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Fcnki__愤怒_的概念隐喻_英语_汉语语料_林书武

Fcnki__愤怒_的概念隐喻_英语_汉语语料_林书武

Fcnki__愤怒_的概念隐喻_英语_汉语语料_林书武
Fcnki__愤怒_的概念隐喻_英语_汉语语料_林书武

《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总第104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员 林书武

“愤怒”的概念隐喻

———英语、汉语语料

概念隐喻是当代隐喻研究的重要概念。关于概念隐喻的内容、特点及意义,见Lakoff&Johnson (1980)、林书武(将发表);概念隐喻这一概念的发展,见Lakoff&Turner(1989),K?vecses(1990), Reddy(1993)。Lakoff等人,特别是Lakoff和K?vecses合写的“愤怒”一章(见K?vecses1990)对“愤怒”的概念隐喻,作了详细的研究分析,具有初创性意义。但他们的这一研究,仅限于英语单语,本文把其范围扩大到汉语语料,发现汉语、英语关于愤怒的概念隐喻不尽相同,从而导致汉语、英语关于愤怒的隐喻表达式不尽相同,这就为传统上所说的修辞具有强烈的民族性这一观点提供一种解释。然而也应该指出,两种语言也有相同的概念隐喻,日常语言中有许多隐喻表达式也是相同或类似的,这一点在传统的隐喻研究中很少提到。

1概念隐喻

隐喻,传统上认为是一种修辞格。我国的隐喻研究,有悠久的历史。《周易》中就说过:“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又说,“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现代研究修辞的学者就更多了。陈望道(1976)把隐喻看作比喻的一种,认为“隐喻是比明喻更进一步的比喻。”王希杰(1983)把隐喻称作暗喻,认为它也是比喻的一种。这些研究总的来说是先给出隐喻的定义,后给出例子以说明定义。有的修辞书还进行辨异,指出隐喻和明喻有哪些不同。我们这里所说的概念隐喻,以及据此所作的研究,与上述研究途径不同。

许多学者还指出:汉语有自己独特的修辞方式。例如,杨树达(1983)“自序”中说,“若夫修辞之事,乃欲冀文辞之美,与治文法惟求达者殊科。族性不同,则其所以求美之术自异。”这里的研究,也为修辞具有民族独特性这一观点提供一种解释。

应该指出概念隐喻跟一般所说的隐喻(可称之为隐喻表达式)有所不同。例如,Lakoff&Johnson (1980)中所说的:ARG UM EN T IS WAR就是概念隐喻。从这个概念隐喻出发,派生出许多隐喻表达式,如:Your claims are indefensible(你的论点是可以击败的),He attacked every w eak point in my arg u-ment(他攻击了我论证中的每一个薄弱环节),His criticism w as right on target(他的批评恰好中的),而这些却不是概念隐喻。应该说概念隐喻是概括性更强的工作概念。

1.1 概念隐喻的提出

1.1.1 西方学者对隐喻的研究,历史也很悠久。亚里士多德说,“隐喻字是把属于别的事物的字,借来作隐喻,或借`属'作`种',或借`种'作`属',或借`种'作`种',或借用类比字”(《诗学》第二十一章。罗念生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在另一本著作《修辞学》中,亚里士多德进一步说明隐喻,重申这四种方式的隐喻(见第177-178页。罗念生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

前三种方式跟杨树达(1983)中所说的借大喻小,借小喻大,不谋而合。但亚里士多德更明确地指明喻体跟被喻体之间有某种从属关系,因为“科、属、种”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其关系可从下面这句话看出来:“冬小麦是禾本科小麦属的一种。”这不仅是范围大小的区别,而且其间必有某些共同的属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构成了西方长久以来隐喻研究的基本内容;概念隐喻的提出,部分思想也来源于此。

1.1.2 概念隐喻的提出,也是认知心理学向语言学渗透的结果。人类认知行为,主要有知觉、记忆、想象、辨识、思考、推理等复杂过程。这些过程,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观察,也可以从语言实践中去研究,因而有认知语言学的出现。

国外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很多,考虑到其中大部分跟本题关系不大,故略去。汉语的认知研究,仅举戴浩一(1990,1991)。他的一个观点是说,汉语关于时间顺序的表达,反映了认知上的时间顺序。例如:张三骑自行车走了。一般不说张三走了骑自行车。袁毓林对戴浩一的观点有异议,但并不认为认知论方法要不得,而是主张要深入研究。B.In-durkhya《隐喻与认知》这本大部头的书,就特别着重从隐喻的角度研究推理过程。而更多的学者则是对隐喻进行理论研究;在理论研究中,概念隐喻是一个很有用的工作概念。

1.2 概念隐喻的定义

1.2.1 虽然概念隐喻的提出,有隐喻研究自身发展以及认知科学出现的背景,有其必然性,但概念隐喻的定义却散见各处,需要人们去归纳。其定义的陈述有以下几点内容。

(1)所谓隐喻,是说用一个概念去表述另一个概念。例如上面所说的“争论是战争”,就是用“战争”去表述“争论”,而“争论是战争”,就是一个概念隐喻,它在英文文献中都用大写字母书写。或换另一种说法。在日常语言(非科学语言、非艺术语言)中,有一些(隐喻)表达式意思很相似;在这些表达式中内在固有一个概念模型,而且这个模型是隐喻性的,这就叫做概念隐喻。

(2)语言中的(隐喻)表达式跟概念隐喻的联系是成系统的,这就是概念隐喻的系统性。例如LIFE IS A JOU RNEY(生命是旅程)这一概念隐喻,可以派生出19个隐喻表达式,这是成系统的。

1.2.2 概念隐喻是怎么来的?简单地说,它是从日常语言表达式中归纳出来,还要看所归纳出来的概念隐喻是否典型,即是否具有系统性。如果不是典型的认知模型,没有系统性,那也不能成为概念隐喻。

值得注意的是: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者,都是从日常语言约定俗成的表达式,而不是从诗歌语言、创新的表达式中归纳出概念隐喻,因为他们认为在说话人的日常语言中隐喻表达式很常见,很普通,而这些隐喻表达式,恰恰是受概念隐喻支配的。

1.3 概念隐喻的提出的意义

1.3.1 语言中的隐喻是很多的,有许多语言表达式,使用如此频繁,出现率是如此之高,以致我们忘了它们是隐喻,或者认为它们不是隐喻。例如,“价格下降到低谷”,“价格上涨了”,“物价平稳”,“物价并未大起大落”。其实这些表达式是受“价格是运动体”这一概念隐喻支配的,因而也是隐喻。还有,语法概念尚且可以用隐喻来表示(参看胡壮麟1996),可见隐喻无所不在。而对着这种情况,显然不能一个一个地研究,只能提纲挈领。亚里士多德的分类法,是影响较大的一种。可是这种分类仍然无法概括无遗。例如“张三是泥鳅”这一隐喻表达式,很难说张三(人)跟泥鳅同属一科、一属,但作为隐喻,它们又确实共有某种属性。

概念隐喻的提出,就是作为一个工作概念,使我们能在千头万绪的隐喻表达式中,大略归纳出个头绪。这里仅说是大略归纳出,因为一种语言中究竟有多少概念隐喻,至少尚未研究出来。但语言中确有概念隐喻,这就够了。因为语言有精确的一面,也有不精确的一面。形式主义学派着力强调精确性,功能主义学派(认知语言学是它的盟友)则只承认其研究成果表示倾向性,这是两派的重大歧异之一。

1.3.2 另一个重要意义是根据概念隐喻,可以认为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现象,更重要的它还是认知范畴。这是隐喻研究的重大突破。

