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视功能检查的流程与注意事项

视功能检查的流程与注意事项

视功能检查的流程与注意事项
视功能检查的流程与注意事项

视功能检查的流程与注意事项

二、视功能检查:

(一)远距离部分的检查:

1.同时视、融像功能检查:(配合 Worth 四点视标)

R=红片,L=绿片。双眼应能同时看到全部四点视标为正常,(R 应看到垂直向上棱形和下方圆形视标,L应看到水平向两绿色十字视标。)若只能看到两点或三点为单眼抑制,若能看到五点为复视。

2.立体视功能检查:(配合二、四立体视视标)R=135 偏光,L=45 偏光。二视标R 应看到上右下左两竖线和中间的圆点,L应看到下右上左两竖线和中间的圆点,双眼应看到点线分割的单竖线,并根据竖线上凹下凸延缓做出判断。(上凹线条延迟,疑共同性内斜视;下凸线条延迟,疑共同性外斜视。)四视标应依次按上、右、下、左线条与中央点相比,根据凸起情况作定量分析。

若上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1,

若右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2,

若下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5,若

左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10,

(一般情况下,瞳距越大,立体视锐越小,所获得立体视范围越

大。)

3.影像不等功能检查:(配合水平、垂直对齐试验视标)

R=135 偏光,L=45 偏光。R 应看到上、右半框和中央圆点,L 应看到下、左半框和中央圆点。双眼观察水平、垂直对齐视标是否有框差。(对齐视标每相差一框,影像不等超7%,反复几次都差一框即为影像不等。)

4.眼位检查:

4.1 弥散圆(十字环形)视标:R=红片,L=绿片。观察弥散圆(十字)视标分离情况,可用相反方向棱镜量值直至视标回归原位。(其中,十字环形视标可参考量值:

十字位移在内圈内约为1△,位移至内圈约为2△,位移至外圈约为3△。)

4.2 马氏杆及点光源视标:R=水平马氏杆,L=“0”。双

眼应看到点与竖线的分离情况。点线重合眼正位;竖线在点

的右方(内隐斜);竖线在点的左方(外隐斜)。

R=垂直马氏杆,L=“0”。双眼应看到点与横线的分离情

况。横线在点的上方(下隐斜);横线在点的下方(上隐

斜)。同理,可用相反方向棱镜量值直至点线重合。

提示:马氏杆操作过程中,若有融合倾向,注意先将右眼遮盖3-5s。

4.3 偏光十字视标:

R=135 偏光,L=45 偏光。R 应见十字竖线,L 应见十字横线。双眼观察十字短线位移情况,同理,可用相反方向棱镜量值直至十字回归正位。

4.4 远/近眼位的检查:

水平眼位的检查:在双眼平衡全矫基础上,远用远瞳,近用近瞳。取被检眼最佳视力上一行单一视标,R=12△(BI)测量棱镜,L=6△

(BU)分离棱镜,尔后右眼逐渐减少(BI)回转,并嘱注视下方视标,记录视标垂直对齐时所调正的棱镜量值,即远/近水平方向斜位量。(注意近用眼位测量棱镜应大于12△ ,一般15△为宜。)垂直眼位的检查:同上方法,仅R=12/15△

(BI)为分离棱镜,L=6△(BU)为测量棱镜,尔后左眼逐渐减少(BU)回转,记录视标水平对齐时所调整的棱镜量值,即远/近垂直方向斜位量。提示:该方法设置棱镜时,一定注意双眼遮闭。

附注:也可用马氏杆配合5米(远用)、0.4米(近用)点光源分别检查远/近斜

位。附正常参考值:(远距)正位~2△(BI)(近距)正位~6△(BO)

5.固视差异检查:(配合固视差异视标)

R=135 偏光,L=45 偏光。R 应见上、右短线和中间圆点,L 应见下、左短线和中间圆点。双眼观察十字短线是否产生位移。(R正固视差十字上短线右移,R负

固视差十字上短线左移;R上固视差十字右短线下移;R下固视差十字右短线上移。)若十字短线亮度暗淡,疑视网膜周边抑制。

提示:该方法可查单眼眼位,考虑更多矫正量分配患

眼。

(二)近距离部分的检查:

1.BCC 检查:(配合近交叉格子视标)

正视眼状,±0.50D交叉圆柱镜,红点负轴置90(若组合验光仪将±0.50D置视窗)观察比较横、竖线清晰程度的差异,排除视疲劳。(若横线清晰,增加正度数。)

提示:若持续性竖线清晰,疑散光矫正不正确,垂直向可减+0.25D柱镜。若横、竖线仍无法平衡,则保留横线最黑的球镜。

2.调节功能检查:

2.1 调节幅度(Amp)的检查:

可用近距离法(负透镜法)测定个性调节幅度,再与最小调节幅度(15-年龄×0.25)作

比较。注意应在全矫前提下,若两眼明显参差最好单独测试。

提示:最好用距离法,(移近法、移远法)规范视标长3mm、宽0.2mm。2.2调节反应的检查:

2.2.1正视眼状,40cm距离检影镜观察2.5D应中和,若影动为顺动用正镜(量值为滞后量);影动为逆动用负镜(量值为超前量)。

2.2.2正视眼状,40cm距离加±0.50D交叉圆柱镜,观察近交叉格子视标,横线清晰加正

镜(量值为滞后量);竖线清晰加负镜(量值为超前量)。

2.3 正、负相对调节:

正视眼状,40cm距离观察近用三条十字视标,(或最佳视力的上一行)双眼等量并按±0.25D递加,由清楚到模糊。所加:负镜度即正相对调节(PRA);正镜度即负相对调节(NRA)。附正常参考值:正相对调节-1.75/-3.00D;负相对调节+1.75/+2.25D。提示:先用负镜,寻找所能增加的最大调节量,再用正镜,寻找所能放松的最大调节量。

控制点:必须正调节大于负调节。且负相对调节应小于 2.5D,此值可反映是否过矫。

2.4调节灵活度:一般选用±2.0D的反转拍,一侧清楚反转,待另一侧清楚再反转,记录每分钟循环次数。附正常参考值:双眼10次/min;单眼12次/min。提示:一般先查双眼,若双眼困难或异常再单眼测试。

3.集合功能的检查:

3.1集合近点(NPC)的检查:

0.8近视标或笔灯置眼前,按5cm/s速度,由远渐近至复视。(记录该点到角膜的距离为破裂点参数。)尔后逐渐远移还原单视。(记录该点到角膜的距离即恢复点参数。)

附正常参考值:破裂点/恢复点6/10cm。

提示:若破裂点小于5cm疑集合过度。多次重复测量,若数值逐渐变小,疑集合有障

碍,若数值变化不大,说明较为正常。3.2聚散范围的检查:

3.2.1 水平方向远距(近距)聚散范围的检查:

正视眼状,远距(选远瞳)近距(选近瞳),双眼注视单一竖线视标,同时等量按1-2△/s 速度添加底内(外)棱镜,并记录:

视标模糊(即模糊点量值);视标分离(即破裂点量值);反向运作视标还原归位(即恢复点量值)。附正常参考值:

远距(底内)X/7±3/4±2

(底外)9±4/19±8/10±4

近距(底内)13±4/21±4/13±5

(底外)17±5/21±6/11±7 3.2.2垂直方向远距(近距)聚散范围的检查:

