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蚯蚓的选择实验报告单

蚯蚓的选择实验报告单

蚯蚓的选择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

学年:2018-2019 学科:科学年月日

科学五年级上册《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

科学五年级上册《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教学建议】 1、用大号培养皿替代纸盒完成蚯蚓是否喜欢潮湿环境的对比实验,实际教学效果更明显,实验操作也更简单。 2、两个实验都可采用视屏下演示的方法进行,前一个实验教师演示,第二个实验可交于个别学生演示,教师解说,其他学生观察的方式进行。 3、教师必须自行准备蚯蚓。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阴暗的环境。 2、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过程与方法: 设计蚯蚓喜欢黑暗、潮湿环境的对比实验。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自然界是事物相互联系的。 2、培养热爱小动物,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设计对比实验,了解蚯蚓喜欢的环境特点。 【教学准备】: 大号培养皿一只、镊子一把,蚯蚓若干条、纸盒、纸巾若干。【教学过程】(课堂教学预设实录) 一、猜谜导入 师:同学们,玩个小把戏吧,猜个谜语:细细长长一条龙,天天躲在泥土里。它是庄稼的好朋友,钻来钻去把土松。生:(蚯蚓)。 师:是的,蚯蚓。同学们熟悉的小动物。(出示蚯蚓图片)每种动物都有它喜欢的环境,这些小家伙,通常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下。 (教学说明:谜语看似简单,但很逗乐。) 二、说一说 生:它们喜欢在潮湿的地方。(板书:潮湿) 师:你为什么这么认为? 生:因为我常常在这样的地方挖到蚯蚓。 师:能根据生活经验来判断,很不错。

生:蚯蚓喜欢黑暗的地方,因为它总爱躲在土里。(板书:黑暗) 师:真能干啊,说话有凭有据。 (教学说明:其实蚯蚓喜欢怎样的环境,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大多是非常清楚了。无需走过场似的让学生经历猜测,大可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来说一说。应为课的重点是在设计对比实验,来证明结论。) 三、实验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对比实验) 师:同学们,咱们能不能在在课堂上设计出证明蚯蚓喜欢黑暗的对比实验来呢? 生:思考 师:有想法了,请你说说。 生:我们可以把蚯蚓放在一个盒子里。一边是黑暗的,一边是光亮的,放在中间,看蚯蚓往哪个方向爬。 (教学说明:经历过前几课的对比实验设计,学生是有能力自行设计这样的对比实验的。) 师:这个选家的方式不错。若往暗处爬,说明(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若往明处爬,说明(蚯蚓喜欢明亮的环境)。同

教科版《蚯蚓的选择》优秀公开课教案1

《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 横峰小学徐伟 一、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蚯蚓的选择》是教科版《科学》五上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的第四课。这一课是在研究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环境后,继续研究动物的生长是否也需要一定的环境。 二、学情分析 学生普遍爱上科学课,上课的热情比较高,再加上他们喜欢动手,善于善于操作。在三年级对蚯蚓已有了认识的基础,但对它的生活习性还缺乏认识,需要进一步实验来验证已有的认知。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教学如下: 三、教学内容分析 《蚯蚓的选择》是小学科学新教材五上第四课,教材的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蚯蚓与环境 在这一部分中,学生先要谈谈自己对蚯蚓生活环境的了解,做出自己的猜测,然后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把蚯蚓放入半边明半边暗的纸盒里,观察蚯蚓往哪边爬。在这个实验中,盒子里的温度、湿度条件都一样,只有光的条件不一样。然后请学生猜测实验结果,并观察、记录实验。在这个实验中,蚯蚓会爬向纸盒阴暗的一边。 一个实验是把蚯蚓放在干土和湿土之间。在这个实验中,只有土的干湿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请学生猜测实验结果,观察、记录实验。在这个实验中,蚯蚓会爬向湿土的一边。第二部分: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 这个部分是让学生具体分析一些动物的生活需要,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动物生活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体会到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四、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2:过程与方法: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六、教学准备: 每组一份:长方形扁纸盒两个,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15条、干土、湿土。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喜欢)那上课前我们先来玩个小游戏吧,游戏的名字叫以少见多,游戏规则很简单,屏幕上会出现不同动物的身体的一小部分,同学们通过观察这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4课时蚯蚓的选择教科版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第4课时蚯蚓的选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过程与方法: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 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 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 每组一份:长方形扁纸盒两个,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15条、干土、湿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见过蚯蚓吗?一般在什么地方见到它们?你们觉得蚯蚓喜欢怎样的环境? 2、学生自由发表。 二、实验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1、我们先来研究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该怎样设计实验呢? 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实验,并注意控制条件。 3、出示实验器材,讨论实验步骤: (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 (5)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三、实验二: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 1、过渡:那么,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呢,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 2、学生设计实验,自由发表。 3、教师随机出示材料,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 (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2)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 (4)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四、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 1、让学生归纳:蚯蚓适合怎样的生活环境? 2、过渡:跟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3、学生看书11面的图片,说说这些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4、拓展:当环境不适应动物生存的时候,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谁能说说相关的例子吗?

