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5-93

条文说明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电动机 (1)

第一节一般规定 (1)

第二节电动机的选择 (1)

第三节电动机的起动 (3)

第四节低压电动机的保护 (5)

第五节低压交流电动机的主回路 (8)

第六节低压交流电动机的控制回路 (9)

第三章起重运输设备 (10)

第一节起重机 (10)

第三节电梯和自动扶梯 (13)

第八章日用电器 (19)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制订本规范的目的、要求和指导思想。

第1.0.2条本规范的适用范围。本条中的“工业与民用新建和扩建工程”是指“工业、交通、电力、邮电、财贸、文教及民用建筑等各行各业的新建和扩建工程”。

第1.0.3条根据国家经委等四个部门颁发的《鼓励推广节能机电产品和停止生产淘汰落后产品的暂行规定》(经机(1986)366号文),国家机械委、国家计委等部门颁发的《关于下达机械工业第九批节能产品推广项目的通知》(机委科(1987)97号文)和《关于下达机械工业第九批淘汰能耗高、落后产品的通知》(机委科(1987)70号文),基本建设、技术改造项目和更新设备都应优先采用节能产品,并严禁采用国家己公布的能耗高、性能落后的机电产品,如设计部门在工程设计时仍采用国家己公布的淘汰产品,一律视为劣质设计。

第二章电动机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2.1.1条本章适用于一般用途的旋转电动机;不适用于控制电动机、直线电动机及其他特殊电动机。适用额定功率的下限是参照美国电气法规,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而定。美国电气法规将这一功率定为1马力,约合0.75kW,我国通用电动机的基本系列一Y系列电动机额定功率的下限为0.55kW,经多数设计单位同意,本规范将适用下限定为0.55kW。

本章各节的适用范围是不同的,使用本规范时应予注意。条文中所称“电动机”均指相应适用范围的电动机。

第2.1.2.条本条明确了本规范与有关规范的分工。

第二节电动机的选择

第2.2.1条本条为选择电动机电气和机械参数的概述。

第2.2.2条本条的宗旨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用简单、可靠、经济、节能的电动机;即优先选用笼型电动机,其次为绕线转子电动机,再次为其他类型,最后为直流电动机。

一、关于笼型电动机变频调速问题参见本条第三款说明。本款包括多速笼型电动机,仅要求数种转速时,应优先予以选用。

选用同步电动机,除个别情况是为稳速外,通常是为了提高功率因数。采用同步电动机是否合理,不仅与额定功率大小有关,还涉及同步转速、运行方式、所在系统无功负荷的大小和分布、货源和价格情况等,规范中不宜对功率界限作出硬性规定,而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二、重载起动的笼型电动机应按起动条件进行校验,这在第2.2.3条一款中有明确规定。当不能满足要求或加大功率不合理时,则应按本款规定选用绕线转子电动机。在起动过程中,堵转转矩(亦称起动转矩)、最小转矩、最大转矩共同起作用,均需校验。能否克服静阻转矩决定于堵转转矩;能否顺利加速则最小转矩是关键;最大转矩除影响起动过程外,还决定电动机的过载能力。绕线转子电动机的转矩——转差特性曲线可通过调节转子回路的电阻而改变,从而适应重载起动条件,并能在一定范围内调节转速。绕线转子电动机配晶闸管串级调速,已能获得较好的调速质量,条文中不再强调这一方面;但在低速下运行时各项性能指标低,不宜时间过长,条文中补充了这一条件。

三、机械对起动、调速及制动有特殊要求时,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如交流换向器电动机、电磁调速电动机、直流电动机;机械调速、液压调速、串级调速、变频调速等。这些方案各有优缺点,并在一定条件下转化。因此,电动机选择涉及众多因素,需结合拖动设计,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才能确定,规范中不能作出硬性规定。

采用直流电动机通常是为了满足拖动方面的特殊要求,但还存在其他方面的需要,条文中“交流电源消失后,必须工作的应急机组”,主要是针对发电厂某些厂用电装置而列入的。

关于风机和水泵出于节能目的而调速问题,1987年3月国家经委能源局召开的“交流电动机调速驱动节电座谈会”介绍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据称,我国一些企业中变负荷运行的风机、泵类加装调速装置后,平均节电20%~30%;而风机、泵类设备耗电量约占全国发电量的31%,其中变负荷运行的占70%,无论上述数据是否正确,这些措施具有很大效益还是应当肯定的。常用的风机、泵类调速方式有:绕线转子电动机配晶闸管串级调速,笼型电动机配液力耦合器或变频调速器等。目前,变频调速技术和产品发展较快,方案选择应根据电动机功率、流量变化范围、设备现状、货源情况等决定。

第2.2.3条作为定额一部分的额定输出功率(简称额定功率)是以工作制为基准的。不同工作制的机械应选用相应定额的电动机。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中的定义,“定额”是“由制造厂对符合指定条件的电机所规定的,并在铭牌上标明电量和机械量的全部数值及其持续时间和顺序”。“工作制”是“电机承受负载情况的说明,包括起动、电制动、空载、断能停转以及这些阶段的持续时间和顺序”。

电动机的工作制分为9类:

1.连续工作制——S1;

2.短时工作制——S2;

3.断续周期工作制——S3;

4.包括起动的断续周期工作制——S4;

5.包括电制动的断续周期工作制——S5;

6. 连续周期工作制——S6;

7.包括电制动的连续周期工作制——S7;

8.包括变速负载的连续周期工作制——S8;

9.负载和转速非周期变化工作制——S9。

按此分类,连续工作制(S1)为恒定负载(运行时间足以达到热稳定);连续周期工作制(包括S6~S8)则为可变负载。请注意这些用语的含义。

电动机的定额分为5类:

1.最大连续定额(cont或S1);

2.短时定额(例如S2—60min)——持续运行时间为10、30、60或90min;

3.等效连续定额(equ)——制造厂为简化试验而作的规定,与S3~S9工作制之一等效;

4.周期工作定额(例如S3—40%)——工作制符合S3~S8之一,负载持续率为15%、25%、40%或60%,每一周期为10min;

5.非周期定额(S9)。

一、关于按起动条件校验问题,参见第2.2.2条说明。

三和四、关于在不同负载持续率之间进行负载换算问题,过去用的方法误差较大。近似公式忽略了旋转电机在不同转速下散热能力的明显差别,亦未考虑固定损耗和可变损耗的不同变化。起动次数越多,换算误差越大。此外,不同额定功率、同步转速、冷却方式的电动机,其发热和冷却性能的数据亦不同(参见现行国家标准《起重机设计规范》的附录)。除改进换算方法外,最好是制造厂根据基准工作制(通常为S3—40%)下的实际温升,给出电动机在不同负载持续率、不同起动次数下的允许输出功率。现行《冶金及起重用电动机标准》对此己有规定;某些产品样本(如YZR系列)己列有这类数据。因此,条文推荐按制造厂数据选用的做法。

六、当电动机使用地点的海拔和冷却介质温度与规定的条件不同时,制造标准中只规定了对温升值的校正,未规定对输出功率的校正。考虑到设计工作的需要,建议制造部门提供功率校正的数据。

第2.2.4条直流电动机的电压主要由功率决定。交流电动机的电压选择涉及电机本身和配电系统两个方面。一般情况下,中小型电动机为380V,大中型电动机为6kV,选定电压并不困难,但电动机额定功率在200~300kW附近时需比较高低压的优劣。当前,我国制造的低压电动机除常用的380V外,还发展了660V电动机及配套电器,其应用范围正由矿井扩展到地面;千伏级(如1140V)电动机亦已引进。高压电动机虽以6kV为主,但3kV电动机仍有应用,10kV电动机亦在制造。因此,在某些情况下,电压选择对电动机的造价和配电系统的投资有很大影响,需要根据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第2.2.5条我国有关电工产品环境条件的标准正在修订,尚未在各类产品标准中贯彻,对各类场所进行综合划分和定级,并规定相应的电气设备防护型式,条件尚未成熟。本条对电动机防护形式问题只作原则规定,这与高低压电器等部分的做法是一致的。关于爆炸和火灾危险、化工腐蚀等特殊环境条件,另有专用规范。

第2.2.6条关于电动机的结构及安装形式(用代号“IM”后加字母和数字或只加数字来表示),详见现行国家标准《电机结构及安装型式代号》。

第三节电动机的起动

第2.3.2条关于电动机起动时电压下降的容许值问题,历来存在两种意见:一是规定电源母线电压;一是规定电动机端子电压。原规范采取规定电动机端子电压的做法虽能控制住配电系统各级母线的电压,但其要求显然偏高。如仅规定母线电压,则电动机端子电压可能低于容许值。为解决这一矛盾,本规范采取了两方面兼顾的做法。

电动机起动对系统各点电压的影响,包括对其他电气设备和对电动机本身两个方面。第

一方面:应保证电动机起动时不妨碍其他电气设备的工作。为此,理论上应校验其他用电设备端子的电压,但在实践上极不方便。在工程设计中我们可以校验流过电动机起动电流的各级配电母线的电压,其容许值则视母线所接的负荷性质而定。这方面的要求列入了本条文的一款和二款。第二方面:应保证电动机的起动转矩满足其所拖动的机械的要求。为此,在必要时,应校验电动机端子的电压。这方面的要求反映在本条文的三款中。

一、本款适用于“一般情况下”即母线接有照明或其他对电压较敏感的负荷时。至于对电压质量有特殊要求的用电设备,应对其电源采取专门措施,例如为大中型电子计算机配置UPS或CVCF;这已超出本规范的内容。母线电压不低于额定电压的90%(频繁起动时)或85%(不频繁起动时),是沿用多年的数据并被广泛采用,所谓“频繁”是指每小时起动数十次以至数百次。

二、母线电压不低于额定值的80%的条件,是参照《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定》和许多部门的实际经验而列入的。本款适用于3~10kV、1140V和660V电动机,以及不与照明和其他对电压较敏感的负荷合用配电变压器或共用配电线路的情况。

三、配电母线上未接其他负荷时,保证电动机的起动转矩是唯一的条件。不同机械所要求的起动转矩相差悬殊;不同类型电动机起动转矩与端子电压的关系亦不相同。因此,不可能规定电动机端子电压的下限。原规范规定电动机端子电压的容许值,是为了控制配电系统各点的电压,对电动机本身亦未给出下限。例如“不致妨碍其他用电设备的工作时,可低于85%”,低到什么程度则“按生产机械要求的起转矩确定”。各类机械要求的起动转矩数据,可在有关的手册、资料中得到。

关于接触器的释放电压,现行制造标准规定“不应高于75%,在触头磨损的情况下,不应低于20%”。这个上限值偏高,不宜在条文中引用,设计中可根据具体产品的数据进行校验。

最后,还应指出,仅在电动机功率达到电源容量的一定比例(例如20%或30%)或配电线路很长时,才需要校验配电母线的电压,而不必对各个系统的各级母线进行校验。同样,仅在电动机末端线路很长且重载起动时,才需要校验起动转矩;需考虑接触器释放电压的情况更少遇到。

第2.3.3条本条的重点是正确选择全压起动或降压起动。必须指出,一款所列的全压起动条件是充分条件,除此以外,别无他项。许多手册、导则甚至规程中,往往把“电动机绕组的温升不超过允许值”亦列为一个条件。这种提法似是而非。问题不在于这句话本身,而在于不能将这一条件与笼型电动机和同步电动机的起动方式联系起来。可以证明,宠型电动机和同步电动机降压起动时绕组发热比全压起动更严重。因此,这类电动机起动时的温升问题,不能采用降压起动方式解决,只能正确选择电动机类型和定额解决。为此,本规范已明确规定:“笼型电动机和同步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应按起动条件校验”(第2.2.3条一款);“选用笼型电动机不能满足起动要求或加大功率不合理时,宜采用绕线转子电动机”(第 2.2.2条二款)。

某些构造特殊的电动机,如铸钢转子笼型电动机,全压起动时,转子表面可能过热。在这类情况下,应按制造厂规定的方式起动。

当不符合全压起动的条件时,应优先采用降压起动方式,包括切换绕组接线。串接阻抗、自耦变压器起动等。应该指出,除降压起动外,还可能采用其他适当的起动方式。如某些机械带有盘车用的小电动机可以利用;某些变流机组可利用其直流发电机作为直流电动机来起动;某些有调速要求的电动机,可利用调速装置来起动。

第2.3.4条绕线转子电动机采用频敏变阻器起动,且有接线简单、起动平滑、成本较低、维护方便等优点,应优先选用;但在某些情况下尚不能取代电阻器,特别是在需要调速的场合。

