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刘建进

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刘建进

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刘建进
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刘建进

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与实证

刘建进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教授)

2010年11月18日

【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在回顾发展经济学、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和托达罗理论等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同时对中国劳动力数据指标进行了说明,最后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本地工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农业利润的上升是农业雇用工资快速上升的重要原因,农产品价格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工的收入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二元经济统计数据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村本地劳动力市场

一、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和中国的实际情况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基本上可以看做农村劳动力、农村剩余等要素不断向工业、服务业转移的过程。

(一)发展经济学的观点

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模型认为,国家总量生产函数可以看作是各部门生产函数之和,各部门生产都可以使用一个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表示。经济增长速度是各部门增长速度的加权和,其中权重各部门的产值所占比重,另外再加上一项资源总配置效应TRE,因为生产要素在生产率不同的部门之间转移的时候会带来额外的经济增长收益。在发展中国家,农业部门生产率一般较低,因此生产要素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就能带来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这样发展中国家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就能实现经济增长。

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也能带来巨大的要素重新配置效应。由于恩格尔定律的存在,使得对农业的需求随经济增长不断降低,其它非农部门的要素边际生产力就高于农业部门,劳动力要素在各部门积累的同时向具有更高经济效益的部门转移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带来产业结构的变化,根据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历史我们发现一个国家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不断的从农业部门把剩余生产要素转移到更高生产率的工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的过程,在经济发展的早期和中期阶段这种资源再配置效应带来的经济增长贡献都比较明显地存在。

(二)刘易斯的二元经济发展理论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把国家经济分为两大部门,即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传统部门存在剩余劳动力,劳动生产率很低,现代部门是按照经济学所讲的理性经济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较高。因此,二元经济理论认为传统(农业)部门边际劳动生产力为零,劳动力不断向现代部门转移,存在无限劳动力供给曲线。经济发展初期存在“工资铁律”,农业制度工资不变,农业是被动的,只提供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与现代部门隔离,在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之后达到刘易斯拐点,劳动力工资开始上升。

蔡昉教授认为“刘易斯转折点”的含义如下图1所示,一开始农村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为0,达到P点后农业生产的劳动边际生产力不再为零,但仍然比较低,发展到R点的时候农村劳动边际生产力等于平均劳动生产率,就不再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因此,P点至R点这段区域中就存在所谓的“刘易斯转折点”。但是蔡昉教授的理解与费景汉、 Gustav Ranis 的关于转折点的描述和定义不同,是在P与R之间的某个位置。但按照刘易斯的二元经济发展理论,只要不高于农业制度性工资水平,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的不为零并不应该能够使得工业部门的工资率上升。我认为从刘易斯理论的描述来看“刘易斯转折点”应该是一个确定的点,而不是存在有一个“刘易斯转折区域”。“刘易斯转折点”应该是R点,从这一点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工资就开始快速上升。

图1 刘易斯转折点

费景汉和拉尼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对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有深入的研究,在他们的著作《劳动力剩余经济的发展—理论与政策》中对二元经济进行详细的阐述和数学推导,到九十年代末他们又对其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并出版了《增长和发展:演进观点》一书,他们又对二元经济进行了更加详细的描述。费景汉和拉尼斯认为:

●“劳动力无限供给”是宏观总量、动态的演化路径;而新古典的劳动力供给无工资

弹性是基于微观的收入-闲暇优化行为的结果,是静态结果。

●改进了刘易斯关于农业劳动力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假设,提出“隐性失业”概念,认

为虽然很多农村劳动力有就业,但他们的就业是不充分的,没有达到经济效益。

●制度性实际工资不是长期不变,而是缓慢上升的。

刘易斯的“劳动力无限供给曲线”是以工业实际工资的时间路径,不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静态优化结果。

费景汉和拉尼斯对日本经济发展进行了研究认为,1917年左右日本进入刘易斯拐点(图2),而现在又有些文献认为日本1960左右进入。

图2 日本经济发展的刘易斯拐点

(三)舒尔茨理论

舒尔茨等人根据新古典主义理论认为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是不对的,因为农民是理性的,农民也遵循优最化行为配置生产要素,不存在边际劳动为零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农业可以通过增加投入主动发展的,改造传统农业要诱导农民使用新技术,发展人力资本,注重农业均衡发展,维护好市场机制将自动促使经济均衡发展,走向现代化。

(四)托达罗理论

很多发展中国家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时发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到城市后并不能完全实现现代化,城市部门无法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配置。托达罗理论认为城市部门分现代的正规部门和非正规部门两部分,农村劳动力只要预期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就会转移往城市,虽然可能在城市的非正规部门。这样就形成农村部门、城市非正规部门和正规部门的三部门经济理论,以解释了后来的发展中国家并不能够按照正统状况的发展经济学理论走向现代化的实际状况。例如墨西哥的城市实际工资水平十几年几乎不变(图3),城市和农村的工资除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有小幅波动外基本保持了不变,墨西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使得城市存在大量的非正规部门。

图3 1992-2006墨西哥农村和城市部门实际的工资变化

(五)黄宗智:《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

黄宗智认为,中国自明清时期的商品化无法导致近代化是因为中国小农经济的发展方式与18世纪英国农场发展方式的不同。其最核心的一个概念就是“过密化”或叫“内卷化”,由于中国人口、土地等资源禀赋的特点使得中国家庭式小农生产以单位劳动报酬递减为代价的总产出增加,形成所谓的没有发展的增长。黄认为现在有三大历史趋势交汇使得中国有另外的发展道路的可能:非农就业增加和人口生育率降低使得务农劳动力下降,食品消费的趋势使得农产品需求结构变化(图5-图9),农业向高附加值高劳动需求的结构变动恰好与劳动力结构变动趋势(图4)吻合,可以走出与追求总产出扩大排斥劳动的规模产业化不同的发展道路。

图4 劳动力变动趋势

图5 牧渔业产品的消费趋势

图6 人均粮食消费的趋势

图7 城乡消费的比较

图8 人均消费的趋势预测

图9 各种副食产品的劳均产量预测

黄宗智根据劳动力和农产品消费的变化特征对农业劳动投入量进行了预测(图10),2005农业劳动力年人均169天务农,其中136天种植业,33天渔牧业。按一年250个工作日算,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失业的,即一亿左右剩余劳动力,与学术界的共识基本一致。到2015年农民用176天种植业,64天渔牧业。农村隐性失业问题将大大缓解。至2030年,每个农民就要用300天种田,120天从事渔牧业,这就可能需要机械替代。

