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用Openfiler制作iSCSI添加为vSphere集群的共享存储

用Openfiler制作iSCSI添加为vSphere集群的共享存储

用Openfiler制作iSCSI添加为vSphere集群的共享存储
用Openfiler制作iSCSI添加为vSphere集群的共享存储

用Openfiler制作iSCSI添加为vSphere集群的共享存储

实验环境

物理机:DELL IPTIPLEX 990 PC机I52400处理器支持VT功能8G内存千兆网卡

操作系统:WIN7 64位(物理机安装)WIN2008R2(vSphere center虚拟机安装)

虚拟软件:Vmware Workstation8

vSphre镜像下载地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ae6164135.html,/topics/2835087/

下载VMware-VIM-Setup-All-5.0.iso VMware-ESXi-5.0.iso

拓扑图:W2K8_x86_64 R2 ----ESXi5-1----ESXi5-2—Openfiler_x86_64

1,openfiler下载镜像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e6164135.html,/project/openfiler/openfiler-distribution-iso-2.99-x64/openfileresa-2.99.1-x86_64-disc1.iso

2,安装openfiler制作iscsi过程不再赘述

Volumes—Lun Mapping

Volumes—Network Acl

Volumes—CHAP Authentication

3,主机—配置—网络—添加网络

4,选VMkernel

5,使用vSwithch0

6,默认下一步

7,设置静态IP,要和vSphere集群在同一网段

8,完成

9,存储适配器—配置—添加

10,新加iSCSI属性—网络配置—添加

11,选VMkernel

12,属性—动态发现—添加

13,写上iSCSI服务器IP,这里填上openfiler的

14,完成后在底部可以看到openfiler disk已挂载

15,同样方法对另一主机添加网络共享存储,然后就可以在共享存储上新建虚拟机,这样就可以实现在实验环境下HA,DRS功能

多链路传输技术

多链路聚合传输技术简介针对目前通信技术只能提供有限带宽、目前的多链路技术存在灵活性不够、限制性大且不适合终端设备和无线场景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多链路数据聚合传输技术,实现了将多条物理链路的传输带宽进行聚合,从而实现在同一个终端上带宽叠加的高速传送效果,并做到了与应用程序以及使用的物理设备无关。应用程序不用考虑有几条链路的存在,而物理上,这几条链路都是存在的,也是能单独工作的,有别于多网卡绑定技术的绑定成一条链路。 本技术通过系统自动检测,具备动态链路侦测功能,能动态扩充/减少链路数量,特别是在无线场景下,使用热拔插的USB、PCMIC接口的无线网卡,使无线网卡接入网卡之后,能立即加入到多链路传输的工作中,不需要额外的配置,有别于多网卡绑定技术每次有新网卡接入设备之后,必须重新配置多网卡绑定的配置文件。特别适合没有固定网络环境的无线客户端终端使用。 本技术还提供了链路自维护功能,能在网络断线之后尝试重新连接,最大限度上保证了链路的通畅。特别是在无线场景下,由于信号的原因,断线的发生率是比较高的,该功能保证了在网络断线之后,能尽快恢复网络连接。有别于多网卡绑定和多链路传输协议不能自动恢复网络连接的问题。 (1)技术方案简介 为了实现多链路传输数据,需要在网络协议栈中把数据帧分发到各个链路上。本技术在传统的链路层之上实现了一个虚拟层,该虚拟层实现了对数据帧的分发,这些数据帧通过轮转算法(round robin)分发到各条链路中。 链路的动态增加与减少需要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支持。有新网卡加入系统,操作系统首先侦测到,并对该新网卡进行驱动安装、配置,使新网卡能在该操作系统下正常工作。随后发送信号给监控程序,监控程序尝试进行网络连接,在网络连接成功之后,通知虚拟层有新链路产生,虚拟层将把新链路加入多链路列表,该条链路即可正常工作。有网卡被物理移除,首先由操作系统侦测到,通知监控程序,监控程序通知虚拟层该条链路停止工作,虚拟层把该条链路从多链路列表中移除。 链路的自维护需要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支持。有网卡网络断线,由监控程序侦测到,通知虚拟层该条链路暂停工作,虚拟层把该条链路从多链路列表中移除,同时,监控程序尝试重新进行网

网络设备冗余和链路冗余-常用技术(图文)

网络设备及链路冗余部署 ——基于锐捷设备 8.1 冗余技术简介 随着Internet的发展,大型园区网络从简单的信息承载平台转变成一个公共服务提供平台。作为终端用户,希望能时时刻刻保持与网络的联系,因此健壮,高效和可靠成为园区网发展的重要目标,而要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就需要使用到冗余技术。高冗余网络要给我们带来的体验,就是在网络设备、链路发生中断或者变化的时候,用户几乎感觉不到。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需要在园区网的各个环节上实施冗余,包括网络设备,链路和广域网出口,用户侧等等。大型园区网的冗余部署也包含了全部的三个环节,分别是:设备级冗余,链路级冗余和网关级冗余。本章将对这三种冗余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进行详细的说明。 8.2设备级冗余技术 设备级的冗余技术分为电源冗余和管理板卡冗余,由于设备成本上的限制,这两种技术都被应用在中高端产品上。 在锐捷网络系列产品中,S49系列,S65系列和S68系列产品能够实现电源冗余,管理板卡冗余能够在S65系列和S68系列产品上实现。下面将以S68系列产品为例为大家介绍设备级冗余技术的应用。 8.2.1S6806E交换机的电源冗余技术 图8-1 S6806E的电源冗余 如图8-1所示,锐捷S6806E内置了两个电源插槽,通过插入不同模块,可以实现两路AC电源或者两路DC电源的接入,实现设备电源的1+1备份。工程中最常见配置情况是同

