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解说词】大型电视纪录片《水问》

【解说词】大型电视纪录片《水问》

【解说词】大型电视纪录片《水问》
【解说词】大型电视纪录片《水问》

《水问》:一问,危机何时到来?

在我们已知的宇宙里,尽管我们依然在遐想,依然在探索,但我们还是没能发现,哪颗星球上有生命的迹象,甚至在月球……但是,我们终于明白,在我们居住的星球上,之所以有你有我,是因为这里有空气和水,2007年8月15日,我们潜入滇池……

当我们潜入蓝藻丛生的滇池底部,我们要去寻找消失已久的栲栳鱼,要在湖底的淤泥中寻找到究竟什么污染了我们的湖水?当我们在海河岸边一次又一次见证了打井队寻找水源的失败经历时,我们想知道那些地下几百米的水究竟到哪里去了?

如果世界人均水资源是一满杯水的话,中国的人均水资源不过仅仅是一个杯底;而且由于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在华北等人口聚集的地区,我们的人均水资源量甚至低于以色列、中东等地区;更何况到2020年中国的人口将接近15亿、我们的工业化、城市化正以世界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

危机不是即将到来,而是已经从四面八方悄悄开始。

二问:饮水能否安全?

△在21世纪,所有的中国人都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身边的水变得越来越糟,美丽的太湖水突然成了无锡人心中的痛。蓝藻,一种已经有了上万年生命的微生物威胁人类的生命和安全。

洗澡身上发臭。

使无锡人感受到没有干净的饮用水,生活是怎样一种糟糕的景象。

并不仅仅是无锡人面临饮用水安全问题,仅从2001年到2004,中国范围内各种饮水危机就发生3998起,几乎每两天就发生一起。全国范围内有1/3的河流和湖泊被污染,几乎有一半以上的城市面临饮用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19世纪初,整个伦敦曾笼罩在恐怖的气氛之中。起始于印度的一次流行霍乱,远远地传播到了伦敦,导致了那里的7000人死亡。霍乱是一种能引起突发性严重腹泻的疾病,病人会因大量失水而很快死亡。后来人们研究发现,霍乱起源于严重污染的饮用水。自那时开始,英国开始修建下水道系统和自来水系统,直到今天,这一系统仍然在不断的完善之中。

△广西巴马县是全世界人均寿命最长的地区,平均每10万人里就有7位百岁老人,据联合国教科文调查,长寿的秘密在于他们饮用的山泉水。专家们指出,巴马的山泉不仅仅清澈洁净,而且有利于身体健康。

其实,今天的巴马人也同样面临着饮水安全问题。

“我们巴马瑶族自治县目前农村人畜饮水安全解困情况可以说是比较恶劣的。到目前为止,全县24万人口还有8万多人口没有解决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

洗衣粉、农药、化肥,这些现代工业文明的成果,已经是中国农村地区饮用水威胁的主要来源。

由于缺少去除污染物的净水装臵和封闭的供水系统,这些工业产品中的磷、氮、硫化物直接溶解到了农民的饮用水中,严重威胁着他们的身体健康。

△2005年至2007年,全国安卫会与卫生部联合调查全国农村饮用水。调查结果表明,44%的调查水样没有达到基本卫生安全标准,有将近一半的农村人口饮用水更是采用原水,﹍超标率更是达到48%。农村的饮水状况急待改善。

△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现在水质污染已经成为危害中国人身体健康的最主要因素。

△污染的水质不仅仅是眼前呈现的形态,它或许还是无色无味的。科研人员可以采集水样,在实验室中借助科学仪器检验,但显然,普通人不可能采用这样一种辨别污水的方式。

△“过去的水质并不是这样的,现在污染多了,在水中检测到了2000多种化学物质,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的化学物质在人体中慢性的积累,它长期的有毒有害作用到今天还没有完全认识清楚!”

△其实,对于幅员辽阔的中国,不仅是在遭受水质污染的困扰,饮水安全问题一直呈现出它的多样性。

“高砷水、高氟水、高锰水、苦咸水。都是水质不好造成的。

我国是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十分严重的国家,高氟饮水,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东北和黄淮平原等12个省份。我国有6300万人口的饮水含氟量超标。

△全国3亿多人面临饮水问题。

饮水安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饮水问题。

全球有12亿人口都没有足够多的水喝。

△2007年5月太湖蓝藻爆发,6月无锡市决定从长江调水。这个耗资24亿建成的饮水工程,是经济高速发展必须要付出的巨大代价吗?

同一年,在全国范围内耗资更为巨大的安全饮水工程也正在启动。2006年8月30日,中国政府开始实施全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十一五规划,每年投资64亿元解决1.6亿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用10年时间,完全解决整个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

△守着太湖会水无水喝是无锡人2007年的生存图景。

这样的图景同样地出现在黄浦江流经地上海,深圳河畔的深圳,海河流域的天津。重新找到干净丰富的水源,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大多数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难题。

大型电视纪录片《水问》解说词摘要(三)

三问:生灵是否安全?

△今天,全国富营养化的湖泊已占55%左右,也就是说半数以上的湖泊本身的生态系统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水生态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就丧失了能够容纳和分解水中污染物的能力。

△化肥问题、农药问题、养殖问题,造成了水质的严重污染。

河流承载了大量的生活垃圾。

因为缺少相应的污水处理系统,一座座人口众多的城镇迅速转变为一个个巨大的污染源。

在全国范围内,类似这样的小镇有19200,严重的污染占全国污水排放的一半以上。

△到目前为止,我国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地连50%都没有达到。

2006年全国污水排放总量为536.8亿吨,其中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为296.6亿吨,占总排放量的一半以上,这相当于我们每人每年排放40多吨的污水,而这其中的大部分污水非经处理就直接排入了江河湖泊。详情见下图:

△“现在的问题就是说整个的人口在不断的增加,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在加速,全球化的进程在加速,这个过程中呢,水的承载能力出现了问题。人口越来越多了,一条河100个单位的水,经济社会就要七八十个单位,甚至八九十个单位才能满足它的需求,另一方面呢,大自然本身维持它原有的功能和多样性也需要五六十个,六七十个单位的水,这样加起来就超过了一百个单位的水了!”

△以农药中的重要成分DDT为例,水体中的化工毒素将通过食物链被疯狂地放大,DDT 在自然环境中它的含量很小,但它一旦通过食物链,被水中的浮游生物吸收,毒素将被放大1.3万倍,这种浮游生物如果一旦被鱼类吞噬,那么累计在鱼体中被吸收的DDT将达到17万倍至800万倍,如果这种鱼被人类吸收,后果将会怎样?!

△50年代初,在日本九州岛南部熊本县的一个叫水俣镇的地方,出现了一些患口齿不清、面部发呆、手脚发抖、神经失常的病人,这些病人经久治不愈,就会全身弯曲,悲惨死去。这个镇有4万居民,几年中先后有1万人不同程度的患有此种病状,其后附近其他地方也发现此类症状。经数年调查研究,于1956年8月由日本熊本国立大学医学院研究报告证实,这是由于居民长期食用了八代海水俣湾中含有汞的海产品所致。

“水俣(yǔ)病是由于含汞的剧毒流入河流,并进入食用水塘形成了一种有机汞化合物,但是由于人民对这种化学物质的了解非常少,因此大家不知道它是对身体有害的。由于雄本县水俣地区河流中的鱼虾吃了受污染的水生物。人狗鸡等生物又吃了生活在这些水域当中的鱼虾,所以就导致了疾病的传染,几乎所有的人都被感染,这在当时来讲是非常恐怖的一件事情。”

水俣病反应了毒素通过食物链传递和放大的结果,事实上,化学物质一旦进入到食物链中,对人体的影响是很难避免的。

△“北美和欧洲有比较大的国土空间,人口比较稀少,一条河一百公里长的一个河段,两边的工厂也就是三五家,这三五家的工厂的排污都达到了它制定的一个标准,这条河的水质是很清洁的,是不耽误其它用途的。但是中国工厂密如蛛网,人口极多。两岸的工厂几十家甚至上百家,那怕任何一个工厂都达标,但是这条河的水质还是劣五类。”

△中国乡镇居民的癌症死亡率,在过去30年中增长了8成以上。而中国农村地区胃癌和消化系统疾病的死亡率更是明显的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对此,医学界普遍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不清洁的饮用水有直接关系。

△一条河的恢复一般要30年,因为一条河的污染是无所不在的,伴随着水流的污染,污染物质在土壤里,在底泥里,在河床的这些介质里,它也都污染了。

△英国的泰晤士河的治理计划从1900年至今已耗去100年的时间和无法计算的英镑,日本的琵琶河的治理用了40多年的时间,美国的五大湖从1974年开始治理至今已花费30多年的时间,这些例子无一不说明水污染治理的长期性。

△“我觉得最高一个层次,最主要的方面究竟指挥到哪里?考核一个地方政绩的大小,不是单纯考核它的GDP,而是把GDP和水环境质量综合起来考核,也就是人和自然的和谐的关系,把科学发展作为内涵来进行考核,这是最大的一个方面。”

大型电视纪录片《水问》解说词摘要(四)

四问:江河如何安澜?