图10 农业劳均劳动投入量的预测

对黄宗智研究的几点评论:

●人均粮食消费的的下降不一定意味着对粮食需求的下降,鱼肉消费上升可能意味着

饲料需求(粮食的间接需求)上升;

●其它农产品需求的上升也可能意味着土地需求的上升,结构转换能否可持续实现还

有待深入研究。

黄认为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关于剩余劳动力是历史观察的产物,但仍然以新古典主义理论为发展的归宿。舒尔茨的理论是对市场机制的信念为基础,不分历史和具体条件地强调理论的指导性。中国过去的农业生产“过密化”,今后可能是“去过密化”,但小农经济仍有生命力。

(六)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大规模的农村外出务工并没有引起城乡和区域收入差距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令一些经济学家们困惑。对此不同的学者提出几种解释:1.如果中西部地区的农民不到东部地区打工,收入差距会更大。在此意义上,劳动力流动缩小了收入差距,此观点被普遍接受(姚枝仲,周素芳,2003.4,《世界经济》),(王小鲁,樊纲,2004.1,《经济研究》)。但此解释只能做为微观假设,在做宏观分析时不能够采用此假设,而姚的分析基础是宏观生产函数增长方程。

2.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的务工收入没有被计算进农民人均纯收入统计指标,导致农民收入低估;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的务工收入没有被计算进城市居民收入导致城市收入高估。(蔡昉,2010)、(华生,2010,博客网页)等。这也存在两个质疑点:一是不符合统计调查制度和实际操作。二是不能够在改变城乡收入统计对象的外延时却要某个部门保持原收入水平。事实是城市居民收入增长比农民工工资增长快,农民工收入是农村收入增长最快的部分。

3.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非熟练劳动力不应该分年龄段认为某个年龄段的劳动力是不可转移的,以及某种文化水平以下就不可转移。不是剩余量减少就导致工资上升,而是剩余消失才导致工资水平上升。讨论否总量是否过剩问题时,不应当以结构为理由谈某个年龄

段劳动力短缺。工资上升要以实际工资来判断,而非名义工资。

(七)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讨论

在这里还要介绍一下王检贵、丁守海200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国究竟还有多少农业剩余劳动力》,这篇论文曾引起较大的反响,他们应用几种不同的估计方法得到的结论是认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4600万。

1.王-丁的国际结构标准比较估算方法:

如果把表1中农业部门的就业比重看成一个国际标准(表1),那么一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比例,就是该国农业部门就业比重超过国际标准比重的部分减去其产值比重超过标准比重的部分。

表1 国际标准结构中农业部门的比重

他们根据表1所示的结构标准对中国各省农业剩余劳动力剩余进行测算得到下表2,得到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比例为14%,总共4492.88万人。

表2 分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

评价:这种的所谓国际标准比较方法在理论基础和使用方法是存在问题的。作者没有做任何理论依据和研究例子论证就把国际间的产业就业比重与产值的比重的回归关系引申为变成剩余劳动力的判断标准,并且进一步使用在省级的地域上。有必要支出,这种的“国际标准”下的中低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本身就还存在大量农业劳动力剩余,把这样的产业就业偏离度来衡量农业劳动力剩余不仅理论上基础薄弱,本身就极大地低估了农业劳动力剩余了。

王-丁还从人均收入水平区间与劳动力工作时间投入的关系角度研究,认为农业劳动力也存在如小表3的关系:

表3 不同收入组的农村劳动力年均投入工日数

资料来源:2000年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系统调查数据。

他们认为,一般而言,农户家庭的年均投工情况与农业从业人员的投工情况是大致相同的,因此表3数据也反映了不同收入情况下对应的农业从业人员的工作负荷。人均收入水平本身就能反映出农业劳动力年投工数,从而间接反映出剩余劳动力水平。

将2003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折算成2000年水平,对比上表3,可以得到各省的农业人员年均投工数及剩余比例,再以各省农业人员占全国的比重为权,可以测算出全国的平均水平。计算结果如下表4,也得到接近的结论。

表4 分地区农业劳动力的年投入工数、剩余比例和剩余规模

评论:把“农户家庭的年均投工情况与农业从业人员的投工情况是大致相同的”做为方法的假设而又不加以实证是不可以的,必须通过实证检验而不能够“假设”。这种估算方法是本末倒置。收入水平与劳动力投工、农业劳动力投工的关系是经验数据关系,本身需要通过抽样调查数据来实证。把全国调查抽样数据的平均结果作为各省的经验关系用插值方法来估计投工数是不可取的,也是方法上的“本末倒置”。

研究生们在做文献阅读时不能够只停留在什么文献得到什么样的结论上,要学会深入判断结论是如何得到的,前提假设是否合理,方法和逻辑推理是否正确,数据的来源及可靠性的判断。经验关系本身就是有适用范围、条件和时间地域等的限制,不可以在没有加以论证和实证检验的条件下无限地推广使用甚至加以延伸。实在由于种种原因限制,也应当对不同年份的情况加以验证,如果同学们有兴趣,可以把王-丁他们的方法也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年份的情况做个验证和比较。创新探索应当鼓励,但重大问题的结论一定要慎重。

二、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数据问题

农村劳动力的统计数据是我们研究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重要的基础,统计数据对判断起非常大的作用,在使用统计数据的时候,特别需要具有一致性的具有结构的数据,可比性问题。应当说,在有关中国的农村劳动力方面存在有较高质量的统计数据,但因种种使用的限制等原因,现有的开发使用利用远远不够。

(一)农村劳动力统计数据主要来源

1.统计年鉴。它包括城乡就业口径和乡村从业人员(乡村劳动力)口径。

2.1996年、2006年全国农业普查统计数据。

3.国家统计局农村调查队农村劳动力专项抽样调查。

4.其它调查(如农业部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

(二)数据特点

1.统计年鉴“乡村劳动力”指标数据更多基于上报汇总数据(乡村基层组织已经难以胜任此项工作),与普查数据相差甚大。

2.农业普查中的农村劳动力数据应该说更为准确,但每十年才调查一次。(国际上并不这么认为,普查人员的素质使得往往会低估就业水平)。

3.城乡就业口径数据参考了1%人口抽样变动,但仍然参考部门上报的汇总数据(从《国家统计调查制度》可知),分类数据仍然有准确性问题。

4.农户抽样调查数据较为准确,更多的结构数据而不是总量数据;但没有固定数据发布制度,需要总量数据才能推断宏观。年份间的数据可比性有时会出现问题。

(三)有关农村劳动力研究中的数据问题

1.关于中国农村劳动力总量和结构的统计数据几乎都使用统计年鉴中“乡村劳动力”(后改称“乡村从业人员”统计指标口径数据),极少使用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

2.很少考虑数据之间不一致的情况。在不少研究文献中不注意正确使用统计数据。统计局的数据是否权威、准确?

