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2.1海陆分布

2.2.1海陆分布

2.2.1海陆分布
2.2.1海陆分布

(八上)第二章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一)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的分布

3、了解大洲的相互位置关系及其分界线

【学习重点】

知道七大洲的相互位置关系

【学习难点】

在地图上找出七大洲的分界线

【自主学习】

一、自学指导

1、人们常用“”粗略地说明全球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例。

从南北半球看,半球陆地面积较大。

2、面积较大的叫,面积较较小的陆地叫。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

3、全球共有七个大洲,按照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它们依次是、

、、、、、。

二、自学检测

1、有人说,地球是一颗“水的行星”,这是因为()

A地球表面全部覆盖着海洋B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占明显优势

C陆地面积占39 ﹪C地球上有液态水的存在

2、关于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洲B大陆和他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

C全世界共有五大洲D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是欧洲

【合作探究】

问题导思

一、阅读课本P30,图2-31,2-32,2-33,完成下列问题

1、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2、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

3、不同大洲之间一般以什么为分界线?想一想了,你的回答对大洋洲、南极洲也同样适用吗?

二、重要的分界线:

1、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2、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3、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知识小结】

【当堂训练】

一、达标检测

1、如果把所有陆地都集中在某一半球上,则该半球( ) A 全部是陆地 B 少部分是陆地

C 大部分是陆地

D 海洋面积仍大于陆地面积

2、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 )

A 欧洲、北美洲

B 欧洲、亚洲

C 非洲、大洋洲

D 北美洲、南美洲

3、以苏伊士运河为分界线的两个大洲是( )

A 亚洲和欧洲

B 亚洲和非洲

C 欧洲和非洲

D 北美洲和南美洲

二、拓展训练:

1、赤道穿过的大洲: 、 、 、 。

2、 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

3、 主体部分位于北半球的大洲 、 、 。

4、 主体部分位于南半球的大洲 、 、 。

5、读东西半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大洲有 、 、 、 。

(2)赤道穿过的大洲有 、 、 、 。

(3)在图中填写①②③④⑤⑥⑦所代表的大洲。

世界的 海陆分布 七大洲 海洋与陆地 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七大洲的名称、分布 大陆、岛屿、大洲的概念 海陆分布 海陆比例 【课后反思】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原理再现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原理再现 江苏省昆山市亭林中学贺志强 215341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错综复杂的。高大的山脉和高原的热力作用和动力作用十分巨大,能对气候发生重大的影响,与海陆分布和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作用同样重要。局部地形由于海拔高度、坡向、坡度和地形形态的差异,可在短距离内产生显著不同的局地气候。由于地形的作用,进一步破坏气候的纬度地带性,导致地面气候更加复杂多样。根据陆地的海拔高度和起伏形势,陆地地形可分为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等类型,他们以不同规模错综分布在各大洲之上,构成崎岖复杂的下垫面。 一、地形与太阳辐射 地形对太阳辐射的影响是随海拔高度、坡向、坡度,纬度季节等而异。就直接辐射与总辐射而言,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有增强的现象。这是因为,高度大,太阳辐射通过的空气柱的距离缩短,空气密度小,水汽微尘少,受到大气的吸收、散射等作用而损耗的能量少,因此总辐射和直接辐射增强。夏半年,因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南北坡所受到的太阳直接辐射差别小,冬半年则差别大。纬度越高,南北坡所受到的太阳直接辐射差别越大。从太阳直接辐射的日变化看,在偏东的坡地上,上午的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大于下午的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其最大值出现在上午,在偏西的坡地上则正好相反,南坡和北坡的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在上午和下午基本上是对称的,其最大值均出现在水平面上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正午附近。二、地形与气温 地形与气温与气温的关系十分复杂,大地形的宏观影响能对大范围内的气温分布和变化产生明显作用,局部地形的影响也能使短距离内的气温有很大的差别。(一)高大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绵亘的高大山系和庞大的高原是气流运行的阻碍,他们对寒潮和热浪移动都有相当大的壁垒作用。同时他们本身的辐射差额和热量平衡情况又具有其独特性,因此他们对气温的影响是非常显著而广泛的。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机械阻挡作用和热力作用两个方面。下面以青藏高原为例来简要说明。 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大,矗立在29°-- 40°N之间,南北约跨纬度10°,东西约跨经度35°,有相当大的面积高度在5000米以上,有一系列的山峰顶部海拔超过了7000--8000米,占据了对流层中下层,犹如大气海洋中的一个岛屿,对于冬季层结稳定而厚度又不大的冷空气是一个较难越过的障碍。从西伯利亚西

