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语码转换研究述评_何自然

语码转换研究述评_何自然

语码转换研究述评_何自然
语码转换研究述评_何自然

Guangzhou, China Modern Foreign Languages (Quarterly) Vol.24, No.1 January 2001: 85-95

Researches on Codeswitching

HE Zi-ran & YU Guo-dong

Codeswitching has been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in many disciplines: sociology, psychology, linguistics and so on. And these disciplines take diversified research methodologies and discuss their respective research focuses. After years of research, rich literature on this topic has been accumulated.

The present paper starts with the definition of codeswitching because of its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Generally speaking, the definition of codeswitching falls into three types: the first type maintain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odeswitching and code mixing; the second type does not maintai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two; and the third type does not take a stance as to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m. After the elaboration on the definition of codeswitching, the authors point out the different categorizations of types of codeswitching: Poplack’s inter-sentential, intra-sentential and tag switching, Auer’s discourse-related and participant-related alternation, Muysken’s alternation, insertion and congruent lexicalization and so on. The distinctions among codeswitching, code mixing, diglossia, borrowing and nonce borrowing are discussed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researche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hen various approaches to the analysis of codeswitching are generalized and introduced, namely, the sociolinguistic, grammatical, psychological, and conversational analysis approach. Examples for each approach are presented, and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re identified with the purpose to present an objective picture of the research. The authors hold that the sociolinguistic approach to codeswitching has led the social elements into the discuss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erformance of codeswitching and society; the grammatical approach succeeds in provoking our understanding that codeswitching is a highly systematic and structured linguistic phenomenon, and it cannot occur at any place within a sentence; the psycholinguistic approach tries to discuss the bilingual mind in the process of codeswitching, but it has not yet achieved any significant progress; the conversational analysis approach has introduced the dynamics of codeswitching through analyzing the sequencing of conversation. All those four approaches have contributed to our perception of codeswitching, but no one is strong and comprehensive enough to cover the complexity and subtlety of the specific linguistic phenomenon. We suggest a new approach should be exploited so as to cover the linguistic, social, cultural, and cognitive elements.

Keywords: Codeswitching, types of codeswitching, sociolinguistic approach, grammatical approach, psycholinguistic approach, conversational analysis approach

Correspondence: HE Zi-ran: Research Center for Linguistics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Guangdong U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 Guangdong 510420, P.R. China

YU Guo-dong: PhD Program’98,Faculty of English Language and Culture, Guangdong

U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 Guangdong 510420, P.R. China

现代外语(季刊)第24卷2001年第1期(总第91期):85-95 中国?广州

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何自然于国栋

本文首先讨论语码转换的定义问题,然后总结现有文献中几个典型的语码转换类型

的分类方法以及这些分类的角度。本文把现有的语码转换研究划分为四大类:语码

转换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语码转换的语法研究、语码转换的心理语言学研究和语码

转换的会话分析研究,并且讨论这四种研究方法的贡献和不足。文章最后提出要寻

求一个更为全面的研究方法,以便能够囊括语码转换所涉及的语言、社会、文化和

认知等因素,从而加深我们对于语码转换这个语言和社会现象的认识。

关键词: 语码转换语码转换类型社会语言学研究语法研究心理语言学研究

会话分析研究

1. 引言

语码转换作为语言接触的结果之一,在过去得到了众多研究领域的重视,比如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这充分说明了语码转换的复杂性和对该现象进行研究的困难之所在。正因为如此,所以任何语码转换的研究模式和理论都不能忽视语码转换本身的特征,语码转换的研究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得到了重视。

2. 语码转换的定义和类型

2.1. 语码转换的类型

关于语码转换这个术语,研究者们往往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对该现象的认识进行定义,于是就形成了这样一个事实: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找不到一个统一的对于语码转换的定义。我们可以大致把这些定义分成三类:(1)认为语码转换(Code switching)与语码混用(Code mixing)之间存在区别;(2)认为语码转换与语码混用没有什么区别;(3)对于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区别不置可否。

那些认为语码转换与语码混用之间存在区别的研究者的认知基础在于他们对被转换的语码的语言单位(linguistic units)或者说语言结构(linguistic structure)的理解。通常他们(Auer 1998, Bokamba 1988, Hamers & Blanc 1989, Haust & Dittmar 1998, Kachru 1983, Kamwangamalu 1992, David Li 1996, K.K. Luke 1984, Morrow 1987, Sridhar and Sridhar 1980, etc.)用语码转换来指称句间的转换(inter-sentential switching),用语码混用来指称句内的转换(intra-sentential switching)。所以语码转换发生在句子分界处(clause boundary),而语码混用发生在句子内部。这种区分无疑揭示了语码转换和语码混用在结构方面的差异,但是这种仅仅从结构和转换发生的位置来界定术语的做法往往无法面对所有的反例。正如David Li所讲“……,在(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之间存在一个灰色区域”(1996:17)。所以说,这种区分在某些特殊的研究情景下(比如在寻求转换的语法限制方面)是有一定的意义的,但是这样的区分在研究转换的功能或心理动机时没有必要了。正如Myers-Scotton (1995:36)所讲“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的确牵涉到不同的语法限制,但是它们却有着相似的社会功能,所以它们属于同一框架”。

也有一些学者(Appeal & Muysken 1987, Bhatia 1992, Baetens Beardsomore 1986, Clyne 1991, Grosjean 1982, Gumperz 1982, Lederberg & Morales 1985, McCormick 1998, Muysken 1995, Myres-Scotton 1998, Romaine 1989, Romaine 1995, Verschueren 1999, etc.)放弃了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的区

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87

别,这些学者也可以分成两类:其中一类用语码转换来概括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大多数学者都属于这一类。比如Verschueren(1999:119)认为语码转换表示语言或语码1变化,是一个非常普通和受人青睐的策略。另一类用语码混用来囊括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比如Grosjean(1995)。

上述这些学者们对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不加区别,原因有二:首先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做这样的区分,以免引起术语方面的混乱;其次是在研究这种语言现象的功能时就更不必要了。比如Myers-Scotton(1998:107)就不区分语码转换和语码混用,因为语码混用这个术语本身会引起迷惑,而且认为没有必要再引入一个新的术语。

另外还有一些学者对于语码转换和语码混用之间的区别不置可否,比如Tay(1989)就似乎一方面承认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在理论上的区别,另一方面又认为它们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我们认为将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区分开来的确有利于研究语法限制,但是在研究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的交际功能时就没有必要了。所以我们认为是否要做出区分取决于具体研究者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我们这里谈的语码转换包括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这样既可以省却了术语烦琐,也避免了“语码混用”这个术语带有的消极意义。

2.2. 语码转换的类型

语码转换的研究者们付出了大量的精力来区分语码转换的类型,因为他们相信这样细致的区分可以揭示语码转换在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细微差异和本质。语码转换的具体类型的研究大都包括了对语言结构和语言功能的考虑。

Poplack(1980)区分了三种类型的语码转换:句间语码转换(inter-sentential switching)、句内语码转换(intra-sentential switching)和附加语码转换(tag switching)2。

句间语码转换发生在两个句子或分句的分界处,而且每个句子或分句都分别属于一种语言,例如:

一个小段落的英文标题译成英文是:Slow and Sorrowful, Slow and Sad, Slow and Grave。(新快报2000/02/24 B2)

句内语码转换涉及到句子或分句内部的转换,例如:

惟有真实,才是MUD游戏的true color。(新快报 2000/02/24 B4)

附加语码转换指的是在单一语言表达的句子或分句中插入另一种语言表述的附加成分(tag),例如:

Soredakra, ANYWAY, asokade SMOKEN SALNON katta no yo. (それでから, anyway, あそこでsmoked salmonかたのよう) (Azuma, 1998).

此外,Poplack还是第一个把语码转换的类型与交际者的语言水平联系起来的研究者。随后,这个模式被许多研究者用来研究不同语言社团(speech community)中的语码转换。后来,Poplack(1987:54)通过提出顺畅转换(smoot h switching)和不顺畅转换(flagged switching)的理论发展了自己的语码转换类型。顺畅转换包括L1和L2之间的顺畅的转换,而没有初始口误、犹豫、或长时间的停顿)。不顺畅转换就正好相反,它往往包括上述那些语言特点或一些特殊的词汇。通常顺畅转换被认为是真正的语码转换,因为这类转换是研究语码转换的普遍语法限制方面非常重要的语料来源。

后来,研究者们逐渐开始注意到语言水平、交际对象的语言喜好以及交际者的交际意图的重要性。Auer(1990)提出了两种类型的语码转换:与语篇相关的转换(discourse-related alternation)和与交际者相关的转换(participant-related alternation)。Auer(1990)认为与语篇相关的转换是以说话人为中心的,它可以用来在言谈应对中完成不同的交际行为;而与交际者相关的转换则是以听话人为中心的,

1 Verschueren把语码定义为“any distinguishable variant of a language, involving systematic sets of choices, whether linked to specific geographical area, a social class, an assignment of functions, or a specific context of use”(1999:118)。

2这种类型的语码转换也被称作extra-sentential codeswitching。

88 何自然 于国栋

它考虑的是听话人的语言喜好和语言能力。我们认为Auer的语码转换类型的两分法基本上是从功能角度出发的,这与Poplack的语码转换类型有着本质的不同。

Muysken(1995)提出了另外一种语码转换类型:交替(alternat ion)、插入(insertion)和词汇等同(congruent lexicalization)。Muysken还提出了区分上述类型的语码转换的13条标准。交替是由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真正的转换,其中涉及到语法和词汇,交替是一种特殊的语码转换,它发生在话轮之间或话轮之内。比如:

Y:你还有几篇作业没写完呢?