时插入两块P6800-AC模块来实现220v交流电源的1+1备份。 电源模块的冗余备份实施后,在主电源供电中断时,备用电源将继续为设备供电,不会造成业务的中断。 注意:在实施电源的1+1冗余时,请使用两块相同型号的电源模块来实现。如果一块是交流电源模块P6800-AC,另一块是直流电源模块P6800-DC的话,将有可能造成交换机损坏。 8.2.2 S6806E交换机的管理板卡冗余技术 图8-2 S6806E的管理卡冗余 如图8-2所示,锐捷S6806E提供了两个管理卡插槽,M6806-CM为RG-S6806E的主管理模块。承担着系统交换、系统状态的控制、路由的管理、用户接入的控制和管理、网络维护等功能。管理模块插在机箱母板插框中间的第M1,M2槽位中,支持主备冗余,实现热备份,同时支持热插拔。 简单来说管理卡冗余也就是在交换机运行过程中,如果主管理板出现异常不能正常工作,交换机将自动切换到从管理板工作,同时不丢失用户的相应配置,从而保证网络能够正常运行,实现冗余功能。 在实际工程中使用双管理卡的设备都是自动选择主管理卡的,先被插入设备中将会成为主管理卡,后插入的板卡自动处于冗余状态,但是也可以通过命令来选择哪块板卡成为主管理卡。具体配置如下 注意:在交换机运行过程中,如果用户进行了某些配置后执行主管理卡的切换,一定要记得保存配置,否则会造成用户配置丢失 在实际项目中,S65和S68系列的高端交换机一般都处于网络的核心或区域核心位置,承

链路捆绑技术介绍

广域网协议目录 目录 链路捆绑 (1) 链路捆绑的作用 (1) 链路捆绑的基本概念 (1) 链路捆绑的工作机制 (2) 成员接口状态确定原则 (2) 负载分担方式 (3)

链路捆绑 链路捆绑的作用 链路捆绑将多个封装相同链路层协议的接口捆绑到一起,形成一条逻辑上的数据链 路。 链路捆绑的作用如下: z流量负载分担:出/入流量可以在多个成员接口之间分担。 z增加带宽:链路捆绑接口的带宽是各可用成员接口带宽的总和。 提高连接可靠性:当某个成员接口出现故障时,流量会自动切换到其他可用的成员 接口上,从而提高整个捆绑链路的连接可靠性。 链路捆绑的基本概念 1. 捆绑接口 捆绑接口是一个逻辑接口。一个捆绑接口对应一个捆绑。 2. 捆绑 捆绑是一组接口的集合。捆绑是随着捆绑接口的创建而自动生成的,其编号与捆绑 接口编号相同。 3. 成员接口 加入捆绑后的接口称为成员接口。 目前,只有POS接口和Serial接口可以加入捆绑,并且加入捆绑的成员接口的链路 层协议类型必须是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高级数据链路控制)。 4. 成员接口的状态 成员接口有下列4种状态: z初始状态:成员接口的链路层协议处于down状态。 z协商状态:成员接口的链路层协议处于up状态,但是成员接口不满足选中条件。 z就绪状态:成员接口的链路层协议处于up状态,且成员接口满足选中条件,但由于最多选中成员接口数目/最少选中成员接口数目/最小激活带宽的限制, 使得该成员接口没有被选中,那么该成员接口将处于就绪状态。

z选中状态:成员接口的链路层协议处于up状态,且成员接口满足选中条件,处于选中状态。只有处于此状态的成员接口才能转发流量。 关于如何确定成员接口的状态,将在“链路捆绑的工作机制”中详细介绍。 链路捆绑的工作机制 成员接口状态确定原则 成员接口状态的确定原则如下: (1) 链路层协议处于down状态的成员接口处于初始状态。 (2) 链路层协议处于up状态的成员接口处于协商状态。 (3) 处于协商状态的成员接口经过下面的选择过程可能变为选中状态或就绪状态。 根据设备是否允许不同速率的成员接口同时被选中,选择过程分为两种: z如果设备不允许不同速率的成员接口同时被选中,则选出速率/波特率最大的成员接口。如果选出的成员接口有M个(其余没有被选出的速率/波特率小的 成员接口仍处于协商状态),又分两种情况:①如果设备没有限制最多选中 成员接口数目,则这M个成员接口均处于选中状态。②如果设备限制最多选 中成员接口数目为N,当M<=N时,这M个成员接口均处于选中状态;当M>N 时,依次按照成员接口的捆绑优先级和接口索引号来为这些成员接口进行排序 (捆绑优先级高的排在前面,接口索引号小的排在前面),排在前N个的成员 接口将处于选中状态,排在后面的(M-N)个成员接口将处于就绪状态。 z如果设备允许不同速率的成员接口同时被选中,也分两种情况:①如果设备没有限制最多选中成员接口数目,则所有处于协商状态的成员接口(假设接口 数为M)均变为选中状态。②如果设备限制最多选中成员接口数目为N,当 M<=N时,这M个成员接口均处于选中状态;当M>N时,依次按照成员接口 的速率/波特率、捆绑优先级和接口索引号来为这些成员接口进行排序(速率/ 波特率大的排在前面、捆绑优先级高的排在前面,接口索引号小的排在前面), 排在前N个的成员接口将处于选中状态,排在后面的(M-N)个成员接口将处 于就绪状态。 (4) 假设满足上述选中原则的成员接口有P个,而设备限制的最少选中成员接口数 目为Q,当P

