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方剂复习题

方剂复习题

方剂复习题
方剂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首先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医书是:C

A.《黄帝内经》 B.《五十二病方》 C.《伤寒杂病论》 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E.《神农本草经》

2.我国第一部中成药药典是:E

A.《伤寒杂病论》 B.《五十二病方》 C.《黄帝内经》D.《普济方》 E.《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以下哪一项不是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C

A.方从法出 B.以法统方 C.方以药成

D.治法是组方的依据 E.方剂是治法的体现

4.有关君臣佐使的含义,以下哪一项有错误? B

A.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B.臣药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次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C.佐药包括佐助药、佐制药、反佐药

D,臣药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

E.使药包括引经药、调和药

5.以下哪一项不是方剂组成变化的方式? D

A.药味增减变化 B.药量增减变化

C.药味、药量同时增减变化 D.治法更换变化

E.剂型更换变化

6.煎药用具忌用:D

A.沙锅 B.瓦罐 C.搪瓷器 D.铁锅 E.以上均非

7.煎煮解表剂时宜用:B

A.文火 B.武火 C.先文火后武火D.先武火后文火 E.以上均不宜

8.现代方剂的分类法主要是:D

A.以病证分类 B.以脏腑分类 C.以病因分类

D.以治法分类 E.以组成分类

9.患者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治宜:B

A.麻杏甘石汤B.麻黄汤 C.桂枝汤 D.小青龙汤

E.苏子降气汤

10.桂枝汤的功效是:B

A.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B.温通心阳,平冲降逆

B.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D.发汗祛湿,止咳平喘

E.发汗解表,散寒祛湿

11.银翘散组成药物中无:A

A.防风 B.荆芥 C.淡豆豉 D.薄荷 E.牛蒡子

12.麻杏甘石汤的功效是:C

A.辛凉宣肺,凉血解毒 B.辛凉解表,清热止咳

C.辛凉宣肺,清热平喘 D.清热解表,止咳化痰

E.以上均不是

13.麻杏甘石汤中麻黄配石膏的作用是:C

A.宣肺平喘 B.清肺止咳C.宣肺泄热

D.止咳化痰 E.清胃宣肺

14.下列方剂中,通过药物配伍产生新药效的“药对”是:B A.麻黄汤中麻黄、桂枝 B.桂枝汤中桂枝、芍药

B.银翘散中银花、连翘 D.桑菊饮中桑叶、菊花

E.白虎汤中石膏、知母

15.下列哪项不是大承气汤的主治病证 C

A.阳明腑实证 B.热结旁流C.阴虚肠燥证D.热厥属里热积滞者 E.痉病属里热积滞者

16.具有透邪解郁,疏肝理气功效的方剂是:B

A.逍遥散B.四逆散 C.小柴胡汤 D.青蒿鳖甲汤 E.银翘散17.逍遥散的功效是:A

A.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B.透邪解郁,理气疏肝

C.清利肝胆,和胃化痰 D.疏肝健脾,行气止痛

E.疏肝理气,活血调经

18.小柴胡汤治证的表现无:C

A.往来寒热 B.心烦喜呕 C.呕吐黄涎 D.口苦咽干

E.胸胁苦满

19.阳郁热厥证,治宜:C

A.四逆汤 B.当归四逆汤C.四逆散 D.大承气汤 E.白虎汤20.逍遥散中柴胡与白芍、当归的配伍意义是:C

A.疏肝健脾 B.疏肝理气C.疏肝养血 D.柔肝止痛

E.养血健脾

21. 具有清心利水,养阴功效的方剂是:D

A.黄连解毒汤

B.白虎汤

C.龙胆泻肝汤D、导赤散

E.六味地黄丸

22. 患者经常头痛目赤,耳肿疼痛,心烦易怒,胁痛,口苦咽干,小便短黄,舌

红苔黄,脉弦数有力。治宜:A

A.龙胆泻肝汤

B.导赤散

C.四逆散

D.白虎汤

E.清胃散

23. 患者下阴肿痒,小便黄浊,带下黄臭,口苦咽干,胁痛易怒,舌红苔黄,脉

弦数有力。治宜:E

A.完带汤

B.导赤散

C.四君子汤

D.四逆散

E.龙胆泻肝汤

24. 清胃散的君药是:E

A.升麻

B.生地黄

C.牡丹皮

D.当归

E.黄连

25. 清暑益气汤治证的表现无:D

A.体倦少气

B.身热汗多

C.心烦口渴

D.神疲谵语

E.脉虚数

26. 养阴透热法的代表方是:E

A.一贯煎

B.四逆散

C.肾气丸

D.六味地黄丸

E.青蒿鳖甲汤

27. 白虎汤中石膏与知母的配伍意义是:D

A.“相使”为用,清热泻火,益胃生津

B.“相须”为用,苦寒以直折之势,以治高热

C.“相须”为用,清泄肝胃,清退虚热

D.“相须”为用,清热除烦,生津止渴

E.以上都不是

28. 下列除哪一项外,均为理中丸主治证范畴:E

A. 中焦虚寒所致之小儿慢惊

B.脾胃虚寒之下利

C.脾胃虚寒所致之胸痹

D.阳虚失血

E.脾胃寒湿,气机阻滞之脘腹胀痛

29. 配伍中体现“辛甘化阳”及“酸甘化阴”的方剂是:C

A.理中丸

B.四逆散

C.小建中汤

D.麻黄汤

E.四逆汤

30. 有关补益剂的使用注意,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B

A.注意调整脾胃的功能

B.“至虚有盛候”者不宜用

C.“大实有赢状”者不宜用

D.正虚而外感表邪者,不宜单用补法

E.

