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学设计.doc

教学设计.doc

教学设计.doc
教学设计.doc

从不同方向看

郑州中学刘洋

一、教学任务及学生状况分析

(一)教材分析

这一节位于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共分两课时,我今天说的是第一课时。本节课是初中数学空间与图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几何知识的学习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小学时已有图形认识的延伸,又为九年级时学习《视图与投影》埋下伏笔。通过学习,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能够体会到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与区别,感受到现实生活中处处有图形,处处有数学。

(二)学生状况分析

另外,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能力强、而抽象思维萌芽的阶段。他们对身边的事物已有了一定的观察、鉴别、分析能力。而且他们更乐意用自己的方式来研究世界,用自己的手去操作,用自己的嘴去表达,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三)教法与学法

根据教情和学情,我主要采取:

教法:发现式教学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地位与作用的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对本部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特点以及学情,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在观察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

②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种视图;

③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种视图。

(2)能力目标:

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并且注重渗透化归、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目标: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激发对空间图形学习的好奇心,激活学生的思维。

明白知识来源于实践,观察是得到知识的重要途径。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确立本节课的重、难点为: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种视图。

(五)教材处理

为了培养学生们自已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给自已探索的机会,我将“自已动手搭出由小立方体组成的不同几何体”这一活动从第二课时提前到第一课时。这样做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从不同方向看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结果,也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课程标准理念。

(六)教具准备

为了能使课堂更加的生动有趣,我特别准备了以下教学工具:幻灯片、小正方体模型、小桌子、直尺、水壶、乒乓球。

二、教学过程分析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我精心设计了以下环节,使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智慧的挑战。(示课件)

(一)课前欣赏,激趣导入

创设丰富的现实情景,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和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本节一开始,展现在学生眼前的是从不同方向拍摄的“鸟巢”体育场的图片,以此激发起同学们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示课件)在欣赏图片的同时,让学生认真思考,为什么拍摄的是同一物体,而我们看到的图片却不一样呢?把学生思维的注意力由观察事物的表象引向观察事物的本质特征上。为了让学生有更深的体会,我设计了一个课堂活动,那就是——

(二)探究新知

1.你说我说,讨论交流

首先,我在教室的中间位置选择一张书桌,它能够确保在各个方向的学生都能看到书桌上摆放的物品,然后按顺序在桌子上摆好暖水瓶、水壶、乒乓球,让同学们观察,然后提问不同方向的同学,你们所看到的画面是什么样的呢?学生们兴趣大增,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于是在热烈的课堂氛围中,实现了师生互动。教学过程达到了第一次高潮。此时,我又及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并进行简单总结。

接着,我又及时引导学生由生活实例自然过渡到几何模型。屏幕上展示出一个长方体、四棱锥、正方体。让学生回答下面的五幅画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体会从不同方向看几何体所看到的画面是不同的。

通过以上两个活动,大家认真思考:无论是生活中的物品,还是数学中的简单的几何体,我们要想确定它的形状,至少要从几个方向观察呢?此时,很自然的给出三种视图的概念。

接着,让同学们想象,正方体的三种视图是怎么样的呢?如果我们用2个、3个、或更多的小正方体来搭简单几何体,它们的三种视图又是怎么样的呢?这样逐层深入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让学生体会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从而突出本节核心内容。此外我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自已动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又设计了第二个课堂活动,

那就是——

1 2 3 下一页

从不同方向看

2.探究DIY,互动你我他

DIY是自已动手的英文缩写,这句话充分体现出新课标中学生自主探究的理念。由于课前已经安排学生预习了本节内容,因此我首先请同学们以六人小组为单位,用手中的小正方体搭出不同的几何体,再试着画出它们的三视图(示课件)。因为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所以要让学生尽量说出从正面、左面、上面分别看到了什么图形?小组内的每一个同学看到的结果是否一样?为什么?在这里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观察讨论,并发表意见,使它们意识到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相对于观察者而言的,对于不同的观察者,其三视图可能不同。并通过交流能真正理解三视图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我以学生所搭作品之一作为例子,示范作图过程,并且对三视图摆放的位置以及作图方法做出及时点拔。这一活动让课堂教学达到第二个高潮。另外,课件的使用使这部分知识由抽象变直观,化静为动,打通了学生因抽象思维造成的障碍,降低了学习的难度,顺利突破重、难点。

3.操作演练,形成技能

为了反馈课堂效果,围绕学习目标,我设计了三道练习题:

(1)考考你的眼力:一辆汽车从小明的的面前经过,小明拍摄了一组图片,请按照汽车被摄入镜头的先后顺序给照片编号。(播放录象)这个问题比较简单,放手让学生去完成,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迎接下面的挑战。另外,采用拼图的方式回答这一问题,更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三视图的现实意义,感受从空间物体到平面图形的转换过程,让同学们学会识别图形。

(3)相信你能行:画出下列几何体的三种视图。

设计意图是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并且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学会画几何体的三种视图。

以上练习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情景中展开,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4.总结收获

在总结收获这一环节,我请学生自已谈谈:今天我学到了什么?我有哪些收获?(播放录象)

这样做的目的一是给学生抒发感受的机会;其次是让学生总结自己在做中学的收获,并整理经验,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是给授课老师的一个反思机会,通过学生的回答来对本节课老师的“教”作一个客观和理性的思索,真正体现出以学论教的教学理念。

5.特色作业

综观本节课,我们从不同方向看物体、几何体入手,总结概念、提炼方法,进而学以致用,所以布置了这一作业:拿起你的笔,画出“知识金字塔的三种视图”。

在本节课的最后,我选用了苏轼的一首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把同学们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在古诗中也能体现数学思想,说明数学无处不在。让学生带着对新内容的憧憬和期待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6.板书设计

[伴你教数学]从不同方向看(一)

〖教学目标〗

1.在观察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种视图,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的三种视图。

2.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通过比较、综合、归纳、模拟、与位置有关的推理、有条理的具体操作、想像与描述等数学活动)帮助学生感知和体验空间与图形的现实意义。在平面图形与几何体的转换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促进观察、分析、归纳、概括、交流等一般能力的发展。

3.进一步丰富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激发对空间与图形学习的好奇心,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借助生活中丰富的典型实例,让学生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从中了解基本几何体与其三种视图之间的关系,在空间几何体与平面图形的转换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生状况分析〗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对三维几何图形的较低水平层次的想像能力,正处于空间观念的最佳发展期。对于本节课的题材,学生的许多个人知识和直

接经验都能用得上,不同的学生会从中获得不同的心得。故本节课尽力通过学生的切身感受和体验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从先动手、后思考,逐步过渡到先想像、再动手。

〖教学设计〗

(一)第一板块

1.多媒体展示庐山风采,从学生熟悉的古诗入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苏东坡是怎样观察庐山的?

(2)当他从不同方向看去,看到的景色一样吗?

(3)谈一谈你由此获得的感受。

说明:以情境引入课题,使学生初步感知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美感和美的意识是数学直觉的本质,审美能力越强,则数学直觉能力越强,以上设计使学生从优美的意境中提高数学直觉能力。

2.让学生站好位置后完成课本第15页的实验。

请告诉大家,你看到桌子上摆放着什么?

想一想,为什么我们的答案不一致呢?

(二)第二板块

设置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空间想像力,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对几何图形的记忆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基础。

1.给出课本第16页(1)中的四幅图,设置问题串:

(1)其中哪幅图是甲看到的?哪幅图是乙看到的?

(2)通过不同的站位,你还能观察到不同的画面吗?

(3)如果想同时看到杯子、乒乓球,观察者可以站在哪儿?

