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TCS技术要求模版

TCS技术要求模版

TCS技术要求模版
TCS技术要求模版

目次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工作范围 (1)

3.1 供货范围 (1)

3.2 主要部件来源 (1)

3.3 交货日期 (1)

3.4 交货地点 (1)

3.5 工作界面 (1)

4 技术要求 (1)

4.1 一般要求 (1)

4.2 技术规定 (2)

5 试验 (2)

5.1 概述 (2)

5.2 试验内容 (2)

6 检验规则 (3)

6.1 生产厂商 (3)

6.2 采购部门 (3)

6.3 取样规则 (3)

7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3)

7.1 标志 (3)

7.2 包装要求 (3)

7.3 运输要求 (3)

7.4 装卸要求 (4)

7.5 贮存 (4)

8 技术服务 (4)

8.1 供货商所提供文件的要求 (4)

8.2 现场安装调试及试验 (4)

8.3 监造 (4)

9 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及铭牌 (5)

9.1 备品备件 (5)

9.2 专用工具及仪器 (5)

9.3 铭牌 (5)

10 HSE要求 (6)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采购技术规范

电力调度系统汇集接入系统装置部分

1 范围

本技术要求规定了油田电力调度系统汇集接入系统装置的技术指标、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安全与环保要求。

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基本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本技术要求用于油田电力调度系统汇集接入系统装置设备的采购和质量检验。同时,规定了建设单位和设备生产厂商在供货过程中的工作职责。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941-95 同步数字体系(SDH)光缆线路系统进网要求

YD/T1238-2002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技术要求

YD/T1179-2002 同步数字体系(SDH)上传送以太网帧的技术规范

YD/T1111.1-2001 SDH光发送/光接收模块技术要求—2.488320Gb/s 光接收模块

YD/T1100-2001 SDH上传送IP的LAPS测试规范

YD/T1078-2000 SDH传输网技术要求——网络保护结构间的互通

YD/T1061-2000 同步数字体系(SDH)上传IP的LAPS技术要求

YD/T1017-1999 同步数字体系(SDH)网络节点接口

YD/T1022-1999 同步数字体系(SDH)设备功能要求

YD/T973-1998 SDH155Mb/s和622Mb/s 发光送模块和光接收模块技术条件

YD/T900-1997 SDH设备技术要求—时钟

YD/T877-1996 同步数字体系(SDH)利用设备和系统的电接口技术要求

YD/T5095-2005 SDH长途光缆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YDN123-1999 SDH网传送同步定时的方法

YD/T5119-2005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

3 工作范围

3.1 供货范围及外购件来源清单:同时说明供货装置、数量、型号、来源、组屏等。卖方应根据自

身设备的具体情况,对各站做出详细的设备配置,提供设备清单,包括安装材料、专用工具和备品备件,并对各单板的功能做出简要说明。

*********

卖方按上述供货范围提供设备、安装材料、以及卖方认为必要的专用工具及备品备件。卖方应为电路设计、设备的安装及最终运行和维护提供各种技术文件和必要的说明书。如卖方对买方系统组织进行优化配置时,应单独报价,并提供详尽的设备配置清单、方案技术说明以及必要的图纸。

3.2 主要部件来源

3.3 交货日期:确定具体供货日期。一般为商务合同签订后,具体供货日期提前90天甲方通知乙方。

3.4 交货地点:明确为设备安装变电站。

3.5 工作界面:明确甲乙双方的交货和现场工作内容。

3.5.1所有二次控制、信号电缆应连接到本体相应控制信号端子排上。

3.5.2所有电源接到相应的空开及其端子排上。

3.5.3所有屏上装置安装就位,正确接线到端子排上。

3.5.4生产厂商负责指导设备调试。

3.5.5生产厂商将制造过程中的各种试验报告及有关器件合格证等六份资料,随设备一起交付建设单位。

4 技术要求

4.1 一般要求

4.1.1产品结构

a)的总体机械结构充分考虑安装、维护的方便和扩充容量灵活性。设备的各种插板或模块应是嵌入式的,不装插板、模块的槽位应提供装饰性盖板。

b) 所有设备的工厂预安装深度要求达到机架级,以尽量减少现场安装工作量。

c) 设备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刚度,设备的安装固定方式应具有抗震性和防震能力。

d) 设备在加电运行期间,插入或拔出机盘时,任何元件不应受到损坏和缩短使用寿命。设备接

插件必须接触可靠,结构坚固,易于插拔。接插件应有定位和锁定装置。

f) 设备电路插板应在明显位置标出名称或代号,安装在电路插板上的器件应有明显的标志。同一品种的电路插板应有完全的互换性,不同品种的电路插板应有错插保护及防错插功能。

g) 设备电路插板、模块应有状态显示功能。

h) 设备表面的涂敷应满足防腐防蛀的要求。所有机柜、子框、单元及器件的表面应光滑平整、色泽一致,不允许有划痕、裂纹和斑等破损现象。

4.1.2元器件要求

设备内所有元器件应是全部经过老化处理并经过严格筛选的优质元器件,组装过程应有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长期使用的高可靠性。设备印刷电路板应平整、无飞线并有防霉喷涂层。

4.1.3环境条件:设备运行的自然环境

4.1.3.1工作条件海拔高度<1000m

4.1.3.2安装地点无强烈振动和冲击,无强电磁干扰,外磁场感应强度均不超过0.9mT。安装垂直倾斜度不超过5%。

4.1.3.3环境温度

?运输和储存时的温度:-20℃~+60℃

?用时保证性能指标的温度:-5℃~+45℃

?使用时保证工作的温度:-5℃~+55℃

4.1.3.4湿度范围:?长期相对湿度10%~95%(+35℃)

?短期相对湿度5%~90%(+35℃)

4.1.3.5直流电源

?供电电压:DC -48V ,正极接地。

?电压允许偏差:±15%。

?电话加权衡重杂音电压应≤2mV。

?在3.4~150kHz频带内的宽频杂音电压应≤50mV。

?在0.15~30MHz频带内的宽频杂音电压应≤20mV。

?在3.4~150kHz频带内的离散频率杂音电压应≤5mV。

?在150~200kHz频带内的离散频率杂音电压应≤3mV。

?在200~500kHz频带内的离散频率杂音电压应≤2mV。

4.1.4工程应用:有相同或类似产品使用业绩

4.2 技术规定

4.2.1技术参数

4.2.2技术性能要求

******************

5 试验

5.1 概述

试验分型式试验、出厂试验、现场试验及特殊试验,制造厂应提供产品有效的型式试验报告。所有试验必须是电力行业和机械行业所指定的具有检验资格的国家级国内权威机构所进行的试验。产品的所有单个部件及整个组件均应按照相关的国家标准进行。被试样品应在具有代表性的方案、规格的整个组件上(指承受短路能力最薄弱、分断条件最差、热损耗最大等)进行试验,以充分确定出它们的实际性能,其它类型方案的性能可借类似数据来判断。型式试验的样品必须是经出厂试验合格的产品。各类试验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 型式试验由供货方向业主、设计方提供同类型产品试验报告。