同上方法,仅垂直方向所增加棱镜,因调节不变,故只查破裂点/恢复点。(另因人眼垂直方向融合力较弱,故一般只单眼R加棱镜。)

附正常参考值:远(近)距破裂点/恢复点3-4△/1.5-2△

3.3 正、负相对集合:

正视眼状,40cm距离观察单一近用竖线视标,并逐渐加底内(外)棱镜,由清楚到复视。所加:底内棱镜量值,即负相对集合(NRC);底外棱镜量值,即正相对集合(PRC)。附正常参考值:正相对集合9.0ma;负相对集合1.0ma。

提示1:一定注意先用底外棱镜,寻找生理最大的集合力,再用底内棱镜,寻找生理最大的散发力。提示2:三分之一为集合舒适区,若显示注视点不在区域内,需用三棱镜补偿。3.4 集合灵敏度:

一般选用12△(BO)/3△(BI)反转拍,40cm选单行竖线近视标,一侧清楚反转,待另一侧清楚再反转,记录每分钟循环次数。附正常参考值:近距集合灵敏度13次/min。

4.AC/A 比值的检查:

R=6△(BU),L=旋转棱镜“0”置垂直方向,40cm 选单行横线近视标,通过调整旋转棱镜至视标恢复对齐,记录量值。继后双眼同时±1.0D的调节,同上继续调整旋转棱镜至视标恢复对齐,记录量值。前后两次的差值即AC/A比值。

附正常参考值:3-5△/D

三、同视机三级功能的检查要点:

1.调零:

注意下颔托及瞳距的调整,对准目镜。其他各刻度归零。

2.同时视功能的检查:(同时知觉能力的检查)

插入同时知觉图片,(完全不同图形组成的画片)观察是否重合。只看到一片图片为单眼抑制;完全重合为正常同时视。若看到两画片不能完全重合,有同时视但疑有斜视。可改变镜筒角度至画片重合,该角度为自觉斜视角。交替打开镜筒灯光,若两眼分别注视镜筒中心点,眼球不动,该角度为他觉斜视角。(若眼球转动,可推动镜筒至眼球不动,此角也是他觉斜视角。)

3.融像功能的检查:(部分相同,部分不同,能否融为一体的检查)插入融像画片,(一对部分相同的图片,图上有控制/对照点)观察是否重合。

两画片不能重合,无融合功能;能使两画片重合,有融合功能。(该指示刻度即融像点。)锁定镜筒,使两镜筒按相同角度集合/分开,转动至画片出现重合/分开。该指示刻度即集合/分开量值,其范围即融合范围。

4.立体视功能的检查:(立体视觉,高低深浅能力的检查)

镜筒置融合点,插入立体视画片,(一对画片有微小差异,即水平视差。)不能说明物像层次或顺序错误,无立体视功能;能正确说明物像层次和顺序,有立体视功能。(用不同视角设计的立体视画片,可分别查立体视功能的高低,用立体视锐度表示。)

提示1:有同时视功能才能进行融像检查,有同时视、融像功能才能进行立体视检

查。提示2:融像范围应先查分开,再查集合。

视功能检查流程

视功能检查的流程与注意事项一、视功能检查流程: 二、视功能检查的控制要点: (一)远距离部分的检查: 1.同时视、融像功能检查:(配合Worth四点视标)

R=红片,L=绿片。双眼应能同时看到全部四点视标为正常,(R应看到垂直向上棱形和下方圆形视标,L应看到水平向两绿色十字视标。)若只能看到两点或三点为单眼抑制,若能看到五点为复视。 2.立体视功能检查:(配合二、四立体视视标) R=135偏光,L=45偏光。二视标R应看到上右下左两竖线和中间的圆点,L应看到下右上左两竖线和中间的圆点,双眼应看到点线分割的单竖线,并根据竖线上凹下凸延缓做出判断。(上凹线条延迟,疑共同性内斜视;下凸线条延迟,疑共同性外斜视。)四视标应依次按上、右、下、左线条与中央点相比,根据凸起情况作定量分析。若上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1,;若右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2,;若下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5,;若左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10,。(一般情况下,瞳距越大,立体视锐越小,所获得立体视范围越大。) 3.影像不等功能检查:(配合水平、垂直对齐试验视标) R=135偏光,L=45偏光。R应看到上、右半框和中央圆点,L应看到下、左半框和中央圆点。双眼观察水平、垂直对齐视标是否有框差。(对齐视标每相差一框,影像不等超7%,反复几次都差一框即为影像不等。)4.眼位检查: 4.1弥散圆(十字环形)视标: R=红片,L=绿片。观察弥散圆(十字)视标分离情况,可用相反方向棱镜量值直至视标回归原位。(其中,十字环形视标可参考量值:十字位移在内圈内约为1△,位移至内圈约为2△,位移至外圈约为3△。) 4.2马氏杆及点光源视标: R=水平马氏杆,L=“0”。双眼应看到点与竖线的分离情况。点线重合

全套视功能检查流程表电子版本

全套视功能检查流程 表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

NRA与PRA在视功能检查中的意义 下处方、制定训练方案及解决投诉时做视功能检查尤为必要且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我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体会很深,遇到过各种各样的情况,比较常见的是关于调节方面的问题。调节是远近全程视力的基础,只有调节功能好了才能有一个好的全程视力,才能保持两只眼睛的等量同步,才能弥补一些小的屈光缺陷(例如:某些人有0.50D的远视或近视或散光,但是有良好的调节能力,这些人就不会配眼镜,也可以不配眼镜,因为不影响学习和生活)。而通过视功能项目中的四大调节(正负相对性调节、调节反应、调节灵敏度及调节幅度)的检查最能发现与解决顾客存在是视觉问题。本次就视功能检查项目中的NRA与PRA展开一次讨论,NRA与PRA在实际应用中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NRA的讨论 NRA即负相对性调节,代表的是调节放松的能力。检查时为近距离眼前40厘米处,注视视标为最佳视力的上一排视标,双眼同时等量下拨球镜直至视标变模糊,下拨量即为NRA的值。40厘米处能够产生 2.50D的调节,那么屈光平衡后做NRA检查,如果眼睛能够完全放松,那么NRA 的值应为+2.50D。所以,在视功能检查中NRA的正常值为+2.50D。 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某位顾客平衡后的屈光度为–2.00D,顾客戴上–2.00D的眼镜检查NRA,如果NRA=+2.50D,说明正常。这个正常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给顾客的配镜处方正确;二是该顾客的调节放松的能力很好。如果NRA=+1.50D呢?说明眼睛不能完全放松,晶状体表面还残留有1.00D的调节,也可以说顾客平衡后的屈光度–2.00D里面有混杂因素----调节存在,导致不能完全放松。顾客经过散瞳之后,调节因素去除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屈光度就应该是–1.00D。验光师检查NRA检查的是眼睛的调节放松能力,可以用这个值去评估给出的屈光度是不是合理,即是不是顾客眼睛在调节完全放松的状态下的屈光度。所以,验光师验光时不仅要让顾客的眼睛视力正常,还要让NRA正常,这样的处方才算合理、正常、妥当。 如果顾客的NRA值低于+2.50D,就要为顾客散瞳(先测眼压排除青光眼、高眼压),儿童、青少年、成年人都要散瞳,去掉调节因素,这是视功能检查的目的。配镜的目的就是戴上平衡后的眼镜达到清晰、舒

