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全球价值链_世界城市网络研究的新视角_王宝平

全球价值链_世界城市网络研究的新视角_王宝平

全球价值链_世界城市网络研究的新视角_王宝平
全球价值链_世界城市网络研究的新视角_王宝平

〔文章编号〕1002-2031(2012)06-0009-08

全球价值链:世界城市网络研究的新视角

王宝平徐伟黄亮

〔摘要〕城市网络是城市存在的空间范式,它在空间尺度上可划分为世界城市网络和区域城市网络。其中,世界城市

网络研究经历了世界城市、世界城市等级体系、世界城市网络三个阶段;区域城市网络则包括巨型城市区、全球城市区域、城市群等研究领域。世界城市网络所运用的生产者服务业分析方法中的单一中心城市模式与区域城市网络的封闭模式相互割裂,不能合理解释当代世界城市体系的空间格局及内在关系。全球价值链可将世界城市网络与区域城市网络有效融合,是研究不同功能城市所组成的多元世界城市网络模式的分析工具。

〔关键词〕世界城市网络;区域城市网络;全球价值链〔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王宝平(1980—),男,陕西西安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发展;徐伟(1959—),男,加拿大莱斯桥大学地理系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紫江学者,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发展;黄亮

(1975—),男,江苏无锡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发展。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1JJDZH006)。〔收稿日期〕2011-11-17〔修回日期〕2012-01-15

城市不能孤立地存在,城市之间的联系是“城

市的第二本质”[1]

。1980年以来的全球化浪潮加速了跨国公司的全球重组、产业的国际转移趋势,使得世界城市体系之间的联系日益频繁,城市组织呈现出网络化趋势。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也使

得城市网络成为世界城市体系组织的新范式[2]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发展的大背景之下,西方学者将网络概念引入到世界城市体系研究之中,开创了世

界城市网络的研究领域[3]

。近些年来,在区域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从城市区域视角分析区域城市网络

已成为城市地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形成了诸如大

都市区、都市圈、巨型城市区、全球城市区域、城市群

等相关的研究领域。

尽管世界城市网络与区域城市网络研究取得了

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明显的理论缺陷。例如,世界城市网络分析框架仅包含世界主要中心城市的单一中心城市模式,不能合理解释当代世界城市网络的发展格局

[4]

,区域城市网络的内向性趋向限制了区域城市与世界城市网络的衔接。本文通过梳理

全球尺度下的世界城市网络及国家或地方尺度下的

区域城市网络(巨型城市区、全球城市区域、城市群等)的主要研究脉络与研究成果,总结出两种尺度下城市网络研究的缺陷,并提出融合世界城市网络与区域城市网络的多元世界城市网络研究的新视角

总第203期

城市问题2012年第6期

与新方法。

一世界城市网络

对于世界城市网络的理解,学者们大多借鉴了“流的空间”(Space of Flow)[5]理念,并赋予了世界城市相互联系的思想。泰勒提出了世界城市网络的概念,认为世界城市网络是作为世界经济的网络层次,作为网络多重中心的城市节点层次,作为创造网络的服务公司次节点层次所构成的一个多重网络系统[6]。由于研究视角及方法的不同,有学者将跨国公司等看作为世界城市网络的塑造者[7-8]。

世界城市网络研究起源于霍尔提出的世界城市的概念,此后弗里德曼在“核心—边缘”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世界城市假说,萨森以讨论纽约、伦敦、东京等城市为基础提出了全球城市假设,而在卡斯特提出关于信息城市的“流的空间”概念之后,泰勒开创了世界城市网络研究的新阶段。从世界城市网络理论的发展脉络来看,有关世界城市研究的理论框架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世界城市研究、世界城市等级体系研究、世界城市网络研究。世界城市网络研究丰富了当代城市研究的内涵,推动了对知识经济条件下当代城市发展演变规律的认识。

1.世界(全球)城市

早期世界城市个案研究主要从功能出发,提出世界城市的概念、属性与内涵。霍尔提出了世界城市的概念,对伦敦、巴黎、莫斯科、纽约、东京等处于世界顶尖位置的城市的政治、贸易、通讯设施、金融、文化、技术以及高等教育进行了全面研究。他认为,世界城市就是那些已对全世界或大多数国家产生经济、政治、文化影响的第一线大城市,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主要的政治权力中心,国家贸易中心,主要银行所在地和国家金融中心,各类专业人才聚集中心,信息汇集和转播中心,大的人口中心等[9]。海默在世界经济体系研究中,提出了世界“经济转向”及总部控制在当今世界中的主宰地位,认为跨国公司总部趋向集中于世界主要的城市,如纽约、伦敦、巴黎、波恩、东京等。在这之后的许多研究把跨国公司总部作为判别城市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位序的重要指标[10]。科恩认为,世界城市是新的国际劳动分工的协调和控制中心,并运用“跨国指数”和“跨国银行指数”两个指标分析了若干城市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11]。弗里德曼提出了著名的世界城市假说,认为世界城市是全球经济体系的中枢或组织节点,它集中了组织和控制世界经济战略性的功能,其形成的过程是“全球控制力”的产生过程,这种控制力主要体现在企业总部、国际金融、全球交通和通讯、高级商务服务方面[12]。根据弗里德曼对世界城市主要特征的总结,我们可以认为世界城市的“全球控制力”的生产过程是世界城市本身所具有的特质和新国际劳动分工的产物。萨森的全球城市假说则从世界经济体系的视角切入,对纽约、伦敦、东京进行了实证研究,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国际化程度、集中度和强度,通过对全球领先的生产性服务公司的分析来诠释全球城市[13]。其主要观点包括:经济全球化使中心功能向少数城市聚集,是全球城市形成的基本动力;全球城市是专业化服务、金融创新产品、市场要素的生产基地;全球城市的不断发展影响了全球城市与其所在国家之间的关系,造成了国家城市体系的间断性;全球城市的产生使得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出现极化。萨森的主要贡献是将生产性服务业引入到全球城市研究之中,其全球城市理论的核心思想为全球城市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空间的历史阶段”,是全球性生产的控制中心。卡斯特提出的“流的空间”理念,认为信息时代的全球支配性功能和过程是以网络来联系的。在全球信息网络中,世界城市充当着主要的节点,世界城市是那些在全球网络中将高等级服务业的生产和消费中心与他们的辅助性社会联系起来的地方。卡斯特关于世界城市的研究给予了世界城市动态和联系的内涵。

20世纪90年代初期,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城市提出了建设国际性城市的目标,国内学者有关世界城市的研究随之出现。这一时期,国内学者主要对世界城市的概念、内涵、特征进行了界定和梳理。早期,国内学者对于世界城市的理解主要受到世界城市假说的影响,提出了一些对世界城市的认识。例如,汤正刚认为,世界城市是在国际劳动分工、国际贸易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过程中形成的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中心,或者是某一国际区域、某一特定功能的国际性城市[14];宁越敏认为,世界城市是协调和控制全球经济活动的中枢,也是国际性的政治和文化中心[15];沈金箴、周一星认为,“世界城市”是指一种“世界城市地位”,它既是个体概念,也是群体概念,既强调不同城市的共性,也重视城市间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综合有关文献提出了判别世界城市的指标体

系[16]。近年来,受萨森全球城市假说的影响,国内学者将生产者服务业也纳入到了对世界城市的理解中[17]。

国内学者还从劳动分工、经济全球化等方面论证了世界城市的成因。宁越敏是国内最早将国际劳动分工理论引入世界城市研究的学者,他认为劳动分工是全球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18]。李国平认为,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增长重心转移、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空间重组以及区域基础都对世界城市格局形成及发展具有深刻影响[19]。沈金箴以东京为例实证分析了世界城市形成的机制,认为东京在世界城市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有四个特点:以创新为源泉的雄厚综合经济是东京成为世界城市的基础;国家信息中心的角色是东京形成世界城市核心功能的关键;以国家战略要求为发展主旨是东京得以发展成为世界城市的重要保证;再塑全球竞争力是东京保持其世界城市地位的主要手段[20]。谢守红认为,经济全球化对城市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城市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并最终导致世界城市的形成,他同时指出,全球化通过全球金融整合、全球服务性经济、跨国公司与国际生产网络、国际贸易的增长与转变、全球通信网络等几个途径促进了全球城市的发展[21]。

2.世界城市等级体系

在对世界城市个案的研究过程中,西方学界注意到众多城市都具有世界城市的特征,于是众多学者和研究机构开展了世界城市等级体系的研究。其中弗里德曼以及泰勒与沃克对全球城市等级的划分影响最大。弗里德曼从“核心—边缘”结构理论出发对全球城市等级结构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衡量全球城市等级的七种指标:主要的金融中心、跨国(包括区域)公司总部、国际性机构、快速成长的商业服务业部门、重要的制造业中心、主要的交通运输节点、人口规模,并依照已有的世界银行的标准,将全球城市按核心与半边缘国家(地区)区分为主要和次要两大类(表1)[22]。泰勒和沃克将生产性服务业研究方法应用到全球城市等级的划分中,对会计、广告、金融和法律四种主要的生产性服务业总部及分支机构在世界各大城市的分布情形进行了分析。上述行业的总部与分支机构在世界各大城市的分布愈多则得分越高,最高为12分,得分在3分以下者代表尚未成为全球城市。通过对55个城市与46个生产服务公司的分析,他们得出了世界城市等级体系划分方案(表2)[23]。这种等级分类通过各种指标计算将世界城市体系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为识别世界城市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并为后续的世界城市网路研究提供了一组可经检验的具有世界城市性质的研究对象。但是,世界城市等级体系研究采用的仍然是多城市比较的方法,重属性数据而轻关系数据,不能解释世界城市等级体系中各城市之间的关系,因此有很大的局限性。