2.观察课本第16页“议一议”中的实物教具,想像、讨论,并通过实际站位验证:

给出的五幅图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

3.完成随堂练习第2题。

4.学生小结学习体会,引出三种视图的概念:结合学生的体会,强调三种视图是相对于观察者而言。观察者的站位不同,其三种视图可能是不同的。

(三)第三板块

1.学生指挥老师画,师生共同完成课本图1??10的三种视图。

2.变换教具的摆法练一练。

3.小组竞赛:借助手中的立方块自主搭建几何体,由接受挑战的小组完成相应的三种视图。

4.教你一招:鼓励画得又快又准的同学介绍经验。

5.挑战同桌。

说明:第二板块和第三板块都是在对具体情境直接感知及在头脑加工、组合的基础上,重现感知过的几何体,把握几何体和它的三种视图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使空间观念从感知不断上升为一种可以把握的能力。

(四)第四板块

说明:把课本内容稍作了延伸,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去探索和发现,使学生把操作、模拟、直观与推理交织在一起,基于已知图形从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转换,在自主而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中发展空间观念。

给出的一组照片是佳佳在这条路上拍摄的(照片略),你知道它们的拍摄顺序吗?

(五)第五板块

感悟与收获,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大胆挑战老师,就课堂所学提出自己的数学问题和希望解决的数学问题。

(六)第六板块

读一读:以小学语文课文《画杨桃》为蓝本,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考虑问题要全面”等生活哲理。

(七)第七板块

布置作业:

第17页第1题,第19页第1题;

“读一读”有感。

〖教学反思〗

1.本节课三次设置“感悟与收获”环节,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对解题思路、推理过程语言表述进行反思,对本节课的知识与以前知识的联系进行反思,并试着对本节课的内容提出新的数学问题……帮助学生检视自我,树立方向,明了自己想要学什么、获得什么。

2.第一板块跨越“纯数学”,让学生的思想走出课堂,到生活中发展空间观念。

3.最初曾把《画杨桃》作为课堂引入,但在实际课堂操作中发现,中、下学生听了一脸茫然,不明就里,就算好学生也没有确切感受到应有的寓意,没有发挥预想的作用,反而给学生形成不必要的压力,影响了学习效率,反思后进行相应的调整,发挥了较好的首尾呼应、画龙点睛的作用。

[伴你教数学]从不同方向看(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2.数学思考

实践是知识的重要来源,观察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3.解决问题

(1)在观察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

(2)能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3)能画出简单物体的三种视图。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注重实践、善于多角度看问题的习惯。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对简单的立体图形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将立体图形抽象成平面图形,在整章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教材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感知生活、发挥想像力,调动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及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本节课的重点是: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空间概念。会画简单物体的三种视图。本节课的难点是:通过观察画出简单物体的三种视图。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刚由农村向城市过渡的一所郊区中学,教学条件较简陋(没有多媒体

教室)。全校七年级有6个平行班,所有学生来自农村各周边小学。受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各班学生素质水平参差不齐,但大部分学生活泼开朗、思维敏捷,有利于开展新课标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活动。

〖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忆伟大诗人苏轼写的一首《题西林壁》,然后请同学们分析一下这首诗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生:一起背诵“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并踊跃发表意见。

生1:说明了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物体是不同的。

师: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究数学中的从不同方向看的问题(板书课题:从不同方向看)。

师:摆出一组物体(乒乓球、水杯、热水瓶),请三位同学站在三个不同的位置观察,并说出各自看到的是什么样的图形。

生A:我看到了水杯和热水瓶。

生B:我看到了乒乓球和热水瓶。

生C:我看到了水杯、热水瓶和乒乓球。

师:为什么他们看到的图形不一样呢?

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对极了,因为他们是站在不同的方向观察的。

下面请同学们利用自己现有的物体(书、笔、文具盒、橡皮等)摆设不同的组合,并交流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

生:(动手摆物体、观察并交流。)

师: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和观察,有何体会?

生:(讨论得出)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

师:很好,下面我在讲台上摆出一组物体(见教材第16页“议一议”),然后给出五幅图片,请同学们讨论这五幅图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

生:(讨论、交流,并一一作答。)

师:完全正确,这说明有了实物和相应的图片,就可以判断出每幅图的观测方向。下面老师给出一个长方体,请同学们尝试从正面、左面、上面三个方向观察,分别能看到什么样的图形,并尝试画出来。

生:(独立观察、讨论,并动手画出看到的图形,一生板演。)

师:画得很好,我们就把从正面看到的图叫主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左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俯视图。下面请各小组用小正方体跟着老师摆出一个几何体,并画出它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

图1

生:(摆几何体并观察,完成三种视图,一生板演。)

师:画得不错,注意在图的下方标清是哪种视图。下面请各小组用四个自制的小正方体或麻将子摆出不同的物体组合,并画出它们的三种视图。

生:(以组为单位摆几何体,观察、交流画图。)

师:(展示每组的成绩,进行小组评价)好,通过我们的观察及小组合作探

究,知道了画简单几何体的三种视图的关键:弄清几何体构成的层数、列数、排数。所以我们还可借用列表的方法画三种视图。

以画图1的三种视图为例,可在下表中把能观察到的正方体的面着色:

生:(一目了然,露出肯定、惊讶的目光。)

师:好,我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会了画简单物体的三种视图。但对一些实际具体的问题还需具体解决。下面请同学们看教材第17页的随堂练习,按先后顺序将小汽车的图片编号,并用自己的语言合理说明。

生:(组内交流,发表想法。)

师: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唯一的(同时用玩具车演示),只要同学生们能合理说明就可以请大家完成剩下的练习。

生:(独立完成练习。)

师:(作出评价,讲解剩下的练习)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本节课干了什么,学会了什么,谈谈体会和收获,可互相补充。

生:(发言积极,互相补充,将本节所学内容进行较全面的概括。)

师:大家总结得很好。这节课我们经历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多角度、全面地看问题。我们应该从不同角度去评价一个人、一件事。只有这样,才会发现许多美好的、闪光的东西,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

师:下面我再给大家提出一个课后思考: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如图2所示,俯视图如图3所示,那么这个几何体需用几个小正方体组合而成?摆法是不是唯一的?

师:(布置作业:课本习题1.6。)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时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能将学生引入充分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探索性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师生互动氛围中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较圆满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由于学生水平不一,个别学生参与度还不够理想。

[伴你教数学]从不同方向看(一)

〖教学目标〗

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能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合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

2.在观察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

3.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种视图,会画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的三种视图。

4.在探索、思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辩证地去看待事物,学会从多角度认识事物。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通过学生对某些几何体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的认识,促进学生对常见几何体的理解,在平面图形与几何体的转换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节课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由小彬和小华在不同位置观察同一桌子上摆放的“杯子、暖瓶、乒乓球”所看到的结果不同引入课题,通过对三个几何体在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结果不同进行分析,认识三种视图,并能根据所摆的几何体画出三种视图。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时基础上的延伸,要求学生能根据俯视

图画出物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对学生空间想像力的要求更高了。因此,第一课时内容既考察了学生对几何体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又是学好第二课时的关键。

本课时的重点是使学生经历观察、探索、思考的过程,认识从不同方向看到不同结果,会识别并画出立方体及简单几何体的三种视图。难点是建立“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思维习惯,在分析数学问题和处理生活中的事情时,做到不以偏概全。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位于石家庄市近郊,是鹿泉市一所中等规模的初级中学,学校有教师117人,学历都在大专以上。现有36个教学班,每班50人左右。学校教学设备齐全,配有微机室、语音室、图书室、各种实验室及4个多媒体教室,教学条件较好。