X:哎!Uncountable nouns!

插入表示在一种语言表达的语言结构中嵌入由另一语言表达的成分,比如:

Y:你当时就应该写,要不到后来就都忘了。

X:这是我这个学期最大的悲哀,应该touch and go!

词汇等同指的是两种语言享有同样的语言结构,从而一种语言的词汇可以换作另一语言的词汇,比如:

Bueno, in other words, el flight [que sale de Chicago around three o’clock]. (Spanish/English codeswitching, Pfaff 1976).

Muysken的这种分类方法同时考虑了结构因素(考虑到分类的语言结构)、心理因素(考虑两种语言的激活程度)和社会因素(考虑双语者的语言策略)。是比前两种更为成熟全面的分类。

2.3. 语码转换与相关术语的区别

2.3.1. 语码转换与双言制(diglossia)

语码转换与Ferguson(1959)说的双言制之间共同的地方是它们涉及到同一语言社团或个人对两种语言或语码的使用。但是语码转换与双言制在许多方面是不同的。在典型的双言制情景下,语言的功能是由制约双语语境的社会因素决定的,而且这种决定是永久性的。双言制下的两种语言共存于一个语言社团,而且两种语言各司其职、各有专能。所以,在双言制的语言社团内语言与功能之间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尽管交际者掌握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但是他们在交际的时刻只使用其中的一种语言。双言制所涉及的两种语言,其中一个往往是高变体,另外一个是低变体,这种不同取决于语言的使用场合。

然而,语码转换的使用却要涉及到众多的因素,不仅仅是情景或使用场合。比如交际者之间的关系、交际者的交际目的、交际者的语言水平等等。如果将语码转换与双言制相比较而言,前者是一个更加动态、更加复杂的概念。

2.3.2. 语码转换、借用(borrowing)和临时借用(nonce borrowing)

许多研究者(Backus 1995, Haugen 1956, Myers-Scotton 1992, Poplack 1990, Romaine 1989, Treffer-Daller 1981)都探讨过语码转换和词语借用的区别,但是却未就两者的区别达成一致的见解。关于单个词汇的转换是属于语码转换还是属于借用就有两派不同的观点:其中的一派(比如,Poplack)认为语码转换和借用是完全不同的现象,它们有着不同的表层结构和受不同条件的制约;另一派(比如,Treffers-Daller)则认为语码转换和借用处在一个连续体的两端,它们受同样的条件制约。

实际上,研究者对语码转换和借用不区分的原因有二。首先,语码转换和借用处在一个连续体内,某些语码转换会逐渐得以普及并逐渐扩散到整个语言社团,从而成为借用,正因为它们之间本来就没有什么清楚的界限,所以说没有必要区分语码转换和借用。其次,交际者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同

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89

时出现在一个语篇内的现象看成是语码转换还是借用完全是一个心理现象,超越了研究者的观察范围,缺乏可操作性。

赞成语码转换和借用之间存在区别的学者的依据是:形位音位的融合(morphophonemic integration)、母语同义词替代(native synonyms displacement)和语法范畴(grammatical category)(Gardner-Chloros, 1995:73-74)。就形位音位与周围的语言的融合而言,语码转换和借用都可以与周围的语言融合,也可以不融合,这取决于语言使用者个人和语言本身;就母语同义词替代而言,语码转换和借用都能够填补周围语言的某些“词汇空缺”(lexical gap);就语法范畴而言,尽管人们认为被借用的往往是名词,但是实际上所有的语法范畴都有可能被借用。由此可见,区分语码转换与借用的难度很大。

尽管区分语码转换和借用并不容易,但是这种努力仍然是必要的。我们可以说语码转换发生在言语层次上,而借用则发生在语言层次上。正如David S. Li(1996)所讲大多数学者们都认为语码转换与借用不同,如果我们把某种外域来源的词语表达称作借用的话,这就意味着(a)它已经成为该单语社团(monolingual speech community)的语库的一部分,(b)它已经完全被主导语言(host language)的音位和形位融合。

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术语是临时借用。临时借用与借用的不同在于使用频率、接受程度和音位融合程度等方面。所以说临时借用处在借用和语码转换之间,是语码转换和借用的中间区域。也许这正是研究者难以准确区分语码转换、借用和临时借用的原因。

3. 语码转换研究的不同路向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语码转换得到多个学科的重视。在语言学领域,这些研究就有以下的不同路向:语法、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会话分析路向。这四种不同的研究路向分别揭示了语码转换的不同方面。尽管有研究者也试图从语用学的角度来探讨语码转换,但是迄今还没有系统的、独特的理论模式,而且这些研究与社会语言学和会话分析的研究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3.1. 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路向

许多语码转换研究都是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进行的(Appeal & Muysken 1987, Myser-Scotton 1993/1998, Luke 1997, Cheshire & Gardner-Chloros 1998, etc.),这些研究通过寻求社会因素(比如:种族、性别、年龄、社会经济地位等)与语码转换在宏观层面上的关系来探讨语码转换背后的社会动机。这种研究的中心议题是语言选择如何反映权利和不平等,或者说如何成为某个社会集团成员的权利与义务的指针(Auer, 1998:3)。

Gumperz (1972, 1982) 曾把会话中的语码转换当作一种社会现象来对待,并且提出了情景中的语码转换(situational codeswitching)和喻意中的语码转换(metaphorical codeswitching)的概念。情景语码转换指那些由于情景的变化而引发的语码转换,这类语码转换意味着“只有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适合在某个特定的情景中使用,讲话人需要改变自己的语言选择来适应情景因素的改变,从而最终维持讲话的合适性”(Auer, 1998:156)。情景语码转换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概念化线索(conceptualization cue),通过语码转换,交际者可以成功地理解和把握情景。喻意语码转换指那些在情景不变的情况下,交际者为了表达一定的交际意图而实施的语码转换。喻意语码转换打破了情景与语言选择之间的规约关系,因而交际对象就需要付出更多的气力来对语码转换的用意进行推理。

此后,许多研究者都沿用了Gumperz的理论进行了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比如,Moyer (1998)对于Gibraltar地区语码转换的研究就证明了语码转换的身份标志功能。Gibraltar位于西班牙南部,这个地区自1713年就成了英国的殖民地。近年来西班牙政府不断声称对该地区领土有主权,在这种情况下,当地居民就选择了语码转换来建立和表示他们的特殊身份。通过英语/西班牙语之间的语码转换,他们一方面表明自己与英国政府或传统的亲近,同时这样的语言行为又显示了他有别于英国

90 何自然 于国栋

公民和不愿做二等公民的心理特征。实际上香港居民的语码转换在一定程度上与Gibraltar地区的公民的语码转换行为有着相似的地方,因为香港居民通过英语/粤语之间的语码转换也表明了他们的双语和双文化的特质(David Li, 1996, K.K.Luke, 1997)。

语码转换同样也可以表明交际者之间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Myser-Scotton(1979)就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典型实例:一位兄长经营着一个批发商店,他的妹妹来买盐。他们都是Bakukusu人,哥哥用第一语言Lubukusu向他的妹妹打招呼,然后又马上转用当地公认商用的斯瓦希里语(Swahili)。这样的语码转换提醒了他的妹妹他在做生意。这位语码转换者讲Lubukusu语是为了显示他依然记得他们之间的兄妹之情,而通过讲Swahili表明了自己的商人身份,同时也告戒了他的妹妹不要指望从他那里免费得到食盐。

总的说来,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成功地将社会因素引入了语码转换研究的视野,这些研究者认为语码转换是一种社会行为,根本不可能脱离社会因素和社会规约的制约。这种对语码转换和社会因素之间宏观关系的探索可以加深我们对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过,这种研究似乎还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还不能够深刻揭示语码转换的整个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的语言和心理等因素。所以我们认为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还不是一个全面的研究路向。

3.2. 语码转换的语法研究路向

“语码转换的社会学研究路向的问题之一就是它所给出的所有原因都只能解释语码转换为什么发生,而不能够解释为什么转换发生在某个特定的位置”(Appeal & Muysken, 1987:121)。所以在过去10多年的时间里为数众多的学者从语法的角度来研究语码转换,这种研究路向的根本认识就是:从语言结构来看,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并不是一种随意的行为,而是一种“由规则支配的行为”(Azuma 1998)。Jacobson (1977:193) 认为:

[语码转换]要研究两种语言中究竟哪些成分可以出现在句子中,哪些成分不能出现在句子中。另一方面,根据收集的语料所做的推断似乎说明,当语码转换违反了其中一种语言的规则时,就会出现严格的制约问题。

Appeal & Muysken认为语码转换的语法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1)研究个别结构的语法限制,(2)研究普遍适用的语法限制,(3)和探讨语码转换策略与语法限制的关系。McCormick(1998)认为语码转换的语法研究可以分成四类:(1)研究某种语言的具体语法限制、(2)探讨普遍适用的语法限制、(3)探讨语码转换的语法模式和(4)研究语码转换语法假设的信度问题。