表1弗里德曼的世界城市等级体系

核心国家和地区半边缘国家和地区

首位次位首位次位

伦敦布鲁塞尔

巴黎米兰

鹿特丹维也纳

法兰克福马德里

苏黎世约翰内斯堡

纽约多伦多圣保罗布宜诺斯艾利斯

芝加哥迈阿密里约热内卢

洛杉矶休斯敦加拉加斯

圣佛朗西斯科墨西哥城

东京悉尼新加坡香港

台北

摩洛哥

曼谷

汉城

表2泰勒与沃克的世界城市等级体系

级别城市

α世界城市

a伦敦、巴黎、纽约、东京

b芝加哥、法兰克福、香港、洛杉矶、新加坡β世界城市

a圣佛朗西斯科、悉尼、多伦多、苏黎世

b布鲁塞尔、马德里、墨西哥城、圣保罗

c莫斯科、首尔

γ世界城市

a

阿姆斯特丹、波士顿、加拉加斯、达拉斯、杜

塞尔多夫、日内瓦、休斯敦、雅加达、墨尔本、

大阪、布拉格、圣地亚哥、台北、华盛顿

b曼谷、北京、斯德哥尔摩、华沙

c

亚特兰大、巴塞罗那、柏林、布宜诺斯艾利

斯、布达佩斯、哥本哈根、汉堡、伊斯坦布尔、

迈阿密、吉隆坡、马尼拉、明尼阿波利斯、蒙

特利尔、慕尼黑、上海

3.世界城市网络

传统的世界(全球)城市研究偏重于对城市特点的刻画与描述,缺乏对其发展演变规律的探究,其本质上是一种静态的研究方法。随着对世界城市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发现世界城市层级体系已不能揭示世界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全球化与信息

化的时代,工业经济所主导的全球等级体系在慢慢消亡,代之以“全球—地方”垂直联系为原则的世界城市网络体系,由此世界城市研究视角转向了世界城市网络。早期关于世界城市网络的研究主要是通过电信容量、航空客流、互联网进行分析[24-25]。国内学者也采用类似方法对中国城市网络进行了实证研究,采用中国航空航班数据、互联网骨干网数据来分析中国城市网络的空间组织结构[26-29]。

随着萨森运用高级生产性服务业对全球城市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之后,众多学者也将高级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研究世界城市网络的重要手段。泰勒等人把世界城市看作是彼此连接的网络体系中的“全球服务中心”,认为世界城市网络的构建内容是全球服务公司办公点内以及办公点之间的那种很少面对面的接触,通过办公点间的各种信息、观念、知识和教育等这些物质流彼此连接在一起[30]。泰勒等采用会计、金融、广告和法律四种高级生产性服务在主要世界城市的分布和联系,从组织角度探索了世界城市间的关系,尤其是伦敦与其他全球城市的联系程度[31]。同时泰勒认为世界城市网络不是一个一般的网络,它具有三个层次的含义:作为构成世界经济的网络层次;作为网络多重中心的城市节点层次;作为创造网络的服务公司次节点层次。他认为后者是最重要的层次,并从容纳力、支配指挥力和通道三大方面,以世界城市连接、国际金融连接、支配中心、全球指挥中心、地区指挥中心、高连接通道、新兴市场通道这七个指标,对城市网络的作用力进行了测定,又在公司层面上对城市网络的复杂关系进行了深入剖析。当然,世界城市网络作为一个动态的网络,城市间的网络连接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之中。泰勒等通过对2000年与2004年相同服务业企业的信息运用相同的研究方法进行纵向对比研究,揭示了世界城市网络结构的变化,指出世界城市网络的总体格局变化不大[32]。但是,其他学者通过对世界城市网络2000年与2008年的对比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的世界城市在世界城市网络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网络连接度明显增强,其中以北京、上海、莫斯科等城市最为明显[33-34]。

从电信容量、航空客流、互联网、生产者服务业、跨国公司网络等联系对世界城市网络进行研究虽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仅关注少数顶级世界城市而忽视众多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专业化城市,研究视角并未突破传统世界城市的研究框架,且分析往往侧重世界城市之间的联系而忽视内部网络的形成机制和治理结构的分析,因此其贡献大多集中在方法论方面。

二区域城市网络

世界城市网络研究侧重于对世界城市体系顶端城市的网络分析,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化,西方学术界开始反思这种单一中心城市网络的地理空间模式是否能够反映当代世界经济地理格局的真实面貌。单一世界城市能够代表一个国家或区域参与国际竞争吗?显然,世界城市不能承担一个国家或区域所有的经济功能,而城市区域作为产业集群的空间载体,可以承担大部分经济功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由此西方学者开始关注世界城市与腹地低等级城市的联系,研究视角转向区域城市网络。区域城市网络研究最主要的成果包括巨型城市区、全球巨型城市区、城市群等。

1.巨型城市区与全球城市区域

霍尔在研究东亚地区时提出了巨型城市区(Mega-City Region,MCR)的概念[35]。它是由形式上分离但功能上相互联系的一组形体相当的城市(镇)组成,在一个或多个较大的中心城市周围集聚,通过新劳动功能分工显示出巨大的经济力量。这些城市(镇)既作为单独实体而存在(大多数居民在本地工作并且大多数工人是本地居民),也被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承载“流的空间”的电信电缆传输的密集人流和信息流所连接,从而作为更广阔的功能上的城市区域存在,具有多中心性、多功能性和网络性等特点。巨型城市区有两个基本的理论假设:一是高级生产性服务业的信息流溢出全球城市网络,使区域层面的城市之间产生相互联系,从而导致全球巨型城市区的出现;二是在巨型城市区中,知识密集的高级生产性服务业公司及其产生的“流”,与多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相关联。佩尼等开展了对欧洲的英格兰东南部巨型城市区的系统研究,通过界定研究范围、巨型城市区现状特征,提出巨型城市区的分析单元为功能性城市地区(Func-tional Urban Region,FUR),并对巨型城市区内生产性服务业的联系进行了定量分析[36]。巨型城市区理论沿袭了世界城市网络的研究方法,在理论上拓展了世界城市的研究范畴,将世界城市与腹地低级别城市联系起来,但仅讨论了区域内中心城市的网络结构和功能划分,并未突破传统城市网络的理论范畴。国内学者引用巨型城市区和全球城市区域对

中国“长三角”等区域城市网络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长三角”区域具有多中心、功能性和网络性特征,是一个多中心网络状的城市区域[37-38]。

斯科特于2001年正式提出了全球城市区域(GCR)的概念[39],并认为全球城市区域日益成为现代生活的中心,全球化发挥了其作为所有生产活动———包括制造业、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和低技术产业的重要性。狭义的城市已经不如城市区域或者是区域网络中的城市。按照斯科特的研究,全球目前有超过300个全球城市区域,且人口都超过100万,其中至少有20个全球城市区域的人口超过了1000万。它们包括了我们熟悉的一些由一个强中心主导下的大都市带,如大伦敦和墨西哥城,还包括了一些由多个地理中心单元组成的城市网络。全球城市区域的提出是为了强调在全球经济和政治舞台上,其日益增长的作为必要空间节点的作用,其意义主要在于总结目前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城市网络的特征。国内学者同时提出了全球区域(Global-Region)的概念,并对全球区域与全球城市区域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前者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方面是区域的规模和作用,这决定着区域是否在全球具有一定的地位;另一方面则是区域的文化和制度,这决定着区域发展的特性与长远发展的潜力[40]。

巨型城市区理论、全球城市区域理论沿袭了世界城市网络和世界城市等级体系的研究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世界城市研究的城市空间范畴,更关注了城市区域内部的联系及作为一个空间整体参与全球竞争的作用,如波特在《全球城市———区域:趋势、理论与政策》一书中认为,城市区域已成为一种与国家、跨国组织同时存在的重要经济地理单元参与国际经济竞争[41]。但是,现有的区域城市网络研究很少涉及区域内城市与其他全球区域城市的空间联系,仅关注城市区域内的网络连接,缺乏区域城市网络与世界城市网络之间关系的分析,如巨型城市区之间的联系方式、联系强度、巨型城市区与更为宏观的世界城市网络的连接等。因此,区域城市网络与世界城市网络的衔接,将有助于解读当代全球城市网络这一复杂的系统。