绕线转子电动机配晶闸管串级调速时,因调速范围的限制,通常仍需接起动电阻。

根据《冶金及起重用绕线转子三相异步电动机》产品标准的规定:“电动机起动时,转子必须串入附加电阻或电抗,以限制起动电流的平均值不超过各工作制的额定电流的2倍”。对有具体型号及规格的电动机,可按制造厂的资料确定起动电流的限值。

第2.3.5条直流电动机起动电流不仅受机械的调速要求和温升的制约,而且受换向器火花的限制。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的规定,一般用途的直流电机在偶然过电流或短时过转矩时,火花应不超过两级。直流电机和交流换向器电动机的偶然过电流为1.5倍额定电流,历时不小于lmin(大型电机经协议可缩短为30s)。上述数据偏于安全,尤其是小型直流电机可能容许较高的偶然过电流。对有具体型号及规格的电动机,可按制造厂的资料或实际经验确定最大允许电流。

第四节低压电动机的保护

第2.4.1条本条为交流电动机保护的概述。条文中有关低压线路保护和电气安全的名词定义详见现行国家标准《电气安全名词术语》和《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的条文说明。

第2.4.2条本条为相间短路保护(简称短路保护);相对地短路划归接地故障保护。

数台电动机共用一套短路保护属于特殊情况,应从严掌握。总计算电流不超过20A,系参照现行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的规定而定。

第2.4.3条 IEC标准《建筑物电气装置》473.3.1款中规定,短路保护器件应在每个不接地的相线上装设。当短路保护兼作接地故障保护时,这是必要的。考虑到某些场合,如装有专门的接地故障保护或在IT系统中,可能出现只在两相上装设的情况,本条保留了原规范的基本内容,但明确其条件是不兼作接地故障保护。

第2.4.4条防止短路保护器在电动机起动过程中误动作,包括正确选择保护电器的使用类别和电流规格两点内容,特予并列,以防偏废。

一、我国熔断器和低压断路器标准中,均已列入保护电动机型,低压熔断器的分断范围和使用类别用两个字母表示。第一个字母表示分断范围(g——全范围分断能力熔断体,a ——部分范围分断能力熔断体)。第二个字母表示使用类别(G———般用途熔断体,M——保护电动机回路的熔断体)。如“gM”即为全范围分断的电动机回路中用的熔断体。

二、关于熔断体的选择,原规范沿用了起动电流乘计算系数的方法,实际上是苏联所用的除计算系数法的变型。苏联熔断器品种单一、稳定,用这种方法是简便可行的。我国熔断器品种繁多,且处于更新换代之际。由于各种熔断器的安秒特性曲线差别很大,甚至同一品种也要按电流分档,故难以给出统一的系数。这问题在编制原规范时就已存在。如条文说明的参考表中有5个品种,共10档电流,分轻重载两种情况,虽已够繁,仍未能包括当时正在试制的几个品种。时至今日,熔断器标准已靠拢IEC,引进的NT型,统一设计的RTI2型、 RTI4型等己开始推广,而原有的若干品种仍在普遍应用,数据势将翻番。计算系数过多就失去优点,按电流分档则难免试算。与其如此,还不如给出直接查曲线或在手册中给出具体的查选表格。例如《工厂配己电设计手册》列出了不同规格的熔断体在轻载和重载起动下的容许电流,这种做法造表虽繁,使用方便,建议推广。

三、采用瞬动过电流脱扣器或过电流继电器的瞬动元件时,应考虑电动机起动电流非周期分量的影响。非周期分量的大小和持续时间取决于电路中电抗与电阻的比值和合闸瞬间的相位。根据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1971年对52台电动机直接起动电流的测试结果,起动电流非周期分量主要出现在第一半波,第二、三周波即明显衰减,其后则微乎其微。电动机起动电流第一半波的有效值通常不超过其周期分量有效值的2倍,个别可达2.3倍。由于瞬动过

电流脱扣器或过电流继电器瞬动元件动作与断路器的固有分断时间无关,故其整定电流应躲过电动机起动电流第一半波的有效值。原规范规定瞬动过电流脱扣器或过电流继电器瞬动元件的整定电流应取电动机起动电流的1.7~2倍,这数据偏小,已发生过误动作。基于上述理由,并考虑了动作电流误差,故本规范将其加大到2~2.5倍。

第2.4.5条关于TN、TT和IT系统中接地故障保护的具体要求,已列入现行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中,本条不再重复。但采用漏电电流保护时,应考虑电动机突然断电可能引起的后果;必要时,可采用现行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中所列的其他间接触电保护方法。

第2. 4. 6条本条中的过载保护用来防止电动机因过热而造成的损坏,不同于现行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中的线路过负载保护。

一、过载是导致电动机损坏的主要原因。过载引起的温升过高,除危及绝缘外,还使定子和转子电阻增加,导致损耗和转矩改变;由于定子和转子发热不同而使气隙减少,导致运行可靠性降低甚至“扫堂”。在为编制原规范而进行的调查中,收集到国内许多因过载保护不善而烧坏电动机的实例。这类情况国外亦有,以至美国《电气建设与维护》杂志称,大约电动机故障的95%是由过载产生的过热所致。当然,以上所称“过载”是广义的,即包括机械过载、断相运行、电压过低、频率升高、散热不良、环境温度过高等各种因素。但无论如何,过载保护的必要性是肯定的。因此,电动机,包括不易机械过载的连续运行的电动机,应尽可能装设过载保护。

二、目前常用的过载保护器件用于短时工作或断续周期工作的电动机时:整定困难,效果不好。条文规定上述电动机可不装设过载保护,是为了照顾现实情况。如有运行经验或采用其他适用的保护时,仍宜装设,此外,某些场合下断电的后果比过载运行更严重,如没有备用机组的消防水泵,应在过载情况下坚持工作。

第2.4.7条交流电动机过载保护器件最普遍应用的是热继电器和过载脱扣器(即长延时脱扣器)。较大的重要电动机亦采用交流继电器,通常为反时限继电器,用于保护电动机堵转的过载保护时,可为定时限继电器,其延时应躲过电动机的正常起动时间。

常用的过载保护器件简单、价廉,但也难免存在缺点。如热继电器的双金属片与电动机的发热特性不同,导致过载范围内动作不均匀;过电流保护在低过载倍数下的动作时间明显低于电动机的允许时间,使整定困难;此外,两者均只反应定子电流,对其他原因引起的过热不能保护。显然,直接反应绕组过热的温度保护(如PTC热敏电阻保护)及其改进型温度——电流保护,是比较合理的。国外还推出了带微处理器的保护设备。微处理器能用复杂的算法编制程序,精确地描述实际电动机对正常和不正常情况的响应曲线,能保护多种起因的电动机故障,并有许多监控功能,例如:运行过载、起动电流和时间、多次起动或制动产生的热积累、限制加速时间和电流、断相、堵转、相不平衡、欠电压或过电压、欠负载或负载丢失、绕组温度和轴承温度、超速或低速、接地故障等等。为适应电动机的保护设备的迅速发展,条文中列入了温度保护或其他适当的保护。

根据低压电动机起动器产品标准,利用流过继电器或脱扣器的电流产生的热效应(包括延时)而反时限动作的继电器或脱扣器称为“热过载继电器”或“热过载脱扣器”,为照顾当前习惯,条文中简称为“热继电器”,并把热过载脱扣器和电磁过载脱扣器等统称为“过载脱扣器”。

第2.4.8条本条补充了选择过载保护器件的一般要求。此外,某些起动时间长的电动机在起动过程的一定时限内解除过载保护的做法,早已在实践中应用,现亦补入条文。

第2.4.9条在过载烧毁的电动机中,断相故障所占比例很大,根据参考资料称,在美国和日

本约占12%,在苏联约占30%;而在我国则明显超过以上数字。这与断相保护不完善有直接关系。原规范限于当时电器水平,对断相保护的要求是偏松的。加上好多单位连这些规定也未认真执行,致使因断相运行每年烧毁大批电动机,已引起多方面人士的关注。基于上述情况,并考虑到电器制造水平的发展,本规范对断相保护作出了较严的规定。

关于用低压断路器保护的电动机,本条规定宜装设断相保护,不再用原规范中“可不装设”的提法。据发生断相故障的181台小型电动机的统计,因熔断器一相熔断或接触不良的占75%,因刀开关或接触器一相接触不良的占11%,因电动机定于绕组或引线端子松开的占14%。由此可见,除熔断器外,其他原因约占25%,仍不容忽视,但对用熔断器和低压断路器两种情况宜适当加以区别(用语分别为“应”和“宜”)。

关于定子绕组为星形接法的电动机,本条取消了原规范中“可不装设”’的规定。断相运行时,电动机绕组中流过的不平衡电流包括负序分量,而在转子中负序电流的频率接近电源频率的两倍,致使定子电流不能正确反映转子的发热。断相运行时,普通三相热继电器只有两个热元件流过电流,由于驱动力减小,使动作电流的下限上升10%。虽然星形接法的电动机的线电流与绕组电流一致,但因上述两点影响,它在断相时并不能反映电动机的实际发热,亦不能使普通三相热继电器正确动作。因而不能认为星形接法的电动机不需要断相保护。再者,按现行标准,定子绕组为星形接法的电动机只有两类:132kW及以下的冶金及起重用笼型和绕线转子电动机、3kW及以下的Y系列电动机,均己在二款中包括,更无分列的必要。

此外,“经常有人监视能及时发现故障”对连续运行的电动机是难以做到的;如为短时工作或断续周期工作,则已包括在二款中,故一并删去。

第2.4.10条交流电动机装设低电压保护是为了限制自起动,而不是保护电动机本身。当系统电压降到一定程度,电动机将疲倒、堵转,这个数值可称为临界电压,并与电动机类型和负载大小有关。根据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资料,临界电压与额定电压的比值如下:在额定负载下,笼型电动机为0.67,绕线转子电动机为0.71,同步电动机为0.5;在额定负载的80%下,同步电动机为0.4;在额定负载的50%下,异步电动机为0.4左右。低电压保护的动作电压均接近临界电压(欠压保护)或低于以至大大低于临界电压(失压保护——低压电动机应用甚广)。由此可见,在系统电压降到低电压保护的动作电压之前,电动机早已因电流增加而过载。低电压保护可归纳为两类:为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防止电动机自起动(包括短延时和长延时);为保证重要电动机能自起动,切除足够数量的次要电动机(瞬时)。

原规范中短延时低电压保护的时限为0.5s,为配合自动重合闸和备用电源自投的时限,与继电保护规程协调一致,现改为0.5~1.5s。原规范中长延时低电压保护的时限为5~10s,考虑到某些机械(如透平式压气机)的停机时间较长,现改为9~20s。过去年代,由于条件所限,电磁式继电器的延时不超过9s;70年代以来,随着多种继电器的发展,数十秒的延时已容易做到。

第2. 4.11条按有关规范间的分工和本节的适用范围,本条仅涉及低压同步电动机。近来,低压同步电动机产量减少,订购困难,但考虑到在某些场合仍有应用价值,为保持规范的完整性,条文中做些原则规定还是必要的。过去,低压同步电动机都采用定子回路的过载保护兼作失步保护。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在转子回路中装设失步保护或失步再整步装置等是可行的,因此,条文中列入了这些内容。此外,当同步电动机由专用变频设备供电时,特别是具有转速自适应功能时,失步情况与由电力系统供电时不同,可另行处理。

第2.4.12条直流电动机的使用情况差别很大,其保护方式与拖动方式密切相关,规范中只能作一般性规定。美、苏等国的法规、规程中亦如此处理。条文中“并根据需要装设过载保护”,这里的“过载保护”亦包括保护电动机堵转的过载保护。

第五节低压交流电动机的主回路

第2.5.1条隔离是保证安全的重要措施,规范中应予以明确规定。本条是根据IEC标准《建筑物电气装置》(TC64)第46章和第53章,并参照美国《国家电气法规》第430节而增加的。

一、考虑到我国常用配电箱、屏的产品现状和实际运行经验,对数台电动机共用一套隔离电器问题,作了灵活规定。

二、IEC标准《建筑物电气装置》(TC64)第537.2条规定:隔离电器在断开位置时,其触头之间或其他隔离手段之间,应保证一定的隔离距离;隔离距离必须是看得见的,或明显地并可靠地用“开”或“断”标志指示;这种指示只有在电器每个极的断开触头之间的隔离距离已经达到时才出现。半导体电器严禁用作隔离电器。现行国家标准《低压电器基本标准》中,已列入低压空气式开关(刀开关)、隔离开关、隔离器、熔断器式开关、熔断器式隔离器等隔离电器;低压断路器标准中亦列入了隔离型。

