独立自主精神 8.在新课程改革中,受新的理念指导,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角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多方面,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全日制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数学科学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科学的基础,并在经济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正在不断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质是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 数学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发展和完善人的教育活动中、在形成人们认识世界的态度和思想方法方面、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数学教育又是终身教育的重要方面,它是公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是终身发展的需要。数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使学生表达清晰、思考有条理,使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精神,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 一、课程性质 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它包含了数学中最基本的内容,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 高中数学课程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高中数学课程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中数学课程是学习高中物理、化学、技术等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同时,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 高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基础性,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在义务教育阶段之后,为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数学基础,使他们获得更高的数学素养;第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高中数学课程由必修系列课程和选修系列课程组成,必修系列课程是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共同数学需求;选修系列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数学需求,它仍然是学生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性数学课程。 2.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 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多样性与选择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高中数学课程应为学生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对未来人生规划的思考。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选择,必要时还可以进行适当地转换、调整。同时,高中数学课程也应给学校和教师留有一定的选择空间,他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基本需求和自身的条件,制定课程发展计划,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3.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哈四中李颖健 作为一个在高中数学任教多年的数学教师,针对高中数学教育的问题一直很困惑,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是普通高中数学教学的一次重大改革。使我们高中数学教师很受触动,也很受鼓舞。它直接影响着普通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在促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多样学习方式、形成理性思维、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我省自2007年正式进入新课程至今,已在教学中逐步适应了数学课程的转变,特别在数学教学的课堂上,不断尝试着各种教学方式,力图有效落实新课程理念。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有如下分析与感受: 一、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特点 较为突出的有以下五方面内容:一是为满足未来公民的基本数学需求而规定数学基础课程;二是确定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数学课程目标,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数学课程标准之中;三是精选为学生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四是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过程与方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五是评价建议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建议采取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 高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高中数学课程的基础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1.在义务教育阶段之后,为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数

学基础,使他们获得更高的数学素养; 2.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高中数学课程由必修系列课程和选修系列课程组成,必修系列课程是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共同数学需求;选修系列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数学需求,它仍然是学生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性数学课程。 (二)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 高中数学课程应为学生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对未来人生规划的思考。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选择,必要时还可以进行适当地转换、调整。同时,高中数学课程也应给学校和教师留有一定的选择空间,他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基本需求和自身的条件,制定课程发展计划,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选择,既能为不喜爱数学的学生减轻数学负担,使他们在其他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更能为喜爱数学的学生提供更充足的数学食粮,使他们尽早接受现代数学基础的熏陶,更快地走向数学研究的前沿。至于那些有愿望、有能力在众多方面都具有较高素养的学生,具有选择的课程也必将为他们提供更宽广的发展空间。 (三)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高中数学课程设立“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学习活动,进一步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创造有利的条件,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提高数学交流的能力”。笔者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如何加强数学交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数学交流对于提高数学素养的价值 从新的课程标准来看,数学交流主要包括数学思想方法的接受、数学思想的表达、数学思想载体的转换三个方面。数学交流可以全面提高人的数学素养。 1.数学交流可以培养沟通能力 现代社会需要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充分运用数学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逻辑性,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利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有利于数学素养的形成和沟通能力的增强。 2.数学交流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 将自己的数学语言通过口头或书面表达出来,能促进学生思维,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3.数学交流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善于合作是一个人立足社会、适应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素质,而数学交流是促进学生树立合作意识、锻炼合作能力、培养团队精神的极好途径。 二、改进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 数学课程改革的方向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素材和活动机会,使其学会在各种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应用数学的观点、方法和知识去发现问题,做出猜测,进行推理与交流,理解并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新教材中有很多可以用来培养数学

