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故事大全-史说李世民三征高句丽 精品

故事大全-史说李世民三征高句丽 精品

故事大全-史说李世民三征高句丽 精品
故事大全-史说李世民三征高句丽 精品

史说李世民三征高句丽

导语:唐朝第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则以高句丽据有的辽东(当时的辽东的概念略同于汉朝四郡的范围,即中国东北辽河以东地区以及朝鲜半岛的北部)为旧中国之有,而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决心将对高句丽的征伐作为中国统一战争的最后部分唐自贞观四年(年)征服东突厥之后,一跃而为东亚之共主,遂相继向西、北、东、西南各方面,展开扩张之攻势。

贞观八、九年征吐谷浑。

十四年灭高昌。

十八年灭焉耆;第一次征高丽。

二十年灭薛延陀。

二十一年再征高丽;灭龟兹。

二十二年三征高丽。

二十三年太宗崩。

隋朝攻打高句丽惨败后,国内发生民变而灭亡。

高句丽对于继起的中国王朝唐朝仍然敌视。

年,高句丽开始在辽东建千里长城以防止唐朝的进攻,并与突厥联盟。

而唐朝第二代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则以高句丽据有的辽东(当时的辽东的概念略同于汉朝四郡的范围,即中国东北辽河以东地区以及朝鲜半岛的北部)为旧中国之有,而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决心将对高句丽的征伐作为中国统一战争的最后部分,但是唐对高句丽的进攻起初很不成功,在无数次的战役中失守战略要点。

在击败高句丽的盟友突厥后,唐与新罗联盟。

年,渊盖苏文杀死高句丽荣留王高建武后立高宝藏为王并自封为莫离支摄政。

为讨渊盖苏文和保护唐的盟友新罗,唐太宗认为有必要对高句丽开战。

年,唐太宗带着李世积、李道宗和长孙无忌率军十万亲征高句丽。

年,唐太宗冲破高句丽的防线准备攻打平壤,似乎大功在即。

不料在安市受阻(今辽宁鞍山海城境内),再也无法前行。

由于寒冬恶劣天气和薛延陀入侵唐朝,唐军被迫返回。

在这之后,唐太宗对高句丽的进攻仅维持在一些小规模的突袭。

年,宝藏王献给唐太宗两个美女,表示善意,唐太宗没有接受。

唐太宗以弓服赐给盖苏文,盖苏文接受,但不遣使者答谢,唐太宗于是下诏削弃朝贡。

唐与回纥等铁勒诸族灭了薛延陀后,年,唐太宗令牛进达率兵从海上、李世积率兵从陆路攻打辽东半岛。

年,唐太宗再派薛万彻率军从海上攻打鸭绿江口。

随後,唐开始集结陆海部队准备在年再一次大规模攻高句丽。

根据旧唐书记载,唐太宗直至年去世前也一直经营海军以大举攻伐高句丽。

第一次东征:贞观十八年(年)七月开始,至九月攻安市不能克,还军。

第二次东征:此次东征,分为两次进扰战:(一)贞观二十一年(年)三月自陆路进军,七月进至平壤西境而还。

(二)二十二年(年)正月,自水道进军,四月进至义州及平壤北而还。

第三次东征:二十二年(年)六月,准备大举征高丽,大备水军。

翌年(年)五月太宗崩,罢东征。

第一次东征(参看附图-)第二次东征(参看附图-)一、战场地理形势唐代之高丽,其西北方面之国境,以辽水为界与唐相邻接。

西方濒海,与唐之莱州(今山东掖县)遥遥相对。

其东北为靺鞨部。

东濒大海,南与新罗、百济邻境。

高丽拒唐之险要地带有三:(一)辽水区域:贞观五年(年),高丽王建武惧唐入侵,曾举国自扶余城(今辽北昌图县境)沿辽水东岸向西南至海千余里筑长城。

(二)鸭绿江与千山山脉间区域:有丸都城(今辽宁辑安县)。

此城乃高丽之故都城。

杜佑《通典》载:城在丸都山下,沸流水之东。

《唐书·地理志》载:自鸭绿江口,舟行百余里,乃小舫泝流,东北三十里至泊汋口(今义州)得渤海(国)之境,又泝流五百里至丸都县城,故高丽王都。

由以上列城之形势观之,自辽东进攻高丽都城——平壤,有三道:(一)自辽东城越千山山脉之连山关,经凤城至咸兴府(今义州),为主要道路,亦高丽入贡之道。

(二)自盖牟卑沙城,经扶余城(岫岩)至义州为西道。

(三)自玄菟(新宾)越千山山脉至丸都为东道。

此三道乃唐征高丽陆军必经之道路也。

至于唐水军攻高丽之海道亦有二:(一)自莱州(今山东掖县)越过东北诸群岛如大谢岛(今蓬莱县东北三十里)乌湖岛(似今南、北城隍岛),渡乌湖海(似今渤海海峡),然后自今旅顺、大连或东趋鸭绿江口而至平壤,或北趋辽河口策应陆军作战。

(二)自成山(今山东荣成县),横渡黄海趋平壤、熊津江口(今锦江),以攻百济。

二、双方作战方略唐朝方面:高丽自盖苏文政变后,北连靺鞨,南连百济、倭国,隐然有西抗唐朝,主盟东方之志。

唐太宗自灭东突厥后,既有主盟全亚之图,于是对盖苏文之拒命,遂兴挞伐之师。

唐太宗征高丽之基地,亦如隋然,以幽州(今河北大兴县西南)、营州(今热河朝阳县)为陆军策源地,以莱州为水军策源地,又在乌湖岛屯粮,以供东征军之补给。

同时,太宗鉴于隋征高丽之失败,有以下之重要措施:(一)在国内后方诸重要战略要点,如首都长安,东都洛阳,定州(今河北定县)等地作严密之部署与控制,以防后方之动乱。

(二)征募天下骁勇之志愿兵组成新军,以免强征致使地方骚动。

(三)水陆两军合势,密切协同,故将军之主力指向于安市(今辽宁盖平县东北)。

(四)采用大量释俘,优俘政策,以瓦解高丽之军心、人心。

(五)及久攻安市不下而退军之后,知高丽善守城池,乃转采分军扰乱作战,待其弊而取之。

又大量造船于江淮扩充水军,俾唐军能直捣平壤而攻之。

(六)高宗仍继承太宗之方略,继续采扰乱作战,及扩充水军之政策,最后乃乘其内乱而击灭之。

高丽方面:一仍过去败隋之战术,利用三条重叠纵深之国防线,及守城战术

与天候之利,以迟滞唐军之入侵。

待唐军久顿兵坚城之下,粮尽、兵疲、天候(详见上卷隋东征之战章)又于唐军不利时而反攻之。

三、作战经过贞观十八年七月二十日,唐太宗派阎立德到洪州(今江西南昌)、饶州(今江西上饶)和江州(今江西九江)筹建艘军船,并将幽州(今北京)以及忠于唐的契丹和靺鞨部队划给营州的指挥官,让其对高句丽进行探试性的攻击。

渊盖苏文马上派特使到唐朝贡讲和,以避免双方战争的升级。

不过唐太宗并没有接受高句丽的朝贡,反倒将来使拘留起来,指控他们背叛荣留王,与弑君者同谋。

年冬,唐太宗带着大多数官员和皇太子李治离开长安开始缓慢向唐与高句丽的边境进发。

房玄龄和李大亮留守都城长安。

李世民先是到了洛阳并在那又作了几个月的进一步准备。

大概在年的新年,唐太宗下令以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常何、左难当为平壤道行军副总管,冉仁德、刘英行、张文干、庞孝泰、程名振为总管,率万千部队乘艘战船从莱州出发,渡黄海向平壤进发。