(2) 出厂试验由供货方在业主或业主授权委托人员的见证下完成,并出具试验报告。

(3) 现场试验业主组织完成,供货方给予必要的配合。

(4) 特殊试验业主组织完成,供货方给予必要的配合。

5.2 试验内容

卖方向买方提供的型式、出厂例行试验、测试报告

提交的试验、测试报告清单

5.2.1型式试验:通过ITU-T规定的全部型式试验,并提供报告

5.2.2出厂试验

a)买方将在所供设备生产工厂对所有合同设备进行检查,卖方应在工厂检验开始前提供所有合同设备的工厂测试记录。

b)所供设备应进行单机测试和系统测试,卖方应在联络会前向买方提供厂检测试计划,应包括测试项目、指标和测试方法。

c)卖方应提供工厂检验所必须的设施,如测试仪表、工具、图纸、参考数据和其他资料等。

d)卖方所提供的设备在发货前应在工厂进行严格和完善的测试检验,买方有权派技术专家到卖方生产厂检验和测试设备的性能和技术指标。如设备运抵安装现场后经双方检查确认有短缺或损坏、或设备安装后经测试发现存在故障及性能、技术指标达不到技术规范书中所规定的要求时,卖方应在原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免费更换或修复。

e)如果买方不派人,出厂测试应由卖方执行,并应在设备发运前,将设备工厂测试数据报告提交买方审核,待买方确认后方可将设备发送。检查不合格的产品不得出厂。

5.2.3现场试验:场试验由业主负责组织实施,试验内容由业主确定。

5.2.4特殊试验

6 检验规则

6.1 生产厂商:产品由生产厂的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并附质量合格证明书。

6.2 采购部门:采购部门按照产品技术要求进行入库检验。

6.3 取样规则:检验中如有指标不符合技术要求时,可加倍取样复检,若仍有指标不符合本技术要求,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7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供货方负责产品的包装、运输和装卸,费用包含在总体报价中(单列)。

7.1 标志:产品包装外应有牢固、明显的标志,标明产品名称、型号、厂名、地址、生产日期、批号、净质量、保质期及产品主要成分。

7.2 包装要求

7.2.1包装通用要求

产品制造完成并通过试验后应及时包装,否则应得到切实的保护。其包装应符合GB/T13384、GB/T191及铁路、公路和海运部门的有关规定。

为满足产品长距离运输的要求,包装箱上应有明显的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包装箱外壁的文字与标志应耐受风吹日晒,不可因雨水冲刷而模糊不清,且其内容应包括:业主订货号、供货方发货号、制造厂名称、收货单位名称及地址、产品名称及型号、毛重和设备总重、包装箱外型尺寸等。

包装箱储运指示标志:“向上”、“防湿”、“小心轻放”、“由此吊起”等标志应按GB/T191规定。各运输单元应适合于运输及装卸的要求,并有标志,以便于用户组装,如有要求时应注明贮存条件及有效期。

产品的组件、部件应不防碍吊装、运输及运输中紧固定位。

随产品提供的技术资料应完整。

7.2.2设备包装具体要求

a)防锈和防潮要求:一般机械的包装外都要用防锈油脂涂在表面上,精密仪器的包装有些则还需要充氮或可剥性塑料来封存,还可以在木箱内加入腐蚀抑制剂。药剂能在常温下气化并在机械金属表面产生防锈膜。在环境相对湿度较高时,产品的包装就更要做到防潮功能,合理的运用干燥剂,比如硅胶、分子筛等等都能起到防潮的效果。

b)耐压和耐冲击要求:设计和选择合适的衬垫入弹簧、橡胶、泡沫塑料等会让经过包装后的产品能承受一定的压力和冲击力。如果是机床的包装运输则要注意机床导轨要采取特别的防护措施,用就地发泡的塑料能起到不错的耐冲击性和防挤压性。机械的外包装一般用方形的木箱,能够有较好的耐压和耐冲击性,并且尽量使包装能够可循环利用,降低成本。

7.3 运输要求

7.3.1运输目的地由业主指定,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紧固、定位。

7.3.2运输单元的运输、贮存及为保证运输过程安全的安装、维护应按照制造厂给出的运输方案进行,运输方案在运输前提供给业主进行审查并批准。各元件的相关标准中规定的关于其运输、贮存等要求,如适用,亦应包括在有关部分的运输方案中。

7.3.3产品内部结构应在经过正常的铁路、公路、及水路运输后相互位置不变,紧固件不松动。

7.3.4运输时产品本体、可成套拆卸的组件、部件及备品备件、专用工具等不丢失、不损坏、不受潮和不腐蚀。

7.4 装卸要求

7.4.1产品本体、可成套拆卸的组件,统一包装的部件及备品备件等,应备有承受整体重量的起吊装置。

7.4.2如果运输地点为设备安装地点,应将设备运至设备安装地,不能造成设备二次吊装。

7.5 贮存:生产厂应注明产品在贮存中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8 技术服务

8.1 供货商所提供文件的要求

供货商所提供的资料应与所提供的产品一致。

供货方所提交的资料应正确、一致、清晰完整,提供的资料所使用的单位为国家法定单位制,即国际单位制,语言为中文。

提交的图纸资料清单

8.1.1供货方应根据业主的要求提供一切资料。

8.1.2供货方应根据设计方的要求提供一切资料。

8.1.3供货方应根据业主要求,提供资料,如因资料提交时间的延误而造成设计工期延误的,由供货方负责,并根据业主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8.2 现场安装调试及试验

8.2.1供货方负责免费协助指导施工单位进行现场安装、调试;在业主的组织下,配合并参与做现场试验工作,并参与确认验收试验结果,业主提供必要的工具和常用材料。

8.2.2在业主指定的安装时间内,供货方应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常驻现场,免费提供现场服务。常驻人员协助业主按产品制造、安装及运行标准检查安装质量,处理调试投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8.2.3供货方应选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对安装和运行人员免费培训。

