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点画小蝌蚪

点画小蝌蚪

点画小蝌蚪
点画小蝌蚪

点画小蝌蚪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压印,添画波浪线小尾巴,并能利用添画尾巴画出不同方向游动的小蝌蚪。

2.培养细致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能力。

活动重难点:

添画波浪线小尾巴,并能利用添画尾巴表现出不同方向游的小蝌蚪。

活动准备:棉花,色盘,棉签,抹布,PPT,轻音乐,有荷叶画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猜谜语

身体大,尾巴细,穿黑衣,游来游去在水里。这是什么动物?(蝌蚪)

(二)了解蝌蚪外形,认识波浪线,了解不同方向的蝌蚪特点。

(出示蝌蚪PPT图片)

师问:你们看到的可都是什么样子的?

幼:黑的,有尾巴的。。。。。。

师总结:蝌蚪的身体圆圆胖胖的,后面还有一根小尾巴。师问:蝌蚪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仔细观察)

①幼:短短的

师:真棒,观察的真仔细,是短短的。

②生:直直的。

师:一直都是直直的吗?

生:是

师:那我们再看一次,仔细观察哟。

师:它游起来的时候还是直直的吗?是什么样子的?

幼:弯弯的。。。。

师讲解:弯弯的这条线叫波浪线。叫什么?波浪线。

我们一起来看看波浪线吧(出示波浪线图片)小手拿出来画一画波浪线,像波浪一样,弯弯的,从下往上,再下来。(做手势表示)

③再看看图片,他们游的方向是一样的吗?

师:老师这里有两只可爱的小蝌蚪,放PPT。

指着其中一只:他是往哪个方向游的?

生:往上。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头朝上。

师:尾巴呢?

生:尾巴朝下。

师:所以尾巴朝下蝌蚪往(上)游。

(朝下游蝌蚪同理)

师总结:所以小蝌蚪有的方向和小蝌蚪尾巴的方向是相反的。(三)讲材料。

小朋友看看老师前面有些什么东西

幼儿:颜料,抹布,纸,棉签。

师:老师想变出小蝌蚪在我的池塘里,小朋友们想一想要用这些工具怎样变呢?

幼儿:。。。。。。。。

(四)教师示范

师:我们用手指蘸色的方法来画小蝌蚪的身子,再用棉签为他添上小尾巴。

先用手指轻轻蘸一点颜色点画在纸上,一个小蝌蚪的身体就出来了,然后用棉签为他添上短短的波浪形的小尾巴,不要太长。这样一只可爱的小蝌蚪就画成了。

师:李老师想让蝌蚪往上游就把尾巴画在下面,想让蝌蚪往下游就把尾巴添在上面。

提问:我先用手指画的什么?又用棉签添画的什么?(五)请小朋友上前示范

点画完小蝌蚪脑袋后问:小朋友的手指脏了怎么办?引导幼儿学会在抹布上擦一擦。

师:你希望你的小蝌蚪往哪个方向游啊?那么应该怎么添画尾巴呢?

师:这个小朋友画得又好又干净,知道点画完身体后用抹布

把手擦干净了再添画尾巴。下面看看哪个小朋友画得又好又干净。

(六)幼儿作画(放轻音乐)

①画不同方向的蝌蚪。

②点画后用抹布把手擦干净了再添画尾巴。

小蝌蚪

20、小蝌蚪 一、教学要求 1、认识15个生字,其中会写“养、成、呢、怎、压、淡、甩”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 3、体会孩子们对小蝌蚪的喜爱,善待小动物。 二、重点难点 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背诵课文 2、课文从哪些方面表现了孩子们喜爱小蝌蚪。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个谜语,大家猜猜,看谁最厉害:身子像个小逗 点,摇着一根小尾巴,从小就会吃孑孓,长大吃虫叫呱呱(师可提前将谜 语写到小黑板上)。生:小蝌蚪。师:正确,老师再问,你是从哪里猜出 来是小蝌蚪的呢?同学们都很棒,看样子都见过小蝌蚪哦。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一篇新课文《小蝌蚪》。请同学们伸出你的右手,跟着老师一起写(板 书课题),朗读课题。 (二)、新授: 1、自读课文。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08面,老师布置个任务给大家, 看谁能又快又好的完成,请小朋友们听清楚老师的任务:课文总共分为 几个自然段?(8个自然段)带着这个问题,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师: 哪位同学可以告诉老师,全文分为多少个自然段?生:举手回答问题。 师:及时表扬。 2、师:现在老师请每个小组,一个小组朗读一段,比比谁读的最棒。生: 各小组依次朗读课文。(朗读过程中,师逐一进行点评,朗读完毕之后,进行朗读小结,注重表扬朗读好的,提醒预习的重要性) 3、师:现在大家看到语文书后面的生字,大家都做好预习了吗?生:做好 了。师:那么老师请一位小老师将生字朗读一遍,其他人注意听他有没 有读正确。(假如都读对了,就及时表扬)好,我们大家再来齐读一遍。 4、师:接下来,我们来学习这些生字。老师会请小老师说,看看你想教大 家写哪个字?有组词吗?有造句吗?(中间变现棒的可以及时表扬) “养”:部首羊,左上右包围结构,注意撇的书写; “成”:先写横再写撇,注意撇不能写太斜; “呢”:右下是匕不是七;可提醒学生口字旁的字与说有关。 “甩”:第一画是竖撇不是竖,最后一笔要弯出来些,“甩”与“用” 给大家区分下; “怎”的上面要写长些; “压”:注意右下有一点;

小蝌蚪的成长教学设计 (5)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小蝌蚪的成长 教学内容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53-55页。 教学目标 1.借助数线和计数器,进一步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多位数减法的计算道理,并能正确计算。 2.经历把连续退位减法转化成不退位减法的过程,体验转化的思想。 3. 引导学生通过反思计算中的常见错误,养成认真、有条理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及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计数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训练 用竖式计算:587-129= 427+138=

