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数量与数量之间的初步认识复习课教学反思

数量与数量之间的初步认识复习课教学反思

数量与数量之间的初步认识复习课教学反思

数量与数量之间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枯燥,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这节课时,习题教学很好的解决了练习课单调、乏味的问题。虽然学生对数量之间的关系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本节课通过新奇的习题使学生在数学的海洋里进行探险在教学中力求让课堂充满数学的思考,发展抽象概括能力。教学时,进行观察、比较,找出规律,逐步表示数量关系,感受表示数量关系的优越性,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本节课的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注重拉近知识和生活的距离,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交流的机会,让主动参与其中,学以致用,从而很好地培养学生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的能力。

在整个教学中,把学生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比如,让学生自己用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把教材中直接强加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总结。在交流时,学生充分发表见解,在观点辩论、思维碰撞中加深对问题本质的理解。同时在教学中也力求引导学生自主评价、学生互评,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总之,依据练习内容,创设形式多样的情境串,注重学科间的整合,营造出“练中乐、乐中练”的氛围,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窗口,学生通过这个窗口进行观察,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发现数学王国的奥秘,从而帮助他们认识客观世界。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了应用意识,切实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优秀教案-2018-2019学年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数学《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3》教学设计

4.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评测练习 满分:50分时间:1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图形,不是多边形的是() A.三角形 B.四边形 C.六边形 D.长方体 2.一个n边形中,下列数与其它数不相等的是() A.顶点数 B.边数 C.对角线条数 D.内角个数 1圆的一个扇形,那么留下的扇形的圆心3.如果从半径为3cm的圆形纸片中剪去 3 角是() A.60° B.120° C.180° D.240° 4.若一个多边形从一个顶点可以引六条对角线,则它是() A.五边形 B.七边形 C.九边形 D.十边形 5.从多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不是顶点)出发,连接各个顶点得到2013个三角形,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A.2013 B.2014 C.2015 D.2016 6.将一个四边形截去一个角后,它不可能是() A.三角形 B.四边形 C.五边形 D.六边形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则该扇形的圆心角为度. 7.在一个圆中,扇形EOF占圆面积的 3 8.一个十二边形有条对角线,如果一个n边形有24条对角线,那么n的值等于.

9.在一个半径为10的圆中,圆心角为90°的扇形的面积为. 10.一个圆被三条半径分成圆心角3:4:5的三个扇形,则最大扇形与最小扇形圆心角的差是度.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如图2所示,从一个多边形内任意取一点,分别连接这一点与各顶点. (1)数一数,每一个多边形各被分成了多少个三角形? (2)总结一下,三角形的个数与多边形的边数有怎样的关系? 12. 如图3所示把一个圆分成四个扇形,若把圆看作整体1,各扇形所占百分比如图,你能够计算出各扇性的圆心角吗?

六年级上第五单元《圆》单元教学反思

( 工作总结)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64629 六年级上第五单元《圆》单元教Reflections on the teaching of unit 5 circle in Grade 6

六年级上第五单元《圆》单元教学反 思 六年级上第五单元《圆》单元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主要包括: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扇形四部分内容。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以及圆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知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知识,是学生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 在教学中我注重数学教学活动的情境设置及学生的主动,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空间想象,形成表象,丰富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一、让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 在探究圆的周长时,我让学生准备好了多个圆、长的直尺或软尺,分别测量出每个圆的直径,用滚动法或绕线法测出圆的周长,再计算出周长除以直径的比值,保留两位小数。经过多次多个圆的测量,学生发现每个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比值都是3倍多一点。这样给学生提供了“做”的机会,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研究的过程,印象便深刻了。 二、指导学生“做数学”的方法

在探究圆的面积时,我布置了学生预习作业:在硬纸上画一个圆,把圆分成若干偶数等分,剪开后,用这些近似于等腰三角形的小纸片拼一拼,看看发现了什么?课堂上我展示了学生的预习作业,有的平均分成8份,有的平均分成16份、32份.....发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一个长方形。这样学生在“剪数学”、“拼数学”中便有所收获,感受到数学的有趣,体验到“做数学”的成功喜悦。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但学生掌握得还不够,还得在复习课中进一步巩固。 可以在这输入你的名字 You Can Enter Your Name Here.