8.3 监造

8.3.1在进行设备制造的主要工序时应提前通知业主,业主有权到产品生产工厂进行现场监造、监视试验、验收等活动。

8.3.2监造、监视试验、验收等活动由供货方提前一周通知业主,相关人员由业主负责组织。

8.3.3供货方将以上活动人数、天数以下表的格式在投标文件中明确。

9 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及铭牌

9.1 备品备件

备品备件应包括安装调试备件、设备运行备件。备品备件应是新品,与产品同型号、同工艺。供货方应免费提供72小时试运行及合格后12个月运行所需的备品备件,包括易损件。供货方如果超出本规格书的要求,另行提供免费的运行备品备件,应在投标书中以清单的形式明确表示。

供货方提供产品投运后三年内的推荐备品备件,并在投标书中给出具体清单和报价。本部分报价不包含在投标总价格内。

供货方承诺所提供的备件及专用工具单独包装,便于长期保存,同时备件上应有必要的标志,便于日后识别。

备品备件清单格式见下表:

备品备件清单

9.2 专用工具及仪器

供货方应免费向买方提供专用工具及仪器清单格式见下表:

专用工具及仪器清单

9.3 铭牌

供货方应在产品适当的部位安装永久性的316不锈钢制成的铭牌,铭牌的位置易于观察,内容清晰,其安装可采用不锈钢支架和螺栓固定,但不允许直接将铭牌焊到设备上。

铭牌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在没有标准规定时,铭牌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制造厂名称和商标

?产品名称、类型、型号(包括接线方案编号)、名称和出厂编号

?主要性能及参数(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热稳定时间及额定动稳定电流)

?产品的外形尺寸、质量

?防护等级

?出厂日期

设备中的主要元件,均应具有耐久而清晰的铭牌。在正常运行中,各组件的铭牌应便于识别。

10 HSE要求:生产厂商应注明该产品设备在运输、检验试验、安装及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环保及人身健康方面的注意事项、安全防护措施以及应急处理措施。

tcs2009中国标准编写模板

tcs2009中国标准编写模板 篇一:集团公司管理标准编写TCS模板 **********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Standard of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rporation Q/DG X-XXXX,XXXX 代替Q/DG X-XXXX,XXXX 标准名称(一号黑体加黑) 标准英文名称(四号黑体加黑)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集团公司发布 目次(要求自动生成,不要手工编排) (三号黑体居中,占4行,上空2行,下空1行,单倍行 距) 前 言 ..................................................................... ...... II 1 范 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 1

件 ................................................................. .. 1 3 术语和定 义 ..................................................................... .. 1 4 职 责 ..................................................................... .. (2) 5 管理内 容 ..................................................................... . (3) 6 章标 题 ..................................................................... (3) 附录A(规范性附录)附录标 题 (4) 附录B(资料性附录)附录标 题 (5) 参考文 献 ..................................................................... . (6) (五号宋体,固定值20磅行距) 集团公司企业标准本文件的知识产权为 ****************集团公司所有,任何

模板工程技术要求

模板工程技术要求 模板工程技术要求 模板工程的优劣直接影响混凝土工程的质量,为了提高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统一施工标准,规范工序作业,特制订以下要求: 一、模板体系 1.1支撑体系: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支撑体系。 1.2加固体系:独立基础采用木方加斜支撑加固;框架柱采用方钢管夹具;梁高小于等于500的采用木夹具加固,梁高大于500的采用木夹具及对拉丝杆加固。

模板工程技术要求

1.3模板体系:柱模板采用915×1830×15mm覆膜竹胶板;楼梁、板模板材用915×1830×13mm覆膜竹胶板,模板背楞采用45×85木方。构件模板均采用散拼散拆方式。 二、模板支设一般要求 2.1集中配模,圆盘锯不得上楼层 2.2每层模板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并全面涂刷非油性脱模剂,能有效保护模板,提高脱模性能,确保混凝土观感质量。 三、柱模板支设要求: 3.1.1框架柱模板支设 1、柱模板采用915×1830×15mm覆膜竹胶板,30×40×3方钢管做竖楞,竖楞间距不大于150mm,外横楞用30×50×3方钢管做横楞,横楞间距450mm布置(首道横楞离地不大于200mm),采用φ 14mm@450mm对拉螺栓,地面以上1/2柱高以下处设双螺帽。与3形扣件配套使用。 2、钉柱模时两块板相互接触处应加海绵条,以防漏浆。柱模底部应开有清理模板内杂物的清除口。 模板安装时。同在一条直线上的柱,应先校正两头的柱模,在柱模上口中心线拉通线来校正中间的柱模,用锤球校正垂直,检查无误后,用木楔塞紧,将柱箍箍紧,再用支撑钉牢固定。

模板工程技术要求 四、梁、板模板支设要求:支撑梁、板的支架立柱构造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4.1×钢管立杆底部应设垫木,垫木采用竹胶板,竹胶板的大小为150m m4.1.1形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顶部视工程具体情况设可调支托,U15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200mm 必须顶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

模板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标准

模板技术操作规程 一、施工准备 (一)材料 1、木模板(或夹板)其规格、种类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木方的规格、种类必须符合其设计要求。 3、支架系统:木支架或各种定型桁架、支柱、托具、卡具、螺栓、门式钢架、交叉撑、钢管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为确保砼构件的浇筑成型质量,经济实用,方便施工的原则,梯、梁、板均采用木模,模板支撑系统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为降低工程成本模板采用循环使用的方式。 5、板材和方材要求四角方正、尺寸一致。 6、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钢管采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Q235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 7、堆木料时,不得超过1.2m,并应交错堆放,垛底应垫20cm厚的垫木。 8、施工前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计要求根据设计尺寸经校核无误后方可下料操作。 9、施工前应对材料、工具进行检查对有质量缺陷的材料不得使用。 (二)作业条件 1、模板设计:在图纸会审后,根据工程的特点、计划合同工期及现场环境,对各分部混凝土模板进行设计,确定木模板制作的几何形状,尺寸要求,龙骨的规格、间距,选用支架系统。绘制各分部混凝土模板设计图(包括模板平面布置图、剖面图、组装图、节点大样图、零件加工图等),操作工艺要求及说明。 2、木模板的备料:模板数量应按模板设计方案结合施工流水段的划分,进行综合考虑,合理确定模板的配置数量,减少模板投入,增加周转次数。 3、模板涂刷脱模剂,并分规格堆放。 4、根据图纸要求,放好轴线和模板边线,定好水平控制标高。 5、设置模板定位基准:按构件尺寸先用同强度等级的细实混凝土浇筑50~100MM 的短柱或导墙,作为模板定位基准。另一种作法是根据构件尺寸切割一定长度的钢筋或角钢头,点焊在主筋上,并按2排主筋的中心位置分档,以保证钢筋和模板位置的准确。 6、进行找平工作:模板承垫底部应预先找平,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防止模板底部漏浆。常用的方法是沿模板边线用1:3水泥砂浆抹找平层。另外,在外墙、外柱部位,继续安装模板前,要设置模板承垫条带,并校正其平直。 7、墙、柱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及预埋件已安装,绑好钢筋保护垫层,并办完隐蔽验收手续。 8、根据模板方案、图纸要求和工艺标准,向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二、施工操作工艺

