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0464中外教育简史 思考题论述题

0464中外教育简史 思考题论述题

思考题

上卷中国教育简史

第一编

第一章:

1.中国教育起源的原因是什么?

答: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需要,是随着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同时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

2.原始社会教育的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一、早期的生产劳动教育。二、早期的社会生活教育。三、原始宗教活动中的教育。

3.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是什么?

答:一、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二、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三、教育内容十分简单。四、教育以口耳相传和模仿为主要手段。

第二章:

1.奴隶社会教育制度形成于何时?有哪些历史性的变化?P15。

答:开端于夏代,发展于商代。

夏代是我国文明时代的开端,奴隶制学校教育的萌芽,是这个开端的重要标志之一,学校有庠、校、序。

商代是发展时期,除了习武、敬神外,习礼、习书、习算也是商代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内容更趋于分化、独立,并出现了新的学校形式,除庠、校、序,又出现了“瞽宗”这种学校形式。(明人伦、习武、习礼教育是夏商教育的主要内容。西周是中国奴隶制从鼎盛走向衰落的时期。)

2.西周“学在官府”的教育体制有何特征?P19。

(“学在官府”主要反映了哪个时期的教育状况?其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答:“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核心,这种教育的特点是:学校设在官府之中,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官师一体,政教不分。西周学校(西周的官学系统)已有较完备的制度,分两类、两级:一类是国学,一类是乡学;国学又有大学与小学两级。教育内容以六艺为纲:礼、乐、射、御、书、数。大学以礼、乐、射、御为重点,小学以书、数为重点。

“学在官府”完成了从原始教育向专门的学校教育的过渡。

3.六艺教育的内容是什么?P20。

答: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又有“大艺”和“小艺”之分,书、数作为小艺,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课程。

礼是大学中的重要课程,乐是综合艺术课,射、御是军事训练课,书、数是基础文化课:书指文字,数指计算、算法。

第三章:

思考题:1.与西周官学相比,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西周官学与诸子私学,存在着显著的差别。

其一,社会基础不同。西周官学是建立在土地国有的经济基础和奴隶主贵族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基础上的。私学是建立在土地私有的个体经济和新兴地主阶级为首的包括农、工、商等自由民在内的阶级联盟基础上的。

其二,管理制度不同。官学是由国家政权机关主办的,以“学在官府”为其主要特征,在管理上是“官师一体”、“政教结合”。私学是由私家根据社会需要或个人需要设立的,以“学在四夷”为主要特征,政教分设。

其三,施教对象不同。官学的入学受到贵族身份的限制,垄断了受教育的权力。私学的入学则

以自由受教为原则,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面向平民。

其四,教育内容与方式的不同。西周官学内容:局限于传统的“六艺”,灌输的是奴隶制政治观念和道德思想。方式:场所固定,有相应的基本设施,制度规范化。私学内容:思想自由,突破了传统的“六艺”教育,传授各学派的政治观点、道德思想,以及新的知识技能。方式:不固定场所,以教师为中心,流动性较强,设备简单,具较大灵活性。

应用:简析私学兴起的作用和意义。P31。

答:私学的兴起,发端于春秋中后期,学术下移与士阶层的崛起是其最直接的因素。对教育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私学。私学是学术平民化、知识普及化的开端。私学的兴起,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地主阶级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的人才、新的思想理论来为他们的利益服务,他们成了促进私学发展的社会力量。私学代替官学,是中国教育史上一次重大变革。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私学依靠自由办学、自由讲学、自由竞争来发展教育事业,不仅符合历史潮流,也开辟了中国教育史的新纪元。

思考题:2、孔子的德育思想是什么?(孔子的基本教育主张 P46) P34~46。

答:孔子主要从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的关系以及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这两方面论述。以教育为根本。其政治主张的基本出发点是“为政以德”,认为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作。(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实质及意义。)

孔子创办私学后,实行“有教无类”,招收学生不分贵贱、贫富、等级、国别和种族。打破了“王官之学”贵族垄断、学在官府的格局,开创了平民讲学之风。

教学方法:1.启发诱导:做到“举一反三”。孔子的启发式仍是比较原始、简单的“原型启发”用的主要是类比与比喻。 2.因材施教:孔子对学生的个性、特长、优缺点了如指掌,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 3.学思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谦虚诚实:要求学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树立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应用:如何评价孔子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答:关于孔子教育思想在历史上的总结:孔子是世界公认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将道德教育居于重要地位。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使文化教育下移到平民,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奠定了后世儒家经籍教育体系的基础,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对教育教学方法有新的创造,他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原则等都揭示了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3.墨子教育思想的主要特色是什么?P47。

答:墨子,名翟(dí),鲁人。春秋战国之际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墨家学派创始人。一生主要活动是“上说下教”,门下弟子众多,俨然一个宗教政治团体。

墨子的社会政治理想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推行教育,主张建立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反对命定论比孔子更彻底。提出了著名的“染丝说”,阐述了环境和教育对人性形成的影响。

主张教育要培养“贤士”,由于“贤士”的主要品德是“兼爱”,故亦称“兼士”。内容:除了以“兼爱”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墨子还注意对自然科学、生产技能、军事知识等技能的训练。墨家的自然科学有很高造诣;涉及数学、光学、声学、力学,其中以光学最为出色的部分。教育内容论中,还包括“辩乎言谈”方面的训练,即思维方法的教育,目的在于锻炼论辩能力。墨子教育内容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教育和训练思维能力的教育上。

应用:试比较孟荀教育作用论的异同。

4.在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方面,孟子和荀子各持什么观点(孟子、荀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异同)?答:共同点:两者都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的作用。都认为培养统治人才是教育的最高目标。并都强调道德教育是教育内容的重要方面。孟子主张的教育目的是“明人伦”,与荀子要求教育培养能推行礼法的“贤能之士”,两者是不冲突的;而荀子整理的“五经”与孟子“孝悌”的教育内容更是一脉相承。

不同点:孟子从“性善论”出发,认为教育作用在于“求放心”,即找回散失的本心,发扬天赋的“善端”。荀子则从“性恶论”出发,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即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环境的影响,改造人类与生俱来的恶性。在教育思想上:孟子主张“内发”,荀子倾向“外铄”,孟子唯心主义倾向较重,荀子强调学要落到实践上,具唯物主义思想。

5.《大学》中的教育思想。P65。

答:是《礼记》中儒家学者论述“大学之道”的一篇论文,提出的教育目标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亦称为“三纲领”。《大学》教育的首要目标是“明明德”,使人们先天善性得到恢复发扬,达到修己目的,是孟子性善论观点。第二个目标是“亲民”,即推行德治与仁政。《大学》最高目标是“至善”。

为实现三个目标,提出了八个步骤,或称“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的基本思想是教育要服从于封建道德和政治,因此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推崇,宋以后,被收入《四书》,成为封建教育的基本教科书。

6.《学记》中的教育思想。P67。

答:《学记》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教育论著。其论述的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育作用与目的:作用在于:服务政治,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以及“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的思想。目的在于:1.培养具有“建国君民”能力的统治者。 2.要“化民成俗”,把人民教化成“安分守己”的顺民。

二、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以托古的方式提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三、教育教学原则:《学记》在综合诸子百家教育、教学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教育教学的原则。

应用:试分析和评价《学记》中关于教育教学原则的主张。

答:1、教学相长。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教与学是紧密联系的,互相促进的。2、尊师重道。《学记》明确指出了“师严而道尊”的思想。3、藏息相辅。《学记》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相互促进。4、豫时孙摩。《学记》总结了长期教育、教学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概括出“教之所由兴”和“教之所由废”的重要规律。5、启发诱导。《学记》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启发教学思想,进一步概括了如何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宝贵经验,指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6、长善救失。孔子曾经提出过“改过迁善”的思想,偏重于强调在道德教育中要善于克服自己的缺点,学习他人的长处。