《乘法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桂阳县城南完小侯芳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理解了加减法的意义、掌握了100以内加减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乘法计算及其应用的重要基础。本节课在设计时,遵循“导、学、议、练”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实现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的“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本课的教学环节上,努力体现以下几点: 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根据学生好玩的心理特点,通过贯穿全课观看魔术表演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意义。由于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加上新学期刚刚开始,学生的精神不在状态,课始我简洁的导入学习情境直奔主题,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这样教学设计为认识乘法的必要性打下基础,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在解答的过程中自然且充分的感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算式的特点。 经历乘法概念的形成过程,努力建构数学模型。本节课我从学生的基础出发,放手让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并用已有的方法解答问题。从3个2相加,到4个 6相加,再到8个4相加……,这一系列的算式随着加数的越来越多,学生逐步认识到像这样的问题用加法来计算太麻烦了。亲身体会到加法解决这类问题的局限性,从而使乘法的出现水到渠成。并且在出示乘法算式之后则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加法和乘法算式,强调乘法中因数的含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关系,明确求几个几相加的时候用乘法非常简便。 给学生一定的思维发展空间,培养创新精神。我安排了学生自主探索加法的简便写法部分教学环节。学生积极投入,思维非常活跃,展开了奇思妙想。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大部分学生是用合并加数的方法,使原来的算式变得简便短了。还有的学生想到用符号、用语言叙述、用乘法等方法表示。孩子们的想法是那么的可贵,教师要保护他们的创造火花,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学生只要能够创造出简单的表示方法,教师就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大力的表扬。 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创新精神。练习的设计虽然简单却十分有效,通过有层次的练习尤其是通过反例的突出,更加巩固了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创新精神。而最后的课外作业又将本课所学内容做了有效延伸,为下一步用乘法解决问题做好了铺垫。

公开课《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严谨好学的学习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 难点: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创设问题情境,确定研究主题 师: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天天与数打交道,并且总结出关于数的运算的一些非常重要的规律,比如:一个数和1相乘还得原数;一个数和0相乘结果还是0;一个不是0的数除以它本身结果得1;……这些运算中都有着非常稳定的规律,说明两个数的关系比较稳定。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两个数的关系。出示: 3883和 715157和 515和 1212 1和 请大家思考:每组中的两个数有怎样的关系?(生交流汇报) 生1:每组中都是一个真分数和一个假分数。 生2:两个数的分子和分母的位置正好颠倒了。 生3:它们的乘积都是1。 师:看来大家已经透过表面现象发现了两个数的本质关系,即乘积都是1。请大家逐个验证一下。 2、学生举例,丰富体验。 师:请大家自己举出这样的例子。 生:…… 3、提炼概念。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具有这种关系的数叫互为倒数。谁来具体说一说什么样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互为倒数。) 二、加深理解 师: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互为倒数,在这个概念中你认为哪个词比较关键?为什么?自己思考后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 (小组交流后汇报) 组1:“互为”非常关键。 师:“互为”是什么意思? 组1:“互为”是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不能说某一个数是倒数。比如:3 883和

中,不能说83是倒数,应该说83是3 8的倒数,即要说清楚谁是谁的倒数。 师:还可以怎么说? 组1:38是8 3的倒数。 组2:我们组认为“两个”这个词非常关键,必须是两个数。 师:1214338=??,2 14338、、成倒数关系吗? 组2:不成,因为我们研究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多了不行。 组3:我们组认为“乘积是1”非常关键。如果乘积不是1的两个数就不能称为“互为倒数”。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大家已经找到了在这个概念中特别关键的部分,那就是“乘积是1”、“两个数”、“互为”。 师:老师给大家提一个问题:概念中的“两个数”有可能是两个怎样的数?你能举例说明吗?再次小组讨论。 组4:有可能是两个分数,也有可能是一个整数和一个小数,或者整数和分数,只要乘积是1就行。 三、探究方法 1、探究找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1)师:刚才同学们都举出了许多倒数的例子。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看看谁能很快的找出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并说说是怎样找的? 出示例1。 生汇报结果: 生1:我找到了,53和35互为倒数,27和7 2互为倒数。我的方法是看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是不是颠倒了位置。 生2:我有补充,6 1和6也互为倒数。我是看两个数的乘积是否为1。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2:我们要判断两个数是否互为倒数,就要看它们是否符合倒数的概念,也就 是两个数的乘积是否为1,因为61和6的乘积也是1,所以6 1和6也互为倒数。 师:都回答的很好,看来你们对“倒数”理解得很透彻。那你更喜欢哪种方法呢? 生3:第一种方法,因为比较简便,一眼就可以判断。 生4:我也喜欢第一种,因为它比较快。 师小结:看来大家都喜欢用直接观察的方法来判断,也就是看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是不是交换了位置。 (2)师:同学们都会判断两个数是否互为倒数了吗?如果给你一个数,你能写出它的倒数吗? 生齐说:能。 师板书:11 7 生汇报方法:

