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经皮给药治疗小儿肺炎58例

中医经皮给药治疗小儿肺炎58例

中医经皮给药治疗小儿肺炎58例
中医经皮给药治疗小儿肺炎58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c3656423.html,

中医经皮给药治疗小儿肺炎58例

作者:李文星

来源:《医学信息》2015年第02期

摘要:目的分析并观察中医经皮给药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所2010年5月~2011年5月就诊的58例小儿肺炎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患者。观察组29例患者主要采用中医经皮给药治疗(川贝母100g,杏仁100g,蒲公英100g,金银花200g,桔梗200 g,生石膏 200 g,麻黄100g);对照组29例患者根据病原

体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并结合输液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一个疗程6d。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愈率(96.6%)明显高于对照组(86.2%),两组存在可比性,差别具有统计学

意义,即P

关键词:中医;经皮给药;肺炎;临床疗效

霉素、头孢类抗生素输液治疗。治疗一个疗程6d后观察临床疗效。

1.2.2 观察组患儿均采用中医经皮给药治疗。中医治疗的药物成分:川贝母100g,杏仁100g,蒲公英100g,金银花200g,桔梗200 g,生石膏 200 g,麻黄100g等。方法:将制作好的中药贴肺俞穴,然后将中医经皮给药仪打开,用电极板固定中药,进行经皮给药治疗[1]。

中医经皮给药仪的参数选择:1岁以内患儿选用3~4,1~3岁患儿选用5~7,3岁以上小于7岁的患儿选用7~8.每次治疗持续20~30min,1~2次/d。治疗结束后取下电极板,如果患儿

无不良反应,可将中药片保留24h。治疗1个疗程6d结束后,观察患儿的临床治疗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我国相关标准制定的疗效评判标准进行评定[2]。①痊愈:患儿接

受治疗4d后,患儿临床发热等症状明显减轻,体温恢复正常,并在7d内患儿临床症状完全消失;②有效:患儿接受治疗4d后,患儿临床发热、咳嗽等症状有所减轻,体温明显下降,并在7d内患儿临床症状明显减轻;③无效:患儿接受治疗4d后,患儿临床咳嗽、发热等症状均无变化或又加重趋势。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用 x±s 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用t进行检验,χ2验证。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可比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2.2 两组治疗症状消失时间比较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明显消失、体温恢复正常、住院时间较短,与对照组存在差异学统计意义(P

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中医有妙招

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中医有妙招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改变。本病病程较长,特别是后期,咳嗽缠绵难愈,常表现为表里同病,虚实互见,寒热错杂的病情。 肺炎支原体感染潜伏期较长,可达2~3周。多数表现为咽炎、鼻炎、气管炎和毛细支气管炎,出现发热、头痛、畏寒、咳嗽、全身不适、明显疲乏、食欲不振等症状。咳嗽初期为干咳,后转为顽固性剧烈咳嗽,无痰或伴有少量黏痰,特别是夜间咳嗽较为明显,发生支原体肺炎的儿童占全部肺炎支原体感染者的3 %~10 %。肺炎支原体感染还可能引起呼吸道以外其他器官的病变,如心肌炎、肝炎、关节炎、肾炎、脑膜炎、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耳炎、肠炎等。支原体感染是学龄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最常见的感染之一,婴幼儿也不少见。其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世界各地均有流行。 ■支原体肺炎诊断依据 1.好发于秋冬季节,一般呈散发,也可发生小流行。 2.起病缓慢,常有剧烈头痛,畏寒、发热、厌食、乏力等。咽痛、顽固性刺激性咳嗽,有时咳嗽迁延日久。少数患者可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病症。 3.肺部体征不多,仅有小水泡。 4.X线所见多有肺浸润性阴影。 5.红细胞冷凝集素试验阳性,尤其是滴度逐步增高。 6.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 7.痰、咽拭子培养有肺炎支原体生长。 8.青霉素治疗无效。 祖国医学并无支原体肺炎这一病名,相当于中医文献中所述的“肺闭喘咳”、“肺风痰喘”、“火热喘急”,总归属于中医儿科“肺炎喘嗽”范畴,主要病理机制是肺气闭郁,肺失清肃,主要病理产物是“痰”。是由于外感风温或风寒,入里化热,与痰浊相搏,壅塞气道,灼伤肺络致肺气不能宣通,肃降失职而发病,故“开肺化痰,止咳平喘”为其治疗大法。 中西医结合组常规静脉点滴阿奇霉素,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结合前人及现代药理研究成果,用肺炎1--4号方治疗支原体肺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一、初期邪气在表,尚未传里,临床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呛咳不爽,呼吸气急,痰白而稀,口不渴,咽不红,舌质不红,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指纹浮红。辨证属于风寒闭肺证。 服用肺炎1号方 炙麻黄3 g、杏仁10 g、半夏6 g、细辛3 g、 桂枝8 g、紫苏子10 g、生姜3 g、甘草3 g 肺炎1号方具有疏风散寒、宣肺开闭之功。方中麻黄外通玄府,上宣肺

最新小儿肺炎喘嗽(肺炎)诊疗方案。

小儿肺炎喘嗽(肺炎)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病名:小儿肺炎喘嗽 西医病名:肺炎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4-94)肺炎喘嗽的诊断依据。 1.1起病较急,有发热,咳嗽,气促,鼻煽,痰鸣等症。或有轻度发绀。 1.2病情严重时,喘促不安,烦躁不宁,面色灰白,发绀加重,或高热不退。 1.3禀赋不足患儿,常病程迁延。新生儿患本病时,可出现不乳,口吐白沫,精神萎靡等不典型临床症状。 1.4肺部听诊:肺部有中、细湿罗音,常伴干性罗音,或管状呼吸音。 1.5血象:大多数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中性粒细胞增多。若因病人病毒感染引起者,白细胞计数可减少、增多或正常。 1.6X线透视或摄片检查:肺部显示纹理增多、紊乱,透亮度降低,或见小片状、斑点状模糊阴影,也可呈不均匀大片阴影。 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试行)(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2006年10月)。 2.1有外感病史或传染病史。 2.2起病较急,轻者发热咳喘,喉间痰多,重者高热不退、呼吸急促、