交流能力的实例,所以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创造性地利用新教材,改进传统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和数学素养的发展。 1.创设数学交流的环境 努力营造数学交流的环境,让学生在充满情趣、疑问和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探索数学。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既有独立思考,又可以有合作交流。数学课堂应该成为学生展示自己的数学理念,理解他人数学观点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通过不断地交流,数学素养就会得到升华。 如: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数学1》的第一章引言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蓝蓝的天空中,一群鸟在欢快地飞翔; …… 可见新教材为学生的数学交流营造了诗一般的意境,如果在教学中忽视这些资源的存在,就会造成编著者理念的缺失。相反,如果恰当地利用这些素材,营造数学交流的氛围,让每位学生阐述自己对集合的理解,相互交流,不仅能够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数学感悟,提高数学素养。 2.提供数学交流的材料和资源 深入挖掘教材中可以用于交流的材料,如每章节后面的阅读材料、书页边留白处的网站链接、习题中的探究拓展等。但仅靠课内的学习材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列出课外阅读参考书目及相关资料源,以便学生收集整理,再与同伴交流。 3.帮助学生解决数学交流的障碍 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特别是帮助那些胆小的或是不善于交流的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建立起能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课堂上让他们能畅所欲言地讨论甚

(推荐)高中数学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标准考试数学试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 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 2、数学教育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 3、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高中数学课程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5、高中数学选修2-2的内容包括: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6、高中数学课程要求把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的思想以不同的形式渗透在各个模块和专题内容之中。 7、选修课程系列1是为希望在(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设置的,系列2是为希望在理工、经济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设置的。 8、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包括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9、向量是近代数学中重要和基本的数学概念之一,它是沟通代数、

几何与(三角函数)的一种工具。 10、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高中数学课程每个模块1学分,每个专题2学分。(错)改:高中数学课程每个模块2学分,每个专题1学分。 2、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都是确定性关系。(错) 改:函数关系是一种确定性关系,而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性关系。 3、统计是研究如何合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学科,它可以为人们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对) 4、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高中数学课程提倡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对) 5、教师应成为学生进行数学探究的领导者。(错) 改:教师应成为学生进行数学探究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什么? 使学生在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变与不变”的那点事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变与不变”的那点事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已经新鲜出炉了!这预示着2018年高考命题以及教师招聘考试的重要参考标准,中公教育数学教研部将数学课程标准中变与不变”的那点事进行精析,希望对各位读者有所帮助。 一、课程标准整体结构的变化 从课程标准的结构来看,2017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新增了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结构、学业质量三个重要的部分,同时课程标准还围绕核心素养和教学评价给予了相关案例,帮助高中数学老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 二、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变与不变 (一)课程性质 在2017年课程性质中明确了数学课程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强调了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主要课程,具有基础性,选择性和发展性,必修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构建共同基础,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成长需求,提供多样性的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高中数学课程,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两版课程标准的核心指导思想均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相较于实验版课标着重强调教师注重学生能力发展转变为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倡导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并在教育过程中强调重视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数学核心素养水平的达成。 三、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的变与不变 (一)学科核心素养 与实验版课程标准相对比,可以发现,2017年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数学区别与其它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 并强调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在数学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这些数学核心素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融,是一个有机整体。 (二)课程目标 (1)由原来是“双基”转变为“四基”与“四能”。

最新《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读书笔记(1)优秀名师资料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读书笔记(1) 1 ———— 2003年,我国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简称为高中数学新课标)的制定,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一次重大改革。它将使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都充满了活力,使数学课在形成学生的理性思维和促进学生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在提高 我国公民的数学素养中,发挥出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的理论课程化。 现行的教育大纲关注的是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而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社会对国民素质的要求。基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未来的建设者,随着21世 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的全球一体化,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 求。作为国家对未来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的纲领性文件,各学科或领域学生素质 的要求应成为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几年来所讲的素质教育成效不大,有的甚至 在音体美等方成兜圈子,既没有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素质,又放弃了基本学科的学 习;有的则还在偏面地追求升学率,在搞题海战术,学生的学业负担越来越重; 有关考试的指挥棒还在迫使各学校各教师乃至各学生和家长围着它转。所有这