4.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导学案

4.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导学案 主备人:审核人: 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多边形、正多边形、圆、扇形。 2、能根据扇形和圆的关系求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学习重点: 1、能够说出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 2、能够了解平面图形的构成。 学习难点: 1、通过观察、归纳、猜想,获得对多边形的认识,发展推理能力。 2、通过有趣的图案,发展有条理的思考 学习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 二、自学提纲 用6分钟时间自学课本第122-124页,4人小组交流,不懂之处小组内交流完成,然后完成后边检测题。 三、自学检测 1、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都是___________,它们都是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封闭图形.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对角线。n边形有______个顶点、______条,_____________个内角。 3、过n边形的每一个顶点有________条对角线。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正多边形. 5、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圆,___________叫做弧,_____________叫做扇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圆心角。 6、扇形与弧的区别:弧是一段曲线,而扇形是一个面. 7、写出下列图形的名称 (1)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 (4)___________

8、八边形是由条线段依次首尾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通过它的一个顶点分别与其余顶点连接,可将八边形分割成个三角形。 9、从多边形的某一个顶点出发,分别连接这个顶点与其余各顶点,把这个多边形分成10个三角形,这个多边形是边形。 10、从n边形的某一个顶点出发,连接这个顶点与其各个顶点可以把这个n边形分成三角形的个数是() A.n 个 B.(n--1 )个 C.(n —2)个 D. (n—3)个 11、你能发现那些常见的图形?写在横线上 (1)(2)(3) 四、合作交流 1、观察图中可爱的小猫,你能看出它是由多少个三角形组成的吗?与同们交流你的看法。 五、拓展延伸: 从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与各顶点连线连成的对角线条数为m ,可分成的三角形的个数为n,如下图所示. 仿照上面的方法画线,请你猜想出: ( 1 ) 100 边形中的m=____________ ,n=______________ 。 ( 2 ) a ( a > 3 )边形中的m =___________ ,n=___________ 课后反思: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 在经历了集体备课,共同研讨,再次磨课,共同交流的基础上,我进行了上课,下面将本次授课情况进行反思如下: 一、重视实践操作,突出开放性和探索性 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圆的周长”,借助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从“圆周长意义”的理解,立足于学生的亲身体验和自由表达,“圆 周长公式”的建构先从学生动手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上,再到探索 圆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整个过程突出开放性和探索性,充分发 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始到终让学生全方位参与,通过学生大胆猜想、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统计分析,在充分的感知的 基础上,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认识圆周率的含义,得 出计算圆的周长的公式,整个探究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及获取知识得能力,使学生 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需要改进的地方 回味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情景的创设、问题的导入、活动研讨、猜想验证、巩固应用、总结评价,学生合作学习的体现、学生思路 的`展示和最后知识的反馈。整节课中,学生都在自主学习,教师与 学生共同研究、共同学习、共同体验了获取知识的乐趣。当然,这 节课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问题的导入过度得太长,老师 牵得太死;猜想验证这一环节可以更紧凑点,每组研究一个事物就 可以了,12组就有12个例子了;这样设计的话最后的练习时间就 会更充裕一点可以把后面的解决问题的练习做练习一些;圆周长公 式的导出,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得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是教师应利用学生的这一结论进行深入的追问:是不是这样的呢?进而在课件上演示。

(人教版)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乘法的初步认识人教版新课标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还只停留在理论阶段,没有深入人心。在教学设计中,能尽量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比如用小棒摆你最喜欢的图案、自己选一个数学问题解决等环节都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提供了充分的活动与交流的机会。但是问题是在教学实践中,仍然较多地考虑自己的教学设计,不能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思路。对于学生提出可以用乘法来求“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的方法置之不理,(当时一是怕中下生听不懂,影响学习情绪,二是怕展开讨论会影响教学时间)致使认识乘法的意义兜了一个大圈,浪费了很多时间。其实追究起来还是被旧的教学思想影响,还没有真正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回避学生的问题或者敷衍都是不可取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是生成的,是不能被预设的。况且开放的课堂上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学生的创造性言行、质疑等等这些都有可能发生。教师事先备好的教学过程被打乱,教学进度或加快或减慢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由课的具体行进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问题的方式决定。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结构。 教学的放与收做得不理想。学生摆小棒并列出许多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后,我没有及时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共同点,从而总结出相同加数,导致在后面讲两个因数的意义时很少学生回答准确,也不能准确列出乘法算式。就是在放开之后没有及时作一个小结,把知识收笼到重点难点上来。第二个地方做得不好的是:在回应课的开头时,我让学生看图提数学问题后,没有把很多的问题收笼到这节课的乘法问题上,使部分学生列出了加减算式。从这节课上使我认识到:放与收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倒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倒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倒数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分数加法和减法计算、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应用题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理解倒数的意义和会求一个数的倒数是学生学习分数除法的前提。学生必须学好这部分知识,才能更好地掌握后面的分数除法的计算和应用题。 在备课中我把重难点定为“倒数的意义和求法”。 本节课我在设计教学时力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再现知识发生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归纳的能力。通过这节课的实际教学,我觉的以下做法比较好: 1、在课的导入部分,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由一些有趣的文字引出本节课所要探究的问题――倒数,从形象直观上感受颠倒位置,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了充分的准备,为学生较好理解倒数的意义做了铺垫。 2、变例题教学为学生自学课本,发现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然后通过举例,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再总结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3、丰富练习的形式。在充分利用教材的练习同时,我还适当地补充了练习的内容,使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在练习中提高。 4、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相信学生能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学中每一个问题的提出,要使学生不是坐等听别人讲,而是能养成

