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医学生物化学02任务0004

医学生物化学02任务0004

医学生物化学02任务0004
医学生物化学02任务0004

02任务_0004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60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1. 要真实反映血脂的情况,常在饭后()

A. 3-6小时采血

B. 8-10小时采血

C. 12-14小时采血

D. 24小时后采血

E. 饭后2小时采血

2. 关于载脂蛋白(Apo)的功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与脂类结合,在血浆中转运脂类

B. ApoAI能激活LCAT

C. ApoB能识别细胞膜上的LDL受体

D. ApoCI能激活脂蛋白脂肪酶

E. ApoCⅡ能激活LPL

3. 正常血浆脂蛋白按密度由低到高顺序的排列为()

A. CM到VLDL到IDL到LDL

B. CM到VLDL 到LDL 到HDL

C. VLDL 到CM到LDL 到HDL

D. VLDL 到LDL 到IDL到HDL

E. VLDL 到LDL 到HDL 到CM

4. 下列生糖兼生酮氨基酸是( )

A. 亮氨酸、异亮氨酸

B. 苯丙氨酸、色氨酸

C. 亮氨酸、酪氨酸

D. 酪氨酸、赖氨酸

E. 苯丙氨酸、天冬氨酸

5. 抗脂解激素是指()

A. 胰高血糖素

B. 胰岛素

C. 肾上腺素

D. 甲状腺激素

E.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6. 血脂的运输形式是()

A. 清蛋白

B. 球蛋白

C. 糖蛋白

D. 脂蛋白

E. 载脂蛋白

7. 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和糖原分解各条代谢途径交汇点上的化合物是( )

A. 1-磷酸葡萄糖

B. 6-磷酸葡萄糖

C. 1,6-二磷酸果糖

D. 3-磷酸甘油醛

E. 6-磷酸果糖

8. 一分子丙酮酸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成二氧化碳和能量时()

A. 生成4分子二氧化碳

B. 生成6分子水

C. 生成18个ATP

D. 有5次脱氢,均通过NADH开始的呼吸链生成水

E. 反应均在线粒体内进行

9. 胆固醇不能转化为()

A. 胆汁酸

B. 肾上腺皮质激素

C. 胆红素

D. 维生素D3

E. 性激素

10. 糖尿病时,机体不可能出现的代谢改变有()

A. 糖代谢紊乱

B. 脂代谢紊乱

C. 蛋白质代谢紊乱

D. 酸碱平衡紊乱

E. 核酸代谢紊乱

11. 激素敏感脂肪酶是指( )

A. 组织脂肪酶

B. 脂蛋白脂肪酶

C. 胰脂酶

D. 脂肪细胞中的甘油三酯脂肪酶

E. 脂肪细胞中的甘油一酯脂肪酶

12. 使血糖浓度下降的激素是( )

A. 肾上腺素

B. 胰高糖素

C. 胰岛素

D. 糖皮质激素

E. 生长素

13. 脂肪酸β-氧化不需要( )

A. NAD+

B. CoA-SH

C. FAD

D. NADPH+H+

E. FAD 2H

14. 调节三羧酸循环运转最主要的酶是( )

A. 琥珀酸脱氢酶

B. 丙酮酸脱氢酶

C. 柠檬酸合成酶

D. 苹果酸脱氢酶

E. 异柠檬酸脱氢酶

15. 关于尿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尿糖使血糖正常去路之一

B. 尿糖阳性是肾小管不能将尿糖全部重吸收

C. 尿糖阳性一定有糖代谢障碍

D. 尿糖阳性是诊断糖尿病的唯一标准

E. 尿糖阳性必定是胰岛素分泌不足

16. 正常人摄入糖过多后,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A. 糖转变成甘油

B. 糖转变成脂肪酸

C. 糖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

D. 糖转变为糖原

E. 糖转变为蛋白质

17. 可经脱氨基作用直接生成α酮戊二酸的氨基酸是( )

A. 谷氨酸

B. 丝氨酸

C. 天冬氨酸

D. 乳糜微粒

E. 丙氨酸

18. 胰岛素对糖代谢的主要调节作用是( )

A. 促进糖的异生

B. 抑制糖转变为脂肪

C. 促进葡萄糖进入肌和脂肪细胞

D. 降低糖原合成

E. 抑制肝脏葡萄糖磷酸激酶的合成

19. 5-氟尿嘧啶(5-FU)治疗肿瘤的原理是( )

A. 本身直接杀伤作用

B. 抑制胞嘧啶合成

C. 抑制尿嘧啶合成

D. 抑制胸苷酸合成

E. 抑制四氢叶酸合成

20.

脂肪动员加强是肝内生成的乙酰辅酶A主要转变为()

A. 脂酸

B. 酮体

C. 草酰乙酸

D. 葡萄糖

E. 氨基酸

21. 糖酵解途径中大多数酶催化的反应是可逆的,催化不可逆反应的酶是( )

A. 丙酮酸激酶

B. 磷酸己糖异构酶

C. (醇)醛缩合酶

D. 乳酸脱氢酶

E.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22. 转氨酶的辅酶组分中含有( )

A. 泛酸

B. 吡哆醛(吡哆胺)

C. 尼克酸

D. 核黄素

E. 硫胺素

23. 肌糖原分解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原因是()

A. 肌肉组织是贮存葡萄糖的器官

B. 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磷酸激酶

C. 肌肉组织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

D. 肌肉组织缺乏磷酸化酶

E. 肌糖原酵解的产物为乳酸

24. 血浆蛋白质中密度最高的是

A. α-脂蛋白

B. β-脂蛋白

C. 前β-脂蛋白

D. 乳糜微粒

E. IDL

25. 嘌呤环中的氮原子来自( )

A. 丙氨酸

B. 乙酰天冬氨酸

C. 谷氨酰胺

D. 谷氨酸

E. cGMP

26. 关于低密度脂蛋白描述正确的是( )

A. 在血浆中由β-脂蛋白转变而来

B. 是在肝脏中合成的

C. 胆固醇含量最多

D. 它将胆固醇由肝外转运到肝内

E. 含量持续高于正常者时,是患动脉硬化的唯一指标

27. 抑制脂肪动员的激素是( )

A. 胰岛素

B. 胰高血糖素

C. 甲状腺素

D. 肾上腺素

E. 甲状旁腺素

28. 下列生成酮体的器官是()

A. 心

B. 肝

C. 脑

D. 肾

E. 肌肉

29. 成人体内氨的最主要代谢去路是( )

A. 合成氨基酸

B. 合成必需氨基酸

C. 生成谷氨酰胺

D. 合成尿素

E. 合成嘌呤、嘧啶核苷酸

30. 合成胆固醇和合成酮体的共同点是( )

A. 乙酰CoA为基本原料

B. 中间产物除乙酰CoA和HMGCoA外,还有甲基二羟戊酸(MVA)

C. 需HMGCoA羧化酶

D. 需HMGCoA还原酶

E. 需HMGCoA裂解酶

二、多项选择题(共 12 道试题,共 24 分。)

1. 氮正平衡见于()

A. 正常成人

B. 儿童

C. 孕妇

D. 恢复期病人

E. 消耗性疾病患者

2. 酮体包括()

A. 乙酰乙酸

B.