让学生说一说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二、创设情景,预习交流 1.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吗?小蝌蚪要变成青蛙得经历很长一段时间。说一说你对青蛙有哪些了解呢? 课件出示情景图。 在100只蝌蚪中,一般只有20只左右会变成青蛙。我们要保护这些保卫庄稼的小卫士。 2. 提问:通过预习你有哪些收获? 3. 小组内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筛选出共同的问题。 三、动手实践,合作探究 问题一:东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1. 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2. 小组内交流算法,派组员汇报。 (1)用数线的方法 (把减数89想成80和9,先用被减数412减去80等于332,再用

332减去9等于323。) (2)用计数器 (在计数器上先拨412,从个位减起,个位上的2减9不够减,十位上借“1”当10,到个位上是12减9等于3,十位上1个也没有了,从百位借“1”当10,10减8等于2,百位上4借1还剩3,所以等于323。) (3)用竖式计算 (个位上的2减9不够减,从十位上借1当10,12减9等于3,十位上还剩0,从百位上借1当10,10减8等于2,百位上还剩3,所以等于323。) 3. 提问:个位上2减9不够减时,你们是怎样解决的?百位上为什么不是4? 4. 板书:412-89=323(只) 5. 提问:笔算三位数退位减法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借1当10。 四、自主学习,展示交流 问题二:西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小蝌蚪》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小蝌蚪》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美术活动《小蝌蚪》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学习用手指点画的方法进行绘画,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美术活动课,快来看看《小蝌蚪》教案吧。 活动设计背景: 为了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使他们更加了解小蝌蚪的特征,让幼儿先观察蝌蚪,再进行点化小蝌蚪。通过这一实践活动,使他们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喜爱美术。培养和提高幼儿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2.学习用手指点画的方法进行绘画。 3.培养幼儿良好的美术常规。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手指点画的方法。 难点:有创意的安排画面。 活动准备: 1.一盆小蝌蚪、示范画。 2.各种颜色的颜料、盘子、白纸。

活动过程: 1.认识小蝌蚪:出示小蝌蚪,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说一说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2.游戏:组织幼儿模仿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 3.手指点画小蝌蚪: (1)出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有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2)老师示范点画方法:先用手指蘸一些黑色颜料,在白纸上点一个圆就是小蝌蚪的身体,再蘸一些黑色颜料添画小蝌蚪的尾巴,示范添画各种不同形态的尾巴并使画出的小蝌蚪向不同的方向游,最后示范添画水草。 (3)幼儿尝试用手指点画小蝌蚪,老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颜料不要蘸的太多,小心弄脏衣服、画纸或桌面,同时鼓励幼儿添画水草、小鱼等。 4.绘画结束:组织幼儿课后整理,养成幼儿良好的美术常规。 5.分享评价:组织幼儿展示绘画作品,交流欣赏。 教学反思: 1.这节美工课,我在备课过程中,自己经过深思熟虑,依照《纲要》中的有关教学理论,深入了解了幼儿的认知能力,我感觉到这节课切合幼儿实际,能通过教师的引导,会大大激发幼儿的兴趣。 2.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容易理解,留给幼儿适当的空间。让幼儿通过观察,模仿做游戏,动手点画《小蝌蚪》以及展示幼儿绘画作品。小朋友学会了用手点画《小蝌蚪》,小朋友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了解了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美术常规。 (1)幼儿这节课的兴趣浓厚,积极的用手指点画《小蝌蚪》,小朋友在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小蝌蚪(4)_湘美版(2018秋)

《小蝌蚪》教学设计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教材分析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本课是湘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

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十课,这一节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绘画表现能力的科目。教材图片清新、生动、情境感强,以一群可爱的小蝌蚪们排队出发开始充满快乐的冒险之旅来展开故事,引导学生在这一特定的情景中思考、想象,创造性地参与绘画和学习。以连环画的形式开展故事的同时,有针对性的让学生体会并认识在绘画中多个点状相似的形疏密排列、组合可构成美观有趣的图画。使得学生在充满童趣的故事和绘画技能培养的过程中,表达源自故事和绘画带来的快乐。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活泼可爱,思维独特,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地表现画面。本课以学生亲切、熟悉的小蝌蚪为题材,巧妙地向学生渗透了相似形的组合随意而有趣、多样和多变的绘画基础知识,同时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独创思维,让学生能够自信、大胆、自由地通过美术形式表达想法与感情。 教学目标 1、能认识了解小动物的外形特征,运用绘画形式进行创造表现;能做到将简单的相似形排列组合成一定形式美的画面。 2、能根据特定情景推理思考,在绘画中自如的表达自己的想象,养成良

中班美术活动小蝌蚪教案反思

中班美术活动小蝌蚪教案反思 中班美术活动小蝌蚪教案反思中班美术活动小蝌蚪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背景,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学习用手指点画小蝌蚪的方法,发展观察力以及大胆作画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美术活动课,快来看看小蝌蚪教案吧。 一、活动背景(设计意图): 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我们经常会在这时利用美丽的春景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比如带幼儿春游、布置自然角等。一天班上有位幼儿带来了许多小蝌蚪,我将它们安置在自然角中,孩子们很好奇地围着小蝌蚪,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有的说: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呀?有的说:小蝌蚪黑乎乎圆圆的真可爱后来有位幼儿告诉大家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可其他孩子不相信。他们很奇怪小蝌蚪没有大眼睛、绿衣裳也没有四条腿怎么会是青蛙呢?于是我给他们讲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使他们知道了青蛙确实是小蝌蚪的妈妈以及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这以后班上的孩子只要一有空就去自然角看看小蝌蚪有没有变化。看到孩子们对小蝌蚪这么感兴趣,我就思考让幼儿用美术手段来表现他们喜爱的小蝌蚪。小班幼儿由于才开始接触美术,他们更多是利用画笔来表现他们的感受。为了让幼儿了解除了用笔可以表现自已的生活体验以外,还可以借助很多工具来表现,如幼儿最熟悉的身体器官。因此我选择了幼儿的身体器官---手指来作为绘画工具,设计了这节手指画---《小蝌蚪》的美术活动,从而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点画小蝌蚪的方法。 2、发展观察力以及大胆作画能力。 3、提高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投影仪、明胶片、彩色照相透明水彩 2、黑色水粉颜料、餐巾纸、图画纸、青蛙图案、头饰 (三)活动过程

