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ANS06

ANS06

ANS06
ANS06

06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1.具有中心距可变性;

对于在恒定转矩的传动中,轮齿间正压力的大小和方向始终不变。

(2分)

2.K 点的速度方向线与过K 点法线 零度

(2分) 3.不同

(2

分)

4.一轮节圆上的齿厚等于另一轮节圆上的齿槽宽

(2

分)

5.两轮模数相等,分度圆压力角相等 (或 m m 1122cos cos

αα=)

(2分)

6.齿轮的法节 重合度

(2分)

7.节

分度

(2分)

8.两齿轮分度圆半径之和 或a m z z =

+1

2

12() (2

分)

9.节

(2分) 10.分度圆 分度圆

(2

分)

11.直

(2分)

12.齿轮尺寸计算的基准圆,一般在其上具有标准模数和标准压力角 一对齿轮啮合时作纯滚动

(2分)

13.相切 无穷大

(2

分)

14.仍能保持定速比传动

(2分)

15.满足啮合基本定律

(2分)

16.分度圆上的齿槽宽与齿厚相等,且具有标准的齿顶高系数和顶隙系数 (2分)

总 分5 分。 17.

z 、m 、a 、h a *

、c *

zm 2 r cos α

r h m +a *

r h c m -+()a *

*

(5

分)

18.基 基 分度 齿顶

(5分)

19.刀具的齿顶线或齿顶圆超过了啮合线与轮坯基圆的切点

(2分)

20.具有刀刃的齿条且刀具齿顶高为()*

*h c m a

+

(2分)

21.z min =17

(2分)

22.正

(2分)

23. 两 轮 连 心 线 被 齿 廓 接 触 点 的 公 法 线 所 分 成 的 两 线 段 长 度

与两齿 轮 的 连 心 线 相 交于一定点 (2

分)

24.m z h c ?¢?¢?¢?¢*

*αa m h c ?¢?¢?¢*

*αa

(2

分)

25.齿廓在公法线上的齿距 基圆上的

(2分)

26.增加齿数,减少模数

(2分) 27.大

(2分)

28.过该点的法线与基圆的切点至该点间的距离 零 无穷大

(2

分)

29.30% 70%

(2分)

30.基圆 齿顶圆 分度圆

(5分)

31.c c m =*

零 分度 节

分度圆上的压力

(5

分)

32.'

+a i ()112 arccos()r r b 11'

(5

分)

33.不变 不变 增大一倍

(5

分)

34.重合

m 、z

安装中心距和传动比

(5

分)

35.被切齿轮的齿数大于最少齿数

(2分)

36.中 分度

(2分)

37.

?=

s

mz 2

(2分)

38.相切 不相切 重合

(2分)

39.中 分度 节 分度

(5

分)

40.减小齿顶高

(2分)

41.相离 大于

(2分) 42.相交

小 (2

分)

43.1mm 零 1.5mm (5

分)

44.增加 不变 减少 (5

分)

45.= < = < > <

(5分) 46.齿顶 齿根 分度 基 (5

分)

47.高度变位齿轮传动 因标准中心距a =

??+=1

2

2154560()mm 与实际中心距相等,但因z 1=15<17发

生根切,所以小齿轮必须正变位x 1 >0, 大齿轮负变位x 2<0 且 x 1 + x 2 =0

(5分)

48.正 负 正 负

(5

分)

49. 50. 51.N

(2

分)

52.Y

(2分)

(2分) 54.N

(2分) 55.N

(2分) 56.N

(2分) 57.N

(2分) 58.Y

(2分) 59.Y

(2分) 60.N

(2分) 61.N

(2分) 62.N

(2分) 63.Y

(2分) 64.N

(2分) 65.N

(2分) 66.N

(2分) 67.Y

(2分) 68.N

(2分) 69.N

(2分) 70.Y

(2分) 71.N

(2分)

(2分) 73.Y

(2分) 74.N

(2分) 75.Y

(2分) 76.Y

(2分) 77.N

(2分) 78.N

(2分) 79.N

(2分) 80.N

(2分) 81.N

(2分) 82.N

(2分) 83.Y

(2分) 84.N

(2分) 85.N

(2分) 86.N

(2分) 87.N

(2分) 88.N

(2分) 89.N

(2分) 90.N

(2分)

(2分)

92.Y

(2分)

93.Y

(2分)

94.N

(2分)

95.N

(2分)

96.N

(2分)

97.N

(2分)

98.Y

(2分)

99.

100.

