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理工科院校开展艺术教育途径对策的思考

理工科院校开展艺术教育途径对策的思考

首都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对理工科院校开展艺术教育途径对策的思考

姓名:易琳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音乐学

指导教师:冯兰芳

20071031

试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试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发表时间:2015-07-08T11:43:40.50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5年6月总第160期供稿作者:石钦[导读] 这篇文章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从注重管理与深化内容的视角着眼分析。 石钦云南艺术学院650000 摘要:在高等教育领域中,高校艺术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有效地反映了国家的艺术水平,而且也能体现出大学生在艺术方面的竞争力,所以,应该充分重视我国的公共艺术教育。这里以云南的高校为例进行说明,主要探讨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趋势,希望对于今后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学素质教育 可以看出,我国的公共艺术教育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另外,不同的地区发展也存在不同的问题,这里以云南为例,可以看出,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不利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很多专家对此深感忧虑,展开广泛而更进一层的研讨,试图寻求造成高校公共艺术教学发展困境的缘故和解决办法,并获得一定的阶段性效果,比如在专业化和精细化方面的探索得到业界的认可。这篇文章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从注重管理与深化内容的视角着眼分析。 一、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 1.对公共艺术教育理念理解不深。高校固有的学术氛围和文化性格极易影响教师和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这导致高校管理者对公共艺术教育重视不够的隐患直接在教师和学生身上显现。在现在就业的压力之下,老师和学生都把重点放在知识性和技术性较强的专业课上,这样就使得学生人文和艺术的潜力没有发掘出来。把公共艺术教育设立在选修课或者还不如选修课的位置,这在云南的某个学校被学生戏称为“豆芽”学科,作为专业课学习累了时的一种放松课程,听听教师讲课,听听乐曲,观赏一下名山名画,一般都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欠缺一定的深度,把公共艺术课置于一边。 2.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践目的性不强与理性不足。孔子的儒家思想认为诗、礼、乐对人修养的形成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进一步讲即艺术能熏陶人的涵养,宜于修身养性,各高校以公共课的形式设置艺术教育课程,其终极目标即为增强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公共艺术教育在学科内容上不但要丰富,并且应该全方面涵盖不同艺术门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在云南的很多地方,一些普通高校到目前为止都还存在着对一些课程内容设置非常狭窄的现象,将公共艺术非常简单地诠释为音乐课和美术课,把授课的内容限制在了这两个艺术的领域里,这就限制住了学生在艺术素养方面的全面发展。对教学目的也存在理解不清的问题,只是将音乐和美术专业课程简单删减处理后应用,将精英化的深度教育与大众化的广度教育混为一体。 二、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前景 1.专业化。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方向来说,应该考虑到其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否则,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导致教育问题一直处在边缘化的位置,不能有效改变原有的问题。第一,应该保证教师在专业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还应该保证所选用的教材具有较强的专业特点,不能简单照搬专业艺术课的相应教材。其次,还要向专业的管理组织、制度更进一层的发展,使高校公共艺术教学专业的进展在高校管理体系内部具有单独的代言人和切实可行的规定。还有,应该建立健全公共艺术教育的评价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考评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与时俱进的评价制度能够更好地监督公共艺术教育的执行状况,使得教学效果最佳。 2.氛围化。氛围化是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手段。公共艺术教育作为针对全体大学生的公共课,课时少于各专业课的数量,这有限的课时难以达到效果的最大化。有限的课堂教学侧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则必然要求开辟第二课堂。这第二课堂不仅包括大学校园常见的各种艺术团体,还要发展各种专门的艺术欣赏活动和交流讨论会等,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课以多种不同于课堂的形式开展起来,更符合“实践”二字的本意,在全校范围内甚至与其他高校和校外专业艺术团体之间建立交流学习的平台,塑造浓厚的艺术氛围,达到人人学艺术、人人懂艺术、人人会欣赏艺术的效果。 3.持续化。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长期发展的必选之路则是持续化,思想的持续化发展亦是高校艺术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保证。持续化的概念不仅表现在时间的连续性上,更表现在高校公共艺术涵盖的各个艺术学科面对非艺术专业大学生教育的公共艺术教育方向上,这是不同于专业艺术发展方向的一种新追求。持续化发展同样也体现在不同艺术种类间的融合发展上,这种融合可以体现出很多不同的事物,例如学生素质的综合性得以提高,学生对于艺术的欣赏水平等也可以由此得以体现。融合发展更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持续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结语 总之,普通高等素质教育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公共艺术教育,是提升学生整体艺术素质的主要手段和措施。高校管理者要转变观念,积极促成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地位的上升,给予规范的学科管理和师资力量与硬件建设的支持。追溯其根源,高等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的进步有赖于深化自身内容,不然,公共艺术教育将只是停留于形式或是依靠别的专业,均对自身进步与教学效果无益。参考文献 [1]陈晓艳通识教育理念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创新[J].江苏高教, 2010, (4),70-71。 [2]叶小玲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北方音乐, 2011, (5),96-97。 [3]朱英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深层次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4),62-63。

