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禅宗是最能体现佛教中

禅宗是最能体现佛教中

禅宗是最能体现佛教中
禅宗是最能体现佛教中

禅宗是最能体现佛教中

国化的一个佛教宗派。禅宗公案是禅宗的血脉,是记录中国禅宗的主要文献,也是禅宗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公案”起源于唐末,兴盛于五代和两宋。据计算,禅宗的公案大约有一千七百余则。通常所用也不过四五百则左右。公案的内容大都与实际的禅修生活密切相关。禅师在示法时,或用问答,或用动作,或二者兼用,来启迪众徒,以使顿悟。这些内容被记录下来,便是禅宗公案。近些年的所谓佛教文化热,很大程度上是禅文化热。为了使大家初步了解禅的知识,本书编者选出二百则公案,加以简单解说,以使人们正确认识禅文化,走近禅文化。

禅宗公案公案,原意指官府用以判断是非的案牍。所谓‘案牍’即指文书而言。官府之文书成例及讼狱论定者谓之‘案’或‘公案’。由此转而为佛教禅宗用语,即指佛教禅宗祖师、大德在接引参禅学徒时所作的禅宗式的问答,或某些具有特殊启迪作用的动作。此类接引禅徒的过程,往往可资后人作为判定迷悟之准绳,犹如古代官府之文书成例,故亦谓之为公案。古代专著自古以来,有若干种集录此种公案而成之作品,如《碧岩录》、《从容录》二书,即各收录百则禅门公案。《无门关》也收录四十八则。诸书所收公案,加上《景德传灯录》等五部灯录所载,公案之数总计约有一千七百则左右。

心灯传承

拈花微笑

兄唤弟答

皮肉骨髓

僧璨忏悔

谁人缚汝

汝勿姓耶

心如明镜

菩提无树

无住为本

一物不中

不落阶级

沩山踢瓶

临济三拳

过水睹影

脱却铁枷

罗汉片石

勘破悟禅

摔师悟道

禅师示法

达摩廓然

法融睹佛

天柱风月

吹缕布毛

说易做难

为灶说法

本来面目

磨砖作镜

马祖四说

庞蕴江水

何不自射

庭前柏树

赵州勘婆

坐而揖之

临济说“喝”无事贵人

呈剑献诗

德山赐棒

黄龙三关

其声如雷

疏山倒屙

某僧话堕

倩女离魂

示法无语

掷瓦翘足

视生如梦

非公境界

识心见性

古佛去久

与夺拄杖

教学相长

独超物外

超师之见

石头不失

石头路滑

西堂鼓角

龙潭吹烛

怜儿不丑

香严赤贫

曹山龙吟

玄沙明珠

文益重行

一指头禅

从谂拜师

沩山拔火

苍天苍天

老贼教子

我子天然

一粒之米

慧中三召

智常圈菜

甚堪雕琢德山托钵顿悟之道与汝安心百丈野鸭衔一茎草自家宝藏黄檗笠子击竹悟道崇信十饼鳌山成道见山见水曹源一滴放三顿棒拙自何来灵利僧人不干文字刻苦修持不见不闻是病非禅自观自静他心通者石巩牧牛天皇问法千圣不识百尺竿头无情说法猫狗大虫得心解脱不成佛道闻钟七条抬脚不起智不是道他是阿谁路在何方生活中禅赵州问道运水搬柴不作不食肚饥吃饭清潭月影大珠用功婆子倾茶

失牛失火洗钵吃茶热凉寒火不断世谛思辨之智佛无南北风动幡动住处危险真性缘起慧忠考验神会知解不道长短钝根阿师丧我儿孙说有道无南泉斩猫南泉行粥鹅出瓶中牛过窗棂隐峰泻水东坡输带丹霞焚佛高平低平香严上械拾得扫地却辐却轴不可思议不触即背无缝之塔佛曾迷否哪块不精费却盐醋何曾错了信念金刚断臂求法不视天子不缺盐酱即心即佛亲者不问已进不退半个圣人折足而悟得与不得

以此袁献禅的语言野狐之禅寸丝不挂背后底聻卧轮伎俩无水无舟芥子须弥一言相契云门三关白云万里私通车马三十六对诗情禅意上江籴米诫斫松竹鱼鼓颂歌蝇子透窗赞土馒头月上寒山云天水瓶零落知空如今不疑昨夜一枝溪声长舌翠微深处骑牛归家禅的幽默师姑女人鼻孔眼睛汝问不当筋斗画像见性非眼倒立而寂不钝置汝指人为驴唤主人公守堂家人心中有佛风吹不动禅与幽默禅师圆寂叶落归根

吾欲行矣

此物他物

空诸所有

无声三昧

临逝夜话

行脚去也

不复来矣

附录:中国禅宗系、宗派传承简表

禅宗公案大全

2010-10-10 16:00 |作者: 收录|来自: 佛缘资讯

只手之声

峨山慈棹禅师在月船禅慧禅师处得到印可,月船就对他说道:“你是大器,至今终能成就,从今以后,天下人莫能奈你何,你应发心再参善知识,不要忘记行脚云游是禅者的任务。”

有一年,峨山听说白隐禅师在江户的地方开讲《碧岩录》,便到江户参访白隐禅师,并呈上自己的见解,谁知白隐禅师却说道:“你从恶知识处得来的见解,许多臭气薰我!”

于是,便把峨山赶出去,峨山不服,再三入室,三次都被打出来。峨山心想:我是被印可的人,难道白隐禅师看不出我有实悟?或许是在考验我吧!便再去叩禅师的门说道:“前几次都因我的无知,而触犯了禅师,愿垂慈诲,我一定虚心纳受。”

白隐禅师道:“你虽担一肚皮禅,到生死岸头,总无著力,如果要痛快平生,须听我‘只手之声’(参一只手所发出的声音)!”

因此,峨山便在白隐禅师座下,随侍四年,在峨山三十岁那年终于开悟。

峨山是白隐禅师晚年的高足,峻机妙用,大振白隐的门风。后来年老时,在庭院外整理自己的被单,信徒看到,觉得奇怪,便问道:“禅师!您有那么多的弟子,这些杂事为什么要您亲自整理呢?”

峨山禅师道:“杂事,老年人不做,那要做什么?”

信徒说道:“老年人可以修行呀!”

峨山禅师非常不满意,反问道:“你以为处理杂务就不是修行吗?那佛陀为弟子穿针,为弟子煎药,又算什么呢?”信徒终于了解到生活中的禅。

一般人最大的错误,就是把做事与修行分开,其实,如黄檗禅师开田、种菜,沩山禅师合酱、采茶,石霜禅师磨麦、筛米,临济禅师栽松、锄地,雪峰禅师砍柴、担水,其它还有仰山的牧牛,洞山的果园等,这在在说明,禅在生活中。

断指求法

唐代仰山慧寂禅师,广州人,俗姓叶,九岁时,父母便送他到广州和安寺出家,到了十六岁时,父母又后悔不该送他出家,故又想尽方法,把他接回家来,令他还俗,准备完婚。慧寂知道后,大惊,着急地问道:“这是为什么呢?”

慧寂的父亲回答道:“从前我和你母亲之所以要送你到寺院里出家,是因为有一个算命先生说你命中犯凶煞,如果不投入僧门,求菩萨的庇护,便无法抚养长大。现在你已经度过了厄运,可以还俗,继承叶家香火,我与你母亲已为你安排好一门美满姻缘,你又何必执意回到寺里过清苦的生活呢?”

慧寂听后,不觉悲痛万分,一方面觉得父母用心良苦,恩情深重,一方面又觉得双亲在利用佛门,以保全儿子生命。如今厄运一过,就要立刻背弃佛门,这种伪善伪信、自私自利的行为,实在罪过。

想来想去,慧寂决心不造孽缘,不能顺着父母心愿成婚,可是又知道语言上的争执是没有用的,于是就趁家人不注意时,将自己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指,一刀斩断,鲜血淋漓地盛在盘里,捧着去见双亲,长跪不起的请求道:“孩儿已身入佛门,为正信弟子,此生誓愿求取无上正等正觉,双亲大恩大德,孩儿当时时祈愿回向,却绝不再还俗成家。今断二指以示决心,请双亲成全我的愿心!”

做父母的看到慧寂盘里血渍斑斑的两截断指,知道其意志坚决再难更改,只好让慧寂返回佛门。

后来,慧寂十八岁时,到江西吉州,拜访耽源禅师,传授圆相九十六种;二十一岁,参访灵佑禅师,侍从十五年;三十五岁后,领众出世,成为沩山灵佑座下的大弟子,创立中国禅宗里“沩仰宗”一派;七十三岁时示寂,大家都尊称为“小释迦”。

中国人对出家为僧,一直没有正确的认识,有的人认为出家生活清苦,有的人认为必定受什么刺激,才会看破红尘。殊不知“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如顺治皇帝说:“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仰山慧寂禅师若无大心大愿,不能入佛门为僧,怎能成为一代宗师!大机大用

di

有一次,百丈怀海禅师参访马祖道一禅师时,站在他的身旁,马祖道一禅师转眼注视着绳床的角上挂着的拂子,怀海禅师顺着马祖禅师的眼光说道:“就是这个作用,应离开这个作用!”

马祖道一禅师道:“你以后要如何接引学人?”

百丈怀海禅师拿下拂子,竖了起来。

马祖道一禅师道:“就是这个作用,应离开这个作用!”

怀海禅师就把拂子挂到原来的地方。

忽然,马祖禅师振威大喝一声,震得怀海禅师的耳朵聋了三天。

后来,怀海禅师住持百丈山,因为山岩险峻高绝,所以又叫大雄山。

一天,百丈怀海禅师对弟子开示道:“禅教大法不是微小的事,我从前被马大师一喝,耳聋了三天。”

黄檗禅师听老师这么说后,不自觉地吐出舌头。

百丈禅师问道:“你以后不是要继承马祖的禅法吗?”

黄檗禅师答道:“今天老师举出这个公案,使我们见到马祖禅师的大机大用,但是还不能了解马祖大师,假如继承他的方法,以后将会接引不到学人了。”

百丈禅师说道:“如是!如是!见解与老师一样,见解超过老师,才可以承当禅教大法的传授,你有些地方超过了我。”

黄檗禅师听后,便恭恭敬敬地礼拜着。

后来沩山禅师问仰山禅师道:“百丈再参马祖因缘,此二尊宿意旨如何?”