所教班级为多媒体辅助教学班,本班有学生54人,全部来自本乡镇。由于所教班级是学校的重点示范班,所以本班学生素质较好,多数学生学习态度认真、学习刻苦,班级中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课堂上,多数学生能积极思考、探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期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多数学生有初步的小组合作交流经验。

〖教学设计〗

(一)古诗引入

老师请大家欣赏一首古诗《题西林壁》(多媒体出示)。谁来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

从不同方向观察庐山,会看到不同的结果。生活中,这样的情境还有很多,你有这样的体会吗?(如在小学阶段学过的《画杨桃》一课;在美术课上对几何体的素描;由远及近的汽车留给观察者不同的画面……老师此时应鼓励学生大胆谈谈自己的经历、体会,加深学生的认识,同时为下面的学习埋下伏笔。)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从不同方向看”(板书课题)。

说明:由古诗引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与其他学科是紧密相连的。

(二)情境感知

1.在讲桌上依次摆放乒乓球、暖水瓶、水杯(如课本第15页所示)。

请三位学生分别站在三个不同的位置,其余学生在座位上进行观察。

多媒体出示从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看到的不同画面。

师:你看到的是哪一幅图画?想一想,另外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与同伴交流。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站在不同位置的同学对此加以验证。

师:相同的物体,我们看到的为什么却不相同呢?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2.动手操作,加深认识。

以小组为单位按要求依次摆放长方体、四棱锥、正方体(如课本第16页所示)。

(1)从同一个方向进行观察。

小组成员分别从正面、左侧、右侧、背面、顶部观察所摆的几何体,并把所观察到的结果在小组内交流。

(2)教师出示课本上的五幅图。

师:你知道这五幅图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吗?

学生识别这五幅图。

(3)小组成员各居一个位置进行观察。

师:以自己所坐位置看到的面为正面,分别从五个方向观察所摆几何体。你观察到的结果与你的同伴观察到的一样吗?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进行观察,并与同伴交流。

说明:本环节是上一环节认识上的提高。对于不同观察者而言,站在相同的位置所看到的结果是相同的;相对于不同的位置,其结果又是不同的。本环节旨在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体会到不同观察者其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3.观察正方体,画三种视图。

(1)师取出5个正方体,摆好(如课本第17页图所示)。

要求:从顶部、左侧、正面进行观察。

学生叙述从三个方向看到的结果。

(2)师: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时,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我们把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师:我们不仅要会描述所看到的三种视图,还要把它们画下来。

学生自己摆放正方体,并从三个方向进行观察,画出三种视图,并与同伴

交流。

学生展示自己所画的三种视图。

(三)创新应用

1.分小组自由组合正方体,并画出三种视图。

师:哪一组把你们所摆的几何体与所画的三种视图到前面展示给大家看?

小组代表到讲台展示所摆几何体,并讲解所画三种视图。

2.根据三种视图,摆放几何体。

小组出示所画三种视图,其余学生摆出几何体。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初步认识了几何体的三种视图。在生活中,许多人、事都有它的多面性,希望同学们学了本课之后,能够从多角度来观察周围的世界。

(五)布置作业

习题1.6第1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安排了从不同方向观察“水杯、暖瓶、乒乓球”“正方体、长方体、四棱锥”及摆放、观察正方体组合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加深了对“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会有不同结果”的认识,发展了学生的主间观念。

另外,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密切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突破了学科本位,将古诗、美术(素描)、生活用品引入课堂,营造了愉悦的情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引导学生把本节课的知识应用于生活,要从多角度观察事物,不要以偏概全,指导学生要正确认识事物

[伴你教数学]从不同方向看(二)

〖教学目标〗

1.通过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

物体可能看到不同的图形。

2.通过动手操作、独立尝试、合作交流,会画简单组合体(几个小立方块组合在一起)的三种视图,并能说出构成这个简单组合体的小立方块的个数。

3.在观察、探索、思考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他们的空间想像力,学会多角度去分析、思考、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上节课的继续,主要包括“做一做”栏目和例1。由于学生接触这方面的知识比较有限,因此教科书通过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同图形,会画简单组合体的三种视图。尽管上节课已涉及画三种视图,但画简单组合体的三种视图是本课的重点。本节课的“做一做”要求进行几何体与其三种视图的转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例1要求学生的空间想像力更高。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的学生都来自农村。我校36个班,每班50人左右。大多数学生勤奋好学,但还没有达到“自觉”程度。在教学时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知识点的掌握,还应关注学生探索问题的过程、学习中的态度、是否听取别人的见解、是否愿意与他人合作、是否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等。

我校环境优美,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教室、微机室、语音室、各科实验室等。

〖教学设计〗

(一)具体情境引入课题

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建筑物,请同学们欣赏。

多媒体显示一些建筑物的图片,如立交桥、武汉长江大桥、楼房等。

想一想,这些美丽的建筑物是谁建造的?学生回答后,教师问:建筑工人根据什么来施工,就不会走(或者说少走)弯路?

(此时同学们的答案可能不统一,但大多数同学的答案会是“图纸”,这就自然而然过渡到下一个问题。)

图纸是工程师设计的。你想当工程师吗?那就从简单组合体的三种视图学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 1、培养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为以后的生物教学打下基础。 2、学生初步了解生物课的教学流程,以适应以后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的兴趣。用具: 动物彩图,病例资料,书本彩图,课件教学过程:好,同学们,我们今天上什么课啊?(生物课)这是同学们上初中后新开的课程之一,相信你们都对这新的科目很好奇。你们喜欢生物吗?生物无处不在,首先,告诉我,在你们的理解中,生物包括哪些方面呢?(动物,植物,菌类)我们先来看一些图片。(出示生物发展史)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的历史已经有46亿年了,但我们人类的历史只有一小段,那么在我们人类出现之前的那段时期地球上有些什么生物呢?而这些动物现在还存在吗?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简单介绍)这些动物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吗?为什么呢?大家想一下。那生物除了动物之外还有其他吗?像我们漂亮的校园里面都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树,为什么有的树能长成几米高,有的却长在地上当地毯来观赏呢?除了动物,植物,还有一些我们看不见的生物在我们身边。大家说一下?刚才我们所说的动物,植物,微生物那都是一些生命的现象,我们书本上《致同学们》那一页中说到,生物学除了研究这些不同生命的现象之外,还要研究生命活动规律。我们生命活动的规律有哪些呢?像

我们常说多喝牛奶会长高,这就是因为牛奶中含有钙,钙是我们骨骼中重要的组成成分。我们生物学是农学,医学,林学,环境科学等等学科的基础,书本上也举了好多生物学用在其他方面的例子,我们看看图3中的幼儿预防接种,同学们都有接过种吧?我们为什么要接种呢?接进去我们体内的其实也是一种病毒,只是它的毒性很小,对我们人体无害,但是注入这种病毒之后我们人体就会产生相应的抵抗能力,以后遇到毒性大的病毒也不怕了。(还有书本上的其他例子逐步介绍。)(学生提出问题再讨论解决)我们生物课是一门新课程,很多同学对生物课的课堂要求不是很明白,现在我提出几点要求,希望同学们认真遵守:课前分钟预习,课堂积极发言(占总分10%)课外作业按时单独完成(占总分10%)课堂上的实验课,讨论课可互相讨论问题,但要保持课堂纪律实验课,探究课布置的准备工作要做好教学后记:课堂上学生气氛还算活跃,对很多新的生物学知识都很好奇,要注意调节学生的积极性,因为生物课大多安排在下午,下午的时间学生精神状态不是很好,多举些有趣的事例来激发他们的兴趣。教学反思: 个别班学生气氛很沉闷,因为对书本上,老师介绍的热门话题不感兴趣,他们没有接触过,要注意调动不同班级的积极性,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第一章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教案教学目标: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1《关爱他人》优秀教案