云计算基础-云存储

? 3.1 云存储的概念 ? 3.2 云存储技术简介 ? 3.3 云存储技术的应用及其面临的问题

网盘是提供文件寄存和文件上下载服务的网站,它们大部分是类似FTP的网络服务,加入简易的上下载功能。。用户可以把网盘看成一个放在网络上的硬盘或U盘,所以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互联网来访问文件,只要你连接到因特网,你就可以管理、编辑网盘里的文件。 云存储是一种网络在线存储的模式,即把数据存放在通常由第三方托管的多台虚拟服务器,托管公司营运大型的数据中心,需要数据存储托管的人,则通过向其购买或租赁存储空间的方式,来满足数据存储的需求。数据中心营运商根据客户的需求,在后端准备存储虚拟化的资源,并将其以存储资源池的方式提供,客户便可自行使用此存储资源池来存放文件或对象。 网盘云存储

网盘只是一个应用 云存储

云存储的结构模型 云存储简易结构 存储节点(Storage Node)负责存放文件,控制节点(Control Node)则作为文件索引,并负责监控存储节点间容量及负载的均衡,这两个部分合起来便组成一个云存储。 NFS、 HTTP、 FTP、 WebDav 等是应用端,左上角的 Mgmt Console 负责管理云存储中的存储节点,一般为一台个人计算机。

云存储的结构模型 云存储结构模型

云存储的结构模型 存储层 存储层是云存储最基础的部分。存储设备可以是光纤通道存储设备、 NAS 和 iSCSI 等 IP 存储设备, 也可以是 SCSI 或 SAS 等 DAS 存储设备。 基础管理层 基础管理层是云存储最核心的部分,也是云存储中最难以实现的部分。基础管理层通过集群、分布式文件系统和网格计算等技术实现云存储中多个存储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使多个存储设备可以对外提供同一种服务,并提供更大、更强、更好的数据访问性能。 应用接口层 应用接口层是云存储最灵活多变的部分。不同的云存储运营单位可以根据实际业务类型,开发不同的应用服务接口,提供不同的应用服务,如视频监控应用平台、 IPTV 和视频点播应用平台、网络硬盘引用平台、远程数据备份应用平台等。 访问层 任何一个授权用户都可以通过标准的公用应用接口来登录云存储系统,享受云存储服务。 云存储运营单位不同,云存储提供的访问类型和访问手段也不同。主要有服务模式、HW模式和SW模式。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教程文件

2016年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项目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 二、竞赛目的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赛项紧密结合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和云计算技术发展方向,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中人才措施要求,通过引入云计算平台、云存储和大数据挖掘分析等云应用场景,全面考察高职学生云计算技术基础、云计算平台规划设计、云平台搭建、虚拟桌面、大数据挖掘分析和云存储等多种云应用部署、运维和开发方面的前沿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促进职业院校信息类相关专业课程改革,推动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培养云计算人才,加强学校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有效衔接。 三、竞赛方式与内容 (一)竞赛方式 1.比赛以团队方式进行,每校限报一支参赛队,每个参赛队由3名选手组成,其中队长1名,选手须为同校在籍高职高专学生,性别和年级不限,每个参赛队可配指导教师2名。参赛选手在报名获得确认后,原则上不再更换,允许队员缺席比赛。不允许更换新的指导教师。 2.比赛时间为4个小时,参赛队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比赛内容并提交相关文档。 3.裁判组对参赛队的操作规范、现场表现和提交的竞赛成果依据赛项评分标准进行评价评分。

(二)竞赛内容 根据业务需求和实际的工程应用环境,实现云计算平台架构的规划设计,完成云计算网络、服务器、存储服务器的互联和配置,完成云计算基础架构平台、云计算开发服务平台、云计算软件服务等平台软件的部署、配置和管理,通过云平台实现虚拟桌面、大数据分析、云存储等各类云应用部署、运维和开发,撰写开发与工程文档。 考核内容包括: 1.在理解命题给出的云计算应用系统需求的基础上,设计、构建并维护一个安全、可靠的云计算服务平台。 2.根据云平台设计方案来配置、调试云平台网络,确保网络能正常运行。 3.根据云平台设计方案配置、调试云计算管理服务器和节点服务器的CentOS Linux(或REDHAT EL)操作系统。 4.在安装了CentOS Linux(或REDHAT EL)系统的云计算服务器上配置ftp、http、samba等服务。 5.基于yum、rpm,构建云平台软件安装包本地资源仓库。 6.安装配置数据库mysql服务端、客户端。 7.安装安全框架组件身份认证系统。 8.云平台用户账号、各类服务密码、网络地址、iptables安全配置管理。 9.安装配置基础架构云服务平台。 10.安装配置云存储、模板、监控等基础架构平台的扩展服务。 11安装配置大数据Hadoop平台。 12.安装配置开发服务云平台。 13.基于开发服务云平台,安装配置常用企业云应用。 14.基于云存储服务,开发云存储Web应用和Android移动客户端。 15.提交符合规范的工程技术文档,如:系统结构图、系统设计文档、功能

链路聚合技术介绍

局域网协议目录 目录 链路聚合 (1) 链路聚合简介 (1) 链路聚合的作用 (1) 链路聚合的基本概念 (1) 链路聚合的模式 (2) 聚合组的负载分担类型 (4)