观察蚯蚓实验报告

乌江中学年级实验报告 姓名班级同组人日期年月日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材料用具】 【实验步骤】 1、蚯蚓的生活环境: 联系你自己的生活经验,你通常会在( ) 找到蚯蚓,蚯蚓通常在( ) 时间出来活动。 2、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并描述其特征 (1)看一看:①体形———身体(),呈()。 ②体色———背面颜色(),腹面颜色()。 ③对称性———()对称。 ④特点———身体由很多()构成。 (2)辨一辨:靠近环带的一端是( ) ,远离环带的一端是( ) 。(3)数一数:从蚯蚓的前端到环带共有( )节。 (4)摸一摸:①摸体壁——有()的感觉,说明蚯蚓的体表有()。空气中的()溶解在黏液中,然后渗入体壁,进入体壁的()中,体内的 ()也经体壁的血管由体表排出。

②摸腹面——用手指从前到后,从后到前触摸蚯蚓腹面,你有 ()感觉,用放大镜观察,你会发现蚯蚓的大多数体节都有一圈或几圈小突起,这些小突起是()。 3、观察蚯蚓的运动(1)先运动的一段——() (2)运动的形式———身体()先固定,()收缩,然后()固定,()向前伸长,蚯蚓就是这样一伸一缩向前运动。 (3)刚毛的作用———增大和地面的(),协助()。 【针对练习】 1、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观察蚯蚓”的实验时,将一只蚯蚓遗留在实验室中, 不久就发现死了,造成这只蚯蚓死亡的原因是() A蚯蚓饥饿而死 B光线太强,蚯蚓受光刺激而死 C蚯蚓无法呼吸窒息而死 D蚯蚓干渴而死 2、蚯蚓的运动方式是() A游泳 B行走 C飞行 D 蠕动 3、蚯蚓无论是对人类,还是在环境保护方面都有其特殊作用,所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饲养蚯蚓。在饲养蚯蚓之前,必须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有“六喜”“六怕”,即喜阴暗、喜潮湿、喜安静、喜温暖、喜甜、酸味和喜同代同居;怕光、怕震动、怕水浸泡、怕闷气、怕农药及怕酸碱。请根据蚯蚓的习性,以“喜潮湿”这个因素设计一个探究实验,并进行探究。 (1)你的问题: (2)你的假设: (3)探究方案: ①首先要设计()和()两个环境作对照实验。 ②其次要准备一个盒子,底面铺上一层干土,在其中一半干土上浇适量水,然后把10条形态大小相似的蚯蚓放在中间,盒子盖上盖子,几分钟后观察即可(保持变量的唯一性)。 (4)实验现象: (5)得出结论:

生物实验报告单

生物实验报告单 年级班姓名合作者 年月日实验名称种子萌发的条件 提出问题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 作出假设种子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充足的氧气、适宜的温度。 设计实验实验目的了解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明白播种的要求方法。 实验用具大豆、餐巾纸、培养皿、水、标签纸、放大镜 实验过程 1、A装置中有适量的水,充足的氧气,但放在冰箱中。 2、B装置缺水,其他条件具备。 3、C装置缺氧,其他条件具备。 4、D装置有水、有氧气,温度适宜。 预期结果实验效果明显 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观察现象并记录 1、将A装置放入水和充入氧气,然后放入冰箱。 2、将B、C、D三个装置放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 3、每天观察一次,并记录现象。1、第一天没有发现种子萌发现象,浸水的种子 2、第二天,装置中的种子有胚根挤出种皮现象,其他装置保持现状。 3、第三天,装置中的种子露出胚根。 4、第五天,装置中的种子已萌发,其他装置无变化。 实验结论种子萌发的需要。