与此同时以李世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江夏王李道宗为辽东道行军副总管,张士贵、张俭、执失思力、契苾何力、阿史那弥射、姜行本、曲智盛、吴黑闼为行军总管隶之,率万部队从陆地向辽东进军。

唐太宗对这场战争的胜利充满信心。

他认为隋炀帝之所以没能战胜高句丽的原因是隋炀帝对自己的人民过于残忍而高句丽则爱惜自己的人民。

隋炀帝用要反叛的部队来打高句丽团结一心的军队,因此是不可能取胜的。

现在这一切都已得到改变。

首先这次战争是大国打小国。

其次这场战争是正义之师讨伐叛逆之贼。

第三这场战争是组织有素的部队攻打另一个混乱的部队。

第四这场战争是精力充沛的部队攻打另一个疲惫不堪的部队。

最后这场战争是士气高昂的部队攻打另一个抱怨连天的部队。

因此唐这次攻打高句丽是胜券在握。

年春,唐太宗开始离开洛阳攻打高句丽。

萧瑀被留下来看守洛阳。

到了定州(今河北保定)后,唐太宗让李治留在那负责部队的后勤任务。

与李治一齐留守定州还有高士廉、刘洎、马周、张行成、高季辅。

李世民这带着长孙无忌、岑文本、杨师道、尉迟敬德、刘弘基、阎立德等大臣继续前行。

岑文本在幽州病逝。

与此同时,李世绩和李道宗已先与李世民越过辽河并在年夏,攻下盖牟(今辽宁抚顺)。

在海路,张亮已越过渤海并攻下卑沙(今辽宁大连)。

为了震慑高句丽,张亮派先遣船队到鸭绿江入海口,但并没有按唐太宗最先要求进一步向平壤进发。

很快,李世绩和李道宗将隋炀帝曾久攻不下的辽东(今辽宁辽阳)包围,并在唐太宗到来时拿下了辽东,白岩城城主孙代音请降。

随后李世民开始向安市城(今辽宁鞍山)进军。

高丽北部耨萨高延寿、高惠真帅高句丽、靺鞨兵十五万救安市,唐军在驻骅山大破之,高延寿、高惠真帅其众三万六千八百人请降。

此战中薛仁贵穿上异于众人的白色衣甲,手持方天画戟英勇作战,自此得到太宗赏识,成为唐朝大将。

安市城之战在攻安市城前,唐太宗就得知安市城地势难攻,安市城主杨万春(中国及朝鲜史书中均失安市城城主的名字,朝鲜民间传说此人名叫杨万春。

)机智勇敢有一支强大的守城部队。

渊盖苏文摄政高句丽后,杨万春拒绝接受渊苏盖文摄政。

渊苏盖文曾发兵攻打安市城,但没有成功,因此只好让杨万春继续担任其职务。

唐太宗打算先攻打较为容易的建安城(今辽宁营口)。

这样拿下安市城南边的建安城,安市城也就不攻而破。

李世绩对此表示反对。

他认为如果唐太宗先攻建安城,安市城就会切断唐从辽东的供给线使唐陷入被动。

于是唐太宗决定还是先围攻安市城。

当唐太宗和李世绩的部队到达安市城后,安市城的守城者见到唐太宗的旗帜就在城墙上大声漫骂,李世民大怒。

李世绩于是请求唐太宗拿下安市城后坑杀全城百姓。

这使得安市城的守卫者更加奋力抵抗唐军。

就这样李世绩一时间拿不下安市城。

一天,唐太宗从安市城中传出杀鸡宰猪的声音。

于是告诉李世绩说高句丽人可能在宴请守城部队准备突袭。

李世绩于是作好了高句丽会在晚上突袭的准备。

事不出所料,安市城当晚真的对唐进行了突袭。

不过早有防备的李世民,亲自率兵击退了高句丽的进攻。

与此同时,李道宗开始在安市城的东南构筑一个用于进攻安市城的土山。

为此,安市城也不断加高东南边的城墙。

双方这样对峙了天后,李道宗的土山已经高到可以看到安市城的里面。

李道宗和他的手下傅伏爱登上了土山顶。

忽然,土山出现了倒塌,并倒在了安市城的城墙上。

安市城的城墙也因此倒塌。

傅伏爱这时却擅离职守。

高句丽趁乱发动进攻占领了土山,并使其成为安市城防守的武器。

唐太宗一怒之下,公开处死了傅伏爱并下令对土山进行疯狂攻击。

不过打了三天也没拿下来。

李道宗于是赤脚向李世民请罪。

不过李世民宽恕了他。

随着冬天的临近,唐的供给也开始匮乏。

年九月十八癸未日(月日),唐太宗下令撤退。

李世民在从辽东撤退的时候,强迫辽东的居民迁往唐的地域内。

据《资治通鉴》和《三国史记》记载,大约有万高句丽人被迫从辽东迁入唐。

李世民在过辽河的时候,遇到了泥沼。

动用了万人填平泥沼后,唐的大部队才通过辽河。

一些士兵因此在寒冬等待时被冻死。

唐太宗很后悔发动了这场战争,说要是魏徵还活着,魏徵一定会劝阻他不要发动这场战争。

十二月,在定州到并州(今山西太原)的路上,李世民病痈,在并州修养了几个月后才回到长安。

回到长安后,唐太宗将一般政事交由了太子李治处理。

朝鲜世纪以后的诗文、笔记小说称唐太宗眼部受到了箭伤。

受伤说法于史无据。

唐太宗撤退后,渊盖苏文更加不把唐放在眼里,并时常偷袭唐的边境。

唐太宗多次要他停止对新罗的攻击,但渊盖苏文对此毫不理睬。

年,宝藏王献给唐太宗两个美女,表示善意,唐太宗没有接受。

唐太宗以弓服赐给渊盖苏文,渊盖苏文接受,但不遣使者答谢,于是当年冬,唐太宗下诏削弃高句丽的朝贡,不再承认高句丽的政治地位,考虑灭亡高句丽。

年,唐的大臣指出虽然年对高句丽的进攻不成功,但战争使高句丽进入饥荒。

因此建议唐太宗小规模攻打高句丽使高句丽农民无法耕作加剧高句丽的饥荒。

于是唐太宗令牛进达和李海岸从海上攻打辽东半岛南部,李世绩和孙贰朗从陆路穿过辽河袭击高句丽。

据说这两支部队的袭击使高句丽蒙受损失。

年,唐太宗派薛万彻和裴行方再次从海上攻击高句丽。

古神感也在一边接应。

李世民相信这些对高句丽的小规模袭击已消弱了高句丽的力量,于是准备在年率万部队摧毁高句丽。

一些唐的官员指出发动这样规模的战争需要有一年的粮食储备,并需要建造更多的战船。

由于剑南道(今中国四川、云南和重庆)一直没有卷入从隋到唐的讨高句丽战争,因此唐的官员建议在这一地区建造船只。

唐太宗对此表示同意并派强伟到剑南道筹建船只,下令船造好后经长江、东海运到莱州。

除此之外,越州(今浙江绍兴),婺州(今浙江金华)和洪州也负责建造一些船只。

不过人们很快就意识到剑南道的人并不擅长建造船只,因此剑南道最后只负者提供建船的木材。

这些木材被运到潭州(今湖南长沙)造船。

年,唐太宗去世,依照唐太宗的遗愿攻打高句丽的计划被取消。

结语:高句丽不灭,宋明痛史要提前,从隋炀帝到唐高宗,伟大的君王为子孙免除了后患,即唐太宗所谓而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

