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阿尔蒙德公民文化理论

阿尔蒙德公民文化理论

阿尔蒙德公民文化理论
阿尔蒙德公民文化理论

阿尔蒙德公民文化理论

阿尔蒙德(Gabriel A.Almond)在20世纪50年代开创了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研究领域,被公认为政治文化研究的奠基人。阿尔蒙德及其同事在对意大利、墨西哥、德国、美国和英国五个国家的政治文化进行实证调查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公民文化(Civic Culture)理论体系。

政治文化是阿尔蒙德公民文化理论中的一个基础性核心概念。阿尔蒙德认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政治文化即政治体系(系统)的基本倾向或心理方面。“政治文化一词表示的是特殊的政治取向,即对政治系统和系统各个部分的态度,以及对系统中自我角色的态度。”,政治态度是政治文化定义中的一个基本概念。阿尔蒙德将个人的政治态度区分为三部分: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感情)和政治评价。

阿尔蒙德根据不同的标准对政治文化作了两种分类。按照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政治输人输出以及成员自身所持态度的不同,将政治文化分为村落(村民)地域型、臣民依附型和积极参与型三种类。与三种政治文化相对应的是三种不同的成员角色:村民对政治体系的各方面均很少有所认识;臣民在认知上取向于政府输出方面,更多地是对政府的求助,而不是要求;作为参与者的公民对政治体系、政治输人输出以及公民自身均有很好的认识,能够向政府反映自身要求。他的政治文化三分法并不假定以一种取向取代另一种取向,臣民文化并不排斥村民取向,参与者文化也不排斥臣民和村民的政治取向。这种分类法并不意味着政治文化的同质性或一致性,在具有明显参与者文化的政治体系中,也包含着臣民和村民,在臣民文化中,也存在村民。因此,阿尔蒙德进而区分了三种系统性混合型的政治文化:村民一臣民文化、臣民一参与者文化以及村民一参与者文化。

阿尔蒙德在《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一书中对政治文化作了另一种分类,按照政治体系的结构功能层次将政治文化分为体系文化、过程文化和政策文化。体系文化涉及到政治体系的合法性来源、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意识以及对政权和权威人物的态度。过程文化是人们对于政治过程的一整套倾向,包括个人对于自己在政治过程中影响力的看法和对于自己同其他活动者之间关系的看法(如政治信任或敌视态度)。在分析过程文化时,阿尔蒙德根据公民对政治过程及自己潜在影响力的不同认识,将公民分为狭隘观念者(村民或地域民)、顺从者(臣民)和参与者。狭隘观念者是指对政治体系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的公民,他们意识不到自己对政治体系可能施加的影响或应该承担的义务;顺从者是指对政治体系施加于他们生活的影响有所认识但却不能够积极影响政府行动的公民;参与者是指对政治过程有一定的认识,并能够利用各种参与机会积极影响政治事务的公民。政策文化是人们对公共政策的倾向模式,这种倾向是指对政治体系作为的选择,包括对社会资源的提取和分配以及对行为管制的选择倾向。阿尔蒙德认为政治体系的稳定有赖于体系文化、过程文化和政策文化之间的动态平衡。

阿尔蒙德认为在政治体系的各个不同角色、结构和次体系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政治态度,从而形成政治亚文化。“一个政治体系的全体人民是由地方集团、种族集团或社会各阶级所构成的,它们都可能各有特殊的倾向或趋向。我们把这些特殊的倾向称为亚文化。’阿尔蒙德将政治亚文化分为政策性亚文化和结构性亚文化。政策性亚文化是指认同现有政府和政治的合法性,但对政府的国内外政策问题却有自身的看法和态度。结构性亚文化是指对现有政治结构持有不同的情感和态度。政治社会化是与政治文化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阿尔蒙德认为,“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

阿尔蒙德将文化世俗化作为衡量政治发展的重要标准,认为“文化世俗化是政治文化发展的尺度”,它是态度发生变化的一种过程,要求传统的倾向和看法让位于具有能动性的决策过程。

政治文化是公民文化在政治生活中的体现,而“公民文化是政治文化的社会基础性内容。”阿尔蒙德公民文化理论探讨的核心主题在于“什么样的政治文化有利于维持民主制的稳定”。阿尔蒙德集中分析了公民文化的三大特征:公民文化是一种混合文化;公民文化是一种平衡文化;公民文化是一种参与者文化。

阿尔蒙德公民文化理论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在公民文化分析中,阿尔蒙德采用了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和统计学等学科的概念范畴和研究方法,如角色、社会化、文化冲突等基本概念和抽样调查、问卷访谈等研究方法,从而为运用其他学科知识分析政治现象提供了一个范例。

社会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社会文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调节论 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在个人与社会发展过程中,语言起到了不可忽视的调节作用。 (一)维果茨基(1987,转引自Mitchell and Myles,2004)指出,正像人类作用与物质世界一样,人类通过符号工具调节与他人的关系,调节自己的行为。这些符号中,语言是最重要的调节工具,是连接社会和个体的桥梁。 (二)调节论早期主要用于解释儿童心理的发展。从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来看,儿童是在社会环境中和他人交流,学会知识与技能,其中语言是他们的交流工具,起到了调节语言交际和调解人际关系的作用。 1、儿童认知阶段 客体调控(完全被环境左右)→他人调控(别人协助)→自我调控(能够控制自己的高级认知功能:记忆、注意、高级思维) →人类的高级认知是在参与社会文化活动中通过语言的调节形成的。