小蝌蚪原文级教学过程

1. 暖和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柳树长出了绿色的叶子。 2. 青蛙妈妈在泥洞里睡了一个冬天,也醒来了。她从泥洞里慢慢地爬出来,伸了伸腿,扑通一声,跳进池塘里,在碧绿的水草上,生下了许多黑黑的、圆圆的卵。 3. 春风吹着,阳光照着,池塘里的水越来越暖和了,青蛙妈妈生下的卵,慢慢地活动起来,变成一群大脑袋、长尾巴的小蝌蚪。 4. 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非常快乐。 5.有一天,鸭妈妈带着小鸭子到池塘来游水。小鸭子跟在妈妈后面,嘎嘎嘎叫着。小蝌蚪看见了,就想起了自己的妈妈。 6.他们你问我,我问你:“我们的妈妈在哪里呢?”可是谁也不知道。 7. 他们一齐游到鸭妈妈身边,问:“鸭妈妈,鸭妈妈,您看见过我们的妈妈吗?您告诉我们,她在哪里?” 8. 鸭妈妈亲热地回答说:“看见过。你们的妈妈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阔又大。好孩子,你们到前面去找吧!” 9.“谢谢您,鸭妈妈!”小蝌蚪高高兴兴地向前面游去。 10.一条大金鱼游过来了,小蝌蚪看见大金鱼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阔又大。他们想:一定是妈妈来了,就追上去喊:“妈妈!妈妈!” 11.大金鱼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金鱼的妈妈。你们的妈妈肚皮是白的,好孩子,你们去找吧!” 12.“谢谢您!金鱼妈妈!”小蝌蚪又向前面游去。 13.一只大螃蟹从对面游了过来。小蝌蚪看见螃蟹的肚皮是白的,就迎上去大声叫:“妈妈!妈妈!” 14.螃蟹摆着两只大钳子,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只有四条腿,你们看我有几条腿呀?” 15.小蝌蚪一数,螃富有八条腿,就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呀,我们认错了。” 16. 一只大乌龟在水里慢慢地游着,后面跟着一只小乌龟。小蝌蚪游到大乌龟跟前,仔细数着大乌龟的腿:“一条,两条,三条,四条。四条腿!四条腿!这回可找到妈妈啦!” 17.小乌龟一听,急忙爬到大乌龟的背上,昂着头说:“你们认错啦,她是我的妈妈。” 18. 大乌龟笑着说:“你们的妈妈穿着好看的绿衣裳,唱起歌来‘呱呱呱’,走起路来一蹦一跳。好孩子,快去找她吧!” 19.“谢谢您,乌龟妈妈。”小蝌蚪再向前面游过去。 20. 小蝌蚪游呀游呀,游到池塘边,看见一只青蛙,坐在圆圆的荷叶上“呱呱呱”地唱歌。 21.小蝌蚪游过去,小声地问:“请问您:您看见我们的妈妈吗?她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阔又大,四条腿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的,白白的肚皮绿衣裳,唱起歌来呱呱呱……” 22.青蛙没等小蝌蚪说完,就“呱呱呱”大笑起来。她说:“傻孩子,我就是你们的妈妈呀,我已经找了你们好久啦!” 23.小蝌蚪听了,一齐摇摇尾巴说:“奇怪!奇怪!为什么我们长得跟您不一样呢?” 24.青蛙笑着说:“你们还小呢。过几天,你们会长出两条后腿来;再过几天,又会长出两条前腿。四条腿长齐了,脱掉尾巴,换上绿衣裳,就跟妈妈一样了。那时候,你们就可以跳到岸上去捉虫吃啦。” 25.小蝌蚪听了,高兴得在水里翻起跟斗来:“呵!我们找到妈妈了!我们找到妈妈了!” 26. 青蛙扑通一声跳进水里,带着小蝌蚪一块儿游玩去了。 27. 后来小蝌蚪长大了,变成了小青蛙。小青蛙常常跳到岸上捉虫吃,还快活地唱着:“呱呱呱,呱呱呱,我们长大啦!我们长大啦!我们会提虫,捉尽了害虫,保护庄稼。”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小蝌蚪_湘美版

《小蝌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小蝌蚪的外形特征,了解小蝌蚪的生活环境。 2.能大胆想象,画出不同形态的小蝌蚪,并适当添画背景形成有趣的图画。 3.养成耐心细致观察事物的好习惯,培养不怕困难的精神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胆想像,能自由表现不同形态的小蝌蚪。 难点:画面的疏密排列组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16K素描纸、刮画纸、铅笔、橡皮、彩笔、油画棒、彩铅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2分钟) (一)导入新课 导入语:今天有两只小蝌蚪很难过地告诉老师,说他们从来没见过自己的妈妈,你愿意帮助它们去找找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二)出示学习目标 过渡语:先让小蝌蚪带我们一起走进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我要仔细观察,发现小蝌蚪的外形特征,了解小蝌蚪的生活环境。 2.我能大胆想象,画出不同形态的小蝌蚪,并能适当添画背景,组成有趣的图画。 3.我能养成耐心细致观察事物的好习惯,培养不怕困难的精神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过渡语:明确了学习目标,请开始我们的“自学之旅”吧。

