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现代文学第一学期考试复习内容

现代文学第一学期考试复习内容

现代文学第一学期考试复习内容
现代文学第一学期考试复习内容

一、“中国现代文学”的内涵

1“中国现代文学”指的是以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为开端,止于1949年7月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的三十年文学。

2、“现代文学”是一个揭示这一时期文学的“现代”性质的概念,

3、20年代文学指的是,从文学革命发生到革命文学兴起这十年间的文学。

4、1949年7月在北平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标志着解放区文学和国统区文学合二为一,标志着现代文学史阶段的结束和当代文学史阶段的开始

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一)

第一讲

1、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标志着文学革命的兴起; 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更坚定地表明了文学革命的立场。

2、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发表《狂人日记》,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体式的白话小说。

3、新旧文学阵营的三次论争:

①1919年对以林纾为代表的守旧派的批判:

②1922年与“学衡派”的论辩

③1925年与“甲寅派”的论争

4、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的成立时间、地点、主要成员、文学主张。

5、1918年4月胡适又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一文中提出要以:“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作为文学革命的宗旨。

6、1918年12月,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反对违反人性的旧文学,要求新文学必须表现人性,并以人道主义为本,观察、研究、分析、记录社会“人生诸问题”。

7、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1)主要内容: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文言,提倡白话。

(2)历史意义:文学革命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伟大而彻底的文学革新运动,不同于晚清民初的文学改良,它是中国文学在文学观念、内容形式各方面全方位的大革新、大解放。

8、如何理解“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说法。(自己总结)

9、文学革命是否存在对传统否定过多,对外国文学缺乏批判分析的缺点?(自己判断并陈述理由)

第二讲鲁迅(一)

1、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伟

大的人道主义者和自由知识分子,被誉为中国的“民族魂”。

2、《伤逝》是鲁迅惟一的一篇以青年爱情生活为题材的小说。

3、《朝花夕拾》:回忆散文集,共10篇,1928年出版。1926年最初在《莽原》周刊上发

表时题为《旧事重提》,创闲话风散文的传统。

4、《呐喊》与《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

5、狂人形象分析:

狂人的形象具有“狂”与“不狂”的两重性。狂人的“狂”,一方面在于他所具有的精神病人的特征,一方面也在于他对传统和世俗的反抗;而狂人的不狂,则在于他超前的思想认识,说出了当时人们不敢说或根本还没有想到的话。如同历史上凡是反抗传统、反抗社会现

存秩序的人都无一例外地被视为疯子一样,狂人的思维和语言常常是离经叛道的,但他的观察和结论却是丰富和深刻的。因此,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已经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一个敢于向现实的世俗社会挑战的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的象征形象。然而,鲁迅对于狂人的命运和前途却并不乐观,因此,在作品的文言小序中预感到了他的结局:“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

6、《狂人日记》艺术形式上的主要特点:

①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结合;

②运用日记体形式,直接表现主人公的自由联想、梦幻和心理;

③以心理活动的流动来组织小说,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情节完整,有头有尾的结构方式;④双重视点的设置形成小说文本的分裂性和反讽性。

⑤简练的白话语言。

7、为什么说阿q是中国“愚弱国民性”的代表?

首先,作为一个农民形象的阿q是旧式的,在他身上体现了封建历史烙在一个普通农民身上的伤痕。

其次,阿q是“现代的我们中国人的魂灵”的代表和象征,其精神胜利法概括了及其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对每个中国人都是一面镜子。这种精神胜利法表现在:不正视失败的现实和奴隶的命运,用盲目的自尊自大、自轻自贱、健忘、忌讳缺点、以丑为荣来进行自我欺骗、自我陶醉,以一种虚构的胜利遮掩真正的失败。鲁迅把它命名为“中国人愚弱的国民性”,《阿q正传》是一部“国民性批判的大书”。

8、谈谈你对阿q革命的理解。

9、举例谈谈鲁迅小说的复调性:

10、举例分析鲁迅小说的现代化特征。

? 1、“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眼光与小说模式

? 首先、鲁迅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

? 其次,鲁迅在观察和表现的他的小说主人公时,有着自己的独特视角:他始终关注

着“病态社会”里人(知识分子和农民)的精神“病苦”。对人的精神创伤与病态的开掘,使鲁迅的小说有一种“内向性”:它是显示灵魂的深的,是对现代中国人灵魂的伟大拷问。这深刻地显示了他的小说的现代性。但鲁迅揭示人的精神病态,拷问人的灵魂,并不以揭示和拷问本身为目的,而是为了揭露造成精神病态的病态社会(鲁迅由此而开掘出“封建社会吃人”的主题,不仅是对人的肉体的摧残,更是“咀嚼人的灵魂”),并由此最终指向“绝望的反抗”:对社会,更是对人自身的反抗。这种独特的视角自然形成了其小说忧愤深广的风格特色。

? 再次,由于作家这种独特的视角,在小说中自然呈现出“看/被看”与“离去/归来/再离

去”两大情节、结构模式。

? “看/被看”模式:《示众》

? (1)对不幸者的观看——人性的残忍、麻木:《祝福》、《明天》、《孔乙己》、《肥皂》 ? (2)对革命者的观看——民众的愚昧:《阿q正传》、《药》、《长明灯》

?

?

?

? “离去/归来/再离去”模式(“归乡”模式):《故乡》、《祝福》、《在酒楼上》、《孤独者》 2、“格式的特别”——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1)新形式的创造实验

? (2)叙述者的精心选择

? (3)强烈的主观抒情性

? (4)语言表达的含蓄、节制、简约、凝练。

?

?

? 总之《呐喊》《彷徨》正是以其内容与形式上的现代化特征,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

大开端,开辟了我国文学(小说)发展的一个新时代。“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不多见的现象。”

?

11、鲁迅在《伤逝》中为什么要选择涓生作为叙述人呢?

(1)能从男性的角度比较真切地记录五四时期自由恋爱的年青人的内心感受和精神状态。

(2)能较为深入地表达涓生的悔恨、悲哀和内心的矛盾,揭示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人生困境。(真实还是说谎?)

(3)在涓生的叙述中,涓生将两人婚姻的失败归咎于子君,让子君处于“失语”地位,毫无辩驳的机会。鲁迅选择涓生作为叙述人暴露了男权社会的话语霸权。

第三讲二十年代小说创作

1、“问题小说”是指五四时期一批初步具备了民主科学思想和现代意识的青年,热情而不无稚嫩地探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小说。五四时的很多小说家都写过问题小说,主要作者除了叶绍钧、冰心外还有许地山、王统照、庐隐等。

2、1921年文学研究会成立,公开倡导文学“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将问题小说的创作引向高潮。

3、问题小说积极思考和探索人生、社会问题,具有鲜明的社会针对性和时代气息;但这些作者都比较年轻,人生经验和艺术经验都还不足,他们对问题的思考往往流于浮浅和抽象,概念化、简单化的毛病很突出。

4、冰心原名谢婉莹,代表性的问题小说主要有《超人》、《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

5、许地山问题小说的浪漫传奇风格的表现:

(1)异域色彩:小说故事发生在异域,如《命命鸟》的故事发生在缅甸,《缀网劳蛛》的故事发生在马来亚。

(2)宗教氛围:故事中穿插着大量宗教用语和事物,人物多信奉宗教,具有浓厚的宗教情绪和精神。

(3)爱情线索。故事多讲述男女主人公悲欢离合、离奇曲折的爱情故事,如《命命鸟》中的加陵和敏明、《缀网劳蛛》中的长孙可望和尚洁

6、1934年许地山发表标志他走上切实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的作品《春桃》。

7、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被认为是新文学史上最早出现和最

有成就的“教育小说家”。1925年发表的《潘先生在难中》塑造了一个卑微、自私、胆怯、苟安、患得患失的小知识分子形象,既流露出了作者的同情、理解,又暗含着不动声色的讽刺。1928年代创作出版《倪焕之》。

8、叶绍钧小说的艺术成就:

(1)、对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绘;

(2)、同情与讽刺兼备的情感基调;

(3)、结构多变、精于布局;

(4)、语言平实、严谨、纯正。

9、乡土派小说:兴起于1923年前后,主要作者有王鲁彦、台静农、彭家煌、蹇先艾、许钦文、许杰等。他们的作品大都是回忆故乡农村生活的,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呈现出较为一致的思想艺术倾向,是现代小说史上最早的一个创作流派。

10、王鲁彦,乡土写实派中成就最高的作家。他的《菊英的出嫁》写冥婚的古旧民俗。

11、台静农,多以他的安徽故乡的人事为材料,描写宗法制度对乡村底层的精神统治及其所造成的悲剧。格调阴冷沉郁,手法质朴圆熟,善于裁剪布局。《拜堂》是其代表作,其代表乡土小说集取名为“地之子”。

12、彭家煌,湖南湘阴人,他的创作时间不长,却留下不少表现湖南闭塞农村士绅与乡民之间所发生的各种活剧的作品。《怂恿》写横行乡里土豪劣绅出洋相,语言采用活泼风趣的土语,具有强烈的地方性,笔带讥讽,富有喜剧色彩,被茅盾称为“那时期最好的农民小说之一”。

13、乡土小说的评价:乡土小说承袭了问题小说和“为人生”小说的现实关怀意识,只是他们关注的焦点是封建宗法制下的乡村和农民,他们大多延续了鲁迅对中国农民问题的思考,对乡村凋敝破败的经济、野蛮落后的习俗和麻木愚昧的精神进行了展示和暴露。在艺术上,较问题小说更趋成熟,成就较高,重视人物和环境的关系,人物性格比较鲜明,形象生动。作家也开始自觉追求个性化、地域化的风格。总之,乡土小说推动了现代小说在写实方向上的长足进展。

14、五四时期的浪漫抒情小说不注重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再现,而是忠于作家“内心的要求”,

表达自我的情绪,大多具有“自叙传”色彩。与人生写实派小说相对峙,在20年代的小说界开拓创建了现代小说的另一样式——浪漫主义抒情小说。

15、庐隐的《海滨故人》用哀伤的笔调叙写“五四”一代青年女性的

复杂的感情,表现一代青

年女性追求民主解放和爱情幸福最后却只能尝到苦果的实际情景。自叙传色彩突出,笔致纤微细腻,情调激切感伤,喜欢在文中穿插日记书信,重视环境氛围的渲染烘托,但结构较散漫拖沓。

16、郁达夫是著名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他的第一本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沉沦》,被公认是震世骇俗的作品。郁达夫的文学观念:“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

17、郁达夫抒情小说的基本特色及成就:

(1)开创“自叙传”的小说模式。

(2)、具有浓郁的浪漫抒情色彩

(3)、塑造了一批“零余者”形象:

18、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形象分析: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称谓不同,但这些形象有一些共同特征:他们社会地位低下,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中产生,受“五·四”浪潮的冲洗而苏醒,又软弱无力反抗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是多种性格元素构成的整体:激昂慷慨又软弱无能,愤世嫉俗又随波逐流,不甘沉沦又无力挣扎,清醒又迷茫。“零余者”被原来的社会抛出既定轨道,因性格软弱无力反抗,在社会上找不到适当的位置,成为社会的“零余者”。透过零余者形象,让我们探测到“五·四”时期,一部分知识分子心灵深处的思想,给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郁达夫创造的“零余者”给新文学提供了具有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

19、如何理解郁达夫小说中的病态性欲描写:

首先,正如郭沫若所言,当时这种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封建道德、虚伪礼教的自觉勇敢的叛逆精神。

其次,这种色欲的大胆描写还与作者当时受到的日本私小说和卢梭的“返归自然”思想的影响有关。人的一切欲求都是自热合理的,“情欲”作为人的自然天性也应该在文学中得到正视和

表现。

另外,这些描写不是对性行为的无意义展示,而是伴随着作者痛苦的自我解剖,作者总是在描写主人公的性苦闷、病态性行为的同时进行严厉的自我谴责和忏悔,让读者强烈感受到“个人积郁”和“时代积郁”双重重压下的主人公的痛苦心灵。

20、谈谈废名在现代抒情小说体式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竹林的故事》废名的乡土小说以抒情见长,有一种田园牧歌式的风情。

写了一个生气盎然、淳朴率真自然的乡村少女三姑娘。小说人物和优美的自然景物和谐融洽,河边葱绿的竹林衬托三姑娘纯净美好的性格,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诗意的氛围,具有古典诗词的韵味。废名的这种诗意化、散文化的小说笔法对后来的沈从文和汪曾祺等人的创作都产生过影响,从郁达夫到沈从文,废名是中间不可缺少的环节。

21、短篇小说现代文体的形成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形成标志。

第四讲郭沫若

1、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别号鼎堂,1921年8月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也是奠定了中国现代白话新诗格局的第一部诗集《女神》。1941年皖南事变后,创作了六部历史剧:《屈原》、《虎符》等六部历史剧,

2、《女神》在新诗史上的价值意义:闻一多说:“若讲新诗,郭沫若君的诗才配称新呢,不独艺术上他的作品与旧诗词相去最远,最要紧的是他的精神完全是时代的精神——二十世纪的时代的精神。有人讲文艺作品是时代的产儿。《女神》真不愧为时代的肖子。”《女神》不仅内容上充分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而且在形式上“决端的自由,决端的自主”,风格壮美雄伟,是真正的自由体新诗。它的出版使中国现代诗歌很快结束了“尝试”期,迅速取代了传统旧诗,开始了新的发展。

3、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风格。

首先,强调现实针对性。

其次,具有主观性和抒情性。

第五讲现代新诗的开创与确立

1、1919年10月10日胡适发表《谈新诗》一文,提出了“诗体大解放“的主张,要求新诗须要用“具体的做法“。

2、1920年胡适的《尝试集》出版,是中国新文学史上最早的新诗集。

3、1922年,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等出版了他们的诗歌合集《湖畔》,文学史上称这四位诗人为“湖畔诗人”。

4、1923年,冰心出版了两本诗集《繁星》和《春水》,宗白华出版了《流云小诗》,引起人们对“小诗体”的关注与兴趣。这三本诗集中的诗歌多为即兴式的短诗,一般以三五行为一首,表现诗人刹那间的感兴,寄寓一种人生哲理或美的情思。

5、小诗在体新诗发展史上的过渡性意义:

一方面,表现了诗人对于诗歌形式方面的探索,显示了自由诗体的句法与章法趋于简约化的倾向;

另一方面,小诗体也表现了诗人捕捉自己内心世界微妙感情与感受的努力,不过与浪漫主义的直抒胸臆不同,小诗派诗人往往通过对宇宙事物的描绘赞美,或在自我与宇宙的相互渗透交流中唤起读者的沉思与共鸣,别具韵致。