鼻翼煽动,严重者出现烦躁不安等症状,发展为变证可出现面色苍白、青灰或唇甲青紫,四肢不温或厥冷,短期内肝脏增大。或持续壮热不已,神昏谵语,四肢抽搐。初生儿、素体气阳不足的小婴儿上述部分症状可不典型。 2.3肺部听诊可闻及中性细湿罗音。 2.4实验室检查: (1)胸部X线检查:肺纹理增多、紊乱,可见小片状、斑点状阴影,或见不均匀的大片阴影。 (2)周围血象检查:细菌性肺炎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病毒性肺炎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增多。 (3)病原学检查:细菌培养、呼吸道病毒检测,肺炎支原体检测等,可获得相应的病原学诊断,病原特异性抗原或抗体检测常有早期诊断价值。 (二)证候诊断 1.风热闭肺证:咳嗽,喘急,鼻煽,或伴发热重,恶风,鼻塞流涕,咽红,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或指纹紫红于风关。 2.痰热闭肺证:咳嗽痰多,喉间痰鸣,呼吸急促,发热,胸闷纳呆,泛吐痰涎,舌红苔黄厚,脉滑数或指纹紫于风关。 3.热毒闭肺证:高热不退,咳嗽剧烈,气急喘憋,便秘溲赤,面赤唇红,烦躁口渴,舌红而干,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指纹青紫。 4.正虚邪恋证(肺脾气虚证与阴虚肺热证) 在肺炎病程恢复期症状减轻,体温趋于正常,但表现有多汗、胃肠功

中医食疗治疗小儿肺炎剖析

中医治疗小儿肺炎 小儿肺炎是支气管和肺部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以突发高热、胸痛、咳嗽、咯痰、气急为主要症状。本病好发于冬春二季,以2 岁以下小儿发病率高。本病中医称为“咳喘”。多因内有痰热,外受风热或风寒,使肺气失于宣降而发病。临床分为风寒闭肺、风热闭肺、痰热闭肺、阴虚肺热和脾肺气虚五个证型。 (1)风寒闭肺型,症见发热无汗,恶寒肢冷,咳喘痰稀,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脉浮或紧。治宜辛温解表,宣肺止咳。 (2)风热闭肺型,症见发热有汗,或微恶寒,咳嗽气促,喘憋痰鸣,甚者高热口渴,烦躁鼻煽,精神萎靡,口唇青紫,尿黄便干。舌苔黄厚,脉浮数。治宜辛凉解表,宣肺平喘。 (3)痰热闭肺型,症见咳嗽痰多,痰黄粘稠,胸憋鼻煽,口唇青紫,心烦不安,面赤口渴,喉间痰鸣,舌苔黄,脉滑数。治宜清热宣肺,化痰平喘。 (4)阴虚肺热型,症见低热盗汗,咳嗽少痰,略喘,面唇舌红,口燥咽干。舌苔少,脉细数。治宜养阴清肺,止咳平喘。 (5)脾肺气虚型,症见面色咣白,咳喘痰稀,气短乏力,自汗,四肢欠温,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治宜扶正益肺,止咳化痰。 辨证治疗 1.风寒袭肺 症候:哭声低弱,口吐白沫,喉中痰鸣,面白肢冷,口周微紫,鼻翼轻度煽动,点头呼吸,体温正常或稍低,舌质淡红,苔薄白,指纹淡红,达风关或气关。 治法:辛温散寒,宣肺止嗽。

方药:三拗汤加减。炙麻黄1g ,杏仁、前胡各5g ,陈皮、半夏、炙甘草各3g 。鼻塞流涕加荆芥、防风;喘憋明显加苏子、炒白果;面白肢冷加桂枝。 2.风热犯肺 症候:发热咳嗽,气急痰鸣,吮乳困难口唇微紫,点头呼吸,舌质红,苔黄,指纹紫红。 治法:辛凉清热,宣肺止嗽。 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炙麻黄1g ,生石膏lOg ,杏仁、前胡、芦根、炙甘草各5g 。热重加黄芩;痰多加黛蛤散;口唇发绀加丹参。 3.肺热血瘀 症候:精神萎软,咳嗽拒食,呼吸浅快,肢端及口唇发紫,面色灰黯,体温不稳定,甚至出现黄疸或皮肤瘀点,舌质微紫,舌苔黄,指纹紫滞。 治法:清肺化痰,活血化瘀。 方药:泻白散加减。桑白皮、地骨皮、知母各6g ,黄芩、鸡血藤各 5g ,芦根、杏仁各3g 。精神萎软加太子参;皮肤瘀点加丹参;喘促明显加苏子、蝉蜕。 专方验方 1.肺炎一号方:人参3g ,麦冬6g ,五味子6g ,麻黄lg ,杏仁3g , 桔梗5g ,天花粉5g,陈皮5g,川贝母1g ,甘草2g。水煎浓缩至20ml , 频服。适用于新生儿肺炎正虚邪盛者。 2.肺炎二号方:炙麻黄1.5g,杏仁5g ,葶苈子3g,丹参6g ,红花 6g,桃仁5g,白人参3g ,麦冬6g,五味子3g,生黄芪9g。水煎浓缩至 20ml ,每服5ml ,日服4 次。适用于新生儿肺炎气虚血瘀者。 3.银翘生脉散:银花6g,连翘6g,人参6g,陈皮3g,麦冬4g,五味子4g 。水煎服,每日1 剂,分3~4 次服。适用于各型新生儿肺炎。 4.清热化痰饮:青黛3g,银杏3g,苏子6g,化橘红6g,鱼腥草 5g,莱菔子5g。水煎服,每日1齐腹分3~4次服。适用于新生儿肺炎热甚痰多者。