仰山禅师道:“此是显大机大用。”

沩山禅师道:“马祖座下出八十四位善知识,几人得大机?几人得大用?”

仰山禅师道:“百丈得大机,黄檗得大用,余者皆是倡导之师。”

禅门的大机大用,主要就是直指本心,见性成佛。吾人在生活里,要能自由、自主,要能圆满、喜悦。精神和物质要合一,内心和外境要一如,随佛道而不成佛,随众生而不入众生,只讲开悟,只讲机用,此即所谓禅!

卧如来

di

赵州从谂禅师,山东人,十八岁时到河南初参南泉普愿禅师时,因为年轻,南泉禅师正躺着休息,就没有起身,看见赵州时就仍睡着问道:“你从哪里里来?”

赵州:“从瑞像院来。”

南泉:“见到瑞相了吗?”

赵州:“不见瑞相,只见卧如来。”

南泉禅师于是坐起来,对赵州颇欣赏,问道:“你是有主沙弥?还是无主沙弥?”

赵州:“我是有主沙弥。”

南泉:“谁是你的师父呢?”

此时,赵州恭敬地顶礼三拜后走到南泉的身边,非常关怀地说道:“冬腊严寒,请师父保重!”

于是南泉禅师非常器重他,因赵州是以行动来代替语言。从此,师徒相契,佛道相投,赵州成为南泉禅师的入室弟子。

有一天,赵州禅师请示南泉禅师一个问题:“什么是道?”

南泉:“平常心是道。”

赵州:“除了平常心之外,佛法无边,另外是否还有更高层次的趣向呢?”

南泉:“如果心中还存有什么趣向,就有了那边,没有这边;就会顾了前面,忘了后面,因此,所谓全面,被扭曲了的东西,怎会是圆融无碍的道呢?”

赵州:“如果佛法没有一个趣向,回顾茫茫,我怎么知道那就是『道』呢?”

南泉:“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欲真达到不疑之『道』,你应当下体悟,『道』犹如太虚,廓然荡豁,岂可强说是非耶?”

赵州禅师自小就聪明颖慧,出言吐语,自有禅味,一句不见瑞相,只见卧如来,赢得了南泉普愿禅师的欣赏,即至问他是有主的沙弥还是无主的沙弥,他不用一般的语言回答,他用行动表示,顶礼、侍立,这不就是无言说的禅风吗?赵州禅师的禅,重在自我肯定,自然随缘,所谓从平常心流露,不做斧凿,自有一番禅心慧解!去了依赖性

德山宣鉴禅师

德山宣鉴禅师,四川剑南人氏,参龙潭崇信禅师悟道。德山禅师初到龙潭的时候,因为受点心婆子的教训,似乎牢骚满腹,在山门外大声叫道:“说什么圣地龙潭,既不见龙,又不见潭!”

崇信禅师在山门内应道:“你已到了龙潭!”

德山禅师闻此应声,有所契悟。从此,德山禅师随侍龙潭崇信禅师参禅。

一日夜晚,德山禅师站在崇信禅师身旁,久久不去,龙潭禅师说道:“时间已经不早,你怎

么不回去休息?”

德山禅师向门外走了几步,回头说道:“外面天黑!”

龙潭禅师点了纸烛给德山禅师,德山禅师正想用手去接,龙潭禅师一口气又把纸烛吹灭,德山禅师于此大悟,立刻向龙潭禅师顶礼,良久不起,龙潭禅师便问道:“现在一片漆黑,你见到了什么?”

德山禅师说道:“弟子心光已亮,从此不再疑天下老和尚的舌头了。”

德山禅师悟道后,侍奉龙潭禅师三十余年,八十四岁圆寂!

德山禅师为了不同意禅门顿悟的说法,特地担了他的《金刚经》批注,到南方挑战,刚到南方,被点心婆子一番教训,指示他参访龙潭禅师。德山禅师未能服膺顿悟的禅道,总因众生一向对自我的自信不够、肯定不够,而总希望诸圣加被,渐渐觉悟。他以为不见龙不见潭,但崇信禅师告诉他,已到了龙潭,这便是给他一个当下即是的感受。崇信禅师又把烛光吹熄,这也说明了不可依赖别人,一切要靠自己,德山禅师终于顿悟,即刻表明心迹,依赖性一除,所谓心灯亮了。

禅心经语

日本道元禅师,三岁时丧父,八岁时丧母,从小就由叔父收养,十四岁时在京都建仁寺出家。

我国宋朝时代,道元禅师来我国留学,当船在庆元港停泊时,一位年约七十多岁的老禅师上船来购买木耳。道元禅师很亲切地跟他招呼,言谈中知道老禅师名叫有静,是浙江阿育王寺的典座(煮饭),于是就对他说道:“禅师!天色已暗,您就不要急着赶回去,在我们船上过一宿,明天再回去吧!”

有静老禅师也非常有礼的回答道:“谢谢您的好意,明天阿育王寺里正好煮面供养大众,今天特地出来买木耳,以便今晚带回,赶着明天应用,所以不方便在此过宿。”

道元禅师道:“就算您不在寺里,难道就没有人代理吗?”

有静老禅师道:“不,不能让人代理,我是到了现在这种年纪才领到这分职务的,怎可轻易放弃或请人代理?何况我未曾获得外宿的同意,不能破坏僧团的清规。”

道元禅师道:“您已是年高德邵的长者,为什么还要负责典座这种职务呢?应该安心坐禅,勤于读经呀!”

有静老禅师听后,开怀大笑,说道:“外国的青年禅者,你也许还不了解何谓修行,请莫见怪,你是一个不懂禅心经语的人。”

道元禅师羞愧地问道:“什么叫禅心经语?”

有静老禅师不做思索,立刻答道:“一二三四五。”

道元禅师再问道:“什么叫修行?”

有静老禅师咬字清楚答道:“六七八九十。”

道元禅师在宋代时,到我国来学法,走遍我国名山丛林,后在浙江天台寺如净禅师处得法。回日后,努力弘扬禅道,成为曹洞宗的开宗祖师,着有《正法眼藏》、《普劝禅仪》等禅门重要著作。道元禅师初到我国时,即遇到有静这位老禅和子,可以让他知道中国禅林里真是藏龙卧虎,一个煮饭的老者,禅风高峻,深不可测。

什么叫禅心经语?什么叫修行?有静老禅师回答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当然这不一定指的什么,也可以说“一即一切”,“一二三四五”还不够包括禅心经语吗?还重吗?

韩国镜虚禅师,带着出家不久的弟子满空出外云水行脚,满空一路上嘀咕,嫌背的行囊太重,不时地要求师父找个地方休息,镜虚禅师都不肯答应,永远都是那么精神饱满的向前走去。

有一日,经过一座村庄,一个妇女从家中走出,在前面走的师父,忽然握住那位妇女的双手,那位妇女尖叫了起来。妇女的家人和邻居,闻声出来一看,以为一个和尚轻薄妇女,齐声喊打。身材高大的镜虚禅师掉头不顾一切地奔逃。徒弟满空,背着行囊也跟在师父的后面飞跑。

经过很久,跑过几条山路,村人无法追上这师徒二人。在一条静寂的山路边,师父停下来,回头,非常关心地问徒弟道:“还觉得重吗?”

“师父!很奇怪,刚才奔跑的时候,一点都不觉得行囊很重!”

对前途目标,不够有坚毅不拔的信心,嫌远、嫌难、嫌重是必然的,如果对前程有信心、有眼光、有担当,就会感觉不远、不难了。

荣枯一如

药山禅师在庭院里打坐,身旁坐了两位弟子,一位叫云岩,一位叫道吾,他忽然指着院子里一枯一荣的两棵树,先对道吾问道:“那两棵树是枯的好呢?还是荣的好呢?”

道吾回答道:“荣的好。”

药山再问云岩:“枯的好呢?荣的好呢?”

云岩答道:“枯的好!”

这时,正好一位姓高的侍者经过,药山又以同样的问题问他:“枯的好呢?荣的好呢?”

侍者回答道:“枯者由他枯,荣者任他荣。”

同一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答案,“荣的好”,这表示一个人的性格热忱进取;“枯的好”这表示清净淡泊;“枯者由他枯,荣者由他荣”,这是顺应自然,各有因缘。所以有诗曰:

“云岩寂寂无窠臼,灿烂宗风是道吾;

深信高禅知此意,闲行闲坐任荣枯。”

师姑是女人

智通禅师在归宗禅师处参禅时,有一天晚上巡堂,大叫:“我开悟了!我开悟了!”

大众听了吓一跳,第二天上堂,归宗禅师集合大众问道:“昨夜是谁自称已开悟了,请站出来!”

智通走出来,直下承担地说道:“是我!”

归宗:“你是悟了什么呢?”

智通:“我悟的道不能说。”

归宗:“如来降世,为示教利喜,总可方便一说。”

智通禅师低声细语地说道:“师姑原来是女人做的。”

师姑,是在家学佛的女居士,师姑是女人的问题,自古就没有人怀疑过,但智通经过千辛万苦,才懂得这问题。

越是平常的道理,越是不平常,智通悟的,当然不是师姑是不是师姑,女人是不是女人,主要的是智通悟到了真如佛性不变的道理,但这种道理确实是不好说的,说了也等于白说,不如来一句“师姑原来是女人做的”,这一句话多么平凡,又多么微妙!

处事秘诀

唐代丰干禅师,住在天台山国清寺,一天,在松林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声音,他寻声一看,原来是一个稚龄的小孩,衣服虽不整,但相貌奇伟,问了附近村庄人家,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家的孩子,丰干禅师不得已,只好把这男孩带回国清寺,等待人家来认领。因他是丰干禅师捡回来的,所以大家都叫他“拾得”。

拾得在国清寺安住下来,渐渐长大以后,上座就让他担任行堂(添饭)的工作。时间久后,拾得也交了不少道友,尤其其中一个名叫寒山的贫子,相交最为莫逆,因为寒山贫困,拾得就将斋堂里吃剩的渣滓用一个竹筒装起来,给寒山背回去用。

有一天,寒山问拾得说:“如果世间有人无端的诽谤我、欺负我、侮辱我、耻笑我、轻视我、鄙贱我、恶厌我、欺骗我、我要怎么做才好呢?”