6、1926年4月冯至的第一本诗集《昨日之歌》作为“沉钟丛刊”之一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昨日之歌》的主要艺术特色是艺术的节制,诗人往往将内心的激情外化为客观的形象,或蕴涵于简单情节的娓娓叙述中。

6、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序》中称赞冯至不仅抒情诗写得颇具特色,而且叙事

诗也“堪称独步”。冯至二十年代的叙事诗有三个显著特点:

其一、题材皆取自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

其二、所描写的皆为凄婉动人的爱情悲剧。这反映了“五四”后进步青年对爱情自由和婚姻自主的愿望与渴求。

其三、诗歌形式上工整精巧。

7、闻一多在《?女神?之地方色彩》一文中对《女神》进行了批评,反对郭沫若关于诗只是“一种自然流露”、“不是?做?出来的,只是?写?出来的”的主张,提出“自然的不都是美的,美不是现成的。其实没有选择便没有艺术,因为那样便无以鉴别美丑了”,强调要“诚心诚意的试验作新诗”。以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诗派终于推动新诗创作进入了一个“自觉”求“美”的时期,对新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8、1926年4月,徐志摩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和闻一多明确提出了现代新格律诗理论,在他们周围聚集了朱湘、刘梦苇、饶孟侃、林徽因、于赓虞、孙大雨等大批诗人,他们积极尝试新格律诗的创作,新格律诗派,即“新月诗派”开始形成。《诗镌》时期一般被认为“新月诗派”前期。1928年3月,徐志摩、梁实秋等人在上海创办《新月》月刊,1931年徐志摩又同陈梦家创办《诗刊》季刊。他们在“新月”的旗帜下新

集结了一批年轻的诗人如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邵洵美等,继续探索新格律诗的创作。上海时期的活动与创作,一般被称为后期“新月诗派”。

9、新格律诗派的艺术主张:

(1)本质的醇正:强调诗歌“表现自我“。

(2)情感的节制:提出了“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

(3)格律的谨严:提出“和谐”与“均齐”的审美特征和“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的三美要求。

10、新格律诗派对中国新诗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总的说来新月诗派的艺术主张克服了“五四”新诗感情直露、泛滥的倾向,纠正了前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漫自由的混乱局面,使新诗趋于精炼和集中,具有了相对规范的形式,巩固了新诗的地位。此后格律体的新诗与自由体的新诗一直成为新诗两种主要诗体,互相竞争,又互相渗透,对新诗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1、闻一多本名闻家骅,1923年出版诗集《红烛》,1928年出版诗集《死水》。

12、徐志摩诗歌的艺术魅力:

(1)追求着爱、自由和美的理想,这种追求贯穿着他前期大部分诗歌。

(2)他在表达这种信仰和追求时能使主观的情思和客体的神韵、形态

相契合,总能凭借着天才的想象和灵感,在不经意之间抓住主客观之间的契合点,创造出新颖、贴切而又十分自然的意象。

(3)徐志摩对诗歌的外在形式的美也有特殊的敏感,作为新格律诗派的代表诗人,他同闻一多一样讲究诗歌的“三美”

总之,徐志摩的诗歌神思飘逸,想象丰富,意象新奇;韵律谐和,色彩明丽形式整饬,而又富于变化,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第六讲散文(一)

1、鲁迅在30年代曾经说“五四”“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

2、周作人本名周櫆寿,1921年在《晨报副刊》上发表的《美文》一文,文中提倡“叙事与抒情”散文(“美文”),“给新文学开辟出一块新的土地”。

3、周作人自称心头住着两个鬼,一是绅士鬼,一是流氓鬼。所谓绅士的态度主要指其平和冲淡,追求闲适趣味的人生态度和审美取向;流氓的精神主要指其内心浮躁凌厉的叛逆冲动。

两者表现在其散文创作中,形成了“浮躁凌厉”和“平和冲淡”两种风貌。

4、举例谈谈周作人散文平和冲淡的艺术特色:

(1)、平和冲淡首先表现为感情上的淡化。

(2)、其次表现为为文爱好天然,崇尚简素

(3)、再次还表现为坦诚亲切随意的“闲话风”。

(4)、平和冲淡不是寡淡无味,周作人的散文小品是平淡而不枯槁,平淡而有味。首先,虽然他常常在文中淡化感情,但并非无情,相反常常让人感到一种别样的深情。其次,他强调小品文必须“有知识与趣味的两重的统制”,而且追求“趣味”的丰富性,主要可归为“雅趣”与“谐趣”,前者有浓重的士大夫文人印记,主要体现为一种审美的生活方式和“中庸”的人生态度;后者则指平民趣味、民间趣味。

5、冰心体”的特点:“以行云流水似的文字,说自己心中要说的话,倾诉自己的真情,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显示出清丽的风致”。

6、40年代的张爱玲公开宣称不喜欢冰心的散文,以为含有太浓重的“新文艺腔”。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新文艺腔”?

首先要承认,“冰心体”散文的确是伴随着“新文艺腔”的。“新文艺腔”主要指一种做作、不自然的文风,以及与现实及现实语言都有一定距离的、书面化的语

言方式。冰心的散文在内容上主要局限于她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和感受,单纯、天真,但和现实人生相距较远,在语言上则以典雅的旧文字为根基,又较多地吸收了西文的语法结构,书面化的色彩较强,有刻意雕饰的痕迹。

其次,要从“冰心体”产生的“语境”上来认识这种“新文艺腔”。在白话文学初期大多数作家有意识地借鉴口语的环境下,新文学往往受人诟病,被讥为“粗俗”,而“冰心体”散文在融合中西古今的基础上向大家显示了现代白话散文也能做到典雅、明丽、凝练,成为“美文”。没有这种早期的“新文艺腔”,也就不会有后来真正成熟的“新文艺”。

7、朱自清的抒情散文的特点:

首先,其散文可以分为记人和写景两类,无论是记人还是写景,他所抒发的情感多是当时社会环境下普通知识分子的沉痛隐忧之情。朱自性严谨、温和、忠厚、认真,表现在散文创作中自然难以形成浪漫洒脱旷达,或壮怀激烈、激昂慷慨,嬉笑怒骂的风格,而是呈现出一种“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温柔敦厚的风格特色。

其次,朱自清的写景散文擅长于运用工笔与重彩相配合的方法,创造出一种如诗如画的意境。另外,他的写景散文在遣词造句上精益求精,讲究词藻的修饰,多比喻、通感,喜用叠词,讲究语言的声韵美。

再次,他的记人散文则朴实无华,达到了返朴归真的艺术境界。

8、丰子恺上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写小品,这一时期的散文结集有《缘缘堂随笔》。日本评论家称他是“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佛理玄思、儿童崇拜是丰子恺早期散文交错展开的两个主题,是他不满现实而试图避开现实的两种表现。