对于社会文化理论来说,学习过程也是在语言的调解下实现自我调控的过程。学习者通过第二语言与目的语者交流,参与外部的社会文化活动,不断地将外在的语言形式内化,直到成为自己思维的一部分。 二、最近发展区 (一)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发展水平有两个层面: 1、实际发展水平:儿童已经具备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潜在发展水平:还没形成,可以在成人的帮助下独立解 决问题的能力。 3、最近发展区: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二)维果茨基的观点,这些处在最近发展区的知识最容易被习得,所以教学应该走在发展水平的前面,激活位于最近发展区内的语言知识。 激活方法:社会互动(语言为调节工具) (三)维果茨基认为,通过社会互动,学习者不断接触到知识,并在指引下把外在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从社会层面内化为为自己的知识。 “支架”学习法:合作学习逐步达到独立学习的过程 核心:交流和互动中,教师等有经验的人通过指导性的语言帮助学习者发现知识的特征,使学习者克服困难,逐步搭建起自己的知识结构。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制八年级下册《公民基本义务》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第四课公民义务 第1课时公民基本义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四课。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利益”。知道公民的基本义务,体会基本义务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义务观,在了解基本义务的基础上增进对宪法的认识,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对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已经掌握,同时八年级学生对于社会热点也有一定了解。但是对权利义务关系的认识仍有偏颇,对于履行义务的也缺少自觉。在本课中将帮助学生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法定义务需自觉履行的观念,引导学生做一个懂法守法、具有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 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公民在参与公共生活中对他人、社会和国家应承担的责任。 2.体会履行公民义务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价值。 二、能力目标 1.正确对待公民义务。 2.提升公民素养,自觉承担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三、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义务,懂得履行这些义务的意义。 2.了解公民义务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重点:公民的基本义务。 难点:增强自觉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意识。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漫画,学生观察漫画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思考:为什么他“只想吃这块”?为什么他不能“只吃这块”?学生思考并发言。 教师总结:作为公民,我们依法享有权利,也应依法履行义务。那么,你知道公民应该履行哪些基本义务吗? 【讲授新课】 一、遵守宪法法律 1.活动一:展示视频《洱海边棒打海鸥男子被罚1 500元》 2018年3月4日16时许,彭某某(男,28岁,湖北省人)与朋友驾车到大理市银桥镇马久邑村洱海边游玩中应小孩要求,用小孩手中的“金箍棒”打海鸥,造成一只海鸥受伤。18时30分许,彭某某被公安机关抓获。

文化与经济政治完整教案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设计 政治科组:冯小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理解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地位。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比较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不同性质的文化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作用不同,我们要自觉掌握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抵制落后的、腐朽的文化. (2)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将来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意义。 2、教学难点: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三、教和学的方法 1、教法:情境教学法。创设教学情境,学生自主探究。 2、学法:探究式学习,合作交流式学习,体验式学习。 四、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上一节课一起体会了文化的魅力。(简单复习,引导学生回忆旧内容)。我们知道,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那么,他们之间有没有一些微妙的关系呢?我们今天就要揭开这层面纱。 (二)讲授新课 1、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材料导入、启发: 材料一:《功夫熊猫2》在继《功夫熊猫1》取得不错的成绩后推出的,今年暑假也就是刚过去的暑假上映。《功夫熊猫2》创下了北美票房1.6亿美元,全球票房5.98亿美元。《功夫熊猫》成为了中国文化在世界传播的最佳载体。 材料二:《喜羊羊与灰太狼》,随着“做人要做喜羊羊,嫁人要嫁灰太狼”的口号在成年人的世界流传开来,这只“羊”的市场价值超过了10个亿,可以说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值钱的动漫形象。 材料三:古代的皇帝虽然能够整天载歌载舞,却无法看电视、玩电脑,为什么呢?这种

从社会文化理论到语言社会化理论

从社会文化理论到语言社会化理论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作者:尹洪山编辑:studa110711 [摘要]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两个二语习得流派,前者着眼于社会心理的互动与语言习得之间的关系,后者则把语言、文化和社会行为的学习看作三位一体的连续性过程。这两种理论流派相辅相成。反映了当下二语习得研究的社会学转向趋势。 [关键词]语言习得;认知过程;社会文化环境;社会学转向 20世纪80年代,基于普遍语法的研究在诸多二语习得理论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学派以研究人类语言习得的内在机制为其主要目标,试图解释第二语言发展的普遍规律。20世纪90年代以后,二语习得领域出现了新的研究路径,人们开始从社会文化的视角探索语言习得的认知过程,如以Lantolf为代表的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 Theory)和以Watson-Gegeo为代表的语言社会化理论(Language SocializationParadigm)。这两种理论模式相辅相成,不仅体现了将语言系统复归于社会系统的认识观,同时也反映出了当下语言习得研究的社会学转向趋势。本文拟从其理论基础和主要观点等方面对这两个理论模式进行简要评述。 一、理论基础 社会文化理论和语言社会化理论均侧重研究学习者如何通过与社会环境的互动来发展语言认知能力,但其理论基础并不完全相同。社会文化理论基于前苏联心理学家Vygotsky 对儿童心理与认知发展的研究,认为语言符号具有社会属性,语言学习就是社会活动和认知过程联系在一起的社会文化现象。儿童在与社会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借助语言符号的中介作用不断重构自己的心理结构。因此,在Vygotskv看来,语言学习过程就是连接社会语言和