拾得回答道:“你匚妨忍着他、谦让他、任由他、避开他、耐烦他、尊敬他、不要理会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寒山再问道:“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处事秘诀,可以躲避别人恶意的纠缠呢?”

拾得回答道:“弥勒菩萨偈语说:

老拙穿破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

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有人唾老拙,随他自乾了,我也省力气,他也无烦恼;

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人弱心不弱,人贫道不贫,一心要修行,常在道中办。

如果能够体会偈中的精神,那就是无上的处事秘诀。”

有谓寒山拾得乃文殊、普贤二大士化身。台州牧闾丘胤问丰干禅师,何方有真身菩萨?告以寒山、拾得,胤至礼拜,二人大笑曰:“丰干饶舌,弥陀不识。”

意指丰干乃弥陀化身,惜世人不识。说后,二人隐身岩中,人不复见。胤遣人录其二人散题石壁间诗偈,今行于世。

寒山、拾得二大士不为世事缠缚,洒脱自在,其处世秘诀确实高人一等。

参禅法器

法远圆监禅师在未证悟前,与天衣义怀禅师听说叶县地方归省禅师有高风,同往叩参。适逢冬寒,大雪纷飞。同参共有八人来到归省禅师处,归省禅师一见即呵骂驱逐,众人不愿离开,归省禅师以水泼之,衣褥皆湿。其它六人不能忍受,皆忿怒离去,唯有法远与义怀整衣敷具,长跪祈请不退。

不久,归省禅师又喝斥道:“你们还不他去,难道待我棒打你们?”

法远禅师诚恳地回答道:“我二人千里来此参学,岂以一杓水泼之便去?就是用棒责打,我们也不愿离开。”

归省禅师不得已似地道:“既是真来参禅,那就去挂单吧!”

法远禅师挂单后,曾任典座(煮饭)之职,有一次未曾禀告,即取油面作五味粥供养大众。

当这件事被归省禅师知道后,就非常生气地训斥道:“盗用常住之物,私供大众,除依清规责打外,并应依值偿还!”说后,打了法远禅师三十香板,将其衣物具估价后,悉数偿还已毕,就将法远赶出寺院。

法远禅师虽被驱逐山门,但仍不肯离去,每日于寺院房廊下立卧。归省禅师知道后,又呵斥道:“这是院门房廊,是常住公有之所,你为何在此行卧?请将房租钱算给常住!”说后,就叫人追算房钱,法远禅师毫无难色,遂持到市街为人诵经,以化缘所得偿还。

事后不久,归省禅师对众教示道:“法远是真正参禅的法器!”并叫侍者请法远禅师进堂,当众付给法衣,号圆监禅师!

浮山法远禅师一生得力之处就是“为法忍耐”,用现代的话说,就是经得起考验。归省禅师不接受他挂单,骂他、打他、用水泼他,甚至罚他变卖衣单,补偿公款,即使睡在走廊檐下,也要房租,这一切都无法打退他千里求法的心愿,难怪最后连归省禅师都赞他是法器了。

看今日学者青年,名曰参学,若食住待遇不好,则急急忙忙他去;若人情礼貌不够,则愤愤恨恨离开,比之法远禅师良可慨也。

一坐四十年

佛窟惟则禅师,宋朝长安人,少年出家后,在浙江天台山翠屏岩的佛窟庵修行。

他用落叶铺盖屋顶,结成草庵,以清水滋润咽喉,每天只在中午采摘山中野果以充腹饥。

一天,一个樵夫路过庵边,见到一个修道老僧,好奇地向前问道:“你在此住多久了?”

佛窟禅师回答道:“大概已易四十寒暑。”

樵夫好奇地再问道:“你一个人在此修行吗?”

佛窟禅师点头道:“丛林深山,一个人在此都已嫌多,还要多人何为?”

樵夫再问道:“你没有朋友吗?”

佛窟禅师以拍掌作声,好多虎豹由庵后而出,樵夫大惊,佛窟禅师速说莫怕,示意虎豹仍退庵后,禅师道:“朋友很多,大地山河,树木花草,虫蛇野兽,都是法侣。”

樵夫非常感动,自愿皈依作为弟子。佛窟对樵夫扼要的指示佛法的心要道:“汝今虽是凡夫,但非凡夫;虽非凡夫,但不坏凡夫法。”

樵夫于言下契入,从此慕道者纷纷而来,翠屏岩上白云飘空,草木迎人,虎往鹿行,鸟飞虫鸣,成为佛窟学的禅派。

一坐四十年,用普通的常识看,四十年是漫长的岁月,但证悟无限时间,进入永恒生命的圣

者,已融入大化之中的惟则禅师,这只不过一瞬之间而已。在禅者的心中,一瞬间和四十年,并没有什么差距。

禅者的悟道中,他所悟的是没有时空的差距,没有人我的分别,没有动静的不同,没有生佛的观念(众生与佛)。

“虽是凡夫,但非凡夫之流”,因为人人有佛性,真理之中绝生佛之假名,哪里有是凡夫非凡夫的分别?“虽非凡夫,但不坏凡夫法”,禅者悟道,不破坏另有建立,不坏万法,而已超越万法了。

雪霁便行

宋朝德普禅师性情天赋豪纵,幼年随富乐山静禅师出家,十八岁受具戒后,就大开讲席弘道。两川缁素无人敢于辩难,又因其为人急公好义,时人誉称他为义虎。

宋哲宗元佑五年十月十五日,德普禅师对弟子们说:“诸方尊宿死时,丛林必祭,我以为这是徒然虚设,因为人死之后,是否吃到,谁能知晓。我若是死,你们应当在我死之前先祭。从现在起,你们可以办祭了。”

大众以为他说戏语,因而便也戏问道:“禅师几时迁化呢?”

德普禅师回答:“等你们依序祭完,我就决定去了。”

从这天起,真的煞有介事地假戏真做起来。帏帐寝堂设好,禅师坐于其中,弟子们致祭如仪,上香、上食、诵读祭文,禅师也一一领受飨餮自如。

门人弟子们祭毕,各方信徒排定日期依次悼祭,并上供养,直到元佑六年正月初一日,经过四十多天,大家这才祭完。

于是德普禅师对大家说:“明日雪霁便行。”

此时,天上正在飘着鹅毛般的雪花。到了次日清晨,雪飘忽然停止,德普禅师焚香盘坐,怡然化去。

悟道的禅师,有一些言行生活,给人一种游戏人间的感觉,其实,禅者岂单游戏人间,连生死之间都在游戏。

在禅者眼中,生固未可喜,死亦不必悲,生和死,不是两回事,生死乃一如也;因为既然有生,怎能无死?要紧的是超越生死,不受生死轮回,如德普禅师,不但预知生死,而且在生死中,留下这一段美谈,其不勘破生死而何?

十后悔

有一学僧问云居禅师道:“弟子每做一事,事后总不胜懊悔,请问老师,为什么我有那么多

的懊悔呢?”

云居禅师道:“你且先听我的十后悔:

一、逢师不学去后悔;

二、遇贤不交别后悔;

三、事亲不孝丧后悔;

四、对主不忠退后悔;

五、见义不为过后悔;

六、见危不救陷后悔;

七、有财不施失后悔;

八、爱国不贞亡后悔;

九、因果不信报后悔;

十、佛道不修死后悔;

这以上十种后悔,你是哪里种后悔?”

学僧摸摸头脑,无可奈何地说道:“老师!看起来这些后悔,都是我的毛病!”

云居禅师道:“你知道既是毛病,就要火速治疗呀!”

学僧问道:“我就是因为不懂得治疗,所以恳请老师慈悲开示!”

云居禅师开示道:“你只要把十后悔中的‘不’字改为‘要’字就可以了,例如:‘逢师要学,遇贤要交,事亲要孝,对主要忠,见义要为,见危要救,得财要施,爱国要贞,因果要信,佛道要修。’这一字的药,你好好服用!”

人的恶习,往往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见棺材不掉泪,假如能慎于始,就不会事后懊悔了。经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众生总是果报现前时才会后悔,如能够事先予以肯定,即不后悔了。

对好事,太多的否定,当然就会后悔;假如对好事肯定,对坏事否定,那就不会后悔了。

十事开示

有学僧问寂室禅师道:“请问老师!在禅门中,应该具备些什么条件,才能进入禅道?”

寂室禅师回答道:“狮子窟中无异兽,象王行处绝狐踪。”

学僧又问道:“参禅不参禅有什么不同?”

寂室禅师道:“生死路头君自看,活人全在死人中。”

学僧再问道:“学禅究有何益?”

寂室禅师道:“勿嫌冷淡无滋味,一饱能消万劫灾。”

学僧听后,对参禅生大信心,一日领学者数十人,跪求寂室禅师开示大众参禅法要,禅师因见大众心诚,故即以十事开示大众道:

“学禅者应注意如下十事:

一者、须知生死事大,无常迅速,须臾不可忘失正念。

二者、须于行住坐卧,检束身心,任何时刻不犯律仪。

三者、须能不执空见,不夸自我,精进勇敢勿堕邪战。

四者、须摄六根正念,语默动静,远离妄想抛开烦恼。

五者、须有求道热忱,灵明不昧,魔外窟中施于教化。

六者、须能废寝忘食,壁立万仞,竖起脊梁勇往向前。

七者、须究西来佛意,念佛是谁,哪里个是我本来面目。

八者、须参话头禅心,工夫绵密,不求速成任重道远。

九者、须要宁不发明,虽经万劫,不生二念绍隆如来。

十者、须能不退大心,洞然菩提,兴隆佛法续佛慧命。

以上十事,诸仁者不知能会也?”

众学僧听后,欢喜踊跃,无不誓愿奉行。

寂室禅师的十事开示,岂止参禅者的座右铭,即任何修行均当如此。

存财于信徒

佛光禅师为了推动佛教的发展,创办了许多佛教的事业,弟子们为了达成禅师的理想,很努力地向信徒劝募,鼓励信徒布施做功德。

有一次佛光禅师出外弘化回来,弟子们竞相来向禅师报告个人劝募功德的成绩,弟子普道很得意地说:“师父!今天有一位大施主,布施了一百两银子,他说,作为我们兴建大雄宝殿的基金。”

弟子普德听了,也报告说道:“师父!城内的陈居士来拜望您,我带他巡礼各处的殿堂,他奉献给我们全年的道粮!”