9、丰子恺散文的艺术风格:丰子恺散文采用随笔体,书写随意,灵活自由。他信奉“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主张,力主自然、率真的创作态度,随意挥洒,自然天成,浑然一体。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模考试卷 课程代码:0053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作家中,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是() A.郁达夫 B.叶绍钧 C.赵树理 D.吴组缃 2.下列人物形象中,属于小说《子夜》的是() A.兰花 B.沙子龙 C.赵伯韬 D.赵玉林 3.下列小说中,深刻地说明了“在黑暗的社会里,恋爱和婚姻问题不可能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的最终解决,不能仅靠着个性的解放”的作品是() A.《小城三月》 B.《莎菲女士的日记》 C.《围城》 D.《伤逝》 4.下列采用漫画式的夸张手法来描写人物的小说作品是() A.《华威先生》 B.《在其香居茶馆里》 C.《小二黑结婚》 D.《断魂枪》 的是() 5.下列关于小说《荷花淀》的叙述,错误 .. A.以抗日战争时期冀中人民的斗争生活为背景 B.歌颂了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美丽心灵 C.全篇洋溢着战斗的乐观主义的革命激情 D.语言华丽、具有深刻的寓意 6.下列属于诗歌《凤凰涅槃》的主要思想资源之一的是() A.唯物主义 B.泛神论 C.民族主义 D.现实主义 诗歌《死水》的特征的是() 7.下列不属于 ... A.音乐美 B.建筑美 C.悲剧美 D.绘画美 8.下列对诗歌《再别康桥》所抒发的情感的概括最恰当的是() A.抒发了因“康桥理想’’的幻灭而无限哀伤的情怀 B.抒发了诗人对林徽因的无限思念之情 C.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强烈的不满情绪 D.表达了诗人强烈地希望在康河的柔波里作一条水草的愿望 9.下列对《断章》特点的概括,正确的是() A.情感浓烈 B.格律严整 C.表露直白 D.哲理深邃 10.下列诗歌作品中,采用了以人拟物的表现手法的是()

3.5《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大路《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发表于1917年1月《新青年》的《文学改良刍议》,其作者是(C)。 A.鲁迅 B.陈独秀 C.胡适 D.李大钊 2.《人的文学》的作者是五四时期因倡导“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而名声大振的(B)。A.鲁迅 B.周作人 C.胡适 D.沈雁冰 3.小说《湖畔儿语》以儿童的视线和体验,讲述一个苦难家庭的故事。其作者是(D)。A.冰心 B.冯文炳 C.鲁迅 D.王统照 4.体力劳动和人生磨难没有摧垮她,关于地狱之有无,是否会在死后被两个男人用大锯锯开,以及作为再嫁的寡妇是否有资格参加祭祖祝福,才是她的精神支柱。这个人物是(D)。A.阿Q B.孔乙己 C.闰土 D.祥林嫂 5.在《沉沦》问世十余年后,有人说“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万年的背甲里面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为什么?就因为有这样露骨的真率,使他们感受着作假的困难。”这人是(B)。 A.苏雪林 B.郭沫若 C.郑伯奇 D.周作人 6.1919年初,北京大学傅斯年?罗家伦等学生创立了(B)。 A.青年杂志社 B.新潮社 C.文学研究会 D.创造社 7.叶绍钧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是写于1928年的( D)。 A.《隔膜》 B.《潘先生在难中》 C.《火灾》 D.《倪焕之》 8.文学研究会重要的小说家,除由新潮社而来的叶绍钧和俞平伯外,还有冰心、落华生等,其中,落华生是指()。 A.王统照 B.庐隐 C.许地山 D.许杰 9.诗界第一位发难者就是被称为“中国新诗的第一人”的(B)。 A.郭沫若 B.胡适 C.刘半农 D.鲁迅 10.1921年诗集《女神》出版,宣告了新诗的最终形成。《女神》的作者是(A)。 A.郭沫若 B.胡适 C.刘半农 D.鲁迅 11.1917年1月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这是倡导文学革命和新诗理论建设的第一篇文章,其作者是(B )。 A.周作人 B.胡适 C.陈独秀 D.鲁迅 12.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诗集是(C)。 A.《冬夜集》 B.《女神》 C.《尝试集》 D.《雪朝》13.《教我如何不想她》流传甚广,并首次使用“她”字,经赵元任谱曲后,成为传唱至今的流行歌曲,这首诗的作者是(C)。 A.郭沫若 B.胡适 C.刘半农 D.鲁迅 14.文学研究会丛书中的第一部个人诗集《将来的花园》的作者、文学研究会诗人中最受推崇的诗人是(B)。 A.朱自清 B.徐玉诺 C.郑振铎 D.叶绍钧 15.在众多小诗的作者中,最重要的诗人是深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的(D)。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期末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由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王统照、许地山、朱希祖、蒋百里、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叶绍钧等十二人发起。会刊为《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等,文学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理论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创作多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特别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示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冲突。写法上倾向于现实主义,重视并强调实地观察和如实描写。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2.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最初成员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穆木天、张凤举、徐祖正、陶晶孙、何畏等。先后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作月刊》、《洪水》等十余种刊物。他们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的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追求文学的美感,同时注重文学表现时代的使命,对旧社会不惜加以猛烈的炮火,后期转向提倡“表同情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创作方法上倾向浪漫主义,侧重自我表现,有浓重的抒情色彩。 3.新月社:1923年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有胡适、陈源、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多为英美留学生。最初开展戏剧活动,1925年以徐志摩为核心逐渐形成新月诗派。重要刊物有《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前期新月派提倡新格律诗,因此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他们致力于新诗艺术形式的探索,促使新诗艺术上走向成熟,创作上倡导新格律诗,对中国新诗发展有较大贡献。 4.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办有《语丝》周刊。主要成员有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冯文炳、俞平伯等。语丝社的文学主张是提倡自由思想、独立判断和美的生活。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以倡导这种文体而获“语丝派”的称号,创造的着重社会批评与文化批评、任意而谈的随笔文体,又称为“语丝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017年4月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真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 课程代码:00530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 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小说《潘先生在难中》结尾处叙写潘先生赞颂军阀这一细节所反映的是【】 A.小市民苟且偷安的心理 B.普通民众淳朴宽厚的秉性 C.小市民爱憎分明的立场 D.普通人坚韧顽强的生存力 A 解析:潘先生形象分析 (1)性格:刻画潘先生自私、卑琐的性格, 苟且偷安、逆来顺受的人生态度, 对其全部心思只在“四条性命,一个皮包” 的庸俗卑琐人生的批判, 体现了小市民、小知识分子灰色而卑琐人生的典型形象。 (2)形象意义:刻画潘先生的病态人生,

