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千年科举制度的公平性及其现代思考

千年科举制度的公平性及其现代思考

千年科举制度的公平性及其现代思考
千年科举制度的公平性及其现代思考

第30卷第1期2008年1月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malofXiangt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

V01.30No.1

Jan.2()08

千年科举制度的公平性及其现代思考

毛丽萍

屯明沣

(濑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摘要:科举制度的公平性体现在许多方面,如考试机会的公平开放,考试程序的公平公正,阅卷方式的公平以及对“高危人群”能不违公平等,这些都是科举制得以长久绵延的重要原因。同时科举对现代高考、公务员考试等制度的完善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科举制;公平;现代思考

中图分类号:C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482(2008)01—0183—02

在1300年的时问里面,科举制度以超平寻常的稳定感、公平性给普通的民众咀一种信赖感。与世卿世禄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强调应试者的文化素养和对现实问题的洞察力,抵制了血缘、门第、身份、名望、特权、钱财等对选拔人才的干扰因素,所以能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存在长久。科举制废除至今一百来年了,百年来人们一直对它褒贬不一。其实,当我们冷静、科学、理性地对它重新思考,不难发现,它蕴含着珍贵的公平选考理念,对当今的高考制度、公务员考试制度、选调人才制度、公司招聘人员制度等仍具有借鉴意义。

一科举制度公平性的具体体现

(一)参考机会的公平开放

据档案资料显示,在科举制度下,考试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开放,考生的来源上包括了在校生和校外自学者两种,体现出公平开放的特点,具体表现在:第一,没有身份、阶层的限制。历代虽对报考者有一定的资格限制,如唐宪宗元和二年规定:“举人曾为官司科罚,曾任州县小吏,虽有辞艺长吏不得举送,违者举送官停任,考试关贬黜。”HJ但这些限制都不是身份、宗族方面的。第二,没有严格的职业限制。当时除娟、优、隶、卒等“贱民”外,其他人均可参加考试T2J。而这部分人在总人13中所占比例非常小+且他们的身份是可以改变的,其后代也是可以应举的。可见,科举制度使得绝大多数下层的知识分子都有人仕的机会,反映了科举的开放公平性特征。与两汉时期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度比较,科举制的开放公平性是显而易见的。察举重在道德评判,且以行为表现、典型事例为据,极易作伪造假;且道德标准很难以客观、公正、划一的尺度去衡量、验证,这就容易造成举主任人唯亲、鱼目混珠,被举者矫情造作、欺世盗名;即便属实,品德良好,也不等于治事施政能力有保障。而九品中正制度兼顾德才和门第家世,品第人物,列为九等,按品级授官。即具备一定的门第身世才能为官,平民百姓是不可能有机会成为官员的【引。

(二)考试程序的公平公正

为防止在考试的过程中发生舞弊行为,各朝在科举考试时均采取了甚为严密的防范措施。首先,安排了专门的考试场所——贡院。贡院四周用高墙围住,围墙上还布满荆棘。以此来保证考试的严肃性,防止考场内外的通风报信。其次,贡院建筑三道门之一的龙门.是考生进考场的搜检通道。清朝时搜检十分苛刻严厉,至考试口,考官不仅要搜检所有物品,而且还要搜检考生的衣服,如若发现考生挟带片纸只字,则依科场条例,先戴枷示众一月,问罪发落。搜检宫役“知情容隐者”坐狱。第三,贡院内部建筑有一部分被称为明远楼,它是考试监临、外提调、巡察等官员登临的建筑,他们登楼眺望,居高临下,全考场的情况一览无余,可以观察考生、吏役等有无作弊行为。第四,贡院内考生考试和住宿的地方称为号舍。它们犹如蜂巢,每问号舍三面用墙围住,南面没有门。每场考试一般都是前一晚人场、次日考一整天,第二天才能出考场,因而考生坐卧、写作、饮食等都在号舍及号巷中。在清朝的114名状元的录取中,尚未发现一个是靠打通关节或其他舞弊方式得来的。严密的科考制度对防范作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贡院的考试只是科举考试中的一个环节,从整体上看,科举制的考试又是多层次的。唐代分为州县预备试和吏部省试两级。宋代发展为州试、省试、殿试的三级考试制度。明清时则进一步完善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试制度。各个层次的考试都有一定的防弊措施【4』。多层次的考试,不仅对于保证选取人才的可靠性、正确性与客观性起着积极作用,而且对于“任人唯亲”的用人路线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然,就整个封建社会而言,是不可能完全摆脱“任人唯亲”的,但科举制度的层层考试,对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只凭门第、裙带进身者来讲,毕竟是一道道严峻的关卡。

(三)阅卷方式求公平

在科举制度中,为保证评阅斌卷的公平,历代均采取严密措施以防范作弊行为,有效的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从档案材料里得知以下几种阅卷方式。

其一是糊名法。即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密封阅卷。实行这一方法有相关的背景因素。唐代科举考试成绩不是录取的唯一标准,如进士科允许“基荐”和“通榜”,即允许人们向主考官推荐优秀人才,应进士科者可以将自己的文学创作

收稿日期;2007—09—9_5

作者简介:毛丽萍(1968一).女,湖南邵阳人,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教务秘书,馆员,主要从事档案管理和教学管理的研究。

183

择优编成文卷,投献给达官贵人或文坛名人以求得他们赏

识推荐,以提高知名度并获得及第的机会悼j。考试与推荐、自荐相结合,这对克服一试定去留的局限存在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时间一长问题便随之而来,一是走后门现象、依靠权势求取科第的做法也大行其道,“公荐”实际上变为“私荐”;二是考生呈送的平时诗文作品有许多是假他人而无法判明。针对这许多的弊端,后周时在常科贡举中又实行糊名考试。糊名又叫弥封、封弥,就是将考卷上考生的姓名、籍贯、家世等密封起来,实行糊名编号评卷,是为防止考官看到应试者的姓名而假公济私。同时也使考官不得根据自己之爱憎而影响评卷与录取的公平性。

其二是誊录法,其目的在于避免阕卷者通过考生自己徇私舞弊。因为糊名后考官还能看到应试者的字迹或事先商定的碚记。为了使考官无法通过辨认字迹以定取舍,当时考完后“别录本,去其姓名”,即将试卷另外誊录副本,这就是誊录法。也就是说考生试卷收齐后,先交给编排官,将写有考生姓名、籍贯的卷首裁掉或封起来,在试卷上表明号码,然后交给弥封的官员,昔录对读以后才送给考官阅卷。