链路聚合 链路聚合简介 链路聚合的作用 链路聚合是将多个物理以太网端口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逻辑上的聚合组,使用链路 聚合服务的上层实体把同一聚合组内的多条物理链路视为一条逻辑链路。 链路聚合可以实现出/入负荷在聚合组中各个成员端口之间分担,以增加带宽。同时, 同一聚合组的各个成员端口之间彼此动态备份,提高了连接可靠性。 链路聚合的基本概念 1. 聚合接口 聚合接口是一个逻辑接口,它可以分为二层聚合接口和三层聚合接口。 2. 聚合组 聚合组是一组以太网接口的集合。聚合组是随着聚合接口的创建而自动生成的,其 编号与聚合接口编号相同。 根据聚合组中可以加入以太网接口的类型,可以将聚合组分为两类: z二层聚合组:随着二层聚合接口的创建而自动生成,只能包含二层以太网接口。 z三层聚合组:随着三层聚合接口的创建而自动生成,只能包含三层以太网接口。 3. 聚合成员端口的状态 聚合组中的成员端口有下面两种状态: z Selected状态:处于此状态的接口可以参与转发用户业务流量; z Unselected状态:处于此状态的接口不能转发用户业务流量。 聚合接口的速率、双工状态由其Selected成员端口决定:聚合接口的速率是Selected 成员端口的速率之和,聚合接口的双工状态与Selected成员端口的双工状态一致。 关于如何确定一个成员端口的状态,将在“静态聚合模式”和“动态聚合模式”中 详细介绍。

4. LACP协议 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链路聚合控制协议)是一种基于IEEE802.3ad标准的协议。LACP协议通过LACPDU(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链路聚合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与对端交互信息。 处于动态聚合组中的接口会自动使能LACP协议,该接口将通过发送LACPDU向对端通告自己的系统LACP协议优先级、系统MAC、端口的LACP协议优先级、端口号和操作Key。对端接收到LACPDU后,将其中的信息与其它接口所收到的信息进行比较,以选择能够处于Selected状态的接口,从而双方可以对接口处于Selected 状态达成一致。 5. 操作Key 操作Key是在链路聚合时,聚合控制根据成员端口的某些配置自动生成的一个配置组合,包括端口属性配置(包含端口速率、双工模式和链路状态配置)和第二类配置(所含配置内容请见表1)。 表1第二类配置 类别配置内容 端口隔离端口是否加入隔离组、端口所属的端口隔离组 QinQ配置端口的QinQ功能开启/关闭状态、添加的外层VLAN Tag、内外层VLAN 优先级映射关系、不同内层VLAN ID添加外层VLAN Tag的策略、内层VLAN ID替换关系 VLAN配置端口上允许通过的VLAN、端口缺省VLAN ID、端口的链路类型(即Trunk、Hybrid、Access类型)、基于IP子网的VLAN配置、基于协议的VLAN配置、VLAN报文是否带Tag配置 MAC地址学习配置是否具有MAC地址学习功能、端口是否具有最大学习MAC地址个数的限制、MAC地址表满后是否继续转发 说明: 还有一些配置称为“第一类配置”,此类配置可以在聚合接口和成员端口上配置, 但是不会参与操作Key的计算,比如GVRP、MSTP等。 同一聚合组中,如果成员端口之间的上述配置不同,生成的操作Key必定不同。如 果成员端口与聚合接口的上述配置不同,那么该成员端口不能成为Selected端口。 在聚合组中,处于Selected状态的成员端口有相同的操作Key。 链路聚合的模式 按照聚合方式的不同,链路聚合可以分为两种模式:

下一代防火墙多链路负载技术方案

多链路负载均衡解决方案 1.背景 在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企业网络对出口带宽的需求日益增加,为此很多企业都同时租用多个运行商链路,或者一个运营商的多条链路。通过多链路接入可以增加带宽,同时起到分流作用;多链路接入还可以起到链路备份功能,如果其中的一条线路断开,则自动使用另外一条线路;所以,在企业网络出口以多链路方式接入变得越来越普遍,如何更高效的利用多链路带宽资源成为一个新的挑战。 2.典型用户问题 随着业务规模的发展,初建网络时的一个出口链路已经不能满足业务流量的带宽需求,所以许多企业通过新增出口链路的方式来扩展带宽。相比于直接扩容初始链路的带宽,新增出口链路更为灵活、方便和节约成本。同时,多条链路可以提高出口的稳定性,如果其中有一条链路出现故障,导致中断,另外的链路可以将流量接管过来,起到备份保障的作用。 多出口链路的部署方式,改变了业务流量“一条道跑到黑”的模式,当业务流量走到网关的十字路口前,从哪个出口走出去,成为多链路负载均衡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1)多条链路带宽差异大:企业网络初建时,迫于成本压力,一般出口带宽都较小,而后期新增链路的带宽都比较大,造成非对称的多出口链路。 如果业务流量不能合理分配,就会造成一条链路带宽被占满,其它链路 还处于空闲,导致大量带宽被浪费。 2)多运营商网络质量差异大:目前,国内的网络运营商之间竞争激烈,不同运营商的网络质量不同,跨运营商的访问存在延迟很大,丢包较多的 现状。比如访问互联网的一个WEB站点,一般DNS服务器对一个域名只能解析出一个IP,如果该域名解析出是联通的IP,电信线路的用户访问

该IP的体验将非常缓慢。那么内网用户访问该WEB站点的流量该从哪个运营商的出口链路出去,才能有更好的网络体验,是网关设备必须要解 决的问题。 3)多种应用对带宽需求差异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上的各种应用层出不穷,各种网络应用对带宽的需求不同。比如P2P下载对带 宽需求非常大,因为P2P会产生大量连接,连接地址不仅数量众多而且 均不固定,可以迅速的挤占出口带宽,导致业务流量无法正常转发,影 响企业业务运转和工作效率。 3.解决之道 网康下一代防火墙NGFW产品在提供全方位的安全防护的功能的基础上,在网关模式部署时提供多链路负载均衡功能,以适应用户多运营商链路或同运营商多链路接入的应用场景。 NGFW 办公区1办公区N 核心交换机 …… NGFW多链路负载均衡结构图