既是对潘先生自私卑琐人生的批判, 也是对军阀混战社会的批判。 2.小说《小城三月》中故事的叙述方式是 A.第三人称叙述 B.第一人称叙述 C.第二人称叙述 D.第一人称与第二人称叙述交织 B 3.小说《铸剑》叙事的核心线索是 A.黑衣人为眉间尺复仇 B.眉间尺为黑衣人复仇 C.眉间尺为父亲复仇 D.黑衣人为王复仇 C 4.最能体现郭沫若泛神论思想的诗篇是 A.《天狗》 B.《凤凰涅槃》 C.《天上的街市》 D.《静夜》 B 5.下列选项,出自诗歌《死水》的一组意象是 A.烂铁破铜铁罐 B.桃花菊花青荐 C.青蛙花蚊苍蝇 D.珍珠泥土青蛙 A 浙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第1页(共7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 1、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究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2、1917年2月《新青年》发表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陈独秀把晚清以来的文学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 3、钱玄同在致《新青年》的信中,以语言进化的角度说明白话取代文言的历史必然性,刘半农与钱玄同(化名为王敬轩)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 4、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从人性、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要求新文学的内容,倡导新文学内容要从“肉”与“灵”的统一中去表现“人”;在另一篇《平民文学》中提出“人生的艺术派主张”,又提出“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创作准则。 5、文学革命的实绩最主要在于创作,文学革命带来文学观念、内容、语言载体、形式各方面全面的革新与解放。 【《学衡》派: 1、发起人及时间地点:1922年,南京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创办了《学衡》杂志,因诸人观点态度相近,被称为《学衡》派 2、主张:尊崇中国的古圣贤者,以融贯中西古今的姿态,标榜“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思想稳健保守,是“穿西装的复古派”。 3、代表作: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吴宓、胡先骕《论新文化运动》《评<尝试集>》】(3)新文化阵营与章士钊《甲寅》上的复古论调的论争。 13、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1)自晚清以来的被压抑着的现代性获得了最大的生机,形成了新的文化与文学观念,开创了新的主题领域与人物形象谱系; (2)五四文学革命全面革新文学语言、文体形式,奠定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审美价值取向和多元并存的接受心理基础; (3)五四文学增添了世界维度,建立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自觉的借鉴、吸收外国文学及文化的营养,形成了面向世界而又有本土特点的开放性现代文学; (4)五四形成的现代作家队伍是以后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创作的主体力量,这批作家和他们开创的文学内容及形式形成了新的现代传统,这一传统的赓续是文学现代性的基本保证。第二章20年代小说(一) 1、问题小说代表作家:叶绍钧、许地山、冰心、王统照、庐隐等 (1)冰心:“爱的三部曲”《超人》、《烦闷》、《悟》,其中《超人》(1921)标志着冰心对社会问题开出了她的“药方”,这就是“爱的哲学”(爱、童心、自然是“爱的哲学之鼎的三足”)(2)庐隐:中篇《海滨故人》《或人的悲哀》;短篇《丽石的日记》;长篇《象牙戒指》《女人的心》《归雁》《云鸥情书集》《庐隐自传》等,风格感伤,基调悲戚,与郁达夫同为新文学抒情小说开拓者。 (3)王统照: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山雨》(1933) (4)叶绍钧:20年代出版了《隔膜》《城中》等5个短篇小说集;《倪焕之》(1928)是其唯一长篇小说,显示现实主义趋向,被誉为“扛鼎的工作”。 叶绍钧小说以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了写实主义特征。同时与讽刺兼备,是叶绍钧对小市民知识分子用笔的基本特色。 叶绍钧还是现代中国童话的开山者。鲁迅对其评价:“叶绍钧先生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出了一条自己的创作的路的。”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复习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资料 一、填空题1?、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标志前期最高成就。 2、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3、沈从文是京派小说的领衔者,《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一部带“牧歌”情味的乡土小说。?4、曹禺生命三部曲《雷雨》《日出》《原野》。?5、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6、丁玲前期代表作《沙菲女士的日记》,后期代表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二、名词解释 1、新文化运动------1917年,《新青年》由上海迁京。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这场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起始。其本质上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并于1919年借“五四”运动将整个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 2、问题小说------1919年初,《新潮》杂志创办。当时全社会都来探究“人生究竟是什么”这样严肃的问题,读者要求小说能尖锐地提出他们所关注的各类社会问题,也并不企望文学一定给予多么明确的回答。罗家伦的《是爱情还是痛苦》、俞平伯的《花匠》、叶圣陶的《这也是一个人?》等,显露了“问题小说”的端倪。冰心在《晨报副刊》上发表《斯人独憔悴》等,正式开创“问题小说”的风气。到1921年文学研究会成立,公开倡导文学“表现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更将“问题小说”的创作引向高潮。其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作为思想启蒙运动的“五四”本身,闪出思想解放的理性之光,它造就了“思考的一代”。其次其出现受到欧洲、俄国表现社会人生为主的直接刺激。特征:它流行的时间不长,却是典型的“五四”启蒙时代的产物。其探问人生的终极,关顾每个人的人生价值、生存真谛,比较形而上些,“虚”些。作者的生活视野还比较狭窄,题材局限于小知识分子的生活圈,大部分作品从一般的社会命题出发,结合了一点生活经验,真正从刻骨的生命体验入手,用力开掘的作品尚不多,概念化、简单化。 3、三美------闻一多“新诗格律化”的主张,鼓吹诗的“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绘画美强调诗画相通。 4、语丝派------以1924年创刊的《语丝》杂志为创作集结地,鲁迅和周作人都是“语丝派”的核心作家。他们坚持思想革命,主要成就是短小犀利的杂感,其批评的文字中“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是所谓的“语丝文体”。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但应该产生怎样的'新',却并无明白的表示,而一到觉得有些危急之际,也还是故意隐约其词”。 5、后期新月派------是前期新月派的继续与发展。它以1928年创刊的《新月》月刊新诗栏及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其基本成员除前期新月派的徐志摩、饶孟侃、林徽因等老诗人外,主要有陈梦家、方玮德等南京中央大学学生为基干的南京青年诗人群,以徐志摩为主要旗帜的。其创作主张:“单讲外表的结果只是无意义乃至无意识的形式主义”,“一首诗的字句是身体的外形,音节是血脉,'诗感'或原动的诗意是心脏的跳动,有它才有血脉的流转”,仍然采用了“内容”与“形式”的二分法,其重点的转移是明显的。这同时就意味着对闻一多所坚持的“格律是艺术的必须的条件”的立场的一种松动。要回到内心世界,回到诗的艺术世界中,强调抒情诗的创造。 6、新感觉派------30年代在上海都市读者群中风靡一时,是第二代海派,是中国最完整的一

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

一、填空 1曹禺,原名万家宝,字小石,在清华读书时有“小宝贝儿”的绰号。代表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2 赵树理,现代著名小说家、人民艺术家。代表作《小二黑结婚》《灵泉洞》。 3丁西林(1893-1974)中国剧作家、物理学家、社会活动家。独幕喜剧《三块钱国币》,《一只马蜂》,《压迫》。 4茅盾,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和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主要作品《子夜》,《蚀》,《林家铺子》。 5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大师、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代表作品《家》、《春》《秋》。6鲁迅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三、人物形象 1、《祝福》中的“我”是什么样的人?是不是鲁迅? 小说中的“我”是贯穿故事始终的叙述者,是经过作者典型化的艺术形象,不能看作是作者自己,但是“我”在许多方面表现了五四时期鲁迅的思想。鲁迅正是通过“我”来表现对祥林嫂的同情和对封建礼教的控诉的。 “我”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是一个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并富有正义感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憎恶旧社会,同情被压迫者,这是“我”的性格中的主要方面。“我”的性格中也流露了某些软弱无力和无可奈何的自我解嘲,说明作为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他已意识到吃人的旧社会非推翻不可,却还没有明确找到推翻它的力量和道路。 2、分析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 周朴园是一位既有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又有封建专制思想的新兴资本家形象。他的性格特征,主要是通过他与侍萍、蘩漪两位女性形象以及他与鲁大海等人物的关系表现出来的。周朴园与侍萍的关系以及感情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以前一般认为,周朴园从一开始就只是封建家庭的纨裤子弟,他与侍萍的关系充分暴露了他虚伪的本质,他的行为也就是“始乱终弃”的典型,先诱骗了侍萍,后又为了与门当户对的小姐结婚而抛弃了她,只是当他知道侍萍投河自杀后才为了自己的良心而产生了忏悔之情。但现在一般认为,周朴园在年轻的时候也是受新思想影响的年轻人,也曾有过想挣脱封建家庭的束缚,要追求自由恋爱和婚姻的理想,因此,他对侍萍的爱是有过真情实感的,只是同《家》中的觉新等许多封建家庭的子弟一样,性格中也有懦弱的一面,不能与自己出身的阶级彻底决裂,最终又回到封建的阵营之中,背叛了侍萍,也背叛了自己的理想。因此,他对侍萍的思念也不能就说是一种虚伪的表现。而当侍萍出现在他面前时的翻脸,也正是他不敢面对现实,也不想改变自己现状的懦弱的表现。作家通过周朴园与侍萍的关系,主要考察了他的历史,而通过他与蘩漪的关系,则集中展示了他在现实中作为一个封建专制家长的表现。而他与鲁大海,以及与鲁贵等人的关系,又从不同的侧面补充了他作为一个资本家的本质特点。 3、侍萍 侍萍是《雷雨》中的一个人物。她是旧社会的下层妇女。她纯朴善良、顽强有骨气,在她一生的遭遇中,集中表现了下层妇女所受的深重苦难。周朴园对她始乱终弃,她投河自尽遇救。三十年来她顽强挣扎生存,嫁给了周家的下人鲁贵生了女儿四凤。她的心愿是女儿决不能重蹈自己的路。当重新遇周朴园后,有骨气的撕碎周朴园想赎罪的五千元支票,决定立即带四凤走。当她知道周萍和四凤的关系后,决定让他们走,走的愈远愈好,并且永远不要回来。她把这一切都归罪于命运。侍萍身上集中了很多不幸,但她从来不想这些不幸的根