世界的海陆分布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设计 中宁三中张天金 一、设计思想 1、贯穿地理教学的基本理念 本节是学生进入中学后,首次接触到世界地理的内容,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是在读图、绘图、空间位置的判断等方面加以引导,使学生对运用地图形成初步的认识。新的教学理念明确指出了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②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③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④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贯穿地理教学的基本理念,不能只考虑知识目标,还应兼顾另外两个方面的目标。 2、重视运用地图和统计图表进行教学,加强学法指导 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教师应重视利用地理图像,通过阅读、使用地理图像和绘制简易地图,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发展对地理图像和地理事物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在学法指导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看、想、猜、拼、画”了解地图和熟悉大洲的名称、特点及空间分布;并通过轮廓模型辨认七大洲,亲自动手绘制简单的七大洲分布图,了解七大洲特征和位置。通过总结七大洲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下节课按照学习大洲的方法和步骤自学四大洋,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真正达到“授之以渔”。

世界的海陆的分布教案

教学目标: 1、运用海陆分布图和相关数据,描述世界的海陆分布特点。 2、运用地图辨别大陆、岛屿、大洲。 3、初步形成七大洲的基本轮廓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能够在地图上找出并准确填写七大洲和四大洋。 4、通过学习世界的海陆分布,培养观察、想象、动手能力、填图技能和辩证唯物观。 教学重难点:七大洲的轮廓特征、空间分布,大洲的分界线。 知识衔接 我们知道人类共同生活的家园是地球,但是有人却说是水球,他们谁说得对?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说法呢?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状况如何?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自主学习】:读“海洋与陆地”一框所有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2...七大洲的分布及特点:

从南北半球看,亚洲、欧洲、北美洲主要 ..位于半球;大洋洲、 南美洲和南极洲主要 ..在半球。从东西半球看,亚洲、欧洲、非 洲和大洋洲主要 ..分布 ..分布在半球;北美洲和南美洲主要 于。 【合作探究】 1..大洲的分界线。(从地图册中找出下列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山脉、乌拉尔河、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曼德海峡、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运河 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 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训练反馈】 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 ) A.欧洲 B.亚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2.以山脉、河流、海峡作为洲界的大洲是( ) A.亚洲、非洲B.亚洲、欧洲C.欧洲、非洲D.北美洲、南美洲 3.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下列大洲排序正确的是( )

A.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 B.亚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 C.亚洲、南美洲、非洲、北美洲 D.亚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 4.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 A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B土耳其海峡C苏伊士运河D、、、、、巴拿马运河 【拓展延伸】 1 大洲、大洋的概念 (1)大洲:____________与它周围的___________的总称。 (2)大洋:海洋被陆地________,形成彼此________的四大洋,_______是大洋的边缘部分。 2.. 读东、西半球示意图,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⑴大洲的名称①___洲②___洲③___洲 ⑵大洋的名称④___洋⑤___洋⑥___洋 ⑶大洲分界线的名称⑦___山脉、⑧____运河、⑨____运河 3.、在七大洲中,南北回归线均穿过的大洲是() A、南美洲 B、非洲 C、亚洲 D、大洋州

七年级地理世界的海陆分布

世界的海陆分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运用海陆分布图和相关数据,说出海陆分布特点。 2.在地球仪或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四大洋,并能在世界海陆分布图上准确规范地填出它们的名称。 3.通过学习世界的海陆分布,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实践操作能力和填图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填图、拼图和绘图,熟悉七大洲、四大洋的空间分布。 2.辨认七大洲的轮廓,辨别大陆、半岛、岛屿、海、洋和海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世界的海陆分布,使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的欣赏,培养学生认知世界、热爱世界的情感;认识到我们生活的地球只有一个,而且我们生活的土地也是有限的,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海陆分布情况。 2.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识记和相对位置的空间关系。 (二)教学难点 1.了解七大洲、四大洋的空间分布。

