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劳动经济学多选题

劳动经济学多选题

劳动经济学多选题
劳动经济学多选题

劳动经济学多选题

1、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包括()。

A、人的劳动

B、生产工具

C、劳动对象

D、原料、燃料

E、劳动资料

2、马克思把劳动分为三种形态,它们是()。

A、生产性劳动

B、非生产性劳动

C、潜在形态的劳动

D、流动形态的劳动

E、凝固形态的劳动

3、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认为,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形式有

A、流动的过剩人口

B、潜在的过剩人口

C、停滞的过剩人口

D、相对过剩人口的最底层

E、固定的过剩人口

4、造成工资国民差异的原因()。

A、国民劳动强度不同

B、价值规律在国际上的应用所形成的商品价格和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C、商品的国际价值的货币的相对价值的差异

D、不同国家名义工资的差别

E、各国的自然、历史、文化条件不同

5、对劳动经济理论论述最集中的是()。

A、劳动经济学

B、劳动经济学说史

C、人力资源经济学

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E、西方经济学

6、劳动力市场交易的行为,以下哪些情况符合“互惠”的标准()。

A、所有人都受益没有人受损

B、部分人受益,但没有人受损

C、部分人受益,部分人受损,但受益者受益可补偿受损者之损

D、所有人都受损,但受损者的损失相同

E、部分人受益,部分人受损,但受益者受益不能补偿受损者之损

7、人的劳动与动物求生活动相比的特点有()

A、人的劳动具有主动性

B、人的劳动具有自觉的目的性

C、人的劳动具有创造性

D、人的劳动具有多层次性

E、人的劳动具有相依性

8、劳动作为生产要素与土地、资本等要素相比的特点是()。

A、劳动的所有者是自然人

B、劳动的所有权不能转移

C、劳动的所有者既可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D、劳动力在流动中具有一定主动性和决定性

E、在流动中劳动的所有权常发生转移

9、在农业、工业经济时代,劳动者就业最主要的三个条件是()。

A、健康的身体、充沛的体力

B、忠于雇主,勤于劳动

C、具有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

D、身怀一技之长

E、具有业绩和知识

10、劳动报酬业绩化表明()。

A、谁年龄大、职务高、职称高、报酬也就高

B、谁工作时间越长,报酬就越高

C、知识含量高的劳动,其报酬就高

D、劳动报酬与劳动业绩成正比

E、岗位工资制被业绩工资制所取代

11、马克思主义者把人的需要分为三个层次,它们依次是()。

A、生存的需要

B、成就的需要

C、享受的需要

D、情谊的需要

E、发展的需要

12、人的行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非动机行为,另一种是动机行为,下列行为哪些是动机行为?()

A、工作行为

B、本能行为

C、社交行为

D、情绪冲动时行为

E、学习行为

13、与物力资源相比,人力资源具有以下特征()。

A、时限性

B、能动性

C、再生性

D、智力性

E、核心性

14、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主要因素有()。

A、人口

B、劳动力参与率

C、社会制度

D、风俗习惯

E、教育

15、广义的人力资源开发包括()。

A、人力资源的生理、心理开发

B、人力资源的智力开发

C、人力资源的伦理开发

D、人力资源的技能开发

E、人力资源的环境开发

16、当今人力资源的教育开发呈现出以下特点()。

A、教育开发一体化

B、教育形式多样化

C、培养目标国际化

D、课程设置综合化

E、教育手段现代化

17、市场型人力资源配置,具有配置的()。

A、及时性

B、有效性

C、客观性

D、自发性

E、盲目性及调节的不全面性

18、在人力资源的产业配置方面,第一产业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的原因是()。

A、工业劳动者收入高于农业劳动者收入

B、工业效率高于农业

C、农产品需求下降,工业品需求上升

D、技术进步对工业劳动力需求减少

E、人均收入增加对服务需求的扩大

19、劳动力需求()。

A、是一种派生需求

B、是有效需求

C、是雇主对劳动力所有权的购买

D、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替代能力

E、受产品需求弹性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的影响

20、影响劳动力需求的正式制度因素有()。

A、就业制度

B、社会意识形态

C、伦理道德

D、工资制度

E、福利制度

21、我国劳动力供求状况表现为()。

A、就业增长率较低

B、不同产业就业增长率差别显著

C、就业增长率弹性较低

D、国有企业就业增长率低于民营企业

E、就业增长率弹性较大

22、影响我国劳动力供求的因素有()。

A、人口

B、经济因素

C、制度因素

D、经济质量与经济结构

E、劳动力供求体制

23、影响劳动力供求的经济因素有()。

A、劳动力与资本比率

B、工资

C、劳动的边际产品

D、劳动力供求体制

E、人口的数量与质量

24、劳动力市场作为一种特殊市场,它的运行体系包括()。

A、劳动力市场主体

B、劳动力市场的运行规律

C、劳动力市场规则

D、劳动力市场的服务体系

E、劳动力流动趋势

25、为了保证劳动力市场的正常运行,必须建立劳动力市场的服务体系,劳动力市场的服务体系包括()。

A、职业介绍

B、信息服务

C、职业培训

D、失业保险

E、咨询服务

26、根据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原则,我们把劳动力市场分为()。

A、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

B、非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

C、二元的劳动力市场

D、资源约束型劳动力市场

E、需求约束型劳动力市场

27、根据劳动力市场主体地位的不同,我们可将劳动力市场分为()。

A、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

B、非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

C、需求约束型劳动力市场

D、资源约束型劳动力市场

E、二元劳动力市场

28、影响劳动力市场的社会性要素包括()。

A、家庭背景

B、阶层

C、文化

D、歧视

E、习惯

29、导致劳动力市场歧视的因素有()。

A、种族

B、性别

C、原有国籍

D、宗教信仰

E、身体障碍

30、劳动力流动()。

A、是社会生产过程中技术基础不断变革的客观要求

B、有利于劳动者地位的提高

C、能够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D、有利于劳动者自由选择职业和单位

E、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31、劳动力流动既有社会原因,又有个人原因,就个人方面主要包括()。