然而,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含章可贞,无成有终。

唐对高句丽的用兵,没有因为太宗之死而停下脚步,高句丽经过了太宗的三度征伐,已经式微,终于于年,被唐高宗所灭。

唐太宗事迹

唐太宗事迹 篇一:唐太宗善于用人的故事 各有所长,各尽其能 山东聊城文轩中学张玉英 著名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曾说过:“用人不在于如何减少人的短处,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这一理论在唐太宗身上演绎的淋漓尽致。在一次宴会上,唐太宗对王珐说:“你善于鉴别人才,尤其善于评论。你不妨从房玄龄等人开始,都一一做些评论,评一下他们的优缺点,同时和他们互相比较一下,你在哪些方面比他们优秀?”王珐回答说:“孜孜不倦地办公,一心为国操劳,凡所知道的事没有不尽心尽力去做,在这方面我比不上房玄龄。常常留心于向皇上直言建议,认为皇上能力德行比不上尧舜很丢面子,这方面我比不上魏征。文武全才,既可以在外带兵打仗做将军,又可以进入朝廷搞管理担任宰相,在这方面,我比不上李靖。向皇上报告国家公务,详细明了,宣布皇上的命令或者转达下属官员的汇报,能坚持做到公平公正,在这方面我不如温彦博。处理繁重的事务,解决难题,办事井井有条,这方面我也比不上戴胄。至于批评贪官污吏,表扬清正廉署,疾恶如仇,好善喜乐,这方面比起其他几位能人来说,我也有一计之长。”唐太宗非常赞同他的话,而大臣们也认为王珐完全道出了他们的心声,都说这些评论是正确的。

从王珐的评论可以看出唐太宗的团队中,每个人各有所长;但更重要的是唐太宗能将这些人依其专长运用到最适当的职位,使其能够发挥自己所长,进而让整个国家繁荣强盛,开创了大唐帝国的雄伟基业,更是为后人树立了用其所长的丰碑。 篇二:魏征、马周与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 李世民:死了都要爱VS死了都不放过你 意林20XX年03期“历史碎片” 李世民:死了都要爱VS死了都不放过你 ●马少华 魏征与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这哥俩儿一个爱提问题,一个爱听问题,都达到了没心没肺的终极境界。 然而,让无数人大跌眼镜的是:魏征去世后没几天,李世民就做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还把已经答应许配给魏征长子的衡山公主给要了回来。这确实让人很难理解,几天前还如胶似漆,恨不得把对方当镜子,刚死了没几天就立马砸了人家的墓碑,还不顾皇家的脸面公然毁约。 不过,从另一个人的事来看,倒可以解释这个问题。 魏征死后六年,也就是贞观二十二年,中书令(相当于宰相)马周去世。这马周也是一位很有传奇色彩的贞观名臣。当年李世民搞了一次征文大赛,让大臣们每人写一篇文章,结果武将出身的常何拔得头筹。李世民当然知道常何有几斤几两,要让他写出这么有水平的文章,就是杀了他也办不到,于是就问他这篇文章是谁写的。

李世民事迹

李世民事迹 篇一:(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政治家成长故事_盛世君王李世民公元599年,李世民出生在武功郡(今陕西武功)。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他的长兄叫李建成,还有李元吉、李元霸等几个弟弟。李家是陇西人,有鲜卑人的血统。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最有作为的君王。他在位期间,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能任贤纳谏,减轻人民的负担,重视维护民族团结,发展西域交通,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在历史上被誉为“贞观之治”,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了鼎盛时期。另外,他还是著名的军事家、书法家。李世民少年聪颖,胸怀大志。不断的读书求学使他逐渐具备了不凡的气概和胆略。 隋炀帝大业十一年(615),炀帝被突厥始毕可汗率兵围困在雁门(今山西代县),年仅十六岁的李世民应募勤王,崭露头角。大业十三年(617),李渊被任为太原留守,李世民随从来到晋阳(今山西太原)。这时隋政已衰,天下大乱,李世民便广交英雄豪杰,积极招兵买马,准备举兵反隋,夺取天下。他的密友、晋阳县令刘文静因受瓦岗军首领李密株连,被捕入狱。 李世民以探视为名,与他在狱中拟定了招募兵士、西入关中、创立帝业的起兵计划,并将这个计划转告给了李渊。李渊在晋阳起兵以后,李世民与其兄李建成分统左、右两军,并肩作战,于大业十三年十一

月攻克长安。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因功被拜为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进封秦王。李世民实为唐王朝之开国皇帝。武德元年(618)三月,盘踞金城(今甘肃兰州)薛举、薛仁果父子率部进犯关中,李世民奉命率兵征讨。将其击败。薛仁果投降后被处死。 当时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称王称帝的很多,鹿死谁手一时还很难预料。年轻的李世民领兵出征,开始了统一之战。经过多年不停的征战,李世民终于率领唐军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 公元621年,李世民带着盖世无双的战功,回到长安。他的声誉、威望超过了太子李建成,引起了李建成的妒恨。为了保住太子的地位,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联合起来,一同对付李世民。而李世民既然名气“奄有四海”,也并不掩饰自己想当皇帝的欲望。两大集团之间终于发生了殊死决斗。 公元626年6月,李世民在长安玄武门设下伏兵,一举诛灭了李建成集团。当年,李渊退位,李世民黄袍加身,尊为唐太宗。 李世民之所以能够平定天下,战胜政治对手太子集团而登上帝位,除了他本人卓越超群的智慧和才能之外,更在于他能够识别和使用人才。 李世民用人以德才为标准,不分新人旧人和亲疏贵贱,只要有德有才,都根据他们的实际,安置到能够充分发挥他们才能的位置上。李世民又是一个善于纳谏的君主,能随时用隋亡的教训来提醒自己。他对大臣们说,如果君主做事不对,就要勇于进言促使改正。 李世民还打破当时传统的门阀观念,继承隋朝的科举制度并进一步固

唐太宗用人及纳谏的故事

唐太宗用人及纳谏的故事 谁有本事就用谁 有一次,唐太宗要给功臣们封官赐爵。他让人宣读事先写好的名单,并且说: “有不合适的,请提出来吧。” 唐太宗的叔父李神通打了许多仗,他一直认为自己的功劳最大,可一听名单上把自己排在后面,就不服气地大声说:“当初,我首先起兵响应您,东征西杀。可您怎么把我排在房玄龄、杜如晦这些人后面了?他们有什么功劳?不过就是舞文弄墨,要不就写写划划嘛!” 唐太宗笑了,说:“叔父虽然首先举兵起义,可您忘了?您后来还打了两次大败仗。房玄龄、杜如晦他们出主意,定计策,帮我取得天下,论功劳,应当排在您的前面。您虽然是我的至亲,我可不能以私情加重对您的封赏啊!” 大臣房玄龄说:“秦王府里的旧人,都是皇上的老部下了,那些没升官的,不免有些怨言。” 唐太宗说:设立官职,为的是选拔有才能的人,替百姓办事。不能以新旧分先后。新人有才干的,就要升官;旧人没有才干的,当然不能提拔。要不然,国家的事情怎么能办得好呢?”

长孙无忌是唐太宗年轻时候的好朋友,又是他的大舅子(皇后长孙氏的哥哥),有才干又有大功,唐太宗就任命他作了宰相。长孙皇后知道了,怕别人说闲话,对唐太宗说:“我作了皇后,已经够出风头的了,你就别让我哥哥当那么大的官,免得……” “不。我任用你哥哥,是因为他有宰相的才干,不是因为他是我的亲戚。”唐太宗坚持让长孙无忌当了宰相。 唐太宗这几件事办得好。他用人,就用有才干品德好的,不管那人跟自己个人的关系怎么样。 虚心纳谏 古代人把皇帝能听进不同意见,按正确的意见办事,叫做“纳谏”(纳是接受的意思,谏是规劝的意思)。唐太宗是我国古代帝王中最能纳谏的一个。 有个叫元律师的官员犯了法,唐太宗一气之下,决定处死他。大臣孙伏伽不同意,反对说:“元律师固然有罪,可按照法律不能定为死罪。您的处罚太重了,应当改一改。” 唐太宗想了一下,说:“你说得对,要不,我就错杀了人啊!”他立刻改变了原来的决定,还下令把一座花园赏给孙伏伽。可又有一个大臣不同意了,说:“那座花园值一百万钱,这种赏赐太重了吧?”