这类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基本上是在寻求语码转换的形态-句法限制,比如Gumperz和Hernanderz-Chavez通过对英语/西班牙语之间语码转换的研究,提出了语码转换的语言环境限制问题。Poplack在80年代则提出了两条具有普遍适用意义的语法限制:

自由形位限制(free morpheme constraint):语码转换可以在语篇的任何一个成分后发生,只要该成分不是一个粘着词素。这个规则适用于除音位层次以外的所有的语言层次。

对等限制(equivalence constraint):语码转换发生在既不违反L1也不违反L2的句法规则的地方,也就是说在这个地方两种语言的表层结构可以相融。

这些普遍适用的语法限制在经受了众多的实证研究之后被证明并不普遍适用。比如,对等限制就不适用于阿拉伯语/法语以及西班牙语/希伯来语之间的语码转换3。Woolford (1983)后来改进了Poplack 的对等限制,希望用生成语法的术语来解释对等限制,但似乎也不很成功。

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语码转换的语法规则是管辖限制(government constraint)(Di Sciullo et al. 1986),这个限制规定语码转换只能发生不是管辖关系的成分之间。这样,名词词组和介词之间就不能发生语码转换,因为它们被更高层次的关系,即介词短语所管辖。此外,Joshi (1981) 和 Doron (1983)

3自由语素限制被证明具有普遍适用性。

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91

还提出了句子或成分的第一个词汇决定哪种是主导语言(host or base language)的观点。

上述这些有关语码转换的语法研究充分说明了语码转换是一个具有高度系统性的语言现象,语码转换不能在句子内的任何的地方发生,所以语码转换的语法或结构的研究对我们全面了解语码转换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仅仅依靠语法研究远远不能囊括语码转换的复杂现象,因为这种方法不能包括语码转换的社会、文化、认知等因素,因而也就不能提供一个完整全面的阐释,正如Bentahila & Davies (1992:444)的论述:

我们认为,寻求具有普遍适应性的规约之所以没有成功,在于这种研究几乎只注意了语码转换的句法层面,把语码转换看成了纯粹的结构现象,而没有把它放进社会和心理语境中去,……我们觉得应该把注意力放在与语码转换者相关的各个方面,其中可能包括语码转换者掌握的各种语言的熟练程度和使用范围、他们对这些语言的态度、对语码转换的态度、以及这些语言在日常生活和语篇中的功能。

正因为两种路向都有不足之处,于是出现了力图把社会语言学研究和语法研究结合起来的研究,从而揭示语言结构和使用动机之间的内在联系,但遗憾的是这类研究仍然不够完善。

3.3. 语码转换的心理语言学研究路向

语码转换的心理语言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帮助我们理解“双语者4在做出明显的语码转换行为时的大脑活动状态(mind)”(David Li, 1996:5)。由于对于大脑这个黑匣子研究的困难很大,所以与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和语法研究路向相比,语码转换心理语言学研究的文献就很少,研究成果也相对不足。

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心理语言学家进行了努力和尝试。Clyne (1967, 1972) 就区分了两种类型的语码转换:外部调节的语码转换(externally conditioned codeswitching)和内部调节的语码转换(internally conditioned codeswitching)。顾名思义,外部调节的语码转换指的是由外界因素引起的语码转换,内部调节的语码转换则指由于语码转换者自身的原因而引起的语码转换。

谈到激发因素(triggering),Appeal & Muysken(1987:125)认为某些词汇会出现在主导语言表述的双语语篇中,这些词汇就往往能激发(trigger)语码转换,而且起激发作用的词汇和被激发的词汇都是可预料的,因此起激发作用的词汇能使说话人放弃当前的语言而用另一种语言完成句子”(Clyne, 1991:193),例如:

… haben wir ON A farm gewohnt. (Appeal & Muysken, 1987:125)

在这个语码转换的例子中,斜体部分就是所谓的起激发作用的词汇,大写字母标示的词汇就是被转换的部分。尽管激发理论是个非常诱人的理论,但是其本质却具有相当大的或然性。

Giles等人提出的调适理论(accommodation theory)是语码转换心理语言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是“人际语篇(interpersonal discourse)中的语言行为对于交际者来说,从语言习惯和喜好,从发音到个别词汇的选择,都是非常敏感的”(David Li, 1996:3)。但是调适理论仅仅根据“趋同”(convergence)和“离弃”(divergence)来分析语码转换显然是不够的,它们只能说明语码转换的某些实例。此外也有学者致力于研究如何识别双语者讲话中被转换的词语问题。

语码转换的心理语言学研究的确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双语者在语码转换过程中的思维过程,从而揭示语言使用者对这种语言现象的认知过程。但遗憾的是直到今天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语码转换的心理语言学研究路向,还有许多关键的问题未能得到解决。所以说语码转换的心理语言学研究还不够成熟,有待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但是,不管怎么样,这种研究还是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关语言使用和理解都不能忽视的心理或认知因素。

4人们对双语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比如Franco Fabbro (1999) 对双语者的定义是“能够掌握、理解、和使用两种语言、两种方言、或一种语言和一种方言的个人。

92 何自然 于国栋

3.4. 语码转换的会话分析研究

会话分析(conversation/conversational analysis )是当前语码转换研究中最精确、最系统的研究路向之一,因为它拥有完善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步骤。通过研究社会行为,尤其社会成员在日常交际中重复出现的言行序列,会话分析方法在语言学、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建立了一座桥梁(Psathas, 1995: 2;vii )。把会话分析的方法引入语码转换研究可以说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因为这种研究方法把语言行为的动态性引入了语码转换。通过研究语码转换在会话构建中的作用我们可以总结出语码转换的动机。

与其他方法比较,会话分析具有几个优势。首先,这种分析方法不但注重会话行为的序列研究,而且注意话轮间的相互影响。其次,研究话轮内所表达的社会和文化因素可以降低分析中的主观性。尽管会话分析方法有诸多的优势,它也有它的弱点。它在语言现象的描述方面可能比较精确,但在解释方面却相对薄弱。另外会话分析对心理因素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也同样显得不够全面。此外,语言研究的动态性也不可能只通过研究序列来实现,这要通过更多的因素来体现。

下面是利用会话分析的方法进行语码转换研究的一个例子(Li Wei, 1998, in Auer, 1998:164):

1 A : …you go (.) you got another one

2 B : Yatgo dou mou a?

(‘THERE ISN’T EVEN ONE THAT SATISFIES YOU’)?

3 A: (2.0) mou a (.) they [look

4 B: [For whom? Waiman a?

(‘ IS IT WAIMAN?’)

5 A: Hia a.

(‘YES’)

6 B: Nigo le?

(‘WHAT ABOUT THIS ONE?)

A: (Looking at the one B gives her)

在话轮1中A 用英语对B 作出了请求,B 在话轮2中并没有回应A 的请求,而是用粤语提出了一个问题。接着在话轮3中A 运用语码转换回答了B 的问题,而且还给了一些解释。在话轮4里B 继续用语码转换提出了另一个问题,A 就在话轮5里给出了答案,而且使用的是粤语。最后B 终于用粤语对A 在话轮1的请求作出了回应。

对于这一段对话,李嵬进行了这样的分析: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李嵬的分析使用了会话分析,尤其是其中对于言语行为的分析,正如他自己所说,这样的分析展示了双语者如何互相合作来构建每个话轮的意义,以及语码转换与会话结构有什么样的联系。但是说话者究竟为什么不只用英语或者只用粤语来进行言谈应对,而要进行语码转换呢?他的会话分析方法并没有就此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

4. 结语

A.英语 请求 B.粤语 问题1 A.语码转换 回答1 (+解释) B.语码转换 问题2 A.粤语 回答 2 B.粤语 给予

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93

我们在这篇文章中讨论了语码转换的定义和语码转换的类型,而且通过对上述四种研究方法的回顾,我们认识到:研究者们对于语码转换有不同的理解,而且他们使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探讨了语码转换,最终对语码转换研究在某个或某些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好像还没有任何一种方法能够全面充分地解释语码转换的机制和功能等方面的问题。这样我们就有必要寻求一种更好的研究方法,寻求一种能够兼容语码转换中的语言、社会、文化、心理和认知等因素在内的研究视角和模式。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将在以后介绍我们试图走语用的路向来研究语码转换的情况。限于篇幅,这里就不赘述了。

文献目录

Appeal, R. and Muysken, P. 1987. Language contact and bilingualism. London: Edward Arnold.

Auer, P. 1990. A discussion paper on codeswitching. In Papers for the workshop on concepts, methodology and data. (Held in Basel, 12-13, January 1990). Strasbourg: European Science Foundation.,69-88.

Auer, P. ed. 1998. Code-switching in conversation: Language, interaction and identit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Azuma, S. 1998. Meaning and form in codeswitching. In Codeswitching Worldwide, ed. Rodolfo Jacobson. Berlin,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Backus, Ad. 1995. Two in one: bilingual speech of Turkish immigrants in the Netherlands. Doctoral Dissertation, Katholieke Universiteit Brabant. [Published in Pfsff, C. ed. Contacts and conflicts: perspectives from code-switching research. (1997).] Baetens Beardsmore, H. 1986. Bilingualism: basic principles. 2nd edition.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Bhatia. T.K. 1989. Bilinguals’ creativity and syntactic theory: evidence for emerging grammar. World Englishes 8/3: 265-276. Bokamba, E.G. 1989. Are there syntactic constrains on code-swithing? World Englishe s 8 /3: 277-292.