以上均非

31. 下列除哪一项外,均属四君子汤的主治证候?D

A.面色萎白

B.气短懒言

C.食少体倦

D.腹胀肠鸣

E.舌淡脉虚弱

32. 补中益气汤中最能体现“益气升阳”的药物配伍是:E

A.黄芪—人参

B.人参—白术

C.黄芪—炙甘草

D.人参—柴胡、升麻

E.黄芪—升麻、柴胡

33.“补火生土”法的代表方是:D

A.理中丸

B.真人养脏汤

C.补中益气汤

D.四神丸

E.金匮肾气丸

34. 体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理论的方剂是:D

A.麦门冬汤

B.四物汤

C.一贯煎

D.六味地黄丸

E.肾气丸

35. 一贯煎体现的治法是:C

A.滋阴清胃法

B.滋阴和营法

C.滋阴疏肝法

D.养血疏肝法

E.滋阴降火法

36. 益气升阳法的代表方是:B

A.四君子汤

B.补中益气汤

C.玉屏风散

D.归脾汤汤

E.参苓白术散

37. 黄土汤中附子配白术的意义是:C

A.温中燥湿

B.回阳救逆

C.温中健脾

D.收敛止血

E.温肾止血

38. 具有祛瘀生新、温经止痛功效的方是:B

A.四物汤

B.生化汤

C.当归四逆汤

D.血府逐瘀汤

E.补阳还五汤

39. 二陈汤的功效是:A

A.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B.燥湿祛痰,行气开郁

C.降逆化痰,益气和中

D.燥湿化痰,熄风定眩

E.清胆和胃,理气化痰

40. 气虚血瘀络阻之中风证。治宜:D

A.血府逐瘀汤

B.生化汤

C.四物汤

D.补阳还五汤

E.四君子汤

41. 五苓散的君药是:B

A.茯苓

B.泽泻

C.猪苓

D.白术

E.桂枝

42. 具有降逆化痰、益气和胃功效的方是:B

A.橘皮竹茹汤

B.旋覆代赭汤

C.半夏泻心汤

D.半夏厚朴汤

E.厚朴温中汤

43. 具有温阳健脾、养血止血功效的方是:D

A.理中丸

B.补中益气汤

C.归脾汤

D.黄土汤

E.固冲汤

44. 川芎茶调散的功效是:E

A.散寒止痛

B.祛瘀止痛

C.行气止痛

D.温经止痛

E.以上均非

45. 患者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痞闷,舌苔白腻,脉弦滑。治宜:C

A.二陈汤

B.理中汤

C.半夏厚朴汤

D.旋覆代赭汤

E.半夏泻心汤

47. 镇肝熄风汤中重用牛膝、代赭石的主要目的是:C

A.清热凉肝

B.镇惊定悸

C.平降气血

D.柔肝舒筋

E.引药下行

48. 大黄在八正散中的作用:D

A.清热利湿

B.泻热通便

C.导瘀下行

D.泄热降火

E.攻下瘀热

49. 补阳还五汤的组成药物中无:B

A.黄芪

B.生地

C.归尾

D.桃仁

E.红花

50. 生化汤的药物组成中无:D

A.炮姜

B.川芎

C.桃仁

D.归尾

E.炙甘草

51. 真武汤组成中无:C

A.生姜

B.附子

C.大枣

D.白芍

E.白术

52. 胃虚、痰阻、气逆之心下痞硬、呕呃之证,治宜:

A.半夏厚朴汤

B.二陈汤

C.半夏泻心汤

D.半夏白术天麻汤

E.旋覆代赭汤

53.半夏厚朴汤组成药物中无:A

A.陈皮

B.厚朴

C.苏叶

D.茯苓

E.生姜

54. 患者咳涎沫,短气喘促,咽喉干燥,舌干红少苔,脉虚数。治宜:D

A.杏苏散

B.参苏饮

C.清燥救肺汤

D.麦门冬汤

E.麻杏甘石汤

55. 四逆汤治证的症状无:C

A.四肢厥逆

B.畏寒踡卧

C.烦躁欲死

D.神疲欲寐

E.舌白滑,脉微

56. 下列除哪一项外,均属镇肝熄风汤的主治证候?D

A.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心中烦热,面色如醉

B.肢体渐觉不利,口角渐形歪斜

C.甚至眩晕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原

D.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口干不欲饮,脉沉细弱

E.脉弦长有力

57.上实下虚之喘咳证,治宜:C

A.小青龙汤

B.定喘汤

C.苏子降气汤

D.麻黄汤

E.麻杏甘石汤

58. 具有清热利湿退黄功效的方是:B

A.三仁汤

B.茵陈蒿汤

C.八正散

D.龙胆泻肝汤

E.四逆汤

59. 苓桂术甘汤的功效是:A

A.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B.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C.行气温中,燥湿除满

D.温中祛寒,健脾利湿

E.温壮脾肾,利水消肿

60.平胃散的功用是:A

A.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B.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C.行气温中,燥湿除满

D.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E.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二、填空题

1.苇茎汤主治,方中“三仁”药是指。

2.炙甘草汤的证治要点是。

3.归脾汤的配伍特点是,。

4.玉屏风散中,黄芪配防风,则,防风得黄芪,则。

5.“八法”的内容是。

6.柴胡配黄芩的作用是,见于方。

7.脾虚气不摄血之崩漏、月经淋漓不止之证,治宜选方;

肝郁血虚,脾失健运之月经不调证,治宜选方。

8.我国古籍医书中载方量最多的方书是。

9.羚角钩藤汤主治。

10.少量人参在败毒散中的作用是。

11 治疗温燥伤肺的主方是,治疗白喉的主方是。12.当归在苏子降气汤中的作用是,在生化汤中的作用是。

13.小柴胡汤去柴胡、生姜加为半夏泻心汤。

14.主治脏躁证的方剂是。

15.桂枝汤中桂枝配伍白芍的作用是;

小柴胡汤中柴胡配黄芩的作用是;

四逆汤中附子配干姜的作用是。

16.咳血方主治之咳血证。

17.定喘汤所治咳喘,由风寒外束所致。

18.小柴胡汤去柴胡、生姜加为半夏泻心汤。

19.虚烦不眠属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者,宜用方。

20.痛泻要方主治痛泻的病机是。

21.生化汤的君药是;

理中丸的君药是。

22.黄土汤的反佐药是。

23.银翘散中的辛温药指豆豉与。

24.九味羌活汤中清泻里热的药物是。

25.补阳还五汤中君药是。

三、名词解释

1.君药:

2.臣药:

3.八法:

4.阴中求阳:

5.阳中求阴:

6.培土生金:

7.治风剂:

四、简答题

1.简述黄芪在补中益气汤、当归补血汤、玉屏风散中的作用。

答:黄芪在补中益气汤中的作用是补气升阳;在当归补血汤中的作用是补气生血;在玉屏风散中的作用是益气固表止汗。

2.简述五味子在小青龙汤、生脉散、四神丸中的作用。

答:

五、问答题

1.分析比较银翘、桑菊饮在组成、功效、主治病证方面的异同点。

2. 分析比较五苓散和猪苓汤在组成、功效、主治方面的异同点。

3.大、小柴胡汤在组成、功效、主治病证方面的异同点。

4. 旋复代赭汤、理中丸、半夏泻心汤均治呕吐,临床如何区别运用?