3.农业普查数据与农户抽样调查数据之间较为符合,但不易获得涉及到区域和结构方面的数据。有时会有年度之间数据口径的可比性问题。

5.原有关农村劳动力的统计年鉴数据截止在2005年。《2007中国统计年鉴》不再发布原来的“乡村人口和从业人员”等统计口径数据,《2007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也不再有“农村基本情况和乡村从业人员”表,“农村劳动力资源数”和“乡村从业人员”。

表5 两种口径下的中国农村劳动力和农业劳动力变动情况

(四)粗线条把握农村劳动力转移数据的尝试

我以两次农业普查数据为基础,其中较早的数据使用“乡村劳动力口径”,参考一些抽样调查结果,估算了1980-1986、1986-1996、1996-2006不同阶段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与转移状况(表6),得到1996至2006十年间农村就业人口下降8700多万。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外出转移速度高于本地转移,但本地转移也占有重要地位,并且这些年加速,劳动力转移一直是以外出为主要途径,与一般认为八十年代中至九十年代中以乡镇企业转移为主的感觉有所不同。原因是80年以前乡镇企业就已经有近2000万,而当时外出转移却非常少。

表6 1980-2006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从业状况及其变化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上表6中的本乡镇内非农劳动力就业数量不一定是本地农民工(要求非农就业6月以上)数,可能包含非农就业时间小于6月但大于农业就业时间者。根据最新得到的数据发现2009年本地农民工数量8445万,比2008年下降56万人,此下降是趋势性还是波动性?还不清楚,尚需观察。另外还需区分转移劳动力和劳动力转移两个概念,农村转移劳动力是外出6月以上,或本地非农6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它是就业状态描述,是存量,而农业/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是某时间段内农业就业状态改变的数量,是变化量,要明确起止时点。

2006年农村普查数据显示,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程度还不高,即使东部地区,无论是户籍从业人员还是常住从业人员都还有超过一半农业劳动力(表7)。如果从就业模式来划分的话,户籍从业人员中1/3(31.7%)务工,38.3%工资性收入,2/3(66.9%)自营,53.8%经营性纯收入,常住从业人员中1/5(18.9%)务工,4/5(79.3%)自营。

从2006年农业普查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农业普查得到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和农村从业人员数量比统计年鉴的数据高出约五千多万,农业普查得到的农村户籍口径的农业从业

人员与常住农业从业人员数量相差不大,但比统计年鉴的数据高出约四千万。

(五)年轻农村劳动力是否“能走的都走了”?

农村外出从业人员占农村户籍从业人员的比重与年龄成反比,但总体上30岁以下的外出劳动力比例没有超过一半(20岁以下为46.5%,最高省份(湖北)为70%;21-30岁为40.7%,最高省份(湖北)为61%),应该还不到“能走的都走了”程度。2006年农业普查中某省连续区域的8个县3950个村330万个17-60岁成年人(排除在校学生、非农户口,相当于农村户籍劳动力)中,仅近15%为外出15天以上。外出者大部分离家半年以上,70%迁移省外。佐证了农村劳动力并非“能走的都走了”!

根据普查数据分析,20岁以下农村从业人员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比例竟在53%,不大可能主要是在校学习缘故(图11)。20岁以下农村户籍劳动力资源有8662万,如果20岁以下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劳动参与率提高10%,保持外出比例不变,大概会有400万的的20岁以下农村外出劳动力的供给增加(还需要从多方面深入研究年轻劳动力外出的决定行为和障碍因素)。

图11 分年龄组农村外出从业人员占户籍从业人员比重(%)

从户籍劳动力调查数据看,20岁及以下和21-30岁的年青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比例都不到一半(图12),结合农村教育等现实情况分析,可以认为农村劳动力也并非“能走的都走了”。

图12 农村外出从业人员占户籍劳动力资源比例

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所有年龄20岁及以下21-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60

岁以上

全国总计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东北地区

0.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所有年龄组合计

20岁及以下

21-30岁

31-40岁

41-50岁

51-60岁

60岁以上

全国总计

东部地区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北地区

从不同地区农村劳动力从业时间方面的特点来看(图13),一般地,外出从业人员就业时间>户籍从业人员就业时间>常住从业人员就业时间,少数民族地区外出就业时间低,东北地区常住从业人员就业时间低(气候原因?)河南省农村常住从业人员就业时间低(剩余劳动力多?)。

图13不同地区农村劳动力平均年就业时间(月)

由上述分析结果可以说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应当还有长期路程,还有大量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如果转移遇障碍,更多的应当是体制性障碍因素,而不是资源禀赋/结构因素,城市化进程如果能够有实质性进展,举家迁移比例能够增加,农村劳动力的供给还可以增加。

三、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农业雇用工资

农村本地雇用工资与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的外出转移有这样的影响。2003年以来出台的有利于粮食生产农业政策,如农业税费改革、补贴逐年增加、粮食价格提高等措施的出台使得粮食生产营利。这种情况下,农村低技术劳工工资上涨,沿海工业区的出现“民工荒”、农民工工资提高,农村当地劳动力市场也就面临工资上涨,农业雇用工资大约相当于本地低技术劳工市场的工资,当地农业雇员工人的工资迅速上升。通常很难找到农村本地劳动力市场的时间序列的系统统计信息,1998年以后“中国农产品的成本和收益数据”中包含的雇用劳动信息包括了投入/产出,成本/收入,数量/价格的信息。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进行了对1000个县60000农户进行调查的数据,得到各省按不同的农业产品品种汇总统计的总体平均数据,通过这些数据我们能分析得到外出农民工的工资变化和农村本地从事农业的收入与农村雇工工资,如下表8-表9。

表8 外出农民工的名义工资变化情况:2001-2008

数据来源: 中国农村住户调查中国统计年鉴;计算日工资时每月以26日计算

表9 三种谷物(大米,小麦,玉米)收益数据

通过分析发现,2003前年农业生产利润最低,外出农民工工资最高,2004年后农业生产纯收入最高,农村当地农业雇工的工资增长速度超过了农民工工资。那么是什么让当地农村工资上涨?农业生产利润上升或农村本地劳动力短缺?进一步的问题是农村本地工资上涨导致外出农民工工资增加或农民工工资增加导致农村本地工资上升?