2.学生空间感的建立。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苏联宇航员在月球上看到地球的全貌后,曾感叹说人类把地球的名字取错了,应该叫“水球”,因为地球上大部分地区被广阔的海洋所覆盖。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地球上海陆分布的实际情况。 (讲授新课) 板书一、海洋与陆地 创设情境我们叫地球叫的很习惯,顺理成章,但是有人却偏偏认为,叫“水球”才合理。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观察地球卫星图片,之后让学生分析、讨论。 总结:通过看图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地球总是以蓝色作为主色调的,这说明,除了我们脚下所踩的陆地外,地球上面积更大的是广袤的海洋。 阅读图《世界海陆面积比较》,总结海陆分布特点。 板书 1.海陆分布特点:七分海洋(71%)、三分陆地(29%)

海陆分布

海陆分布 能力目标:(1)、能看懂简单的地理统计图,并初步了解如何用统计图表表示地理事物。初步学会绘制简单几何图形表示大洲的基本轮廓及相互位置关系。 (2)、构建七大洲的基本轮廓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能够在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 (3)、主动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4)、材料的收集和整理能力及报告的撰写能力的培养。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逐步体会学习和生活必须具有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重点:海陆分布情况,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识记和相对位置的空间关系 难点:学生空间感的建立 关键点:灵活运用地图掌握各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关系及海陆分布是关键 教学媒体:地球仪、地图册、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2.理解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的概念。 3.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 4.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地球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1.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2.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的概念。 3.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 教学难点:海陆分布情况及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学生进入中学后,首次接触世界地理教学内容,海陆分布可以做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较熟悉,关键在于通过读图直观感受,并理解其逻辑关系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读图分析法 我们前面几节课讲的是“地球”,为什么叫“球”,讲了地球的形状、大小等。从今天起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地球”的“地”。为什么叫地球呢?

初一地理海陆分布练习题

海陆分布 时间:30分钟分值:75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基础过关: 1.苏伊士运河沟通了() A.里海和阿拉伯海 B.红海和地中海 C.里海和红海 D.黑海和地中海2.读世界海陆分布图,被a,b,c三大洲包围的大洋是() A.印度洋 B.太平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3.读图“四大洋面积的比较”,判断() A.图中A为大西洋 B.图中最深的大洋是C C.跨纬度最多的大洋是B D.平均水温最高的大洋是C 4.离南极洲最近的大陆是() A.南美洲大陆 B.非洲大陆 C.澳大利亚大陆 D.亚欧大陆 5.观察海陆分布图判断下面关于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的海洋是连成一片的,而陆地则被分割成许多块

B.世界的陆地是连为一体的,海洋被分割成许多块 C.世界的海洋和陆地都是连为一体的 D.世界的海洋和陆地相互分割成许多块 二、综合题(共65分) 能力提升 6.读图“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3分) (1)从图中估算,世界上的海陆分布比例大致是;就东西半球来说,陆地主要分布在半球,就南北半球来说,陆地主要分布在半球. (2)赤道横穿洲和洲的大陆部分;①和⑤洲的分界线是海峡;④和⑤两大洲合称为大陆;我国位于洲(填数码). (3)被亚洲、欧洲、北美洲环绕的大洋是;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填字母) (4)除课本中的方法外,请你写出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其他方法,并简单说明.(3分) 7.读世界大洲、大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①②两大洲是一个整体,合称为大陆,④⑤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2)七大洲中,纬度最高的是(填名称),位于北半球、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的是(填名称).