2.城市群与城市体系

西方学术界对于区域性城市网络的研究并非始于世界城市网络,早期有关城市群的研究如大都市带(Megalopolis)理论[42]、超级都市区(Megaurban Region,MR)理论[43]、大都市伸展区(Extended Met-ropolitan Regions,EMRs)理论[44]等无不深刻地包含着对区域城市网络的刻画与解释。国内早期对于区域城市网络的研究更侧重于城市体系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中国城市体系的等级结构、位序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和联系强度等方面的分析上[45-52]。近些年来,我国学者对于我国城市群的实证研究则十分活跃,主要体现在城市群空间结构、网络联系、产业结构及城市群稳定性等领域[53-58]。国内学者对中国城市网络的研究经历了从城市等级体系到城市群网络化的视角转变。早期由于中国经济并未融入世界经济,对于城市体系、城市群的研究主要是在封闭的国家城市体系的框架下进行;同时地方政府对于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理论与思想的需求也需要学者关注城镇体系、城市群的研究。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城市网络及其与世界城市网络的连接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

经过国内外学者的不断探索,城市网络理论形成了全球尺度的世界城市网络和国家(区域)尺度的区域城市网络理论。但是,目前对于城市网络的研究多为识别性分析,即对现象的分析和总结,如世界城市等级体系、世界城市网络、巨型(全球)城市区域、城市体系的识别及联系等,对城市网络联系的内部机理、网络治理模式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而且世界城市网络和区域城市网络理论的割裂现状依然存在,对两者之间的联系很少探索。此外,世界(区域)城市网络研究的方法和工具也略显单一,仅从物理联系、生产性服务业网络、公司网络等几个角度对城市网络进行分析极大地限制了城市网络理论的发展。鉴于当代世界城市网络的新发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科技城市、制造业中心城市不断被纳入到世界城市网络的范畴,全球城市区域城市网络化发展不断深化,都要求有一种新的世界城市网络分析工具,将承担不同功能的国际性城市纳入进世界城市网络的地理范畴。

三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世界城市网络研究的新视角

随着对城市网络研究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开始认识到目前世界城市网络研究的缺陷,尤其是运用少数几种先进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网络研究特定世界城市之间的联系,并不能解释当前世界经济所能包括的地理范畴。由此,许多学者提出了运用全球价值链这一理论工具来研究世界城市网络的思路[59-61]。

全球价值链研究起源于对财富如何从边缘向核心转移以及维持和加深不平等发展这一现象的关注。由霍普金斯和沃勒斯坦提出,并经格里菲等人完善的“全球商品链”(Global Commodity Chain,GCC)理论[62-63],主要集中于对公司及其他机构的价值创造体系的研究,即研究跨国网络控制及其过程中的价值创造与分配,以及从原材料开采、主要加工过程扩展到贸易、服务及制造过程,再到最终消费和废弃物处理等不同阶段的一系列节点。格里菲等学者在全球商品链的分析框架之上提出了全球价值链分析框架[64]。全球价值链作为研究全球性的分散化生产系统的理论工具,主要集中于对产业、公司及其他机构的价值创造体系的分析,研究跨国网络控制及其过程中的价值创造与分配,这一理论工具可有效反映当代全球分散化生产过程中不同城市空间单元参与经济活动的过程、联系及权利关系。

目前,运用全球价值链分析世界城市网络的文献较少,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关注了全球价值链框架下发展中国家世界城市(区域)与世界城市网络的连接。佩尼特在对墨西哥城与圣地亚哥两个世界城市的研究中已将全球价值链和全球城市网络这两个研究框架概念性地联系起来,指出这两种理论之间存在“缺失的联系”(missing link)[65-66]。他认为,在墨西哥与智利两国的经济纳入到全球经济的过程中,墨西哥城与圣地亚哥两座世界城市是先进生产者服务业的集聚地,为墨西哥和智利的产业价值链提供生产性服务,两个城市中的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作用是将两国的生产与全球市场联系起来。然而,佩瑞特对全球价值链与世界城市网络的研究仅从价值链与先进生产性服务业的联系方面解释了墨西哥城与圣地亚哥两个个体城市的世界城市化过程,并未将全球价值链深入到更为广阔的多元世界城市网络研究之中。罗森等采用巴西主要公司的服务外包空间选择数据,对巴西“决策城市”(公司总部所在城市)与“服务城市”(先进生产者服务业所在城市)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分析,根据先进生产者服务业(金融、保险、会计、广告、法律、咨询)与其他产业的联系,来分析巴西的城市网络结构[67]。其研究结果显示,圣保罗与里约热内卢在巴西城市网络中处于顶端位置,是城市网络的决策城市和服务中心,其他低级别城市如坎皮纳斯、萨尔瓦多等,则通过其价值链中的先进生产者服务业融入世界城市网络。韦德与弗德研究了胡志明市的世界城市化过程,认为胡志明市通过全球价值链嵌入到了世界城市网络之中,通过考察电子产业全球价值链,指出胡志明市在价值链中主要承担基本电子元器件制造的功能[68]。这类研究有助于理解在构建全球城市与世界城市网络之间联系(产品流)的过程中全球价值链的重要作用。同时,他们的研究空间从全球化的城市核心(胡志明市)扩展到了全球化的城市区域(湄公河三角洲),对区域内的价值链升级及劳动力转移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胡志明市经济全球化过程的区域影响。遗憾的是,由于数据的缺乏,此研究没有讨论价值链与先进生产性服务业的联系。

将全球价值链引入世界城市网络的研究框架之中,并通过生产性服务业与全球城市网络联系起来,此研究视角克服了世界城市网络研究仅包含特定城市的不足之处,将世界城市网络与区域城市网络相互融合,形成了多元世界城市网络的理论框架。但目前的研究成果大多仅关注特定城市的世界城市化过程,并没有广泛探讨多种类型世界城市网络的基本空间格局,对多元世界城市网络的形成发展机理的理论解释也就更为缺乏。

四结论

城市网络是城市存在的空间范式,城市是城市网络组成的节点要素,它通过一系列“流的空间”(基础设施、生产者服务业、跨国公司等)联系结网。城市网络反映了世界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本质。

经过国内外学者的不断探索,城市网络理论形成了由世界城市网络和区域城市网络组成的基本理论架构。世界城市网络经历了世界城市、世界城市等级体系、世界城市网络几个演进阶段,但它仍有许多有待深入研究和探讨的地方。全球价值链与世界城市网络的结合,为世界城市网络与区域城市网络的衔接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分析工具,它避免了运用生产者服务业研究世界城市网络所形成的单一城市网络的分析模式,可将具有不同功能的国际性城市纳入进世界城市网络的分析框架,形成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城市网络模型。

从城市网络理论研究的脉络可以发现,世界城市体系已经从垂直的等级结构转向扁平的网络结构,且更重视世界城市发展的区域基础与网络研究。这就对我国城镇研究提出了巨大挑战,即区域城市如何嵌入更高一级的世界城市网络,以及区域城镇体系如何通过功能分工实现有机联系。在众多关于世界城市研究尤其是国内世界城市研究的文献中,

对于推动世界城市发展的主体力量主要归结为城市发展的外部力量,如跨国公司、跨国生产性服务业等,而很少注重自下而上的内部推动力,如民营企业向大城市集中、人才的集中以及基于世界城市区域发展的推动作用等。

【Abstract】City network is the paradigm of urban space,and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world city network and regional city network in spatial scale.The researches on world city net-work have experienced three development stages:world city,world city hierarchy and the world city network.Regional city network researches include the mega-cities area,global city re-gions,urban agglomeration and other research groups.The world city network which uses 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s analy-sis is a single central city model and separated with regional city network which is a closed model.Two spatial patterns can’t rea-sonably expla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city system and the in-he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selves.Global value chains can effectively integrate the world city network and regional city net-work and will be an analysis tool for studying multi-city model of the world city network which is a composite of different func-tions cities.

【Key words】world city network;regional city network;global value chains

参考文献

[1]Taylor P.J.World Cities Network:A Global Urban Analysis[M].London:Rout ledge,2004

[2]汪明峰,高丰.网络的空间逻辑:解释信息时代的世界城市体系变动[J].国际城市研究,2007(2):36-41

[3]Taylor P J,Walker D R F.World cities:a first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their service complexes[J].Urban Studies,2001(1):

23-47

[4]周振华.全球城市区域:全球城市发展的地域空间基础[J].天津社会科学,2007(1):67-79

[5]Castells M.The rise of network society[M].Oxford:Blaekwel1,1996

[6]Taylor P.J.,Walker D.R.F.,Catalano G.Diversity and power in the world city network[J].Cities,2002(4):231-241

[7]Arndt S.,Kierzkowski H.Fragmentation:New Production Patterns in the World Economy[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1-

16

[8]Wall R.S.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Randstad cities within com-parative worldwide corporate networks[J].Tijdschrift voor Econo-

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2009(2):250-259

[9]Hall P.The world cities[M].London:Heinemann,1966

[10]Hymer S.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and the law of uneven de-velopment.In:Bhagwati J.Economics and world order from the

1970s to the1990s[M].Collier.MacMillan,1972:113-140[11]Cohen R B.The New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and Urban Hierarchy in Urbanization and Ur-

ban Planning in Capitalist Society[M].New York:Methuen,

1981:287-315

[12]Friedmann J.The world city hypothesis[J].Development and Change,1986(17):69-83

[13]Sassen S.The global city:New York,London,Tokyo[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

[14]汤正刚.国际性城市的基本特征与形成条件[J].城市问题,1993(6):16-19

[15]宁越敏.世界城市的崛起和上海的发展[J].城市问题,1994(6):16-21

[16]沈金箴,周一星.世界城市的涵义及其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启示[J].城市问题,2003(3):13-16