在此对三种谷物收益数据的相关系数进行统计检验(表13),发现农业收入与农村本地工资有很高的相关性,而农村劳动力受雇比例与农村本地工资的相关系数很小。

表13 农业收益与农村本地工资的相关性检验

我们同时也通过回归方程来进行检验影响农村本地工资的因素(表表14A、14B):

表13A 对农村本地工资的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1

表13B 对农村本地工资的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2

回归结果显示:农业生产利润显著影响农村本地工人工资,农业劳动力的需求不会明显导致本地雇用的劳动力市场工资变动,农村本地工人工资上涨,那么农民将雇用更少的农业劳动力。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本地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工资上涨速度快于外出农民工的工资,很可能是农业利润使当地的工资上涨。由此可见农产品价格将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工的收入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编辑整理:陈钰)

计算机文化基础答案

1. 简述计算机的几种主要类型,它们的主要应用领域是什么 2. 计算机内部的信息为什么要采用二进制编码表示 3. 一台服务器的网络地址是它是由四个十进制数表示的,在计算机内部 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在 4个字节中。请写出该地址对应的 4个二进制数。 4. 简述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5. 什么是计算机的指令系统机器指令通常有哪些类型 6. 简述操作系统的形成过程。操作系统的功能是什么 7. 进程的概念是什么举例说明在使用计算机过程中涉及到进程的一些操作 8. 在 Windows中,启动一个程序有哪几种途径 9. “文件”的概念是什么如何定义文件名和扩展名 10. 注册表的功能是什么 11. 利用 Delete键是否能够安全卸载某个应用程序为什么 12. 在 Windows中,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交换有哪些形式,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13.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举例说明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应用 14. 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软硬件)。 15.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常见的拓扑结构有哪几种 16.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协议说出 OSI七层协议的名称。 17. 什么是 Internet,举例说明 Internet上有哪些应用 18. Internet采用的标准网络协议是什么 19.在网络应用中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有什么好处 20. 在 Internet中,IP地址和域名的作用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异同 21.什么是 HTML 什么是主页 22. 目前 Internet上主要的搜索引擎有哪些如果利用它们查找所需的信息 23.什么是电子邮件举例说明电子邮件地址的格式。 24. 计算机病毒通常由哪些危害请具体介绍你在自己学习或工作中使用的计算机上利用了哪些软件工具或使用了哪些方法防治计算机病毒的。 25. 请结合个人经验谈谈对于网络安全的认识。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研究报告

XX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段)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研究 学生XX XX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研究 内容摘要: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的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变的必然之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不仅从根本上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

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重要因素,并对于我国社会的稳定有着直接影响。因此,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需要大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通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原因、存在问题等的研究,提出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一些合适途径和有效办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策建议经济影响 Abstract: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is a developing country to shift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country to a modern industrial country road to the inevitable. A large numb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not only fundamentally restricted the agricultural labor productivity, to a certain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 【摘要】随着当下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移,劳动力逐渐从农业转向工业,使得大量农村劳动力开始转移。本文基于工业集聚视角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分析。就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原因,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展开,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业集聚 一、引言 工业集聚是指一系列相似的下业企业汇聚于同一个区域。这是一种在工业布局上相对集中的现象。由于各地区的地理环境限制以及工业组合因素的影响。随着各种下业产业的发展与个别产业规模扩大。为了能够带来更大的经济效应,下业集聚成为必然的趋势。企业的运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当地的劳动力已经远远不足。使得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下业集聚区。久而久之,形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据统计。2010年从农村转移㈩来的劳动力约有1.5亿人,占到了总流动人口的68.2%。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不容小觑。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产生原因 我国存在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其中一元是以下业化生产为主的城市经济。另外一元是以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农村经济。

在这种经济社会结构下。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城乡收入差距、地区贫富差距,城乡生活水平和人民幸福指数差距等。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这些因素息息相关。 (1)经济因素。与农村相比,下业化集聚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与更高的薪酬。一部分农民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奔赴工业聚集地,一定程度上促进着农村劳动力转移。 (2)科技因素。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农村开始引进适量机器设备,提高了部分农业的作业效率。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而在下业集聚地下厂为了维持日常经营又急需劳动力。那些被机器所淘汰的农民开始寻求新的下作。为了谋生他们向工业集聚地转移。 (3)生活质量因素。我国现阶段,农村和城市的生活水平有着显著的差距。一些农民工进城工作已经不再是为了挣钱去找一些辛苦脏乱的下作,他们更加希望的是在挣到钱的同时能借此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开阔眼界,学到许多有用的知识。希望在城市立足,给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 三、工业集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缓解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现象。我国农村人口过多。耕地严重不足,截至2008年,我国的人均耕地仅1.35亩。并有666个县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低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795亩,其中463个县低于国际公认危险线:0.5亩。工业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报告 我所驻的**镇**村是位于富阳市以南约20公里,是灵桥镇的一个经济薄弱村。**村地处山区,地理位置并不十分优越,但20xx年全村平均收入却有5618元,具备典型的尚未开发的农村的特征。作为**村的农村工作指导员,我是带着“尽己所能为提高农民收入寻求一个好的切入点”来开展工作的。两个月来,我和村两委的几位同志通过上门走访、座谈等形式,掌握了制约**村经济发展的第一手资料;联系周边地区的经济情况和**村的历史,经过分析后觉得:**村靠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培育农业特色经济、搞实业办工厂来发展经济的可能性不大、而且见效也不会很明显;**村的出路在于高质量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劳动力的关键在于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 一、**村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 第一,转移不够。截止到20xx年12月,**村农村总人口692人,劳动力总数约为370人,各类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有172人,占全村劳动力总数的46.5%左右。**村第二村民小组是全村外出务工最多村民小组,其总人口218人,劳动人口87人,外出务工55人,外出务工人数占劳动人口总数的63%。第五村民小组则相反,总人口131人,劳动人口68人,外出务工17人,外出务工人数占劳动人口总数的25%。

第二,文化程度较低。**村外出务工人员中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有很大一部分甚至为文盲。以第二村民小组当前外出务工人员为例,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60人,占70%;高中文化程度12人,占13.8%;中专5人,占5.7%;文盲10人,占11.5%。 第三,男性较多。**村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男性约146人,占84.9%左右;女性约26人,占15.1%左右。 第四,技能较差。目前外出务工的人员中,只有部分受过正规专 业培训的劳动力,而这鸿世电器公司和电动工具厂。大部分未经过正规专业培训的劳动力,主要分散在各造纸厂。 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村外出务工人员年龄普遍在18~45岁之间,为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绝大多数涌向电器或造纸行业,从事简单的低技能的体力劳动。外出务工人员地区分布亦不平衡,绝大部分集中在附近的地方,较远相对比较少。 二、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1、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契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

