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历史

历史

历史
历史

德明皇帝皋陶(追尊)

先天太上皇李敬(追尊)

玄元皇帝老子(追尊)

兴圣皇帝李暠(追尊)

宣皇帝李熙(追尊)

光皇帝李天锡(追尊)

景皇帝李虎(追尊)

元皇帝李昞(追尊)

李渊

太宗李世民

高宗李治

孝敬皇帝李弘(追尊)

中宗李显

睿宗李旦

武后武曌(改国号为“周”)

中宗李显

殇皇帝李重茂

睿宗李旦

让皇帝李宪(追尊)

玄宗李隆基

奉天皇帝李琮(追尊)

肃宗李亨

承天皇帝李倓(追尊)

代宗李豫

德宗李适

顺宗李诵

宪宗李纯

穆宗李恒

敬宗李湛

绛王李悟

文宗李昂

武宗李炎

宣宗李忱

懿宗李漼

僖宗李儇

昭宗李晔

哀帝李柷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1.荆轲:大丈夫上阵杀敌,有“高山流水”相伴,古往今来又有几人?实在是痛快![1]

2.荆轲:每一把剑都有自己的选择,和人一样,你的剑就是你自己!

3.荆轲:旷修已经用琴声告诉你,他的曲谱虽然托付给一个从来没有见过面的朋友,但是这个朋友却远比很多朝夕相处的人更值得信任。

4.荆轲:喂!你也太狠了吧!这些酒我还打算喝个两天啊!你知不知道这方圆百里没有其他酒馆了你叫我接下来怎么办啊?你还装着不会喝酒,谁知道你酒量这么大!哎呀我的酒啊!

5.荆轲:不就是讲个笑话嘛,有这么难吗?喂,别死啊,我可不想下次喝酒打架的时候,找不到个人在边上弹小曲给我听,听到没有!唉......世上居然有这么没好奇心的人。

6.高渐离:我不希望我的剑只为杀人。

荆轲:我倒认为,剑是一种信任。

高渐离:信任?

荆轲:我说过,剑是有两面的,如果你必须专一地对付你的敌人,就把另一面交给别人。

高渐离:把另一面交给......?

荆轲:相信你手中的剑,它已经替你做出了选择。

读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心得.

读《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心得 《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这本书主要介绍的是西方流行音乐和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史与风 格。读了这本书后,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中国流行音乐的每一个时期 都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上海时期”流行音乐(1937年——1949年) 中国流行音乐于20世纪20年代发源于上海,是在中国传统民间小调和地方戏曲的基础上, 吸收了美国爵士乐、百老汇歌舞剧等西方流行音乐元素发展起来的。 上海,由于受到西方殖民文化的影响,和中国其他城市相比,具有极为特殊的位置。“鸦片战争”后,美、英、法先后在上海划定租界。在这80年间,上海慢慢地呈现出了资本主义商 业化都市的特征,逐渐成为中国最重要的贸易港口和主要的金融中心、工业中心,到了20世纪20年代,它以基本形成国际化大都市的面貌。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上海市 民的文化生活中开始流露出了对流行音乐的需求。因此,流行音乐开始在中国最早的国际化 大都市——上海,产生了萌芽。 1937年“抗战”爆发后,因为上海是租界之地,租界之外的外国人以及沪宁、沪杭铁路沿线 的大地主、大富豪为了躲避战火,都涌进了上海租界,使得这里的经济得到了空前的繁荣, 消费需求空前增长。租界内的旅馆、电影院、茶楼、舞厅迅速呈现出了生意兴隆的局面,促 使娱乐业迅速发展,这为流行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此时流行音乐虽然受到广大老 百姓的喜爱,但是在那个面临亡国的社会背景下,由于它脱离了社会大环境,显得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点格格不入,遭到了很多进步人士的批评与指责,于是中国流行音乐便从此带上 了“靡靡之音”的帽子。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占领了上海的“公共租界”上海沦陷。“汪伪政权”接管上海,为了麻痹老百姓的“抗日”精神,“靡靡之音”的流行音乐开始充当了“麻药”角色,而在沦陷区 的百姓为了躲避危险、暂时逃避社会紧张感,流行音乐成了他们发泄苦闷的重要载体,因此流行音乐在“沦陷”的上海不但没有衰退,反而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图像时代的历史画创作