企业标准编写内容和格式

Q/AMM xx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AMM.xxx.xxx-2013 企业标准编写内容和格式 2013-XX-XX发布2013-XX-XX实施 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企业标准编写规定是根据GB/T1.1-2009的要求,作为企业标准化文件编写时规定的纲领性文件,本规定为公司标准编写提供了依据。 本标准由xxxxxxxxxxx有限公司技术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自二0一X年六月XX日起正式实施。 本标准由xxxxxxx公司提出并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x。 本标准2013年首次发布

企业标准编写内容和格式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内关于相关标准编写的内容、格式及结构。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内各部门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的制(修)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GB/T 20000.1-2009中确立的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导则或规定特性的文件。 注1:“规范性引用文件”是诸如标准、技术规范、规程和法规等这类文件的通称。 注2:“文件”可以理解为记录有信息的媒体。 注3:界定各种规范性文件的术语,是将文件及其内容作为单一的整体来定义的。 条款(等同GB/T 1.1-2009中的3.8) 规范性文件内容的表述方式,一般采取陈述、指示、推荐或要求的形式。 注:条款的这些形式以其所用措辞加以区分,例如:指示用祈使句表述,推荐用助动词“宜”,要求用助动词“应”。 要求(等同GB/T 1.1-2009中的3.8.1) 表达如果声明符合标准需要满足的准则,并且不准许存在偏差的条款。 陈述(等同GB/T 1.1-2009中的3.8.3) 表达信息的条款。 3.1 必备要素 在标准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3.7 可选要素 在标准中存在与否取决于特定标准的具体需求的要素。 3.2 主体 〈规范性文件〉中构成规范性文件实质内容的一组条款。 注1:就标准而言,主体即规范性要素,由标准的规范性一般要素和规范性技术要素组成。 注2:为了方便起见,规范性文件主体的某些部分可以采用附录的形式(规范性附录),但其它附录(资料性)只可以作为附加要素。 3.3 附加要素 包括在规范性文件中而不影响其实质内容的资料。 注:就标准而言,附加要素即资料性概述要素和资料性补充要素,可以包括:资料性附录、参考文献等。 4 职责

TCS2009实用标准化编写实用模板使用指南设计

TCS2009标准编写模板使用指南 为了便于公司标准编写符合GB/T1.1规定的标准,现规定使用“标准编写模板TCS2009”对标准进行规编写。TCS2009符合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并且适应相关办公软件的升级需求。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一、启动或退出TCS2009 (一)启动 如果正确安装好了TCS2009,安装程序会自动在桌面上创建启动快捷方式,另外在“开始”菜单中也有启动路径。启动之后,屏幕上将出现如下图所示的主界面,同时屏幕右下角会出现图标。 (二)退出 如果需要退出TCS2009,在屏幕上已经显示主界面的情况下,点击“退出”按钮即可。当屏幕上没有显示主界面时,需先点击右下角图标进入主界面后退出。请注意:只有再新建或打开的TCS文件全部关闭后才能退出TCS2009。如果在没有关闭TCS文件的情况下退出,系统会给出相应的提示。

二、新建或打开TCS文件 (一)新建TCS文件 如果需要编写一个新的标准,则应进行新建TCS文件的操作:在主界面点“新建”按钮,屏幕上会弹出“新建TCS文件”窗口。在该窗口的“文件名”中输入标准文件的名称后,按“保存”按钮,屏幕上将出现标准首页的主要容,如图所示: TCS2009自动设定了标准文件首页框架。在此框架下,可以根据所编写标准的容,在章标题“围”和“规性引用文件”下的空白处输入相应的容。可以视编写标准的实际需要确定是否保留第2章“规性引用文件”。在首页的顶行输入标准名称(替换文字“标准名称”)。如果标准名称需要多行显示,则应在需要回行的位置使用软回车操作(即同时按下Shift键和Enter键),而不应使用硬回车操作(即只按Enter键)。请注意:当添加了标准封面并在封面上输入了标准名称后,TCS2009会自动在首页添加标准名称。 (二)打开TCS文件 如需打开TCS文件,进入主界面后点击“打开”按钮,选择所要打开的TCS文件打开即可。请注意:在没有安装TCS2009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Word打开TCS文件,但无常使用TCS2009所提供的功能。

产品技术要求模板格式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 编号: 医学影像处理软件 实施 1.3 版本命名规则 本公司软件产品命名规则为V X.Y.Z ?X:为发行版本,表示重大增强类软件更新,初始值为1,当软件进行了重大增强类软件更新,该号码加1,Y和Z归0。 ?Y:为子版本号,表示轻微增强类软件更新,初始值为0,当软件进行了轻微增强类软件更新,该号码加1,Z归0。 ?Z:为修正版本号,表示纠正类软件更新,初始值为0,当软件进行了纠正类软件更新,该号码加1。

1.4 产品适用范围 产品用于人体诊查图像、数据的管理、查看、传输和贮存,不包括自动诊断部分。 2 性能指标 2.1 通用要求 2.1.1 处理对象 50。

所需硬件环境最低配置如下: 2.1.5.2 放射影像模块 主要用于传送病人图像信息,主要组成:①普通设置,设置实体名称,设置端口号;②高级设置,需要用户密码登陆。

【上一个检查】 【下一个检查】 【窗口靠左半部显 【窗口靠右半部 【窗口靠上半部显示】 【窗口靠下半部显示】

1.1.2 使用限制 本产品为独立工作的通用型软件,使用者均需通过专业售前培训且能独立熟练操作软件,要求使用者拥有相关医学影像学教育背景。 1.1.3 用户访问控制 软件具有严格的权限管理机制,通过建立用户账号密码,对账号授不同的权限,不同科 1.1.7 可靠性 本产品产生的数据使用本地缓存、网关缓存和数据库存储三层保护,当软件出错时,可从本地硬盘或网关服务器或数据库中召回对应的数据,保障数据不丢失。 OR 1.1.8 维护性