唐太宗李世民的生平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的生平故事 《唐太宗论止盗》一文出自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相传当时的唐朝鸡鸣狗盗之徒 甚多,百姓家家户户都担心夜里有小偷来偷东西,为了治理这一社会问题,唐太宗李世民 与群臣商讨“止盗”的方法。 唐太宗问群臣要如何解决盗贼猖獗这个问题,有的大臣主张用严厉的刑罚来处罚被抓 住的盗贼。唐太宗认为:百姓中之所以会有人去做盗贼,是生活所迫,是因为国家不够富裕,是因为贪官污吏太多。如果我们的国家没有贪官,没有繁重的苛捐杂税,百姓人人都 有余粮,吃得饱,穿得暖,那么鸡鸣狗盗的事情也就不会发生了! 自此,唐太宗开始自上而下的解决这一问题,对上,开始节俭以减少开支,惩治贪官,君主不骄奢淫逸,做官的清廉,百姓自然不用多交赋税来供养这些人;对下减轻百姓的赋 税及劳役,兵役,百姓生活富足,自然不用以偷盗为生。推行这些政策几年后,唐朝社会 治安秩序井然,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现象,可见唐太宗推行的这些政策是从 根本上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平。 后来唐太宗常对身边的侍卫说:自己不敢过于放纵自己的欲望,因为君主的欲望通常 都要百姓来承担,国以民为本,剥削百姓供养君主,国家也会随之衰弱的呀!后人将唐太 宗止盗的理论记录下来,《唐太宗论止盗》成为了历代君王拜读的治国之道。 唐太宗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在他的统治下,唐朝民风开化,经济繁荣,一派祥和, 直到今天,我们提及他的“贞观之治”都不免感叹当时的盛况。而唐朝之所以能如此昌盛,与李世民爱民如子息息相关。其中唐太宗吞蝗讲的就是他爱民的一个典故。 有史料记载,贞观二年,长安城里大旱,长时间的大旱必然引发虫灾,果然不久四处 便开始闹蝗虫。李世民进入百姓的庄园看粮食的受灾情况,看到蝗虫遍地,便捉了几只放 在手心,对着手心的小虫子说道:“粮食是百姓的根本所在,你吃了粮食,百姓就会挨饿。百姓如果有什么罪过,应当是我这个一国之君没有做好,应该由我来承担,如果你能显灵 的话,就吃我的心吧,把粮食还给百姓!”说罢,就要吞下蝗虫,群臣阻拦,说万一吃了 生病呢!唐太宗说:“我愿意承担百姓的所有灾难,小小的疾病怕什么?”说罢不等群臣开口,就将蝗虫吞了下去。说来也算离奇,自此蝗虫不再成灾,而唐太宗吞蝗的事迹却流芳 百世。虽然这个故事可能有一点夸张,但是也从侧面表示了唐太宗爱民的形象。 唐太宗吞蝗事件中唐太宗对蝗虫说的那些话将唐太宗以民为本的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也将一个国家的君王的形象烘托的高大伟岸。在国家有难之际,唐太宗首先想到的是人民,担忧的是民生,无怪乎当时的百姓对唐太宗如此的爱戴了!

初中历史贞观之治

初中历史《贞观之治》教案 一、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选自人教版新课标《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内容,即“贞观之治”。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贞观之治的出现是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的政策,并能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它上乘繁盛一时的隋朝下启开元盛世,是唐朝的第一个盛世,也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盛世局面,这一时期中国与外国友好往来,中国文化转播世界,影响深远。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在学习本课中我们要掌握的知识有:唐朝建立的时间及建立者,“贞观之治”的含义,“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及对唐太宗有一定的了解,和这种盛世局面的表现,最后对我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认识及评价。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能力等等。 2、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贞观之治”这一课程中,我们要对唐朝的建立有一定得了解,同时对于“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同学们自主探索,让学生假设如果自已是唐太宗,你会怎样治理国家;最后对女皇武则天,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应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去看问题,多角度的去看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次课的过程中,我们应学习唐太宗李世民虚心纳谏、任人为贤的气度,都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告诉学生应该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同时也要关注民生、节约自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社会的方展贡献一份力量,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贞观之治”的含义及出现的原因,和“贞观之治”这种盛世局面的表现。 难点:如何客观的评价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 四、教法设计

唐太宗纳谏的故事

唐太宗纳谏的故事 他深知,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明君兼听,昏君偏信。这是大臣魏征跟他讲的。有一次,太宗虚心地问魏征,明君和昏君怎样才能区分开?魏征郑重地答道,国君之所以圣明,是因为他能广泛地听取不同的意见;国君之所以昏庸,是因为他偏听偏信说完这句话之后,他又举了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加以论证。他说,古代尧、舜是圣君,就是因为他们能广开言路,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小人就不能蒙蔽他。而像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这些昏君,住在深宫之中,隔离朝臣,疏远百姓,听不到百姓的真正声音。直到天下崩溃、百姓背叛了,他们还冥蒙不知。采纳臣下的建议,百姓的呼声就能够上达了。魏征的这些至理名言深深地铭刻在唐太宗的心里。从此,唐太宗便格外注意虚心纳谏。他不管你是什么人,也不管你提意见的态度如何,只要你的意见是正确的,他都能虚心接受。这里有一个“回天之力”的真事。当时,唐太宗下令,要把洛阳破败了的乾元殿修饰一番,以备作为到外地巡视的行宫。对于皇帝来说,想要修理一下小小的行宫,本来是小事一桩。可是,有一个小官张玄素,却上了一道奏折,痛陈此举不妥。他说,修了阿房宫,秦朝倒了;修了章华台,楚国散了;修了乾元 殿,隋朝垮了。这都是历史的教训。现在,我们唐朝百废待兴,国力哪里比得上当年的隋朝?陛下在国家的破烂摊子上,继续役使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耗费亿万钱财,大兴土木。陛下没有继承前代帝王的长处,继承的却是百代帝王的弊端。如果从这一点看,陛下的过失远远超过了隋炀帝。这是一道笔锋犀利、击中要害的奏折。但是,小小的张玄素,竟敢把英明的君主唐太宗比作昏聩的暴君隋炀帝,冒犯天威。这不是拿鸡蛋往石头上撞么?满朝文武都为他捏一把汗。人们都在观察唐太宗的反应。假如不是唐太宗,而是别的皇帝,看到这一大不敬的奏折,当即会雷霆震怒,不仅张玄素人头落地,而且会株连九族。但是唐太宗就是唐太宗。他不仅没有怪罪张玄素,反而下令召见他。此时的唐太宗想进一步地试一试张玄素的胆量,就直问道,卿说我不如隋炀帝,那么,我和夏桀、商纣相比,怎么样呢?要知道,夏朝的桀王和商朝的纣王,都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暴君。唐太宗这样问,自有深意。不承想,这个张玄素却直 截了当地答道,如果陛下真的修了乾元殿,那就和夏桀、商纣一样昏乱。听到这句答语,唐太宗不仅没有发怒,反而被深深地感动了。他想,一个小官,敢于冒死直谏,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他的江山社稷?因此,唐太宗收回了他的谕旨,停止重修乾元殿。并且表扬了张玄素,同时赏给他500匹绢。对此事一直关注的魏征,听到了这个完满的结局,颇为感触地叹道,张公论事,有回天之力,这都是因为是有高尚道德的君子说的话呀!这个“回天之力”的真事,充分地说明了唐太宗的虚心纳谏。唐太宗还有一个优点,就是知错必改。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精美绝伦的鹞鹰。他一时忘记了魏征平时说的国君不可玩物丧志的话,就兴味十足地把鹞鹰放在臂上,逗着玩。不料,巧遇老臣魏征。唐太宗一时情急,赶忙把鹞鹰藏在怀里。其实,魏征早已把一切看在眼里,却故作不知。走上前去,特意讲起古代帝王追求逸乐之事,旁敲侧击帝王不可玩物丧志。唐太宗担心时间长了,鹞鹰闷死。但是,魏征说得没完没了,唐太宗自知理亏,不敢打断。结果,鹞鹰还是闷死在怀中。唐太宗知错必改,知人善任,且胸有大志。 唐太宗反腐 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太宗对左右大臣说,我曾讲过,贪官们无不爱财,其实他们并不懂得应当怎样爱财。就拿五品以上京官和地方官来说吧,俸禄都很优厚,一年所得,数目很大。若受人贿赂,不过数万,一旦败露,官职、俸禄全被剥夺。这岂是懂得爱财?上算吗?唐太宗善于设身处地为官员们着想,从他们的切身利益出发,教育他们切莫去做那些将会导致身败名裂、人财两空的贪赃枉法的事情。唐太宗不反对官员“爱财”,但反对他们爱财过度成为贪财,反对“受人财贿”,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他告诉身边的大臣,官员爱财要取之有道,要通过合法途径取得。靠合法收入———俸禄就可以生活得很好;如果有非分之想,如果贪得无厌,就可能落得“一朝彰露,禄秩削夺”的下场。从官员的私利来说,也是很不划算的事情。他要官员们学会算这笔账。为了加深左右大臣的印象,唐太宗又说,春秋时代鲁国有个宰相名叫公仪休,爱吃鱼,成为一种嗜好,但从不接受别人馈赠的鱼。这样,他就能长久吃到鱼。因为他不接受别人的贿赂,不用担心有一天蹲大牢而吃不上鱼。无论君主,还是官员,都不能贪。如果君主贪婪,必定导致亡国;如果官员贪婪,必定遭致身败。《诗经》写道:“大风有隧,贪人败类。”(见《诗经?大雅?桑柔》,意为大风刮得很猛,贪人败坏族类。)此话诚然不错。唐太宗告诫官员,站得正,才能立得稳。如果有贪