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 第1课时关爱他人 1.知识目标: 知道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关爱,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理解关爱的重要性;懂得如何关爱他人。 2.能力目标: 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提高关爱他人的能力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关爱他人的情感,以真诚的态度、积极的行动,关心他人、爱护他人。 1.重点: (1)知道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关爱,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2)理解关爱的重要性。 (3)懂得如何关爱他人。 2.难点: 理解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 一、导入新课 关于天堂和地狱,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教士天堂与地狱的区别,教士把他领进一间房子,只见一群人围坐在一口锅旁,每人拿一把汤勺,因勺柄太长,盛起汤也送不到嘴里,一个个眼睁睁地看着锅里的珍馐饿肚子。教士又把他领进另一间屋子,同样的锅,人们拿着同样的汤勺却吃得津津有味。原来他们是在用长长的汤勺相互喂着吃。教士说:“刚才那里是地狱,这里是天堂。” 思考:此故事中的“天堂”和“地狱”的区别是什么? “天堂”与“地狱”的区别在于人与人相处的态度:人与人之间只有互相关心,互相爱护,才能过上“天堂”般的日子。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该学会关爱他人。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关爱他人?又该如何去关爱他人?这些就是本节课我们要探讨的话题。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活动一:欣赏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歌词:轻轻地捧起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这颗心永远属于你,告诉我不再孤单。深深地凝望你的眼,不需要更多的语言,紧紧地握住你的手,这温暖依旧未改变。我们同欢乐,我们同忍受,我们怀着同样的期待。我们共风雨,我们共追求,我们珍存同一样的爱。无论你我可曾相识,无论在眼前在天边,真心地为你祝愿,祝愿你幸福平安。 探究:这首歌带给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呢? 提示:让世界充满爱,关爱身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歌颂充满爱心的人物,呼唤奉献

【教育资料】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接待客人》教学设计

【教育资料】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接待客人》教学设计??1?在具体的口语交际中,能正确使用您好请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掌握普通话。 ??2?根据对象和场合恰如其分地予以应对,态度自然、大方。 ??3?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内容,并能简要评价。 ??教学过程 ??一、想一想、议一议激趣自由交际 ??1?设置场景:教室前布置一客厅。 ??2?导入:同学们,做客、待客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有的事。想一想,你在做客时主人是怎样接待你的,他们是怎么说、怎么做的,你觉得最满意的是什么;你接待客人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3?生生交际:在轻松活泼的音乐中,让学生进入情景,同桌之间、前后座之间、小组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4?汇报交流情况。 ??5?师生及时评价。 ??二、演一演、比一比小组实践交际

??1?过渡激趣。同学们,我们做客、待客时,不但要文明礼貌,还要注意说话的仪态,恰当的使用称谓,说话要得体。请同学们表演做客和待客,我们比一比,看哪位同学做得最好,我们将评选出最佳礼仪先生礼仪小姐。 ??2?创设情境。由一生演主人,几生演客人,表演做客、待客情景。 ??①根据总人数将学生合理地划分为几个组,给他们简单装扮成不同身份的人物,教师也是其中一员并参与表演。 ??②通过竞赛方式筛选,产生最佳组合。(要求:a?听话时密切注意说话人的身体姿态、表情,始终保持专注的精神和入神的姿态;b?听话产生感情共鸣时,作适当的点头、微笑,表示接受、同意、赞赏。) ??③最佳组合在全班现场表演。 ??三、讲一讲、评一评引导规范交际 ??1?师生评选出最佳礼仪先生礼仪小姐,并在全班示范表演,教师可作必要点拨、指导。(每组说完、演完,都要有评议的过程,评议可以是说者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议。) ??2?教师小结。围绕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兴趣。

最新高中生物教案电子版

高中生物教案电子版下载 教学目的与要求:1、使学生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理解生物的应激性、适应性及反射的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1、生物的基本特征; 2、生物的应激性、适应性及反射的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具:幻灯片。 教学程序:地球从诞生至今大约有46亿年了。在这46亿年中,生物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生机盎然,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 也正因为有了这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使地球上充满了无限的生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同各种各样的生物息息相关。在现代社会,生物科学在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学习生物科学,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要。 一、生物科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生物体都具有以下特征: 物质:蛋白质、核酸; 1 、共同的物质基础 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实质:活细胞中全部有序化学变化的总称; 2、新陈代谢自我 更新过程 分解自身物质→排除废物;放能; 定义:对刺激发生反应,以适应环境; 3、应激性实例: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 与适应性的关系:应激性是生物产生适应性的生理基础。 注:应激性:生物对刺激反射:是指多细胞高等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所发生的反应。可见,反射是应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激性的一种表现形式,隶属于应激性的范畴。 适应性: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环境相适应的现象。动物对各种 刺激发生的反应的应激性也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现象,植物的 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等生理功能也是一种适应。生物体所表现出的适应 特征,通过遗传传给后代,并非生物接受刺激后才产生的。这是与应激性不 同的。应激性、反射属于生物的适应性,但并不是所有的适应具应激性。

最新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关爱他人》教案

《关爱他人》教案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关爱他人的作用。 教学难点:关爱他人的艺术。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材料) 一位老奶奶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年轻的女士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进去后才放开手。老奶奶向她道谢时,那位女士对老奶奶说:“我的妈妈也和您的年纪差不多,我只是希望她遇到这种事的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思考:你怎么看待这位女士的行为? 教师讲述:关爱他人能给人带来温暖,社会需要关爱。这节课我们学习为什么关爱他人和怎样关爱他人。展示课题《关爱他人》。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认识关爱 (一)关爱他人的含义及表现 活动一:你说我说:我得到的关爱 1.思考:什么是关爱。 2.你得到过哪些关爱? 教师总结:关爱,就是关心爱护。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目标导学二:理解关爱 (二)关爱他人的原因 活动二:关爱促和谐 (展示教材P76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1.思考:你如何评价售票员、司机和乘客们的行为? 2.你从中体会到关爱具有怎样的作用? 提示:售票员、司机和乘客们的行为体现了对老人的尊重,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令老人深受感动,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爱有助于社会文明进步。 教师总结: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关爱使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互谅互让、相互尊敬,与人为善、增进信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活动三:关爱获幸福 (展示教材P76—77“探究与分享”) 思考:小李的做法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提示:小李将品质好的南瓜种子分给邻居们种植,使自己和邻居都获得更大的收益。 教师总结:关爱他人,收获幸福。关爱他人的人往往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从一定意义上说,关爱他人就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目标导学三:关爱他人的艺术 (三)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 活动四:情境探究——谁弄倒了自行车 (展示教材P77—78“探究与分享”) 1.思考:你如何看待这位中学生的行为? 2.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提示:中学生主动帮别人扶起倒了的自行车,是关爱他人的表现。如果是我,我会耐心、诚恳地向自行车的主人说明情况,让她相信我说的话。 教师总结: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我们应心怀友善,学会关心、体贴和帮助他人。当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在道义上给予支持,物质上给予帮助,精神上给予关怀。 (四)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 活动五:慈善在行动 (展示教材P78“探究与分享”) 1.思考:你如何看待他们的观点?遇到类似的情况,你怎么办? 2.社会上有哪些主动关爱他人的人? 教师总结: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尽己所能为他人排忧解难、奉献社会,就是一个友