第十三章 政治文化 思考题参考答案编辑定稿

第十三章政治文化 思考题参考答案 1. 什么是政治文化? 它有哪些特性? 政治文化指的是社会文化的政治方面,它是特定政治共同体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在政治生活中长期积淀而成的一整套政治取向模式。具体而言,构成这套模式的包括政治认知取向、政治态度取向、政治情感取向、政治信仰取向和政治价值取向等,这些取向在人们长期的政治交往过程中组合为特定的政治传统和政治价值观念,塑造着人们的政治行为,影响着政治体系的合法性。 政治文化的特性有:(1)显著的民族性。民族共同体在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形成了特定的文化模式,导致了不同民族政治文化的差异性。(2)突出的继承性。政治文化的生成和发展是政治共同体成员政治生活的世代积累过程。一些相对稳定的心理取向世代相传,绵延不断。(3)特有的复杂性。这首先表现在其开放性,即变迁和适应带来的多样性;同时还表现在其结构的复杂性和历史发展的综合性。(4)明显的相对独立性。一方面,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政治文化有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逻辑;另一方面,政治文化的相对独立性还通过其稳定性的特征表现出来。 2. 政治文化的构成要素包括哪些内容? (1)政治认知,即人们对社会政治现象的认识和理解,主要是对于政治共同体、政治人物、政治事件及其规律的感知,包括政治知觉、政治印象和政治判断等,是政治心理体系的基础。 (2)政治情感,即人们对于政治体系、政治人物和共同体政治事务的内心体验和判断。如果说认知偏重个别感知和认识,那么情感则偏重于整体性感受和理解。 (3)政治态度,即政治心理过程的综合体,是人们对政治现象一贯的、稳定的心理倾向,是政治行为的前提和基础。 (4)政治评价,即人们对政治事务及其重要性的认识、权衡和评判过程。其关键的内容是政治价值,它决定着人们对国家的认同和对政治体系的合法性判断。 (5)政治象征,即具有政治意义的象征性表达或表现形式,包括象征符号、象征物、象征仪式等等。它可以代表政治权威或秩序,表示政治权力的合法性;也可以昭示人们的心理

企业公民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归宿

企业公民是企业文化建 设的归宿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清代名儒陈弘谋在搜集的《五种遗规》中提倡:“兴教化,敦民俗,以身作则,正己正人”。此言对当今企业文化管理也颇有建设意义:企业对内主要致力于打造家庭、学校与平台的三位一体,让员工与企业共生共赢;企业对外则需要与股东、伙伴、政府及其他社会群体和谐相处,实现卓越企业的目标,而和谐相处的前提是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一种内在的价值观念。一方面,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经营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一种必然产物,另一方面,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特点来看,企业社会责任又是人们在实践中求生存、求发展的主体性的强烈表现。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作为一个“社会细胞”,企业与社会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企业从社会获取自身发展需要的种种资源,也必须以各种方式回报社会。 从工业革命开始,研究企业发展理论的学者们便不断探索企业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认为任何企业的发展总是以一定的人文意识和价值理念为基础,并提出以“奉献社会、服务社会”作为企业发展目标之一。在通用永远推崇三个传统里面,诚信占据第一的位置(坚持诚信,注重业绩,渴望变革),在松下公司,报效国家成为了企业的奋斗目标。在中国,不论是传统的“义利兼顾”的儒商文化,还是近代工商业者提出的“实业救国”的理想,直至当今许多企业推崇的“产业报国,振兴中华”、“关爱员工、实现双赢”等等的理念,无不表明了企业对其社会责任的认同和承诺。 我们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认识企业社会责任:从广义上来说,企业社会责任是调整企业和其利益相关者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世界银行把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价值观、遵纪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区和环境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它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话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而从狭义上而言,企业社会责任是“公司在资源的基础上把对社会和环境关切整合到它们的经营运作以及它们与其利益相关者的互动中。”(欧盟的企业道德伦理定义)。在世界银行和欧盟定义基础上,Business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则这样界定企业社会责任:“通过尊崇伦理价值以及对人、社区和自然环境的尊重,实现商业的成功。”在我看来,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从广义上来说更妥贴。从广义上来看,企业的社会责任具有四个层次,分别是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伦理责任和公益责任。 企业对社会的经济责任是首要责任,企业的第一要务是努力发展生产,将人、财、物种种资源整合盘活,为社会创造财富。德鲁克指出:“企业的首要社会责任,是生产足够的盈余,即足以支付

第二语言习得复习题

第二语言习得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第二语言:指相对于第一语言来说,除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言,在此后习得的语言就是第二语言。 2. 第一语言:指儿童幼年最先接触和习得的语言。 3. 母语:指学习者所属种族、社团使用的语言,也称作“本族语”。 4,目的语:也叫目标语,一般指学习者正在学习的语言。 5,第二语言习得:简称SLA,是指人们在获得母语(第一语言)的基础上习得另一种或几种语言的过程。也叫“二语习得” 6,语言习得机制:乔姆斯基提出人脑中存在一个“语言习得机制”(LAD),它有以下一些特点:1.具有遗传性,为人类独有。2.能使儿童加工语言材料,判断语言体系的发展,建立抽象规则。3.可能已经具备一些普遍的语言特征,这些特征可以在所有人类语言中找到,因此,许多语法属性可能是先天存在于人类的大脑中,无需学习。7,工具型动机:学习者对目的语群体没有兴趣,学习目的语只是为了掌握一个工具,用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改善社会地位。 8,习得与学习:克拉申认为“习得”通常指在自然状态下“下意识”的语言获得,而“学习”一般是指“有意识”的语言获得。前者称为“内隐学习”,后者称为“外显学习” 9,中介语: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所拥有的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在结构上既不是学习者的母语也不是目的语,而是介于两者之间。中介语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等方面都有表现。但它又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学习的发展,逐渐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靠拢。 10,普遍语法:乔姆斯基认为普遍语法是由一些原则条件和规则构成的系统,这些所有人类语言共有的因素是或特性是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原则系统和规则系统。 11,僵化:僵化(fossilization),也叫化石化或石化,是由Selinker于1972年在其中介语理论中提出的。僵化是存在于“潜在的心理结构”中的一种机制,表现为某种母语背景的第二语言学习者会在目的语习得的某个阶段上停滞不前,无论学习者年龄大小,也无论其是否继续学习 12,外国人话语:所谓“外国人话语”并不是指外国人的话语,而是指对外国人说的话语。 这种话语,按照Ferguson(1971)的定义,是指“说某语言的人对该语言能力有限者或者根本没有该语言能力者所使用的一种简化的语体”。在语音方面,具有放慢语速、发音清楚、停顿、重音以及夸张等特点;在词汇方面,偶尔使用来自其他语言的词汇、近义词替换、释义等方式;在句法方面,有三种不同的调整方式,即省略、扩展、替换或重置等。 13,偏误:系统性的,有规律的系统性偏误。是学习者现时心里规则系统的外在表现,“我把杯子碰”,语言能力的不足。 14,失误:口误、笔误等语言运用上偶然的错误,与语言能力无关。不能反映学习者现时的“过渡能力”。 15,语言变异:说话者的语言表达系统由于社会因素,如社会等级、职业等,社会心理因素、心理语言因素而产生的语言形式变化。