[17]陈璐.论上海全球城市建设[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6):793-796

[18]宁越敏.新国际劳动分工、世界城市与我国中心城市的发展[J].城市问题,1991(3):2-7

[19]李国平.世界城市格局演化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基本定位[J].城市发展研究,2000(1):12-16

[20]沈金箴.东京世界城市的形成发展及其对北京的启示[J].经济地理,2003(4):571-576

[21]谢守红.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的形成[J].国外社会科学,2003(3):18-21

[22]Friedmann J.The world city hypothesis[J].Development and Change,1986(17):69-83

[23]Taylor P.J.,Catalano G.,Walker D.R.F.Measurement of the world city network[R].In GaWc Research Bu11etin,No55,2001[24]Smith D.A.,Timberlake M.F.World city networks and Hierar-chies,1977-1997[J].The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2001(10):1656-1678

[25]Alderson Arthur S,Jason Beckfield.Power and Position in the World City System[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2004

(4):811-851

[26]周一星,胡智勇.从航空运输看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J].地理研究,2002(3):276-286

[27]于涛方,顾朝林,李志刚.1995年以来中国城市体系格局与演变———基于航空流视角[J].地理研究,2002(6):1407-1418[28]汪明峰.浮现中的网络城市的网络:互联网对全球城市体系的影响[I].城市规划,2004(8):26-32

[29]汪明峰,宁越敏.城市的网络优势———中国互联网骨干网络结构与节点可达性分析[J].地理研究,2006(2):193-203[30]Taylor P.J.Specification of the world city network[J].Geo-graphical Analysis,2001(2):181-194

[31]Beaverstock J,Smith R G,Taylor P.World City network:a new mega geography?[J].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2000(1):123-234

[32]Taylor Peter J and Rolee Aranya.A Global‘Urban Roller Coast-er’?Connectivity Changes in the World City Network,2000-

2004[J].Regional Studies,2008(1):1-16

[33]Hanssens,Heidi,Derudder,Ben,Taylor,Peter J.‘The chan-ging geography of globalized service provision,2000-2008’

[J].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2010:1-15

[34]Ben Derudder,Peter Taylor,Pengfei Ni.Pathways of Change:Shifting Connectivities in the World City Network,2000-08

[J].Urban Studies,2010(9):1861-1877

[35]Hall P.Planning for the mega-city:a new eastern Asian urban form?In:Brotchie J,Newton P,Hall P(eds.),East West Per-

spectives on21st Century Urban Development:Sustainable East-

ern and Western Cities in the New Millennium.Aldershot:Ash-

gate,1999:3-36

[36]Pain,Kathy,Examining.‘Core-Periphery’Relationships in a Global City-Region:The Case of London andSouth East Eng-

land[J].Regional Studies,2008(8):1161-1172

[37]张晓明.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2006(10):1025-1036

[38]顾朝林.巨型城市区域研究的沿革和新进展[J].城市问题,2009(8):2-10

[39]Scott A J.Global City-Reg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40]李红卫,吴志强.Global-Region: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区域现象[J].城市研究,2006(8):31-37

[41]Scott A J.Global City-Reg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42]Gottmann J.Megalopolis:or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Seaboard[J].Economic Geography,1957(33):189-220[43]McGee T G.The emergence of Desa-kota regions in Asia:ex-panding a hypothesis.In:Ginsburg N,Koppel B,McGee TG

(eds.),The Extended Metropolis:Settlement Transition in A-

sia.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1991

[44]Ginsburg N.Extended metropolitan region in Asia:a new spatial paradigm.In:Ginsburg N,Koppel B,McGee T G(eds.),The

Extended Metropolis:Settlement Transition in Asia,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1991:27-46

[45]周一星,杨齐.我国城镇等级体系变动的回顾及其省区地域类型[J].地理学报,1986(2):97-111

[46]顾朝林.中国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分布模型及其结构预测[J].经济地理,1990(3):54-56

[47]宁越敏,严重敏.我国中心城市的不平衡发展及空间扩散的研究[J].地理学报,1993(3):97-104

[48]顾朝林,胡秀红.中国城市体系现状特征[J].经济地理,1998(1):21-26

[49]胡序威,周一星,顾朝林.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50]张京祥.城镇群体空间组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51]杨开忠,陈良文.中国区域城市体系演化实证研究[J].城市问题,2008(3):6-12

[52]顾朝林,庞海峰.基于重力模型的中国城市体系空间联系与层域划分[J].城市规划,2008(1):1-12

[53]姚士谋,朱英明,陈振光.中国城市群[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

[54]方创琳,宋吉涛,张蔷等.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组成与空间分异格局[J].地理学报,2005(5):827-840[55]车晓莉.大珠三角地区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变[J].城市规划学刊,2008(2):49-52

[56]王伟.中国三大城市群经济空间宏观形态特征比较[J].城市规划学刊,2009(1):46-53

[57]顾朝林.“十二五”期间需要注重巨型城市群发展问题[J].城市规划,2011(1):16-18

[58]刘荣增.跨国公司与世界城市等级判定[J].城市问题,2002(2):5-8

[59]Brown E.,B.Derudder,C.Parnreiter,W.Pelupessy,P.J.Taylor and F.Witlox.‘World City Networks and Global Com-

modity Chains:towards a world systems integration[J].Global

Networks,2010(1),12-34

[60]Neil M.Coe,Peter Dicken,Martin Hess and Henry Wai-cheung Yeung.Making connections:Global Production Net-

works and World City Networks[J].Global Networks,2010(1):

138-149

[61]Sassen S.Global inter-city networks and commodity chains:any intersections?[J].Global Networks,2010(1):150-63[62]Hopkins T.and Wallerstein I.Patterns of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world-system[J].Review,1977(2):11-145[63]Gereffi G.and Korzeniewicz M.Commodity chains and global capitalism[R].Westport,Praeger,1994

[64]Gereffi G.A Commodity Chains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Global Industries[R].Unpublished Working Paper for IDS,1999[65]Parnreiter C.“Global City Formation in Latin America:Socioeco-nomic and Spatial Transformations in Mexico City and Santiago de

Chile”[C].Paper P resented at the99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New Orleans,2003:4-8[66]Parnreiter C.,Fischer K,Imhof K.“The world’s local bank”:Financial service provider,global commodity,chains and the

World City Network[J].MITTEILUNGEN DER OSTERREICH-

ISCHEN GEOGRAPHISCHEN GESELLSCHAFT,2005:37-66[67]Rossi E.C.,J.V.Beaverstock and P.J.Taylor.‘Transaction links through cities:“decision cities”and“service cities”in out-

sourcing by leading Brazilian firms[J].Geoforum,2007(38):

628-42

[68]Vind I.and N.Fold.‘City networks and commodity chains:i-dentifying global flows and local connections in Ho Chi Minh Cit-

y’[J].Global Networks,2010(1):54-74

(编辑:王明哲;责任编辑:刘嫒君)

全球价值链演变

全球价值链演变 一、全球价值链概念 全球价值链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涉及从原料采购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包括所有参与者和生产销售等活动的组织及其价值、利润分配,当前散布于全球的处于价值链上的企业进行着从设计、产品开发、生产制造、营销、交货、消费、售后服务、最后循环利用等各种增值活动。 二、全球价值链理论的演变 1、价值链(Value Chain)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众多学者相继提出价值链理论。1988年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在《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一书指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在《竞争优势》中,波特还突破企业的界限,将视角扩展到不同企业之间的经济交往,提出了价值系统(value system)概念,这是全球价值链概念的基础。在价值链的组成中,供应商具有创造和发送用于企业价值链之中外购投入的价值链,即上游价值。许多产品在到达顾客手里之前需要通过销售渠道的价值链,即渠道价值。企业的产品最终会成为其买方价值链的一部分,即顾客价值。这样,从上游价值到买方价值形成一个完整的价值系统。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揭示,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而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 2、价值增加链(Value-added Chain)。 科洛特(Kogut,1985)在《设计全球战略:比较与竞争的增值链》中用价值增值链(value added chain)来分析国际战略优势。科洛特认为:“价值链基本上就是技术与原料和劳动融合在一起形成各种投入环节的过程,然后通过组装把这些环节结合起来形成最终商品,最后通过市场交易、消费等最终完成价值循环过程”,“在这一价值不断增值的链条上,单个企业或许仅仅参与了某一环节,或者企业将整个价值增值过程都纳入了企业等级制的体系中”。科洛特还认为,国际商业战略的设定形式实际上是国家的比较优势和企业的竞争能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国家的比较优势决定了整个价值链条各个环节在国家或地区之间如何配置的时候,企业的竞争能力就决定了企业应该在价值链条上的哪个环节和技术层面上倾其所有,以便确保竞争优势。他也把价值增加链表述为一个过程:即厂商把技术同投入的原料和劳动结合起来生产产品、进入市场、销售产品的价值增值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单个厂商或许仅仅参与了某一环节,或者厂商将整个价值增值过程都纳入了企业等级制的体系中等,厂商的各种活动与技术都会同其他的公司发生联系。与波特强调单个企业竞争优势的价值链观点相比,这一观点比波特更能反映价值链的垂直分离和全球空间再配置之间的关系,因而对全球价值链观点的形成至关重要。 3、全球商品链(Global Commodity Chain,GCC)。