5.试分析二陈汤的组成原则。

答:此方为治痰证基本方,其中诸药组成意义如下:

君: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

臣:橘红——利气和胃,使气顺痰消咳止

*君臣相配为“二陈”,旨在燥湿化痰,理气和胃

佐:茯苓——健脾渗湿,使湿去痰无以生

生姜——合半夏即小半夏汤,助二陈降逆和胃化痰,制半夏之毒

乌梅——敛肺止咳,与半夏相配散收并用,祛痰而不伤正

使:炙甘草——调和诸药

6.写出六味地黄丸的组成、功效、主治、配伍特点及三首附方(包括方名、组成、主治病证)。

中药复习思考题答案

中药复习思考题答案 1. 试述平胃散组成、功用、主治和方解 答: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 枣 苍术—燥湿运脾 ---君 厚朴—行气燥湿 --- 臣 陈皮—行气燥湿,健脾和胃 ---佐 甘草—益气和胃,调和诸药 ---使 生姜/大枣—调理脾胃 ----使 主治:湿滞脾胃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 口淡无味,常多自利,呕吐恶心,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注:助剂歌:平胃散用朴陈皮,苍术甘草姜枣齐,燥湿运脾除胀满,调胃和中此方宜。2. 小柴胡汤、补中益气汤的组成、功效、主治及方解。 答:小柴胡汤《伤寒论》 组成: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大 枣 柴胡→舒透半表之邪,疏肝解郁(外透)和解少阳 ---君 黄芩→清泻半里之热(内清) - ----臣 半夏/生姜→降逆和胃止呕 - ---佐 人参/大枣→益气健脾,鼓邪外出 - ---佐 甘草→调和诸药 - ----使 功效:和解少阳 主治:Ⅰ.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 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 ,舌苔薄白,脉弦 Ⅱ.热入血室证,妇人伤寒,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Ⅲ、疟疾/黄疸以及内科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注:助记歌:小柴胡汤和解供,半夏人参甘草从,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为宗。 补中益气汤李杲《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 术 黄芪—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固表止汗君 人参/白术/甘草—补气健脾,以助黄芪臣 陈皮—理气和中,使诸药补而不滞佐 当归—养血补虚,使气有所依佐 柴胡/升麻—升举阳气引药上行佐\使 炙甘草—和中调药兼作使药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方剂学复习题

方剂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主治外感风寒夹湿的方剂是【 C 】 九味羌活汤 D止痉散A镇肝熄风汤 B川芎茶调散 C 【 D 】 2.主治风寒表虚有汗的方剂是 B桑菊饮桂枝汤 D C败毒散A麻黄汤 【 A 】 3.和解少阳的代表方是 D逍遥散 A小柴胡汤 B大柴胡汤C四逆散 【 A 】4.逍遥散的主治证 伤寒少阳证 D热入血室 A肝郁血虚证 B阳郁厥逆证C 【 A 】 5.能够治疗三焦热盛证的方是 三仁汤C龙胆泻肝汤 D A黄连解毒汤 B白头翁汤 【 D 】 6.大承气汤的煎服方法不正确的是 A 先煎枳实、厚朴 B 先煎大黄后下大黄DC芒硝冲服 【 A 】 7.能治疗蓄水证的方 D参苓白术散玉屏风散 A五苓散 B真武汤C 【 C 】8.治法体现了“宣上畅中渗下,使湿热之邪从三焦分消”的方剂 平胃散D B苓桂朮甘汤C三仁汤五苓散A 【治疗湿热阳黄,首选 B 】 9. 平胃散A B茵陈蒿汤D 白头翁汤 C龙胆泻肝汤 【 C .旋覆代赭汤中用量最重的药是】 10 代赭石 D生姜 C 半夏旋覆花A B 【 D 】治疗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的常用方是11. D吴茱萸汤 C温脾汤A小建中汤 B 理中丸 【12 C 】.越鞠丸所治“六郁”证不包括 A湿郁BD痰郁 C 火郁寒郁 【 B 】主治梅核气的方是13. C 半夏厚朴汤B保和丸D 旋覆代赭汤越鞠丸A 【14. 】连翘在保和丸中的作用是 D 清热散结D. 透热转气C. 辛凉透表B. 清热解毒A. 15.妇人素有癥块,妊娠漏下不止,血色紫黑晦暗,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沉涩者,治宜首选【 D 】A血府逐瘀汤 B复元活血汤 C生化汤 D桂枝茯苓丸 16.胆胃不和、痰热内扰的方剂是【 C 】 A半夏白术天麻汤 B二陈汤 C温胆汤 D小青龙汤 17.症见“眩晕头痛,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弦滑”者,治宜首选【 B 】 A二陈汤 B半夏白术天麻汤 C平胃散 D镇肝熄风汤 【 D 】 18.汗出恶风,体虚易感冒,选用 D玉屏风散 C桂枝汤 A四君子汤 B补中益气汤

中药方剂学复习题

中药方剂学考试范围 一、掌握各章节的第一味药的功效与应用第七章 第一节,发散风寒类 麻黄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应用:风寒感冒; 咳嗽气喘; 风水水肿。 第二节,发散风热类 薄荷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应用: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头痛眩晕、目赤多泪,咽喉肿痛; 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肝郁气滞、胸闷胁痛。 第八章 第一节,清热泻火类 石膏功效: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涩止血 应用:温热病气分实热证; 肺热喘咳证; 胃火、牙痛、消咳证; 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第二节,清热燥湿类 黄芩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应用:湿温、暑湿、胸闷呕吐、湿热痞满、黄疸、泻痢; 肺热痈遏所致咳嗽痰稠; 血热吐衄; 痈肿疮毒; 胎动不安。 第三节,清热解毒类 金银花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应用:痈肿疔疮; 外感风热、温病初起; 热毒血痢。 注意:疏散散风热、清泄里热以生品为佳;炒炭宜用于热毒血痢; 露剂多用于暑热烦渴。 第四节,清热凉血类 生地黄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应用:热入营血、舌绛烦渴、斑疹吐衄; 阴虚内热、骨蒸劳热; 津伤口渴之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第九章