图像时代的历史画创作 ——谈《方志敏——1935.1.29》 尽管历史不可缺如,但历史正如贡布里希所比喻的“奶酪”,其间充满了间隙,它需要我们“想象性介入”的填充。在艺术史学的发展进程中,图像的意义和作用曾被低估,18世纪的历史学家曾多次被考古学家告诫,必须重视图像在历史研究中扮演的角色,而在20世纪,赫伊津哈则明确提出,“视觉图像是历史灵感的唯一源泉,历史意识是一种产生于图像的视像。在历史研究中,历史学家应以图像为先,因为只有通过图像,我们才能真正‘窥见’往昔;只有通过图像,‘我们才能更清晰、更敏锐、更富有色彩——一言以蔽之——更富有历史感地理解过去。”①哈斯克尔在写下影响深远的《历史及其图像》一书后,曹意强先生在上世纪90年代将其核心观念概括为“图像证史”这一术语。在“图像证史”的内涵中,图像不仅具有与文本文献同等重要的史料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它传递了艺术自身的生命和历史,巴克森德尔有句概括至为精彩——“图画的风格是一种恰当的社会史材料”。②相比西方,中国古代艺术对图像的史证作用并不重视,尽管很早就提出了“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的观点,也讲究绘画“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用,但中国艺术的主导价值仍是娱情畅神,这种观念一直延续到现代才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批历史及主题性绘画的出现,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这些作品在百废待兴的岁月里,实际上以图像叙事的方式弥补了历史的空白。而进入信息密集的图像时代,国家再次组织大规模的历史画创作,这其间,研究艺术家在处理图像与叙事中的观念变化,无疑是一个极有意思的课题。在观看“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一系列作品的过程中,我的思维时常游走于图像与历史之间,沉浸于作者所建构的历史情境之中。蔡鸣的《方志敏——1935.1.29》(以下简称<方志敏>)无疑是件引人注目的作品。 有关方志敏的创作,除连环画外,以前零星看过几件,较有印象的是马宏道的油画和康庄的版画,画面皆以方志敏为主体,身后或落叶萧萧或青松劲挺,注重对方志敏英勇形象的刻画,具有很强的肖像感。方志敏生前遗留的照片极少,他牺牲前的那帧全身正面照十分著名,流传甚广,一直是艺术家塑造其形象的主要依据,上述两件作品也均取自这张照片,它们出色地建构了方志敏的基本造型感觉。两位艺术家中,马宏道是蔡鸣的恩师,他所塑造的方志敏曾深深留在蔡鸣的脑海中。“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一启动,蔡鸣便明确了自己的创作选题,他希望能再次塑造方志敏。作为一位江西艺术家,他认为自己有义务有责任为方志敏造像,其次,蔡鸣早年曾在上饶生活和学习,那正是方志敏的故乡,也是七十多年前方志敏不幸被捕的地方,他熟悉这段历史,也熟悉见证方志敏赴难的怀玉山。这些都坚定了蔡鸣的创作决心。作为一个当代艺术家,蔡鸣更多考虑的是跳出方志敏的一般表现程式,他没有选择方志敏在狱中的场景,在他心中,《可爱的中国》不应该只是一本书,它应该有更大的视觉展现空间,但他还有更大的抱负,蔡鸣试图传达一个当代人对方志敏的理解和敬意,他想到了方志敏被捕,尽管这一历史场景没有留下更多的文字记载,更遑论影像资料,但也正是这点激发了蔡鸣的丰富想象力,他需要一个有足够容量的“场”,而方志敏被捕时的混乱场景和激烈冲突,恰好吻合了蔡鸣的表现冲动和心理诉求,他希望在这样的一种悲剧式气氛中,去把握和贴近真实的方志敏。江西的冬天很少下雪,但蔡鸣在一开始就设想了方志敏在大雪中被捕的画面,一方面,它与以往的表现模式拉开了距离,能使观者于熟悉间又进入了一个陌生化的情境,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他向苏里科夫表示的敬意,正是《女贵族莫罗卓娃》的图式影响和启发了蔡鸣,或许,也只有那片遭到无情蹂躏的雪地能默默地告诉我们当年的一切。 与以往在矛盾冲突中表现英雄人物的高大不同,蔡鸣笔下的方志敏显得十分的平静,他没有激烈的反抗,也没有横眉怒视,但它恰如其分地诠释了方志敏视死如归的心态。蔡鸣也

近代名人简介

1:梁启超——他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公车上书,并参与了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民国后成为著名教授、社会活动家: 2:林则徐——他是封疆大吏,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其亲身参与了虎门销烟,被人们誉为民族英雄 3: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他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 :4:曾国藩——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曾经镇压过太平天国运动。 5:左宗棠——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他修建的福州船政局(又称马尾船政局)成为中国第一个新式造船厂 6:洪秀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自称天王。7:李鸿章——李鸿章是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8:王韬——是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 9:康有为——康有为是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同时他也是戊戌变法主要参与者 10:袁世凯——北洋军阀的领导人,在辛亥革命时期,成为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 11:谭嗣同——清末百日维新著名人物,维新四公子之一;谭曾著《仁学》一书,维新派代表人物,变法失败后,甘愿流血牺牲,英勇就义。 12:孙中山——是医师、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家、中国民族主义者、中国国民党总理、第一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亦为中华民国国父。 13:蔡元培——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 14:陈独秀——思想家、政治人物,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之一及首任总书记。 15:周树人——笔名鲁迅,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20世纪中国重要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评价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16:蔡锷——中国政治家、军事家。湖南宝庆(即今邵阳市)人。发动反对袁世凯洪宪帝制的护国战争,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 17:汪精卫——早期革命家,青年时代加入孙文的革命组织,成为孙文的得力助手。18:蒋介石——国民党当政时期的党、政、军主要领导人。 19:李大钊——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20:胡适——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著《天演论》,是早期的共产主义者。 21:毛泽东——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22:朱德——中央人民政府第一副主席;军委第一副主席;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十大元帅第一。 23 :刘少奇——中央人民政府第二副主席;军委第二副主席;曾拟授元帅。 24 ;周恩来——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军委第叁副主席;政协副主席;曾拟授元帅。 25 :任弼时——七大中央书记处第5书记兼书记处秘书长,政治局委员。 26 :彭德怀——军委第四副主席;十大元帅第二;西北政府主席,中共西北局第一书记;西北军区司令员。 27:林彪——十大元帅第叁;中南政府主席,中共中南局第一书记;中南军区司令员 28:邓小平——人民政府委员;军委委员,曾拟授元帅;西南政府第二副主席;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区政委。