城市文化建设研究报告

北京市顺义区都市文化建设研究报告 目录 前言 (1) 一、顺义都市文化的自然历史渊源 (2) 1.顺义文化的自然秉性:善水利物 (2) 2.顺义文化的历史传承:融合文明 (4) 二、顺义都市文化的人文传统 (6) 1.顺义的商业文化:集商聚义 (6) 2.市井文化:厚德载物 (7) 3.红色文化:不屈抗争 (8) 三、顺义都市文化的当代进展 (9) 1.绿色生态文化:健康宜居 (9) 2.群众节庆文化:和谐民生 (10) 3.企业文化:诚信进取 (11) 4.国际枢纽文化:开放包容 (12) 5.现代农业文化:秉古誉今 (13) 6.顺义啤酒饮料文化:厚积薄发 (14)

四、顺义都市精神:顺潮宾水,尚德名义 (15) 1.顺潮宾水(顺潮滨水) (16) 2.尚德明义 (16) 五、顺义都市文化进展取向 (17) 1.爱护旧城历史文化,创新新城文化建设 (18) 2.新城建筑和街区:横看成岭侧成峰 (19) 3.“尚德明义”之表达:公共服务和商业街区 (20) 4.“顺潮宾水”之表达:滨水生态和国际街区 (21) 5.打造居民形象,营造都市文化 (26) 结束语 (27) 前言 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大力推进,都市文化越来越多被人们所认识、所重视,用文化的理念评价并提升都市质量品位已成为人们新的标准和要求,在当代都市的规划、建设、治理无一不包容着都市文化的要求,这是社会进步进展的必定。什么是都市文化、

都市文化如何建设、如何用文化的理念建设都市等内容,正成为人们探讨的重要课题。 都市文化是都市那个地理行政区划与都市历史形成过程中所产生、所制造的物质财宝和精神财宝的总和。都市,作为一个复杂的有机体,更多的具有地理、行政、区域、经济单位概念的意义,文化,则是一个都市的灵魂和气质,它隐含在都市的方方面面,给予都市特有的气质,反映都市人的价值取向、生活态度、审美水准,是衡量都市文明程度和人们综合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都市和人共同造就都市文化。都市文化是一个都市的标识,它折射出都市人群生存状况、行为方式、精神特征及都市风貌的总体形态,不同都市之间都市文化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和差异。顺义都市建设要打破“千城一面”的建设格局,打造具有鲜亮顺义特色的顺义都市文化。 一、顺义都市文化的自然历史渊源 1.顺义文化的自然秉性:善水利物 顺义位于北京市东北郊,城区距市中心30公里。东邻平谷,北连怀柔、密云,西接昌平、朝阳区,南界通州区、河北三河市。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性气候。境内已探明的矿藏有

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研究

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研究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早在1943年,美国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就首先提出了社会间接资本的概念,强调“在一般的产业投资之前,一个社会应具备在基础设施方面的积累”。当时,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工业落后、基础设施不健全、劳动生产率低下和收入水平低下等问题。罗森斯坦·罗丹认为,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走工业化的道路,全面地、大规模地在各个工业部门(尤其是基础设施部门)投入资本,通过这种投资的“大推进”来冲破经济停滞和贫困落后的困境与束缚,“推进”整个工业部门全面迅猛地发展。后来,罗森斯坦·罗丹又进一步阐述了这种思想。他(1966)认为,社会间接资本包括电力、运输和通信等在内的所有基础产业,它的服务具有间接的生产性,其最重要的产品是在其他产业中被创造出来的投资机会,“它们构成国民经济基础结构以及作为国民经济整体的分摊成本。” 美国经济学家沃尔特·惠特曼·罗斯托为了分析和论证他的“经济成长阶段论”,提出了“部门分析方法”。罗斯托为了强调他对基础设施的理解,使用了“社会先行资本”的概念。他指出:“各国在起飞前和起飞年代中,社会先行资本(主要是交通)所需的投资水平不同。”他还认为,“社会基础资本的先行建设……是起飞的一个必要但不是充分的条件。”“在起飞可能出现之前,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必须要有最低限度的先行社会基础资本

建设。这种先行的、最低限度的建设规模因各国经济状况不同而不同,取决于以前的历史、地理和自然资源等情况。历史(1914年以前的俄国)和当代的情况(1958年后的中国)都表明:在没有相应的前提性资本准备的情况下开始起飞的国家,它们在结构上的缺陷会导致起飞年代中的严重问题。”“社会先行资本的建立,在时间上具有确定无疑的优先性。”不过,罗斯托的“社会先行资本”概念有时又包括农业、教育等部门,显得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和随意性。 Mschauer D.于1989年对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关系的研究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他的研究结果表明:公共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水和能源供应,对城市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认为20世纪70年代早期至80年代末美国经济生活中生产率的下降,能从同时期公共资本量的恶化状况中得到解释。而Munnell A.在1990年运用空间分析方法证实了这些结论。Hiehl D.于1986年在给欧共体的一份报告中表明:基础设施对城市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还有学者对墨西哥、日本、西班牙等的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作过研究,得到了类似的结论。总之,在这些研究成果中,有一条共同的结论,那便是:基础设施的投资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日本经济学家南亮进也研究了基础设施问题,他认为基础设施可以称为社会间接资本,一般以运输和通信为代表,它们是经济增长所不可缺少的初期条件。 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在《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中以“为

城市形象与文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城市形象与文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一直以来,一个城市形象的传播都离不开文化的作用,文化在城市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中国知网作为数据源,通过文献调研法,对该领域的研究论文进行数据统计并作研究主题和内容的分析综述,为城市形象传播提供参考建议。 城市形象作为一个城市对外的窗口,对于一个区域的综合发展至关重要,也是该区域突出重围,彰显自身魅力的重要因素。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吸引他人的关键因素。利用城市文化来构建城市形象,在城市形象传播中尤为重要。因此,城市形象与文化的研究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城市形象研究状况 以“城市形象”为关键词搜索,截止目前为止,中国知网共收录文献7507篇,内容覆盖范围很广,包括社会学、经济学、建筑学、新闻传媒等学科。本文主要选取新闻传媒类论文为研究对象,按照研究内容和研究角度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城市形象的定义基础及发展、城市形象传播策略研究、城市形象媒介呈现研究。 1、城市形象的定义基础及发展 学术界对于城市形象的定义数不胜数,但是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 美国城市研究学者凯文林奇在其专著《城市意象》中提到,城市形象是通过人的综合感受而获得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道路、边界、

区域、标志物等方面,并提到“一个可读的城市,它的街区、标志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心态。” 美国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一书中认为城市形象是指人们对于城市的主观印象,是通过大众传媒、个人经历、人际传播、记忆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国内学者居易的《城市形象的基本概念及其感受》中则认为城市形象是城市建设中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是城市(或特定的区域)给人的印象或感受。包括精神感受系统、视觉感受系统、消费感受系统、风土人情感受系统。 张卫国在《城市形象设计理论探讨》中则提出城市形象是指城市给人们的综合印象,即城市这一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总的来说,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城市形象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人们对某一个城市或特定区域形成的主观印象。 2、城市形象传播策略研究 城市形象作为一个区域的软实力,必须通过一定的符码形式传递出去,才能吸引外界的公众。在此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传播策略至关重要。 何国平在《城市形象的传播模型与基本策略》一文中提出了城市形象传播的总体范式,即在城市定位元素资源与城市形象元素资源库的二元合力中形成一个最优方案,由此提出了城市形象传播的四个策略,利益相关者策略、城市营销策略、大众传媒策略和文化策略。 陶建杰的《城市形象传播的误区突破与策略选择》中也曾提到城

世界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若干新趋势和新理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总4203号 《经合组织国家的城市化趋势与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经合组织OECD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CDRF 合作项目 2010年3月10日 世界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若干新趋势和新理念 内容摘要:人类经济和社会活动空间分布格局已进入城市为主的时代。未来全球城市化步伐将呈现“南快北稳”的格局。大都市虽然举足轻重,但现有技术和产业条件下,发达国家一些大都市地区的扩展似乎触到了上限;而发展中国家将出现一批新的大都市群。全球化深化和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带动各国城市发展格局发生深刻、丰富而不对称的变化。城市竞争力日益取决于各种主体合作状况,以及在城市网络中所形成的独特优势。全球政治觉醒呼唤着包容性城市发展政策。在这些趋势下,城镇规划和促进城市和谐发展的理念等都在发生着重要变化。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发展趋势理念 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空间分布格局,已经进入以城市为主的时代。城市化和城市自身的发展过程,是人类活动的地理空间格局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过程。可以说,未来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特征和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类发展的特征和状况。 一、影响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因素 一国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如地理和气候状况,基本经济和政治制度、发展水平等,会影响其城市化和城市发展模式。除此之外,下列因素会在未来对各国城市化和城市发展产生比较重要的影响。 第一,全球化。全球化的本质是全球范围内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虽然从一般意义上讲,全球化背景下各类要素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重新配置,但从目前观察到的情况看,要素流动格局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不均衡和不对称性,具体而言,高端人才的流动性远远高于中低端人才;资本的流动性远远高于劳动力的流

