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隐喻与转喻的相互作用_模式_分析与应用_杨波

隐喻与转喻的相互作用_模式_分析与应用_杨波

隐喻与转喻的相互作用_模式_分析与应用_杨波
隐喻与转喻的相互作用_模式_分析与应用_杨波

2008年第5期总第111期

外语研究

Fo reig n L anguag es Research

2008,l5

Serial l111隐喻与转喻的相互作用:模式、分析与应用*

杨波张辉

(国际关系学院,江苏南京210039)

摘要:隐喻和转喻是人类的两种基本认知识解,通常相互作用。一些研究表明转喻似乎比隐喻更基本,是

隐喻的基础或者为其提供理据,而且转喻-隐喻连续体也证实了这一点。转喻和隐喻相互作用的方式是复杂

的,本文简要介绍五种主要的相互作用模式:Go ossens的/隐转喻0、Radden和Barcelo na的隐喻的转喻基础、

R iemer的后隐喻和后转喻、Ruiz de M endoza的概念相互作用模式以及Geer aerts的隐喻和转喻相互作用棱柱

形模式,并结合汉语熟语(三字格惯用语、成语等)进行适当的延伸和应用性的分析,以更清楚地认识转喻和隐

喻相互作用的不同方式。

关键词:转喻;隐喻;连续体;相互作用模式;熟语

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242(2008)05-0001-08

1.引言

作为人类主要认知识解(construal)的隐喻和转喻常常交织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Jakobson(1960: 370)认为,诗歌中,/相似性被附加到了邻近性上,转喻带有一点隐喻性,而隐喻带有几分转喻的色彩0。李国南(2001:161-164)也指出,/邻接联想0和/相似联想0可能交织在一起,例如/笔战0、/蛾眉0和/paper war0、/egghead0。所以,有人认为转喻和隐喻的相互关系就好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共存于同一语言表达中,或共存于连续体中,而且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国外的认知语言学家非常重视隐喻和转喻的相互作用,并提出了几种相互作用模式。本文从隐喻-转喻连续体入手,然后述介几种主要的相互作用模式,并讨论这几种模式在汉语熟语研究中的应用。

2.隐喻和转喻的基本关系和连续体

2.1转喻是隐喻的基础

隐喻和转喻在人类认知模式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且转喻甚至比隐喻更为基础。在Lakof f&Johnson (1999)的专著中,转喻被用来解释文化中一些基本的概念隐喻的本质,如T IM E IS SPA CE,因为时间和空间之间存在着一种基本的相互联系(correlation),这种联系使得这两个认知域之间系统性的映射成为可能。Grady (1997)进一步指出,很多概念隐喻都可以用经验中的相互联系来解释。还有学者认为在隐喻与转喻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共同关系,隐喻(如管道隐喻)中埋藏着一个或更多的转喻(Grady1998;Kêvecses2002;Celia M art n de L e n2004)。Radden&Kêvecses(1999)还从语义三角关系论证转喻更具本原性,语言本质上是转喻的。此外,中外研究者(如N iemeier2000;张建理2005)对于心(heart)的研究也有着类似的结论,即心的隐喻最终都依赖于更早的转喻认知,所以很多隐喻都有转喻基础。

2.2隐喻和转喻的连续体

关于隐喻和转喻的连续体问题,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二者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模式,而连续体也说明了二者相互作用中转喻是隐喻的基础的这一基本事实。

Radden(2000:93-105)认为转喻为隐喻的两个概念域提供了联系的(associat ive)、理据性的连接。转喻和隐喻分居两端,中间地带则是基于转喻的隐喻。Radden(2002:409)后来又提出了/字面义)转喻)隐喻连续体0,指出这一连续体跟Grady&Johnson(1997)提出的基本场境(primary scene)、基本隐喻(primary metaphor)和合并/分离(conflat ion/deconflat ion)的发展模式有密切联系。/U P0和/MORE0的概念可以说明/字面义)转喻)隐喻连续体0(如图1)上的四个阶段:字面义用法阶段由一个单一的概念如垂直性表示;合并阶段应用于/基本场境0上,既当更多的液体注入容器中,我们看到容器中液体在上升;在分离的第三发展阶段中,/U P |M ORE0这一合并概念分离为两个独立的概念,但还是在统一认知域之中,这就是完全的转喻了;在最后的第四阶段中,概念/U P0和/MORE0发展成不同的认知域,这就是Grady所说的/基本隐喻0。由于基本隐喻是在基本场境中产生的,并包括合并和分离的阶段,因此这一隐喻的基础是转喻,Radden称之为基于转喻的隐喻。

*本研究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熟语理解的神经机制研究0(项目编号:06BYY019)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事件相关电位的汉语惯用语结构的认知研究0(项目编号:30740040)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隐喻,指出在语言发展过程中,转喻先于隐喻,

并且区分了四个类别来分别体现转喻和隐喻的

不同连接程度。第一类是意义的最具体层,包

含明显的转喻基础,如/heart as a met onymy for

the person0;第二类中转喻仍然可见,但不如第

一类明显,如/heart as a living organism0,此时

的/heart0成为一个独立实体;第三类的转喻更

加不明显,但转喻和隐喻之间还是能够建立连

接,如/the heart as an object of value0;第四类中

的隐喻乍一看没有任何转喻过程,如/t he heart

as a cont ainer0。其中,第一类是其它三类的基

础,而且越往第四类靠拢,语言表达就越像是隐喻表达,而它们与早先的转喻的关系就越不明显。我们认为这四个类别也是隐喻和转喻连续体的例子。

Ruiz de M endoza(2000:109-115)也分析了从隐喻到转喻的连续体,区分了两类隐喻和两类转喻,即源域是靶域的一个次域(/source-in-t arget0)和靶域是源域的一个次域(/target-in-source0)的转喻,并提出从隐喻到转喻的连续体:多对应隐喻y单对应隐喻y谓述(predicat ive)用法转喻y指称转喻。

Dirven(2002:81-83)在区分三类转喻,即线性(linear)转喻、连接(conjunct ive)转喻和包含(inclusive)转喻的基础上也提出了转喻和隐喻的连续体,如图2(ibid.:93)。作者提出,最好把转喻和隐喻的不同例子作为一

个连续体上的点,非比喻性在一端,而复杂的比喻性在另一端。

最后,Deignan(2005)区分了从转喻到隐喻的五个渐变类别:转喻y来自转喻的隐喻y隐喻中的转喻y基于转喻的隐喻y隐喻,并指明了各自的特征,给出了具体的例子。Deignan同时也指出这五个分类不是离散的,部分例子可能位于类与类之间的分界线上,因此我们最好也把这个渐变分类视为转喻到隐喻的连续体。

可以看出,转喻和隐喻通常跟字面义/非比喻义和比喻义结合起来形成连续体,并且这个连续体通常需要结合功能和用法进行分析。这个连续体或者渐变过程主要是从转喻到隐喻,转喻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扮演着隐喻的基础的角色。

3.隐喻和转喻相互作用模式

国外的认知语言学家提出了五种隐喻和转喻相互作用模式。它们分别是Goossens的/隐转喻0 (metapht onymy)、Radden和Barcelona的隐喻的转喻理据、Riemer的后隐喻和后转喻、Ruiz de M endoza的概念相互作用模式以及Geeraert s的棱柱形模式(prismat ic model)。下面我们分别评介这五种模式,并结合汉语熟语的例子作适当的分析。

3.1Goossens的隐转喻

Goossens(1990)指出,隐喻和转喻两种认知过程并不互相排斥,而是结合在一起,并创造了/metapht onymy0(隐转喻)来指称二者互作用现象。这样的研究是开创性的,后来的研究大都以之为参照。该研究基于语料库区分了四类隐喻和转喻的互动关系:(1)met aphor from metonymy;(2)metonymy within metaphor;(3)metaphor within met onymy;(4)metonymy from metaphor。其中,前两类居多,后两类很少甚至没有,所以本文只讨论前面两类例子。