△“中国是一个洪水多发、洪灾损失相对大一些的国家,一个原因就是大陆季风气候。它是每年的雨季特别明显,这个全年降水量的百分之七十甚至八十在四个月里就降完了,降水集中就容易发洪水。第二个原因呢,就是中国是多山多丘陵的国家,山地和丘陵占百分之六十的国土面积。丘陵和山区都形成很大的汇流面积,它对洪水有放大作用。”

△1931年,长江淮河洪灾40万人死亡,为20世纪之最。

1933年,黄河决堤,淹没65个县,364万人受灾。

1954年洪灾,123县市1888万人受灾。

1975年,淮河洪灾,2.6万人死亡,1015万人受灾。

1991年,长江淮河洪灾,18个省市受灾,经济损失160亿元。

1998年,长江及嫩江松花江流域洪灾,29个省受灾,经济损失2500亿元。

2007年,全国31省区市洪灾,1023人死亡,经济损失1071亿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并不缺少对洪水的记忆。

“昔”字是汉语中“过去”的意思,这个曾经刻在甲骨上的象形文字表达了这样的道理:曲线代表水,而圆圈中间有一点的图形代表太阳。“过去”就是与洪水抗争的日子。但是今天洪水不仅没有远去,反而离我们更近了。

△“我们的人口经济总量有很大的一块是集中在我们大江大河中下游平原地区,但这些地区呢,过去来说人口比较少的时候灾害损失比较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财富的增加,人口的增加,这些地区变成淹不起的地区。”

△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大河的两岸繁衍生息,培育文明,几千年后的今天,在这两条大河的下游生活着2/3的人口,并且每年贡献着80%以上的工农业总产值GDP,比起我们的祖先来,今天的一场小洪水造成的也许就是大灾难。

中国目前洪水灾害,一年大约造成1000亿元以上的经济损失,并有大量的人员被洪水夺取生命,一场场人间悲剧不断的上演,正因为如此重大的灾害,人们也从来没有停止与洪水的较量,这种较量既是政治,也是经济,也是科技。

△在人类文明的演进中,筑坝可能是人类摸索出对抗洪水并利用水资源最直接的方式。

△1997年11月8日,中国的三峡大坝在长江上截流成功,这标志着这个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坝开始了它伟大的生命。

△“事实上,三峡工程最首要的目标是为了防洪,它是不可替代的,不是修建其它的一些小水库能替代的,也不是把荆江大提加高就能替代的,长江的防洪体系是要综合措施,而三峡工程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工程。”

△人类筑坝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公元前2650年前后的古埃及。

△据史料记载,自春秋战国到建国前的近2000年来,黄河大的改造26次,决口泛滥1590次,历朝历代,无不把治河作为国家的根本大计。

△黄河每年把16亿吨的泥沙带到下游。

△黄河泛滥的原因: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降水大时水土流失加剧,加大了洪涝破坏力。河床太高也是因为植被破坏,水土流到下游积攒而成。

△长江易发洪水的原因可以粗略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A自然原因:

长江洪水主要是由于上游干流和中游支流的洪水来量大,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再加上河道宣泄能力不足所致。长江流经的地区大部分是湿润地区,流域面积又广,支流多,干流汛期长,水量大,洪水均由暴雨形成。有些年份,(主要是与季风的强弱有关)

流域内普降暴雨,南北支流同时来水,尤其是川江上游洪水也随后袭来,多股洪水同时遭遇,长江干流必然会出现特大洪水。

B人为原因:

由于人们过度砍伐,陡坡开荒,地表植被大量减少,水土流失加剧,使得流域调节径流,削峰补枯的能力降低,又使大量泥沙流入江中,造成河床太高,河道宣泄能力降低。又加上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的能力大大减弱。

大型电视纪录片《水问》解说词摘要(五)(2009-04-0113:38:13)标签:水危机分水争水杂谈

五问:水究竟属于谁?

△世界上的每一条河流都曾经是自由流淌的,而择地而居的人类总是希望拥有更多的水。

水可以属于土地,让我们收获更多的粮食;水可以属于村庄,让我们繁衍子孙,建设家园;水可以属于工厂,可以属于城市,让我们拥有更加舒适美好的生活。但是水也应该属于自然,属于未来。在这个水资源紧张的国度里,水究竟属于谁?

△每年全国因争水而发生的群体性事件高达几百起。

△1991年黄河开始断流,断流的原因是中下游地区城市发展,人口增加,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放牧过度,草场退化,更加剧了黄河源头的缺水状况。

黄河源头出现了湿地萎缩,草场退化,甚至沙化现象。水系退化,这在青藏高原上非常普遍。

△根据国家林业局的统计,中国土地荒漠化面积已经占国土面积的30%。

一方面对水的需求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水源越来越小。

△曾经丝绸之路上成群结队的骆驼群,到了上世纪90年代,已经衰减成了濒危物种。

△对于中国人来说,“生态之水”是一个迟到的词汇,它所渗透的内涵,以及这个内涵会怎样影响人们的生存方式,大多数中国人也许体会的并不深刻。直到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环境越来越坏的悲歌和颂歌相互重叠的时候,生态才显得如此重要。

“那么一个流域100份的水,这个水具有两种功能,一个功能是它的自然的生态的功能,一个功能就是潜在的被人类社会利用的经济社会的功能。绝不是说这条河的100份水完全给经济社会服务,吃光喝尽。因此要把流域里给生态给自然的这一部分水留出来,这是全流域人民的共同财产。”

大型电视纪录片《水问》解说词摘要(六)

六问:大国水网有多远?

△“北方六个一级流域,海河流域,辽河流域,松花江流域,内陆河流域,这六个一级流域国土面积也是一半,GDP也是一半,但是呢,它的灌溉面积比较多,占了中国的65%,可是它的水资源量才多少呢?才占了全国的16%。所以说,中国的地域分布很不均匀,南方水多,北方水少,水很少。”

△河北的白洋淀在上世纪50年代的面积是561平方公里,现在只剩下一半。

△水足以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

今天,在华北平原,曾经用铁锹就可以挖出的地下水,现在要用深井泵潜入地下几百米才能抽的出来。

△西安的大雁塔由于地下水位的下降,已经倾斜了一米。在山西有一半的煤矿因缺水而不得不缩减产量。

随着环保工作的进展,随着地下水位的回升,要把西安的大雁塔完全扶正,也还需要1000年的时间。

在中国,一半的土地,一半的人口,甚至一半的经济总量正经历者前所未有的水荒。

△2002年,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始建设,按照规划,工程将把长江干流或重要支流的水调到黄河或者黑河流域。工程的总体格局定为西中东三条线路。计划2050年完成。

△“北方未来的经济发展,环渤海经济区域的经济起飞,没有南水北调,这些地方的发展就要受到相当大的损失:大都市的建设,大工业基地的建设,就要迁移到别出去,甚至这个城市的人口也要往别处转移,那么把水转移过来,比把这些产业转移出去代价要小的多。所以呢,南水北调从战略上讲是一个很划算的事情。”

△调水可解一时之急,中国北方用水的根本出路在节水。

△天津三大怪,其中之一是自来水也可以腌咸菜。

大型电视纪录片《水问》解说词摘要(七)

七问:节水难在何处?