《中国现代文学史》汇总

《中国现代文学史》概要 (这里是详细讲稿,突出重点,内容精当,有完整练习和全部答案,后有模拟题) 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学习本章的目的与要求 本章综述了1917年文学革命开始至1949年9月30日止的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状况,对三个时期现代文学的流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描述。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对现代文学发展概况有基本的了解。对每个阶段重要的文学现象、文学论争、文学流派及思潮状况要重点掌握。第一节文学革命的兴起(1917~1920) 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晚清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梁启超、黄遵宪等人发起的诗界革命;梁启超倡导的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裘廷梁等的白话文运动。 文学革命的发生历背景及其过程。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开始。《新青年》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道德,思想启蒙运动如火如茶展开。1917年1月,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发表,2月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发表,文学革命由此兴起。钱玄同、刘半农纷起响应,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确立文学革命的方向,鲁迅《狂人日记》发表,震惊文坛。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了“八事”主张,以进化论的眼光断定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并旗帜鲜明地反对拟古主义和摹仿主义创作风气。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为建设新文学的宗旨。胡适的《尝试集》是第一部白话新诗集。他的《终身大事》是最早的白话戏剧。 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提出文学改革主张。他的态度比胡适更为坚决。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中,他表明了鲜明的政治及文学立场。 周作人1918年发表了《人的文学》,反对封建的非人的文学。他的《平民文学》则强调了新文学应以表现普通人的真挚的思想情感为主,标志着人生派文学的发端。 1917~1920年文学革命时期的文学思潮,以现实主义为主潮,浪漫主义也有所发展,代表人物是郭沫若,现代主义掺杂其中。 “五四”时期的封建复古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是林纾(琴南)。1919年,他发表《致蔡鹤卿书》,攻击新文化运动,又发表小说《荆生》,《妖梦》影射和攻击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蔡元培在《答林君琴南函》中提出了著名的“思想自由原则”和“兼容并包主义”。 文学革命是一场彻底反封建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革命,它实现了文学内容和形式的双重革新,使中国文学从禁锢束缚状态走向开放。开创了中国文学一个崭新的时代。 第二节新文学社团的涌现和多元的文学新思潮 1921年以后,文学革命篷勃发展,社团和报刊大量涌现。 1912年文学研究会成立,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社团,其主要文学主张是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对新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1921年创造社成立,是文学革命中出现的最大的浪漫主义社团。在文艺思想上倾向于浪漫主义,提倡文学无目的论,反对文学的功利主义。1925年后,创造社转向提倡革命文学。1923年成立的新月社也是一个浪漫主义的社团。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在《晨报副刊·诗镌》上提倡新格律诗,提出“三美”主张,后被称为新月诗派,他们使中国新诗走上了较为严谨的发展道路。1928年以后的新月派提出“健康”与“尊严”的原则,与左翼文学发生论争。 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等,致力于现代白话散文的创作。

2020年4月浙江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 课程代码:10004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语出鲁迅小说《_________》。 2.《断魂枪》刻画了老拳师_________形象。 3.在《菉竹山房》中,作者竭力渲染阴森恐怖的气氛、收到出奇制胜的艺术效果的情节是_________。 4.废名的《桃园》塑造了一个对美的渴望与追求的十三岁小姑娘_________。 5.“算作是向一个阶级的告别词”的诗是《_________》。 6.闻一多是我国最早提倡新诗_________化的诗人。 7.叶圣陶对《雨巷》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 8.《鹰之歌》中女友说:“鹰能在黎明里飞,也能在_________”。 9.《蛇与塔》中说,“祭塔”是中国老百姓“_________的观念所产生的创作”。 10.《屈原》第五幕第二场出现的屈原的抒情独白《_________》,是光明的颂歌,也是声讨黑暗的战斗檄文。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鲁迅笔下的未庄出自( ) A.《祝福》B.《孔乙己》 C.《阿Q正传》D.《伤逝》 12.《李有才板话》是_________的作品。( ) A.叶圣陶B.路翎 C.沈从文D.赵树理 13.华威先生在演讲中屡屡强调要“认定一个领导中心”指的是( ) A.国民党蒋介石B.中国共产党 C.抗日群众团体D.华威先生的领导 1

中国现代文学史期末试题练习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D) A.《语丝》 B.《小说月报》 C.《创造》季刊 D.《新青年》 2.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是C) A.南国社 B.春阳社 C.春柳社 D.民众戏剧社 3.左联成立后,文坛上出现的“民族主义文学”是一个(A) A.国民党的文学派别 B.民族主义者的文学派别 C.抗日救亡的文学派别 D.民族统一战线的文学组织 4.郭沫若的诗集《恢复》写于(D) A.“五四”时期 B.“五卅”时期 C.北伐大革命高潮时期 D.大革命失败后 5.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特色是(D) A.忠于历史事实的客观描绘 B.戏说历史的主观编造 C.赋予历史以象征色彩 D. 浪漫主义和诗情 6.“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C ) A.美国文学 B.中国古代文学 C.俄国文学 D.日本文学 7.郁达夫30年代的小说《迟桂花》主要表现了(C) A.反帝反封建的思想 B.性苦闷的情绪 C.隐逸的思想 D.追求革命的思想 8.朱自清发表于“五四”之后的抒情长诗是(A ) A.《踪迹》 B.《毁灭》 C.《火把》 D.《北游》 9.许地山的《空山灵雨》是(B) A.小说集 B.散文集 C.童话集 D.诗集 10.老舍所属的民族是( D.满族 11.《爱情三部曲》指的是(C) A.《新生》、《萌芽》、《灭亡》 B.《雾》、《雷》、《电》 C.《雾》、《雨》、《电》 D.《雨》、《电》、《雷》 12.巴金创作于抗战时期的作品是(C) A.《灭亡》、《新生》 B.《激流三部曲》 C.《火》三部曲 D.《爱情三部曲》 15.下面属于沈从文小说《边城》的一组人物是(A ) A.翠翠船总傩送老船夫 B.夭夭傩送老船夫天保 C.翠翠王团总老船夫滕长顺 D.萧萧傩送船总老船夫 16.沈从文小说《丈夫》表现的思想内涵是(B) A.对封建男权主义的批判 B.对穷苦人不幸命运的同情与追问 C.对都市文明的批判 D.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17.曹禺描写复仇的一部话剧是(C) A.《雷雨》 B.《日出》 C.《原野》 D.《北京人》 18.下面属于《雷雨》的一组人物是(B) A.周朴园侍萍愫方 B.周朴园鲁大海四风 C.陈白露蘩漪周朴园 D.周萍蘩漪方达生 19.曹禺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社会的剧作是(B) A.《雷雨》 B.《日出》 C.《北京人》 D.《原野》 20.长篇小说《光明在我们的前面》的作者是(A) A.胡也频 B.柔石 C.洪灵菲 D.茅盾 21.散文集《画廊集》的作者是(A) A.李广田 B.何其芳 C.陆蠡 D.丽尼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上)