天花的流行历史

天花的流行历史 一.全球天花流行史 天花是一种古老而又猖獗的疾病,推测可能出现在公元前一万年正值人类从游牧生活转为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时代。至20世纪,天花至少造成全球3亿多人死亡。 有文字可考的天花瘟疫最早出现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印度,由印度传入中国、日本、欧洲和北非(公元700年),再由北非传至加勒比(公元1518年)、墨西哥(公元1520年)、秘鲁(公元1524年);此间,中北非洲将天花传到巴西(公元1555年)和北美(公元1617年);印度在公元1713年将天花传到南部非洲;欧洲则在公元1789年将天花传到澳洲。中国葛洪在《肘后方》中曾记载了公元256-313年间典型天花瘟疫肆掠中国的情景。上述天花传播路线图,明显地提示了天花在人类中的流行与其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交往的增加相伴随。天花从非洲传至美洲与贩卖黑奴相关,从欧洲传至澳洲与其殖民活动相关,印度最早与中国的交往可能是天花传入中国及亚洲其它地区的原因。 天花曾是历史上的超级武器。公元570年,阿比西尼亚的军队攻打阿拉伯圣地麦加,由于军队中天花流行而全军覆没。公元1520年,500人的西班牙军队入侵墨西哥,在墨西哥军队英勇抵抗胜利再望时,天花因一个感染的黑奴水手在毫无免疫力的印第安人中间疯狂流行,300多万印第安人死于天花,西班牙因此征服了墨西哥。一些国家的要人也未幸免天花:英国女王玛丽于1694年32岁时死于天花,法国国王约瑟夫一世和路易十五、俄国沙皇彼得二世、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等均死于天花。公元17至18世纪,天花曾在世界上大流行,仅在欧洲,每年有40万人死于天花,感染者三分之一致盲;1853年,夏威夷当地居民80%死于天花;1903年,天花使南美卡亚波部族几乎全部灭绝,15年后生存者仅剩500余人。 二.人类消灭天花的历程 在与天花长期不懈的斗争中,勤劳聪明的中国人在公元10世纪首先发明了把轻型天花病人痘疱液经鼻少量接种正常人,使接种者仅得轻型天花而不得严重天花的方法,当时称为“人痘”。这种方法使当时天花30%以上的病死率降到了2%以下。这是世界公认的最早有文字记载的疫苗接种史。此后,种“人痘”的方法传至欧洲,并有多处文字记载被广泛使用。1729年天花在欧洲流行时,威尔士公主给自己3岁女儿种了“人痘”,不久王室成员全都种了“痘”。欧洲各地医生曾到英国皇家学会学习种“痘”技术。此技术随后也在美洲逐步推行起来。1777年,乔治×华盛顾命令全体军队都种“痘”,种“人痘”的方法,在人类预防控制天花流行的斗争中曾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人群免疫力的增加,2%左右的死亡率虽比自然感染天花30%的死亡率减少了很多,但还引起了人们的担忧。 1796年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观察到感染过牛痘(在人中只产生局部痘疱)的挤奶女工很少感染天花,由于牛痘疱与天花痘疱很象,詹纳怀疑是否感染牛痘可以预防天花。于是他将牛痘痘疱液给人接种,并发现在用天花病毒攻击时,接种者都没有发生天花。两年后(1798年),詹纳的文章公开发表。这是人类在预防天花中,第一次用科学实验的方法证明给人接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实际上也是人类在与传染病的斗争历史中第一次科学证明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传染病。从此开创了疫苗学研究的新时代。

千古之策-兵团发展史

一、兵团的历史与现状 1兵团成立以前简况: ①解放战争胜利和新疆和平解放 ②中国人民解放军进疆,奠定军垦事业基础 ③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成立 2、兵团发展的五个时期 ①兵团初始时期(1954—1957) ②兵团事业大发展时期(1958—1966) ③兵团事业遭受挫折时期(1966—1975) ④兵团撤销时期(农垦总局时期)(1975—1982) ⑤兵团恢复和兵团事业振兴时期(1982_至今) 82年团场改革以来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83--87)借鉴农村改革经验,推行家庭农场 第二阶段(88--92)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改革. 第三阶段(93--00)在团场全面推行承包职工两费自理承包经营及产权制度改革 第四阶段(01--05)出台1+3文件,提出“固定、自主、分配、服务”的改革重点 第五阶段(06—至今)提出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出台1+3补充文件,团场改革进入制度创新的新阶段 二、兵团的体制、任务及精神 1、兵团的体制、性质

简单讲,就是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具体讲,兵团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党政军合一的领导体制。 兵团党政军企合一的复合性质是由兵团承担的多重任务所决定的。兵团特殊的性质是合一的而不是分离的,其中党是领导核心,企是基础和载体,政和军的职能依附于企这个载体。实践证明,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是完成屯垦戍边任务的最佳组织形式,也是兵团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显著特点。 2、兵团的特点 ①集中统一的特性 ②权威效率的特性 ③上下贯通的特性 ④劳武结合的特性 ⑤整体负责的特性 3、兵团的任务 兵团肩负着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屯垦是经济任务,戍边是政治任务。具体为“三个队”(生产队、工作队、战斗队) 担负着四个方面的任务: ①开发建设边疆、促进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②增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③维护新疆稳定、捍卫祖国统一 ④巩固边防 4、兵团精神