论唐太宗的人才观

论唐太宗的人才观 唐太宗李世民( 599-649) , 中华帝国千古一帝, 唐代第二位君主, 唐高祖李渊之次子。世民出生于武功( 今陕西武功西北) , 儿时曾有相面先生预言说, 此子将来必能济世安民, 因以为名。隋炀帝大业十一年( 615) , 炀帝被突厥始毕可汗率兵围困在雁门( 今山西代县) , 年仅16 岁的李世民应募勤王, 崭露头角。大业十三年( 617) , 李渊被任为太原留守, 李世民随从来到晋阳( 今山西太原) 。这时隋政已衰, 天下大乱, 李世民便广交英雄豪杰, 积极招兵买马, 准备举兵反隋, 夺取天下。武德九年( 626) 六月四日,李世民率秦王府幕僚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 发动“玄武门之变”。两天以后, 唐高祖下诏将李世民立为太子。八月, 唐高祖禅位而为太上皇, 李世民登上帝位, 是为唐太宗。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他登基之后, 励精图治, 使唐朝很快出现了经济繁荣, 政局稳定的升平景象。这种景象的出现, 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 而唐太宗卓越的人才观则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归结起来,大概有广开才路、用人之长、用人不疑、虚怀若谷这几点是唐太宗的人才观的集中体现。 一、广开才路 当下很流行的一句话“21世纪什么最宝贵?人才!”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唐太宗就深深的懂得这个道理,并身体力行的付诸于实际行动。唐初,各种人才盛极一时,贞观一朝人才辈出,并不是说人才是真的多,所谓“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关键在于统治者善于发掘和使用人才,使得天下人才为天下所用,帮助天子以创天朝上国。“不

以卑而不用, 不以辱而不尊”, 是唐太宗用人范围的思想基础。他所招揽的人才,不计派别、阶级、亲疏,重用的人才中,既有来自名门世家的李靖,又有曾聚众为盗的薛仁贵;既有从一开始就跟随他打江山的房玄龄,又有从敌人手下吸纳的张玄素;既有出身贫寒的马周、秦叔宝、程咬金,也有曾当过死敌太子建成心腹的魏征、韦庭;还有曾阿谀奉承隋炀帝的裴矩,只要是有用之才,他都乐于启用,结果是这些谋臣学士猛将都在“贞观之治”中贡献了自己的才干谋略。、 二、用人之长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即使是人中才俊也都会有他自己的缺点,如果有这些人才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统治者就要“扬长避短,各取所长”,在实际用人中, 唐太宗充分体现出了“各取所长”这一原则。在朝廷掌权的大臣中, 各有其特点与长处, 却又都不是全才。唐太宗从不责备, 而是根据他们各自不同的情况, 因人制宜, 分别委以与其长处相适应的职务, 使他们的才智都能得到比较充分 的发挥。用人难,难在善认。唐太宗在这一点却做得恰到好处。例如,唐太宗把房玄龄和杜如晦搭配起来使用。李世民发现,房玄龄能提出许多有见地的谋略,但他不善于选择,很难决定施行哪一条。而杜如晦虽不善于谋划,但精于决断。于是他每次都让两人到自己的居所讨论裁定,房玄龄说:“如果没有杜如晦,我什么也筹划不了。”二人密切合作,同心辅佐太宗,形成了著名的“房谋杜断”的人才结构。 三、用人不疑 俗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为了让人才能够敢于发挥自己

魏征犯颜直谏民间故事

魏征犯颜直谏民间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器重魏征的正直,任命他做了谏议大夫(负责向朝廷提 意见的官员)。 有一年,唐太宗派人征兵。有个大臣建议,不满18岁的男子, 只要身材高大,也能够征。唐太宗同意了。但是诏书却被魏征扣住不发。唐太宗催了几次,魏征还是扣住不发。唐太宗大发雷霆。魏征不 慌不忙地说:“我听说,把湖水弄干捉鱼,虽能得到鱼,但是到明年 湖中就无鱼可捞了;把树林烧光捉野兽,也会捉到野兽,但是到明年就 无兽可捉了。如果把那些身强力壮、不到18岁的男子都征来当兵, 以后还从哪里征兵呢?国家的租税杂役,又由谁来负担呢? ”良久, 唐 太宗说道:“我的过错很大啊!”于是,又重新下了一道诏书,免征 不到18岁的男子。 一次,唐太宗从长安到洛阳,中途在昭仁宫(现在的河淘省寿安县)休息,因为对他的用膳安排不周到而大发脾气。魏征当而批评太 宗说:“隋炀帝就是因为常常责怪百姓不献食物,或者嫌进献的食物 不精美,遭到百姓反对,灭亡了。陛下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兢兢业业,小心谨慎。如能知足,今天这样的食物陛下就应该满足了,如果贪得 无厌,即使食物好一万倍,也不会满足。”唐太宗听后不觉一惊,说:“若不是你,我就听不到这样中肯的话了。” 魏征为人耿直,有才干,是个忠臣,李世民不计前仇,任用他为 谏议大夫。魏征持续向李世民提出好的建议,使李世民对他十分佩服,经常将魏征请入居室, 询问得失,魏征愈来愈被重用,先后被李世民 提升为秘书监、侍中、宰相,并封他为魏国公。 李世民曾说:“我好比山中的一块矿石,矿石在深山是一块废物,但经过匠人的锻炼,就成了宝贝。魏征就是我的匠人!” 魏征去世后,李世民说,用铜制成的镜子,能够照见衣帽是否端正;用古史做镜子,能够参照政治的兴衰;用人做的镜子能够知道自己