核医学ECT检查注意事项及简易流程

核医学检查注意事项及简易流程汇总 1.了解有无怀孕、哺乳及刚做完放射科增强或造影检查,及时告知医师。 2.检查前准备好各种病史检查资料。 3.检查当天去除各种首饰及金属物品(如腰带、钥匙、项链、首饰、硬币、含金属成分的胸罩等),贵重物品请妥善保管。 4.检查前需排空小便,避免尿液污染体表和衣裤。 18F-FDG肿瘤全身显像 1.禁食。检查前禁食4-6小时,避免剧烈运动。 2.测量血糖,要求血糖<8.8 mmol/l最佳,≤11.1mmol/l通常可以接受。 3.注射显像剂前平静休息10~15分钟。 4.肘静脉常规注射18F-FDG,注射显像剂后在安静避光房间平卧休息45~60分钟后检查,尽量避免走动,以免肌肉紧张干扰诊断。 5.当进行脑部位显像时,患者还应进行视听屏蔽。显像前了解患者耐受能力,必要时使用镇静剂。 6.检查一个体位20分钟,一般肿瘤显像需要45分钟,个别患者需要1h后进行延迟显像,特殊情况遵医嘱。 全身骨显像 1.饮食无殊。注射显像剂后2h内病人饮用足够的水,饮水应达到500~1000ml。 2.显像前去除身体上的金属物品以防导致伪影。 3.近期使用钡剂者,病人需将钡剂排出后(约3天)再约检查。 4.显像前病人排空小便。 5. 肘静脉常规注射99m Tc-MDP后3-5h检查,检查共需12min,特殊情 况需要加体位者遵医嘱。

肾动态显像 1. 饮食无殊。病人准备:记录受检者的身高(cm)和体重(kg)。检 查前30~60min饮水300~500ml,显像前排空膀胱。 2.测定满针总计数,中心点位于探头中央,高度30cm。 3.病人取仰卧位,双手抱头,床边注射,肘静脉“弹丸式”注射显像剂99m Tc-DTPA,同时启动采集开关,检查共需25min左右。 4.结束后测定注射器的残留计数。 甲状腺静态显像 1.饮食无殊。妊娠、哺乳期妇女禁查,特殊情况请告知医师。 2. 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碘制剂或用过含碘X线造影剂等可影响甲状 腺对131I的摄取。 3. 肘静脉常规注射99m Tc -Na TcO4后20min检查,检查共需25min左右。 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 1. 检查前2~4小时开始禁食,询问有无糖尿病史。 2. 肘静脉常规注射99m Tc-MIBI后,20-30min时吃脂肪餐(全脂牛奶或蛋糕或肉包),再等待30-45min后开始显像,检查需25min左右。 脑血流灌注显像 1.视听封闭,令受检者闭目带黑色眼罩,用耳塞塞住外耳道口。2.肘静脉常规注射显像剂99m Tc-ECD ,15~30分钟后检查,检查共需20min左右,需要加位时遵医嘱。

医院常规检查注意事项

嘘......快来获取“健康情报”啦...... 当您一向健康的身体发出异常信号,当您长时间服用某种肝、肾损伤的药物,当您有某种慢性疾病的家族史又年过40,此时,您需要来玉田中医院做一个体检,科学的体检数据会在医生为您制定治疗方案和进行健康指导时提供准确的“健康情报”。那么,体检前应该怎么做才能让这些“情报”更准确呢? 嘘......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1、化验血糖。抽血化验前2-3天,饮食不应有太大变化,不要大吃大喝,特别不要喝酒,不要进食过于油腻或者太咸的食物。抽血化验空腹血糖前,不宜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至少禁食8小时以上,最好8点钟前结束晚餐,晚餐后不再吃零食。血糖不稳定,睡前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可按照往常合理加餐。 2、化验血脂。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抽血化验血脂2-3天,应尽量保持原有的饮食习惯,避免大吃大喝,不宜饮酒,抽血前一日不宜可以安排素食。化验血脂要求禁食12-14小时。化验前一晚8点后除了可以喝少量白开水,不能吃任何东西,于次日早8点到10点抽血化验血脂。 3、化验肝功。抽血化验肝功前2-3天,保持原有饮食习惯,不宜吃高脂、高蛋白饮料和食物,24小时内不宜饮酒,以免加重肝脏代谢负担,出现短暂的肝功异常,甚至出现高血脂、高胆固醇的结果。 4、化验肾功。抽血检查肾功能前3天,保持原有饮食习惯,不宜大量进食高蛋白食物,以防影响尿素氮、血肌酐的正常水平。检查尿常规,应注意饮水问题。正常情况下成人每日摄入2500ML(包括饮食中的水分)左右的水,24小时尿量约为1500ML左右。喝水过多,使尿液稀释,尿比重下降,当尿比重低于1.010时,会造成肾功能不好的假象。反之,如果喝水过少,尿液浓缩,不但尿比重增高,尿中的一些细胞(如白细胞、红细胞等)含量会增加,造成肾脏灌注不足和泌尿系感染的假象。 5、大多数生化、免疫、放射免疫化验项目如:电解质、心肌酶谱、肌钙蛋白、淀粉酶、抗链“O”,类风湿因子、肿瘤系列抗原、激素类测定、艾滋病抗体等,原则上要求早晨空腹或进食6小时以上抽血,但在急诊需要时可随时抽血化验。 6、心电图、脑血流图检查。酒精可使血流加速、心跳加快甚至导致心率不齐、心律失常,因此,在检查心电图或脑血流图前24小时应禁酒,以免造成误诊及血管梗塞的假象。 7、超声检查。腹部特别是上腹部的超声检查当日应空腹,目的是避免餐后食物对超声影像结果判断的影响。 8、胃镜及上消化道造影检查。为了清楚地看到消化道的粘膜,胃镜及上消化道造影的检查一般在上午进行,检查前一天晚餐进食少渣、好消化食物,晚上8点以后不进食食物和饮料;如安排下午检查,早餐、中餐均要禁食。 9、大便潜血试验。大便潜血试验主要是通过检查大便有无潜血来诊断胃肠道有无出血。实验前不宜食用各类动物血、动物肝脏、肉类,桂圆、葡萄、红枣等含铁丰富的食物及含铁药物;菠菜、油菜、韭菜等富含叶绿素的蔬菜,以防出现假阳性,造成误诊。 人生本是一场健康与疾病的争斗,玉田中医医院教您怎样准确获取“健康情报”,并为您提供专家级的治疗和指导,陪伴您与健康相守一生,与疾病渐行渐远。 嘘......赶快果断收藏吧。