Cheshire, J. & Gardner-Chloros, P. 1998. Code-switching and the sociolinguistic gender pattern.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Language, 129: 5-34.

Clyne, M. 1967. Transference and triggering. The Hague.

Clyne, M. 1972. Perspectives on language contact; Based on a study of German in Australia. Melbourne.

Clyne, M. 1991. Community languages: the Australian experience. Cambridge: CUP.

Di Sciullo, A.M., Muysken, P. and Singh, R. 1986. Government and code-mixing. Journal of Linguistics 22:1-24. Ferguson, Charles A. 1959. Diglossia. Word 15.

Gardner-Chloros, P. 1995. Code-switching in community, regional and national repertoires: the myth of the discreteness of linguistic system. In One speaker, two languages: Cross-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on code-switching, ed. Milroy, L. & Muysken, P., 68-89. (1990). New York and Melbourne: CUP.

Giles. H. and Ryan. E. 1982. Prolegomena for developing a social psychological theory of language attitudes. In E. Ryan and H. Giles (ed.). Attitudes towards language variation. London: Edward Arnold.

Grosjean, F. (1982). Life with two languages: An introduction to bilingualism.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rosjean, F. (1995). A psycholinguistic approach to code-switching: the recognition of guest words by bilinguals. In Milroy, L and Muysken, P. (ed.) (1995). One speaker, two languages: Cross-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on Goody, E.N. (ed.) (1978): Questions and Politeness: Strategies in Social Interaction, CUP: Cambridge.

Gumperz, J.J. and Hernandez-Chavez, E. 1971. Bilingualisn, bidialectism and classroom interaction. In Hernandez-chavea, E. et al.

(ed.), El Lenguaje de los Chicanos (Arlington), 54-64.

Gumperz, J.J. 1972. ed. Directions in Sociolinguistic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Gumperz, J.J. 1982. Discourse Strategies. Cambridge, New York, New Rochelle, Melbourne, and Sydney: CUP. Hamers, J.F. and Blanc, M.A.H. 1989. Bilinguality and bilingualism. Cambridge: CUP.

Haugen. E. 1956. Bilingualism in America: A bibliography and research guide. Alabama: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American Dialect Society.

Haust, D. & Dittmar. N. 1998. Taxonomic or functional models in the description of codeswitching? Evidence from mandinka and

94 何自然 于国栋

Wolof in African contact situations. In Codeswitching world, ed. R. Jacobson. (Trends in linguistics: studies and monographs;

106). Berlin,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Jakobson, R. 1970. Main Trends in the Science of Language. New York: Harper & Row.

Jakobson, R. 1977. The social implications of intra-sentential code-switching. In Spanish in the United states: sociolinguistic aspect.

ed. Amastae, Joe-Lucia Ellias-Oliverres. 1980. Cambridge: CUP.

Joshi, A.K. 1985. Processing of sentences with intrasentential code switching. In Natural language parsing: Psychological, computational,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ed. D.R. Dowty, L.Karttunen and A.M. Zwicky, 190-205. Cambridge: CUP. Kachru, B.B. 1983. The Indianization of English: The English language in India. Delhi: OUP.

Kamwangamalu, N.K. 1992. ‘Mixer’ and ‘mixing’: English across cultures. World Englishes 11(2/3): 173-154. Lederberg, A.R. and Morales, C. 1985. Codeswitching by bilinguals: evidence against a third grammar. 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s 14/2: 113-136.

Li, D.C.S. 1996. Issues in bilingualism and biculturalism: a Hong Kong case study. New York; Washington, D.C./Baltimore; Bern;

Frankfurt am Main; Berlin; Vienna; Paris: Peter Lang Publishing Inc.

Li, W. 1998. They ‘why’ and ‘how’ questions in the analysis of conversational code-switching. In Code-switching in conversation: language, interaction and identity, ed. Auer, P.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Luck, K.K. 1984. Expedient and orientational language mixing in Hong Kong. York Papers in Linguistics 11: 191-201. Luke, K.K. 1997. Why two languages might be better than one: motivations of language mixing in Hong Kong. In Language in Hong Kong at century’s en, ed. Pennington, M., 145-160.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McCormick, K.M. 1998. Codeswitching and codemixing. Internt.

Milroy, L and Muysken, P. ed. 1995. One speaker, two languages: Cross-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on code-switching. New York and Melbourne: CUP.

Milroy, L. & Muysken, P. ed.. 1990. One speaker, two languages: Cross-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on code-switching. New York and Melbourne: CUP.

Morrow, P.R. 1987. The users and uses of English in Japan. World Englishes 6 /1: 49-62.

Moyer, M.G. 1998. Bilingual conversation of code-switching for power wielding. In P. Auer. 1998. pp. 237-261.

Myers-Scotton, C. 1988. Contrasting patterns of code-switching in two communities. In Code-switching: anthropological and sociolinguistic perspectives, ed. Heller, M.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Myers-Scotton, C. 1990. Intersections between social mo tivations and structural processing in code-switching. In Papers for the workship on constraints, conditions and models. (Held in London, 27-29 September 1990). Strasbourg: European Science Foundation , 57-92.

Myers-Scotton, C. 1992. Comparing codeswitching and borrowing. In Eastman, C. ed. Codeswitching.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89:19-40.

Myers-Scotton, C. 1993. Dueling languages: grammatical structure in codeswitching. Oxford: Clarendon Press.

Myers-Scotton, C. 1993. Common and uncommon ground: soci al and structural factors in codeswitching. In Language in Society 22: 475-503.

Muysken, P. 1995. Code-switching and grammatical theory. In Milroy, L. & Muysken, P. ed. 1990. One speaker, two languages: Cross-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on code-switching. New York and Melbourne: CUP.

Myers-Scotton, C. 1998. A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to the markedness model. In Myers-Scotton. ed. Code and consequence: choosing linguistic varieties. New York, Oxford: OUP.

Myers-Scotton. ed. 1998. Code and consequence: choosing linguistic varieties. New York, Oxford: OUP.

Myers-Scotton, C. 1998. Structural uniformities vs. community differences in codeswitching. In R. Jacobson ed. 1998. Codeswitching world. (Trends in linguistics: studies and monographs 106). Berlin,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Pfaff, C. 1976. Functional and syntactic constraints on syntactic variation in codemixing. In Papers from the Parasession on Diachronic Syntax, ed. Steever, B. et al, 148-259. Chicago: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Poplack, S. 1980. Sometimes I start a sentence in Spanish y ternimo en espanol: towards a typology of codeswitching. In Jon amastae-L. Elias-Olivares (ed.) 230-263.

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95

Poplack, S. 1990. Variation theory and language contact: Concepts, methods and data. In Papers from the Workshop on Concepts, Methods and Data, 33-65. Strasbourg: European Science Foundation.

Psathas, G. 1995. Conversation analysis: the study of talk-in-interaction. Thousand Oaks, London, and 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 Romaine, S. 1989. Bilingualis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Romaine, S. 1995. Bilingualism. 2nd edition. Oxford UK and Cambridge USA: Blackwell.

Sridhar, S.N. and Sridhar, K.K. 1980. The syntax and psycholinguistics of bilingual code mixing.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34/4:407-416.

Tay, M.W.J. 1989. Codeswitching and codemixing as a communicative strategy in multilingual discourse. World Englishes 8 /3:407-417.

Treffers-Daller, J. 1991. Towards a uniform approach to code-switching and borrowing. In Papers for the Workshop on Constraints, Conditions, and Models, 259-279. Strasbourg: European Science Foundation.

Verschueren, J. 1999.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London, New York, Sydney, and Auckland: Arnold.

Weinreich, U. 1953. Languages in contact: findings and problems, 2nd printing in 1963. The Hague: Mouton.