二、先学环节(10分钟) (一)自学 过渡语:我们一起欣赏《小蝌蚪找妈妈》的儿歌视频,你要做个细心的孩子,边观看边 思考下面的问题:(播放儿歌视频) 1.观看视频并观察瓶内蝌蚪,思考: (1)小蝌蚪的外形特征是怎样的呢? (2)小蝌蚪生活在哪里?周围环境怎样呢? 过渡语:请你结合刚才的视频和眼前的小蝌蚪,在小组内讨论分享前两个问题。 2.学画小蝌蚪的外形(见学案) (1)如何画出小蝌蚪的外形呢? (2)自学小蝌蚪的画法。可以用笔根据步骤尝试描画蝌蚪外形。 (二)自测 过渡语:大家都知道小蝌蚪是集体游戏的好伙伴,可是学案上只有一只小蝌蚪,很孤独,请你根据刚才所学的知识给它添画上3个好伙伴,可以从不同角度画,也可以画出不同大小和不同动作的小蝌蚪。遇到问题可以小声请教小组同学。完成后准备展示。 1.学生添画,1生板演。 2.师生点评。 点评预设: 1.蝌蚪的外形特征绘画准确,动态自然有趣,构思巧妙。鼓励大家学习。 2.蝌蚪的外形特征绘画准确,但动态单一,不够生动。可让优秀同学代表通过实物投影展示作品,对比改正。 3.3只蝌蚪动态生动,大小不一,画面和谐,但每只蝌蚪的外形特征不准确,例如:尾 巴没体现出“细”“长”的特点,可以让同学上台帮其改正。

小班科学小蝌蚪的成长教案反思

关于小班化科学发展规划的思考 小班科学教学大纲的反映包括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要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等内容,激发孩子的观察兴趣和帮助孩子了解小燕的成长和发展。适合幼儿园教师参加小班科学活动课程。来看看肖晓的成长计划吧。设计方案: 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在孩子们的眼里,春天仍然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和秘密的季节。他们对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充满好奇,特别是小动物和儿童最喜欢的伙伴。在幼儿的印象中,动物的生长从小到大,形状特征不会发生很大变化。青蛙的成长过程很特别。它从下背部到后腿慢慢生长 - 并且前腿生长。 - 尾巴退化为青蛙。孩子们渴望了解这些秘密。为此,我选择了基于科学的教育内容《小蝌蚪的成长》,并以游戏的形式渗透语言和健康的内容,让孩子们对小燕的成长有了新的认识并在活动中体验。小轩改变了青蛙的乐趣,从而实现了科学素质提高与人格发展的统一。 活动目标: 1.激发孩子的观察兴趣。 2.帮助孩子了解小燕的成长和发展。 3.引导幼儿试图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小动物的感受。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并愿意大胆探索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你的感受。 活动要点: 活动重点: 通过观察,孩子们将初步了解小燕的成长过程。 活动困难: 引导幼儿尝试以多种形式表达对小动物的感受。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开始前,请父母带孩子去观察春天发生的变化,如河流,花草树木等。 2.河流背景图片,小花鱼和小蜻蜓生长阶段的图片。 一盘音乐。 活动程序: 首先,创造意境,引导活动,并激发儿童参与活动的愿望。 温暖的春天来了,睡了一个冬天的青蛙母亲走出泥洞,跳进了小溪,在绿草旁边生了很多黑色的圆形青蛙蛋。几天后,这些小青蛙蛋慢慢地移动到一个头大,长尾的小颅骨。(以谈话的形式,营造轻松,和谐,和谐的活动氛围,这将使孩子们参加活动。) 其次,通过各种形式来感知小燕的成长和发展。 1.用图片引导孩子观察和了解小燕的成长过程。教师在讲故事时提出问题,让孩子思考并关注小燕的成长和发展。

幼儿园托班美术小蝌蚪教案

幼儿园托班美术教案:快乐的小蝌蚪 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2.训练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学习用手指压印和曲线添画的画法画出各种动态的蝌蚪。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供给一盘黑色颜料及抹布、黑色油画棒、课件、多媒体、教师范画。 2.知识准备:在区域角内提供小蝌蚪的事物供幼儿观察。 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了解并学习手指点画的特殊技法。 难点分析:通过手指压印和曲线添画的画法画出小蝌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观看《小蝌蚪找妈妈》的课件,教师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1)小蝌蚪长得什么样子?引导幼儿说出“大脑袋、细尾巴”。 提问:(2)它们在水里干什么?在水里游来游去找妈妈。 过渡语:你们喜欢小蝌蚪吗?我也很喜欢小蝌蚪,所以我把它们画下来了,你们看—— 二、展开 1.教师出示范画,介绍作画材料。 提问:桌子上是有黑色的颜色和黑色油画笔,这样能画画吗? 小结:我们用手指蘸色的方法来点画小蝌蚪的身子,再用黑色的油画笔为它添加上小尾巴。 过渡语:请小朋友们睁大眼睛,仔细观察老师是怎么画的,先画什么,后画什么。 2.教师示范画,并讲解小蝌蚪的画法。 (1)示范画一只小蝌蚪:先用手指轻轻的蘸一点颜色点在画纸上,一个小蝌蚪的身体就出来了,然后用黑色油画笔为它填上细细的小尾巴,不要太长,这样一只可爱的小蝌蚪就画好了。 (2)示范画多只小蝌蚪:如果我想画5只小蝌蚪,我先点画上5个小脑袋,再添画上尾巴。 提问:我先用手指点画得什么?又用油画笔填画得什么? 过渡:我请一个小朋友来试一试? 3.请一名幼儿上前示范,教师指导。 当幼儿点画完小蝌蚪的脑袋后,提问:小朋友的手指脏了该怎么办?引导幼儿学会在抹布上擦一擦,再拿画笔添画小尾巴。 提问:如果小蝌蚪要想不同方向游,那它小尾巴的方向应该怎么填画?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添画小蝌蚪的尾巴。

幼儿园美术优秀教案:手指点画小蝌蚪

幼儿园美术优秀教案:手指点画-小蝌 蚪 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幼儿对美的初步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 2、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幼儿学会用手指点画蝌蚪。 教学准备: 1、选择在春天进行完春游活动以后上本课时。 2、鱼缸若干,里面装上小蝌蚪和少量水草分别摆在每个小组的正中间并用毛巾盖住。 3、调好的黑色颜料(一组一份)、彩色笔(一人一份)、纸张(一人一份)。 4、录音机,欢乐的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1、播放欢乐好听的音乐,老师带领幼儿跟着音乐自由做出舞蹈动作回位置坐好。 2、教师提问引入:“小朋友,你们刚去春游回来,一路上都看见了那些好看的、好玩的美丽景色啊?说给老师听一听!”引出小蝌蚪。