中医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观察

中医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5-12-10T10:34:34.223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15期供稿作者:高丹王佳黄阳[导读] 齐齐哈尔市中医院小儿肺炎患者接受中医治疗的效果比较优秀,采取西医和中医结合的治疗方式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齐齐哈尔市中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6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肺炎的临床中医治疗方式。方法:根据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的96例小儿肺炎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儿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有48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使用西医治疗和中医辅助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之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9.6%,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5.8%。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结论:小儿肺炎患者接受中医治疗的效果比较优秀,采取西医和中医结合的治疗方式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治疗有效率高,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关键词】小儿肺炎;中医;临床;疗效观察小儿肺炎是临床中比较多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在冬春季节的发病率比较高,在儿科疾病中占据着第一位的死亡率,也是小儿四病防治之一。患病后,儿童会出现咳嗽、发热、气促等症状。中医理论研究表明,该疾病的发病氛围内因和外因两类,外因是因为风邪感染以及疾病引起,内因是小儿形气未充,脏腑虚弱,卫外不固所致[1]。此次我院对部分小儿肺炎患者进行了中西治疗研究,探讨中医和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获得了理想结果,现进行以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共接收了96例小儿肺炎患儿,共有男孩57例,女孩39例,最小患者1岁,最大患者12岁,全部患者的发病时间介于7至14天。对患者进行了临床听诊,全部都有干湿性啰音,X线检查可以发现肺部纹理增加,杂乱,可以观察到小片状、斑片状的阴影。将这些患儿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有48例患儿。两组的一般性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性,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1.2 诊断标准 全部患儿都是中度和轻度肺炎患儿。(1)有咳嗽、痰鸣症状;(2)听诊可以发现有肺部湿罗音和管状呼吸音;(3)X线检查可以观察到片状阴影;(4)细菌性肺炎的WBC总数增高,淋巴细胞增高。 1.3 中医辨证标准 小儿肺炎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分为风热闭肺、痰热闭肺、阴虚肺热[2]。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一般采用青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抗生素使用青霉素(或氨苄青霉素,或头孢菌素),溶入5 %葡萄糖溶液中静滴,或(和)选用红霉素、阿齐霉素等,并根据病情采取止咳、化痰、平喘、吸氧等对症治疗。停止发热,体温正常5日后可停止用药。 1.4.2 治疗组除了使用西医治疗之外,还使用了中医药物来进行辅助治疗。该组患者接受中医辨证治疗后,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不同症状进行了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对于风塞闭肺患儿采取辛温开肺治疗方法,该类患者的症状为舌苔白,脉象紧,舌质淡红,我们使用小青龙汤和石膏汤治疗。对风热闭肺患者使用清热宣肺治疗方式,用麻杏石甘汤治疗。痰热闭肺的患儿使用五虎汤治疗。全部的中药方都是每天两剂,早晚煎服,30天为一疗程。 1.5 疗效标准 痊愈:服药三天内,患者提问正常,五天内咳嗽症状消失,十天内干湿罗音消失,胸部检查无阴影。好转:服药七天内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治疗一疗程后患者的咳嗽症状有所缓解,X线检查,阴影部位有所减少。无效:使用药物治疗之后患者仍然存在发热和咳嗽症状,胸片显示阴影没有改善。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其中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痊愈41例(85.4%),好转5例(10.4%),无效2例(4.2%),总有效率95.8%;对照组痊愈34例(70.9%),好转9例(18.7%),无效5例(10.4%),总有效率89.6%。治疗组的治愈率与总体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说明治疗组的疗效较好。 3 讨论 肺炎在小儿疾病中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类,该疾病在冬季和春季的发病率比较高,多为细菌和病毒感染所致。婴幼儿发病统称为支气管肺炎,不论致病原是什么,临床中会出现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等症状。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全球每年有1500万的5岁以内呼吸道感染患儿死亡,约400万是肺炎,婴幼儿占据了三分之二。我国每年也有30万低于5岁的患儿死于肺炎。有研究表明,可能到2020年的时候,呼吸道感染、痢疾。营养不良、腹泻、麻疹引起的死亡率会超过50%,再受到营养不良的影响,可能会上升至70%。 中医研究任务,小儿患者的脏器娇嫩,处于发育阶段,气血不充实,静脉不盛,所以精气不足,卫外机能差,在收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以及内因的影响后很容易发病。肺脏耐寒性差,受到病邪侵袭后很容易发病,引起气道不顺、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等症状。在此次研究中,我们探讨了中西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中医治疗对于患儿的疗效起到了促进作用,研究中,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9.6%,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5.8%。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所以,小儿肺炎患者接受西医和中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具有比较高的有效率。 总而言之,中医应用于小儿肺炎治疗具有非常有效的效果,我们推介临床中选择该种治疗方式,其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均比较高,适合小儿患者使用。参考文献:

小儿肺炎的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 辨证治疗 1.风寒袭肺 症候:哭声低弱,口吐白沫,喉中痰鸣,面白肢冷,口周微紫,鼻翼轻度煽动,点头呼吸,体温正常或稍低,舌质淡红,苔薄白,指纹淡红,达风关或气关。 治法:辛温散寒,宣肺止嗽。 方药:三拗汤加减。炙麻黄1g,杏仁、前胡各5g,陈皮、半夏、炙甘草各3g。鼻塞流涕加荆芥、防风;喘憋明显加苏子、炒白果;面白肢冷加桂枝。 2.风热犯肺 症候:发热咳嗽,气急痰鸣,吮乳困难口唇微紫,点头呼吸,舌质红,苔黄,指纹紫红。 治法:辛凉清热,宣肺止嗽。 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炙麻黄1g,生石膏lOg,杏仁、前胡、芦根、炙甘草各5g。热重加黄芩;痰多加黛蛤散;口唇发绀加丹参。 3.肺热血瘀 症候:精神萎软,咳嗽拒食,呼吸浅快,肢端及口唇发紫,面色灰黯,体温不稳定,甚至出现黄疸或皮肤瘀点,舌质微紫,舌苔黄,指纹紫滞。 治法:清肺化痰,活血化瘀。 方药:泻白散加减。桑白皮、地骨皮、知母各6g,黄芩、鸡血藤各5g,芦根、杏仁各3g。精神萎软加太子参;皮肤瘀点加丹参;喘促明显加苏子、蝉蜕。