寺中的香灯师、知客师等都向佛光禅师说明信徒的喜舍发心,只见佛光禅师皱起眉头,制止大家发言,并开示弟子们说道:“你们大家都辛苦了,可惜化缘太多,没有功德!”

大家不解,问道:“为什么化缘多反而不好呢?”

佛光禅师道:“把钱财储存于信徒,让信徒富有起来,佛教才能富有!不可经常要信徒捐献这个功德,赞助那项佛事,杀鸡取卵,何其愚痴!等到有一天信徒们不胜负担,佛教还有什么护法长城呢?”

佛光禅师这一番语重心长的言语,实在值得大家玩味与深思!佛教所云布施,要在“不自苦,不自恼”的原则下进行,而且布施者应该细水长流,不可硬性募化。

学佛之人,如果有禅,不但为自己想,更为别人想,哪里能说禅者只重悟道,不重慈悲呢?

一得一失

南泉普愿禅师问一学僧道:“夜来好风?”

学僧:“夜来好风。”

南泉:“吹折门前一颗松。”

学僧:“吹折门前一颗松。”

南泉禅师转身又问旁边站立的侍者道:“夜来好风。”

侍者:“是什么风?”

南泉:“吹折门前一颗松。”

侍者:“是什么松?”

南泉普愿禅师听后,深有感触,不禁就慨叹道:“一得一失!”

南泉禅师说后,又再重问学僧道:“你将来要做什么?”

学僧:“不做什么!”

南泉:“应该要为众生做马牛!”

学僧:“应该要为众生做马牛!”

南泉禅师又再转身问身旁的侍者道:“你将来要做什么?”

侍者:“要做像老师您这样的人物!”

南泉:“应该要为众生做马牛!”

侍者:“为什么要为众生做马牛?”

南泉禅师看看二人,放大声音仍然慨叹道:“一得一失!”

南泉禅师的学僧,是入门的学僧,侍者是门外的侍者,俗语说:“行家前面一开口,就知有没有。”如这两个学僧和侍者,禅语的深浅,从回答的言论中一听即知了。

缘起性空

弥兰陀王非常尊敬有过禅悟的那先比丘,那先比丘从禅修中证悟的智能,出言吐语,充满了慧思灵巧。有一天,弥兰陀王向那先比丘道:“眼睛是你吗?”

那先比丘笑笑,回答道:“不是!”

弥兰陀王再问:“耳朵是你吗?”

那先比丘再回答道:“不是!”

“鼻子是你吗?”

“不是!”

“舌头是你吗?”

“不是!”

“那么,真正的你就只有身体了?”

“不,色身只是假合的存在。”

“那么‘意’,是真正的你?”

“也不是!”

弥兰陀王经过这些问答,最后问道:“既然眼耳鼻舌身意都不是你,那么你在哪里里?”

那先比丘微微一笑,反问道:“窗子是房子吗?”

弥兰陀王一愕,勉强回答:“不是!”

“门是房子吗?”

“不是!”

“砖、瓦是房子吗?”

“不是!”

“那么,床椅、梁柱才是房子吗?”

“也不是!”

那先比丘悠然一笑道:“既然窗、门、砖、瓦、梁柱、床椅都不是房子,也不能代表这个房子,那么,房子在哪里里?”

弥兰陀王恍然大悟!

弥兰陀王悟了什么?“缘起性空”,大地山河,宇宙万有,那是因缘和合的存在,没有因缘,就没有一切!世间上没有单独存在的东西,一切假因缘而生,一切是自性空。缘起性空,应该就是禅!

哭笑无常

自古以来,“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马祖禅师和百丈禅师是禅门两大功臣。

一天,马祖禅师和百丈禅师在散步,忽见一群野鸭子飞过去。马祖问道:“那是什么?”

百丈禅师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是一群野鸭子!”

马祖禅师问:“飞到哪里里去了?”

百丈禅师答:“飞过去了!”

谈王维和佛教禅宗的关系

谈王维和佛教禅宗的关系 王维生活的盛唐时朝,正处在封建社会上升的高潮期。这个时代激发了知识阶层的情感,引导他们寻求完美的人生。他们当中有的鄙弃狭小的书斋,企图摆脱读书、科举、仕宦的传统人生模式和劳碌逢迎、无所作为的官场生涯,渴望投身于金戈铁马的战斗,以建立永垂青史的功业。有的厌倦和鄙视纷争不息、倾轧机诈、屈从强者意志的政治舞台,渴望寻求一处能够自由呼吸的精神乐园。朝气蓬勃的时代气氛既促成了他们对传统人生模式的不满,而国威的远扬、边塞战争的胜利和社会的安定、交通的通达、物质生活的丰足,又给他们提供了充足的条件。于是,有人投身于边塞,走向大漠;有人拥抱自然,皈依“仙境”。总之众多知识分子都在努力摆脱平凡的、更高境界的人生。 王维早年,也曾有过高昂的政治热情。只是,几次重大变故的打击,逐渐消磨掉了他身上的锐气。王维是一个禀性极高的诗人,才华横溢,仕途亦较顺畅,后来因伶人舞黄狮子被贬,中年时期又接连丧妻丧母,特别是开元二十四年恩相张九龄被黜,李林甫执政,王维的政治理想破灭了,内心的苦闷可以想见。于是他将精力投到了对佛教的信仰和研究上,希望由此获得精神自由。 禅宗弘忍以后,分为南北两派,南派以惠能为代表,北派以神秀为代表,时称南能北秀。王维正是生活在这个时期,他受母亲影响,一直与北宗禅师有着广泛的联系,并潜心研究和接受北宗的佛教思想和禅文化。到了晚年,才转而信奉南宗。 然而与一般的信徒不同,王维对佛教的接受表现出他自身的特点: 1.他对佛教的接受是多宗派,他并不恪守某一家的宗旨,他兼收并蓄,并且还与儒道思想相结合。 王维是博学兼收的佛教学者,他不仅不局限于禅宗南北之界,还广泛吸收儒道思想。如:《能禅师碑》文中,广引儒道二家经典,以描述弘忍对慧能的传法:“皆日升堂入室(《论语》),测海窥天。谓得黄帝之珠(《庄子》),堪受法王之印。大师心知独得,谦而不鸣。天何言哉(《论语》)圣与仁岂敢。子日赐也,吾与汝弗如(《论语》)。”以黄帝与象罔、孔子与其生徒的关系及事迹,比附弘忍与慧能,义过于通,但我们能感受到的是,王维所具有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修养,在对外来文化和新的思想接受过程中那种顽强的表现。与此同时,我们也能领略到异质文化思想的冲击与融合过程。 中华传统文化给王维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涂上了浓重的底色。王维的佛学思想是从这一基础上生长起来的,我们探究王维的佛学思想、亦要透过这层浓重的底色。 儒家思想,主张在成就功名的过程中体现其主体的价值。实质乃是主体的人生价值消融于客体对象世界之中,主体价值由客体而得以实现的过程恰恰也是其主体性失落的过程;而道家则是以“无为”之态的消极出世态度应对世事。王维由儒而道,最终到佛,是封建士大夫命运的一个典型,从一定程度看,王维是在追求一种高士风范但是最终的结果是走向虚空境地的随缘。于是形成一个矛盾而又和谐的统一,这实质上亦是儒道佛的相互激荡而爆发的。儒道佛被王维很自然的化为一炉,在山水田园诗中流溢出来而不露痕迹。 2,他的接受是多层次的。他奉行佛教戒律,他树立佛教信仰,而他最热心的是佛教思维方式; 王维非常尊祟禅家的生活方式。据《旧唐书》载: “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有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尝聚其田园所为诗,号《辋川集》。在京师日饭数十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约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 王维的高妙之处在于,他将佛教的清静生活和中国文人的高雅情调结合起来,日子过的有

西安到阆中旅游攻略

西安到阆中旅游攻略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西安到阆中旅游攻略》的内容,具体内容:西安和阆中都是闻名胜地,今天我给大家带来西安到阆中的旅游攻略,希望大家会喜欢。西安,一座秦岭脚下、渭水之滨的千年古都。俗话说"陕西的黄土埋皇帝清雅恬静,与宽阔大街并存的僻巷小径;巍峨壮丽,耸入云端的古建高塔;松柏掩影,庄严肃穆的名刹古寺;从宋代开始建置的中国古代碑石精华荟萃之处碑林;明代的钟鼓楼;明代古城墙等众多 的风景名胜构成了西安古都旅游区以及文化古迹的旅游特色。陕西旅游团/陕西西安旅游 (二)骊山风景名胜旅游区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西安市东30公里的临潼县,由骊山、华清池、秦始皇陵、秦兵马桶博物馆一、二、三号坑、秦陵地宫模拟馆、临潼博物馆、鸿门宴遗址等游览点组成。旅游区内的秦始皇兵马俑制作于2000 多年前的秦代。以体型高、制作精细、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年代久远、雄伟壮观而闻名国内外。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成为中国十大名胜之一,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内还开展了文物考古旅游、温泉疗养旅游和休闲度假游。 (三)长安古寺庙旅游区 位于西安市长安县境内,以名刹古寺众多而闻名。佛教八大宗派中的法相、净土、律宗、华严四大宗派的开山祖师和发展地都在长安。区内有佛教寺院40多座,著名的有唐玄奘墓地兴教寺,中国佛较净土宗发源地香

积寺,中国佛教密宗发源地大兴善寺和对日本佛教颇有影响的青龙寺等寺院。 (四)华山旅游区 西岳华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西安东120公里的华阴市南。北濒黄河、南依秦岭,奇峰突兀、巍峨壮丽,以"险、奇、峻、绝、幽"而名冠天下。旅游区内著名的景观点有玉泉院、青柯坪、回心石、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长空栈道和东、西、南、北峰。东峰观日出已成为旅游者所喜爱的观光游览活动。 阆中 阆中,不过弹丸之地,既没有极具现代气韵的通衢大道,也未能挥洒出现代都市宏大朗阔的气象,抑或不具备一座城市现代性象征的理性内涵。但就是这样一座偏居西南丘陵深处并不奢华的小城,你一走进它的怀抱,立刻便被它独特的历史气象和深蕴于这种气象中的文化韵致所浸润。这里不仅有三国猛将张飞镇守一方的英勇故事流传千古和保宁醋的盛名,更重要的是由于它特有的部分古代建筑完好无损地保存至今。这无疑是一份甚为厚重的文化遗产,也是阆中因此荣耀并为外界称道的关键所在。 1、坐黄包车游古城,邂逅那股浓浓的复古情怀 长长的青石板路通向远处,两旁街铺的店铺上飘动着蓝色的酒幡,深巷里大户人家厚重的木门上挂着红灯笼......阆中老城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像是电影里民末清初的情景再现,走在这里总让人产生时空倒错的感觉。古街上跑来跑去人力三轮车就是黄包车,坐在黄包车上,感觉自己是穿着青衣长衫的儒雅先生,或是穿着旗袍的纤秀女子,两旁的街景掠过眼前,