丁西林剧作特色 (1)独特的戏剧观念。着意于对世态人情的含有温情的微讽,追求和谐、互补和相对的合理性。(2)对“欺骗”、朦胧与多义的嗜爱。(3)别出心裁的结构。其戏剧的结构通常采用“二元三人”模式。(4)机智、简洁、幽默的戏剧语言。 中国现代文学史 导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 1、文学史,就是在创作主体、创作对象(文学形象)、接受主体(阅读与批评)的三个层面上,实践与表现着对人的不断发现。 2、“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革命观念都是有梁启超倡导的。 “诗界革命”在梁启超1899年的《夏威夷游记》中提出。 “小说界革命”在梁启超1902年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出。 3、清末小说四大杂志《新小说》、《绣像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林》。 4、民初小说以鸳鸯蝴蝶的言情结合休闲通俗的《礼拜六》风格为主流。 民初言情小说的代表作:徐枕亚《玉梨魂》 鸳鸯蝴蝶派作家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五虎将”):徐枕亚、李涵秋、包天笑、周瘦鹃、张恨水,其作品“四大说部”《玉梨魂》、《广陵潮》、《江湖奇侠传》、《啼笑因缘》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 1、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究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2、1917年2月《新青年》发表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陈独秀把晚清以来的文学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 3、钱玄同在致《新青年》的信中,以语言进化的角度说明白话取代文言的历史必然性,刘半农与钱玄同(化名为王敬轩)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 4、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从人性、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要求新文学的内容,倡导新文学内容要从“肉”与“灵”的统一中去表现“人”;在另一篇《平民文学》中提出“人生的艺术派主张”,又提出“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创作准则。 5、文学革命的实绩最主要在于创作,文学革命带来文学观念、内容、语言载体、形式各方面全面的革新与解放。 6、20年代的三次文学论争: (1)1919年3月,北京大学旧派人物刘师培、黄侃等人办《国故》杂志,与《新青年》、《新潮》相抗衡,近代翻译文学家先驱林纾,旧文学观念顽固,视文学革命为洪水猛兽。 (2)1922年,新文学阵营与《学衡》派进行了斗争。 【《学衡》派: 1、发起人及时间地点:1922年,南京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创办了《学衡》杂志,因诸人观点态度相近,被称为《学衡》派 2、主张:尊崇中国的古圣贤者,以融贯中西古今的姿态,标榜“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思想稳健保守,是“穿西装的复古派”。 3、代表作: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吴宓、胡先骕《论新文化运动》《评<尝试集>》】(3)新文化阵营与章士钊《甲寅》上的复古论调的论争。 7、文学研究会:(受俄国和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影响)

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

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 学作品选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题后的括号。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春末闲谈》中用作喻体来揭露反动统治者的麻痹术的动物是() A.蜘蛛 B.青虫 C.螟蛉 D.细腰蜂 2.下列属何其芳创作的作品集是() A.《画梦录》、《翦拂集》 B.《夜歌》、《画梦录》 C.《泥土的歌》、《画梦录》 D.《雅舍小品》、《预言》 3.在鲁迅小说《铸剑》中,与国王有杀父之仇的人物是() A.宴之敖 B.眉间尺 C.王后 D.黑色人 4.塑造了曹七巧这一人物形象的作家是() A.丁玲 B.张爱玲 C.丽尼 D.冰心 5.下列作品中,属于自传体小说的是()

A.《祝福》 B.《呼兰河传》 C.《围城》 D.《边城》 6.朱自清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行文线索是() A.天气变化 B.作者的想象 C.桨声灯影 D.作者的情绪 7.著名的抒情独白《雷电颂》出自() A.曹禺剧作《雷雨》 B.郭沫若剧作《屈原》 C.曹禺剧作《日出》 D.郭沫若剧作《虎符》 8.“努力!努力!/努力望上跑!”出自诗篇() A.《发现》 B.《天上的市街》 C.《山》 D.《上山》 9.散文《白马湖之冬》写白马湖的冬天,着眼于它的() A.雪 B.宁静 C.风 D.恐怖 10.下列反复抒写“我忘却忧愁而感觉奋兴”的作品是() A.《一种云》 B.《雨前》 C.《风景谈》 D.《鹰之歌》 11.戴望舒的抒情诗《雨巷》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 A.比喻 B.夸张 C.象征 D.拟人 12.“五四”时期小诗派的代表诗人是() A.徐志摩 B.冰心

2018年尔雅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祝福》收录在()。(1.0分)1.0 分 A、 《呐喊》 B、 《彷徨》 C、 《而已集》 D、 《坟》 我的答案:B 2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以散文为主的文学刊物是()。(1.0分)1.0 分A、 《宇宙风》 B、 《七月》 C、 《现代》 D、 《语丝》 我的答案:D 3下列不属于老舍的作品是()。(1.0分)1.0 分 A、 《骆驼祥子》 B、 《二马》 C、 《围城》 D、 《猫城记》 我的答案:C 4《创业史》的作者是()。(1.0分)1.0 分 A、 茅盾 B、 周而复 C、 柳青 D、 老舍 我的答案:C 5废名的作品是()。(1.0分)1.0 分 A、 《竹林的故事》

《南行记》 C、 《春桃》 D、 《酒后》 我的答案:A 6鲁迅认为“一个作者,用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但自然也必须是艺术的地——写出或一群人的或一面的真实来,这被写的一群人,就称这作品为()。”(1.0分)1.0 分 A、 讽刺 B、 曲笔 C、 批判 D、 幽默 我的答案:A 7下列不属于巴金爱情三部曲的作品是()。(1.0分)1.0 分 A、 《雾》 B、 《雨》 C、 《电》 D、 《寒夜》 我的答案:D 8郁达夫的代表作是()。(1.0分)1.0 分 A、 《沉沦》 B、 《茶馆》 C、 《尝试集》 D、 《守岁》 我的答案:A 9下列人物不属于《雷雨》的是()。(1.0分)1.0 分 A、 繁漪 B、 周朴园

鲁侍萍 D、 魏福生 我的答案:D 10《小二黑结婚》的故事原型是()。(1.0分)1.0 分 A、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B、 岳冬至事件 C、 郝桂女从军 D、 小裁缝事件 我的答案:B 11下列不属于东北作家群的作家是()。(1.0分)1.0 分 A、 萧红 B、 萧军 C、 骆宾基 D、 郁达夫 我的答案:D 12“女结婚员”这一称呼出现在下列哪部小说中?()(1.0分)1.0 分A、 《红玫瑰与白玫瑰》 B、 《茉莉香片》 C、 《金锁记》 D、 《花凋》 我的答案:D 13问题小说的特点是()。(1.0分)1.0 分 A、 感性化 B、 理性化 C、 艺术化 D、 个人化