专方验方 1.肺炎一号方:人参3g,麦冬6g,五味子6g,麻黄lg,杏仁3g,桔梗5g,天花粉5g,陈皮5g,川贝母1g,甘草2g。水煎浓缩至20ml,频服。适用于新生儿肺炎正虚邪盛者。 2.肺炎二号方:炙麻黄1.5g,杏仁5g,葶苈子3g,丹参6g,红花6g,桃仁5g,白人参3g,麦冬6g,五味子3g,生黄芪9g。水煎浓缩至20ml,每服5ml,日服4次。适用于新生儿肺炎气虚血瘀者。 3.银翘生脉散:银花6g,连翘6g,人参6g,陈皮3g,麦冬4g,五味子4g。水煎服,每日1剂,分3~4次服。适用于各型新生儿肺炎。 4.清热化痰饮:青黛3g,银杏3g,苏子6g,化橘红6g,鱼腥草5g,莱菔子5g。水煎服,每日1剂,分3~4次服。适用于新生儿肺炎热甚痰多者。 中成药治疗 1.小儿止嗽丸:具有润肺清热,止嗽化痰的作用。适用于新生儿肺炎肺热型。每服lg,日服3次。 2.小儿肺炎散:具有清热解毒,清火祛痰,止咳定喘的功效。适用于新生儿肺炎肺热型。每服0.3g,日服2次。 3.润肺止嗽丸:具有润肺定喘,止嗽化痰的功效。适用于新生儿肺炎肺气不足者。每服1/3丸,日服2次。 4.小儿喘灵口服液:具有宣肺清热,止咳平喘的功效。适用于新生儿肺炎肺热咳喘者。每服2ml,日服3次。 5.小儿百部止咳糖浆:具有清热止咳化痰的功效。适用于新生儿肺炎肺热咳嗽者。每服2ml,日服3次。

中医药辨证论治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

中医药辨证论治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药辨证论治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则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给予中医药内服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41例,显效25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61%;对照组痊愈29例,显效13例,有效1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4.7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辨证论治小儿肺炎,疗效理想,值得推广。 标签:肺炎;小儿;中医药;辨证论治;疗效 小儿肺炎是儿科临床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具有急性起病、病情进展及变化快、易于反复发作等特点,严重威胁着小儿的健康和成长发育[1]。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小儿肺炎的病死率较以往以显著下降[2],但发病率仍居高不下,且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其是在冬春季节,故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小儿肺炎列为全球3种儿科最重要的疾病之一[3]。西医在治疗本病方面主要以抗感染为主,给予抗菌、抗病毒药物,同时给予退热、止咳、祛痰等对症治疗,但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病原微生物的耐药性增加,也易导致小儿菌群失调,故病情极易反复发作,小儿的体质也受到不良的影响。而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优势明显,且治疗方法较多。近年来笔者采用中医药辨证论治小儿肺炎,疗效理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观察组男40例,女32例;年龄3~6.5岁,平均年龄(4.2±0.4)岁;病程8 h~5天,平均病程(1.9±0.4)天。对照组男42例,女30例;年龄3.5~6岁,平均年龄(4.3±0.2)岁;病程6 h~4.5天,平均病程(1.8±0.6)天。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西医诊断标准[4] ①症状: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喘息、喘憋,咳痰,乏力。②体征:体温升高,可高达40℃,肺部听诊可闻及干湿性啰音。③辅助检查:胸部X线片检查可见明显的支气管肺炎状病变,血常规检查提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等指标升高。 1.3 治疗方法

发挥中医药防治小儿肺炎的特色优势

发挥中医药防治小儿肺炎的特色优势 【关键词】中医药小儿肺炎 肺炎为儿科常见肺系疾病,以婴幼儿为多见,因其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是严重威胁小儿健康乃至生命的疾病,也是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小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据统计国内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肺炎,占儿童死亡原因首位。国际上对本病的病原学研究显示,发展中国家以细菌性肺炎为多,发达国家则以病毒性肺炎居多。随着病原学变迁以及疾病谱的改变,病毒性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以及病原混合感染所至的肺炎逐年增多,且发病迁延难治。 西医学的肺炎,是指由不同病原体或其它因素所致的肺部炎症。建国初期中医儿科学教材中肺炎喘嗽是以肺气郁闭为总病机,最新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以邪热闭肺为基本病机。小儿肺炎临床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及肺部固定湿啰音为主要表现,归属于中医“肺炎喘嗽”范畴。早在成书于数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类似肺炎症状的记载,中国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学源的字书《说文解字》中将“炎”解释为“炎者,炽也,火光上也”;清代中医名家谢玉琼《麻科活人全书》中将麻疹伴有发热、咳嗽、气喘、鼻煽等症状者称为“肺炎喘嗽”,因此“肺炎喘嗽”之名一直延用至今。至19世纪以来,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西医通过多种渠道传入中国,可以说中医学在治疗小儿肺炎方面较西医学具有更悠久的历史

渊源。

近年来,中医学在小儿肺炎病因学与辨证基础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在“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研究中辽宁中医药大学对不同病原感染小儿肺炎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小儿肺炎中医证型分布调查,在小儿不同病原肺炎(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和肺炎支原体)实热证阶段,风热闭肺证和痰热闭肺证为常见证型,占全部证型的74.62%;南京中医药大学在“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研究中,通过文献研究和临床调查,确定小儿病毒性肺炎以气促、咳嗽、痰壅、发热、肺部听诊、X线全胸片、病毒学检查七项为主症,气促、肺部听诊为主要结局指标,确定证候研究指标,包括气促、咳嗽、痰壅、发热、恶寒、紫绀、面色、精神、口渴、食欲食量、恶心、呕吐、出汗、舌象、脉率。通过对主症和证候起效时间的生存分析,发现多数指标中药组起效时间早于西药组,由此建立了基于主症、证候疗效和起效时间的病毒性肺炎新疗效评价方法。小儿肺炎以病毒性感染或混合性感染为主,西药在抗病毒方面没有特效药,而中药在预防和治疗病毒感染方面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抑制多种病原,改善肺部微循环,显示了安全、有效的特色优势。经多年临床研究发现,在肺炎治疗过程中,中医在化痰止咳、促进肺部啰音吸收方面有明显优势。在肺炎病程中运用中医外治法,如敷胸(背)、雾化吸入、隔蒜灸、火罐等特色疗法有利于促进肺部炎症的吸收,缩短病程。辽宁中医药大学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多中心方法,运用中医内外合治方案治疗不同病原感染所导致的小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的中医治疗