禅宗的理论与方法

第五讲禅宗的理论与方法(基本资料) 一、起源和传承 二、主要理论:自性说 三、参禅法 1、直指法 2、参话头法 3、开悟与保任 四、禅宗教学法 1、有言无言 2、棒喝 3、机锋 五、禅宗与主体性确立 一、起源和传承 (一)起源:拈花微笑 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二)传承:西天二十八祖。中土六祖。五家七派。 1、初祖菩提达磨:梁武帝普通元年,泛海至广州番禺。 (1)与梁武帝论道 梁普通元年(520)泛海至广州。帝迎之到建业。 问曰:“朕即位以來,造寺写经有何功德?” 磨曰:“无功德。” 帝曰:“何以并无?” 师曰:“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 帝曰:“云何真功德?” 磨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帝曰:“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磨曰:“廓然无圣。” 帝曰:“对朕者谁?” 磨曰:“不识。” 帝不悟。遂渡江之魏。 (2)一苇渡江。 (3)面壁九年。 (4)只履西归。 2、二祖慧可:立雪断臂 初名神光。二祖初生时,神光烛室,亘于霄汉。又一夕神人现,谓二祖曰:“何久于此?汝当得道时至,宜即南之。”二祖以神遇遂名神光。久居伊洛,博极群书。每叹曰:“孔老之教,祖述风规。”近闻达磨大师住少林,乃往彼晨夕参扣。达磨端坐面壁,莫闻诲励。光自忖曰:“昔人求道,敲骨出髓,刺血济饥,布发掩泥,投崖饲虎。古尚若此,我又何如?” 其年十二月九日夜大雪,二祖立于砌下,迟明积雪过膝。达磨悯之曰:“汝立雪于此,当求何事?”二祖悲泪曰:“惟愿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达磨曰:“诸佛妙道,

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无有是处。” 二祖闻诲励,向道益切,潜取利刀,自断左臂,致于达磨前。磨知是法器,遂问曰:“汝立雪断臂,当为何事?”二祖曰:“某甲心未安,乞师安心。”磨曰:“将心来,与汝安。”祖曰:“觅心了不可得。”达磨云:“与汝安心竟。”后达磨为易其名曰慧可。 3、六祖慧能。 (1)祖问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惠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2) 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4、五家七派 ┌沩山─仰山……………………………沩仰宗 ┌南岳─马祖─百丈┤┌………………………………临济宗 │└黄檗─临济─兴化─南院─风穴┐ │┌──────────────┘ ││┌黄龙……………黄龙派慧能┤└首山─汾阳─石霜┤ │└杨岐……………杨岐派 │┌天皇─龙潭─德山─雪峰┐ ││┌────────┘ │││┌云门…………………………………云门宗 └青原─石头┤└┤ │└玄沙─罗汉─法眼…………………法眼宗 └药山─云岩─洞山─曹山……………………曹洞宗 二、主要理论:自性说 (一)自性的特征: 性觉与性寂(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的理论差异) 1、性寂(印度佛教):自性本寂,无为法,无作用,悟时证。 2、性觉(中国佛教):自性本觉,是人的一切活动的本源,返本还源即可证得。 (二)禅宗的宗旨:见性成佛 达磨《血脉论》: “若欲见佛,须是见性,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 《坛经》: “菩提自性,本来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三)见性的境界——悟境。 1、“言语道断”。

佛教中的段子手---禅宗

佛教中的段子手---禅宗 禅宗创立以来已有千年,却能在佛教已经式微的今天,至今长盛不衰,甚至连苹果教父乔布斯大爷都修习禅宗,足见其魅力所在。那么其魅力究竟在何处呢?禅宗是佛教的世俗化,也是佛教的中国化。季羡林先生是这么说的:“首先,一部分禅宗大师,比如百丈怀海,规定和尚必须参加生产劳动,认为“担水砍柴,无非妙道”。印度佛教本来是不让和尚劳动的。这种做法脱离群众,引起非议。中国禅宗一改,与信徒群众的隔阂就除掉了。这也符合宗教发展的规律。因此,在众多的佛教宗派中,禅宗的寿命独长。别的宗派几乎都销声匿迹,而禅宗巍然犹在。其次——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禅宗越向前发展,越脱离印度的传统,以至完全为中国所同化,有的学者简直就说,禅宗是中国的创造,话虽过点分,却也不无道理。有的禅宗大师实际上是向印度佛教的对立面发展,他们呵佛骂祖,比如道鉴(慧能六世法孙,唐末865年死)教门徒不要求佛告祖(达摩等),说:“我这里佛也无,祖也无,达摩是老臊胡,十地菩萨是担屎汉,等妙二觉(指佛)是破戒凡夫,菩提涅架是系驴橛,十二分数(十二部大经)是鬼神簿,拭疮疣纸,初心十地(菩萨)是守古冢鬼,自救得也无。佛是老胡屎橛。”又说:“仁者莫求佛,佛是大杀人贼,赚多少人人淫魔坑。莫求文殊普贤,是田库奴。可惜

一个堂堂丈夫儿,吃他毒药了。”这样咒骂还可以找到不少。这简直比佛教最狠毒的敌人咒骂还要狠毒,咬牙切齿之声,宛然可闻。说它是向佛教的对立面发展,难道有一丝一毫的歪曲吗?这哪里还有一点印度佛教的影子?说它已为中国思想所同化,不正是恰如其分吗?”季先生说了两点原因,第一个讲的就是世俗化,第二个讲的是中国化。季先生说的很好,最关键的是这句话,禅宗的寿命独长。这句话刨到根儿上去了。对于宗教而言,它最可怕的敌人不是异教,而是异端。何谓异端,就是不同于正统教义的新教义。各教对异端都是最不留情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基督教本身就是犹太教的异端,耶稣的下场大家都知道,被钉死在十字架了;天主教的宗教裁判所,主要烧死的也都是异端;今天,逊尼派和什叶派互相视为异端,还是水火不容。他们都深知,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佛教徒一向给人的形象一直是温和的,那么对异端的态度呢,既然说禅宗,禅宗最出名的六祖慧能不得不说。禅宗流传到后来的主要是惠能的南宗。当初禅宗的五祖弘忍要传衣钵,让命诸弟子作偈以呈,以神秀的偈子水平最高,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当时六祖惠能不识字,在寺内舂米,亦诵一偈,请人题于壁上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见后,惊为天人,并传衣钵,定为传人。这是大家熟悉的故事,一般故事讲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故

佛教与中国寺庙

佛教于中国寺庙 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专业班级旅升本12—2 姓名XXX

佛教与中国寺庙 一、佛教的产生与发展 佛教的创始人悉达多,姓乔达摩。约生于公元前六世纪中叶。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君主净饭王之子,母亲摩耶是天臂国国王的女儿。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译为“释迦族的圣人”。 按照当时的风俗习惯,摩耶临产前,要回娘家。行至国都外蓝毗尼花园,在一株婆罗树下小憩时,生下了悉达多。产后7天,摩耶去世,悉达多由姨母养育长大。 悉达多少年时代,时常流露出悲天悯人的情绪。他看到世人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受到病、老、死的痛苦折磨、就深深地陷入沉思之中,思索如何解脱人生痛苦这一命题。有一天,他从一位沙门(出家修道者)那儿听到出家修道可以摆脱生、老、病、死的道理,便萌发了出家修道的想法。悉达多的表现引起了净饭王的不安。17岁一说16岁)时,净饭王让他和邻国善觉王之女耶输陀罗成亲,并且修建及其奢华的寒、暑、温三时宫殿,挑选了一批美女侍奉,企图拴住他的心。 但是,净饭王这些做法丝毫动摇不了悉达多出家修行的决心。29岁(一说19岁)那年,他毅然抛弃了王位和财富,离别了妻儿,前往深山旷野寻师问道。可是,那些学者的学说,都满足不了悉达多的要求。 失望的悉达多放弃了参学生活,独自在迦耶山选择了苦行生涯,希望通过这条途径获得自身的解脱和觉悟。 经过六年坚持不懈的苦行生活,结果仍是一无所获。他认真的进行反思,领悟到苦行无益,决定另行寻觅一条能过获得解脱、澈悟人生真谛的道路。他来到附近的尼连禅河,用河水冲洗干净满身的积垢。喝了一位牧家少女贡献的鹿奶,恢复了体力。在附近的毕钵罗树(后称菩提树)下,沉思静虑。并且立下誓言:“我若不证得正觉,终不起此座。”经过7天7夜(一说是49天)的冥思苦想,终于廓然觉悟,洞彻了宇宙和人生的真谛。是年,释迦牟尼35岁(一说是30岁)。 释迦牟尼首先在波罗奈斯城的鹿野苑,为桥陈如、阿舍婆誓、摩诃跋提、十力迦叶、摩男俱利等5人布道说法,这就是佛经所指的“初转法轮”。陈桥如等五人成为释迦牟尼最早济度的僧侣,佛教的第一个僧迦集团也随之产生。 为了实践悟道后立下的志愿,此后的数十年间,释迦牟尼席不暇暖,沿着古印度商道传教说法。足迹踏遍恒河两岸,把佛教的种子洒遍印度各地。 释迦牟尼80岁涅槃于印度拘尸那拉城外。 释迦牟尼说法时,由于没有文字的记录,佛教教义只能依靠他的弟子们记忆、背诵,耳口相传。因此,当释迦牟尼涅槃后,哪些是他直接的口述,僧侣们意见相左,时有争论。为了防止佛的遗教失传,释迦牟尼的弟子迦叶在王舍城灵鹫山七叶窟召集了500阿罗汉参加,历时7个月的结集佛经大会。由阿难诵出诸经,优婆离诵出戒律。这是佛教史上第一次大结集。 释迦牟尼实施100多年以后,王舍城的长老耶舍在巡视东印度毗舍离城时,认为当地僧侣求施金钱等做法违反了佛教的教义,于是,在毗舍离城召集了700余名僧侣举行辩论大会。这次大会,史称佛教第二次结集。参加者大部分是有地位的上座部长老,通过了僧侣求施金钱、储存多余食品等十件细微末节的小事为非法。这次结集活动遭到毗舍离城僧侣的一致抵制,他们组织有上万人参加的结