城市发展研究投稿须知

(3)为住房非营利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提供适当支持。住房非营利组织并非是一个空壳,而是由土地、资金和住房等配套制度组成。英国和德国的住房非营利组织得到了政府在土地、税收和贷款方面的有力支持,特别是在发展初期。因此,在我国如果成立住房非营利组织,必须在资金和土地上给予相应的适度支持,特别是土地。 当然,对目前已经存在的事业单位性质的住房保障中心,可以在其组织架构的基础上,逐步调整其人力和资金等要素获得方式,促使其从“影子政府”的角色逐步过渡成真正的非营利组织,强化其非营利性和草根性。 (4)鼓励地方成立多种形式的住房非营利组织,展开竞争。鼓励地方成立多种形式的住房非营利组织,例如住房合作社、住房保障中心、住房慈善基金会,等等,让住房非营利组织之间展开竞争,确保其独立性和可持续性。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青年农民工城市安居支持模式研究:现状、路径与政策”(13YJA79000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人口空间结构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12CJL058)。 【参考文献】 [1] Bebbington, A. J., S. Hickey and D. Mitlin. Introduction: Can NGOs Make a Difference? The Challenge of Development Alternative[M]. 2008, London: Zed Books. [2] Drabek, A. G.. Development Alternatives: the Challenge for NGOs –An Overview of the Issues[J]. World Development, 1987, (15): 15-27. [3] Lewis, D., and N. Kanji.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Development[M]. 2009, Abingdon, UK: Routledge. [4] Power, G., M. Maury, and S. Maury. Operationalising Bottom-up Learning in International NGOs: Barriers and Alternatives[J]. Development in Practice, 2002, (12 ): 272-284. [5] Brass, J. N.. Why Do NGOs Go Where They Go? Evidence from Kenya[J]. World Development, 2012, (402): 387-401. [6] Nicola Banks & David Hulme. The Role of NGOs and Civil Society in Development and Poverty Reduction[M]. 2012, 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7] 徐湘林. 政治特性、效率误区与发展空间[J]. 公共管理学报. 2005, (8): 7—22. [8] 刘鹏. 从分类控制走向嵌入型监管:地方政府社会组织管理政策创新[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1, (5): 91—99. 【作者简介】 任媛(1981—),女,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住房政策、人口与区域发展问题。 《城市发展研究》投稿须知 《城市发展研究》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办的刊发探讨如何应对我国城市发展面临的一系列挑战的研究成果的学术性刊物,刊载城市规划、城市地理、城市经济、生态学以及相关学科的文章,基本栏目包括:城镇化、区域与城市、城市规划、低碳生态城市、城市安全、城市经济、城市交通、城市社会、城市文化、名城保护等。本刊来稿的取舍以学术质量为标准,均一视同仁。 1.篇幅与格式论著、综述等文稿,包括图、表在内,字符数一般不超过10000字,字数以6000~8000字为宜。论著一般应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包括单位名称、单位所在省份和城市、邮编)、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产生论文的研究基金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正文、图表、注释、参考文献、投稿日期、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别、籍贯、职称职务和研究方向)和通讯作者的联系方式(包括姓名、职称职务、电话和E-mail地址),以及英文版的题目、作者姓名、摘要和关键词。 2. 题目应简明、确切,便于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一般不超过20个字。中文题目中不得出现英文。 3. 署名应只限于选定研究方案,直接参与全部或部分研究工作和撰写论文,并对该论文有答辩能力的人员,按贡献大小排列。最多署5位作者姓名.英文摘要中,作者姓名的中文拼音,姓在前,名在后,姓的字母全部大写,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双名者中间无连字号。 4. 摘要论著应有中英文摘要,中文字数控制在300-400字之间。 5. 关键词一般3~6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写在摘要的下方。 6. 中图分类号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标明文章的中图分类号。 7. 正文层次序号不宜过多,一般为3级,最多不超过5级。各层次一般应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1”、“2.1”、“3.1.1”等。 8. 数字的用法以GB/T 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规定》为准。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9. 计量单位以GB 3101-1993《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为准。 10 . 缩略词凡已被公认的缩略词可不加说明而直接引用。例如:CBD、GIS等。不常用的、新兴学科的缩略词,在文中首次出现时应附原词。 11. 表格与插图均应少而精,设计正确,使人容易看懂,并按顺序附在正文内。表格应按统计学制表原则,采用三线表,标明序号和表题,表中同一项目保留小数的位数应一致,上下行位数要对齐。线条图要求图面清洁、线条清晰、粗细均匀、比例得当。照片图应提供原始照片,清晰明确,标注好图号。表格与插图的题目需用中文表达。 12. 参考文献论著、综述列出的文献仅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章,且以引用近期发表的论著为主,未公开发表的不宜引用(必要时可在文中加注说明),已肯定将被公开刊物采用者可注明“待发表”。参考文献按文中引用先后编号,附于文末,并在文中引用处右上角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注明。文献书写格式参照GB 3469-1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标注。所有参考文献均需标明起止页码。 13. 其他来稿不得一稿多投。本刊对稿件有权删改。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均同时在上述载体发表。作者若不同意将文章编入上述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V ol.22 No.3 2015·C18·

城市文化及文学研究

历史变革 昆山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居住。 古名娄邑,春秋战国时期先属吴,后属越,继又归楚。吴王曾在这里豢鹿狩猎,故又名鹿城。秦置娄县。南朝梁大同初年(535-536年)始名昆山县。唐天宝十年(751年),分置华亭县,昆山县治由昆山(今松江县小昆山)迁至马鞍山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又分置嘉定县。元代曾升昆山为州,明代复为县。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置新阳县,与昆山同城分治。民国元年(1912年),昆、新两县并为对外开放昆山县。1949年5月13日昆山解放。1984年列为开放县。1987年末,有7个县属镇,13个乡,467个行政村,54.87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596人。主要为汉族,另有回、满、彝、蒙古、布依、土家、哈尼族88人。 革命传统 昆山人民富有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 隋末,就有朱燮领导农民起义军反抗封建统治者的斗争。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昆山军民抗击围城倭寇,历时45天,大小30余战,终于将入侵的倭寇赶出家园。清初,全县人民奋起反抗清朝统治,杀县丞,烧县衙,推王佐才率师起义。后遭清军镇压,起义失败,王佐才不屈而死,全城军民被杀者十之有四。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占领昆山,同治二年(1863年),清军大举反扑,在半个多月的昆山保卫战中,守城军民殉难者数以万计。清末,锦溪、巴城、陆家桥、正仪、杨湘泾等地,先后发生农民抗粮抗租斗争。辛亥革命前不少昆山籍人加入同盟会,参加革命活动。辛亥革命爆发,昆山人民举义旗,逐知县,迎来光复。 民国14年(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中共党员刘重民来昆宣传反帝爱国,各界民众积极响应。民国15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中共党员王芝九来昆开展革命活动,帮助筹建国民党昆山县党部,并建立中共昆山独立支部。民国28年,昆山创建第一支抗日武装--陶一球部队,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后整编为新四军江抗第三支队第一中队。同年开始建立县、区抗日民主政权、地方武装和群众组织,抗日活动遍及城乡。"皖南事变"后,革命武装力量受挫,党政军人员大部北撤,留守党员仍坚持原地斗争。民国32年恢复昆东、昆南抗日武装斗争,并发展了淀山湖抗日游击根据地,在斗争中壮大了地方党组织。抗战胜利后,地下党发动群众,积聚力量,同国民党反动派开展各种形式的斗争,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迎来了昆山的解放。在抗日战争和国内革命战争中,在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以及在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中,有113名烈士为国捐躯。 著名人物 昆山人文荟萃,人才辈出。 自宋至清有进士476人,其中武科17人。南宋范成大,为当时文坛四大家之一;大学士、文学家卫泾“忧国忘家,始终一节。”元有名士顾阿瑛,精于音律诗画,终身不仕。明有卢熊,著有《吴郡广记》、《苏州府志》、《兖州府志》;有航海家费信,随郑和、杨敏四下西洋;有大学士顾鼎臣,疏请改筑昆山县城,免遭倭难;有哲学家魏校,为一代名儒,南都四君子之一;有著名文学家归有光,为古文运动代表,称唐宋派;有戏曲家顾坚、魏良辅、梁辰鱼,为昆剧的创始人;有苏州反税监斗争领袖葛贤,世称葛将军。明末清初,有杰出思想家、爱国学者顾炎武,他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传颂于世;有文学家归庄,归有光曾孙,所著散曲《万古愁》,论者比作《离骚》;有著名教育家朱柏庐,著有《治家格言》,历代流传;有画家龚贤,金陵八家居首。清有徐乾学、徐秉义、徐元文同胞三鼎甲,号称"昆山三徐"。清末民初,有南社著名诗人、画家、教育家胡石予,与钱名山、高吹万并称江南三大儒。民国以来,有协助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的徐祖贻和历代国民党要职的叶楚伧、钱大钧等。 著名人士有书法家方还,天文学家朱文鑫,植物学家蒋英,棉花专家俞启葆,农学家于景让,物理学家周同庆,文字改革先驱朱文熊。还有曾任交通大学校长的吴保丰,著名音乐教育家丁善德,动画片导演徐景达,评弹艺术家顾宏伯、严雪亭等。科学家、企业家美籍华人王安博士,女钢琴家奥籍华人王纪音都是昆山人。