《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度》读书报告

《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度》读书报告本书在比较政治领域的口碑类似于《论语》在中国传统文学的地位,它所开创的政治文化实证研究的学科领域、以及提出的理论视角和方法途径深深地影响和启发了几代从事政治文化研究的学人。可以说,这是一本西方比较政治文化研究方面划时代的巨著,而且,也是一本对该领域研究具有引导指向性的学术成果。一般来说这种学科的经典著作都是十分艰涩难懂的,这本书也没有例外。 全书共十三章,开篇笼统介绍了关于政治文化大方向的一些知识和研究政治文化的方法,为后文的展开打好基础。作者再三强调这本书中会存在不足,本书只是一个了解比较政治的参考性工具,所述不能适用一切政治学条件,并没有把所有的事例和可能性都说死。 作者在开宗明义的时候就强调了公民文化这一特殊的政治文化分支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民主化过程的重要性,并对此做出了自己的解释:公民文化是“非传统亦非现代而是二者兼有的、以沟通和说服为基础的多元文化主义,是一致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文化,是允许变革但要渐进性变革的文化”。这个拗口的概念可以分为三部分来理解:认知取向、情感取向和评价取向。其中细化为纯粹形式的政治文化则有村民型政治文化、臣民型政治文化和参与型政治文化这三种类型,当然也有这三种混合起来的类型。书中拿了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意大利和墨西哥来作为相应政治文化类型的例子。 第二章是政治认知模式,第一节用三个表格数据反映了五个国家的公民关于政府对其生活的影响度认识,大部分美国、英国和西德人在认知上取向政府行为,而意大利和墨西哥的人民意识到政府影响的比例较低。加上第二节政治意识的比较,会得到一个更为有趣的分流现象:美英人在政府的输出方面是“忠诚者”,能较积极地参与政治生活;而西德人则更倾向于政治输入过程,即进入相关的政党和利益集团,制定政策等。而持疏离态度的意大利和墨西哥也各有其特点:前者在政府输出的认知方面表现较好,而后者则对于政治事务和政治性竞选活动等政治输入更为关心。综合比较结果来看,教育程度、社会经济地位与公民关于政府的认知密切相关;在教育程度较高的人中,各国的差异并不大,但是随着教育程度的下降,差异便逐渐扩大了。这也与政府的作风息息相关:官僚气息浓重的政府会严重影响公民对于政府的认知和关注。 本书三到八章主要讲述的是公民文化理论探讨的核心主题在于什么样的政治文化有利于维持民主制的稳定。分别总结了意大利、墨西哥、西德、美国和英国等五个国家的政治文化情况,观点如下:

高职思修案例化任务五测验题及答案

案例化任务五测验题 1【单选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1.0分) A、社会主义、与时俱进 B、爱国主义、改革创新 C、爱国主义、团结奋斗 D、艰苦奋斗、与时俱进 2【单选题】先秦时期就提出了“和而不同”、“和合中庸”、“政通人和”、“天人合一”、“协和万邦”等丰富多彩、意蕴深远的(A)理念。(1.0分) A、重和谐 B、重伦理 C、重民本 D、重爱国 3【单选题】(C), 是我们党面对多样化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一个基本原则。(1.0分) A、.听任多样化的无序发展 B、允许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泛滥 C、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D、兼收并蓄 4【单选题】(C)反映了“中国梦”的实现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1.0分) A、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倡导“富强、和谐、自由、敬业” 5【单选题】“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反映了“中国梦”的实现主体。(C)(1.0分)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 B、社会主义性质 C、公民的德性和品格 D、人民群众 6【单选题】近年来,我国加大在海外举办(B)学院、文化交流中心和文艺演出、艺术活动等有效地在对外文化交往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1.0分) A、马列 B、孔子 C、英语 D、汉语 7【单选题】(C)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1.0分)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社会主义荣辱观 8【单选题】(B)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1.0分) A、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B、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 C、全面提高公民的身体素质 D、全面提高人民的综合素质 9【单选题】(D)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1.0分)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社会主义荣辱观 10【单选题】(B),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定位,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1.0分)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富强、和谐、自由、敬业” 11【多选题】“四个自信”包括(ABCD)(2.0分)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 D、文化自信 12【多选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 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珍贵的思想资源。 这包括以下理念(ABCD)(2.0分) A、重和谐 B、重伦理 C、重民本 D、重爱国 13【多选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AB)(2.0分) A、包容性、民族性 B、引领性、崇高性 C、时代性、传统性 D、和谐性、传统性

公民文化

积极促进中国的公民文化发展 2012级MPA姓名:黄双寅学号:P1******* 阿尔蒙德的著作《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是一本西方比较政治文化研究方面划时代的巨著,而且也是一本对该领域研究具有引导指向性的学术成果。阿尔蒙德公民文化研究的首要贡献是他的公民文化理论,他和他的同事在对意大利、墨西哥、德国、美国和英国五个国家的政治文化进行实证调查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公民文化理论体系。 阿尔蒙德对公民文化的界定是:“既不是传统文化也不是现代文化,而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结合;它是一种建立在沟通和说服基础上的多元文化,它是一致性和多样性共存的文化,它是允许变革,但必须有节制地进行的文化:这就是公民文化。”阿尔蒙德公民文化理论探讨的核心议题在于:“什么样的政治文化有利于维持民主制的稳定”、“为什么有的民主体制比其他民主体制更有效”。其选择的理论途径是从政治文化入手,通过辨别和分析不同国家政治文化模式的差异,发现归纳出稳定有效的民主体制所需要的政治文化模式。他选择英、美、德、墨西哥、意大利等5个国家,以问卷和交谈方式的方式对5000人进行了调查访问,并将结果汇总,认为在美国和英国的政治文化中,参与者的作用高度发展,但仍存在着较为消极的臣民和村民,这种政治文化模式也就类似于他所说的公民文化。阿尔蒙德集中分析了公民文化