对于第一类来自转喻的隐喻这类相互作用模式来讲,可以说转喻是隐喻的基础。换句话说,语义起源于转

喻的思维和语境中,其中非语言的和语言的信息相互关联在一起,详见Goossens(1990)对/t alk w it h one p s

tongue in one p s cheek0(口是心非)的分析。再请看汉语研究者分析过的例子:绿色通道、绿卡、绿色家电、绿色

照明、绿色煤炭、绿色消费。这些例子都是/绿色0的隐喻性用法。/绿色0的来源域是人们的直接所指,即颜色,其目标域分别是通畅、节能、天然环保和健康。在源域和靶域的映现之间存在一层薄弱的概念连接,即基于概念邻近的转喻映现。/绿色0之所以指畅通,是因为绿色和通行信号灯的颜色是一致的。绿色与天然、环保和健康之间的连接也基于转喻邻近性,都是人们感知的结果。这说明,映现过程并非是跳跃的,而是蕴涵着一种梯度的升华和提炼,转喻从中起了桥梁作用。

Goossens(2002:356-357)关于/O h dear,0she giggled,/I p d quit e f orgott en0的讨论是很具争议性的。一种解释是她说话的同时在咯咯地笑,这是一种提喻关系(synecdochic),用部分来指代整体。另一种解释是她说这话的样子仿佛在咯咯地笑,因此存在认知域的跨越,是隐喻的例子。但是隐喻解释与转喻解释的概念连接仍然存在。见图3(ibid.:357),虚线箭头表示的是概念连接。

Goossens(ibid.:368)认为/相似性0的概念的建立

是因为A和B通常在同一域中处于邻近关系,这一经

常的邻近性为我们的离散的域之间的映射提供了/自然

的0、经验的基础。如/Beat one p s breast0(make a noisy

open show of sorrow t hat may be part ly pretence),这个

例子中的转喻基础是人们在公开忏悔自己的罪恶时击

打自己胸部这个宗教惯例。

在隐喻中的转喻一类例子中,我们得到嵌入(built-in)隐喻的转喻。比如这类转喻包含的身体部分如/tongue0和/ear0等在两个认知域(A和B)中是共享的成分/x0,因功能不同而区分为x和x c,见图4(ibid.: 363)。通常,这个成分只在靶域中发挥转喻的作用,而在源域中其解释只是字面的或者(往往是)重新解释为隐喻。如/bit e one p s tongue off0(be sorry for w hat one has just said),在例句/I should/could bit e my t ongue off0中,/t ongue0可以按照其字面义来解释,理解成一种很夸张的自我惩罚,而将其映射到语言行为上,我们得到的是类似于/depriving oneself of one p s ability t o speak0,这里的转喻是从/tongue0到作为整体的/speech faculty0。类似的例子还有/cat ch someone p s ear0(cat ch someone p s sympathetic at tention or not ice),如/She caught t he minister p s ear and persuaded him t o accept her plan。此外,汉语/唇枪舌剑0也属于这类例子。

3.2Barcelona和Radden提出的隐喻的转喻理据

Barcelona(2000:31)的假设是:每一个隐喻映射都

预设(presuppose)一个概念上更早的转喻映射。同时,

Barcelona把/(为隐喻)提供理据0(motivat e metaphor)

理解为/作为(隐喻的)概念的先决条件(prerequisit e)0。

Barcelona(ibid.:10-12)认为隐喻和转喻互动或者组合

有两大类:一是纯概念层次的互动,二是同一语言表达

中隐喻和转喻的纯文本的同示(co-instantiat ion)。前者更为重要,又可分为隐喻的转喻性概念理据和转喻的隐喻概念理据。我们主要看前者。比如/SADNESS IS DOWN0和/HA PPINESS IS U P0,这两个隐喻在概念上是以转喻为理据的,以/sadness0的行为效果指代这一情感。而对/black mood0(如/Jane is in a black mood today0)的解释是:这句话的基本隐喻是/NEGAT IVE(EM OT ION)IS DARK(A ND EXT REM ELY N EGA T IV E [EM OT ION]IS BL ACK)0。/Darkness0(作为源域)与负面价值的身体和心理状态(作为靶域)之间存在着一种转喻连接,这个转喻连结产生了另一个联系/DARK(source)FOR N EGA T IV E VA LU E JU DG MENT OF DA RK(t arget)0。

Radden(2000:93-105)与Barcelona的观点基本一致,他认为基于转喻的隐喻可以分为四类:(1)概念域有共同的经验基础的基于转喻的隐喻,如/MO RE IS U P/LESS IS DOWN0和/HA PPY IS U P/SAD IS DOWN0;

(2)概念域通过隐含义(implicature)联系起来的基于转喻的隐喻,其转喻源域是会话含义。比如/KN OWING IS SEEIN G0,这个整合的事件被分裂为/SEE PL U S K NOW0(I know it because of seeing it)、/H OLDING PLU S PESSESSION0、/PL ACE PLU S ACT IV IT Y0等;(3)概念域涉及范畴结构的基于转喻的隐喻,如范畴与其成员的关系/pill for birth control pill0和范畴与其突显成员的关系/PH YSICAL INJU RY PL US H ARM0等;

(4)概念域通过一个文化模式而相互联系起来的基于转喻的隐喻,典型的例子是管道隐喻/COM M U N ICA IT ON IS T RA NSFER0(I didn p t get my point across)。

3.3Riemer的后转喻和后隐喻

Riemer(2002:379-381)研究了/撞击/击打动词0(percussion/impact[P/I]verbs)的隐喻-转喻互动,即以/hit0为意义中心的动词,提出了后转喻(post-metonymy)和后隐喻(post-met aphor)的概念。后转喻原本是转喻

性的语义延伸,被概括或者常规化后它们不再依赖于其所指中的P/I的出现:其使用的语境超越了其原本适当的域。同样,后隐喻原本是P/I表达形式的隐喻应用,与P/I的连接已经不在了,但继续表达原本由该隐喻所例示的意思。Riemer的研究想说明的是,有些语义延伸并不像先前Goossens所讲的那样是隐喻和转喻两种认知过程的混合物,它们不再是真正的隐喻或转喻,而是后转喻和(较少的)后隐喻,而制约这些延伸类型的联系是概括而来的和/后范畴化(post-cat egorical)0的。

请看例句:

(1)T hey had a disagreement and the landlady kicked him out of the house.(ibid.:385)

(2),,于是他觉得终于找到了生意不好的原因。回来这就张罗着踢开代理商,直接做终端。(新华网)

(3)五角大楼最初委托一家公司做这项研究,但九个月后就把它踢到一旁自己来搞。(2005年10月21日5环球时报6)

/kick0和/踢0都表示/抬起腿用脚撞击0。在上面的例子中,所有/kick0或/踢0的意思均不是其字面义。例(1)中的女士可以使用各种方法使那个男人离开房间,并不是一定要包含/抬起腿用脚撞击0的意思。在另外两例中,/踢0均包含被追或强迫离开的意思,但均不包含实际的用脚踢的意义。不管/踢0(或/kick0)的场景的细节是怎么样的,因为施事者的某一暴力行为(或隐喻的暴力行为),受事者如/t he man0、代理商、被委托的公司都被迫离开了。一方面,/kick0和/踢0具有明显的隐喻性:在结果以及施事者和受事者之间的控制关系上,人们把所指的场景想象成为类似于真正的/踢0的场景。而另一方面,/踢0与/被迫离开0又具有转喻的联系,因为/踢0的行为可突显强迫某人离开,因此/踢0的这一扩展义可以看作是动词基本义的部分效应或意图,这是一种典型的转喻关系。来源义经过重新解释和常规化,以至于它甚至可以应用于原本不适合的语境中,即没有/用脚踢0的语境中。

下面再看一下汉语三字格惯用语中常规化过程和隐喻和转喻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4)这小子真是个熊包,事情刚开始就打退堂鼓。