高校艺术教育的工作总结

高校艺术教育的工作总结 根据《全国学校艺术教育规程》和《吉林省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十五规划》的精神要求,以及我校艺术教育发展三年规划的目标。本学期,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广泛开展艺术教育活动,为学生们创设更多的艺术活动空间,加强了活动质量,提高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切实有效的发挥艺术教育功能,促进了新课改在我校的实施。顺利完成期初预定计划。 我校高度重视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将其作为素质教育突破口,加大艺术教育师资力量的配备,无论在艺术教育课堂教学中还是课外艺术活动辅导上,都配备了具有较强专业技能和高度责任感的教师任教,信息技术也在艺术教育中得到合理化应用。加强艺术教育管理,加大艺术活动开展力度,始终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我校艺术教育管理更具规范化,促进了我校艺术教育的整体发展。 全面加强普及性艺术教育活动,并结合课程改革目标,加强艺术课堂教育,使艺术课程更具艺术性和规范化,强化艺术基础教育。重点开展了学校的三团(合唱团、舞蹈团、军乐团)一队(电声乐队)一社(少儿书画社)活动,采取了务实高效的活动态度。保证活动时间和效果,取得良好的成绩。带动了学校整体艺术教育的发展。各活动小组积极投入活动,为我校的第二届艺术节做必要准备。

本学期我校为学生创设了更为广阔的艺术活动空间,组织开展三期校园歌手大赛—新星大擂台,参加人数达三十余人,培养并锻炼了更多校园小歌手,为学生们提供了展示艺术的舞台;我校积极参与梨树县家庭艺术教育进社区展评活动,共展出师生及家长书画作品一百余件,得到上级相关部门的好评,并取得优异的成绩;积极组织参加上级相关部门的各项艺术作品大赛,选送书法、绘画、科技制作作品三十余件,获不同等级奖励。校舞蹈队及其他活动小组参加了团县委组织的庆“五四”青年节以及欢迎日本外宾的演出活动,受到一致好评。 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本学期我校艺术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众多不足,有待于下步工作中逐步解决。总之,我们将努力拼搏,把我校建设成名副其实的省艺术传统校,争创国家级艺术传统校,我校将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原则,加强艺术教育,努力实现我们的最终目标。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当代国内艺术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最新教育资料

当代国内艺术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本文将从近年来国内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出发,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当代国内艺术教育现状面临的问题与艺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并总结国内艺术教育未来发展的对策。 英国学者彼得?伯克说过:“艺术是人类的天性”。既然上帝赋予了我们艺术细胞,我们就应该把它激活,让它通过我们的思维意识去创造生活。因此,艺术教育不会因个人意志的转移而失去对我们的生活、专业以及相关工作的强大影响。它对当代的文化与艺术载体、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在艺术领域全球化的今天,艺术教育将更加迅速的发展并日趋完善。 国内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国内艺术教育虽起步较晚,但发展的很快。90年代中期,大批的综合大学、民办院校以及设计学院开设设计专业,促使艺术教育办学规模不断的扩大,办学质量也在不断的提升。国内现有的几所设计院校学科建设水平与教学质量比较高,在国内外的影响比较大。如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都较早的引入国外优异的设计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并结合自身的现实环境,创建出各具特色的设计教育体系,为市场培养了优异的现代设计人才。 通过分析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详尽的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主要的问题。a.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由于专业定位、生源质量、师资水平、办学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高等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依然存在。b.办学条件有待改善。 国内高校艺术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要建设文化强国,就不能不大力发展与富强民族文化,通过艺术教育来发展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搞好民族文化的严重举措。发展艺术教育的意义在于:民族文化中的艺术瑰宝需要探寻者、搜集整理者,需要有一大批懂得艺术价值、有眼光与心智判断民族艺术瑰宝与矿藏的人投入艺术研究队伍。这些人要有开阔的学术胸襟、机敏的学术眼光与深远的学术功力,让他们把民族常态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葛春先 (河南工业大学艺术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要:高校设置公共艺术课程旨在全面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应全面遵循艺术的特征,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合理开设课程门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关键词: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各高校对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并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艺术教育工作,在组织机构、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科研、课外艺术活动开展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升。目前,多数高校都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要求,开设了《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等相关限定性选修课程及部分任意胜选修课程,并要求学生通过考核取得学分。部分高校还依据学校特色及学生特点编写了校本教材,开设了《摄影艺术》、《民间剪纸欣赏与创作》、《形体训练》、《陶艺》等实践类选修课程。有些高校在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多种途径,提升教师的教学质

量和水平。如洛阳师范学院开发了“艺术河南”网站、南阳理工学院开发了“366艺术教育网站”,大力发展网络课程及校园精品课程。 近年来,全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机构不健全、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经费投入及场馆建设不足等问题。部分高校没有独立的公共艺术教育机构。大部分高校专(兼)职艺术教师数量不够,专业不均衡。专职教师普遍较为年轻、缺乏经验,尚未形成合理的教师梯队,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艺术教育的需要。另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开设时间较短,课程建设、教材编写、教师培训等方面均受到了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路径 1.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的地位 公共艺术教育具有特殊性,明确公共艺术课程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尤为重要。第一,高校教学领导部门要高度认识到公共艺术教育不同于严格意义上的知识、道德教育,使公共艺术教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推进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改革,提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成果;促进和提高公共艺术教育教师的教学与科研热情,使公共艺术教育的科学性得到进一步的完善。第二,高校应严格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要求,全面设置各类公共艺术