《学记》为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专门化的形成,是中国“教育学的雏形”。

试比较孔子与《学记》关于启发式教学的思想。

答:孔子注重启发的时机,提出举一反三的启发方式,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从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状态,来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学记》对启发式原则作了较全面的理论阐述,将启发式原则表述为“喻”,所谓“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第二编

第四章:

应用:我国封建社会文教政策的主要特点,简要分析评价之。

(简述中国古代文教政策的主要特点。)P72。

答: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封建社会确立,至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封建社会持续了2000多年。在此期间,法家、道家、儒家思想都曾作为政策的指导思想起过重要作用。但自西汉武帝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教政策后,儒家思想基本处于主体地位,多数朝代奉行“尊孔崇儒”的文教政策,以“明人伦”为最终目的,维护封建帝王统治。

一、秦朝奉行法家教育思想及维护集权统一的文教政策。

二、汉代确立实施“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三、魏晋兴起“玄学”,儒学地位下降,文化教育多元化,无法形成统一的文教政策。

四、隋唐确立“尊崇儒术”的文教政策,兼佛重道。

五、宋朝推行儒、释、道三教融合的政策,南宋朱熹总结后产生了理学。元代采用武力镇压和民族歧视政策的同时,采用“遵用汉法”政策,以理学为官方统治思想,

六、明清推崇程朱理学,明朝首创八股取士,实行文化专制。

思考题:1、试述汉代“独尊儒术”的政策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P74-75。

答:汉武帝继位后,谋求政治、经济和思想上的大一统。肯定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主张的出发点在于加强专制集权,使皇权达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把“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的原始儒学改造成夹杂大量迷信成分的神学化儒学。建元五年(前136年),西汉政府决定专置五经博士,从而结束了延设百家博士的局面,确定儒学独尊政策,以儒术为指导思想,培养人才,对民教化。自此,儒家学派所宣扬的诗、书、礼、易、春秋等典籍被尊崇为“经”,不仅学校以经学为教材,实行“尊孔读经”;从皇帝到地方官员都会讲经。儒家学说思想之所以能取得独尊的地位,除了当时客观需要的原因外,也还有其自身的原因。这就是儒家在政治上宣扬贵秩序、扶阳抑阴、尊君抑民;在经济上鼓吹先富后教、为民制产、强本节用。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不仅对汉代的教育,而且对汉以后整个封建社会的教育,都有极大的影响作用。

第一,实行“独尊儒术”的结果,推动了汉代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汉代的学校教育,实质上就是经学教育。统治阶级为了扩大儒术的影响,大力兴办学经的学校,选拔经学教师,出版经学书籍,增加学生名额。随着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封建教育制度的形成,为封建制学校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第二,实行“独尊儒术”的结果,确立了汉代选拔官吏的标准。一般情况下,汉王朝选拔官吏有两种途径:一是从太学生中挑选;二是从地方官吏中晋升。无论哪种途径,均以通晓儒经为标准。

总之,汉代实行“独尊儒术”的结果,无论对养士还是选士均有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用四句话加以概括:兴官学以养士,重选举以取士,养士皆学儒经,取士皆选儒生。可见,“独尊儒术”政策对教育制度的影响。

思考题:论述汉代确立"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过程。

答:(1)汉初实施黄老之学的文教政策。

(2)汉武帝即位后出于转变无为政治为有为政治的需要,要求建立一种新的政治指导思想。

(3)董仲舒在对策中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适应了政治法纪大一统的要求。

(4)汉武帝于建元元年接纳董仲舒建议,独尊儒术成为国家政治指导思想和文化教育政策。

思考题:2、魏晋时期儒学的演变以及教育理论多元化对教育制度发展的影响。P75。

答:魏晋南北朝,诸方割据,南北对峙(zhì),朝代交迭(dié)频繁,无法形成统一的文教政策。魏晋时期形成士族制度,采用“九品中正”制严格控制仕途。在思想上儒学的仁义礼法不再适用,只有代表没落贵族的老庄哲学能满足。正始年间(240~249)经何晏yàn和王弼bi的研习,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得以结合,形成儒道兼综的新学“玄学”。这意味着教育思想的发展,冲破了汉代经学的束缚,出现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为各地区民族和学派间的文化教育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出现了国子学、四门学、书学、律学、医学以及文学、史学、玄学等多种形式的官学。儒家经学虽然失去了独尊地位,作用有所下降,但在政治上仍有它的重要作用,学校的教学内容,也主要还是经学,但内容由汉代的注重章句训话变为注重义理,而称为“魏晋经学”,实质上成为了儒、道、佛混合的经学。

思考题:3、宋明时期儒学的演变以及理学的作用和影响。 P77-78。

答:宋代在儒学发展历程中,产生了理学。宋王朝统治者推行儒、释、道三教融合,为儒学改造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周敦颐首先提出吸收佛、道入儒学的理论,把佛道二教的禁欲主义和服从封建纲常的教条结合起来,要求人们即做一个忠臣孝子,又要具有安贫乐道、清心寡欲的精神境界,成为理学的开端。经过张载、程颢(hào)、程颐的发展,奠定了理学的基础。南宋朱熹总结完成了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特定的官方哲学-理学的体系。

明清时期统治者都竭力推崇程朱理学,把它作为思想、文化、教育领域的统治思想。明成祖永乐十三年(1415年)命翰林学士胡广等编纂《五经大全》、《四书大全》和《理性大全》颁行天下,作为钦定的学校教科书。明王朝在推崇程朱理学的同时,还首创八股取士,从“五经”和“四书”中命题,以八股制义为定式,“代圣人立言”,并以朱熹《四书集注》为标准。

思考题:4、历代中央官学的基本设置、发展变化及其主要特点。P81。

答: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建立太学,这是封建中央官学之始。汉代太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官学制度的建立。汉代太学的建立兴办,得力于董仲舒和公孙弘两位儒家学者。

汉代官学,除太学外,还创立了宫邸学,也称“四姓小侯学”,是为贵族子弟开设的贵胄学校,创建于东汉明帝永年平九年(66年)。内容以《孝经》为主,兼及《尚书》等儒学。汉灵帝和元年(178年)创置鸿都门学,因校址在洛阳鸿都门而取此名,这所学校实际是宦官和官僚集团政治斗争的产物,是宦官为对抗太学生的反抗而另立的一所官学。内容是学习辞赋、小说、尺牍、绘画、书法,意在对抗太学的经学。鸿都门学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的文艺大学。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官学:1.西晋初立国子学。门阀士族为享有特权而建立。 2.专门学校的产生。“独尊儒术”逐渐被“儒释道”并行的局面所代替。

隋文帝创设了管理中央官学的专门机构国子监,下设五学:

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P83。

简答题:唐代中央官学监属“六学”及旁系“二馆”的名称。P83。

答:监属“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律学、算学(3分)。

旁系“二馆”:“崇文馆、弘文馆”(2分)。

官学制度的特点:1.等级性逐渐放宽,教育对象有所扩大。 2.官学形式有所发展。 3.学校管理和教学制度有所健全和改进。 4.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

应用:汉代、唐代中央官学兴盛的原因。

答:汉代中央官学:为了巩固中央集权统治和培养适应政治需求的人才,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建立太学,这是封建中央官学之始。汉代太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官学制度的建立。汉代太学的建立兴办,得力于董仲舒和公孙弘两位儒家学者。

唐代中央官学:唐初至中叶,是我国封建社会“盛世”教育事业得到空前发展,官学不仅吸取了汉代以来所有官学形式,而且有所创造和革新,学制系统相当完备,各科各学校的教育制度和教学计划非常具体细密。