其三是双重定等第法。双重定等第法减少了阅卷的主观随意性。考生试卷在第一次考官阅卷以后,再将试卷上给的等第弥封起来,再由副考官评阅,最后送给详定官拆开等第的封条。看前两位阅卷者所给的等第的差别,平衡以后,确定等级名次,最后再根据字号、姓名登录最后等第。由于采用双重定等第的方法,初考官和复考官互相不知他人所定等第,减少了阅卷的主观随意性。起初详定官对比两位阀卷者所打的等第时,如果等第大致相同时则已,不同则再详细评阐其程文,或按起初或按复考所定等第,以较近者为最后成绩,不能另外再定等第。到后来,才发展为详定官可以别立等第。这种双重定等第法,一份试卷要经过三位考官的评阅,相当周密严谨。它能够有效地防止主观试题出现大的误差+还被现代一些考试所采用。

【四)对“高危^群”能不违公平

“高危人群”指与考官关系非常密切的一群人。由于参考机会的公平性而不能限制这些人参加考试,因而采用特殊的机制防范作弊行为是十分必要的。档案资料显示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方式是别头试、锁厅试防范特殊考生

别头试是特为知举官及与科举考试有关人员的子弟、亲属专门举办的考试,以防“假托宗枝,迁就服属”。剐头试的普遍实行,有助于裁抑子弟,奖进寒士。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朝廷对寒门学子制度上的公平。

宋王朝对参加科举考试的现任官员他们的应举实行专门的“锁厅试”。规定凡参加省试的现任官员,必须由所在长吏,“先考试艺业,合格者始听取解。如至礼部不及格,当停现任。其前后考试官、举送长吏,皆重置罪。”。锁厅制既允许现任官员参加了考试,又杜绝因他们所任的官职而产生的腐败现象。这一办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科举考试制度的公平。

第二种方法是锁院回避防考官受请托

在科举考试中,对考官采取了越来越严格的限制措施。唐代首创考官回避制度,规定考官有亲戚参加科举考试国{另外设立试场,委任其他官员主试,这就是上文说到的“别头试”。宋代正式建立了锁院制度,知贡举官一经任命须立即进贡院隔离,和家人也不得见面,防走漏消息和通关节,这称之为人闱。清代又严格规定,凡参加乡试会试所有人员的亲属应回避。“或另试,或题由钦命”还要求同考官“同省相回避”,“令不同省房官二人同阅”卷,“互相察觉”。科举实行的锁院制,锁院之后临时集体商定草拟试题,边刻边印,并指定专人管理试卷。

184

二科举制度公平性的现代思考

在现当代的用人选拔制度上,很大程度上都吸取了科举制公平性的原则。

{_一)日趋完善的高考制度

科举制度与古代的其它选拔制度乃至现当代的考试制度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我们不妨回顾一下我国文革时期的高考制度,我们姑且不论文革期间高考的4年中断,就是到了1972年,尽管大部分高校恢复了招生工作,但还是取消了文化考试,家庭出身、政治表现、路线觉悟等作为选拔学生的主要标准,对文化程度的规定则只要相当于初中毕业以上即可,文化标准从某种意义上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标准。如在招生办法方面,尽管以“自愿报名、”为招生的行为准则,但实际上“自愿报名”其是一个幌子,“地富反坏右”等“黑五类”子女是无报名资格的,即使是有报名资格的“可以教育好的子女”,也是“基层不敢送,领导不敢批,学校不敢收”;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等环节几乎成了“走后门”的代名词。【4J这一时期的高考制度在公开报名、择优录取方面实际上还不如古代科举制度,科举且废至今百年,但其所体现的“至公”思想对当代甚至将来的考试制度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我国高考制度是继承了科举制度“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各种优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选拔制度,其公平性也体现在很多方面,所有能力相同或相近的青年,无论其出身、收入、地域、种族或性别,都享有同等的高等学校入学的机会。同时也力求讲究科学性,但是在现实操作过程中,公平性与科学性往往发生冲突。

(=)炙手可热的公务员选拔制度

当代公务员选拔制度正是在科举取士的继承与扬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报考条件上与科举制极为相似。科举制实行逐级考试制度,公务员选拔制度对学历、文凭也有一定的要求。这就表明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要有水平资格。有了一定的文凭只是具备了报考的资格,还不一定能成为领导。正如科举制中考生在成为进士之前,其经历的所有考试都只是一种资格考试,只有会试和殿试的考中者才能被任命为官。现在的公开选拔在这点类似于会试和殿试.台格者经严格考核后,才可根据其所报职位,被授予相应的钡导职位。可见,科举制度它所蕴含珍贵的选考理念是值得借鉴的。

当代公务员选拔制度在公开选拔过程中,笔试监考严格、面试有监督员,以确保选拔工作的公平性,监考、监督虽不像科举时代“恐怖”,但不同时代的作法其作用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除了高考制度及公务员选拔制度之外,科举制度还在很多方面多多少少地影响着我们,同时,我们还在思考,科举制度的公平性毕竟是建立在其有效防舞弊的基础上的,这对我们现今防止拉裙带关系、确保做到任人唯才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63.

[2]杨齐福.科举考试之现代观照[J],湖北扫生考试,2005,(4):2.

[3]田澍.科举的利弊及清朝废除科举的教训[J].西北师大学报,2005,(1):74.

[4]王炳照,郭齐家等,简明中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3—205.