△我国每万美元GDP的耗费水量299亿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是欧美发达国家的8倍,是日本的25倍。我国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新疆哈密地区举世瞩目的节水灌溉工程——坎儿井,总数近千条,全长约5000公里。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融化的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坎儿井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

坎儿井不同于机井,它是和自然、和水资源和谐相处的一俄国工程。

△如今,坎儿井以每年干涸35条的速度消失。吐鲁番以前1237条坎儿井里边,已经干涸了833条。

“现在不停地打机井,这些总的出山口水资源的经流量是一定的。地表水补给下渗,给地下水的总补给量是一定的,那么多打的机井所抽的水就把坎儿井汇聚的水给减少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今天,还有一种非常适合高温高蒸发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的井水技术工程——滴灌。它由以色列的工程人员发明。在上世纪70年代引入中国的新疆地区的时候,“在推广上,大大小小的会议开了60多场,这还不算上门挨门挨户的动员工作。”

△天津的高校正在推广自来水IC卡,这在发达国家已广泛使用。

△“中国的水价与世界各国相比,是很低很低的,甚至低到不像话的程度。世界各国的情况是这样的,包括很发达、水资源也很丰富的国家,比如美国、德国、英国、日本,这些国家,它们的水资源都远远比中国丰富,那么在这个情况下呢,他们的老百姓一年的总支出里面水费的支出是多少呢?占他们总支出的2.5-3%左右。而中国的情况是1%都不到。

△不值钱的东西人们就不珍惜,所以很难养成节水的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一瓶0.5升的瓶装水的价格可用于250亿立方米的黄河水!

△“从工业制成品上来说也是这么一个情况,就是说工业的水费支出或者说工业的水的成本占整个工业制成品的总成本,中国才0.5%左右,国际上都是3%。水价偏低也造成节水型社会建设没有机制,这么便宜的水,对企业来说完全没有必要去节约它,为了节约它需要的投入比节约它以后省下来水费不知要贵多少,这种情况下只有傻子才去节约它。所以呢,这个水的经济机制非常要紧。”

△全国的缺水地区,如果能有一半的耕地面积使用滴灌技术,那么每年的农业用水将节约700亿立方米,相当于法国年均水资源总量的一半。滴灌技术的推广仍然空间广阔,任重而道远。

大型电视纪录片《水问》解说词摘要(八)

八问:水的答案在哪里?

△青藏高原是中国的水塔。

在这个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地方蕴藏着全中国2/3以上的淡水资源。

△深圳是个缺水城市,80%以上的用水靠东江。它是从100多公里外的惠州市调水。

深圳有1400万人口,300万个家庭。

△“到底幸福的生活就是一种浪费的生活吗?节水的生活就不是幸福美好的生活吗?”

△仅仅30年的时间,整个三江源地区降水量骤然减少,湖泊面积萎缩3/4,草地每年以3%的速度退化,甚至于为了找到水源,许多牧民要花上整整一天的时间,而这样的变化并不单单发生在三江源,也不仅仅发生在中国。

△养育并维持着我们生命的每一滴水都来自大海,38亿年前,水开始占据了地球2/3的体积。它们从海洋出发,在太阳能量的作用下,升腾为水蒸气,随着大气环流,来到陆地上,成雪成雨,成为陆地上的冰川、河流、湖泊,然后再回到大海。

从那时起,地球上水的总量就从未改变过,这一循环的过程也从未改变过。这是一个伟大的循环。

465万年前,在大海深处诞生的生命,随着这个循环来到陆地,生命不断进化,直到有一天,水孕育出了人类,孕育出了拥有改造自然能力的人类智慧。

从那时起,地球上筑起了大坝,修成了水渠,甚至建成了宏伟的调水工程,在智慧的力量下,自然的水循环开始为人类文明服务,地球上的人越来越多,生活越来越好,直到有一天,人们发现水不够用了!

△如果一个城市没有水,这个城市就不会存在,那么就谈不上发展,也谈不上生存。

△都江堰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年代最久的湖坝饮水工程。它通过三大主体建筑,成功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能量等一些如今看来需要现代科技才能解决的难题。

都江堰的确成就了中国的一个永恒之城——成都。

△传统中华文明中早有上善若水的说法。能够与水和谐相处的文明,也许并不能马上带来巨大的财富,迅速满足人类的欲望,但是这种生存方式总能在不经意间孕育着平和善良的心态,缓缓塑造着美好质朴的人类精神。

只是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人们,总是有着对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会有太多的个人和家庭拒绝拥有这样一套高档住宅,放弃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私人游泳池、水雾湿度调节、恒温洗浴装臵,对水的利用的确能给我们带来与众不同的舒适生活,但是很显然,这样的需求不是大多数中国人在现实中能够拥有的。

也许人们应该对美好和幸福的生活做更深层的认识。

△“由于全球变暖,引起世界各地温度升高,喜马拉雅山脉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因为占世界40%的人口依靠河流和泉水提供饮用水,而它们一半以上都是冰川融化而来。接下来的半个世纪里这40%的人口将面临严重的水资源匮乏,原因就是冰川减少。全球变暖不仅带来了洪水,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干旱,就在这里洪水泛滥之际,邻省正遭遇严重干旱。

我们无法控制变化,但我们可以选择改变这一现状。买的东西,用的电,开的车,我们可以选择将个人二氧化碳排放降到零,解药在你我手里。”

△水危机不仅仅是水资源短缺,而且还是一个管理上的危机。

△如何与水和谐相处,再一次考验着人类的智慧。

△“只要我们爱惜自然资源,和自然友好和睦的相处,那么地球上的水资源是可以支撑整个我们人类的生存发展的,也是可以支持我们构建美好生活这样的一个理想。”

学校纪录片解说词

追求教育品质奠基幸福人生 ——县实验小学 县实验小学始建于1976年,学校占地近2万平方米,校舍面积达1万平方米。现有42个教学班,在校生2400人,在编教师160名,具有本、专科学历的教师分别约占教师总数的61%和35%。学校先后获得省规化学校、省教学示学校、省优秀家长学校、省少先队工作示学校、省级电化教育示学校、市依法治教示学校、市科普示学校、市级文明学校、市级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市级教学示学校、市级规化学校、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全国少先队金星大队等近百项荣誉称号。 我校最近几年的跨越式发展,源自前瞻的教育理念,源自教干教师的团结拼搏,更源自我们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正是这种对高品质教育的执著追求和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满意、领导的放心和社会的肯定。 一、打造高品质的育人环境 高品质的教育需要高品位的校园环境和高标准的教学设施。让校园吸引师生,成为教与学的乐园,是我们努力的主要目标。 1、积极投入,构筑高标准发展平台 高标准的教学设施是落实办学理念的必要保证。我们在投资400万元,建起厚德楼、启蒙楼、合堂教室楼的基础上,加大了对校园环境和教学设施的投入力度。2007年,投资30余万元,铺设塑胶跑道、建设操场护栏,为学生的体育锻炼及“大课间”活动提供了舒适、安全的场所。2008年投资约30万元,购置了包括电脑、投影机、实物展台等在的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26套,班级多媒体数超过60%。现在,学校各种功能教室齐全,仪器及各类器材均按国家一类标准配备,初步实现教学现代化。 2、精心设计,营造高品位文化氛围 让优美的校园环境熏学生,让文明的气息滋养学生,让励志的标语鼓舞学生,让师生走进校园,油然而生自豪感和幸福感,是我们对校园文化的追求。宽阔的青石路面、舒适的塑胶跑道、幽静的绿色长廊让人赏心悦目,山石错落、花木峥嵘,近800平方米的植物园,是学生们亲近自然、诵读经典、美术写生、休息嬉戏的绝好去处。国学精粹、翰墨飘香、佳作欣赏、每周一得、新闻周刊、我最棒等特色专栏,让学生知中华文化之渊源、晓家国天下之大事、展自我英俊之风采。 3、德育为首,创建高质量育人环境 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我校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在组织机构建设方面,学校首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从党支部、各科室到各年级组齐抓共管的德育教育网络。通过师德报告、树立榜样、问题讨论等形式,明确教师育人职责,推行首遇责任制。 在队伍建设方面,通过讲座、主题研讨、现场说法等方式,积极开展班主任和辅导员培训。完善了《班主任工作职责》、《班务工作规》等有关规章制度。在开展爱岗敬业教育的同时,把学生的满意率作为评价教职工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