综合验光仪综合检查全流程分析

综合验光仪综合检查全流程 综合验光仪: 内置辅镜: O:加平光镜片的打开状态; O:不加任何镜片的打开状态; OC:关闭状态; R:视网膜检影片,67CM处不需要换算; PH:针孔镜片,查看矫正是否正确,??? P135(P):右眼135°偏振片;检查是功能时配合左眼偏振片一起使用; P45(P):左眼45°偏振片; RL:右眼用红色片;配合左眼绿色片使用; GL:左眼用绿色片; +/-0.50:交叉圆柱镜; RMH:右眼用水平红色马氏杆; RMV:右眼用垂直红色马氏杆; WMH:左眼用水平白色马氏杆;测试旋转隐斜时使用,一般不用; WMV:左眼用垂直白色马氏杆; 6△U:右眼用,基底向上的6个棱镜度; 10△I:左眼用,基底向内的10个棱镜度; 调整部件: 调整垂直平衡手轮至水平中心;

所有手轮归零;散光轴位为90°;调整高度; 调整瞳距; 打开集合掣; 调整额托手轮至镜眼距为12MM;

屈光检查流程: 1.第一步永远都要检查裸眼视力; 2.如戴镜则需要检查佩戴原镜视力; 3.用焦度计检查原镜焦度; 4.用电脑验光仪或检影检查患者客观度数; 5.将客观检查结果置入综合验光仪(电脑验光仪或检影结果),检查客观验光后视力; (此时置入检查结果时,应先置入球镜,再置入柱镜轴位,最后入职柱镜度数); 6.雾视:关闭左眼(将左眼内置辅镜调整到OC的位置上),右眼为打开状态,按置 入客观结果后的视力而决定雾视度数,适量加入,下拨屈光手轮,使其单眼视力逐渐降至0.2模糊可分辨,0.3不可分辨,使眼镜的调节逐渐放松,(雾视也许酌情处理,如出现0.3可分辨,可下拨屈光手轮后,0.3不可分辨,而0.2也不可分辨的情况,按小弟的想法,则不去掉此时的雾视量,目的是为了不影响雾视的连续性); 7.先做右眼雾视后位左眼雾视,操作流程两眼相同; 8.雾视最后一步,进行双眼雾视,将双眼内置辅镜调至O状态上,使双眼视力能达到 0.3模糊可分辨,0.4不可分辨,注视0.3单行视标3-10分钟,此时时间可酌情处 理,在此时间内需与患者沟通,避免患者出现反感,如患者又说0.3视标清晰了,此时应酌情再下拨屈光手轮增加雾视度数,直至患者说0.3模糊可分辨为止,雾视过程结束; 9.雾视后,将左眼关闭(内置辅镜在OC状态上),检查右眼,如有散光,则去掉散 光,此时的散光为客观检查后的散光度数,可记录下来作为参考,上拨屈光手轮,直至远视力为0.6左右即可,酌情处理;

视功能检查方法

视功能检查方法 1、打开双侧视孔,置入双眼平衡后的屈光度数,调整使得右侧为红色滤光内置辅镜,左侧为绿色滤光内置辅镜,投放Worth四点灯视标,嘱患者注视视标。 2、能看到四个光点,表明有正常的融像能力。 3、能看到两个红点,看不到十字绿色视标,而下方的圆形视标偏红:表明左眼信息被抑制。 4、能看到三个绿点,看不到上方的菱形红色视标,而下方的圆形视标偏绿:表明病人仅接收来自左眼的视觉信息而右眼的视觉信息被抑制。 5、能同时看到五个点,两个红点,三个绿点或下方的圆形视标呈横置的椭圆形,表明有复视,为双眼融合机能障碍的表现。询问患者光点的相对位置,若两个红点在绿点的右侧,为同侧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内隐斜。反之,为交叉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外隐斜。 6、两个红点,三个绿点交替看到:表示有交替性抑制存在,患者无融像能力。 立体视检查 检查方法 1、打开双侧视孔,置入双眼平衡后的屈光度数,投放立体式视标,嘱患者注视视标中融合点,此时患者看到上下方视标为距离相等的双竖线。 2、调整内置辅镜使得双侧均为偏振光片,嘱患者再次注视视标。 3、能看到上下方视标均为单竖线,表明有正常的融像能力,有立体视。 4、能看到上方视标为双竖线,下方视标为单竖线,为同测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内隐斜:能看到上方视标为单竖线,下方视标为双竖线,为交叉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外隐斜。 5、能看到上下方视标均为双竖线,表明有复视,患者无融像能力,无立体视,当出现这种现象时,要询问患者上下方视标的相对位置。若上方两竖线距离较下方两竖线距离远,为同侧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内隐斜,反之,为交叉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外隐斜。 远距离水平隐斜 检查方法 1、被检测者屈光不正完全矫正,远用瞳距 2、让患者轻闭双眼,将旋转菱镜转到视孔前,右眼放置6△BU(分离镜),左眼放置10△BI(测量镜) 3、视标为单眼最佳视力上一行的单个远视标 4、让患者睁开双眼,问其是否看到两个视标,一个在右下,一个在左上。 5、让患者注视右下方的视标,用余光注视左上方的视标。 6、逐渐减小左眼的菱镜度,直至患者报告上下两个视标垂直向对齐,记录此时左眼前菱镜的底向的度数。 7、继续以同样方向转动菱镜直至患者又见到两个视标,一个在右上,一个在左下。 8、然后以反方向转动菱镜直至两个视标再次对齐,记录此时的菱镜底向的度数。 9、两次的平均值为测量结果,水平斜视度。在检查过程中应该不断遮盖去遮盖,以打破融合,检查结果更准确。 近距离水平隐斜

血常规检查的注意事项!