选修作业:隋唐时期中国佛教宗派的形成

隋唐时期中国佛教宗派的形成 13级教师教育学院心理学本科班李珂2013100186 佛教自西汉末年、东汉初年传入中国后,经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酝酿和发展,到隋唐时期达到了鼎盛时期。由于唐代独特的社会人文背景为佛教发展提供了“前无古人”的契机,使其很快风靡于社会的各个阶层,不再局限于贵族和士大夫阶层,并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亦达到了它的辉煌。 既然谈到我国佛教宗派在隋唐时期的发展,那就先来谈一下佛教在隋唐时期发展到辉煌程度的原因。其一隋文帝自幼长在佛寺,自然就对佛教有特殊的感情。他认为“我兴由佛法”,所以一生热心兴办佛教事业。在隋朝两代帝王支持下,隋代佛寺有3985所,僧尼236,200人,并形成了天台宗、三论宗和三阶教等宗派。其二唐代大多数帝王自觉扶植佛教。唐太宗虽讲“至于佛教,非意所遵”,表明他个人并不信仰佛教,但他非常重视利用佛教维护自己的统治,特别积极支持玄奘的译经事业。武则天利用佛教为自己改唐建周造舆论,诏令“释教宜在道法之上,瑙服处黄冠之前”,抬高了佛教在三教中的地位。到唐玄宗时,佛教相继形成了法相、律宗、净土、华严、禅宗和密宗等宗派。其三唐代社会各阶层举办诸种法会有流行之势,有些佛教礼仪是印度佛教或西域佛教所没有的。随着佛教在民间的传播,中唐以后出现专为俗人讲经的活动——“俗讲”。另外,还有民间的传教资料——“变文”不断增加。其实,我认为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一个原因是隋朝统一全国,南北两地社会的发展渐趋一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沟通。于是佛教南北各家师说也逐渐出现了综合调和、融会贯通的趋势。这就为建立融摄各家之长的佛教宗派提供了条件。同时,原来的佛教学派在安定的社会里有可

禅宗文化

禅宗文化 收藏打印关闭字体:[大 宜春,古属袁州、瑞州、临江、南昌四府,今辖袁州、樟树、丰城、高安、靖安、奉新、上高、宜丰、铜鼓、万载三市六县一区。宜春悠久历史耀古烁今,众多人杰灿若星辰。宜春城有2200多年的历史,为历代州府首邑。千古名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所指其人其物均出自宜春。宜春的钟灵毓秀,蕴藏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尤以唐宋以来,佛教禅宗文化在宜春这片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北宋诗人黄庭坚在一首诗中写了段见闻:“我穿高安过萍乡,七十二渡绕羊肠。水边林下逢纳子,南北东西古道场。”描绘了古宜春一派梵天佛国的景象。现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靖安宝峰寺方丈一诚大师欣然题笔“宜春是禅宗圣地”。 称宜春为禅宗圣地,是因为宜春这块版图上,集中闪烁着许多决定禅宗发展走向的亮点。一般认为,确定禅宗教义的是六祖慧能,大兴禅宗道场的是马祖道一,始创禅宗戒律的是百丈怀海。这三位祖师中,马祖舍利塔在靖安宝峰寺,怀海归真于奉新百丈山,其灵骨均安葬在今宜春市境内。而禅宗真正的创始人慧能,志载也曾结茅靖安山中,其地后辟为禅院,寺名亦以慧能弘法之地“曹溪”而命之。 禅宗发展到“一花开五叶”时,进入了极盛期。所谓“五叶”,即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大宗派。后来临济宗下派生出杨歧、黄龙两宗,故曰“五家七宗”。史称“江右奥区”的宜春市,为禅宗各家的孕育繁衍、成长壮大提供了一块充满生机的沃土。 禅宗五家中,沩仰、临济、曹洞三宗出现于晚唐。临济宗萌芽于宜丰黄檗,曹洞宗扬穗于宜丰洞山,沩仰宗结果于袁州仰山。沩山灵祐先于奉新百丈山师从怀海,后迁湖南沩山,其弟子慧寂徙居宜春仰山,别创禅宗一派,是曰“沩仰宗”。黄檗希运亦于百丈山师从怀海,后居宜丰黄檗。其弟子义玄远赴河北临济院,又创禅宗一派,是曰“临济宗”。曹洞宗创始人良价,系云岩昙晟的弟子,昙晟亦师从怀海二十年。良价云游至宜丰洞山,又创禅宗一派,是曰“曹洞宗”。 禅宗五家中,云门、法眼二宗出现于五代。两宗虽不发祥于宜春,但其法嗣们却都相中了宜春这块风水宝地以振宗风。云门始祖文偃一传弟子道谦禅师出居靖安宝峰,法济禅师出居宜丰黄檗,清禀禅师出居宜丰洞山。法眼始

禅宗的内涵及其实践

禅宗的内涵及其实践 湛如法师 今天我跟大家一起讨论《禅宗的内涵及其实践》。我个人对禅宗没有什么体会,仅仅是在学习当中翻阅了一些文献,想借这个机会跟大家一起交流。我准备分八个题目来谈这个问题。 禅宗,尤其是唐、五代以后,一直是中国佛教的主流。唐武宗灭佛以后,中国佛教最具特色且能起主导作用的,就是祖宗。为什么祖宗这一山林佛教,最后能取代贵族佛教的唯识宗、天台宗和华严宗的地位呢?原因比较多。我认为,禅宗的生命力之所以这样顽强,应该跟它的理论、实践和教育方法以及弘扬范围有关系。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证实这样一个事实:物质无论如何丰富,科技无论如何发达,都不能够填补人类的精神荒原与生命的空虚。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说,有来自客观的:过份的机械化,使人沦为机械的奴隶;也有主观的:人们不思进取,失去自我,尤其是那些甘心沦为物质奴隶的人,他们很难有心思去观照自心,反省自已,净化自已,完善自已。而禅宗则能运用它的活泼教理,针对时弊,就病施方。所以作为山林佛教的禅宗,比贵族佛教、都市佛教更能适应社会。比如会昌法难,唐武宗灭佛,被摧毁得最严重的应该是贵族佛教。因为贵族佛教最大的弱点就是对帝王、贵族、士大夫过份依赖。而禅宗不然,它没有固定的寺庙,禅宗的大师们都是衣钵寄生涯,随缘度岁华。在这是山都有庙的遍地开花式的发展中,禅宗已深深地扎根、渗透到民间的各个角落。在北方佛教走向衰微的时候,禅宗又以卷土重来的之势,重在北方,甚至整个中华大地上大放民彩。一直到宋代的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的繁荣局面都有着必然的联系。 禅宗的主要理论是什么?核心思想又是什么?太虚大师说:中国佛教的特色在于禅。因为禅宗能改变这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社会风气,禅能塑造独立

佛学与人生

佛学与人生 ■主讲人:王雷泉 佛学自印度传入中国以来经历过长久年月累积。近日,由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主办的“人文智慧”系列讲座特邀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王雷泉来帮助大家系统全面地了解佛教及佛学。在王雷泉教授的引领下,我们将获得对中国佛学更深一层次的了解,从而进一步感受中国佛学的圆融精神,以达到进退自如的人生境界。深入经典,使我们得以学习佛学智慧,体味“觉悟”,感触“顿悟”,重新认知生命与死亡,捕捉信仰的深意。 王雷泉: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上海宗教学会副会长,中国宗教学会理事。 主要著译:《摩诃止观释译》、《中国大陆宗教文章索引》、《中国学术名著提要·宗教卷》、《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宗教卷》、《禅与西方思想》、《禅宗与精神分析》、《中国佛教的复兴》等,目前主持编撰《佛教名篇鉴赏辞典》。 所谓和谐,本来就是佛教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对佛教来说,造成不和谐的根源在于人内心的污染,所以佛教有“六和敬”的思想,即人心和善、家庭和乐、人际和顺、社会和睦、文明和谐、世界和平,大大吸取了佛教思想里的精华。 所谓“从心开始”,有三个方面:心净国土净,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心安众生安,解决人与社会的关系;心平天下平,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虽然从最本源的方面讲,心与物一元不二,但从道德实践层面来讲,心起关键作用,是我们生命升堕的枢纽,而我们心的崇高和堕落,决定世界的清静和污染。就环境的污染而言,就是因为人的心地肮脏而造成的,只有克制我们的贪婪之心和短期行为,我们才可以真正把这个世界变成清静的国土。 关于佛教、禅、悟、人生、圣 我想先对佛教、禅、悟、人生、圣这五个概念作一简短说明。 我们都知道,“佛教”是一个觉悟的宗教,它来自佛内心的觉悟,这是我们对佛教定义的理解。“佛陀”的梵文意思就是觉悟者,他把自己觉悟到的境界,用我们听得懂的语言和文字加以言说,并通过佛弟子们去传承和弘扬,这就是佛法。对佛法的学习和实践,就是佛学。在社会中结成一定组织形式推广佛法,就是佛教,即包括经典、仪式、习惯、教团组织等组成部分的广义上的宗教。 “禅”是一种宗教修行方法,也是中国佛教一个派别禅宗的意思。但是禅又跳出宗教的范畴,成为一种活泼的、能够自由开放人的心灵的教学方法和生活态度。所以历来为各个时代