最新拜访与接待礼仪教案

第五节拜访与接待礼仪 一、拜访礼仪 (一)、拜访的意义 通过拜访,人们可以交流信息、统一意见、发展友情。 (二)、公关活动中的拜访类型 事务性拜访 礼节性拜访 私人性拜访 (三)、拜访准备 1、拜访预约 预约方式(电话预约、信件预约) 预约时间 办公区域的预约准备 2、着装准备 (四)、拜访的举止与要求 1、到达接待处,清晰、礼貌的自报来处。 2、被带到接待处是时安静等待。 3、初见被访对象主动起身招呼,做自介绍,并对对方抽出宝贵时间表示感谢! 4、关掉手机 (五)、拜访的礼规 1.初次见面的礼规 2.私人拜访中的礼规 3.事务性拜访中的礼规 4.拜访礼品赠送的礼规 二、接待礼仪 (一)接待的类型 ?1 以接待对象为标准划分 ?(1)公务接待。是为完成上下级之间、平行机关之间的公务活动而进行的接待。?(2)商务接待。是针对一定的商务目的而进行的接待活动。 ?(3)上访接待。是指政府部门对上访群众的接待。 ?(4)朋友接待。是指朋友之间为增进友谊、加强联系而进行的接待。 ?2 以接待场所为标准划分 ?(1)室内接待。是指机关团体的工作人员在自己的办公室、接待室对各种来访者的接待。 ?(2)室外接待。是指对来访者到达时的迎接、逗留期间的陪访及送行时的接待。?虽然接待的类型不同, 但是其讲究的礼仪、遵循的原则应大致相同。 (二)接待的原则和形式 ?接待原则:一定要遵循平等、热情、礼貌、友善的原则。 ?接待形式:日常接待、会议接待、参观游览接待、家庭接待等形式。 (三)接待要求 1.接待人员的形象要求

(1)仪表端庄,仪容整洁。 (2)语言文明,举止优雅。 (3)恪守职责,高效稳妥。 2.接待工作的一般要求 (1)了解客人的基本情况。 (2)制定接待方案。 (四)接待规格 ?接待规格,指的是接待工作的具体标准。它不仅事关接待工作的档次,而且被视为与的对来宾的重视程度直接相关。 (五)迎送宾客的一般程序 1.迎接客人 2.安排食宿 3.协商日程 4.组织活动 5.听取意见 6.安排返程 (六)接待中礼宾次序 1.不对等关系,排序有规则 (1)主席台位次的一般规则: (2)接待过程中的次序规范 (3)乘车礼仪 (4)引领客人礼仪 (5)会客厅的位置 2.关系若对等,排列有方法 ?第一,按汉字的笔顺排列。第二,按字母顺序排列。 ? ?第三按先来后到顺序排列(非正式交往场合)按报到早晚顺序排列(各种例会、招商会、展示会) ?还可以不排序。 (七)待客礼仪 1.迎宾 2.入室 3.看座 4.敬茶 5.安排食宿 (八)送客礼仪 1.婉言相留 2.送客有道 课后思考

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模板 课题名称: 教学年级: 设计者:姓名、单位、邮编、联系电话(手机或小灵通!)、E-mail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主要内容 2.教材编写特点 本节课内容在单元中的地位,本节课教材编写的意图及特点等。3.教材内容的核心数学思想 4.我的思考 下面的学习目标、活动设计、组织与实施是如何落实对教学内容分析的理解,特别是核心数学思想的落实。 说明:教学内容分析应该建立在教师良好的数学素养之上。可以在教学组内或学区中心集体研讨,或专家的指导下完成。需要注意的是,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应体现在学习目标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上。 二、学生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包括知识技能,也包括方法) 2.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该内容的经验 3.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 4.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和学法分析 5.我的思考: 下面的学习目标、活动设计、组织与实施是如何落实对学生分析的理

解。 说明:学生分析应该通过学生调研,以作为科学依据,不能仅凭经验判断。学生分析是个性化的工作,不能由他人的结果简单代替自己的学生分析。 已有知识基础的调研可以通过设计几个指向明确的小问题实现,对这方面的数据统计及分析是更为重要的,这种分析是教师设计和修正“学习目标”的重要依据。 学生经验、学生学习困难、学生学习兴趣等的调研可以通过访谈实现,可以是抽样,也可以是有针对性的,如对于学困生做特别的访谈,可能会发现他们身上所具有的学习要素。 调研中可以将学生测验、访谈、小组观察等结合起来。 三、学习目标(以学生为主语)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说明: 1.教学内容分析和学生分析是学习目标制定的依据和前提。因此,如果对教学内容分析的要求越透彻,对学生分析的要求越科学和规范,学习目标的设计就越不是一件简单而迅速的工作。 2.学习目标是为学生的“学”所设计,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习目标的达成服务的。学习目标是个性化的,又是尊重数学学科发展需要和学生未来学习需要的。

《接待客人》教案

《接待客人》 《接待客人》教学设计 湖北刘远忠 -------------------------------------------------------------------------------- 教学目标 在具体的口语交际中,能正确使用“您 好”“请”“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掌握普通话。 根据对象和场合恰如其分地予以应对,态度自然、大方。 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内容,并能简要评价。 教学过程 一、想一想、议一议——激趣自由交际 设置场景:教室前布置一客厅。 导入:同学们,做客、待客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有的事。想一想,你在做客时主人是怎样接待你的, 他们是怎么说、怎么做的,你觉得最满意的是什么;你 接待客人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生生交际:在轻松活泼的音乐中,让学生进入情景,同桌之间、前后座之间、小组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汇报交流情况。 师生及时评价。 二、演一演、比一比——小组实践交际 过渡激趣。同学们,我们做客、待客时,不但要文明礼貌,还要注意说话的仪态,恰当的使用称谓,说话要得体。请同学们表演做客和待客,我们比一比,看哪位同学做得最好,我们将评选出最佳“礼仪先 生”“礼仪小姐”。 创设情境。由一生演主人,几生演客人,表演做客、待客情景。 根据总人数将学生合理地划分为几个组,给他们简单装扮成不同身份的人物,教师也是其中一员并参与表演。 通过竞赛方式筛选,产生最佳组合。(要求:听话时密切注意说话人的身体姿态、表情,始终保持专注的精神和入神的姿态;听话产生感情共鸣时,作适当的点头、微笑,表示接受、同意、赞赏。) 最佳组合在全班现场表演。 三、讲一讲、评一评——引导规范交际 师生评选出最佳“礼仪先生”“礼仪小姐”,并在全班示范表演,教师可作必要点拨、指导。(每组说完、演完,都要有评议的过程,评议可以是说者自评、

教学设计doc

Book 8 Module 2 教学设计 Unit 1 We’re going to have a picnic 学校:诸城市龙都街道善士小学执教人:王新光 一、教材内容:Module 2 Unit 1 We’re going to have a picnic. 1. Listen, point and find “going to”. In the park Simon: When are we going to eat, Mum? Mum: At half past twelve. Simon: What time is it? Mum: It’s twelve. Simon: What are we going to do now? Mum: We’re going to walk around the lake. Simon: But it’s going to rain soon. Mum:No, it’s a beautiful day. Let’s go. Simon: These ducks are very noisy. Daming: And they’re very hungry. Simon: Look! It’s raining now! Mum: Hurry! Let’s go under that tree. Daming: Look! The ducks are eating our picnic. Mum:That’s okay. Our picnic is wet. But the ducks like it. All: Ha, ha, ha.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学生,学习内容是六年级下学期第8册第2模块第1单元的内容。学生目前的英语水平发展不平衡,部分基础差的同学,可能学起来有点困难。好处是“be going to”句型学生在第3册已经学过,估计同学们通过认真学习,也能理解课文,学会运用going to 结构。 三、教学策略: 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特点,我将在教材分析、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重点关注