3、教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些可爱的小动物来我们教室里玩,请小朋友们接掉毛巾,看一看,是谁来了?”“小蝌蚪。”“小蝌蚪想和小朋友门一起玩,它们现在要请小朋友仔细的看看,它们长的是什么样子?请能干的娃娃用好听的语言表达出来。”等幼儿说完,教师小结:“小蝌蚪长着大大的脑袋,黑黑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大尾巴。”同时启发幼儿蝌蚪的头圆圆的像幼儿的小手指头。 4、教师“小蝌蚪参观完我门的教室要回家了,我们把它们画下来,以后想它们了就拿出来看好吗?”教师示范讲解蝌蚪的画法: 伸出右手食指,蘸上颜料点在纸上,当小蝌蚪的脑袋。每两个小黑点之间要留足够的空隙。 用毛巾擦掉小手上的颜料。 拿出黑色的彩色笔,给小蝌蚪添画上尾巴。 引导幼儿给小蝌蚪画上漂亮的家——各种各样的水草。 5、教师发放材料,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6、教师评价,幼儿互相参观。 播放歌曲《小蝌蚪》

(赛课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小蝌蚪的成长

二年级数学下册《小蝌蚪的成长》(北师大版)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P53~54小蝌蚪的成长 教学目的: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多位数减法的计算理, 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及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三位数减法中的“退位”方法。 教学资源:课件、计数器。 教学流程: 一、课件导入。 1、课件出示蝌蚪图,介绍蝌蚪及变成青蛙过程。教育学生保护青蛙。 (或者用“小河水,轻轻流,黑衣娃娃排队游,细细尾,大大头,长大捉虫是能手”导入。)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小蝌蚪成长中的数学知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课本图 (1)你从情境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2)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相机板书:东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西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2、解决“东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1)独立思考,列出算式。指名汇报。(板书412-89=) (2)看算式,指名说计算的过程。412-80=332、332-9=323 3、解决“西池塘有多少只蝌蚪没有变成青蛙?”。 (1)独立思考,列出算式。指名汇报,(板书514-126=) (2)指名到黑板上计算完成题目,其余同学在下面做。 (3)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学们观察一下,这样的竖式跟我们之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或者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啊?师:总结: “竖式计算要牢记,过数不能太大意,数字之间论疏密,相同数位要对齐,运算符号分仔细;先从个位来减起, 哪位不够前位退,本位加10莫忘记;下步计算请记住, 退位数 1 先减去;步步计算要仔细,题题正确得第一。”4、课件出示p53题目: (1)指名说说这样做对吗?如果有错误,错在哪里? (2)学生小组讨论,指名到黑板上的写出正确的。 三、巩固提高 完成p54页“练一练”1~2题。 四、总结课堂 在这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

小蝌蚪长大了

小蝌蚪长大了——热身运动 1.教师:今天“青蛙妈妈”,带你们这一群“小蝌蚪”(幼儿)去“池塘”里玩好吗? 2.教师边带领幼儿游来游去边说:“小蝌蚪”游呀游呀,它们慢慢的长大了,先长出了后腿(踢腿运动),再长出了前腿(伸展运动),最后甩掉了小尾巴(全身运动),变成了一只只可爱的“小青蛙”。 水平一(二年级)《立定跳远》课的设计 上城国际小学贾东琴 一、设计思想 以学生健康发展为宗旨,以课标理念为依据,以有效教学为指导。 二、教材分析 立定跳远不仅是二年级跳跃教材的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到中学都在学习,技术要求也在身体发展的过程中慢慢提高。水平一阶段只要求学生能够协调连贯的做出动作,着重在起跳和落地部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跳跃习惯。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好韵律和节奏,喜欢模仿,易受暗示。对于动作的记忆以具体形象和机械记忆为主。但是,他们意志薄弱,自制力较差,互帮互助意识较淡薄,经常很简单的要求也要经过反复提醒才能形成概念,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因势利导,确立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教学目标,发挥所长,弥补所短,才能真正促进发展。 四、教学方法:

1、采用游戏“高人矮人超人”进行导入练习,通过原地练习培养学生节奏感及协调性; 2、立定跳远时利用小组合作练习,培养孩子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学习的意识; 3、设置1米线让学生对自己的跳跃能力初步了解,练习时知道自己和1米线的距离 4、游戏“抓尾巴”让学生活力充分释放,感受体育课课堂的乐趣, 5、设置优秀学生展示环节 五、教学效果预计 1、预计85%以上的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本课所学的动作技术,重点是起跳两脚分开脚尖站在线后,与落地屈膝缓冲;50%以上的学生能够较熟练地掌握动作技术,能够跳过1米线。 2、预计本课学生的运动强度为中等,最高心率140次/分左 右,平均心率120次/分左右,练习密度为45%左右。 立定跳远教案

最新湘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教学发思精品版

2020年湘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教学发思精品版

《小蝌蚪》教学反思 《小蝌蚪》这一课选自湘版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材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七课。这是一节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同学发明思维和绘画表示能力的课目。教材以清晨小蝌蚪们排队动身开始充溢惊喜的冒险之旅来展开故事,引导同学在这以特定的情景中去考虑、想象、发明性地参与绘画和学习。 《小蝌蚪》这一课的教学制定了以下目标:能认识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征,运用绘画的形式进行发明表示;能做到将简单的相似形排列组合成具有一定美感的画面。能根据特定的情境推理考虑,在绘画中自如地表达自身的想象,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并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热爱生活的情感和环境维护的意识。 在教学中,采用展现图片的方式出现故事,通过情境创设使同学身临其境,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通过让同学想、说、将同学带入小蝌蚪的生活之中,为同学提供思维线索,拓展同学自由想象和绘画的空间。 让同学同桌之间互相讨论,用语言描绘自身特别的想法,然后鼓励个别同学在全班大胆论述,教师适时出示范画,引导同学考虑:画中有许多小蝌蚪,一群小蝌蚪在做什么,另一群小蝌蚪在做

