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矿井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为了避免火灾事故发生造成现场混乱,贻误救灾时机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明确各职能部门在火灾发生时的职责和分工,结合本矿实际情况制订从下应急预案。

一、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事故类型及发生的原因

根据热源不同,矿井火,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外因火灾,另一类是内因火灾,内因火灾占火灾总数的90%以上。

1)内因(自燃)火灾是煤等自然物在适当的通风供氧条件下,产生热量积聚,并达到着火点而形成的火灾。特点是它的发生有一个比较缓慢的演变过程,而且有预兆;火源隐蔽,增加了灭火难度。在整个矿井火灾事故中,内因火灾占的比例很大,因而是矿井防灭火工作中的治理重点。

2)外因火灾是由外部高温热源引起起可燃物着火而形成的火灾。特点是发生突然、来势迅猛,如不能及时发现,可能成恶性事故;燃烧往往是在表面进行,如发现及时,还是容易扑灭的。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无法预测,往往出人意料。

2、矿井火灾危害程度分析

矿井火灾是煤矿的严重灾害之一,其危害很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直接威胁井下人员的生命安全。矿井火灾对人的危

害,主要是在火灾发展期间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据国内统计,在矿井火灾事故中遇难人员95%以上是烟雾中毒所致。

2)火灾发生后,形成火风压,出现风流紊乱现象,破坏矿井正常通风系统,使灾情扩大。

3)造成国家资源损失。发生水灾后封闭火区将冻结大量可采煤量,严重地影响矿井服务年限。

4)使财产遭受严重损失,发生火灾后有时会烧毁设备或来不及撤除就被封闭在火区内;从灭火救灾到启封恢复生产,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火灾事故停产所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

5)矿井火灾产生的高温火源可能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井下发生火灾情况千变万化,尤其是火灾的地点不同,特点不同,所采用的方法也不相同,所以处理井下基本原则是:

1)首先撤出灾区和一旦因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而受到威胁地区的人员。

2)抢救遇难人员,采取措施防止烟雾向人员集中的地方蔓延。

3)切断火灾事故区电源,防止处理事故中救护人员触电和发生瓦斯煤尘爆炸。

4)设专人检查瓦斯和风流变化,并控制煤尘飞扬,在有爆炸危险时,立即撤出人员。

5)积极组织人力物力控制火源直接灭火,当直接灭火无效时,应采取隔绝灭火法封闭火区。

6)严密注视顶板变化,防止因燃烧造成顶板垮落和造成风流风量的变化。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组织体系

成立矿井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宋晓红

副总指挥:刘永明曹世明李波

、成员:李治俊高智文席建峰康晋淳抢险救援组、技术组、治安保卫组、医疗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

2、指挥机构及职责

(一)指挥部职责

1)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并按照规定时限和程序,及时向聪子峪乡政府、沁源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事故及抢险救援计划进展情况。

2)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开展抢救计划,力争将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3)根据事故发生的状态,统一部署应急预案的实施计划

采取紧急处置措施。

4)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的发生的变化和出现的新问题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整修订和补充。

5)根据事故灾害情况,内部抢险救援力量不足时,应及时联系沁源县矿山救护队协助井下救援工作。地面医疗救护力量不足时,及时联系沁源县人民医院协助医护救援工作。

6)紧急调配各类物资、设备和人员,保证救援所需。

7)做好稳定社会工作和伤亡人员善后工作。

8)负责事故调查处理或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二)相关组织职责

抢险组:以矿山救护队为主,负责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

技术组:负责事故抢险救援过程中的方案制定和技术指导工作。

医疗组:负责受伤人员的抢救工作。

后勤保障组:负责救援物资的供应及后勤保障工作。

监督检查组:负责对抢险工作的安全监督和对入井人员实施有效的控制。

治安保卫组:负责事故井口及矿井内治安保卫工作。

善后处理组:负责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

(二)相关人员职责:

矿长:是处理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总工程师、和矿山

救护队队长的协助下,制定营救遇险人员和事故处理的工作计划。

总工程师:是矿长处理事故的第一助手,在矿长的领导下组织制定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及事故的工作计划。

各个有关副矿长:根据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的工作计划,负责组织为处理事故所必须人员待命,及时调集抢险所需设备、材料,并由指定的副矿长严格控制入井人数,签发抢救事故及入井特别许可证。

矿救护队队长:对矿山救护队的具体行动负责,全面指挥、领导矿山救护队和辅助救护队,根据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工作计划所定的任务,完成对遇险人员的救援和事故处理。

通风科科长:根据批准的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的工作计划,以及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对抢险救援工作的安全及入井人员的控制实行有效的监督。按照矿长的命令负责通风工作,注视主要巷道风机的工作情况和组织完成必要的通风工程,并执行与通风有关的其他措施。