由于本产品涉及DICOM影像传输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应通过产品手册或相关技术支持提供系统部署和维护方法。 Or 提供记录日志功能 本系统应该能够记录系统运行时所发生的所有错误,包括本机错误和网络错误。这些错误记录便于查找错误的原因。日志同时记录用户的关键性操作信息。 1.1.9 效率 1.1.10 运行环境 客户端——影像工作站和DICOM软件运行要求如下: ▲硬件环境要求: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3、材料选用 3.3.8施工现场制作的木构件,其木材含水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制作的原木、方木结构,不应大于25% 2、板材和规格材,不应大于20% 3、受拉构件的连接板,不应大于18% 4、连接件,不应大于15% 3.5.2各层板的原材含水率不应大于15%,且同一胶合模板各层原材间的含水率差别不应大于5%。 3.5.6常用木胶合模板的厚度宜为12mm、15mm、18mm,其技术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浸泡,不蒸煮:剪切强度1.4~1.8N/mm2 ; 2、室温水浸泡:剪切强度1.2~1.8N/mm2 ; 3、沸水煮24h:剪切强度1.2~1.8N/mm2 ; 4、含水率:5~13N/mm2 ; 5、密度:450~880kg/m3; 6、弹性模量:4.5×103~11.5×103N/mm2 。 3.5.7常用复合纤维模板的厚度宜为12mm、15mm、18mm,其技术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静曲强度:横向28.22~32.3N/ mm2 ;纵向52.62~67.21N/ mm2 ; 2、垂直表面抗拉强度:大于1.8 N/ mm2 ; 3、72h吸水率:小于5%; 4、72h水膨胀率:小于4%; 5、耐酸碱腐蚀性:在1%苛性钠中浸泡24h,无软化及腐 蚀现象; 6、耐水气性能:在水蒸气中喷蒸24h表面无软化及明显 膨胀; 7、弹性模量:大于6.0×103N/mm2 。 4、荷载及变形值的规定 4.1.1永久荷载标准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应根据模板设计图纸计算确定。肋形或无梁楼板模板自重标准值应按表4.1.1采用。 表4.1.1楼板模板自重标准值(KN/)

企业标准编写范本

ICS 97.170 Y 64 Q/?××××××××公司企业标准 Q/??????? ×××× XXXX-XX-XX 发布 XXXX-XX-XX 实施××××××××公司发布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制。本标准由××××××××提出并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公司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有效期至XXXX年XX月XX日。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冲牙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本企业生产的冲牙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706.1-2005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4706.59-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口腔卫生器具的特殊要求 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 5296.2-2008 消费品使用说明第2部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 GB 19606-2004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噪声限值 GB/T 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3.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 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 2423.3-200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T 2423.8-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d:自由跌落 GB/T 2423.10-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 IEC 61032-2008 Protection of persons and equipment by enclosures — Probes for verification (用外壳对人体和设备进行保护-检验用探针) GB/T 17626.2-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11-200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GB/T 26125-2011 电子电气产品六种限用物质的测定 GB/T 26572-2011 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冲牙器 冲牙器是一款利用强力脉冲水柱冲洗牙齿的口腔清洁器具。 3.2 额定功率 企业针对产品所指定的功率。值为3W 4、技术要求 4.1 外观 产品的外观应符合下列要求: a)各胶件不能有批锋,混色,缺胶及顶白等不良缺陷,水口处理要平整;

模板工程技术要求

模板工程技术要求 模板工程的优劣直接影响混凝土工程的质量,为了提高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统一施工标准,规范工序作业,特制订以下要求: 一、模板体系 1.1支撑体系: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支撑体系。 1.2加固体系:独立基础采用木方加斜支撑加固;框架柱采用方钢管夹具;梁高小于等于500的采用木夹具加固,梁高大于500的采用木夹具及对拉丝杆加固。

1.3模板体系:柱模板采用915×1830×15mm覆膜竹胶板;楼梁、板模板材用915×1830×13mm覆膜竹胶板,模板背楞采用45×85木方。构件模板均采用散拼散拆方式。 二、模板支设一般要求 2.1集中配模,圆盘锯不得上楼层 2.2每层模板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并全面涂刷非油性脱模剂,能有效保护模板,提高脱模性能,确保混凝土观感质量。 三、柱模板支设要求: 3.1.1框架柱模板支设 1、柱模板采用915×1830×15mm覆膜竹胶板,30×40×3方钢管做竖楞,竖楞间距不大于150mm,外横楞用30×50×3方钢管做横楞,横楞间距450mm布置(首道横楞离地不大于200mm),采用φ14mm@450mm对拉螺栓,地面以上1/2柱高以下处设双螺帽。与3形扣件配套使用。 2、钉柱模时两块板相互接触处应加海绵条,以防漏浆。柱模底部应开有清理模板内杂物的清除口。 模板安装时。同在一条直线上的柱,应先校正两头的柱模,在柱模上口中心线拉通线来校正中间的柱模,用锤球校正垂直,检查无误后,用木楔塞紧,将柱箍箍紧,再用支撑钉牢固定。

四、梁、板模板支设要求: 4.1支撑梁、板的支架立柱构造与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4.1.1钢管立杆底部应设垫木,垫木采用竹胶板,竹胶板的大小为150m m ×150mm 。顶部视工程具体情况设可调支托,U 形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顶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 ,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 ,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4.1.2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 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所有

模板工程技术交底 (5)

模板工程技术交底 一、模板制作 基础、柱、梁(含圈梁)、板模板采用12×1220×2440、12×90×1800优质镜面胶合板,主、次龙骨采用60×80木方,构造柱、框架柱竖向背楞龙骨采用60×80标准木方,外横向背楞采用¢48架管;楼层构造柱对拉螺杆采用¢12~14的普通螺杆,对拉螺杆配合“3”型卡使用,圈梁及基础构造柱采用热轧步步紧加固;支撑系统采用钢管架。模板的脱模剂采用水溶性碱性脱模剂。 二、支模板的工艺流程: 1、墙柱模板:弹模板的控制线→焊接柱子定位筋→模板组装就位→安装主次龙骨及对拉杆→加 固、校正→自检、验收→下一道工序。 2、早拆体系梁板模板:立可调支撑及早拆柱头→安装模板主龙骨→安装水平支撑→安装斜撑→ 调平支撑顶面→安装模板次龙骨→铺设胶合板→面板拼缝贴胶带→刷脱模剂→模板预检→进行下道工序。 三、模板技术要求:模板及支撑系统要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保证混凝土浇筑过 程中不产生变形、位移现象。模板表面应整洁干净,拼缝应严密不漏浆,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在混凝土浇筑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得有积水,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预埋件、预留洞口的位置要准确、安置要牢固。 四、模板安装 1、基础模板安装 1)垫层模板采用木模板,模板背楞采用木方,安装时采用¢12~14的短钢筋订如灰土垫层中固 定模板,垫层局部高低不平处应修平后再安装模板,模板的接缝处应背木方。 2)条基模板采用木模板,木方采用60×80,模板采用12×1220×2440优质镜面胶合板;安装 时采用¢18的钻头在垫层上钻孔,用¢14~16的短钢筋固定条基侧模板,条基侧模板上口 之间应对撑固定,条基侧模板必须拉通线校直固定;四周条基外侧模板可在灰土垫层上打 桩,用斜撑加固。 3)独立承台基础模板采用木模板,先按基础尺寸配置模板,背楞木方间距为200mm,上下口必 须背木方,采用¢12~14的对拉螺杆(或钢管扣件)加固,下口可利用垫层上打孔插筋固定,为防止承台之间发生位移,支撑架体应相互连成整体,尤其是承台上口。