经典纪录片解说词范文

经典纪录片解说词范文 纪录片发展到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单纯一种记录文本?它已经开始向娱乐化发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经典纪录片解说词范文范文?欢迎参阅。 经典纪录片解说词范文1 【开篇镜头的字幕】 选择从这里开始…… 幸福也从这里开始…… 那年我大学毕业?从七月流火的南方来到清爽大连工作。当时只为了心里的足球情结?和苏小明《军港之夜》中轻轻摇动的战舰。当然?看不到年轻的水兵在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却一路看到了许多悠长而空旷的上坡路?梧桐树影下不高不低的小洋楼?以及晃悠晃悠从旅顺开往大连的古老列车…… 有谁能忍心拒绝这座美丽的城市呢? 劳动公园春天的玉兰?海之韵清晨的日出?深夜里东港驳船的倒影?北大桥下午比蜜糖还甜美的海风?星海广场尚未曾被围合起来的辽阔气场。万岁街?不老街?七七街?一德街?五四路?高尔基路?长春路……不知从哪个瞬间开始?我便知道自己离不开了。 离不开的还有这个给了我生计和梦想的地方。我如此热爱这里?为她感动?为她心安?为她向我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反复而细致地描述每一个关于她的故事。斗转星移?数年过 1 / 12 去了。好像是在一瞬之间?我突然疲惫了起来。疲惫不是因为忙碌?或许是因为岁月的流转?许多东西模糊了?不只是西岗区的老体育场?不只是龙王塘的掩映亭阁?不只是老虎滩渔人码头上的轻轻海风……模糊了的?还有我们内心的宁静、笃定以及对个人理想的深情厚谊。 是我们的梦想变大了?还是我们的心胸变小了?是我们的社会现实了?还是我 们的情感褪色了?是我们眼里的欲望拥挤了?还是别人的议论终于让我们变得纠结 了? 然而?你可曾忘了?每当我们搭乘雨后清晨的BR卜从人民路到延安路?从星 海湾到小窑湾?从中山广场到星海广场?透过车窗的一幕幕都是我们一起走过的足迹。 我们不要忘了?这些足迹带给了我们生活的城市多少美丽。如果你在清晨漫步一方公馆的小路?你可以听见自己最真实的心跳声?还可以触摸到在那晨曦中掠过国际游艇港的温润海风; 如果你在沈阳理工大学校园听上一堂课?然后向高高的白杨树唤醒大学的美好时光?让曾经的记忆

[生活]纪录片解说词对纪录片的意义和作用

[生活]纪录片解说词对纪录片的意义和作用纪录片作为使用影像记录外在客观世界的一种影视作品,单纯运用镜头画面往往难以达到记录世界的目的,相对于纸质记录方式而言,镜头往往只是从现象上去记叙而无法去使人更深层的理解,通过听觉从外部世界获得信息从来都是不可或缺的在这种情况下,纪录片的文本解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纪录片的解说词,它不仅仅是为了配合纪录片的画面而存在,更是为了使受众更好的理解纪录片所想要表达的内涵,把需要让人理解的方面使用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加强理解,同时纪录片的解说词也成为提升纪录片观赏性的一种手段。纪录片发展到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单纯一种记录文本,它已经开始向娱乐化发展。其实现在的技术手段已经可以达到“情景再现”,它突破了“画面缺失”的历史语境,充分发挥影像表达的魅力,以另一种文字无法表达的意境方式去阐释内容。但是在当下娱乐化的风潮之下,电视纪录片要赢得受众的关注,仅凭镜头和画面是不够的。其解说词的内容表达开始显得愈发重要。以内容为王道的电视纪录片无论的想要走传统记叙客观世界的路线还是更多地走娱乐性的特质,文本的题材选择,主题表现,包括解说词的写作,都对于纪录片有很大意义 在我国纪录片的发展史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虽说解说词在纪录片中的分量明显下降,纪录片更加偏向于事件的影像记录,但这并不意味着纪录片的解说词变得不重要了,相反,解说词变得更加重要,更为精炼,更加恰当,更加有力。它回到了解说词该有的位置上,成为纪录片声画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纪录片是叙事的艺术,但是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所涉及的时间,人物,地点等等基本背景和事实有很多是难以用画面去进行的。为了避免这种画面上解释的偏差,叙事便成为了解说词的基本功能。而在当今纪录片创作走向中,记录故事化,故事情节化,情节细节化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走向。它可以把一个个镜头串联起来,

货币央视大型纪录片经典解说词

纪录片《货币》●她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泥板上,她在亚细亚海边的贝壳里,她在太平洋岛 上的石头上,她在印第安人的珍珠项链里。她阳光,成就了一切的一切,让自由成为自由,让财富成为财富;她冰冷,定义了今天的格局,让欲望成为欲望,让战争成为战争。人们知道她从哪里来,但却不知道她将往哪里去。 她,就是人们熟悉而又陌生的货币。 ●货币就像一把尺子,给每一个物品定价。 ●在很长一段时间中,货币只对有形物品进行丈量定价。 ●货币对发明创造的定价叫做专利。 ●风险可以定价,也可以买卖。人们开始用口袋里的货币,开始衡量自己可以 承担的风险和收益。 ●货币给风险的定价叫做保险、叫做期货,货币给企业的定价叫做股票、叫做 债券。货币给每一种产品定价后就有了交易的市场,而这个市场可以跨越时空。 ●人对自由的天然追求决定了货币在未来的交易中只会越来越深化。 ●资源的占有和利用,在货币缔造的金融市场中不再依赖于权利和武力。货币 对全世界的资源进行了市场配置,于是诞生了市场经济,而货币成为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工具。 ●货币,一个方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推动着经济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 进步;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债务危机、财政赤字、汇率与国际社会货币体系的稳定与公平,这些由货币产生的问题仍然困扰着我们。 ●从某种意义上说,古时的契约就是货币的雏形。 ●这些泥板告诉人们:人类最早记录的不是诗歌,也不是哲学,而是生意! ●1867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将以资本主导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制度称为资 本主义。 ●货币与工商业结合起来转化为资本。 ●古罗马文明传承于古希娜文明,古希娜强调人生在世不仅是为赞叹神的伟 大,而且要欣赏人的伟大,因为人类是神的体现,是神在地上的继承者。对宗教神权的批判与对人权的重新认识迅速扩展到了社会各个方面,尤其是文化和艺术,这场运动被后人称为“文艺复兴”。 ●马克思:“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黄金——被冰封的欲望。 ●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出版的《国富论》,驳斥了黄金是唯一财富 这一观念,在世界树立市场经济与自由贸易的基本原则,试图恢复黄金作为金属的本来面目。 ●今天,世界主要银行几乎都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它们有义务向公众披露资产、 债务和经营业绩,并接受股东和公众监督,股份制不仅壮大了银行资本,同时明晰的权结构将资产拥有者和管理者分离,银行告别了一人独揽大权的时代,职业银行家从此出现,维护信誉不再只是一种道德约束,它渗透到一家公司的治理结构中。

浅谈电视纪录片创作片中“情景再现”手法的运用

谈谈电视纪录片创作中“情景再现”手法的运用试讲人:周合强西北师范大学广播电视艺术(电视编导方向) 各位尊敬的老师: 大家上(下)午好! 开始试讲之前,我首先想各位提一个挑战性的问题:当我们在面对电视纪录片特别是历史题材的电视纪录片时,当我们已经习惯于口述历史时,能不能“让画面说话”?好,带着这个问题,我开始讲一下电视纪录片创作“情景再现”手法的运用这个问题。 电视从业者和研究者们都知道,我国电视纪录片创作,尽管从数量上看逐年递增,但有个性、高水准的纪录片并不多见。创作题材雷同、主体模糊、有明确;记录手法大同小异的情况也普遍存在。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上虽时有获奖,但题材狭窄,主要局限在人文类、环境与自然类,不少种类在国际大奖中尚处于缺席状态。 【例一:2000年10月底举行的“北京国际科教纪录片展评研讨会”聚集了近200部来自各国的科学纪录片,但没有一部中国纪录片。 例二:2001年第14届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上,中国纪录片处于“缺席”的尴尬境地。电影节主席阿里说,作为一个大规模的电影节,中国是被“漏掉了”的一块。】 为了满足国内电视纪录片播放需求,不少电视台根据市场需求转而购进国外优秀纪录片。全国纪录片无论从创作还是从市场看,都处于不容乐观的状态。如何走出困境,实现中国纪录片创作的持续发展,这是纪录片人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进入21世纪,细心的观众可以发现,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走向了更加多元化的发展道路。一些原本无法进入纪录片创作的影像创作手法,也随着视觉传播的日益繁荣而得到了人们的认可。这其中,情景再现就是当下最时兴,也是争议最大的手法之一。特别是在一些电视新闻专题类节目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人为导演的、再现过去某一事件某一过程和细节的“情景再现”。由于这类“情景”再现是事后人为摆拍的,时间、地点、人物都是虚拟的,由此引起了人们对新闻真实性的质疑。“情景再现”是否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如何看待和运用“情景再现”,成为当前值得探讨的一个话题。 【例三:2005年,中国纪录片界两部耗资上千万元,也引起了巨大反响的纪录片《1405?郑和下西洋》和《故宫》相继播出。情景再现作为两部系列片主要的表现方式,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电视纪录片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下面我来进行一个大致的的梳理。】 一、“情境再现”概念界定及与纪录片的区别 进入21世纪,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走向了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在纪录片的领域中一些原本不敢运用的手法,如今也开始大量运用。其中,“情景再现”就是当下最时兴,也是争议最大的手法之一。有学者认为,这种手法会破坏纪录片的真实性,但也有专家认为,情景再现是有根据的还原,不是凭空捏造,不是杜撰虚构,是构筑于真实基础之上的再现。“情景再现”也称“真实再现”,指的是电视工作者用一种虚构的,类似影视剧中的扮演的方式,

《货币》(央视大型纪录片)经典解说词.