按IEC标准,“手握式设备”是在正常使用时要用手握住的移动式设备;“移动式设备”是在工作时移动的设备,或在接有电源时容易从一处移至另一处的设备。请注意,没有搬运把手且重量又使人难以移动的设备(规定这一重量为18kg),应归入固定式设备。

三、按IEC标准的规定,无载开断的隔离电器应装设在能防止无关人员接近的地点或外护物内,或者能加锁。

第2.5.2条根据我国接触器和起动器的制造标准(等效采用IEC相应标准),起动器的定义是“起动和停止电动机所需要的所有开关电器与适当的过载保护电器相结合的组合电器”;过载保护电器附在起动器标准中,不再单列一项标准,接触器和起动器(包括过载保护电器)与短路保护电器(SCPD)的协调配合是上述标准中的一项重要规定,其要点如下:

1.接触器和起动器制造厂应成套供应或推荐一种适用的SCPD,以保证协调配合的要求。

2.过载保护电器与SCPD之间应有选择性:在两条时间——电流特性平均曲线交点所对应的电流以下,SCPD不应动作,而过载保护电器应动作,使起动器断开,起动器应无损坏。在上述电流以上,SCPD应在过载保护电器动作之前动作,起动器应满足制造厂规定的协调配合类型的条件。

3.允许有两种协调配合类型:“l型”协调配合——要求接触器或起动器在短路条件下不应对人或周围造成危害,应能在修理或更换零件后继续使用。“2型”协调配合——要求接触器或起动器在短路条件下不应对人或周围造成危害,且应能继续使用,但允许有容易分离的触头熔焊。

4.上述协调配合的要求,由接触器或起动器制造厂通过试验验证。

第2.5.3条本条中的控制电器是指电动机的起动器,接触器及其他开关电器,而不是“控制电路电器”。

根据起动器与短路保护电器协调配合的要求,堵转电流及以下的所有电流,应由起动器分断。

电动机的控制电器不得采用开启式负荷开关(胶盖开关)。采用封闭式负荷开关(铁壳开关)亦不够安全,应予限制;考虑到目前实际情况,当符合控制和保护要求时,3kW及以下的电动机可采用封闭式负荷开关(铁壳开关)。

第2.5.4条导线和电缆在连续负载、断续负载和短时负载下的载流量,因缺乏正式数据,规范中未能列入:

一、导线与电动机相比,发热时间常数和过载能力较小。选择导线时宜考虑这一因素,使导线留有适当的裕量。如美国《国家电气法规》中规定,导线连续载流量不应小于电动机

额定电流的125%;日本《内线规程》则要求不小于125%(≤50A)或111%(>50A)。根据我国的国情,一般情况下未考虑这一因素。对于机械所配的电动机轴功率有裕量或非长期在满载下工作时,是没有问题的。对于经常接近满载工作的电动机,导线载流量宜有适当裕量。

断续周期工作制的电动机可有多种工作制,如冶金及起重用笼型电动机有S2~S6五种,冶金及起重绕线转子电动机有S2~S8七种,但其基准工作制为S3——40%(即工作制为S3,额定负载持续率为40%,每一周期为10min)。电动机的额定功率通常按基准工作制标称,其他工作制的功率按基准工作制时额定功率的实际温升确定,由制造厂在产品样本中给出。可见,按基准工作制的额定电流选择导线比较准确、简便。

二、接单台用电设备的未端线路可不按过载保护进行校验,理由如下:首先,设备的额定功率是按可能出现的最繁重的工作制确定;其次,不允许在这种线路上另接负荷;此外,电动机的过载保护对导线亦起作用。上述说明不适用于向日用电器配电的未端线路,参见本规范第8.0.2条和第8.0.3条。

关于校验导线在短路条件下热稳定的要求,末端线路应与配电线路区别对待。如果未端线路本身发生短路,就表明故障点的导线(至少是绝缘和接头)已经损坏,即使该线路的其他部分符合热稳定的要求,亦难免要更换导线。如果考虑的是穿越性短路电流,则仅在用电设备端子或内部严重故障时才可能出现。因此,除少数必须确保可靠的线路外,可不进行短路条件下热稳定的校验。

条文中“必须确保可靠的线路”是指向一级负荷配电的末端线路,以及少数更换导线很困难的重要未端线路。

三、参照苏联《电气装置安装规程》,以起动静阻转矩是否超过额定转矩的50%为界,划分了轻载与重载,使条文更加明确。其他数据仍沿用原规范。

第六节低压交流电动机的控制回路

第2.6.1条控制回路上装设隔离电器和短路保护电器是必要的,通常亦这样做了,应补入规范。有的控制回路很简单,如仅有磁力起动器和控制按钮,可灵活处理。有的设备(如消防泵)的控制回路断电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是否另装短路保护,各有利弊,应根据具体情况(如有无备用泵,各泵控制回路是否独立,保护器件的可靠性等),决定取舍。

这里所说的“隔离电器和短路保护电器”,既可以是两种电器,亦可以是具有隔离作用和短路保护作用的一种电器,如封闭式负荷开关(铁壳开关),一种电器具有隔离和短路保护两种作用。

第2.6.2条控制回路的可靠性问题易被忽视,应列入规范,以引起设计人员的重视。仍以消防泵为例,常见如下弊病:控制电源的可靠性低于主回路电源,多台工作泵和备用泵共用一路控制电源,各泵控制回路不能分割,一旦故障将同时停泵;延伸很长的消火栓控制按钮线路直接连到接触器线圈,任一处故障将使手动就地控制亦不可能,等等。显然,这类问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例如,某指挥所计算机用的三台中频机组共用一路220V控制线,曾因系统电压短时降低而全部停机,备用机组未能发挥作用。在保证控制回路可靠性方面,发电厂和变电所二次回路中有很多行之有效的做法,值得借鉴。

TN或TT系统中的控制回路发生接地故障时,保护或控制接点可被大地短接,使控制失灵或线圈通电,造成电动机不能停车或意外起动。当控制回路接线复杂,线路很长,特别是在恶劣环境中装有较多的行程开关和联锁接点时,这个问题更加突出。

采用正确的结线方式,能够避免上述问题。如图2.6.2所示,结线I是正确的:当a、b、c任何一点接地时,控制接点均不被短接,甚至a和b两点同时接地时亦将因熔断器熔断而停车。结线Ⅱ是错误的:当e点接地时,控制接点被短接,运行中的电动机将不能停车,不

工作的电动机将意外起动,这种接法不应采用。结线Ⅲ是有问题的:当h点接地时,仅L3上的熔断器熔断,线圈接于相电压下,通电的接触器不能可靠释放,不通电的则不排除吸合的可能,从而有可能造成电动机不能停车或意外起动,这种做法只能用于极简单的控制回路(如磁力起动器中)。

此外,当图2.6.2中a、b、d、g、h或i点接地时,相应的熔断器熔断,电动机将被迫(a、b、d点)或可能(g、h、i点)停止工作。

在控制回路装设隔离变压器,不仅可避免电动机意外起动或不能停车,而且任何一点接地时,电动机能继续坚持工作。

直流控制电源如为中性点或一极接地系统,当控制回路发生接地故障时的情况,可按以上分析类推。因此,最好采用不接地系统,并应装设绝缘监视装置,但为了节能和减少接触器噪声而采用整流电源时,可不受此限。

第2.6.3条、第2.6.4条这两条是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的最基本规定。设计中尚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各种必要的措施。此外,电动机尚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装设必要的测量仪表,本规范不予重复。

第三章起重运输设备

第一节起重机

第3.1.1条本节适用范围。

第3.1.2条目前我国起重机的供电方式通常为下列几种:滑触线供电型式,有固定式裸钢材滑触线、悬挂式滑触线和绝缘式安全滑触线;软电缆供电型式,有悬挂式软电缆和卷筒式软电缆等。

固定式裸钢材滑触线应用较广,它具有制造简单、容易上马等优点,但亦存在导电率低、相间距离大、阻抗大、电压损失大,以及安装时不容易平直、集电器挠性差等缺点。

国外在80年代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绝缘式安全滑触线,我国某厂引进了,经安装使用,性能良好。目前国内己有些厂研制成功,并进行了技术鉴定,有的命名为H型节能滑触线,有的称为绝缘式安全滑触线或安全滑触线。绝缘式安全滑触线的结构为H型铝基座,外面罩有塑料绝缘安全罩,集电器为万向型挠性结构,集电器与滑触线接触的滑触面为不锈钢带,具有耐磨、寿命长、运行安全、供电可靠、阻抗小及在滑触线不停电的情况下检修吊车设备等优点,其载流量有250A~1250A五种规格;另一种安全滑触线则采用扁铜线作载流体,多根载流体平行地插入一根塑料槽内,槽内对应每根载流体有一个开口缝,用作电刷滑行的通道,其载流量为60A、100A、150A三种;这几种安全滑触线在室内正常、灰尘、潮湿、高温及气体腐蚀等情况下均能正常工作。随着我国制造的绝缘式安全滑触线的发展和实际运行的考验,将得到大力推广。

第3.1.3条关于“隔离电器和短路保护电器”的说明,见本章第2.6.1条的说明。

第3.1.4条一般设计原则,通常电压损失的分配为:

起重机内部电压损失2%~3%;

供电电源线3%~5%;

滑触线8%~10%。

但《起重机设计规范》(报批稿)中规定:一般用途电动桥式起重机(吊钩式、抓斗式)额定起重量为32t及32t以下时,其内部电压损失为5%;额定起重量为32t以上至160t时,其内部电压损失为4%。使用上述起重机时,请注意到这种情况,需对供电电源线及滑触线的电压损失进行调整,保证总电压损失符合本条规定。

在确定滑触线电压损失时,所采用的计算长度应为自供电点至滑触线最远一端。

第3.1.5条原规范为四条措施,现增加一条采用绝缘式安全滑触线。因固定式裸钢材滑触线导电部分采用钢材,相间距离为350mm,相间阻抗较大,滑触线电压损失大,而绝缘式安全滑触线采用铝合金,且大大缩小了相间距离(800A以下为80mm),因而减少了阻抗,降低了电压损失。

第3.1.6条固定式滑触线过长,由于温度变化所造成的应力集中和建筑变形等原因,会造成滑触线变形、断裂等故障。因此,需装设膨胀补偿装置,它与滑触线的材质、截面大小有关。

对固定式裸钢材滑触线在温度变化范围为△t时,角钢长度变化△L,按下列公式计算:△L=α·L·△t

式中α为膨胀系数,在常温范围内取12Xl01/℃;△t按一般室温为35℃,当L为50m 时,按上式求得△L为20mm,即膨胀补偿装置间隙为20mm,此数值亦和一般作法相符合。

因为各制造厂生产的绝缘式安全滑触线结构和导电材质都不相同,故绝缘式安全滑触线装设膨胀补偿装置的要求应根据其制造厂提供的产品技术参数确定。

在跨越伸缩缝处,辅助导线亦应考虑膨胀补偿。

第 3.1.7条根据以往的设计经验和目前在各地区的了解,条文规定的角钢滑触线截面的选择,是符合实际使用情况的。但如吨位较大,角钢滑触线截面大于75mm×75mm×8mm时,宜采用轻型钢轨或工字钢等型材。

第3.1.8条由同一变压器或同一高压电源供电符合并联运行条件的两台变压器供电,在分段处并联后不会造成熔断器或低压断路器动作。

当分段供电的两台变压器不符合并联运行条件或两台变压器高压侧不是同一电源时,起重机集电器经过分段处,将使两个分段的供电电源井联运行,由于电压差而造成较大的均衡电流,可能造成保护电器动作,为避免这种误动作,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间隙应大于集电器滑块的宽度。

机上的某些部件,如集电器装置、驾驶室电源总开关、大轮旁齿轮箱、大车行走轮等,检修时要求滑触线不带电。因此,需设置检修段来保证这一点。从严格执行检修制度来说,设置检修段对起重机的维护工作是有利的。在一些以起重机为主要生产设备连续生产的车间内,由于不可能利用假日或二、三班的时间检修,而生产要求又不允许全部起重机停止工作时,设置检修段就显得更有必要了。

固定式裸钢材滑触线的工作段与检修段之间设绝缘间隙及隔离电器,在起重机不进行检修时,此隔离电器合上,检修段作为延续的工作段使用,当起重机需要检修时,驶入检修段,然后将该隔离电器切断,检修段便停电,安全进行检修。检修段的隔离电器一般安装在吊车走台上便于操作的地方。检修段的长度及工作段与检修段之间的绝缘间隙的规定,主要是从安全及运行可靠考虑,并参考了苏联规范。