云存储介绍

云存储介绍 作者:Tiger@中国云计算论坛 Email:binboth@https://www.wendangku.net/doc/ae6164135.html, QQ号: 1036479498

云存储(Cloud Storage)这个概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了众多厂商的支持和关注。如:Amazon推出的Elastic Compute Cloud(EC2:弹性计算云)云存储产品,旨在为用户提供互联网服务形式同时提供更强的存储和计算功能。内容分发网络服务提供商CDNetworks和著名的云存储平台服务商Nirvanix发布了一项新的合作,并宣布结成战略伙伴关系,以提供业界目前唯一的云存储和内容传送服务集成平台。微软推出了提供网络移动硬盘服务的Windows Live SkyDrive Beta测试版。EMC加入道里可信基础架构项目,致力于云计算环境下关于信任和可靠度保证的全球研究协作。IBM也将云计算标准作为全球备份中心的3亿美元扩展方案的一部分。 云存储变得越来越热,大家众说纷“云”,而且各有各的说法,各有各的观点,那么到底什么是云存储? 一、什么是云存储 云存储在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概念上延伸和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云计算是是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是透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通过云计算技术,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在数秒之内,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达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的网络服务。 云存储的概念与云计算类似,它是指通过集群应用、网格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系统。 为了让云存储的定义更加清晰明了一些,与企业IT专家常打交道的行业分析师重新整理了一下云存储的定义,概括出了云存储具有如下特点:(1)超强的可扩展性;(2)不受具体地理位置所限;(3)基于商业组件;(4)按照使用收费,如每G收15美分;(5)可跨不同应用。

多链路传输技术

多链路聚合传输技术简介 针对目前通信技术只能提供有限带宽、目前的多链路技术存在灵活性不够、限制性大且不适合终端设备和无线场景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多链路数据聚合传输技术,实现了将多条物理链路的传输带宽进行聚合,从而实现在同一个终端上带宽叠加的高速传送效果,并做到了与应用程序以及使用的物理设备无关。应用程序不用考虑有几条链路的存在,而物理上,这几条链路都是存在的,也是能单独工作的,有别于多网卡绑定技术的绑定成一条链路。 本技术通过系统自动检测,具备动态链路侦测功能,能动态扩充/减少链路数量,特别是在无线场景下,使用热拔插的USB、PCMIC接口的无线网卡,使无线网卡接入网卡之后,能立即加入到多链路传输的工作中,不需要额外的配置,有别于多网卡绑定技术每次有新网卡接入设备之后,必须重新配置多网卡绑定的配置文件。特别适合没有固定网络环境的无线客户端终端使用。 本技术还提供了链路自维护功能,能在网络断线之后尝试重新连接,最大限度上保证了链路的通畅。特别是在无线场景下,由于信号的原因,断线的发生率是比较高的,该功能保证了在网络断线之后,能尽快恢复网络连接。有别于多网卡绑定和多链路传输协议不能自动恢复网络连接的问题。 (1)技术方案简介 为了实现多链路传输数据,需要在网络协议栈中把数据帧分发到各个链路上。本技术在传统的链路层之上实现了一个虚拟层,该虚拟层实现了对数据帧的分发,这些数据帧通过轮转算法(round robin)分发到各条链路中。 链路的动态增加与减少需要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支持。有新网卡加入系统,操作系统首先侦测到,并对该新网卡进行驱动安装、配置,使新网卡能在该操作系统下正常工作。随后发送信号给监控程序,监控程序尝试进行网络连接,在网络连接成功之后,通知虚拟层有新链路产生,虚拟层将把新链路加入多链路列表,该条链路即可正常工作。有网卡被物理移除,首先由操作系统侦测到,通知监控程序,监控程序通知虚拟层该条链路停止工作,虚拟层把该条链路从多链路列表中移除。 链路的自维护需要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支持。有网卡网络断线,由监控程序侦测到,通知虚拟层该条链路暂停工作,虚拟层把该条链路从多链路列表中移