纪录片《货币》 ●她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泥板上,她在亚细亚海边的贝壳里,她在太平洋岛上的石头上, 她在印第安人的珍珠项链里。她阳光,成就了一切的一切,让自由成为自由,让财富成为财富;她冰冷,定义了今天的格局,让欲望成为欲望,让战争成为战争。人们知道她从哪里来,但却不知道她将往哪里去。她,就是人们熟悉而又陌生的货币。 ●货币就像一把尺子,给每一个物品定价。 ●在很长一段时间中,货币只对有形物品进行丈量定价。 ●货币对发明创造的定价叫做专利。 ●风险可以定价,也可以买卖。人们开始用口袋里的货币,开始衡量自己可以承担的风险 和收益。 ●货币给风险的定价叫做保险、叫做期货,货币给企业的定价叫做股票、叫做债券。货币 给每一种产品定价后就有了交易的市场,而这个市场可以跨越时空。 ●人对自由的天然追求决定了货币在未来的交易中只会越来越深化。 ●资源的占有和利用,在货币缔造的金融市场中不再依赖于权利和武力。货币对全世界的 资源进行了市场配置,于是诞生了市场经济,而货币成为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工具。●货币,一个方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推动着经济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另一 方面,通货膨胀、债务危机、财政赤字、汇率与国际社会货币体系的稳定与公平,这些由货币产生的问题仍然困扰着我们。 ●从某种意义上说,古时的契约就是货币的雏形。 ●这些泥板告诉人们:人类最早记录的不是诗歌,也不是哲学,而是生意! ●1867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将以资本主导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制度称为资本主义。 ●货币与工商业结合起来转化为资本。 ●古罗马文明传承于古希娜文明,古希娜强调人生在世不仅是为赞叹神的伟大,而且要欣 赏人的伟大,因为人类是神的体现,是神在地上的继承者。对宗教神权的批判与对人权的重新认识迅速扩展到了社会各个方面,尤其是文化和艺术,这场运动被后人称为“文艺复兴”。 ●马克思:“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黄金——被冰封的欲望。 ●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出版的《国富论》,驳斥了黄金是唯一财富这一观念, 在世界树立市场经济与自由贸易的基本原则,试图恢复黄金作为金属的本来面目。 ●今天,世界主要银行几乎都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它们有义务向公众披露资产、债务和经 营业绩,并接受股东和公众监督,股份制不仅壮大了银行资本,同时明晰的权结构将资产拥有者和管理者分离,银行告别了一人独揽大权的时代,职业银行家从此出现,维护信誉不再只是一种道德约束,它渗透到一家公司的治理结构中。 ●央行要有独立性,不能听命于政府。央行滥发货币,会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这样虽然会 刺激经济增长,使政府官员获得连任,但为经济危机埋下了隐患。 ●货币的发行从最初的起源于民间,逐渐被政府独享,最终被中央银行垄断,货币的职能 也从最原始的一般等价物演变成为市场的制动装置。 ●最重要的是要保持货币的独立、自由与公平。 ●只要有货币的地方,通货膨胀就像一个幽灵,如影随形。 ●黄金具有保值的功能,尤其在通货膨胀严重时。 ●当通货膨胀来临,投机者可能一夜暴富,诚实劳动者却可能日益贫困。 ●通货膨胀最简单的理解就是票子发多了,经济消化不了。通货就是钱,膨胀就是多。

电视纪录片选题报告

电视纪录片选题报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锦里印象电视纪录片选题报告 组员:张晗阎红颖钟艾伶李凌 一、.作品占用的频道和栏目,播出的时段,节目时长 1、作品占用的频道和栏目: 省级卫视 2、播出的时段: 每周四晚8点 3、节目时长: 10分钟 二、作品标题名称,副标题以及供选择标题 1、作品标题名称: 漫步锦里 2、副标题: 锦里印象 3、供选择标题 锦官之里 三、拍摄对象和内容的情况简要介绍 1、拍摄目的和预期目标: 拍摄目的:向游客宣传锦里文化从而产生对四川的向往。 情况介绍:从游人的角度走进锦里,展现出锦里平易近人的氛围与闲适安逸的市井气息,反映成都这个“天府之都”的生活风貌。主要以游人视角来介绍锦里,通过画面加解说的方式来展示一个平常人眼中的锦里,质朴的解说与第一视角的画面介绍相搭配,使整个片子的讲述方式变得更加平易近人、深入人心。 2、拍摄场点、路线、设备、人员、经费以及拍摄制作周: 拍摄场地:锦里 路线:参照景点路线图 设备:单反相机 人员:导演、后期、摄像、文编 3、作品内容的基本结构和表现方法: 基本结构:顺序式结构 表现方法:画面加解说。本本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介绍锦里的风俗民情和锦里的商业发展。以线索人物的视角带入,使得观众的思路跟随着线索人物和行程走,在通过画面游历锦里中感受到四川独特的商业文化和文化氛围,解说词包含线索人物的游历的路线和对所见 4、作品创新点和相关背景介绍: 本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用一个全新的视角解读走进锦里,不再是利用华美空洞的解说加优美画面撑起整个片子,而是以一种观众能感知触摸的方式,“零距离”认识走进锦里,第一人视角贯穿全片,代入感增强,通过感官共享更易与观众产生心灵共鸣。 相关背景: 锦里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商业七喜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如今锦里已经成为了体验撒宁国文化和成都民俗的魅力街区之一,集购物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展现四川独特的文化魅力 5、作品收视对象和收视率预测: 收视对象:16-45岁人群 收视率预测:2%

西湖十集电视纪录片解说词

十集电视纪录片《西湖》解说词 西湖不是纯自然的美景。 她不像黄山、九寨沟,西湖是千百年来人类治理疏浚、依势造景的山水之湖泊;她不像漓江、张家界,西湖是千百年来人们感怀世事、寄托情绪的精神之湖泊。因此说,西湖的美是天造人设的,《西湖》纪录片亦复如此。 许多第一次来到西湖的人,都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西湖之于中国人,太熟识了。 因为熟识,后来便不大有人愿意说西湖,也不是完全没有,而是怎么也说不好西湖。近代以来,西湖没有足以背诵的文,没有足以传唱的歌,没有足以传世的画,当然也没有足以把玩的影像作品。 影像作品,有出息的影像作品,是挑战观众的视觉经验,你得给人以陌生的东西。西湖,人们还陌生吗?当我们离开西湖的景致,蜷缩在看不见风景的房间,把西湖这盘千年长度的磁带,往回倒的时候,我们发现,西湖,其实人们还是陌生的,陌生正是在于人们的熟识:“熟视无睹”。 西湖是沧海桑田。从海水浸蚀的瀉湖,到可灌溉之湖,鱼虾之湖,饮用之湖,直至审美之湖。是经过几千年的自然造化和巧夺天工。远的不考,拜苏东坡之大名,我们都知道苏堤。其实还有与其比肩的杨公堤、稍逊风骚的赵公堤、早己隐入十万人家的白公堤……仅苏东坡治下的那次疏浚,就动用了二十万民工。 西湖是“户盈罗绮”。南宋在偏安的同时,却也创造了繁荣的经济和灿烂的文明。南宋后期,临安加上流动人口,约有一百四十万。城内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当时欧洲最著名的大城市伦敦,人口不过三万四千。难怪元初马可·波罗惊叹杭州是“天堂之城”。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邓广铭说:“两宋时期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法国汉学家贾克·谢和耐说:“13世纪的中国,其现代化的程度是令人吃惊的……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这个“现代化”还包括精神文明的程度,因此,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西湖是东南佛国。弘一法师《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中说:“杭州这个地方,实堪称为佛地,因为那边寺庙之多,约有两千余所,可想见杭州佛法之盛了。”除了庙宇林立、高僧大德云集之外,更重要的是,佛家义理通过日常生活渗入杭州人的饮食起居,一年一度,历时三个月的声势浩大的“香市”便是足证。不仅东南大地,朝鲜、韩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皆“认祖归宗”。道家在西湖有著名的“葛洪炼丹处”等十多处道观。马可·波罗之后,传教士们先后来到杭州,于是杭州有了基督教堂、天主教堂二十多座。伊斯兰教在杭州也有相当的传播,建有约五座清真寺。 西湖是唐诗宋词。许多人初来乍到却似曾相识,是因为他们早就熟悉了文学的西湖:宋之问“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白居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苏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文传千古的还有:李清照、林和靖、张元干、张孝祥、辛弃疾、陆游、陈亮、姜夔、梅尧臣、范成大、朱熹、岳飞、文天祥、吴文英……元明清时的马