A、知识

B、人事制度

C、经济福利

D、技巧

E、社会关系

32、影响劳动力流动的社会因素包括()。

A、人事制度

B、户籍制度

C、福利制度

D、社会分工

E、经济福利差异

33、非经济因素对劳动力流动决策的影响正确的表述为()。

A、劳动力的流动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

B、技术水平越高的劳动力,流动率越低

C、受教育程度越高,劳动力流动可能性越大

D、交通距离越短,劳动力流动可能性越大

E、专业技术人员在特别的需求和较高的待遇下也具有强烈的流动愿望

34、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因素有()。

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产业与技术选择

C、农业比较利益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

D、土地资源利用状况与农村人力资本状况

E、户籍管理制度和交通状况来

35、()被认为是现代人力资源理论创始人。

A、马歇尔

B、李斯特

C、欧?费雪

D、舒尔茨

E、贝克尔

36、关于人力资本正确的说法()。

A、人力资本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力资本,表现为人的智力和体能

B、人力资本是投资转化而来的,没有一定的费用投资不可能形成人力资本

C、人力资本的使用可以实现经济价值增殖

D、知识资本是对人力资本的拓展

E、人力资本是由劳动力资本转化而来,它们是不同的范畴

37、关于人力资本不正确的说法()。

A、人力资本是由劳动力资本转化而来的

B、人力资本和劳动力资本是同一范畴

C、人力资本是凝结在人体中的能使价值增殖的知识、体力和技能的总和

D、人力资本是对知识资本的拓展

38、美国学者斯图尔特提出了知识资本的HSC结构,指出知识资本的价值体现在()三者之中。

A、劳动力资本

B、人力资本

C、结构资本

D、物质资本

E、顾客资本

39、根据能力来划分,人力资本理论把人力资本划分为()。

A、一般型人力资本

B、技能型人力资本

C、管理型人力资本

D、企业家型人力资本

E、体力型人力资本

40、人力资本的形成需要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有效的投资主体包括()。

A、家庭

B、个人

C、企业

D、政府

E、国际有关基金组织

41、罗默的“收益递增的增长模式”认为()是经济增长的两个最主要因素。

A、资本积累

B、专业化的人力资本

C、技术进步

D、制度创新

E、管理

42、当今的美、英、法等主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人力资本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

A、立法制定人力政策

B、教育和培训政策

C、促进劳动力流动政策

D、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政策

E、反歧视政策

43、工资的职能包括()。

A、保障职能

B、补偿、增殖职能

C、激励职能

D、调节职能

E、统计和监督职能

44、不同产业部门之间工资差别形成的原因有()。

A、熟练劳动力所占比重

B、技术经济特点

C、发展阶段

D、工会化程度

E、地理位置

45、计时工资的优点有()。

A、工作时不是太紧张

B、工资额确定简便

C、企业易预算人工成本,雇员有固定收入

D、雇员可重在提高质量,而不必担心数量

E、计时工资形式,形成现代家庭劳动的基础

46、下面哪些属于雇主提供的重要福利项目()。

A、节假日支付的报酬

B、失业、养老、工伤、医疗等保险项目

C、午餐和食品补给

D、婚丧补助金

E、免费交通

47、下列选项中,属于收入范畴的有()。

A、福利

B、利润分享

C、利息

D、红利

E、政府转移支付

48、下列关于效率工资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雇主向雇员支付高于平均工资水平的效率工资时,固然会增加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但却可以有效地抵制雇员的消极怠工倾向

B、由于效率工资高于平均工资,因而必然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从而使利润下降

C、支付效率工资使雇主易于在劳动力市场上招募到自己所需要的各类劳动力,从而节约招募培训等方面的支出

D、当效率工资所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企业的利润达到最大化

E、当效率工资所带来的边际收益高于边际成本时,企业的利润达到最大化

49、下列关于基本工资和福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本工资是指按时间和产量计算的实际工作时间所支付的劳动报酬

B、基本工资的支付方式是货币支付和现期支付

C、福利的支付是实物支付和现期支付

D、在企业的成本项目中,基本工资属于可变成本,而福利有固定成本的特点

E、员工福利是雇主的恩惠,不属于劳动报酬的范畴

50、歧视造成的工资差别主要体现在()。

A、性别、年龄歧视

B、种族歧视

C、地区、行业歧视

D、组织歧视

E、身份歧视

51、职业的特点包括()。

A、同一性

B、差异性、层次性

C、基础性

D、广泛性

E、时代性

52、在职业选择中,与劳动者类型相对应的职业类型包括()。

A、实际型

B、调研型、社会型

C、艺术型

D、事业型

E、常规型

53、人们一生的职业生涯包括()。

A、职业准备期

B、职业选择期

C、职业适应期、稳定期

D、职业能力衰退期

E、职业结束期

54、就业对劳动者个人的功能包括()。

A、劳动者生活保障功能

B、劳动者自我价值实现功能

C、劳动者服务自我发展的功能

D、劳动者服务社会功能

E、社会稳定功能

55、为实现充分就业,政府可采用()政策。

A、财政政策

B、收入政策

C、货币政策

D、产业政策

E、福利政策

56、在开放经济中,对国民经济增长起直接作用的因素有()。

A、就业者

B、失业者

C、社会总人口

D、非劳动力人口

E、退休人口

57、影响个人收入差距的最主要两个原因是()和()。

A、歧视

B、在职培训

C、正规教育的数量和质量

D、家庭背景

E、社会关系

58、经济增长指的是()。

A、国民收入的提高

B、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

C、国民生产总产值的提高

D、经济结构的变化

E、消费需求的增长

59、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有()。

A、根据菲利普斯曲线,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变化率正相关

B、菲利普斯曲线凸向原点

C、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种垂直状态

D、反映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叫“均衡失业率”

E、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60、按失业的成因划分的失业类型包括()。

A、磨擦性失业

B、技术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

E、周期性失业

61、产生磨擦性失业的原因有()。

A、市场组织不完备

B、劳动力供求信息不灵

C、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提高的劳动生产率取代一部分劳动力

D、季节变化

E、行业与企业发生调整或转移

62、下列选项中属于失业人员的有()。

A、16周岁以上各类学校毕业或肄业的学生中初次寻找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者

B、企业宣布破产后尚未找到工作的人员

C、被企业终止、解除劳动合同或辞退后尚未找到工作的人人员

D、辞去原单位工作后尚未找到工作的人员

E、自营业人员

63、下列关于自然失业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

B、属于正常性失业

C、是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失业率

D、当自然失业率在4%-6%左右时,失业水平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充分就业的实现

E、自然失业率就是非自愿失业率

64、社会公平的内涵应包括()。

A、人们的社会地位平等,人人都具有同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B、权利与义务基本对称

C、收入差距合理而不悬殊

D、收入分配保证每个成员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E、社会公平强调的是要素投入与要素收入对等