(5)应该进一步完善制度、法规,防止少数人打擦边球。

(6)王老师经常利用假日给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吃小灶,帮助他们提高成绩。

在上面例子中,/撞击/击打0(P/I expressions)在两种情况下会变成后转喻:一是当话语中所指称的物体的消失会使原有的转喻连接不复存在,如例句(4),/打退堂鼓0原指旧时官员退堂时击鼓为号,不了解这一历史背景的人无法理解和恢复原有的转喻映现;另一种情况是词语被用来指一切与原有的转喻同样的一种情境,以至于还包括与/撞击0和/吃0没有任何关系的一组同样普遍的事件,如例(5)和(6)。具体说来,/吃小灶0原指在集体伙食中为少数领导人用小灶做饭菜,例句中指享受额外补课的待遇,与/吃0没有多大的关系,已经成为一个后转喻。另外,/小灶0一词本身就是转喻,指用小灶作的饭菜。

3.4Ruiz de M endoza的概念相互作用模式

Ruiz de M endoza(1997,1999,2000)提出了与上述Barcelona和Radden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转喻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在概念互动中对隐喻起到辅助性(subsidiary)的作用,并且提出了互动模式的分类。该分类建立在两条标准之上:一是转喻映射发生的位置(要么是隐喻的源域,要么是靶域);二是转喻的范围(即可能是整个隐喻认知域或只是其对应要素之一)。D ez V elasco(2001)曾全面地总结出6种关系模式:

1)隐喻源域中的转喻延伸,如/t o beat one p s breast0:

2)隐喻靶域中的转喻延伸,如/t o knit one p s brows0:

3)隐喻靶域的对应要素之一的转喻压缩,如/t o win someone p s heart0:

4)隐喻源域的对应要素之一的转喻压缩(暂无例子):

5)隐喻源域的对应要素之一的转喻扩展,如/t o bite the hand t hat f eeds you0:

6)隐喻靶域的对应要素之一的转喻扩展,如/t o catch someone p s ear0:

下面图5(Ruiz de M endoza&Diez V elasco2002:519)就是讨论较多的两个例子/to beat one p s breast0在Ruiz de M endoza的概念相互作用模式中的具体分析。该例属于第一种模式隐喻源域中的转喻延伸:

Ruiz de M endoza&Diez Velasco(ibid.:518-529)指出,根据转喻的域内性,这些互动中转喻总是在概念互动中相对隐喻处于次要地位,即它们总是发生于隐喻的源域或者是靶域中,而跨域的隐喻映射则为转喻的扩展和压缩提供了自然框架。可以说,隐喻总是为概念互动提供基本的模式,而转喻在概念互动中总是对隐喻和意象图式结构起辅助作用。

3.5Geeraert s的棱柱形模式

Geeraert s(2002)提出棱柱形模式(Prismat ic M odel)的目的是为了解释熟语和复合词的语义。他认为,熟语和复合词的语义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都是由基本成分构成的。下面我们在介绍该模式的基础上分析汉语熟语的例子。

3.5.1棱柱形模式

3.5.1.1同构性和理据性(isomorphism&motivation)

在讨论同构性和理据性之前,我们先要了解组构性(composit ionality)。就组构性来讲,动态的观点认为,复合词的语义是在其组成成分语义的基础上由下至上地推理出来的,这一过程称为组合的派生过程(derivational process)。非动态的观点则是不管是由下至上或由上至下的推理,在词语整体的语义和词语组成成分的语义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G eeraerts(ibid.:437-439)认为,有必要区分这两种观点,把动态的观点仍称为组构性,而把非动态的观点称为同构性。同构性说明,在词语的形式结构和语义结构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Geeraert s(ibid.)进一步指出,我们应在原则上区分两种非派生性(underivabilit y):第一种是组合性非派生性(也就是非组构性);第二种是聚合性非派生性。后者指的是从词语的字面义到其转化的比喻义的语义扩展的透明性。从熟语的字面义到熟语的比喻惯用义之间的过渡是不透明的,根据其字面义无法派生出其比喻义,其理据影像(image)已经丧失了。这种派生性称为理据性(mot ivation)。因为这个模式的形状像棱柱,故称之为棱柱形模式。Geeraert s(ibid.:438)提出,习语的语义关系可以用棱柱形的结构表示,并且假设这些习语只包含两个词汇(如图6)。理据性指图中的上下三条聚合线,组合同构性包括图中的前、后两个三角。

3.5.1.2隐喻和转喻的互动的三种区分

Geeraert s(ibid.:454-461)区分了三类互动:隐喻和转喻连续发生、隐喻和转喻并行发生、隐喻和转喻交替(int erchangeably)发生。

隐喻和转喻连续发生,如图7(ibid.:456):复合表达的语义的理据连接之一包含了先后两个语义延伸。如/sheep p s head0指/st upid person0,先是一个隐喻延伸,然后是转喻。这一类中还包括两个转喻先后发生的例子,如/hanglip0指/unhappy,sulky,pout ing person0。先是属性-属性拥有者,然后是果-因。

隐喻和转喻并行发生,如图8(ibid.:457):复合表达的语义中的不同理据连接存在差别。

隐喻和转喻交替发生:不同的变化包含了隐喻性的或者转喻性的理据连接的不同组合。例如,/sw imming cap0指/bald person0。先转喻:/cap0)/person w it h cap0,后隐喻:/people0看起来像/person with cap0;或者反过来,先隐喻:/head0像/w it h hat0,后转喻:/people with such head0。

3.5.2汉语熟语语义分析与Geeraerts的棱柱形模式

当我们用棱柱形模式分析汉语熟语语义时,我们主要是考察同构性和理据性的各种组合的关系。根据图6,一方面,理据性不仅指的是1-4的聚合关系,而且还指2-5和3-6的聚合关系;从另一方面讲,组合性的同构性指123三角和456三角。这里应该强调的是,我们最关注的是熟语整体的比喻惯用义(图6中第4部分)。下面我们试以/饮鸩止渴0和/煮豆燃萁0两个汉语熟语为例进行分析和说明。

先看/饮鸩止渴0,这类熟语在字面组构性、同构性、投射关系和成分理据性方面特征明显。这一成语首先唤起/服毒止渴0的字面场境,这同时也形成了我们进一步理解成语的心理表征,从而获得/使用有害方法解决问题0的真正语义。事实上我们使用这样的熟语时,调用的是其熟语义。换句话说,我们主动抑制了字面场境,同时强化了位于其后的比喻场境。

套用VP+NP结构,我们可以将其语义改写为/使用有害方法解决问题0这一双动宾结构。很明显,/饮0与/使用0、/鸩0与/有害方法0、/止0与/解决0、/渴0与/问题0之间存在较为直接的概念对应关系,字面义与比喻义之间的概念相似性也比较明显,即从2到5、3到6和1到4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隐喻投射关系。事实上,我们对该成语的比喻义理解还可以延伸到7,此时从5到8是因-果类转喻,从6到9是事件过程-结果类的转喻,从4到7的过程需要我们在理解因果关系造成的方法-目的-结果三者之间的矛盾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整合推理(此处用概念整合网络的分析方法应该更清晰明了)。

再看/煮豆燃萁0,此类熟语具有字面的组构性,但并不体现投射关系、同构性和理据性,尤其是对一个不知其来源的人而言。从字面场境反映出的/烹饪0事件中不容易找出与其比喻义的/杀戮0事件在概念上的联系。如果使用者知道5世说新语6中的故事,即魏文帝曹丕欲加害其弟曹植,令其在七步之内做出一首诗,不料曹植应声为诗,其中就有/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0的名句,那么这些诗句就将/煮豆0、/燃萁0的烹饪事件与兄弟残杀联系了起来,并进一步扩展用于内部迫害的事件或情形,从而架设了字面义与比喻义之桥。

结合上图,这类成语的突出特点是单个字面组成成分对推导比喻义没有直接贡献,即仅从2或3,我们难以到达4或者7;其整合而成的字面义也不能推导出比喻义,即仅从1我们也无法到达4或者7。而只有在熟知这类熟语的出处时,即图中虚线部分5、6、4,并结合出处推理一番,我们才能将两层语义从概念上联系起来。具体地讲,从2到5和从3到6都是/部分代整体0转喻,而从1到4既可以说是/部分代整体0转喻,也可以说是根据诗句内容推导出来的隐含结论。如果我们只考虑字面义1和比喻义7,那么我们就只能简单地说这是用烹饪场景来喻指杀戮场景,即从1到7是隐喻。