2011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说明范本

《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说明》编写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说明》是企业标准备案时的必备资料,对于了解标准制定的背景、依据,保证标准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做好企业标准备案管理工作,统一《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说明》的编写要求,特编写此作业指导书。 2 内容要求 2.1标准制定的背景和必要性 2.1.1所申请企业标准的产品是否已存在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如已存在相关的可参照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应写明参考哪个标准,该企标与所参考的国标、行标不同点及理由; 2.1.2如没有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可参照,可参考以下例子的表述方法。 例:标准制定的背景和必要性 除雪是我国北方每年冬天都面临的艰巨任务。尤其是公路建设的发展,高速公路的兴起,传统的人工除雪已远远不能适应需要。积雪不能及时除掉,给交通带来极大的困难。目前为提高除雪效率,只能喷洒大量的盐。盐有腐蚀性,对路面、环境和车辆危害是不小的。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公司开发了新型环保除雪剂--冰雪融。该产品是专利产品,具有腐蚀性低、无环境污染、融雪能力强、成本低等特点。为保证该产品的生产质量,特制定本标准。(仅供参考,应按实际情况编写) 2.2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执行情况 2.2.1如依据某现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而制定的,应写出参照哪个标准,该企标的哪些内容严于或等同于国家、行业标准。 例:本企业标准参照GBXXX《XXX》,其中XXX指标严于该国标,其他指标与该国标持平。 2.2.2如没有相对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应写明相关领域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对该产品的限量指标的要求。 例:本公司制定的“三合一奶茶(固体饮料)”企业标准现暂无相应国家或行业的质量标准,在制定中以GB 7101-2003《固体饮料卫生标准》蛋白型的技术指标为基础,其中XX项的要求严于该卫生标准。 2.3确定主要技术指标、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的目的和依据 2.3.1标准中各项指标要求,应一一列举出其制定的依据,特别是直接参照执行某标准条款内容,在引用标准中看不到具体标准号的要特别指出。 2.3.2对检验规则中的出厂检验项目与型式试验项目的确定依据应着重说明,其他作简要说明。 例: (一)制定本标准技术要求的目的

企标编写工具TCS2010使用手册

企标编写工具TCS2010使用手册 一、TCS安装 1、请使用者从标准化网站和软件共享找寻并将TCS2010工具软件 下载到本地; 2、关闭microsoft office word编辑程序; 3、打开TCS2010标准编写模板.rar,双击TCS 2010.exe安装程序 进行安装; 4、点击“下一步”按钮,并根据下列窗口显示执行直至显示安装 完成; 点击“下一步”按钮,继续安装。

选择“我接受”,并点击“下一步”按钮,继续安装。 建议直接点击“下一步”按钮,继续安装。

点击“安装”按钮,就行安装。 点击“完成”按钮,结束TCS 2010程序安装。 二、安装与启动TCS 1、成功安装TCS 2010后,请打开microsoft office word编辑软件, 将在工具栏出现“TCS”工具按钮,如下红线圈出内容。。

2、点击“TCS”工具按钮,将提示建立TCS结构文档,请选择“是” 按钮,并选择文档保存路径和文件名称; 3、启动“TCS”工具后的文档将显示如下内容,主要有三大变化: 1)菜单栏有三项增加内容;2)工具栏增加三大块工具按钮;3)文档内容显示如下红线圈出内容。 三、企标编写操作

1、编写要求符合GB/T 15496、GB/T 15497、GB/T 15498、GB/T 19273企业标准体系国家系列标准的要求。 2、具体要求参见“重庆市电力公司技术标准编写规范”、“重庆市 电力公司管理标准编写规范”、“重庆市电力公司工作标准编写 规范”文件; 3、具体标准编写建议参考“重庆市电力公司技术标准编写模板”、 “重庆市电力公司管理标准编写模板”、“重庆市电力公司工作 标准编写模板”文件; 4、编写操作规范流程(建议操作步骤): 1)首先对所需编辑文档进行文字和内容修订后,再用TCS进行格式调整; 2)标准文件的文字、图、表分文件编写; 3)生产一个新的TCS文档(如启动“TCS”工具后的文档图);4)正文复制——针对“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等章节进行正文内容分块复制与粘贴; 5)章节编写——在文件内容粘贴后,选中拟设置文档后选择工具栏相应的“章、条一、条二”等工具按钮进行章节设置(如下 图红线圈出内容); 6)目录生成——待标准正文内容编辑完成后,选择“目次”按钮

模板安装安全技术要求

编号:SM-ZD-16319 模板安装安全技术要求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模板安装安全技术要求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1.进入施工现场的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操作人员严禁穿硬底鞋及有跟鞋作业。 2.高处和临边洞口作业应设护栏,张安全网,如无可靠防护措施,必须佩带安全带,扣好带扣。高空、复杂结构模板的安装与拆除,事先应有切实的安全措施。 3.工作前应先检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钉子必须放在工具袋内,以免掉落伤人。工作时要思想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空中滑落。 4.安装模板时操作人员应有可靠的落脚点,并应站在安全地点进行操作,避免上下在同一垂直面工作。操作人员要主动避让吊物,增强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安全意识。 5.支模应按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模板未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严禁在连接件和支撑件上攀登上下。 6.支模时,操作人员不得站在支撑上,而应设立人板,