通讯地址: 510420 何自然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基地

510420于国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英文学院98博

国内外三语习得研究综述与分析

国内外三语习得研究综述与分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语言学界将多语研究的重点聚焦于双语研究。然而,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交流需求增强,这种交流可能是跨区域、跨语言、跨文化的。在此背景下,多语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三语习得研究作为近年来国际和国内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三语习得的文献进行梳理,剖析了国内外三语习得研究现状及其特点,并通过对比国内外研究成果,对三语习得后续研究的发展做出展望。 二、国外三语习得研究综述 国外的三语习得研究肇始于Hoffman和Thomas 的研究。Hoffman 的著作Language Acquisitionin Two Trilingual Children 是三语习得研究的典型作品。Hoffman 在此研究中主要从语言学、社会学和心理学这三方面跟踪调查两个从小同时学习德语和西班牙语的小孩的语言发展与习得。在此期间,Cenoz,Gorter,Kemp &Jorda 等学者对三语习得研究的发展做出了

巨大贡献。Cenoz & Gorter探究了在巴斯克语、英语和西班牙语三语环境下写作技能的培养,并用不同方法来探究这三种语言之间的联系与交互。语言学家Kemp给多语现象下了定义,他所提及的影响元语言意识的变化因素为三语习得研究带来了新的视野,包括语言习得者同时掌握的两门语言,学习者的读写能力、成熟度、学校教育等因素。Jorda基于言语行为和语用能力的分析,阐述了三语语用意识的产生以及影响。语言学家De Angelis探究了习得的语言之间的距离、近因的使用、语言习得的顺序、文本的形式和对目标语与源语言的熟练程度。 三、国内三语习得研究综述 与国外的三语习得研究相比,国内的三语习得研究直到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才开始,起步较晚。从已有的三语教育研究成果可知,国内三语研究对象主要针对少数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从研究理论来看,大多数研究者将少数民族学生的三语习得与汉族学生的二语习得进行对比研究,将语言迁移理论、认知优势理论、语言损耗理论、文化濡化、涵化理论、元语言意识理论运用到我国少数民族三语教育研究中。关于研究领域,学者们从应用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认知神经学、教育学等方面展开了

(全英文论文)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校园语码转换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者 学院、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文字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0起,具体可以联系qq 805990749。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部分题目已经写好原创。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 1、(英语毕业论文)传统美德与反传统个性的结合——《小妇人》中乔的形象分析 2、(英语毕业论文)从精神分析法解读《追风筝的人》的主题(开题报告+论文) 3、(英语毕业论文)中外青年婚姻观念差异——从《柳堡的故事》和《傲慢与偏见》中进行对比 4、(英语毕业论文)试用标记模式理论分析广告语中的语码混用现象(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5、(英语毕业论文)中英公益广告修辞手法和效果的对比研究 6、(英语毕业论文)Chinese Translations of English Film Titles:A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7、(英语毕业论文)战争隐喻在体育新闻报道中的运用(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8、(英语毕业论文)浅析《理智与情感》中理性在婚姻中重要性 9、(英语毕业论文)目的论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以《功夫熊猫》为例(开题报告+论文) 10、(英语毕业论文)A Cross-Cultural Study on Linguistic Taboo 11、(英语毕业论文)《简爱》和《藻海无边》的女主人公的对比研究(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12、(英语毕业论文)《麦田里的守望者》男主人公霍尔顿的人物形象分析 13、(英语毕业论文)英语名的取名艺术 14、(英语毕业论文)爱默生超验主义对世纪美国人生观的影响——以《论自助》为例 15、(英语毕业论文)Cultural Influences on Business Negoti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16、(英语毕业论文)Growing Pains—An Analysis of J. D. Salinger’s The Catcher in

(完整版)社会语言学-浅谈语码转换

浅谈语码转换 当今社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交往日趋频繁,这样,使用双语甚至多语的人数越来越多,而这种掌握双语或多语的人被称为双语人或多语人。他们在沟通过程中,通常都面临着选择何种语码最为得体的问题,因而语码转换的出现不可避免。他们会根据不同的交际环境选择适当的语言,必要时还进行转换,甚至混合使用两种语码。因此语码转换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也是社会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语码及语码转换的定义 语码(Code)是社会语言学家用来指语言或者语言的任何一种变体。语码是一个中性术语,不像方言,语言,洋泾滨语,克里奥尔语,标准语等术语多少都带有某种感情色彩。 对语码转换的定义,不同的语言学家各有侧重。Fraomkin的定义是将一个单词或词组插入正在使用的一句话中,或在两种语言变体或语码间来回变换使用的现象。Scotton认为语码转换是在同一次谈话中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变体。McKa Hornberger认为当言语社团中存在两种或更多的语言时,讲话人经常从一种转换到另一种语言的现象是语码转换。Poplack描述的语码转换是在连续的话语中出现不同语言的句子或句子片段的现象。她认为新插入成分的内部结构必须符合原有语言的句法和词法规则。我们不妨认为,语码转换(Code Switching)是指说话者在对话或交谈中,从使用一种语言或方言转换到使用另一种语言或方言。 总的说来,对语码转换的定义有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操双语或多语者在同一次会话中从一种语言转向使用另一种语言的现象。第二,在主要使用一种语言的过程中穿插使用另一种语言组块(词、词组、句子或更大的语言单位),对于这种现象,有的社会语言学家认为是语码转换,有的则认为它仅是一种语码混合。第三,指某一语言系统内各种语言变体之间的转换。 二、语码转换的类型 甘柏兹(Gumperz)和布鲁姆(Blom)最早区别了语码转换的两种类型:一种是情景语码转换,一种是喻意型语码转换。情景语码转换是指,根据交际情景的变化而采用不同的语码,即在一种情景下采用一种语码,而在另一种情景下采用另一种语码,话题不变,说话者根据情景的变化采用不同的语码。语码转换和情景有着直接的联系。例如,那些与仪式或宗教活动有关的场合所使用的语言变体。喻意型语码转换指因谈论的话题发生改变儿相应地要求转换语码。这是说话者为了改变预期、侧重点或者角色关系而采取的语码转换。喻意型语码涉及到说话者希望达到的交际效果,打破了情景与语言选择之间的规约关系,因而交际对象就需要付出更多力气来对语码转换的用意进行推理。甘柏兹(Gumperz)和布鲁姆(Blom)举了一个例子说明: Hermesberget(挪威北部的一个小城镇)的居民在邮局时发生的事情。他们在相互交谈时,对家庭成员的问候和询问一般用当地方言,而关于毛利商业部分则用标准挪威语进行。但在后期。甘柏兹(Gumperz)为了说明语码转换的多功能性,对语码转换的分类排除了二分法。 Poplack区分了三种类型的语码转换:句间语码转换(inter-sentential switching)、句内语码转换(intra-sentential和附加语码转换(tag switching)。句间语码转换发生在两个句子或分句的分界处,而且每个句子或分句都分别属于一种语言。句内语码转换涉及到句子或分句内部的转换。附加语码转换指的是在单一语言表达的句子或分句中插入另一种语言表述的附加成分(tag),附加语码转换不一定出现在小句末尾,它可以出现在句子的任何位置。另外,

流行语中汉英语码转换

网络流行语中汉英语码转换的语用探析 摘要: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对汉英语码转换的研究取得长足的进步,但主要集中于对双语社区(香港)、英语课堂以及各类传媒语言的汉英语码转换研究,对网络流行语中汉英语码转换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论述。本文将以语码转换的理论作为支撑,从语用的角度对此类网络流行语的进行初步探析。 关键词:流行语;语码转换;语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大众网络语言展现出百花齐放的发展趋势,大量的网络流行语涌现并更迭。日益分化的大众话语环境使得网络流行语在结构形式、语义、句法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而近两年来,随着“hold住”、“out”等流行语的迅速蹿红,汉英语码转换类流行语成为后起之秀,“get”、“美cry了”跻身于年度热门网络流行语之列。这类流行语作为新构式词语,在结构形式、语义上呈现出其独特性,也映射出网民使用语言背后的心理动机。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语码转换是交际者对语言的选择与顺应,从顺应性理论的角度对此类流行语进行研究是可行且必要的。 一、网络流行语中英汉语码转换现象的概述 (一)汉英语码转换 对于“语码转换”这一术语的定义,很多研究者采用“语码混用”这一术语代替它。而Myers—Scotton(1995:36)认为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具有相似的社会功能且属于统同一框架,没必要区分语码转换和语码混用,因为语码混用这个术语本身会引起迷惑,而且没有必要再引入一个新的术语。他将“语码转换”定义为“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的语言变体。转换不拘数量,可以仅仅是一个词或几分钟的谈话;转换的语码,可以是没有谱系关系的另一种语言或同一种语言的两种变体。” [1]从语码转换的发生位置上看,Poplack将语码转换分为句间语码转换、句内语码转换和附加语码转换。[2]汉英语码转换现象是指说话者在汉语的交际会话中夹杂着使用英语词汇或者语句的现象。 (二)网络流行语的汉英语码转换研究 随着国外语码转换研究理论的成熟,国内对汉英语码转换的研究也取得丰硕成果,不仅相关学术论文数量惊人,而且研究的理论视角极为广阔,主要从语言学、心理学、社会认知学、新闻传播学等角度进行研究。研究的对象不仅包括英语课堂教学,还具体到电影、电视节目、小说、论坛、报刊、广告等各类传播媒介的汉英语码转换研究。而汉英语码转换的网络流行语因近几年才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趋势,相关研究相对较少,有从社交网站的角度对“hold住”、“X客”的语义、句法功能及流行原因的研究。而这两年来网络中盛行的诸如“low”、“high”、“cry”、“get”等流行语属于典型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 二、网络流行语中汉英语码转换的结构类型与基本特征 (一)网络流行语中汉英语码转换的结构类型 依照Poplack对语码转换的分类,网络流行语的汉英语码转换的构成主要表现为句内语码转换,即在汉语语句中夹杂使用某个英语词或者短语。网络流行语的汉英语码转换主要的形式有:1、汉语与英语缩略词转换。报纸、电视、广播及微信、微博等媒体平台中都大量使用英语缩略词。如“DIY”是英语“Do it yourself”的缩写,为“自己动手做”的意思;“CP”是英语中couple的缩写,是“一对夫妻、配偶”的意思;2、“英语词+汉语词”式固定短语,如“hold住”,称之为固定短语,是因为二者不可更换为其他的词来搭配;3、单个英语词,如“cry”、“get”、“out”、“low”等,这类英语词结构与词义均简单且易于理解记忆。作为单个英语词夹杂在汉语语句中,虽然搭配比较自由,但在语法规则与语义上更多