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当下思考完整版

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教 学当下思考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的当下思考 最近有幸聆听了国家督学——尹后庆会长的报告,使我我对中小学核心素养的认识从茫然变成了清晰。确实,未来的课程如果不具备现代性与探究性,我们的学生将来无法整体的融入时代的变革;同时,教师如果不思考学科的本质、学科的育人价值、学科的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我们的教学很大意义上将会本成无效的教学;所以,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科思考尤其显得重要。那么,我们将如何探索和实践核心素养在学科长的落实呢?就美术学科谈一些个人思考: 1.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在教学模块设置上,现使用的人美版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共九本,它们分别对应高中美术课程设立的九个模块。美术教学课程的开设,其根本目的就是对学科素养的培育。而今按规定开足美术课,尽心上好美术课,就是在行动上坚守了基础美术教育之阵地,贯彻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普及性”、“针对性”和“全面性”的路线。 同时,每个模块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会有一些侧重。比如鉴赏模块,更侧重对学生图像识读、文化理解、审美判断三个核心素养的培育,绘画模块在美术表现、创意实践这两个核心素养的培育上更明显。但这并不意味着模块教学割裂了这五个核心素养的关系。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针对模块学习的特点来构建合理的模块教学目标和教学体系,才能优化对模块中单元课教学目标、教学环节等的设计。 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好各类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课堂不等同于教室,学习内容不局限于教材。在互联网应用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可以合理搜集运用网络教学资源,也可以运用好地方教学资源,为教学所用。丰富而适切的教学资源会大大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养成的主动性,促成核心素养培育效益的最大化。 在教学评价中,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结合模块特点,设置适切的评价机制与方式,使学生明晰对自我核心素养现状与不足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提升自我。 2.在课外美术特色活动中发展学生美术核心素养 高中美术教学不局限于课堂教学,亦不止于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课外美术特色活动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优势。以学校美术类社团、研究性学习和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所涵盖的所有美术特色活动为平台,给予学生发挥自身学科核心素养及能力的机会。教师在学生活动的同时,实时关注、引领、指导并应给予学生活动成果的评价及鼓励,让学生能在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探究、发现、解决乃至创新,从而获得自身学科核心素养再培育。 3.在学科竞赛活动中提高学生美术核心素养 学科竞赛活动需要师生齐心地做好赛前、赛时、赛后三个阶段的工作,这包含了指导与训练、沟通与鼓励、反思与总结等具体环节。教师需要结合自身学科核心素养制订高效的竞赛辅导方案及策略,形成适切学生的辅导风格。 每一次学科竞赛都是对师生自身学科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历练。重要的并不在于竞赛的结果,而是我们在竞赛中收获了由能力到心智的成长,收获了核心素养。 综上,高中美术教学在时间和空间范畴上有一定的延展性。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育工作者不仅要重视课堂学科素养的培养,更要注重课堂内外对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这样才能使美术教育更均衡地发展,才能培养出未来社会需要的具备核心素养的人才。

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艺术教育的发体现状及对策 一、结合学生实际,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高职艺术课的教育目的旨在通过课堂活动的实行,不但能够让学生掌 握一定的艺术基础理论,更能使用艺术知识提升自己综合素质,形成 热爱艺术,开放思维的良好情操。通过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能够使艺术的表现更加直观形象,贴近现实生活,调动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动有效艺术课堂构建。不过在当前的高职艺术 课堂教学中,教师之所以难以组织课堂教学,无法调动学生参与艺术 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令其参与兴趣不高,甚至出现了厌学现象, 在很多的水准上就是因为对于课堂教学的意义理解不足,等同于学习 力不足、创造力低下。针对此种情况,特别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推 动课程改革的今天,艺术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一 味地高压强迫,以“势”压人,而是要注重因势利导,增强艺术学科 重要性的宣讲,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美”化人。在具 体落实过程中,教师既能够从理论高度,诠释厚实的艺术知识在促动 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彰显艺术知识 本身的美,激发学生内在的参与热情与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感受、认知、体验艺术作品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高职艺术课堂教学中来,奠 定课堂教学展开的内在动力。 教师是高职艺术教育推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建设者。没有教师整体 素质的达标,就不会有高职艺术教育的整体达标,就不会有人民满意 的教育。所以,必须大力增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一是要提升师范教育质量,优化教师专业成长环境,科学推动在职培训、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等举措,协助教师树立起 与高职艺术教育相吻合的人才观、教学观、高职生观,提升其根据课 程改革要求展开学科教学的水平,培养其根据教育教学实践展开科学 研究的水平,引导其成长为师德高尚、师能突出的优秀人才。二是要 通过制定科学的政策方针,推动教师管理乃至教育制度的改革,优化 教师队伍结构,使教师队伍的地域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知识