生技科科长:按照矿长的命令负责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协助矿长进行抢救和事故的处理。

掘进队队长、班组长:负责调查事故工作面内的人数,并采取措施将他们有组织的组织起来,积极展开抢险救援工作,将现场事故的性质和发生事故的原因详细的报告矿调度

室及矿值班领导,并随时接受矿长命令,完成有关抢救和事故处理任务。

值班调度员:负责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性质,并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矿山救护队、矿长、总工程师、矿调度室以及其他有关领导和单位,及时向下传达矿长的命令,通知并召集有关人员到调度室待命,随时调度井下抢险救援工作的进展情况,统计掌握出入井人数和尚在井下的抢险救援人数。

财务科科长:及时准备好必要的抢险救援物资材料,并根据矿长的指令运送到指定地点。

机电科长:根据矿长命令,负责保障工作面事故地点的通风机的正常运转,掌握井下停、送电工作,及时抢修和安装机电设备,负责将遇险人员及时运送井上,保证抢险救援人员和器材及时运到事故地点,满足抢险救援工作的需要,完成其他有关任务。

地测科科长:负责准备好必要的图纸资料,并根据矿长指令完成抢险救援工作所需要的测量工作。

考勤和矿灯、自救器发放负责人:应根据入井人员的挂牌和领取矿灯、自救器的牌号查清事故发生时井下的工作人员人数及其姓名。并迅速报告给调度室。

医院院长:负责组织对受伤人员的急救治疗,组织护理和药物供应。如本院医疗急救资源不足时,及时向总指挥部

提出外援申请。

后勤负责人:保证对遇险人员的妥善安置和抢险救援人员的食宿以及其他生活事宜.

保安队长:负责事故抢险和处理过程中的治安保卫作,维持矿井内正常秩序,不许闲杂人员入矿,并在井口附近设专人警戒,严禁闲杂人员逗留、围观。

四、预防预警

1、危险源监控监测监控方式方法

1)对采区密闭按规程要求实施管理、监测,并建立台帐。

2)安设一氧化碳传感器,按行业标准AQl029—2007仪器使用管理规范安设。

3)回风巷设置一氧化碳传感器,报警浓度为0.0024%。

2、防止矿井火灾的措施

(一)防止外因火灾的措施

1)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尽量不用或少用可燃性材料制品,不得不用时应与潜在热源保持一段距离;贯彻执行可燃物和易燃物的使用和管理办法。

2)防止明火。井下严禁使用灯泡或电炉取暖、吸烟和一切明火;井下和井口房内不得从事焊接作业,若必须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进风巷和井口房进行焊接作业,每次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3)防止电器设备失爆,电缆敷设符合规定,过流、接地、

检漏装置等保护齐全。

4)防止爆破引起火灾。爆破器材符合要求,并使用水炮泥,严格按规定装药、连线、放炮。

5)进风井口应设防火铁门,如果不设防火铁门,必须有防止烟火进入井筒的安全措施。

6)矿井地面和井下都必须设立消防材料库,并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井上、下重要场所有足够的消防器材。

(二)防止内因火灾的措施

1)采空区及废弃不用的巷道及时封闭,并对密闭挂牌建档管理,定期实施观测。

2)在井下安装一氧化碳报警传感器,随时监测一氧化碳的变化情况。

五、预警行动

1、预警条件:

1)发现明火时。

2)井下安装C0传感器发出报警时。

2、预警方式、方法和信息发布程序

1)地面监控室,一旦发现有一氧化碳传感报警立即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汇报后,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及人员到现场查明原因,并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处理方案进行处理。

2)当掘进工作面发现火情后,第一发现人必须首先采用

呼喊等口头方式报警,并迅速向班组长汇报,并通过电话向矿调度室报告。

3)井下发生火灾时,必须立即通知与事故地点有巷道联系的其他掘进工作面的作业人员共同采取预警行动。

4)在事故地点确定没有爆炸和中毒窒息危险时,现场作业人员应立即展开扑救,防止事故蔓延。

3、信息报告程序

1)火灾事故的报告程序为事故征兆地点或事故现场第一发现人——现场负责人——矿调度室——矿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2)事故现场报警方式:现场人员呼喊、电话报告调度室。

3)24小时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见附表。

4)报警形式为电话报警,报警内容:事故征兆或事故现场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类型、事故范围、事故危害程度。以上内容详细向矿调度室及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汇报。

5)应急救援人员赶到现场后,根据现场的灾情,决定是否向外救援。通过现场电话向总指挥汇报灾情,并请求外部援助。

六、应急处置

1、响应分级

根据伤亡程度和所造成损失的大小,将事故应急响应分为二级。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Ⅰ级事故:造成或3人以上死亡、或10人以上重伤;造成3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Ⅱ级(矿级)事故:造成或可能造成1-2人死亡,造成l 0人以下重伤;造成l 0-30万元经济损失;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