的三大特征:公民文化是一种混合文化,公民文化是一种平衡文化,公民文化是一种参与者文化。本人关注的重点是公民文化的参与性,没有参与就无法构成公民文化。公民文化是一种政治文化和政治结构相互协调的参与者政治文化,公民文化这一概念在古希腊思想家那里是指公民的一种精神和美德,只有公民具有了这种精神和美德,才能使得民主政治成为一种稳定的和有效的政治体制,“公民文化适合于保持一种稳定的和有效的民主政治过程”,因此,应该积极发展公民文化。 中国公民社会生存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其内部的结构和职能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中国数千年封建社会的官本位传统,形成了现时中国的官本位文化,尽管民众思想有所进步,民智仍未大开,“臣民”思想仍然严重。民众并非权利意识薄弱,而是权力意识牢牢压过权利意识一头,为“臣”的激情远胜于为“民”的思维。公共领域和公民不能占据主体地位,公民主体意识得不到重视,在此种环境下,形成的只能是缺乏参与的公民文化。现阶段,我国的公民文化是传统政治臣民文化与参与型文化的混合体。发展现代参与型文化,形成先进公民文化,促进公民社会建设,是我国公民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 第一,改革体制机制,营造公民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 阿尔蒙德强调公民参与的重要性,强调政治文化与体系结构之间的适应性。中国公民文化要实现由传统到现代,由混合到以参与为主的转型,就要把握建设过程中的整体性和系统性,重视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公民文化建设

【摘 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公民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内在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公民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倡导有利于人人生存和发展的健康价值,反对和消除一切“异化价值”,帮助广大公民明是非、辨善恶、分美丑,成为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社会主义公民。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的最高抽象,主要由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这24个字、12个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述中几乎找不到一个对应的词。但是,其基本原则、基本思想和基本精神却生动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公民文化是指在民主制度的框架下、在法治文明的基础上形成的体现公民特性、相对稳定和独立的群体性社会文化价值体系和群体意识,它包括信仰、公民意识、价值观、态度、情感、道德、法治意识等多方面的内容。我国的公民文化以建设民主法治、追求自由平等、崇尚公平正义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加强公民文化建设,就是要在宪法的框架内,围绕公民权利与义务意识进行与之相统一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的培育和引导。在此过程中,理论界、学术界、宣传思想战线和各级政府主管部门需要做的一项工作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公民文化中,融入到公民教育的全过程,结合全体公民的切身实践与根本利益,深入、广泛、持久地开展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深入人心,真正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凝聚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和团结和谐的精神纽带。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公民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思想文化交锋期,意识形态的安全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利益多元化、思想多样化,多种社会思潮涌动、多种信仰并存、多元价值观出现、各种文化思潮相互碰撞、激荡、交融,各种矛盾交织并凸现,一些原本十分正确的价值观受到了质疑,致使不少人的思想观念出现了困惑、迷茫、盲从。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全球化的今天,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大搞“殖民文化”入侵,西方敌对势力更是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以求实现其“西

2021年公民安全文化建设

( 安全文化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1年公民安全文化建设 Safety culture is the product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corporate safety culture is to provide a guarantee for safe production in production, life and survival activities of enterprises.

2021年公民安全文化建设 增强公民安全意识 要提高公民的的安全素质,需要强化自身的安全意识,这是对一个合格现代公民的基本要求。 增强安全意识首先要认清事故与灾害的严重性,认清安全对于现代生活的重要性。事故与灾害的发生,一方面造成社会、企业、人民的重大经济损失,使公民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受到威胁;另一方面,城市事故的发生,不当造成经济、生命、健康的损失,更重要的是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的稳定造成影响,对国家的形象产生不良作用。这种现象我们已司空见见贯:城市因重大灾难事件发生而混乱;政府机关因处理事故而影响正常运行;企业因重大事故而倒闭;领导或官员因事故责任而座牢;平民百姓“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以分秒为计的交通死亡事故、每时每刻都

可能发生的无情大火、诸多职业事故,导致个人的伤残、早逝、家庭的残缺和不幸;生活中的失误造成的倾家荡产和终生悔痛,等等。城市的意外事故和天灾人祸已成为时时处处伴随着现代都市人们生产与生存的“幽灵”。这些“幽灵”来自于现代人类的技术,如高层、高势能的人造生活空间或建筑;生活或生产中使用的机械、电器、化学毒品毒气等危险;高速、繁忙、高动能的交通工具;大规模的电力或动力系统;高能量的石油储罐和石油天然气管道等危险源;高储量的三苯、液氯、强酸等毒物;以及来自于风暴、水灾、地震、地陷等自然的灾害。面对现代城市的这种发达与危害并存、利益与风险相伴的现实,我们基本的法宝就是依靠科学,利用科学的安全方法和手段,来防范现代城市的灾害与事故。 怎么才认为自己是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呢?最重要的是要看你是否具备现代人应有的安全意识。这些意识包括:善待生命、珍惜生命的健康意识;事故严重、灾害频繁的风险意识;预防为主、防范在先的超前意识;行为规范、技术优先的科学意识;每时每刻、每处每地注意安全的警觉意识。