思考题:5、历代地方官学的基本设置、发展变化及其主要特点。P85。

答:一、两汉时期的地方官学:中国封建社会的地方官学,自汉代开始设立。平帝原始三年始建立了地方学校制度,规定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乡曰庠,聚曰序,学校置经师1人。序庠置孝经师1人。所习内容为儒家经典。东汉时期,官学私学交织发展,形成了“学校如林,庠序盈门”的景象。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官学:由于战乱,造成官学或兴或废。

三、隋唐时期的地方官学:隋代立国较短,隋文帝和隋炀帝虽设庠序郡县之学,却“空有建学之名,而无弘道之实”。唐代教育事业得到空前发展,地方官学除在府州和县设有由长史管辖的儒学外,还设有直辖太医署的府州医学,直辖于中央礼部下的词部的府州“崇玄学”。崇玄学生徒令习《道德经》及《庄子》、《列子》等。

四、宋辽金元时期的地方官学:宋代地方官学只设州(府、军、监)学和县学两级。宋代地方官学在学校管理方面的特点:1.自神宗熙宁四年起陆续设置诸路学官。 2.行“三舍法”。本系王安石熙宁变法改革太学的措施。 3.划拨学田,保障经费。 4.地方官员重视兴学。

元代地方官学制度比较完备,在路、府、州、县四级均设相应学校。学校内容除“五经”外,须先修《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从此“四书”与“五经”并列,同为各级官学的必习教材。

五、明清时期的地方官学:明太祖立国之初,设立府、州、县学,又在防区卫所设有卫学,乡村设社学,还有各地方行政机构所在地设置都司儒学、宣慰司儒学等,最盛时全国合计有学校1700所。学习内容,所定学科为专习一经,以礼、乐、射、御、书、数设科分教。

清代地方官学基本沿袭明制,依其地方区划设有府学、州学、县学、乡间设社学。

思考题:6、私学教育兴盛的原因、其基本设置、与官学的异同和蒙养教材的特点。P89。

答:私学是学者私人授徒讲学以传授文化,培养弟子的教育活动。它发端于春秋,兴盛于战国。私学一般包括经师讲学和童蒙教学两类。

历代私学的实施与发展:一、两汉时期:官学受数量名额限制,而读书习经必须求师,使得私学盛行。汉代私学学生求学分著录弟子和及门弟子两种。程度有小学与专经阶段的区分。青少年儿童启蒙阶段的教育主要由私学中的“书馆”等进行。“蒙学”占主要地位。《论语》《孝经》是小学阶段必读教材。

二、魏晋南北朝:家庭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三、隋唐时期:官学和私学都极盛。

四、宋元明清:私学依然大体分为“蒙学”和“经馆”两类。

“蒙学”或称“乡学”、“村学”、“私塾”,一般由私人设立,学生来校就读。以授书、背书和写字为最基本的内容。

经馆是经过蒙学识字教育后,逐渐进入以应科举为目的,程度较高的私学阶段。

私学教学组织一般不采用班级制,而是在总的“教学计划”下,个人进度不一,教师个别教授,有因材施教的效果。

蒙养教材 P94:是指童蒙阶段所使用的识字课本。使用最长最普遍的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三书。

思考题:7.书院的产生及其在历代的发展变化及其在教学和管理上的主要特点。 P96。

答:书院的产生:书院的名称始见于唐代,有官方设立和私人设置两类。

书院的产生原因有:1.社会的动荡和需要。 2.书籍集聚和传播。 3.私人讲学的传统。 4.佛教禅林讲学制度的影响。

宋代:宋初六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元代:书院逐渐官学化,以便缓和民族矛盾,笼络汉族知识分子,加强封建统治。

明代:明初书院长期不发达,因为政府重视官学,提倡科举。为救治时弊,理学家王守仁主张“致良知”,湛若水主张“随时体认天理”,建立书院讲学。明代书院值得重视的问题:1.

书院和科举关系更加密切,书院官学化程度比元代更甚。 2.明末官方“焚毁书院”。

清代:书院的发展,是由其总的文教政策决定的。清初几十年,害怕书院讲学,宣扬对统治不利的爱国思想,因而对书院采取抑制政策。直到雍正十一年以后才相继建立书院。此时书院实际上已是官学的一种形式。清代书院官立,书院与科举联系亦更加密切。

书院管理和教学上的特点:

1.书院是教学机构,同时又是学术研究机构。

2.书院允许不同学派的学者莅(lì)院讲学,重视学术交流,开展争辩,特别是南宋以后书院盛行“讲学制度”,成为书院重要的教学形式。

3.书院讲学不受地域限制。

4.书院教学以学生个人读书专研为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多采用问难辩论式,注意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

5.书院内的师生关系比较融洽,师生间的感情相当深厚。

6.书院的组织结构比较精干,初创之际,一般只设山长(或称洞主、堂长、院长等)总理其事。经费多以自筹为主,有较大自主权。

7.书院一般订有“学规”。宋代最著名的学规是朱熹制订的“白鹿洞书院揭示”。

应用:试分析评价书院制度的意义、作用和影响。

答:书院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官方设立的书院,主要功能在收藏、校勘和整理图书。私人设置的书院,是私人治学读书或聚徒教学的场所,作为教育机构的多是私人书院。书院在一定时期为统治阶级培养了大批人才,促进了学术文化交流。

思考题:8、汉代的察举制:P105。

答:封建社会选士制度的形成是从汉代开始的。皇帝亲自出题策问,这是汉代选举取士的开端。州举“秀才”,郡举“孝廉”,历代因之,从而建立起经常性的选士制度,统称察举或选举。汉代察举名目繁多,有秀才、孝廉、贤良方正、明经、明法、阴阳灾异、童子科及其他临时规定的特殊科目。其中最主要且影响最大的是“贤良方正”和“孝廉”两科。

“贤良方正”是汉代地位最高的选士科目。是招有经学才能的特殊人才,使其将经学造诣运用于为现实政治服务中,董仲舒的《举贤良对策》即是典型代表。

“孝廉”为汉代经常性的选士科目。通常每年选举一次。所谓孝廉,其“孝”乃对民而言,“廉”乃对吏而言。举“孝廉”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选拔干练的官员,加强中央集权的力量,另一方面是为了扶持郡国教化,地方政治,在人民中间实施道德教化。

察举选士对教育的影响:虽处于初创阶段,但体现了赏贤使能的精神,为“学而优则仕”提供了有效制度保证。因太学学历的人可通过考试察举步入仕途,所有促进了地方官学和私学的发展。为社会下层人士进入统治集团开辟了切实可行的道理。选士制度为人才使用规定了明确的方向。成才后的出路就是做官,这与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发展纲领相合拍,但追求功名利禄的学习动机,固然可以激励士人刻苦学习,却也由此出现道德水平下降、学习不切时务、教学呆板僵化等问题。

思考题:9、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P108。

九品中正的选举法是魏晋南北朝选拔官僚的主要制度,始于魏,行至南北朝,到隋朝被科举制所取代。

三国魏时曹操的“唯才是举”政策,因用人不问门第身份,遭门阀世族抵抗。曹丕在士族支持下称帝后,听从士族大地主的代表、吏部侍郎陈群在黄初元年(220年)提出的建议,行“九品官人法”,承认了世族做官的特权,得到士族的拥护。等第分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九品中正制”对教育的影响: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实行以来,产生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以及“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的种种情况,知识分子没了学习的积极性,士族的高级阶层有了做大官的保证,不肯也不需要认真学习经术。导致学校废弛,只因考试内容仍为经学,才使学校得以维护。

思考题:10、科举制度是如何产生的?)P109~113。

答:科举制诞生于隋朝。公元581年,隋炀帝统一中国,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九品中正制”。为了集中选士大权,采用考试的办法,以分科举人取代魏晋以来的九品官人制度。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定十科举人: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刚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lǚ)力骁(xiāo)壮。后人以十科举人中的“学业优敏”即明经科,“文才秀美”即进士科,标志着我国历史上科举制度的产生。开科考试特点是:录取标准转凭试卷,专重资才,而不是地方察举。名声德望不再是主要依据。隋以前是察举,隋以后是考试,这是我国古代选士制度的一大分界线。科举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门阀大族把持选士的局面,为庶族地主参加政权开辟了道路,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科举制为以后的历代王朝所沿用,维持了1300年之久。