亚里士多德关于隐喻的经典定义中说的隐喻字,按在上引亚里士多德那段话的英语译文中,“字”作“name”。“名”跟“实”相对。联系到他在《修辞学》中的论述,可知亚里士多德并未把隐喻看作是认知问题、思维问题。现在提出概念隐喻,并且认为人类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都是隐喻性的,那么随之而来的一个理论结果是:认为日常语言与比喻性语言(诗歌语言之类)根本上没有什么区别,还有,既然隐喻是认知现象,那么就可以据此模拟人脑的推理过程,有助于人工智能的深入研究。

2“愤怒”的概念隐喻

愤怒是人的基本感情的一种。在日常语言中,除了用直接的表达式,例如:“我很愤怒”外,还有没有隐喻表达式呢?回答是肯定的。

英语语料,我们取K?vecses(1990)中的材料,这出于以下考虑:(1)他们的语料比较全面。他们根据Roget's University Thesaurus和其他英文辞书的材料,归纳关于“愤怒”的概念隐喻,比较可靠;(2)他们根据日常语言而不是诗歌语言取材,这在认知语言学上有重大意义。

2.1 基本概念隐喻

按照Lakoff和K?vecses的观点,表示愤怒的一般隐喻的基础是ANGER IS HEAT(愤怒是热)。这又有两种情况。一是ANGER IS THE HEAT OF A FLUID IN A CONTAIN ER(愤怒是容器中的液体的热),另一种是ANGER IS FIRE(愤怒是火)。第一种是以下隐喻表达式的基础(英语例句取自K?vecses1990,以下各类英语例句同此。为节省篇幅,有些类似例句略去)。

You make my blood boil.(直译:你使我血液沸腾。这样的汉语表示不出愤怒的意思,应该译成:你使我生气。)

Simmer dow n!怒气平息下来!Simmer的基本意思是(用文火)炖煨,但也有怒火压下来的意思,不单如此,还可以说Simmer with anger,怒火中烧。

I had reached the boiling point.(直译:我已达到沸点。这表示不出愤怒的意思,应说我发火了。) Let him stew.(直译:让他用文火煨烂。这表示不出愤怒的意思,应说让他生气去。)

由此可以看出,汉语表示愤怒的句子,并不涉及容器中液体的热,而是用“气”、“火”表示(当然后者

也有热)。看来“气”、“火”是构成汉语一般隐喻的基础。试另举一些表达式作为进一步补充的证据:“你瞎了!”旁边的姑娘生气地说。

妻子怒火冲天地推门进来了:“我看你还往哪跑?”

她的火气越来越大。

她的气不打一处来,气势汹汹地问我。

虽然有“怒火”,“火气”等表达式,但“愤怒是气”这一概念隐喻也许更为基本,因为我们有许多表达式跟“气”有关。试从《现代汉语词典》引一些例句(有些例句有所变通):

他气得直哆嗦。

李四故意气他一下。

你别气我了。

他气冲冲地走了进来。

这位英雄听了这种不三不四的话非常气愤。

小吴气呼呼地把书往桌子上一摔,走了。

他感到十分气恼。

张三气势汹汹地说。

第二种是ANGER IS FI RE,它是以下英语隐喻表达式的基础:

Those are inflamatory rem arks.

She w as doing a slow burn.

He w as breathing fire.

Your insinc ere apology just added fuel to the fire.

After the argument,Dave w as smoldering fo r days.

That kindled my ire.

Boy,am I burned up!

He w as consumed by his anger.

上面说过,汉语也有“愤怒是火”这个概念隐喻,所以用带有“怒火”、“火气”概念的表达式翻译上述句子,完全可以达意。值得注意的是:用带有“气”概念的表达式翻译,也完全达意。这再次证明“愤怒是气”这一概念隐喻更为基本。

2.2 其他主要的概念隐喻

除了以上所说的基本概念隐喻之外,还有主要的,以下还会提到的次要的概念隐喻。这样区分的根据是典型范畴理论。关于这个理论,详见Berlin &Kay1969,Rosch1973,1975,1977;Fillmore 1975;Lakoff1987;Lakoff&Johnson1980。其中尤以Lakoff1987论述甚详。概括起来,这个理论是说,一个范畴的各个成员,是围绕着一个(在某些情况下不止一个)成员组织起来的,这个(或不止一个)成员就是典型,其他成员为非典型。这种观点跟传统的语义成分分析理论相对立。用这种观点看问题,所谓基本概念,就是典型概念,其他的都是非典型概念。

2.2.1 英语:ANGER IS INSANITY(愤怒是疯狂)

I just touched him,and he went crazy.

You're driving me nuts!

One more complaint and I'll go berserk.

If any thing else goes w rong,I'll get hysterical.

这些句子,还有其他几个句子(在此略去),直译成汉语句子,根本表达不出“发怒”的意思,但这些英语句子确实表示“发怒”;要翻译成达意的汉语句子,却又不包含“发疯”等字样。最能说明问题的是下面的句子:I'm mad!直译为我疯了!汉语“我疯了”何尝有“我很愤怒!”“我生气极了!”的意思。然而英语口语中这样说,是表示愤怒最常见的格式。可见汉语没有这个概念隐喻。

2.2.2 英语:ANGER IS AN OPPON ENT (IN A STRUGGLE)(愤怒是<斗争>中的对手) I'm struggling with my anger.

She fought back her anger.

I w as seized by anger.

He lost control over his anger.

这类句子用几乎直译的方法译成汉语,可以达意,但符合汉语说话习惯的程度是各不相同的:“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愤怒(情绪)”最符合说话习惯,“她击退了愤怒”最差。可以说这个概念隐喻在汉语中并不典型。

2.2.3 英语:ANGER IS A DANGEROUS ANIMAL(愤怒是危险的野兽)

He has a ferocious temper.

It's dangerous to arouse his anger.

That aw akened my ire.

His anger g rew.

He unleashed his anger.

His anger is insatiable.

这一类句子,跟上一类一样,直译达意的程度也是不一样的。第二句,“惹他发怒很危险”,最符合汉语说话习惯;第三句“那唤醒了我的怒情”,也还可以说。最后两个句子则不能直译达意。可以说这个概念隐喻在汉语中也不典型。但也有“黄河在咆哮”,“他咆哮如雷”,也以这个概念隐喻为基础,不过汉语这类表达式数量不多。

2.2.4 英语:ANGER IS A BURDEN(愤怒是负担)

Unburdening himself of his anger gave him a

sense of relief.

After I lost my temper,I felt lighter.

He carries his anger around w ith him.

He has a chip on his shoulder.

You'll feel better if you get it off your chest.

第一句,“他卸下了愤怒的负担,有解放感”,可以这样说;第二句“发过火后,感到轻松些了”,也可以说,但第三、四、五句不能直译达意。

2.3 一些次要的概念隐喻

2.3.1 英语:EXISTENCE IS PRESENCE(存在是在场)

His anger w ent aw ay.

M y anger lingered on for day s.

She couldn't get rid of her anger.

第三句“她不能摆脱自己的愤怒(情绪)”,第一句“他的愤怒消失了”,都可以说;但第二句“我的愤怒缠绵不去,达数日之久”,则不太符合汉语说话习惯。可以说这个概念隐喻在汉语中也并不典型。

2.3.2 英语:EMOTIONS ARE BOUNDED SPACES(感情是有界空间)

She flew into a rage.

She w as in an angry mood.

He w as in a state of anger.

I an not easily roused to anger.