β-羟丁酸

C. 丙酮酸

D. γ-氨基丁酸

E. 乙酰辅酶A

3. 存在于线粒体的酶系是()

A. 三羧酸循环所需的酶系

B. 脂肪酸β-氧化所需的酶系

C.

与呼吸链有关的酶系

D. 生成酮体的酶系

E. 联合脱氨基所需的酶系

4. 有关酮体的不正确叙述是()

A. 酮体是脂肪酸在肝内异常分解生成的一类中间产物

B. 酮体一定是脂肪酸在肝内正常分解生成的一类中间产物

C. 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

D. 合成酮体的关键酶是HMGCoA合成酶

E. 肝外组织氧化酮体的关键酶之一是琥珀酰CoA转硫酶

5. 磷酸戊糖途径主要是()

A. 葡萄糖氧化供能的途径

B. 为多种物质的生物合成提供NADPH H+

C. 生成NAD+

D. 释放出葡萄糖补充血糖

E. 生成5-磷酸核糖

6. 属于糖的生理功能的是()

A. 氧化供能

B. 作为机体组织的成分

C. 参与某些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

D. 提供氮元素

E.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7. 能利用酮体的器官()

A. 脑

B. 肝

C. 肌肉

D. 红细胞

E. 肾

8. 下列属于必需氨基酸的是()

A. 苯丙氨酸

B. 甘氨酸

C. 亮氨酸

D. 谷氨酸

E. 苏氨酸

9. 属于多糖的有()

A. 淀粉

B. 半乳糖

C. 纤维素

D. 蔗糖

E. 糖原

10. 以下是必需氨基酸的有()

A. 谷氨酸

B. 半胱氨酸

C. 色氨酸

D. 苏氨酸

E. 缬氨酸

11. 糖酵解途径中催化三个不可逆反应的酶是()

A. 己糖激酶

B. 6-磷酸果糖激酶

C. 丙酮酸激酶

D. 葡萄糖6磷酸酶

E. 丙酮酸羧化酶

12. 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低主要取决于()

A. 必需氨基酸的数量

B. 必需氨基酸的种类

C. 必需氨基酸的比例

D. 非必需氨基酸的种类

E. 非必需氨基酸的比例

A. 维生素B6

B.维生素B12

C.酪氨酸羟化酶

D.苯丙氨酸羟化酶

E. 酪氨酸酶

医学生物化学各章节知识点及习题详解

医学生物化学各章节知识点习题详解 单项选择题 第一章蛋白质化学 1. .盐析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 ) A. 中和电荷,破坏水化膜 B. 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盐 C. 降低蛋白质溶液的介电常数 D. 调节蛋白质溶液的等电点 E. 使蛋白质溶液的pH值等于蛋白质等电点 提示:天然蛋白质常以稳定的亲水胶体溶液形式存在,这是由于蛋白质颗粒表面存在水化膜和表面电荷……。具体参见教材17页三、蛋白质的沉淀。 2. 关于肽键与肽,正确的是( ) A. 肽键具有部分双键性质 B. 是核酸分子中的基本结构键 C. 含三个肽键的肽称为三肽 D. 多肽经水解下来的氨基酸称氨基酸残基 E. 蛋白质的肽键也称为寡肽链 提示:一分子氨基酸的α-羧基和一分子氨基酸的α-氨基脱水缩合形成的酰胺键,即-CO-NH-。氨基酸借肽键联结成多肽链。……。

具体参见教材10页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3.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决定于( ) A. 分子中氢键 B. 分子中次级键 C. 氨基酸组成和顺序 D. 分子内部疏水键 E. 分子中二硫键的数量 提示:多肽链是蛋白质分子的最基本结构形式。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按一定排列顺序以肽键相连形成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具体参见教材20页小结。 4. 分子病主要是哪种结构异常() A. 一级结构 B. 二级结构 C. 三级结构 D. 四级结构 E. 空间结构 提示:分子病由于遗传上的原因而造成的蛋白质分子结构或合成量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蛋白质分子是由基因编码的,即由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上的碱基顺序决定的……。具体参见教材15页。 5. 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的主要键是( ) A. 肽键 B. 共轭双键