101.C

A(2分)

102.C

(2分)

103.C

(2分)

104.A

(2分)

105.C

(2分)

106.B

(2分)

107.A

(2分)

108.B

(2分)

109.C

(2分)

110.B

A(2分)

111.C

A(2分)

112.A

(2分)

113.B

(2分)

114.A

(2分)

115.B

(2分)

116.C

(2分)

117.D

(2分)

118.A

(2分)

119.B

(2分)

120.A

(2分)

121.C

(2分)

122.A

(2分)

123.B

D(2分)

124.C

(2分)

125.B

(2分)

126.B

(2分)

127.B

(2分)

128.A

E(2分)

129.C

(2分)

130.C

(2分)

131.C

(2分)

132.A

(2分)

133.C

(2分)

134.A

D (2分)

135.B

(2分)

136.A

(2分)

137.A

(2分)

138.B

(2分)

139.A

(2分)

140.B

(2分)

141.C

(2分)

142.C

(2分)

143.A

B (2分)

144.C

(2分)

145.C

A(2

分)

146.C

A (2

分)

147.B

C

A (2

分)

148.C

(2 分)

149.A

(2分)

150.B

(5分)

151.一个齿轮只有分度圆,只有一对齿轮传动时才有节圆。

在标准安装时分度圆和节圆相等。(2

分)

152.这一对齿廓在任何位置接触时,过其接触点所作的公法线交连心线于一定

点。

(2分)

153.h a*=1的一对齿轮具有较大的重合度。

因齿高较高,因而实际啮合线长,而两者的基节(或法节)相等,按定义

ε=B B p

可知,h a*=1的ε较大。 (5分) 12b

154.分度圆是齿轮基本尺寸计算的基准圆;在分度圆上具有标准模数和标准压力

角值;分度圆上的齿厚等于齿槽宽;分度圆与用齿条刀加工时的节圆重合。

(5分)

155.有相对滑动。

靠近齿根部分相对滑动较大。

在节点P处(节圆上的齿廓)无相对滑动。(5

分)

156.一对轮齿的齿廓曲线在任何位置接触,过接触点的公法线都应与连心线交于一定点

时,其传动比为常数。

渐开线齿廓不论在任何位置接触,过接触点的公法线是一条定直线(两基圆的内公切线),

它与连心线的交点必为一定点,故能满足定传动比的要求。(5分)

157.因为齿廓在任一点接触传动时,其接触点的公法线通过连心线上的定点。(公

法线为同一条直线??两轮基圆的一条内公切线)。(5

分)

158.解

d d mz b ==co s co s αα

d m z h c f a =--()*

*22

由题意知,当基圆与齿根圆重合时,则有

d d mz m z h c b f a =--=cos ()

**α221 解上式有

z h c =+-=?+-?

=21210251204145()cos (.)

cos .*

*a α

当z ≥42时,z h c >+-21()

cos a **α

即 £

z h c (cos )()a *

*12->+α

z h c z -->22a *

*c os α

故d d f

b >,即这时齿根圆大于基圆。

(5分)

159.总 分5 分。

根据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条件:两齿轮法节p n (即法线齿距,等于基圆

齿距, 等于p cos

α),必须相等。 题中,齿轮的法节为: p p n 111=cos α

=??1256637120.cos

=1

1808526.. mm 齿条的法节为:

p p n 212=cos α

=??1

18085260.cos

=1

1808526.. mm 因为p p n n 12=

,所以,这一齿轮和齿条能够正确啮合传动。

160.-=20364

xm tg .α x =-025.

(5

分)

161.总 分5 分。

计 算 两 对 齿 轮 传 动 的 标 准 中 心 距。

齿 轮 副z 1 、z 2 a 0=12m (z 1 +z 2 )=1

2?4?(45+15)=120 mm 齿 轮 副z 3 、z 4 a 0=12m (z 3 +z 4 )=1

2?4?(24+34)=116 mm

对 于 齿 轮 副z 1 、z 2 , 因a '

=a 0 ,z 2 <17 , 必 须 采 用 等 变 位

齿 轮 传 动; 对 于 齿 轮 副z 3 、z 4 , 因a '

>a 0 , 必 须 采 用 正 传 动。

162.