这些概念隐喻,最重要的标记是用介词表示,汉语无从直译达意,说明汉语没有这个概念隐喻。我国学英语的人常常说英语介词难以掌握,这也许跟以下因素有关:英语中明显存在的概念隐喻,汉语中根本没有或即使有,也不是典型的,有些甚至是边缘的。

3汉语关于“愤怒”的概念隐喻

基本概念隐喻是“愤怒是气”,“愤怒是火”,上面已列举出例句。以下补充两个概念隐喻。

3.1 汉语:“愤怒是人体内部的不安”

李鸿章惊呆了。他虽然早就担心《专条》在皇上这里难免受阻,但没有想到皇上会发这么大的脾气,把《专条》彻底推翻!(霍达《补天裂》)

我告诉母亲时,她肺都快气炸了。

张三压不住心头的怒火。

“哼!”谭钟麟满腹怒气无处发作,从鼻腔里发出一声叹息。(霍达《补天裂》)

“这……”卜力一时语塞,他没有料到这位貌似虚弱的老朽如此强硬,心中腾地升起怒火,忿忿地说……(霍达《补天裂》)

3.2 汉语:“愤怒是人体表象的异常”

她对我怒目而视。

“啪!”的一声,光绪皇帝的手重重地拍在身边的小几上,他的脸涨红了,皱起的剑眉下,那双深褐色的眼睛闪射着怒火。(霍达《补天裂》)

李四听了这话,不禁怒发冲冠。

他气得脸色发青。

王五怒容满面地说:“不行!”

曹六说出这句话,面带怒色。

4结束语

读者会注意到:本文的例句较多。其实,用这种方法研究问题的论文,例句都很多。这是有其内在的理由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要说明这些例句有内在的联系,有认知上的动因。用K?vecses的话来说,就是要探讨“感情概念的性质”,而“用来表述各种感情的约定俗成的语言表达式,是发现感情概念的结构与内容的重要途径”(K?vecses1990:1,3),说明人使用这些表达式不是任意的,而是有认知上的根据。

例如:ANGER IS THE HEAT OF A FLUID IN A CONTAINER这一概念隐喻中,始源(即喻体)是:HEAT OF FLUID IN CONTAINER,目标(即被喻体)是:ANGER。

本体上的对应

 容器是身体

 液体的热是愤怒

认识上的对应

 始源:液体的剧热的效应是容器热,内部压力,不安

 目标:剧怒的效应是体热,内部压力,不安

英语表述愤怒的约定俗成的句式之间的关系是:We can see why someone w ho is in a towering rage has not kept his cool,w hy someone w ho is stew-ing may have contained his anger but has not gotten it out of his sy stem,w hy someone w ho has suppressed his anger has no t yet erupted,and w hy someone w ho has channeled his anger into something constructive has not had a cow.(K?vecses1990:58)

但试把上一段文字译成汉语:“我们可以理解:某人勃然大怒为什么不能保持冷静;某人生闷气为什么不发作;某人压住怒火为什么就不爆发出来,某人怒气未消为什么只是心有微怒。”

译成汉语后根本看不出这些表达式之间有什么关系,毋宁说它们是同义词语重复。但英语表达式之间确有关系。还要看到:无论英语还有汉语,表达式跟概念隐喻之间有派生-基础的关系。这再次证明:英语、汉语关于某一概念约定俗成表达式的不

同,是由概念隐喻不相同造成的,而诗歌隐喻、新创隐喻,是由日常语言隐喻扩展转换的结果,这就说明了修辞具有强烈的民族性这一观点。

另一个佐证。汉语“愤怒是气”这一概念隐喻,上面已列举出它的表达式。其根据是人发怒时情绪激动,而英语中没有ANGER IS GAS这个概念隐喻。但是,就这样用“气”来表示愤怒的汉语表达式来说,它们之间有关系,即都跟“愤怒是气”这一概念隐喻有关。例如:“别惹我生气”,可以解释为别让我处于发怒的精神状态,它跟“他故意气我”有关:即他故意使我处于发怒的精神状态。可见,K?vecses对英语“愤怒”这一感情结构的描写,其原则具有普遍意义。

不过,“愤怒是气”是汉语表示愤怒的基本概念隐喻,说明汉语修辞自有不同于英语的特点,顺便说一句,“气”这个词很独特,在中国哲学、文化上都有丰富的涵义;在医学上用作喻体,已有人讨论过(见S tibbe1996)。

但是也有相同点。英语有ANGER IS FIRE,汉语也有“愤怒是火”这样相同的概念隐喻,所派生出来的表达式也是相同或类似的。这种相同可以从人的体验得到解释。人发怒时生理上都有一些变化,一般来说是脸红耳赤,心脏跳动,血液循环加快;说话暴躁,脸部(甚至全身)发热。

除了具有相同的概念隐喻以外,还有概念隐喻在语言中是不是典型的情况,还是造成译文句子可接受程度不同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陈望道,1976,《修辞学发凡》。上海人民出版社。

胡壮麟,1996,语法隐喻。《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林书武,1994,《隐喻:其认知力及语言结构》评介。《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林书武,1995a,《隐喻与象似性》简介。《国外语言学》第3期。

林书武,1995b,《隐喻与认知》评介。《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林书武,1996,隐喻的一个具体运用———《语言的隐喻基础》评介。《外语教学与研究》第2期。

林书武,1997a,国外隐喻研究综观。《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

林书武,1997b,小Gibbs的《思维的比喻性》评介。《外语教学与研究》第2期。

林书武(将发表),当代隐喻研究中的两个主要课题。

戴浩一,1990,1991,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上) (下)。《国外语言学》1990年第4期,1991年第1期。王希杰,1983,《汉语修辞学》。北京出版社。

杨树达,1983,《中国修辞学》。上海古藉出版社。袁毓林,1994,关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思考。《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A risto tle.1954.Rhetoric and Poetics.New York:T he M odern

Library.

A sher,R.E.(editor in chief)1994.The Encyclopedia of L an-

guage and L inguistics,vol.5.O xford:Pergamon P ress. Berlin,B.&B.Kay.1969.Basic Color Terms:T heir Univer-sality and Evolution.Berkeley:T he University of Califo rnia Press.

Davidson,D.1979.W hat metaphor means.In Sheldon Sacks (ed.).On Metaphor.Chicag o and London:T he U niversity of Chicag o Press.

Fillmo re,C.1975.A n alternative to checklist theo ries of mean-ing.In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 inguistics Society.Berkeley:Ber 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Hirag a,M.K.&J.Redwanska-Williams(eds.)1994.Special issue on metaphor and ico nicity,Journal of Pragmatics, vol.22,No.1.

Indur khya,B.1992.Metaphor and Cognition-An Interac-tionist Approach.Dordrecht/Boston/Lond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Kittay,E.F.1989.Metaphor:Its Cognitive Force and L inguis-tic Structure.O xford:O xford University Press.

K?vecses,Z.1990.Emotion Concept.New York:Springer-Verlag.

Lakoff,G.&M.Johnson.1980.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T he University of Chicag o Press.

Lakoff,G.1987.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Chicago:T he U niversity

of Chicago P ress.

Lakoff,G.&M.T urner.1989.More than Cool Reason.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Chicag o:T he U niversity

of Chicago P ress.

Lang acker,R.W.1988.Review o f L akoff: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L anguage,64:384-395.

O rtony,A.(ed.).1993.Metaphor and Thought.(2nd ed.) Cambridge:Cambridge U niversity Press.

Reddy,M.1993.Conduit Metaphors.In A.Or tony(ed.) 1993.

Rosch,E.1973.N atural Categ ories.Cognitive Psychology,4, 328-350.

Rosch,E.1975.Cog nitive Reference Points.Cognitive Psychol-ogy,7,532-547.

Rosch,E.1977.Human Categ oriza tio n.In N.War ren(ed.) S tudies in Cro ss-Cultural Psycholo gy.London:Academic

Press.

Stibbe,A rran.1996.T he M etaphorical Construction o f Illness in Chinese Culture.Journal of Asian Pacific Comm unication.

vol.7:3&4.

(通讯地址:100372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

Abstracts of Major Papers in this Issue

Thought -model Hypothesis ,by Zhang ,P .4

A modelist language theory is set forth .Bo th language and speech can be viewed as modelling after the phy sical and the spiritual objective w orld .The latter is the prototy pes ,and the former ,the models .Betw een them there are thought -models acting as medis .This is true of all the four aspects of a lang uage ;phonetics ,vocabulary ,gramm ar and rhetoric .But different languages model after the phy sical and the spiritual objective w orld in different w ays ,as determined by ,among other factors ,their respective culture and logical mentality .