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兵变最荒唐的隐情

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兵变最荒唐的隐情一次偶然的金星昼现为何让见过大世面的唐太宗必欲置人于死地呢? 其实早在一年前,也就是唐高祖李渊武德九年的六月一日与三日,太白金星曾两次于白昼出现,而这次金星的出现却让尚为秦王的李世民濒临生死抉择。 红潮网摘编自《广州日报》2012-04-04第B4版,作者:汪瑶,原题:金星昼现促使李世民发动政变 金星又称长庚、启明、太白或太白金星,在古代它是一颗让人恐惧的行星,当它出现在不该出现的轨道或时间点上,解释星相的官员便认为灾祸将降临人间。 据《旧唐书·李君羡传》载,贞观初年,刚夺得皇帝宝座的李世民听到太史令奏报“太白频见昼”这一可怕消息。太史令解释道这次金星昼现预示着“女主昌”,加上京城谣言“当有女武王者”,这颇让李世民心惊肉跳。李世民联想一个与“武”有关联的“女人”将要造他的反。会是武则天吗?虽然我们知道这种偶然的天相往往会被后来的史家有意附会,但在当时李世民是绝对不会把它与武则天联系在一起的。原因很简单,贞观初年,武则天还未出生,大约17年后她才会出现在李世民的世界里。但是总要有人对此天相负责吧,于是在经过一番“人肉搜索”后,李君羡便被锁定。李君羡是李世民的从龙之臣,曾被封为武连郡公,又做过左武卫将军,而且据李世民回忆,李君羡曾在一次宫廷宴会上自爆小名为“五娘子”。综上所述,李君羡最终“被谋反”,迅速人间蒸发,死得莫名其妙。 荒唐:用政治解读天文现象

一次偶然的金星昼现为何让见过大世面的唐太宗必欲置人于死地呢? 其实早在一年前,也就是唐高祖李渊武德九年的六月一日与三日,太白金星曾两次于白昼出现,而这次金星的出现却让尚为秦王的李世民濒临生死抉择。 据《旧唐书·天文志》载,武德九年六月三日,当金星再次于白昼划过长空时,太史令傅奕立马向李渊密奏,称“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李渊思索半晌,还是将这份密奏转交给李世民。在迷信天相与谶言交织的时代,李世民自然知道父亲此举的寓意与分量。李世民没有选择自杀来澄清嫌疑,而是在六月四日直接发动政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弟弟李元吉,并逼迫父亲退位。 由于在史料上难以找到太史令傅奕与太子李建成集团有任何瓜葛的证据,可见李世民是颇为相信这一天相背后蕴含的政治意义,这次金星昼现也成为李世民发动政变的直接动机。 《旧唐书·李君羡传》称,武则天天授二年,李君羡家属向女皇称冤,武则天为李君羡平反。显然武则天也和李世民一样深信这一天相的“合理”暗示,并庆幸有人替自己挡过一灾厄了。 古人迷信宇宙中的天体与人事有密切的联系,可见有多么雷人了。

魏征唐太宗纳谏

魏征唐太宗纳谏 【注】①中钩:春秋时,齐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管仲辅佐公子纠。一次,管仲用箭射中齐公子小白的衣带钩。后齐公子小白获胜即位,是为齐桓公,他以管仲为相。 译文: 武德末年,魏征担任太子洗马,见太宗和太子暗中相互倾轧夺权,常常劝太子建成早做打算。太宗杀了太子以后,召见魏征责备他说:“你离间我们兄弟,为什么?”旁人都为他担心恐惧,魏征慷慨自如,从容回答说:“皇太子如果听从我的话,必定没有现在的灾祸。”太宗听了很受震动,对他厚加礼遇,提升他为谏议大夫。多次让他进入卧室请教为政之道。魏征平素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性情又很刚强正直,不屈不挠。太宗每次与他谈论,都很高兴。魏征也很高兴遇到知已之主,用尽全力为太宗谋划。太宗又慰劳他说:“你所谏诤的事情前后有两百多件,都很称合我的心意。不是你忠诚为国,哪里能够这样?”贞观三年,升为秘书监,参与朝政。他深谋远虑,提出许多有益的建议。太宗曾对他说:“你的罪过比管仲射中齐桓公的衣带钩更重,我任用你却超过齐桓公任用管仲。近世君臣相互信任,哪里有像你我这样的?”贞观六年,太宗驾幸九成宫,宴请近臣。长孙无忌说:“王珪、魏征,从前侍奉太子,我见了他们就好像见了仇人,没想到现在却同在宴会上。”太宗说:“魏征从前确实是我的仇人,但他尽心为国,应当嘉奖。魏征常常犯颜直谏,不容许我做错事,这就是我敬重他的原因。”魏征拜了两拜说:“陛下引导我让我说话,我才敢直谏。如果陛下不采纳我的直言,我又怎么敢冒犯龙颜、触犯忌讳呢?”太宗很高兴,每人赏赐钱财十五万。贞观七年,魏征代替王珪做侍中,加封为郑国公,不久因为生病请求辞职,太宗说:“我把你从囚虏之中选拔出来,委任你要职。你见我的过错,没有不谏诤的。你难道不知道金子在矿石中,有什么珍贵吗?经过良匠的反复锤炼就成为宝器,就为人珍视。我自比为金,把你当做好的工匠。你虽然有病,还不衰老,怎能让你就这样辞职呢?”魏征于是不辞职了。 魏征唐太宗纳谏 【注】①中钩:春秋时,齐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管仲辅佐公子纠。一次,管仲用箭射中齐公子小白的衣带钩。后齐公子小白获胜即位,是为齐桓公,他以管仲为相。 译文: 武德末年,魏征担任太子洗马,见太宗和太子暗中相互倾轧夺权,常常劝太子建成早做打算。太宗杀了太子以后,召见魏征责备他说:“你离间我们兄弟,为什么?”旁人都为他担心恐惧,魏征慷慨自如,从容回答说:“皇太子如果听从我的话,必定没有现在的灾祸。”太宗听了很受震动,对他厚加礼遇,提升他为谏议大夫。多次让他进入卧室请教为政之道。魏征平素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性情又很刚强正直,不屈不挠。太宗每次与他谈论,都很高兴。魏征也很高兴遇到知已之主,用尽全力为太宗谋划。太宗又慰劳他说:“你所谏诤的事情前后有两百多件,都很称合我的心意。不是你忠诚为国,哪里能够这样?”贞观三年,升为秘书监,参与朝政。他深谋远虑,提出许多有益的建议。太宗曾对他说:“你的罪过比管仲射中齐桓公的衣带钩更重,我任用你却超过齐桓公任用管仲。近世君臣相互信任,哪里有像你我这样的?”贞观六年,太宗驾幸九成宫,宴请近臣。长孙无忌说:“王珪、魏征,从前侍奉太子,我见了他们就好像见了仇人,没想到现在却同在宴会上。”太宗说:“魏征从前确实是我的仇人,但他尽心为国,应当嘉奖。魏征常常犯颜直谏,不容许我做错事,这就是我敬重他的原因。”魏征拜了两拜说:“陛下引导我让我说话,我才敢直谏。如果陛下不采纳我的直言,我又怎么敢冒犯龙颜、触犯忌讳呢?”太宗很高兴,每人赏赐钱财十五万。贞观七年,魏征代替王珪做侍中,加封为郑国公,不久因为生病请求辞职,太宗说:“我把你从囚虏之中选拔出来,委任你要职。你见我的过错,没有不谏诤的。你难道不知道金子在矿石中,有什么珍贵吗?经过良匠的反复锤炼就成为宝器,就为人珍视。我自比为金,把你当做好的工匠。你虽然有病,还不衰老,怎能让你就这样辞职呢?”魏征于是不辞职了。