什么,还有几只在做什么。通过“群”和“只”的概念向同学渗透相似形的排列和组合。 在《小蝌蚪》一课的优秀教案中,我充沛考虑到同学参与的“面”与“度”,采用情境创设的方法让同学自身身临其境,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同学都动脑、动嘴,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作业展示评价延伸:同学之间先互相交流欣赏,给同桌讲讲画中的故事,然后请几名同学上台展示,对自身的作品进行语言描述,教师对同学的评价予以引导,并对展示的作品从故事情节、绘画表示等方面进行肯定和适当的小结。最后对全班同学进行激励性评价,认识小蝌蚪最后变成青蛙,鼓励同学做保护环境、维护益虫的好小朋友。 在这节课教学中,我给同学创设了一个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倡议同学主动参与,乐于参与,勤于动脑。采用通过故事情景进行创作表示。同学通过看看、画画、想想等方法,进行造型表示,并从创作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这节课师生配合默契,同学学习积极性很高,同学的想象力很丰富,在短暂的时间里大局部同学的画面都很理想。在本课教学中,以教师的讲解与同学的看、画、讲故事相结合,以教师为指导,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充沛利用幻灯片

小班美术:小蝌蚪

小班美术:小蝌蚪 活动目标: 1、学会用手指蘸色随意点画小蝌蚪的身体,用记号笔添画小蝌蚪的尾巴。 2、大胆发挥想象点画画面内容,对手指点画小蝌蚪感兴趣。 活动准备: 1、黑色颜料、抹布(一组一份);记号笔(一人一份);作画纸人手一张。 2、青蛙、小蝌蚪图片。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对小蝌蚪的兴趣。 1、师:“呱呱呱,呱呱呱,谁来了?(出示青蛙图片) 2、师:青蛙妈妈来我们班上干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个故事: 暧和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慢慢的融化了,青蛙妈妈在池塘里产下的卵一个个都变成了黑黑的、圆圆的小蝌蚪。活泼可爱的小蝌蚪,大脑袋,细尾巴,游来游去找妈妈。 二、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并提出问题。 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1)小蝌蚪是什么颜色的?它长得怎样? (2)它们游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游的方向不一样) (3)教师小结:原来小蝌蚪游动的方向都不一样。尾巴在下面的小蝌蚪是往上游的,尾巴在右边的小蝌蚪是往左边游的。 三、引导幼儿掌握手指画小蝌蚪的的方法。 1、幼儿讨论: (1)小蝌蚪的头是怎样画出来的? (2)细细的尾巴应该怎样画? 2、老师示范讲解小蝌蚪的画法。 (1)先用食指在黑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纸上。 (2)再用记号笔添画尾巴,画出小蝌蚪细细的尾巴。 (3)教师边念儿歌边范画不同方向游的小蝌蚪:“小蝌蚪向左游,向右游,游来游去找妈妈,小蝌蚪向上游向下游,游来游去叫妈妈”。 3、请幼儿空手练习画小蝌蚪。 四、交代要求,幼儿作画。 1、画小蝌蚪时,用手指指腹画身体。 2、鼓励幼儿变换尾巴在身体上的位置,画出不同方向的小蝌蚪。 3、要求幼儿保持画面和桌面整洁。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科学:小蝌蚪变青蛙(动植物)

中班科学活动:小蝌蚪变青蛙(动植物)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饲养和照顾蝌蚪的活动,对蝌蚪的生长变化有好奇心与探究兴趣。 2.观察、记录蝌蚪变青蛙的生长变化过程,发现蝌蚪生长变化不同阶段的主要特征。 【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幼儿有在自然角或家中饲养蝌料的经验,并已用自己的方式把对蝌蚪变青蛙过程的观察所得记录下来。 (二)材料投放:1.幼儿饲养、观察蝌蚪的记录。2.每组两个玻璃容器(分别装着蝌蚪和青蛙)或青蛙和蝌蚪的图片若干。3.小木棒、放大镜等。 (三)环境创设:将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记录的有关蝌蚪与青蛙的各种资料布置在展示上,供幼儿观看、了解、交流。 【活动过程】 一、出示蝌蚪和青蛙(或图片),直接引题。 引导语: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蝌蚪的妈妈是谁吗?今天,我把小蝌蚪和它的妈妈请了,我们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二、分组观察比较青蛙和蝌蚪,了解它们的不同之处。 (一)引导幼儿借助放大镜看一看,比较青蛙与蝌蚪的外形特征。 1.比较青蛙与蝌蚪的整体外形特征。 2.比较两者的头部特征。

3.比较两者的肢体特征。 (二)请幼儿借助小木棒逗一逗,比较两者的运动方式。 1.请幼儿撩拨容器中的青蛙与蝌蚪,观察两者的运动状态。 2.讨论:青蛙和蝌蚪会怎样做运动呢?有哪些不同? (三)分享交流。 1.教师根据幼儿的讨论,逐一出示青蛙与蝌蚪的相关图片(如整体外形、头部、肢体、运动时的形态等),帮助幼儿梳理经验。 三、结合饲养、观察蝌蚪的记录,展开交流与讨论。 (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饲养,观察记录,介绍自己在饲养、观察过程中的各种发现,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鼓励幼儿分享饲养经验:你的小蝌蚪是在哪里找到的?小蜊鲜喜欢住在哪里?饲养它时要注意什么?怎样才能照顾好它? (三)讨论:小蝌蚪长大会变成什么?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辅助性问题:先长前腿还是先长后腿?身体的颜色有什么变化吗?小蝌蚪的尾巴跑哪儿去了?) 四、观看数字资源《小蝌蚪变青蛙》,梳理蜊蚪变青蛙的过程。 借助数字资源图片,为幼儿梳理蜊蚪变青蛙的过程:卵→孵出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消失→变成小青蛙五、答疑解惑。 (一)组织幼儿交流,请幼儿说说在饲养蝌蚪的过程中还有什么发现或者疑惑。 (二)鼓励幼儿回家后继续借助上网、查阅图书等方式了解更多蝌蚪