年级班姓名合作者 年月日实验名称种子萌发的过程 提出问题种子萌时,是什么结构先出现变化? 作出假设种子萌发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长出根。 设计实验实验目的了解种子萌发时胚的各部分所起的作用。 实验用具种子(大豆)、餐巾纸、培养皿、清水、放大镜 实验过程 在培养皿中放入少量水和两张餐巾纸,将10粒大豆放在湿润的纸巾上,然后将培养皿置温暖的室内。 预期结果实验现象明显,跟假设相符合 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观察现象并记录 1、将两张餐巾纸垫在培养皿内。 2、倒入少量水使餐巾纸保持湿润。 3、放10粒大豆在纸上。 4、将培养皿放置在温暖的房内。 5、每天仔细观察1、第一天种子2、第三天,胚根 3、第四天,胚轴。 4、第五天,子叶展开,露出。 5、第六、七天胚芽 实验结论种子萌发的过程先是,然后是 发育。

科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

科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 4蚯蚓的选择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过程与方法: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设计共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 教师:细细长长一条龙 天天躲在泥土里 它是庄稼的好朋友 钻来钻去把土松 学生:蚯蚓 教师:那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蚯蚓的有关知识 出示课题:蚯蚓的选择 二、活动一:我们来研究蚯蚓的生活环境。 1、我们先来研究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该怎样设计实验呢? 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实验,并注意控制条件。

3、出示实验器材,讨论实验步骤: (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 (5)再做2次。 三、实验设计二 (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2)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 (4)再做2次。 四、实验小结 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播放视频《蚯蚓的生活环境》 五、升华 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要求 PPT出示各种动物的图片及其生活环境 六、课堂小结 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不同的动物对环境的要求不

蚯蚓实验报告

篇一:观察蚯蚓的实验报告 观察蚯蚓的实验报告 蚯蚓的生活环境:潮湿阴暗的环境。 蚯蚓的生活习性:长期生活在土壤的洞穴中。 蚯蚓的身体结构:环节动物,身体上有许多环节,无眼有口。 蚯蚓的食物:腐叶和土壤。 探究实验: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环境。(对比实验) 实验材料:20条蚯蚓,一个塑料盒,一些肥沃潮湿的土壤,一些肥沃干燥的土壤。 实验相同点:蚯蚓,温度,环境。 实验不同点:土壤潮湿程度。 实验过程:1、将塑料盒两边分别放上肥沃潮湿的土壤和肥沃干燥的 土壤。 2、再将两边分别放上10条蚯蚓。 3、过5分钟,翻开土壤观察两边个有几条蚯蚓。 实验结论:蚯蚓更喜欢潮湿的土壤。篇二:观察蚯蚓实验报告 观察蚯蚓实验报告 目的要求: 1. 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及运动 2. 认同“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材料用具:活蚯蚓、糙纸、玻璃板、棉球、放大镜 提示 1、 在观察活蚯蚓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体表,是它的体表保持湿润 2、 实验后别忘了把蚯蚓放回自然环境 方法步骤: 1、 蚯蚓的生活环境 联系你自己的生活经验,你通常会在_______地方找到蚯蚓,这些地方的共同特征是_____,蚯蚓通常在_______时间出来活动。 2、 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1)、取一条活蚯蚓,观察它的体形呈_________,是否有利于克服运动的阻力,身体由许多____________构成,如果观察室发育成熟的蚯蚓,你会发现身体上有几个体节界限不明显,颜色与其他体节的颜色不同,而且比其他体节__________,如同在蚯蚓的身上带了一个环,称为________;你是怎样区别它的前端、后端、背面和腹面,左侧和右侧。因此蚯蚓的身体呈_______对称。数一数,从蚯蚓的前端到环带共有 ____节。

五年级科学上册《蚯蚓的选择》参考

蚯蚓的选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过程与方法: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 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 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 每组一份:长方形扁纸盒两个,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15条、干土、湿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见过蚯蚓吗?一般在什么地方见到它们?你们觉得蚯蚓喜欢怎样的环境? 2.学生自由发表。 二、实验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1.我们先来研究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该怎样设计实验呢? 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实验,并注意控制条件。 3.出示实验器材,讨论实验步骤:

(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几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 (5)再做1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三、实验二: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 1.过渡:那么,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呢,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 2.学生设计实验,自由发表。 3.教师随机出示材料,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 (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2)把几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 (4)再做1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四、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 1.让学生归纳:蚯蚓适合怎样的生活环境? 2.过渡:跟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上册演示分组时间年月日指导老师 实验名称:树皮拓印 实验目的:用拓印的方法观察树干 实验器材::白纸、笔 实验步骤: 1一只手将白纸按在树干上。 2、另一只手用铅笔在白纸上涂磨。 3、取下涂磨的纸与别的组进行比较观。 观察到的现象:树皮上有() 。 实验结论:

三年级上册演示分组 时间年月日指导老师 实验名称:叶的标本制作 实验目的::学会制作叶的标本。知道叶的标本与认识叶的作用 实验器材::各种叶、标本纸、固定胶等 实验步骤: 1、选择几种完整的叶。 2、将不同的叶,正面朝上平放在标本纸上,尽量做到美观大方。 3、用固定胶固定。 观察到的现象: 。 实验结论:

三年级上册演示分组时间年月日指导老师 实验名称:观察狗尾草 实验目的:观察狗尾草特征 实验器材:摘一棵狗尾草 实验步骤: 1、在野外取一棵狗尾草。 2、观察它的的根、茎、叶、花、果实。 观察到的现象:茎较(),多()。 实验结论:

三年级上册演示分组 时间年月日指导老师 实验名称:认识各种各样的叶 实验目的:认识到不同的树叶,形状是不同的,叶脉也不同 实验器材:各种叶、放大镜 实验步骤: 1、将各种叶平放在一块。 2、观察比较 3、用放大镜观察叶脉及其他 观察到的现象:不同的树叶,()是不同的,叶脉也()实验结论:

三年级上册演示分组 时间年月日指导老师 实验名称:蜗牛观察实验 实验目的:认识蜗牛的反应;蜗牛的运动;蜗牛吃食物 实验器材:蜗牛一只、大号餐盘、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面包、醋、啤酒、玻璃片 实验步骤: 1、观察蜗牛的爬行①将捕捉到的蜗牛放在黑暗的盒子里一段时间,②实验时拿出来放在小玻璃片上,观察它的爬行, 2.蜗牛食性实验,在盘子周围一圈分别间隔放上菜叶、肉片、苹果皮、鸡蛋、面包。②、放入蜗牛,指导学生安静,耐心观察,可能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观察期间保持安静。 3.蜗牛对刺激性的反应①、把蜗牛放在盘子中间,在蜗牛面前滴一点醋或一点酒,观察其反应。(不要倒在蜗牛身上)②、静静观察,观察期间保持安静。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蜗牛除了吃菜叶还喜欢()。遇到醋或者酒之类刺激物体,蜗牛会 立刻()。

8中生物 观察蚯蚓实验报告单

伊通八中生物实验: 观察蚯蚓实验报告单班级:八年2班姓名:时间: 实验名称《观察蚯蚓》 自我 评价 小组 评价 教师 评价 实验 材料 活蚯蚓,玻璃板,糙纸,棉球,放大镜,饲养蚯蚓装置 探究过程提出 问题 1.蚯蚓适合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2.蚯蚓体节和刚毛在运动中有什么作用? 作出 假设 根据小时候的经验,猜测蚯蚓习惯生活在疏松、肥 沃的土壤中,有时喜欢在石板下面;在蚯蚓的运动 中,发现体节在不断变化,可以猜测体节具有辅助 运动的作用。 制定 计划 实施 计划 1.观察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食性。把蚯蚓放在阴暗的 盒子里,然后用手电筒照射蚯蚓的前端和后端,它 对光线有反应么?哪一端的反应较为灵敏? 2.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1)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体形,观察它的身体是否分节。数数从蚯蚓的头部到环带 共有节。在前端有一个分节明显 的。 (2)用手触摸蚯蚓体壁,感觉体表有,有 利于。 (3)用手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有感觉,并用放大镜观察,腹面许多小突起就是。 3.观察蚯蚓的运动。 (1)将蚯蚓放在糙纸上,观察它的运动,注意其身 体粗细及长短的变化。 (2)将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及身体变 化,并与它在糙纸上的运动作比较。 (3)蚯蚓(填“能”或“不能”)向后移动 探究 结果 1.蚯蚓生活在环境中。 2.蚯蚓体的运动器官是。蚯蚓适应在 (填“粗糙”或“光滑”)的表面移动。 3.为什么蚯蚓在潮湿的土壤中? 表达与交流学生小组间进行交流 反思注意:在观察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擦蚯表是为什么?

评价策略: 1、将学生分组,分为5人一组,推选一名组长;明确组长的职责及组员的权益和职责,使每个成员明白他们是一个互相协作、互相监督、共同进步的团队。 2、课前,对实验小组长进行必要的培训,让他们先明确实验的目的、方法、要领以及如何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自评、互评,然后由他们将实验报告单和课堂评价表分发到本小组成员手中,并带领小组成员对照评价量表和实验指导完成预习环节,在班长和课代表的协助下检查预习情况。这样有利于充分发挥“小助手”作用,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更有利于老师对实验过程和评价的组织实施。