明清时期:科举出身成为做官的唯一正途。形成严密的科举考试系统,共分三个步骤:1.乡试:中试者称为“举人”。 2.会试:考中者称为“贡生”。 3.殿试,亦称“廷试”,由皇帝主考,取中的称“进士”。殿试按三甲定名次,第一甲只三人,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赐进士及第。明宪宗成化年间(1465~1487)开始盛行“八股取士”。“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所采用的一种专门文体。题目一律采用“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内容诠释必须以程朱理学家注释为准,不得自由发挥,结构体裁有一套固定格式,并有文字限制。

清代沿明代三级考试外,增加“童试”,及格者称“秀才”,获得参加“乡试”资格。

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科举制实行以后,满足了封建君主专制政治的要求,收到了集权中央、巩固封建统治的效果。第一、官吏选用大权由中央朝廷来行使,加强了全国政权的统一和集中。

第二、选官有了统一的标准。凡想做官的都要适应这些标准,加强了思想统一。第三、向各地方庶族地主、平民打开门路,网罗中下层知识分子,使他们有机会参政,扩大统治阶级基础。第四、可吸引全社会知识分子埋头读书,养成及其驯服的性格,不易发生不满封建统治的不良思想。

科举制对教育的影响十分深刻,曾激起人们读书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的发展。但由于科举考试为有权势者所垄断,舞弊成风,考试内容方法失当,特别是“八股文取士”之法,使真才实学者被拒之门外,学校日益成为科举的附庸,因而受到有识之士的尖锐批评,在“废科举,兴学校”的改革要求下,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

应用:历代选士制度对教育的作用和影响。

(简述中国古代选士制度的发展历史。)

答: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的选士、养士制,历经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时的九品中正制,定型为隋唐及后期的科举制。科举制实行以后,满足了封建君主专制政治的要求,收到了集权中央、巩固封建统治的效果。它直接影响了当时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及考试方法。

第五章:

思考题:1、董仲舒关于三大文教政策的主张及其关于教育作用和道德教育的思想,在教育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P114。

答:《举贤良对策》中三大文教政策思想:一、兴办学校以广教化、育贤才。二、行选举以拔擢(zhuó)贤才。三、独尊儒术以统一思想。

教育作用的主张:在人性论问题上,调和孟荀的“性善论”和“性恶论”,认为天有阴阳,人性中有性有情,性属阳,是仁的善的,情属阴,是贪的恶的,人性兼含善恶的要素。人性中善的要素必须通过人为的教育,才能使它进而为善,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这里。而“为善”的工作应由帝王来进行,这是上天给予帝王的责任。董仲舒是从抬高君权的角度来论述教育作用的。董仲舒明确提出了“性三品”说。把人性划分为三品,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shāo)(一种盛饭用的竹筐,喻才短量浅)之性”。

道德教育思想:“三纲五常”是董仲舒提倡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董仲舒把信和仁义礼智加在一起,成为五种常道,称为“五常”。从“五伦”中提出君臣、父子、夫妇三种伦常,称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的道德教育,灌输着君权、父权、夫权的封建思想。董仲舒的“三纲五常”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桎梏人民的精神枷锁。

应用:试分析董仲舒三大文教政策的建议以及道德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答:《举贤良对策》中三大文教政策思想:一、兴办学校以广教化、育贤才。二、行选举以拔擢(zhuó)贤才。三、独尊儒术以统一思想。

道德教育思想:“三纲五常”是董仲舒提倡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董仲舒把信和仁义礼智加在一起,成为五种常道,称为“五常”。从“五伦”中提出君臣、父子、夫妇三种伦常,称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的道德教育,灌输着君权、父权、夫权的封建思想。董仲舒的“三纲五常”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桎梏人民的精神枷锁。

思考题:2.王充关于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的思想及其关于教学的主张。 P122。

答:关于教育作用和教育目的:王充重视教育对于人性发展的作用。人性贤愚善恶是由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不是天意的结果。认为禀(bǐng)气厚薄决定人性的善恶,如像曲药多少决定酒味好坏一样。这是一种用朴素的唯物主义解释人性的观点。认为生来就善或恶的人很少,

绝大多数是中人,中人之性则可通过教育使之定型。王充认为环境对人的影响极大。肯定教育对于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一方面论证人性可以改变,说明了教育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认为教育可以使善变得更善,恶世可变为善,从而说明教育的必要性。

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1.距师和问难。主张破除对教师的迷信,敢于问难求解。 2.专心一志。王充认为学习的好坏就是专一与否的效果。 3.循序渐进,“勤学不舍”。学习必须循序渐进,勤学不舍,才能有所成就。

思考题:3.颜之推的主要著作及其关于家庭教育的主要思想以及他论学习的主要观点。P127。(简述颜之推关于家庭教育的主张。)

答: 1.实施早期教育。认为儿童教育应从胎教开始。 2.把爱子和教子结合起来,反对溺爱、偏爱。 3.父母应以身作则,注意环境习染对子女的影响。

论学习:1.学习目的在于修身利行。 2.早教与晚学。“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 3.虚心与勤勉。 4.眼学和切磋。

思考题:4.韩愈关于教育作用和教育宗旨的基本主张;《师说》的主要论点。P131。

答:教育作用:韩愈认为性是可移的。对上品的人说,“就学而愈明”;中品的人“可导而上下”。教育对上中两等人都是可以发生作用的。而对下等人只起“畏威而寡罪”的作用,只可用刑法来制驭yu,使其有所畏惧而减少犯罪。性虽可移,但上下的品级却是始终不可移的。“明先王之教”的教育宗旨:韩愈在魏晋玄学之风盛行之后、佛学广泛流传之际,重新打起维护儒家道统的旗号。提出了“明先王之教”的教育宗旨。其内容概括言之,即是“仁义道德”四个字。包括儒家的经典,儒家宣扬的封建道德,封建社会的政治措施等。认为诵习古圣之书,遵守先王之法,明乎人伦,本乎人性,乃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师说》的主要论点:韩愈感于当时的人“耻学于师”,“抗颜为师”并作《师说》,这是从他的“卫道”立场出发的。其基本精神与古文运动中的“文以载道”思想是一致的,是以儒道为基础的。

简述《师说》及其主要内容。

答:《师说》是韩愈感于当时的人“耻学于师”,“抗颜为师”,从他的“卫道”立场出发写的著作。其基本精神与古文运动中的“文以载道”思想是一致的,是以儒道为基础的。

《师说》的主要内容有:1.阐明了教师的作用-“古之学者必有师”。 2.明确教师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 3.提出择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4.论述了师生关系-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思考题:5、胡瑷的“苏湖教法”。P137。

答:是北宋教育家胡瑷在苏州、湖州讲学时采用的一种教学及教学管理方法,其主要做法是: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创行分斋教学制度。经义斋主修儒家六经,属“明体”之学,培养高级统治人才;治事斋分“治民、讲武、堰水、历算”等科,属“达用”之学,培养专业人才。学生可以主修一科,兼学一个或几个副科。胡瑗的苏湖教法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创立的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最早的。

思考题:6、王安石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及其对宋代教育的影响。 P138。

答:王安石在嘉佑五年写了《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提出变法纲领。在教育方面,认为国家衰弱,其因虽“患在不知法度故也”,但欲求革新,又苦于人才不足,而人才不足,又由于陶冶人才不得其道,指出“所谓陶冶而成之者”就是“教之、养之、取之、任之有其道而已”,并详细论述了教、养、取、任的办法,成为熙宁变法改革教育的主导思想。