第一节,攻下类 大黄功效: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 应用:大便秘结、肠胃积滞; 火热内盛证; 瘀血证。 注意:攻下者宜生用,且入汤剂应后下,或开水泡服; 缓下者可用酒制大黄或大黄久煎; 活血祛瘀者应用酒制大黄; 止血者应用大黄炭。 第二节,润下类 火麻仁功效:润肠通便 应用:老人、产妇或久病体虚之津枯血少所致肠燥便秘。 第三节,峻下逐水类 甘遂功效:泄水逐饮,消肿散结 应用:身面浮肿、胸腹肿满; 治疗湿热肿毒,常单味研末,水调外涂。 第十章 第一节,祛风湿散寒类 独活功效:祛风湿、解痹痛、散寒解表 应用:风湿痹痛; 外感风寒兼湿证。 第二节,祛风湿清热类 秦艽功效:舒筋络、祛风湿、退虚热、清湿热 应用:风湿痹症; 骨蒸潮热、小儿疳热; 湿热黄疸。 第三节,祛风湿强筋骨类 五加皮功效:祛风湿、强筋骨、利水 应用:风湿痹症; 腰膝软弱、小儿行迟; 水肿。 第十一章 第一节,化湿类 藿香功效:化湿、止呕、解暑 应用:湿阻中焦证; 呕吐;(本品山化湿和中止呕,为治湿浊中阻呕吐之佳品) 暑湿证及湿温证初起。 第十二章 第一节,利水消肿类 茯苓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应用:水肿; 脾虚诸症; 失眠、心悸。 第二节,利水通淋类

方剂学试题集2

1:现存医籍中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是: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C.《五十二病方》 D.《药对》E.《集验方》 2:被誉为“方书之祖”的医著是:A.《黄帝内经》 B.《五十二病方》C.《备急千金药方》D.《伤寒杂病论》E.《伤寒明理论》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药典是:A.《济生方》 B.《圣济总录》C.《普济方》 D.《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E.《妇人大全良方》 4:我国现存古医籍中载方最多的一部方书是:A.《伤寒杂病论》 B.《医方集解》C.《医方考》 D.《古今名医方论》 E.《普济方》 5:首次依据君臣佐使剖析组方原理的专著是:A.《伤寒明理论*药方论》B.《古今名医方论》C.《医方考》 D.《宣明论方》E.《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B型题 A.《五十二病方》 B.《 C.《集验方》 D.《伤寒杂病论》 E.《黄帝内经》 1: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是: 2:最早将理法方药融为一体的医书是: 3: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的医书是:A.《太平圣惠方》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C.《备急千金药方》D.《千金翼方》 E.《普济方》 4: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药方是: 5:我国现存古医籍中载方最多的方书是:A.《医方集解》 B.《医方考》C.《宣明论方》 D.《普济方》E.《古今名医方论》6:金元四大家之一刘完素所著的医书是: 7:明代朱橚编纂载方61739首的医书是: 8:清代吴崑所著的医书是: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C.《伤寒明理论*药方论》D.《医方考》E.《金匮方论衍义》 9:最早提出君药概念的医书是: 10:最早依据君臣佐使剖析组方原理的专著是: 11:开后世之论之先河的医书是: D型题 集唐以前医药文献,并结合个人经验,编撰而成的方书是:A.《太平圣惠方》 B.《备急千金要方》C.《肘后备急方》 D.《千金翼方》E.《普济方》 X型题 有关《普济方》的正确描述有:A现存古医籍中最大的方书 B.成书于清代 C.成书于元代 D.成书于明代 E.载方20000首F.载方61739首G.载方16834首H.作者为朱橚 I.作者为汪昂J.作者为严用和 K.现存最早的方书 第二章:方剂与治法 A型题 1:清代提出“八法“的医家是:A.汪昂 B.程钟龄 C.罗美D..王孟英 E..吴鞠通 2:提出中医“八法“的医书是:A.《医学心悟》 B.《医方考》 C.《医方集解》 D.《古今名医方论》 E.《医林改错》 3:组成方剂的依据是:A.药物 B.证候 C.治法D.病位 E.病因 B型题 A.外感表证 B.宿食不消 C.热入营血 D.阳气衰微 E.心脾两虚 1:汗法主要适用于: 2;下法主要适用于: 3:补法主要适用于: A.汗法 B.吐法 C.和法 D.消法 E.温法 4:邪犯少阳首选地治法为: 5:肝脾不和首选地治法为:

方剂复习题及答案

| 《方剂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 1.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方书是………………………………………( A ) A.《五十二病方》 B.《伤寒杂病论》 C.《黄帝内经》 D.《普济方》 E.《太平圣惠方》2.桂枝汤的功用是………………………………………( C ) A.宣肺解表,祛痰止咳 B.宣利肺气,祛风止咳 C.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D.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E.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 3.银翘散的药物组成应除外………………………………………( D ) A.连翘、薄荷 B.桔梗、竹叶 C.苇根、牛蒡子 D.葛根、柴胡 E.荆芥穗、淡豆豉 4.小柴胡汤的主治应除外………………………………………( A ) A.口渴喜饮 B.心烦喜呕 C.往来寒热 D.胸胁苦满 E.口苦咽干 5.四逆散的组成是………………………………………( B ) A.柴胡、白芍、瓜蒌、甘草 B.柴胡、甘草、枳实、白芍 C.柴胡、枳壳、甘草、竹茹 D.柴胡、陈皮、白芍、甘草 E.柴胡、桔梗、白芍、甘草 】 6.下列哪项不是白虎汤的适应证………………………………………( D ) A.身热面赤 B.烦渴引饮 C.大汗出 D.口渴不甚 E.脉洪大有力 7.犀角地黄汤的适应证是………………………………………( A ) A.热入血分证 B.热入营分证 C.气分大热证 D.三焦火热证 E.毒热炽盛证 8.龙胆泻肝汤组成中应除外………………………………………( A ) A.茯苓、猪苓 B.泽泻、木通 C.黄芩、栀子 D.生地、当归 E.柴胡、甘草 9.芍药汤的功效是………………………………………( A ) A.清热燥湿,调气和血 B.清热凉血,疏风清热 C.清热泻火,生津止渴 】 D.清热燥湿,通便泻火 E.清热解毒,行气止痛 10.参苓白术散的功用是………………………………………( B ) A.补气健脾 B.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C.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D.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E.益气固表 11.四神丸的组成有……………………………………………………( A ) A.肉豆蔻、五味子 B.肉豆蔻、山药 C.肉豆蔻、白术 D.肉豆蔻、茯苓 E.肉豆蔻、炙甘草 12.朱砂安神丸所治之失眠证属于………………………………………( B ) 、 A.心肾不交之失眠 B.心火偏亢、阴血不足之失眠 C.肝血不足,阴虚内热之失眠 D.心脾两虚之失眠 E.心肾阴亏血少的失眠 13.症见少腹急结,小便自利,甚至则谵语烦躁,其人如狂,至夜发热,或血瘀经闭,痛经,脉沉实而涩,宜选………………………………………………………………………………( B ) A.血府逐瘀汤 B.少腹逐瘀汤 C.膈下逐瘀汤 D.复元活血汤 E.桃核承气汤 14.补阳还五汤主治证的病机为……………………………………………( D )