第二章__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

第二章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 一、令人深思的个案 1、托克维尔:美俄对比 2、南北美对比—美国的独特—强大 3、关于墨西哥移植美国联邦宪法 4、关于利比利亚 历史:9~10世纪,靠近撒哈拉沙漠中、西非地区的部分居民移居谷物海岸(即今利比里亚)。15世纪下半叶,葡萄牙人来此贩卖奴隶,随后荷、英、法、德等殖民者相继侵入。1821年12月,美国兴起废奴运动,把美国黑人送回非洲,普罗维登斯岛就是19世纪初首批美国黑人移民登陆的地方,1824年命名为利比里亚(自由之城)。1838年成立利比里亚联邦,由“美国殖民协会”派任总督。1847年7月26日宣告独立,建立利比里亚共和国,号称非洲第一个共和国。另一黑人移民区于1854年2月4日建立马里兰共和国,1857年并入利。1860年,美国黑人移民建立真正独立党,并自1869年起执政百余年。1980年4月12日,土著克兰族人塞缪尔·多伊军士长率领17个士兵发动政变,结束美国黑人移民后裔的统治,建立军政府,并于1985年当选总统。1989年12月,流亡国外的前政府官员查尔斯·泰勒率全国爱国阵线武装攻入利境,利陷入长达7年的内战。1990年8月,利成立“全国团结临时政府”,索耶出任总统。1994年,利成立国务委员会,由主席和数位副主席集体行使总统权力。1996年8月,在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斡旋下,利交战各派就停火、解除武装和举行大选达成一致。1997年7月19日举行大选,在武力支持下,泰勒当选总统。2003年8月,迫于内外压力,泰勒向副总统布拉移交权力,并流亡尼日利亚,利内战结束。10月,利各派组成以布赖恩特为主席的全国过渡政府。2005年10月利举行总统选举,团结党领袖瑟利夫女士当选。 政体:泰勒执政后,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利国内局势一直动荡不安。自2002年底起,利反政府武装“利比里亚人和解与民主联盟”(简称利民联)加大对首都蒙罗维亚的攻势。2003年6月,利民联和另一支反政府武装“利比里亚民主运动”(简称利民运)与利政府在加纳首都阿克拉签署停火协议。8月11日,迫于内外压力,泰勒总统向副总统布拉移交权力,流亡尼日利亚。布拉就任临时总统。8月18日,布拉政府与利民联、利民运和各政党社团共同签署《阿克拉和平协定》,并于10月中旬组建全国过渡政府。 全国过渡政府执政以来,大力推进和平进程,积极配合联合国利比里亚特派团落实“解除武装、复员、重返和融入社会计划”,加紧重建军队和警察等安全系统,努力恢复国民经济。2004年10月,利解武和复员工作结束。目前,利政局总体趋于稳定。 瑟利夫总统就任后,致力于推进和平进程,积极寻求外援,努力发展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事业,全面开展恢复重建。2011年11月,瑟利夫再次当选总统。2012年1月16日,瑟宣誓就职。 5、关于意大利南北美改革

文化政治与政治文化

一、文化政治 什么是文化政治,所谓文化政治就是持久的、无形的东西。具体说来文化政治既不是文化也不是文化政治,是涵盖所有的经济社会文化领域,并且构成社会精神领域的灵魂。讲的是一整套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比如儒家学说的社会伦理就是中华的文化政治。文化政治是一个社会安身立命的根基。 二、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作为潜在地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心理因素,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一般来讲,政治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成分,即政治认知性成分、政治情感性成分和政治评价性成分。 政治文化是一主观价值范畴,是人们对于政治生活的政治价值取向模式,政治认知、感情、态度、价值观等政治心理层次诸要素,政治理想、信念、理论、评价标准等政治思想意识是其表现形式,与物质的政治系统是互动平衡的关系。如果我们做一个比喻,把政治体系分为“硬件”(hardware)和“软件”(soft-ware)两个部分,那么,各种制度化和结构化的政治组织、机构和规则,可以说是政治体系的“硬件”部分,而构成“软件“的东西则是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犹如计算机运行需要软件/硬件相互兼容一样,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也需要相互匹配。 政治文化属于政治社会的精神范畴,它是一个社会关于政治体系和政治问题的态度、信念、情绪和价值的总体倾向。由于政治文化与政治体系关系密切,政治文化研究也就成为政治体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又由于政治文化反映了政治体系的特点,故而研究政治文化的特征可以作为研究政治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 政治文化是一个非常现代的概念,它的提出不过是20世纪50年代的事情。但是,政治文化研究却历史久远。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曾专门研究政治革命和政治变迁的心理因素。近代思想家孟德斯鸠(montesquieu)的《论法的精神》和《罗马盛衰原因论》,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托克维尔(tocqueville)的《旧制度与法国大革命》和《论美国的民主》等著作都可以被看作政治文化研究的典型案例。 客观政治过程在社会成员心理反映上的积累,包括政治认知、政治信念、政治感情、政治态度、政治价值观等。如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的性质和功能的理解,他所持的政治理想,政治参与的热情,对待公共权威的态度,评制政府政策的价值标准,内心遵循的政治行为准则,都是政治文化的内容。 产生与发展 1956年,美国政治学家G.A.阿尔蒙德首次使用“政治文化”一词。此后,这个概念很快取代了传统政治学中常见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国民性格”等意义相近、但难以用实证性方法予以研究的术语,成为西方政治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60年代后,政治文化成为西方尤其是美国政治学者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问卷调查、访谈等实证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政治文化的研究,学者们发表了一批有关著作,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阿尔蒙德与S.韦伯合著的《公民文化》(1963)、L.W.派伊和S.韦伯合著的《政治文化与政治发展》(1965)、阿尔蒙德和G.B.鲍威尔(小)合著的《比较政治学:发展研究途径》(1966)等。此后,其他许多国家的政治学研究者也开始重视政治文化的研究。中国政治学界在80年代初开始进行研究。