全球海陆分布

2.1全球海陆分布 北蔡中学 张海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阅读世界地图让学生能够说出各大洲各大洋的名称,知道各大洲的相邻 关系,主要大洲之间的分界线,七大洲的面积大小比较、大致的轮廓形状以及四 大洋的大小和简要特征。通过阅读地图,培养学生的读图和分析能力。 2、方法和过程 利用《世界地形图》,知道地球的全貌。引用各个示意图,分别来讲述大洲、 大洋的地理位置、面积大小、特点和分界线等。通过画一画世界地图,培养学生 的动手能力。 3、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世界海陆分布,正确认识地球上海洋和陆地的面积大小,用科学的 方法来分析海陆分布特点,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丰富的想象力及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 【教学流程】 【板书】 2.1世界海陆分布 一、三分陆,七分海 二、七大洲 1、了解几个概念 2、六大陆,七大洲 ( 1)六大陆(名称、分布) (2)七大洲(名称、分布、面积、界线) 三、四大洋 ( 1)太平洋 (2)大西洋 (3)印度洋 (4)北冰洋 四、动手画一画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杨利伟乘着神州5号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回眸地球开始,讲述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 一、三分陆,七分海 读图:南北球的海陆分布图 海陆面积的比较:地球表面总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海洋占71%,陆地 占29%。 讨论:你认为人类居住的星球是“地球”还是应称“水球”,说说你的理由。 二、七大洲 1、了解几个概念 阅读P17大陆、半岛、岛屿示意图,让学生来根据示意图来讲述大陆、半岛和岛屿的含义, 教师来总结概括大陆、半岛、岛屿的概念。 2、六大陆、七大洲的名称及分布 (1)六大陆 世界上有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洲大陆、南美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和南极洲大陆。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 大陆和大洲的区别,阅读世界政区图,找到大洋洲的名称注记怎么不在澳大利亚大陆上。大洲是包括大陆和大陆周围附近的岛屿。继而引出七大洲的名称。(2)七大洲 ★读图认识七大洲及分布 全球为什么有六块大陆却有七个大洲?亚欧大陆上有亚洲和欧洲。 ★七大洲中面积大小的比较。根据教科书P18《七大洲面积比较》面积大小依次:亚洲4400万平方千米、非洲3000万平方千米、北美洲2400万平方千米、南美洲1800万平方千米、南极洲1400万平方千米、欧洲1000万平方千米、 大洋洲是900万平方千米。最大和最小的大洲面积相差约5倍。 ★各大洲在东西半球的位置: 南北美洲位于西半球。 亚洲、非洲、欧洲和大洋洲位于东半球。 南极洲位于南极圈内。可以提问:南极洲是在哪个半球?既在东半球又在西半球,是跨经度最大的大洲,更在南半球。 南美洲和北美洲合称为美洲,人们还习惯把美国本土以南的美洲地区称为拉丁美洲。因为这地区的大多数国家使用拉丁语的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 ★大家是不是知道七大洲名称的由来呀?让学生发言,可以根据教科书P19 阅读材料内容提示。 原来各大洲的名称都是有意义的 ★相连的大洲之间有着分界线。比照教科书《七大洲分布图》和世界地理图册《世界地形图》,在书上亚欧分界线名称落实到地形图上。让学生用手指或者铅笔在地图上勾画出来。 亚洲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 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和非洲:苏伊士运河。 在大家看见了七大洲的轮廓以后,你会对哪一个大洲的轮廓一看就能记住?提高学生兴趣提问。(学生会各抒己见)

中国的海陆分布

保定市美术中学初中地理导学案编写:郭强审核:初中地理组编写时间:2011-10-5 首次授课时间:2011-10-10 班级姓名学科组长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第2节世界的海陆分布 一、学习目标: 1、能说出海陆面积比重及分布特点。 2、能在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与分布,能在地图上说出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3、了解大陆、半岛和岛屿的区别;洋、海、海峡的差异。 二、重点难点 重点:海陆的分布特点。 难点:大洲大洋及其分界线名称的记忆。 三、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地球的南北半球分界线为,东西半球分界线为。(二)、自主梳理 1、我们的地球在太空看起来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有着“七分海洋,三 分陆地”的说法。海洋与陆地所占地球表面的比例是多少呢? 海洋:陆地: 海陆分布在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看分别有那些特点? (三)、小组探究 思考:大陆与大洲有什么不同? 陆地指: 大洲指: 总结: 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七大洲之间那些是相邻的呢?他们如何分界?亚洲—欧洲: 乌拉尔山脉—河—海—山脉—海— 亚洲—非洲:运河 北美洲—南美洲:运河 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欧洲—非洲:直布罗陀海峡 南美洲—南极洲:德雷克海峡 七个大洲之间谁的面积最大?谁最小?如何排序? 谁经过的经线圈最多?谁被赤道横穿而过?分别位于哪个半球?你还 能总结它们分别有哪些的特点? 四大洋:北冰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总结:四个大洋的面积如何?由大到小排序: 四个大洋分别位于哪个半球?谁所跨经线最多?还有哪些规律特点? 在下面的图中标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 课堂随笔 课后反思 达标率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季风环流》说课教案设计