禅宗思想与日本家具设计

禅宗思想与日本家具设计 Zen Thought and Japanese Furniture Design ■匡富春1 吴智慧2 Kuang Fuchun1 & Wu Zhihui2 (1.2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南京 210037) 摘 要:禅宗思想自镰仓时代传入日本,对日本的家具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一种空灵、清淡、静谧的意境。本文探讨了禅宗思想在日本发展过程中,逐渐渗透到美学、建筑、文化等领域,成为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对日本传统与近现代家具设计的比较,进一步分析了禅宗思想在日本家具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最终得出了禅宗思想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启示。 关键词:禅宗;禅宗美学;日本家具设计;日本文化 中图分类号:TS664.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260(2012)04-0011-03 Abstract: Since Zen thought spread to Japan in the Kamakura period, it has had an important effect on Japanese furniture design and formed an artistic conception of spaciousness, insipidness and silenc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d Zen thought gradually in? ltrates into the areas of aesthetics, architecture and culture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Japanese culture in its development progress, analyzed the success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Zen in Japanese furniture design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raditional and contemporary furniture design, ? nally concluded the enlightenment of Zen thought for modern furniture design . KeyWords: Zen; Zen Aesthetic; Japanese Furniture Design; Japanese Culture 1禅宗思想概述 1.1禅宗思想的起源 佛教诞生于古印度,公元67年左右传入中国。在其发展过程中,佛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不仅将天竺佛国绳床等高坐家具传入汉土,使中国的生活形态逐渐由低姿转向高坐;而且还与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禅宗。 作为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禅宗,其原形在释迦牟尼时代就有,主要指僧人和佛教徒“结跏跌坐”的修炼方式,这种闭目沉思的修炼方式也被称作“坐禅”。希望修炼者通过坐禅的形式安静而止息杂虑,将精神集中于一处,获得清净寂定的心境,久而久之达到“静心思虑”的一种状态。在佛教里,一般将这种状态称为“禅定”。但是与佛教最初“禅”的内涵相比较,以“禅”命宗的中国禅宗其内涵已不是单指这种僧人“四禅入定”的修炼方式,而是将“禅”视为众生之本性。[1] 禅宗与天台、华严等以精通佛法为教义的宗派相比,有所不同。首先,禅宗自始至终就带有强烈的批判性,它颠覆教条,排斥对于神和经典的崇拜,甚至于“毁佛骂祖”;其次,禅宗将“心性论”作为成佛的基础,提倡的“自性体悟”的修炼方式与传统的诵读经文的修炼方式相比,扩大了修炼方式的范围,其认为应该随时在生活中感悟心性,追求精神的自由与心灵的安宁。第三,禅宗强调修炼者思想的“顿悟”,讲求“顿”与“悟”的双重境界。因此,禅宗正是由于具有这种不断创新的能力才使得其能够不断发展,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2禅宗思想在日本的发展 中日之间隔海相望,早在奈良时代(公 元前710-公元前784年),中国的部分禅宗思想 已经传至日本,但由于受到日本旧佛统治的打 压,始终作为附宗、寓宗的形态而存在,未能 形成独立的宗派。随着镰仓时代(公元1192- 1333年)日本否定繁琐教学,注重内心信仰潮 流的出现,旧佛逐渐丧失了统治地位,禅宗凭 借其所提倡“不立文字,自性体悟,见性成佛” 这种简单易行的修行方式,在日本广泛传播。 与此同时,从中国求法归来的僧人荣西和道 元也将中国临济宗和曹洞宗传入日本,形成了 日本禅宗的两个宗派。在此后的数百年中,自 身体系逐渐完备的禅宗思想也由各个宗派不 断传入日本,与日本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 新的“日本禅”。禅宗佛教这种新的形式不仅 吸引了日本的武士阶层,成为武士们简朴的象 征;而且并对日本的美学思想、茶道、绘画、建 筑等诸多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说禅即是 日本的灵魂。[2] 禅宗思想之所以能够在日本得到迅速的 发展,这与其思想与日本独特的客观环境和 民族心理密不可分。首先,禅宗主张“坐禅”这 种简单易行的修炼方式与日本跪坐式的生活 方式相似,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其次,禅宗所 提倡“不立文字”、“不设言句”的修炼方式与 佛教晦涩难懂的经文相比,更能够被普通百 姓所理解;第三,禅宗主张通过坐禅的方式来 达到“静心思虑”的心境,获得人与自然相互 融合的境界,这与日本本土神道教的"天人合 一“观有共通之处;第四,禅宗思想在日本化 过程中,与日本“茶道”、“花道”等“道”的形 式相互融合,将禅宗思想渗透到了百姓的日常 生活当中。 1.3禅宗美学与日本美学 禅宗的美学思想是随着禅宗的起源与发 展而形成的一种审美经验,其重视人性内在 的纯净之美,追求人与外在自然的和谐之美, 崇尚存在的空灵之美。禅宗美学的出现不仅 对魏晋以后中国士人的审美心理与艺术创作 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标志着诞生于儒家美学、 道家美学的中国美学思想逐渐走向一种将审 美活动与自由之为完全等同起来的成熟阶段; 而且随着其在日本的广泛传播,也逐渐使日本 美学呈现出一种返璞归真的趋势,即在佛教 和中国唐代的家具、建筑影响下形成的繁复 奢华,浓艳辉煌的审美观逐渐回到远古时期 的素简清淡,崇尚自然。并最终形成了一种幽 寂、深邃、玄奥、清淡、静谧和伤感的美学思 想。[3] 在禅宗美学这种追求“清淡、静谧”的 影响下,日本的建筑、家具、景观等领域也逐 渐开始追求一种素简、淡泊,排斥奢华浓艳的 精神内涵。例如,独具特色的日本枯山水景观 设计就深刻体现了禅宗美学思想的精髓所在 (图1)。这种常见于静谧、深邃禅宗寺院中的 微缩式景观与传统景观的造园方式相比,其 摒弃所有诸如喷泉、植物等动态景观的基本 元素,转而以岩石、白沙和苔藓等静止不变的 元素,通过象征的设计手法突出了自然与生命 主体,营造出一种自然、空灵、伤感的静止景 观氛围。一座小小的庭院仿佛有种使时间瞬 刻凝固的力量,使人们不由自主的产生“无欲 而凝噎”的伤感。[4] F+ID 2012/04 家具与室内装饰 DOI:10.16771/https://www.wendangku.net/doc/a74577618.html,43-1247/ts.2012.04.035 11

大鹏金翅鸟在佛教各派别中的地位及传说

大鹏金翅鸟在佛教各派别中的地位及传说 大鹏金翅鸟大鹏金翅鸟又叫迦楼罗鸟(梵语garuda ),又作妙翅鸟、项瘿鸟。为印度教毗湿奴神所跨乘。于佛教中,为八部众之一,翅翮金色,两翼广三三六万里,住于须弥山下层。迦楼罗之形像有多种,印度山琦遗迹中之迦楼罗仅为单纯之鸟形,然传于后世之形像则大多为头翼爪嘴如鹫,身体及四肢如人类,面白翼赤,身体金色。在藏传佛教中大鹏金翅鸟是殊胜的本尊之一,本尊大鹏金翅鸟是一切智慧忿怒的部主,也是成办事业、降伏阴邪土地神祇及各种蛇妖病的锐利武器。大鹏金翅鸟是三世诸佛智慧与方便的显现,密宗中任何愤怒本尊的顶上空中皆有此大鹏金翅鸟飞翔,显宗中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印度金刚座证道时,具六种庄严,其中顶饰庄严即此大鹏鸟,象征弘法利生事业的胜利。独尊大鹏金翅鸟造像稀少,但在佛造像的背光装饰中常能见到,选编几张相关造像,唐卡图片,供大家鉴赏印度教按照印度教的神话传说,迦楼罗是大神毗湿奴的坐骑,属次级神,据说展翼有336万里,遮天蔽日,其羽毛呈五彩。形鸢或鹰。传说迦楼罗乃太阳神苏利耶的御者阿卢那之弟。迦楼罗之母受其夫的另一个妻室和其子众蛇的奴役。众蛇要求迦楼罗为他们取来长生不老的甘露作为释放其母的条件。在东南亚,迦楼罗是忠心的象征。佛教按照《妙法莲华经》等佛经的说法,迦

楼罗是护持佛的天龙八部之一,有种种庄严宝像,金身,头生如意珠,鸣声悲苦,每天吞食一条龙王和五百条毒龙,随着体内毒气聚集,迦楼罗最后无法进食,上下翻飞七次后,飞往金刚轮山,毒气发作,全身自焚,只剩一个纯青琉璃心。天下有无数迦楼罗,由威德、大身、大满、如意四大迦楼罗王统领。同时,迦楼罗也是观世音化身之一。藏传佛教在密宗的体系中,迦楼罗(藏语:khyung)是五方佛中北方羯摩不空成就佛的坐骑,人面鸟身,寓意法王摄引一切,无不归附者白族传说中国西南的白族将迦楼罗崇拜和本族的金鸡 崇拜结合在一起,作为自己的图腾之一,并为镇水患之神。一般来说,迦楼罗以人面鸟身、鸟面人身或全鸟身形像出现。人面鸟身形其身肚脐以上如天王形,只有嘴如鹰喙,绿色,面呈忿怒形,露牙齿。肚脐以下是鹰的形象。头戴尖顶宝冠,双发披肩,身披璎珞天衣,手戴环钏,通身金色。身后两翅红色,向外展开,其尾下垂,散开。泰国国徽上的迦楼罗就是此形象。鸟面人身形在中国中原地区的佛教寺庙中,迦楼罗常常以观世音化身之一的身份,出现在供奉观音的圆通宝殿中,全身白袍,人形,唯面部尖喙,仍是鹰形。全鸟形在中国西南地区,迦楼罗往往以金鸡形象出现,立于塔顶。另外,印度尼西亚也以迦楼罗为国徽,也是全鸟形象。发展起源迦楼罗是古代世界性的巨鸟崇拜在印度地区的体现,如古埃及的长生鸟、起于两河流域而后流传于西方世界的狮鹫