(5

分)

163.答:能。 需满足

ααn n 12= m m n n 12=

∑=+ββ12 其中β10=

(5分)

164.答 (1)齿数增加,齿顶高系数增加,啮合 角减小,将使重合度增加;

(2)模数与重合度无关;

(3)两轮中心距变大,重合度减小。

(5

分)

165.答

当实际中心距比标准中心距大时:

传动比不变,齿侧间隙变大,顶隙变大,啮合角变大,重合度变小。

(5分)

166.(1) 3齿轮 r b 大,所以齿廓平直; (2) 1齿轮齿最高,因为m 最大; (3) 3齿轮尺寸最大,因为d 最大;

(4) 1齿轮和2齿轮不能啮合,因为m m 12cos cos

αα≠。

(5分)

167.(1) r mz =

=??=121

2

82080 mm m =8 mm z =20 因为p m b cos =π α,d m z h a a *

()=+2;

(2)z z >min ,所以不根切。

(5

分)

168.总 分10 分

因原为标准齿轮传动,中心距不变故采用高度变位传动。

d mz m

h x a a *

()2222630=++=mm x 205=-. x 105

=.

169.(1)由m m = 刀=4 mm

r OP ==v 刀

/ω=60 mm

z r m ==?=2260

4

30

(2)刀具中线向轮心推入2mm ,故加工出是负变位齿轮。

x m

=

-=

-=-2

2

4

05. (10

分)

170.(1)因a m z z =

+=?+=128

2

1811452812()(),且x 10=,所以原

齿轮传动属 于标准齿轮传动;

(2)新设计的小齿轮应是正变位齿轮;

(3)修复后的齿轮传动属于等移距变位齿轮传动。

(5分)

171.总 分5 分。

a m z z 12122=+()/

(1) 为 使a a 5612'

=, 轮5、 轮6 应 采 用 正 传 动, 以 使 中 心 距 增

大。 (2.5分)

(2)a a 3412= , z 4=15

传 动。 这 样 既 可 以 避 免 轮4 产生 根 切, 又 能 使 中 心 距a 34 保 持

不 变。

a 12=120 mm a 34=120 mm a 56=116 mm

(2.5分)

172.总 分10 分。

第 一 对 z 1,z 2 ( 4 分 )

a 12=m 1( z 1+ z 2)/2=3?(12+28)/2=60 mm

z 1

=a , 且 z 1+ z 2>2z min =34, 故 应 采 取 等 变 位 传 动。

第 二 对 z 3, z 4 ( 3 分 )

a 34=m 2( z 3+ z 4)/2=4?(23+39)/2=124 mm

因 a 34'

=122

第 三对 z 5 ,z 6 ( 3 分 )

a 56 = m 3( z 5+ z 6)/2=4?(23+45)/2=136 mm

因 a 56'=138> a 56 , 故 应 采 取 正 传 动。

啮 合 副 是 否 必 须 变 位 传 动 传 动 类 型

z 1 、z 2 是 等 变 位 传 动

z 3 、z 4 是 负 传 动

z 5 、z 6 是 正 传 动

173.总 分10 分。 (1)z 1

=12

1、 2

这 对 齿 轮 应 采 用 正 传 动。

( 3分)

(2) z 3=15

4

这 对 齿 轮 应 采 用 等 变 位 齿 轮 传 动。

( 3分)

(3)

a =

m z z ()/562

+=4?(36+25)/2=122mm >a ',

z 5+z 6=61>234z min =,5

6

这对齿轮应采用负传 动。

( 4分)

174.总 分10 分。

(1) a 12=m (z 1+z 2)/2=4?(15+28)/2=86 mm ,

a 34=m (z 3+z 4)/2=4?(29+16)/2=90 mm ,

取90 mm 为 安 装 中 心 距a '

z 4<17, 故3、4 齿 轮 选 用 等 变 位 传 动。 a 12

(2) a 34=a '

, 故αα3420

''==?。 c o s 'α12=a cos α/a ' =86?cos20?/90=0.8979 α12'

=26.11?。

(5 分)

175.总 分10 分。

(1) 标 准 中 心 距 为

a 12=m (z 1+z 2)/2=4?(15+60)/2=150 mm a 13=m (z 1+z 3)/2=4?(15+62)/2=154

mm

( 4分)

(2) 当a '

=a 13 时, 设 计 方 案 为 轮1,3 采 用 高 度 变 位 齿 轮 传 动,

1

,2

( 4分)

(3)当a

'

=a 13 时, 若 齿 轮2 采 用 标 准 齿 轮, 为 了 避 免 根 切 和 凑

中 心 距, 齿 轮1 应采 用 正 变 位 齿 轮, 而 齿 轮3 应 采 用 负 变 位 齿 轮。 ( 2分)