65、社会保障的具体特征包括()。

A、强制性

B、保证性

C、普遍性

D、互济性

E、福利性

66、社会保障的类型主要有()。

A、传统型社会保障

B、福利型社会保障

C、储备金型社会保障

D、国家型社会保障

E、家庭个人型社会保障

67、社会保障的原则包括()。

A、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B、权利与义务对应原则

C、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

D、普遍原则

E、强调绝对公平原则

劳动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言 劳动的定义 在有些情况下,劳动是指“劳动力”,或相对资本等要素而言的“劳动力要素”。 而在其他情况下,它可能指劳动过程或一种有目的的工作或活动。 劳动在劳动经济学中的含义更多的是涉及劳动力。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的学科。 劳动经济学的定义 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劳动市场及其影响因素) 劳动力的定义 ? 现代劳动经济学的定义:在劳动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在正常情况下可能或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数。 研究方法 (一)实证方法: 实证经济学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的假设,根据假设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极其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简言之,实证经济学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实证方法即解决“是什么”的方法,描述事物本来的面貌。 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是劳动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对经济现象进行描述与解释。 劳动经济学在进行实证分析时,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分析主要的构成要素及影响因素;其次,需要设定假设条件;再次,通过构造理论模型或提出理论假说来解释劳动力市场中一系列复杂的行为和结果,试图找出影响行为和结果的主要因素。最后,在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理论模型或理论假说进行检验,得到证实或证伪的结论。 (二)规范方法 … 解决“应该是什么问题”的方法,带有一定的价值判断。 规范分析(Normative Analysis)也是劳动经济的一种基本研究方法,规范经济学致力于对实证经济学的应用,其目的往往是就实际问题,包括公共政策问题提出建议。 它的哲学基础是规范主义,认为关于条件、状况、事物和行为的好与坏的知识对于产生规则性知识是有效的,甚至是必要的;条件和状况可以有好坏之分,但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而行为即可有好坏之分,也可以有正确或错误之分。 经济学中的规范分析,往往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重视研究事物的好坏,说明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分析或规范经济学,需要对什么是理想的经济状态这个问题进行价值判断。在经济学的规范分析中,“互惠原则”、帕累托改进等都是重要的标准。 规范分析方法往往为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服务。 在经济学研究中,往往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互结合,两者互相补充。纯粹的实证分析和纯粹的规范分析在经济学研究中都是难以做到的,实证分析或多或少都带有效率、公平等价值判断,规范分析往往也需要借助实证分析的工具。 劳动经济学的主要学派

本科劳动经济学课程试卷十及参考答案

本科劳动经济学课程试卷库及参考答案 试卷十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的绝对值较大时,工资率变化对该类劳动力就业量的影响() A、大 B、小 C、没有 D、不确定 2、当劳动力需求弹性等于劳动力供给弹性被称为() A、蛛网收敛条件 B、蛛网稳定条件 C、蛛网发散条件 D、蛛网中立条件 3、实际工资率越低,预算约束线() A、越陡直 B、越弯曲 C、越平缓 D、不变 4、提出自然失业率假说的是() A、新古典综合学派 B、新凯恩斯主义学派 C、凯恩斯主义学派 D、货币主义学派 5、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企业,其劳动力需求弹性() A、为零 B、大 C、小 D、为单位弹性 6、甲的闲暇偏好大于乙的闲暇偏好,则两者的等效用曲线的斜率关系为() A、甲大于乙 B、甲小于乙 C、两者相等 D、无法判定 7、下列关于瓦尔拉需求和有效需求说法错误的是() A、二者都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 B、二者都受市场价格的限制 C、二者都受市场数量的制约 D、二者希望实现的数量与实际购买的数量不一定相同 8、通过教育形成的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等能力不会老化、失效。这体现了人力资本投资的() A、间接性 B、长期性 C、迟效性 D、投资收益的广泛性 9、下列()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 A、提高税率 B、增加政府转移支付 C、扩大政府购买 D、增加公共工程支出 10、实际工资与物价指数()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D、不确定 11、由于耕地不能完全容纳的劳动力所形成的是() A、广义农业剩余劳动力 B、狭义农业剩余劳动力 C、农村剩余劳动力 D、农民劳动力 12、我国男子的法定劳动年龄的上限是() A、60 B、58 C、55 D、57 13、根据奥肯法则,实际国民生产总值降低6%,失业率上升() A、1% B、2% C、3% D、4% 14、很多单位招聘部门经理时,都要求在30——40岁。这是() A、合理要求 B、性别岐视 C、经验歧视 D、年龄歧视

劳动经济学随堂练习

劳动经济学随堂练习题 总论 判断题 1.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劳动力市场及其运行结果。 2.劳动力资源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和区域的人的总和。 3.未达到劳动年龄而实际参加工作的人不算作劳动力资源。 4.在不考虑非经济因素的条件下,劳动力供求决定工资,工资变动又影响劳动 力供求。 5.劳动力市场配置的基本机制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但不包括竞争机制。 答案: 1.√ 2.× 3.× 4.√ 5.× 第一章劳动力需求 判断题 1.只要劳动力的边际收益大于其边际成本,企业就会增加雇佣劳动力。 2.所谓劳动力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雇佣的劳动力数 量。 3.劳动力需生产活动需要引发的需求,是由于对物质产品和服务需求的而引发 的派生性需求。 4.从考察时间来看,劳动力需求分长期需求与短期需求。其中,短期一般是指 劳动投入量低于一年的时期。

5.劳动力长期需指企业的一切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时期。 6.需求曲线来表示的是劳动力需求价格和劳动力需求数量之间的关系。 7.在技术水平变化的情况下,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仍然成立。 8.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增加引起的产量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其 中,第一阶段是边际产量递减、总产量继续增加阶段。 9.企业根据利润最大化的原则,决定最佳的劳动需求量。一般根据边际收入等 于边际成本的点决定。 10.完全竞争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的边际成本大于工资。 11.完全竞争条件下,当工资、产品价格变化时,边际收入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 的交点位置会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劳动力的需求数量。 12.在长期劳动力需求中,企业可以选择节约资本、多雇佣劳动力的生产方法, 或者是节约劳动力、多使用资本的生产方法来达到既定产量的生产目标。 13.边际技术替代率是劳动投入与资本投入相互替代的比率,即等成本线的斜率。 14.短期里,决定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原则是劳动力的边际产量与工资率之比等于 资本的边际产量与资本价格之比。 15.工资上升对劳动力需求产生的替代效应是指工资上升引起生产成本上升,导 致产品价格上涨,产品需求下降,最终形成劳动力需求减少的效应。 16.劳动力需求弹性越大,意味着劳动力需求对工资率变化反应的敏感程度越高。 17.劳动力需求曲线是一条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越靠近劳动力需求曲线的上端, 劳动力需求弹性越小。 18.如果两类劳动的劳动力需求交叉工资弹性为负值,说明这两类劳动存在互补 关系。 19.劳动投入与其它生产因素之间的可替代性替代性越强,需求弹性越小。 20.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大,劳动力的需求弹性越大。 21.劳动力成本在生产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劳动力的需求弹性越大。 22.当工资率提高时,长期与短期相比,劳动力需求下降得更少。 23.政府对特定劳动者的工资补贴一方面可以使接受者的劳动力成本下降,另一 方面也容易引起与这些劳动者有竞争关系的劳动者的工资上升。 24.假定某国政府为了提高改过妇女的就业水平,要求相关企业必须按政府规定