4.结论

从以上关于转喻和隐喻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模式的讨论中,我们发现转喻确实也是人类基本认知模式,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比隐喻更为基础,为隐喻提供理据。在五种相互作用模式中,Goossens的开创性的隐转喻相互作用的四种模式中,来自转喻的隐喻和隐喻中的转喻居多,说明转喻解读是隐喻用法的基础。Barcelona和Radden关于隐喻的转喻理据的讨论进一步肯定了二者相互作用中转喻的基础性地位。Riemer的后转喻和后隐喻理论则专门分析了撞击/击打动词的转喻性的语义延伸/扩展和语义关系的常规化过程。Ruiz de M endoza 和Geeraerts对二者相互作用的分析则是最详细的。Ruiz de M endoza的模式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认为转喻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它在概念互动中对隐喻起到辅助作用。G eeraerts的棱柱形模式区分了熟语和复合词的字面义与比喻义中的同构性和理据性,并且区分了隐喻和转喻连续、并行和交替发生三种互动方式。这些相互作用模式对汉语熟语的研究具有启发性,而且可以很好地应用到汉语熟语的分析中去。此外,我们也看到隐喻、转喻和概念整合的进一步结合可以作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如Fauconnier&T urner(1999)提出转喻映射限制观和T urner&Fauconnier(2000)对典型例子/the Grim Reaper0的分析。

参考文献:

[1]Barcelona, A.2000.On the plausibility of claim ing a metony mic mo tivat ion fo r conceptual metapho r[C]M A.

Bar celona.M etap hor and M etony my at the Cr ossr oads.Berlin/N ew Y or k:M oulton de G ruyter:31-58.

[2]Celia Mart n de Le n,L.P.2004.M etonymic motivat ion of the conduit metaphor[J].Metap horik.de(06):79-90.

[3]Deignan,A lice.2005.A corpus linguistic perspectiv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to nymy and metaphor[J].S ty le39(1).

[4]D ez Velasco.2001.M eta phor,meto ny my,and image-schamas:an analysis of co nceptual interactio n pat terns[J].J our nal

of Englis h S tudies3(2):47-63.

[5]Dirv en,R.2002.M etonymy and metaphor:differ ent mental strateg ies o f concept ualization[C]M Ren Dir ven&R alf

Pêrings.M etap hor and M etony my in Comp ar ison and Contr ast.Ber lin/N ew Y or k:M oulton de G ruyter:75-111. [6]Fauco nnier,G.&M.T urner.1999.M etonymy and co nceptual integr ation[C]M K laus-U we Panther&G.Radden.

M etony my in L anguage and T hought.Amster dam/Philadelphia:Jo hn Benjamins:77-90.

[7]Geeraer ts, D.2002.T he interactio n o f metapho r and meto ny my in composit e ex pressions[C]M R en Dirven&R alf

Pêrings:434-465.

[8]Go ossens,L.1990.M etaphto ny my:T he interactio n of metaphor and metony my in ex pr essions for linguistic action[J].

Cog nitiv e L inguistics(1):323-340.

[9]Go ossens,L.2002.M et aphtony my:T he int er action of met aphor and metonym y in ex pr essio ns for linguistic act ion[C]

M Ren D irv en&Ralf Pêr ings:349-377.

[10]G rady,J.1997.T heo ries ar e building s revisited[J].Cognitive L inguis tics(8):267-290.

[11]Grady,J.1998.T he/co nduit metapho r0rev isited:A reassessment of metapho rs for co mmunicatio n[C]M J.P.

Ko enig.Dis cour se and Cognition.Stanfor d:CSL I.

[12]G rady,J.& C.Johnso n.2002.Conver ging evidence o f the notions o f subscene and primary scene.[C]M R en

Dir ven&Ralf Pêring s:533-554.

[13]Jakobson,R.1960.Clo sing statement:linguistics and poetics[C]M A.S.T homas.Sty le in L anguage.Cambridg e,

M A:T he M.I.T.P ress:350-377.

[14]Kêvecses,Z.2002.Metap hor:A Pr actical I ntr oduction[M].Ox fo rd:Ox fo rd U niversit y P ress.

[15]L akoff,Geo rge&M ark Johnso n.1999.P hilos op hy in the Fles h:T he E mbodied M 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 ester n

T hought[M].New Y ork:Basic Bo oks.

[16]N iemeier,Susanne.2000.Str aight fr om the heart-my tonymic and metapho rical ex plor atio ns[C]M A.Barcelona.

M etap hor and M etony my at the Cr oss ro ads.Ber lin/New Yo rk:M oulto n de Gr uy ter:195-213.

[17]R adden,G.2000.H ow met onymic ar e met aphor s?[C]M A.Bar celona:93-108.

[18]R adden,G.2002.H ow met onymic ar e met aphor s?[C]M Ren D irv en&Ralf Pêr ings:407-434.

[19]R adden.G.&Z.Kêv ecses.1999.T o war ds a theor y o f metony my[C]M Klaus-U w e P anther&G.Radden.

M etony my in L anguage and T hought.Amster dam:Jo hn Benjamins:17-60.

[20]R iemer,N.2002.W hen is a metony my no longer a met onymy?[C]M Ren Dirv en&Ralf Pêr ings:379-406.

[21]R uiz de M endoza.1997.M etapho r,met onymy and co nceptual inter action[J].A tlantis19(1):281-295.

[22]Ruiz de M endoza.1999.Fr om semant ic under deter mination via metaphor and meto ny my to concept ual interactio n[J].

L aud.492:Essen:1-21.

[23]Ruiz de M endoza.2000.T he role of mapping s and domains in understanding metonymy[C]M A.Barcelona:109-132.

[24]Ruiz de M endoza&D ez Velasco.2002.Patterns of co nceptual interaction[C]M Ren Dirven&Ralf Pêrings:489-532.

[25]Turner,M.&G.Fauconnier,2000.M etaphor,metonymy,and binding[C]M Ren Dirven&Ralf Pêrings:133-145.

[26]李国南.2001.辞格与词汇[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7]张建理.2005.汉语/心0的多义网络:转喻和隐喻[J].修辞学习(1):40-43.

收稿日期:2008-07-05

作者简介:杨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张辉,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责任编辑:杨晓荣)

Abstracts of Major Papers in This Issue In teractions Between Metaphor an d Metonymy:Models,An alyses an d Application s by YA NG Bo&ZH ANG H ui,p.1

Metaphor and metonymy are tw o fundam ental w ays of thinking and cognitiv e construals fo r hum an being s and they o ften have interactions.Som e researches show that metonymy seem s to be mor e fundamental than metaphor and the former serv es as the basis and motivatio n for the latter.This has been pro ved by studies on the m etonym y-m etaphor co ntinuum.As the w ays of interactions are varied and com plicated,this paper reviews five principal m odels of interaction,nam ely,Goossens p /metaphtony my0,Radden and Bar celon p s m eto nym ic m otiv ation of metaphor,Riemer p s post-metaphor and post-meto ny my,Ruiz de M endo za p s conceptual interaction mo del and Geeraerts p prismatic m odel, fo llow ed by extensional application of these models to som e Chinese idioms in order to have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etails and v ar iations of these models.

Key w ords:meto ny my;metaphor;co ntinuum;models of interaction;applications

Th e Topicalized C on stru ction Formed by/V qi lai0with/qi lai0(/起来0)as a Morphological E lem en t by SONG H ong-mei,p.14

The study of middles has attracted m any researchers p attentio n recently,w hich mostly center s o n the semantic relations betw een verbs and initial NPs.A contro versial topic is the/V qi lai0constructions in Mandarin Chinese./V qi lai0constructions are called middles by som e linguists,w hile som e others disag ree.Some researchers have tried to probe into the nature of/V qi lai0constructions,but problem s ex ist w ith their analyses.Based on Chomsky p s Minimalist Prog ram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V qi lai0 construction is neither a m iddle construction no r a normal topic construction.Instead,it is a ty pical and a very special topic co nstructio n,in w hich/qi lai0is a topical morphem e w hich fo rces the realization of a to pic sentence.The paper also points o ut that there are other to pical mor phem es in Mandarin Chinese. For instance,/shang qu0(/上去0)and/zhe0(/着0)can also be regarded as topical mo rphemes.