语料库话语分析综述

近十年国内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综述 A Review of Ten - year Research on Corpus-Based Discourse Analysis in China 摘要:文章从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领域出发,通过对2002年至2011年发表在国内八种核心期刊上的论文进行统计与分析,发现这些研究在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涉及到话语各个方向,对于实践有重大指导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Abstract: From corpus-based discourse analysis, this thesis finds this field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relates to many directions of discourse and has a significant guiding role for the practice, but also brings many problems worthy our attention. All of these are derived from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sises published in 8 kinds of core journals from 2002 to 2011 in China. 关键词: 语料库话语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 0. 引言 现代语料库语言学是20世纪中后期兴起的一门语言研究科学。语料库是指按一定的语言学原则,运用随即抽样的方法,收集自然出现的连续的语言运用文本或话语片段而建成的具有一定容量的大型电子文库。在20 世纪后半叶的西方语言学界, Chomsky的观点大行其道,秉承该学说的语言研究者唯直觉语料独尊。他们躲在书斋,满足于依靠自己的直觉语料从事语言研究。随着社会语言学、话语分析、语用学、语料库语言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认识到光靠直觉语料来研究语言是远远不够的,人们还必须借助语料库语料以及其他各种语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揭示语言的本质,克服直觉语料的局限与不足。这样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越发引起大家的重视,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内基于语料库的话语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成果仍然颇丰。 1. 研究样本 由于近几年运用语料库来做话语研究已经成为语言研究的热点,笔者通过检索主题与关键词,将文献定在2002年至2011年这十年期间,研究样本来源为发表在八种外语类核心期刊的22篇文章。这是因为这8种外语类期刊有一定的权

语码转换

语码转换作为语言接触的一种常见的现象语言学家们关注的焦点是会话语码转换,研究的路向主要有社会语言学、结构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等。 社会语言学主要研究语码转换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及其社会意义与社会动机,早期的研究可以追溯到J. Fishman从宏观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进行的关联性研究(correlational study)和JGumperz从微观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进行的相互作用研究(interational study)。 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域理论 在Halliday的功能语法模式中,文化语境、情景语境和上下文语境与三大纯理功能与语域这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有了明确的勾画。在Halliday的理论框架中,语域三要素,即语场、语旨和语式,分别是由三大纯理功能的经验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来体现的。相应地,三大纯理功能又是分别通过词汇语法层的及物性、语气和主位等模式分别加以体现的。(见Halliday&Hasan, 1989:25-26; Eggins,1994: 78)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各学者对于语域与语篇体裁的关系的看法不尽相同, J.R. Martin (1999)的模式,将语篇体裁看作是阶段性的、有目的的社会过程(staged purposeful social processes),是属于位于情景语境(语域)之上的更宽泛、更抽象的文化语境的内容。 语码转换在新闻报纸各语篇体裁的出现是遵循一定规律的,这个规律就是在较为正式的语篇体裁中,语码转换比较少见;而在语体风格没有那么严肃的语篇中,语码转换出现的机率就相对大得多。从这里可以看出语码转换的出现是与语言的正式程度有关的,语码转换现象一般出现在非正式的语境。 从语场的角度来说,国际和国内新闻一般报道的是与时事有关的话题,也就是一些为人们所广泛关注的或是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由于此类话题涉及的多是有关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比较严肃的内容,因此语言方面也相应要求比较严谨和正式语码转换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在正式程度最高的政治新闻中,即使出现也大多只是在社会文化方面的新闻中,如代表一些国际性机构及其重要负责人的名称。而相比之下,娱乐新闻和科技新闻所涉及的话题相对没有那么严肃,所以语言的形式也比较随意,因此娱乐新闻中出现了很多与外国歌星、影星、影片、歌曲、流行杂志等的名称有关的语码转换现象,而科技新闻则主要以科技专业术语的转换为主。 从语旨的角度来看,由于国际和国内新闻所涉及的多为社会政治文化方面的话题,因此它们的受众范围非常广泛读者群体的数量也很庞大,来自不同社会阶层拥有不同学历的不同年龄群体都可能成为这些时事新闻的目标受众,所以这些版面的语言必须符合不同文化层次和社会地位的读者的阅读水平,显得既庄重简练又明白易懂,如果不时地出现个别中英夹杂的句子,就会给部分读者造成阅读困难。即使英文转换部分标注了中文,也难免会造成一种心理上的隔阂。再者,如果在政治性很强的报道中插入英文词项,可能会给读者造成一种不够严肃庄重的印象,认为不单有损中文的官方语言地位,而且会破坏中文的语言纯洁性,由此形成一种抵触的情绪。当然,在政治报道中维护官方语言的尊严和纯洁也涉及到国家语言政策中有关语言规范化、标准化的问题。而对于娱乐新闻来说,它主要针对的是对影视娱乐感兴趣的年轻人。这些人一般喜欢追时尚赶潮流,英文在他们看来是一种有品位合时尚的象征,所以他们不会抗拒中英语码转换,而且还可能很欣赏这种有点新潮和异国情调的语言风格。关于科技新闻,它的目标受众主要是一些高新科技方面的行内人士和业余爱好者,此类读者一般都能够通晓I行业通行的一些“技术行话”(technical jargon)。很多时候,I界的一些专业术语都是直接从外国引

教师课堂语码转换中身份构建的顺应性分析

2012年第·9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期 总第134期 Sep2012 [摘要]语码转换的产生与各种社会因素密不可分,社会身份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论文在语码转换与身份构建关系的基础上,从顺应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教师在课堂的语码转换中是如何实现 多重身份的构建的,并由此而产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师语码转换;身份构建;顺应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12)9-0076-02教师课堂语码转换中身份构建的顺应性分析 多晓萍 (甘肃政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作为一个中性概念,“语码”(code)在社会语言学 中可以指语言交际系统中的任何一种语言、方言、语体、语域以及语言变体。语码转换就是指在谈话中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变体的现象,它包括语言之间、方言之间及不同语体之间的转换。维索尔伦认为,语码转换表示语言或语码变化,是一个非常普遍或受人青睐的策略。虽然语言学家们对语码转换的定义表达不同,但内涵都是一致的,即指在讲话或文章中使用两种以上语言或语体的现象。基于这个内涵,我们不难推断出教师语码转换是教师在课堂交际活动中交替使用目的语和母语的现象,不过这时参加转换的两种语码一般固定在学生熟悉的母语与志在习得的目的语之间。而且由于该文只是从顺应论的角度对教师在课堂语码转换中实现的身份构建进行分析说明,所以该文所指的语码转换作为包罗性的术语来统指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混用,对二者不作区别使用。 一、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的研究现状 对于语码转换,研究者们分别从社会语言学、句法学、心理语言学、会话分析及语用学的视角进行了研究。教师语码转换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美国的双语教育研究。最近几十年来,这个领域的研究在理论指导和研究方法上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社会科学研究,尤其是会话分析、社会语言学和民族志等学科间的相互影响。其中着眼最多的是对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的类型和功能的研究。Gumperz将教师语码转换分为“情景型语码转换”和“喻意型语码转换”;Myers-scotton运用标记模式,将教师语码转换分为“无标记语码选择”和“有标记语码选择”两大类。Giles用“言语顺应理论”(Ac-commodationTheory),将教师的语码转换分为“语言靠拢”和“语言偏离”,用来指教师在课堂交际中利用语码的趋同和求异两种策略亲近或疏远学生。Poplock根据语言结构区分了两种类型的教师语码转换:“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转换”。Auer提出了两种类型的语码转换:“与语篇相关的转换”和“与交际者相关的转换”。可见,外语课堂上教师语码转换不外乎两类:一种是用于教学的语码转换,着眼于教学信息的准确传达和语言输入的理解和记忆;另一种是用于交际的语码转换,用于调整师生关系和学生心理情感。 国内对语码转换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首先是对语码转换述评性的文章,如祝畹瑾的《语码转换与标记模式—— —语码转换的社会动机评价》,何自然、于国栋的《语码转换研究述评》,唐丽萍的《语言课堂语码转换述评》,李经纬、陈立平的《多维视角中的语码转换研究》,王瑾、黄国文的《语码转换之结构研究述评》等,这些文章向我们全面介绍了目前语码转换研究的现状,使我们更加了解最新研究动态。另外还有对语码转换模式的研究,主要有于国栋的《语码转换的语用学研究》、《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性模式》,王瑾、黄国文的《从会话的角度研究语码转换》、《语篇基调与报章语码转换》,吕黛蓉、王瑾、黄国文的《从功能语言学角度看语码转换》等,这些研究开始了对适合中国语言现实的语码转换的探索并取得了初步的成绩。还有就是对语码转换实证及应用性研究,主要有陈立平的《英语专业教师在课堂上语码转换调查》;李经纬的《语码转换与称呼语的标记作用》等,这一类的研究在国内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而且在为数不多的英语课堂语码转换研究中,研究者大都把研究语码转换的功能作为切入点,研究方法主要是分类和量化,研究焦点也主要是教师个人行为而不是师生间的交流。 二、维索尔伦的语言顺应理论 语用学的语言顺应理论是维索尔伦在1987年就提到,之后在1999年出版的《语用学的理解》一书中提出的一个完整的语用学研究理论。他在该书中将语用学重新定义为对在行为方式上与语言使用有关的语言现象作认知、社会、文化上的综观。在他看来,语用学既不是语言学的一个部分,也不属于具有相关研究对象的跨学科领域,而是语言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相联系的纽带,具有交叉学科性质。这里语用综观的核心内容就是顺应论,即语言的使用过程是一个语言使用者基于语言内部和外部的原因而在不同的意识水平上不断地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其中包括语言形式和语言策略的选择。而且人类之所以可以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进行语言选择,是因为语言的三个本质特征: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其中,顺应性主要表现在语境顺应、语言结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意识突显四个方面。从本质上讲,语言的选择与顺应就是语言是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系列适应现象之一。它通过各种语境关系的作用,借助于社会心理,为人类提供了无穷尽的意义来源。 76··