中国艺术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姓名:张晓波专业:艺术管理学号:201301025 中国艺术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艺术管理这一名词和专业最早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然后在美国各个大学开始出现相关的艺术管理专业,随机发展到欧洲和世界各地,所以哪怕就全世界而言它也是一个成立不过四、五十年的新兴学科和方向。在我国,艺术管理专业的出现要晚的多,到2000以后随着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文化反正,一些艺术高校才建立了这一专业,到现在为止国内差不多有26所高校建立了相关专业,多集中在东部东南部沿海和长江流域发达地区的高校和艺术高校。 关于艺术管理,成乔明在《艺术产业管理》一书中认为就是艺术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为实现文化艺术传播的目的而对管理对象实行的有计划的管理活动。艺术管理者包括政府行业机构、企事业机构,艺术管理手段包括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艺术管理对象包括艺术机构、艺术家群体、艺术商品、艺术信息、艺术金融时间等。 一、中国艺术管理市场和教育的现状 艺术管理是应时而生的产物,在中国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文化艺术产业也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随着快速发展而来的相关问题也不断出现,管理混乱,管理不专业,不懂艺术的人在管艺术,对传统艺术的破坏,外来艺术的胡乱引进等等问题如果不合理的解决的话,对中国的文化艺术市场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培养自己的文化艺术管理人才。 但是当前,艺术管理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李敏的《中国艺术管理生态现状》中指出了中国艺术管理的五大问题:制度问题,是艺术管理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如果我们把艺术 管理看成是一个事物的内外两面,制度问题就如其外在的硬件面,这个硬件面指针的对象就是艺术管理的对象,即艺术市场本身。艺术市场又是由盈利和非营利机构、企业、组织等构成。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看到,艺术市场不仅是一种交易的过程,更是一个贯穿学术研究、创作及市场运作与艺术批评的复杂过程,艺术管理在其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并协调艺术创造与追逐商业利益的矛盾,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其思考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其思考 美术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塑造具体客观的形象,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作者思想情感和美化生活的一种造型艺术。它能生动形象地表现客观世界和主创者独特的审美创造。 然而我国传统的幼儿美术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 1、强调结果,轻视过程。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认为作品或成果才能为幼儿艺术能力发展与否作出验证,而对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得积极主动的参与、求新求异的思维、大胆、浪漫、无拘无束的表现视而不见。就绘画而言,通常教师要求的作品是在完成教师教育内容的前提下,“以丰富画面”为基本特征,以“纠偏”为手段,以与“范本”最为接近的程度为赞赏标准的活动,从而干扰和限制了幼儿创造能力的发挥。 2、重视技能技巧,轻视思维个性。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常常有不拘一格的新奇创意,常常通过形象媒介使自己的思维超然物外、超越时空,创作出超乎寻常的作品。而在我们的教学中,幼儿作画时,从坐、握笔、笔法到布局、比例、结构乃至色彩搭配都要求面面俱到,无形中扼杀了幼儿的创造性。 3、重视教师的主动性,忽视幼儿的自主性。“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并不鲜见。而美术教育无比自由和开放的空间,使教师综合素质受到严峻挑战,为了使

幼儿艺术素质的提高成为一个显性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仍不乏“像老师这样画”、“请跟我学”的教学模式,这样一来,幼儿在教师控制下,惶惶不安、不知所措,哪里还谈的上积极主动参与艺术活动,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也受到遏制。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和实施,我们对幼儿园美术教育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纲要》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纲要》的改革为幼儿美术教育指出了一条新的思路:尊重幼儿的审美情绪和情感;重体验创作的过程;促进每一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一、激发幼儿的创作激情,激发他们创造美、表现美的情趣。 美术教育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育,它需要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激励来唤起幼儿敞开心灵的大门。运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激活他们创作欲望,使他们内心产生创作的冲动。 1、让幼儿拥有充分观察的机会。让幼儿在大自然中感受自然美,在社会中感受人文美。通过生活的体验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教师可带领幼儿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感受丰富多姿的生活环境;也可利用本园场地布置一些特殊的情景,还可以通过艺术性语言、神话故事的描述,把幼儿引入特定的情境中去。使他们身临其境,受到潜移默化的

汪雅诗 中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

中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 摘要:自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正是新科学、高科技以日新月异的速度介入我们人类生活的时期,中国的高等艺术教育的内容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中国,某些新兴的学科较之国外要晚了好多年但他们能创建并良心的发展着,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大好事。环境艺术设计一经诞生就是一门综合性的设计艺术学科,在今天更呈现出一种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发展趋势。公共艺术是其中的艺术课程,从专业的建筑角度,从学科完善和发展的角度,他都是不可缺山的一个重要部分。公共艺术教学,应该是一个在公共空间中全方位的探讨艺术创作的教学课题。关键词:公共艺术中国高等艺术教育 自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正是新科学、高科技以日新月异的速度介入我们人类生活的时期,中国的高等艺术教育的内容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经历了艺术教育的恢复发展、扩大等几个历史阶段后,中国的艺术教育普遍的面临着新的办学理念与旧的教学模式的碰撞和较量。不过,我们欣喜地看到,当今国内许多高等艺术院校开设了多项弥补以往所缺的新学科,这些新学科不再是一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而是提倡或执行多元化的复合型的教学模式。在中国,某些新兴的学科较之国外要晚了好多年但他们能创建并良心的发展着,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大好事。 这些年来公共艺术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的关注,这一现象与我国城市文化建设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也与全社会对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的日益重视紧紧相连。但略有不足的是,在热闹的关注和讨论中,对于什么是公共艺术?如何定义公共艺术?至今还没有一致的意见。 公共艺术的中文名称来自英文的PUBLIC ART,由于他强调公众的参与,所以有时也被评为“公共艺术”。从文字组合上来,这个词语包含了公共和艺术两个概念。公共(Public)的意思是“共有的”或“市民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开放空间里能让人观赏、参与和使用的艺术的艺术活动、艺术行为和艺术设施,都可以成为公共艺术。艺术(Art)的概念则很古老,而且其内涵一直处于变化中,导致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多种多样,但只要不在前面没加上公共二字,我们就有理由把它看成与日常生活无关,尤其是与大众生活无关的事。在中国,许多人