先自己积极思考的习惯。 5、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当学生有困惑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集体智慧,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在合作中交流、在合作中提高、在合作中解决困惑。在教学中,我对于探求“整数有没有倒数”、“0和1有没有倒数”、“小数有没有倒数”这几个环节,便充分发挥合作交流的作用,群策群力解决问题。 本节课之所以这样设计,也是缘于“枯燥”、“无趣”“内容少”和“老是出错”。“枯燥”是因为这节是概念课,内容上不够生动。“无趣”是因为听到学生们说:“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倒数,一点意思都没有。”“内容少”是因为听到过上了这节课的老师说:“倒数的认识太简单了,这么点内容,学生很快就学完了。”“老是出错”是因为老师在一起交流时吐露的困惑:“倒数这部分知识,要说没有什么难度嘛,为什么学生一做作业就老是出错呢?”缘于个中教和学的实际状况,我再次执教《倒数认识》这课时,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1、解决“枯燥、无趣”问题。 平时我们惯用PPT教学,动画设计好了每个环节,只需老师不停的单击更换页面,整个课堂像是老师的表演专场,PPT的局限性也无法随机展示学生的个性思维,因此,本节课我选用具有强大交互式功能的Notebook课件教学,它能够接纳生成性资源,实现师生互动;让学生在白板前拖拽操作展示各自不同的思维过程,通过交流学习别人的经验,增强生生互动,取长补短,互助提高。 2、解决“内容少、老是出错”问题。

2019《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导学案.doc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导学案【学习目标】 1、认识多边形、正多边形、圆、扇形,知道多边形顶点、 边数、对角线的关系 2、能根据扇形和圆的关系求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学习过程】 一、情境感知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多边形的认识 ( 一 ) 预习:仔细阅读课本15-16 页,弄清以下概念 多边形、多边形的对角线、正多边形 (二)检测 1、下列图形是多边形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序号 ) 2、n 边形有 ___个顶点, ___条边, ____个内角。若一个多边形有 12 个内角,则这个多边形为______边形,若一个多边形有十个顶点,则这个多边形为____边形。 3、若一个正六边形的边长是4,则它的周长是_____ 4、判断对错。如果说法错误,试举出反例 各角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 ) 各边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 ) ( 三 ) 多边形的对角线 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边数 4 5 6 7 n 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条数 上述对角线分成的三角形的个数 ( 四) 跟踪练习 1、从八边形的某个顶点出发,可以画出_____条对角线,分割成 _____个三角形。 2、过某个多边形的一个顶点的所有对角线,将这个多边形 分成 5 个三角形,这个多边形是_____边形 3、从某多边形的某个顶点出发,可以画出7 条对角线,这 些对角线将该多边形分割成_____个三角形。 探究二:圆的认识 ( 一 ) 自读 17 页前三自然段,理解相关概念:圆、半径、圆 弧、扇形、圆心角 ( 二) 典例引路 将一个圆分割成三个扇形,它们的圆心角的度数比为1: 2:3,求这三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 三) 变式练习