新生儿肺炎的中医治疗 文章来源:中华康网2009/10/27 20:52:19文字大小:【大】【中】【小】 辨证治疗 1.风寒袭肺 症候:哭声低弱,口吐白沫,喉中痰鸣,面白肢冷,口周微紫,鼻翼轻度煽动,点头呼吸,体温正常或稍低,舌质淡红,苔薄白,指纹淡红,达风关或气关。 治法:辛温散寒,宣肺止嗽。 方药:三拗汤加减。炙麻黄1g,杏仁、前胡各5g,陈皮、半夏、炙甘草各3g。鼻塞流涕加荆芥、防风;喘憋明显加苏子、炒白果;面白肢冷加桂枝。 2.风热犯肺 症候:发热咳嗽,气急痰鸣,吮乳困难口唇微紫,点头呼吸,舌质红,苔黄,指纹紫红。 治法:辛凉清热,宣肺止嗽。 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减。炙麻黄1g,生石膏lOg,杏仁、前胡、芦根、炙甘草各5g。热重加黄芩;痰多加黛蛤散;口唇发绀加丹参。 3.肺热血瘀 症候:精神萎软,咳嗽拒食,呼吸浅快,肢端及口唇发紫,面色灰黯,体温不稳定,甚至出现黄疸或皮肤瘀点,舌质微紫,舌苔黄,指纹紫滞。 治法:清肺化痰,活血化瘀。 方药:泻白散加减。桑白皮、地骨皮、知母各6g,黄芩、鸡血藤各5g,芦根、杏仁各3g。精神萎软加太子参;皮肤瘀点加丹参;喘促明显加苏子、蝉蜕。 专方验方

1.肺炎一号方:人参3g,麦冬6g,五味子6g,麻黄lg,杏仁3g,桔梗5g,天花粉5g,陈皮5g,川贝母1g,甘草2g。水煎浓缩至20ml,频服。适用于新生儿肺炎正虚邪盛者。 2.肺炎二号方:炙麻黄1.5g,杏仁5g,葶苈子3g,丹参6g,红花6g,桃仁5g,白人参3g,麦冬6g,五味子3g,生黄芪9g。水煎浓缩至20ml,每服5ml,日服4次。适用于新生儿肺炎气虚血瘀者。 3.银翘生脉散:银花6g,连翘6g,人参6g,陈皮3g,麦冬4g,五味子4g。水煎服,每日1剂,分3~4次服。适用于各型新生儿肺炎。 4.清热化痰饮:青黛3g,银杏3g,苏子6g,化橘红6g,鱼腥草5g,莱菔子5g。水煎服,每日1剂,分3~4次服。适用于新生儿肺炎热甚痰多者。 中成药治疗 1.小儿止嗽丸:具有润肺清热,止嗽化痰的作用。适用于新生儿肺炎肺热型。每服lg,日服3次。 2.小儿肺炎散:具有清热解毒,清火祛痰,止咳定喘的功效。适用于新生儿肺炎肺热型。每服0.3g,日服2次。 3.润肺止嗽丸:具有润肺定喘,止嗽化痰的功效。适用于新生儿肺炎肺气不足者。每服1/3丸,日服2次。 4.小儿喘灵口服液:具有宣肺清热,止咳平喘的功效。适用于新生儿肺炎肺热咳喘者。每服2ml,日服3次。 5.小儿百部止咳糖浆:具有清热止咳化痰的功效。适用于新生儿肺炎肺热咳嗽者。每服2ml,日服3次。

2015肺炎喘嗽(小儿肺炎)中医优势病种年度疗效分析、总结与评估情况报告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2015年度疗效分析、总结及评估情况报告 肺炎喘嗽(小儿肺炎)中医优势病种 年度疗效分析、总结及评估情况报告 一、基本情况 肺炎喘嗽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肺系疾病,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确定的第一批优势病种之一,遂宁市中医院儿科继续开展了中医优势病种的实施工作。肺炎喘嗽始终是我科室确定的儿科常见病中医优势病种,根据临床实际情况,今年对中医诊疗方案进行了优化修订。从2015年5月到2013年12月期间接受住院患者61例,门诊患者36 例,共有97例。实施中医诊疗方案完成97例,运用中医药治疗率100%平均住院治疗日6.5天,门诊平均治疗日5天。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中药外敷、中频等。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 完成实施中医诊疗方案97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如下:中药饮片使用率21%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液)使用率100%特色疗法使用率35%辨证施治率100%

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20例(21%,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76例(78.35%),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97例(100%,中药外敷15例(15.46%),推拿治疗41例 (42.27%),中药雾化吸入76例(78.35%),拔罐3例(3.1%),儿科基础治疗97例(100%,其他疗法6例(6.18%)。 (二)应用情况分析 按照应用比例将依从性分为三个层次:好(>70%,中等(20%-70% 和差(<20%,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的依从性均为好或中等。具体而言,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包括:口服中药汤剂、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口服中成药、中药雾化吸入和儿科基础治疗等;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有:、中药外敷和其他疗法。 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1.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因此临床医生的依从性好,如清热解毒法治疗肺炎的疗效比较肯定,应用较好;2.治疗方法能广泛被患者乃至民众所认可,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如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治疗逐渐被患者广泛接受,无论是急性期还是恢复期均得到很好的实施;3.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治疗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分析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某些治疗方法有其临床应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非所有的患者均可应用,只有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才能够采纳,因此应用比例较低,如中药外敷方法。2.某些疗法虽然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但尚未经过大样本临床