高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中生物教案教学设计》的内容,具体内容: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一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简... 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 一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简述生物膜的结构 过程与方法 以细胞膜分子结构的探究历程为主线,动脑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并构建模型,体验科学的实验思想和实验方法。尝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情感态度方面 探讨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所起的作用;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教材分析 本节以较多的篇幅介绍了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并安排了两个思考与讨论,让学生在认识细胞膜结构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认

识到可以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提出假说,假说仍然需要观察和实验来验证。随着技术手段的改进不断发现新的证据,原有的观点或理论还会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并归纳总结出生物膜模型建构的基本方法。此外,还应重点理解和掌握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会运用该模型解释相应的生理现象。 三.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但是对问题探索的动力主要来自对相关问题的好奇与有趣水平,目的性不十分明确。所以教师的思维导向就显得十分重要。本节课利用科学史实验资料,设计学生要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引导下进行基于资料和问题的课堂探究活动。问题的设计层层深入.按照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能力达到一定深度,使学生顺利由感性认 识向理性认识过渡。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难点: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1、引入新课 2.讲述膜的磷脂排布 3.演示电镜照片 4.演示实验过程 5.引导构建模型

关心老人教学设计

关心老人教学设计 新民镇中心小学刘永海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认识到“尊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爱老敬老的情感和主动关心、 帮助老人的态度。 2、见到老人主动问好,对老人有礼貌,了解身边的老人并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关心和帮助。 3、使学生了解在家庭里、在社会上,许多可敬的老人仍发挥着他们的余热,为大家作贡献,帮助学生 选择恰当的方式关心、帮助老人。在此过程中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与人相处的技能。 4、通过调查采访、讨论交流、小组合作表演、念儿歌等活动,使学生更了解身边的老人,将“关心老 人”的思想内化行动。 第一课时 一、听一听、议一议 1、谈话:小朋友们,热水袋居然会生娃娃呢!想听老师讲这个有趣的故事? 2、教师讲故事《会生娃娃的热水袋》(边讲边逐幅出示连环画投影) 3、你喜欢这个故事中的哪些人物?为什么? 二、比一比、赛一赛 1、宣布比赛规则:分四组进行竞答,形式均为抢答,答题要诚实,答出一题给加小组一颗红星。 2、出示“爱心小测试”题。 爷爷的生日是年月日奶奶的生日是年月日外公最喜爱做的事情

外婆最喜爱吃 奶奶最爱看的电视节目是 爷爷(或奶奶、外公、外婆)心中最大的烦恼是 爷爷(或奶奶、外公、外婆)最渴望实现的心愿是能使爷爷(或 奶奶、外公、外婆)快乐的事是对获胜小组进行表彰并总结 三、深入学习,展开讨论 1、过渡:老人年纪大了,行动不如年轻时灵活了可为什么人们 却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呢? 2、看了这几幅图,你们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情景?想一想,说 给大家听。 3、“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出示选择题, 大家讨论:他们说得有道理吗? 读一读 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 老人是个宝,社会、家庭离不了。为国做贡献,为家解烦恼。 交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为国为家做出贡献的照片或奖状(让每个孩子夸夸爷爷、奶奶等) 6、议一议回忆了解家中老人做过的一些令你感动或难忘的事。 四、课后延伸,观察活动 老人需要并值得我们尊敬,小朋友们该怎样尊敬老人呢?把你 看到的关心老人的事记在记本上,用拍照、画画的形式也可以, 下节课交流。 有人说:我爷爷年轻时,为厂里设计了许多产品,为国家创造了 财富。 有人说:我奶奶曾经是小学老师,培养了许多学生,为国家输送 了优秀人才。 有人说:我外公曾经是医生,治好许多病人,为病人解除了痛苦。 有人说:我外婆曾经是裁缝,为顾客设计了漂亮的服装,装扮了

最新《口语交际——接待》教学设计名师资料汇编

口语交际·接待 训练目标: 1、在具体的交集情境中,学会接待的基本技巧。 2、掌握接待客人的礼貌用语,做到态度热情、大方、得体。 3、提高沟通、表达与社会交往的能力。 教学时间:2 训练指导: 一、接待的概念 接待,即招待,是指对宾客或顾客表示欢迎并给予应有的服务。 它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涉及的礼仪活动和迎接招待来访者的一种口语交际形式。 二、接待的种类接待可分为当面接待、电话接待。 三、当面接待 当面接待一般包括迎客、交谈和送客三个环节。 迎客时作为主人,首先应对来访者做礼貌、热情的应答,并表示欢迎。必要时还要表明自己的身份。如果自己有事暂不能接待来访者,要安排家人或相关人员接待客人,不能冷落了来访者。交谈中要根据来访者的谈话目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对能够马上答复的或立即可办理的事,应当场答复,迅速办理,不要让来访者等待,或再次来访。对来访者的不同意见和观点不要轻率表态,应思考后再作答;对一时不能作答的,要约定一个时间后再联系。对有的来访者的无理要求或错误意见,应有礼貌地拒绝,而不要刺激来访者,使其尴尬。 送客时的用语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如果是朋友的一般拜访接待,可说:“今后多多走动,欢迎再次光临”等;如果朋友是来对某一问题的探讨,则

可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希望今后常常能得到您的指导!”等;如果是业务上的往来接待,可说:“今后,请多多关照”等。 四、电话接待 电话接待中,对来电要及时接听,并主动自报家门。如果电话振铃多次才接,接听时应立即说:“对不起,让你久等了。”接听电话的过程中要对对方的谈话作必要的重复和附和,以示对对方的积极反馈。如果需要转告他人接听电话,而受话人不在时,应向对方作充分的解释。如果对方打错了电话,应当用和善的口气及时告知对方。结束谈话要以“再见”为结束语。 五、经典案例 (一)电话接待 一天,南京某四级饭店前厅部预订员小夏接到一位美国客人霍曼从上海打来的长途电话,想预订每天收费180美元左右的标准双人客房两间,住店时间6天,3天以后来饭店住。 小夏马上翻阅预订记录,回答客人说3天以后饭店要接待一个大型会议的几百名代表,标准间已全部预订完,小夏讲到这里用商量的口吻继续说道:“霍曼先生,您是是否可以推迟3天来店?”霍曼先生回答说:“我们日已安排好,南京是我们在中国的最后一个日程安排,还是请你给想想办法”。 小夏想了想书:“霍曼先生,感谢你对我的信任,我很乐意为您效劳,我想,您可否先住3天我们饭店的豪华套房,套房是外景房,在房间可眺望紫金山的优美景色,紫金山是南京名胜古迹集中之地,室内有我门中国传统雕刻的红木家具和古玩瓷器摆饰;套房每天收费也不过280美元,我想您和您的朋友住了一定会满意”。 小夏讲到这里,等待霍曼先生回答,对方似乎犹豫不决,小夏又说:“霍曼先生,我想您不会单纯计较房价的高低,而是在考虑豪华套房是否物有所值吧。请告诉我您和您的朋友乘哪次航班来南京,我们将派车来机场接您们,到店后,我一定先陪您们参观套房,到时您再作决定和吗?我们还可以免费为您

高中生物教案模板

高中生物教案基因详解

第四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学校:*****高中学科:生物 一、教材分析: 本节包括“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两部分内容。中心法则是生物学的核心规律,“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是对三者关系的总结。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解释中心法则的基本内容 ⑵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2、能力目标 ⑴锻炼学生根据实验证据得出结论的能力 ⑵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原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中心法则的修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三者关系的确立,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同时科学发展是永无止境的。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1)中心法则的理解 (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难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 在初中生物课以及前三章的学习中,阐述的都是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学生对蛋白质在其中的作用并不很明确。教材中的几个实例也都是着眼与此,与前面的遗传因子等遥相呼应,是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三者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 1、教师讲述、举例、演示、启发与学生阅读、思考、讨论探索相结合。 2、学案导学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完成课前预习学案,提出疑惑 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训练与提高、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㈠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㈡情境导入、展示目标 〖问〗水中的叶比空气中的叶要狭小细长一些,这两种形态的叶,其细胞的基因组成应是一样的。为什么叶片细胞的基因组成相同,而叶片却表现出明显不同的形态?