圆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

圆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收集的圆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内容(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圆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 《圆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们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认识圆的基础知识。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进一步发展孩子们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探索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的意识。这节课由认识圆的特征、圆各部分的名称、会画圆的各个部分开展教学。 在教学圆的半径和直径时,让每个学生通过折一折,学习找圆的圆心和半径以及直径。在这的活动中去体会半径和直径的关系,这有助于全体学生比较透彻理解,特别是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探讨完半径与直径间的关系后,为了为第二课时画圆打下基础。我通过自己动手画圆给学生看,让他们仔细观察,圆心与半径在圆这个图形中起的作用,自然地引到,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或者直径确定圆的大小,帮助学生们自发地观察出问题,并且有意识地提高他们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授的最后阶段,我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用不大小的圆,将他们摆放在不同的位置,拼出他们喜爱的图形。既为了复习上面所说的圆心、半径、直径在圆中的作用,也从实际操作中让学生们感受到圆的美丽,将单纯的图形教学进一步的提升到让孩子们懂得欣赏身边美丽的事物上去。 随后,我通过一系列地课堂练习,如在圆中寻找半径、直径;根据已给的图,求出该圆的半径或者直径;说出太极图的组成;投篮比赛的规则;思索车轮为什么要造成圆形的等等,进一步复习刚才所学的新知识。同时,后面一部分的联系,我通过紧扣他们的生活实际,希望学生们能将在课堂上学习到的死板的知识点,运用是活生生的日常生活中去。 总体来说这节课上下来思维较为连贯,上课步骤较为顺畅,习题的设计也富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由于同年级老师十一过后要讲公开课用我们班学生试讲,我将此部分内容进行前置教学。 乘法的初步认识它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教材十分重视数学来源于生活及学生实际操作,首先通过学生比较熟悉而又十分喜爱的游乐园引起学生的兴趣,为认识乘法作准备。接着让学生用小棒摆各种各样的图案,由同数连加算式引出乘法。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通过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定以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本课。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识别相同加数,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而我在教学中只轻轻地点了一下,致使有很多中下生不能列出正确的乘法算式,影响了教学效果。 这节课使我认识到:信任学生,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让学生自己去学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讲的,让学生自己去讲。

本节课是初次认识乘法,所以我们这节课的设计就要从加法入手。先出示情境图,根据发现的信息来提问题,分别从开小火车的有多少人,做碰碰车的有多少人及跳绳的有多少人,这些问题入手,大部分孩子都能列出加法算式来,教师板书,继而同学们来观察这几个加法算式有无共同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算式都有相同的加数。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主要注重对孩子们语言表达上的培养和行为习惯上的养成。另外,在总结乘法算式的过程中,利用我们之前的发现使学生们意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加法算式,也可以用乘法计算。换句话说,只有有着相同加数的算式才可以写成乘法算式。在学习把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的过程中,使学生们认识到如:4+4 +4+4+4这5个4相加既可以写成5×4也可以写成4×5,因为之前老师在暑假作业上有一项要求整理背诵99乘法口诀表,有的学生知识单纯的去记忆,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以至于我让转换其他的加法算式为乘法算式的过程中出现了滥用乘法口诀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我首先向同学们解释了何为乘法口诀:为了方便人们记忆9以内的乘法整理编排出来的一个便于记忆的口诀,他并不能代替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会分不清加数和个数,比如3+3写成乘法算式,有个别同学会写成3×3,针对这一情况,我会重新让学生去回忆并理解几个几相加就是几乘几。 这一节课是认识乘法的起始课,使学生学习并运用乘法口诀的基础,二年级的学生虽然在平时计算过程中经常见到几个几相加,却并未真正的运用过。所以,这一节课就是培养学生认识到加法与乘法

圆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焦方明)

圆的初步认识 浦东新区御桥小学焦方明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试用本)数学四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 教学目标: 1.会感知生活中的圆,即在思辨中认识圆的圆心、半径、直径。 2.通过观察、讨论、操作圆发现同圆或等圆的半径处处相等,并且直径=半径× 2。 3.在圆的初步认识中享受数学学习的思维乐趣。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黑板上出示已经画好的圆) 师:知道这节课我们要共同研究什么内容吗?(圆)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黑板上有圆) (上课) 二、研究圆 ㈠探究圆的基本特征 1.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出示盒子: 师:把这个盒子放在距离你左脚3米的地方,你们会放吗?(会) 师:如果用红色小圆点表示你的左脚,你能画出盒子放在哪儿吗?拿出练习纸,一厘米表示1米,3米就用几厘米表示,请你画一画。 (教师巡视) 师:停。我发现有的同学把盒子放在这儿,距离你的左脚几米?也有些同学把盒子放在这儿?距离你的左脚几米?还有的放在这儿和这儿。这几种放法可以吗?为什么都可以呢?(都距离左脚3米)那么除了这四种放法,还有其它不同的放法吗?有多少?只要怎么就可以了? 师:同学们,你们想象一下,像这样无数个放盒子地方连起来,会是个什么图形?(课件演示)盒子就在哪儿呢? 师:为什么无数个放盒子的地方连起来以后会是圆?而不是正方形,正五边形…… 师:看来这个小圆点很特殊?从它到圆上的距离都相同?在一个圆内像这样的小圆点会有几个?这个点在圆的中心位置,我们给它取个名字。(板书:圆心)圆心用字母o表示。 师:现在我在圆上任意的点出一点。(什么叫圆上任意点出一点?谁来帮我任意的点着一点?)把圆心和圆上任意的一点用线段连起来,这条线段叫半径(板书