生物化学考试重点总结

生化总结 1。蛋白质的pI:在某一pH溶液中,蛋白质解离为正离子和解离为负离子的过程和趋势相等,处于兼性离子状态,该溶液的pH值称蛋白质的pI。 2。模体:在蛋白质分子中,二个或二个以上具有二级结构的肽段,在空间上相互接近,形成一个特殊的空间现象,具有特殊的生物学功能。 3。蛋白质的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蛋白质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学活性丧失的现象。 4。试述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及其结构特点。 (1)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指蛋白质多肽链主链骨架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并不涉及氨基酸残基侧链的构象。主要包括,α-螺旋、β-折叠、β-转角、无规则卷曲四种类型,以氢键维持二级结构的稳定性。 (2)α-螺旋结构特点:a、单链、右手螺旋;b、氨基酸残基侧链位于螺旋的外侧;c、每一个螺旋由3.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螺距0.54nm;d、每个残基的-NH和前面相隔三个残基的-CO之间形成氢键;e、氢键方向与螺距长轴平行,链内氢键是α-螺旋的主要因素。 (3)β-折叠结构特点:a、肽键平面充分伸展,折叠成锯齿状;b、氨基酸侧链交替位于锯齿状结构的上下方;c、维系依靠肽键间的氢键,氢键方向与肽链长轴垂直;d、肽键的N末端在同一侧---顺向平行,反之为反向平行。 (4)β-转角结构特点:a、肽链出现180转回折的“U”结构;b、通常由四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第二个氨基酸残基常为脯氨酸,由第1个氨基酸的C=O与第4个氨基酸残基的N-H形成氢键维持其稳定性。 (5)无规则卷曲:肽链中没有确定的结构。 5。蛋白质的理化性质有:两性解离;蛋白质的胶体性质;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的紫外吸收性质;蛋白质的显色反应。 6。核小体(nucleosome):是真核生物染色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有DNA和5种组蛋白共同组成。A、B、和共同构成了核小体的核心组蛋白,长度约150bp的DNA双链在组蛋白八聚体上盘绕1.75圈形成核小体的核心颗粒,核心颗粒之间通过组蛋白和DNA连接形成的串珠状结构称核小体。 7。解链温度/融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Tm):在DNA解链过程中,紫外吸光度的变化达到最大变化值的一半时所对应的温度称为DNA的解链温度,或称熔融温度(Tm值)。 8。DNA变性(DNA denaturation):在某些理化因素(温度、pH、离子强度)的作用下,DNA双链间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使双链DNA解离为单链,从而导致DNA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学活性丧失,称为DNA的变性作用。9。试述细胞内主要的RNA类型及其主要功能。 (1)核糖体RNA(rRNA),功能:是细胞内含量最多的RNA,它与核蛋白体蛋白共同构成核糖体,为mRNA,tRNA 及多种蛋白质因子提供相互结合的位点和相互作用的空间环境,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2)信使RNA(mRNA),功能:转录核内DNA遗传信息的碱基排列顺序,并携带至细胞质,指导蛋白质合成。是蛋白质合成模板。成熟mRNA的前体是核内不均一RNA(hnRNA),经剪切和编辑就成为mRNA。 (3)转运RNA(tRNA),功能: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作为各种氨基酸的载体,将氨基酸转呈给mRNA。转运氨基酸。 (4)不均一核RNA(hnRNA),功能:成熟mRNA的前体。 (5)小核RNA(SnRNA),功能:参与hnRNA的剪接、转运。 (6)小核仁RNA(SnoRNA),功能:rRNA的加工和修饰。 (7)小胞质RNA(ScRNA/7Sh-RNA),功能:蛋白质内质网定位合成的信号识别体的组成成分。 10。试述Watson-Crick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 (1)DNA是一反向平行、右手螺旋的双链结构。两条链在空间上的走向呈反向平行,一条链的5’→3’方向从上向下,而另一条链的5’→3’是从下向上;脱氧核糖基和磷酸基骨架位于双链的外侧,碱基位于内侧,两条链的碱基之间以氢键相接触,A与T通过两个氢键配对,C与G通过三个氢键配对,碱基平面与中心轴相垂直。 (2)DNA是一右手螺旋结构。螺旋每旋转一周包含了10.5碱基对,每个碱基的旋转角度为36。DNA双螺旋结构的直径为2.37nm,螺距为3.54nm,每个碱基平面之间的距离为0.34nm。DNA双螺旋分子存在一个大沟和小沟。(3)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维系横向靠两条链之间互补碱基的氢键,纵向则靠碱基平面间的碱基堆积力维持。11。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的必需基团在一级结构上可能相距很远,但在空间结构上彼此靠近,组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能与底物特异地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这一区域称为酶的活性中心。 12。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而酶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13。何为酶的Km值?简述Km和Vm意义。

医学生物化学04任务0005

医学生物化学04任务_0005 1. 维生素B1严重缺乏可引起( ) A. 口角炎 B. 佝偻病 C. 脚气病 D. 坏血病 2. 体内含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 A. 磷 B. 钾 C. 钙 D. 钠 3. 氨中毒的根本原因是( ) A. 氨基酸在体内分解过剩 B. 肠道吸收氨过量 C. 肝功能低下,尿素合成障碍 D. 肾功能衰竭排出障碍 4. 关于Ca2+的生理功用,正确的是( ) A. 增加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心肌兴奋性 B. 增加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心肌兴奋性 C. 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加心肌兴奋性 D. 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心肌兴奋性 5. 钙的主要排泄途径是( ) A. 肝脏 B. 肠道 C. 肾脏 D. 胆道 6. 蛋白质互补作用的实质是( ) A. 提高蛋白质总量 B. 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相互补充 C. 蛋白质中辅助因子的相互补充 D. 蛋白质在体内供应能量增多 7. 尿素生成在() A. 肾皮质 B. 肝细胞液 C. .肝线粒体与细胞液 D. 肝微粒体与细胞液 8. 肝产生过多的酮体主要是由于( ) A. 肝功能障碍

B. 肝中甘油三酯代谢紊乱 C. 酮体是病理性产物 D. 糖供应不足或利用障碍 9. 甲状旁腺素对钙磷代谢的影响为( ) A. 使血钙升高,血磷升高 B. 使血钙升高,血磷降低 C. 使血钙降低,血磷升高 D. 使血钙降低,血磷降低 10. .短期饥饿时,血糖浓度的维持主要靠( ) A. 肝糖原分解 B. 肌糖原分解 C. 肝糖原合成 D. 糖异生作用 11. .氰化物是剧毒物,使人中毒致死的原因是( ) A. 与肌红蛋白中二价铁结合,使之不能储氧 B. 与Cytb中三价铁结合使之不能传递电子 C. 与Cytc中三价铁结合使之不能传递电子 D. 与Cytaa3中三价铁结合使之不能激活氧 12. 食物中的脂肪消化吸收后进入血液的主要方式是( ) A. 脂肪酸和甘油 B. 乳糜微粒 C. 甘油三酯 D. 甘油二酯和脂肪酸 13. 影响钙吸收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年龄 B. 肠道pH C. 活性维生素D D. 食物中钙含量 14. 由胆固醇作为前体的物质是() A. 维生素D B. 维生素A C. 维生素K D. 辅酶A 15. 生物转化中,第二相反应包括( ) A. 结合反应 B. 羧化反应 C. 水解反应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生物化学实验须知 一、实验目的 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独立工作能力及科学的思维方法。 2.学习基础的生物化学实验方法,为今后的学习与研究准备更好的条件。 3.培养学生爱护国家财物、爱护集体、团结互助的优良道德品质。 4.培养学生的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 二、实验的总要求 1.按教研室予先公布的实验进度表,了解各次实验的具体内容,并认真做好预习。弄清各步骤的意义,避免教条或机械式做实验。 2.进行实验不仅要求结果良好,而且要求敏捷高效。为达到此目的,实验者应注意:①一切步骤都按正规操作法进行;②样品与试剂勿过量取用;③宜粗者勿细(例如粗天平称量物品即足够准确时,不用分析天平,用量筒取液足够准确时,不用吸量管);④试剂、仪器防止污染及破损,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⑤注意力集中,避免差错。 3.实验中观察要仔细,记录要详尽、及时与客观,不得于实验后追记,应直接记在实验报告本中,而且无论实验成功与失败,都应记下。对于失败的实验,要分析其原因。 4.实验室是集体学习与工作的场所,实验时应保持肃静,不得大声喧哗,以免影响他人的工作与思考。对师长尊敬,对同学要团结友爱。实验后应清洗整理用过的仪器及清理自己的实验场所。 三、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书写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和科学作风的重要手段之一,实验者应该重视。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下列各项:实验名称、实验日期、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记录、计算(定量测定、解释)、讨论或小结。实验记录除应包括“实验总要求”的第3项要求外,还应包括原始记录。原始记录是随做随记的第一手记录,应由指导教师签字认可。书写实验报告要字迹工整,语句通顺。书写工整的实验报告,是尊师的重要表现之一。 四、组织与分组 1.每一个班学习委员负责①实验报告的收集与分发;②安排清扫值日名单; ③反映同学学习情况及对教学工作的意见;④其它临时性的工作。 2.一般实验都为两个学生单独进行。有的实验要4人一组,由相邻两学生组成固定小组。小组的成员在指导教师的同意下,可作适当的调整。