On the Conceptual Metaphors of ”Anger ”From English and Chinese Perspectives ,by Lin

Shuw u ,p .9

The paper begins w ith an introducto ry account of the notion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expounded by George Lakoff ,then followed by explanatory exem plifications of the conceptual metaphors of anger in English and Chinese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differences in co nceptual metapho rs cause those between Eng lish and Chinese expressions expressing anger ,thus ,in a sense ,those betw een the translations from English into Chi -nese and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 .

UG Theory and SLA Res earch ,by Dai M anchun ,p .22

UG is a majo r linguistic theory exerting profound influence on SLA research .This paper is an attempt to demonstrate ,w ith evidence and counter -evidence ,the limitations of the explaining pow er and flaw s of a UG position of SLA ,and thereby points out that alternative approaches are necessary in S LA rescarch in order that the complicated subject can be described and ex plained completely and objectively .

On Two Youngest Branches of Contemporary Sty listies ,by Shen Dan ,p .32

With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f the criteria for distinguishing stylistic branches paving the w ay ,the pre -sent paper offers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of the nature ,func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w o youngest branches of contemporary sty listics ;discourse stylistics and socio -historical /socio -cultural stylistics ,The critical edge of the paper is particularly directed at the latter 's catego rical rejection of sty listic investigation of aesthetic val -ues ,its terming such investigation irresponsible and reactionary .Such “political co rrectness ”finds its counter -part in the ultra -“Left ”trend of thought during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w hich taught us a bitter historical lesson ,a lesso n w ell w orthy to be draw n by today 's Western radical academics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刊物

外语与外语教学

(月刊)

1998年第2期

(总第104期)1998年2月20日出版

主办单位 大连外国语学院

编辑单位 大连外国语学院学报编辑部主 编 张后尘

副主编 顾爱彬 陈建中激光照排 大连豪文排版中心印刷单位 大连日报社印刷厂发行范围 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总发行 大连市报刊发行局

国外总发行 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

北京782信箱)刊号 ISSN1004-6038 

CN21-1060/H

邮发代号8-22 国外代号NT -1106 国内定价4.80元

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汉英动物隐喻翻译策略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美的遗失与幻灭——论托妮莫里森小说《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世界 2 约翰?欧内斯特?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中的生态整体主义观 3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of Silence in Conversations 4 王尔德童话对传统童话的颠覆 5 论奥斯卡?王尔德的艺术道德观 6 年代美国梦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折射 7 宗教在世界战争史中扮演的角色 8 从《嘉莉妹妹》看美国梦与道德观 9 Love and Death in The Awakening 10 中美体育报道的比较 11 论《奥兰多》中双性同体观 12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799 75 79 38 13 关于英语口语纠错的研究与建议 14 目的论指导下的旅游资料汉英翻译及翻译策略 15 《太阳照常升起》中科恩屡遭排斥的根源分析 16 英语中易混的修辞手法之区别 17 论商标翻译的原则及策略 18 浅析短篇小说《我不再爱你》的荒诞性 19 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看中西文化差异 20 浅析《红字》中的象征意义 21 增译法在《水晶宫》英译汉翻译中的应用 22 林黛玉和简.爱不同命运的对比 23 The Analysis of Daisy in The Great Gatsby 24 论《可爱的骨头》中的多重象征 25 解析《喧哗与骚动》中凯蒂悲剧的必然性 26 从《红字》看霍桑的政治观 27 广告翻译中的功能对等 28 浅谈来自《圣经》的英语习语 29 A Discussion of the Gothic Style as Applied in “A Rose for Emily”(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30 A Summary of Symbols of The Scarlet Letter 31 认识、寻找和实现自我价值——剖析《飘》中的人生价值 32 英汉味觉隐喻的对比研究 33 论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34 海明威的“冰山原则”与其短篇小说的人物对话 35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在英语专业八级翻译考试中的应用 36 以目的论为指导的化妆品商标翻译 37 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语音差异研究 38 论田纳西威廉斯《欲望号街车》中的逃遁主义 39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The Merchant of Ven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Society 40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41 Text Cohesion in English Business Contracts

概念隐喻理论浅思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a3248682.html, 概念隐喻理论浅思 作者:时璐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5年第12期 摘要: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们借助已知事 物认识未知事物的普遍性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在分析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上,探讨概念隐喻理论四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和概念隐喻理论发展的局限及其前景预示。 关键词:概念隐喻;映射;认知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009-01 一、引言 概念隐喻理论的思想是Lakoff & 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来的。莱可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渗透于日常生活,不但渗透在语言里,也渗透在思维和活动中。我们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普通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基本上是隐喻的。”这样的隐喻被莱可夫和约翰逊等称为概念隐喻。 隐喻是人类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人类概念系统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往往是隐喻性的。隐喻作为人类概念系统中深层次的核心概念,对人类日常的思维方式和话语表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莱可夫把隐喻看作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即隐喻概念(metaphorical concept or conceptual metaphor)。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知的、 有形的、具体的概念去认识、去思维、去经历,从而在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时,就形成了一个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认知方式。在一定的文化中,隐喻概念已经形成为一个系统的、一致的整体隐喻概念体系,在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概念隐喻理论四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考证 概念隐喻在英语中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如INFLATION IS AN ENEMY.(通货膨胀是敌人。)这里的INFLATION称为目标域(target domain), AN ENEMY称为始发域(source domain), IS被看作是“经验集的简化,隐喻以它为基础,我们根据它理解隐喻”,即“经验基础”。因此,概念隐喻理论四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现为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由始源域向目标域的系统的、部分的、不对称的结构映射。这种映射通常有几种对应关系。一个是本体对应(ontological correspondences),映射是始源域与目标域实体间的一个固定的本体集对应。我们以概念隐喻“经济是旅行”为例:“经济是旅行”映射“发展经济的共同目标对应旅行的共同目的”和“经济危机对应旅行中的障碍”。另一个为推理模式对应(inference pattern correspondences),当本体对应被激活时,映射能把始源域的推理模式映射到目标域的推理模式上。

政治演讲概念隐喻

An Analysis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in Obama’s Political Speeches Abstrac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in Obama’s Political Speeches. Pointing out the significant role Conceptual Metaphors played in Obama’s Political Speeches. The aims of this paper are 1)to introdu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ceptual Metaphors and Political Speeches; 2) elaborate th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Conceptual Metaphors on the basis of Lakoff and Johnson’s great work Metaphors We Live By;3)Take Obama’s Political Speeches as background information, analyze the Conceptual Metaphors used and relevant functions in his Political Speeches. this research aims to study the metaphors in political speeches systematically and reveal how metaphors work in the political world.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metaphors, this research can help people know the American politics and understand its culture. Key words: Political Speeches; Conceptual Metaphors; Application 奥巴马政治演讲的概念隐喻分析 摘要:本文着重研究了概念隐喻在奥巴马政治演讲中的使用,指出概念隐喻在奥巴马的政治演讲中发挥的重要角色,本文旨在:1)简要介绍概念隐喻与政治演讲之间的关系;2)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来阐述概念隐喻的定义、分类;3)以奥巴马的政治演讲作为背景材料,分析其中所使用的概念隐喻,以及这些隐喻对其演讲的辅助作用.本文试图对所选语料中的隐喻进行系统研究,揭示隐喻在政治演讲语篇中的特殊作用,并且通过分析隐喻,帮助人们了解美国的政治和文化. 关键词:政治演讲;概念隐喻;应用