Key w ords:/V qi lai0constructions;m iddles;topic constructions;topical m orphemes;feature checking Th e Levels of th e C ompetences of EFL Students:an Analysis and a Teaching Case by ZH ANG We-i dong&WANG Yu,p.61

The development of an EFL student p s co mpetences is still a problem in teaching practice.In the light of B.S.Bloom p s lev el theo ry of cognitiv e co mpetences and on the basis of a discussion o f the relationship betw een the co mpetences he proposed and the fiv e com petences an EFL student is asked to acquire in our sy llabus,this paper divides the latter into three levels accor ding to the teaching goal fo llow ed by an analysis o f the tr aining metho ds.Then,it pr esents a case study,w hich may hopefully thro w light o n solv ing some relevant pro blems in this field.

Key w ords:EFL teaching;com petences;levels;training;practice

A Comparison of the Quality of H olistic and Analytical Marking of E nglish C ompositions by YAO Qin-y i,QI Zong-hai&XI Zhong-en,p.66

This paper reports a study of ov erall marking quality of36short English essays w ritten by Chinese EFL students.T he finding s include that the result of analy tical marking of any facet is more reliable than that of holistic m ar king,and the com posite score derived from the facet scor es is mo re r eliable than any of the constituent facet scores.It also r eveals that the traditional reliability coefficient is no t a pro per index of the ov erall marking quality.

Key w o rds:EFL students p w riting;essay marking quality;ho listic m ar king;analytical marking; reliability;uncertainty

转喻与隐喻

转喻与隐喻之相关概念剖析 转喻(Metonymy)是指当甲事物同乙事物不相类似,但有密切关系时,可以利用这种关系,以乙事物的名称来取代甲事物,这样的一种修辞手段。转喻的重点不是在“相似”;而是在“联想”。转喻是认知的一个基本特征,人们利用某事物熟知的或容易感知的方面来代替该事物整体或其他方面。一般我们都知道,人的大脑不是无限的认知数据库,对事物认识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一个事物用一个准确的术语或专有的解释去描述,而是通过大脑的创造性,把自己已有的认识与面临的新的认识对象结合起来,加以对照,找出公共的特性,用旧有的思想去解释、认识眼前的新事物,这种用一事物去指称另一相关的事物就叫做转喻。 凸显原则:我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往往更加容易注意到事物的典型特征,也就是认知心理学中的凸显原则,而转喻就是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主要依赖于这一凸显原则。一个事物、一件事情往往都是复杂的,具有很多属性,而人在认识的过程中最容易被该物最突出的、明显的、容易记忆和理解的、留下深刻印象的属性所吸引,即凸显性。立足于这一突出的特性,我们就会以其为参照点,在该领域内(或同一认知模式里)激发另一成分。同时也可以说,,转喻是一个思维过程和投射过程,是一种描述事物的修辞方法,就是把抽象的思维概念具体化的过程,只是这一过程是前一事物对照引出后一事物,从原有的经验结构、认知思维到语言表达的结果。

关联原则:转喻作为一种认知语用现象,其实质上是一种联想认知,遵循关联原则,也就是要理解转喻就必须依靠语用推理。例如:He is fond of the bottle.他喜欢喝酒。用bottle装酒的瓶子,表示wine酒,二者之间有相关联性,用容器代表了所装的物体。这种例子是相当多的,如:head头代指动物的数量,刀剑代指战争等等。这种关联性往往能帮助我们表述认识的更多的事物,但人的认识又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所以就会有从A→B→C的关联渐递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说,转喻具有临时性(对突然间面临的事物即刻做出解释)、创造性(思维的创造)、转借性(用A的特征指代B)、开放性(认知领域很广泛)、和多维性(所选择的属性方面)。 转喻的类型:①以部分代整体,如:The company needs more creative heads.②以地点代替机构,如:The White House’s current occupant is Barack Obama.③以地点代替事件,如:Watergate(水门事件) changed our politics.④以机构代替负责人,如:China and America attended the meeting.⑤以产品出品人代替产品,如:李宁代指“李宁”体育名牌⑥使用物体代替使用者,如:The buser are on strike.⑦控制者代替被控制者,如:Nixon bombed Hanoi.⑧容器代替物体,如:I’ll have a glass.(再来一杯)。 转喻作为一种语言创新运用的重要方式,它大大的提高了语言现有词汇的使用效率,增加了语言的内涵,丰富了语言的表达形式,使语言富有趣味性、审美性、形象性、简洁性和经济性,同时,也扩大了我们的认识领域,促进了对新事物的有效了解。

“头” 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

“头” 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 【摘要】本文主要对《外语教学》2006年第3期上刊载的李瑛、文旭教授《从“头”认知——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一文中的一些结论提出商榷。通过对该文中一些立论的辩驳,进一步讨论隐喻和转喻的本质区别, 隐喻和转喻在多义词词义扩展中的作用以及多义词词义的扩展方式,强调从历时的角度探讨多义词词义扩展机制以及词义演变认知过程的必要性。 【关键词】多义词;转喻;隐喻;历时;认知 一、引言 李瑛、文旭教授在《外语教学》2006年第3期上发表了《从“头”认知——转喻、隐喻与一词多义现象研究》一文(以下简称李文)。该文以英汉head(头)的词义为语料,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比分析了英汉多义词词义延伸的思维结构和呈现方式,并得出了四点结论。笔者对文中两位作者的一些结论持有不同的看法,不揣愚陋,提出几点质疑求教于读者并与两位教授商榷。 二、隐喻和转喻在词义延伸中发挥的作用 李文选取Cambridge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词典中所列的12 个“head”的名词义项为语料,通过分析发现,在12个义项中,本义1项,转喻3项,隐喻与转喻交叉的2项,隐喻6项,由此得出结论:“隐喻性义项多于转喻性义项。以隐喻思维为基础所产生的词义多于以转喻为基础所产生的词义,即在词义延伸中隐喻的作用大于转喻”。 我们对李文的这一结论及其推理过程有三点质疑。首先我们不能完全赞同李文对这些义项的划分。例如,李文认为义项“智力,思维”属于隐喻和转喻的交叉,而我们认为这是转喻的义项。首先我们有必要来看看国内外学者是如何区分隐喻和转喻的。完形心理学依据知觉过程中信息的组织原则来区别隐喻和转喻。其中相似原则和顺接原则为隐喻的认知原则,接近原则和突显原则则是转喻的认知原则(赵艳芳,2001:97-99)。沈家煊(2004:243)认为,转喻是从一个概念过渡到另一相关的概念,是重新分析;隐喻是从一个概念投射到另一相似的概念,是类推。林正军(2005:366)通过总结Lakoff,Johnson,和Gibbs等认知语言学家的观点认为,“转喻建立在邻近性(contiguity)原则基础之上,体现同一认知域中两个元素的相关性;而隐喻建立在相似性(resemblance/similarity)原则基础之上,涉及到两个认知域,强调从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因此,我们认为,隐喻和转喻的本质区别在于相似性还是相关性。就“头”的原义与义项“智力,思维”之间的关系而论,两者之间并无相似性可言,而是以“头”这一事物指代其“思维”属性,其语义延伸是从一个概念过渡到另一个相关的概念,并非李文所说的“从一个域投射到另一个域”。赵艳芳(2001:119)也认为从“头部”到“智力,思维”的词义演变是转喻的思维方式。 其次,李文仅依据对“head”的12个名词义项的分析就得出这一结论,显然是失之偏颇的。我们认为,研究认知思维在词义延伸中的作用,必须尽可能地从历时的角度考察所有的义项。尽管我们无法穷尽多义词的所有义项,尽管多义词的某些义项已经废弃或过时不用了,但仅选取其中某些义项进行分析就轻易下结论,是不够严谨的。有鉴于此,我们利用Shorter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中head的所有义项作进一步的分析。据统计,该词典共收录了head 名词义项32个,形容词义项2个,动词义项14个,并且按照语法和语义特征把所有的名词义项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共7义项,与本义的关系基本上为部分与整体、事物与其属性之间的关系,为转喻义项;第二部分共18义项,其语义基本上表示与“人体的头部”形状或所处的位置相似,以隐喻为主,也有隐喻和转喻交叉的义项;第三部分共7义项,为“头”的功能意义上的延伸,前2项为转喻,其余为隐喻和转喻交叉的义项。可见,单从名词义项来考察,隐喻性义项确实多于转喻性义项,但是如果加上形容词和动词义项,情况就不一样了。“不同词性之间的转化是转移思维的结果,因为同义而不同词性是突显事物不同的方面而已”。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网络称谓分析研究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地网络称谓分析-汉语言文学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地网络称谓分析 辛庆连彭建武 摘要:随着网络地迅速发展、新生事物地不断出现和人们认知能力地提高,一些词汇地语义范畴得以扩大,从而获得了新地语义,而新地语义又与先前地原型语义存在某种联系.认知语言学地发展为网络称谓语地分析提供了新地视角.本文基于原型范畴理论对网络称谓进行语义分析,以帮助人们理解其演变地内在机制,进一步加强对网络称谓地认识和了解. 关键词:网络称谓原型范畴理论词义范畴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地发展、互联网地普及以及人们思维方式地变化,作为时代产物地网络流行语日益兴起.它以其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已成为一种独特地语言现象,并倍受人们地喜爱,俨然成为社会生活中一道亮丽地风景.原型范畴理论是Eleanor Rosch基于维特根斯坦地家族相似性首次提出来地,是对经典范畴理论地一次革命,对语言各个层面地研究都产生了深远地影响(王寅;2007:109).本文选取了颇具代表性地网络称谓语,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对其进行认知解读,以分析网络称谓语产生和演变地内在动因及深层机制. 一、网络称谓语地特点 网络称谓语,顾名思义就是指在网络上使用地称谓,是由网民在网络地语言环境下创造出来地具有某种语用特点和修辞风格地词汇.它不仅是网络主体用来表达人际关系地名称,也是人们传达信息,交流思想感情地基础.网络称谓语反映了社会生活中地一些问题和现象.作为一种特殊地语言现象,网络称谓语倍受人们喜爱,它丰富了语言形式,具有新奇性、调侃性、时代性、短暂性等特点.当