最新医学生物化学复习大纲

医学生物化学复习大纲 第一章蛋白质化学 【考核内容】 第一节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第二节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第三节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第四节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考核要求】 1.掌握蛋白质的重要生理功能。 2.掌握蛋白质的含氮量及其与蛋白质定量关系;基本结构单位——是20种L、α-氨 基酸,熟悉酸性、碱性、含硫、含羟基及含芳香族氨基酸的名称。 3.掌握蛋白质一、二、三、四、级结构的概念;一级结构及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熟悉蛋白质的重要理化性质――两性解离及等电点;高分子性质(蛋白质的稳定因 素――表面电荷和水化膜);沉淀的概念及其方式;变性的概念及其方式;这些理化性质在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章核酸化学 【考核内容】 第一节核酸的一般概述 第二节核酸的化学组成 第三节 DNA的分子结构 第四节RNA的分子结构 第五节核酸的理化性质 【考核要求】 1.熟悉核酸的分类、细胞分布及其生物学功能。 2.核酸的分子组成:熟悉核酸的、平均磷含量及其与核酸定量之间的关系。核苷酸、核 苷和碱基的基本概念。熟记常见核苷酸的缩写符号。掌握两类核酸(DNA与RNA)分子组成的异同。熟悉体内重要的环核苷酸——cAMP和cGMP。 3.核酸的分子结构:掌握多核苷酸链中单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磷酸二酯键及多核 苷酸链的方向性。掌握DNA二级结构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碱基配对规律;了解DNA的三级结构——核小体。熟悉rRNA、mRNA和tRNA的结构特点及功能。熟悉tRNA二级结构特点——三叶草形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 4.核酸的理化性质:掌握核酸的紫外吸收特性,DNA变性、Tm、高色效应、复性及杂 交等概念。 第三章酶 【考核内容】 第一节、酶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酶的结构与功能

医学生物化学02任务0002

02任务_0002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60 一、单项选择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1. 胰岛素对糖代谢的影响中叙述错误的是() A. 促进糖的异生 B. 促进糖转变为脂肪 C. 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内 D. 促进糖原合成 E. 促进肝葡萄糖激酶的活性 2.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时首先生成的是( ) A. GMP B. AMP C. IMP D. ATP E. GTP 3. 5-氟尿嘧啶(5-FU)治疗肿瘤的原理是( ) A. 本身直接杀伤作用 B. 抑制胞嘧啶合成 C. 抑制尿嘧啶合成 D. 抑制胸苷酸合成 E. 抑制四氢叶酸合成 4. 血脂的运输形式是() A. 清蛋白 B. 球蛋白 C. 糖蛋白

D. 脂蛋白 E. 载脂蛋白 5. 下列生成酮体的器官是() A. 心 B. 肝 C. 脑 D. 肾 E. 肌肉 6. 可经脱氨基作用直接生成α酮戊二酸的氨基酸是( ) A. 谷氨酸 B. 丝氨酸 C. 天冬氨酸 D. 乳糜微粒 E. 丙氨酸 7. 抑制脂肪动员的激素是( ) A. 胰岛素 B. 胰高血糖素 C. 甲状腺素 D. 肾上腺素 E. 甲状旁腺素 8. 有关糖的无氧酵解过程可以认为( ) A. 终产物是乳酸

B. 催化反应的酶系存在于胞液和线粒体中 C. 通过氧化磷酸化生成ATP D. 不消耗ATP,同时通过底物磷酸化产生ATP E. 反应都是可逆的 9. 下列不能补充血糖的代谢过程是( ) A. 肝糖原分解 B. 肌糖原分解 C. 食物糖类的消化吸收 D. 糖异生作用 E. 肾小球的重吸收作用 10. 糖酵解途径中大多数酶催化的反应是可逆的,催化不可逆反应的酶是( ) A. 丙酮酸激酶 B. 磷酸己糖异构酶 C. (醇)醛缩合酶 D. 乳酸脱氢酶 E.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11. 要真实反映血脂的情况,常在饭后() A. 3-6小时采血 B. 8-10小时采血 C. 12-14小时采血 D. 24小时后采血 E. 饭后2小时采血 12. 体内氨的主要运输形式是( ) A. 尿素