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1.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熙宁四年十月,创立太学“三舍法”,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学生按程度分为三等。 2.整顿地方学校。 3.颁定《三经新义》王安石亲自阐释《周礼》,谓之《周官新义》。《诗》《书》则由王雱与吕惠卿共同诠释,合谓《三经新义》。 4.设置专门学校。 5.改革科举制度。

对宋代教育的影响:王安石变法推行教育改革,发展官学,使宋代教育为之一振。虽然最终失败,但对北宋教育制度的形成及宋代中后期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

思考题:7.朱熹是怎样用理学思想来阐释他关于教育目的、作用和主张的?朱熹关于教育阶段划分,教学原则和方法的主张以及朱子读书法。P141。

答:关于教育目的、作用的主张:朱熹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为基础的。朱熹承袭儒家学者的一贯主张,认为教育的目的、作用就在于“明人伦”。

朱熹认为,“理”或“天理”是宇宙的本源。天理“挂搭”在人身上,叫做“性”。他采取“二程”和张载把“性”区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认为具有“天理”的人性,叫做“天命之性”;“理”与“气”相杂的人性叫做“气质之性”。“理”是最完美的,“气”有清浊昏明的差别,所以气质之性有善有不善。

朱熹还认为,“性”和“心”有相互关系,他在“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基础上,又把“心”相应地分为本体和作用两方面。本体“心”叫做“道心”;“心”的作用,叫做“人心”。朱熹针对不同人禀受“天理”和蒙受“人欲”的不同情况,提出了不同的教育目的:朱熹认为,“圣人”先天生来是由“清明之气”形成的,因而没有丝毫昏浊的混杂。因此圣人不需要教育。“贤人”则次于“圣人”,必须通过教育,才能达到“亦无异于圣人”的地步。“中人”由于“气质”之偏,“物欲”之蔽,因而介乎于“君子”与“小人”之间,施以教育可成“君子”,不施教育,可为“恶人”。朱熹强调教育目的、作用,是要适应宋代以来调整和强化封建伦理纲常的需要,坚持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存天理,灭人欲”不仅是朱熹教育目的、作用的表述,而且是其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

关于教育阶段的划分和教育内容的安排:朱熹把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以培养“君子”“圣贤”为目的。划分教育阶段是根据年龄和智力的发展水平。8至15岁为小学阶段,教学内容是“学其事”。儿童通过“学其事”而知其然并养成习惯,形成封建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格。其编著的《小学》书中,分为内外篇,共385章,以立教、明伦、修身、稽古为纲,以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心术、感化、衣服、饮食为目的。15岁以后为大学阶段,在此期间则要“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在小学“学其事”的基础上,以“明其理”,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步骤,使其“明明德”,最后达到“止于至善”的目的。朱熹提出以《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为大学的基本教材,只有学完“四书”才可读“五经”。

教学原则和方法:1.居敬穷理。朱熹从“性即理”出发,提出了“居敬穷理”的为学之方,这是其教育原则的总纲。所谓“居敬”就是正心、诚意、存养收敛的工夫,“穷理”就是通过格物致知工夫达到穷尽事物之理的目的。 2.学思力行。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引用《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教学五步为“为学之序”。 3.因材施教。在《四书集注》中反复提到“因材施教”原则,着重在说明“各应其所长而教之”。 4.循序渐进。

朱子读书法:1.循序渐进。读书时“当循序而有常”“量力所至而谨守之”。 2.熟读精思。读书时必须多读、记住、背熟。 3.虚心涵泳。读书时必须有虚心态度,万不可穿凿附会。 4.切己体察。将圣贤言语,体之于身。 5.着紧用力。读书要抓紧,废寝忘食。 6.居敬持志。应事时,敬于应事,读书时,敬于读书。

朱子读书法,是朱熹关于读书方法论述的概括和总结,集中体现了他的读书论和读书经验。

思考题:8.王守仁是怎样用心学思想来阐释他关于教育作用、目的的主张的?王守仁关于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关于儿童教育的主张。 P150。

答:“心即理”、“致良知”学说:“心即理”、“致良知”是王守仁的哲学思想核心。其教育思想是以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为基础的。王守仁不承认客观存在之理,反对朱熹“即物穷理”的思想,认为“心”与“理”是合二为一的。

教育作用:从“心即理”出发,把内心修养作为教育的根本问题。王守仁关于教育作用的主张,即是明心、存心、求得其心,即是去人欲、去习染,即是存天理、去人欲。

教育的目的: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其理论基础是“致良知”说。认为人人都有“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的“良知”,也就是“天理”。因此“致良知”也就是“存天理,去人欲”以实现“明人伦”的教育目的。“人伦”即三纲五常等封建道德观念。

教学原则和方法:1.执行并进。 2.自求自得。 3.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

(简要述评王守仁关于儿童教育的主张。)

关于儿童教育的主张:王守仁反对外来束缚个性,从注重内心修养出发而“导之以礼”,“导之以善”为主张,注意到了儿童年龄特点,从“儿童心理”角度提出教育儿童要从积极方面入手,要用培养、诱导、顺应儿童性情,鼓舞儿童兴趣的教育方法。

应用:比较朱熹、王守仁教育思想的异同。

答:共同点:朱熹和王守仁都认为要用“存天理,去人欲”来实现“明人伦”的教育目的。不同点:朱熹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为基础的。认为,“理”或“天理”是宇宙的本源。天理“挂搭”在人身上,叫做“性”。具有“天理”的人性,叫做“天命之性”;“理”与“气”相杂的人性叫做“气质之性”。“理”是最完美的,“气”有清浊昏明的差别,所以气质之性有善有不善。朱熹还认为,“性”和“心”有相互关系,他在“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基础上,又把“心”相应地分为本体和作用两方面。本体“心”叫做“道心”;“心”的作用,叫做“人心”。

王守仁提出了“心即理”、“致良知”的哲学思想核心。其教育思想是以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为基础的。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不承认客观存在之理,反对朱熹“即物穷理”的思想,认为“心”与“理”是合二为一的。

思考题:9.王夫之关于教育作用、道德观、教育过程以及教学思想、学习法和教学法的主张,怎样体现出实学的特点?P157。

答:人性论和教育作用:认为人性是一种人类所具有的潜在的发展能力,即所谓“气禀”。“习”在人性形成、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不良教育养成不良习惯,要改变极不容易,所以必须从幼小就注意教育。王夫之反对“生而知之”的观点。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同外界事物的接触,是通过后天的实际活动取得的。

理与欲统一的道德观:王夫之反对理学家的“存天理,灭人欲”之说,他主张“天理”即在“人欲”之中,二者是统一的。这观点的意义在于,他把人们正当的物质利益要求,即“人欲”,看做是人类生存所不可缺少的,绝不能灭人欲以求天理,禁欲、窒欲都是阻碍人性发展的,应该重视人性的发展,要节欲而非灭欲。王夫之的道德观,是适应资本主义萌芽和新兴市民阶级需要的,有着要求解脱束缚的意义。

知行观和教育过程:王夫之在知行关系上,既不同意朱熹“知先行后”之说,也不同意王守仁的“知行合一”之说。他主张行先知后,知行并进,互相为用。他认为在人们的认知中知和行各有其功效,又必须相互为用,因此,只有知行并进,才能“知同而起功”,这是认识事物的一条定理。王夫之在知行二者中更注重“行”,王夫之“行先知后”,“行可兼知,知不可兼

行”的主张,是教育上的一条重要原则,正确反映了教育过程的一般规律。他强调指出,获取知识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真知;而求知识要落到行上,要从行上检验知识的效果功用。他曾以下棋为例,说明下棋知识是只有通过对弈才能获得,终日看棋谱是不成的。

(试述王夫之的主要教育思想。)