劳动经济学试卷及答案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经济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长期劳动力需求与短期劳动力需求中的长期,意指() A.三年以后的时期 B.五年以后的时期 C.与时间长短无关,是根据资本要素可否调整为依据的 D.十年以后的时期 2、若劳动力需求弹性为E D=1,则表示工资率上升1%,劳动力需求量将() A.增加1单位 B.减少1单位 C.增加1% D.减少1% 3、资本供给弹性越小,其价格的上升速率越快,则() A. 资本对劳动的替代程度就越高,对劳动力需求影响越小 B. 资本对劳动的替代程度就越低,对劳动力需求影响越小 C. 资本对劳动的替代程度就越高,对劳动力需求影响越大 D. 资本对劳动的替代程度就越低,对劳动力需求影响越大 4、附加性劳动力假说认为,在经济总水平下降时期,有() A.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提高 B.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 C.失业率下降,二级劳动力参与率提高 D.失业率下降,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 5、在劳动者的效用曲线中,通常得到满足时可有如下结论成立() A.边际效用为正时,总效用递减 B.边际效用为负时,总效用停止变动 C.最大总效用出现在边际效用为0时 D.边际效用始终是递减的,从没有任何递增的阶段 6、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即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递减的经济含义是保持主体效用不变的情况下() A. 要增加一些闲暇,必须减少越来越多的劳动收入 B. 要增加一些闲暇,必须增加越来越多的劳动收入 C. 要减少一些闲暇,必须减少越来越多的劳动收入 D. 要减少一些闲暇,必须增加越来越多的劳动收入 7、考察单个市场,单个商品价格与供求关系的一种分析方法是() A.局部均衡分析 B.一般均衡分析 C.静态分析 D.动态分析 8、某一时点受雇劳动者的人数和一定时间段内的总劳动时间分别是() A.存量和流量 B.流量和存量 C.都是流量 D.都是存量 9、费尔德斯坦和弗莱明把劳动者人数和劳动时间当作不同的要素代入生产函数中,得到结论认为劳动时间对生产的影响比劳动者人数对生产的影响() A.要大 B.要小 C.一样 D.不能确定谁大谁小 10、若劳动者根据期望总工资收入来决定是否流动,可以预期一般情况下() A. 工资较高的单位员工流动率较低 B. 工资较低的单位员工流动率较高 C. 工资较高的单位员工流动率较高 D. 工资较低的单位员工流动率较低 11、在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养育子女的经济性决策的理论中,他们将子女看做是父母的() A.耐用消费品 B.投资品

劳动经济学复习资料全

劳动经济学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1.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D ) A.稀缺的信息资源配置问题 B.稀缺的技术资源配置问题 C.稀缺的土地资源配置问题 D.稀缺的劳动资源配置问题 2.用规范研究方法研究经济现象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B ) A.客观事实 B.价值判断 C.经济现象自身的运动规律 D.经济现象运动的内在逻辑 3.规范研究方法要说明的是( C ) A.研究对象或现象“是什么”的问题 B.如何认识研究对象或现象的客观事实 C.研究对象或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D.研究如何规范的问题 4.劳动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 D) A.相对稀缺性 B.绝对稀缺性 C.普遍稀缺性 D.支付能力与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5.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限需要而言,客观上存在着制约满足人类需要的力量。经济学将此种力量定义为( B ) A.需求弹性 B.资源的稀缺性 C.机会成本 D.边际生产力 6.马克思认为,劳动力是存在于人体中的一种功能,体现为( B ) A.每当人生产某种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B.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C.每当人生产某种价值时就运用的情绪和思维的总和 D.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情绪和思维的总和 7.根据主体均衡的条件,主体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获得最大效用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C ) A.工资率大于边际替代率 B.工资率小于边际替代率

C.工资率等于边际替代率 D.工资率等于边际技术替代率 8.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是( D) A.就业率 B.失业率 C.劳动力供给弹性 D.劳动力参与率 9.一般来说,劳动力供给曲线是一条( D) A.从左上向右下倾斜的曲线 B.从左上向右下倾斜的折线 C.从左下向右上倾斜的折线 D.从左下向右上倾斜的曲线 10.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是(A ) A.劳动者家庭或个人 B.政府或公共部门 C.行业工会 D.企业或雇主 11.下列对无差异曲线的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B ) A.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表示的效用越低 B.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C.无差异曲线斜率为正值、凸向原点 D.即使主体偏好不同,无差异曲线的形状也不会有区别 12.有关最低劳动供给价格的理解,正确的是( B ) A.最低劳动供给价格即为市场最低工资标准 B.最低劳动供给价格因家庭而异 C.最低劳动供给价格实质上是闲暇的效用与劳动收入的效用的互补关系 D.不同家庭的最低劳动供给价格呈斜线分布 13.在工资率维持较高水平并且收入也在较高水平时,随着工资率提高,劳动供给会减少,原因是( A ) A.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B.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 C.收入效应大于规模效应 D.替代效应小于规模效应 14.下列最能准确体现“劳动力供给”含义的是( D ) A.中国具有13亿以上人口 B.张三家里18岁以上成员有3人 C.李四今年大学毕业,正在寻找工作

劳动经济学试题库及答案

《劳动经济》试题集及其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将你选定的答案编号英文大写字母填入括号内) 1、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理论认为: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在于()。 A、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 B、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料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2、在远古时期,在()著作中,热情讴歌了人类的劳动,认为只有劳动才能得到财富、荣誉、家庭和朋友。 A、赫西奥德的《劳动与时日》 B、色诺芬的《经济论》 C、色诺芬的《雅典的收入》 D、柏拉图的《理想国》 3、产业革命后,提出“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观点的经济学家是()。 A、配第 B、斯密 C、李嘉图 D、萨伊 4、()标志着劳动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独立发展阶段。 A、索罗门·布拉姆的《劳动经济学》著作出版 B、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革命” C、20世纪40年代,芝加哥学派进行的“劳动经济学革命” D、我国朱九通教授所著的《劳动经济学概论》出版 5、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起点是()。 A、劳动力市场理论 B、工资理论 C、人的劳动和人力资源 D、个人职业生涯与职业选择 6、在知识经济时代,就业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是() A、健康的身体 B、忠实于雇主 C、身怀一技之长 D、具有知识和不断创新的能力 7、按照行为科学家的研究,人的行为链条为()。 A、动机→需要→行为→目标 B、需要→行为→动机→目标