㈢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活动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发展 引导学生阅读P69资料分析,小组内讨论交流,尝试根据提供的实验证据,分析最初的中心法则的不足,并作出适当的修改;鼓励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结果;最后阐述中心法则的基本内容。 〖提示〗1.没有。实验证据指出了原有的中心法则所没有包含的遗传信息的可能传递途径,是对原有中心法则的补充而非否定。 2.遗传信息从RNA流向DNA、从RNA流向RNA的结论是确信无疑的,而从蛋白质流向蛋白质的途径是有可能存在的。 3.尝试归纳中心法则与基因表达的关系,如图: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9-70, 〖问〗1、如何用中心法则来解释豌豆的圆粒和皱粒这一对相对性状?与人的白化病的形成有何相似之处?两个例子中的蛋白质都属于哪一类物质?并尝试用基因、蛋白质、性状画出概念图。 2、囊性纤维病的形成中,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也是酶吗?能否再举一个相似的例子?(可提示这种蛋白质叫做结构蛋白)也用概念图画出三者的关系。 3、对比两个概念图,进行归纳。 学生思考问题,小组内交流,教师要适时与学生互动,及时发现、解决学生产生的疑问,并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然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来实现的,一类是类似豌豆的圆粒与皱粒、白化病和侏儒症等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或激素的合成来控制细胞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另一类是类似囊性纤维病、镰刀型贫血症等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结构蛋白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性状。以上分析综合如下图。由此可见,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探究活动三: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影响因素 教师可演示果蝇翅的发育需要经过酶催化的反应,而酶是在基因指导下合成的,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条件的影响等资料,对人身高的研究资料,并组织学生讨论影响人身高的因素还有那些;学生阅读P70的细胞质基因的资料,来丰富对基因控制性状的认识;教师最后进行归纳: (1)一个基因能决定一种性状,但有的性状受多对基因的控制(如人的身高)。多因一效与一因多效 (2)基因控制性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

《招待客人》教学设计

“招待客人” ——小学一年级口语交际 中江县继光实验学校杨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怎样做客人,怎样接待客人。 2、懂得待人接物怎样才能得体、有礼貌。 3、能对别人的表演发表自己的看法。 4、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 1、请学生家长指导学生在家里接待来访的客人,并带孩子到朋友家去做客。 2、情境表演“待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孩子们,你们看,老师今天带什么来了?(边说边从讲桌下拿出篮子) 2、看见老师带了一个篮子来上课,奇怪吗?(奇怪)有什么想问吗? 3、是这样的,今天晚上我请了刘老师到家里做客,所以啊,就在上班的路上买了点东西,准备晚上招待客人。(板书:招待客人) 二、猜猜、说说,用什么招待客人。 1、孩子们,想知道我买了些什么东西招待刘老师吗?(想)猜猜看。 2、到底是什么呢?睁大眼睛,仔细看。你们能用一句话,把杨老师买了什么东西招待客人说清楚呢? 3、先不急,杨老师还有个要求了,首先,对发言的孩子啊,要求声音要洪亮,要让所有的孩子都听得见,表达要清楚要让所有的孩子都听得明白,另外对听别人发言的孩子呀,老师也有要求:请仔细地听,有不同看法时,举手说,孩子们你们能做到吗?(能)(好,今天啊,老师不仅要给最会说的大组加上红星,更要给最会听的大组加上红星。你们有信心吗?(有)) 4、谁会用一句话,说说杨老师买了什么招待客人呢? 5、老师买的东西多吗?(多)有几类呢?(两类)一类是(蔬菜),一类是(水果)小朋友,你会这样说吗?(小黑板展示)杨老师买了很多东西招待客人。有、、(蔬菜)还有、、。(水果)谁能把这句话说完整? 6、孩子们的嘴真巧,表扬下自己。还能把每样东西的数量也说出来吗?就是说,有多少黄瓜,多少茄子。 7、你们喜欢老师买的这些蔬菜、水果吗?(喜欢)想拿在手里仔细看看吗?(想)好啊,杨老师现在把它们发到各个学习小组,让孩子们亲自看一看,它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闻一闻它是气味的,把你观察到的先说给学习小组的小朋友听听,孩子们比一比,看谁观察得仔细,说得准确、生动。呆会我们每个学习小组抽一位孩子到台上来说给大家听。(发蔬菜、水果) 三、演演、说说,怎样招待客人。 1、下面我们就要试着用这些东西来招待客人了,我们先一起来听一段《招待客人》的歌曲,想一想自己家来客人时,是怎么说,怎么做的。杨老师马上就要用这些东西招待刘老师,可是该怎么招待她呢?孩子愿意帮帮我,给我出出主意

教学设计(模板及范例) (1)

要求: 1.必须是原创,抄袭将被判定为“不合格”。 2.内容和格式必须与教学设计与反思模版要求相符合。 注意事项: 1.将教学设计与反思模版表格从网页上复制到word中,在word中进行填写,注意要删除内容说明(蓝色部分)。再上传到网上,为了方便辅导老师批阅大家的作业,请大家将内容全部粘到页面上,不要以单一附件形式上传。2.如教学设计与反思中用到图片,上传到编辑器时不能直接粘贴,必须用插入的方式,如图: 教学设计模板 注:填写表格时,请您删除蓝色部分