说课设计: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季风环流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学习了大气的运动、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的基础上,同时又为后面学习天气与气候奠定基础。因此,本课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大气圈与天气、气候一节的重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实际,确定教学重难点如下: 重点: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2.海陆热力性质和季风形成之间的关系。 难点:1.1月、7月北半球气压中心的变换; 2.西南季风的成因。 二、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具体目标中“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知识与技能目标为: 1.读“1月、7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通过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2.读“亚洲季风图”,通过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说明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形成及特征的异同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具体目标中“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和“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过程与方法目标为: 1.根据物理上关于比热容的知识,分析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根据南北半球海陆分布状况的不同,分析气压带分布的差异。 2.通过分组合作学习的手段,表达自己学习本课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同学交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具体目标中“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和“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为: 1.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和分析地理问题。 2.通过季风环流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季风给我国带来的有利条件和不利

2.1 海陆的分布

课程标准: 1、 理解地球表面海陆分布。 2、 初步形成海陆是持续变化的科学观点。 基础回顾: 1、世界海陆比例: 分陆地、 分海洋( %的陆地, %的海洋) 无论如何划分,任何一个半球的 面积总是小于 的面积 2、七洲四洋的分布: 1)能在上图中,将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准 确的指出来。 2)按面积排序 七大洲为: 、 。 四大洋为: 。 六块大陆依次为: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 3)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 洋;赤道穿过的大洲有 洲、 洲、 洲和 洲,赤道穿过的大陆有 大陆和 大陆;4)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 河、 山脉、土耳其海峡;亚非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运河。 二、世界海陆的变迁 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的变动、 的升降 2、大陆漂移假说: 1)由 国的科学家 提出 2)他最早是发现大西洋两岸的 大陆和 大陆轮廓基本上能够吻合来推论的。 3)经过实地考察,发现两岸有相似的动物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因为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地球表面的大陆会发生漂移。 3、板块构造学说: 1)地球表面的岩石圈由七大板块(A 、 板块;B 、 板块;C 、印度洋板块;D 、 板 块<几乎全部由海洋组成>;E 、 板块;F 、 板块;G 、 板块)和众多小板块组成。 2)各板块处于持续的运动之中。(挤压或拉伸:如地中海会逐渐变小及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是因 为 板块和 板块挤压<类似的有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和科迪勒拉山系的形成>;红海会逐渐变大是因为 板块和小板块之间相互拉伸所致。)。 3)在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比较和缓,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频繁。从而形成了两大火山 地震带:环 洋火山地震带和 海— 火山地震带。 半球 半球 半球 半球

亚洲地形及其对亚洲气候水系的影响-新人教原创

亚洲地形及其对亚洲气候水系的影响 昆山市亭林中学贺志强 215341 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和亚欧大陆的东部,是亚欧大陆的主体;其东、南、西、北方向分别与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相邻或相毗连;亚洲大陆最北端切柳斯金角,纬度77°43′ N,最南端皮艾角1°17′N,东端迭日涅夫角经度169°40′W,西端巴巴角26°03′E,所跨经纬度之多均为世界之最。亚洲总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29.4%,为世界第一大洲;其大陆轮廓非常复杂,海岸破碎,又有众多的岛弧海沟呈带状分布于大陆东缘。 亚洲与其它各洲相比,其地理环境有自身的独特之处:(1)地理环境类型复杂多样,自然带最为齐全,并呈经向、纬向或垂直地带性分布。(2)大陆性强烈,季风气候典型。这些既反映了全球地理环境结构的差异性,又反映了亚洲地理环境结构的整体性。 (一) 组成亚洲大陆的古老陆块,在各地史时期地质构造运动的作用下,不断扩大、联合,大洋盆地迁徙封闭,从而形成今天的大地构造格局,与此同时,又在外营力的作用下,经过不断塑造,形成今天的地质地貌形态,其地形表现更是别具一格。亚洲地形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如下: (1)基岩海拔高,平均约为950米;山地高原多,面积广,约占亚洲总面积的3/4;特有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面积达250万平方千米;亚洲高度大于8000米的山峰达16座。 (2)地形起伏极端。从点上来说,既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又有世界上最低的低地。如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死海水面海拔-392米,湖底海拔-792米,贝加尔湖湖面海拔455米,湖水深达1620米。从面上说,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海拔平均为4000米以上。又有世界上著名的低平原之一——西西伯利亚平原,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下。同时,大陆东部岛孤、海沟相伴生。尤其是新华夏系的“三凸三凹”构造呈现出带状地形。 (3)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流水、风沙、岩溶冰川、黄土、冰土等地貌均有分布。这一点是不言而喻。 (4)地形结构中高周低,山脉组合成群成带呈东西向展布。亚洲中部高耸,多为高山高原,四周低下,为低山、丘陵和平原,在成群成带结构的山脉的外围,分布着广阔