C、目标→需要→动机→行为 D、需要→动机→行为→目标 8、美国行为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由低到高的顺序分为()。 A、安全、生理、尊重、社交、自我实现 B、生理、安全、尊重、自我实现、社交 C、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 D、生理、尊重、安全、社交、自我实现 9、在人力资源所包括的几个素质中,()是基础。 A、科学文化素质 B、思想道德素质 C、身体素质 D、技能能力素质 10、狭义的人力资源开发是指()。 A、人力资源的生理开发 B、人力资源的心理开发 C、人力资源的伦理开发 D、人力资源的智力和技能开发 11、在影响劳动力供给的诸多因素中,最为主要的因素是()。 A、市场工资率 B、非劳动收入 C、家庭性因素 D、个人偏好 12、现代劳动经济学认为,在工时固定的情况下,要实现最大的劳动供给量,最好的办法是()。 A、实行奖励工资 B、实行计时工资 C、实行固定工资 D、进行道德刺激 13、劳动力供给等于()。 A、劳动力数量×劳动力的时间 B、劳动力数量×劳动力的效率 C、劳动力数量×劳动力的时间×劳动力的效率 D、劳动力数量+劳动力的时间+劳动力的效率 14、影响劳动力供给的非经济因素有()。 A、市场工资率的高低 B、非劳动收入的多少 C、家庭因素的强弱 D、个人偏好 15、影响劳动力市场最根本、最主要的要素是()。 A、市场性要素 B、组织性要素 C、社会性要素 D、工会、政府 16、劳动力市场的歧视主要可分为()两类。

劳动经济学练习题

一、填空 1.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是一门研究(劳动的人)的学问。 1.一般来说,人口总量增多,则劳动力资源(增加)。 2.对劳动力拥有不可动摇的所有权的是(劳动者)。 3.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是( 决定就业量和工资)。 14.工资率的变化能带来两种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4.当工资率上升所产生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工人愿意工作的时间将(增加)。4.当工资率增加所产生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时,个体的工作时间为(减少)。 2、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工资总额不变而劳动时间缩短,则劳动供给(增加) 3.与横轴平行的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劳动力供给弹性为(无穷大)。 6.向右上方倾斜且较为平缓的劳动供给曲线的弹性(较大)。 7.工资率变动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包括(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8.劳动需求曲线向左下方向移动,说明劳动力需求(减少)。 20.劳动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向移动,说明劳动力需求(增加)。 A.增加B.减少 C.不变D.难以判定 9.两种劳动力间为总互补关系时,其交叉工资弹性为(负)。 10.两种劳动力间为总替代关系时,其交叉工资弹性为(正)。 11.劳动力需求增加,劳动力供给减少时,则均衡工资率( 增加)。 17.封闭型蛛网的条件是( 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 12.劳动力市场均衡时,工资率等于(边际产品价值)。 7.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 8.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充分和必要条件(农业剩余)。 13.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首次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 14.人力资源配置就是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机制科学合理地调配人力资源的(管理)行为。 15.一般培训的成本通常由(员工)来支付。 10.特殊培训的成本通常由(企业)来支付。 16.实行计件工资制,工人低生产率的风险主要由(工人)承担。 17如果货币工资不变,物价上涨,实际工资(下降) 18.我国实行的最低工资制度是(按地区规定不同的最低工资标准) 19.集体谈判的双方为(雇主和工会)。 A.雇主和员工B.雇主和工会C.雇主和政府D.政府和工会 20.反映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关系的曲线是(菲利浦斯曲线)。 1.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是: 第一,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第二,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第三,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第四,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 ; ; . 2.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基本类型有哪几种? 需求无弹性, 需求有无限弹性,单位需求弹性,需求富有弹性,需求缺乏弹性 2.据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入的增加所引起产量的变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边际产量递增阶 段。第二,边际产量递减阶段。第三,总产量绝对减少。

劳动经济学试卷和答案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劳动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A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06级(普本)《劳动经济学》 期末考试试题(A卷) 学号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 1、劳动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D ) A 工资与社会保障 B 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 C 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 D 劳动力资源的开发与优化配置 2、工资水平上升了30%,企业的雇工数量下降了10%,证明该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弹性状况(A ) A 劳动力需求弹性小,需求曲线的形状比较陡峭 B 劳动力需求弹性大,需求曲线的形状比较平缓 C 劳动力需求弹性小,需求曲线的形状比较平缓 D 劳动力需求弹性大,需求曲线的形状比较陡峭 3、劳动力市场需求曲线不移动,高等教育供给规模变大,其他影响供给的因素不变,则劳动力供给曲线向移动,均衡工资率。( A ) A 左,上升 B 右,上升 C 左,下降 D 右,下降

4、假设劳动力供给曲线不变,在经济繁荣的时候劳动力市场形成新的均衡,下列对新的均衡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A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B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C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D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5、假设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在居民家庭生产率下降的时候劳动力市场形成新的均衡,下列对新的均衡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D ) A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B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C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D 新的均衡工资<原来的均衡工资,新的均衡就业量>原来的均衡就业量 6、按照劳动经济学的观点,假设其他因素不变,个人非劳动收入增加对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是( A ) A 使劳动力参与率降低 B使劳动力参与率上升 C 劳动力参与率不变 D 与工资水平上升对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方向相同 7、下列关于劳动负效用补偿性工资差别的描述正确的是(A ) A 为补偿由于某些职位劳动环境恶劣而给劳动者带来的精神损失、健康损失 B 为补偿人力资本投资产生的负效用

《劳动经济学》练习题库及答案

《劳动经济学》练习题库及答案本科 1、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力市场及其运行规律得学科。 2、工资刚性货币工资水平一般没有向下浮动得可能性. 3、自然失业率劳动力市场既不存在过多得供给,也不存在过多得需求时得失业率。 4、就业弹性就业率与国民经济增长率变动百分比. 5、工资指导线政府提出得关于工资增长比重得权威性建议。 6、统计性歧视因统计标志得缺陷而使部分劳动力承受不公平得失业比重. 7、家庭生产函数说明市场劳动时间、家务劳动时间、消费结构及余暇时间得相互关系得函数式. 8、理性经济人市场经济下以自利为原则同时又在一定规则下行为得经济主体. 9、劳动力生产费用指从母亲怀孕起到把子女培养成为劳动力得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 10、内部劳动力市场 指企业中工作岗位上得劳动力供求不通过外部市场,而就是通过企业内部原有人员之间进行调剂而实现得一种调整机制. 11、劳动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在短期分析中,其她生产要素不变,唯一可变得生产要素就是劳动投入,当等量增加单位劳动投入时,最初会使产量增加,超过一定量时产量开始递减。 12、劳动力参与率反映一定范围内得人口参加市场性劳动程度得相对数。 13、余暇时间劳动者在单位时间(24小时)内从事市场性劳动以外得全部剩余时间。 14、非均衡分析 指在市场不完全竞争、主体非自愿、供求不相等得情况下而又研究市场得大致趋向与稳定状态得分析方法。 15、职业流动率指某两年中改变职业得就业人数与总就业人数与之比。 16、补偿性工资差别 对某些职业必须支付较高得工资以补偿不同职业间得非货币差异从而形成得一种职业间得工资差别。 17、就业结构 指社会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各领域得分布、构成与联系。 18、磨擦性失业 指由于劳动者在要求就业与获得工作岗位之间存在时间差而形成得失业现象。 19、最低社会保障制度 指以国家与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而发生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基本生活得制度。 20、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增加劳动时间可能不会增加工作量,也不会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时间可能不会减少工作量,也不会降低工作效率。换句话说,劳动时间得增长与产量得增加并不总就是成正比,而呈现单峰形曲线,增加劳动时间有一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产量反而会下降,这一规律被称为“帕金森定律”。 二、判断题 1、劳动力交换就是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得结合。正确 2、失业就是价值规律调节劳动力供求得必然现象.正确 3、内部劳动力市场得组织原理就是源于价格或经济关系。错误 4、人均收入最大化目标得企业存在着让劳动力流动得倾向.错误 5、从劳动力供给得意愿性瞧,劳动力供给量即劳动力资源数量不等同于劳动力得实际使用量。正确 6、道格拉斯-—有泽法则认为丈夫得收入越高,妻子得劳动参与率越低。正确 7、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主既有选择性又有流动性,而雇工只有选择性而没有流动性.错误 8、福利按人而论,所以与劳动者得个人劳动量相关.错误 9、计划经济假定人具有很高得觉悟,而市场经济假定人就是合乎理性得经济人。正确 10、我国所有得经济资源都就是稀缺性得,惟有劳动力资源就是相对过剩得。正确 11、对劳动力市场得一般分析,就是劳动经济学得逻辑起点。正确 12、劳动力得生产费用即人力投资得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之与.正确 13、劳动力市场得供给方式就是其供给主体与供给客体分属于不同得劳动者。错误 14、劳动力价格等于人力资源成本。错误