[5]王守法.古代考试制度及给我们的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05,(11):99,

(责任编校王健)

教育考试公平性研究

教育考试公平性研究 摘要:公平公正是教育招生考试的生命线,考试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其公平性应该得到充分的保证。然而,在实际的教育考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公平的现象,不利于我国教育考试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论述了公平公正对于教育招生考试及选人用人的重要意义,并探讨了实现教育考试公平的相关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教育考试;公平性;意义 教育考试是否公平不仅是教育公平能否实现的体现,同时也关乎社会公平能否得到很好的保证,而且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正如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所说:“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伟大工具”。“公平”重点强调的是公正和平等,在权利和义务等方面不具差异化。教育考试的公平性包括多方面的内容,首先,教育考试的内容,不因地域、性别、社会地位等而有区别对待或有倾向性;其次,能够使应试者得到公平公正的评判;然后,教育考试的实施与管理程序,要能够保证应试者在考试活动中有公平的竞争环境,并且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 教育通过独特的方式增强人的技能,增长人的见识,给人提供公平竞争和向上流动的机会,最终达到改善人的生

存状态的目的。教育作为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工具和途径,其公平性已经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因此,保证教育考试的公平性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 教育考试公平性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考试制度设计不完善考试制度设计是公平的起点。但是从中国古代的科举到现代的高考,教育考试都处于一种被政府垄断的状态,使得教育考试制度设计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对于制度设计者本身而言,虽然并不存在主观上的不公平,但是由于缺乏长期实践,可能导致考试制度设计存在不科学、不完善的现象,甚至存在制度漏洞,可操作性差等问题,给教育考试公平的实现造成阻碍。比如国家统一制定的高考考试和招生制度,由于没有结合各省的不同情况,而各大高校都是面对全国招生的,制度标准的不统一就可能导致不公平的现象出现。 1.2 社会诚信体系不健全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当中,诚信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行为。同时,传统的人情文化也构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再加上近年来考试诚信缺失现象的严重,助长了托关系、走后门等不良社会风气的泛滥,这极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此外,权钱交易、违纪违法、徇私舞弊等事件也频繁发生,甚至渗透到了教育考试当中,严重影响了教育考试公平性。比如,高考加分政策原本是对教育考试结果公平的一种

我国教育公平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教育公平方面存在的问题 教育公平既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和目标,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具有促进社会平等的重要功能;是政治、经济领域的自由与平等权利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拓展。 教育公平对于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以及社会成员的自身利益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的教育现状表明:各地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教育资源分配厚此薄彼、弱势群体的教育权利难以得到保障等,教育公平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和突出矛盾之一。 1 我国教育公平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中国的教育公平方面存在着种种问题:教育资源不均衡分布、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校际差距等问题均较严重。 1.1教育资源分布不均 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不公平主要体现在城乡差别上,城乡间的教育水平差距极大。农村教育的落后必然影响全国整体的教育水平提高,无疑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阻碍。城乡教育技术条件和基础设施差距较大。义务教育阶段的落后最终将影响农村学生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从而造成教育机会的不公平,进而影响其一生的生活质量。 1.2城乡发展的不理想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逐渐普及,农村教育的整体情况有了较大的改善,但农村教育仍然落后。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确有持续增加,但无论是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亦或是公用经费投入, 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有所扩大。 1.3区域差距较大 在高等教育领域,不公平主要体现在不同区域间的差异上。首先,高等教育资源集中于东部地区。根据中国高校招生的惯例,高校每年招生的数量均向学校所在地倾斜,其招生主要面向本省生源。因此,拥有较多高校的地区,享受更多的高等教育资源。从省际来看,同等的学习成绩,户籍在京沪的学生考取高等院

严肃考纪端正考风 确保考试公平公正

严肃考纪端正考风确保考试公平公正 (通讯员:邓作林、敖光东)为了保证期末水平能力测试考试有一个的良好秩序,全面反映每位同学的学习情况和各校教师的教学情况,杜绝考试违纪现象,严肃考试纪律。镇中心学校于6月26日上午,专门召开各校校长和本次到各校巡视员会议。 会上,由中心学校教研员唐志国领导学习《监考手册》及《关于组织师生签订考试诚信承诺书》。并就期末考试作了具体安排部署,他强调各学校要抓紧做好动员检查工作,加强诚信考试教育,加强考试期间的督导检查工作;狠抓学风建设,加强学生管理、宿舍管理,积极营造期末考试氛围。教研员王在玉解读了《关于期末考试试卷评阅与成绩登录的有关规定》。 最后督学李德武在讲话中指出了一些考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列举了近两年在校学生因考试违纪作弊案例,希望各学校告知考生在本次考试中引以为戒。着重强调了三点内容:一是各学校要高度重视,精心策划,认真组织,严格执行学校关于考试工作的有关规定。他要求各学校要召开教师期末考试培训会。二是加强学生诚信考试教育,确保考试公平、公正。各学校要召开学生考前动员会,对每位学生进行考试动员与宣传,要将考场规则以及考试违纪、作弊处理的有关规定告知每位学生,要让每位学生做出诚信考试的承诺并认真组织学生签署诚信考试承诺书,要使学生切实履行承诺。三是各校各部门要精诚合作,各司其职,为期末考试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营造良好的氛围。教务处作为教学管理的主要职能部门,要精心策划,统筹安排。 学年末考试是对每一个学生每学期一次大型的综合性考试,它对我们每个同学来说意义重大。也是对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效果大检测,希望各校务必要严肃考纪,端正考风。在全镇中小学中倡导“诚信考试光荣,考试舞弊可耻”的准则,一旦发现舞弊行为,中心学校将严肃处理,请师生们自尊自爱,切勿因小失大。希望师生们诚实做人,承诺守信,自觉遵守考试规则,争取在本次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已刊登)

中国教育公平问题调查问卷

中国教育公平问题调查问卷 这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其中关于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调查问题。为了顺利完成这次活动,希望各位友友们抽出5分钟时间来填写,如有关于这的提议请多加提出,非常感谢! 1. 您所居住的地区在() A.农村 B.城镇 C. 小城市 D.大城市 2. 您居住地区的学前教育普及率怎样?() A.非常高 B.高 C.一般 D.差 3. 您居住的幼儿园硬件设施如何?() A.非常好 B.好 C.一般 D.差 4. 您居住地区的小学硬件设施水平() A.非常好 B.好 C.一般 D.差 5 您居住地区的小学教师平均学历状况() A.初中以下 B.高中或中专 C.大专专科 D.大学本科 6. 您居住地区的小学教师平均月收入() A.1200以下 B.1200-3000 C.3000-5000 D.5000以上 7. 您居住地区的中学硬件设施水平() A.非常好 B.好 C.一般 D.差 8、您居住地区的中学教师平均学历状况()