海陆分布与气候

海陆分布与气候 背景: 初中地理新教材知识条理清晰。内容丰富详实。是使学生们“获得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目的的具体体现。因此。教学中应该避免照本宣科。让地理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们通过积极参与来获得知识和认识自然发展规律的一个平台。地理来源于生活,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地理知识。 案例展示: (一)导入新课 上课之前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夏天来了,你们喜欢洗游泳吗? 生(齐声):喜欢! 师:你们为什么喜欢呢? 生:水中凉快些.。 师:水中为什么凉快些?今天我们这节课一起来探究海陆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二)探究新知 问:夏季,在水中为什么感到凉爽? 亲生体会:我们一起冒着烈日,来到学校附近的小河边,让学生光着脚体会从沙滩走向水中,脚底温度的变化情况? 生:略。 问:为什么同样的阳光照射,在水中与陆地上的温度不同呢? 师:这是因为水体与陆地的物理性质不同。在纬度相同的地方,海洋与陆地的气温也呈现一定的差异。 海洋:受热慢,散热慢。陆地:受热快,散热快。因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课堂活动:学生讨论完成教材P.71活动第1题和第2题。 师:根据刚才我们的学习和分析得知,由于地球表面同纬度的地区有海洋与陆地分布的差异,海洋与路地的物理性质的不同,所以造成了同纬度内的海陆气温的差异。 师:气温受海陆海陆差异的影响很显著,那么海陆海陆差异是否对降水也有影响呢? 投影出示:我国北方自东向西景观变化图。 问:据图回答自然景观自东向西有什么变化? 生:自然景观自东向西从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 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请学生讨论后回答。 生:是因为从东向西降水越来越少。 问:为什么从东向西降水越来越少?你知道原因吗? 生:是因为距离海洋越来越远。 师:降水受海陆影响差异也很显著。沿海受海风影响的地区,降水要比内陆多。 课堂练习:1、天津的降水为什么比新疆多? 2、夏天海滨城市为什么成为避暑胜地? 小结:海陆分布对气温的影响:在同纬度的地方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及季风环流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教学设计】 【导入】假如你们当中有一位特别铺张浪费奢侈的同学,一两天就把一个星期的生活费全部用光了,那么你会来一句冷嘲热讽的话—— 我国除了会有“喝西北风”的俗语,唐诗宋词里也不缺含有西风和东风的诗句: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缓缓前行。)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何况在这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的暮春季节啊!) 西风总给人一种万物凋谢,一片萧瑟的景象;东风更多时候又是春风的代名词。你想过为什么西风在我国就如此不受欢迎,而东风又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呢?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学习海陆风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承转】上节课我们考虑全球冷热差异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将全球划分为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分别是?()进一步考虑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时,气压带风带也会发生移动,在北半球,夏季?()冬季?() 上节课我们分析的这些气压带风带是一个理想的模型,那么现实中气压带的分布除了受冷热差异、地转偏向力以及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影响外,还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讲解】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实际的气压带往往不能呈现出明显的带状分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夏季太阳辐射强,白天获得的太阳辐射对地表的温度影响较大:陆地温度相对较高,形成高压,海洋温度相对较低,形成高压;冬季北半球总体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所以地表热量更多与降温有关:陆地温度相对较低,形成高压,海洋温度相对较高,形成低压。这样在不同的季节,近地面七个气压带就会被分裂成不同的高低压中心。 接下来我们具体来分析一月和七月近地面高低气压中心。 【问题一】 读七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说出南半球的气压状态,并说出原因? 【引导】南半球由于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纬向的气压带比北半球明显,尤其是南纬30°以南地区,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 【承转】现在请大家观察北半球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你看到的气压带还呈带状分布? 北半球气压带明显被分裂成一个个的高低压中心。现在我们将视野定格在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上,请你思考: 【问题二】 在七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上,找出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上的气压中心,解释它们的成因?【引导】七月: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副热带高压在太平洋上保留的气压中心)成因:北半球由于海陆的相间分布,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的高低压中心。夏季(7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亚欧大陆上的热低压(印度低压)所切断,从而使副热带高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在夏威夷附近最明显故我们称夏威夷高压。 【问】接下来我们继续分析一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上,亚欧大陆和太平洋的气压中心。 一月:蒙古高压(亚洲高压)副极地低压带仅保留在太平洋上(阿留申低压) 冬季,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尤其以蒙古高压最强盛,控制