血常规检查的注意事项! 发表时间:2019-08-16T10:23:09.737Z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3期作者:卫蓉[导读] 血常规检查主要是通过对血液当中所有细胞的数值、分类和比值进行查看。通过检查血常规,可以判断出各种潜在疾病。例如白细胞数目异常,人体的抵抗力会减弱,血小板数目异常,就会有血流不止的风险,或者会出现贫血或者肿瘤性疾病。(剑阁县元山镇中心卫生院四川广元 628000)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35-02 血常规检查主要是通过对血液当中所有细胞的数值、分类和比值进行查看。通过检查血常规,可以判断出各种潜在疾病。例如白细胞数目异常,人体的抵抗力会减弱,血小板数目异常,就会有血流不止的风险,或者会出现贫血或者肿瘤性疾病。 血常规检查是一种最基本的血液检验。人的血液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液体,一部分是有形细胞。血液中的细胞分为三种,功能各不相同,一种是红细胞,一种是白细胞,一种是血小板。血常规的检查主要是对血液中的细胞情况进行检查,医生一般通过观察血液中细胞的数量和分布状态,来判断是否有相关疾病。 1 血常规检查时需要注意什么? 1.1 一般在需要做血常规检查时,检查前两天开始就要避免剧烈运动,例如骑自行车、跑步、爬楼梯等。人在进行剧烈运动后进行检查,会影响许多项目的检查结果。当人有体力活动时,丙氨酸氨基转肽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以及肌酸激酶都会升高到一倍以上,甚至休息一小时后,仍然高于正常值30%。慢跑后,血液中的肌酐会上升45%,血尿素氮增高31%。所以体检前两天不要过量运动,保持常态。 1.2 通常需要空腹抽血的化验都属于生化检验项目,空腹指的是清晨未进食,距离前一餐的视觉要在12小时-14小时以上,人体餐后12小时-14小时后,肠胃的消化吸收基本已经结束,所以,血液中的各种生化成分是恒定的,例如肝功、糖、蛋白质、无机离子等。这个时候抽血检测,检验出来的数值可以真实反映机体的变化,有助于医生对人身体状况的诊断。 1.3 抽血前一天不能吃太油腻以及高蛋白的食物,也不能饮酒,酒精中的成分会影响血液检查的结果。 1.4 抽血当天,要穿衣袖容易卷起或者容易脱掉的衣服,不能穿袖口过小过紧的衣服,这样不仅容易引起手臂肿胀,在采血时,也不利于医生操作。 1.5 抽血当天要保持心情放松,不要过分紧张,太紧张会导致血管收缩,采血就会相对困难一些,需要注意的是,采血完毕后,对针孔处要进行局部按压止血,不要用手揉,以免出现皮下血肿。 1.6 需要做不同的化验项目时,要向医生讲清楚,医生才能在采血时区别对待。例如做血糖检查时,如果是餐后血糖,必须是饭后进行检查,若是餐前血糖,在检查前,一定不能吃饭。在检查血脂时,尽量不要吃油脂含量高的食物。检查胆固醇时,不要吃鸡蛋等。 1.7 注意药物对检查的影响。在服药期间做检查,可能对检查结果产生影响。药物在人的体内会干扰检验测定的化学反应,同时也会改变一些体内物质的代谢。比如,维生素C会让AST、尿酸等的检测结果偏高,又使乳酸脱氢酶等的测定结果偏低。另外,如果吃口服避孕药或者雌激素类药物,会让甘油三酯升高。尤其是需要做酶学检查厚着激素检查时,必须停药后再检查,这样检查结果会更准确。许多人会忽略药物对检查的影响,因此要注意配合医生,按照医生叮嘱做检查。 2 怎么看血常规的检查结果? 一般血常规检查的化验单上如果出现异常数值,都会用箭头标注出来。箭头向下,表示该数值比正常值低。那么,血常规检查的结果怎么看呢? 2.1 血红蛋白。通过血红蛋白数值可以看出有无贫血。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正常值在120-160g/L,成年女性血红蛋白的正常值在110-150g/L。因此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如果检查出来的血红蛋白数值低于正常值的最低值,就表示有贫血。数值大于90属于轻度贫血,在60-90间属于中度贫血,如果在30-60间为重度贫血,小于30的就是很严重的贫血了。 2.2 白细胞。白细胞属于一大类细胞,它有抵抗外来物质侵害的作用,可以消灭细菌、寄生虫等感染微生物,还可以清除人体坏死组织,消灭体内的衰老细胞,是人体免疫卫士。正常情况下,白细胞数值是(4.0-10.0)×109/L,白细胞的数值如果增加,身体会出现应激反应,常表现为细菌感染和创伤等。白细胞数值下降时,常表现为病毒感染,放疗化疗的影响以及骨髓造血异常也会造成白细胞数值降低。 2.3 血小板。血小板的正常数值是100~300×10^9/L,血小板参与人体的止血和凝血。血小板的数目是恒定的,一般性感染不会影响到血小板的数值。血小板的数量如果下降,人的凝血时间就会延长,遇到外伤时,容易出血,刷牙时也会出血,而且血流不容易止住。血小板减少常见的原因有障碍性贫血、放疗及化疗所致,白血病等。血小板增多时,常表示出现了骨髓增生性疾病,比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如果是轻度的血小板增多,不会有什么明显症状,如果血小板明显增加,很可能导致血栓或出血,需要尽早治疗。 血常规检查是医院中最基本的一项检查项目。人在生病时,血液细胞往往会发生改变,所以,血常规检查通过对这些血液中的细胞数值和分布状态进行观察,能够初步判断出疾病情况。医生通过对血液中的异常反应进行仔细分析,能够找出病人的症结,以便准确把握病情,对症治疗。通过上文讲述,我们清楚了血常规的检查内容以及在进行血常规检查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希望今后大家在做相关检查时,可以依据了解到的基本常识配合医生检查,保证检查过程的顺利和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脑脊液常规检查及注意事项概要

脑脊液常规检查及注意事项 王永春,毕经丽(山东省潍坊市脑科医院检验科261021 【关键词】脑脊液; 蛋白定性; 细胞计数 DOI:lO.3969/j.issn.1672—9455.2010.21.080 中圈分类号:R446.14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2—9455(201021—2428-02 脑脊液常规检查包括一般性状检查、蛋白定性、细胞计数、细胞分类、蛋白质定量、葡萄糖定量测定、氯化物定量测定、微生物学检查、细胞学检查等[1]。脑脊液常规检查是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治疗、病情衍变等方面不可缺少的监测项目, 且其采集方法有一定困难,操作繁琐,易受主观因素影响。做好脑脊液检壹的质量控制,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可靠性、精密度具有重要意义,现总结如下。 1标本收集和处理 用带盖无菌管收集3管脑脊液,第1管做细菌培养,第2管做化学检查和免疫学检查,第3管做一般性状检查和细胞学检查。标本采集后要立即送检,一般不超过 1h。放置过久,性质发生改变,影响检验结果。 2一般性状检查 2.1标本为血性常由于穿刺损伤(新鲜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陈旧性出血引起,二者鉴别结果见表1。 表1穿刺损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鉴别 2.2蛛网膜下腔的陈旧性出血红细胞破坏、溶解,出血4~ 8h即出现红色。蛛网膜下腔梗阻由于脑脊液长期滞留,当蛋白含量超过去1.5g/L时,颜色变黄,其黄色程度与蛋白含量成正比。当蛋白含量达到30~50g/L时,脑脊液可自凝而呈黄色胶冻状。脑脊液胆红素浓度超过8.5/tmol/L时即可被黄染。

2.3穿刺出血脑脊液中有红细胞,可引起微浊。白细胞数如超过300×106/1,可 变为浑浊。 3细胞计数、分类 3.1因穿刺损伤血管引起血性脑脊液,白细胞计数结果必须校正。其校正方 法:(1可以以红细胞和自细胞之比(700:1的关系估计自细胞;(2通过外周血红细胞及自细胞和脑脊液中红细胞数计算出从血液中带人脑脊液中的白细胞数。 3.2细胞计数应注意新型隐球菌与白细胞、红细胞区别,新型隐球菌不溶于乙酸,加优质墨汁后可见不着色荚膜。白细胞也不溶于乙酸,加酸后白细胞核和胞质更加明显-红细胞加乙酸溶解。 3.3白细胞计数试管或吸管中的冰乙酸要尽量去尽,否则结果偏低。 3.4若标本陈旧。细胞变形时,白细胞直接分类法误差太大, 推荐用涂片染色分类计数法,收集细胞时离心速度不能太快, 否则细胞形态受影响,涂片固定时间不能太长,更不能高温固定,以免细胞皱缩。 3.5利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脑脊液细胞敦时,因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的对象主要是全血,其最适测定范围是全血细胞数量的范围,脑脊液中细胞数量一般会少于血液,因此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具备了对微量标本测定的全自动m细胞分析仪,具有测定全血的功能,极大地拓宽了线性范围,利用此功能对脑脊液进行测定后除以其稀释倍数,从而得到脑脊液细胞计数及分类较准确的结果。 4细胞学检查 4.1脑脊液细胞学发现瘤细胞通常有确诊价值,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原发肿瘤较少,80%左右为脑和脑膜的白血病浸润或其他癌、瘤转移口]。自血病细胞和其他肿瘤细胞表现为细胞总数增多,胞体形态与大小不一,胞核增大,核仁大而增多,核浆比例失调,细胞分裂像增多等。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可为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疗效评估和复发预报等提供可靠的形态学依据。