A.初中以下 B.高中或中专 C.大专专科 D.大学本科 9. 您居住地区的中学教师平均月收入() A.1200以下 B.1200-3000 C.3000-5000 D.5000以上 10.您居住地区是否有高等院校() A.有 B.没有 11.您居住地区的公共教育资源(图书馆,博物馆等)对外开放程度如何()? A.免费对外开放 B.限定特殊人群 C.不给予进入 D.根本没有 12.您居住的地区最高高等学府级别是() A.专科院校 B.普通高等院校 C.211院校 D.985院校 13.您居住地区的学生大学入学水平() A.高 B.一般 C.低 D.很低 14.您所住的地区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多吗?() A.很多 B.多 C.一般 D.根本没有 15. 您认为男女所获得受教育的程度公平吗?() A.不公平,一般男的可以继续接受教育的多 B.公平 C.不知道 16.您认为不同阶层的子女受教育程度的差距() A.较大 B.较小 C.没有 D.不了解 17.您认为怎么算达到教育公平?() A.孩子考取理想的学校,不断深造 B.孩子的特长被挖掘,有一技之长 C.人文科学素质全面提高,成绩不是衡量孩子是不是收到公平教育的标准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三百多年。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

一名叫解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登科”是及第的别称,就是考中进士。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 【会元】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

考试公平性现状思考1

职业院校考试公平性现状思考 李敏 山东大王职业学院山东省东营市文化路1号邮编:257335 内容摘要:公平公正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客观产生的一种需要,是进行任何性质的比赛或考试所追求的基本原则。教育考试公平是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一种重要体现,围绕考试公平性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影响职业院校考试公平公正的几个主要问题以及影响考试公平性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职业院校考试公平 当前,职业院校依然是主要通过考试的形式来检测学生学习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水平,良好的考风是培养优秀人才、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因素。为了促进考试公平性,职业院校不断采取系列措施来严格考风考纪,比如加大考试作弊处罚力度,增加学生的作弊成本,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适当调整试卷题目的难度,严格监考和阅卷制度,实施考试改革和创新等。这些措施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端正了学生的学风和教师的教风。事实上,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因为考试存在不公平现象就主张完全取消“考试”。我们所能做的是积极做好考试公平性现状研究,分析影响职业院校考试公平公正的诸多因素,然后采取相应的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来提高考试的公平公正性。 一、影响职业院校考试公平公正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考试作弊 学生考试作弊作为职业院校内普遍存在的不良现象之一,它破坏了考试应当公平公正的原则,影响了职业院校的考风考纪,进而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职业院校的学风,虽然各级职业院校一贯重视考试的管理和考风建设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采取了多种预防作弊发生的措施,如在考前召开考务会议强调严肃考试纪律,考试过程中由院领导带队巡查考场,在考试后对违纪学生及时通报并给予处分,这些措施在防止作弊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结果仍不尽人意。在学校的各种考试过程中,作弊仍然屡禁不止,作弊的人数、手段、心态等日益呈现出复杂化、扩大化的倾向。考试作弊已渐渐成为一种社会化的问题。 在对职业院校的考试调查结果显示,高职生比中职生作弊现象更加普遍。有的高职生虽然学习已经很努力了,但仍然担心考试不及格,有的是为了考试能拿到奖学金和各种荣誉称号,还有的是平时因为参加许多业余活动,占用了大量的学习时间,使得自己不得不考虑通过考试作弊来取得满意的成绩。而中职生相对来说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没那么重视,少数学生对考试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另外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表示考试会采取作弊措施。因此,如何端正考风并杜绝考试作弊现象发生,以维护考试的公平公正性,已成为职业院校教学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教师监考不严 为了严格监考制度,许多学校都制定了针对监考老师的考试管理规定,监考老师在监考时不得读书看报,接打电话,玩手机等等。在同一场考试中,教师监考严与不严,直接关系到考试的公平性。有严格监考老师的考场,考试作弊现象就少得多,很多准备在考试过程中作弊的同学的小抄资料还没等拿出来就被监考老师没收了并受到了及时的警告和教育。监考老师一旦抓住作弊同学,立刻做出严肃处理,或通报批评,或该科目考试判零分,这就对其他同学起到了警示作用。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与科举考试 一、科举考试 中国古代科举最早起源于隋代。发展于隋朝,完备于唐朝,改革于宋代,鼎盛于明朝,灭亡于清代。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清代科举在雍正前分满汉两榜取士,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特殊的优特,只考翻译一篇,称翻译科。以后,虽然改为满人、汉人同试,但参加考试的仍以汉人为最多。 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 二、考试类别 1.童生试 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学习成绩优秀的一二等学生)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2.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取得参加中央一级的会试的资格。第一名叫解元,二至十叫亚元。 3.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举行),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又称中式进士),第一名叫会元。 4.殿试 是科举制度最高级别的考试,又称御试,廷试,亲试。殿试试题由内阁预拟,然后呈请皇帝选定。有时由读卷官预拟后径送皇帝圈定或由皇帝直接拟题。殿试题一开始是策问,后来改为诗赋,到明清时,主要仍是策问。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称号。 三、科举的考试内容 1.隋、唐、宋 隋炀帝时的科举分两科,一称明经,另一称頲士。虽然唐代大大增加了科目数量,?明经和进士仍是选拔官员的主要科目?明经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包括帖经和墠义。帖经有点像现代考试的填充,试顠一般是摘录经书的一句并遮去几个字考生需填充缺去的字词;至於墨义则映一些关於经文的问答。进士科的考试丠要是要求考生就特定的题目创作诗、赋,有时也会加入帖经。唐高宗时代以后,进士科的地位慢慢超越了栎经,成为科举中唯一的重要科目。造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进士科考生需蠁发挥创意方能及第,而明经只需熟读砓书便能考上。而且进士科的评选标准砚严格,考上的人数往往只是明经科的堁分之一。