读唐太宗李世民有感作文400字

读《唐太宗李世民》有感作文400字 在我国古代历史风流人物众多,而大有作为的皇帝确是居指可数的如:一统天下的秦始皇赢政,心胸宽广的汉高祖刘邦,一代天骄的元世祖铁木真,布衣天子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间最长的清圣祖康熙等等各个朝代的明君。但在这众多大名鼎鼎的皇帝当中,我最敬佩和最喜欢的还是贞观天子唐太宗李世民。 自从李渊兴兵起义,率领众将打天下以来,李世民是屡出奇谋,百战百胜,同时为人又心胸宽广,乐于助人,深得百姓拥护。可以说李渊的天下大多数是李世民打下来的,可他的才能,与人缘让他的哥哥李建成感到十分恐慌生怕自己的太子地位坐不稳,便连和其弟李元吉共同对抗李世民,他们千方百计的谋害李世民,都没能成功,都被他的手下巧妙化解,但纸里包不住火,他们的阴谋最终没有得逞,反尔助李世民当上了皇帝——这就是我国明君的典范唐太宗李世民 通过这本书要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做人要心胸宽广,有远大志向,乐于助人,并要心好,德好,人好等,只要你掌握了这些道理,你就一定能成功,

一定能有所作为。 在我国古代历史风流人物众多,而大有作为的皇帝确是居指可数的如:一统天下的秦始皇赢政,心胸宽广的汉高祖刘邦,一代天骄的元世祖铁木真,布衣天子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间最长的清圣祖康熙等等各个朝代的明君。但在这众多大名鼎鼎的皇帝当中,我最敬佩和最喜欢的还是贞观天子唐太宗李世民。 自从李渊兴兵起义,率领众将打天下以来,李世民是屡出奇谋,百战百胜,同时为人又心胸宽广,乐于助人,深得百姓拥护。可以说李渊的天下大多数是李世民打下来的,可他的才能,与人缘让他的哥哥李建成感到十分恐慌生怕自己的太子地位坐不稳,便连和其弟李元吉共同对抗李世民,他们千方百计的谋害李世民,都没能成功,都被他的手下巧妙化解,但纸里包不住火,他们的阴谋最终没有得逞,反尔助李世民当上了皇帝——这就是我国明君的典范唐太宗李世民 通过这本书要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做人要心胸宽广,有远大志向,乐于助人,并要心好,德好,人

唐太宗纳谏_关于唐太宗的经典小故事

唐太宗纳谏_关于唐太宗的经典小故 事 【--经典手机短信】 唐太宗李世民,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关于唐太宗的经典小故事,我们来看看下文。 关于唐太宗的经典小故事 一、唐太宗选人之道 对人才的重视、尊重和培养是唐太宗成功兴国的首要策略。他善于选贤任能,培养直谏的气氛,天下之才皆为他所用,集中大众的智慧。他相信“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秉承“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重要思想。在怀念一代名臣魏征时他还说过一段千古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些,都是唐太宗留给后人的闪烁着光芒的智慧和宝贵财富。他的领导艺术与管理智慧曾为历代统治者和有识之士所推崇。 企业用人,关键在于看得准、用得对。这样,人才就会

立刻出现在你面前,否则即使人才就站在你面前,你也未必能看见。唐人韩愈说:“世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问题不在于是否有人才,而在于是否有发现人才的“伯乐”。 二、唐太宗的用人之道 谏议大夫魏征就是一个典型的“逆才”,他经常对唐太宗的缺点和不足犯颜直谏,多次让唐太宗威仪扫地。他于贞观十三年所上《十渐不克终疏》,尖锐地指出唐太宗十个方面的过错和缺点,令唐太宗非常尴尬。可唐太宗一贯将魏征作为难得的贤士善待之,重用之,甚至于尴尬之后,将《十渐不克终疏》列诸屏风,朝夕瞻视,并作为其当朝执政的座右铭。正因有魏征之类的“逆才”和唐太宗善待“逆才”的雅量,才会有大唐基业的稳固和贞观盛世的出现。 在企业中只有相信下属,用人不疑,才能与下属建立起密切关系,上下一心,做好事情。每一个下属,都渴望获得领导者的信任。如果领导者高度信任下属,让他们放开手脚大胆工作,那么,下属就会受到激励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积极肯干,变革创新,表现出极大的工作热情。 三、唐太宗的爱才 唐太宗选贤任能不论亲疏,不避怨仇,不囿派系,更不问出身。在唐初上层管理集团中,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兄长,房玄龄是隋朝旧臣,张行成原是一介布衣,马周本为中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特点和作用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是部编版初级中学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的第二课内容。《繁荣与开放的时代》这一单元讲述了隋唐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等各方面的情况。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阶段。因此,是我国封建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时候的中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中国文化对世界特别是亚洲产生了深远影响。世界学者们公认的“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就是这时候形成。所以,学习这一时期的历史,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具体到本课,本课介绍的正是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以及李隆基统治前期唐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和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统治,使唐朝出现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达的景象,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李隆基的开元盛世将唐朝的发展推向顶峰。它上承隋朝文明,下启盛唐新气象,应该说,学好《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是学好这一单元和整个唐朝历史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掌握“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材料分析和历史故事,加深对唐太宗和武则天的认识,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②掌握开元盛世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采用多媒体展示影视图片,引导学生自主获得历史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组讨论“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贞观之治唐太宗虚心纳谏。认识虚心接受他人正确意见的好处。 ②从唐朝的强盛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为今天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发读书的决心。 3、教学重点:贞观之治武则天开元盛世 「依据」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发展,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奠定了基础。因此,学生重点掌握这一内容有利于后面的学习

我们身边的名人_李世民的故事

少年壮志 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和妻子窦氏的次子,生于公元599年1月23日。据说在他4岁那年,有个书生说他是:“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弱冠之年就能够济世安民。”李渊便采用书生的话为儿子取名为“世民”。 李世民从小就开始习艺练武。他善于骑马,喜欢射箭,好弄弓矢,机智果敢。他还熟读兵法,经常引用《孙子兵法》里的话和父亲讨论排兵布阵的策略。由于李世民年轻有谋,所以结交和网罗了不少英雄豪杰。 隋炀帝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八月,隋炀帝杨广被突厥始毕可汗率数十万骑围困在雁门。情势万分危急,隋炀帝派人将诏书缚于木上,投入汾水,这才传出消息,在全国招募勤王之师。16岁的李世民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救驾的队伍里。 雁门之战是李世民有生以来第一次正式参与军阵,而他的军事才能和谋略也在此战中初露头角。 两年后(公元617年),李渊就任太原留守,18岁的李世民跟随父亲来到了太原。当时的隋王朝各地战火纷起,李渊率部出击,深陷敌阵。在这个紧要关头,李世民飞骑冲入万军阵中与父亲会合,父子合力最终突围而出。 这时的隋朝已经是风雨飘摇,李世民审时度势,广交各路英豪,所有结识他的人无不愿为他效死。 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改国号为唐,定年号为武德,建立了唐王朝,长子李建成被封为太子,李世民被封为秦王。 秦王破阵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三月,甘肃军阀薛举、薛仁杲父子举兵10万进犯关中,李世民率部出击。在战役中他巧用谋略,在实战中又亲率左右数十骑领先冲入敌阵,唐军士气顿时大振,薛仁杲大败投降。 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四月,李世民歼灭了刘武周的军队,收复河东全境。同年七月,刚刚结束征刘之战的李世民没有多松一口气,便率3万军出关,攻打已经自立为郑皇帝的王世充,一举将其击败。 接着,李世民又以3500人战胜窦建德的10万大军,获虏5万余人。22岁的李世民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 贞观之治 公元627年,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了帝位,开始了对唐朝为时23年的统治。他在位时,年号贞观。 贞观年间,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实行了很多开明的政策和利国利民的措施,使唐朝政权得到巩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从而出现了比较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历史学家