(一、文学常识:(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查阅) 了解作者,介绍作者;了解文体。 二、整体感知:1、指导学生掌握生字词,并给重要的字词注音释义。 2、阅读课文,复述小说故事情节: ⑴、按时间顺序:⑵、按情节结构: ⑶、用第一人称“我”复述 三、解读欣赏文本: 1、读了课文以后,想想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主要描写了哪几个人? 2、你最喜欢哪个人物?结合小说内容,简述你的看法、理由。 3、文中李京京最迫切的愿望是什么?为什么特别渴望在公开课上读一读课文? 4、由李京京读课文这件事,你认为朗读课文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5、本文在塑造李京京这个人物形象时,作者运用了多种人物描写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请大家举例说说。这些描写刻画细腻、真实,让人感到亲切自然。特别是文中的心理描写,更让人觉得真切,请同学们找出来认真体会,分析它们的作用。 6、《心声》这篇小说所反映的校园生活,让我们感到似曾相识,你对程老师的这节公开课有什么看法?如果你做老师,你将怎样上公开课? 7、你怎样理解文章标题“心声”的含义。 四、质疑: 请把你预习时的疑惑和想考考同学们的问题写下来。 五、小结: 谈谈你学习这篇文章后的收获(知识、内容、写法、感情等) 六、布置作业: 请用上心理描写,写一段自己的“童年趣事”。 。 一、文学常识:(课前预习查阅) 了解作者,介绍作者;了解文体。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课上交流 2、学生阅读课文,复述小说故事情节, 明确: ⑴、按时间顺序:公开课前→回家路 上→次日放学→公开课上 ⑵、按情节结构:想读课文→偷读 课文→听读课文→终读课文 ⑶、用第一人称“我”复述 三、解读欣赏文本:学生发言 1、读了课文以后,想想文中出现了哪 些人物?主要描写了哪几个人? 2、你最喜欢哪个人物?结合小说内 容,简述你的看法、理由。 3、文中李京京最迫切的愿望是什么? 为什么特别渴望在公开课上读一读课 文? 4、由李京京读课文这件事,你认为朗 读课文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5、本文在塑造李京京这个人物形象 时,作者运用了多种人物描写方法(语 言、动作、神态、心理),请大家举 例说说。这些描写刻画细腻、真实, 让人感到亲切自然。特别是文中 的心理描写,更让人觉得真切, 请同学们找出来认真体会,分析它们 的作用。 6、《心声》这篇小说所反映的校园生 活,让我们感到似曾相识,你对程老 师的这节公开课有什么看法?如果你 做老师,你将怎样上公开课? 7、你怎样理解文章标题“心声”的含 义。 四、质疑: 学生圈点勾画。 五、小结: 学生从知识、内容、写法、感情 等方面来谈。 提高学生自主 思考与探究的能力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反思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生物新教材学生课堂实验共30多个,这充分体现了生物教学大纲指出的“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努力创造条件,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克服困难,完成大纲、教材规定的课堂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素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是我们生物教师的责任。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我在实验教学方面有以下收获: (一)明确实验目的,激发学习动机 心理学告诉我们,目的是人采取行动的结果,而动机则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但是初一、二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对实验陌生。有的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缺乏科学态度,有的学生认为升学不考,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用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病人患病部位的细胞组织等进行病理诊断,才能得出结论。没有科学手段会使病人误诊,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同时介绍显微镜在工、农、医学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这样有利于克服组织教学难的问题。 (二)掌握实验步骤,规范学生操作 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能成功。因此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步骤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这样学生就达到了实验的目的要求,兴奋不已,终生难忘。 (三)教师精心引领,学生观察现象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是进行实验的基础,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是达到实验的目的、探索实验结果的关键。但学生在实验中往往重视操作,忽视观察、分析。如在解剖鲫鱼的实验过程中,学生认为解剖完了,实验就做完了。针对这一问题,我在实验前编好实验指导,要求学生预习实验时准备好硬纸板,在一定的位置写上鲫鱼各器官、系统的名称。做解剖鲫鱼实验时,先让学生观察鱼的各种鳍在游泳中所起的作用。然后,按步骤规范操作解剖,将观察后的器官,系统解剖放在硬纸板写好的相应位置上,并在实验指导的空白处填上相应的结构及功能,教师检查评分并给予全班表彰。 (四)把握教材要求,反复考查实验 教师要深钻大纲和教材,明确考试重难点和学情。通过反复实验考查,促使学生认真预习、复习、动手操作。对实验操作差的学生及时发现,加强个别辅导,做到人人过关。这样克服实验仪器少、学生多、难于动手的矛盾,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生物课的兴趣。 通过几年的生物实验课教学实践和国培专家团理论引领,我体会到生物实验课对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自己决心将实验课的改革,继续深入进行下去,继续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和认真的科学态度,发展智力,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

关怀的教案

《关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长春版语文第二册9--2《关怀》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14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关、怀”了解提手旁字的特点。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以用多种方法识字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积累词汇和优美的语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了解获得快乐的方式。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录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小朋友喜欢听童话故事吗? 2、童话伴随我们小朋友度过了一段段最快乐而又最美好的时光,童话中那一个个真诚、善良、具有美好心灵的人物还会时时浮现在我们脑海里。今天,就请孩子们和老师一起走进童话世界。继续学习关怀一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说一说这篇课文谁和谁的故事?(贴图)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感受小姑娘那美好的心灵。 师配乐读课文,一边听一边想小姑娘和小蝴蝶之间发生什么事? 这件事在什么地方发生的?

在这片绿茵茵的草地上,还有许多小花竞相开放,一只美丽的蝴蝶在花间翻飞。可是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发生了什么事? 理解挣扎 蝴蝶多么孤立无助,它很伤心,更焦急。指名读第一句。 孩子们 二、揭示课题设置悬念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课件出示一只美丽的蝴蝶,一个善良的小姑娘,一片绿茵茵的草地。 ),瞧,多可爱的小姑娘啊,打声招呼好吗?这个小姑娘她一生都很快乐,那她是怎么做到的呢?原来呀她知道一个秘密,到底是什么秘密呢,你们想不想知道?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课题:关怀) 6、师板书课题《关怀》 a、认识的同学大声读出来。 b、理解意思 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故事,就会知道小姑娘和蝴蝶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师范读课文,学生一边听一边注意生字的读音。 2、这么美的文章你们想不想亲自去读一读?请大家自由读课 文,一边读一边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同时圈划出认字表中的认字的

《口语交际—接待》教案

《口语交际——接待》教案 在接待前要让对方感到对方受重视、被期待,这是很重要的。 故事分享: 从前,有个人想请四个朋友来吃饭。结果时间到了,只来了三个人,另外一个人还没到。于是他就站在门口一边踱步一边念念叨叨,“怎么该来的还不来?”这话被其中的一个人听到了,他心里犯嘀咕,原来我们不该来,于是他找个借口走掉了。于是这个主人就又说,“你看看他,多多心,我又不是说他,他就走了。”这话被另一个客人听到了,心想,“原来是说我。”于是他也走了。主人又说,“你看不该走的又走了。”剩下的一个客人也坐不住,这次接待工作就不欢而散了。 这个故事说明,得体的接待非常重要。 接待:非正式接待 (1)有约客人:自我介绍(职位、职责);明确对方姓名、单位、来意;确定接待方式(引见、挡驾、

婉拒、等待:奉茶,要求杯具:玻璃杯、小;温杯;酒满茶半;续杯) (2)无约客人 角色演练 你是文秘行政人员,客人未经预约,坚持要见你的老板。 来访者:(当当当) 秘书:请进 来:小姐,你好,能不能麻烦你为我引见一下你们的总经理? 秘书:请问你有没有预约? 来:哦,是这样的,我是他一位很要好的朋友,大家都很熟了,今天有重要的事情要见一下他。 秘书:不好意思,麻烦你先告诉我一下您的姓名,我去通传一下好吗? 来:你放心好了,我们真的是很多年的老朋友了,我今天真是有点急事要见到他,麻烦你通告一下。

秘书:不好意思,你如果没有预约的话,我真的很难帮到你。是这样的,我们老板现在正在开一个很重要的会议,一时走不开,要不你留下您的联系方式,等我老板有空的时候,让他回电话给你。 来:这样啊?…好吧,是这样的,我是中华公司的业务经理,李平。我们之前有很多年的业务伙伴关系,今天是特地想来拜访一下他的。 秘:是这样啊,可是他现在正在开一个很重要的会议,走不开?您看? 来:要不这样,麻烦你告诉他一声我已来拜访过他,下次我会主动给他电话,好吧? 秘:中华公司李平经理是吧?好的,我记住了。 来:谢谢你。 秘:不客气。 点评: 优点——1、很有礼貌;2、不明对方来意时,不会随便答应对方引见。3、说明经理很忙,并请对方留下联系方式。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