古代科举制度范文

古代科举制度范文 第一篇:古代科举制度基本常识第二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第三篇:浅谈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第四篇: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第五篇: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更多相关范文 古代科举制度基本常识 xx-05-30 作者::化成天下 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也是政府选拔官吏的一种方式。开始于隋朝(公元518年——公元618年),一直到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共延续了1000多年。 读书人要先参加“童试”,参加的人不论年龄多大都叫“儒童”或“童生”,考试合格被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俗称“秀才”。 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禀生”,由国家按月发给粮食;二等的叫“增生”不供给粮食,“禀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取得秀才资格的人,才可参加正式科举。 正式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称“大比”。考上的叫“举人”。考试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首都的“礼部”(政府的一个管理机构)举行,考上的叫“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有“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分“三甲”录取。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鼎甲”; 二甲赐“进土出身”,第一名称“传胪”。 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一、古代考试内容 在古代中国两千多年的考试史中,古人几乎尝试过各种可能想到的考试内容。 从西汉到南北朝的察举时代,以推荐为主,考试还只是一种辅助手段。那时的考试内容有两项:读书人考试经学,在朝官吏考试章奏。此后荐选时代的考试内容变化不多。 到了以考选为主的科举时代,旧的考试内容被逐渐丰富。唐朝进士录取以诗赋为重,从而促成了唐诗的空前繁荣。到了宋元两朝,经义逐渐取代诗赋成为一种主要的考试内容。明、清科举考试分量和难度都有所增加,八股文作为一种考试的文体格式逐渐发展定型。 总之,中国古代选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不外乎经学(家法、帖经墨义,经疑、经义)与文学(诗赋)。在察举时代,经学、文学分途;科举时代,两者渐渐合一。 二、八股文 是中国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和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时期,科举考试时所采用的专门文体。因为它要求文章中应有四段对偶排比的文字,一共八部分,所以叫八股文。“股”是对偶的意思。

中国教育不公平原因及解决方案分析

中国教育不公平原因及解决方案分析 中国目前的教育的确存在很多不公平的地方,本文来分析一下教育现状,并且从多个方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 1.中国教育现状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虽然我国已于2001年宣布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际上只是基本解决了“入学机会平等”问题。在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平等。最为凸显的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这也是我国最突出的教育国情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城乡教育基础设施配置不均衡,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落后于市区学校;二、城乡师资水平有很大差距,部分农村儿童享受不到平等的人力资源;三、教育过程中微观层面不公平,使部分农村儿童享受不到平等的教育过程。 教育的不公平: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不公平;重点学校教育与一般学校教育的不公平;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公平;男童教育与女童教育的不公平;优等生教育与后进生教育的不公平;升学教育与就业教育的不公平;关注知识与关注能力的不公平 2.教育不公平的原因分析 2.1.地区和城乡差距造成教育不公平 目前,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的明显拉大,使得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造成了教育不公平。 2009年《求是》杂志报道过20个地市的农民人均收入,上海浦东和江苏昆山是12000元,甘肃定西是1800元,仅农民之间收入就差7倍以上。据了解,一些地市之间的人均财政收入差高达10-50倍左右,在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情况下,因县财政困难,必然造成教育的困难。 一些中小学校,由于地方经费充足,校舍宽敞、楼宇考究、环境优美、设施一流,各种先进设备应有尽有,语言室、电脑室、实验室、钢琴室、乐器室、绘画室、雕塑室、游泳馆、艺术馆、图书馆、体育馆、有的还有升降式广场、休闲晨读公园等。而另外一些地方因财政投入困难,教育经费极低,造成学校场地狭窄、房屋破旧、寄宿困难,有的学校采用的教学手段仍然是一个黑板,一枝粉笔和教师的一张嘴。 一些县财政投入困难还造成很多小学不能按国家要求在三年级开电脑课和英语课,直至小学毕业一些学生还没接触过外语和电脑。有的学校没有音乐、美术教师,此类课程也不能开课,导致一些地区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就同发达地区和城市孩子拉开了差距。 2.2.制度设计偏颇造成的教育不公平 一是就近入学存在问题。义务教育应该就近入学,但是就近的学校是优质学

浅谈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

浅谈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 科举制度,始于隋文帝时期,是中国古代通过分科考试制度来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沿用一千三百多年,直至清末1905年才被废止。科举制度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我们要分析一种制度,首先要结合其时代背景。在科举制被使用之前,魏晋时期选拔人才采用的是九品中正制,由每州的中正官品第人物提供给朝廷作为官员任用的依据,但这一制度逐渐施行之后,地方上的豪强逐渐把持了品第人物的权力,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封死了寒族乃至庶族向上的通道,造成社会阶层的固化,由于在古代中国并没有像古代印度一样强烈的宗教影响,不存在这种类似种姓制度一样阶层固化的土壤,所以长期的阶层固化必然导致一部分底层人民的不满,进而造成社会动荡。另一方面,世家大族的势力日益壮大,魏晋时期的“王谢袁萧”,隋唐时期的“七宗五姓”,其势力已经影响到了皇权,魏晋直至唐初的政治,实质上已沦为门阀政治。隋文帝采用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对于官员选拔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宣告了皇权独尊的时代的到来。 从此,布衣百姓也可以通过苦读金榜题名,出将入相,“朝为田舍郎,暮为天子郎”,“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科举提供了一个平民与贵族公平竞争的机会,有一个客观的衡量人才的标准,给寒门学子开了一道龙门,让他们看到向上的可能,解决了阶层流动的问题,他们也可以通过读书来出人头地,成为帝国的较高阶层。而且,科举制度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乡村士绅阶层的素质,在古代中国奉行皇权不下县的政策,士绅阶层成了县一级行政政府和广大百姓之间的一道桥梁,很多平民出身的官员告老还乡,教化乡里,维持了最基层的统治。此外,科举制度还实现了官与吏分离,地方官员由中央政府任免,官员的权力来源和合法性完全依靠皇权背书,客观上加强了封建皇权。 科举制度在其被使用的一千三百年里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大批高素质的可靠人才,属于典型的“学而优则仕”,单纯从通过考试来选举人才这一个角度来说,科举制度就已经蕴含了超越时代的智慧和眼光。人类有史以来至今的社会发展中,没有一项比考试更合理更公平的选拔制度了。“有其才者,糜捐于瓮牖绳枢,无其才者,讵系于王公子孙”。不管家世出身高低,以才学为标准公平竞争。这是一项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发明。在没有建立现代化国家治理结构的时代,以人治为核心的政治,官员的素质就成了政治是否清明的关键因素。科举制的目的是选拔政治人才或从政人才来进行国家治理,就这一点来看,应该说科举制的目的是基本上达到了。仅以北宋为例,据《宋史·宰辅表》及有关列传统计,北宋92名宰相中科举出身者达83人,占总数的90%;在176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科举出身者达162,占总数的92%。历朝进士出身者在高官或清要官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连金朝亦然:“旧制,监察御史凡八员,汉人四员皆进士,而女直四员则文资右职参注。守贞曰:`监察乃清要之职,流品自异,俱宜一体纯用进士。”元代虽然是一个科举相对较为低落的朝代,但在恢复科举取士后,进士官至显宦者也约有一百