对绝缘式安全滑触线,若起重机上的集电器可以与滑触线脱开时,因滑触线有绝缘外罩,能保证检修安全,故可以不设置检修段。

第3.1.11条这条是对装于吊车梁的固定式裸滑触线而言,滑触线设于驾驶室对侧,是防止驾驶人员上下平台及扶梯时发生触电事故,主要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对侧有电弧炉、冲天炉、炼钢炉等高温设备时,滑触线就必须布置于驾驶室同侧,此时对人员上下容易触及的裸滑触线段,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有少数情况,裸滑触线装在屋架下弦,人员上下平台及扶梯时触及不到,则不需考虑此问题。

对驾驶室设在起重机中部的情况,裸滑触线则宜装在驾驶人员上下的梯子平台对侧。

第3.1.12条本条主要从安全出发,并根据1000V以下裸导体对地安全距离而定的。而室外汽车通道处,车辆进出频繁,并考虑汽车上装货允许最高高度为 4.8m,再考虑一定的裕度或者车上有人等因素,因此,裸滑触线距离地面的高度不应低于6m。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第3.1.13条在固定式裸滑触线上装设灯光信号,便于生产和维护人员知道滑触线上是否有电。

第3.1.14条起重机的滑触线上,不应连接与起重机无关的用电设备,是为了配电可靠和维护安全及方便。电磁起重机失压时,有砸伤人员及设备的可能。失压时会导致事故的起重机,多见于钢铁企业,如某钢铁厂电动桥式装料起重机,因停电未能及时处理而将料杆烧断。某钢铁公司炼钢车间,因停电造成烧断卷扬机钢丝绳而倒翻盛钢桶的事故。因此,严禁在这类起重机滑触线上连接与起重机无关的用电设备,以减少引起失压事故的几率。

第3.1.15条由于门式起重机一般都安装在露天,其用途、型式及生产环境都不相同,因此,需根据生产环境、移动范围、同一轨道上安装的台数、用电容量大小等情况综合考虑选择适当的配电方式。现场调查情况如下:

一、有些门式起重机采用地沟固定式滑触线供电,地沟固定式滑触线形式有采用型钢作滑触线的,亦有采用双沟形铜线倒放,滑轮集电器在上面滚动的。根据最近调查某大型造船厂,某车间有8台门式起重机,由于起重吨位大,电容量大,且移动范围大(有的长达400m),全部采用地沟固定式滑触线,滑触线为双沟形铜电车线倒放(有的还加了辅助线),滑轮集电器在上面滚动,地沟上带可揭式盖板,门式起重机上装有揭盖装置,大车走到哪里就揭开该处地沟盖板,沟内考虑了排水,地沟内比较干净,己运行数年,故障很少,运行可靠。

不少的露天钢材仓库和原料仓库的门式起重机大部分采用悬挂式滑触线供电,悬挂式滑触线大多采用双沟形铜电车线。为保证集电器与滑触线间严密接触,对滚轮结构者应尽量增大滚轮活动范围,加深凹陷部分,对长臂结构者应适当增加臂长,并保证其活动自如的接触滑触线,强度应与集电器适应。杆距一般为15~20m,设终端拉紧装置。

如某钢铁厂的钢材及原料露天仓库,有门式起重机6~7台,全部采用悬挂式滑触线供电,使用十几年,运行可靠,故障较少。

二、有的材料库的容量较小和移动范围不大的单台门式起重机,采用了悬挂式软电缆供电。

有些码头的门式起重机,大部分采用卷筒式软电缆供电,一般电源引入点设在移动范围的中部,在靠电缆卷筒侧的起重机轨道外侧地面上适当位置作一浅电缆沟,使电缆在沟内拖动,防止机械损伤。

三、抓斗门式起重机,当贮料场有上通廊时,宜在上通廊顶部装设固定式滑触线,其结构简单、投资省,无外界机械损伤,集电器采用软连接,不受本体歪斜影响。如某钢铁厂焦化煤场有门式抓斗起重机一台,轨道跨距70多m,轨道长400多m,起重量大,起重机总设备容量800多kw,原采用固定式滑触柱供电,由于运行中存在不少问题,故障较多,于1984年改为在上通廊顶部装设工字钢固定式滑触线加铝板作辅助线,集电器采用软连接,运行数年,没发生故障。

第3.1.17条由调查中看到,悬挂式滑触线大多采用双沟形铜电车线,运行比较可靠。

第3.1.19条我国对低压交流起重机一般都采用三根滑触线供电,保护接地通常利用起重机轨道。当有不导电灰尘沉积或其他原因造成车轮与轨道不可靠的电气连接时,宜增设一根接地用滑触线,即采用四根滑触线,我国引进的某些厂就采用了四根滑触线。

第3.1.20条本条的确定是根据生产厂的起重机司机反映:当起重机的小车行至固定式裸钢材滑触线一端时,很担心由于吊钩钢绳的摆动而触及到滑触线,特别是在有双层及以上的滑触线厂房中,上层起重机的吊钩钢绳很容易碰到下层的滑触线,故应在设计中采取防止意外触电的防护措施。当采用绝缘式安全滑触线时,可不设置防止触电的措施。

采取的防护措施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可在起重机大车滑触线端梁下设置防护板。如有多层布置的滑触线时,在下面的各层滑触线上,应沿全长设置防护措施。

第三节电梯和自动扶梯

第3.3.1条本节的适用范围。由于电梯的种类繁多。从用途分有:客梯、货梯、医用梯和各类专用梯,本条文不能包罗万象。例如,安装在矿山、船舶和其他特殊用途的专用梯、小型杂货梯,就不能包括在内。此外,非电力拖动的升降梯(如液压梯等)更不属其中。

第3.3.2条各类电梯和自动扶梯,由于它们的运输对象不同,安装的地点不同,其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亦不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中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的原则规定。高层建筑中的消防电梯在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已有明确规定。

第3.3.3条关于“隔离电器和短路保护电器”的说明,见本规范第2.6.1条的说明。

第3.3.4条电梯的电气设备包括信号、控制和拖动主机几大部件。近年来由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固体功率元件。集成电路器件的性能稳定、可靠,使电梯技术有了很大提高。

一、控制技术。由简单的人控、自控发展到用电子计算机的集控、群控,利用计算机的分析、判别功能使电梯的运行达到高效,从而节省大量的电能。

二、拖动技术。由于拖动方式很多,近期发展又特别快,所以市场上可见的有许多种型式:

1.交流电梯。

(1)交流双速电机变极数调速,串电阻起动、制动。

(2)交流双速电机变极数调速,能耗制动。

(3)交流双速电机变极数调速,涡流制动。

(4)交流电动机晶闸管变频变压调速。

2.直流电梯。

(1)电动发电机组供电,晶闸管励磁调速。

(2)晶闸管供电调压调速。

对于不同的梯速和运行状态,控制方式和拖动方式应选择恰当,尤其要重视节电性能,因为在长期运行中其效果是相当明显的。

第3.3.5条应按电梯的设备容量向电梯供电。电梯的设备容量应为电梯的电动机额定功率加上其他附属电器之和。

交流电梯的电动机功率应为交直流变流器的交流额定输入功率。

此外,要特别提出的是:交流电梯和直流电梯的铭牌额定功率各不相同。例如交流电梯是指其曳引机功率,而由直流发电机供电的直流电梯是指拖动直流发电机的交流电动机功率。

第3.3.6条电梯的照明是稳定乘客心理情绪的重要措施,不容忽视。

第3.3.7条电梯的电源线路敷设在井道中是不安全的。不敷设在井道中,既可防止井道火灾

危及电源线路,又可防止电源线路产生火灾的可能性。

第四章电焊机

第4.0.1条本章的适用范围。

第4.0.2条手动弧焊变压器或弧焊整流器上,仅装有焊接电流的调节装置及指示器,操作及保护电器均由用户自配,故手动弧焊变压器或弧焊整流器的电源线,应装设隔离电器、开关和短路保护电器。

这里所说的“隔离电器、开关和短路保护电器”既可以是三种电器,亦可以是两种电器,如具有隔离作用的能接通断开负载的电器和短路保护电器,或隔离电器和具有短路保护作用的能接通断开负载的电器;亦可以是具有隔离作用和短路保护作用的能接通断开负载的一种电器,如封闭式负荷开关(铁壳开关)。

自动弧焊变压器、电渣焊机或电阻焊机带有成套的电控装置,故其电源线应装设隔离电器和短路保护电器。

第4.0.3条根据原一机部第七设计研究院1982 年编写的《单台电焊机保护设备选择研究报告》附录14中的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得:

Ier≥Ieh/1.45√εh/√ε

对于弧焊机,最大焊接电流时ε=0.3,代入上式得:

Ier≥Ier√εh/1.45√0.3=1.25Ieh√εh

对于电阻焊机,由于最大焊接电流即为Ieh,故ε=εh ,则上式化为:

Ier≥Ieh/1.45√εh/√εh=0.7Ieh

第4.0.7条电渣焊接主要用于重型设备和构件中的厚板焊接,这些构件的工作条件与受力情况往往较为恶劣复杂,所以要求焊接质量要好,焊缝最好一次形成。如果在施焊过程中电源突然中断,因此产生未焊透部分,修补是比较复杂的。电渣焊机的容量较大,在设计配电系统时,应尽量使电力变压器靠近些,并采用专用线路配电。

为减少电压波动,提高交流自动焊的焊接质量,必要时宜采用专线供电。

电阻焊机是一种断续工作的用电设备,大多数是单相的,负荷波动较大,影响同一条配电线路上的其他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所以对容量较大的电阻焊机,宜采用专用线路供电。

当单相或三相大容量电焊机和车间用电设备共用一台变压器供电时,往往互相影响,因此,可由专用变压器供电。

第4. 0. 8条国家标准《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 3485-83)第2.6条对此作了规定。

第4. 0. 9条本条的制订,主要考虑节约电能,但当电力线路上接有晶闸管点焊机、直流冲击波点焊机,应考虑谐波对补偿电容器的影响,并应采取相应对策。

第五章电镀

第5.0.1条电镀电源从70年代末以来,除极少数用户仍用直流机组外,几乎全由整流管和晶闸管整流设备替代。它与机组比较,不仅具有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操作方便、维修简单、无噪音等优点,而且防腐型整流设备可直接安放在镀槽旁,实行单机单

槽供电,以缩短供电线路、方便电参数的调节。这样,既减少了电能损耗,亦节约有色金属。

第5.0.2条整流设备应按镀槽额定电压、电流选择。因为镀槽所需的电压视工艺规范、电解液成分和所取的电流密度不同而异。电压数值保证电解过程正常进行,电流(或电流密度)大小直接影响电镀的沉积过程。

晶闸管整流设备的额定电压应大于并接近镀槽所需电压。因为控制角增大,交流成分随之增加,某些镀种电镀质量可能受影响。各种晶闸管整流电路在不同控制角时,交流分量与直流分量的百分比(经电阻负载)见表5.0.2。

晶闸管整流电路交流分量与直流

分量百分比(%)表5.0.2

需冲击电流的镀槽,整流管、晶闸管整流容量按镀槽额定电压,冲击电流值和整流器允许过载能力来选择。整流设备的过载能力是指制造设备时的裕量及硅元件的过载能力(一般5s 可过载2倍,5min可过载1.25倍);而需冲击电流的镀槽,冲击电流持续时间均小于5min。当整流设备过载能力无资料可查时,可按镀槽电压、冲击电流值乘0.8系数选择整流设备容量。

多槽(指2个及以上镀槽)共用的整流设备,应按各槽额定电流之和乘同时使用系数和负荷系数,一般可取0.8-0.9,但各行各业电镀情况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一些镀种对整流波形尚有一定要求,为此,利用整流线路不同结线方式,获得不同的输出电流波形。如:

一、焦磷酸盐光亮镀铜,可用单相半波、全波整流管或晶闸管整流设备。

二、无氰光亮镀铜,可采用晶闸管整流设备。

三、焦磷酸盐镀铜合金,可采用晶闸管整流设备;单相半波整流设备,单相全波整流设备加间歇性电流装置。

四、镀铬糟可采用整流管或晶闸管双反星形带平衡电抗器整流设备或三相桥式整流设备。

第5.0.3条根据制造厂提供的资料,采用饱和电抗器调压的整流管整流设备,只能在额定负载的10%-13%以上时才能调压。本条文考虑各厂的生产要求不同,故规定为额定负载的30%以上使用饱和电抗器调压。若负载在额定电压的30%以下,就可能保证不了调压要求,负载电流亦调不下去。因此,在电流调节精度高,同时常使用在额定负荷30%以下的低负荷镀槽,可采用自耦调压器或感应调压器方式的整流管整流设备。