分析中医治疗小儿肺炎疗效

分析中医治疗小儿肺炎疗效 发表时间:2016-08-07T11:33:03.70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2期作者:邹子娟 [导读] 中医治疗小儿肺炎疗效确切、治愈率高、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 黑龙江省龙江县第一人民医院 1611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肺炎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西医治疗,治疗组给予中医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比较两组主要症状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结果:对照组愈显率83%,治疗组愈显率9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发热、咳嗽、咳痰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方面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喘促消失时间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小儿肺炎疗效确切、治愈率高、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中医治疗;小儿肺炎;疗效分析 小儿肺炎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居儿科疾病首位,被卫生部列为小儿四病防治之一。小儿肺炎大多由病毒或细菌,或细菌合并病毒感染,或支原体感染等所致【1】。近年来,病毒性肺炎总发病数有增多趋势,由于早期病原学诊断困难,且抗生素应用泛滥,使某些病原菌出现抗药性,加之西药有效抗病毒缺陷,而中医治疗小儿肺炎可有效提高治愈率、防止并发症、减低病死率,在改善小儿肺炎症状、体征及缩短病程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势,逐渐受到患儿家属的青睐。本文对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肺炎患儿采用中医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入组标准:①符合小儿肺炎诊断标准者;②年龄2~12 岁;③病程<72 h 者。排除标准:①伴有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缺氧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者;②伴有严重的心血管、肝、肾、内分泌、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疾病者。对照组100例,男46例,女54例,年龄2~10岁,平均5.1岁,病程1~2.5天;其中风热闭肺型60例,痰热闭肺型30例,阴虚肺热型10例。治疗组100例,男51例,女49例,年龄3~12岁,平均6.2岁,病程1~3天;其中风热闭肺型58例,痰热闭肺型32例,阴虚肺热型10例;两组患儿主证均有咳嗽、咳痰、呼吸增快;体检肺部均有干湿啰音,血象均有不同程度增高;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紊乱,肺部透亮度降低或增强,可见小片状、斑片状阴影,也可出现不均匀的大片阴影。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中医分型、病情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根据小儿肺炎的诊断标准选取轻、中度肺炎患儿:(1)发热、咳嗽,阵咳或兼喘促,喉间痰鸣;(2)肺部听诊可闻及细湿性啰音,如病灶融合可闻及管状呼吸音;(3)X线见肺纹理增强或点片状阴影;(4)细菌性肺炎的WBC总数增高,病毒性肺炎WBC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增高。 1.3中医辨证标准 小儿肺炎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拟定,分为风热闭肺、痰热闭肺、阴虚肺热3型【2】。(1)风热闭肺型:初起发热,恶风,有汗热不解,口渴引饮,咳嗽痰黏或黄,咽部红赤,舌红,苔薄黄或薄白,脉浮数。(2)痰热闭肺型:发病较急,壮热烦躁,气喘,鼻煽,喉间痰鸣,声如拽锯,甚者颜面口唇青紫发绀,两胁煽动,摇身撷肚,舌红绛,苔黄厚腻,脉滑数。 (3)阴虚肺热型:干咳,痰少而粘或痰中带血,咽干,声音嘶哑,形体消瘦,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盗汗,颧红,舌红少津,脉细数。 1.4方法 (1)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抗生素使用青霉素(或氨苄青霉素,或头孢菌素),溶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滴,或(和)选用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并根据病情采取止咳、化痰、平喘、吸氧等对症治疗。 (2)治疗组:本着宣肺定喘、清热化痰原则给予中医辨证施治。辨证分为风热闭肺型、痰热闭肺型、阴虚肺热型。①风热闭肺型:治以辛凉宣肺、止咳化痰,方用桑叶、桑白皮、菊花、鱼腥草、前胡、苦杏仁、紫苑各9g,甘草3 g;每日1 剂,水煎50~100mL,每日2次口服,每次10~50mL。②痰热闭肺证:治以泻肺降气、定喘涤痰,方用炙麻黄3 g,石膏15 g,桃仁、苦杏仁、紫苏子、葶苈子、瓜蒌子各9g,天竹黄6g,甘草3g;每日1 剂,水煎50~100mL,每日2 次口服,每次10~50mL。③阴虚肺热型:治以滋阴清热、润肺化痰,方用生地黄15 g,玄参、麦冬、炙百部、白芍各10g,半夏、薄荷、甘草各6g,川贝母5g;每日1 剂,水煎50~100mL,每日2 次口服,每次10~50mL。 1.5观察指标 观察用药前后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情况。记录主要症状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 1.6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咳嗽、咯痰及肺部体征消失或偶有咳嗽,体温恢复正常,其他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肺部干湿性啰音及X线胸片检查肺部阴影完全消失。 显效:咳嗽、咯痰及肺部体征明显好转,体温恢复正常,其他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肺部干湿性啰音明显减少,X线胸片检查肺部阴影基本消失。 有效:咳嗽、咯痰及肺部体征好转,其他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肺部体征及X线胸片检查肺部阴影有所减轻。无效:咳嗽、咯痰、肺部体征及其他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肺部体征及X线胸片检查肺部阴影仍存在。 愈显率=痊愈率+显效率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肺炎100例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肺炎100例 标签:小儿肺炎;中医疗法;辨证施治 小儿肺炎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居儿科疾病首位[1],为儿科重点防治的4种疾病之一。笔者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肺炎,在改善小儿肺炎症状、体征及缩短病程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势,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来自2011年3月-2012年5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儿科、上海市嘉定区中医院儿科及上海市奉贤区中医院儿科住院的肺炎患儿,共300例。采用SAS统计软件按1∶1∶1比例产生随机数字进行分组:中医综合治疗组100例,男51例,女49例,年龄2~3岁19例,>3~7岁63例,>7~12岁18例;中医内治组100例,男50例,女50例,年龄2~3岁17例,>3~7岁62例,>7~12岁21例;对照组100例,男51例,女49例,年龄2~3岁27例,>3~7岁50例,>7~12岁23例。3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2001年中华儿科学会呼吸病学组制定的肺炎诊断标准[2]进行诊断。 1.3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及上海市卫生局“小儿肺炎专病”(2008YSZB001)项目组制定的小儿肺炎中医诊疗方案进行诊断。 1.3.1 风热闭肺证初起发热,恶风,有汗热不解,口渴引饮,咳嗽痰黏或黄,咽部红赤,舌红,苔薄黄或薄白,脉浮数。 1.3.2 痰热闭肺证发病较急,壮热烦躁,气喘,鼻煽,喉间痰鸣,声如拽锯,甚者颜面口唇青紫发绀,两胁煽动,摇身撷肚,舌红绛,苔黄厚腻,脉滑数。 1.3.3 痰瘀互阻证咳嗽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昼轻夜重,痰黏难咯,或胸痛、痛有定处,口渴不欲饮,舌黯红或淡紫,苔淡黄薄腻或白腻,脉细涩。 1.3.4 脾虚痰蕴证咳嗽迁延不愈,痰声漉漉,气短多汗,神疲乏力,面色少华,纳少便溏,舌淡,苔薄腻,脉细滑。