《围城》中语码转换的语用分析

《围城》中语码转换的语用分析 摘要: 社会语言学家们对于口语交际过程中的语码转换现象之研究较为深入,而较少关注书面语中的语码转换现象。本文以《围城》中涉及到中外文转换的语言片段为语料,深入研究分析了书面语语码转换的类型,语言特点及语用功能。 关键词: 语码转换;类型; 特点;语用功能 社会语言学家将任何一种语言及其变体都视作是一种语码(code) ,语码的选择和转换构成了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近三十年来,国内外关于语码转换(code - - switching) 方面的研究论著频频问世,然而,其中绝大多数是围绕口语交际过程中的会话性语码转换(conversation code - - switching) 进行的, 论及书面语语码转换(written code - -switching ) 的文献寥寥无几。本文以钱钟书先生的名作《围城》中涉及到中外文转换的语言片段为语料,对书面语中语码转换现象进行初步的探讨。《围城》中有68 个语言片段出现了中外文转换现象,我们将其中的汉语称为“原码”,将外文(包括英语和法语) 称为“他码”。本文所说的语码转换指的是汉语和外语,即汉语和英语(有时是法语) 之间的转换。 一、书面语语码转换的类型及特点 《围城》有68 个语言片段出现了语码转换现象。除5 例涉及到汉语与法语间的转换外,其余的都是汉语和英语之间的转换。这些他码长短不一,大多数以单词和短语的形式出现,也有的以句子或句群的形式出现。他码的语言单位不同,其语言特点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当他码是单词或短语时,一般情况下,包含语码转换的句子既符合原码(汉语) 的语法结构,又符合他码(英语或法语) 的语法结构。因为这种语码转换的位置几乎都出现在原码与他码具有相同句法结构的地方。这种语码转换可称为“句内语码转换”。 如:(1) (辛楣说)“我宁可娶一个老实‘简单的乡下姑娘,不必受高深的教育,只要身体健康,脾气服从,让我舒舒服服做她的Lord and Master ??”(P140) (2) 鸿渐道:“??想买副纸牌来打bridge , ,找遍了镇上都没有,结果买了一副象棋, ??”(P251) (3) 柔嘉不耐烦道:“没有结! 要穿,你自己去买。我没见过像你这样nasty 的人!”(P338) (4) 当时张先生跟鸿渐拉手,问他是不是天天“go downtown”。(P42) (5) (鸿渐) 只自言自语道:“School for scandal ,全是School and scandal , 家庭罢, 学校罢, 彼此彼此。”(P333)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他码以单词的形式出现,那么该词一般是实词。如,例(1) 的Lord and Master 和例(2) 的bridge 是名词, 例(3) 的nasty 是形容词。如果他码以短语的形式出现,则该短语中的词的时态、人称和数等往往并不随着前面原码主语的变化而变化。如例(4) 的“go ”不因前面的“他”而变为“goes”。由此可见,由于中文语篇是按照中文的语法进行的,所以当他码是小于句子的语言单位—句中嵌入成分的形式出现时,他自然要受到中文语法结构的制约,而不再按照英文语法的要求进行变化。 当语码转换发生在两个句子或两个分句的交界处,而且每个句子或分句都分属于一种不同的语码时,这种转换可称为“句际语码转换”。这种情况下,包含语码转换的句子使用他码的语法结构,不包含语码转换的句子仍使用原码的语法结构。 例如:(6)“那么,你太weak ,”辛楣自以为这个英文嵌得巧妙,不愧为外交辞令:假使鸿渐跟孙小姐并无关系,这个字就说他拿不定主意,结婚与否,全听她摆布;假使他们俩不出自己所料,but the flesh is weak ,这个字不用说含蓄浑成,最好没有了。(P290) (7) 他撇着英国腔向曹元朗说道:“Dash it ! Thatgirl is forget - me - not and touch - me - not in one , ared rose which has somehow turned into the blue flower. ”曹元朗赞他妙语天下, ??(P111) 从以上例子中我们可看出,与口语中的会话性语码转换一样,书面语语码转换同样是在每一个例子里,都有一个关键部分,传达语信的主要内容的部分。这一部分一般使用一种语码(多为他码) ,而其他一些内容用另一种语码(多为原码) 表达。 二、书面语语码转换的语用功能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不论规模大小,所有的语码转换现象都具有一定的社会及语用功能。

语言学功能研究综述

语言学功能研究综述 “功能”是当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思想,其发展甚至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文章旨在理清语言学研究中“功能”的发展脉络,并探索其在个语言学派之间的传承和相互影响,最后简述元功能思想对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可行性。 标签:语言学功能综述 功能一词在《世界诗学大辞典》的定义是:在符号学中,其作为术语的使用分为三个方面:语言功能、句法功能、叙述功能。对“功能”这个术语各语言学派有不同的理解。 语言学研究中有关功能的基本理论和成果 (一)古希腊的功能派 西方语言学最初的功能派出现在古希腊,也称为“描写民俗派”。当时以Protagoras和Plato为代表的智者学派的语言观,归属功能主义语言学。Protagoras 第一次从语义功能角度把句子分成祈求、提问、陈述、命令四类。功能派强调异常,趋向描写性,把语言看成行动;关心的是意义跟修辞功能的关系;强调语言是选择,是资源;强调对语篇的语义解读,并把可接受性或用途(实际出现或可能出现什么)作为理想化标准。 (二)布拉格学派 胡壮麟(2002)称布拉格学派对语言学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从“功能”的角度看待语言,认为语言是一种功能,是一种由某一语言社团使用,用来完成基本职责和任务的工具。Mathesius于1923年提出了二功能说,即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交际功能,表现为两种情况:单纯的交际;呼吁。Mathesius的功能主义主要是一种研究方法。 布拉格语言学派在句法上的功能分析对以后的话语分析和篇章语言学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Mathesius提出著名的句子功能全景,认为有必要把句子的实际切分和形式切分区别开来,实际切分的基本要素分别是表达的出发点(主位)和表达的核心(述位)。 受Büler思想影响,布拉格学派在《论纲》中阐述了语言的两个基本功能:体现智能言语活动的社会功能及体现感情言语活动的表现功能。社会功能又分为两方面,一是交际功能,二是诗歌功能。 布拉格学派的Jakobson(1960)在Büler的功能观的基础上将语言的功能扩展为六个:指称功能、诗歌功能、表情功能、呼吁功能、寒暄功能及元语功能。Jakobson功能主义的思想核心,即语言的手段一目的模式。lakobson的“六功能

媒体中英语码转换的翻译

媒体中英语码转换的“翻译”2 (1) 中国人DIY的飞机昨试飞。 (2) 只要稍花心思,将两个系列来个Mix &Match ,轻而易举就能尽显男士个人风采。 (3) 先走IRP 后ERP 之路。 例(1)DIY是英语Do it yourself (你自己做) 的缩略语。例(2)Mix &Match 分别有英语单词“混合”和“相配”的意思;而&是英语and(和) 的符号表达。例(3) 由于全文对IRP 和ERP 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其所指难以确定。实则他们分别是:中文“信息资源管理”英语Information Re2source Planning 的缩略语, 中文“企业资源规划”英语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的缩略写。这样的句子可能出于英汉翻译者之手, 也可能是其他作者为了让读者从中获得一点特殊意义,或是为了达到某种效果,或是信手拈来一些英文,移用到汉语句子里。但是作者忘记了一条原则,即在信息传播的有效性上,不可忽视最基本的要求———信息共享。文字翻译通顺、连贯、清晰是译者的基本准则。发送者对于信息的选择理解并不等于接受者的企盼和理解,双方所处的环境、地位、文化层次、专业的各异等都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变信息在传播和接受过程中的形式和内容、取向和理解。不注重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就是语用失误,因为隐喻性的表述会给读者在含意和目的的推导上增加一道障碍,而语码转换更是增加了又一道障碍,且又是较难逾越的语言障碍。他难以确定喻体与本体标书翻译的同位关系,难以产生意象图式,因为最重要的语义结构是意象图式结构( Image Schemas) ,而“意象图式是一个在我们感觉经验中反复出现的框架模式。我们就是运用这些意象图式来建构我们的经验,来识别物体和事件的”。理解和推理是凭借意象图式进行的,意象图式规定并制约了人类的理解和推理。语码解读中断谈不上语义理解,更谈不上发音,交际由于语码转换不成功而中断。