176.总 分10 分。

(1) i 12=z 2/z 1=4

z 2=4z 1

a 12= (m 12 /2)(z 1+z 2)=(3/2)?(z 1+4z 1)=150 mm

z 1=20 , z 2=80, 可 用 标 准 或 等 变 位 齿 轮 传 动。

( 5分)

(2) i 34=z 4/z 3=3

z 4=3z 3

a 34= (m 34 /2)(z 3+z 4)=(5/2)?(z 3+3z 3)=150 mm z 3=15 z 4=45 z 3

3

4

对 齿 轮 采 用 等 变 位 齿 轮 传 动。

( 5分)

177.总 分10 分。

(1) 求 齿 数 z 2

m

2

(z 1+z 2)=a 12 = a '

z a m z 21221284

3034=-=?-='

(2分)

(2) 齿 轮3 和4 的 标 准 中 心 距 为:

a m

z z 343424

2

1251126

=

+=

?+=()() mm a 34< a ', 故 齿 轮3 和4 应 采 用 正 传 动。

又z 3

轮。 ( 4分)

(3) 齿 轮3 和4 的 啮 合 角 为:

cos 'cos cos 'αα3434126

128

20=

=a a ?=0.925009923 α34'=22.33?

3、4 轮 的 分 度 圆 半 径:

r 324

= mm r 4102=mm

齿轮3和4的节圆半径为:

r r 3

334242022332438'

'cos cos cos cos ..==?=?

?αα mm

r r 4434102202233

10362'

'cos cos cos cos ..==?=??

αα mm

( 4分)

178.总分:15分 解

(1) x 21780

17

37min

.=

-=- x m 23=- x 21=-

x 11=

可用等移距变位齿轮进行修复。

(5

分)

(2) d mz 1132060

==?=mm d 2

240=

(1分)

d d b c os c os .1160205638==??=αmm

(1

分)

d b .222553=mm

'==+=+=a a d d 121

2

6024015012()()mm

(1分)

d d h h x m a a a

*

()111126026022372

=+=++=+??=mm

(1分) d a2240

= mm

d d h c x m f a *

*()(.).111260210

2513585=-+-=-?+-?=mm d f .22265=mm

(2

分)

ααa cos (

cos )cos (cos )1

1

111602072

3827==??=?'--d d a

(2分) α220=?

εαααα=

-'+-'1

21122π

[(tg tg )(tg tg )]a a z z

=

??'-?+??-?1

220382*********π

[(tg tg )(tg tg ) =137.

(2分)

179.总分:10分 (1)β=+=?-cos

().n

1

1221626m a

z z (2)d m z 11100==n

cos βmm d m z 22200=

=n

cos β

mm (3)d d h a a 112108

=+=mm d d h a a 222208=+=mm a m

z z =+=2

14412()

a a <'=1

50mm 采用正传动的直齿圆柱变位齿轮传动。

(尺寸与参数计算每问2分,试

问4分)

180.总 分10 分。

如 图 示。 根 据 齿 廓 啮 合 基 本 定 理, 在 图 示 位 置 时, 过 两 齿 廓 接 触 点 作 公 法 线, 与 中 心 联 线 交 于P 点, 且 与 基 圆 切 于N 点。 两 轮 的 传 动 比 应 为

i O P

O P

121221=

=ωω

=

O O r r b b 12116060-?

?

/sin /sin

=

100400866

400866

-/./.

=53811461891165..

.=

该 对 齿 廓 不 能 保 证 定 传 动 比。 因 为 一 对 齿 廓 在 啮 合 的 任 意 瞬 时, 其 接 触 点 的 公 法 线 不 能 交 连 心 线 于 一 定 点。

181.总 分10 分。 (1)2 为 齿 条 作 移 动。

(2) 理 论 啮 合 线N 1N 2, 实 际 啮 合 线B 1B 2。 但B 2 点 在N 1N 2 之 外, 所 以 若C 2 为 刀 具 时, 齿 轮 会 产 生 根 切, 若C 2 为 齿 条 时, 则 与 齿 轮 啮 合 将 发 生 干 涉。