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排版格式规范

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排版格式规范 为使可行性研究报告资料编制规范化、标准化,根据《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和有关标准,制订以下规范。 一、封面 项目名称宜用小1号宋体加粗,“可行性研究报告”七个字宜用小初号黑体,单位名称宜用3号黑体或者3号宋体加粗,日期宜用3号宋体。样式见附录:封面样式。 二、封二 本页为编制人员名单页,顺序为:审定、审核、校核、编写人员、参编人员,字体宜用3号宋体加粗,人员名称宜用3号宋体,样式见附录:封二样式。本页视情况可以省略。 三、目录 1.正文目录 “目录”两字用三号黑体字,单列一行居中书写,下空一行再编写目录内容。目录内容建议只编排至文中的第二层标题,一般不超过第三层标题。第一层标题内容用四号黑体字,第二层标题用四号宋体字,并注明各章节起始页码,题目和页码之间用“……”相连。格式如下所示。 目录(三号黑体,居中,前后空一行) 1 XXXXXXXXXXXXX(四号黑体,左顶格)...................................1 1.1 XXXXXXXXX(四号宋体,左空一格)......................................2 1.2 XXXXXXXXX(四号宋体,左空一格)......................................5 1.2.1 XXXXXXXXX(四号宋体,左空二格)................................5 1.2.2 XXXXXXXXX(四号宋体,左空二格)................................8

模板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模板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1.1 安全作业条件 1.1.1 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1.1.2木工必须经过岗前培训、考试合格,达到规定的技术等级要求。 1.1.3 木工机械操作人员应经过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取得机械“操作证”。 1.1.4 作业前进行专项施工方案交底和班前安全技术交底。 1.1.5 木工机械设备经检验合格,安全装置齐全,试运行符合安全要求。 1.1.6 现场的作业环境及安全设施符合安全施工规定要求。 1.1.7 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1.1.8 经医生检查认为不适宜高空作业的人员,不得进行高空作业。

1.2 安全施工 1.2.1模板制作: 1)模板制作前,应检查模板所用材料的规格、质量是否符合模板专项技术方案的规定要求,对质量、规格不符合要求材料的不能使用。 2)作业前应检查所用机械及电源线路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所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手持电动工具的漏电保护器应试机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3)木工机械必须有专人负责,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该机械性能,熟悉操作技术,严禁机械无人负责或随便拆改安全防护装置。 4)使用的工具不得乱放,使用完毕应随时放入工具箱。 5)成品、半成品、木材应堆放整齐,不得任意乱放,木材码放高度不超过1.2m为宜,木工机械周围的安全操作空间内禁止堆放材料。 6)木工车间、木库、木料堆场严禁吸烟或动用明火,废料应及时清理归堆,做好落手清,以免发生意外。

1.2.2模板安装 1)作业前应检查现场防护设施是否符合安全施工要求,不符合安全要求时应采取措施后方可开始作业。 2)作业前应认真检查模板、支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模板及支撑材质是否合格。 3)地面上的支模场地必须平整夯实,并同时排除现场的不安全因素。 4)安装2m以上的模板时,应搭脚手架,并有安全防护防施。 5)操作人员登高必须走人行梯道,严禁利用模板支撑攀登上下,不得在独立梁及其他高处狭窄而无防护的模板面上行走。 6)二人抬运模板时要互相配合,协同工作。传递模板,工具应用运输工具或绳子系牢后升降,不得乱抛。高空拆模时,应有专人指挥及监护。并在下面标出工作区,用红白旗加以围栏,暂停人员过往。 7)不得在脚手架上堆放大批模板等材料。

模板拆除安全技术要求范本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 模板拆除安全技术要求(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88120模板拆除安全技术要求 Formwork removal safety technical requirements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1.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2.底模,应在同一部位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强度达到要求时方可拆除(见表1)。注:本表中“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系指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应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3.拆除高度在5m以上的模板时,应搭脚手架,并设防护栏杆,防止上下在同一垂直面操作。 4.模板支撑拆除前,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并经申报批准后,才能进行。拆除模板一般用长撬棒,人不许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在拆除楼板模板时,要注意整块模板掉下,尤其是用定型模板做平台模板时,更要注意,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伤人。 5.拆模时必须设置警戒区域,并派人监护。拆模必须拆

除干净彻底,不得保留有悬空模板。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堆放整齐。高处拆下的模板及支撑应用垂直升降设备运至地面,不得乱抛乱扔。 6.拆摸时、临时脚手架必须牢固,不得用拆下的模板作脚手板。 7.脚手板搁置必须牢固平整,不得有空头板,以防踏空坠落。 8.拆除的钢模作平台底模时,不得一次将顶撑全部拆除,应分批拆下顶撑,然后按顺序拆下搁栅、底模,以免发生钢模在自重荷载下一次性大面积脱落。 9.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模板的拆除,除应符合规范GB50204—92第2.4.1条或2.4.2条的规定外,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应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后拆除。 10.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11.预制构件模板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

工程项目作业指导书编写规定标准范本

编号:QC/RE-KA3921 工程项目作业指导书编写规定标 准范本 In the collective, in order to make all behaviors have rules and regulations, all people abide by the unified norms, so that each group can play the highest role and create the maximum value. (管理规范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项目作业指导书编写规定标准范本 使用指南:本管理规范文件适合在集体中为使所有行为都有章可偱,所有人都共同遵守统一的规范, 最终创造高效公平公开的的环境,使每个小组发挥的作用最高值与创造的价值最大化。文件可用word 任意修改,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编辑。 工程项目作业指导书编写规定 1、目的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使施工过程处于受控状态,确保工程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 作业指导书是指导施工和技术交底的依据,明确干什么,怎么干和应达到的质量标准、安全要求,以工作质量保证工程质量,达到"安全、优质、文明、如期"的目的。 2、编写依据 2.1已批准的施工组织总设计和专业组

织设计。 2.2施工图纸、设计说明书、设备材料清册及设计变更文件。 2.3厂家提供的技术资料。 2.4有关的规程、规范、规定和标准。 2.5已批准的编制作业指导书的项目划分表。 3、主要内容及要求 3.1编写依据。 3.2工程概况。 3.3施工准备。 3.4施工计划安排。 3.5主要施工机械及工器具。 3.6劳动力组织。 3.7施工工序和施工方法。

机械图样中的技术要求【模板】

第13章机械图样中的技术要求 机械图样中除了有图形和尺寸外,还必须有说明产品制造时应达到的一些技术要求,如表面结构、极限与配合、几何公差、材料的热处理、材料的要求和说明、特殊加工要求、检验和试验说明等。本章将简述图样中的表面结构、极限与配合、几何公差等技术要求。【本章重点】 ?表面结构的概念 ?表面结构的标注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 ?极限与配合的标注 ?几何公差的基本概念 ?几何公差的标注 13.1 表面结构 表面结构是表面粗糙度、表面波纹度、表面缺陷和表面几何形状的总称。 13.1.1 表面结构的形成 表面结构的特性一般不是孤立存在,多数表面是由于粗糙度、波纹度及形状误差综合影响产生的结果,如图13-1所示