历年劳动经济学考试试题

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 浙江省2009年7月自考劳动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6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将年龄在下列哪个区间的人口定义为劳动年龄人口?( ) A.16-55岁 B.16-60岁 C.18-55岁 D.18-60岁 2.下列哪个公式表述是正确的?( ) A.MRP=MR·P B.MR=MRP·MP C.MR=MRP·P D.MRP=MR·MP 3.劳动力买方独家垄断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 ) A.MRP L<ME L B.MRP L=ME L C.MRP L>ME L D.MRP L≥ME L 4.下列哪位学者的主要贡献是用人力资本解释个人收入的差别?( ) A.贝克尔 B.明塞尔 C.舒尔茨 D.马歇尔 5.下列哪种工资理论认为:如果工资和购买力高,需求则强烈,生产则可持续发展?( ) A.工资基金理论 B.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 C.均衡价格理论 D.购买力工资理论 6.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 A.实际工资=货币工资 B.实际工资=货币工资/物价指数 C.货币工资=实际工资/物价指数 D.货币工资=实际工资/物价 7.新《工会法》规定:所有用人单位一律按工资总额的多少拨缴工会经费?( ) A.1% B.2% C.3% D.4% 8.用一个群体的典型特征作为雇佣标准,往往会产生下列哪种歧视?( ) A.雇主歧视 B.雇员歧视 C.统计性歧视 D.垄断歧视 9.下图中哪条曲线表示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 A.曲线A B.曲线B C.曲线C D.曲线D

劳动经济学(鲍哈斯版)重点复习题总结

劳动经济学复习题总结(自) 第二章 1.当非劳动收入减少时,工作时数会发生什么变化?(P68) 答:(P38-39) 在工资保持不变的情形下,非劳动收入的变化对工作时数的影响称为收入效应。 (1)如果闲暇是一种正常商品,那么非劳动收入减少,导致预算线下移,预算线和效用曲线交点右移,闲暇减少,导致工作时数增加; (2)如果闲暇是一种低档商品,那么非劳动收入减少,导致对闲暇需求增大,工作时间反而减少。 2.为什么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妇女的劳动力参与率提高的幅度如此之大?(P68) 答:(P54-55) (1)女性真实工资的明显提高; (2)生育行为的变化:①生育观念变化(不愿生);②市场工资的提高也使得抚养孩子成为一种昂贵的家庭活动,因而成为家中孩子数减少的原因之一——③致使妇女的保留工资的下降,更愿意进入劳动力市场; 家庭生产过程中技术变革的影响。①生产家庭产品所需要的时间数量被大幅度削减,解放女性劳动力;②缩小夫妻之间边际产品的差距,减缓对专业分工的需要,进一步促进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的提高。 第三章 1.什么是新增工作者效应?什么是受阻工作者效应?(P107) 答: (1)新增工作者效应:指在经济衰退时期由于家中主要劳动力失去工作(家庭收入下降),次级劳动者不得不寻找工作弥补家庭收入损失。因此新增工作者效应意味着次级劳动力参与率具有一种逆(反)周期趋势。

(2)受阻工作者效应:a.指很多失业者在衰退时期感觉找不到工作,于是干脆放弃了(暂时退出);b.隐性失业者——存在受阻工作者效应的结果是劳动参与率具有一种顺应周期趋势。 2.中国老年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因素?如何解决老龄化?(P107) 答:(P86-89) Ⅰ.影响因素: (1)法定退休年龄; (2)继续工作的工资率; (3)退休的福利水平 ①高工资的工作者其替代效应占据优势,他会将退休生活的时期长度削减;②养老金福利的增加既会产生收入效应,又会产生替代效应。这两种效应会沿同一方向变化发生作用,养老金福利的增加确定无疑会导致持续时间更长的退休生活。 Ⅱ.老龄化的解决: ①延迟退休(具体对策如雇佣老年人单位给予减税优惠等);②提高生育率;③纳入移民 3.为什么说马尔萨斯有关:“随着收入的增加,家庭会生育更多的孩子”的预测是错误的?/影响女性生育孩子的因素?(P108) 答:(P102-104) (1)假定孩子是正常商品: A.如家庭收入的增加,使得预算线向上移动,孩子数量也会增加; B.但,生育孩子的价格(成本)的增加也导致家庭想生育的孩子数的减少——拥有孩子的成本有:①尿布、奶粉价格;②住房价格;③教育价格等。这些成本的加总使得生育孩子尤其昂贵,远超收入增加部分。