方剂学试题库

第一章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一、填空题 1.东汉___仲景___著《_____伤寒杂病论________》,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全书共收载方剂___314____首,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 2.南北朝时期,________著《__________》,将药物按功效归类成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种,其后引伸为“十剂”。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现存医籍中最早记载方剂的专书是《黄帝经》 B.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著作是东汉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 C.金·成无己的《伤寒明理论·药方论》是首次依据君臣佐使剖析组方原理的专著 D.《圣济总录》广搜博采,载方61739首,是明以前方书的总集 E.《太平圣惠方》是宋代官府药局的成药配本 2.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方书是( E ) A.《太平圣惠方》 B.《普济方》 C.《圣济总录》 D.《外台秘要》 E.《五十二病方》 三、多项选择题 1.有关《伤寒杂病论》的论述正确的有( B ) A.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 B.其中多数方剂组织严谨,用药精当,疗效卓著,被后世誉为“方剂之祖” C.最早提出佐药的概念 D.首次依据君臣佐使剖析理方原理 E.为金代成无己所著 2.下列方书属于宋代的有( CE ) A.《外台秘要》 B.《千金翼方》 C.《太平圣惠方》 D.《圣济总录》 E.《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四、简答题 举出五部方论方面的著作,指明其成书朝代、作者。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仲景《伤寒杂病论》314 2.徐之才《药对》 二、单项选择题 1.C 2.E 三、多项选择题 1. AB 2. CDE 四、简答题

《方剂学》试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 山东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考试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 一、 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方书,被尊称为“方书之祖”。() 2.运用败毒散治疗热毒痢,称为“逆流挽舟”法。() 3.十枣汤虽名曰“汤”,但实际剂型是散剂。() 4.龙胆泻肝汤配有滋阴养血的当归、生地,故可治疗肝火上炎兼阴血不足的虚实夹杂证。() 567 8910 二、 1.A D 2A D 3.A D 4A C E 5A 大黄6A 7.加味逍遥散由逍遥散加下列哪组药物组成() A 黄芩、黄连 B 丹皮、栀子 C 黄芩、栀子 D 黄芩、丹皮 E 黄连、栀子 8.防风通圣散的主治证是() A 少阳阳明合病 B 风热壅盛,表里俱实 C 协热下利 D 表邪未解,里热炽盛 E 水湿壅盛,表里俱实 9.清胃散的组成是( ) A 当归、石膏、生地、丹皮、升麻 B 当归、黄连、生地、丹皮、升麻 C 黄连、石膏、生地、丹皮、升麻 D 甘草、黄连、生地、丹皮、升麻 E 当归、黄连、甘草、丹皮、生地 10.治疗口渴面赤,心胸烦热,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刺痛,舌红脉数之证,宜首选()

A凉膈散B八正散C导赤散D小蓟饮子E六一散 11.芍药汤的功用是() A清热止利,和中缓急B清热燥湿,行气化滞C清热燥湿,调气和血D清热解毒,凉血止痢E养阴清热,调和气血 12.青蒿鳖甲汤的主治证是() A阴虚火旺,发热盗汗B虚劳发热,骨蒸潮热 C温病后期,余热未清,津气两伤 D温病后期,邪伏阴分E温病后期,阴虚风动 13.理中丸的君药是() A人参B干姜C白术D人参和干姜E白术和干姜 14.当归四逆汤主治() A 15 A 16 是() A 17 A 18 A 19 A D 20 A D 21 A 22 A 23 A E 24.大秦艽汤的组成药物,除外() A川芎、独活、防风B白芷、细辛、甘草C人参、桂枝、荆芥 D熟地、黄芩、石膏E生地、当归、白芍 25.川芎茶调散中用量最重的药物是 A川芎B白芷C薄荷D羌活E清茶 26.麦门冬汤的功用是 A滋养肺胃,化痰散结B养阴润肺,和胃化痰C滋养肺胃,降逆和中D养阴生津,和胃降逆E养阴润肺,化痰止咳 27.防己黄芪汤的组成药物是() A防己、黄芪、茯苓、白术B防己、黄芪、茯苓、甘草 C防己、黄芪、茯苓、生姜D防己、黄芪、白术、甘草 E防己、黄芪、白术、生姜

方剂学单选试题库

A 安宫牛黄丸的功用是(D)。 A清热开窍,息风止痉 B清热开窍,化浊解毒 C清热化痰,开窍安神 D清热解毒,豁痰开窍 B 补中益气汤中具有升阳举陷作用的药物是(A)。A升麻,柴胡 B黄芪,人参 C白术,甘草 D当归,陈皮 不属于清暑益气汤组成的药物是(D)。 A黄连 B知母 C石斛 D石膏 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的医书是(C)。 A《五十二病方》 B《普济方》 C《伤寒杂病论》

D《黄帝内经》 不属于大柴胡汤的组成药物是(B)。A柴胡 B人参 C大黄 D枳实 八珍汤的功用是(C)。 A补气健脾 B滋补阴血 C益气补血 D补气生血 补阳还五汤原方中黄芪用量是(B)。A一两 B四两 C四钱 D二钱 E一钱 保和丸的主治是(B)。 A脾虚食积证 B食滞胃脘证 C肝火犯胃证 D湿滞脾胃证