历史名人介绍

1:穆罕默德伊斯兰教创始人,政治领袖 2:牛顿发现日光十七色混合的人;发明反射式望远镜的人;微积分,二项式创始人;四大运动定论创始人;《原理》作者;恒星起源学创始人 3:耶稣基督基督教创始人;《圣经》作者 4: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 5:孔丘儒教创始人 6:保罗基督教最伟大的使徒;《新约》作者 7:蔡伦纸的发明人 8:古登堡活字印刷及活字印刷法的创始人,推广人 9:哥伦布美洲大陆发现者 10: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相对论,相对论学创始人,核能发现者 11:巴斯德生源说创始人,细菌学创始人,疫苗创始人 12:伽利略“无阻力时不同重量物体下落速度一样”定理创始人,惯性定律创始人,太阳黑子,卫星论创始人;日心说创始人之一 13:亚里士多德古代史中最伟大的科学家,哲学家;天文学,动物学,胚胎学,地理地质学,物理学,解刨学,生理学,形而上学创始人14:欧几里的《几何原本》作者 15:摩西犹太教创始人,率领希伯来人走出埃及的人 16:达尔文进化论奠基人 17:秦始皇统一中国者 18:奥古斯都古罗马第一任皇帝 19:哥白尼日心说创始人 20:拉瓦锡基本化学理论创始人,元素说创始人,“呼吸等于燃烧”重要理论创始人

21:君士坦丁大帝第一位信奉基督教的罗马帝国皇帝 22:瓦特蒸汽机发明人 23:迈克尔法拉第发电机创始人 24:迈克斯韦创立了一组有四个方程式的表达电磁间基本定律的方程组25:路得欧洲宗教改革的发起者 26:华盛顿美利坚合众国开国总统,美国解放者 27:卡尔马克思社会主义学说创始人 28:莱特兄弟飞机发明人 29:成吉思汗古元国开国皇帝 30:亚当斯密经济理论学奠基人 31:爱德华德维尔(莎士比亚)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 32:约翰道尔顿将原子假说引入主流科学的人 33:亚历山大大帝世界上最著名的征服者 34:拿破仑伯纳巴著名的征服者,法国皇帝 35:托马斯爱迪生发明大王 36:安东尼凡列文虎克微生物发现者,高倍率显微镜发明人 37:威廉默顿将麻醉引入手术的人 38:马可尼无线电发明人 39:希特勒著名独裁者,征服者,前德国元首 40:柏拉图西方主流哲学创始人 41:克伦威尔英国议会民主制奠基人

传承历史使命_弘扬兵团精神

传承历史使命,弘扬兵团精神 老一辈兵团人用对祖国的赤胆忠心,用人民军队“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严明纪律和一旦有事“拉得出、用得上、干得好”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兵团人是国家利益的坚定捍卫者,形成了兵团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的优良传统。“无私奉献”是兵团精神的灵魂,兵团人自觉把新疆各族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利益牺牲一切。老一辈兵团人在长期坚持不懈地为新疆各族人民做好事的过程中,无怨无悔地奉献了青春和终生,推动了民族团结,形成了兵团服务人民、团结互助的浓厚风气。“艰苦创业”是兵团精神的本质,要求兵团人用勤劳的双手和不向任何困难低头的坚韧毅力创造幸福的人生和美好的明天。老一辈兵团人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迎难而上、自力更生,创造了兵团事业的辉煌,成为艰苦创业的典范,培育了兵团人辛勤劳动、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开拓进取”是兵团精神的精髓,要求兵团人大力发展先进科技、先进文化和先进生产力,充分发挥对地方各族群众的示范引导带动作用。老一辈兵团人对科学的热爱和运用,奠定了兵团不断发展的雄厚基础,为兵团留下了崇尚科学、诚实守信的精神财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确立,进一步增强了兵团人对兵团精神的理解,兵团人自觉地用兵团精神规范自己的言行。 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兵团思想道

德建设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深刻的变化,对职工群众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复杂的影响。随着老一辈兵团人进入退休高峰,大量内地偏远贫困地区的农民落户兵团成为新职工。他们有较强的经济意识、市场意识和利益观念,但缺乏长期定居打算和扎根意识,集体观念、纪律意识和屯垦戍边的责任感、使命感不强,存在一些非社会主义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影响到兵团社会主义荣辱观实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影响到兵团事业发展根基。为此,迫切需要继承和弘扬兵团精神,运用军垦博物馆、团史陈列馆、展览馆等丰富的兵团精神资源,把兵团精神教育贯穿到各项宣传教育工作、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创建和职工群众文化活动之中。 一、继承艰苦创业精神,克服困难,实现“三化”。 六十年的屯垦戍边历史和创造性业绩,铸造出具有特色的“兵团文化”和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白手起家,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传统是来自抗日战争时期王震领导的三五九旅南泥湾精神。以国家利益为第一需要,在艰苦环境中创造奇迹。1950年,为了在新疆建立现代工业,摆脱落后面貌。战士们节衣缩食,从每年供给的两套军装中节约一套,两件衬衣中节约一件,改一年发一套棉衣为两年,鞋子、袜子全部自己解决,并别出心裁地把帽子去掉帽沿,衬衣去掉翻领,军装上地口袋由四个减为两个;同时从粮食、菜金、杂支、办公费用等扣出一部分来购买机器、修建厂房、建设道路。用仅仅三年的时间,建