些,都与前几年的教育改革的方式方法有关,说到底,是课程没有改革,没有从 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是在细枝末节上的修修补补,因此所有的改革都是无法收到 预期效果的。本次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 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加强了课程的目标意识。 2.解放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使其有更多的活动空间,最大限度的发挥潜 能。 1996年教育部组织对我国教育状况的调研及与许多国家的基础教育比较 表明,我国现行的教学大纲要求过高,教学内容存在过繁、过难、过偏、过深、 过旧、过窄等多种弊病。90%的学生不能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大纲成了一 纸空文。同时又由于对各科教学的内容、教学要求做了统一的纲性要求,缺乏弹 性和选择性。既导致大多数学生负担过重,学生缀学率增加,不利于学生全面发 展,又束缚了教师学生的积极性,无法选择和创新。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对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它是大多数学都能达到的标准。因此,对学生学和教师教,都有着广阔的活动空 间。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和教师的潜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志向和潜能,选

我看高中数学新课标

我看高中数学新课标 段时间再看高中数学新课标,有这么一点儿思考。 第一部分:前言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数学素质是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数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 这一段是对数学这一学科做出的阐释。从中可以看出来,通过数学的学习应能够逐渐培养学生形成理性的思维,具备数学素质。至于数学素质是什么,我目前还不能做出准确的回答。但绝对不是像我们那时接受的。学习了指数、倒数、数列,但是怎样运用于现实我们却不知道,我们甚至不止为何而学。而我认为,数学应该是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就是最后一句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这才是数学教育的核心所在。 一、课程性质 高中数学课程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高中数学课程有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中看出与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相比,高中数学对于学生的要求更深了一步,并且更多的关注数学的应用价值,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学科性质。通过高中数学的学习,学生能够独立的问题,并且可以独立的寻找解决实际生活中遇见的问题。而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往往忽视这些,而更注重于如何解题。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 高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包含两点: 第一,在义务教育阶段之后,为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数学基础,使他们获得更高的数学素养;第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 所以,高中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系列。必修是为了满足所有学生的共同需求,选修系列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数学需求。这两个基础再一次表明数学的学习应从知识和素养两个层面来谈,而不仅仅只是数学知识的学习。 2.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 高中数学课程应为学生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对未来人生规划的思考。 高中的数学开始越来越多的体现学习的个性化,学生发展的个性化,这适应整个社会大的背景。并且提供平台与空间,开始让学生可以自主的选择自己的发展空间,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 3.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传统的数学教学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更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这样的环境下的学生缺乏自我探索、积极思考、独立完成的能力。这里明确了在教学中师生关系,是教师引导、学生“再创造”。 4.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课程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 人们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像、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而这个过程现在往往被老师代替学生思考了,所以学生并不能够学会用数学来思考问题。

(完整)高中数学教材新课标人教B版目录完整版

高中数学(B版)必修一 第一章集合 1.1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1.2 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第二章函数 2.1 函数2.2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 2.3 函数的应用(Ⅰ)2.4 函数与方程 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3.1 指数与指数函数3.2 对数与对数函数 3.3 幂函数 3.4 函数的应用(Ⅱ) 高中数学(B版)必修二 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 1.1 空间几何体1.2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2.1 平面真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2.2 直线方程 2.3 圆的方程 2.4 空间直角坐标系 高中数学(B版)必修三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1.2 基本算法语句 1.3 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 第二章统计 2.1 随机抽样2.2 用样本估计总体2.3 变量的相关性 第三章概率 3.1 随机现象3.2 古典概型 3.3 随机数的含义与应用3.4 概率的应用 高中数学(B版)必修四 第一章基本初等函(Ⅱ) 1.1 任意角的概念与弧度制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第二章平面向量 2.1 向量的线性运算 2.2 向量的分解与向量的坐标运算2.3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4 向量的应用

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3.1 和角公式3.2 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 3.3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 高中数学(B版)必修五 第一章解直角三角形 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2 应用举例 第二章数列 2.1 数列2.2 等差数列2.3 等比数列 第三章不等式 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3.2 均值不等式 3.3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4 不等式的实际应用3.5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 高中数学(B版)选修1-1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1.1 命题与量词1.2 基本逻辑联结词 1.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 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 2.1 椭圆2.2 双曲线 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 3.1 导数3.2 导数的运算3.3 导数的应用 高中数学(B版)选修1-2 第一章统计案例第二章推理与证明 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第四章框图 高中数学(B版)选修2-1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1.1 命题与量词 1.2 基本逻辑联结词 1.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四种形式 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 2.1 曲线与方程 2.2 椭圆 2.3 双曲线 2.4 抛物线 2.5 直线与圆锥曲线 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解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