保和丸中的君药是(D)。 A莱菔子 B半夏 C神曲 D山楂 不属于导赤散组成的药物是(B)。A生地黄 B生大黄 C木通 D竹叶 补阳还五汤的组成不包括(E)。A黄芪 B当归 C赤芍 D红花 E穿山甲 保和丸中配伍连翘的意义是(C)。A清热解毒 B辛凉透表 C清热散结 D疏散风热 八正散的功用是(B)。

A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B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C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D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八珍汤的主治证是(C)。 A肾阴不足 B营血虚滞 C气血两虚 D脾胃气虚 补中益气汤的主治病证不包括(B)。A脾胃气虚 B大气下陷 C气虚下陷 D气虚发热 不属于泻白散组成药物的是(A)。 A牡丹皮 B地骨皮 C桑白皮 D粳米 不属于清营汤组成药物的是(D)。 A黄连 B玄参

方剂学最新考试题及答案解析整理

1.使用解表剂应注意的问题 多用辛散轻扬药物,不宜久煎;服解表剂后宜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助汗出,同时禁生冷油腻之品;解表取汗的标准是遍身持续微汗出;若表邪未尽又见里证,宜先解表后治里或表里双解,若病邪全部入里,则不宜再用解表剂。 2.简述麻黄汤中麻黄、桂枝的配伍意义 麻黄汤证为外感风寒。肺气失宣所致,治宜发汗宣肺。方以麻黄为君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臣用桂枝解肌发表,温通血脉,两药相须,既可助麻黄汗解表之力,又能兼治营阴郁滞、经脉不通之疼痛。 3.桂枝汤主治之证已有汗出,为何仍用汗法 桂枝汤证之汗出,是由风寒外袭,卫阳不固,营阴失守,津液外泄所致。故外邪不去,营卫不和,则汗不能止。桂枝汤虽曰“发汗”,实寓解肌发表与调和营卫双重用意,外邪去而肌表固密,营卫和则津不外泄。故如法服用本方,于遍身微汗之后,则原证之汗出自止。 4.简述桂枝汤中桂枝白芍的配伍意义 桂枝汤主治外感风寒,营卫不和证,法当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方以桂枝为君,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芍药为臣,益阴敛阳,桂芍等量合用,于本方寓意有三:一为针对强营弱体现营卫同治,邪正兼顾,二为相辅相成,桂枝得芍药,使汗而有源,芍药得桂枝,则滋而能化,三为相制相成,散中有收,汗中寓补,为本方外可解肌发表,内调营卫,阴阳得基本结构 5.九味羌活汤中生地、黄岑的配伍意义 九味羌活汤为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之剂,方中配伍生地,黄芩清泄里热,并防诸辛温燥 烈之品伤津,为佐药。 6.小青龙汤主治外寒里饮之咳喘,何以配伍收敛的五味子、白芍 小青龙汤主治外感里饮证,治当解表化饮,然素有痰饮,纯用辛温发散,恐耗伤肺气,故佐用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和营养血,二药与辛散之品相配,一散一收,即可增强止咳平喘之功,又可制诸药辛散太过之性,且可防止温燥药物伤津。 7.止咳散有何功用,其组方配伍有何特点 止咳散具有宣利肺气,疏风止咳功用,其组方配伍得特点是温而不燥,润而不腻,散寒 不助热,解表不伤正。正如《医学心悟》卷三所说:“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 8银翘散主治温病初起,方中何以配伍幸温的荆芥、豆豉 银翘散所治之温病初起,以邪郁卫表,邪热较重为特点,方中配伍辛温得荆芥,淡豆鼓得意义有二,一是解表散邪,增强辛散透表之力;二是防银花,连翘寒凉太过,冰伏气血,不利祛邪。 9.简述桑菊饮配伍桑叶、菊花的意义 桑菊饮主治风温初起,邪犯肺络,肺失清肃之咳嗽。法当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中桑 叶味甘苦性凉,疏散上焦风热,且善走肺络,能清宣肺热而止咳嗽,菊花味辛甘性寒,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而肃肺,二药轻清灵功,直走上焦,协同为用,以疏散肺中风热见长,故共为君药。 10.从功用、组成方面比较银翘散与桑菊饮的异同 银翘散和桑菊饮都是治疗温病初起得辛温解表方剂。组成中都有连翘,薄荷,桔梗,芦根,甘草五位药物,但前方有银花配荆芥,淡豆鼓,牛蒡子,竹叶,则解表清热之力强,后方有桑叶,菊花配伍杏仁,则肃肺止咳之力大。 11.麻杏甘石汤以何药为君,其配伍意义是什么 麻仁甘石汤得君药是麻黄,石膏,方用麻黄宣肺平喘,解表散邪,石膏清泄肺热,解肌

方剂学复习题

方剂学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伤寒明理论》的作者是() A、程钟龄 B、张仲景 C、汪昂 D、成无已 2、六味地黄丸出自() A、《小儿药证直诀》 B、《和剂局方》 C、《伤寒论》 D、《丹溪心法》 3、麻黄汤中麻黄与桂枝用量之比是() A、1:1 B、3:2 C、6:1 D、5:1 4、主治脾虚肝郁,湿浊带下的方剂是( ) A、参苓白术散 B、龙胆泻肝汤 C、完带汤 D、逍遥散 5、患者汗出恶风,面色苍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治宜选用() A、桂枝汤 B、补中益气汤 C、玉屏风散 D、四君子汤 6、具有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功用的方剂是() A、九味羌活汤 B、独活寄生汤 C、羌活胜湿汤 D、败毒散 7、补阳还五汤配伍黄芪的意义是() A、益气生血 B、益气行血 C、益气升阳 D、益气行水 8、川芎茶调散用治阳明经头痛的药物是() A、羌活 B、川芎 C、细辛 D、白芷 9、患者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治宜选用() A、九味羌活汤 B、麻黄汤 C、藿香正气散 D、败毒散 10、银翘散和桑菊饮组成中所共有的药物是: A、桑叶菊花连翘薄荷桔梗 B、连翘薄荷桔梗甘草芦根 C、银花连翘薄荷菊花芦根 D、连翘牛蒡桔梗甘草芦根 11、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功用的方剂是() A、生化汤 B、血府逐瘀汤 C、补阳还五汤 D、温经汤 12、体现通因通用治法的代表方是() A、温脾汤 B、白头翁汤 C、芍药汤 D、麻子仁丸 13、用药体现“阴中求阳”特点的方剂是() A、左归丸 B、一贯煎 C、六味地黄丸 D、肾气丸