学思结合的教学思想:王夫之认为,学与思的关系是互相结合,互相补充,互相依赖的关系。学要博学而思要深入。学要尽量吸取过去的成就而不是凭自己主观臆测,思要注意独立思考,深入钻研,不可为过去的框子所拘牵。学习的知识面愈广阔,思考愈可深远贯通。深入思考遇到困难,感到不够深刻,就会愈益了解博学的必要。二者同时并重,可促进学习进步。为学教人都必须重视学与思的结合。王夫之的观点,发展了先秦儒家学思结合的论述,反映了其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学习法和教学法:1.立志。 2.“有序”和“不息”相结合。 3.因材施教。 4.自勉与自得。

思考题:10、颜元批判理学教育的主要观点,他关于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和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是怎样体现实学特点的?P164(颜元批判传统教育的主要观点及其关于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和内容以及教育方法的主张。)

答:对理学教育的批判:颜元的教育思想具有鲜明而强烈的战斗性。他从其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对传统教育进行了深刻的批评。概括起来说,认为有三大祸害:毁坏人才、灭绝圣学、败坏社会风气。

关于教育的作用:颜元对于教育的作用是非常重视的。他从社会政治和人性两方面论述了教育的作用。 1.认为教育和经济的关系非常密切。提出了养教并重,养先于教的观点。 2.认为教育与政治有重大关系。教育培养人才是治国的基础。把“兴学校”作为他的三大政纲之一。 3.认为教育作用在于预防和去掉“引蔽习染”。

(颜元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强调教育可以改造引蔽习染的观点,具有积极意义。但其性善之说,反映了他的唯物主义思想不彻底。)

关于教育目的和内容:颜元要求培养实用的人才。明确指出:“学所以明伦耳”。其内容则依借《大学》中“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提法。因强调培养实用人才,因而其内容亦强调“实学”。三事、六府、三物就是颜元所讲的“实学”,便是他主张的教育内容:三事:正德、利用、厚生说。六府:金木水火土谷。六德:智、仁、圣、义、中、和。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德、六行、六艺是三物。)

颜元在谈教育内容时,多指“三物”而言。而在“三物”中又以“六艺”为最基本。

关于教学方法:颜元极为重视教学方法。其特点是,以唯物主义认识论为基础,强调“主动”、“习行”,从而和“主静”与偏重文字的传统教育方法根本对立。所谓主动的教学方法,就是要通过实际活动,通过具体的事去学去教。“习”是颜元教学方法的中心原则,他认为只有习行才能取得真正的知识。“格物致知”是颜元习行原则的主要方法。

(简述颜元对传统教育的批判的主要内容。)

答:颜元对传统教育的批判,概括起来他认为有三大祸害,即:毁坏人才、灭绝圣学、败坏社会风气。

(1)“毁坏人才”是指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大多不学无术,宋儒成天讲学,教人读书、静坐,受了这种教育的人,其实是:“读书愈多愈愚,审事愈无识,办经济愈无力。”

(2)“灭绝圣学”是指训诂、禅宗教育日盛,则孔门实事实理的学问便日渐衰竭。由于教育只是流于文字工夫,静坐语录上,学校也就没有学术可言,尤其倡行八股取士,为害更大。他说:

“八股行而天下无学术……故八股之害,甚于焚坑”。他还指出:“后人为汉儒所诬,从章句上用功,为释氏所惑,从念头上课性。其结果‘道亡学丧’,通二千年成一欺局矣!哀哉!”

(3)“败坏社会风气”,是说传统教育,主静、读书,造成社会道德、经济和人才的衰败。“乾坤全坏于无用老学究”。颜元对传统教育的批判相当深刻,同时反映了颜元关于教育和政治关系的观点。

应用:从王夫之、颜元教育思想中归纳实学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

答:王夫之“行先知后”,“行可兼知,知不可兼行”的主张,是教育上的一条重要原则,正确反映了教育过程的一般规律。他强调指出,获取知识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真知;而求知识要落到行上,要从行上检验知识的效果功用。

颜元极从教学方法上提出,应以唯物主义认识论为基础,强调“主动”、“习行”,从而和“主静”与偏重文字的传统教育方法根本对立。所谓主动的教学方法,就是要通过实际活动,通过具体的事去学去教。“习”是颜元教学方法的中心原则,他认为只有习行才能取得真正的知识。“格物致知”是颜元习行原则的主要方法。

第三编

第六章:

简要解释“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P175。

答:“中体西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简称。魏源在《海国图志》,明确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中体西用已见端倪。林则徐的学生冯桂芬1861年在《校颁庐抗议》的《采西学议》一文提出“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观点,初步勾勒了中体西用的理论框架。

思考题:1、试评洋务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P180~184。

答“举办新式教育是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两方面:

一、创办新式学堂。新式学堂可分为三类:1.方言学堂。 2.军事学堂。3.技术学堂。

二、开办留学教育。派遣不少学生到美欧日等国学习,首开我国近代公费留学教育的先河。

洋务派的这些举措,为近代中国培养了大批科技、军事、管理、政治人才,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思考题:2、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新式学堂的主要类别及其办学特点。P180。

答:新式学堂可分为三类:

1.方言学堂。也就是外国语学堂。这种学校以学习外国语为主,主要培养翻译人员。如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1866年后增设算学馆,成为综合性学堂)上海广方言馆等。

2.军事学堂。主要培养能使用洋枪洋炮的士兵和军官。如福州船政学堂、北洋水师学堂等。

3.技术学堂。主要培养会使用和维修洋机器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通讯、医务人员。如上海机械学堂,天津电报学堂等。

办学特点:与传统官学相比,这些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如翻译人才、军事人才、技术人才等;教学内容有西学,如西文、西艺等;采用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实施分年课程和班级授课制等。

简述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措施。P186。

答:1.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 2.设立京师大学堂。 3.筹办高等、中等、初等各级学堂和各种专门学堂。 4.派人出国游学。 5.建立译书局和编辑学堂,编译外国教科书及其他书

籍。

应用:怎样分析评价“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答:这个思想集中反映在张之洞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中。这个思想是洋务教育的中心,以后成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育制度的纲领。

其基本思想是说教育首先要传授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的不足。学习西学是为“强中国”、“存中学”服务的,实质是抵御外侮wu入侵,维护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简述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设想的教育制度。P203

答:人本院:已怀孕的妇女进入本院,接受胎教。

育婴院:婴儿6个月断乳后进入育婴院,接受学前教育至5~6岁。

小学院:学习期限为6~10岁,以德育为先,养体为主,开智次之。

中学院:学习期限为11~15岁,除养体开智外又以育德为重。

大学院:学习期限为16~20岁,以开智为主,接受专门教育。

简述梁启超关于新学制的设想P203:

答:主张借鉴外国学制,按学生年龄分四个阶段。

5岁以下为幼儿期,接受家庭或幼稚园教育。6岁~13岁为儿童期,接受小学教育。14岁~21岁,为少年期,接受中学教育或相对的师范及各种实业教育。21岁~25岁为成人期,受大学教育,分文、法、医、理、工、农、商、师范等大学。给予儿童和女子教育以突出地位。并主张实行强迫义务教育。

简述梁启超的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答:思想:

(1)论教育的“开民智”:在开民智的问题上,他主张既要“开民智”,又要“开绅智”、“开官智”。对开民智,他说不能只满足于“学堂之设”,还必须造就一批“成就远大,各有专民、各有根底”的精干分子,这是开民智的首要任务。

(2)论教育宗旨:他批评中国传统教育所培养的人,仅是“独善其身”重私德的个人,而缺乏“人人相善而群”的公德观念。他认为,在“今日列国并立,弱肉强食,优胜劣败之时代”,如不确立正确的教育宗旨,不改变育材的目标,那么,中国在世界上是“绝无立足之地”的。梁启超认为,正确的教育宗旨,当立为培养“新民”。这种“新民”的主要标准是具有爱国心、公共心、独立性、自治力等,他认为培养出这样的“新民”,再由他们去改良社会,国家就能走向独立富强之路。