中国纪录片创作的四个阶段

纪录片创作的起步期(1958—1978) 从1958年到1978年,纪录片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一是北京电视台创办后至文化大革命前的健康成长阶段 二是“文化大革命”期间饱受挫折,在夹缝中生长阶段 纪录片创作初期的基本特征 一、起步期电视纪录片的典型特征之一是从拍摄方式到表现手法都与纪录电影相同,这种状况与当时的电视技术手段尚处于初级阶段密不可分。 二、由于当时苏联是我国各个行业学习的榜样,前苏联纪录电影中流行的创作观念深深地影响着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 三、以宣传、报道为己任的新闻式纪录片早期的电视纪录片与新闻片也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早期的电视纪录片实际上是以宣传、报道为己任的长新闻片。 四、以现实生活为内容的客观纪录尽管这时期的纪录片创作以模仿为主,缺乏自身特点,但制作者们也开始发现并下意识地发挥电视纪录片的电视特性,注重题材的真实自然与质朴无华,注重细节描写。 总的来讲,这一时期,纪录片的题材面还十分狭窄,艺术形式和手法僵化,公式化、概念化以及形式主义之风在创作中有所体现。尤其是特殊时期,在错误路线的指导下,题材选取受到限制。 纪录片创作的发展期(1979—1990) 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也给电视纪录片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过去遭到禁止的选题领域如今得到开放,公式化、模式化以及形式主义手法也得到批评和矫正,电视纪录片空前繁荣和发展。短短十余年,中国电视纪录片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发展高潮。 纪录片发展表现 一、纪录片创作发展期的总体特征这个时期的特征显著,较之起步期,纪录片从题材到品种,从作品风格到表现手法都面目一新,纪录片从小众传播走向大众传播。这个时期,纪录片创作突破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题材禁区,形成以风光片和政论片为代表的新格局,主题先行成为突出特征。此外,还出现了《地方台30分钟》、《神州风采》、《人民子弟兵》、《动物世界》等播放纪录片的专栏。 1.以山水风光为代表的广阔题材这一时期的纪录片选材广泛,不断开拓出人文、历史、自然科学等新的创作领域。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面貌的纪录片饱含激情,以抒情诗、风情画的手法,纵情歌颂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建设者, 2.以系列片为标志的丰富品类纪录片题材的扩展极大地丰富了纪录片的内容,随之而来的足纪录片体裁形式和品种门类的大发展。从内容上讲,有风光片,人物纪录片,政论片,军事片。从篇幅上看,有短小精悍微型片,也有长达几十集的系列片。从手法上讲,有“歌画配”或“乐画配”的电视音乐片 3.以《地方台50分钟》为代表的众多专栏栏目化播出是电视纪录片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结果。随着电视制作技术的进步和电视覆盖面的日益扩大,电视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4,主题先行风格占据主导地位强烈的宣传意识,浓郁的政论色彩,鲜明的主体意识共同形成了纪录片创作发展期我国电视纪录片的主题先行的纪录风格。宣传教育成为纪录片的基本社会功能。 政论片的盛行是主题先行风格的一个重要表现。 平民化纪录片时期(1993一1998) 背景: 经过前一时期的几次纪录片传播的轰动,加上“纪录片编辑室”、“生活空间”等栏目的开

cctv纪录片《敦煌》解说词

cctv纪录片《敦煌》解说词 纪录片《敦煌》十集篇目: 第一集《探险者来了》 第二集《千年的营造》 第三集《藏经洞之谜》 第四集《无名的大师》 第五集《敦煌彩塑》 第六集《家住敦煌》 第七集《天涯商旅》 第八集《舞梦敦煌》 第九集《敦煌的召唤》 第十集《守望敦煌》 第一集探险者来了 “你为什么一定要把它们拿到欧洲去呢?”当这个英国人第一次展示他在中国搜集的文物时,当地官员只是这样淡淡地问了一句。他叫斯坦因。 斯坦因 有人说他是那一代最惊人的探险者、考古学家,也有人说,他是盗贼,是骗子,是丝绸之路上的魔鬼。 1907年初夏,他第一次来到敦煌。 敦煌位于亚洲中部,东经93度,北纬40度。它北临蒙古高原,西接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邻青藏高原,这个位于中国甘肃西部,这个仅有十八万人口的小城市,曾经是连接东西方贸易的咽喉要道,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 1000年前,曾有四条道路从这里通向西方。十几个世纪以来,这里曾经汇集着来自欧洲的货物和文化;来自中亚的语言及文字,来自印度的艺术和宗教;它们在这里与中华文化

全面交融。莫高窟藏经洞的文献,被称为人类进入中世纪历史的钥匙。但是,当斯坦因来到时,这个沙洲小县已经被中国人遗忘了。陆续登场的是西方人。他们有英国人,过去的一个世纪,是属于这个国家的,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商船,飘扬着他们的米字旗;有法国人,在东南亚丛林里,已经布满了他们的身影;有德国人,他们已经在中国山东建起了欧式洋房;还有俄罗斯和亚洲新崛起的日本,他们正在中国的东北开战。 当这些国家越来越强大时,古老的中国仍在沉睡。 王道士 1900年,斯坦因在中国新疆开始了他第一次探险。与京城轰轰烈烈的庚子战乱相比,他的身影有些微不足道。但是,这一年敦煌城外的一个小人物,不经意间将他和这片山崖连在了一起。 当天“忽有天炮响震,忽然山裂—缝,”在一个叫王圆禄的道士写给慈禧太后的信中,藏经洞的发现颇有一些神秘。之后他说,“吾同工人用锄挖之,欣然闪出佛洞壹所,内藏古经万卷。” 藏经洞里原来中国传统的四书五经、经史子集也有,有佛教的、道教的等宗教的一些经典。 “还有呢,这个官方的文书,也有私人的文书,就是好多经济的文书。什么户口、账本、地契什么都有,这都是第一手材料。” 这是春天的莫高窟,在这片延绵近两公里的砾岩峭壁上,分布着上下五层,持续开凿一千多年的七百三十五个洞窟,对于所有的游客来说,来到这里,藏经洞是一定要看的。 藏经洞的发现在敦煌还有另外一个版本,据说,王道士雇了一个人在这间甬道内写经。这个人休息时,经常将点旱烟的芨芨草插到墙上的缝隙中。这天,芨芨草居然一下子深入到墙体中,他小心地敲打了一下墙壁,里面传来了一阵空洞沉闷的声音,密室就这样被发现了。

《华尔街》(央视大型纪录片)解说词(全)