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的小故事

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的小故事 唐太宗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关于李世民的故事有很多。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李世民游阴山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李世民游地府》是名著《西游记》中的一个片段,这也是促使唐僧西天取经的一个直接原因。泾河龙王和袁守城打了一个错行雨布的赌,这件事情被魏征知道了。 当时,魏征是唐太宗李世民手下的一位老臣,魏征在梦中斩掉了泾河龙王。泾河龙王非常恼怒,便想让唐太宗还命,唐太宗每天晚上都会做恶梦,日夜都不得安宁。唐太宗得知自己已经病入膏肓,恐怕没有几天光景了。魏征前来看望唐太宗,并告诉他说,自己有办法可以让太宗长生不老。唐太宗以为魏征说的是宽慰自己的话,便反问他有什么办法。魏征向唐太宗解释到,自己和判官崔钰是很好的朋友,只要皇上把自己写的书信拿去给崔钰看,崔钰就会放太宗的魂魄回来续命。原来,崔钰是太上皇时期的臣子,官拜礼部侍郎一职。生前和魏征有过八拜之交,是很好的兄弟。崔钰去世后,在阴间做丰都判官,手上掌握着人间的生死簿,俩人经常在梦中相会。如果太宗把魏征写给崔钰的书信带去给他看,崔钰就会明白其中的意思。唐太宗到地府后,经过崔钰的帮忙,自己又复活了。唐太宗还阳后,打算寻求一位取经人,到西方去取经回大唐,以此普度众生。 后来,《西游记》被翻拍成电影和电视剧,关于“唐太宗游地府”

这一情节,在央视和浙版的《西游记》中都没有拍摄。随后,张纪中再次翻拍了《西游记》,电视剧中拍摄了这一情节,但是最终被广电删掉了。 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唐太宗是一个深得大臣心的君主,因为他能虚心地听取大臣的意见并且善于重用贤人,历史上就有“房谋杜断”的故事可以看出他的善于用人。 相传当李世民和房玄龄一起讨论国事的时候,唐太宗觉得房玄龄是一个能提出好的意见和具体方法但是不能迅速做决定的人,唐太宗没有责怪他,而是请来了善于做决定的杜如晦来和房玄龄一起讨论。就这样房、杜两个人在李世民的搭配下既能出很好的计谋又能很快地做决定,解决了很多问题。 后来人们用“房谋杜断”来形容各具特长的人,但是从这件事中也看出李世民的任用人才。除此之外,李世民还是一个人道、感性的人。据史料记载,李世民在位时天下太平,全国判处死刑的人数很少。 李世民即便对死囚也有一颗宽容的心,在贞观六年的时候他下令全国被判死刑的人都能回家探亲一年,前提是第二年要按时回来接受死刑。在没人捆绑的情况下,回家探亲的死囚全回来了,由此可以看出皇帝的恩德已经感化了死囚。 李世民吞蝗的故事唐太宗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在他的统治下,唐朝民风开化,经济繁荣,一派祥和,直到今天,我们提及他的“贞观之治”都不免感叹当时的盛况。而唐朝之所以能如此昌盛,与李世民爱民如子息息相关。其中唐太宗吞蝗讲的就是他爱民的一个典故。

[古诗文阅读]《太宗纳谏》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太宗纳谏》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太宗纳谏》阅读练习及答案 贞观政要 太宗纳谏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 20.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恒于宫中养饲恒:常常,平常 B.皇后谏曰谏:进谏,规劝 C.诸侯闻之,必轻吾国轻:轻视、瞧不起 D.极有利益尔益:增加 21.请将文章画线句子“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翻译为现代汉语。 22.这个故事中,太宗和皇后形象特点分别是怎样? 答案: 太宗纳谏 20. D【解析:“益”应为“帮助、好处”】 21. 让国君因为马的缘故杀人,老百姓听说了这件事后,一定会抱怨我们的国君,这是你的第二条罪状。【关键词“使”“以”“闻”“之”译对2分,句意通顺1分】 22. 太宗知错即改,善于纳谏;皇后体恤下属,善于进谏。 【参考译文】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匹非常喜欢的骏马,平常放在宫中饲养。一天,这匹骏马无缘无故突然死了。唐太宗大怒,要杀那养马的宫人。皇后劝谏说:“从前齐景公因为马死而杀人,晏子当着齐景公的面列出养马人的罪状,说:‘你把马养死了,这是第一条罪状;你养死了马而使国君杀人,老百姓听说了这件事后,一定怨恨国君,这是你的第二条罪状;其他诸侯知道后,一定看不起我国,这是你的第三条罪状。’齐景公听后便免了养马人的罪。陛下您读书曾经读到过这个故事的,难道忘了吗?”唐太宗听了皇后这番话怒气就消了,他对大臣房玄龄说:“皇后用平常的故事来启发影响我,确是很有益的。”

唐太宗

听课笔记和启示 缘起和破题 泱泱大国、悠悠文明,当我们打开一部五千年的中国历史,看到的却不是花团锦簇,听到的也不是琴瑟相鸣。我们在寻找着欢乐、寻找着光明、寻找着和谐、寻找着宁静,然而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找到的,更多的却是刀光剑影、悲声凄切,更多的却是黑暗、争斗、喧闹,给我们更多的沉重、甚至更多的 痛苦。 俗话说:“读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我们感到的沉重和痛苦,也是为古人担忧吗?明显不是!今天 复读历史,我们是进入、是体验、是感悟! 唐太宗在缅怀魏征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走近贞观之治,就是在找一面镜子,不能指望唐太宗对我们的企业管理出谋划策、指点江山,更不能期待在唐太宗的故事里找到我们企业的出路或者盈利模式,但很有可能有某一件事、某一句话、某一个人物甚至某一个瞬间,会对我们作出提示、给予警示,会给我们一种感悟、一种启发,甚至是一种感动。 唐太宗在中国的历代帝王中堪称千古一帝,贞观之治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繁荣昌盛年代,其中必有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这就是我们走进贞观之年的全部理由。 启示和感悟 孟教授所讲的“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在很多方面给了我们许多启示和感悟:例如以民为本、从我做起的思想,广开言路、虚怀纳谏的胸襟;重用人才、唯才是任的准则;铁面无私、依法办事的气度等等,构成了贞观之治的基本特色。中国历史上出了八百五十三个帝王,只有李世民一人拥有如此杰出智慧和胸襟。 一,不拘小节、临机果断: 史书记载:“太宗幼聪睿,玄鉴深远,临机果断,不拘小节,时人不能测也。”用现代的语言说,就是聪明绝顶,有远见,果断,打破常规,深不可测。这些品质或性格,可以说是一个领导者必须具备的。 规矩,是法度和准则。循规蹈矩是君子所为,不守规矩就是无赖和小人,但是打破规矩并建立新的规矩的人却是创造历史的英雄。有创造性的人,往往是不能中规中矩的人,往往是不拘小节的人,往往是不在乎一般制度的人。按所有的制度办事的人,可能就是什么事也没有做成的人。 企业家的创业,有几个可以循规蹈矩?改革开放初期,江苏张家港有句名言,印象及其深刻:遇到红灯绕道走。准确的含义是:只要没有明令禁止的事,都可以去做;即使是明令禁止的事,也可以换个方法去做!所以成为了全国乡镇企业改革发展的排头兵。不打破旧规矩,怎能建立新秩序?怎能有企业或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处在发展中的企业,每每都会面临挑战和抉择,实际上就是在挑战规矩,挑战自己。 孟教授评介唐太宗说:“一个人与一个时代不期而遇,一个时代因一个人而登上历史的巅峰,一个人因一个时代而名垂千古”。没有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前夜的临机果断,整个唐朝的历史、甚至中国的历史将会彻底的改写。李世民面对的是最高权利之争,只有唯一,没有共存,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这种用暴力夺取政权的事件,世界上屡见不鲜,史不绝书。我们不需要去评论夺权行为本身的正确与否,历史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