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原理方法及检测介绍

临床生物化学实验原理、分析方法及检测技术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临床检测中心 生物化学实验——是把化学(分析技术)和生物化学(实验反应原理)的方法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控的实验分支。 一个生化实验的最后测定结果应包括四大部分来完成。 一、实验反应原理及分析方法(理论依据) 二、实验检测技术(手段)生化仪的分析技术。 三、质量控制程序(质量保证)室内质控、室间质评、仪器、试剂、人员五要素。 四、临床意义(目的)咨询服务、异常结果的解释。 实验反应原理及分析方法(理论依据) 一个生物化学实验的反应原理设计,首先要找出所检测的化学特性,如测定体液(首先是血液)中酶的含量血液中除少数酶(如凝血溶血酶、铜氧化酶及假性胆碱脂酶等)含量较多外,血液正常生理状况下含量微乎其微。一般每毫升含微微克(Pg)水平,要直接测定如此微量物质是相当困难的。用免疫化学方法可测定全部酶蛋白分子含量(不论其有无活性)而用化学方法测定只能测定酶的催化活性,间接计算出酶的含量。目前利用酶具有催化活性这一特性,在临床上已普遍应用测定酶蛋白,同时还可以测定三大代谢的产物,如糖、脂类、蛋白质、这样也就建立起利用酶促反应的一级反应测定代谢物的方法。一级反应—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因此只有当酶反应为一级反应时,才能准确测定底物含量,(如测定血糖、总甘油三脂、总胆固醇等)。从此在临床试剂盒的方法中出现了以酶为试剂测定各种代谢产物。 临床化学方法的分类 特别是自动生化仪方法的特点 以往临床化学实验都采用比色法进行各个项目的测定,这是因为比色法具有微量、迅速、准确的优点,特别适合于微量的生物体体液中各项物质测定。 在一般比色法中,手工使用比色计或分光光度计可以测定各种反应溶液的吸光度,但由于很难控制测定时间和反应温度,很难准确记录反应过程中吸光度变化,因此,毫不奇怪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所使用的方法,都是在呈色反应达到完全或者反应达到平衡时,吸光度达到稳定时才进行测定。即所谓平衡法或终点法。 但自从自动生化仪出现后,从根本上改变了上述情况。通过各项先进技术,人们可以精确测定反应的动态过程。并可以准确计算任何一段反应时间内的反应速率,这样大大开阔了临床化学家对方法选择。除经典的终点法外还可以进行动态测定。这样不仅缩短了操作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可进行一些用常规比色方法不能进行的测定。如测定酶反应的初速 度(V o )等等。测酶初速度(V o )只能用分光光度法。 因此,用好自动生化仪一个重要前提必须对自动生化仪可以提供的测试方法类型有所了解。 生化自动分析仪特点: 1 精确测定反应的动态过程; 2 准确计算任何一段反应时间内的反应速率; 3 除经典的终点法外还可以进行动态测定。 分析方法的分类

医学生物化学重点总结

第二章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第一节蛋白质分子组成 一、组成元素: N为特征性元素,蛋白质的含氮量平均为16%.———--测生物样品蛋白质含量:样品含氮量×6.25 二、氨基酸 1。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除脯氨酸外属L—α-氨基酸,除了甘氨酸其他氨基酸的α—碳原子都是手性碳原子。 2。分类:(1)非极性疏水性氨基酸:甘、丙、缬、亮、异亮、苯、脯,甲硫。(2)极性中性氨基酸:色、丝、酪、半胱、苏、天冬酰胺、谷氨酰胺。(3)酸性氨基酸: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4)(重)碱性氨基酸:赖氨酸Lys、精氨酸Arg、组氨酸His。 三、理化性质 1。两性解离:两性电解质,兼性离子静电荷+1 0 —1 PH

生物化学实验内容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 适用专业:本科临床学专业 课程总学时:实验学时:32 实验指导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程 开课实验室名称:生化实验室 一、目的和任务 生物化学是一门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学科,也是一门重要的实验性较强的基础医学课程.随着医学的发展,该学科已渗透到医学的各个领域。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生命科学各个领域和医学实验的研究工作。生物化学实验是生物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理论教学既有联系,又是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系统。我们根据国家教委对医学生物化学课程基本技能的要求,开设了大分子物质的常用定量分析法、酶活性分析、电泳法、层析技术、离心技术及临床生化,使学生对生物化学实验有一个比较系统和完整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科学思维的形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基本要求 1.通过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和观察来验证和巩固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理论课内容的理解。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逐步培养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各种现象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能力。 3.通过对各类实验的操作和总结,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4.进行本学科的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能够熟练各种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的操作。 三、考试方法及成绩评定方法 四、说明 实验教材及参考书: 1.揭克敏主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程(第2版)。科学出版社,2010 参考资料: 1..袁道强主编:生物化学实验(第1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五、实验项目数据表

2)要求:0:必修1选修 3)类型:0:演示1:验证2:综合3:设计 4)每组人数:指教学实验项目中一次实验在每套仪器设备上完成实验项目的人数。 六、各实验项目教学大纲 实验一蛋白质的沉淀反应 【预习要求】 预习四个小实验的具体实验原理和操作内容。 【实验目的】 1. 加深对蛋白质胶体溶液稳定因素的认识; 2. 了解沉淀蛋白质的几种方法及其实用意义。 【实验内容】 (一)蛋白质的盐折 1. 原理 大量中性盐类如硫酸铵((NH4)2SO4)、硫酸钠(Na2SO4)和氯化钠(NaCl)等加入到蛋白质溶液后,可引起蛋白质颗粒因失去水化膜和电荷而沉淀。各种蛋白质分子的颗粒大小和电荷数量不同,用不同浓度中性盐可使各种蛋白质分段沉淀。例如血清中的球蛋白可在半饱和硫酸铵溶液中沉淀。当硫酸铵浓度达到饱和时血清中的白蛋白使沉淀下来。盐析沉淀蛋白质时能保持蛋白质不变性,加水稀释降低盐浓度,能使沉淀的蛋白质重新溶解,并保持其生物活性。因此,利用盐析法可达到分离提纯蛋白质的目的。 2. 操作步骤 ①取小试管1支、加入5%鸡蛋清溶液20滴,饱和硫酸铵溶液20滴,充分摇匀后静置5min,记录结果。

最新医学生物化学01任务0002

医学生物化学01任 务0002

01任务_0002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0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1. 参加DNA复制的是( ) A. RNA模板 B. 四种核糖核苷酸 C. 异构酶 D. DNA指导的DNA聚合酶 E. 结合蛋白酶 2. DNA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半保留复制 B. 两条子链均连续合成 C. 合成方向5' 3' D. 以四种dNTP为原料 E. 有DNA连接酶参加 3. 在核酸中占9%-11%,且可用于计算核酸含量的元素是( ) A. 碳 B. 氢 C. 氧 D. 氮 E. 磷 4. 关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结构,正确的说法是( ) A. 在α-碳原子上都结合有氨基或亚氨基 B. 所有的α-碳原子都是不对称碳原子 C. 组成人体的氨基酸都是L型

D. 赖氨酸是唯一的一种亚氨基酸 E. 不同氨基酸的R基团大部分相同 5. 以下辅酶或辅基含维生素PP的是()。 A. FAD和FMN B. NAD+和FAD C. TPP 和 CoA D. NAD+和NADP+ E. FH4和TPP 6. 核酸对紫外线的最大吸收峰在( ) A. 320nm B. 260nm C. 280nm D. 190nm E. 220nm 7.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决定于( ) A. 分子中氢键 B. 分子中次级键 C. 氨基酸组成和顺序 D. 分子内部疏水键 E. 分子中二硫键的数量 8. 分子病主要是哪种结构异常() A. 一级结构 B. 二级结构