今世界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新事物地出现给网络称谓地产生提供了丰富地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原型范畴理论简介 认知语言学是以原型范畴理论为基础地.范畴化是人们基于自身经验,对外界地现象、事件、事物等进行类属划分地心智过程(王寅,2007:89).它是人们认识世界地一种重要方法.范畴化地结果即产生了许多认知范畴,如:碗、杯子、鸟、狗、水果、蔬菜、家具等.人们只有对客观世界进行对比、概括及分类,才能较好地认识客观世界;否则,根本无法认识客观世界地复杂现象,无法识记五彩缤纷地世界中无穷尽地事体,更无法理解各类事体间地种种关系. Eleanor Rosch(1975)提出地原型范畴理论地观点是:①范畴成员有典型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范畴内地成员拥有不同地地位.原型是范畴内最典型、地位最高地成员,具有最大地家族相似性,其他成员依据与它地相似程度不同而被划分为典型成员或边缘成员.②范畴边界是不确定地,具有模糊性.如我们提到“高”“矮”“冷”“热”等形容词或“鸟”“水果”“家具”等名词范畴时(王寅;2007:126),我们很难确定它们地标准,并且我们对它们地认识含有一定地主观性.③范畴特征地二分性是不全面地,在二分之间可能会存在一个中间值或过渡区.原型范畴理论者使用“属性”这个术语,属性可以不是二分地,具有渐变性、多值性(王寅,2007:124).例如我们有各种形状、颜色、大小、材料地杯子,它们之间存在很大地不同,但我们却可以将它们统称为“杯子”这一范畴,这就说明了范畴地概括性. 三、从原型范畴看网络称谓 原型范畴理论认为范畴中地所有成员是通过家族相似性联系在一起地,也就是

认知语言学与概念隐喻研究

认知语言学与概念隐喻研究 何陆敏 看了蓝纯的《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让我更加系统地认识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体系及研究现状,从而对我将概念隐喻方面的理论用语外语教学产生一些思考,启发我在教学中更加有系统地尝试对相关理论的进行实践摸索。 认知语言学派的隐喻学主要把隐喻看作一种认知方式, 隐喻思维的本质是在概念系统中跨概念领域的映射过程(Lakoff 1990)。Lakoff和Johnson认为概念隐喻是始源域的概念系统到目标域的概念系统的映射,即“以约定俗成的方式将内在结构相对清晰的始源域影射到结构欠清晰的目标域之上”,是人们以一熟悉概念去认识、理解、表现另一陌生概念的过程。映射是隐喻思维的一种方式,它以抽象的意想图式即认知结构为心理基础,实现不同生活经验之间的相互融合,使源概念域中比较熟悉、比较具体、易于理解的图式映射到了一个不太熟悉的、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目的域,在两个概念领域之间创立关联,从而达到认知的目的。 Saeed(1997.30)认为隐喻的结构是认知性的,隐喻就是概念系统跨领域映射的结果。隐喻普遍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中,隐喻性思维反射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促进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概念隐喻使得人们在认知世界时,能从原先互不相关的事物、概念和语言表达中发现相似点,建立起思维中多方式、多角度的联系,是人们形成新概念的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普遍的认知机制。由于概念隐喻属于人类的深层概念系统,我们日常的思维习惯和话语,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这些概念隐喻的影响。隐喻在语言领域中具有普遍性。从广义的隐喻定义范畴来说,隐喻包括拟人、转喻、夸张等多种辞格以及词语多义、惯用搭配、习语和谚语等各种能实现隐喻性表达的语言形式。它可以出现在语言的多个层次:词汇、短语、句子,还能以篇章、风格等形式出现。语言实证也表明隐喻不仅限于文学作品,更多的存在于日常口语和书面语中。据Lakoff和Johnson的统计,日常语言中大约7 0%的表达形式源于不同的概念隐喻。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中的隐喻表达是人类概念体系中存在概念隐喻的表层体现,概念隐喻能派生出众多隐喻表达形式,如由“Life is a jour-ney/人生是一次旅程”。这一概念隐喻可以派生出“life is starti ng point, terminal point, transfer station/人生的起点、终点、中转站”等多种具体的隐喻表达形式。概念隐喻对语言表层形式中的隐喻起到决定作用,了解概念