2、响应程序

1)发生Ⅰ级事故时,立即启动本预案,公司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前移现场成立现场救援指挥部立即指挥应急抢险,并立即上报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发生Ⅱ级事故时,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立即下达启动本预案的指令,抢险队立即集结赶赴事故现场,在抢险救援指挥部的指挥下按相应专项应急预案要求实施应急处置,按规定时限上报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3)出现急剧恶化的特殊险情或发生重大及以上级别安全生产事故以及公司不能自行处理的事故时,根据事态发展变化情况申请动用政府和社会应急力量。

3、火灾初期应急处置措施

1)掘进工作面发生不明原因或不可控制的火灾时,现场人员应首先佩戴好自救器。

2)正确对待火情,最先发现火灾的人员,要镇定情绪,首先设法弄清火情,并采取一切可能办法,力争在火灾初期

时就把火扑灭。

3)及时向上汇报,应尽快将发生火灾的时间、地点、火情等报告矿调度室,并向受火灾威胁的采掘工作面发生火灾信号,将受火灾威胁地区的人员撤离危险区。

4)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接到报警后,应迅速下达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指令,通知指挥部成员及有关人员迅速赶往事故现场组织展开抢险救援工作。

4、火灾事故的自救、互救方法

在煤矿井下不论任何人发现烟气或明火等火灾灾情,都应立即向现场领导人汇报,并迅速通知在附近工作的人员。现场人员要立即组织起来,在尽可能弄清火灾性质、发火地点及火势大小、蔓延方向、遇险人员等酾阑毗迅速向矿调度报告,请求矿山救护队的援救,并立即投入抢救。抢救时,应首先切断灾区的电源,并迅速通知或协助撤出受火灾,影响区域内的人员。如果火势不大,就应根据现场条件,立即组织力量将火直接扑灭。如果火灾范围较大时或火势很猛,则应在撤出灾区人员、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稳定风流、控制火势发展,防止人员中毒和预防瓦斯、煤尘爆炸的措施,并随时保持和地面指挥部的联系,根据指挥部的命令行事。如果现场人员无力抢救,同时人身安全有可能受到威胁时,或是其他地区发生火灾,当接到撤退命令时,就要立即安全撤退。撤退时,不可惊异失措、盲目行动。首先戴好

自救器,有组织地向火灾燃烧的相反方向撤退。最好利用平行巷道,迎着新鲜风流绕过火区,进入安全地点。

其方法是:

1)在有烟雾的巷道里停留避难或是构筑临时避难硐室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当采取果断措施迅速撤离现场,撤到有新鲜风流的巷道;

2)必须及时佩戴好自救器,若自救器失效,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3)位于火源进风侧人员,应迎着新鲜风流撤退。如果位于火源回风侧的人员距火源较近,附近有脱险的通道,而且又有脱险的把握时,可以逆烟撤退,迅速穿过火区撤到火源的进风侧。如果位于火源回风侧的人员距火源较远,在烟气没有到达之前,可顺着风流尽快通过捷径绕到新鲜风流中去。

4)撤退途中,如果有平行并列巷道或交叉巷道时,应靠迎箭平行并列巷道或交叉巷口的一侧撤退,并随时注意这些出口的位置。在烟雾大、视线不清楚的情况下,要摸着巷道前进,以免错过连通出口。在烟雾不严重的情况下,应尽量躬身弯腰,低头快速前进,如烟雾大,视线不清或温度高时,则应尽量贴着巷道底板和巷道壁,摸着铁道或管道等快速爬行撤退。

5)在高温浓烟的巷道撤退时,还应注意利用巷道积水浸

湿毛巾、衣物,或向身上淋水等办法进行降温,或是利用随身衣物遮挡头部,以防高温烟气的刺激。

6)如果在自救器有效作用时间内不能,撤退到安全地点时,应寻找有压风管路的地点,用压风自救器呼吸。

7)无论逆风或顺风撤退,都无法躲避着火巷道或火灾烟气的危害时,应迅速进入避难硐室,或构筑临时避难硐室,等待救援。

8)无论在多么危险紧急的情况下,都不要惊慌,不要狂奔乱跑,那样很容易疲劳,降低抵抗能力、分析能力、行动能力,过度的紧张和恐惧还会造成精神及行动失常。

5.应急物资及装备保障

1)井下所有机房硐室都必须配备灭火器及防火砂箱。灭火器不少于两台,防火砂不少于0.2m3,铁锹不少于2把。

2)矿救护队配备防火服,防毒面具,氧气呼吸器,全部入井人员都必须配备自救器。

3)在井下总回风巷及采区回风巷装设一氧化碳监测报警器,通过监测一氧化碳浓度来监控煤的自燃发火情况。

通讯、联络方式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