佛教禅宗的南北宗

佛教禅宗的南北宗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非是台,本来就虚无一物,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首先说一下这首诗的出处 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弘忍大师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弟子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弟子神秀大师。神秀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弘忍渐渐的老去,于是他要在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所以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畿子(有禅意的诗),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这时神秀很想继承衣钵,但又怕因为出于继承衣钵的目的而去做这个畿子,违法了佛家的无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来,在院墙上写了一首畿子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畿子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而这种理解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当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这个畿子的时候,都说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时候,弘忍看到了以后没有做任何的评价。因为他知道神秀还没有顿悟。 而这时,当庙里的和尚们都在谈论这首畿子的时候,被厨房里的一个火头僧—慧能禅师听到了。慧能当时就叫别人带他去看这个畿子,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慧能是个文盲,他不识字。他听别人说了这个畿子,当时就说这个人还没有领悟到真谛啊。于是他自己又做了一个畿子,央求别人写在了神秀的畿子的旁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这首畿子可以看出慧能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后世有人说他是十世比丘转世),他这个畿子很契合禅宗的顿悟的理念。是一种出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本土化历程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本土化历程 中国目前有四大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其中以佛教为首。佛教无论从历史影响力,还是于中国文化,中国国民的关系上,都远非其他教派可与之比拟的。可以说佛家文化已经早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长河之中,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篇文章通过回顾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探讨宗教发展规律,从而达到对佛教这一东方大教有一个更深跟全面认识的目的。 1,佛法东传,白马西来 佛教兴起于公元前五到六世纪,起源地在今尼泊尔,创始人释迦牟尼。大约在公元前后在中国流传,所谓佛法东传,白马西来。关于中国佛教起源的说法有多种,其中比较古老而最富盛名者,当推汉明帝的感梦求法说,据晋袁宏后汉书的记录:初,明帝遇见金人,长大,项有日月光,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其名曰佛,笔下所梦得无是乎!于是遣使天竺,问其道术,而图其形象焉。此一说法被视为中国佛教的起源。汉明帝十年,有印度僧人用白马驮着经书到达洛阳,在明帝的首肯下,佛教文化得以在中国传播。而当时兴建的白马寺也成为中国佛寺的雏形。其实,佛教传入中国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可能早在秦始皇时代,借着往来于西域的商人,直接或间接地接触了一些佛教的事物,至于中国人开始信仰佛教,应该是从后汉时代开始的。 时间进入到三国时期,在此期间内,佛教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北方的魏国和南方的吴国。由于曹魏建都于洛阳,所以说魏国佛教是汉代佛教的延续。在这个时期,仍有不少印度和西域的僧人来华,从事佛经的翻译工作。这些带着信仰,不远万里来华弘法的僧人大都收到了当时统治者的欢迎与支持。上层对佛教事业的肯,定必然会带动民间佛教的发展。在魏朝出现了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本土僧人——朱士行,他也是第一个到西域取经的汉人,作为求佛的先行者,他比玄奘大师早了约四百年,只可惜后来客死西域。 从汉末到三国这段时期,从中国佛教的发展来看,尚属启蒙阶段,佛教活动主要围绕译经展开,中国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佛教体系。但是,经过这数十年的发展,佛教典籍大量涌入中国内地,佛教的主旨经意也开始逐渐扩散传播,为以后佛事活动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一个宗教在一个地区的发展总需要一定的社会基础。佛教能在较短时期内形成一定的气候首先得益于统治者的欢迎与扶持,东汉某年,政治动荡,人民生活困苦,不满情绪加深。这使统治者有了危机意识,希望能通过某种手段巩固自己的统治。而佛教恰在此时出现了,佛家教义讲究忍受现世,强调因果轮回,一个忍字深深打动了统治者,他们希望自己的百姓都能忍现世之苦,以此减少反抗因素。于是,一场宗教与政治的合作开始了。再者,佛教能在当时打入社会内部,还要得益于中国思想的半真空,当时一度被扶为正统的儒家思想已极为没落,道德沦丧,风纪败坏莫此为甚。由于在乱世生活太痛苦,人们兴起出世的愿望,因此,佛教能“趁虚而入”。在这时,佛学起到的是思想工具,思想寄托的作用,因为当时佛学的不成熟,在民众的心目中其还没有上升到宗教信仰的高度。 从严格意义上讲,此时的佛教仍是天竺西域的佛教,而非中国自己的佛教。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之路,仍前路漫漫。 2,“神通类”高僧——佛图澄 西晋时的佛教活动仍以已经为主,其中最杰出的译经师是竺法护。他长居敦煌,并随师周游西域,通晓三十六种西域语言,他共译出一百五十多部三百多部经典。对佛教的贡献极大,因此被尊称为敦煌菩萨。 东晋时期中国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南方为东晋所统治,北方则有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建立的十六国统辖。这些北方的统治者,多数来自西域,同时他们也想用佛教来巩固他们的政权。并与以儒道为主流思想的汉族相抗衡。因此,他们往往大力支持佛教的发展。其中后赵的石

从禅宗看佛教的中国化

第13卷第1期2010年1月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 o u rna l o f Huna n U n i ve rs ity o f Sc i ence&Te chno l o gy(So c i a l S c i ence Ed iti o n) Vo l.13No.1 J an.2010 ■哲学研究  从禅宗看佛教的中国化① 王新婷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100094) 摘 要:佛教作为一种出世宗教,一方面因为填补了中国文化之缺而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但是,另一方面,又与带有强烈入世色彩的中国本土文化发生巨大冲突,为了生存,不得不做调整改进,禅宗就是调整的产物。禅宗主张人人皆有佛性、见性成佛;摆脱烦琐推理、主张直觉顿悟;提倡无念为宗、平常心是道,这与中国文化主干儒家提出的人性善、人人皆可成尧舜;与中国人偏爱直觉体悟的思维方式;与入世与出世相统一的中国传统人生哲学近乎一致。由此可见中国文化强大的同化力。 关键词:禅宗;佛教; 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35(2010)01-0054-04 自三国至魏晋南北朝,中国社会长期陷于动荡不安,民不聊生,朝不保夕,就连豪门士族也常常觉得世事多变,岁月无常。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中国固有的诸子百家由于缺乏宗教情怀或曰终极关怀,无法贴近民众。此时,作为一种外来文化的佛教,因其教义提倡“人世皆苦”“诸行无常”以及其独特的解脱之道和缜密的逻辑思辨力量,引起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共鸣和喜好,从而导致佛教在中国迅速发展。但是,另一方面,佛教也与强大的中国本土文化发生了冲突,不得不做些调整,禅宗就是调整的产物。 一 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冲突 佛教在中国传播时,与中国文化尤其是主干儒家思想在很多方面发生了冲突。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从人生观来看,佛教从无常、无我的基本教义出发,认为人生充满了痛苦。佛教的基本教义就是围绕着关于人生是苦,以及如何才能解脱这一问题而展开的。佛教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要彻底解脱人生种种痛苦,必须按佛教教义的要求,放弃世俗生活,追求宗教修行。与佛教人生观不同,中国传统思想则往往以豁达乐观的态度及积极进取的精神来看待人生。《易?乾?象》中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来对待人生,对待生活,正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不折不挠,与自然与社会顽强奋斗精神的概括。儒家思想中虽然有重天命的一面,但更多的是“敬天命而尽人事”。孔子本人周游列国四处碰壁,但却“知其不可而为之”,表现了一种悲壮、顽强的精神。老庄思想虽主张无为不争,但更多表现的是对世俗名利的超越洒脱,并不是彻底的出世。 从道德理想来看,佛教追求精神解脱,追求寂然不动。这种目标是个人的精神解脱,是以放弃现实生活为代价的。中国传统儒家所追求的道德理想是成圣贤君子。何谓圣贤君子?儒家认为是才智道德极高者,而且这种极高的道德修养必须与齐家治国平天下联系起来。《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以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儒家把个人的道德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与佛教提倡的个人修行出家,得道解脱大不相同。 在道德修行和道德规范方面,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也有许多不同:第一,古代印度各宗教流行乞食制,它们认为肉体是欲望和罪恶的产物和载体,是精神的枷锁,因此肉体的苦行有利于精神的修炼。人的物质生活,应当越简单越好,而乞食正是 45①收稿日期:2009-10-21 作者简介:王新婷(1962-),女,河北安国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国传统文化。

佛教有几个宗派

佛教有几个宗派 中国佛教,共有十三宗之多了,其中除了成实与俱舍两宗属于小乘佛教,此外都是大乘佛教。 后来,由于各宗的相摄相抗,十三宗仅剩下了十宗,涅盘宗归入天台宗,地论宗归入华严宗,摄论宗归入法相宗。现在且把大小乘各宗与空有的关系,列表如下: 佛教 ㈠小乘 ⑴成实宗─────空宗 ⑵俱舍宗─────有宗 ㈡大乘 ⑶三论宗(涅盘)─空宗 ⑷天台宗(摄论)─空宗 ⑸唯识宗(地论)─空宗 ⑸华严宗─────有宗 ⑹南山───空宗.有宗 ⑺净土宗─────有宗 ⑻禅宗──────空宗 ⑼密宗───空宗.有宗 喜喜回答采纳率:46.8%2009-05-28 10:37 佛教在印度,小乘有上座、大众二十部派争执;大乘有中观、瑜伽空、有二宗。佛教传入中国后,起初没有区分大小乘经典,立宗立派也没有区别,成型的有:律宗、成实宗、俱舍宗、三论宗、涅般宗、地论宗、禅宗、摄论宗、天台宗、净宗、唯识宗、华严宗、密宗这十三宗派。这十三宗中,涅般宗归入天台宗;地论宗归入华严宗;摄论宗归入唯识宗。流传迄今者,实唯十宗。后来科判这十宗中的俱舍宗、成实宗列属小乘经典。故中土大乘宗派中,有影响的、现今仍流

行的实属八大宗派: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律宗、禅宗、净土宗。密宗。 寻觅的豹子回答采纳率:30.9%2009-05-28 10:38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最初没有宗派的门户之见,后来由于翻译事业的逐渐鼎盛,佛典的大量译成,以及佛教思想家对于佛法的分类判摄,才有宗派的出现。 ┌—成实宗—————————空宗 │ ┌—小乘—┤ │ │ │ └—俱舍宗—————————有宗 │ │ │ ┌—三论宗(涅盘)—————空宗 佛教—┤ │ 巢 │ │ 天台宗(摄论)—————空宗 │ 巢│ │ │ 唯识宗(地论)—————空宗 │ │ │ │ 华严宗—————————有宗 └—大乘—┤ │ 南山宗—————————空宗.有宗 │ │ 净土宗—————————有宗 │ │ 禅宗——————————空宗 │ └—密宗——————————空宗.有宗 参考资料: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74577618.html,/%BA%AE%CC%B6%C7%EF%CF%A6/blog/item/6d00a30e1b6996 e736d122a1.html 匿名回答采纳率:12.8%2009-05-28 10:47 中国佛教十个宗派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