隐喻(metaphor)与转喻(metonymy)界面研究

研修计划 题目:隐喻(metaphor)与转喻(metonymy)界面研究 概要: 转喻和隐喻实际上代表了基于相同认知机制所从体现的不同认知形式。因此,如何从一个合理的思维角度处理两者的接口问题,对于认知语言学的诸多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颇为重要的论题。本文拟立足于转喻和隐喻之关系的起因、传统划界,从认知科学角度对两者接口做系统分析,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将隐喻和转喻的界面研究扩展到整个人类的认知交流过程中。本研究对隐喻和转喻的划界的研究有助于澄清语言哲学中的许多相关论题,丰富语言研究的认知科学转向,对于揭示语言活动的认知实质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方法论意义。 文献综述: 虽然隐喻和转喻的互动关系已经得到论证,但是我们依然能够很容易地区分两个不同认知过程的影响,而且它们之间的类属性互不包容。但尽管如此,在隐喻和转喻之间还是存在一种真实的不确定性.转喻是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概念映射,两个认知域都包含在同一个理想认知模型内,源域提供通往目标域的心理通道。Radden同时提出了以转喻为基础的隐喻这一中间概念,并认为传统定义下的转喻和隐喻可以视为位于转喻—隐喻连续体轴上两端的原型范畴,以转喻为基础的隐喻占据连续体轴上的中间模糊地带,它们体现了转喻和隐喻之间的互动关系,可以随不同的观察视角更靠近某一端。而且,转喻和隐喻之间的区别不是离散的,而是标量的。 Radden认为, 转喻—隐喻连续体的建立机制可以从经验基础、语用含义、范畴结构和文化模式四个方面加以分析。以转喻为基础的隐喻包括四种情况,即两个概念域具有共同的经验基础,概念域由语用含义联系,概念域涉及范畴结构,概念域由文化模式互相联系,这四种隐喻可能同时发生在某个特定情形中。转喻和隐喻共有的经验基础首先为连续体的建立提供来源,例如,Lakoff概念隐喻MORE IS UP中垂直高度与数量之间的关系就是基于经验基础的转喻关系。范畴结构也为隐喻的转喻基础提供了来源,范畴结构的范畴(整体)与范畴成员(部分)之间的相互指代关系本身就是转喻关系,因此,基本上所有的范畴都具有转喻系,转喻和隐喻是范畴语义拓展的两个基本途径,转喻甚至比隐喻更基本。此外,文化模式对隐喻的转喻基础也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文化模式具有内在一致性、稳定性和约束性,其要素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并属于同一经验领域(Lakoff,1980;Radden,2000),例如,上—下空间隐喻中MORE IS UP和GOOD IS UP的文化价值就在人类的隐喻系统中根深蒂固(Lakoff,1980:23)。当我们理解思想和情感时,情感隐喻虽然突显的认知要素和选择的观察视角不同,如ANGER IS HEAT,ANGER ISFIRE等,但理解的认知基础是一致的,属于共同的经验领域,即不同概念隐喻中的ANGER都会导致某种生理反映。 其实,Ungerer(1996:130-136)在对情感隐喻的详细分析中早已注意到转喻和隐喻的互动现象,只是没用“连续体”这个术语而已。他认为,情感所引起的生理反映是情感隐喻的转喻基础,但转喻自身不能提供情感的概念结构,必须借助于隐喻所提供的概念潜势。研究还发现,情感理解对转喻和隐喻的依赖程度受到补偿原则的支配,不同的视角选择、不同的要素突显都会对此产生影响。不同的情感类型的理解会使依赖程度的标量发生变化,例如,ANGER的隐喻理解对转喻和隐喻的依赖程度趋于平衡,但FEAR的隐喻理解更依赖于转喻,而LOVE的隐喻理解则

城市宣传片中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机制研究——以2018年河南宣传片为例

城市宣传片中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机制研究 —— —以2018年河南宣传片为例 唐璐璐 (郑州大学外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隐喻和转喻是人类重要的思维认知方式,存在于语言模态和声音、图像、文字等非语言模态之中,并通过相互作用构成多模态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文章从多模态转喻和隐喻理论视角出发,以2018年河南宣传片为例,分析宣传语篇中的多模态转喻和隐喻现象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阐释了多模态宣传语篇的认知机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转喻和隐喻在语篇推进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功能,二者相互作用,实现了多模态语篇内部的衔接与主题的连贯,达到了宣传片的目的。 关键词:多模态语篇;转喻;隐喻;认知机制 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2134(2019)01-0057-05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和转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机制,是人们认识世界、表达情感和组织意义的重要载体。[1]隐喻和转喻现象不仅仅存在于语言模态等单模态中,还存在于声音、图像、文字等其他模态中。[2]与单纯的文字相比,多模态语篇通过语言、图像和声音等各种模态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传递信息、交流情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语言、图像、声音、文字等符号已成为重要的资源,共同作用建构语篇的意义。城市形象宣传片作为一种多媒体传播方式,“是一种灵活地应用声音、图像、文字等多模态符号准确生动地传达城市独特魅力,向全世界展现城市形象的宣传片”[3]。宣传片通过图像、声音、文字等跨模态元素之间的互动配合,将抽象的理念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具体形像,其中蕴含大量的概念隐喻和转喻,属于多模态语篇研究范畴。但是目前关于城市形象宣传片的研究大多是探讨城市形象的建构,缺乏深层的认知依据分析。随着认知语言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从隐喻方面对多模态语篇进行认知分析。 基于此,本文从认知视角出发,以2018年外交部河南全球推介活动上的城市宣传片为例,分析城市形象宣传片中的多模态转喻和隐喻表征及其认知机制,希望可以丰富多模态的研究领域,加深对宣传片的认知解读,同时为城市宣传片的研究提供有利参考,加大对城市形象的宣传,建立城市在大众心中的良好形象,更好地展现城市魅力,促进各方面发展。 一、多模态隐喻与转喻研究Forceville把“模态”简单定义为“利用具体的感知过程可阐释的符号系统”[4]。为了便于研究,他进一步把模态分为图像符号、书面符号、口头符号、手势、声音、音乐、气味、味道和接触等九类。[5]在此基础之上,Forceville又界定了“单模态隐喻”和“多模态隐喻”[4]。“单模态隐喻是目标域和源域只用或主要用一种模态来呈现的隐喻”[4]。“多模态隐喻指源域和目 DOI:10.13933/https://www.wendangku.net/doc/aa3171817.html,ki.2096-2134.2019.01.011喀什大学学报Vol.40No.1 第40卷第1期 收稿日期:2018-12-18 作者简介:唐璐璐(1993-),女,河南信阳人,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语用学研究。 57··

人体器官名词的隐喻与转喻研究

人体器官名词的隐喻与转喻研究 人是社会的核心,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因此在汉语中存在着大量与人体有关的词语。今天,这些词语已不再单单指称人体器官,而是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人体器官名词的语义从隐喻和转喻两方面进行了分析,进一步说明了人体词语隐喻和转喻的系统性及形成。 标签:人体器官名词隐喻转喻机制系统 为了满足人类交流的需要,语言应运而生。人体词语作为名词与汉语里普通名词一样具有语义的共时性和历时性、多义性和文化性,除此之外,人体词语还具有隐喻性和转喻性两个个性语义特征。其中,人体词语的隐喻性包括对外界事物整体的隐喻和对人体部位的部分隐喻两个方面;人体词语的转喻性包括人体词语转指人、转指长度单位、转指人体相应部位的特征或功能、转指人体部位相应的动作行为四个方面。 一、人体词语与普通名词的共性语义特征 (一)客观性 语义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所以语义是客观的。正是因为世界上客观存在“山、人、狗”等事物或现象,人们才有可能通过认识形成相应的概念从而创造出表现这些概念的音义结合词来。“头”这个词之所以“是人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的最前部分,长着口、鼻、眼等器官”,是由“头”这个器官的特点决定的。古代典籍中没有“人造卫星”“电脑”这些词,因为这些事物在古代不是客观存在的。 (二)历时变化性 语义的历时变化由两方面原因形成。一方面源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词义以客观世界为内容,客观世界的变化必然引起语义的变化。《汉语大词典》列出的“心”的15个义项中有14个义项呈现出从具体到抽象的演变过程。前三个义项为具体的器官实物义项——“心脏:人和脊椎动物体内血液循环的肌性器官”“心脏所在的部位泛指胸部”和“胃部”。另外有三个义项体现了从实物义到非实物义之间的过渡:“木上的尖刺、花蕊或草木的芽尖等”“某些点心的馅子,如包子心、饺子心”“中心,中央”。这是人们由心脏在人体所处的位置而联想到外界处于中心位置的具体事物。或者进一步舍弃具体事物而仅提取中心位置这一特征,将这个特征的意义赋予“心”,如“中心,中央”义。剩下的8个义项为抽象的义项。 (三)共时多义性 由于各种原因词义在历时变化的过程中,也会丧失有些义项。如“脚”的本义为“下腿”,这一义项早在先秦就已存在,先秦时“脚”还可以用于指称“整个下肢”。”脚”的“足”义在汉末出现,在晋代成熟(董志翘,1985),唐代以后“脚”在基本词汇中已代替“足”,现代汉语中,“脚”指“下腿”或“下肢”的本义已经消亡,“脚”专指“足”,即“接触地面、支持身体和行走的部分”。 (四)文化性 语言是和文化密切相关的,语言词汇反映它所服务的文化。人体词语寄托了古人对自身状况的认识,词义反映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不同民族的人、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生活体验、不同的文化习俗使得不同语言中的人体词语产生了一些独特的派生义。如许多西方人的鼻子向前凸出,这个特征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并引发了他们的有关联想,从而赋予其特有的意义,指“形状和位置似鼻子