高校艺术教育创新思路浅析

高校艺术教育创新思路浅析 摘要:在文化强国的战略推动下,文化创意产业借此发展契机吸纳更多优质资源,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而文化创意产业需要大量具有创新、创意人才从事具有前景的文化创意活动。产业的发展对艺术教育带来更多拓展空间,并引导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为加强当前高校艺术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适应性,本文主要分析高校艺术教育创新的制约瓶颈和面对的问题,艺术教育创新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作用,探讨高校艺术教育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环境;高校;艺术教育;创新策略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大批艺术创意人才的文化创造活动,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同时应该突出创意、创新人才的核心要素地位。高校艺术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提供文化创意智囊、构建创新团队的阵地、摇篮,但一般高校乃至艺术院校的艺术创意创新人才培养陷入困境,创新型艺术人才的培养严重滞后于产业发展,进而制约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艺术教育创新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作用 (一)艺术教育创新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学理支撑和核心推动要素 我们普遍接受并认可艺术教育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源头和基础,而文化创意产业是对知识经济时代艺术教育的延伸和新发展。在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环境下,高校的艺术教育发展在挖掘学生艺术潜力

和创意的培养上具有独特优势,可以根据不同文化艺术产业的人才进行更高的要求。早在文化创意产业获得发展之前,艺术教育就已经在创意、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做不断地尝试和突破。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丰富和发展了艺术教育的形式,并从专业建设方面促进艺术教育专业性得到丰富和延伸。从学理背景以及人才基础层面而言,艺术教育和文化创意产业二者形成相互承接并促进对方发展的关系。 (二)高校艺术教育创新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来源 高校的人才培养阵地功能对于艺术教育的发展同样起到重要作用,高校依然是创新型艺术人才的主阵地,发挥并承担对创新思维艺术人才的培养是高校艺术教育的主要魅力。从艺术教育的发展来看,艺术设计上的创新突破若想取好的效果,应该具有突破常规,具有前瞻性的发展眼光,高校艺术教育创新的责任和方向也正基于此。艺术教育则是对感知能力提升的教育,将思维和实践感知的联系建立起来,艺术教育不仅能促进文化创意的形成,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和想象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促进思维能力在有意识的锻炼下获得提升。 二、高校艺术教育创新的制约瓶颈 (一)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偏失 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带有的功利意识、效益意识以及商品意识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艺术教育的纯粹性,导致艺术教育呈现市场化、商品化的趋势,对艺术教育的内在价值形成冲击和摧毁,并对创新、创

试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试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摘要:在高等教育领域中,高校艺术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有效地反 映了国家的艺术水平,而且也能体现出大学生在艺术方面的竞争力,所以,应该 充分重视我国的公共艺术教育。这里以云南的高校为例进行说明,主要探讨了高 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趋势,希望对于今后的高校公共艺术教 育发展具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学素质教育 可以看出,我国的公共艺术教育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另外,不同的地区发展 也存在不同的问题,这里以云南为例,可以看出,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程 度的偏差,不利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很多专家对此深感忧虑,展开广泛而 更进一层的研讨,试图寻求造成高校公共艺术教学发展困境的缘故和解决办法, 并获得一定的阶段性效果,比如在专业化和精细化方面的探索得到业界的认可。 这篇文章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从注重管理与深化内容的视角着眼分析。 一、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 1.对公共艺术教育理念理解不深。高校固有的学术氛围和文化性格极易影响 教师和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这导致高校管理者对公共艺术教育重视不够的隐患 直接在教师和学生身上显现。在现在就业的压力之下,老师和学生都把重点放在 知识性和技术性较强的专业课上,这样就使得学生人文和艺术的潜力没有发掘出来。把公共艺术教育设立在选修课或者还不如选修课的位置,这在云南的某个学 校被学生戏称为“豆芽”学科,作为专业课学习累了时的一种放松课程,听听教师 讲课,听听乐曲,观赏一下名山名画,一般都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欠缺一定的深度,把公共艺术课置于一边。 2.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践目的性不强与理性不足。孔子的儒家思想认为诗、礼、乐对人修养的形成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进一步讲即艺术能熏陶人的涵养,宜于修身养性,各高校以公共课的形式设置艺术教育课程,其终极目标即为增强 学生的人文艺术素养,公共艺术教育在学科内容上不但要丰富,并且应该全方面 涵盖不同艺术门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在云南的 很多地方,一些普通高校到目前为止都还存在着对一些课程内容设置非常狭窄的 现象,将公共艺术非常简单地诠释为音乐课和美术课,把授课的内容限制在了这 两个艺术的领域里,这就限制住了学生在艺术素养方面的全面发展。对教学目的 也存在理解不清的问题,只是将音乐和美术专业课程简单删减处理后应用,将精 英化的深度教育与大众化的广度教育混为一体。 二、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前景 1.专业化。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方向来说,应该考虑到其专业化的发展 方向,否则,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导致教育问题一直处在边缘化的位置,不能有效 改变原有的问题。第一,应该保证教师在专业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平,还应该保证 所选用的教材具有较强的专业特点,不能简单照搬专业艺术课的相应教材。其次,还要向专业的管理组织、制度更进一层的发展,使高校公共艺术教学专业的进展 在高校管理体系内部具有单独的代言人和切实可行的规定。还有,应该建立健全 公共艺术教育的评价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考评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与时俱 进的评价制度能够更好地监督公共艺术教育的执行状况,使得教学效果最佳。 2.氛围化。氛围化是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手段。公共艺术 教育作为针对全体大学生的公共课,课时少于各专业课的数量,这有限的课时难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思考与练习答案