小学:《圆的周长》教学反思

小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教学设计(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教学反思 / 小学教学反思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教案中的内容,提升自我能力、提升个人素质、提升德智体美劳等作用,本教学反思资料适用于小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一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基础上,在学习了圆的初步认识,知道圆心、半径、直径及圆的特性的基础上,进而学习圆的周长的。 本课的重点是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难点是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推导过程,主要是圆周率的理解及其推导。 探索圆周长计算这一环节:一方面,通过小组合作式的测量活动,使学生自主创造出“测绳”和“滚动”两种测量圆周长的方法,丰富了学生的课堂活动,另一方面,通过对两种测量方法的反思及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测绳”和“滚动”这两种方法的局限性,引导学生探索“计算公式”的心情,为继续研究圆周长的计算作好了铺垫。让学生猜想圆的周长可能与圆的什么有关?是直径的多少倍?进一步激起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然后让学生利用准备的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一步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否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帮助,学生把自己研究的成果进行交流,发现了规律: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

倍多一些,这是本课的难点。整节课下来,学生学习效果较好,我想,这得益于事先让学生准备的教具比较充分,得益于学生的动手操作,也得益于提出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思考。这次课后,我深切的感受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本质就是激发和唤醒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思考。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二 1、本节课有两个难点:如何测量出圆的周长?发现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 2、首先,以旧有知识正方形的周长知识为铺垫引出圆周长知识,并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圆的周长,初步感知周长是一周的长度,增强对圆周长的感性认识,了解之间的区别,前者是线段求和,后者是曲线求长, 3、学生发现尺不能直接测量出圆的周长。从而使学生想出用测绳、用滚动等方法化曲为直。 这节课学生通过量、饶、滚找出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用计算器把测量的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算出,填写报告单,观察数据发现倍数关系,最后概括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4、练习设计应该具有层次性、针对性和综合性,既有帮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圆周率概念的练习,也有让学生运用公式直接计算圆的周长的练习,还有让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综合性练习.

公开课《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推理和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严谨好学的学习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难点: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创设问题情境,确定研究主题 师: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天天与数打交道,并且总结出关于数的运算的一些非常重要的规律,比如:一个数和1相乘还得原数;一个数和0相乘结果还是0;一个不是0的数除以它本身结果得1;这些运算中都有着非常稳定的规律,说明两个数的关系比较稳定。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两个数的关系。出示: 3871511和和 5和和12 83157512请大家思考:每组中的两个数有怎样的关系(生交流汇报)生1:每组中都是一个真分数和一个假分数。生2:两个数的分子和分母的位置正好颠倒了。生3:它们的乘积都是1。 师:看来大家已经透过表面现象发现了两个数的本质关系,即乘积都是1。请大家逐个验证一下。 2、学生举例,丰富体验。 师:请大家自己举出这样的例子。生: 3、提炼概念。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具有这种关系的数叫互为倒数。谁来具体说一说什么样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互为倒数。) 二、加深理解 师: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互为倒数,在这个概念中你认为哪个词比较关键为什么自己思考后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小组交流后汇报)组1:“互为”非常关键。师:“互为”是什么

意思 38组1:“互为”是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不能说某一个数是倒数。比如:和83338中,不能说是倒数,应该说是的倒数,即要说清楚谁是谁的倒数。 883师:还可以怎么说 83组1:是的倒数。 38组2:我们组认为“两个”这个词非常关键,必须是两个数。 831831师:1,、、成倒数关系吗 342342组2:不成,因为我们研究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多了不行。 组3:我们组认为“乘积是1”非常关键。如果乘积不是1的两个数就不能称为“互为倒数”。师:通过刚才的交流,大家已经找到了在这个概念中特别关键的部分,那就是“乘积是1”、“两个数”、“互为”。 师:老师给大家提一个问题:概念中的“两个数”有可能是两个怎样的数你能举例说明吗再次小组讨论。 组4:有可能是两个分数,也有可能是一个整数和一个小数,或者整数和分数,只要乘积是1就行。 三、探究方法 1、探究找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1)师:刚才同学们都举出了许多倒数的例子。现在老师来考考你们,看看谁能很快的找出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并说说是怎样找的出示例1。生汇报结果: 3572生1:我找到了,和互为倒数,和互为倒数。我的方法是看这两个分数 5327的分子和分母是不是颠倒了位置。 1生2:我有补充,和6也互为倒数。我是看两个数的乘积是否为1。 6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2:我们要判断两个数是否互为倒数,就要看它们是否符合倒数的概念,也就 11是两个数的乘积是否为1,因为和6的乘积也是1,所以和6也互为倒数。 66师:都回答的很好,看来你们对“倒数”理解得很透彻。那你更喜欢哪种方法呢生3:第