港口发展对城市空间影响研究_以天津港为例

港口发展对城市空间影响研究 ——以天津港为例 钟振远 阮晓彦 钟国平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天津滨海地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港口、城区的空间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论文以天津港口为例 分析了港口发展对城市空间的影响,论文通过天津港与天津滨海新区的空间发展具体分析了港口发展是如何影响城市地域结构 与空间形态的,探讨港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机理。并为港口与港口城市规划与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港口;港口城市;天津滨海新区;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空间形态 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现代港口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货物装卸和换装场所,而成为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条件优越的港口城市,依托强大的经济腹地,城市规模发展,可能跃升成为国际性城市,如香港、新加坡等。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施沿海地区开放的经济发展战略。使港口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同时港口城市(区)的城市空间也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 本文从城市规划学科的角度出发,以天津港与天津滨海新区空间发展为例,研究港口对港口周边城区的空间结构与形态的影响。 1 港口与港口城市理论及其特征 1.1 港口与港口城市定义 港口定义:“指具有停靠船舶,上下旅客,装卸、储存和驳运货物等服务设施,并有明确界限的水域和陆域所构成的场所”。 港口由一个或若干个港区组成。港口是交通运输大动脉中的枢纽,是货物换装和集散的中心,是水上运输和陆上运输的联接点,旅客在这里上下船,货物在这里集散、暂存、换装并改变运输方式。 港口城市:港口城市的空间形态与一般城市的空间形态的概念是相同的,只是由于在港口城市中,港口占有的特殊地位,才使其在这种类型的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意义较为成熟的港口城市包含以下特征:以港口作为窗口,以一定量的腹地作为依托,港口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城市作为港口的载体。 1.2 现代港口空间演变评述 第一代港口:1950年代以前。港口满足其基本功能,即进行货物的装卸和储存并完成货物在海上运输与公路、铁路、航空、管道或江河等运输方式之间的换装。 第二代港口: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工业化时期)。随着经济向外扩张,许多依赖水运的工业向临港区域集聚,提升了港口的功能,港口及其周边地区的空间形态发生变化。 第三代港口: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初(工业化后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出现与迅猛发展,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进提升了港口的功能,港口及其周边地区的空间形态发生变化第四代港口:严格意义上说,是专家预测的港口的发展趋势。进入21世纪后的后工业化时期,港口将成为全球生产、销售等整个供应系统中重要的接点,同时高新技术在港口领域全面应用,港口功能进一步完善,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的枢纽。港口生产由追求规模化转向强调个性化、提供全程、全方位和多层面服务,提出建设生态港的目标,强调可持续发展。港口与所在城市的关系日益紧密,从而形成区域经济、技术、文化、利益共同体。 1089

五年级走进网络世界作文「精选」.doc

五年级走进网络世界作文「精选」 网络世界越来越发达,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让我们走进网络世界,寻找对我们有用的知识。 篇一:走进网络世界 古人飞鸽传书,而现在,网络为人们编织了一张联通世界的网,起着重要的作用。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是不得不提的,网络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弊端。 紧张的社会节奏,使人们在社会的行进中加快了脚步,而网络的出现,方便了人们。 当我心情烦闷时,可以通过网络放松心情,也可以在网络上宣泄自己的烦闷,倾吐自己的烦恼,我可以抛开学习上的负担和生活中的繁琐,就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翔于浅底的鱼和那击于长空的鹰,是何等的自由与洒脱;当我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可以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在网络上寻求解决的办法,并且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样我便可以在网络上轻松地学习;当我想要阅读书籍时,网络可以给我提供好多优秀的名家名作,上面有着丰富的知识和人生的哲理,让我感受到了课堂以外的读书之乐,满足了我得精神需求,使我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一些平时没有学到过的知识。 网络的好处何止如此,日新月异的网络所带来的便捷还体现在能够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够消费购物的网购、得到学生青睐

的远程教育等等。 而网络的出现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弊端。 在我们方便生活的同时,我们减少了出门感受自然的时间,放弃了出门锻炼的时间,宁可在家中敲击键盘。这便导致了视力下降等一系列身体健康方面的问题。 然而,更严重的弊端并非如此而已。多彩缤纷的网络世界勾起了许多学生的共鸣,许多学生开始沉溺于网络的世界无法自拔,以致丧失心智,比如为了凑钱做出一些违法的事情等等,从而耽误了自己的学习,甚至是人生。再想要后悔,就已经来不及了。 有句话说的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也是对网络的比喻吗?网络就好像小舟,我们乘着它畅游世界,但是合理的使用让我们体会到了网络的方便之处,而对于网络的不合理运用则会使我们沉默于无边的大海。因此我们要合理的使用网络,利用它为我们生活、学习作出贡献。让它成为为我们美好前景的创造的强大武器。而不仅仅是作为消遣的工具。 畅游在网络世界的海洋,合理利用,沟通你我。 篇二:走进网络世界 人类一直有个梦想,就是实现空间的跨越。人们通过努力,实现了这个梦想——网络。不同国家的人们在网络上没有疆界的阻碍,地球村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网络,一个新时代的产物,网络,一个代表时尚潮流的名

“城市文化与文学研究”

“城市研究与文学研究”课程大纲 Issues of Urban studies and Literary studies 课程简介 本课程首先吸收近年来城市研究的新成果,力图从“地理”、“空间”、“身体”、“景观”、“阶级”和“身体”等不同的角度重新理解城市,进而在这种新理解的基础上,阅读城市文化和文学研究中的部分经典文本,从而在一种跨学科的视野中建立起城市研究、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的新联系。 参考书目 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 薛毅主编:《西方都市文化研究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汪民安等主编:《城市文化研究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罗岗主编:《帝国、都市与现代性》,江苏人民出版社 雅各布森:《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译林出版社 雷蒙德威廉斯:《乡村与城市》,商务印书馆 理查德利罕:《文学中的城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休斯克:《世纪末的维也纳》,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欧梵:《上海摩登》,人民文学出版社 第一部分理解城市 一、地理 《不均地理发展理论笔记》大卫哈维,载大卫哈维:《新自由主义化的空间》,台湾群 学出版公司 《〈共产党宣言〉的地理学》大卫哈维,载大卫哈维:《希望的空间》,南京大学出版社 二、空间(一) 《空间是个关键词》大卫哈维,载大卫哈维:《新自由主义化的空间》,台湾群 学出版公司 《空间化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与批评社会理论》爱德华索佳,载爱德华索佳:《后现代地理 学》,商务印书馆 三、空间(二) 《空间:社会产物与社会价值》列斐伏尔,载上海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文化研 究读本》 《列斐伏尔的惊异奇航》爱德华索佳,载爱德华索佳:《第三空间》,台湾桂冠图 书公司 《空间化的三元辩证》爱德华索佳,载爱德华索佳:《第三空间》,台湾桂冠图 书公司 四、阶级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选)恩格斯,人民出版社,1956年