图13-1 表面结构特性 1.表面粗糙度的形成 表面粗糙度主要是由采用的加工方法形成的。如切削过程中,工件加工表面留下的刀痕,以及切削撕裂时的材料塑性变形等原因形成。 2.表面波纹度的形成 表面波纹度由机床或工件的绕曲、振动、颤动、形成材料应变的各种原因,以及一些外部原因等因素形成。 3.表面几何形状的形成 表面几何形状一般由机器或工件的绕曲或导轨误差引起。 提示:下面以表面粗糙度为主要评定指标,讲述表面结构具体标注使用方法。 13.1.2 表面粗糙度 1.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上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也就是物体的加工表面经过加工后遗留的痕迹,在微小的区间内形成的高低不平程度。在放大镜下显示的情况,如图13-2所示。 图13-2 表面微观结构

2. 表面粗糙度的主要评定参数 零件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有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轮廊最大高度(Rz )等参数,使用时优先选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参数。 (1)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的概念及数值 在取样长度lr 内,沿测量方向的轮廓上,各点到基准线的距离Zi 的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称为轮廓算术平均偏差。如图13-3所示。 图13-3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公式表示为: ?=lr dx x Z lr Ra 0|)(|1 或: ∑=≈n i i Z n Ra 1 ||1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的数值,一般可从如表13-1所示中选取。 表13-1 Ra 的数值(μm ) (2) 轮廓最大高度(Rz )的概念及数值 在取样长度lr 内,最大轮廓峰高Zp 与最大轮廓谷深Zv 之和,称为轮廊最大高度。如图13-4所示。

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模板

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工程建设标准编制工作的管理, 统一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要求, 确保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质量, 有利于正确理解和使用标准, 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以下统称为标准) 的编写。工程建设企业标准的编写, 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标准编写应做到格式规范, 逻辑严谨, 结构清晰, 用词简明, 规定明确。 第四条在编写标准条文的同时, 应编写标准的条文说明, 并应同时出版, 配套使用。 第五条标准的正式文本应由标准批准部门指定的出版机构出版。标准局部修订内容和强制性条文的正式文本, 可在标准批准部门指定的媒体上刊登。

第二章标准构成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六条标准应由前引部分、正文部分和补充部分构成。 第七条标准各部分的构成包括下列内容: 一、前引部分 1、封面; 2、扉页; 3、公告; 4、前言; 5、目次。 二、正文部分 1、总则; 2、术语和符号; 3、技术内容。 三、补充部分 1、附录; 2、标准用词说明; 3、引用标准名录。 第二节前引部分 第八条标准封面应包括标准类别、检索代号、分类符号、标准编

号、标准名称、英文译名、发布日期、实施日期、发布机构等要素。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封面还应包括标准备案号。 第九条标准编号由标准代号、发布标准的顺序号、发布标准的年号组成。同一类或同一领域标准的代号应统一。当标准中无强制性条文时, 标准代号后应加”/T”表示。例如: 某项有强制性条文的国家标准编号采用”GB 50×××-20××”表示, 某项无强制性条文的国家标准编号采用”GB/T 50×××-20××”表示。 第十条标准名称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标准名称应简练明确地反映标准的主题内容; 二、标准名称宜由标准的对象、用途和特征名三部分组成; 例如: 钢结构设计规范 ( 对象) ( 用途) ( 特征名) 三、标准应根据其特点和性质, 采用”标准”、”规范”或”规程”作为特征名; 四、标准名称应有对应的英文译名。 第十一条标准发布公告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标题及公告号; 二、标准名称和编号; 三、标准实施日期; 四、有强制性条文的, 应列出强制性条文的编号; 全文强制的, 用文字表明; 五、全面修订的标准应列出被替代标准的名称、编号和废止日期;

模板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模板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1) 一般模板工程规则 ①应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②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的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荷载。 ③构造简单,拆装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与安装,符合混凝土浇筑及养护等工艺要求。 ④模板接缝应密,不得漏浆。 (2)模工程的技术要求 a、应依据图纸编制施工方案,进行模板设计,并用根据施工条件确定的荷载对模扳及其支撑体系进行验算。 b、模板安装及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撑体系进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进行处理。 c、对模板工程所用的材料必须认真选取。应具备制作简单,操作方便,牢固耐用,运输整修容易等特点。 ②模极支撑技术要求: a、模板支撑系统应根据不同的结构类型和模板类型来选配,以便相协调配套。使用时,应对支承系统进行必要的验算和复核,尤其是支柱间距应经计算确定,确保其可靠稳固、不变形。 b、支撑体系的基底必须竖实可靠,竖向支撑基底如为土层时,应在支撑底铺垫型钢或脚手架等材料,或硬化必须支顶牢固,拉结和加固应可靠,必要时应采用打入地锚或在混凝土中预埋铁件和短筋头做撑脚。

c、对超大结构或大荷载结构以及超高结构形式模板支撑体系,应进行专门的设计、计算选用。 d、一般模板体系应与操作平台体系断开,严禁以模扳支撑架作为脚手架。模板支撑、斜拉杆、剪刀撑、链条或拉筋的花篮螺栓,严禁松动或改变位置。 ③模板安装技术要求 a、所有预埋件及预留孔洞,在安装前应与图纸对照,确认无误后准确固定在设计位上,必要时可用电焊或套框方法将其固定。对小型空洞、套框内可满填软制材料,防止漏浆。 b、测量、放线、弹线工作要事先制定好实施方案,所有测量器具必须符合计量检定标准,并妥善保管,施工中的轴线、标高、几何尺寸必须测放准确,标注清楚,引用方便。 c、模扳施工前,要求场地干净、平整、模板下口及连接处的混凝土或砌体,要求边角整齐、 表面平直,必要时可能先进行人工修整,以确保模板工程质量。d、接头处模板、梁柱板交叉处模板,应认真检查,防止烂根、移位、胀模等不良现象。 e、对己施工完毕的部分钢筋或预埋件、设备管线等应进行检查,若影响模板施工处应及时 整改。 f、模板及其支撑体系应联结整体,竖向结构模板应加设支撑应扣成整体斜撑与剪刀撑。水 平模板结构麻加强支撑系统的整体联结,对木支撑应加钉拉杆,对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