榫卯结构的特点

明代家具是中国红木古典家具的鼎盛时期,其技艺与设计达到了中国古典家具的巅峰,占据着中国乃至世界家居界的重要地位。中国明式家具以追求神态韵律、造型古朴典雅为特色,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式生活中的艺术成就与文化底蕴,更具有实用性功能。此外,结构严谨、使用寿命长是其精髓之所在,也是人们推崇它的重要原因。在明式家具的制作过程中,榫卯结构的使用可以说是重中之重。榫卯结构深刻的文化内涵不只表现在木构家具的拼接中,更体现了古代中国科技与人文的结合。其科学合理性的结构、高超的加工生产技术和厚重内敛的人文气息,增添了明式家具的意蕴。 一、榫卯结构的起源与分类 榫卯结构起源于七千年前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新石器时代,几千年间衍生出千百种花样,基本形制近百种左右,其中派生极多。在中国木建史上,榫卯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基本制作技术之一,明清家具的制作过程中几乎运用了所有榫卯结构种类中的精华形制。在一件明代经典家具之上,运用榫卯结构的范围不同,类型不一,但均起到家具整体形态构造上重要的“关节”作用。 中国明代古典家具中使用到的榫卯结构共一百多种,可分为几大类型。一类作为面与面的结合作用,或两条边的拼合,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如“燕尾榫”“槽口榫”“企口榫”“穿带榫”等等;另一类是作为点的结构方法,用于横竖才丁字结合、成角结合、交叉、以及直才与弧形才的延伸结合等方面,如“双榫”“双夹榫”“勾挂榫”“楔钉榫”“通榫”“半榫”等等。第三类是将三个构件相互结合的构造方法,常见的榫卯有“抱肩 榫”“托角榫”“长短榫”等等。 二、榫卯结构的中式文化内涵 明代是中国文化体系的成熟时期,明式家具中体现出的硬朗、简洁、质朴、自然之风,是受到当时社会中的文化熏陶而成的。王阳明的“心学”、王艮的哲学思想等等都对中国明式家

历史图画类选择题

历史图画类选择题专题训练 题型特点 1.从图画种类看,一般分三类: (1)图片类:包括历史文物、图书刊物、生产工具、历史照片、宣传标语、票据、证件等。 (2)漫画类:主要是反映时代特征的漫画或具有讽刺性意义的漫画。 (3)地图类:包括战争形势图,布局图,疆域图,交通线路图,经济分布图。 2.从试题考查看,有两个特点: (1)以历史文物,人物,漫画等图片为载体,综合考察判断图片,提取信息能力。 (2)题干中一般都有标志性词语,或者不明确带有限制词语等。 解题方法: 1.四审图片:一审反映的时间和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审图片反映的历史事物的实质和特征,明确答题方向;三审图片蕴含的关键信息,明确内涵和外延;四审多幅图片之间的变化和联系及反映主题。 2.三判选项:一是判断各项是否符合图片反映的实质;二是判断各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三是判断各项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联系。 3.准确理解图片的隐含意义:对漫画要准确判断主题寓意,通过画面上的文字,人物形态,画面要素的构成等,准确判断所含的真实信息。 典型模拟题 1.(2015·浙江金丽衢十二校二模)观察下图,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中,得出的结论最准确的是() A.分封制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C.君主专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D.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得以加强 解析本题两图时间界定为西周与秦朝,图一诸 侯国林立,体现了分封制,而秦朝区域划分为郡 县制。汉初“郡国并行”后各朝代也有不同程度 的践行分封制,A项错误;从图中并未能看出中 央与地方权力斗争漫长过程和君主专制是历史发 展的必然趋势,B、C项错误;分封制体现了西周 中央对地方的管理,郡县制更是体现中央加强对 地方的管制,D项正确。 答案D 2.(2015·山东莱芜高三 期末)东汉在全国设 十三州(下图),一州 所辖郡、国多少不 等。“州”是监察区 的名,又称部。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 A.东汉维持并扩大 了秦朝疆域 B.中原地区是政治中心 C.东汉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督 D.东汉全面实行分封制 解析东汉设十三州对地方加强管辖,并逐渐演 变为地方行政机构,体现了东汉维持并扩大了秦 朝疆域,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东汉的政治中 心在洛阳,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从设监察机 构可以看出东汉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督,C项正 确,不符合题意;十三州的设立,是中央对地方 监察的加强,不是全面实行分封制,D项错误, 符合题意。 答案D 3.(2015·北京西城高三期末)下图是出土于甘肃省嘉峪关地区魏晋墓葬中的两幅壁画。据此,可以得 出的结论是() A.农业生产动力有了重大突破 B.犁耕技术已在西北地区出现 C.北魏均田制推动了农民垦荒 D.魏晋时期曲辕犁还没有出现 解析壁画内容是牛耕画面,因为是在嘉峪关地 区发现,说明在该地区出现了犁耕技术,B项正 确;生产动力没有变化,A项错误;犁耕技术与 均田制并不存在必然联系,C项错误;依据材料 无法得出关于曲辕犁的结论,D项错误。 答案B 4.(2015·河北高三质检)图6是中国邮政发行的《汉 画像石·纺织》邮票。此邮票所反映的历史信息,