正多边形和圆教学反思

正多边形和圆教学反思 儋州市西联中学邓高春 正多边形和圆,下面对这节课教学进行如下反思: 一、成功之处: 1、本节课的教学从生活实际出发(观看美丽图案),引导学生得出定义。这一做法渗透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作用于实践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对定义的教学,不是简单地由教师告诉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观察、猜想、探究得出结论,让学生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 2、学生走上讲台,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不是高高在上,而是与学生处在同等位置上,培养了学生能力。 3、备课仔细,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作了充分地考虑。如在探究正多边形的定义的时候,对学生可能得出的结论作了充分的准备。反映了教师的基本功扎实。 4、整堂课都体现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探究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画圆,实验并进行猜想,这正是新大纲教改思路的体现。 5、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交流。表现形式有同位或小组讨论。实验表明学生之间的知识交流比师生间交流更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同时,这种形式也培养了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后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听取别人的意见。 6、注重学法指导。在进行正多边形和圆关系的第二个结论时,指导学生自学,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授学生以渔”,为学生将来的终身教育打下基础。

7、小结的形式。 8、本节课一个突破性的地方就是在课堂上让学生质疑,让学生对本节课不明白的地方或是与老师意见不一致的地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尽管在这方面做得不是很到位,但是已跨出大胆的一步。 二、不足之处: 1、在讨论时应该放得更开一些,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下位找自己熟悉的同学讨论,或是不局限有于一个小组,而进行多组合作,或是与老师(甚至是听课老师)讨论。 2、应注意多媒体板演的示范作用,投影应适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张学梅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节是乘法的起始课,是进一步学习乘法的基础。乘法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识的生长点是同数连加。因此,本节教材是要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认识到同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和乘法是同数连加的简便方法,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我在备课时,注意到新教材的编排与以前的教材有了变化。本节教材通过四个主题图来实现教学目标:游乐园的情境图蕴含丰富的“相同加数”的因素,为引入作准备;例1猜一猜活动引出加法算式,再由相同数相加引出乘法,体会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学习乘法算式的读写法;让学生初步感知乘法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算法。这种编排不符合我的学生实情,知识点的衔接不连贯、不流畅、于是我对教材资源进行了调整、删减和补充。 具体做法是:直接用游乐园的情境图和补充的题目,在一节课内完成本小节所有知识点。 首先我出示游乐园的情境图,让学生帮我安排秋游的分组设计,在计算每个游乐项目游玩人数时,初步感知相同加数这个概念。接着让学生比较几个加法算式的相同点,得出“相同加数”和“几个几”的概念,为乘法的引入作准备; 然后让学生自己写两个这样的加法算式,算式能写多长就写多长。我选择了两个

学生写的,一个算式是20个3连加,一个是42个7连加,我把字写大些,学生发现这些算式写起来算起来都不方便,如果再多一些加数边黑板都不够写怎么办?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用合并加数、省略号、语言叙述等方法表示,但没有体会数学的简单美,这时引出乘法算式,并用童化语言说“把加号扭一下就解决了这个难题。”这种说法让学生知道乘法是从加法来的,感受到乘法是同数连加的简便算法,接着认识乘号,乘法算式的读写法和各部分名称。这样一小节知识点一气呵成。

倒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倒数》教学设计 惠安县海燕小学 刘友平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倒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求出倒数。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观察、比较、概括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质疑的习惯。 教学重点: 概括倒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倒数的求法,理解“互为”的含义。 教学准备: 练习题、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玩一个“芝麻开门”的游戏,好吗开门的条件是同学们能正确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上课专心听老师讲解,积极发言,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大门将为你们敞开,否则就紧紧地锁住,所有大门打开了,老师将带你们去观光旅游,好吗 一、猜字导入新课。 1、猜字探究文字的奥秘。 “吴”字上下颠倒是什么字(吞) “杏”字上下颠倒又是什么字(呆) 汉字真奇妙啊,把一个字的上下部分颠倒就可能会变成另外一个字,其实,在数学王国里也有这种奇妙的现象! 2、举例:比如53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就变成了3 5,你也能举出这样的例子来吗