中国现代文学1复习资料一

中国现代文学1复习资料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被誉为“五四”文学革命的宣言书与动员令的文章是写的《》。 2、鲁迅的第一篇小说是用写的《》。 3、郭沫若的《女神》三部曲包括了《女神之再生》、《》与《》三部诗剧。 4、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新诗集是的《》。 5、新诗《太阳吟》的作者是社诗人。 6、周作人的主要倡导文学革命的文章是《》,其后期散文的风格是。 7、中国新文学史上最早介绍西方话剧的团体是年成立于日本的。 8、“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出自 的诗歌《》。 9、1928年倡导“无产阶级文学革命”运动的社团主要有 和。 10、茅盾的第一部小说《蚀》三部曲包括了《》、《动摇》与《》。 二、选择题(20分) (一)单项选择(2*5,10分) 1、《什么是新文学》的作者是() A 胡适 B 陈独秀 C 李大钊 D 鲁迅 2、文学研究会成立于() A 1915年 B 1916年 C 1919年 D 1921年 3、新文学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 A 《倪焕之》B《黄昏》 C 《阿Q正传》 D 《冲击期化石》 4、“新月社”的盟主是() A 徐志摩 B 胡适 C 闻一多 D 朱湘 5、同名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作者是朱自清与() A 胡适 B 刘半农 C 俞平伯 D 周作人 (二)多项选择(5*2,10分) 1、下列作家中属于创造社的有() A 郭沫若B郁达夫 C 田汉 D 鲁迅 2、下列诗歌中,属于郭沫若的有()

A 《天狗》B《匪徒颂》 C 《雪花的快乐》 D 《炉中煤》 3、《阿Q正传》中阿Q的性格特点有() A 自高自大 B 自信坚决 C 自轻自贱 D 灵活善变 4、下列作家中属于早期白话诗人的有() A 胡适 B 刘半农 C 俞平伯 D 周作人 5、下列人物中属于茅盾作品中的有() A 吴荪甫 B 潘先生 C 阿多 D 林老板 三、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0分) 1、新格律诗派 2、爱的哲学 3、社会分析小说 4、周作人 四、简述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简析“狂人”的形象。 2、默写《再别康桥》的第三段,并简析该篇诗作的艺术特点。 3、比较朱自清散文与周作人的艺术特色,说明他们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五、分析题(16分): 请结合《死水》一诗说明闻一多先生的“三美”论。 复习资料一参考答案 一、(20*1) 1、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2、文言文《怀旧》 3、《湘累》《棠棣之花》 4、胡适《尝试集》 5、新月闻一多 6、《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平和冲淡 7、1907 春柳社 8、徐志摩《沙扬哪啦》 9、后期创造社太阳社 10、《幻灭》《追求》 二、选择(20分) (一)单选(5*2) 1、C 2、D 3、D 4、A 5、C (二)多选(5*2) 1、 ABC 2 、ABD 3、AC 4、ABCD 5 、ACD 三、名词解释(5*4)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201910真题(含解析)

2019年10月全国自学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试试题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晨报副刊》以连载的形式刊出的鲁迅小说是 A.《阿Q正传》 B.《铸剑》 C.《彷徨》 D.《狂人日记》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阿Q正传》以连载的形式发表于1921年12月至1922年2月的《晨报副刊》,小说成功塑造了阿Q这一艺术典型。P25 2.下列各项,关于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表述正确的是 A.最早表现知识分子和产业工人具有共同命运的小说 B.最早表现女性冲出家庭,实现婚姻自由的小说 C.最早表现留学生活的小说 D.最早表现北京市民日常生活的小说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春风沉醉的晚上》写于1923年,是最早表现知识分子和产业工人具有共同命运的小说。小说里的“我”和女工人陈二妹同住在贫民窟里,两人由相识、猜疑最后走向相互了解相互同情。P34 3.小说《萧萧》描述的生活场景所在地城是 A.东北农村 B.江南农村 C.湘西农村 D.广州郊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萧萧》写于1929年,表现的是湖南湘西农村的生活场景。小说塑造了萧萧这一悲剧的形象。P52 4.小说《春蚕》揭示造成农村经济崩溃的根本原因是 A.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压榨和盘剥 B.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压垮民族工业经济 C.民族资本家对农村自有经济的破坏 D.农民自身的懒惰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春蚕》反映了“一·二八”战争后江南农村经济凋敝、农民貧困化的现实,形象地揭示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压垮民族工业经济,是造成农村经济崩渍的根本原因。P65 5.被茅盾称赞为“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的作家是 A.废名 B.路翎 C.台静农 D.叶圣陶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茅盾曾称赞叶圣陶:“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借助人物自身动作和心理过程,在冷静的描写中寄寓着讽刺、批判的含义,这是小说的另一艺术特色。P44 6.小说《断魂枪》中,王三胜的性格特征是 A.固步自封,偏执狭隘 B.豪爽磊落,与时俱进 C.争强好胜,目光短浅 D.老成持重,处事周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王三胜是沙子龙的大徒弟,性格外露,争强好胜,是其性格的主要特征。他对武艺没有超功利的追求,只是拿武艺混饭吃,当武艺“被狂风吹走了”之后,他便在土地庙拉开了场子,练起了武艺,但不白练。他对沙子龙由崇拜、吹嘘到后来的贬低、蔑视,目的都是为了自己。对沙子龙前后态度的变化中表现了他们肤浅短视的一面。P86 7.小说《小城三月》中翠姨的性格特征是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大全

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1 双簧戏:1、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这场“文学革命”、“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2、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一封信,再由刘半农写答信王敬轩的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2 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1921年成立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代表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青、冰心等。重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理论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主要贡献: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3 创造社:1921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理论主张:尊自我,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浪漫主义特征。 4 新月社:1923年成立,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都是欧美留学生。重要刊物:《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闻一多发表《诗的格律》的理论文章,提出诗歌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以闻一多、徐志摩为首的新格律诗的创作,称为“新月诗派”。 5 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以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文艺思想接近于文学研究会。《语丝》多发表杂文、小品、随笔,形成生动、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鲁迅说《语丝》的基本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6 简述文学革命的成就和意义:文学革命批评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新文学引进了话剧等新的文学体裁,进行了新诗的创建和小说形式的个性,以白话代替文言。文学革命使中国文学从束缚状态走向自由开放,开始向现代化迈进。 7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奠定了新文学的现实主义基础。现代最早、成员最广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其文学思想基本倾向是现实主义。理论上对文坛发生了重要影响;创作方面,创作了许多现实主义小说,有反映社会问题的“问题小说”和反映现实人生的“乡土文学”。除文学研究会外,当时影响较大的语丝社,基本倾向也是现实主义。欧美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在这时期得到大量翻译。 8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异军突起的创作社,拥有一批创作力旺盛的作家,主干人物有郭沫若、郁达夫等。在创作方面有郭沫若的浪漫主义诗歌集《女神》、郁达夫的《沉沦》。当时最重要的新诗流派之一的新月诗派,就诗歌的主要倾向而言,是浪漫主义的。徐志摩《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欧美重要的浪漫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这时期也被大量翻译。 9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中国作家的大多数,选择和接受的主要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但又常吸收现代主义的某些因素于其创作中。象征诗人首推李金发,象征诗的特点:朦胧、含蓄、暗示。无产阶级文学: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