概念隐喻视角下《白杨礼赞》两个英译本比较研究

概念隐喻视角下《白杨礼赞》两个英译本比较研究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当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概念隐喻作为其中的一个热点,也得到了专家学者们的追捧,对其的相关研究十分丰富。本文从概念隐喻角度出发,结合相关翻译策略,分析著名文学作品《白杨礼赞》中含有隐喻的例句,希望对文学作品的翻译,尤其是隐喻句的翻译有些许帮助。 关键词:概念隐喻白杨礼赞翻译策略对比 1. 引言 认知语言学萌芽于20世纪70年代,在80,90年代开始迅猛发展,现在已然成为新兴语言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如今多数学科都在和认知语言学结合,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重新解读或者创新其理论,足见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地位。概念隐喻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现今的概念隐喻不再仅仅局限于修辞隐喻的层面,它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在人们的语言、思维和行动中,正如一些语言学家所说的,概念隐喻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本文拟从概念隐喻的三个分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结构隐喻视角出发,通过比较张培基教授与张梦井、杜耀文教授译本的《白杨礼赞》中相关隐喻翻译,希望从中得到一

些翻译方面的启发,尤其是遇到含有隐喻的句子,可以游刃有余、非常完美地译出漂亮的文字。 2. 理论框架 说到概念隐喻,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莱考夫,他是概念隐喻的创始人。1980年,他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第一次提出概念隐喻这个概念,成为概念隐喻诞生的重要标志。莱考夫认为,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以自身经验为基础的,隐喻属于概念体系,它无处不在。隐喻不仅表现为修辞手段,更反映了一种思维方式,能够指导人们的行动。概念隐喻虽然无处不在,但它也是依靠语境而存在的。如果脱离语境,没有上下文做铺垫,许多概念隐喻就失去了意义。 莱考夫将概念隐喻分为三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及结构隐喻。这样的划分可以说几乎囊括了我们日常所涉及的所有概念隐喻,具有全面性及权威性,因而,之后研究概念隐喻的学者大都同意这样的分类。方位隐喻是基础,是一种意象图式隐喻,即以空间概念为始原域,构建其他非空间性的目标域(蓝纯,1990:4)。将人们自身体验到的“上下高低内外”等具体概念用于情绪、时间、状态、数量、社会地位等抽象概念,将原本没有方位或方向的概念赋予方位内涵。本体隐喻抑或说实体隐喻是概念隐喻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它指的是借助一定的物理实体来描述抽象的概念。它又可以分

#愤怒的概念隐喻

“愤怒”习语与概念隐喻 “愤怒”是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情感之一,人人都有伤心动怒的时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因为情感比较抽象,我们在表达时往往借助于其它具体的手段。例如,在表达生气时,人们除了直接说“I am angry”外,还可以运用“do a slow burn”“blow one’s top”等隐喻形式。情感概念具有生理基础,它常常根据体温、热度和内压进行概念化。下面就对表“愤怒”的英语习语进行分析。 (一)“愤怒是热”(Anger is heat) 根据Lakoff & K?vecses 的理解,生理效果的文化模型,尤其是强调“热量”的部分,构成了阐述愤怒的最为普遍的基础,即“愤怒是热”(Anger is heat) 。这一核心隐喻又可分为将“热”使用于固体物质和液体物质两类。在英语中,当中心概念隐喻“愤怒是热”应用到固体时,得到次概念隐喻“愤怒是火”(Anger is fire) ;当概念隐喻“愤怒是热”应用到液体时,得到次概念隐喻“愤怒是容器中的热液体”(Anger is the hot fluid in a container)。 首先,我们来看“愤怒是热”(Anger is heat)这一中心概念隐喻,与此概念隐喻相关的英语习语有: (1)He gets very hot under the collar if people disagree with him. 别人要是和他有分歧,他就很生气。① (2)Dad gets all hot and bothered if someone parks in his parking space. 如果有人把车停在爸爸的车位上,他就变得焦躁不安。 (3)I tried to be patient with her, but she was so irritating in that meeting. I just lost my cool. 我对他尽量忍耐,可是在那次会上她实在太恼人了,我不禁心头起火。 在概念隐喻“愤怒是热”中,“热”是源域,“愤怒”是目标域,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对应是以隐喻概念或实体性对应为基础的。人们通过这一概念隐喻来理解抽象的概念“愤怒”。 其次,当概念隐喻“愤怒是热”应用到固体时得到次隐喻“愤怒是火”(Anger is fire),在英语中表达此概念隐喻的习语有: (4)It makes me do a slow burn when it takes longer to check out at the grocery store than it took to shop. 在小杂货店交钱花的时间比购物花的时间都要长,让我渐渐有些生气。 (5)The bishop was breathing fire over the press release. 主教对几天前的新闻发布恼火万方。(6)It was only a suggestion, Rob. There is no need to blow a fuse. 这只不过是个建议而已,犯不上大发雷霆。 上文(4)、(5)、(6)中的三个习语的语义都是“愤怒”,这里是用源域“fire”来理解目标域“anger”,即“anger”的语义产生来源于“fire”的概念含义。 最后,我们来看概念隐喻“愤怒是热”使用于液体时的情形。人们常用容器这一实体来表达情感,容器这个概念经验的形成,是人们自出生起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人们通常把自己的躯体理解为一个容器,这个容器承载着喜怒哀惧。当概念隐喻“愤怒是热”应用于液体时,它与概念隐喻“身体是情感的容器”(The body is a container for the emotions)结合便产生了概念隐喻“愤怒是容器中的热的液体”(Anger is a hot fluid in a container)。此时,英语中表达此概念隐喻的习语就有: (7)When I saw the rude way she talked to him it made my blood boil. 我看到她对他说话时的那种粗野态度,不禁火冒三丈。 (8)Public anger reached boiling point when troops were called in to control protesters. 当军警

浅论英汉隐喻的比较与翻译

学号:127142008112606015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西安翻译学院 高职高专毕业论文 题目:浅论英汉隐喻的比较与翻译 作者:朱悦 指导教师 _____刘莹____ 专业班级 08级商务英语6班 院系 ___外国语学院___ 完成日期 __2010年11月__

浅论英汉隐喻的比较与翻译 朱悦 外国语学院08级商务英语6班 (西安翻译学院,陕西西安 710105) On the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of Metaphor in Chinese and English Zhu Y ue Business English,Class 6,Foreign Language College (Xi’an Fanyi University,Xi’an 710105) 摘要:隐喻,它既是语言现象,又是文化现象。基于各自民族特点所产生的联想差异,使得英汉隐喻成了英语学习、交流的一大障碍,因此有必要研究英汉隐喻的民族 特点,弄清各自的文化内涵,这对英语学习,以及交流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本 文从英汉国家的地理位置、自然现象、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隐喻对英汉隐喻作对比 分析,并通过对比得出其中的差异。进而,浅要探讨了英汉隐喻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隐喻;特点;翻译 Abstract:Metaphors are both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phenomena. Owing to the differences of associations resulting from the respectiv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languages, English and Chinese metaphors have become a great barrier in English learning and daily communication. For this reason,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national features of