常用检查(检验)项目目的及注意事项

常用检查(检验)项目目的及注意事项 1、尿常规: 目的:检查尿液的色泽、透明度、比重、蛋白、糖定性、细胞和管型、酮体等,以了解病情,协助诊断、治疗。 留取方法及注意事项:--留取晨起第一次小便约8ml于清洁容器内送检,晨起时尿液量及成分的含量较稳定,未受食物影响,PH值低,有利于尿中有形成分的保持。切勿将月经血混入尿中。 2、24小时尿标本留取: 目的:检查尿中的钠、钾、氯、肌肝、肌酸、尿糖定性、尿蛋白定性等。 方法及注意事项:一备带盖的容器,嘱患者于晨07:O0留取24小时尿液,于次晨07:00排空最后一次尿后送验,容器置于阴凉处,一般在第一次尿液倒入后加入10ml甲醛溶液,起防腐作用,使尿液化学成份不变。 3、尿培养: 目的:取未被污染的尿标本作尿标本培养、药敏,以明确诊断,指导用药。 方法及注意事项:--留标本前应清洁会阴,必要时按导尿术对会阴进行消毒,嘱患者自行排尿,弃去前段,取无菌试管接取中段尿液,加塞后送验。 4、大便常规: 目的:检查粪便的颜色、性状、有无脓血、寄生虫等。 方法及注意事项:以清沾容器采取少许粪便、及时送验。 5、大便隐血试验: 目的:检查粪便中肉眼不能看到的血液,以明确有无消化道出血。 方法及注意事:患者在检查前三天禁食肉类、动物肝脏、动物血制品、绿叶蔬菜等食物及含铁的药物,以免出现假阳性。 6、血标本采集: 目的:根据不同的检验目的,采取适量血液送验,根据检验结果作出相应的诊断及治疗。 方法:选择合适的静脉,于穿刺上方约6cm处系紧止血带,用络合碘消毒皮肤2遍后,嘱患者握紧拳头,抽取所需的血液量,嘱患者松拳,以干棉签按压针眼迅速拔出针头,嘱患者按压针眼十分钟,以免造成皮下淤血。 注意事项:

肺功能各项检查操作流程及意义

肺功能检查操作流程 1.准备好仪器、定标。 2.让病人接上咬口先平静呼吸,几个呼吸周期后指导病人将气缓慢吐出来吐到不能再吐为止。 3.让病人用力、快速吸饱气到肺总量位而不能停顿! 4.马上开始以最大能力、最快速度用力呼气! 5.最后深吸一口气或回到平静呼吸。 6.让病人离开咬口并计算检查结果。 ㈡适应症 ㈢禁忌症:最大通气量是一项激烈的呼吸运动,体弱、严重心肺疾病患者及咯血患者均不宜作此项检测。 ㈣用力呼气肺功能主要指标及其意义 1.用力肺活量(FVC) 正常人的FVC与VC基本相等。哮喘患者VC可能正常,但FVC可下降,因而出现FVC 80 %,哮喘患者FEV1/FVC与FEV1%pred常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表明气道阻塞的程度,而在缓解期上述指标可以正常。 3.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MEF、FEF25~75%) 及用力呼气中、末段流速 (FEF50%;FEF75%) 这两项指标均用来反映小气道通畅程度,哮喘患者,尤其是发作期这两项指标常显著降低。 4.流速-容量曲线: 哮喘发作时F-V曲线特点是降支凹向横轴,相应的流速参数,如:PEF、V50、V25显著低于正常值。哮喘发作期大小气道均受累,而进入缓解期小气道功能异常仍旧存在。 ㈤用力呼气肺功能临床意义 1.阻塞性通气障碍见于:支气管哮喘、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COPD、 肺癌等 2.限制型通气障碍见于: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疾病、肺切除术后、气胸等 3.混合性通气障碍见于:肺气肿、肺结核、肺癌等 ㈥用力肺功能检查的并发症 1.腹部肌肉的抽搐 2.昏厥 3.癫痫发作

视功能检查流程

视功能检查的流程与注意事项 一、视功能检查流程: 二、视功能检查的控制要点: (一)远距离部分的检查: 1.同时视、融像功能检查:(配合Worth四点视标) R=红片,L=绿片。双眼应能同时看到全部四点视标为正常,(R应看到

垂直向上棱形和下方圆形视标,L应看到水平向两绿色十字视标。)若只能看到两点或三点为单眼抑制,若能看到五点为复视。 2.立体视功能检查:(配合二、四立体视视标) R=135偏光,L=45偏光。二视标R应看到上右下左两竖线和中间的圆点,L应看到下右上左两竖线和中间的圆点,双眼应看到点线分割的单竖线,并根据竖线上凹下凸延缓做出判断。(上凹线条延迟,疑共同性内斜视;下凸线条延迟,疑共同性外斜视。)四视标应依次按上、右、下、左线条与中央点相比,根据凸起情况作定量分析。若上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1,;若右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2,;若下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5,;若左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10,。(一般情况下,瞳距越大,立体视锐越小,所获得立体视范围越大。) 3.影像不等功能检查:(配合水平、垂直对齐试验视标) R=135偏光,L=45偏光。R应看到上、右半框和中央圆点,L应看到下、左半框和中央圆点。双眼观察水平、垂直对齐视标是否有框差。(对齐视标每相差一框,影像不等超7%,反复几次都差一框即为影像不等。)4.眼位检查: 4.1弥散圆(十字环形)视标: R=红片,L=绿片。观察弥散圆(十字)视标分离情况,可用相反方向棱镜量值直至视标回归原位。(其中,十字环形视标可参考量值:十字位移在内圈内约为1△,位移至内圈约为2△,位移至外圈约为3△。) 4.2马氏杆及点光源视标: R=水平马氏杆,L=“0”。双眼应看到点与竖线的分离情况。点线重合眼正位,竖线在点的右方(内隐斜);竖线在点的左方(外隐斜)。

双眼视功能检查的作用内容及其方法

双眼视功能检查的作用、内容及方法 一、BCC检查 调节反应,调节滞后和调节超前的测量方法,正常值为 +0.25~+0.75D。 1. 综合验光仪内置入被检者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将FCC视标置于近视标杆40㎝处,将两眼辅助镜片的±0.50转至90o位置(其负散轴位于90o),不需要额外增加照明,让被检者双眼睁开,注视40㎝处的FCC视标。 2. 被检者报告水平线较清晰,说明被检者为调节滞后,在双眼前同时增加正球镜至横竖线条同样清晰,所增加的正球镜即为其调节滞后量。 3. 被检者报告垂直线清晰,说明被检者为调节超前,在双眼前同时增加负球镜至横竖线条同样清晰,所增加的负球镜即为其调节超前量。 4. 若被检者报告水平线和垂直线同样清晰,说明被检者的调节反应量为零。 二、NRA检查 负相对调节,即在集合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双眼所能减少调节的能力,正常值为+2.25~+2.50D。 1. 被检者舒适地坐在综合验光仪后,置于其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良好照明。