14、被称为湿热黄疸第一方的方剂是() A、大柴胡汤 B、小柴胡汤 C、茵陈蒿汤 D、甘露消毒丹 15、下列不属于半夏泻心汤药物组成的是() A、黄连黄芩 B.半夏干姜 C、人参大枣 D、白芍大黄 16、《中医方剂大辞典》收录历代方剂有()。 A、九万六千多首 B、八万五千多首 C、六万七千多首 D、五万六千多首 17、被誉为“方书之祖”的方书是() A、《五十二病方》 B、《黄帝内经》 C、《伤寒杂病论》 D、《千金方》 18、下列哪项不属于“八法”的内容() A、汗、吐 B、下、和 C、燥、润 D、温、清 19、证见腹痛便秘,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治当首选() A、麻子仁丸 B、温脾汤 C、十枣汤 D、大承气汤 20、川芎茶调散重用的药物是() A、川芎 B、防风 C、薄荷 D、荆芥 21、治疗中阳不足痰饮病的代表方剂是() A、真武汤 B、实脾散 C、苓桂术甘汤 D、五苓散 22、治疗热闭心包,热盛动风的常用方剂是() A、至宝丹 B、安宫牛黄丸 C、紫雪丹 D、苏合香丸 23.四物汤的组成是 A.熟地、赤芍、川芎、当归 B.熟地、白芍、当归、川芎 C.生地、白芍、当归、川芎 D.生地、赤芍、川芎、当归 24.身热夜甚,斑疹隐隐,心烦少寐,舌绛而干,脉象细数,宜选方: A.犀角地黄汤 B.清营汤 C.青蒿鳖甲汤 D.龙胆泻肝汤 25.治疗湿热痢疾的代表方是 A.葛根芩连汤 B.白头翁汤 C.龙胆泻肝汤 D.芍药汤 26.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方书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五十二病方》 D.《千金要方》 27.麻子仁丸中不含的药物是 A.当归 B.芍药 C.枳实 D.杏仁

《方剂学》试题及答案.

山东中医药大学《方剂学》考试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 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方书,被尊称为“方书之祖”。()2.运用败毒散治疗热毒痢,称为“逆流挽舟”法。( ) 3.十枣汤虽名曰“汤”,但实际剂型是散剂。( ) 4.龙胆泻肝汤配有滋阴养血的当归、生地,故可治疗肝火上炎兼阴血不足的虚实夹杂证。() 5.普济消毒饮主治白喉。() 6.苇茎汤组成中的“三仁”是指桃仁、薏苡仁、冬瓜仁。() 7.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是辛凉解表的代表方,故肺热壅盛而无表证之咳喘不宜使用。() 8.桃核承气汤由调胃承气汤加桃仁组成。() 9.镇肝熄风汤的君药是怀牛膝。() 10.阴疽,患处色白漫肿,酸痛不热,脓液清稀,舌淡苔白,脉沉细者,应选阳和汤治疗。()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中成药药典是() A《太平圣惠方》B《成方便读》C《圣济总录》 D《普济方》E《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有关君药的含义,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治疗主病 B 治疗主证 C 在方剂中起主要治疗作用 D 用量居方中各药之首 E 在任何方剂中必不可少 3. 九味羌活汤的组成药物,应除外下列哪一项() A 防风、苍术 B 细辛、川芎 C 生地、黄芩 D 白芷、甘草 E 前胡、枳壳 4.桑菊饮与银翘散两方共有的药物是 A 桑叶、竹叶、连翘、薄荷、桔梗 B 连翘、薄荷、芦根、桔梗、甘草 C 银花、连翘、薄荷、桔梗、甘草 D 竹叶、连翘、薄荷、芦根、甘草 E 银花、连翘、薄荷、芦根、甘草 5.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和调胃承气汤在组成上共有的药物是 A 大黄 B 枳实 C 芒硝 D 厚朴 E 甘草 6.组成中含有肉苁蓉的方剂是() A麻子仁丸B增液承气汤C五仁丸D济川煎E黄龙汤 7.加味逍遥散由逍遥散加下列哪组药物组成() A黄芩、黄连B丹皮、栀子C黄芩、栀子D黄芩、丹皮E黄连、栀子8.防风通圣散的主治证是() A少阳阳明合病B风热壅盛,表里俱实C协热下利 D表邪未解,里热炽盛E水湿壅盛,表里俱实 9.清胃散的组成是() A 当归、石膏、生地、丹皮、升麻 B 当归、黄连、生地、丹皮、升麻

处方权考试试题及答案

处方权考试试题 一:填空及选择题: 1、执业医师不在注册地点是否可给处方权不可以 2、执业助理医师在注册地点是否可给处方权是 3、医师的处方签名是否需在医疗机构相关部门备案是 4、医师的处方签名是否可随意改动不可以 5、处方是否包括医嘱是 6、各科处方的颜色:儿科淡绿色普通处方白色急诊淡黄色 麻醉处方淡红色 7、急诊处方不得超过 3 日用量,普通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 日用量 8、每日三次tid 每日四次qid 每周二次biw 隔日一次qod 每两小时一次q2h 每晚一次qn 静脉注射iv 立即st 必要时prn sos 皮下注射ih 分钟min 微克ug 纳克ng 国际单位Iu 毫克mg 片剂片注射剂支瓶胶囊剂粒 9、写出三个第二类精神药品艾司唑仑、地西泮、咪达唑仑 10、写出三个麻醉类药品吗啡、可卡因、芬太尼 11、年龄的记录:新生儿生后不足28天婴儿新生儿到6个月 1-10岁学龄期10岁以上青春期 12、每张处方限 1 名患者用药,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5 种药 13、处方书写诊断的目的是为便于药学专业人员审核处方,医师开具处方时除特殊 情况外必须写明临床诊断 14、如修改处方应应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15、西药、中成药能否开写一张处方可以中成药和中药饮片能否开写一张处方 不能 16、对整盒、整瓶的药品是否可开写按说明服不可以 17、有些特殊用药,医生交代清楚后处方是否可写遵医嘱不可以 18、超常规量用药时,处方上应如何处理说明原因并在次签名 19、开具处方后空白处是否需划一斜线是 20、处方几日有效:当日。延长有效期的应 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 3 日 21、医疗机构应当对超常处方3 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处方 权,限制处方权后的连续 2 次以上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常理由的,取消其处方权 22、医疗机构对不按照规定开具处方、不按照规定使用药品等造成严重后果的及因开 具处方牟取私利的能否取消其处方权可以 23、医嘱的书写要求与处方是否一样是 24、写出下列药物的剂量、用法、用量。 青霉素针200万单位iv bid 阿莫西林胶囊0.5g p o tid 头孢氨苄胶囊0.5g po qid 头孢曲松针2g iv qd 头孢唑啉针1g iv bid 庆大霉素针80mg iv tid 阿米卡星针q12h 0.2g iv 罗红霉素片0.3g po qd 阿奇霉素片0.5g po qd 左氧氟沙星针0.5g iv qd