家乡历史文化名人简介

家乡的历史文化名人 谢邦彦,字朝美,号后洲先生,生于宋徽宗初年(公元1100年),祖籍长溪绯洋漈源(今柏洋乡柘头村),系柘头村始祖谢十九公的第七丗孙,对《春秋学》颇有研究,宋代著名词人、诗人,其中《霞浦山》一诗脍炙人口、颇为流传,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山水的无限赞美之情:“十里湾环一浦烟,山奇水秀两鲜妍。渔人若问翁年代,为报逃秦不计年。”从此“霞浦县”便因“霞浦山”而名。 謝翱(1249年-1295年),南宋著名爱国詩人,被誉为“南宋翘楚”、“宋末诗人之冠”,字皋羽,一字皋父,號晞發子,生于长溪(今霞浦县),祖籍绯洋漈源(今柘头村),先祖谢邦彦。自幼聪颖好学,“苦思力索、淹贯诸经史”,深受其父谢钥(通《春秋》,著《春秋衍义》、《左氏辩证》传于时)思想的熏陶,性格倜傥,不拘小节,胸怀报国大志。27岁时倾尽家资招募乡兵数百人,投奔文天祥麾下,任咨议参军,为复宋大业呕心沥血,表现了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和可贵的爱国主义精神。 他辛勤笔耕,创作丰富,其散文“是天地间的至文”(黄宗羲语),最著名的有《登西台恸哭记》(曲折地表达他哭祭文天祥的沉痛悲愤之情,感人至深,今浙江富春山西留有“謝翱哭台”);写景则文风峭劲(得力于柳宗元的散文),如《游赤松观羊石记》写羊石群象、形神俱肖,《金华洞记》

写洞中灵怪、形象生动;其诗传于今者约200篇,如《宋铙歌鼓吹曲》、《宋骑吹曲》(写宋太祖建国时东征西讨之事)文句炫煌、音韵雄壮,读后有“亲在短箫鼓吹间”之感;《鸿门宴》似李贺,《效孟郊体》似孟郊、贾岛。其诗文在反清斗争中产生过积极影响,编有《晞发集》、《天地间集》、《□发集》、《□发遗集》、《浦阳先民传》、《国粹丛书》等。 林瞪(1003-1059),柏洋乡上万村林氏开基祖,是一个早于方腊近百年就加入明教的领军人物。公元1027年(宋真宗咸平三十年)弃俗入明教门,斋戒严肃,历二十有二年,功行乃成。林瞪在摩尼教教徒的阶层中有较高的品级,其法脉在福建“明教门”的形成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促使摩尼教进一步“脱夷化”,演变为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明教门”。林瞪在上万村附近有一个堂口--乐山堂,有弟子数百人,他的两个女儿就像后来金庸小说中描写的明教圣女一样终生未嫁,只是她们的称呼不叫“圣女”,村民都称为“龙凤姑婆”,在乐山堂附近还建有姑婆宫。 许旺(1903-1937),原名许品旺,柏洋乡柏洋村人。1929年始,经常在霞安柘等县交界山区做木工的许旺自发参加了反鸦片游行示威等早期革命斗争活动;1932年2月由马立峰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以木匠身份作掩护,在

“斗拱结构”和“榫卯结构”

斗拱结构: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木块叫斗,斗上加拱,拱上加拱,层层叠加,起到支撑作用。 榫卯结构:凸出的部分叫榫,凹进去的部分叫卯。榫和卯咬合,起到连接作用。 斗拱结构是榫卯结构的最佳表现方式。 “斗拱”同“枓栱”。 解释下最后一句话:榫卯结构是一种连接方式,斗拱是榫卯交错结构而成的的承重构件,在中

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作用和地位不言而喻。 @stray 哪里扯淡了? 2012-06-06 9 条评论感谢分享收藏?没有帮助?举报 赞同3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stray,画图工,拍照片 estray、freana、知乎用户赞同 首先,斗栱,是这么写的。 斗栱其实是井干结构的变形和发展。木头一层层铺上去,是建筑的一个结构和装饰构件。 榫卯结构,是一种木作连接方式。 顶伏地猫的解释。 它俩根本不是一个类型的东西啊。。。 "斗拱结构是榫卯结构的最佳表现方式。"这句是扯淡吧 2012-06-06 添加评论 赞同3反对,不会显示你的姓名 知乎用户,建筑设计在读研究僧 Nameless Void、韩若冰、freana 赞同 严谨的来说,榫卯是结构连接方式,斗拱是起结构作用的建筑承重构件,说成是“斗拱结构”,“榫卯结构“都不太严谨。 他们的关系是,在建造过程中,斗拱的部分构件采用了榫卯的连接方式。 在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与家具中,榫卯的连接方式是广泛应用的,各种精巧榫卯构件不胜枚举。同时,在斗拱发展的后期,一些斗拱中的构件虽失去结构作用但因形制被保留下来,做成假构件,例如“昂”的发展,这是的斗拱已经并不能完全体现中国传统木构之精妙了,何况榫卯?所以说“斗拱结构是榫卯结构的最佳表现方式。”虽不至于扯淡,但也不够严谨。

历史名人以及作品介绍

历史名人以及作品介绍 下面是学习啦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鲁迅 1.鲁迅简介 原名周樟寿,改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 笔名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2.鲁迅的代表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热风》《华盖集》《且介亭杂文》《二心集》《南腔北调集》《坟》等16部。 小说集:《呐喊》《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 《呐喊》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 《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社戏》——选自《呐喊》(《呐喊》主要描写农民和知识分子) 《祝福》《伤逝》——选自《彷徨》(《彷徨》描写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故事新编》一部“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的总集 散文诗集:《野草》:独语式的抒情散文生命哲学如:《雪》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回忆性散文。如:学过的课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杂文集:“社会批评” “文明批评” 《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现代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 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人的觉醒意识。 成为中国文学进入现代的标志。 《阿Q正传》