182.总 分15 分。 (1)

mz 1

2

26= z 1=17.3, 所 以 齿 轮 不 能 用 标 准 齿 轮。

若 取 z 1=17, 则 用 正 变 位 齿 轮, 变 位 量

xm 1261231705=-

??=. mm x ==05316

. d mz 1131751

==?=mm d d h x m a 111251

2320558=++=+?+?=().a *

mm d d h c x m f1112=-+-()a **

=-?-??+?=512320253205445... mm 分

齿

s x 112=+(π2tg α).m =

?+??π3

2

205tg 205076?=.mm (2)v 2

151

2

=

ω, 因 齿 轮 分 度 圆 与 齿 条 节 线 纯 滚 动。 183.'-=w w mx K

K 2sin α 22312142220..sin -=?mx mx =13.mm

还需要1.3mm 的进刀量。

(10

分)

184.总 分10 分。

(1) 用 范 成 法 切 制z =12 的 标 准 齿 轮 时, 由 于 齿 顶 线 与 啮 合

线 的 交 点 超 过 啮 合 极 限 点N , 必 将 发 生 根 切 现 象(PB >PN )。 (2 分)

(2) 为 避 免 根 切, 切 制z =12 的 直 齿 圆 柱 齿 轮, 可 采 用 正 变 位 齿

轮。( 使

PB

'

<

PN

)

(2 分)

(3)h h at

*

an *cos cos .==?=β300866

tg αt =

tg αn /cos β=tg20?/cos30?=0.42 αt =22.7958?

z min =22h at

*t

sin α=11.54<12

所 以 不 会 发 生 根 切, 这 也 是 一 种 减 少 齿 数 的 方 法,

使

(6分)

185.总分:15分

(1)不 相 同 : 因 为 两 轮 的 变 位 系 数 不 同, 加 工 A 轮 时 节 线 离 分 度 线 的 距 离 为 x m A =-?=-02408..mm ,而 加 工 B 轮 时 为 x m B =?=02408..mm ; 用 变 位

加 工 和 不 变 位 加 工 两 对 应 齿 轮 因 基 圆 相 同 , 加 工 出 来 的 齿 廓 曲 线 均 为 同 一 基 圆 渐 开 线 ,只 是 两 轮 齿 廓 在 渐 开 线 上 所 占 位 置 不 同;

(7分)

(2)A 、B 两 轮 为 等 变 位 传 动。

'==+=?+=a a m z z ()()122448242144mm

c c m ==?=*.02541mm

αα '==?20

(4分) (3)s A =πm x m A 224+=tg απ220242057+?-???=(.)tg .mm s B =πm x m B 224+=tg απ220

24206865+????=.tg .mm h h h h x m h c x m A A A =+=+++-=?=a f a *a *

()().2

2549mm h h h h x m h c x m B B B =+=+++-=?=a f a *a *

()().22549mm (4分)

186.总分:15分

(1)加工B 轮时,刀具中线与齿轮中心距离比加工A 轮时远x m B =?=02

51.mm ,两 者相对运动关系相同。

(5分)

(2)相同点:两轮均为渐开线齿廓,两轮齿廓曲线为同一基圆产生的渐开线。

r r A B = ααA B = m m A B =

p p A B = r r bA bB =

不同点:两轮齿廓在同一渐开线上所占的位置不同,B 轮齿廓曲线所占的位

置离基圆 较远,弯曲度较小;

r r B A a a >,r r B A f f >,e e A B >,s s A B >,h A a 与h B a 不同,h A f 与h B f 不

同。

(10

分)

187.总分:10分 (1) z z 11

017=<=min z z 21517=<=min

要避免根切,均应为正变位,可见该对齿轮应为正传动。 (3

分)

(2) x x 1217101717151705294min min ()().+=-+-=

'=+=+=a m z z ()()12281

0152100mm 当 '=a 103时

'='=?-ααcos (cos ).1241716a a x x z z 1212204136+='-+=(inv inv )()tg .ααα 故要求'=a 103mm 时,不能使两齿轮均不产生根切。

(7分)

188.总 分10 分。

a 12=124

22040120

12m z z ()()+=?+= mm (2 分) a 35=124

2

4515120

35m z z ()()+=?+= mm 故 齿 轮3、5 需 采 用 高 度 变 位 齿 轮 传 动。

(2 分)

x 3

1745

17

164≥

-=-. x z z z 55171517

0118≥-=-=min min .

应 选

x 50118

≥.

x x 35=-

(2 分)

a 46=121

24342411646m z z ()()+=??+= mm

现 要 求 a '

=120 mm, 故 齿 轮4、6 需 用 正 传 动。

(2 分)

cos cos cos .'

'αα==?=?

a a 11620

120

09088

α''

=?2443

()()()'x x z z 46461

2+=

+-tg inv inv α

αα =()()

'3424244320220+-??

??inv inv tg =1.12

(2 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