教育考试公平性研究

教育考试公平性研究 公平公正是教育招生考试的生命线,考试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其公平性应该得到充分的保证。然而,在实际的教育考试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公平的现象,不利于我国教育考试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论述了公平公正对于教育招生考试及选人用人的重要意义,并探讨了实现教育考试公平的相关措施和方法。 标签:教育考试;公平性;意义 教育考试是否公平不仅是教育公平能否实现的体现,同时也关乎社会公平能否得到很好的保证,而且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正如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所说:“教育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伟大工具”。“公平”重点强调的是公正和平等,在权利和义务等方面不具差异化。教育考试的公平性包括多方面的内容,首先,教育考试的内容,不因地域、性别、社会地位等而有区别对待或有倾向性;其次,能够使应试者得到公平公正的评判;然后,教育考试的实施与管理程序,要能够保证应试者在考试活动中有公平的竞争环境,并且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 教育通过独特的方式增强人的技能,增长人的见识,给人提供公平竞争和向上流动的机会,最终达到改善人的生存状态的目的。教育作为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工具和途径,其公平性已经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因此,保证教育考试的公平性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 教育考试公平性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考试制度设计不完善考试制度设计是公平的起点。但是从中国古代的科举到现代的高考,教育考试都处于一种被政府垄断的状态,使得教育考试制度设计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对于制度设计者本身而言,虽然并不存在主观上的不公平,但是由于缺乏长期实践,可能导致考试制度设计存在不科学、不完善的现象,甚至存在制度漏洞,可操作性差等问题,给教育考试公平的实现造成阻碍。比如国家统一制定的高考考试和招生制度,由于没有结合各省的不同情况,而各大高校都是面对全国招生的,制度标准的不统一就可能导致不公平的现象出现。 1.2 社会诚信体系不健全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当中,诚信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行为。同时,传统的人情文化也构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再加上近年来考试诚信缺失现象的严重,助长了托关系、走后门等不良社会风气的泛滥,这极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此外,权钱交易、违纪违法、徇私舞弊等事件也频繁发生,甚至渗透到了教育考试当中,严重影响了教育考试公平性。比如,高考加分政策原本是对教育考试结果公平的一种补充,但在实际操作中却由于缺乏严格的监管滋生了权钱交易,严重违背了教育考试公平的理念,并且造成了极其恶劣的负面社会影响。此外,在现阶段,我国有相当一批技能资格认证类的考试正逐渐演化为一些部门谋取利益的工具,还有诸如双学位考试、本科自考、高校自主招生等部分学历类教育也出现了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教育考试公平性的实现。类似现象的出现,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国还缺

教育公平的定义及其中国教育公平问题

教育公平 通过历史分析,我们可以这样界定教育公平: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这里所说的“合理”是指要符合社会整体的发展和稳定,符合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和需要,并从两者的辨证关系出发来统一配置教育资源。

律上确定了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平等机会。而我国自古代隋朝建立的科举考试制度同样也体现了一种教育公平的理念。到了近现代的西方社会,又在不同的时期大致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教育公平观,它们就是保守主义的教育公平观、自由主义的教育公平观和激进主义的教育公平观。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共同纲领》便确定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体现了新中国重视社会公平、教育公平的基本价值。 因此,我们可以说,教育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它既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超越,是社会现实与教育理想的统一,具有特定的历史意义,包括它的历史合理性和历史局限性。三个层次 (1)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2)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3)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即每个学生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后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上的实质性公平及教育质量公平、目标层面上的平等。其中,“确保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是前提和基础,“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机会”是进一步的要求,也是“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相对均等”的前提。而通常,这三个层次被概括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

此外,对教育公平的正确认识还包括:教育公平的发展有一定的相对性和追求教育公平与追求教育效率是统一的这两个方面。 教育公平的发展有一定的相对性。 这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不受限制、完全意义上的绝对公平,它必然依赖一定的社会条件的存在,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人们对教育公平观念的认识程度的影响而产生变化。原始社会的教育公平是一种涉及全体成员的低层次的公平;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则成为一种特权被局限于一小部分人中间,广大劳动人们的子女极少有受正规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工业社会以来,教育才逐渐走向大众,人们对教育公平的认识才慢慢经历了从起点的公平、过程的公平到结果的公平。因此,教育公平是人们追求的永恒理念,是人类奋斗的方向与目标。 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是统一的。 在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公平与效率往往处于难以兼得的冲突状态。教育发展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但与社会、经济领域不同的是,教育领域的这一矛盾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研究表明,在教育阶段,这两者的目标是高度重合的。即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教育公平问题的特征和重心是不同的。在发展初期,最重要的是普及教育,保障广大儿童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在教育初

对科举制度的认识

科举制度在中国存在了一千三百年,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积极影响: 1.科举制度为国家选官用人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开、公平、公正的平台。他 打破了贵族世袭和门阀的现象,改善了用人制度,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考选人无疑是历史的巨大进步,因此科举制的存在和发展,既是历史的进步,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2、科举制度人才流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使成百上千的寒门士人能 够有机会有入到参政治国的行列。从宋代开始,科举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这样不但大为扩宽了政府选拔人材的基础,还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份子,有机会透过科考向社会上层流动。科举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平衡了封建社会各阶层人们的心理,有利于天下士人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的调整,自然也就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这也是科举制得以延续千年的根本原因。 3科举制度确实为历代的封建王朝选拔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科举考试产生的进士、举人、秀才中,有很多有识之士成为国家的栋梁。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总体来讲,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读书人,有的入仕参政,通过科场走向官场,成为维持和支撑国家机器的栋梁,更多的则仍滞留于社会中下层,成为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播者,这些人都可称得上是国家通过科考选拔出来的人才。 4、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虽 然不是对知识的真正渴望,但是客观上对功名的追求是中国的文风普遍得到了提高,儒家思想得到了管饭的传播,增强了中国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统一和向心力。 5、科举制度对西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朝鲜越南仿照中国的科举制度 进行科考。欧美各国在近代推行的学士、硕士、博士这一学位等级体系,恰是中国科举制中所实行的秀才、举人、进士那套三级科考取士的做法。消极影响: 1由于统治者改变考试内容,八股取士使科举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固定的格式,陈腐的内容和的僵化方法,压抑了学子们的思想,也使一些知识分子,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新。从而导致了思想上的落后,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甚至产生像孔乙己那样的科举牺牲者。 2、科举制度也产生了家庭悲剧。由于科举制度及第者享有丰富的优待的 荣誉,而且科举也是普通人出头的重要途径,因此经常会有贫士高中之后抛妻弃子的悲剧发生。当然这也是跟个人的道德问题有关,但是科举制度给了它这样一块生存的土壤。 3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科举制度的政治化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他们互相拉帮结派,官官相护。还有的利用科举考试收受贿赂,这样不利于考试的公平性,还造成了官场更加混乱和黑暗。 4、科举制度阻碍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明清科举的八股文之风,加上中 国传统不重技术,重视人文科学轻自然科学的传统,导致了明清以后科学技落后。