分布式链路聚合技术

交换机基础:IRF架构下的聚合技术 IRF技术将多台交换设备组合成一个高性能的整体,目的是以尽可能少的开销,获得尽可能高的网络性能和网络可用性。支持IRF技术的设备都具备三个重要特性:分布式设备管理DDM、分布式链路聚合DLA和分布式弹性路由DRR。这三项技术是完成IRF技术目标不可缺少的环节。其中,DLA用于提高传输链路的可用性和容量。 多台IRF交换机堆叠后,端口的数量增加了,要求DLA能支持更多的聚合组,每组能有更多的链路聚合成员。更多的聚合组意味着交换设备可提供更多的高速链路,而更多的聚合成员则不仅能提高链路容量,还能降低整个数据线路失效的风险。在不同的IRF设备上,上述两项参数不同,但IRF系统至少支持8组聚合链路,每组能提供一条总容量为80M、800M或8000M的传输链路。一些配置较高的交换机还允许两个10G端口的聚合,为用户提供一条带宽更高的链路。 除了能提供更大的带宽之外,DLA还实现了IEEE802.3ad标准中聚合的其它目标: 1.带宽的增加是可控的、线性的,可以由用户的配置决定,不以 10为倍数增长。 2.传输流量时,DLA根据数据内容将其自动分布到各聚合成员上,实现负载分担功能。 3.聚合组成员互相动态备份,单条链路故障或替换不会引起链路失效。 4.聚合内工作链路的选择和替换等细节对使用该服务的上层应用透明。 5.交换设备的链路连接或配置参数变化时,DLA迅速计算和重新设置聚合链路,将数据流中断的时间降到最小。 6.如果用户没有手工设定聚合链路,系统可自动设置聚合链路,将条件匹配的物理链路捆绑在一起。 7.分布式链路聚合结果是可预见的、确定的,只与链路的参数和物理连接情况相关,与参数配置或改变的顺序或无关。 8.聚合链路无论稳定工作还是重新收敛,收发的数据不会重复和乱序。 9.可与不支持聚合技术的交换机正常通信,也能与其它厂商支持聚合技术的设备互通。 10.用户可通过CONSOLE、SNMP、TELNET、WEB等方式配置聚合参数或查看聚合状态。 交换机基础:DLA的特征 作为一项新技术,IRF技术呈现出许多新特性,其分布式构架方式使其各功能具有与众不同的优势。DLA体现了IRF技术在链路聚合方面的独到之处: 1.支持非连续端口聚合 与之前的聚合实现方式不同,IRF系统不要求同一聚合组的成员必须是设备上一组连续编号的端口。只要满足一定的聚合条件,任意数据端口都能聚合到一起。用户可以根据当前交换系统上可用端口的情况灵活地构建聚合链路。 2.支持跨设备和跨芯片聚合 目前一些堆叠技术并不支持跨设备的聚合方式,即堆叠中只有位于相同物理设备的端口才能加入同一聚合组中,用户不能随意指定聚合成员。这种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端口数量扩展的好处。例如,当用户打算通过聚合将一条传输线路的容量提高到800M时,如果每一单独的设备上的端口都不足8个,这一需求就无法满足。虽然整个系统还有足够可用的100M端口,但它们分散在各物理设

分组交换技术的特点及链路聚合的作用

分组交换技术的特点介绍 分组交换的特点 在分组交换方式中,由于能够以分组方式进行数据的暂存交换,经交换机处理后,很容易地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通信。分组交换的特点主要有: NT: 2em">线路利用率高: 分组交换以虚电路的形式进行信道的多路复用,实现资源共享,可在一条物理线路上提供多条逻辑信道,极大地提高线路的利用率。使传输费用明显下降。 不同种类的终端可以相互通信: 分组网以X.25协议向用户提供标准接口,数据以分组为单位在网络内存储转发,使不同速率终端,不同协议的设备经网络提供的协议变换功能后实现互相通信。 信息传输可靠性高: 在网络中每个分组进行传输时,在节点交换机之间采用差错校验与重发的功能,因而在网中传送的误码率大大降低。而且在网内发生故障时,网络中的路由机制会使分组自动地选择一条新的路由避开故障点,不会造成通信中断。 分组多路通信: 由于每个分组都包含有控制信息,所以分组型终端可以同时与多个用户终端进行通信,可把同一信息发送到不同用户。 计费与传输距离无关: 网络计费按时长、信息量计费,与传输距离无关,特别适合那些非实时性,而通信量不大的用户。交换机链路聚合在网络中的作用

链路聚合有成端口聚合,断口捆绑,英文名port trunking.功能是将交换机的多个低带宽端口捆绑成一条高带宽链路,可以实现链路负载平衡。避免链路出现拥塞现象。通过配置,可通过两个三个或是四个端口进行捆绑,分别负责特定端口的数据转发,防止单条链路转发速率过低而出现丢包的现象。 Trunking的优点:价格便宜,性能接近千兆以太网;不需要重新布线,也无需考虑千兆网传输距离极限问题;trunking可以捆绑任何相关的端口,也可以随时取消设置,这样提供了很高的灵活性还可以提供负载均衡能力以及系统容错。 命令:port-group mode {active|passive|on} no port-group 功能:将物理端口加入Port Channel,该命令的no 操作为将端口从Port Channel 中去除 参数: 为Port Channel 的组号,范围为1~16;active(0)启动端口的LACP 协议,并设置为Active 模式;passive(1)启动端口的LACP 协议,并且设置为Passive 模式;on(2)强制端口加入Port Channel,不启动LACP 协议。 举例:在Ethernet0/0/1 端口模式下,将本端口以active 模式加入port-group Switch(Config-Ethernet0/0/1)#port-group 1 mode active 命令:interface port-channel 功能:进入汇聚接口配置模式 命令模式:全局配置模式 举例:进入port-channel1 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interface port-channel 1 Switch(Config-If-Port-Channel1)# 举例1:如果交换机Switch1 上的1,2,3 端口都是access 口,并且都属于vlan 1,将这三个端口以active 方式加入group 1,Switch2 上6,8,9 端口为trunk 口,并且是allow all,将这三个端口以passive 方式加入group 2,将以上对应端口分别用网线相连。 方法1配置步骤如下:

云存储技术介绍及应用发展分析

1 云存储概况 1.1云存储的定义 云存储是在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概念上延伸和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是指通过集群应用、网格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个系统。当云计算系统运算和处理的核心是大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时,云计算系统中就需要配置大量的存储设备,那么云计算系统就转变成为一个云存储系统,所以云存储是一个以数据存储和管理为核心的云计算系统。 云存储的两个层面 云存储的两个层面是作为云计算支撑的存储计算,主要涉及分布式存储(如分布式文件系统、IPSAN、数据同步、复制)、数据存储(如重复数据删除、数据压缩、数据编码)和数据保护(如RAID、CDP、快照、备份与容灾)等技术领域,如图8-30所示,