《阿Q正传》是唯一的中篇小说,批判“精神胜利法”。这个封闭落后的农村流浪汉,有农民憨厚、质朴的一面,但更明显地具有偏狭、愚昧、盲目、无知、落后的一面。其最突出的性格是自欺欺人、自轻自贱、自甘屈辱,而又妄自尊大、自我陶醉、 自我麻木的“精神胜利法”。 1.《阿Q正传》的创作特色 ①艺术描写的高度典型化。作品将阿Q放在未庄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从而为阿 Q的“精神胜利法”的产生和滋长找到了合适的土壤。 ②精彩的细节描写。如赵府点灯的描写,出现在不同的段落里,使赵太爷的吝啬 贪小的性格一层深一层地从三个“例外”里反映出来。这种精细入微的描写,刻画了地 主阶级卑污的灵魂。 ③强烈的批判与讽刺特色。小说不仅有头有尾两部分的议论,其他许多地方也都 穿插着议论成分。这些议论诙谐而精辟,给作品涂上了一层浓厚的批判、讽刺色彩, 显示了鲁迅作为一个战斗的思想家的特色。 ④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精练,饱含幽默感,有好用反语,喜欢夸张,显示了 作者卓越的语言艺术。 文学研究会 时间: 1921年成立于北京 地位: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阵地:茅盾主编《小说月报》 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清、冰心等 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重视文学揭示社会问题 和批判社会现实的功能 冰心 冰心原名谢婉莹,被称为“世纪老人”,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冰心的爱的哲学:母爱、童真、大自然+爱祖国 ?作品:诗集《繁星》《春水》;通讯散文《寄小读者》——中国儿童文学奠基之 作 散文:被称为“冰心体” 用书信体形式向少年读者报道自己身处国外的生活和心态。笔调轻盈、文字隽丽、感情细腻,既发挥了白话文流畅的特点,又兼有文言文凝练简洁之长。

新城疫的流行历史与现状

流行病学 1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 ,ND )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 ,NDV )强毒株引起的、以感染禽类为主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 。新城疫不仅可对家禽造成严重危害,对国际贸易也有严重影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 )将新城疫列为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农业部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在《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中,新城疫被列为优先防控的重大动物疫病之一。在公共卫生方面,兽医、实验室工作人员等接触大量病毒时可引起结膜炎等症状。1 全球流行历史与现状 新城疫最早于1926年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Java )和英格兰的滨海小镇新城(Newcastle-upon-Tyne )发现[2-3],但对于全球首次发生的时间 目前尚有争论。首先,本病于1926年首次在欧亚两个地区同时出现,这在流行病学上很难解释。另外,有证据表明本病在1926年之前可能在部分地区就已存在,如韩国可能在1924年就有新城疫的存在和流行,甚至还有更早的疑似新城疫发生的报道,如19世纪中期在欧洲和亚洲报告的在家禽中广泛传播的高致病性疫病可能部分是由新城疫引起的[4] 。1898年在苏格兰西部群岛导致家禽大量死亡的神秘疫病可能也是由新城疫引起的[5] 。之前没有公开报道或者没有引起广泛关注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受当时国际贸易局限,疫病传播速度较慢,没有造成大面积暴发和扩散;二是受当时疫情信息交流不畅、养禽规模化程度不高、疫病识别报告能力欠缺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即使发生了新城疫,也由于误诊或者识别和报告能力欠缺等没引起高度关注。 尽管对该病的历史和起源还存在争议,但目前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033)通讯作者:王志亮 新城疫的流行历史与现状 刘华雷,王志亮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 266032) 摘 要:新城疫是严重危害养禽业的一种烈性传染病。本文对新城疫的全球流行历史与现状进行了阐述,对我国流行历史及现阶段的流行特点进行了分析,针对目前防控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防控措施建议,为科学防控该病提供依据。 关键词:新城疫;流行历史;流行现状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44X (2015)06-0001-04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tatus of Newcastle Disease Liu Hualei ,Wang Zhiliang (China Animal Health and Epidemiology Center ,Qingdao ,Shandong 266032) Abstract :,with the main present Key words :Newcastle disease ;

河南省历史名人简介资料

河南省历史名人简介资料 1、黄帝-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军事家,中华民族的共同的祖先 2、元稹-唐代著名文学家,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河南洛阳人; 3、石守信-宋代大将,河南开封人; 4、戚继光-明代抗倭名将,河南卫辉人; 5、史可法-抗清名将,河南开封人; 6、仓颉-黄帝的史官,传说中的文字创立者,有“仓颉造字”之说 7、杜康-夏朝第五代国王 8、商汤-商朝开国帝王 9、姜子牙-周朝宰相,助周武王灭商,河南许昌人 10、老子-原名李耳,著有《道德经》,道教创始人,河南鹿邑人; 11、庄子-原名庄周,道家集大成者,著有《庄子》,河南民权人; 12、墨子-名翟,墨家创始人,河南鲁山人; 13、商鞅-秦国的著名改革家,河南濮阳人; 14、范蠡-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著名的军事家、

政治家,世称陶朱公,河南南阳人; 15、吴起-战国著名军事家,河南濮阳人; 16、列子-战国前期思想家,河南郑州人; 17、苏秦-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河南洛阳人; 18、李斯-秦国丞相,是秦朝统一六国的关键人物,河南上蔡人; 19、韩非-战国时思想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著有《韩非子》,河南郑州人; 20、吕不韦-编著《吕氏春秋》,河南省濮阳市人; 21、陈胜-大泽乡起义领导者之一,河南登封人; 22、吴广-大泽乡起义领导者之一,河南上蔡人; 23、张良-西汉初年政治家、军事家,河南郏县人; 24、陈平-刘邦主要谋士之一,河南原阳人; 25、张释之-西汉时执法不阿的知名清官; 26、贾谊-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代表作《过秦论》,河南洛阳人; 27、程颢-世称明道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河南嵩县人。