C. 三级结构 D. 四级结构 E. 空间结构 9. 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因素有( ) A. 分子中的3',5'-磷酸二酯键 B. 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C. 肽键 D. 盐键 E. 主链骨架上磷酸之间的吸引力 10. 酶原所以没有活性是因为( ) A. 酶蛋白肽链合成不完全 B. 活性中心未形成或未暴露 C. 酶原是一般蛋白质 D. 缺乏辅酶或辅基 E. 是已经变性的蛋白质 11. 关于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正确的是( ) A. 一种蛋白质分子只存在一种二级结构类型 B. 是多肽链本身折叠盘曲而形成 C. 主要为α-双螺旋和β-片层结构 D. 维持二级结构稳定的键是肽键 E. 二级结构类型及含量多少是由多肽链长短决定的 12. 下列影响细胞内cAMP含量的酶是( ) A. 腺苷酸环化酶 B. ATP酶

生化实验报告模版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姓名:郭玥 学号: 3120100021 专业年级: 2012级护理本科 组别:第8实验室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报告第一部分(预习报告内容):①实验原理、②实验材料(包括实验样品、主要试剂、主要仪器与器材)、③实验步骤(包括实验流程、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评分(满分30分):XX】 实验目的:1、掌握盐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2、掌握凝胶层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3、掌握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4、掌握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5、了解柱层析技术 实验原理:1、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是研究蛋白质化学及其生物学功能的重要手段。 2、不同蛋白质的分子量、溶解度及等电点等都有所不同。利用这些性质的差别, 可分离纯化各种蛋白质。 3、盐析法:盐析法是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无机盐至一定浓度或达饱和状态,可 使蛋白质在水中溶解度降低,从而分离出来。蛋白质溶液中加入中性盐后,由 于中性盐与水分子的亲和力大于蛋白质,致使蛋白质分子周围的水化膜减弱乃 至消失。中性盐加入蛋白质溶液后由于离子强度发生改变,蛋白质表面的电荷 大量被中和,更加导致蛋白质溶解度降低,蛋白质分子之间聚集而沉淀。

4、离子交换层析:离子交换层析是指流动相中的离子和固定相上的离子进行可逆 的交换,利用化合物的电荷性质及电荷量不同进行分离。 5、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原理:血清中各种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一般都低于pH7.4。 它们在pH8.6的缓冲液中均解离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由于血清中 各种蛋白质分子大小、形状及所带的电荷量不同,因而在醋酸纤维素薄膜上电 泳的速度也不同。因此可以将它们分离为清蛋白(Albumin)、α1-球蛋白、α 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5条区带。 实验材料:人混合血清葡聚糖凝胶(G-25)层析柱 DEAE纤维离子交换层析柱饱和硫酸铵溶液 醋酸铵缓冲溶液 20%磺基水杨酸 1%BaCl 溶液氨基黑染色液 2 漂洗液 pH8.6巴比妥缓冲溶液 电泳仪、电泳槽 实验流程:盐析(粗分离)→葡聚糖凝胶层析(脱盐)→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纯化)→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纯度鉴定) 实验步骤: (一)盐析+凝胶柱层析除盐:

生物化学糖代谢知识点总结

各种组织细胞 体循环小肠肠腔 第六章糖代谢 糖(carbohydrates)即碳水化合物,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或多聚物。 根据其水解产物的情况,糖主要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单糖:葡萄糖(G )、果糖(F ),半乳糖(Gal ),核糖 双糖:麦芽糖(G-G ),蔗糖(G-F ),乳糖(G-Gal ) 多糖:淀粉,糖原(Gn ),纤维素 结合糖: 糖脂 ,糖蛋白 其中一些多糖的生理功能如下: 淀粉:植物中养分的储存形式 糖原:动物体内葡萄糖的储存形式 纤维素:作为植物的骨架 一、糖的生理功能 1. 氧化供能 2. 机体重要的碳源 3. 参与组成机体组织结构,调节细胞信息传递,形成生物活性物质,构成具有生理功能的糖蛋白。 二、糖代谢概况——分解、储存、合成 三、糖的消化吸收 食物中糖的存在形式以淀粉为主。 1.消化消化部位:主要在小肠,少量在口腔。 消化过程:口腔 胃肠腔肠黏膜上皮细胞刷状缘 吸收部位:小肠上段 吸收形式:单糖 吸收机制:依赖Na+依赖型葡萄糖转运体(SGLT )转运。 2.吸收吸收途径:

第二阶段:丙酮酸的氧化脱羧 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 第四阶段:氧化磷酸化 CO 2 NADH+FADH 2 H 2 O [O] TAC 循环 ATP ADP 变 五、糖的有氧氧化 1、反应过程 -1 NAD + 乳 酸 NADH+H + 调节方式 ① 别构调节 ② 共价修饰调 第一阶段:糖酵解途径 G (Gn ) 丙酮酸乙酰CoA 胞液 线粒体

○1糖酵解途径(同糖酵解,略) ②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为乙酰CoA (acetyl CoA)。 总反应式: ③乙酰CoA 进入柠檬酸循环及氧化磷酸化生成ATP 概述: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TAC )也称为柠檬酸循环或 Krebs 循环,这是因为循环反应中第一个中间产物是含三个羧基的柠檬酸。它由一连串反应组成。 反应部位:所有的反应均在线粒体(mitochondria)中进行。 涉及反应和物质:经过一轮循环,乙酰CoA 的2个碳原子被氧化成CO 2;在循 环中有1次底物水平磷酸化,可生成1分子ATP ;有4次脱氢反应,氢的接受体分别为NAD +或FAD ,生成3分子NADH+H+和1分子FADH2。 总反应式:1乙酰CoA + 3NAD + + FAD + GDP + Pi + 2H 2O2CO 2 + 3(NADH+H + ) + FADH 2 + CoA + GTP 特点:整个循环反应为不可逆反应 生理意义:1. 柠檬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物质分解产能的共同通路 。 2. 柠檬酸循环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谢联系的枢纽。 丙酮酸乙酰CoA + +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医学生物化学04任务0004

医学生物化学04任务0004 1. 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是( ) A. 维生素D3 B. 维生素D2 C. 24-羟维生素D3 D. 1,25-二羟维生素D3 2. 肝脏在脂代谢中的作用之一是( ) A. 合成LCAT,CM B. 合成VLDL和LDL C. 合成CM,HDL D. 合成酮体给肝外组织提供能量 3. 不含血红素的蛋白质是( ) A. 过氧化氢酶 B. 过氧化物酶 C. 细胞色素 D. 铁硫蛋白 4. 劳动或运动时ATP因消耗而大量减少,此时( ) A. ADP相应增加,ATP/ADP下降,呼吸随之加快 B. ADP相应减少,以维持ATP/ADP恢复正常 C. ADP大量减少,ATP/ADP增高,呼吸随之加快 D. ADP大量磷酸化以维持ATP/ADP不变 5. 正常人全血总量约占体重的( ) A. 10% B. 6% C. 8% D. 15% 6. 关于胆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是铁卟啉化合物的代谢产物 B. 血红素还原成胆红素 C. 胆红素还原变成胆绿素 D. 胆素原是肝胆红素在肠道细菌作用下与乙酰CoA形成的 7. 5-FU(5-尿嘧啶)治疗肿瘤的原理是( ) A. 本身直接杀伤作用