(3)论变科举,兴学校:梁启超针对中国的落后状况,积极主张变科举,兴学校。他在《论科举》中,还提出了改革科举的具体方案,他说有上、中、下三策。对此三策,他申明“由上策者强,由中策者安,由下策者存”。如果固守弊制,则将坐以待亡,是与时相背的愚蠢表现。

为实现废除科举,“合科举于学校”的“上策”,梁启超积极提倡兴办学校。

(4)论师范教育和女子教育: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开创者。1896年,他撰写《论师范》一文,专门论述师范教育问题。他认为师范教育问题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梁启超也很重视女子教育,他从“男女平权”的观点出发,积极提倡兴办女学。1896年,他发表了《论女学》一文,论述了发展女子教育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关于女子教育的系统看法。

意义:梁启超的这些主张,对当时封建意识非常浓重的中国来说,确实起了巨大的改变风气思想先导的作用,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发展,梁启超功不可没。

如何评价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教育思想。

(“以政学为主义,以艺学为附庸”的思想,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教育改革方面的基本思想,也称“政本艺末”思想。梁启超对这个问题作了专门论述。

梁启超认为政学就是研究古今中外治理天下之法。“以政学为主义”就是以它为体,把它放在教育内容的首位,也就是说教育目的首先是在培养政才,管理国家的人才。

“以艺学为附庸”就是要求把艺学放在次于政学的地位。所谓艺学就是指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也就是当时所说的“格致之学”。为什么要把艺学放在次于政学的地位呢?梁启超认为如果国家有了政才,而无艺才,执政者可以振兴艺事,甚至也可以借才而用,因为政才可以指挥艺才。相反,国家只有艺才,没有政才,则国家没有管理之才,艺才再多也不知怎样用。在梁启超看来,中国当时急需的人才是政才而不是艺才,艺才再多也不能解决挽救国家危亡的问题。“以政学为主义,以艺学为附庸”,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它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从推动变法运动的需要出发,对教育改革提出的要求。它要求教育要把培养政才放在首位,其目的就是要用这种政才取代封建官吏,从而改变官吏的政治素质,达到变法图强的目的。)

民国初年的教育宗旨是什么?

答:民国初年的教育宗旨 P208:1912年2月和4月,蔡元培先后发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和《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两文,批判了清末的五项教育宗旨,首次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宗旨。

这一宗旨是对清末教育宗旨的革命性变革,其中最突出的是废除了“忠君”、“尊孔”这一封建教育的核心,赋予德育以“自由、平等、亲爱”的资产阶级观念,且首次把美育列入其中。评析民初教育改革

答:辛亥革命成功后,成立【中央教育部】,蔡元培任教育总长,立即着手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公布【新教育宗旨】内容是:“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为培养共和国的国民,除颁布教育宗旨、制订学校系统以外,还对清末的课程内容进行一番改造。1912年9-10月,先后公布了小学、中学、师范、专门及大学校令。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同清末相比,无论是在废除男女教育不平等,废止中小学读经讲经,取消大学经学科,还是在缩短学制年限、加强自然科学和实业教育等方面,都取碍了历支性的进步。这对根深蒂固的封建教育制度,无疑是个很大的冲击。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有很大的促进。

北洋政府的教育宗旨 P209:

答:1915年1月袁世凯以大总统名义《颁定教育要旨》,抽掉了民初教育宗旨中自由、民主、平等等内容,完全是清末“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教育宗旨的翻版,产生了极坏影响,是历史的倒退。

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宗旨 P209:

答:经历了以“党化教育”到“三民主义教育”的转变。党化教育就是把全体国民的教育演变为一党的教育,强化国名党对学校的专制统治。后因“党化”二字含义空乏,国民党用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代之,尽管国民政府的三民主义教育宗旨和实施方针及其原则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形式上是一致的,但其实质是“党化教育”的代名词,是蒋介石“以党治国”思想在教育

上的表现。

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P219。

答:陈鹤琴,浙江上虞人,现代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是中国现代学前教育的奠基者。他认为,幼稚教育是儿童的基本教育,是健全人格形成、人才培养和一切教育的基础,其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他指出,幼稚教育要适合中国国情。针对当时幼稚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他提出“活教育”思想。他认为,传统的幼稚教育是死的被动的教育,活教育就要把幼稚教育变成前进的、自动的、有生气的教育。为了实现活教育培养具有健全的身体、建设和创造的能力、合作的态度和服务的精神的“现代中国人”的目的,以大单元和活动中心为原则编制和实施包括健康、社会、自然、艺术、文学等方面活动的“五指活动”课程,教育方法突出“做”,采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综合教学法。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及其实验明显受到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的影响,反对死读呆记的中国传统幼稚教育,力图探索和创造适合中国国情的幼稚教育,为中国现代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思考题:1.简述设计教学法在我国的实验和推行。P230。

答:设计教学法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教育哲学系主任克伯屈等人所创,1917年输入中国。1921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曾议决过“推行小学设计教学法案”。1927年中华教育改进社邀请设计教学法的中心人物克伯屈访华,在上海、北京等地讲演并大力介绍设计教学法,风行一时。当时设计教学法实验主要采用不分科的“作业中心的大单元教学”和分科的“设计式的各科教学法”两种形式。

简述梁漱溟的“乡村建设”。P233

答:梁漱溟非常重视乡村教育,梁漱溟认为中国是一个“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社会。他断言中国自古就没有什么阶级和阶级对立。伦理关系是人的“天然基本关系”,乡村是伦理社会的基础,从而提出了改造社会要从乡村着手的“乡治”主张。这是梁漱溟“乡村建设”的出发点。其乡村教育的内容有两类:一类是各乡农学校共同课程,如识字、音乐和精神讲话等。二类是因地因校制宜设置的课程,如自卫组织、自卫训练以及有关生产技术等。

简述邰(tái)爽秋的“民生本位教育实验” P233

答:邰爽秋是“民生本位教育”的倡行者。针对中国当时贫穷愚昧状况,他主张“救国先救穷,教民先教富”,把发展人民生计、改进人民生活作为民生教育的出发点、中心和归宿。民生本位教育适应了当时中国农业经济、文化教育状况及其发展需求,效果显著。

应用:试分析、评价民国时期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的得失。

答: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

(一)恢复民国初年的教育宗旨,废除读经科,提倡民主科学的新教育。加强了科学教育,重视实验作业,增加了实用和职业的教学内容,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民国初年制定的教育方针。(二)确立男女平等教育权。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两千多年来男女不平等的状况,有重大意义。(三)学校教学采用国语和白话文。这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件重大的改革。

(四)大学的改制。蔡元培对北京大学的改革,使北大思想活跃,气象一新,反响极高,各大学也逐渐效仿其制度办理。

(五)各种教育思潮的涌现和各种教育团体的建立。对1922年学制改革,对当时学校教育的发展影响很大。

二、本世纪二三十年的教学改革实验

(一)试行智力测验和教育测验。因经费支绌chù,致工作未能如期完成,在30年代就已消沉。(二)推行设计教学法和实验道尔顿制。对某些学校的教学有过一定影响。

(三)改教授法为教学法。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认为“教学法”比“教授法”更能反映教学过程的实质。不过这些实验比较零碎,成果不大。

三、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

(一)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农村改进实验区:最早提出划区实验农村教育的是中华职业教育社。但想通过农村改进的办法来解决中国农村问题,是改良主义的幻想。

(二)陶行知创办的乡村师范和山海工学团。陶行知提倡和实验的乡村教育,虽然提出了六大训练(普通的军事训练、生产训练、科学训练、识字训练、民权训练、生活训练),但实际上重点在于普及识字教育。

(三)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的定县试验区。“平教会”在湖南、四川、广西等地开展过平教实验,取得不少成效。

(四)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由“乡村运动者”,通过政教合一的途径,用乡农学校去实行对农民的精神陶冶、自卫训练和生产知识等的教育。