农村劳动力转移论文

浅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利与弊 姓名 班级: 学号:

农村劳动力转移利于弊 摘要:“三农”问题最核心的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中最突出的就是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对“三农”问题的解决,意义重大。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这一资源再配置过程,对中国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中国经济增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出发,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对策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含义和背景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含义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是劳动力从农业劳动中转移出来进入二三产业。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已经逐渐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国家发展中面临的普遍问题,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基本上可以看做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要素不断向工业,服务业转移的过程。是伴随经济发展的规律性现象,是一种促进经济增长的资源配置方式,是与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相互促进,互为因果也是其实现“现代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背景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开始的,农村20世纪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体质改革的第一步,突破了“一大二公”、“大锅饭”的旧体制。一方面随着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不断的完善,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大增,极大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不断的提高;另一方面各生产要素在各部门各地区间的比例失调,农村劳动力的问题得以初步实现,上世纪90年代,我国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为我国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提供了新的渠道,由于收入差异使得农村劳动力开始向乡镇及城市边缘转移。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由于沿海城市的发展城乡收入差异引起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是沿海发达城市,随着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增多,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而且待遇的提高也吸引着农村劳动力,从而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涌动,解决好剩余劳动力问题也成为关系到我国农业及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现状 (一)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剩矛盾突出 国际上通常将15-64岁人口定义为劳动年龄人口,我国通常用男性16-59岁、女性16-54岁的人口为劳动年龄。200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为78444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为54989万人,占全国总劳动力的70.1%。据专家预测到2005年我国劳动力人口为84313万人,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为60012万人,占全国劳动力人口的71.2%,2010、2015年乡村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的比重将略有上升。

农村劳动力转移文献综述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分析的文献综述 摘要: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大于农业需求的矛盾日益凸现。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并成为许多学者研究和讨论的热门话题。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对策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论述 我国是一个在世界上都闻名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还多(秦凤清,2012)。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但农业生产技术还比较落后,相对其他部门而言,农业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如果这些剩余劳动力得不到合理有效的解决,势必会影响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和国家的安定。因此,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华田生,2011)。 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村大约有1/3的劳动力剩余,绝对数大约为1.5亿到2亿。90年代人口大规模流动,1992年以后,开始出现了“打工潮”(温铁军)。刘建进(2002)估算2000年农村剩余劳动力比例为46.6%,绝对数超过1.7亿。赵武、蔡宏波(2007)根据6种当前流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测算方法加权平均计算,2007年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已经达3.17亿,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十分巨大。 刘小容、王海涛(2008)根据对全国农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万多农户的调查,1998~2004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4%;2005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总数10824万人,比2004年增加564万人,增长5.5%。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53100万人,其中男劳动力占50.8%;农村从业人员4785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90.1%;农村外出从业劳动人员13181万人,其中男劳动力占64%。蔡昉(2007)在农村劳动力剩余及其相关事实的重新考察中提到,1983年跨乡镇劳动力流动数只有200万,1989年增加到3000万,1993年高达6200万,2000年为7550万。2000年以后的转移情况,有下表的农民工数量反映: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城市化问题研究报告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问题 研究 ——以城市农民工福利问题为例 作者:王晓红 专业名称:文秘 指导教师:浏讲师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逐步发展,大量的农民工开始涌入,农民工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当前农民工形成了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群体,他们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与其伴生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如治安问题、出租屋管理问题等,笔者则针对金牛区农民工社会福利问题提出几点浅见。 文章首先介绍了农民工的涵义,对金牛区农民工的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对金牛区农民工社会福利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梳理,最后得出了笔者对完善农民工福利管理的粗浅的策略及建议。 关键词:金牛区;农民工;社会福利

目录 摘要I 目录II 前言1 1、城市农民工福利管理问题研究的重要性2 1.1降低社会矛盾2 1.2确保农民工工资保障与劳动强度的科学管理2 2、城市农民工福利管理面临的问题3 2.1农民工缺乏劳动保障及劳动纠纷等法律咨询福利3 2.2子女上学福利不足带来的人口管理和公共生活服务压力大4 2.3社区福利较少,影响农民工的融入速度4 2.4排斥情绪导致的农民工自卑心理严重4 3、城市农民工福利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6 3.1缺乏权威的福利管理机构,引发安全隐患6 3.2农民工总体参保率低6 3.3社会因素导致的歧视、排斥现象的产生7 4、加强城市农民工福利管理问题的建议8 4.1将农民工福利管理制度纳入法制轨道8 4.1.1强化各组织间的相互配合8 4.1.2出台有关农民工管理的规性文件和规章8 4.2强化公安部门的社会治安管理职能8 4.3强化治安宣传工作,消除农民工歧视问题9 4.3.1把握传媒宣扬的舆论导向9 4.3.2开展普法宣传,消除农民工歧视问题9 4.4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扶持9 .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的调查报告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是目前全国上下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的一项重点、难点工作,在对这项工作进行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对我市此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希望对我市下一步工作的开展起到有益的借鉴。 新形势下我市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核心是富民,难点在农村,关键是农民。“人口向城镇集中”不仅仅是城市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根本途径。就我市而言,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为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带动就业人数近20万之巨,劳务收入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来源。然而工强农弱的基本市情,区域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相当一部分农村家庭缺少工资性收入,我市目前仍有32000多农村富余劳动力等待就业,他们大多是位于山区的贫困人口。解决这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的一个重要保证。我们人劳局积极贯彻市委的决策,把有序组织农民进城入企,有效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完善服务机构、拓宽就业渠道、强化技能培训等多个环节入手,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努力为实现人口向城镇集中创造必要条件和提供全面服务。 去年,我市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按照“一流机构、一流人员、一流设施、一流工作”的要求,我们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专门机构。今年,我们又挂牌成立了“就业服务管理局”,加强对就业工作的服务和管理。20个镇(办)“农村劳动力求职服务中心”、291个村级服务站和2824个服务组,构成了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平台。去年,我们采取全面求职登记,免费技能培训,广挖用工信息,义务推荐就业等工作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3442人,今年第一季度我们又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950人,这些数字有力的证明了市委、市政府决策的正确性和”三个集中”的科