第一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概述 一、选择题 1.ACD 2.ACD 3.A 4.BC 二、简答题 1.简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 【要点提示】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意义包括: 第一,有利于儿童审美能力的发展; 第二,有利于儿童多种感官的协调发展; 第三,有利于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第四,有利于儿童健康情感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2.简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类型,并分别叙述其含义。 【要点提示】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类型包括:学前儿童绘画活动;学前儿童手工活动;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 学前儿童绘画是指3~6岁的儿童运用简单的笔、墨、纸、砚等工具,通过点线面、色彩、构图、透视等造型手段塑造平面艺术形象,反映和表达儿童对客观世界认识和感受的初步的造型艺术活动。 学前儿童手工是指3~6岁的儿童运用一定的可操作的材料,如剪刀、泥、蛋壳、纸等,通过剪、折、编、插、组合、粘贴等造型手段完成平面、立体或可活动的形象,以反映和表达儿童对客观世界认识和感受的造型艺术活动。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是教师引导儿童认识和欣赏美术作品、自然景物及周围环境,了解对称、变化、均匀等形式美的原理,感受色彩、造型、构图等艺术手法,体验美术欣赏的快乐,丰富儿童的感性经验,激发儿童审美情趣的一种美术教育活动。 3.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技能包括哪些? 【要点提示】 纸工活动的基本技能包括折纸、撕纸、剪纸、染纸等。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泥工活动的基本技能包括团圆、压扁、搓长、拉伸、捏泥、粘接、分泥等。 4.简述学前儿童手工能力发展的各个时期及其特点。 【要点提示】 第一,无目的的活动期。此时期的儿童还没有表现的意图,只是满足于手工操作的过程,享受自主活动的乐趣,体验手工工具和材料的特性。他们还不理解手工工具和材料的性质,也不能正确地使用这些工具和材料。 第二,基本形状期。这一时期儿童的无目的动作逐渐转化为有目的的尝试。在剪纸活动中,儿童开始初步懂得剪刀与纸的配合,但只限于剪直线,而且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也会很长。在泥工活动中,儿童开始学习并使用团圆、搓长等技能。起初出现的棒形,到本时期的最后阶段,开始出现粗细、长短的变化。 第三,样式化期。这一时期儿童手部精细肌肉的发育和眼手协调能力的增强,以及对一些手工工具和材料的掌握,他们开始表现出了强烈的创作表现欲望。在剪纸活动中,儿童能够双手配合着剪出曲线,还能剪出简单的、自己想象中的形状,如三角形、四边形、样式简单的窗花等。在泥塑活动中,儿童能够挫出各种弯曲的棒状物,还能制作出圆柱体和立方体,并能够用组合的方式制作出一些复杂的物体。 5.简述学前儿童美术能力发展的特点。 【要点提示】 第一,学前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 第二,学前儿童美术能力发展的历程基本上是一致的。 第二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原则、 方法和基本环节 一、选择题 1.AD 2.ABC 3.ACD 4.AD 二、简答题 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原则有哪些? 【要点提示】