湘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小蝌蚪》教案

第10课小蝌蚪 教学目标: 1、能认识了解小动物的外形特征,运用绘画形式进行创造表现;能做到将简单的相似形排列组合成一定形式美的画面。 2、能根据特定情景推理思考,在绘画中自如的表达自己的想象,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学重点: 渗透点的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谜语:小小黑豆水中游,细长尾巴圆圆头。(打一动物) 2、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以这种猜谜激趣的游戏形式让孩子们轻松自然地进入学习情境,形成初步的适时造型意识。 (导出课题) 二、新授阶段 (一)、欣赏书中的学生作品 1、提问:小蝌蚪起床了,它们正在做什么呀?(生答) 师:哦,小蝌蚪起床后各自做着自己的事。那你们会画蝌蚪吗? 2、吃完早点后,他们决定以一起到小河里去旅行,充满惊喜的冒险之旅开始了! 提问:小蝌蚪出去旅行了,他们的队伍是怎样的? 提问:小蝌蚪们遇到了从天而降的石头,怎么办? 提问:你猜猜,继续旅行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 学生自由回答 引导学生说说蝌蚪的外形特征,并尝试画蝌蚪(学生画,教师提示蝌蚪的画法。) 学生回答(很有团队精神的,小蝌蚪聚在一起,队伍很整齐,没有掉队的,离队的)往不同的方向逃避,队伍散开了。 看见了荷花,小蝌蚪会游到荷花的周围;看见了鱼,会和鱼交谈,游戏等,学生自由想象。 以连环画的形式开展故事,让学生在情与景的意境感染中展开想象为学生的绘画和想象提供特定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畅谈构想,自主表现。 二、想一想、说一说

小蝌蚪们在旅行,途中还会遇到什么情况?(说说自己特别的想法) 三、学生绘画创作教师指导 1、老师指导要点:注意点画方法,鼓励学生变换尾巴在身体上的位置画出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鼓励学生。 2、大胆想象,互相交流表现出自己想象的故事情景。 3、作业要求: 想想小蝌蚪们在旅行中还会遇到什么情况?请你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 四、作业展评 1、出示《有趣的组合》、《奇妙的想象》两个池塘。让学生将自己的画放进自认为适当的池塘里。 2、请个别学生将自己的画以讲故事的形式说出来。 3、问:你喜欢谁的画?为什么? 4、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满足表现的愿望,激发他们学习美术持久兴趣。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反思-小蝌蚪湘教版

《小蝌蚪》教学反思 《小蝌蚪》这一课选自湘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七课。这是一节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绘画表现能力的课目。教材以清晨小蝌蚪们排队出发开始充满惊喜的冒险之旅来展开故事,引导学生在这以特定的情景中去思考、想象、创造性地参与绘画和学习。 《小蝌蚪》这一课的教学制定了以下目标:能认识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征,运用绘画的形式进行创造表现;能做到将简单的相似形排列组合成具有一定美感的画面。能根据特定的情境推理思考,在绘画中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想象,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并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热爱生活的情感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在教学中,采用展现图片的方式呈现故事,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让学生想、说、将学生带入小蝌蚪的生活之中,为学生提供思维线索,拓展学生自由想象和绘画的空间。 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讨论,用语言描绘自己特别的想法,然后鼓励个别学生在全班大胆阐述,教师适时出示范画,引导学生思考:画中有许多小蝌蚪,一群小蝌蚪在做什么,另一群小蝌蚪在做什么,还有几只在做什么。通过“群”和“只”的概念向学生渗透相似形的排列和组合。 在《小蝌蚪》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充分考虑到学生参与的“面”与“度”,采用情境创设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动脑、动嘴,提高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作业展示评价延伸:学生之间先互相交流欣赏,给同桌讲讲画中的故事,然后请几名学生上台展示,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语言描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予以引导,并对展示的作品从故事情节、绘画表现等方面进行肯定和适当的小结。最后对全班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认识小蝌蚪最后变成青蛙,鼓励学生做爱护环境、保护益虫的好孩子。 在这节课教学中,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勤于动脑。采用通过故事情景进行创作表现。学生通过看看、画画、想想等方法,进行造型表现,并从创作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这节课师生配合默契,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在短暂的时间里大部分学生的画面都很理想。在本课教学中,以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看、画、讲故事

小蝌蚪的变化

小蝌蚪的变化 在幼儿印象中动物的成长都是由小变大的生长过程,外形特征并无较大 变化,而青蛙的生长过程比较特殊,它是由小蝌蚪慢慢长出后腿——又 长出前腿——尾巴退化成青蛙的。孩子们强烈渴望了解其中的秘密。使 幼儿对小蝌蚪的成长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并在活动中体验小蝌蚪变青蛙 的乐趣,从而达到科学素质的提高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
活动目标 (一)、让幼儿了解青蛙的外形特征和小蝌蚪变为青蛙的成长过程,使 幼儿知道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 (二)、学习用肢体动作感受蝌蚪变青蛙的成长过程。 (三)、喜爱青蛙,初步具有保护青蛙的意识。
?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 1.《小蝌蚪的变化》课件 2.《小蝌蚪的变化》的挂图。 3.青蛙和蝌蚪的图片。
?
活动过程实录 一、猜谜揭题 小朋友们,老师先说一个谜语给你们猜:圆圆脑袋黑 黝黝,长长尾巴水中游,长大是庄稼的好朋友。(蝌蚪)你们看见过青 蛙吗?谁知道青蛙是怎样长大的? 二、观察课件 1.利用课件演示,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小蝌蚪的成长变化过程。①小蝌 蚪长的是什么样子的?②过了一段时间,小蝌蚪哪里变了? ③小蝌蚪又长出什么来了,小蝌蚪的什么没有了?它变成什么了?(运 用演示法观看课件,使幼儿对小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为后面的活动环节做好铺垫。) 2.师幼共同回顾小蝌蚪的成长历程,并用语言描述及肢体动作感受。 ①小蛙卵慢慢变成小蝌蚪,过了一段时间它发生了什么变化? ②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它先长出了两条后腿,又长出了两条前腿,最 后变成了一只小青蛙。 ③引导幼儿模仿小蛙卵、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的小蝌蚪、又长出两条 前腿的小蝌蚪、小青蛙的样子。(在了解小蝌蚪的成长历程基础上,进 一步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幼儿来通过语言描述及肢体动作模仿小蝌蚪成长 中的各种形态,加深幼儿对小蝌蚪成长变化的印象,感受小蝌蚪变青蛙 的乐趣。)
三、 游戏:蝌蚪宝宝变青蛙 放背景音乐,教师说:“春天来了,青蛙妈妈在池塘里产下了一个又一个 蛙卵。”(教师轻轻碰一下幼儿的头,示意碰到头的幼儿蹲下变成蛙卵)。 师说:“天气缓和了,蛙卵动起来了,变成了小蝌蚪。小蝌蚪游地好开心 啊!”(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双手环胸学小蝌蚪游泳的样子)。 师说:“小蝌蚪长出了后腿。(教师和幼儿两腿向后踢)长出后腿的小蝌 蚪游地更开心了。”(教师带领幼儿学长出后腿的小蝌蚪游) 师说:“小蝌蚪长出了前腿。”(教师和幼儿伸双臂)四个腿都长齐了的小 蝌蚪常常到陆地上去找食