浅谈农村转移劳动力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农村转移劳动力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区域,而在转移的过 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对农村劳动力的各项保障政策都是需要探讨和思考的重要的民生 问题。本文将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对其产生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合理的对策。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劳动力职业素质偏低,思想观念陈旧 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职业技能整体素质偏低。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9年,农民工 总体受教育平均水平18.4%,很难适应市场用工需求。市场对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的要求越 来越高,企业用工年轻化、知识化和技能化趋势明显。虽然农民工工资报酬相对较低,但是 企业对低素质劳动力的培训成本远远高于直接从人才市场中招收较高素质的大中专毕业生和 专业技术人才的成本,农村劳动力就业缺技能的矛盾愈发突出。 2.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低 目前,通过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组织的劳务输出仅占总数的10%左右。90%的农民转移就 业除极少部分是职业学校推荐的外,大多数是自发的,靠的是兄弟姐妹亲戚互相带、老乡带 老乡带出去的。主渠道不畅,黑中介便有机可乘,非法招工诈骗农民工影响极坏。组织化程 度低,既不利于农民外出就业,也不利于其输入地对外来就业农民的管理,更不利于务工人 员合法权益的保护。 3.大部分农民工收入低,生活水平相对较差 农民工相对与城市居民的收入较低,尽管在城市务工比在农村务农的收入高,但是横向 比较城市居民的收入,农民工的收入较低。收入水平决定生活水平,由于收入较低,他们的 日常生活非常节俭,除了生活的必需品消费外,用于其他消费的费用非常少;住宿条件也较差,多在工棚或多人合租;另外,农民工的闲暇生活单调,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因为身在大城 市而变得丰富多彩。 4.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没有切实落到实处 我国虽然提出了很多保障农民工的政策,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是没有落到实处。农民工 工资以及个人保障问题都没有得到切实解决。出现了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农民工进入城 市受到歧视,以及农民工户籍问题等,都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尽管在农 民工就业问题上,我国出台了很多的政策,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没有落实到实处,农民工的 切身利益没有得到保障。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显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高度重视的民生问题,农民工占据了务工人员的大多数,也是我国居民劳动转移的多 数人群。在转移过程中,出现了了地方没有切实落实农民工的现象,政策没有得到相应的落实。 5.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薄弱,不少企业不为进城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 力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将社会保险金负担转嫁给劳动者个人而形成超额利润,这一方面使资 本积累加快,另一方面使劳动者贫困加深。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1.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体制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_一个文献综述

2007年第1期N o.1,2007 浙 江 社 会 科 学 Z H E J I A N G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2007年1月 J a n.,2007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 一个文献综述 ◆ 胡 枫 内容提要 在实行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曾经是一个人口流动率极低的国家。而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当地乡镇企业以及异地转移。这种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吸引 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并成为许多学者研究和讨论的热门话题。关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本文试图从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背景、转移状况、影响转移的因素以及转移所带来的影响等角度,对中国农 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进行系统的全面回顾,并指出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劳动力转移 文献综述 作者胡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生。(北京 100871) 一、引言 在建国之初,为了尽快启动工业化进程,加速提高综合国力,同时也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国际背景,中国选择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为了保证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国家做出了一系列的相应制度安排: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人民公社制度和户籍管理制度。这样,一方面通过户籍和就业双重管制把大量农村劳动力堵截在农业中,另一方面通过产业压制减少了除重工业外的非农产业的劳动力需求。(杜鹰等, 1997;蔡等,2001a;Z h a o,1999a) 而改革开放之前的户籍制度,就像国内“护照”系统一样(C h a n和Z h a n g,1999),城市的工作机会、生活必需品以及住房、教育、社会保障等的获得都与户籍直接挂钩。在当时的户籍管理制度之下,农村居民要想向城市转移,获得城市户口,只能通过以下三种途径:(1)通过配偶、父母或者被收养等关系;(2)通过城市招工;(3)通过升学和参军。但这其中任何一种对于一个典型的农村居民来说,希望都是相当渺茫的(Z h a o,2001a)。因此,这种以改变户籍所在地为必要条件的永久性转移数量相当少,这种状况虽然近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① 80年代初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不仅解决了中国的粮食短缺问题,使得没有城市户口的农民在城市生活再也不需要吃“供应粮”,而且使农民获得了自由支配劳动力的权利(Z h a o,2001a;Z h u,2002)。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放弃了对农民选择职业的限制,使滞留在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能够转化为廉价劳动力供给;同时,政府赋予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支配部分经济增量的权利和用工自主权,使原先受压抑产业的就业机会释放出来,形成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另外,最近二十年来非农产业的快速增长和资源配置向劳动密集型产业倾斜,产生了快速扩大劳动力需求的效应。巨大的推力和拉力结合在一起,引发了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蔡等,2001a)不过,虽然关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但很少有文章对此进行总结。本文试图对有关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进行系统的回顾,其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状况进行回顾;第三部分对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总结;第四部分介绍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影响;最后一部分探讨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状况 1.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阶段划分 自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由于经济增长所带来的产业结构变化和制度约束的减少,中国农村出现 207