和云安全技术一样,云存储技术也需要利用现有的所有存储技术针对云计算三层架构的各个环节采用适当的存储技术,才能取得最佳效果,例如,对应不同需求,有时应该使用数据库技术但有时却应该使用LDAP技术,有些性能要求高的系统不能使用SAN或NAS,需直接使用基于RPC或Socket技术的并发文件系统,有些应用使用SAN成本太高等,这里不再做深入介绍。如图8-31所示是一个采用NetApp FAS、思科 UCS和 VMWare vShpere 4技术打造的存储系统,对上述两种云存储技术和应用都有促进作用。 由于业内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厂商的技术发展路线也不尽相同,因此相对于云计算,云存储概念存在更多的多义和模糊现象。结合云存储技术发展背景及主流厂商的技术方向,可以得出如下定义:云存储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设备,而是

链路聚合技术

一、链路聚合简介 1.链路聚合原理 将两个或更多数据信道结合成一个单个的信道,该信道以一个单个的更高带宽的逻辑链路出现。链路聚合一般用来连接一个或多个带宽需求大的设备 2.作用 将多个物理以太网端口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逻辑上的聚合组,使用链路聚合服务的上层实体把同一聚合组内的多条物理链路视为一条逻辑链路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e6164135.html,CP协议 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 链路聚合控制协议 LACP 协议通过LACPDU(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链路聚合控制协议数据单元)与对端交互信息。 使能某端口的LACP 协议后,该端口将通过发送LACPDU 向对端通告自己的系统LACP 协议优先级、系统MAC、端口的LACP 协议优先级、端口号和操作Key。对 端接收到LACPDU 后,将其中的信息与其它端口所收到的信息进行比较,以选择能 够处于Selected 状态的端口,从而双方可以对端口处于Selected 状态达成一致。 操作Key 是在链路聚合时,聚合控制根据端口的配置(即速率、双工模式、up/down 状态、基本配置等信息)自动生成的一个配置组合。在聚合组中,处于Selected 状 态的端口有相同的操作Key。 4.链路聚合的端口的注意事项 1 端口均为全双工模式;

2 端口速率相同; 3 端口的类型必须一样,比如同为以太口或同为光纤口; 4 端口同为access端口并且属于同一个vlan或同为trunk端口; 5 如果端口为trunk端口,则其allowed vlan和nativevlan属性也应该相同。 5.链路聚合配置命令 1)CISCO a)把指定端口给聚合组,并指定聚合方式 SW(config)interface Ethernet0/1 SW(config-ethernet0/1)#port-group 1 mode(active|passive|on) b)进入聚合端口的配置模式 SW(config)#interface port-channel 1 进入该模式可以配置一些端口参数 c)名词解释 Port-channel 组号:范围是1-16 聚合模式 active(0)启动端口的LACP 协议,并设置为Active 模式; passive(1)启动端口的LACP 协议,并且设置为Passive 模式; on(2)强制端口加入Port Channel,不启动LACP 协议。

云存储技术及其应用_存储_基础信息化_9

云存储技术及其应用_存储_基础信息化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和软件即服务(SaaS)的兴起,云存储成为信息存储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与传统的存储设备相比,云存储不仅仅是一个硬件,而是一个网络设备、存储设备、服务器、应用软件、公用访问接口、接入网和客户端程序等多个部分组成的系统。 云存储提供的是存储服务,存储服务通过网络将本地数据存放在存储服务提供商(SSP)提供的在线存储空间。需要存储服务的用户不再需要建立自己的数据中心,只需向SSP申请存储服务,从而避免了存储平台的重复建设,节约了昂贵的软硬件基础设施投资。 云存储这个概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了众多厂商的支持和关注。Amazon公司推出弹性块存储(EBS)技术支持数据持久性存储;Google推出在线存储服务GDrive;内容分发网络服务提供商CDNetworks和云存储平台服务商Nirvanix 结成战略伙伴关系,提供云存储和内容传送服务集成平台;EMC公司收购Berkeley Data Systems,取得该公司的Mozy在线服务软件,并开展SaaS业务;Microsoft公司推出Windows Azure,并在美国各地建立庞大的数据中心;IBM 也将云计算标准作为全球备份中心扩展方案的一部分。 2009年12月,因特网数据中心(IDC)发布的2010年IT和电信行业十大预测中指出:云计算将扩张并走向成熟,会诞生许多新的公共云热点、私有云服务、云应用以及将公共云与私有云联系起来的服务。 1 云存储技术 云存储系统与传统存储系统相比,具有如下不同:第一,从功能需求来看,云存储系统面向多种类型的网络在线存储服务,而传统存储系统则面向如高性能计算、事务处理等应用;第二,从性能需求来看,云存储服务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数据的安全、可靠、效率等指标,而且由于用户规模大、服务范围广、网络环境复杂多变等特点,实现高质量的云存储服务必将面临更大的技术挑战;第三,从数据管理来看,云存储系统不仅要提供类似于POSIX的传统文件访问,还要能够支持海量数据管理并提供公共服务支撑功能,以方便云存储系统后台数据的维护。 基于上述特点,云存储平台整体架构可划分为4个层次,自底向上依次是:数据存储层、数据管理层、数据服务层以及用户访问层。云存储平台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