国内英语课堂教话语研究综述

国内英语课堂教话语研究综述

————————————————————————————————作者:————————————————————————————————日期:

国内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综述-英语论文 国内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综述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杜娟 【摘要】教师话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教师向学生传达信息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师调控学生课堂行为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对国内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相关文献(2004~2013年)进行统计和分析,从文献的数量、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四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国内教师话语研究的局限和启示。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师话语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6-0053-01 一般认为,教师话语是教师进行课堂管理和课堂讲解时所使用的语言,是课堂里的外国腔语。教师话语不仅是教师执行教学计划的工具,同时还是学生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因此,它在组织课堂教学和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让研究者更好地了解国内十年来外语教师话语研究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脉络,突出问题及其发展趋势,本文对十年来国内相关的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思考和对未来的展望。 一、教师话语研究文献统计分析 1.文献检索说明。本研究所检索的数据库为“CNK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的时间为2004 年至2013年。检索期刊为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方法如下:第一次检索:检索项为“刊名”,检索词为“外语类核心”;第二次检索:以第一次检索为基础,选定“在结果中检索”,此次检索项为“ 关键词”,检索词

语码转换的研究意义与方法

语码转换的研究意义与方法 一、语码转换的研究意义 1、语码转换是社会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民族间的交往日趋频繁,出现了双语或多语现象。掌握双语或多语的人被称为双语人或多语人。严学宭认为,世界上大约有二分之一的人是双语人或多语人。Wardhaugh也认为只掌握一种语言变体的情况极为罕见。双语或多语现象的研究表明,如果要更好地理解那些影响并指导我们语言行为的社会、心理及纯语言的因素,就必须联系社会语境来研究语言,并且使我们有机会将语言研究与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联系起来,成为一个真正跨学科的研究课题。在多语社会生活中,通常都面临着选何种语码最为得体的问题。人们会根据不同的交际环境选择适当的语言,必要时还进行转换,甚至混合使用两种语码。因此语码转换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也是社会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2、语言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而语码转换是多语共存的必然表现,是促进语言社会和谐的重要形式和动力因素。语言是人类用于交际和思维的最为重要的工具。多语言、多方言是国家宝贵的经济文化资源,多语言多方言的共存共荣是语言和谐的追求。高林波等指出,构建和谐的社会语言生活,就是在语言文字社会应用中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主,同时容纳多种民族语言和多种汉语方言,容纳多种民族文字和多种汉字字形,和谐共处,使得社会语言生活呈现主体化与多样性的和谐统一,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江结宝指出(双)多语,和谐语言将创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营造团结友爱的社会氛围,提供科学诚实的语言信息,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精神的文明,最终推动社会的和谐。语言和谐与否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指标之一,社会中的语言如果不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就失去了基石。语码转换是多语共存的必然表现,是促进语言社会和谐的重要形式和动力因素。结合语言和谐研究多语地区的语码转换,是语码转换研究的新视角。 3、国内外关于语码转换的研究需要完善。按照社会语言学的定义,语码转换是指在双语(包括多语或多方言)社会人们在交谈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从使用一种语言(或方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或方言)的现象。国外的研究从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句法学与绘画

国内外语教师课堂话语研究综述成就与不足

2012年第03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3,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303期) Total No .303 收稿日期:2011—12—20 作者简介:周学恒(1981—),男,江苏盐城人。盐城工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邓晓明(1968—),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 国内外语教师课堂话语研究综述:成就与不足 周学恒1,邓晓明 2 (1.盐城工学院人文学院,江苏盐城224051;2.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本文对国内正式发表的关于外语教师课堂话语的文章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研究理论多样,实证研究占了绝对多数。但当前研究在理论的深度和视角、实证的创新和严谨、方法的信度和效度等方面还有待改善。 关键词:教师话语;综述;研究类型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3—0111—03 一、国外教师话语研究概述 外语课堂中教师话语与其他课堂教学教师话语地存在着显著差别,因为在外语课堂内,教师的课堂话语不仅是其组织有效课堂教学的工具,还是学生课堂获取可理解性目标语输入的主要来源。可以说,外语教师课堂话语的数量和质量会影响甚至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语言学界就开始系统深入地观察、理解和研究课堂教学。进入70-80年代后,国外学者对教师话语更进行了潜心研究,同时涌现出大量描述和理解外语课堂的方法。如Chaudron 研究了教师的课堂反馈话语, Long &Sato 、Long 等分析了教师的课堂提问,这些 “研究者主要依靠教育学家和社会学家使用的工具和技巧”,直接展示了二语习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充分揭示了课堂互动的重要性。 近年来,国外学者研究较多的是教师话语中的语码转换;这些研究主要体现在教师课堂使用母语和目标语的比例、何种情况下使用母语或目标语、影响语码转换的因素以及语码转换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等四方面。同时,国外语言学界还关注于教师的提问、语法术语的使用、语言教师的课堂行为、附带的文化信息等方面。 二、国内教师话语研究取得的成就 国内对教师话语的研究起步较晚。林汝昌在《教学语言———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一文中曾提 及教师课堂语言,但国内教师话语的真正研究始发于赵晓红《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师话语的调查与分析》一文,其中她运用量化数据统计的方法初步探讨了教师课堂话语量、反馈等内容。王银泉在论述教师话语对于学习者语言输入影响时,指出外语课堂教师话语与其他课堂教学教师话语的最大差别在于外语课堂内 “教师话语既是学习的目的又是教学的媒介”,由此正式向国内语言学界引进了教师话语的研究论题。此后国内学者对西方教师话语理论做了大量的引入介绍及综述。 随着二语习得“输入假说”和“交互假说”在国内研究的盛行,国内许多学者从实证角度开始观察课堂教学过程,对教师话语的研究也逐渐转向了对课堂教师话语的数量和类型、教师的提问、提问后的等待时间、反馈和纠错等方面。周星、周韵调查了“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中教师话语,从量化的角度对课堂话语三段模式作了细化分类和统计,其研究较赵晓红的更为细致和深入。徐英、李秀莲对外语课堂教师礼貌用语进行了调查,指出英语教师应尽可能采用礼貌性话语与学生进行交流,以改变存在的师生权利不均等、关系失衡等现象。胡青球等通过实证探讨了教师提问技巧、内容及形式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之间的关系。刘家荣和蒋宇红对英语口语课堂话语交际做了个案研究,探讨了师生话语形式、输出量、语句长度、话轮转换、语码转 1 11

浅析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教学中语码转换的应用

浅析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教学中语码转换的应用论文关键词: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英语语码转换的策略作用实例 论文摘要:随着国内外学者对语码转换在二语教学中的研究,语码转换在二语教学中的作用不断受到关注。本文通过说明我国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提出了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教师使用语码转换的策略,语码转换的作用以及举出的实例,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高职高专英语教学。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当前高职高专入学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薄弱是不争的事实。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语码转换越来越受到国内语言学家的重视,即便有些高职高专教师没有意识到在课堂中语码转换的存在,但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对于语码转换的应用是时常发生的,而且是有明显的教学效果的。 二、语码和语码转换 语言学家Scotton定义语码(code)为包括语言,方言或同一语言的不同风格等在一次交际活动中使用的各种语言系统。将语言作为一种代码在社会语言学中很常见,主要用作指称任何涉及语言的信递系统的中性名称,而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就是其中之一,语言学家Scotton定义语码转换为一次交际活动中为了满足交流的需要,由一种语言或者语言变体转化成另一种语言或者语言变体的现象。这一现象是一种高熟练的语言活动,在二语教学和学习中普遍存在,如果使用得当,将会是二语教学的有效策略。 Poplack(1980)区分了三种类型的语码转换:句间语码转换, 句内语码转换和附加语码转换。在区分这三种语码转换时,何自然和于国栋指出,将句间语码转换和句内语码转换混用区分开来有利于研究语法限制,但是在研究交际功能是就没有必要区分了。教师在二语教学中运用的正是语码转换的交际功能,因而在此就不再做区分。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出发,Gumperz(1972,1982) 把语码转换看作是一种社会现象,提出了情景语码转换和喻意语码转换的概念,前者是由于环境的改变而引起的语码转换,有利于交际者成功的理解和把握情景,后者则打破了情景与语言选择之间的约束关系,是在情景不变的前提下,交际者为了达到交际目的,改变语气或者同受话者之间的关系而进行的语码转换。喻意语码转换可以为教师的二语教学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 三、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教学中语码转换的应用 关于语码转换在二语课堂中使用的尺度,Tuinbull制定了一条准则:“外语教师在课堂上目标语言如果不够25%,就是过多的使用了第一语言,剥夺了学生宝贵的目标语言输入”。但是基于高职高专的现状,正如陈瑛(2009)所说“大部分学生入学成绩比较差,词汇量比较少,阅读量极少,听说能力极低,语法系统不系统”。这时语码转换充当的角色是过渡语,由于高职高专学生的目标语知识不够,他们对于教师使用语码转换的频率就会更高,基本以母语为主,目标语为辅。 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教师在课堂上语码转换的使用主要基于两个目的:情感交流和知识交流。在情感交流方面,基于Giles的调适理论中的语言靠拢和语言偏离现象。语言靠拢,就是教师在语言和语调上适应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这在维持课堂纪律方面效果明显,有助于树立教师的权威。比如,教师讲课时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