人教版新八年级生物上册实验报告观察蚯蚓

实验报告:观察蚯蚓 【知识回顾】 1、蚯蚓 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及运动,思考下列问题: (1)蚯蚓体形是,蚯蚓的身体是否呈两侧对称?,如何区别它的前端和后端:,如何区别背面和腹面:。(2)身体是否分节?,分节对它的运动有什么意义? 。 (3)触摸蚯蚓腹部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蚯蚓的刚毛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 。 (4)触摸蚯蚓的身体是粘稠还是干燥的?;在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使蚯蚓体表保持湿润?。 2、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3、环节动物的种类:。 4、环节动物与人类关系:。 【观察蚯蚓的结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观察体形 蚯蚓的身体呈 观察体色 蚯蚓的身体呈 观察体节 蚯蚓的身体由许多构成 观察环带 环带较其它地方稍,颜色较 区分身体的前后端

离环带较近的一端为,另一端为 区分身体的背腹面 身体背部颜色较,腹部颜色较 找一找,看一看:蚯蚓有眼睛吗? 【观察蚯蚓的运动】 设 计 实 验 实验目的 观察蚯蚓的运动 实验用具 实验过程 1、将蚯蚓放在上,观察它的运动 2、将蚯蚓放在上,观察它的运动速度 预期结果 蚯蚓在运动快 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

观察现象并记录 1、将蚯蚓放在硬纸板上,观察它的运动,身体形状发生什么变化,能听到声音吗? 2、将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 1、运动时,前端,后端。 2、能听到,抚摸腹面,感觉到。 3、在玻璃上的运动速度比在硬纸板上 4、蚯蚓体壁上有和,腹面有。 实验结论 蚯蚓靠完成运动。 【观察蚯蚓对刺激的反应】 设 计 实 验 实验目的 观察蚯蚓对刺激的反应 实验用具 实验过程 用不同物品对蚯蚓进行各种刺激,观察蚯蚓对它们作出的反应 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

《蚯蚓的选择》优秀教案

《蚯蚓的选择》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过程与方法: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每组一份:长方形扁纸盒两个,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15条、干土、湿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见过蚯蚓吗?一般在什么地方见到它们?你们觉得蚯蚓喜欢怎样的环境? 2、学生自由发表。 二、实验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1、我们先来研究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该怎样设计实验呢? 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实验,并注意控制条件。 3、出示实验器材,讨论实验步骤: (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 (5)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三、实验二: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

1、过渡:那么,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呢,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 2、学生设计实验,自由发表。 3、教师随机出示材料,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 (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2)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 (4)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四、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 1、让学生归纳:蚯蚓适合怎样的生活环境? 2、过渡:跟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3、学生看书11面的图片,说说这些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4、拓展:当环境不适应动物生存的时候,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谁能说说相关的例子吗? 五、作业设计 问答: 一般在什么地方能看到蚯蚓? 你知道我喜欢怎样的生活环境吗? 在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使蚯蚓体表保持湿润?大雨过后为什么蚯蚓会纷纷爬到地面上?

观察蚯蚓实验报告

观察蚯蚓实验报告 目的要求: 1.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及运动 2.认同“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材料用具:活蚯蚓、糙纸、玻璃板、棉球、放大镜 提示 1、在观察活蚯蚓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体表,是它的体表保持湿润 2、实验后别忘了把蚯蚓放回自然环境 方法步骤: 1、蚯蚓的生活环境 联系你自己的生活经验,你通常会在_______地方找到蚯蚓,这些地方的共同特征是_____,蚯蚓通常在_______时间出来活动。 2、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1)、取一条活蚯蚓,观察它的体形呈_________,是否有利于克服运动的阻力,身体由许多____________构成,如果观察室发育成熟的蚯蚓,你会发现身体上有几个体节界限不明显,颜色与其他体节的颜色不同,而且比其他体节__________,如同在蚯蚓的身上带了一个环,称为________;你是怎样区别它的前端、后端、背面和腹面,左侧和右侧。因此蚯蚓的身体呈_______对称。数一数,从蚯蚓的前端到环带共有____节。 (2)、用手指从前到后,从后到前触摸蚯蚓腹面,你有____感觉,用放大镜观察,你会发现蚯蚓的大多数体节都有一圈或几圈小突起,这些小突起是_____,朝向身体的后方。 (3)、用手指触摸蚯蚓的体表,能不能感觉到它的体表有粘液?粘液有什么意义?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使体表保持湿润? 3、观察蚯蚓的运动 (1)、将蚯蚓放在粗糙的纸上,让其运动,特别注意身体粗细长短的变化。把耳朵凑近糙纸仔细听一听,听到了什么? (2)、把蚯蚓移到光滑的毛玻璃板上,观察运动。 (3)、认真观察记录,并完成下表: 如果运动不同,原因是。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