建立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

2012.No4 专家论坛 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在理工科院校,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重视艺术素质教育。理工科院校学生比较善于逻辑思维,尤其擅长演绎推理、归纳总结、实验分析、定量思考,但其想象、直觉、感悟等形象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较弱,这种表现对理工科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艺术素质教育能使理工科学生形象思维得以完善,创新能力得以提高[1]。 对此,理工科大学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策略,建立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长效机制。本研究根据当前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现状,从内部建设和外部保障两个角度出发,提出建立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长效机制的六点思考。 1 认清思想误区,树立正确的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理念 引导理工科大学教育工作者树立正确的艺术素质教育理念,是高校培养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正确的艺术教育理念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工作者的艺术素质教育理念;二是理工科大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理念。 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理工科高校教育工作者首先应树立正确的艺术教育理念,认清教育阻力,明确教育目标。现今,在理工科院校艺术素质教育中存在着认识的误区,一些人或认为艺术素质教育可有可无,或认为艺术素质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或盲目地主张开设相关专业或相关课程。对于第一种观点,对有些本身即从事理工科艺术教育的教育者来讲,从心底里就认为理工科大学自然应以专业知识教育为主,以艺术教育为次,主动把自己摆在高校教育学科范畴中的较低位置,自然,也就失去了自身对于艺术教育效果的积极追求与钻研,以一种较为消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事业;对于第二种观点,混淆艺术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解决的是人生观、价值观等大是大非的问题,而艺术教育,包括文学艺术教育则是一种情感教育,是一种足以放松心灵、陶冶情操的心灵润滑剂;对于第三种观点,盲目地主张开设艺术素质教育相关课程,并不代表已认识到艺术素质教育在高校教育中重要地位,如果盲目地以课时累积而忽视在课程授课过程中以自身对艺术素质教育的深刻体会去感悟和引导学生的话,艺术素质教育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事倍功半。 对于理工科大学生而言,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艺术素质教育对于自身的积极意义,要认识到艺术素质教育的育人价值,明确艺术素质教育有助于自身思维、情感的完善,文化素养的提高,高校艺术素质教育在理工科大学生的人生学习历程中不可或缺。 2 遵循教育规律,明确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长效目标 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应该遵循教育规律,形成具有明确目标的长效机制。在艺术教育中,不仅要有阶段性目标,而且要有系统的目标。建立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 王 婷 (重庆交通大学) 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阶段性目标应定位在学生可以有效利用艺术素质教育平台缓解自身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在注重灵活思辨的同时,净化心灵,更好地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理工科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长效目标则应定位在帮助毕业生作为社会成员努力构建社会的和谐氛围,从自身做起,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回馈社会的同时,共同维护互帮互助、助人为乐、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的社会公德。 3 完善教育方式,提高理工科高校艺术素质教育工作者素质 出色的艺术素质教育师资,是保证高校艺术教育层次与水平的关键。理工科大学生艺术教育需要一批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具有良好艺术造诣、熟悉艺术教育规律的教师[2]。 第一,艺术素质教育工作者要时刻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首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任何行动都必须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只有接受了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育观念,才能真正弄清楚艺术素质教育的实质,才能提高对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才能增强把艺术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第二,应着重提高理工科高校艺术素质教育工作者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团学活动、社会实践和环境建设等教育活动中,应激发教育者的教育热情,提升教育者的素质,并且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自身需要出发,精心设计艺术素质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接受程度,提升教育效果。 第三,首先应该重视教育者自身的素质提高,加强对教育者的培训,加强教育者间的理论与实践交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仅需要表现在数量上的加强,配备充足的教师队伍,还需要通过培训、引进、激励措施来提高艺术教师的学历层次,使他们在具有扎实专业技能功底的基础上,文化修养进一步提高,对理工特色有一定的了解,从而形成丰厚、广博的知识结构,适应综合教学方式,促进艺术与科学的融合。 4 适应时代要求,搭建理工科高校艺术素质教育平台 第一,积极利用多课堂教育平台,加强理工科院校艺术素质教育。在巩固高校第一课堂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积极发展高校第二课堂甚至是第三课堂:第一课堂重专业,第二课堂重活动,第三课堂重心理。多课堂教育有机结合、各有侧重。理工科高校艺术素质教育应该积极利用三个课堂教育平台,在第一课堂完善艺术素质教育课程并进行改革创新,在第二课堂中,利用学生社团或班级组织的各种艺术主题活动,在活动中体验艺术、感悟艺术,在第三课堂中,积极探索心理健康的有效促进渠道,用健康的心理去聆听艺术、欣赏艺术,用艺术感化心灵、净化心灵。 第二,积极探索和利用网络平台。当前信息载体迅速发展,给理工科高校艺术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比如:充分利用网站、QQ群、飞信群、微博、BBS等,建立一个文化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困惑与思考探析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困惑与思考探析 艺术教育范围广泛,它是一种能够提高个人素质及修养的新兴教育。随着当今高校素质教育的推广要求,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显得也越来越为重要。然而,大部分高校在推广公共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应付任务式的敷衍教育行为,广大高校学生根本没有真正获得有效的艺术教育成果,这对于艺术文化的传承是非常可惜的。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希望得出真正有利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的方式及方法,从而让广大高校学生能够在艺术知识上获得有意义的收获,进而有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标签:公共艺术教育;高校;困惑;分析;方法探讨 随着中国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精神文明也在此基础之上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因此,很多的重点高校越来越重视公共艺术教育这一学科的教学内容,重视美育教学的成果,积极开设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让高校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能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艺术学科,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艺术鉴赏的能力,更直接的是能掌握一门艺术形式和技能,从而促进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然而,更多的普通高校在公共艺术教育上却仍是老套的应付式教育,学校认为其可有可无,比喻其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学生为学分而学,完全未能达到真正开设这一学科的真正意义。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体现了高校教育体系不完善,公共艺术这一学科意识模糊以及存在的困惑。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困惑分析 (一)高校对公共艺术教育不够重视,教学结构不明确 当今是功利主义至上的社会,面对就业压力,各大高校不是忽视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就是干脆放弃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而且艺术教育本身就是不能够在短时间内彰显教育成果的软性素养教育,这更让高校管理者觉得看不到公共艺术教育的作用。另外,在目前国内高校中,公共艺术教育学科分工非常不严谨,有的划分在历史人文学科之下,有的划分在设计学科之中,并没有真正独立的成为一个学科。这些都反映出公共艺术教育得不到高校的重视。 (二)教师队伍本身对艺术才能的缺乏,更无法发挥艺术教育有强有力的作用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决定性因素,教师的学识能力水平的高低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水平高低的,对学生承袭学术成绩的好坏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整体上来看,近年来高校公共艺术教师队伍已经有着较好的发展,但是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仍然是较为缺乏的。首先,公共艺术学科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综合素质不够高。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明文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公共艺术课程管理部门和教学机构,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各校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应占在校学生总数的