概念隐喻的资料爽

最好把这文档先看完,对你们应该有好处 爽的任务:你去找方位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然后从认知角度、语用学角度、文化角度、修辞角度等分析要把政治语篇中有隐喻的你要分析的那句摘抄下来到星期六为止做完 每个人所查文献不得少于10篇(包括著作),附在文献综述的后面。政治新闻语篇中的概念隐喻。每位小组成员可以选取政治语篇中概念隐喻研究的一个视角,查阅相关资料,写文献综述,并运用相关的知识举例说明某一特定概念隐喻的中英差异。工作语言:英语。 以下资料可能对你有帮助 Conceptual metaphors 概念隐喻 在”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隐喻大致可以分成三大类: ?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和实体隐喻 (ontological metaphor)。 ?隐喻是一种以抽象的意象图式为基础的映射(mapping),即从一个比较熟悉的、具体 的、易于理解的始源域(source domain即喻体),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的、抽象的、较难理解的目标域(target domain即本体)。通过跨域映射,人们用自己熟悉的认知域来认识不熟悉的认知域,以达到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茶壶嘴”、“山脚”、“山腰”、“没面子”、“首领”、“桌子腿”、“火山 口”,“脚注”等。英语里有:“eye of a needle”, “mouth of a volcano”, “bottle-neck”, “head of department”, “arm of a chair”, “footnote” 等等。这些语言形式也已经被人们接受,成为了普普通通的语言。可见,隐喻式的思维方式已经成为了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 1. 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 ?结构隐喻是概念隐喻的一种,是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构造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 相叠加,用较为熟知的、具体的概念词语谈论不熟悉的概念。2个概念的认知域虽然不同,但它们的结构保持不变,即各自的构成成分存在着有规律的对应关系。 E.g. The Internet is a highway. 2. 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 ?Lakoff在提到的用方位词语 (up, down) 描述人的社会地位、身体状况、情绪等抽 象概念时所给的例子 happy /good is up; sad/bad is down. low/high spirit Fall into depression 3. 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

概念隐喻

概念隐喻理论在诗歌中的应用 ——以《吉檀迦利》第94首中的隐喻分析为例 【摘要】概念隐喻理论是认知语言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认为概念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诗歌被称为“隐喻式语言”, 隐喻是诗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以泰戈尔《吉檀迦利》第94首诗中的概念隐喻理论分析为例,让读者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更好的理解诗歌的内涵。 【关键词】概念隐喻诗歌隐喻认知语言学 引言 随着当代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概念隐喻打破了传统修辞学的观念,上升为一种认知思维方式,成为人类特有的一种语言分析技巧。诗歌是我们常见文本形式之一,诗歌的创作离不开隐喻的运用,因为诗人为了创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深刻的内涵,总是会运用隐喻这一方法。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概念隐喻理论来分析泰戈尔《吉檀迦利》诗的第94首诗歌中的隐喻现象,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诗歌的内涵。 一、什么是概念隐喻 传统的隐喻理论大多把隐喻看作一种修辞手法,认为是语言层面的非正常现象。1980年,Lakoff和Johnson合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摒弃了传统隐喻的研究理论,提出了“隐喻的认知观”,综合Lakoff和Johnson的著作和李福印、张敏等人的观点,我们可以把他们对隐喻的看法和研究成果概括为概念隐喻理论。 1、隐喻从根本上讲是概念性的,不是语言层面上的,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也就是说,思维过程本身就是隐喻性的,我们赖以思考和行动的概念系统大多数是以隐喻的方式构建和界定的。 2、隐喻的工作机制是跨概念域的系统映射。跨概念域的映射是不对称的,是部分的。每一种映射都是源域与目标域之间一系列固定的本体对应。一旦那些固定的对应被激活,映射可以把源域的推理模式投射到目标域中的推理模式上去。

浅析隐喻的英汉翻译

浅析隐喻的英汉翻译 【摘要】说明在翻译实践这一特殊形式的跨文化交际中如何有效地解读隐喻。 【关键词】隐喻理解;翻译 一、引言 隐喻翻译是一项以语言为载体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也是将一种语言所承载的信息传递到另一种语言中去的主体性交往行为。它以“理解”为核心,语言为基础,融社会批判理论、普通语用学、社会进化理论为统一构架。 二、隐喻的解读 隐喻是一种语言使用现象,在“词典中找不到隐喻”。从现代隐喻学观点来看,隐喻现象应在形式上搭配异常,在语义上类属不同,逻辑错位,从而产生了语义冲突,而当听者对冲突产生回应时,便生成了隐喻的意义,即理解了某一隐喻式言语。对于隐喻的运作机制,有人曾作过这样描述:“隐喻涉及两个不同领域(范畴)的概念,隐喻意义的产生是两个概念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相互作用通过映射的方式进行。在映射过程中,属于某一领域的相关概念和结构被转移到另一领域,最终形成一种经过合成的新的概念结构,即隐喻意义。而这一映射和整合过程的基础是两个领域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这无疑表明对隐喻的理解需要双重划分。 隐喻的理解过程应由两部分组成:隐喻的辨认和隐喻意义的推断。事实上这就是一个由一级理解进人二级理解的过程。举一个人们常提到的例子“The tongue is a fire”来说,从表述层理解(一级理解),”tongue”被美国传统词典这样定义:”the fleshy,movable, muscular organ, attached in most vertebrates to the floor of the mouth, that is principal organ of taste,important organ of speech”。我们可以认为舌头作为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首先具有与绝大多数脊椎动物一样的味觉和辅助咀嚼及吞食的功能,除此之外,还是具有言说能力的人的重要语言器官。以这个基本意义为中心,tongue一词背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意义集合:它可以指形状像舌头的东西,例如tongue of flame(火舌),guiding tongue(铁路导向尖轨),switch tong(开关铜片),而hold one’s tongue (keep silent), lose one’s tongue (lose the capacity to speak, as from shock)中指人的言说行为和言说能力。这一言语行为中的另一个关键词fire,在美国传统词典里可以义;” a rapid, persistent chemical change that releases heat and light and is accompanied与flame”。同样,在它背后的意义集合中可以找到诸如,cooking fire(炊火),forest fire(森林火灾),wild fire(野火)等火的具体形态。也可以发现其它意义,如The boy is full of fire(这男孩非常热情兴奋),He was under fire for mismanagement(因管理不善而受到责难)。 当tongue和fire这两个背负着各自庞大意义集合的词语被嵌入A is B的基

概念隐喻意义在图片中的传递

概念隐喻意义在图片中的传递 孙启耀杨珺 ( 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哈尔滨150001 )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概念隐喻的经验基础及其普遍性,进而对非语言现象---图片中的概念隐喻作了分析解释。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很多非语言现象中概念隐喻得以发挥。这也证明了人类思维的确是隐喻性的。概念隐喻意义不仅以语言的方式传递,而且在非语言现象—图片中也有概念隐喻意义传递的现象。 关键词:概念隐喻;图片;传递 1.引言 随着近几年来认知语言学的蓬勃发展,有关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转喻进行再研究的文章俯拾即是。如果说前些年隐喻类文章大多围绕隐喻理论方面进行分析的话,而在最近两三年,隐喻研究趋向于研究隐喻和其他理论等结合。范文芳(2007;朱永生(2006 )等在语法隐喻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廖美珍(2007 )研究了语篇隐喻,刘乃实(2007 )把隐喻和计算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蓝纯(2003)对空间隐喻进行了研究,汪少华分别对伦理概念(2007)和时间概念(2006)中的隐喻分析研究;张祝祥(2007 )对颜色隐喻加以论述,陈家旭(2007 )分析了情感隐喻。以上对隐喻的研究属于语言层面,而对非语言层面的概念隐喻意义的研究还不多见。我们发现一些非语言现象诸如艺术、广告、宣传画中隐喻的研究还未见有论述,本文拟从概念隐喻入手,对图片中所包含的概念隐喻意义进行初步的探析。 2.概念隐喻理论 传统观点认为隐喻是语言在词汇层次上的修饰,是两个相似物体之间的比喻。然而,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形成的认知方式。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不但渗透于语言中,也渗透在思维和活动中,人们的普通概念系统本质上都是隐喻的。这样的隐喻即为概念隐喻或隐喻概念(1980:3)。概念隐喻涉及两个基本要素:源域和目标域。人们倾向于用比较具体的概念(源域概念)来理解抽象的思想或概念(即目标域),从而形成隐喻理解。然而,以往有关概念隐喻的讨论都是以语言材料为基础的。人们对非语言现象中概念隐喻意义的的传递与理解是否与语言中隐喻的理解是一致的?本文试图寻找以上问题的答案。