蚯蚓的选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过程与方法: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每组一份:长方形扁纸盒两个,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15条、干土、湿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见过蚯蚓吗?一般在什么地方见到它们?你们觉得蚯蚓喜欢怎样的环境? 2、学生自由发表。 二、实验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1、我们先来研究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该怎样设计实验呢? 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实验,并注意控制条件。 3、出示实验器材,讨论实验步骤: (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 (5)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三、实验二: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 1、过渡:那么,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呢,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 2、学生设计实验,自由发表。 3、教师随机出示材料,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 (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2)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 (4)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四、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 1、让学生归纳:蚯蚓适合怎样的生活环境? 2、过渡:跟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3、学生看书11面的图片,说说这些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4、拓展:当环境不适应动物生存的时候,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谁能说说相关的例子吗?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解剖蚯蚓实验报告

解剖蚯蚓实验报告 篇一:蚯蚓解剖实验预习报告 实验五环毛蚓及其他环节动物预习报告 小组成员:卢俊萌、叶伟青、易雅健 一、标本处理 对培养的蚯蚓,如需要制作标本,留待将来观察内部结构,可以作成浸制标本。标本制作要经过停食、麻醉、固定和保存4个步骤。 1.停食 将蚯蚓自培养箱中取出,用水冲洗干净,放在垫有湿草纸的玻璃缸中,停食两天,使它的肠中泥土排尽。然后喂给碎的湿草纸5~7天,填充肠管,以利于将来观察肠管的形态。 2.麻醉 将上述蚯蚓转入搪瓷盘内,同时放入一定量的清水,再慢慢滴入95%酒精,直到使盘中的清水变成10%的酒精溶液为止(事先应量得搪瓷盘中的水量,按比例加入一定量的酒精)。两个小时以后,蚯蚓背孔分泌出大量粘液,说明已经麻醉死亡。 3.固定 取已经麻醉的蚯蚓,平放解剖盘中,从它身体后端侧面,用注射器向体内注射固定液,直到使蚯蚓的身体呈饱满状态为止。 4.保存

将注射后的蚯蚓,平放在纱布上,大约每20~30条裹成一卷,使其竖立在标本瓶中,然后加入上述固定液,便可长期保存。要注意每条蚯蚓的身体一定要平直,不能发生扭曲现象,否则将来解剖时就会背腹难辨,给解剖工作带来困难。 二、观察内容及识别 (一)外形观察 1.体色 体色呈暗红或灰黑,背面因有大量色素故色深,腹面色浅.背部有明显的深色背中线,腹部颜色较浅。 2.外形 蚯蚓呈圆筒形,由许多环节组成,节与节之间的凹槽称节间,在每一环节上的小沟称体环沟。除围口节、生殖带和最后几节无刚毛外,各环中间都有一圈向后生长的刚毛。刚毛颜色较深,用手触碰有涩感。 3.前端 围口节、口前叶和口:围口节为前端第一节,柔软,可伸缩.口位于围口节前端中央,横裂状。口前叶为围口节背侧向前伸出的一肉质唇状突起,能伸缩,当其充满体液而饱满时,有探索和挖土功能。 生殖带:占据14~16体节处的棕色指环状物,稍隆起,色较深.生殖带所在的各节间界限不清.可根据生殖带判断蚯蚓前后端。 4.后端 肛门,在最末节的一纵裂状小孔。 5.腹面

《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

课题: 4、蚯蚓的选择第课时总序第个教案 课型:编写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过程与方法: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教学准备】每组一份:长方形扁纸盒两个,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15条、干土、湿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见过蚯蚓吗?一般在什么地方见到它们?你们觉得蚯蚓喜欢怎样的环境? 2、学生自由发表。 二、实验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1、我们先来研究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该怎样设计实验呢? 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实验,并注意控制条件。 3、出示实验器材,讨论实验步骤: (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 (5)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三、实验二: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 1、过渡:那么,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呢,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 2、学生设计实验,自由发表。 3、教师随机出示材料,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 (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2)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 (4)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四、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 1、让学生归纳:蚯蚓适合怎样的生活环境? 2、过渡:跟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3、学生看书11面的图片,说说这些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1 ) 实验内容 1种子发芽对比实验 实验地点实验室 实验目的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器材种子发芽实验盒、注有“1”、“2”的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实验记录表格 实验步骤 1、准备好6个水杯,每个水杯都放好纸巾(中间挖两个洞)贴上标签 2、将种子放入洞中 3、6个小盘中1号杯不滴,其余的都滴上适量的水。 4、用塑料纸将3号杯口密封,用塑料杯子罩住5号杯,用纸箱罩住6号杯。 5、将1号杯和2号杯,3号杯和4号杯,5号杯和6号杯进行对比。实验现象 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空气、温度。 实验结论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空气、温度缺一不可。 实验效果 实验人实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2 ) 实验内容 2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 实验地点实验室 实验目的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阳光) 实验器材绿豆芽、实验盒、