劳动经济学题库

劳动经济学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某种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这种劳动力供给弹性为( ) A.无限弹性 B.单位供给弹性 C.富有弹性 D.缺乏弹性 2.提高劳工的自尊心及责任感,给以他们心理上的满足,使劳工的人格得到健康的发展。这是工会的() A.社会性功能 B.政治性功能 C.经济性功能 D.心理性功能 3.政府为增加总需求,以提高就业水平的财政政策手段是( ) A.扩大政府购买 B.提高税率 C.减少政府转移支付 D.减少政府投资 4.下列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的是( ) A.学校老师和学校学生 B.作家和出版社 C.保险公司和投保人 D.餐馆老板和餐馆服务员 5.对于雇员而言,计时工资使其承担的风险较小,基本工资主要取决于( ) A.个人的努力程度 B.完成产品数量的多少 C.工作的紧张程度 D.劳动时间的长度 6.强调劳动关系双方在利益差别的基础上的合作,主张通过规范双方的权利义务和平等协商谈判机制,来保障各自的合法权益。这一主张体现的劳动关系类型是( ) A.利益一体化的劳动关系 B.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 C.利益冲突型的劳动关系 D.利益一体型的劳动关系 7.关于无差异曲线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同一平面上只存在一条无差异曲线 B.在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相交 C.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正值 D.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表示效用越低

8.替代效应会使( ) A.闲暇增加,劳动时间减少 B.闲暇与劳动时间同时增加 C.闲暇减少,劳动时间增加 D.闲暇与劳动时间同时减少 9.在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模型中,当“蛛网不稳定条件”成立时,说明( ) A.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B.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 C.劳动力供求和工资率的波动距离均衡点越来越近 D.劳动力供求和工资率的变动在同一程度上变动 10.从劳动经济学的视角考察,失业是指( ) A.劳动力供求失衡时,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劳动者无工作的状态 B.劳动力供求平衡时,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劳动者无工作的状态 C.劳动力供求失衡时,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无工作的状态 D.劳动力供求平衡时,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无工作的状态 11.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是( )的。 A.向前弯曲 B.向后弯曲 C.从左下向右上倾斜 D.从左上向右下倾斜 12.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对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的影响为( ) A.减少,减少 B.减少,增加 C.增加,减少 D.增加,增加 13.下列哪个选项属于个人接受教育时的机会成本?( ) A.学费 B.由于上学而放弃的收入 C.超出不上学时的部分生活费用 D.书籍费 14.一般情况下,由于劳动者缺乏有关就业的信息或一时难以找到本人中意的工作而产生的失业是( ) A.技术性失业 B.摩擦性失业 C.季节性失业 D.结构性失业 15.下列假定中,( )不是西方经济理论的前提假设。 A.“理性人”或“经济人”假定

劳动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劳动经济学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是 A. 向前弯曲 B. C.从左下向右上倾斜 D. 2. 家务劳动的存在对劳动参与 A.有正向 B. C.没有 D. 3. 等成本线的斜率等于(C ) A. 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品之比 C.劳动和资本的相对价格比 从左上向右下倾斜 (B ) 影响。 有负向 不确定 B. 劳动和资本的数量之比 D. 工资率4. 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比短期需求曲线的弹性和形状 (B ) A.大,陡峭 B. 大,平缓 C.小,陡峭 D. 小,平缓 5. 下列关于边际技术替代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B ) A.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相互替代的比率 B. 边际技术替代率数值为正 C. 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等产量线的斜率 D. 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可变投入要素的边际产品之比 6. 边际劳动产量最终都要下降,这是因为 (C ) A. 新增加的劳动力本身技术较差 B. 新增加的工人工资较高 C. 资本变得相对稀缺 D. 资本变得相对过剩 11.规范分析方法首先使用什么基准来解决评价问题? ( B ) A. “互益”基准 B. “互惠”基准 C. “互助”基准 D. “互利”基准 12. 下列哪一项属于劳动力的生产间接费用? ( D ) A. 生产费用 B.教育费用 C.工时损失费用 D.社会公共支出 13. 对于等效用曲线特征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D ) 7. 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劳动力供给曲线左移,对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的影响为 A.减少,减少 B. C.增加,减少 D. 8. 一般培训的成本通常由 A.企业 B. C.政府 D. 9. 实际工资与物价指数( A.正相关 C.不相关 10. 技术进步对 A.熟练工 C.技工 B . D. C ) B. D. 减少,增加 增加,增加 ) 来支付。 员工 社会 负相关 不确定 的就业影 响较大。 非熟练工 女工 (B )的。 向后弯曲

劳动经济学计算题

一、劳动力供给 ←已知某城市法定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参与率为,法定劳动年龄人口为万,试求这个城市的劳动力人口数量。 ←、有一个人在某一大城市附近拥有一座小农场,并且必须决定是在农场工作还是到城里找一份工作。她的效用取决于她每天的收入()和配置到闲暇活动的时数()。 来自农场的每天收入为 ←=- ←式中,为在农场工作的时数。 ←来自城里的每天收入为= ←式中,为在城里工作的时数。 ←如果她能够在这两种工作中进行选择,但不能同时兼顾这两份工作,她会选择什么工作? ←、某一工作者的效用函数由()=*给定。于是,闲暇的边际效用为,消费的边际效用为。假设此人目前拥有每周美元的收入,并且每周享有小时的闲暇。需要额外增加多少美元才能吸引该工作者工作小时? 、你既可以乘公共汽车上班,也可以自己开车上班。公共汽车月票每周花费美元,而开车所引发的成本为每周美元(包括停车费、汽油费等支出)。开车上班比乘公共汽车单程节省半个小时,假设你的工资率是每小时美元,你偏好如何去上班?如果你的工资率上升到每小时美元,你所偏好的交通工具是否会改变?假定你每周工作天,并且你在乘公共汽车或者自己开车上所花费的时间并不直接进入你的效用。 ←、对于消费和闲暇的偏好可以表达为 ←()=(—)*(—) ←这一效用函数意味着的闲暇的效用函数为,而她的消费的效用函数为。在一周能够获得并且被工作与闲暇分占的时间为个小时。挣得的税后工资为每小时美元。她还接受价值美元的福利补贴,无论她工作多少小时。 ←()画出的预算线 ←()当=,且她位于自己的预算线上时,她的边际替代率是多少? ←()的保留工资是多少? ←()找出她的消费与闲暇的最优数量。 ←、在单身者中间,年龄在-岁受过大学教育的女性,平均年工作时间为小时,平均工资为美元。如果平均工资增加到每小时美元,平均年工作时间为小时,那么该工作者群体的劳动力供给弹性是多少? 二、劳动力需求知识点 ←假设某家羊毛衫生产厂现有员工名,每天生产羊毛衫件,现因工作需要,又招聘了一名员工,目前每天的产量是件,假设,每件羊毛衫的售价是元,试计算员工从人增加到人的边际收入是多少? 某航空公司原告雇佣飞行员名,每天每人支付元工资,如果雇佣人数增加到名,支付给每人每天的工资增加到元,试求该航空公司雇佣人数从名增加到名的边际成本。 ←、请考虑这样一个企业,该企业的生产取决于两种投入——劳动力和资本——劳动力价格和利率分别为和。起初该企业面临着=和=的市场价格。然后这些价格移动到=和=的水平。 ←()替代效应将会使得企业的雇用水平和资本存量向何种方向变化? ←()规模效应将会使得企业的雇用水平和资本存量向何种方向变化? ←()我们能否总结说,企业应当采用更多或者更少的劳动力?或是采用更多或者更