浅谈概念语法隐喻理论下的汉英翻译教学

浅谈概念语法隐喻理论下的汉英翻译教学 摘要:概念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重要理论。文章试图将该理论融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指导分析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实践,并希望通过此尝试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及语言表达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汉英互译水平。 关键词:概念语法隐喻;汉英翻译;教学 现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全面发展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与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进行有效的口头和书面交流,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由此可见,对于当前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英汉互译能力是衡量非英语专业学生综合语言技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以补全句子形式出现的汉译英试题是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而这仅占卷面总成绩5%的5个汉译英句子却成为众多考生的薄弱环节,甚至攸关整场考试的成败。学生之所以在翻译题目上失分,部分原因是由于此题被安排在整套试题的最后,学生对考试时间统筹不合理,导致没有时间去作答;此外,更重要的是因为即使勉强作答,多数学生的“汉语式英语”现象过于严重,译文很难得到高分。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学生汉译英水平成为许多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将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概念语法隐喻理论融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分析指导翻译实践,并希望通过此尝试逐步培养中

国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及语言表达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汉英互译水平。 一、语法隐喻概述 1985年系统功能语言学派创始人halliday在其著作《功能语法入门》一书中正式提出了“语法隐喻”的理论概念,这一提法超越了传统的词汇隐喻研究。具体来讲,“语法隐喻”不是单纯地用一个词去代替另一个词,而是用一种语法结构去代替另一种语法结构的语言表达形式。而且,这两种语法结构分别展现了同一概念含义的不同表述方式,即一致式(congruent)和隐喻式(metaphorical)。随后,halliday又把语法隐喻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并强调名词化是实现语法隐喻的最有力手段。名词化把小句变成名词或名词词组,使原本表示过程的动词和表示属性的形容词具有了名词特征。 在一致式概念表述里,按照我们的传统表述经验,动词表示动作、过程,名词表示行为参与者,形容词表示特征性质等。这种方式贴近我们的直觉感应,多用于日常英语表达。而在隐喻式表述概念中,人们通常根据语言的实际应用需要,变化原有的语法关系,即动词、形容词常被转化为名词,句子转化为词组等。这种用名词表示动作,或用动词表示某些概念的表述方式,在功能语法中被称为语法隐喻。通过大量的语料比较分析可知:在日常英语里,人们通常较多使用一致式的感性表达方式;而在书面英语或比较正式的文体中,

[认知,语言学,角度,其他论文文档]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浅析“人生”的概念隐喻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浅析“人生”的概念隐喻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浅析“人生”的概念隐喻 一、引言 近年来,在语言学界中人们对隐喻的认知研究越来越多。其实这种隐喻的研究从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从亚里士多德的隐喻的修辞学传统到柏拉图的隐喻的哲学传统再到法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本旺尼斯特的语义学传统,他们都在关心并研究隐喻。隐喻在以往的隐喻研究被当做是一种修辞现象。Richards的《修辞哲学》一书问世后,该书把隐喻当作是思想的传递(intercourse)。语言系统中的隐喻被当作是衍生的(derivative)。到了L akoff和Johnson出版Metaphors We Live By时,人们把隐喻很明确地认定为建构人的认知系统的必不可少的认知手段。这时,人们把隐喻看作是由一个现象来认识另外一个现象的工具。现在,隐喻研究者们都认为隐喻其实就是一种认识方式。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但是语言表面的意义特征,更是整个概念认知域(concptual domain)的特征。概念认知域又名认知模型,它是某一个社会文化中个人或者集体关于某个领域的知识在大脑中的表征的集合。概念隐喻有两个认知域,一个是源域,另外一个是目标域。所谓映射就是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认知,用源域去认知目标域,进而刺激人脑中认知这类事物的认知图式。公式为“Target Domain is source Domain”。源域和目标域还有被刺激的认知图式对理解隐喻非常重要。耿占春在《隐喻》一书曾经提到事物间的相关性是隐喻形成的基础。语言的发展变化规律告诉我们,隐喻的基础理论就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源域和目标域之所以能映射,是因为它们之间有关联性。事物间的相似性又构成了事物的关联性。关联是由人脑中的认知语境决定的。源域和目标域概念映射的过程建立在联系的基础上。两种本质不同的概念可以通过认知图式的激活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形成某种关联。概念隐喻的理解过程为“源域——认知语境——目标域”。 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在英语的预料中得到了大量的验证,在现代汉语中,我国的学者也对有关“空间、时间、情感”等方面的隐喻做了详尽的探讨。但是,笔者还没有发现与“人生”这个概念相关的隐喻研究。本文将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来分析人们关于“人生”概念的隐喻构建和理解过程。 二、“人生”的概念隐喻 Lakoff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将隐喻分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三种。下面从这三个角度理解“人生”的概念隐喻。 1.“人生”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就是利用清楚、明确的概念认知模糊不清的概念,这两个概念的认知域是不相同的,然而这两个概念之间有着关联性。如: (1)走完一生才会感悟到人生的真谛是什么。

概念隐喻理论的再思考

2010年第3期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 13 2010总第245期Journal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Sum No 1245 [收稿日期]2010-01-24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大学英语教改项目(301070031434) [作者简介]王晶芝(1966-),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杨忠( 1949-),男,吉林永吉人,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语言理论研究】 概念隐喻理论的再思考 王晶芝1,2,杨 忠1 (1.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2.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 要]传统的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们借助已知事物认识未知事物的普遍性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在分析概念隐喻理论的基础上,探讨概念隐喻理论对认知语言学的贡献、概念隐喻理论四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和概念隐喻理论发展的局限及其前景预示之后发现,概念隐喻理论对语篇这一语言现象具有独特的解释力。 [关键词]概念隐喻;映射;认知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201(2010)03-0099-04 在认知语言学领域内,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也是语言学界一个很热门的研究话题。隐喻因与日常话语和思维的密切关系而吸引了哲学、语言学、心理学、文学等学科的注意,学界对隐喻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研究范畴涉及隐喻的许多方面,如隐喻的本质、隐喻的形式特征、隐喻的理解、隐喻的功能以及隐喻的工作机制等等。在传统隐喻理论的基础上,语言研究者应对现代隐喻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有较为清楚的了解。 一、概念隐喻理论对认知语言学的贡献 人们发现在科学思维中,在对新概念的探索和阐述中,隐喻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和手段。因为人类要认知周围的世界,探索未知的领域,需要借助已知的概念系统,并将此“映射”到未知的领域,以获得新的知识和理解。概念隐喻理论的思想是Lakoff &Johnson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来的。莱可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渗透于日常生活,不但渗透在语言里,也渗透在思维和活动中。我们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普通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基本上是隐喻的。”这样的隐喻被莱可夫和约翰逊等称为概念隐喻。此外,在语篇层面上,一些学者注意到了隐喻的语篇认知作用问题,如格特利和束定芳等,但他们尚未对该领域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隐喻在宏观思维过程中的作用是什 么?如果能够揭示隐喻在语篇中的作用和机制,我们就能更有力地验证人类思维是否真正隐喻化,弄清隐喻化的程度以及隐喻化的方式等。”[1]虽然隐喻研究的成果很多,但其中反映隐喻实质的基本理论只有三个,其他均为这三个理论的演变。这三种理论分别是替代理论、比较理论和互动理论。隐喻中的替代,严格地说,指将一个事物直接替代另一个不相干的事物,或者用不同词语来表达这种替代关系[2]。“替代论”认为,在生成隐喻的时候,喻体被用来替代本体,本体是真正的内涵,喻体用来使语言更具吸 引力。在“Maybe the story will evaporate overnight.”(也许这个故事一晚便会蒸发)这个隐喻中,“蒸发”被用来替代“消失”、“无影无踪”等实质性的词语。“替代论”的本质是隐喻不能直接表达意义。因此,“Maybe the story will evaporate overnight.”是间接地指代“消失”,因为无论从 逻辑上还是从措辞上看,人们都不能把“故事”和“蒸发”并列起来。“比较论”认为,隐喻的两个成分之所以能建立联系,在于通过比较两词的语义特征,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相似关系。也就是说,喻体和本体有相似之处,比喻的意义就在于那一组在语境中被确定的相似点。比如“人是狐狸”这个隐喻的意义是:人和狐狸具有一些相同的特质。“比较论”认为,隐喻的根本就在于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是预先存在的,隐喻就是设法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些相 似点上来。“互动论”是里查兹(Richards )于1936年在他完成的《修辞哲学》一书中首先提出的。所谓“互动”,是指