2. 让被检者双眼同时注视40㎝近用视力表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视标。 3. 在双眼前同时增加正球镜,直至被检者报告视标开始变模糊,退回前一片。记录增加的正球镜度数,即为其负相对调节(NRA)。 4. 检测值正常说明无调节参与,测得的度数是真实度数;检测值偏低说明有调节参与,即假性近视,需要散瞳处理;检测值偏高说明负镜过矫或正镜欠矫。 三、PRA检查 正相对调节,即在集合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双眼所能增加调节的能力,正常值>-2.50D。 1. 被检者舒适地坐在综合验光仪后,置于其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良好照明。 2. 让被检者双眼同时注视40㎝近用视力表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视标。 3. 在双眼前同时增加负球镜,直至被检者报告视标持续模糊。记录增加的负球镜度数,即为其正相对调节(PRA)。 4. 检测值若低于验光测得近视增长的度数,被检者无法接受新眼镜,可通过调节训练; 5. PRA低加上外隐斜,看近必须要戴镜。 四、调节灵活度检查 调节灵活度是采用±2.00D翻转拍(Flipper拍)进行检查,

血常规检查注意事项

血常规检查注意事项 血常规检查:血液采集前,应避免跑步、骑自行车、爬楼梯等剧烈的运动,要求患者休息15 min后进行采血,冬季保持血液循环通畅,化疗患者要求在化疗前采集标本,以保证检测结果准确,采血不能与静脉输液同侧臂,以免造成结果不准确。 2)做生化检验时必须采空腹血。一般来说,需要抽空腹血的化验,大部分是做生化检验的项目。如肝功、糖、蛋白质、脂类与各种无机离子(钾、钠、钙、磷等)。空腹血是指清晨未进餐前,距前一餐约12—14小时所抽取的静脉血。由于餐后12—14小时胃肠的消化与吸收活动已基本完毕,因而血液中的各种生化成分比较恒定。此时测得的各种数值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出机体的生化变化,进而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3)抽血当天,不要穿袖口过小、过紧的衣服,以避免在抽血时衣袖卷不上来或抽血后衣袖过紧,引起手臂血管血肿。 4)不同的化验项目要问清医生,区别对待。如血糖检查,餐后血糖,一定要吃饭后再做检查;餐前血糖,早上检查前一定不能吃饭;血脂检查之前,最好不要吃含油脂过高的食物,如排骨汤等;查胆固醇前,少吃或不吃鸡蛋。 (5)避免剧烈运动。运动锻炼和剧烈的体力活动影响许多项目的检验结果。如常用的丙氨酸氨基转肽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在体力活动增加后就会升高,可达一倍以上,甚至休息一小时后仍可偏高30%。慢跑后血中肌酐(Cr)可增高45%,血尿素氮(BUN)可增高31%。因此要求在体检前2天起要保持常态活动量,不要在剧烈活动后采血样 6)重视药物的影响。药物在体内不仅可以干扰检验测定过程中的化学反应,还可以改变某些物质在体内的代谢。如维生素C可以使AST、胆红质(Bil)、Cr、尿酸(UA)等检测结果偏高;使乳酸脱氢酶(LDH)、甘油三脂(TC)等测定结果偏低。再如口服避孕药或雌激素类药可使甘油三脂升高等。特别是进行酶学检查、激素测定等,应以停药后进行为佳。药物影响易忽视,个人应注意主动配合医生,这样有助于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视功能检查NRAPRABCC的结果分析

视功能检查:NRA PRA BCC的结果分析 负/正相对调节NRA/PRA正常值: NRA(负相对调节)的正常值是:+1.75至+2.25 为什么是这样一个正常值呢这是由我们检查时采用的工作距离决定的。一般我们做NRA/PRA检查是在 40cm处进行,也就是说此处的调节刺激是2.5D。所以,我们做NRA负相对调节时,调节最多放松到2.5D时就不能再放松了(放松到零了),此时如果再加正镜就会导致视物模糊了(相当于长生雾视了)。如果做NRA时正镜加到2.5D以后说明初始的验光结果已经错误了(过矫正了)。因而,NRA负相对调节是不会大于+2.5D的。 如果NRA负相对调节过小,说明调节不能放松,有可能存在调节痉挛、调节过度、假性近视的情况,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验光容易近视过矫正! PRA(正相对调节)的正常值是:-1.75至-3.00。 其实RRA反应的是调节的储备力量,越大越好。 PRA小说明调节不足,调节不持久或不能产生有效调节,这样青少年儿童容易近视加快;而成人则容易引起视觉疲劳了。 调节滞后/调节超前(BCC)正常值:+0.25~+0.75D(非老视眼);+0.50D(平均)。 调节反应(BCC)测量误差分析 很多验光师都说怎么日常检查的调节反应总是负值,而且以-0.25D为多,即调节超前,但按教科书上描述,多数正常人是调节滞后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通过对学员的操作细节的观察,我发现这样的测量误差主要是由于做调节反应检查时,没有在全矫正的基础上进行造成的: 我们验光时,先要按MPMVA(最正之最佳视力)原则进行主观验光,即能矫正到1.2时就要矫正到1.2,能矫正到1.5时就矫正到1.5以此类推,这样检查 的结果才是真实的屈光状况,我们称为验光处方。而涉及到配镜时,根据具体的顾客情况、眼位特征、用眼需求等的不同需要在这个全矫正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我们称为配镜处方。多数情况下,近视眼配镜都会欠矫正一些以避免看近时调节过度,所以多数验光师会矫正到1.0或0.8。这对于配镜是完全正确的,但如果在欠矫正的基础上做视功能检查时则会有问题。调节、集合是联动的,欠矫正时,调节减少了,调节性集合也会相应减少而造成调节、集合的测量的误差。 比如做调节反应(BCC)时,40cm处会诱发2.5D的调节,当欠矫正-0.5D时,仅诱发2D的调节,此时,按BCC的测量方法,需先补足这欠矫正的-0.5D补足后才反应真实的值,这样就会多出-0.5D的测量误差来。所以,当我们调节反应的正常值是+0.25D时,欠矫正-0.5D时的“正常值”就会变为“-0.25D”了。 再比如:做隐斜检查时,欠矫正导致调节减少,调节性集合也相应减少,会造成隐斜检查结果偏向“外”;做调节幅度测量时,如果欠矫正,造成结果偏小等等。 同理,过矫正也会造成测量误差,多数情况会与上述情况相反。但也会因为过矫正时,造成调节的负担和调节不稳定而造成与上述欠矫正相同的情况。 散光不矫正或欠矫正时,由于看远看近都不能形成清晰的像,在做非常敏感的视功能检查时也会出现测量不准确。有时50度的散光未矫正都会造成测量的误差! 很多验光师考虑的是:反正根据前面检查的情况,顾客配镜也不用足矫正,主观验光时(偷懒)刻意不矫足,在此基础上进行下面的视功能检查,结果当然是乱七八糟了。。。 所以,不仅调节反应的检查,视功能检查都要在正确的全矫正基础上进行才能有准确的结果。