第5.0.4条按照不同镀种采用相应数值的恒定镀糟电位,是确保提高电镀质量的有效措施。在晶闸管整流设备附带电流密度自动控制环节,在技术上可行,目前已有成品供应。在晶闸管整流设备上附设恒电位仪产品已在国内几个厂试验运行达数年之久,操作工人反映,采用恒电位仪的晶闸管整流设备后,再也用不着按照镀件的数量、镀件面积大小,频繁地观察表计来调节槽子的电流或电压,不仅减轻操作强度,亦提高了镀件质量。

第5.0.5条用整流设备作为电镀电源,实现一台整流设备供一个镀槽,使操作者调节镀槽电流方便,满足单个镀槽的特定工艺,提高电镀质量,同样亦节约有色金属和电能损耗。

每个镀槽电流不大,工艺上对电流控制没有严格要求时,亦可采用一台整流设备供给几个镀槽用电,以节省投资。

两个镀槽位置相近,电压相近,电流相差不大,可用一台整流设备供给两个不同时使用的镀槽。整流设备与镀槽中间增加倒换开关,这样,对整流设备及电镀质量没有影响。

第5.0.7条当一台整流设备向一个镀槽供电,且整流设备集中放置时,为便于操作、调

节,应在镀槽附近设置电流调节装置、测量仪表和开停整流设备的控制按钮。

第5.0.8条当一台整流设备向几个镀槽同时供电时,为避免相互影响和干扰,每个槽子旁均应设有电压表、电流表、电流调节装置,以便根据产品要求分别进行调节。为了操作方便,镀槽旁还可加装整流设备的控制按钮。

第5.0.9条允许电压损失的数值,由技术经济比较来决定,一般可取10%。

第5.0.10条为检修及运行安全,每台整流设备的电源线,应装设隔离电器和短路保护电器。

关于“隔离电器和短路保护电器”的说明,见本规范第2.6.l条的说明。

第5.0.11条电源室尽可能接近负荷中心,是为了节省有色金属和降低电能损耗。电源室宜靠近外墙,为的是获得通风和采光的良好效果。

第5.0.12条酸性溶液镀槽或碱性溶液镀槽,在电镀过程中散发出酸性或碱性蒸汽和飞沫。酸对大多数金属及纤维质绝缘都起腐蚀作用,碱对铝和铝合金有腐蚀作用。所以本条规定在电镀间内的电力设备、线路及金属支架等应采取防腐蚀措施。

第六章蓄电池充电

第6.0.1条本章的适用范围。

第6.0.3条酸件蓄电池充电时排出的氢和氧的混合气体系爆炸性气体。

而且,随着气体带出部分电解液,形成硫酸蒸汽。为了人员健康、设备安全运行及不被腐蚀,整流器不宜放在充电间内,而宜设在单独的房间内。整流器室的门亦不宜直接开向充电间。

碱性镉镍蓄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排出的碱性气体及氢、氧气很少,故其充电用整流设备可装设在同一房间内。

第6.0.4条为了防止酸性蓄电池放出的酸性蒸汽和碱性蓄电池放出的碱性蒸汽相互渗入蓄电池而使电解液产生中和效应,所以酸性蓄电池与碱性蓄电池应严格分开在不同房间内充电及存放。

第6.0.5条根据调查,蓄电池车的蓄电池充电时一般都是成组进行的,而且大部分单位都是将车开到充电间直接在车上进行充电。由于各车的运行情况不同,蓄电池的放电容量就不一样,如将各车容量不同的蓄电池串联一起,则充电过程中有的已充好,有的末充足。如同时结束充电,则未充足的蓄电池对寿命就有影响。故每辆车宜采用单独回路充电,并应能分别调节。

第6.0.6条~第6.0.10条这几条用于选择整流器,其数据系按蓄电池国家标准制定。标准中规定,酸性单体电池一般充电电压为2.4V,充电到最后 2h可增到2.5v,碱性蓄电池充电终了时一般电压为1.6-1.75v。故选择的整流器电压应该比最终的充电电压要高,而且电压应能调节。故规定充电电压为蓄电池组电压的150%。

蓄电池标称电压系指单体电池的额定电压,电压数值为我国产品标准中规定的数值,且已向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靠拢。

整流器输出电流亦是按蓄电池国家标准定出。例如,牵引用蓄电池标准中规定,初充电第一阶段充电电流0.5I5,第二阶段充电电流为0.25I5;普通充电第一阶段充电电流为0.7I5,第二阶段为0.35I5(其中I5为5h 放电率容量放电电流值)。故规定整流器输出电流不得小于0.7I5以满足最大充电电流值。

按国家标准GB5008.1-85,起动用铅酸蓄电池普通充电电流为0.1C20,其中C20为20h 放电率额定容量,文中改写为I10是为了使第6.0.7条中各蓄电池充电电流写法一致。同理,按镉镍蓄电池使用说明书(国营755 厂)中规定充电电流为0.2C5,文中改为I5。

按国家标准GB5008.1-85,起动用铅酸蓄电池组恒压充电电压值为14.8±0.05V (12V 一组者)或7.4±0.05V (6V一组者),折算到单个电池即为2.46V。按铜镍电池使用说明书,单个电池恒压充电电压为1.45V。

第6.0.12条酸性蓄电池充电时排出的硫酸蒸汽及飞沫对一般地面、墙壁、天花板及金属支架等均有腐蚀作用。因此,要对墙壁、天花板及金属支架等采取防酸措施。地面亦应能耐酸。为了便于经常冲洗地面,地坪应有适当的坡度及排水措施。

根据《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J59-88规定,“蓄电池室、调酸室及屋内配电装置室每小时通风换气次数均不应低于6次”。又根据《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规定,“装有密闭防爆式或防酸隔爆式蓄电池的电池室通风量不应小于每小时换气5次”。参照以上两规范的规定,并考虑到蓄电池充电至后期时将产生较多的腐蚀性气体或氢气,所以,本规范规定充电间每小时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8次。

为了防止电气线路受到腐蚀损伤导线,并使导线接点电阻增加,因此规定充电间内的固定式线路应采用铜芯绝缘线穿焊接钢管敷设,或铜芯塑料护套电缆,并有防止外界损伤的措施;移动式线路应采用铜芯重型橡套电缆。

第七章静电滤清器电源

第7.0.1条本章的适用范围。

第7.0.2条电滤器在工作过程中各电场的供气状况不同,气体中不同的悬浮粒子、含量和气体参数均有差别,为保证气体除尘时有最高的效率,电滤器的每一个电场需要有不同的供电参数(电晕电流和电晕电压值)。另外,电滤器在操作过程中气体参数还会发生变化,电晕电压和电流须随时进行调整。因此,从生产操作的观点出发,电滤器的每一个电场均以设置单独的供电设备为宜。

否则,如用一台整流器对若干个电场供电时,供电参数通常是按操作条件最差的情况确定的,这样,其余的电场则是在降低电压的情况下工作,电滤器没有充分利用。由于电滤器的造价比整流器要高得多(占总投资的85%-90%),所以,为节省整流设备而使电滤器不能充分利用,会造成更大浪费。当然,如果电场的条件差不多,供电参数相差不多,用一台整流设备供给多个电场亦是可以的。从调查中看到,绝大部分是一个电滤器单独配备一套整流设备,如水泥、化工和煤气等工厂。在有色金属冶炼工厂中,目前亦还有共用一台整流设备的,一般只是在并联烟道的第一个电场。

第7.0.3条高压整流设备要求安装在无导电尘埃、无腐蚀气体的环境中。

所以,户内式整流设备须设在单独的房间内。每套整流设备的高压整流器、变压器和转换开关应装设在单独的隔间内,是为了保证运行维护时的安全和检修某一套整流设备时不影响其他整流设备的运行。整流隔间的金属网孔尺寸不应大于40mm×40mm是为了防止人手误入金属网内。隔间遮栏高度选定2.5m是考虑一般人员不能将手伸过隔间顶部。

户外式整流设备系封闭式,可以放在室外。而且,户外式整流设备的高压出线套管系水平式,可将套管直接伸入高压隔离开关箱再与电滤器端子箱相接,从而省去了高压电缆。因此,户外高压整流设备应装在电滤器上。

第7.0.4条一般交流35kV网络的内部过电压为4倍。据有关资料介绍,高压直流输电网络内部过电压仅在罕见的情况下有可能到2倍左右,而电滤器直流系统的内部过电压则要小得多,暂取1.5倍。所以,直流40-80kV配电装置的设备绝缘不应低于工频35kV的绝缘等级。

配电装置的导体及带电部分的各项电气净距,主要根据下述条件决定:

一、整流设备最高输出直流电压为80kV;目前一般电滤器运行时的直流电压约为40-70kV,原机械研究院(73)电器字第83号文中所制定的高压静电硅整流设备最高输出直流电压分40、60及80kv三种。

二、空气间隙放电电压取7.5kV/cm;据有关文献介绍,在直流电压下空气间隙的放电电压,当为止极性时约为7.5kV/cm,当为负极性时约为20kV/cm。

电滤器直流电源系统一般采取正极接地方式,为安全计,空气间隙放电电压按正极性考虑。

由此可得直流导体及带电部分对接地部分的最小间距为1.1×(80×1.5)÷7.5=17.6(cm)(式中1.1为耐受电压与放电电压之比),该数值接近于电压20kV等级的A1值(A1为180mm),为安全可靠计,本规范按工频35kV 电压等级的A1等各项数值考虑。

第7.0.5条户内式高压整流隔间门上装设断开电源的联锁装置,是为了防止工作人员误入高压整流隔间发生触电危险,故设置开门后即自动断开交流电源的电气联锁装置,以保证安全。据调查,对户外式整流器的断开电源联锁装置,现在有的单位在研制一种机械锁,尚未成熟。

户外式整流器的断开电源联锁装置装在高压隔离开关的箱门上,当打开隔离开关箱门时则自动断开交流电源。

第7.0.6条户内式整流设备的控制屏靠近整流隔间是为了便于操作监视,且有利于接线。整流设备套数较多时,比较好的办法是将控制屏与整流隔间各排成一列面对面布置。这样布置比较紧凑,节省面积,走线方便。整流隔间与控制屏间的通道规定不小于2m,是考虑便

于设备搬运及操作维护。

户外式整流设备的控制屏规定装在电滤器附近的房间内主要是为管理方便,缩短电气线路。

第7.0.7条采用负的电晕电极可以得到比正的电晕电极更高的火花击穿电压,这就可以使电滤器在更高的电压下工作,有较高的除尘效率。根据有关的资料介绍,对煤气用电滤器,当电晕电极接整流器的负极时,除尘效率可达99.9%,如与整流器正极相连,除尘效率只达70%。

据调查,目前由整流器负极接到电滤器电晕电极的线路均采用上海电缆研究所生产的高压电缆,一般不再采用圆钢或钢管。采用高压电缆可保证运行安全。

选择高压电缆的截面主要考虑电缆强度,因为工作电流很小,为mA级,而工作电压一般为40-70kV,如电缆截面小,则强度低,一旦断线则有危险电压,造成事故,现在通常采用上海电缆研究所生产的95mm^2的专用电缆。

规定整流器的正极接到电滤器的收尘电极的连接线不少于两根并予接地,是为了安全可靠。

根据一些资料介绍,接地电阻大多数为4?,个别有要求1?以下的。从各厂多年运行情况看,接地电阻做成4?未发生什么问题,证明该数值是可靠的。另外,在整流器的高压直流输出端一般均串接有阻尼电阻或扼流器,用以限制短路电流。以直流输出电流(平均植)为200mA为例,短路电流稳定值仅为0.25A 以下,这说明短路电流值是相当小的。当接地电阻采用4?时,如整流器由于绝缘损坏致使外壳带电,此时如人触及设备外壳,最坏情况人将承受0.25×4=1.0(V)的接触电压,此电压是安全的。

为了保证接地可靠,规定连接线不少于两根,通常都不利用设备或金属结构本身来作为接地线。因为当设备或金属结构偶然损坏或检修时,有可能使接地回路断开。

第八章日用电器

第8.0.1条日用电器的种类繁多,原机械工业部部标《日用电器产品型号》(JB3189—82),将日用电器分为九大类:空调器具、冷冻器具、厨房器具、清洁器具、取暖器具、整容器具。电气装置件、电声器具、其他器具。其中,除电气装置件外,均是用电器具,但其用电容量较小。