中国流行音乐历史与风格

中国流行音乐的历史与风格 文通学院广告学331238030 郇朝阳中国近代时期的“时代曲” 诞生与发展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是中国近代音乐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在这个过程中,上海具有重要的地位。首先,由于“海派”的文化传统,上海成为中国新式音乐教育的试验场;其次,上海外国租界的音乐生活,为中国专业音乐人才的培育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第三,大量市民阶层的存在,以及浓厚的商业氛围,现代化传媒的兴盛,使上海酝酿滋生了中国第一代流行音乐。 黎锦晖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毛毛雨》、《妹妹我爱你》是他早期的流行音乐作品,标志着中国流行歌曲的诞生。黎锦晖转入流行音乐创作并获得了成功有其相应的社会背景。当时的上海已具备资本主义商业化都市的特征,西方特别是美国流行音乐通过舞厅、电影、广播等媒介流入中国。市民阶层的文化生活中已出现对流行音乐的需求。黎氏的流行音乐便是在此情况下应运而生的。“明月歌舞团”是中国流行乐发展中一个重要团体。中国第一代歌星如周璇、白虹、严华,流行音乐作家如黎锦光、姚敏都在这个团里。聂耳也是从这里走上音乐创作之路的。 风格特点 黎锦晖的流行音乐创作奠定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基本风格,即民间旋律与西洋舞曲节奏相结合。在当时,主要有探戈、狐步等。配器也模仿美国爵士乐的风格。《毛毛雨》、《桃花红》、《特别快车》等作品格调不高,有的相当庸俗,迎合了小市民的低级趣味,当时即受到广泛批评。聂耳就曾撰文斥责这些作品。可以说,中国流行音乐起步之初并没有走一条健康之路。除内容平庸外,音乐上的粗制滥造,演唱上的卖弄风情、嗲声嗲气都为其后的发展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但他在处理流行音乐中外来形式与民族传统关系上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后人借鉴的。 香港流行音乐 发展历史

一幅真实的历史画卷

一幅真实的历史画卷 ——评《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与三军经略中原》 曾成贵(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省委党史研究室编纂的《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与三军经略中原》,作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策划、主持的中国共产党历史资料丛书之一,现由湖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通常说,史学的基本功能有三项:存史、资政、育人。实现上述功能,真实是前提。没有了真实,难称信史,既不能资政,更不可育人。史学是实证的科学,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食粮。没有原生态的史料库藏,就不可能产生高质量的史学作品。因此,重视对史料的征集、整理、编纂和研究,就成为中国史学悠久的传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与三军经略中原》是迄今有关这一专题选编文献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专著。 一是内容的丰富性。该书主体部分约100万字,从130万字的原始档案中精选而出,相当数量为第一次公开发表。所选史料,全面反映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和三军经略中原的历史过程、有关重大军事政治决策、重大事件来龙去脉、重要人物活动等基本情况。选材时间断限从1946年中共中央开始决策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到1949年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和其他部队及以鄂豫、皖西、桐柏、江汉区为主的中原解放区军民准备渡江作战。为反映历史本身的层次性,该书在反映刘邓大军与陈粟、陈谢大军活动时,以反映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与经略中原的军事、政治斗争为主,以反映陈粟、陈谢大军在中原的军事、政治斗争为辅;在反映主力部队与地方活动的时候,以反映三路大军在中原和大别山区的军事、政治斗争为主,以反映中原和大别山的地方军事、政治斗争为辅;在反映主体活动与背景情况的时候,用主要篇幅反映以刘邓大军为主的三路大军的活动,同时适当反映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历史背景、全国各重要战场对三路大军经略中原的支援和配合。 二是文献的权威性。史料相当一部分源自中央档案馆。大部分电文根据原件选编,部分依据中央档案馆刊印件录用。 三是结构的合理性。本书采取以内容与时间相结合的方式编排,先按内容分成若干类别,再在每一类别中依史料形成的时间先后排列。为了史料的完整,又便于节约篇幅,所收文件中凡已编入正式出版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著作选集和专题文集的,一般只列目录,不收正文。 为了便于研究者利用,本书编者还选编了部分口述史料,编写了大事记和组织序列。 观今宜鉴古,温故而知新。历史学人青灯黄卷孜孜以求,无非是以自己重新体验并赋予生命的真正历史奉献给社会。这就是历史学人和史学对现实生活的参与。如果我们能够把经略中原的历史胆识和高超智慧,运用于促进当代中国的中部崛起,则不失为以史鉴今的完美体现。

历史名人简介

历史名人简介 【名人1】孔子 孔子是中国最伟大的哲学家,他概括了中国人的基本思想,成为独创一套信仰体系的鼻祖。他的哲学根基于人生道德和用道德典范来教育人、管理人的政治观念,贯穿于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之中长达两千年之久,对世界上许多人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儒学的经典包括诗、书、礼、乐、春秋。马王堆帛书易《要》篇说“得一《易》以群毕。”是说六经中,其他五经的精华都囊括在易经的损益之道里了,《易经》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 教育思想 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知难而退,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⑵安贫乐道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⑷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怀着与人为善的理念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名人2】孟子 中国哲学家孟子是孔子最重要的继承人。他的学说如在《孟子》中所阐述的,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