双眼视功能 检查

双眼视功能检查 双眼视功能检查 双眼视觉功能有多种检查方法,各种检查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一种好的检查方法应该能够反映病人在自然就寝上的双眼视觉。但是,各种检查方法对双眼视觉都有不同程度的分离作用,所以检查结果并不能真实地全面反映病人的状况。根据各种检查方法分离作用的大小由小到大依次是:Bagolini 线状镜、偏振光四点试验、同视机、Worth四点试验,负后像和正后像。 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方有以下几种: 1.同视机1901年Worth根据其简单和复杂程度将双眼视功能完整的视觉过程分为三级,一直被临床工作者广泛采用。即双眼同时视、融合力和立体视。同视机能够检查单眼抑制、异常视网膜对应和三级双眼视功能。详细检查方法请看第五章。 2.Worth四点试验四点试验能够检查单眼抑制、复视和双眼融合功能。 检查方法如下:病人戴红绿眼镜,观察33cm或6m处的四点灯,四点灯一个红色,两个绿色一个白色。眼镜和四点灯的红录颜色互补,即戴红色眼镜的眼睛看不见绿灯,只能看见红灯或把白灯看成红灯;载绿色眼镜的眼睛看不见红灯,只能看见绿灯或者把白灯看成绿灯。 如果病人看见四个灯产明病人有双眼视。他们可能双眼视觉正常,也可能存在异常视网膜对应,患小角度内斜视。 如果病人只看见两个红灯,说明戴绿眼镜的眼存在抑制。 如果病人只看见三个绿灯,说明戴红色镜片的眼抑制。 如果病人看见5个灯,可能患内斜视或外斜视,存在复视(如下图:)

若检查距离是6m,四个灯对应的是中心凹部位,而33cm时,对应的是周边视网膜。当病人在33cm检查时可能存在双眼视,而检查距离变为6m时,病人可能存在单眼抑制。所以做Worth四点试验时,必须检查远近两个距离上的双眼视功能。 3.4△三棱镜试验如果病人微小斜视或是斜视矫正术后仍然存在中心凹抑制,这类中心凹暗点很难发现,为了估计病人双眼视觉的质量可以选用这种检查方法。 病人注视正前方的一个点光源,把底向外的4△三棱镜放到一只眼前,观察另一只眼有没有双向运动。若受检查者没有斜视,无论把三棱镜放到哪一只眼前,对侧眼可能出现双向运动,即对侧眼先外转,再以同样幅度内转。这说明两只眼在双眼状态下都没有中心凹抑制。 4△三棱镜试验的原理是这样的,当病人注视正前方点光源时,把底向外的三棱镜突然放在一只眼前,比如放在右眼前,物像立即移向颞测视网膜,右眼为恢复中心注视则发生反射性的内转,根据Hering法则,左眼同时发生共轭运动即外转,运动幅度等检查时用的三棱镜的度数,这时候左眼底物像中心凹移向颞侧非中心凹部位,这时会出现复视,为清除复视,左眼又会发生一个慢的内转动作,即融像运动(单眼运动)。这样,左眼连续出现两个运动,外转后又内转,即右眼加4△三棱镜,左眼出现一个双向运动。 如果右眼中心凹存在抑制性暗点,半径比4大△,放置三棱镜以后,物像向颞侧移位,但是物像仍然落到抑制区内,右眼则不发生内转,左眼也没有双向运动。如果左眼中心凹存在抑制性暗点,右放置三棱镜以后,可能产生两只眼同时左转。

视功能检查的流程与注意事项

视功能检查的流程与注意事项 二、视功能检查: (一)远距离部分的检查: 1.同时视、融像功能检查:(配合 Worth 四点视标) R=红片,L=绿片。双眼应能同时看到全部四点视标为正常,(R 应看到垂直向上棱形和下方圆形视标,L应看到水平向两绿色十字视标。)若只能看到两点或三点为单眼抑制,若能看到五点为复视。 2.立体视功能检查:(配合二、四立体视视标)R=135 偏光,L=45 偏光。二视标R 应看到上右下左两竖线和中间的圆点,L应看到下右上左两竖线和中间的圆点,双眼应看到点线分割的单竖线,并根据竖线上凹下凸延缓做出判断。(上凹线条延迟,疑共同性内斜视;下凸线条延迟,疑共同性外斜视。)四视标应依次按上、右、下、左线条与中央点相比,根据凸起情况作定量分析。

若上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1, 若右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2, 若下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5,若 左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10, (一般情况下,瞳距越大,立体视锐越小,所获得立体视范围越 大。) 3.影像不等功能检查:(配合水平、垂直对齐试验视标) R=135 偏光,L=45 偏光。R 应看到上、右半框和中央圆点,L 应看到下、左半框和中央圆点。双眼观察水平、垂直对齐视标是否有框差。(对齐视标每相差一框,影像不等超7%,反复几次都差一框即为影像不等。) 4.眼位检查: 4.1 弥散圆(十字环形)视标:R=红片,L=绿片。观察弥散圆(十字)视标分离情况,可用相反方向棱镜量值直至视标回归原位。(其中,十字环形视标可参考量值: 十字位移在内圈内约为1△,位移至内圈约为2△,位移至外圈约为3△。) 4.2 马氏杆及点光源视标:R=水平马氏杆,L=“0”。双 眼应看到点与竖线的分离情况。点线重合眼正位;竖线在点 的右方(内隐斜);竖线在点的左方(外隐斜)。 R=垂直马氏杆,L=“0”。双眼应看到点与横线的分离情 况。横线在点的上方(下隐斜);横线在点的下方(上隐 斜)。同理,可用相反方向棱镜量值直至点线重合。 提示:马氏杆操作过程中,若有融合倾向,注意先将右眼遮盖3-5s。 4.3 偏光十字视标: R=135 偏光,L=45 偏光。R 应见十字竖线,L 应见十字横线。双眼观察十字短线位移情况,同理,可用相反方向棱镜量值直至十字回归正位。 4.4 远/近眼位的检查: 水平眼位的检查:在双眼平衡全矫基础上,远用远瞳,近用近瞳。取被检眼最佳视力上一行单一视标,R=12△(BI)测量棱镜,L=6△ (BU)分离棱镜,尔后右眼逐渐减少(BI)回转,并嘱注视下方视标,记录视标垂直对齐时所调正的棱镜量值,即远/近水平方向斜位量。(注意近用眼位测量棱镜应大于12△ ,一般15△为宜。)垂直眼位的检查:同上方法,仅R=12/15△ (BI)为分离棱镜,L=6△(BU)为测量棱镜,尔后左眼逐渐减少(BU)回转,记录视标水平对齐时所调整的棱镜量值,即远/近垂直方向斜位量。提示:该方法设置棱镜时,一定注意双眼遮闭。 附注:也可用马氏杆配合5米(远用)、0.4米(近用)点光源分别检查远/近斜 位。附正常参考值:(远距)正位~2△(BI)(近距)正位~6△(BO) 5.固视差异检查:(配合固视差异视标) R=135 偏光,L=45 偏光。R 应见上、右短线和中间圆点,L 应见下、左短线和中间圆点。双眼观察十字短线是否产生位移。(R正固视差十字上短线右移,R负 固视差十字上短线左移;R上固视差十字右短线下移;R下固视差十字右短线上移。)若十字短线亮度暗淡,疑视网膜周边抑制。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