二语习得领域中的认知和社会文化视角

摘要:自从二语习得成为一门新兴学科以来,其研究主要致力于描述,然后解释二语学习过程的尝试性。二语习得过程几乎被一致认为是知识内化的认知过程。在认知主义统治了二语习得界二十多年之后,一股新鲜的血液――社会文化视角渐渐流入这一领域,并逐步在与传统视角的激烈碰撞中成长。 关键词:二语习得领域认知社会文化 回顾二语习得研究的前二十年(1970-1990)不难发现,认知主义在二语习得研究中占主导地位。但近15年来社会文化视角已逐渐成为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热点。各种社会文化视角:如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语言的社会化理论、学习是对不同情景练习的变化参与、bikhtin 的对话视角等,对二语习得领域都产生了很大影响。由此,二语习得领域也产生了认知主义和社会文化两大阵营的争论。 1.认知――传统二语习得研究视角的持续 1991年,为庆祝创刊25周年,tesol quarterly季刊发行了两期专刊。其中一期登载了diane larsen-freeman的一篇文章。她在这篇文章中讨论了从1970年到1990年,也就是二语习得研究成为独立学科之后的前20年中出现的重要主题。可能最重要的主题,正如larsen-freeman所说,便是致力于描述,然后解释二语学习过程的尝试性研究了。虽然这些研究因使用的理论不同而不同(如普遍语法、互动主义、连通主义),但是他们研究的对象(输入、迁移、输出等)都可被概念化为心理语言学实体,换言之,二语习得过程几乎被一致认为是知识内化的认知过程。 有人预测,认知研究在未来二语习得界的比重远远大于现在。《语言学习》的前编辑alexander guiora(2005)在他的辞职报告中将这一趋势看作“多种语言科学”。尽管他指出他在这一领域中所看到的是“一个崭新的令人振奋的篇章”,但伴随着愈加先进的技术和数量愈多、规模愈大的跨学科研究的出现,guiora对未来诸多发展动向的展望也是通过认知棱镜进行的。对于他来说,研究的学科性越强,它所包含的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成分就越多。新的技术将会对语言带来更深刻的理解的同时,也为“在可观察到的人的行为和人们的神经生理基层活动之间在没有言语干预情况下建立直接关系提供了可能”。 long和doughty在《二语习得手册》一书的结尾部分也对二语习得的将来作了极其类似的展望。在探讨认知科学和二语习得是如何相关时,二人对他们内容丰富的手册作了这样一个具有对认知极有信心的结尾: “二语习得要实现它发展的稳定性,足够的吸引力和挑战性,以及要得到作为一个操作性很强的探索性学科应具备的研究基金,它需要一个充满智慧的、为其提供机构性支持的发展空间,这个发展空间必须是在某种程度上独立于现存的为其提供发展平台的学科和机构,当然,认知科学便是明智的选择。”(p869) 2.社会文化视角下的二语习得 近年来,二语习得领域出现的新的视角――社会文化视角,认为在真实情景下的语言应用对学习是基础性的,而非辅助性的。新视角下的研究者并不将语言视为一种输入,而视为参加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的一种资源。而且他们认为,经常参加这些活动,既是学习的结果,也是学习的过程。 广义社会文化视角包括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语言社会化、情景学习理论、批判语篇和社会关系理论。本文只探讨社会文化视角的主导即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对待学习,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像传统的认知视角一样,主要关注对认知过程的发展的理解。但是,区别于传统的认知视角,维果斯基是这样定义它的独特之处的:“人类心理过程的社会侧面是基本的,第一位的,而其个体侧面是非独创的,第二位的。”(1978)lantolf

初二道德与法治(统编版)-公民基本权利1-3学习任务单

《公民基本权利1》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2.知道我国公民享有的人身自由权及其地位。 3.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的重要意义。 4.逐步增强权利意识,进一步感受宪法与每一个人的关系。 【课前预习任务】 1.选举权的条件和重要性 2.政治自由的内容及意义 3.监督权的内容及意义 4.人身自由的内容及重要性 【课上学习任务】 1.第一目政治权利和自由 思考问题:出生---成长---长大成人都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公民行使选举权有什么意义?公民行使监督权有哪些注意事项? 2.第二目人身自由 思考问题:享有人身自由权对公民有哪些意义? 【课后作业】 1.“领票、划票、投票,直到选出人大代表,没想到我们这些服刑人员也有资格参加投票选 举。”这是某监狱服刑人员发出的感慨。服刑人员参与选举人大代表,表明在我国 A.国家给予服刑人员特殊的司法保护 B.国家尊重和保障服刑人员的政治权利 C.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参与选举是公民享有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2.对右图中讨债人的做法认识正确的是 ①侵犯了欠债人的人身自由 ②采用了协商的方式维护权利 ③法律意识淡薄,维权方式违法 ④伸张了正义,给失信人以惩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学习宪法】以下是小延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摘录的部分条文: 第三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第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第四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第五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第五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好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运用宪法】

公民文化期末复习题汇总最终版

公民文化期末复习题汇总 一、填空题 1、葛兰西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结构, 阐发了”国家=政治社会﹢市民社会”的著名理论。 2、哈贝马斯认为在”程序主义法治范式”中, 强调公民的自由、 平等的对话、沟通和主体性交往, 以实现”公共自主”和”私人自主”。 3、根据马克斯·韦伯关于”合法性效力”的论说中, 认为理想类 型统治主要包括传统型统治、卡理斯马型以及法理型三种类型。 4、培养公民意识和公民文化, 实现由”政治角色”、”政治人意 识”向”公民文化”、”公民意识”的转型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 5、作为人们的政治取向模式, 政治文化能够分为三种类型地域型 文化、臣民型文化和参与型文化。 6、美国学者托马斯·雅诺斯基认为公民文化的核心在于公民权力 与义务, 其深植于公民与国家的背景关系中。 7、葛兰西开辟了市民社会理论的文化取向之先河, 从而出现了国 家——市民社会的”二分法”向国家—经济—市民社会”三分法”的重大转向。 8、等级观念是儒家理论之首要表征, 而三纲五常是儒家理论的基