浅谈高校艺术教育工作

浅谈高校艺术教育工作 发表时间:2015-10-20T15:31:12.347Z 来源:《素质教育》2015年11月总第188期供稿作者:黄小懿 [导读] 临沂大学教育学院2013级艺术教育3班审美能力的提高、改变表现在个体心理中,而艺术教育能够延伸到智力、伦理范畴中,对智力开发、道德能力的改善都会产生促进作用。 黄小懿临沂大学教育学院2013级艺术教育3班276000 作为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把艺术教育在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完善个性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这是高职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教育的重要内容与途径。 一、艺术教育的性质与作用 艺术教育属于美育的范畴,然而现在谈论道德素质的问题时,不免先说起德育,而忽略了美育的作用。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美育很早就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我国古代儒家为了以道治国,稳定社会秩序,普教六艺。要求学生掌握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基本才能。通过教之六艺,要求人们在行动上、思想上、性情上都符合统治阶级的道德规范。在中国古代画论中,艺术的德育功能向来受到推崇。儒家、道家盛行的伦理道德意义影响着中国画的主流意义,使中国画发挥着“恶以戒世,善以示后”的政教作用。谢赫在他的画论著作《画品》中主张艺术作品要有思想性,要能教育人们服从本阶级的道德规范。鲁迅也说过:“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同时期的法国美学家狄德罗也十分重视艺术的伦理教育作用。他认为艺术作品必须对欣赏者有教育意义,否则作品就没有价值。艺术载体多样化,但其任务都是弃恶扬善、歌功颂德。当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看到恶的人和事会谴责和厌恶,看到善的人和事会感动,而受鼓舞。这说明艺术可以感化教育人,具有道德教育的威力。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是一个艺术实践者,并形成了他的艺术见解。他认为艺术应该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艺术的功用主要在于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 二、艺术教育手段 1.艺术欣赏。艺术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受教育者通过艺术欣赏,自然而然地去追求真善美。实施艺术教育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学校,二是社会。不管是学校还是社会都是通过艺术欣赏来实现的。在高校普及美育的过程中,艺术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巨大的历史使命。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开辟艺术欣赏的天地,引导他们进入艺术美的世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同时,让学生拥有正确的审美观,健康的审美情趣。这些都离不开高校的艺术教育。艺术欣赏在艺术教育中既是重要的基础,也是重要的手段,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健康向上的情趣。当听《义勇军进行曲》时,那铿锵有力的旋律立即在听者心中唤起最朴实的爱国心,最强烈的爱国使命感。凡有形象的东西不一定是美的,但美的东西必然具有感人的形象。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列宾的代表作,在这幅反映纤夫苦难生活的画面里,表面上看是纤夫在辛苦地劳作,其实,画家更深层的含义是社会底层的劳苦人民的挣扎及与残酷的命运和黑暗社会做斗争。这些艺术家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及意境无不给人心灵以强烈的震撼与启示。真正的艺术作品是通过具有特定形式结构的灵魂与欣赏者的灵魂相互感应的。可以说,艺术作品是爱的结晶,艺术欣赏是爱的感染。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族传统艺术是我们的主要欣赏对象。国画、书法、中国油画、中国戏剧、民族音乐等艺术形式,很自然成为我们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容。它既是艺术教育,又是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自古至今都是文人墨客笔下塑造的对象,荷花的优美形象与寓意往往与现实的人或事联系起来,其美感及意境更深一层。一幅以荡气回肠抑或浅吟低唱为主调的山水画,不仅能赏心悦目,还能使人心胸开阔,在感悟大好河山的意境的同时,心灵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教育。罗中立的肖像油画《父亲》,一面世便震动了画坛,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画面中细腻刻画的一个敦厚、朴实的农民形象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民的精神面貌,深深震动了观赏者的心灵。 2.参与社团。完成艺术的审美,仅靠艺术作品本身单方面的条件是不够的。它取决于艺术作品和欣赏者两方面因素的积极相互作用,即艺术作品所表达的东西在欣赏者内心产生共鸣,达成审美意识的配合。欣赏者的审美能力越高——即能“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那么,他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便能更多地产生共鸣,所受的艺术教育愈有效。学校的艺术教育不仅是让学生在艺术通识课上学习艺术理论知识、进行艺术欣赏,还要鼓励学生课下参与学校的艺术社团活动,在艺术实践中体验艺术本身的内在力量,也是实现艺术教育的重要手段。目前,各高校都有形式多样的艺术社团,它们是高校艺术文化的重要实践场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适合自己的艺术社团,在社团里学习能更专业地提升审美实践能力。社团会定期组织学员参加校内、校外的各种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等,不仅丰富了社团学员的业余生活,提高了审美意识和道德素质,同时,又起到对其他观赏者的艺术教育作用。充满活力的艺术社团对营造校园艺术氛围、支撑艺术教育体系、激发学生艺术潜能、提升学生道德修养都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结语 艺术是含蓄的,由含蓄造成的悬念更能激起欣赏者的好奇心,从而主动地深入体味艺术品所传达的寓意,还能调动欣赏者的想象力对原作进行联想、补充。因此,艺术教育是以理性来调节和净化感性中属于本性的东西,以理性的渗入、积淀使之发生变化、发生自然的人化。同时,艺术教育还以感性突破理性结构的僵化性、抽象性,赋予其发展所需要的动力,使外在的伦理法则获得人情的意味和能动发展的态势,而避免它变成空洞的教条和抽象、虚假的外在形式。因而,审美活动作为人性的内容,是人类群体超越动物性的族类确证。审美能力的提高、改变表现在个体心理中,而艺术教育能够延伸到智力、伦理范畴中,对智力开发、道德能力的改善都会产生促进作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