B. 抑制胞嘧啶合成 C. 抑制尿嘧啶合成 D. 抑制胸苷酸合成 8. 肝功能严重受损时可出现( ) A. 血氨下降 B. 血中尿素增加 C. 有出血倾向 D. 血中性激素水平降低 9. 苯丙酮酸尿症是缺乏( ) A. 苯丙氨酸羟化酶 B. 酪氨酸羟化酶 C. 酪氨酸酶 D. 6-磷酸葡萄糖酶 10. 人体合成胆固醇量最多的器官是( ) A. 肝脏 B. 肾脏 C. 脾脏 D. 肾上腺 11. .短期饥饿时,血糖浓度的维持主要靠( ) A. 肝糖原分解 B. 肌糖原分解 C. 肝糖原合成 D. 糖异生作用 12. 白化病是由于缺乏( ) A. 苯丙氨酸羟化酶 B. 酪氨酸羟化酶 C. 酪氨酸酶 D.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13. 人体活动主要的直接供能物质是( ) A. 葡萄糖 B. 脂肪酸 C. ATP D. 磷酸肌酸 14. 饥饿时在肝内可增强的代谢途径是( )

医学生物化学基本实验

医学生物化学基本实验 第一节蛋白定量分析实验 蛋白质是一切活细胞和有机体的最重要组成成分,它是构成人体及所有动物机体组织的主要部分。蛋白质是由二十种氨基酸以肽键相互连接而成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含量可通过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折射率﹑比重﹑紫外吸收﹑染色等测定而得知,或用化学方法,如微量凯氏定氮﹑folin-酚试剂、双缩脲反应等方法来测定,表2-1为五种蛋白质的测定方法的比较。 表五种蛋白质测定方法比较 方法灵敏度原理干扰物质 凯氏定氮法(Kjedahl法) 0.2~1.0mg 将蛋白质转化为氮,用 酸吸收后滴定 非蛋白氮(可用三氯乙 酸沉淀蛋白质而分离) 双缩脲法(Biuret法) 1~20mg 多肽键加碱性铜离子 生成紫色络合物 硫酸铵;Tris缓冲液; 某些氨基酸 Folin-酚试剂法(Lowry法) 5μg 磷钼酸-磷钨酸试剂被 Tyr和Phe还原 硫酸铵;Tris缓冲液; 甘氨酸;各种硫醇 考马斯亮蓝法(Bradford法) 1~5μg 考马斯亮蓝染料与蛋 白质结合时其λmax由 465nm变为595nm 强碱性缓冲液; TritonX-100; SDS 紫外吸收法50~100μg 蛋白质中的酪氨酸和 色氨酸残基在280nm 处的光吸收 各种嘌呤和嘧啶;各种 核苷酸 实验一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实验目的】 掌握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的原理和标准曲线的绘制。 【实验原理】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许多肽键,与双缩脲结构类似,在碱性溶液中能与铜离子结合成紫色的化合物(称双缩脲反应)。在一定浓度范围,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故可用比色法测定蛋白质的含量。含有两个以上肽键的物质才有此反应,故氨基酸无此反应。 【实验内容与方法】 1. 标准曲线的制作 (1) 取小试管7支,编号,按表2-2操作 表2-2 双缩脲法操作步骤

生化总结

生化复习资料 重点主要是框架内容和基本概念,不会考得太细和过偏。为了减轻各位复习压力,以下主要是各章最重要、需要记的内容,其它内容请大家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复习,主要考的是知识点,大题方面要靠自己理解去答,切忌不要空着,请大家调整好心态,合理复习,祝各位考试顺利通过!如有相关问题,请与总结成员(张韬、辛雷、巩顺、赵贵成、刘仁东)联系! 生命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一、蛋白质 (一)结构 (1)一级结构:指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化学键:肽键、二硫键 (2)二级结构:指多肽链骨架上原子的局部空间排布,并不涉及侧链位置。化学键:氢键 组成二级结构的基本单位——肽单元 形式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 (3)三级结构:是一条多肽链的完整的构象,包括全部的主链和侧链的专一性的空间排布。 化学键:次级键——氢键、离子键(盐键)、疏水作用和Van Der Wassls 力 (4)四级结构:指含有两条或多条肽链的蛋白质,其每一条肽链都具有其固定的三级结构(亚基),并靠次级键相连接 (二)理化性质 (1)变性: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蛋白质分子中非共价键(有时也包括二硫键)被破坏,而引起其空间结构改变,并导致蛋白质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学活性的丧失,这种现象称为变性。 复性:在去除变性因素后,部分蛋白质又可恢复其原有的空间结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这样的过程称为复性。 (2)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的现象称为“沉淀”。 盐析: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中性盐以破坏其胶体稳定性而使蛋白质析出 二、核酸 (一)结构 (1)一级结构:指 DNA或RNA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简称核苷酸序列),也称碱基序列。 (2)二级结构 1、DNA的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模型:反向平行、互补双链结构: 脱氧核糖和磷酸骨架位于双链外侧,走向相反;碱基配对,A-T,G-C右手螺旋,并有大沟和小沟;螺旋直径 2nm 螺距 3.4nm 螺旋一周10个碱基对,碱基平面距离 0.34 nm 双螺旋结构稳定的维系;横向是碱基对氢键,纵向是碱基平面间的疏水堆积力。 DNA功能:遗传信息的载体,基因复制和转录的模板,生命遗传的物质基础。 2、RNA的二级结构 <1> mRNA 特点:-帽子结构(m7GpppNm)-多聚A尾、遗传密码 功能:指导蛋白质合成中氨基酸排列顺序 <2>tRNA 局部形成茎-环样结构(或发夹结构) 包括:氨基酸接纳茎(氨基酸臂) TΨ环反密码环 DHU环 (二)理化性质 1变性:理化因素作用下,DNA分子互补双链之间氢键断裂,使双螺旋结构松散,变成单链的过程。 2复性(退火):适当条件下,两条互补链重新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的现象。 3分子杂交:不同来源的核酸经变性和复性的过程,其中一些不同的核苷酸单链由于存在局部碱基互补片段,而在复性时形成杂化双链(heteroduplex),此过程称分子杂交。(杂化双链:不同DNA间,DNA与RNA或 RNA 与 RNA) 三、酶 (一)结构 <1>酶活性中心:能结合并催化一定底物使之发生化学变化的位于酶分子上特定空间结构区域,该区域包含结