日用电器的使用很广泛,环境复杂,故本条指明适用范围。

第8.0.6条插头、插座及软线的计算负荷是设计的重要参数。条文中对未知设备的插座提出了每个出线口为100w的参照数据。每个出线口可带一个三孔(或二孔)插座;亦可带一组插座(两个三孔或两个二孔插座,或一个三孔和一个二孔插座)。但不宜超过两个插座。该数据供确定计算电流用,并不标志插座只能供100w及以下的设备用电。此数值世界各国不一致(美国为180V A,日本为150V A),我国各地亦不尽相同。

第8.0.7条对插座的形式和安装,条文中列了数款,不尽完善。执行有困难的是第一款,因目前国内尚无系列定型产品,但还是应当逐步做到的。

注:原规范“第七章电解”取消,这部分内容并入正在编制的国家标准《氢氧站设计规范》中。

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1 总则 1.0.1为使低压配电设中,做到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节约能源、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经济合理、配电可靠和安装运行方便,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中的交流、工频1000V 及以下的低压配电设计。 1.0.3低压配电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预期接触电压 prospective touch voltage 人或动物尚未接触到可导电部分时,可能同时触及的可导电部分之间的电压。 2.0.2约定接触电压限值 conventional prospective touchvoltage limit 在规定的外界影响条件下,允许无限定时间持续存在的预期接触电压的最大值。 2.0.3直接接触 direct contact 人或动物与带电部分的电接触。 2.0.4间接接触 indirect contact 人或动物与故障状况下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的电接触。 2.0.5直接接触防护 protection against indirect contact 无故障条件下的电击防护。 2.0.6间接接触防护 protection against indirect contact 单一故障条件下的电击防护。 2.0.7附加防护 additional protection 直接接触防护和间接接触防护之外的保护措施。 2.0.8伸臂范围 arm’s reach 从人通常站立或活动的表面上的任一点延伸到人不借助任何手段,向任何方向能用手达到的最大范围。 2.0.9外护物 enclosure 能提供与预期应用相适应的防护类型和防护等级的外罩。 2.0.10保护遮栏 protective barrier 为防止从通常可能接近方向直接接触而设置的防护物。 2.0.11保护阻挡物 protective obstacle 为防止无意的直接接触而设置的防护物。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 范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 (2) 第三章电源及供电系统 (3) 第四章电压选择和电能质量 (4) 第五章无功补偿 (5) 第六章低压配电 (6) 附录一名词解释 (7)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供配电系统设计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保障人身安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110KV及以下的供配电系统新建和扩建工程的设计。 第1.0.3条供配电系统设计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合理确定设计方案。 第1.0.4条供配电系统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 第1.0.5条供配电系统设计应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效率高、能耗低、性能先进的电气产品。 第1.0.6条供配电系统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 第2.0.1条电力负荷应根据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在

政治、经济上所造成损失或影响的程度进行分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为一级负荷: 1.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时。 2.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时。例如:重大设备损坏、重大产品报废、用重要原料生产的产品大量报废、国民经济中重点企业的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要长时间才能恢复等。3.中断供电将影响有重大政治、经济意义的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例如:重要交通枢纽、重要通信枢纽、重要宾馆、大型体育场馆、经常见于国际活动的大量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等用电单位中的重要电力负荷。在一级负荷中,当中断供电将发生中毒、爆炸和火灾等情况的负荷,以及特别重要场所的不允许中断供电的负荷,应视为特别重要的负荷。 二、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为二级负荷: 1.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时。例如:主要设备损坏、大量产品报废、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重点企业大量减产等。 2.中断供电将影响重要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例如:交通枢纽、通信枢纽等用电单位中的重要电力负荷,以及中断供电将造成大型影剧院、大型商场等较多人员集中的重要的公共场所秩序混乱。 三、不属于一级和二级负荷者应为三级负荷。

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

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CBJ52--83 (试行)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 试行日期:1984年6月1日 关于颁发《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工业与民用35千伏变 电所设计规范》等十四本设计规范的通知 计标,l983,1659号 根据原国家建委,71,建革设字第150号通知的要求~分别由水利电力部、机械工业部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工业与民用35千伏变电所设计规范》等十四本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这十四本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自一九八四年六月一日起试行。 十四本规范的名称、编号及其管理单位如下: 一、《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DJ52,83~由机械工业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机械工业部第二设计研究院负责。二、《工业与民用10千伏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CBJ53,83~由机械工业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机械工业部第八设计研究院负责。三、《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CBJ54,83~由机械工业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机械工业部第八设计研究院负责。四、《工业与民用通用设备电力装置设计规范》CBJ55,83~由机械工业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机械工业部第七设计研究院负责。五、《电热设备电力装置设计

规范》CBJ56,83~由机械工业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机械工业部设计研究总院负责。 六、《建筑防雷设计规范》CBJ57,83~由机械工业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机械工业部设计研究总院负责。 七、《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cBJ58(83~由化工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化工部化工设计公司负责。 八、《工业与民用35千伏变电所设计规范》CBJ59,83~由水利电力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水利电力部华东电力设计院负责。九、《工业与民用35千伏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CBJ60,83~由水利电力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水利电力部西北电力设计院负责。十、《工业与民用35千伏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由水利电力部管理~其设计规范》CBJ1,83 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水利电力部北京供电局负责。 十一、《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CBJ62,83~由水利电力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水利电力部东北电力设计院负责。 十二、《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电气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CBJ63,83~由水利电力部管理~ 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水利电力部西南电力设计院负责。 十三、《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CBJ64,83~由水利电力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水利电力部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研究所负责十四、《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CBJ65,83~由水利电力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水利电力部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研究所负责。 国家计划委员会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七日 编制说明

浅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安全运行

浅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的安全运行 发表时间:2019-07-17T12:46:57.59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作者:徐武兵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对于电力的供应需求也在逐步提升,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输配电网络的建设和用电线路的运营管理也有了越来越苛刻的要求。 盐城华源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224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对于电力的供应需求也在逐步提升,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输配电网络的建设和用电线路的运营管理也有了越来越苛刻的要求。在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输配电和电力工程线路是其能够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一旦出现操作失误将会引发整个电力系统安全故障,严重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用电需求和工业生产。因此强化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管理,加强对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线路的运行手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电力工作者应当针对输配电和用电线路的安全性问题,对现有的安全措施进行整改与提升。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线路 一、引言 电力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十分重要作用,其对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重要推动力,随着居民对于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大,电力企业应当强化对电力系统的管理,通过加强电力输送来保障居民正常用电需求。然而在实际的电力输送和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过程中,由于所处的地域差异等问题造成了变电运行过程中常常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而影响了整个电力的输送。 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一旦出现电力的故障将会出现用电事故,进而影响到成千上万人的正常用电需求,更严重者可能会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提升电力输送和用电线路的安全运行能力,对于保障整个用电线路的安全来说有着重要意义。 二、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常见的问题分析 线路自身材料质量的问题。输配电线路正常运行的重要前提就是线路自身的各方面电路元件完好,能够起到正常工作的作用,一旦电路元件的使用功能出现故障将会影响和危害到整个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在实际的建设安装过程中电力企业为了节约输配电线路的铺设成本,在材料的选择上选择了部分质量较差的元件,同时由于生产配件过程质量检测不够规范导致所生产的部分电路元件在规格上并不能够完全符合规定要求。在电路运行的过程中使用上述劣质的电路元件,将会严重影响到线路的正常使用,导致线路故障,接地故障以及短路等问题频频发生。 线路环境气候方面的问题。除了电路元件自身质量问题之外,线路环境周边的气候问题也常常会对输配电线路的运行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由于我国幅员辽阔,许多输配电线路在建设的过程中会经过一些环境较为复杂的地区,在这些地区气候条件相对恶劣,常常会伴随雷电,霜冻等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一旦发生,将会严重影响到输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如果常常处于暴雨天气之类会导致输电线路的元件,由于长期接触雨水出现运行故障,不仅如此,受到雨水的浸泡也可能会导致基础发生沉降,引发泥石流滑坡等一系列灾害,对输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严重影响输配电线路的使用寿命和质量。 人为因素导致的故障。当前电力系统在发展运行的过程中,虽然已经初步实现了现代化的操作管理形式,但由于电力系统较为复杂,在多数环节上依然采用着传统的人工操作,由于人为操作较为复杂,一旦由于人为操作出现失误,将会对整个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造成较大的影响,也容易造成配电安全问题的发生。 三、针对输配电和用电线路安全运行提出的策略 加强材料检测工作。为了避免用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和事故,作为电力企业来说必须要加强对于电路元件的安全检测工作,从源头上解决用电线路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加强对于材料的监管,作为电力企业来说就必须深入供应企业的内部进行考察,对材料的出厂许可资质进行审核,并且开展定期抽检来对材料的质量进行进一步检测,做好实验工作严格把控材料质量。对于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材料应当立刻废弃,绝不允许不符合规范的用电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加强输配电和用电线路运行的重要保障,在制度的指引下,用电企业能够严格遵循制度要求来维护自身的利益,并且对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管理提出相应的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对施工人员和电力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要求其能够明确用电线路对于保障居民正常用电的重要意义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加强对于用电线路建设,维修以及线路维护等工作的正常标准。在完整配套流程的约束下,通过建立起完善的奖罚制度,能够对员工们进行正确的激励和指导,对于有着高涨工作热情的电力工作员工对其进行表扬和奖励,同时作为电力工作人员也应当掌握丰富的电力运营相关知识作为企业来说,可以定期开展考核来对员工的工作水平进行检验,根据考核成果来对员工进行嘉奖。维护整个用电线路的安全不仅仅是企业和维修人员的责任作为每一个电力工作人员都应当能够自觉遵守相关制度和条例,关注用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对于潜在发生的风险事故要及时上报,企业应当鼓励员工积极排查线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对于潜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在电力企业的运行管理中,高效的管理手段和方针也是保障电力工作效率能否得到提升的重要前提,在科学的管理制度下,用电线路管理维修工作能够得到更好的开展。 有效使用运行技术。这些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各行各业提供了重要的助力,作为电力企业来说也应当了解和关注技术手段对于电力行业的重要意义,通过加强对于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来改善在当前线路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升整个用电线路运行的可靠性,规范自身的管理工作流程。通过加强运行管理,帮助电力企业能够更好的掌握线路的维修,故障检验技术,通过科学技术的利用来减轻外部环境对于用电线路的影响和干扰进而提升整个用电线路的安全和稳定性。 四、结语 对于整个电力系统来说,输配电和用电线路对于保障居民的正常用电需求有着重要意义,作为电力企业来说,在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于材料的质量监管,提升对于材料的重视程度从源头上解决潜在的安全问题和事故风险。同时电力企业也要加强科学技术的使用,借助技术手段来避免外部环境对用电线路的干扰和影响,提升用电线路的运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丁进. 浅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问题[J]. 建材与装饰, 2016(26). [2]张光海, 杨新成, 鞠荣宝,等. 浅析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线路安全运行问题[J]. 环球市场, 2016(18):186-186.

kV配电房设计要求

10kV配电房设计相关要求10kV配电房是供配电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设计的优劣对终端用户用电质量造成极大影响。本文对10kV配电房的设计规范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共同交流以便提高。 一、配电房的优点 1.变压器装于室内,不受日晒雨淋等自然因素的影响,防止坏人破坏和偷盗变压器铜心,用户放心,可延长变压器使用寿命,且有防老鼠人内造成电气事故的功能。 2.用户计费总表装于室内,上锁交由供电部门直接管理,用户无法入内,只能维护管理装于室外各分路的计费分表。 3.高压.低压均采用架空线,成本低,易安装,维护检修方便,易发现和排除故障,线路对地距离符合规程规范要求。 二、10kV配电房设计规范 1.配电房的位置应靠近用电负荷中心,设置在尘埃少.腐蚀介质少.干燥和震动轻微的地方,并宜适当留有发展余地。 2.配电房的布置必须遵循安全.可靠.适用和经济等原则,并应便于安装.操作.搬运.检修.试验和监测。 3.配电房内除本室需用的管道外,不应有其它的管道通过。室内管道上不应设置阀门和中间接头;水汽管道与散热器的连接应采用焊接;配电屏的上方不应敷设管道。 4.落地式配电箱的底部宜抬高,室内宜高出地面50mm以上,室