网络技术各章测试题

《网络技术基础》各章测试题 第一章 1、在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只有通过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才能完成的功能。 A.多台计算机共享服务器数据库;同时从服务器下载数据 B.计算机系统间的文件传输;访问全球各地的信息和文件 C.共享打印机;使用电子邮件 D.数据处理作业的批处理;分时处理用户的数据处理要求 2、第二阶段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是( )。 A.主机与终端通过通信线路传递数据 B.网络通信的双方都是独立自主运行的计算机 C.各计算机制造厂商网络结构标准化 D.产生了网络体系结构的国际化标准 3、下列选项中,( )不能反映出计算机网络的特征。 A.共享资源 B.精度更高 C.协同工作 D.信息交换 4、下列选项中,( )拓扑不是局域网的基本拓扑结构。 A.星型 B.全连接 C.环型 D.总线型 5、城域网的英文缩写是( )。 A.LAN B.WAN C.MAN D.NOS 6、下列选项( )不属于硬件资源共享的设备。 A.打印机 B.键盘 C.硬盘 D.计算机 7、以太交换机为中心组网的物理结构呈( )。 A.总线型 B.环型 C.星型 D.树型 8、下面选项( )中是不属于按通信性能划分的计算机网。 A.分布式计算机网 B.分组交换网 C.资源共享计算机网 D.远程通信网 9、按用户资源的特性分类,下列选项( )不属于网络中共享资源。 A.软件共享 B.硬件共享 C.系统共享 D.数据共享 10、下列选项( )不是按地域范围来划分计算机网络。 A.广域网 B.局域网 C.城域网 D.企业网 第二章 1、OSI采用了分层的结构化技术。OSI参考模型共有7层,下面( )选项中层次顺序由低到高排列是正确的。 A.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网络层、应用层 B.物理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C.数据链路层、物理层、传输层、会话层、应用层、网络层、表示层 D.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2、关于OSI参考模型的特性叙述,下列( )是不正确的。 A.它定义了一种抽象结构,并非具体实现的描述 B.它是一种将同构系统互连的分层结构

云存储技术研究1

云存储技术研究报告 (1) 什么是云存储,与传统存储有什么异同。 云存储是在云计算概念上延伸和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是指通过集群应用、网格技术或分布式文件系统等功能,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个系统。当云计算系统运算和处理的核心是大量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时,云计算系统中就需要配置大量的存储设备,那么云计算系统就转变成为一个云存储系统,所以云存储是一个以数据存储和管理为核心的云

计算系统。 当我们使用某一个独立的存储设备时,我们必须非常清楚这个存储设备是什么型号,什么接口和传输协议,必须清楚地知道存储系统中有多少块磁盘,分别是什么型号、多大容量,必须清楚存储设备和服务器之间采用什么样的连接线缆。为了保证数据安全和业务的连续性,我们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数据备份系统和容灾系统。除此之外,对存储设备进行定期地状态监控、维护、软硬件更新和升级也是必须的。 如果采用云存储,那么上面所提到的一切对使用者来讲都不需要了。云状存储系统中的所有设备对使用者来讲都是完全透明的,任何地方的任何一个经过授权的使用者都可以通过一根接入线缆与云存储连接,对云存储进行数据访问。 云存储不是存储,而是服务 就如同云状的广域网和互联网一样,云存储对使用者来讲,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设备,而是指一个由许许多多个存储设备和服务器所构成的集合体。使用者使用云存储,并不是使用某一个存储设备,而是使用整个云存储系统带来的一种数据访问服务。所以严格来讲,云存储不是存储,而是一种服务。 云存储的核心是应用软件与存储设备相结合,通过应用软件来实现存储设备向存储服务的转变。 (2)了解云存储的发展现状。 ID C研究表明,从2006年到2010年,全球信息总量将增长6倍以上,从161EB增加到988EB(1EB=1024PB)。一些新推出的磁盘阵列中已经普遍采用了750GB或1TB的SATA 硬盘。目前已知存储密度最高的磁盘阵列可以在4U空间内提供高达42TB的存储容量,这在以前是根本无法想像的。 最新一代LTO-4磁带的单盒磁带存储容量也达到了1.6TB(压缩比为2∶1)。技术的不断进步必将推动存储向更高容量发展,而重复数据删除、压缩等技术的引入,可以进一步提升存储空间的利用率。从性能方面看,FC磁盘阵列已经逐步过渡到4Gb时代,而8Gb FC又在向数据中心用户招手;万兆IP存储不再是纸上谈兵;在InfiniBand领域,已经有厂商推出了40Gb InfiniBand适配器产品。 现有的网络存储架构,比如SAN或NAS还能够有效支撑无处不在的云计算环境吗?有人表示怀疑。其主要论据是:面对PB级的海量存储需求,传统的SAN或NAS在容量和性能的扩展上会存在瓶颈;云计算这种新型的服务模式必然要求存储架构保持极低的成本,而现有的一些高端存储设备显然还不能满足这种需求。 从谷歌公司的实践来看,它们在现有的云计算环境中并没有采用SAN架构,而是使用了可扩展的分布式文件系统Google File System(GFS)。这是一种高效的集群存储技术。近几年逐渐兴起的集群存储技术,不仅轻松突破了SAN的性能瓶颈,而且可以实现性能与容量的线性扩展,这对于追求高性能、高可用性的企业用户来说是一个新选择。 随着一些专注于集群存储业务的厂商,比如Panasas、Isilon、龙存科技等在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集群存储技术的应用会更加普及。虽然集群存储在处理非结构化数据方面优势十分明显,但从目前情况看,集群存储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取代传统的网络存储方式,SAN和NAS仍会有用武之地。 需要强调的是,虚拟化是实现云计算远景目标的一项核心技术,因为云计算本身就是一个能提供虚拟化和高可用性的新一代计算平台。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服务器虚拟化已经是如火如荼,而存储虚拟化的发展相对慢一些。 2007年底,EMC推出了SAN存储虚拟化产品Invista2.0。与上一代产品相比,Invista 2.0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