解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 从课程标准的结构来看,2017 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新增了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结构、学业质量三个重要的部分,同时课程标准还围绕核心素养和教学评价给予了相关案例,帮助高中数学老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 二、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变与不变 (一)课程性质 在2017 年课程性质中明确了数学课程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强调了高中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后普通 高级中学的主要课程,具有基础性,选择性和发展性,必修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构建共同基础,选择性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成长需求,提供多样性的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高中数学课程,为学生的可持

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两版课程标准的核心指导思想均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相较于实验版课标着重强调教师注重学生能力发展转变为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倡导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并在教育过程中强调重视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数学核心素养水平的达成。 三、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的变与不变 (一)学科核心素养 与实验版课程标准相对比,可以发现,2017 年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数学区别与其它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 并强调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思维品质、关键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在数学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这些数学核心素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融,是一个有机整体。 (二)课程目标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高中数学概念教学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高中数学概念教学 发表时间:2011-01-26T17:01:56.810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0年第9期供稿作者:杨昆 [导读] 如何在这一要求下进行数学概念教学?我认为抓好概念教学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最关键的一环。 贵州省平塘民族中学杨昆 教师应该准确地提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使学生深刻理解概念,并在解决各类问题时灵活应用数学概念是新课标下数学概念的教学要求。因此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如何在这一要求下进行数学概念教学?我认为抓好概念教学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最关键的一环。下面我从引入概念、解析概念、巩固概念三个方面谈谈对概念教学。 一、引入概念 概念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的实例抽象出数学概念的过程.因此引入数学概念就要以具体的典型材料和实例为基础,揭示概念形成的实际背景,要创设好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完成由材料感知到理性认识的过渡,并引导学生把背景材料与原有认知结构建立实质性联系.下面介绍几种引入数学概念的方法: 1.从实际生活中,引入新概念。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数学概念的引入上,尽可能地选取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例. 2.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概念。 教师要善于恰当地创设趣味性、探索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概念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从问题分析中,归纳和抽象出概念的本质特征,这样形成的概念才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3. 从最近概念引入新概念。 数学概念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数学概念往往是“抽象之上的抽象”,先前的概念往往是后续概念的基础,从而形成了数学概念的系统。公理化体系就是这种系统性的最高反映。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与相关的经验引入概念,使相应的具体经验升华为理性认识,不仅能使学生准确地理解概念的形式定义,而且有利于建立起关于概念的恰当心理表征。使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变成对知识的融合。 二、解析概念 生动恰当的引入概念,只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要使学生真正掌握新概念,还必须多角度、多方位的解析概念。对概念理解不深刻,解题时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要正确而深刻地理解一个概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特点,从多方面着手,适当地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解剖概念,充分认识概念的科学性,抓住概念的本质。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概念课,培养学生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概念,既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理论基础,又是进行再认识的工具。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1.用数学符号语言解析概念。数学教学体现了数学语言的特点,数学语言无非是文字叙述、符号表示、图形表示三者之间的转换,当然要会三者的翻译,同时更重要的是强调符号感。引进数学符号以后,应当引导学生把符号与它所代表的实质内容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看到符号时就能够联想起符号所代表的概念及其本质特征。事实上,如果概念的符号能够与概念的实质内容建立起内在联系,那么,符号的掌握可以提高学生的抽象能力、概括能力。数学中的逻辑推理关键就在于能够合理、恰当地应用符号,而这又要依靠对符号的实质意义的把握。在概念学习中,形式地掌握符号而不懂得符号的本质涵义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这时符号将使知识学习产生困难,导致数学推理的错误。 2.用图形语言解析概念。数与形的结合是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深刻体会概念的好方法,数形结合妙用无穷,教学中凡是“数”与“形”能够结合起来讲的,一定要尽量结合起来讲。 3.逆向分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人的思维是可逆的,但必须有意识地去培养这种逆向思维活动的能力。对某些概念还应从多方面设问并思考。 4.讲清数学概念之内涵和外延,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概念反映的所有对象的共同本质属性的总和,叫做这个概念的内涵,又称涵义。适合于概念所指的对象的全体,叫做这个概念的外延,又称范围。 5.揭示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使新概念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概念建立联系,把新概念纳入到已有概念体系中,同化新概念。教学中,应将相近、相反或容易混淆的概念放到一块来对比讲解,从定义、图形、性质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对比,从而正确理解把握概念.。 三、巩固概念 学生认识和形成概念,理解和掌握之后,巩固概念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巩固的主要手段是多练习、多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沟通概念、定理、法则、性质、公式之间的内存联系。我们可以选择概念性、典型性的习题,加强概念本质的理解,使学生最终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例如,当学习完“向量的坐标”这一概念之后,进行向量的坐标运算,提出问题: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三个顶点ABC的坐标分别是(1,2),(2,4),(0,2),试求顶点D的坐标。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不少学生运用平面解析几何中学过的知识(如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斜率、直线方程、中点坐标公式等),结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解法,有的学生应用共线向量的概念给出了解法,还有一些学生运用所学过向量坐标的概念,把点D的坐标和向量CD的坐标联系起来,巧妙地解答了这一问题。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尽快地投入到新概念的探索中去,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以及探索和创造的欲望,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内心的体验和创造。除此之外,教师通过反例、错解等进行辨析,也有利于学生巩固概念。 总之,在中学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只要针对学生实际和概念的具体特点,注重引入,加强分析,重视训练,辅以灵活多样的教法,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概念,才能更好地完成数学概念的教学任务,从而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