世界城市理论研究综述2

2007年6月第8卷 第2期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 un.2007 Vol.8 No.2   世界城市理论研究综述 3 郑伯红1,陈存友2 (11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湖南长沙 410075;2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艺术设计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 摘 要:从介绍国外世界城市研究的历史及背景入手,比较分析世界城市学说的主要观点,对若干代表性学派的研究范式之 争进行述评,沿着理论演化的脉络,提出中国城市国际化理论模式。 关键词:世界城市;跨国公司;城市网络 系统的世界城市理论体系在我国尚未建立,许多城市都以各自发展的需要来理解世界城市,由此造成全国目前70多个城市定位为建成国际城市或世界城市的尴尬局面。因此,清晰而全面地阐述国外有关世界城市理论,才能避免断章取义之弊端,便于沿着理论演化的主要脉络,探索中国城市国际化之路。 一、世界城市由来:国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世界城市(world city ),又称为全球城市(global city )、国际城市(international city )。作为学术用语,世界城市的概念,最早由西方城市和区域规划先驱哥底斯(Patrick G eddes )在1915年所著的《演化中的城市》一书中提出,并从经济和商业等两方面将“世界城市”描述为在世界商务中具有异乎寻常优势的那些城市。1966年,著名英国城市规划专家霍尔(Peter Hall )出版了他的著作“世界城市” (The world cities ),较为全面地描述了世界上主要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从此拉开了现代世界城市研究的序幕。此后,相关的研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但研究重点仍集中于对具体城市的研究,侧重于各个城市的历史、地理和形态分析,期间研究视角发生了两次重大转变: 1120世纪70年代:世界城市研究和世界经济发展直接联结起来 20世纪中,受结构主义方法论的影响,出现了新的城市政治经济学方法。它认为,空间存在于社会经济关系之中,世界城市像铰链一样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铆合在一起,因而城市过程必须被纳入到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加以考虑。新的方法开始将城市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经济结构结合起来,从传统方法对于城市物质结构的重视转向对于构成城市活动的人与人以及人与空间相互关系的重视,并试图通过对这种内、外因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分析探究城市社会发展和演变的动因与机制。主要学术范围包括: (1)对国际经济分工的研究。科恩(Cohen ,1981)分析了跨国公司在世界城市体系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沃勒斯汀(Wallerstein ,1984)对国际经济,尤其是国际经济空间分工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以国际劳动分工为基础,1982年,弗里德曼和伍尔佛(John Friedmann ,G oetz Wolff )发表了世界城市研究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果———“世界城市的形成:研究与行动备忘录”,对世界城市的概念及本质特征进行了分析, 从此揭开了世界城市理论系统研究的序幕;1986~2001年,弗 里德曼单独提出了“世界城市假说(World -city Hypothe 2sis )”,系统研究了世界城市形成的内在动力机制,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世界城市的理论研究。 (2)对金融资本国际化的研究。这包括:迈耶(Meyer ,1986)利用世界金融中心及国际银行分行的相关分布数据定量地研究全球城市体系,但样本十分有限;里德(Reed ,1981)用主成份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划分了全球主要金融中心城市的等级结构和类型,但使用的数据资料比较陈旧;司瑞福(Thrift ,1986)对于生产性服务业国际化和世界城市股票市场产生过程的实证研究;萨森和库伯(Sassen &K oob ,1985)对中心城市资本流动与劳动力转移的研究。 (3)具体城市的案例研究。金(K ing ,1984)对伦敦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的研究,初步提出了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累积(historical accumulative )”空间模式;与此同时,里默(Remner )通过对日本东京、大阪、神户等国际都市的研究,认为,按照世界城市作为世界级的金融中心和销售中心的原则,只有东京才是世界城市,而“阪神”大都市带则不是;霍尔在1980和1984年还分别研究了欧洲城市体系的形成和历史上以国家中心为主体的城市体系结构。 (4)对生产性服务业集中化的研究。1985年,纳威和斯坦布(Noyelle &Stanbach )首先研究了美国经济结构转变对城市发展的影响,重点指出了高级商务服务的作用将这一过程称作“使世界成为单一地方”的过程;罗伯特森(Robertson ,1989)从文化国际化(从宗教到审美)视角进行的特别研究;2001年,萨森和丹尼斯(Sassen &Denials )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国际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将生产性服务业定为新产业综合体。弗里德曼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研究世界城市的发展,提出了世界城市的理念性模式,而其追随者萨森(Sassen ,1991,1994,2000)从微观的角度即企业区位选择的角度进行了详细的实证研究,并被认为是对世界城市理论采用简明证明的综合方法。 2120世纪90年代:从传统的地方空间扩展到流动空间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发展使世界城市研究从传统的地方空间扩大到流动空间,从网络联结出发,先是霍普金斯和沃勒斯汀(Hopkins and Wallerstein ,1996)、波特(Porter ,2000)和迪肯(Dicken ,1992,2000)以及杰里夫里和科斯尼威茨 6 913 收稿日期:2006-04-2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04CJL022) 作者简介:郑伯红(1966-),广东韶关人,博士后,教授。

港口物流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及发展对策-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港口物流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及发展对策 港口物流活动是随着港口经济的发展,依托贸易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形成的,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和国际运输市场一体化的形成,越来越多的港口正在改变传统单一的货物装卸运输功能,逐渐向提供现代物流服务的方向发展(张丽君,2005)。港口物流是也是现代物流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港口作为多种运输方式的交汇点,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优势,在现代综合物流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汪长江,2007)。 港口物流是指以港口作为整个物流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和服务平台,以建设全程运输服务中心和商贸后勤基地为重点,利用港口集货、存货、配货、多式联运的特长,以区域性经济为中心,发挥其对港口周边区域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活动(程言清,2007)。 任兴洲(2010)在《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一文中指出港口物流服务不仅几乎涉及到港口经济的各个方面,而且与港口周边甚至更大围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港口物流可以说是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基础性行业,具有强大的经济渗透力和带动效应。而衡量港口物流对城市发展的核心指标主要为对就业和GDP的贡献,港口对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包括直接贡献,间接贡献和诱发贡献;直接贡献包括码头作业、码头建设、港口管理、转运物资的仓储业、代理业、直接运输业、船舶维修等。间接贡献主要包括相关金融保险业,物资供应商和港口用户等。诱发贡献是指港口直接和间接贡献的波及效应(贾大山,2006)。 1 国内研究现状 1.1港口物流对经济的价值研究 国内对港口物流与城市经济关系的研究起步比较晚,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的学者对这方面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张树艳(2007)在《港口物流对城市经济增长贡献分析》硕士论文中提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港口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港口物流业的发展所带来的效益增加,不仅体现在港口本身,而且体现在对港口城市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上,港口物流在推动当地区域经济、国际贸易、国民经济、促进就业等方面

中国大城市发展研究的问题

中国大城市发展研究的问题 城市化和少数城市大型化是工业化和市场经济推动的必然结果,为了避免重蹈其他国家一些大城市曾经一度陷入困境的覆辙,迫切需要加强对我国大城市发展的研究。笔者认为,以下几个基本问题尤为重要。 (一)、对城市本质的认识问题。 研究世界城市的各学科和各学派的学者都对城市下过不同的定义,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城市是一种与乡村不同的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一最基本也是最简单定义的意义在于,它规定了城市发展的本质要求:必须以人为本,不能只见物不见人,只见钱不见人。这就要求:1、在城市建设上,必须以适于人的居住、生活、休息为根本原则。要给人以正常自由活动的空间,确保市民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喝到洁净的水,吃到健康的食物。2、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在结构调整和升级上,要注意提高市民的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尽最大可能保证就业,让市民有谋生手段和谋生之处;3、在政治生活方面,要随着城市居民政治意识、民主意识及其对社会信息的掌握程度,不断为市民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提供更多的机会;4、在文化上,要随着大城市发展所带来的文化混杂的特点,在建设主体文化的同时,发展多元文化,以满足不同市民的文化需求。 (二)、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问题。 90年代以来,全国先后有40多个城市提出了要建设国际大都市的目标。但据国家计委、建设部、中国科学院和南京大学众多专家、学者完成的建设部“九五”重点科研项目《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跨世纪战略研究》认为,至本世纪中叶,最有可能进入国际性城市之列的城市只有三座:上海和依托天津的北京,加上回归后背靠深圳的香港。热情实践与冷静思考之间的矛盾在于对国际大都市内涵的不同认识,其中涉及到国际化城市和城市国际化两个概念。国际化城市应该是一个全方位的、在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与世界存在密切交流并且能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城市。如纽约、东京、伦敦、巴黎。而城市国际化,可以是城市某方面功能和结构的国际化,比如旅游国际化、宗教国际化、文化艺术国际化等,如日内瓦、维也那、海牙和威尼斯……客观地说,要在我国造就出40多个国际化大都市,这是不可能的。但是,要使我国的大城市在结构和功能上具备一定的国际性,不仅是发展的需要,而且也不是遥不可及

城市文化研究

序号:————— 编码:————— “挑战杯”济宁学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复赛作品正文 作品名称:城市文化研究 系全称:信息技术系 申报者姓名 (集体名称):毕晓宁 类别: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 □科技发明制作A类 □科技发明制作B类

城市文化研究 济宁学院信息技术系06级1班毕晓宁 城市是什么?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第八十章) 在低级野蛮社会中,各个部落常住的家是用栅栏围起来的村落。……在中级野蛮社会中,开始出现了用土坯和石头盖造的群宅院,好似一个碉堡。但到了高级野蛮社会,在人类经验中首次出现了以环形垣垒围绕的城市,就表明已经有了稳定、发达的田野农业,已经有了成群的家畜,有了大量的商品贸易,有了房产和田产,……人们逐渐感到需要行政长官和法官,需要大大小小的文武官吏,还需要一套措施来征募军队和维持兵役,那就需向公众征收赋税。 ----摩尔根《古代社会》 城市在西方自古代就出现了,古希腊文明的标志就是城邦的繁荣。罗马帝国时代大规模城市已经出现,当时的罗马城据说已有几十万人口。那个时候城市主要是消费场所和政治中心,功能较为单一。罗马帝国解体以后,采邑成为欧洲主要的经济形式,商品交换的数量和规模一时跌入谷底,城市也随之衰败。封建时代初期,许

多城市的建筑毁于火灾,城市的人口由于瘟疫大幅度减少,蛮族入侵则摧垮了城市的权力基础。"在西罗马帝国城市"遗址"的围墙内只住有少数居民和一名军事、行政或宗教的首领。城市首先是主教驻在地,寥寥无几的世俗人聚居在相对来说多得多的教区周围;经济生活局限在一个小地方,也就是交换日常必需品的市场内。"城市的复兴是从12世纪开始的,其标志是商业的发达、人口的增加、行政中心的形成等。 商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关系密切起来以后,欧洲封建时代的以自给自足为标志的采邑经济便开始瓦解。在思想和观念方面,与商业文明相关的的变化随之发生。商业的发展导致衡器和量具的标准化和普及化,商品交换的频繁使人们感到交换工具(衡器和量具)标准化的重要性,守时、讲信誉等观念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商业世界观在城市中得以流行。结果"一是经济上强迫接受衡具和量具的发明,结束了城市建立以前质朴的交换,二是军事上强迫接受城墙,从此隔离代替了亲近。" 一,城市人口的发展(popuiation deveiopment) (1)人口数量的发展 城虽大,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战国策. 赵策》) 宜阳之城方百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战国策.》) 临淄之中七万户,……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如雨,家殷人足。(《史记. 苏秦列传》)隋唐以来,开始出现了百万人以上的大都市。隋唐首都长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