本骨架。 9、马克斯·韦伯认为按照统治的合法性根据, 能够建立三种不同 类型的统治, 即传统型统治、卡理斯马型以及法理型。 10、古希腊先哲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最早从理论上阐发了 古典公民文化理论及其价值取向。 11、随着罗马帝国时代的开始, 公民文化出现了转换, 公民就由 古希腊的”政治人”存在而变换为”法律人”的存在。 12、广义的公民参与主要包括政治参与公共利益以及公共事务管 理等方面的参与。 13、国家权力被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它们彼此分立而 行、互相制约。 14、公民共同体构成了法治理念的主体基础。 二、名词解释 1、参与型政治文化 存在于高度发达的社会中。在这里人们积极参与政治, 极其自觉地关注其权利和职责, 社会成员对政府系统及其输出, 以及政治系统的输入和作为参与者的自身都有高度的取向。 2、公共自主 有语言和行为能力的公民, 在政治生活中就公共利益问题来平等、自由的发表意见, 并在整体上形成相互的理解一致和共识。 3、市民社会

政治文化与公民文化

政治文化与公民文化:两个概念的比较 张伟 政治文化是客观政治过程在社会成员心理反应上的积累,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和政治价值观、政治社会化等内容。比如,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的性质和功能的理解,他所持的政治理想,政治参与的热情,对待公共权威的态度,评价政府政策的价值标准,内心遵循的政治行为准则等,都是政治文化的内容。 政治文化与政治结构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相对于政治结构、政治制度、政治运行过程等客观政治关系的内容,政治文化是作为一种主观的观念形式而存在的,包括政治关系中心理和精神的反映。一方面,客观政治关系相当程度上支配着政治文化;另一方面,政治文化能够对客观政治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 比如我们要对一个社会阶层进行政治分析,除了要研究它的人口比例、人员素质、利益取向、组织程度等结构化的因素,还不能忽略文化意识因素,即这个阶层的政治文化。不同阶层的人(无论个人还是团体)所持的政治理想,政治参与的热情,对待公共权威的态度,评价政府政策的价值标准,内心遵循的政治行为准则等是各不相同的。 政治文化的核心是公民文化,或称公民意识。在我们传统的话语系统里,我们更多地使用“人民”这个词。人民是政治用语。“公民”大多出现在法律条目中,并不是一个日常频繁使用的词汇。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强调的是法定的基本权利与义务。至于公民文化,则是一个政治学的概念,更准确地说,是一个政治心理学的概念。它所描述的是,从认识、认知和心理上看,民众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作为既能实现自己的权利、又能履行自己的义务的合格公民。 公民文化是一种“理性—积极”的政治文化。公民文化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理性,即公民有足够的政治认知能力、政治信息和参与能力来进行政治参与;另一个特点是积极,即公民主动、积极地参与政治事务,在动机上认为具有政治责任,或认为政治与个人关系密切,利害攸关。公民文化的核心是公民的政治参与,在现代社会,公民既有政治参与能力,也有政治参与积极性。因此,公民文化也可以称为参与型文化,或者将这种政治文化类型称为积极公民文化。 但许多学者认为,公民文化只是一种理想,现实中的政治文化要比这种理想的公民文化复杂得多。阿尔蒙德将政治文化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 第一种,蒙昧型政治文化,或者将这种政治文化类型称为村民文化。公民就像一个古老社会中边远偏僻的村民一样,他们与政治或政府之间的彼此联系都十分微弱。从公民这个角度来讲,他们对政治认知很少,不关心政府的政策和法令,对政府无所要求和愿望,也不会对政府形成政治压力。从政府这个角度来将,对公民鞭长莫及,其政治行为对公民的影响很微弱,不必响应公民的政治要求,也不需要公民的政治支持。总之,这种政治文化是公民与政治彼此冷漠、相安无事的关系。 第二种,服从型政治文化,或者将这种政治文化类型称为臣民型文化。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就像君主与臣子一样,公民尊重并执行政府所做的权威性决策,但缺乏参与政治、向政府表达利益要求的意识。也就是说,相对于公民与政府缺乏政治联系的蒙昧型政治文化,这种政治文化类型建立了公民与政治的联系,但它是一种单向的联系。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存在对公民的政治输出但缺乏公民的政治输入;从公民的角度来讲,被动的接受政治安排,但缺乏政治影响和参与。 第三种,参与型文化,也就是理想的公民文化。公民与政府间的关系是双向的互相影响、互相参与的关系,公民尊重政府的权威,执行政府基于法律制度的决策;同时,公民具有政治认知与政治参与的能力,主动通过各种途径对政府的各种政治事务或决策发表看法,并参与到这些政治事务或决策中去。所以,这是一种“理性—积极”的政治文化。 事实上,现实中的政治文化大多是上述三种文化类型某种程度的混合,纯粹的“积极——理性”的公民参与文化并不存在。即使美国、英国这样的被认为公民意识较强的国家,其普通公民的政治参与都是有限的;在政治认知能力与政治责任感上,普通公民也和理想的“理性-积极”的公民目标差距很远。大多数人更注重自己的生活和直接利益,并不对政治感兴趣。许多人只有与政府产生利益关系时,才会意识到政府的存在。即使有些人对政治感兴趣,也往往是对政治输出(如政治信息、政治决策、政治影响等)感兴趣,而对政治输入(即政治参与)兴趣不大。普通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也是有限的,他们的政治信息有限,对政治的理解有限,在如何参与上所知不多,等等。也就是说,政治的行为影响着他,但是政府为什么和如何做决定,却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一般人认为只要遵纪守法(包括缴税)便已经是个“好”公民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