小儿肺炎中医治疗方式研究

小儿肺炎中医治疗方式研究 目的:探究和分析小儿肺炎采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的特点和效果。方法:从我院2010年2月~2013年10月接收并治疗的小儿肺炎患儿中随机性抽取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研究对象均采用的是中药泻肺化痰汤进行临床治疗,探究其治疗的效果和临床特征变化等。结果:通过采用中药泻肺化痰汤治疗小儿肺炎,没有出现死亡现象,小儿肺炎患儿全部痊愈。结论:针对小儿肺炎患儿的治疗采用中药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患儿的病情,减轻其痛苦,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标签:小儿肺炎;中医治疗方式;研究 随着现代社会环境的恶化,导致小儿肺炎患儿的数量逐渐增加,该病症导致的小儿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1/5。小儿肺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急性病症,通常多发于3~14岁,中医称作为“肺热啃嗽”、“风温闭肺”等[1-2]。该病症是由于外风入侵心肺,肺气郁闭,导致痰热阻滞肺络,最终导致小儿肺炎的产生,由于该病症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治疗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严重威胁着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从我院2010年2月~2013年10月接收并治疗的小儿肺炎患儿中随机性抽取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研究对象均采用的是中药泻肺化痰汤进行临床治疗,探究其治疗的效果和临床特征变化等。所抽取的研究对象中男性患儿有26例,女性患儿有24例,年龄区间在1~12岁,平均年龄为6.9±3.6岁。平均病程为10d,主要的患病类型包括白细胞正常、白细胞升高和支原体肺炎等,且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为咽痛、发热、头痛和咳嗽等,采用抗生素治疗后没有明显改善。所有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家庭环境、生活习惯和病情的严重程度等因素上均不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 研究方法:所抽取的研究对象均采用的是中药泻肺化痰汤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配方:黄芩,射干,瓜蒌,苏子,葶苈子,枳壳等各10g。这些中药的主要功效是可以帮助泻肺定喘、化痰解毒等。服药的方式:患儿年龄大于等于3岁,可以按照上述药方进行服用,采用水煎的方式进行熬药,取其汁液共100ml,分3~4次服用完。针对小于3岁的儿童可以将上述药方的药量适当减少或者减半。如果采用上述药方,患儿仍然出现哮喘症状,可以添加地龙10g,若出现了发热症状,可以添加柴胡10g,若出现胸闷症状,可添加青皮5g,若出现痰多症状,可添加半夏10g,若出现地热症状,可添加地骨皮10g,若出现火盛症状可添加寒水石10g,若出现大便干症状可添加番地1g,若出现抽搐症状可添加羚羊角1g,若出现烦躁症状可添加白芍10g,若为肺炎杆菌引起的肺炎患儿需要添加板蓝根和天冬各10g,若为病毒引起的肺炎患儿需要添加僵蚕和大青叶各10g,若为霉菌引起的肺炎患儿可添加黄连5g和生地10g。

中医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探究

中医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探究 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 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接受治疗的9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咳嗽患儿纳入 研究,以数学领域盲选法为依据将患儿分成2组,各48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 规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中医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及肺功能指标。 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93.75%,与对照组72.92%相比明显更高,两组数 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峰值呼气流速及用力呼气量上,观察组与对 照组相比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肺炎 支原体感染性咳嗽患儿的过程中,给予中医治疗的效果良好,能显著提高治疗有 效率改善临床症状。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使用。 【关键词】中医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咳嗽;临床效果 小儿肺炎指由于过敏反应、吸入羊水及病原体感染等因素所引发的肺部炎症,属于临床常见儿科疾病。有统计资料表明,小儿肺炎发病率高呈逐年递增趋势, 多发于冬春交替之际,以肺部啰音、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及发热咳嗽为典型临床 症状,并且除发热、憋喘及拒食等症状外,患儿早期体温上升明显伴随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及腹泻等全身症状,甚至婴儿存在出现呼吸困难、呕吐及呛奶的可能性。按诱发机制,小儿肺炎可分为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 炎及真菌性肺炎。鉴于此,本文重点探究中医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咳嗽的 临床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将在我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接受治疗的9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性咳 嗽患儿纳入研究,以数学领域盲选法为依据将患儿分成2组,各48例。其中, 对照组48例患儿中男女比例为25:23,最小及最大年龄分别为2岁及10岁,中 位数年龄(7.1±1.7)岁,中位病程(3.6±0.8)月;观察组43例患儿中男女比例 为26:22,最小及最大年龄分别为1岁及9岁,中位数年龄(7.1±1.2)岁,中位 病程(3.5±0.7)月。根据以上各项基本资料可知,两组患儿对比不明显(P> 0.05),存在对比研究的价值。两组患儿家属均知悉此次实验内容,并签署实验 同意书。纳入标准:两组患儿年龄均不超过12周岁,于晨起及夜间咳嗽反复发 作超过30日且运动后病情加重。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实行平喘、雾化、补液、解热及镇咳等对症治疗,对照组患儿给 予常规治疗,即: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每日1次、每次每千克10毫克,持续用 药3日后停药3日再持续用药3日。观察组患儿给予中医治疗,即:按中医辨证 治疗理念,开方紫苏叶9克、茯苓12克、麦冬12克、玄参12克、生甘草15克、炙冬花17克、天冬15克、黄芩18克及浙贝母18克,适当加减药量,针对咳嗽 严重患儿以原方为基础添加炙百部9克,针对胸闷舌苔腻以原方为基础去掉麦冬 及玄参添加苦杏仁5克,针对高烧不退患儿以原方为基础添加桑叶9克或青蒿9克,针对排便不畅及大便干燥患儿以原方为基础添加瓜蒌壳5克及天花粉5克, 每日一剂加水500毫升煎煮得药液300毫升分早晚2次温服,持续治疗5日,对 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 1.3判定标准 显效:经治疗,患者咳嗽、高热及胸闷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影像学检查肺