实验步骤将种有相同绿豆芽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过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现象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较好,放在黑暗的地方的绿豆芽生长的不好甚至死亡。 实验结论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 实验效果 实验人实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3) 实验内容 3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 实验地点实验室 实验目的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 实验器材绿豆芽、水、纸巾 实验步骤 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2、3----5天后观察观察。 实验现象豆芽的根会向有水的方向生长 实验结论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实验效果 实验人实验时间 仪器管理员签字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4) 实验内容 4蚯蚓的选择 实验地点实验室 实验目的蚯蚓适宜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 实验器材蚯蚓、泥土、水、盒子 实验步骤 1、(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馒头发霉的对比试验 实验器材:四片馒头片、塑料袋、放大镜、滴管、镊子 实验步骤:1、检验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2、选四片馒头,分别贴上号码。 3、在1、3号上滴水,将2、4号烤干。 4、将4片馒头分别装入袋中。 5、将1、2号放在窗台上,3、4号放在冰箱里。 6、几天后,观察4片馒头,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记录下来。 7、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1号馒头发霉最早,发霉面积最大。 2号、3号馒头发霉时间和面积居中。 4号馒头发霉时间晚,发霉面积小。 实验结论: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情况下容易发霉。 二、实验名称:蜡烛的变化 实验材料:蜡烛、火柴、干玻璃片、试管夹 实验步骤:1、检验试验用品是否齐全。 2、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3、试管夹夹住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4、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蜡烛开始燃烧,火焰下方蜡烛由固态变成液态,玻璃片上变黑。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了变化,二是生成新的物质——烟。 三、实验名称:探究水泥的变化 实验材料:火柴、杯子、盘子、酒精灯、玻璃棒、石棉网、水泥、铁架台、坩埚 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2、将水泥倒入盘中,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观察水泥变化。 3、将水泥块放入坩埚。 4、点燃酒精灯,给水泥块加热,观察现象。 5、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1、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过了一会,水泥凝固了。 2、点燃酒精灯,给水泥块加热,水泥块没有变化。 实验结论:水泥不能恢复原状。 四、实验名称:食盐的变化 实验材料:火柴、杯子、盘子、酒精灯、玻璃棒、石棉网、食盐、铁架台、坩埚 实验步骤:1、检验试验用品是否齐全。 2、向杯中倒入水,把食盐放入水中。 3、用玻璃棒搅拌,观察想象。 4、把食盐水放入坩埚,放在铁架台上。 5、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加热,观察现象。 6、整理器材。 实验现象: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食盐在水中溶解了,看不到了。 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进行加热,坩埚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已经析出的食盐颗粒。实验结论:通过给食盐水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溶解的食盐恢复原状。 五、实验名称:铁生锈的条件(一) 实验材料:铁钉、砂纸、玻璃棒、碱、盐、油、醋 实验步骤:1、检验试验用品是否齐全。

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

蚯蚓的选择 五年级杨瑛 【教材分析】 蚯蚓的选择,学生先要谈谈自己对蚯蚓生活环境的了解,做出自己的猜测,然后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把蚯蚓放入半边明、半边暗的纸盒里,观察蚯蚓往哪边爬。在这个实验中,盒子里的温度、湿度条件都一样,只有光的条件不一样。然后请学生猜测实验结果,并观察、记录实验。在这个实验中,蚯蚓会爬向纸盒阴暗的一边。另一个实验是把蚯蚓放在干土和湿土之间。在这个实验中,只有土的干湿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请学生猜测实验结果,观察、记录实验。在这个实验中,蚯蚓会爬向湿土的一边。 认识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是让学生具体分析一些动物的生活需要,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动物生活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体会到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对科学学习的积极性较高,特别喜欢到大自然去玩,对动物好奇,男生好动手,女生爱思考。学生不会观察,不知道怎样去观察,观察能力较差,学生认知只是停留在感性基础上。学生实验过程思路不够清楚,是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 【教学目标】 1、弄懂科学概念: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2、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3、实践与观察 【教学重点】 如何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

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见过蚯蚓吗?一般在什么地方见到它们?你们觉得蚯蚓喜欢怎样的环境? 2.学生自由发表。 【设计意图】谈话交流你所见过的蚯蚓,让学生交流下自己平时观察到的蚯蚓有什么特征。 二、实验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1.我们先来研究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该怎样设计实验呢? 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实验,并注意控制条件。 3.出示实验器材,讨论实验步骤: (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 (5)再做2次。 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三、实验二: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 1.过渡:那么,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呢,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 2.学生设计实验,自由发表。