英汉隐喻对照及隐喻的作用

英汉隐喻对照及隐喻的作用 ——以《骆驼祥子》为参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接触到的汉字是有限的,汉字组合衍生出来的词和句子的意义却是无限的。老舍先生著名小说《骆驼祥子》仅用了2413个汉字,将其扩展成一部近十万字的小说形式,传达了无限的意蕴。据统计,我们常用汉字的使用区间大约是2500到7000之间,那么我们是如何在这些相同的词语或句子的组合中领悟到不同的意义呢? 许多词语和句子并不是只有一种含义,而是有多重含义,这其中就包含字面义和隐喻义。隐喻现象具有普遍性,语言据其本质而言存在隐喻性,因为它们的原义都可以追溯到某种具体的意义。 对于隐喻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念,对隐喻的认识在不断的发展。传统的隐喻研究把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和修辞手段。而概念隐喻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用来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是隐喻性的。概念隐喻理论的发展为人们理解隐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触发人们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重新审视和探讨隐喻的翻译。 隐喻类推与人的主体感受密切相关,人利用自己的主观判断,依据不同事物之间的某种关联类推。隐喻类推的思维方式是用我们熟悉的事物(经常用人的身体的某部位)来指称不熟悉的事物,用具体可感的事物指称抽象晦涩的事物,英汉词义的变化大多是基于事物之间相似性的类比推理,即使在翻译具体作品的过程中对喻体的表达存在不同的形式,但英汉语言之间仍存在相同的概念隐喻、相似的概念隐喻和文化限定性的概念隐喻。如: 原文1:钱这个东西像戒指,总是在自己手上好。 译文1:This thing called money was like a ring , it was always better on your own finger. 原文2:北边的半个天乌云如磨,仿佛有什么大难来临,一切都惊慌失措。 译文2:The northern half of the sky was black as pitch. As if some catastrophe impended, confusion broke out. 这两个例句无论是中文还是翻译的英文中,隐喻的显性表征结构基本相当,喻体所呈现的方式清晰可见,没有变化,读者可从原文中看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 原文3:屋里呢,他越来越觉得虎妞像个母老虎。 译文3:At home, tigress seemed more and more to live up to her name. 在这个例句中隐喻的特征也基本相同,在英语中是用一个不定式短语来充当喻体。这个短语词义带中性,很好地表达了祥子对虎妞的态度,初期虽然有些看不惯,还不至于厌恶,是一种较为客观的看待方式。 原文4:祥子的脸红得像生小孩时送人的鸡蛋。 译文4:Xiangzi flushed as crimson as the painted eggs which the parents of a new-born child distribute. 在汉民族中新生儿降临时父母将鸡蛋染红,送给亲朋好友,以分享喜悦。这一文化内涵是汉民族所特有的,在英文翻译的时候考虑到了这一文化因素,在文化限制的领域里凸显了隐喻特征。 以上例证说明了英汉语言中相同的隐喻特性,双方基于一个共同的平台,这

隐喻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隐喻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 摘要:隐喻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使读者掌握英语的表达规律,同时可以提高读者对英语的认知方法,丰富英语文学内容。文章通过研究隐喻的定义,并对隐喻在英语文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行详细的叙述。 关键词:英语;隐喻;学习 一、隐喻在英语文学中的重要作用 1、丰富了英语文学的内容 语言学主要是人们对把认知问题当做一个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其中的认知问题则与人们成长、发展紧密相连。而对人成长、发展的概念,一方面是指人身体和地位的变化,另一方面是指人们实现人生价值或者积累人生阅历的过程。在隐喻形式下,可以将隐喻与本体结合在一起,使得英语文学语句更加的丰富且含蓄,引人深思,让读者了解到英语文学内容的本质。 例如著名学者培根在其著作《论事物的本性》中有写道:Aman’s nature runs either to herbs or weeds;therefore let himseasonablywater the

one,and destroy the other.他将善良的人比喻为香花,将恶性的人比喻为毒草,隐喻的指出人性分为善和恶两面。通过隐喻使得英语文学内容生动、且形象,易于读者对英语文学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2、帮助读者掌握英语文学的本质 隐喻表达形式的出现,展现了人们在认知过程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文化研究意义。隐喻作为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必须与文学背景相结合,以保证文学隐喻的时代特性。通过隐喻性的语言,一方面可以提高人们对文学认知的价值,使得文学认知更加的生动、形象,另一方面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文学,通过隐喻的语言表达方式,来增加文学语言的生动性和文学内涵。隐喻在英语文学的运用,使得英语文学更加的生动、形象,有效帮助读者了解英语文学的本质性意义。 例如:著名学者莎士比亚在其著作《恺撒大帝》中有这样一句话:And whyshould Caesar be a tyrant then?Poor man!I knowhe would not be awolf .But that he sees the Romans are but sheep;He were no linewere not Romans hinds.文章中将暴君恺撒比喻为狼,把罗马人民比喻为绵羊,而狼不是绵羊的母亲。文中通过有趣的隐喻,揭示了背景环境下,恺撒大帝的残酷,罗马人民长期受到其

动词中的概念隐喻

论动作型动词的概念隐喻类型及机制 葛建民赵芳芳 (大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大庆613712) 【作者简介】葛建民(1962.3--)男,河北省高阳县人,大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赵芳芳(1982.9--)女,河南省济源市人,大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翻译学。 摘要 动作型动词是描述人类基本行为动作的核心动词,动作型动词的隐喻意义具有广泛性:包括单字动词和短语动词的多种隐喻用法。单字动作型动词的隐喻意义是由该动词与做主语或宾语的名词的非常规搭配所造成的语义冲突形成的。由动作型动词和介词或副词等小品词组成的短语动词的隐喻性是由动词或小品词的隐喻意义构建的或由两者共同构建的。动作型动词的隐喻意义所体现的概念隐喻投射类型,即从表人类基本行为活动域向人类抽象思维活动域及客观事物活动域的隐喻映射进一步验证了人类思维的隐喻性和隐喻的体验动因本质。关键词:动作型动词;语义冲突;隐喻性;体验动因 Abstract Motion verbs are core verbs that express the most basic behaviors of human beings. Motion verbs have universal metaphoric meanings which includes the metaphoric usages of single verbs and phrasal verbs. The metaphoric meanings of sigle verbs are formed by the semantic conflicts of the irregular collocations between verbs and nouns. While those of phrasal verbs are formed by the conceptual metaphors of verbs or/and particles.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types of motion verbs further verify the theories that human thoughts are metaphoric and body-embediment is the motivation of metaphors. Key words: motion verbs; semantic conflict; metaphoric; embediment motivation 一、引言 Lakoff &Johnson 在其合作出版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中指出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认知方式。人类的思维具有隐喻性。人类常常用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已知经验域和未知经验域及两者之间的映射具有系统性。这种揭示了人类认知的概念范畴性和不同概念域之间系统的隐喻性映射关系的理论就是概念隐喻理论。1999年Lakoff & Johnson又合作出版了"Philosophy in the Flesh", 书中提出了“体验哲学”理论。体验哲学的基本原则揭示了概念隐喻产生的来源和发展机制,概念隐喻的核心直接来源于我们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