小儿肺炎的四种中医辨证治疗方法(精)

小儿肺炎的四种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2006-1-12 10:29:00 来源:37℃医学网频道: 小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病,四季均易发生,以冬春季为多。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孩子发育。小儿肺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也有不发热而咳喘重者。其病因主要是小儿素喜吃过甜、过咸、油炸等食物,致宿食积滞而生内热,痰热壅盛,偶遇风寒使肺气不宣,二者互为因果而发生肺炎。 中医辨证可分以下几种类型治疗: 1、里热外寒证见鼻塞流涕,恶寒无汗,咳喘较重,苔白,脉浮数,此乃肺气被遏、不得宣降。治宜清热散寒、宣肺定喘,用麻杏甘石汤加味:麻黄 3克、杏仁 6克、生石膏 9克、甘草 3克、生桑皮 9克、炙枇杷叶 9克、前胡 3克,水煎服。如喘急加地 龙 6克、葶苈子 6克。 2、温邪犯肺证见高热神昏,鼻干无涕,频咳少痰,苔薄黄,脉洪数。治宜清热解毒、宣肺止咳,银翘散加味:银花 12克、蒲公英 18克、大青叶 12克、苇根 9克、 竹叶 9克、牛蒡子 9克、杏仁 6克、鱼腥草 9克、甘草 3克、羚羊粉 0.5克 (冲 服。咳重加桔梗 6克、炙枇杷叶 9克;口渴重者加花粉 9克、元参 9克。 3、燥邪伤肺证见唇、舌、鼻均干,干咳少痰,痰粘难以咯出,咽喉干痛,口渴,舌红,脉数。治宜养阴清燥、润肺止咳,桑杏汤加减:沙参 6克、杏仁 6克、川贝 6克、桔梗 6克、全石斛 9克、甘草 3克、胖大海 9克、花粉 6克,梨皮为引。燥甚者加青 果 9克、麦冬 9克。 4、湿热郁肺证见胸满痰阻,鼻翼扇动,喉中痰声重浊,苔厚腻,脉滑数。治宜清肺开郁、涤痰祛浊,千金苇茎汤合贝母瓜蒌散加减:苇根 9克、冬瓜子 9克、生苡仁 9克、生桑皮 9克、瓜蒌 6克、杏仁 6克、浙贝 9克、莱菔子 9克、天竺黄 3克。痰吐不爽者加半夏 3克、竹茹 6克。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小儿肺炎【推荐下载】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小儿肺炎【推荐下载】 加叙勉队?建业血服务审导语中医对于小儿肺炎的治疗有独特的见解。这里我们就为大家来介绍中医治疗小儿肺炎有哪些方法。 小儿肺炎只要及时发现和有效的治疗,病儿可很快康复。但重症如不及时治疗,预后不良。肺炎的治疗原则是应用消炎药物,杀灭病原菌。根据不同的病原菌选用敏感的药物,早期治疗、足疗程,可根据病情选择治疗方案。中医对于小儿肺炎的治疗有独特的见解。这里我们就为大家来介绍中医治疗小儿肺炎有哪些方法。 中医治疗小儿肺炎(一) 1)风热袭肺:发热,有汗,口渴,咳嗽痰黏或黄,气促鼻煽,面赤唇红,咽红,指 纹青紫多在气关,脉浮滑。治法:辛凉解表,宜肺化痰。方药:麻黄3克、杏仁10克、生石膏(先下)25克、桔梗6克、生甘草3克、黄芩10克、黛蛤散(包煎)10克、 全瓜萎15克、桑自皮10克。中成药:射麻口服液每次1/21支,每日2次;止咳橘红口服液,每次1/2-1支,每日2次。 中医治疗小儿肺炎(二) 2)风寒闭肺:发热无汗,呛咳气急,痰白而稀或多泡沫,口不渴,舌苔薄白或白腻、舌质淡或淡红,脉浮紧,指纹青红在风关。治法:辛温宜肺,化痰止咳。方药:麻 黄3克、杏仁10克、甘草3克、葱白10克、淡豆豉10克、荆芥6克、半夏6克、莱菔于10克。中成药:小青龙冲剂1/2-1袋,每日2次。 中医治疗小儿肺炎(三)

3)痰热阻肺:壮热,咳嗽而喘,呼吸困难,气急鼻煽,口唇紫绀,面红口渴,喉间痰鸣,声如拽锯,胸闷胀满,泛吐痰涎,舌红苔黄,脉弦滑,指纹紫至气关。治法:清热宣肺,涤痰乎喘。方药:麻黄3克,射干6克,葶苈子、杏仁、地龙、钩藤、黄芩、竹茹各10克,生石膏25克。中成药:竹沥水,每次5~10ml,每日3次。中医治疗小儿肺炎(四) 4)阴虚肺热:潮热盗汗,颧红唇赤,干咳无痰或痰黏难吐,舌质嫩红、舌苔光剥少津,脉细数,指纹沉紫。治法:养阴清热,润肺止咳。方药:沙参、麦冬、玉竹、 桑叶、生扁豆、炙杷叶、川贝母、百合各10克、天花粉15克,甘草3克。中成药:养阴清肺糖浆,每次510ml,每日1次;川贝楷杷霹,每次510ml,每日2次。中医治疗小儿肺炎(五) 5)脾气虚:低热起伏,面色白光白,动测汗出,咳嗽无力,微微气喘,喉中痰鸣,神倦懒言,纳呆便溏,舌质淡苔白,脉细无力,指纹色淡。治法:益气健脾,调和 营卫。方药:太于参、生黄芪、茯苓、白术、五味子、麦冬各10克、生姜3片、大枣5枚,陈皮、甘草、半夏各6克。中成药:玉屏风散,每次1袋,每日2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