(五)邰(tái)爽秋的“民生本位教育实验”民生本位教育适应了当时中国农业经济、文化教育状况及其发展需求,效果显著。

简述延安时期的文教方针和政策。P235。

答:延安时期的文教方针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文教政策:

(1)坚持统一战线,动员一切力量,组成浩浩荡荡的文教大军。

(2)干部教育第一,国民教育第二。

(3)注重生产劳动教育,使教育同根据地的生产建设联系起来。

(4)国民教育实行民办公助,发动群众自己办教育。

试述革命根据地教育的主要经验。P240。

答:(一)教育为中心工作服务。

因时刻面临战争威胁,一切工作必须从适应革命战争的需要出发,为革命战争服务。

(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根据地学校都重视生产劳动教学,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形成半工半读制度。

(三)依靠群众,因地制宜,多种形式办学。

发动群众利用祠堂、庙宇为校舍,香案石头当课桌椅,以沙树枝代纸笔,开展勤俭办学。

简述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P245

答:普及大众教育是陶行知毕生的奋斗目标。认为普及教育:第一、要打破学生关,消除儿童与成人、男子与妇女的界限,让所有男女老幼都成为普及教育的对象。第二、要打破先生关,普及教育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利用“小先生制”,发动全国的小学生和识字成人来开展普及大众教育。第三、要打破课堂关,必须适应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工学结合,合理安排时间,不妨碍群众生产。第四、要攻破课本、纸笔关。第五、要攻破学校关。第六、要打破人口关。控制人口增长。第七、要有立法保证,使妨碍别人求学的人都受到法律制裁。

简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P246。

答: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深受杜威的影响,源于对中国教育的反思,形成和完善于长期的办学实践。按陶行知的解释:“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

生活教育的实质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包括三个有机联系的部分:

(1)“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的本体论。

(2)“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的领域论。

(3)“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方法论。

简述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P247。

答:陶行知指出:“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换言之,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就创造教育而言:“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的目的。”陶行知重视创造教育,撰写了《创造宣言》、《创造的儿童教育》和《创造的社会教育论纲》,在《育才三方针》中规定“向着创造生活前进”是其核心,在致育才学校全体师生的《最后一封信》中又以“为科学创造而学习”和大家共勉,他创办重庆社会大学,强调创造新世界是社会大学“主要的功课”,“社会大学之道”首先要明白人民的四个大德:觉悟、联合、解放和创造。

陶行知强调培养人的创造能力:1.“治学”能力2.思维或认知能力3.“治事”能力

陶行知主张创造教育应从儿童抓起。撰写了《创造的儿童教育》和《民主教育》。

提出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需要六解放:即解放儿童的1.眼睛、2.头脑、3.双手、4.嘴、5.空间、6.时间

下卷外国教育简史

第一编古代外国教育

1.应用:比较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的异同。P285-288。

答:为维护其统治,斯巴达实行举国皆兵的体制,整个国家就是一座军营。

在斯巴达,教育是国家事业,完全由国家控制。尚武精神,是实用性的国家导向的军事教育,教育成为斯巴达治国和维持统治的主要工具。

其教育目的:训练良好的公民,培养合格的军人。

其教育制度:斯巴达实行严格的体格检查制度,由长老代表国家检查新生儿的体质情况。只有健康的新生儿才被允许抚养。儿童7岁前,在家中接受母亲的教育;7-18岁,进入国家的教育机构,开始军营生活;18岁起,进入高一级的教育机构,青年军事训练团;20岁,公民子弟开始接受实战训练;30岁,正式获得公民资格。

斯巴达人还非常重视女子教育。女子通常和男子接受同样的军事、体育训练。

其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严格的军事体育训练和道德灌输,使儿童养成健康的体魄、顽强的意志以及勇敢、坚韧、顺从、爱国等品质。

其教育的内容:“五项竞技”(赛跑、跳跃、摔跤、掷铁饼、投标枪)、神话、传说。此外儿童也参加祭神、竞技和各种仪式。

雅典和斯巴达一样也高度重视教育。但与斯巴达不同的是,雅典人认为,要培养公民在履行公共义务时所应具有的理智、聪慧和公正的品质,是要由国家来规定的。教育制度和内容:儿童出生后由父亲进行体检。7岁前在家由父母教育。7岁后女孩留在家中,由母亲负责教育,学习纺织、缝纫等技能。男孩7岁后进入弦琴学校学习音乐、唱歌、朗诵等,在文法学校学习读、写、算等知识。弦琴学校和文法学校都是私立、收费的。十二三岁左右,除继续在弦琴和文法学校学习,还要进入体

操学校(又称角力学校),接受各种体育训练:游泳、舞蹈、赛跑、跳跃、摔跤、掷铁饼、投标枪。目的是使公民子弟具有健全的体魄和顽强、坚韧的品质。到15~16岁,大多数公民子弟不再继续上学,开始从事各种职业,少数显贵子弟进入国立体育馆,接受体育、智育和审美教育。18~20岁,青年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军事教育。20岁,被授予公民称号。

在古风时代,雅典已初步形成了明显不同于斯巴达教育的特征。与斯巴达相比,雅典教育的制度化程度更高一些。不仅如此,与斯巴达单一的军事体育道德教育相比,雅典教育更注重多方面的教育和陶冶。

斯巴达与雅典教育的异同

答:相同点:斯巴达和雅典教育都高度重视教育,婴儿出生后都要进行体格检查。

不同点:1从教育目的来讲,斯巴达教育是为培养保家卫国的勇士,而雅典教育培养从事不同职业的具有智慧公正品质的公民

2从教育内容上来讲,斯巴达以单一的军事训练和道德灌输为主,而雅典教育内容呈现出多元化,不仅有军事体育教育,也重视文化艺术知识的教育。

3从教育方法上来讲,斯巴达以说教训斥鼓舞鞭打的简单粗暴的方式为主,雅典则以相对柔和多元的启发诱导方式进行教育

4从教育管理上来讲,斯巴达的教育完全由国家掌控,公民7岁后进入国家的教育机构,雅典盛行私人办学,国家只负责16-20岁青年的教育

5斯巴达与雅典不同,非常重视女子教育

(简述柏拉图的国家化教育思想*)结合柏拉图的国家化的教育思想,谈谈教育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

答:国家化的教育思想是柏拉图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他认为正确的教育是建立理想国家的保证。所以,国家要对每个有公民身份的人进行良好的教育。

柏拉图主张教育由国家管理,由国家建立统一的学制,即包括学前教育、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内的一个完整的体系。他认为国家对教学内容应进行严格控制,从根本上保障教育的一直性和不变性,使教育成为维护国家政治稳定的有力手段。他还主张要对教育内容进行严格筛选。。他甚至提出了取消家庭,实行儿童公育的主张。柏拉图非常重视教育与政治生活的关系,他把教育看作是建立和巩固一个"理想"社会秩序的工具。因此,他主张由国家统一管理教育,以建立他的理想王国。

通过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可见只有培养出掌握哲学的人成为统治者,通过多方面的广泛教育,才能将国家引导向善,让统治者能组织全员并有效控制管理。

应用:分析“自由教育”的实质以及对西方教育产生的影响。

答: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理论对后世影响极大。自由教育的实施是需要两个基本条件:1、闲暇 2、自由科学。所谓自由科学,包括读、写、算、体操、哲学等。

亚里士多德自由教育的核心是:自由教育是唯一适合自由人的教育,它的根本目的不是进行职业准备,而是促进人的各种高级能力和理性的发展;自由教育以自由学科为基本内容,并且应避免机械的、专业化的训练。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对西欧文艺复兴以后1000多年间的教育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并一直持续到本世纪。20世纪30年代后出现的永恒主义、新托马斯主义等流派思想都受其重要影响。

应用:比较古罗马学校教育与古希腊学校教育的异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