央视大型纪录片——《华尔街》1~10解说词 第一集资本无眠 华尔街是美国资本市场和经济实力的象征,它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名词。现在,绝大多数金融机构与这条500米长的街道不再发生直接的物理关联,华尔街人也完全成为了一种精神归属,资本已经进入无眠时代。不仅是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贪婪与疯狂似乎是上天专门为华尔街设下的魔咒,它始终弥漫在华尔街的每一处空间。华尔街在不断为他人创造着财富,但又在不断地剥夺着他人的财富,华尔街在固守着自己的生存法则,但又在不断冲破传统的束缚。华尔街是矛盾的结合体,它在自身双面性的较量中,不断遭到毁灭,又不断得到重生。 【主题】 华尔街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到底意味着什么,它如何影响着世界?13万亿的日交易量是一个怎样的概念,这些钱是属于哪些国家、机构和个人,谁在操纵着这些钱?华尔街这张300年编织的“网”,有多广,多深?有多大的力量,又有多么地脆弱? 【序】 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带着西班牙国王给中国皇帝和印度君主的国书,率领船队经过70昼夜的艰苦航行,终于发现了陆地,这块被哥伦布坚持认为是印度的大陆,现在被称为亚美利加洲。 1609年,荷兰商人继续寻找通往富庶中国的航海道路,但犯了与哥伦布同样的错误,他们的商船几经展转,最终驶入了现在的纽约港。 荷兰人给当地印第安人送上了他们不曾见过礼物——美酒,荷兰人也因此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曼哈顿。“曼哈顿”在特拉华印第安人的语言中就是“与君同醉的地方”。 华尔街街口的石碑上,刻着这样一个看上去像是“与君同醉”后的算术公式:24美元x 370年=300亿美元,它记载了曼哈顿发生的第一笔大交易。荷兰人当年用了24美元的饰物,从印第安人那里买下了整个曼哈顿地区,现在仅曼哈顿的华尔街土地价值就达到300 亿美元以上。 其实不仅是土地,这个算术公式在今天的华尔街到处都行得通,华尔街所能聚集的财富甚至是这样的计算方式都无法满足。370年间,曼哈顿从一片荒芜变成了现在的金融森林,它主人也从最初的荷兰人,变成了英国人,又变成了美国人,现在成了来自世界各个国家的人。 有人说华尔街成就了美国的崛起,从传统农业到传统工业,从现代科技到网络信息,华尔街一直在为美国的强盛铺平道路。也有人把华尔街称作“人类本性堕落的大阴沟”,因为它刺激了人类本性的贪婪和丑陋,以至于整个世界都要为此付出代价。 这就是华尔街,一直充满是非争议,一直被世人所关注。 【正文】 凌晨,华尔街街道上空无一人,但在迷宫一样的纽交所交易大厅里,150名技术人员正在小心翼翼的检查和测试各种各样的电脑交易系统。 离开市还有7个小时,纽交所第一批技术人员已经开始了新的一天,确保每一台机器都能正常运转,每一个程序都不会对交易系统有任何影响是他们每天都要做的工作。仅在纽交所的一个交易大厅里,就有5000台以上的显示器,1万多个电脑终端,1000多种电子系统。 采访:技术人员A 大致内容:只要纽交所存在,我们不会丢掉这份工作,只是在这个时期,我们必须要检测的更仔细些,因为那些交易员们经常会把他们的郁闷发泄到我们的工作上。

纪录片创作完全教程

3.客观、公正、澄清和简化。 4.纪录片是一个主观的构建,它常被错误的理解。 5.与观众的联系。 6.合作和编辑的自由。 7.用何种媒介拍摄。 8.为何要获得如此之多的证明材料。 做纪录片导演和承担其它新工作一样,突然之间你必须在新的领域中,在新的身份下看上去很有能力。不安和偶尔的错误与经验一同出现,同时伴随着非常有价值的新经验。这一章关注假象、期望和你想要遇到的神话。 什么是纪录片? 如果你参加一个电影节或者有很多电影导演参加的会议,你会感受到欢乐、合作的气氛,以及纪录片导演们对他们那一时代的问题所采用的适当的方法。像在戴维森会议上一样,每个人都充满激情的沉醉于他们所选择的格莱尔斯(Goliath)[圣经中被牧羊人大卫杀死的巨人。——译者注]。你将认识到纪录片是一种可贵的媒体,在其中,普通人阐释重大的问题,并能够震动社会。导演纪录片意味着掌握适当的权利,处理伦理问题,并且负有社会责任。你也将听到关于那些内容的争论。 两个纪录片导演聚在一块,他们就会为什么是纪录片而争论不休。尽管现在的纪录片与起步之初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它的范围和方法还是模糊不清,并且限制的因素还一直在扩大。然而,无需争论的是纪录片精神的核心部分——纪录片着力于探索真实人物和真实环境。分歧存在于以下几个问题当中: 1.事实上的真实是什么? 2.如何能毫不妥协的记录,并且不在影片中注入相异的价值趋向。 3.如何忠实和真实的传递那些精神上的内容,它们只能被视为主观表现。 这样严重的含混不清并不是媒介的责任;然而,它反映出当我们面对那些伴随着清醒意识的问题时,是什么困扰我们。制作纪录片就像以存在主义的态度来生活,仿佛每一天都是最后一天。制作纪录片的人认为欢乐、痛苦、妥协和学习都很有价值,它们都是来源于人的完整的“生活”。难怪他们都开了大公司。 纪录片是真实的创造性处理 纪录片之父约翰-格里尔逊将(后面将详述)纪录片定义为“真实的创造性处理”。 这一定义简洁,但并不很严密,因为它几乎包括所有非虚构形式,像自然风光片、科技片、旅行纪录片、工业片、教育片,甚至包括广告宣传片。但这些名目下的影片根本不属于纪录片。 纪录片和时间 通常的纪录片都是记叙现在或者过去,但是纪录片不会在任何设置的藩篱中久留。彼德卓纤梗≒eter Watkins)的《战争游戏》(1965)证明了纪录片同样也可以延伸至未来。片中运用了二战时期德勒斯登、广岛和长崎等地被轰炸的影像资料来模拟核弹轰炸伦敦的影像。除非有人发明了时间机器,否则纪录片记述过去和未来就需要用演员,这意味着虚构角色和脚本不会被自动的摒除在纪录片领域之外。 纪录片的社会批评功能 纪录片似乎可以揭示更深入的事实并且暗示某种社会批评。好的纪录片不会流于书

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叙述特点汇总

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叙述特点 ——以纪录片《台北故宫》为例 ● 刘红平胡明华 解说词是对人物、画面、展品或旅游景观进行讲解、说明、介绍的一种应用性文体。而本文研究的是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从 1958年至今,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经历了 5个阶段。上世纪 90年代后,业界对纪录片这种艺术形式展开了全新的思考和实践, 其中就包含了对其解说词的应用、作用和特点等方面进行的探索。下面笔者就纪录片《台北故宫》中的解说词来分析新时期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叙述特点。 非独立性 纪录片的解说词不具有独立性, 它与画面、文字和其他元素共同构成一个整体。 从上世纪 50年代末我国第一部电视纪录片《英雄的信阳人民》(1958年, 另有一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九周年》到 80年代的《话说长江》(1983年 , 我国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都具有这样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脱离具体的电视画面, 解说词可以独立成篇, 画面是根据事先已经写好的、自成一体的解说词硬套进去的, 成了解说词的附属品。而影视实际上是偏向视觉的, 以动态画面为最主要的表现元素。但是, 那时中国纪录片由于受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控制, 思想先行,忽视了纪实性和艺术性的本质特征以及电视媒体的物理优势等。 到上世纪 80年代末期,我国电视纪录片经历了转型,在很多方面都实现了突破。技术上, ENG 设备的采用使声画合一成了普遍的方式;观念上,纪录片的 纪实本质得到了回归,①对“真实”的理解不断深入。 ENG 设备是一种使拍摄的画面能拾取现场人物声音和自然音响的技术,它改变了从前纪录片主要靠解说词、组织拍摄和补拍的局面,更突出了画面的主体性,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同时也有助

《电视记录片创作-》实验教学大纲

《广电节目策划》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广电节目策划课程编号:23082020 课程总学时:36 实验学时数:16 课程总学分:2 实验学分:1 实验项目数:5 一、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实验部分的演练学习,让学生根据记录片的基本特点、分类和规律,熟悉电视纪录片制作的基本步骤;掌握电视记录片选题与策划的基本技能;掌握电视纪录片制作的基本技术与基本技巧;学会正确的分析与解剖电视纪录片制作的相关技术与管理艺术。本实验课程将使学生能够了解电视记录片节目的各种形式,指导学生参与电视记录片的制作实务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电视记录片的创作能力。本实验课程要求学生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并熟悉电视摄像与编辑的基本技能。二、项目内容、能力标准和学时分配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内容应达到的能力标准学时分配实验场所影视制作做一份电视记影片调研与学会做电视片市场1号实验1 录片现状调研

3 学时分析调研与分析室与分析报告影视制作完成一个电视影片选题与掌握电视纪录片选1号实验2 记录片选题与6 学时策划题的基本技巧室策划学会与掌握电视纪户外记录影片拍拍摄一部电视 3 录片拍摄的技能与9 学时摄记录片技巧 学会与掌握电视纪影视制作记录影片编编辑所拍摄记 4 录片编辑制作的技9 学时 1号实验辑录片能与技巧室影影视制影片评判与电视记录片作掌握电视纪录片评 5 9 学时作1号实解析品评判与解析议标准与方法验室三、使用教材与参考书《电视纪录片创作教程》,王列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年 11 月。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考核方式:(一)上机实战操作(二)实验作品呈现(三)实验报告呈现评分办法:上机实战操作:期末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学生按要求完成电视纪录片制作任务,根据任务的完成所花时间、熟练程度情况给与相应的成绩,占实验成绩的60%;实验作品呈现:完成三分钟电视短片的摄像,从拍摄技巧、画面构图、主题表现三方面评