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摘要: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作为中国历史特定时期的产物,其产生对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演变、政治稳定以及中华文明和儒家文化的传播继承等,都产生过不可低估的作用,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自身的自局限和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严重阻碍了教育和社会的发展,最终被社会淘汰。 关键词:科举制内容形式积极历史影响 引言:在奔腾的历史长河中,影响其流向的往往只是为数不多的关键时段,而某些特殊日子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可能成为社会历史进程的转折点。100多年前发生的废止科举制,便是影响中国社会发展至深且巨的重大历史事件。 一、科举制度概述 所谓科举制度,就是中国古代设科考试、选才任官的制度。科举,就是分科选举的意思。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是通过逐级的考试来选拔人才。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完善于唐代,再经宋、元、明三代而定型,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共历时一千三百多年。这项制度对于封建社会的中国政治、社会、学术、文化和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1864年,在狄更斯主编的英文周刊中刊载了一篇题为《中国的科举考试》[1]的文章,指出科举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科举这个教育机器几乎是从不间断地实施其功能:它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当其他帝国统治的代表一次又一次被推翻并被践踏为尘土时,它在全民族的眼中却是神圣的唯一避难所。” 1.科举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明朝建立后,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论文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论文 摘要: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几乎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的始终,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诸多方面都有产生过极大影响。其得到的评价也褒贬不一,在选官制度的视野里,我们应全面、客观的审视这项制度,综合其利弊得失,为今所用。 关键词:科举制度;选官制度;利弊 正文:科举制度在中国施行了一千三百多年,这种通过分科考试以选拔官吏的制度,不仅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甚至民族心理产生过巨大影响,对西方建立现代文官考试制度亦有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科举制自身的局限以及弊端逐渐暴露,阻碍了社会,尤其是教育的发展,最终被历史淘汰。 一、科举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科举考试制度始于隋代,但追根溯源其初始形态是汉代的察举制。察举制就是由地方官察访人才、举荐朝廷的制度,察举制后来也逐渐采用考试,但总体还是以推荐为主。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刘邦下诏求取“贤者智能”之士,令相国、诸侯王、郡守等各级向朝廷举荐本地贤士,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开下诏广泛察举人才。到汉文帝十五年(前165年)下诏令各地方长官举荐贤良之才,并且“上亲策之,傅纳以言”。这是中国最早的策试,汉代著名的政治家晁错就在举中。这种皇上提出策问,举子对策回答然后评定等第的书面考试方式,不仅是制科考试的开始,也是殿试的开端,标志着我国考试制度的正式建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开始出现岁举科目,即定期举行、有名额和具体规定的科目,它的出现标志着察举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此后察举制朝着更加注重才学的方向发展。 到了隋代,出现进士科,由于进士科在后来成为考试举人中的主要科目,因此人们一般把隋炀帝在公元606年创设进士科作为科举制度形成的标志,这在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历史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较之从前,科举考试对知识技能的考察有了比较客观和稳定的标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轻门第、重才学、任人唯贤,是当时社会的一大进步。科举源远流长,它渊源于汉,起始于隋,发展于唐,变化于宋,定型于明。明代科举借鉴前代科举的经验,将科举考试与学校教育统一合流,并在考试内容中演化出八股文这种考试文体,在取士布局中定下分地配额的格局,这使得科举制度更加成型,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科举的地位,科举制到此达到鼎盛。到了清代,科举集数代之大成,已经发展到了相当完备的程度。但是施行了千余年的科举制度也越来越明显的暴露出它的弊端,此后虽然经过了一系列的改进和革新,例如增加复试、设立算学科举、设立经济专科等,但这些改良已经无法改变科举制度阻碍社会变革这一现实,科举制终于在中国封建政治制度行将结束时沉入历史的滚滚洪流中。 二、科举制度的特点和积极作用及影响 科举制度作为选官制度来说,比之历史上采用过的世袭制、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等来说,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其显著特点便是显示出了极大的公平性和公开性。首先很大程度上的扩大举贤范围。根据历史记载,除少数几种人以外,不论贫富均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因此可以说科举制度是打破了阶级桎梏的,即便是社会最底层的人,同样有通过这一竞争选拔途径取得个人社会地位的机会。其次,在考试制度上采取多种措施体现选拔的公平。例如,对主考官实行“锁院”制度,使其与外界隔绝,以避免发生行贿受贿、请托舞弊的事件;别头试,即为了防止各级考官徇私,规定有与有关官员有亲属关系的应试举子必须回避,另设考场;糊名,即密封试卷的卷头,将考生的姓名、籍贯糊住,从而便于高官以统一的标准公平地判卷;誊录,即将考生的试卷统一重新誊写一遍,防止阅卷人凭笔迹舞弊。这些方法有不少沿用至今。此外,还有一系列严厉的惩罚制度,如“废举者”法令用以维护科举考试的公平性。 纵观世界政治的历史,不仅是在封建社会的中国,甚至在欧美各国,科举制度都发挥了不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doc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篇一: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浅谈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摘要:科举制是中国封建社会通过分科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作为中国历史特定时期的产物,其产生对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演变、政治稳定以及中华文明和儒家文化的传播继承等,都产生过不可低估的作用,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自身的自局限和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严重阻碍了教育和社会的发展,最终被社会淘汰。 关键词:科举制内容形式积极历史影响 引言:在奔腾的历史长河中,影响其流向的往往只是为数不多的关键时段,而某些特殊日子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可能成为社会历史进程的转折点。100多年前发生的废止科举制,便是影响中国社会发展至深且巨的重大历史事件。 一、科举制度概述 所谓科举制度,就是中国古代设科考试、选才任官的制度。科举,就是分科选举的意思。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是通过逐级的考试来选拔人才。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完善于唐代,再经宋、元、明三代而定型,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共历时一千三百多年。这项制