中班美术教案:小蝌蚪

中班美术教案:小蝌蚪 一、活动背景(设计意图): 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我们经常会在这时利用美丽的春景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比如带幼儿春游、布置自然角等。一天班上有位幼儿带来了许多小蝌蚪,我将它们安置在自然角中,孩子们很好奇地围着小蝌蚪,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有的说:“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呀?”有的说:“小蝌蚪黑乎乎圆圆的真可爱”……后来有位幼儿告诉大家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可其他孩子不相信。他们很奇怪小蝌蚪没有大眼睛、绿衣裳也没有四条腿怎么会是青蛙呢?于是我给他们讲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使他们知道了青蛙确实是小蝌蚪的妈妈以及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这以后班上的孩子只要一有空就去自然角看看小蝌蚪有没有变化。看到孩子们对小蝌蚪这么感兴趣,我就思考让幼儿用美术手段来表现他们喜爱的小蝌蚪。小班幼儿由于才开始接触美术,他们更多是利用画笔来表现他们的感受。为了让幼儿了解除了用笔可以表现自已的生活体验以外,还可以借助很多工具来表现,如幼儿最熟悉的身体器官。因此我选择了幼儿的身体器官---手指来作为绘画工具,设计了这节手指画---《小蝌蚪》的美术活动,从而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点画小蝌蚪的方法。 2、发展观察力以及大胆作画能力。 3、提高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投影仪、明胶片、彩色照相透明水彩 2、黑色水粉颜料、餐巾纸、图画纸、青蛙图案、头饰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边用语言描述边用手 指在胶片上点画。 (1)教师:春天来了,小河里的冰都融化成了又清又凉的水,你们猜猜是谁坐在荷叶上?咦!青蛙妈妈坐在荷叶上做什么呢?青蛙妈妈正坐在荷叶上看它的宝宝小蝌蚪游泳呢!你们喜欢青蛙妈妈和小蝌蚪吗?我们今天就先来学画小蝌蚪。 (评:教师边用优美的话语进行描述边画,既把幼儿引入了一种情境,又在不知不觉中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 (2)教师:那刚才老师是用什么画出小蝌蚪的?(引导幼 儿说出“手指”)好,老师告诉你们:用手指画出的画就叫手指画。 (评:此环节很自然地引出了“手指画”的概念,教师的示范与语言的叙述结合起来,使幼儿很容易就理解了“手指画”的概念。) 2、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的基本形态。 教师:哪个小朋友能说说小蝌蚪长得什么样?是什么颜色的?小蝌蚪游泳时可调皮了,有的往上,有的往下,有的往左,有的

幼儿园中班科学:可爱的小蝌蚪

幼教课堂设计 中班科学:可爱的小蝌蚪 教师:*** 日期:*** XX幼儿园

中班科学——可爱的小蝌蚪 成长目标 1、初步了解蝌蚪的外形特征。 2、学习喂养蝌蚪,萌发关注蝌蚪生长的兴趣。 3、了解蝌蚪的成长过程。 重点 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难点 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 活动准备 儿童经验准备:1、幼儿已有的关于蝌蚪的知识。 2、幼儿在美术课上已画过蝌蚪,加深了对其的了解。 物质材料准备:1、小蝌蚪若干只以及盛放器皿。 2、蝌蚪成长的演示图片。 3、观察结果呈现表及幼儿的学号牌。 4、较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谜语),激发幼儿兴趣,引出主题。 师:春天来了,池塘里多了一群小动物,它们啊‘黑色娃娃圆溜溜,细细尾巴大大头。游来游去多自由,长大捉虫是能手。’猜猜是什么呢?! 师:(有小朋友猜出来)真棒,小朋友猜对了,就是小蝌蚪。

(没有小朋友猜出来:你们都没有猜出来啊,那想不想知道它是谁啊?) (展示小蝌蚪的图片) 师:你们看到过小蝌蚪吗?那你看到的小蝌蚪长什么样子的? 2、观察、认识蝌蚪,并记录。(重点)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小蝌蚪,到底它们长什么样子,可要请小朋友好好观察观察,然后告诉老师:小蝌蚪有嘴巴、眼睛、鼻子、耳朵吗?等下请小朋友上来帮助老师填完这张表格。你们可要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哦。旁边放着点面包,你们可以喂喂小蝌蚪。 (幼儿分组观察时间,3分钟左右,教师参与幼儿的观察)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表格,好吗? (一桌小朋友贴在是否有眼睛处,二桌的小朋友贴在是否有鼻子处,三桌小朋友贴在是否有耳朵处)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蝌蚪的五官,一桌有小朋友看到了小蝌蚪有眼睛,请他来说说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若没有:我们一起再用放大镜看看)嗯,蝌蚪是有眼睛的,我们打一个“√”;那鼻子呢?没有小朋友看到啊?(若有,请他指出)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蝌蚪的鼻子叫做鳃,在它的脸旁边突突的地方,像鱼一样,你们跟我念一下“鳃”,所以小蝌蚪是有鼻子的,我们打一个“√”;那耳朵呢?也没有小朋友看到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