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写作

解说词是电视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电视纪录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写好电视纪录片的解说词,是电视台编辑、记者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电视工作者应该潜心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这里本文不想对电视纪录片解说词的写作进行全面的研究探讨,只想结合自身实践对解说词写作中的语言要求谈一些粗浅看法。 具体、形象、准确 具体。一方面,一切事物都是以自己的特殊形式存在的,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也是从具体到抽象的。直观可见的画面要有相应的具体解说,才能把一般性的意思和抽象的道理说得栩栩如生,给人以明晰的印象,使之便于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电视传播稍纵即逝,不容观众仔细琢磨,要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使人看后留下深刻印象,就要具体描绘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件,使声画有机地融于一体,造成生活的立体感,从具体到抽象。 形象。画面形象已经能够造成一种如临其境,且见其人、闻其声的效果,那么解说词的语言要形象化应该怎样体现呢?这主要是说画面的形象还不完整,比较单薄,就要借助于解说词,采用一些修辞手段,比如用比喻、拟人、象征手法的解说词,把要表达的意思写得生动、活泼,热情奔放。 准确。没有准确的语言,解说词就无法反映客观事物。但准确不是重复图解画面,而是画面的补充延伸和提高。准确既要内容准确,表达意思准确,又要声画默契,结合准确。如:

解说词准确地交代了黄河壶口的地理位置,以及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也从文化精神角度交代了壶口奇观长期以来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和影响。 通俗易懂,顺口顺耳 解说词的内容要用有声语言表达出来,要让电视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播出来,观众通过听觉器官感知有声语言,这就要求播音要顺口,收听要顺耳,这就要求用群众口头上常用的语言写解说词,要做到口语化,通俗易懂。 多用口头语。在汉语词汇里,有书面语词汇,也有口头语词汇。口头语是和书面语相对而言的,就语言基础来说,口头语和书面语是相同的,不能各有一套。但是口头语言是说给人家听的,书面语言是写给人家看的,由于使用的形式不同,所以,在用词上和造句的习惯上都有一些差别。注意研究这些差别,解说词多用口头语,使之符合人们的听觉习惯,才能通俗易懂,亲切生动。 当然,解说词并不一概排斥书面词汇,一些内容庄重、严肃的节目里书面词汇还是要多用的。 多用双音词。单音词声音短促,一闪而过,不容易听清,又不符合口语习惯。双音词声音较长,给人们的印象比单音词强一些。单音

经典纪录片解说词范文

经典纪录片解说词范文 纪录片发展到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单纯一种记录文本,它已经开始向娱乐化发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经典纪录片解说词范文范文,欢迎参阅。 经典纪录片解说词范文1 【开篇镜头的字幕】 选择从这里开始…… 幸福也从这里开始…… 那年我大学毕业,从七月流火的南方来到清爽大连工作。当时只为了心里的足球情结,和苏小明《军港之夜》中轻轻摇动的战舰。当然,看不到年轻的水兵在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却一路看到了许多悠长而空旷的上坡路,梧桐树影下不高不低的小洋楼,以及晃悠晃悠从旅顺开往大连的古老列车…… 有谁能忍心拒绝这座美丽的城市呢? 劳动公园春天的玉兰,海之韵清晨的日出,深夜里东港驳船的倒影,北大桥下午比蜜糖还甜美的海风,星海广场尚未曾被围合起来的辽阔气场。万岁街,不老街,七七街,一德街,五四路,高尔基路,长春路……不知从哪个瞬间开始,我便知道自己离不开了。 离不开的还有这个给了我生计和梦想的地方。我如此热爱这里,为她感动,为她心安,为她向我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反复而细致地描述每一个关于她的故事。斗转星移,数年过去了。好像是在一瞬之间,我突然疲惫了起来。疲惫不是因为忙碌,或许是因为岁月的流转,许

多东西模糊了,不只是西岗区的老体育场,不只是龙王塘的掩映亭阁,不只是老虎滩渔人码头上的轻轻海风……模糊了的,还有我们内心的宁静、笃定以及对个人理想的深情厚谊。 是我们的梦想变大了,还是我们的心胸变小了?是我们的社会现实了,还是我们的情感褪色了?是我们眼里的欲望拥挤了,还是别人的议论终于让我们变得纠结了? 然而,你可曾忘了,每当我们搭乘雨后清晨的BRT,从人民路到延安路,从星海湾到小窑湾,从中山广场到星海广场,透过车窗的一幕幕都是我们一起走过的足迹。 我们不要忘了,这些足迹带给了我们生活的城市多少美丽。如果你在清晨漫步一方公馆的小路,你可以听见自己最真实的心跳声,还可以触摸到在那晨曦中掠过国际游艇港的温润海风;如果你在沈阳理工大学校园听上一堂课,然后向高高的白杨树唤醒大学的美好时光,让曾经的记忆浸满书香;如果你在午后来到龙德广场,看一出王家卫的电影,你会不会想到临近的starbucks坐一坐,发发呆;如果你在阳光冬日来到长白山国际度假区,把自己完全融入滑雪圣地的狂欢,你又会不会有一种超越自我的快感…… 我们更加不要忘了,那一年,当我们风尘仆仆,穿越城市的万家灯火,终于盼来了这个家园开始在北京孕育新的希望,那份心头洋溢的喜悦和自豪又抚平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在我们额头上刻下的皱纹……是啊,如果有一天卫星城建好了,城堡酒店竣工了,通州北苑项目落成了……如果城市每一个正在经历变迁的角落又遍布了我们

电视纪录片与电视专题片的区分

电视纪录片与电视专题片界分 贾秀清 电视的纪录片与专题片到底有什么区别? 这是我在工作中遇到频率最高的问题之一。提问者既有高等院校电视艺术学科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也有很多在一线从事电视节目创作的记者、编导、摄像和相关节目的管理人员。乍一看,这个问题似乎不成问题, 似乎没有学术的深度,也似乎上升不到需要研究一番的高度,但当你被真的很认真地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就能体会到这不仅是一个问题,并且是一个关系到电视节目创作原则、创作规律、创作类型构成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它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才能体会到事情远远不像问题表面所透露出来的信息那么 简单:回答这个问题是困难的,要在两者之间画一条清晰地易于分辨的线是困难的。 在实践者那里,往往电视纪录片就是电视纪录片、电视专题片就是电视专题片,一切来自约定俗成、经验使然,虽不易说清但大家似乎心中自有界分:电视 纪录片就是那种注重生活原生态的纪实片,电视专题片就是比较传统的倚重解说表达、带有宣教腔的那种类型。但假如沿着这个思路再细说下去就有点剪不断理 还乱了:电视纪录片追求客观真实/电视专题片难道就不是吗?电视纪录片的题 材来自客观现实/电视专题片的难道就不是吗?电视纪录片追求纪实性、排斥导 拍摆拍/难道电视专题片追求纪实性、排斥导拍摆拍就不行吗?电视纪录片可以 尽量不用解说或少用解说/难道解说“惜墨如金”的电视专题片佳构还少吗?比 如形象电视专题片《美在广西》等。要么,也许两者的区别可能在于一些创作元 素的调度方式不同吧:电视纪录片讲究使用长镜头、电视纪录片的拍摄视角应该调整为人眼的平视角度、电视纪录片可以不使用音乐、电视纪录片的解说总是唠家常似的低八度……,没错,电视纪录片的确可以这样做,但反过来将这些做法放在电视专题片那边就行不通吗?不然,你发现实际情况并没有太大出入,任何一种创作手法并不独属于两者之中的任何一方。如此这般在具体的创作细节上寻找两者的界限显然是有局限性的,毕竟具体的创作细节是一个变数,它所具备的个性成分是不能替代普遍规律的。其结果,就是使我们的很多创作因为类型定位不清而显得不伦不类,无法做到创作中情致的始终如一。 在理论者那里,曾经有过一些对电视纪录片与电视专题片加以区别的思考, 但其提出的界定标准与实践界的诸多模棱两可的经验性话语大同小异:要么徘徊于两者在审美表象上的差异,要么踯躅于两者在个别创作元素具体把握方式上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