3、指名汇报,并板书 4、观察每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分子和分母颠倒过来,同时板书) 5、起名字:能根据这个特点,给这些数取个名字吗(倒数) 6、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倒数。 二、理解倒数的意义 1、倒数有哪些特点呢(同桌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反馈:你发现了什么(两个数的乘积都是1) 板书:(乘积是1 ) 3、引导说出概念:像这样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同时板书把概念写完整) 4、同学们齐读概念后问:这个概念的关键词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乘积是1,互为) 5、引导学生说53和3 5互为倒数, 因为53×35=1,所以53和35互为倒数,也就是说53是35的倒数,35是5 3的倒数。 请学生根据黑板上的例子说说谁和谁互为倒数。 6、玩一玩。(认为对的就“嘢”一声,错的就坐端正。) (1)3 2是倒数。( ) (2)72和2 7都是倒数。( ) (3)311的倒数是11 3。( ) (4) 107+103=1,107是103的倒数。( ) 师生一起喊:芝麻开门! 恭喜大家顺利敞开第一扇大门。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北京四中4.5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学案

初一年级数学科探究新知学案 学习内容: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教学设 计(收 获) 二、小组学习(合作共赢) 过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可引几条对角线?五边形呢?六边形呢?n边形呢?n边形一共可引多少条对角线呢? 三、展示反馈:(展示你的风采!) 学习目标:理解多边形和圆的相关概念。 重点和难点:理解多边形和圆的相关概念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一、自主学习:(相信你一定行!) (一)自主探究:(阅读课本122页----124页后完成) 1、根据你对教材122页内容的理解,在下面画出一个你喜欢的多边形,并指出这个多边形 的各顶点、各边、各角以及任两条对角线。 2、由课本123页的“议一议”可知:正多边形应满足的条件是 。 3、结合以前的学习经验,把你能画出圆的所有方法写出来 。 4、用一根细绳和笔能画出圆吗?用你的方法画一个圆,根据课本内容指出圆心和半径,在 圆中描出一段弧和扇形(用阴影),并表示出圆中的一段弧和圆心角。 5、由课本例题及议一议的内容,尝试归纳求扇形圆心角和面积的方法。 (二)尝试练习 1、下列图形中不是多边形的是() 2、下列图形中,不是凸多边形的是() A.B.C.D. 3、半径为1的圆中,圆心角为900的扇形面积为() A、 B、 C、 D、 教学反 思(疑 惑) 1、正五边形ABCDE中,∠A=1080,AB=4cm,则∠C= ,AE=BC= 。 2、若从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只能画5条对角线,则它是( ) A、六边形 B、七边形 C、八边形 D、九边形 3、六边形一共有对角线( )条 A、7 B、8 C、9 D、10 4、下列图形中,是正多边形的是 ( ) A.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 B.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C.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 D.六条边都相等的六边形 5、将一个圆分割成3个扇形,它们的圆心角的度数比为1:7:10,那么最大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 °。 6、把一个半径为20厘米的圆形蛋糕等分成8份,每份的形状都是一个形,每份的圆心角是 °,每份蛋糕的面积是(保留) 四、拓展检测:(成功在眼前) 1、一个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与它的边数相等,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7 B、6 C、5 D、4 2、一个正方形纸片,截去一角后得到的多边形是( ) A、三角形 B、四边形 C、五边形 D、以上都有可能 3、过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引的所有对角线可分出个三角形,过五边形的一个顶点引的所有对角线可分出 个三角形,过n边形的一个顶点呢?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五单元圆附教学上册反思

第五单元圆 ●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圆,在这个单元中,教材安排了“圆的认识”、“设计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扇形”“外方内圆及外圆内方”等内容。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以及圆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知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知识,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方面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因此,通过对圆的有关知识的学习,不仅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和绘制简单统计图打好基础。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中,结合动手操作、比较、测量等多种数学活动,更深入的理解、掌握圆的特点,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圆,学会用圆规画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会用圆规和直尺在教师指导下设计一些与圆有关的图案。 3.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4.探索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亲历动手操作、实验观察等方法,探索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7.使学生认识扇形,掌握扇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8.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主动探索的欲望和创新精神。 9.通过生活实例、数学史料,感受数学之美,了解数学文化,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掌握圆的特征及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亲历动手操作、实验观察等方法,探索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1.圆的认识 第1课时圆的认识 ●教学内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