劳动经济学复习重点资料整理

劳动经济学复习整理 1劳动力市场:这种市场上买方是雇主,卖方则是劳动者,劳动力交易并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场所。 2劳动参与率:劳动力参与率的计算一般是以加入劳动力的人数占劳动力年龄人口的百分比进行的。是测量的是一个国家从事经济活动的工作年龄人口的规模。【即经济活动人口】 公式:劳动力年龄人口参与率:劳动力÷劳动力年龄人口 x 100%[16岁以上,有劳动能力,要求参加或参加工作的人] 作用意义:确定一个国家人力资源规模和构成因素以及预测未来劳动力供给,了解不同类别群体行为,可以制定就业政策,制定社会保障制度和财务计划也有意义。 3 就业率:就业者人数÷劳动年龄人口数×100% 失业率:失业者人数÷劳动力人口数×100% 4经济活动人口:

指在16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参加或者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包括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也就是说是劳动力。 5工资率与工资性报酬关系,总报酬与收入关系: 工资率【单位时间工资】×工作时间【数量】=工资性报酬 +员工福利【实物和延期福利】=总薪酬+非劳动收入【利息红利政府转移支付】=收入 6为什么劳动力需求是派生需求: 第一,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具有不同的性质,在产品市场上,需求来自于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是直接需求,即满足效用。 第二,在生产要素市场上,需求来自于生产者,满足利润需求,所以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即劳动力需求是从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 需求中派生的,因此被称为派生需求或引致需求。 7企业在对劳动力需求做决策时的原则: 实现利润最大化:短期内,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不变,企业是产品和要素市场上的利润最大化追求者,所以使用劳动力要素的原则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即增加一个单位劳动的使用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用公式表示为:VMP=MP.P VMP=W 又MP.P=W

劳动经济学试卷计算题汇总

四、计算题 05.4试题 48.假定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函数D L =2500—10W ,劳动的供给函数为S L =40W ,其中S L 和D L 分别为劳动力市场供给和需求的人数,W 为工资率,求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就业人数。 2500—10W=40W 2500=50W W=50 劳动力市场均衡的人数为50 49.已知某城市法定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参与率为85%,法定劳动年龄人口为60万,试求这个城市的劳动力人口数量。 61页 法定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人口/法定劳动年龄人口 ×100% 劳动力人口=法定劳动年龄人口 ×法定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力参与率=60万×85%=51万 06.4试题 48.某地区居民的食物最低支出需求为每月120元,恩格尔系数为0.6,赡养系数为1.5,平均工资为600元,按恩格尔系数法则测算最低工资。 242页 T S N Z M ±?= 由题意知 Z=120元 N=0.6 S=1.5 T S N Z M ±?==200×1.5T ±=300T ± T 值按最低工资相当于平均工资的40%~60%计算应为60元。 49.假定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曲线为D= —10W+150,劳动力的供给曲线为S=20W ,其中D 、S 分布代表劳动的供给曲线和需求人数,W 为工资。问在这一市场中劳动和工资的均衡水平分别是多少? 均衡时有D=S —10W+150=20W 150=30W W=5 把W=5代入S=20W S=100 市场中劳动力为100 工资为5. 07.4 48.假设某特定的劳动力市场需求曲线为L=6000-100W ,劳动的供给曲线为L=100W ,试求: (1)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工资率和均衡的雇佣工人数量。 (2)假设政府对工人提供的每单位劳动征收10美元的税,则新的均衡工资率为多少?P105 解:(1)∵ L=6000-100W ,L=100W ∴6000-100W=100W ∴W=30

劳动经济学的重点多选题

1、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包括()。 A、人的劳动 B、生产工具 C、劳动对象 D、原料、燃料 E、劳动资料 2、马克思把劳动分为三种形态,它们是()。 A、生产性劳动 B、非生产性劳动 C、潜在形态的劳动 D、流动形态的劳动 E、凝固形态的劳动 3、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认为,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形式有 A、流动的过剩人口 B、潜在的过剩人口 C、停滞的过剩人口 D、相对过剩人口的最底层 E、固定的过剩人口 4、造成工资国民差异的原因()。 A、国民劳动强度不同 B、价值规律在国际上的应用所形成的商品价格和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C、商品的国际价值的货币的相对价值的差异 D、不同国家名义工资的差别 E、各国的自然、历史、文化条件不同 5、对劳动经济理论论述最集中的是()。 A、劳动经济学 B、劳动经济学说史 C、人力资源经济学 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E、西方经济学 6、劳动力市场交易的行为,以下哪些情况符合“互惠”的标准()。 A、所有人都受益没有人受损 B、部分人受益,但没有人受损 C、部分人受益,部分人受损,但受益者受益可补偿受损者之损 D、所有人都受损,但受损者的损失相同 E、部分人受益,部分人受损,但受益者受益不能补偿受损者之损 7、人的劳动与动物求生活动相比的特点有() A、人的劳动具有主动性 B、人的劳动具有自觉的目的性 C、人的劳动具有创造性 D、人的劳动具有多层次性 E、人的劳动具有相依性 8、劳动作为生产要素与土地、资本等要素相比的特点是()。 A、劳动的所有者是自然人 B、劳动的所有权不能转移 C、劳动的所有者既可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D、劳动力在流动中具有一定主动性和决定性 E、在流动中劳动的所有权常发生转移 9、在农业、工业经济时代,劳动者就业最主要的三个条件是()。 A、健康的身体、充沛的体力 B、忠于雇主,勤于劳动 C、具有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 D、身怀一技之长 E、具有业绩和知识 10、劳动报酬业绩化表明()。 A、谁年龄大、职务高、职称高、报酬也就高 B、谁工作时间越长,报酬就越高 C、知识含量高的劳动,其报酬就高 D、劳动报酬与劳动业绩成正比 E、岗位工资制被业绩工资制所取代 11、马克思主义者把人的需要分为三个层次,它们依次是()。 A、生存的需要 B、成就的需要 C、享受的需要 D、情谊的需要 E、发展的需要 12、人的行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非动机行为,另一种是动机行为,下列行为哪些是动机行为?() A、工作行为 B、本能行为 C、社交行为 D、情绪冲动时行为 E、学习行为 13、与物力资源相比,人力资源具有以下特征()。 A、时限性 B、能动性 C、再生性 D、智力性 E、核心性 14、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主要因素有()。 A、人口 B、劳动力参与率 C、社会制度 D、风俗习惯 E、教育 15、广义的人力资源开发包括()。 A、人力资源的生理、心理开发 B、人力资源的智力开发 C、人力资源的伦理开发 D、人力资源的技能开发 E、人力资源的环境开发 16、当今人力资源的教育开发呈现出以下特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