问题的提出 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要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教师是关键。教师应首先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以及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也是课程的研究、建设和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为了更好实施新课程,教师应积极的探索和研究,提高自身的数学专业素养和教育科学素质。 数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学习需要。运用多种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他们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对数学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提高数学素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为未来发展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二、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对策 1. 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 为了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多样性的基本理念,使不同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高中数学课程设置了必修系列和四个选修系列的课程。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根据国家规定的课程方案和要求,结合各自的潜能和兴趣爱好,制定数学学习计划,自主选择数学课程,在学生选择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不同水平、不同志趣和发展方向给予具体指导。 2. 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发展能力 教师应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具体来说: (1)强调对基本概念、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中应强调对基本概念、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如函数、运算、空间观念、数形结合、向量、导数、统计、随机观念、算法等,要贯穿高中数学教学始终,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由于数学高度抽象的特点,注重体现基本概念的来龙去脉。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抽象出数学概念的过程,在初步运用中逐步理解概念的本质。 (2)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 熟练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对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重视运算、作图、推理、处理数据以及科学计算器的使用等基本技能训练。但应注意避免过于繁杂和技巧性过强的训练。 (3)与时俱进地审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随着时代和数学的发展,高中数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在发生变化,教学中要与时俱进地审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例如,统计、概率、导数、向量、算法等内容已经成为高中数学的基本知识。对原有的一些基础知识也要用新的理念来进行教学。例如,立体几何的教学可从不同视觉展开--从局部到整体,从整体到局部,从具体到抽象,从一般到特殊,而且应注意用向量(代数方法)处理有关问题;不等式的教学要关注它的几何背景和应用;三角恒等变形的教学应加强与向量的联系,简化相应的运算和证明。又如,口头、书面的数学表达是学好数学的基本功,在教学中也应给予关注。同时,应删减烦琐的计算、人为技巧化的难题和过分强调细枝末节的内容,克服"双基异化"的倾向。 3. 注重联系,提高对数学整体的认识 数学的发展既有内在的动力,也有外在的动力。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要注意数学的不同分支和不同内容之间的联系,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高中数学课程是以模块和专题的形式出现的。因此,教学中应注意沟通各部门之间的联系,通过类比、联想、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等方式,使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感受数学之

必修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案完整版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乃书于纸上。毕而卧。凄然入梦。乙酉年七月初七。 -----啸之记。 目录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 1.2.1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1课时) (3) 1.2.2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1课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 球的体积和表面积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平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 — 2.1.4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3 — 2.2.4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3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2、3.4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章小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1两直线的交点坐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2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两点间距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圆与方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 圆的标准方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圆的一般方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3 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