最新医学生物化学02任务0004

医学生物化学02任 务0004

1. 要真实反映血脂的情况,常在饭后() A. 3-6小时采血 B. 8-10小时采血 C. 12-14小时采血 D. 24小时后采血 E. 饭后2小时采血 2. 关于载脂蛋白(Apo)的功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与脂类结合,在血浆中转运脂类 B. ApoAI能激活LCAT C. ApoB能识别细胞膜上的LDL受体 D. ApoCI能激活脂蛋白脂肪酶 E. ApoCⅡ能激活LPL 3. 正常血浆脂蛋白按密度由低到高顺序的排列为() A. CM到VLDL到IDL到LDL B. CM到VLDL 到LDL 到HDL C. VLDL 到CM到LDL 到HDL D. VLDL 到LDL 到IDL到HDL E. VLDL 到LDL 到HDL 到CM 4. 下列生糖兼生酮氨基酸是( ) A. 亮氨酸、异亮氨酸 B. 苯丙氨酸、色氨酸

C. 亮氨酸、酪氨酸 D. 酪氨酸、赖氨酸 E. 苯丙氨酸、天冬氨酸 5. 抗脂解激素是指() A. 胰高血糖素 B. 胰岛素 C. 肾上腺素 D. 甲状腺激素 E.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6. 血脂的运输形式是() A. 清蛋白 B. 球蛋白 C. 糖蛋白 D. 脂蛋白 E. 载脂蛋白 7. 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和糖原分解各条代谢途径交汇点上的化合物是( ) A. 1-磷酸葡萄糖 B. 6-磷酸葡萄糖 C. 1,6-二磷酸果糖 D. 3-磷酸甘油醛 E. 6-磷酸果糖 8. 一分子丙酮酸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成二氧化碳和能量时() A. 生成4分子二氧化碳

B. 生成6分子水 C. 生成18个ATP D. 有5次脱氢,均通过NADH开始的呼吸链生成水 E. 反应均在线粒体内进行 9. 胆固醇不能转化为() A. 胆汁酸 B. 肾上腺皮质激素 C. 胆红素 D. 维生素D3 E. 性激素 10. 糖尿病时,机体不可能出现的代谢改变有() A. 糖代谢紊乱 B. 脂代谢紊乱 C. 蛋白质代谢紊乱 D. 酸碱平衡紊乱 E. 核酸代谢紊乱 11. 激素敏感脂肪酶是指( ) A. 组织脂肪酶 B. 脂蛋白脂肪酶 C. 胰脂酶 D. 脂肪细胞中的甘油三酯脂肪酶 E. 脂肪细胞中的甘油一酯脂肪酶 12. 使血糖浓度下降的激素是( )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 实验室规则 一、实验目的 生物化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实验教学是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实验目的是: 1、初步学会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及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 2、熟悉生物化学实验原理,了解一些临床生化检验项目。 3、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方法、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 和观察分析、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基本要求 实验教学包括实验前准备、实验操作、整理实验结果、书写实验报告等环节,为了提高实验效果,实现实验目的,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实验前 1、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了解实验目的和要求,充分理解实验原理,熟悉实 验步骤、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2、预测实验各个步骤可能得到的结果,对预期实验结果能做出合理的解释。 3、注意和估计实验中可能发生的误差,并制定防止误差的措施。 (二)实验时 1、保持实验室肃静,不能进行与实验无关的活动。 2、在教师或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熟悉仪器的构造、性能及操作规程。 3、实验器材摆放整齐,有条不紊、装置正确。 4、按照实验步骤,严肃认真的循序操作,不能随意更动。 5、爱护公物,注意节省实验器材和药品。注意安全,严防触电、火灾、酸 碱灼伤及中毒事故的发生。 6、仔细、耐心地观察实验田中出现的现象,随时客观的记录实验结果,以 免发生错误或遗漏。实验条件应始终保持一致,如有变动,应加文字说明。(三)实验后 1、整理实验结果,书写实验报告,按时交给指导教师评阅。

2、整理实验仪器和清洗玻璃仪器,关闭仪器、设备和电源。清点实验器材, 办理借还手续。 3、做好实验室清洁卫生工作,关闭水、气阀门,切断电源,关闭门窗,确 保安全。

医学生物化学任务4-精选.

04任务_0001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0 单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50 道试题,共100 分。) . 劳动或运动时ATP因消耗而大量减少,此时( ) A. ADP相应增加,ATP/ADP下降,呼吸随之加快 B. ADP相应减少,以维持ATP/ADP恢复正常 C. ADP大量减少,ATP/ADP增高,呼吸随之加快 D. ADP大量磷酸化以维持ATP/ADP不变 . 肝脏不能合成的蛋白质是() A. 清蛋白(白蛋白) B. 凝血酶原 C. 纤维蛋白原 D. γ-球蛋白 . 影响钙吸收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年龄 B. 肠道pH C. 活性维生素D D. 食物中钙含量 . 血液非蛋白含氮化合物含量最多的是( ) A. 肌酸 B. 肌酐

C. 尿酸 D. 尿素 . 人体活动主要的直接供能物质是( ) A. 葡萄糖 B. 脂肪酸 C. ATP D. 磷酸肌酸 . .短期饥饿时,血糖浓度的维持主要靠( ) A. 肝糖原分解 B. 肌糖原分解 C. 肝糖原合成 D. 糖异生作用 . 饥饿时在肝内可增强的代谢途径是( ) A. 磷酸戊糖途径 B. 糖异生 C. 脂肪合成 D. 糖酵解途径 . 不含血红素的蛋白质是( ) A. 过氧化氢酶 B. 过氧化物酶 C. 细胞色素

D. 铁硫蛋白 . 体内含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 A. 磷 B. 钾 C. 钙 D. 钠 0. 下列是类固醇衍生物的是( ) A. 维生素D B. 维生素PP C. 维生素B12 D. 生物素 1. 血钙中直接发挥生理作用的物质为( ) A. 草酸钙 B. 血浆蛋白结合钙 C. 磷酸氢钙 D. 钙离子 2. 严重肝疾患的男性患者出现男性乳房发育、蜘蛛痣,主要是由于( ) A. 雌性激素分泌过多 B. 雌性激素分泌过少 C. 雌性激素灭活不好 D. 雄性激素分泌过多 3.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