外应高出地面200mm以上。底座周围应采取封闭措施,并应能防止鼠.蛇类等小动物进入箱内。 5.同一配电房内并列的两段母线,当任一段母线有一级负荷时,母线分段处应设防火隔断措施。 6.成排布置的配电屏,其长度超6m时,屏后通道应设两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通道的两端,当两出口之间的距离超过15m时其间尚应增加出口。 7.配电房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其它部分不应低于三级。 8.配电房长度超过7米时,应设两个出口,宜布置在配电房的两端。当配电房为楼上楼下两部分布置时,楼上部分的出口应至少有一个通向该层走廊或室外的安全出口。配电房的门均应向外开启,但通向高压配电室的门应为双向开启门。 9.配电房的顶棚.墙面及地面的建筑装修应少积灰和不起灰;顶棚不应抹灰。 10.当严寒地区冬季室温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时,配电房应采暖,炎热地区的配电室应采取隔热.通风或空调等措施。 11.位于地下室和楼层内的配电房,应设设备运输的通道,并有良好的通风和可靠的照明系统。 12.配电房的门.窗关闭应密合;与室外相通的洞.通风孔应设防止鼠.蛇类等小动物进入的网罩,其防护等级不宜低于《外壳防护等级分类》(GB4208-84)的IP3X级。直接与室外露天相通的通风孔还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专业技术报告讲述资料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专业技术报告 线路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在10kV线路上的 应 用与效果 审定:(技术负责人,高级工程师) 审核:(设计室主任,工程师) 编制: (设计室科员,助理工程 师) 安达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2016年11月 一、问题的提出 高压输电线路故障跳闸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雷击故障。安达电网 1998?2001年10kV及以上线路故障跳闸统计表明,雷击故障跳闸达到 了50%?60%。减少送电线路的雷击故障跳闸已成为送电线路安全运行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技术部门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分析1997年来的安达电网雷击跳闸记录,发现雷击跳闸率最高的 是10kV安-庆线和安-学线,仅1998、1999两年跳闸就达14次,其中安-庆线8次,安-学线6次,占同期整个安达电网10kV及以上送电线路雷击跳闸的43. 8%,对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了严重影响。如何减少这两条线路的雷击跳闸,成为一个焦点问题。 10 kV安学线长30. 3km拉线塔和自立塔混合使用,共89基,其中70%为山地,全线采用双避雷线,直线塔采用XSH k 10/70型合成绝缘子,耐张塔8片XWP2 7防污绝缘子。 10 kV安庆线长52. 2km拉线塔和自立塔混合使用,共156基, 85%为山地,全线采用双避雷线,直线塔采用7片XW P7、XW R 10和 8片LXP-7绝缘子,耐张塔8?9片LXP-7, 8片XW R7和9片XWP —10绝缘子。 安学线和安庆线均处于安达县东南片的丘陵山地,属n—m级污秽区。两线路投运以来,由于路径地形地貌和当地气象条件较为恶劣,雷击故障一直来较多。为降低线路雷击跳闸率,在1998年前已经采取了降

配电室安全管理规范-(38171)

配电室安全管理规范 参考国标DB11/ 527—2008 西安秦人品牌设计有限公司关注企业目视化设计制作。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变配电室安全管理的一般要求、变配电室设备设施、变配电室运行、变配电室人员的安全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变配电室的安全管理。 本标准不适用于井下变配电室的安全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893 安全色 GB 2894 安全标志 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分类 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3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5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9 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60 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AQ/T 9002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DL/T 5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五防 function of five-precaution 包括防止误拉合断路器;防止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或推拉小车);防止带电挂地线(合接地刀闸); 防止带地线合开关(合刀闸);防止误入带电间隔。 4 一般要求 4.1 生产经营单位应加强变配电室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变配电室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 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并依法开展变配电室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 安全生产知识和应急救援知识。 4.2变配电室从业人员应贯彻落实本单位有关变配电室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熟悉

某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

For pers 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学号6 9 《工厂供电》 课程设计 (2010级本科) 题目:_某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_ 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作者姓名:甘孝田 指导教师:赵文忠职称:教授 完成日期:2012年12 月27 日

工厂供电课程设计任务书

四.需收集和阅读的资料及参考文献(指导教师推荐)

【1】刘涤尘、王明阳、吴政球?电气工程基础[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2】张学成.工矿企业供电设计指导书[M].北京:北京矿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3】刘介才.工厂供电简明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年 【4】刘介才.实用供配电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年 【5】刘介才.工厂供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年 【7】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8】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9】GB50052-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10】GB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11】GB50060-92 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指导教师签名:赵文忠 2012年12 月14 日

目录 一、设计说明 .............................................................. 1.. 1.1工程概况 ......... ... ..................................................... .1 1.2设计依据 (1) 1.3设计原则 (1) 1.4小区概况 (1) 二、小区负荷计算 .......................................................... 1.. 三、无功补偿方式 (3) 3.1无功补偿方式.......................................................... 3. 3.2无功补偿容量.......................................................... 3. 3.3并联电容器的选择及制 (4) 四、变配电所位置和型式的选择 .............................................. 4. 4.1 变配电所位置的确定 (4) 4.2变配电所的总体布置 (4) 五、主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的确定 .............................................. 5. 5.1变压器主变台数的选择.......................................................... 5. 5.2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5) 六、变配电所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 5. 6.1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的评价 (6) 七、短路电流的计算 ........................................................ 7. 7.1短路计算的意义和方法 (7) 7.2相关节点的短路计算............................................................ 7. 7.2.4 K-1点的短路电流计算 (8) 7.2.5 K-2点的短路电流计算 (8) 八、变电所低压侧一次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9) 8.1低压母线的选择与校验 (9) 8.2低压电缆、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10) 九、变压器保护设置 (13) 9.1变电所10kV馈线保护 (14)

配电室设计规范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94 第二节对建筑的要求 第6.2.1条高压配电室宜设不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窗台距室外地坪不宜低于1.8m;低压配电室可设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配电室临街的一面不宜开窗。 第6.2.2条变压器室、配电室、电容器室的门应向外开启。相邻配电室之间有门时,此门应能双向开启。 第6.2.3条配电所各房间经常开启的门、窗,不宜直通相邻的酸、碱、蒸汽、粉尘和噪声严重的场所。 第6.2.4条变压器室、配电室、电容器室等应设置防止雨、雪和蛇、鼠类小动物从采光窗、通风窗、门、电缆沟等进入室内的设施。 第6.2.5条配电室、电容器室和各辅助房间的内墙表面应抹灰刷白。地(楼)面宜采用高标号水泥抹面压光。配电室、变压器室、电容器室的顶棚以及变压器室的内墙面应刷白。 第6.2.6条长度大于7m的配电室应设两个出口,并宜布置在配电室的两端。长度大于60m 时,宜增加一个出口。当变电所采用双层布置时,位于楼上的配电室应至少设一个通向室外的平台或通道的出口。 第6.2.7条配电所,变电所的电缆夹层、电缆沟和电缆室,应采取防水、排水措施。 4.10 对有关专业的要求 4.10.1 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非燃(或难燃)介质的电力变压器室、高压配电装置室和高压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低压配电装置和低压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4.10.2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变压器室的门应为防火门: (1)变压器室位于高层主体建筑物内。 (2)变压器室附近堆有易燃物品或通向汽车库。 (3)变压器位于建筑物的二层或更高层。

(4)变压器位于地下室或下面有地下室。 (5)变压器室通向配电装置室的门。 (6)变压器室之间的门。 4.10.3 变压器室的通风窗,应采用非燃烧材料。 4.10.4 配电装置室及变压器室门的宽度宜按最大不可拆卸部件宽度加0.30m,高度宜按不可拆卸部件最大高度加0.30m。 4.10.5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油浸变压器室应设置容量为100%变压器油量的挡油设施或设置能将油排到安全处所的设施: (1)变压器室附近有易燃物品堆积的场所。 (2)变压器室下面有地下室。 (3)变压器室位于民用主体建筑物内。 4.10.6 配变电所中消防设施的设置:一类建筑的配变电所宜设火灾自动报警及固定式灭火装置;二类建筑的配变电所可设火灾自动报警及手提式灭火装置。 4.10.7 当配电装置室设在楼上时,应设吊装设备的吊装孔或吊装平台。吊装平台、门或吊装孔的尺寸,应能满足吊装最大设备的需要,吊钩与吊装孔的垂直距离应满足吊装最高设备的需要。 4.10.8 高压配电室和电容器室,宜设不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窗户下沿距室外地面高度不宜小于1.80m。临街的一面不宜开窗。 4.10.9 变压器室、配电装置室、电容器室的门应向外开,并装有弹簧锁。装有电气设备的相邻房间之间有门时,此门应能双向开启或向低压方向开启。 4.10.10 配变电所各房间经常开启的门窗,不应直通相邻的酸、碱、蒸汽、粉尘和噪声严重的建筑。 4.10.11 当变压器室、电容器室采用机械通风且周围环境污秽时,宜加空气过滤器。 4.10.12 变压器室、配电装置室、电容器室等应有防止雨、雪和小动物从采光窗、通风窗、门、电缆沟等进入屋内的措施。 4.10.13 配电装置室、电容器室和各辅助房间的内墙表面均应抹灰刷白。配电装置室、变压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200930301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52-2009,自2010年7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0.1、3.0.2、3.0.3、3.0.9、4.0.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二○○九年十一月十一日 1 总则 1.0.1 为使供配电系统设计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保障人身安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小于等于110kV的供配电系统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设计。 1.0.3 供配电系统设计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合理确定设计方案。 1.0.4 供配电系统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做到远近期结合,在满足近期使用要求的同时,兼顾未来发展的需要。1.0.5 供配电系统设计应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高效节能、性能先进、绿色环保、安全可靠的电气产品。 1.0.6 供配电系统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2 术语 本规范用名词曾用名词解释 关键负荷 (Vital load)一个用电负荷由于突然断电,足以引起一个安全上的关注时,称该负荷为关键负荷 重要负荷(Essential load)一个用电负荷由于突然断电,足以引起一个经济上的关注时,称该负荷为重要负荷 一般负荷 (Non essential load)一个用电负荷既不上眼关键负荷,也不属于重要负荷的,称该负荷为一般负荷 双重电源(Duplicate supply)到一个负荷的电源是由两个电路提供的,这两个电路就安全供电而言被认为是互相独立的 应急电源(Safety electric source)用来维持安全用电设备工作所需的电源 EPS (Emergeney Power Supply) 集中供电式应急电源 UPS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标准化发展 谭清鑫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标准化发展谭清鑫 发表时间:2019-08-05T10:27:46.1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作者:谭清鑫[导读] 摘要:想要使得我国输配电以及用电工程向着标准化和跨越式的方向转变的话,需要从各个层面上施行一定的改进措施,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既需要引导我国范围之内的交流电依据实际情况有条不紊的发展,也需要科学合理的应用直流电,促使我国范围之内处于运行状态的电网向着智能化的方向转变,使得时代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提出的客观要求得到满足,最终使得我国电力行业中的各个相关 企业逐步的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身份证号码:13042719810526XXXX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想要使得我国输配电以及用电工程向着标准化和跨越式的方向转变的话,需要从各个层面上施行一定的改进措施,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既需要引导我国范围之内的交流电依据实际情况有条不紊的发展,也需要科学合理的应用直流电,促使我国范围之内处于运行状态的电网向着智能化的方向转变,使得时代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提出的客观要求得到满足,最终使得我国电力行业中的各个相关企业逐步的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关键词:输配电;用电工程;安全管理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力资源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生产水平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电力行业发展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在输配电以及用电工程标准化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的用电质量,制约了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促进输配电以及用电工程标准化发展的进程。 1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标准化发展的现状 1.1交流电的输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能源资源在我国国内的发展,我国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尤其是电力资源。而解决为居民们输送电能的难题便是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建设,它们是电力资源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用的最多是交流电,但是交流电并不是万能的,可以说它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比如说在输送电流的过程中,受到某些因素的阻挠时,交流电是极易发生危险事故的,如火灾,而且在运输交流电的过程中,既浪费时间又浪费成本,交流电本身也会发生浪费流失的现象,还容易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1.2资源分布不均 虽然近几年来,在我国电力事业已经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电力事业还存在很大不足。在电力资源这一部分里,我国的电力资源主要是依靠煤炭发电和水力发电,可以说这样的电力资源并说不上是完美的,毕竟煤炭不环保,而且浪费成本,况且我国的煤炭和水力资源分布是极为不均的,这两种资源的分布情况都是西部多,东部少,但是我国人口的分布方式为西部少,东部多,而且东部沿海经济水平高于西部内陆地区,这就造成了很多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经济与资源并不能有效的集合起来,所以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产生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2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标准化发展策略 2.1提高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水平 根据各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和电力技术,构建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机制,保证相关数据与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及时发现输配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用户创造更好的用电条件。提高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水平就要不断引进新型技术,逐渐增加电力系统的多功能,第一,利用智能自动化化技术对电气工程故障进行有效检测,例如变压器是电力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智能化监测技术是通过分解变压器渗出油,对其进行分解后可以将变压器故障位置和范围进行有效划分,然后在有效的范围内排查故障就减少很大工作量,利用智能化技术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进行检测,大大提高故障诊断率,减少故障对电气工程运行的影响,提高了电气工程的经济效益。第二,利用智能自动化化技术优化电气工程设计,通过运用模拟技术实现高效排除设计不合理的方案,选择最合理、经济效益高的设计方案,减少工程无用功。第三,利用智能自动化技术实现远程控制、自动化操作的设想,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水平。 2.2培养专业水平高的人才 任何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都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努力,对于我国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发展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要想从根本上推动我国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标准化及跨越式发展,就要从专业技术人才方面入手,构建专业化程度高的技术团队,才能保证电气工程设计人员给出的方案是科学合理的,能够进行高水平的施工操作等。为此笔者建议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积极引入能力强、专业程度高的人才,使得这个团队内部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基础作为支撑;第二,针对经验丰富却缺乏先进技术知识的老员工,要针对性制定培训计划,使其不仅具有丰富的操作技能,同时也能在理论知识方面有所建树;第三,鼓励员工在实践操作中不断发现问题、改进技术,为我国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标准化及跨越式发展作出贡献,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2.3加大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建设资金投入 实现我国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标准化及跨越式发展是一项综合性很强、耗时很长的工作,要求各个部门之间达到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合作的默契,能够统一听从指挥和调配,建立强大的后备支援力量,但如此庞大的工程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的。而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输配电设备配置存在很大差异性,很难达到统一化管理和标准化发展,因此需要国家投入大量建设资金,逐渐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标准化配置,另外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还要尽可能减少这个标准化配置的时间。另外还要加强专项资金投入的管理,避免出现资金乱用的问题出现。 2.4加强法制法规建设 在实施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加强相应的法制法规建设,要以有效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就我国各地区而言,也要与时俱进地做好相关政策信息平台的建设,以此来进一步做好输配电及用电工程发展过程中的各项项目建设,从而推进我国各地区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合理、快速发展。电力企业一定要基于我国所实施的“十二五”规划政策来开展本地区的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建设;特别是那些得到相关政策扶持的电力企业,更要大力发展本地区的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以推动本地区企业重大项目的稳步发展。此外,对于那些国家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要大力提高其实施水平,促进电力企业做好重大项目的建设,从而促进我国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持续稳步发展。 2.5努力创新,加大技术研发力度