中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问题与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已由1952年的18243万人增长到2001年的49085.5万人,增长了2.69倍,占整个社会劳动力总数的67.2%,而且每年还在以1000万人左右的速度不断增长。根据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即使保持目前农村劳动力人数不变,如果我国农村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总人数的比例达到工业化国家重工业化前期平均40%的水平,也有1.98亿过剩劳动力;如果达到目前工业化国家平均20%的水平,则将产生3.44亿剩余劳动力。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世界上是史无前例的。 大量研究表明,劳动力转移是解决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目前从城乡平衡发展的要求来看,在未来5到10年内,我国每年必须实现1500万到200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才能保证农民收益率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鉴于我国目前现状,未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已初见端倪,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形成了严峻考验。 本文针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及未来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深层次原因,从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角度,提出了几点建议与思考。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由来已久,从建国初期至今,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经历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目前,我国建筑业的50%、煤矿采掘业的80%、纺织服装业的60%和城市一般服务业50%的从业人员均来自农村,可以说,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因素之一。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进程 按照当前的统计口径,农村转移劳动力是指:到乡外就业6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或者虽然未发生地域性转移,但在本乡内到非农产业就业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就是说,只要地域或产业发生变化,即便是到外乡仍从事农业劳动,都视为转移。而由于婚姻关系引起的地域的变化,以及由于考学、参军等原因离开农村的,并不当作是劳动力转移。根据此统计口径,1978-2001年的20多年间,农村劳动力总量由30688万人增长到48229万人,净增17541万人,其中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从2182万人增长到15778万人,净增13596万人。20多年间,我国农村劳动力基本可以总结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49年-1957年 这一阶段农业劳动力转移基本上是在未受到政府力量控制情况下自发进行的。继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之后,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吸收了大批农村劳动力。1952年,全民所有制工业部门职工为510万人,1958年增加到2316万人,工业部门新增的职工,绝大部分是由农村转移而来。 2.第二阶段:1958年-1978年 该时期由于受政府非经济力量的干预,农业劳动力转移出现了大起大落的局面。1958年后,随着“大跃进”运动的全面推开,经济建设规模虚假的急剧膨胀,从而造成了对劳动力的过度需求。1958年,全国工业和建筑业共新增职工1900万人,相当于原有职工的两倍,其中从农村招收的约1000万人。由于在农村内部抽调劳动力大炼钢铁等,1958年农村劳动力比上年税减3800多万人,1958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陡降至58.2%.据统计,城镇人口由1957年的9900多万人猛增到1960年的1.3亿人,同期所增城镇人口中,约有90%属机械增长。同期城镇非农业职工增加了2500万人,其中近2000万来自农村。然而,这次农业劳动力转移“浪潮”的寿命却极其短暂。三年经济调整时期,大批劳动力又重新回到农村。1963年,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又陡升至82.5%,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农业劳动力转移发生这样规模的大起大落,在世界人口迁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这一阶段,农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最新)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民工就业能力,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更是应对市场经济,提升产业、劳务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为进一步开展好我市今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就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做了一些调查,对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与建议,供领导决策时参考。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现状 (一)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我市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主要表现为“数量较大、素质较低、年龄较轻、男性较多、分布较广、技能较差”。 1、从数量上看,根据我市农村劳动力资源系统统计数据显示,到2012年底全市共有农业人口588462人,其中农村劳动力326178人,16-45周岁的农村劳动力220171人,已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2万人,还有富余农村劳动力45665人。 2、从性别构成上看,全市有效男性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0.6%;有效女性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9.4%。 3、从年龄结构上看,进城务工18岁以下的约占12%,18-30岁之间约占44%,而30-40岁约占35%,40岁以上的仅占9%。进城务工人员中青年占绝大多数。 4、从文化程度上看,近90%的农村劳动力只具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不足10%;农村劳动力中掌握一门以上非农技能的人数不到10%。调查结果显示,转移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41.2%;初中文化程度者占49.2%;高中文化程度者占8.6%,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0.08%。 5、从增收渠道上看,主要以种养和劳务收入为主,部分兼营一些副业。 6、从就业的情况看,目前我市转移出去的12万多农村劳动力中,有一定技能水平的不足10%,有近87%的人是初中及以下文化,其中近75%的人在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工作苦、时间长、报酬低。 7、从行业分布上看,全市326178个农村劳动力中,有约22万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69.9%,较上年下降3.2个百分点;有4万余劳动力从事第二产业,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13.2%,较上年上升1.9个百分点,有近6万劳动力从事第三产业,占全部劳动力的16.9%,较上年上升1.5个百分点。 (二)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的基本特点

农村劳动力就业模式的变迁的实证研究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职业指导师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论文题目:农村劳动力就业模式的变迁的实证研究 姓名:贺伯雄 XX号:8 XX号: 所在省市:XX省 所在单位:共青团XX省委驻京工作委员会 共青团XX市委驻京工作委员会 XX市青少年事业发展服务中心

农村劳动力就业模式的变迁的实证研究—以陇西县农村为例 贺伯雄 共青团XX省委驻京工作委员会 共青团XX市委驻京工作委员会 XX市青少年事业发展服务中心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个案访谈和文献研究的方法,从与年龄和性别相关的变迁、与文化程度相关的变迁、就业地点变迁和就业结构的特点就业环境的改善这几个方面描述了变迁的表现,并从个人、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分析了这些变化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提出了国家应当继续完善推广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政府要降低信贷的门槛,扩宽贷款的渠道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字】农村劳动力就业模式社会保障制度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民经济得到了显著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在有利的国内社会经济环境下,我国农村经济社会也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显著地提高。 一直以来,由于农村和城镇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农村和城镇社会发展差距显著,因此在人们传统的观念之中,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模式主要分为:青年人的区域间流动就业模式和中老年人的当地农业就业模式为主。而他们从事的工作又具有低技术含量,高劳动强度,低劳动报酬,高风险压力等等这些特点。虽然从事这些城市人不愿意从事的也没有余力去从事的工作,但是这些人并没有因此受到应有的尊重和支持。 但是通过和陇西农村劳动者的实地接触,并通过收集陇西县劳务办近年来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的统计数据发现他们的就业模式和就业状况和我们传统的想法有很大的差异,他们并不是简单的外出打工或者是在家务农,并不是仅仅从事那些城镇人不愿意从事的工作,并不是处处受到城镇人的歧视,也并不是拿着比城镇人低的工资生活;那么,他们到底是怎么的就业模式?他们的就业状况到底发生了怎么的变化?他们具体从事怎样的工作?本研究采用个案访谈和文献研究的研究方法,对农村劳动者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访谈,对近年来陇西县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的统计资料进行了收集,并对这些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归纳,希望对以上问题的解答有所帮助。 (二)文献综述 1、相关研究的特点 通过对1979—2011年来的35篇研究文献进行了仔细阅读和总结,发现具有明显的研究特点: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产业转移、区域转移和身份转换三种形式,文中所用的转移主要指前两种形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回流能有效地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河南转移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极大地带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本次全球经济危机造成我省外出务工人员大量回流,对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带来了挑战,从长期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仍然是促进我省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手段,因而应采取多种措施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回流工作,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劳动力回流;城乡协调 作者简介:赵翠红(1963-),女,河南襄城人,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3-0062-04 收稿日期:2009-02-16 一、引言 学术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颇多,形成的各种不同观点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种是被广泛接受的传统定义,即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或接近于零,从农业部门转移出去而不会减少农业总产量的那部分农村劳动力。但这种观点在经济学界引起了激烈争论。而以刘易斯(1954)为代表的古典学派坚持认为农业部门存在无限丰剩的剩余劳动力,把他们转移到非农部门中不会使农业产量减少,因为这些剩余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低到接近零。目前,我国学术界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还有如下理解:(1)把农业劳动力的闲置视为“剩余”;(2)认为“剩余”是农业劳动力的供给量和社会需要量之差;(3)边际收益低于非农业劳动力的农业劳动力(李仙娥,2004)。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界定,我们赞同周振华的定义:“农村剩余劳动力应是在农产品供给满足社会需要的条件下,其劳动边际产量等于零的那部分劳动力;或者说,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农业稳定增长,并且满足社会需要条件下的农业闲置劳动力。只有这部分农村劳动力才可以向非农产业转移。”(周振华199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从形式上看主要有三种:产业转移、区域转移和身份转换。鉴于我们现有体制和制度因素,在较长时期内对大多数农民来说,要实现从农民到市民角色的转换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界定的基础上。本文所使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概念,是指超过农业需要的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实行就地或异地转移即前两种形式的转移。 近几年来,原先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来的部分剩余劳动力又开始返乡或创业或务农,这种现象被称作劳动力回流。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回流对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分析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流入区域的领先发展,强化了其增长极的地位 由于劳动力流入区域一般是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工业发展较快,各种类型的企业迅猛发展,它们已由最初的劳动力剩余经济变为劳动力不足。大量农民工的流入,为这些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劳动资源,降低了发达地区用工单位的劳动力成本,提高了发达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发达地区凭借开放的政策、勤奋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吸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所在。__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外出务工人数逐年增多,打工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为更好的掌握农民工基本情况,探究“求职难”、“用工荒”背后的深层原因,笔者深入广大农村和劳务市场,采取走访调查、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农民工的真实想法和意见,并就如何科学合理的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作了一些浅显思考。 截至20xx年底,全县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3.55万人,实现工资性收入22.8亿元,净收入14.72亿元。各类培训机构共组织开展电焊工、电工等职业技能培训4994人次,大大提高了转移就业水平。创新输出模式,抓住“两站”移民建设等大项目、大工程建设契机,开辟多形式的务工渠道,组织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19187人。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通过创业促进就业,把开展贷免扶补贷款、小额担保贷款和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作为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推动就业的有效手段,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20xx年,全县发放贷免扶补创业小额贷款475人2375万元,带动就业712人;全县发放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500 1/ 6