2021初一地理上册:世界的海陆分布(含答案)

复习提纲二:世界的海陆分布 班级:组别:组号:姓名: 考点解析 一、世界的海陆分布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在地球表面,陆地面积约占______________,海洋面积约占______________,所以形象地称地球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世界海陆分布空白图,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大小次序及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1)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口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___________。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___________,中国位于亚洲。___________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___________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2)四大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口诀: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___________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3)记住主要大洲之间的界线: 亚洲与欧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沟通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口诀:“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取第一个字记) 亚洲与非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沟通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南美洲与北美洲——_____________(沟通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欧洲与非洲——直布罗陀海峡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南美洲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 二、世界的海陆变迁 1.用实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床遗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升降运动);地中海在不断缩小、大西洋和红海在扩大(水平运动)。 2.在图上识别六大板块,会读图例(生长边界与消亡边界)。 3.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①岩石圈由_____________组成,其中_____________几乎全部是海洋; ②板块处于不断_____________之中;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 【教案背景】 七年级学生已接触过世界地理知识,对本节内容已有一定了解,但学生在学习方法、认识等方面都存在着欠缺与不足。基于此,这堂课的设计打破常识科“看书背题”的传统教学模式,运用“问题—活动—探究”的课堂模式,利用网络资料、多媒体课件,通过跳伞游戏、探寻大洲等活动,给学生提供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在读图中学习,从析图中总结,使学生对‘地理、地图’形成初步认识,培养学生用地理方法记忆地理事物的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课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全球海陆分布的特点,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及概况。七大洲是人类的居住地,人地关系的研究又是地理研究的重点,该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也是世界地理学习的基础。 【教学方法】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课件,创设地理情境。 2.运用“问题--活动--探究--应用”教学模式,设置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维。 3.设计“跳伞游戏、争做宇航员、探寻大洲、挑战老师”四个探究模块,采用递进式教学法,激发学生主动探究。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的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2.照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分布特征。 3.初步养成利用网络资源和地图学习地理的习惯,培养读图、用图能力。 (二)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合作精神。 【课时设计】一课时 【教学准备】 1.准备地球仪、张贴世界地图。 2.搜索下载“太空看地球”网络视频、图片(见附件),制作课件。 3.合理划分活动小组,布置课前预习,查找有关海陆分布的资料。 【教学过程】 ★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震撼双眼”体验从太空看地球的壮观(见附件1)。(来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a43669534.html,/v_show/id_XMzU2Mjk3NDIw.html)。 (导语导入):同学们,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其中目前已知的有人类、有生物生存的星球是地球,地球上的人类和生物生活在哪些地方?(学生:海洋里、陆地上、大气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世界的海洋与陆地的分布。 『板书』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案)

世界的海陆分布(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重点,是学好世界地理的基础。七大洲是人类的居住地,人地关系的研究又是地理研究的重点,所以这一节的内容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二、学情分析与学法指导: 由于初一的学生在小学中已学过一部分地理知识,所以对本节课的内容并不陌生,但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认识等方面都存在着欠缺与不足。针对这些情况,在学生学习时,主要利用https://www.wendangku.net/doc/a43669534.html,/Soft/Index.html>课件和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并指导学生用“图上记忆法”记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三、课程目标: ⑴教学目的:①让学生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的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③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海峡等的具体位置。 ⑵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初步养成读图、填图、绘图等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的习惯,培养用图能力。 ⑶情感目标:通过对地球的名称“地球”与“水球”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全球海陆分布特点及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分布。 五、教学用具:⑴自制的多媒体https://www.wendangku.net/doc/a43669534.html,/Soft/Index.html>课件⑵地球仪⑶自制的大洲和大洋的拼图 六、教学方法: 参与式开放型教学,“以学生参与为标志,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根据教学进度的需要,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七、教学过程: 〖老师〗向学生展示“太空之旅”照片 这是人类第一次登上太空的宇航员,他是谁呢?(学生回答)他在宇宙中看到一个美丽的、呈蔚蓝色的星球,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星球吗? 〖老师〗接着向学生展示“在太空中地球”照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