配电房设计规范要求【最新版】

配电房设计规范要求 民用建筑物内配变电所,应符合下列要求: 1配变电所位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宜接近用电负荷中心; 2)应方便进出线; 3)应方便设备吊装运输; 4)不应设在厕所、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且不宜与上述场所相贴邻;装有可燃油电气设备的变配电室,不应设在人员密集场所的正上方、正下方、贴邻和疏散出口的两旁; 5)当配变电所的正上方、正下方为住宅、客房、办公室等场所时,配变电所应作屏蔽处理。 2、安装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总容量不超过1260kVA、单台容量不超过630kVA的变配电室可布置在建筑主体内首

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并应设直接对外的安全出口,变压器室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外墙开口部位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不燃烧体的防火挑檐; 3、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高压配电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低压配电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4、不带可燃油的高、低压配电装置和非油浸的电力变压器,可设置在同一房间内; 5、高压配电室宜设不能开启的距室外地坪不低于1.80m 的自然采光窗,低压配电室可设能开启的不临街的自然采光窗; 6、长度大于7m的配电室应在配电室的两端各设一个出口,长度大于60m时,应增加一个出口; 7、变压器室、配电室的进出口门应向外开启;

8、变压器室、配电室等应设置防雨雪和小动物从采光窗、通风窗、门、电缆沟等进入室内的设施; 9、变配电室的电缆夹层、电缆沟和电缆室应采取防水、排水措施; 10、变配电室不应有与其无关的管道和线路通过; 11、变配电室、控制室、楼层配电室宜做等电位联结; 12、变配电室重地应设与外界联络的通信接口、宜设出入口控制。 1、设在高层建筑内的配变电所,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楼板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隔开; 2、可燃油油浸变压器室通向配电室或变压器室之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3、配变电所内部相通的门,宜为丙级的防火门;

10kV及以下供配电设计与安装图集 - 副本

10kV及以下供配电设计与安装图集(上册)1.pdf 110~500KV变电所总布置设计规程.pdf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35KV无人值班变电所典型方案设计.pdf 35~110KV小型化无人值班变电站标准工程图集:设计、加工安装、设备材料、概算.pdf GB2682-1981电工成套装置中的指示灯和按钮的颜色.pdf GB50045.CHM 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chm GB50096-1999住宅设计规范.chm 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chm GB50116-98自动报警设计规范.chm GB50194-199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pdf GB50261-9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pdf GB50343-2004.pdf _新编电气工程师实用手册(上、下册) 《电气制图与读图手册》.pdf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汇编.pdf 《建筑电气专业设计技术措施》..pdf 常用低压设备供配电设备选型与安装技术手册.pdf 电缆计算程序V1.1.zip 电气符号00DX001.dwg 电气设备实用手册(上下册).rar 电气设计安装技术实用手册 电气设计规范大全.chm 电气设计数据查询.chm 防雷计算软件.exe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工程师手册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表格 建筑电气数据软件版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计算程序.exe 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手册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txt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手册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资料集办公、住宅 实用电工计算手册 实用电工计算手册2 实用节电技术与方法 需要系数法负荷计算.exe 照度计算 整定保护.exe 注册考试用规范目录.txt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最新实用技术及检验标准规程规范实用手册.rar

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

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CBJ52--8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试行)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 试行日期:1984年6月1日 关于颁发 《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工业与 民用35千伏变电所设计规范》等十四本设计 规范的通知 计标[l983]1659号 根据原国家建委(71)建革设字第150号通知的要求,分别由水利电力部、 机械工业部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工业与民用35千伏变电所设计规范》等十四本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 这十四本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自一九八四年六月一日起试行。 十四本规范的名称、编号及其管理单位如下: 一、《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DJ52-83,由机械工业部管理,其 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机械工业部第二设计研究院负责。 二、《工业与民用10千伏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CBJ53-83,由机械工业 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机械工业部第八设计研究院负责。 三、《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CBJ54-83,由机械工业部管理,其 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机械工业部第八设计研究院负责。 四、《工业与民用通用设备电力装置设计规范》CBJ55-83,由机械工业部

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机械工业部第七设计研究院负责。 五、《电热设备电力装置设计规范》CBJ56-83,由机械工业部管理,其具 体解释等工作,由机械工业部设计研究总院负责。 六、《建筑防雷设计规范》CBJ57-83,由机械工业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 工作,由机械工业部设计研究总院负责。 七、《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cBJ58.83,由化工部管理, 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化工部化工设计公司负责。 八、《工业与民用35千伏变电所设计规范》CBJ59-83,由水利电力部管理, 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水利电力部华东电力设计院负责。 九、《工业与民用35千伏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CBJ60-83,由水利电力 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水利电力部西北电力设计院负责。 十、《工业与民用35千伏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CBJ1-83,由水利 电力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水利电力部北京供电局负责。 十一、《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CBJ62-83, 由水利电力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水利电力部东北电力设计院负责。十二、《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电气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CBJ63-83, 由水利电力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水利电力部西南电力设计院负责。 十三、《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CBJ64-83,由水利 电力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水利电力部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研究所负责 十四、《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CBJ65-83,由水利电力部 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水利电力部电力科学研究院高压研究所负责 国家计划委员会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七日 编制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7l)建革函字第150号通知,由原一 机部第八设计院会同全国各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

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研究 周柳萍

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研究周柳萍 发表时间:2018-12-14T09:06:31.52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3期作者:周柳萍何辉 [导读] 近年来,电能对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能够在保证电网运行稳定和安全,降低事故发生几率的同时,降低输配电工作的成本,减少电能的浪费。 周柳萍何辉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进贤县供电分公司江西南昌 331700 摘要:近年来,电能对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能够在保证电网运行稳定和安全,降低事故发生几率的同时,降低输配电工作的成本,减少电能的浪费。因此,必须对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予以高度的重视,并使用科学的策略,对其加以改进。 关键词:输配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措施 随着我国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实现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的自动化,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我国电力传输的经济效益以及安全稳定,从而更好地实现国家对电力输配的全面掌控,基于以上优势,我国的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得到了比较大的发展,为我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由于我国目前对这项技术的研究还不够透彻,同时又受到国家条件的限制,现有的科学技术水平以及信息技术还不能为它的良好发展提供保障,因此,加大对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对促进我国电网的自动化进程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 输配电及用电自动化概述 1.1 重要性 在电力企业中,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的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输配电及用电自动化的运行不仅能够有效地节约电力生产时间和劳动力,还能够有效地促进电力企业中生产技术的提高,进而能够大幅提升电力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其次,当前输配电及用电自动化的运行是符合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在电力企业中生产的电能需要通过输配电工程来安全稳定地把电能配送给社会各地,确保其用电的稳定性,而随着当前社会各界生产生活对用电的需求的不断增加,电力企业不仅需要加强对自身的管理、生产模式进行优化创新,还要加强电力用户的服务,同时加强用电环境的改善,确保用电环境的安全稳定;最后,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能够有效地保障社会现代化建设发展,在现阶段的许多社会企业的生产发展都需要电力应用,并且对于用电的需要都十分重要,只有做好输配电工作才能有效地保障企业的生产发展。因此为了保障社会各界生产生活的用电质量,电力企业一定要加强电力的生产效率和提升电力服务,确保电力的稳定运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主要特点 1.2.1 智能化。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广泛应用以及社会各界对于电能的供应需求的增加,只有进行电力输配工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的运行管理,才能有效处理好现阶段电力企业人工操作的滞后性难题,从而有效地减少电网故障的发生几率。 1.2.2 灵活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应用,不但有效地促进了电网输配电和用电工程的运行效率的提升,实现了各用电区域输配电工程的统一全面的运行管理,而且实现了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在电网运行过程中出现突发情况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进而实现了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灵活性。 1.2.3 安全性。应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系统,能够有效地减少人工操作的工作量,进而可以减少因人为操作而出现用电的危险,提升电力使用的安全性。 1.2.4 简约性。在电力企业中电力输配工作是十分繁杂的系统工作,自从输配电及其用电工程自动化系统的出现,不仅有效地降低了电力输配运行的操作难度,使得原先复杂的工作变得更加简约,同时还使电力输配工作中设备检修和安全管理工作也变得更简单,从而有效地保障了电力输配工作的稳定、安全运行。 2 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解决电力企业输配电现状问题 2.1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提高电力自动化输配技术水平,能够进行有效的电力输配,确保电力输配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可以灵活方便的进行输配电管理工作,增强了工作效率。 2.2电气工程自动化的便捷性和智能化。电气工程自动化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电力企业输配电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同时在管理工作中具备着智能化和自动化,能够有效解决输配电管理工作中的落后性,提高输配电的科学性。 2.3电气工程自动化的综合性和简约性。电力企业输配电工作有着较高的密度性,并且也非常复杂。运用自动化运行技术时,能够简化电力运行的技术操作,对设备检修和安全管理也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另外电气工程自动化的综合性和简约性,能够提高技术人员的复合型技术水平,保证电力企业输配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4电气工程自动化具备的服务性和安全性。电气工程自动化输配电过程中有着严谨的操作,并且操作技能较为稳定,提高了输配电的安全性。 3 运用电力自动化输配技术的优势 3.1远程控制实时全程检测工作 运用电力自动化输配技术,可以对电力输配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有效的检测,并将输配电的运行数据、电气线路进行较为明了的显示。在输配电中出现问题后,电力自动化输配系统可以将故障点进行分析,并及时找出处理方案。 3.2及时排除故障,提高输配电工作效率 电力自动化输配运行系统在输配现场出现故障后,能够及时自动报警。主要是由于电力自动化输配运行系统安设有报警装置以及历史数据库记录功能。并且历史数据库记录功能能够分析和存储故障原因以及资料信息,技术人员也可以分析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利于维修人员快速解决问题。 3.3优化输配环节,节约电力资源 电力自动化输配技术,能够降低电力资源的损耗,优化电力输配的环节。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科学高效的进行电网线路和设备技术的电力输配,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电力资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