人2500万元,带动就业750人。 (一)抓培训,培养就业新技能。 新生代农民工提高技能的意愿非常强烈,极其渴望学有一门技能,拥有和城里人一样的技术水平。 一是进一步打破部门、行业、区域、城乡界限,逐步建立层次分明、规范有序的农村劳动力培训体系。组织部门要切实发挥党管人才“牵头抓总”的作用,联合人社、教育等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职校的作用,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 二是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网络平台优势,要优化培训内容,按照缺什么培训什么、用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定向培训人才。根据农民工的实际需要,因需施教,开展校企结合、定单培训、招标培训,利用岁末年初等农闲季节,集中开展建筑、缝纫、烹饪、电焊工、电工、餐饮服务、病虫害防治、畜禽防疫等多种内容的培训。农民工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技能,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培训内容要紧扣市场需求,紧扣农民工的打工需要,让农民工普遍感觉“用得上”、“没白学”,发挥培训的应有效果。 三是聘请各行业专家、各工种技术能手授课,建立一支门类齐全的高素质、高技能培训队伍,确保农民工学到新技术、新方法。通过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培训、技术示范、技术人员包人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强对农民工的培

浅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论文

浅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论文 一个国家的劳动力就业规模是与该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组合形式,与人口总量的变化相关联的。本文从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的现状出发,探讨了造成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原因,综合分析了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影响,通过对刘易斯劳动力流动模型的分析,探讨发展中国家的剩余劳动力流动规律以及针对相应的制约因素提出建议性的政策。 1、农业劳动力。农业劳动力是指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口所具有的劳动能力。农业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农业,是指农作物栽培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狩猎业、野生植物采集野等;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我们说的农业劳动力是指广义农业劳动力。 2、农业剩余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个相对的概念,它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我们说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是指在目前生产力水平下超过生产需求量的农业劳动力。 3、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产业转移,即由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另一类是地区转移,包括某一地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另一地区转移;由农村向城市郊区农业转移。我们说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针对产业来说,同

一行业的地区之间流动,就地区来说是一种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但就全国来看,它并不属于行业之间的转移。所以,就全国讲,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指剩余劳动力由农业向其他产业的移动过程。一个剩余劳动者一旦转移到其他行业,就完成了这一任务,不称其为剩余农业劳动力了。 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达1.5 亿以上,2000年底达到1.8亿。这种矛盾短期内还会更为突出:随着农业要素的不断投入,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农业劳动生产率会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将不断减少,可耕地有限,而且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农业就业的余地越来越少;乡镇企业的发展在新的发展时期也遇到了结构性困难,其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明显减弱,乡镇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也明显下降;加入WTO后,短期内我国农产品不仅会面临国际市场的价格压力,使农民收入难以通过农业大幅度提高,而且进口农产品势必导致国内农产品的需求减少,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进一步扩大;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基数大,据有关部门预测,未来10年全国农村每年还要新增劳动力600多万。如果从劳动力供给的角度看,随着农业投入的增加和技术含量的进一步提高,以及人力资本素质的逐步攀升,由传统农业本身排斥出的劳动力将会越来越多,xx年预计达到1.9亿人。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2014届毕业生 毕业论文 题目: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学院名称:经济贸易年级专业:经济学F1001 学生姓名:吴梅莲学号: 201046910128 指导教师:戴晓鹂教师职称:副教授 2014年5月22日

摘要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关键,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党的十八,再一次把解决“三农”的问题作为我国全党工作的重心,因为它不仅仅关系到农业的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而且直接关系到农民增收的问题,更加关系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以及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问题,所以解决“三农”问题到目前为止依然是国家建设发展的重点。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本文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以西方经济学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为依据,解释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历程进行了回顾同时,结合实际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刘易斯拐点下的新变化,进一步根据我国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劳动力文化水平和刘易斯拐点等,总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制度性制约因素和非制度性制约因素,文章最后依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制度方面和非制度方面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土地制度;刘易斯拐点

Title The Study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Rural Surplus Labor Transfer Abstract The problem of transfering of rural surplus labor is the ke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ncreasing peasants ' income ,and also the core of the "three agricultural" problem. In the 18th Party , it also putting forward to settle the "three agricultural" problem as our gravity, cause it is not only relating to agricultural of modern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of process, but also directly relating to farmers’ increasing of problem. So the settlement of "three agricultural" problem is still the focus of our national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Based on such researching background, the article firstly defines the related conception, then explaines the production of rural labor according to ,the western economics Descending Marginal Returns Law. Meanwhile,the article recalls the cause of rural labor transfering, and then analysis the rural labor transfer system by using the Lewis Turning points, according to our land system 、household system、labour literacy and Lewis Turning points. Then summarizing the non-institu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couse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transfer, in the last part of the article,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are also put forward. Key words Rural Labor;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s Law;Land System; Lewis Turning Point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