度对于封建社会的中国政治、社会、学术、文化和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1864年,在狄更斯主编的英文周刊中刊载了一篇题为《中国的科举考试》[1]的文章,指出科举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科举这个教育机器几乎是从不间断地实施其功能:它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的影响的制度,当其他帝国统治的代表一次又一次被推翻并被践踏为尘土时,它在全民族的眼中却是神圣的唯一避难所。” 1.科举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明朝建立后,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 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族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直至1905年9月2日,清廷颁布上谕:“方今时局多艰,储才为急,朝廷以提倡科学为急务,屡降明谕,饬令各督抚广设学堂,将俾全国

千年科举制度的公平性及其现代思考

第30卷第1期2008年1月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malofXiangtan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 V01.30No.1 Jan.2()08 千年科举制度的公平性及其现代思考 毛丽萍 屯明沣 (濑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摘要:科举制度的公平性体现在许多方面,如考试机会的公平开放,考试程序的公平公正,阅卷方式的公平以及对“高危人群”能不违公平等,这些都是科举制得以长久绵延的重要原因。同时科举对现代高考、公务员考试等制度的完善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科举制;公平;现代思考 中图分类号:C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482(2008)01—0183—02 在1300年的时问里面,科举制度以超平寻常的稳定感、公平性给普通的民众咀一种信赖感。与世卿世禄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强调应试者的文化素养和对现实问题的洞察力,抵制了血缘、门第、身份、名望、特权、钱财等对选拔人才的干扰因素,所以能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存在长久。科举制废除至今一百来年了,百年来人们一直对它褒贬不一。其实,当我们冷静、科学、理性地对它重新思考,不难发现,它蕴含着珍贵的公平选考理念,对当今的高考制度、公务员考试制度、选调人才制度、公司招聘人员制度等仍具有借鉴意义。 一科举制度公平性的具体体现 (一)参考机会的公平开放 据档案资料显示,在科举制度下,考试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开放,考生的来源上包括了在校生和校外自学者两种,体现出公平开放的特点,具体表现在:第一,没有身份、阶层的限制。历代虽对报考者有一定的资格限制,如唐宪宗元和二年规定:“举人曾为官司科罚,曾任州县小吏,虽有辞艺长吏不得举送,违者举送官停任,考试关贬黜。”HJ但这些限制都不是身份、宗族方面的。第二,没有严格的职业限制。当时除娟、优、隶、卒等“贱民”外,其他人均可参加考试T2J。而这部分人在总人13中所占比例非常小+且他们的身份是可以改变的,其后代也是可以应举的。可见,科举制度使得绝大多数下层的知识分子都有人仕的机会,反映了科举的开放公平性特征。与两汉时期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度比较,科举制的开放公平性是显而易见的。察举重在道德评判,且以行为表现、典型事例为据,极易作伪造假;且道德标准很难以客观、公正、划一的尺度去衡量、验证,这就容易造成举主任人唯亲、鱼目混珠,被举者矫情造作、欺世盗名;即便属实,品德良好,也不等于治事施政能力有保障。而九品中正制度兼顾德才和门第家世,品第人物,列为九等,按品级授官。即具备一定的门第身世才能为官,平民百姓是不可能有机会成为官员的【引。 (二)考试程序的公平公正 为防止在考试的过程中发生舞弊行为,各朝在科举考试时均采取了甚为严密的防范措施。首先,安排了专门的考试场所——贡院。贡院四周用高墙围住,围墙上还布满荆棘。以此来保证考试的严肃性,防止考场内外的通风报信。其次,贡院建筑三道门之一的龙门.是考生进考场的搜检通道。清朝时搜检十分苛刻严厉,至考试口,考官不仅要搜检所有物品,而且还要搜检考生的衣服,如若发现考生挟带片纸只字,则依科场条例,先戴枷示众一月,问罪发落。搜检宫役“知情容隐者”坐狱。第三,贡院内部建筑有一部分被称为明远楼,它是考试监临、外提调、巡察等官员登临的建筑,他们登楼眺望,居高临下,全考场的情况一览无余,可以观察考生、吏役等有无作弊行为。第四,贡院内考生考试和住宿的地方称为号舍。它们犹如蜂巢,每问号舍三面用墙围住,南面没有门。每场考试一般都是前一晚人场、次日考一整天,第二天才能出考场,因而考生坐卧、写作、饮食等都在号舍及号巷中。在清朝的114名状元的录取中,尚未发现一个是靠打通关节或其他舞弊方式得来的。严密的科考制度对防范作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贡院的考试只是科举考试中的一个环节,从整体上看,科举制的考试又是多层次的。唐代分为州县预备试和吏部省试两级。宋代发展为州试、省试、殿试的三级考试制度。明清时则进一步完善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试制度。各个层次的考试都有一定的防弊措施【4』。多层次的考试,不仅对于保证选取人才的可靠性、正确性与客观性起着积极作用,而且对于“任人唯亲”的用人路线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然,就整个封建社会而言,是不可能完全摆脱“任人唯亲”的,但科举制度的层层考试,对那些没有真才实学,只凭门第、裙带进身者来讲,毕竟是一道道严峻的关卡。 (三)阅卷方式求公平 在科举制度中,为保证评阅斌卷的公平,历代均采取严密措施以防范作弊行为,有效的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从档案材料里得知以下几种阅卷方式。 其一是糊名法。即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密封阅卷。实行这一方法有相关的背景因素。唐代科举考试成绩不是录取的唯一标准,如进士科允许“基荐”和“通榜”,即允许人们向主考官推荐优秀人才,应进士科者可以将自己的文学创作 收稿日期;2007—09—9_5 作者简介:毛丽萍(1968一).女,湖南邵阳人,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教务秘书,馆员,主要从事档案管理和教学管理的研究。 18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