隐喻与转喻在惯用语形成中的作用

angels into devils;it is humility that makes men as angels.(骄傲可把天使变成魔鬼,谦虚可把人类变成天使。)Too much humility is pride.(过度谦虚便是骄傲。)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西方文化中的谦虚观又有自己特点:西方人的谦虚观念与宗教基督教有关,在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教义的影响下,强调人与人平等基础上的谦虚。上帝是谦虚的,上帝之子的谦逊会得到上帝的恩惠,只有上帝与人之间才存在等级,人应服从上帝的旨意。 同时,谦虚不是贬低个人的实际能力,不是卑贱自我。三、中国文化交际过程中的“中式谦虚”讲到中国文化中的谦虚,一定要区分“谦虚的品 质”与中国人在交际过程中使用的“谦虚礼仪”。前者普遍地被视为一种品质、美德,而后者只是一种交际方法、手段与交际习惯,二者不能混为一谈。在人际交往中中国人常常会使用一种难以定性的策略。说难以定性,是因为它既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谦虚品质,也不能被定性为虚伪、不诚实或说谎。例如:一个人夸奖另外一个人厨艺好或是其他手艺好时,对方往往不会肯定自己的才能,相反,他会说“哪里,哪里,你做得比我好多啦!”等诸如此类的话否定自己。再如:主人请一群客人在自己家中吃饭,主人会尽心尽力准备一桌非常丰盛的菜肴,饭后送客之际,主人不免会说“今天的饭菜简单啦,也不知诸位吃好了没有”。再如:在从对方那里接受自己应得的东西时,接收者往往要推辞一番,而后再不好意思去接受。这样的现象在中国人际交往过程中是经常出现的。笔者姑且称之为“交际过程中的‘中式谦虚’”。值得说明的是,交际双方都不应受到指责,因为这些不客观的因素对双方交际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交际一方是“编码者”,另一方是“解码者”。作为身处同一文化中人,“解码者”能够准确地理解“编码者”传达的信息。此处的“中式谦虚”只发挥着语言的寒暄功能,而非 诗学功能。四、中西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文化的碰撞 西方文化在交际过程中注重直截了当和自我展现。他们会有话直说,积极主动展现自我。而中国文化在交 际过程中注重螺旋式接近主题、 含蓄与低调。两种交际方式的差异往往会带来诸多交际不畅。随着中国人不断地走出国门,中西交流日益频繁。随着国人走出去的还有中国人的交际方式,这些方式给自己带来了不少尴尬。不妨看看同样的问题西方人是怎样回答和处理的。 若一个人夸奖另外一个人厨艺好或是其他手艺好时,对方会非常高兴地说 “谢谢”,他认为这是对他的能力的肯定。再看一则故事:据西班牙《欧华报》报道,留学生 小张的房东是西班牙人,他有家店面要转让,打算花20欧元找人写中文广告登在报纸上。小张想着几行转让广 告也不难,就自告奋勇,当场给翻译出来。 房东很高兴地拿出20欧元。 小张心里高兴,这么容易就赚了20。不过嘴巴上还是谦虚了一下,中国人嘛,哪里会那么直接地接人家的钱,于是就谦让了一下:“小事,钱就不用啦。”没想到,房东居然真当小事把钱给收回去了。小张看到房东又把钱塞回皮夹,心里非常后悔。小张若直截了当 地接受这20元钱,双方都会高兴的。在房东看来,小张 是放弃了报酬;但在小张看来,房东不应该把钱收回去。 这则故事反映出中西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文化的碰撞。中西方因文化的不同而产生了各具特点的谦虚观和人际交往模式,我们不应该带着谁是谁非、谁对谁错 的眼光看待这种差异。本着文化多元论的精神, 增进相互理解。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认识到“入 乡随俗” 的重要性,他们身体力行,在对外交往中慢慢地改变着传统的交际方法,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做到了游 刃有余。 参考文献:[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012年第·5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 期 总第130期M ay2012[摘要]: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与转喻的本质是概念性的,是人们认识事物和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国 内外语言学界对隐喻与转喻已经做了很多研究,但对汉语惯用语中的隐喻和转喻的分析却很少 涉及,文章尝试性地探讨了隐喻和转喻在汉语惯用语形成中的作用。 [关键词]隐喻;转喻;惯用语 [中图分类号]H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046(2012)5-0189-02 隐喻与转喻在惯用语形成中的作用 李贵垓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河南信阳464000) 汉语惯用语是与成语、谚语和歇后语等并列的熟语,是现代汉语中极其重要的一类语汇。它短小精悍、通俗形象、带有浓烈的口语色彩,是日常交际中一种常见又具有自身特色的语言现象。传统语言学观认为包括汉语惯用语在内的熟语的意义是不可分解的,是“死喻”,强调其意义的任意性,并认为熟语是独立于人类的概念 系统的。与之相反,近些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深 入,认知语言学家认为熟语是可分解的,其本质是概念 性,而且大多数熟语的意义是可推导的。与熟语意义推 导最为密切的认知机制是隐喻、转喻和常识。惯用语中 所体现的隐喻与转喻特点值得我们从认知角度进一步 研究。189··

认知语言学

概念转喻的本质,分类和认知运作机制 张辉孙明智 (原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第3期)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和举例, 说明概念转喻具有以下的特征:(1)概念转喻是一种认知操作,在这一过程和同一认知域中,来源域于为目标域提供了可及性。(2)来源义和目标义之间的关系是偶然性的,没有概念上的必然性。(3)转喻的目标义是突显的,而来源义是作为背景的。(4)转喻作为自然的推理图式在言语行为中起到重要的作用。(5)在转喻三种分类的基础上,我们必须区分高层次和低层次的转喻。(6)概念整合可为转喻的理解和解释提供一定的理据。 关键词: 概念转喻; 分类; 认知机制; 概念整合 1. 引言 转喻研究相对于大量的隐喻研究来讲是很少的。和隐喻一样,过去人们常把转喻看作语言层面上的修辞格。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转喻和隐喻一样被认知语言学家看作为是一种心理机制, 这一心理机制构成了人类许多概念形成的基础。在20世纪80年代初,认知语言学家只是在论述隐喻时顺便提到转喻。(Lakoff & Johnson 1980, Lakoff 1987, Lakoff & Turner 1989, Taylor 1995)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认知语言学家开始关注转喻的研究。(Goossen 1990, Croft 1993, Dirven 1993)。从90年代末开始,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影响的论文集。(Panther & Radden 1999, Barcelona 2000, Dirven and Poring 2003)和专著(Ruiz de Mendoza 2002)。但对转喻的本质,分类和其内部的运作机制的研究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需要对此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主要就这些方面展开讨论,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2.关于转喻本质的研究 关于转喻的定义最早的是源自未知作者的《修辞和解释》一书,它指出“转喻是一个词格,它从近和联系紧密的事物中获得语言形式,通过这一语言形式我们能理解不被该词语命名的事物。”从这一定义,我们可以看到,对转喻的传统解释是基于“邻近”(contiguity)的概念。邻接的概念也反映在Roudet ( 引自Ruiz de Mendoza 2002)的定义中,他指出,转喻是以观念的邻近性为基础的联系(association)所引起的,任何通过联系或转喻的变化都属于这一范畴。但Roudet的关于转喻是概念联系的观点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大部分的关于转喻的研究都集中于Jokobson的横向和纵向轴的双轴理论。他把转喻看成是在横向轴上“语义特征”之间的邻近关系(引自Ruiz de Mendoza 2002)。数十年后,随着认知科学和实验心理语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于转喻的本质的认识更加倾向于概念联系的观点,这一观点对以后的转喻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