蚯蚓的选择实验设计

1.蚯蚓的选择实验设计 . 我们提出的问题:蚯蚓喜欢有光的环境还是黑暗的生活环境? 我们提出的问题蚯蚓喜欢有光的环境还是黑暗的生活环境?我们的推测蚯蚓喜欢黑暗的生活环境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同类的蚯蚓,数量相同,同一个盒子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环境条件,盒子一端有光,一端黑暗 实验的方法(对比实验)1. 找一个长方形的盒子,一端有光,一端黑暗; 2. 将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5分钟后打开盖子观察; 3. 反复多做几次。 实验结论蚯蚓喜欢黑暗的生活环境 .我们提出的问题:蚯蚓喜欢干燥的环境还是湿润的环境? 我们提出的问题蚯蚓喜欢干燥的环境还是湿润的环境?我们的推测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同类蚯蚓,相同数量,同一个盒子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环境条件,土壤一端干燥,一端湿润 实验的方法(对比实验)1.找一个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土壤,一端干燥,一端湿润 2. 将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5分钟后打开盖子观察; 3. 反复多做几次。 实验结论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2说出三个利用光的反射的发明及原理。 (1)凸面镜。当光线射到凸面镜后,不会聚于一点,而是要发散开来。所以它的观察的范围要大得多。 (2)额镜。灯光照射到额镜上,额镜把光线会聚起来,再反射到病人的耳朵里面,就可以看到耳朵里的情况。 (3)潜望镜。潜望镜里面有两块玻璃,经过两次反射,在潜水艇上的士兵就可以看到水面上的情况。 3.画出下列生物的食物链 小草小鸟蚜虫瓢虫 小草、蛇、老鹰、蝗虫、青蛙 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美国的黄石公园 中国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教室的墙壁为什么涂成白色:白色的墙壁有利于反射。 怎样放置能使物体更好的吸收阳光:与阳光垂直。 光的传播速度:30万千米每秒。 .光从太阳到达地球需要几分钟?8分钟

饲养和观察蚯蚓实验报告单

饲养和观察蚯蚓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时间: 实验名称《饲养和观察蚯蚓》 自我 评价 小组 评价 教师 评价 实验 材料 活蚯蚓,玻璃板,糙纸,棉球,放大镜,饲养蚯蚓装置 探究过程提出 问题 1.蚯蚓适合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2.蚯蚓体节和刚毛在运动中有什么作用? 作出 假设 根据小时候的经验,猜测蚯蚓习惯生活在疏松、肥 沃的土壤中,有时喜欢在石板下面;在蚯蚓的运动 中,发现体节在不断变化,可以猜测体节具有辅助 运动的作用。 制定 计划 实施 计划 1.观察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食性。把蚯蚓放在阴暗的 盒子里,然后用手电筒照射蚯蚓的前端和后端,它 对光线有反应么?哪一端的反应较为灵敏? 2.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1)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体形,观察它的身体是否分节。数数从蚯蚓的头部到环带 共有节。在前端有一个分节明显 的。 (2)用手触摸蚯蚓体壁,感觉体表有,有 利于。 (3)用手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有感觉,并用放大镜观察,腹面许多小突起就是。 3.观察蚯蚓的运动。 (1)将蚯蚓放在糙纸上,观察它的运动,注意其身 体粗细及长短的变化。 (2)将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及身体变 化,并与它在糙纸上的运动作比较。 (3)蚯蚓(填“能”或“不能”)向后移动 探究 结果 1.蚯蚓生活在环境中。 2.蚯蚓体的运动器官是。蚯蚓适应在 (填“粗糙”或“光滑”)的表面移动。 3.为什么蚯蚓在潮湿的土壤中? 表达与交流学生小组间进行交流 反思注意:在观察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擦蚯表是为什么?

评价策略: 1、将学生分组,分为5人一组,推选一名组长;明确组长的职责及组员的权益和职责,使每个成员明白他们是一个互相协作、互相监督、共同进步的团队。 2、课前,对实验小组长进行必要的培训,让他们先明确实验的目的、方法、要领以及如何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自评、互评,然后由他们将实验报告单和课堂评价表分发到本小组成员手中,并带领小组成员对照评价量表和实验指导完成预习环节,在班长和课代表的协助下检查预习情况。这样有利于充分发挥“小助手”作用,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更有利于老师对实验过程和评价的组织实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