(完整版)方剂学完整整理

方剂:是在辩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方基本结构的要求,妥善配伍而成。 方剂学:研究和阐明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主要基础学科之一。 先秦时期复方的产生和发展 《五十二病方》:记载五十二种病的症状与治疗方剂(外科、皮肤科为主)、283首方,用药242种、记载丸、汤、饮、散等内服剂型,敷、浴、蒸、熨等外用剂型。标志方剂临床应用已初具规模。 两汉时期方剂学的形成和奠基 《黄帝内经》载方13首、剂型较丰富:汤、饮、膏、丸、丹、酒、醴、提出方剂分类:“七方”说、提出治则:“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提出制方理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 两汉时期方剂学的形成和奠基 《伤寒杂病论》(方书之祖):辨证论治,方中寓法,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配伍严密,药变方殊载方323首,使用药物270多味;剂型丰富,煎服有法;疗效卓著,流传千古。 魏晋南北朝时期注重实用,略于理论 《肘后备急方》(简、便、廉、效):单方510首、复方494首;多用于治疗突发急症;论述简要,载录之药方“皆已试而后录。 隋唐时期大部头方书的出现 《千金方》--《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孙思邈):载方7500多首;病症类方,首列妇儿;专辑“食治”卷;收录保健、美容方。 《外台秘要》:载方6800多首;保存许多散失方;按科、病分类方剂。 宋(金)元时期方剂学的全面发展 1.官修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典 载方确有效验而实用;详列主治、组成外,尚详述药物的炮制和制剂;用药辛温香燥 2.专科方书问世:《小儿药证直诀》(钱乙),最早的儿科专科方书 3.方论专着产生:《伤寒明理论》(成无已)--第一部专门用君臣佐使理论剖析方剂的专著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善用寒凉,为寒凉派,著《宣明论方》;张从正主张攻下,为攻下派,著《濡门事亲》;李东垣专补脾胃,为补土派,著《脾胃论》;朱震亨力倡滋阴,为滋阴派,著《丹溪心法》 明清时期方药共荣、由博返约 1.载方之巨,历史之最:《普济方》载方61739首--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方书 2.方论专着,层出不穷:《医方考》、《医方集解》 3.专病专方,病证结合 《医林改错》(王清任)--主要针对瘀血病证 《温病条辨》(吴瑭)--针对温热病证 4、方剂分类,已具模型(1)功效分类方剂《医方集解》 (2)治法分类方剂《景岳全书》(张景岳) 《医学心悟》(程钟龄) 近现代时期继承整理与现代化研究 1、大量古代方书之校刊出版 2、方剂工具书的大量涌现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杰出代表 3、教材建设的不断更新 4、实验方剂学的雏形出现 5、中药新药的研究和生产 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 治疗大法:针对某一类证候(病机)共性所确立的治法。

麻精药试题带答案

麻醉药品及精一药品培训考核试题 科室:姓名:得分: 选择题 (每题2分,共15题30分) 1.《处方管理办法》规定:为门急诊患者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 D A.一日常用量B.三日常用量C.七日常用量D.一次常用量 2.医疗机构应建立各部门参加的麻醉、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机构,其负责人应为B A.医院负责人B.分管负责人C.医务科长D.药剂科长 3.盐酸哌替啶注射剂不宜长期用于癌症疼痛和其他慢性疼痛治疗 D A.盐酸吗啡 B.罗通定 C.磷酸可待因 D.盐酸哌替啶 4.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规定,经考核合格并被授权的执业医师可在其医疗机构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D A.主治医师B.住院医师 C.执业医师D.经考核合格并被授权的执业医师 5.下列哪种药品不适用于《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管理C A.芬太尼 B.美沙酮 C.阿托品注射液 D.盐酸哌替啶 6.医疗机构应对麻醉药品处方、精神药品处方和毒性药品处方应单独存放,专用账册的保存期限应当自药品有效期期满之日起不少于()年B A.1 B.2 C.3 D.5

7.医疗机构应当要求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门急诊癌症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还真建立随诊或复诊制度。复诊或随诊间隔为C A.两周B.一个月C.三个月 D.四个月 8.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为住院病人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开具,每张处方为常用量A A.逐日一日B.逐次三日C.逐次一日D.逐日一次 9、关于麻醉药品出入库管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B) A、入库验收必须货到即验 B、三人开箱 C、清点验收到最小包装 D、验收记录双人签字 10、第一类精神药品、麻醉药品(A) A、由指定的经营单位凭盖有医疗单位公章的医生处方配方使用,不准零售 B、仅供医疗单位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C、可供个医疗单位使用,也可由指定的经营单位凭盖有医疗单位公章的医生处方零售 D、可在普通商业企业销售 11、以下哪项说法不正确(D) A、普通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保存1年 B、医疗用毒性药物、精神药品及戒毒药品处方保留2年

中药学与方剂学基础知识

中药学与方剂学基础知识 第二节中药性能的理论知识 1、简介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包换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有毒无毒等。药物之所以能够治病,是因其特性和效用,又称偏性。以药物的偏性,调理脏腑功能,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以达扶正袪邪,防治疾病的目的。 2、四气理论

3、五味理论 (一)定义:五味,包括酸、苦、甘、辛、咸等味。 (二)确定依据药味可以与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味相异。药味既是药物的滋味,又超越了药物的滋味,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 (四)阴阳归属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五)气味配合 1.气与味配合的原则包括:a.任何气与任何味均可组配。b.一药中气只能有一,而味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两个或多个。C.味越多,说明作用越广泛。 2.规律气味配合规律包括:a.气味均一。b.一气二味。C.一气多味。 升降浮沉理论 (一)定义:特指药物在人体的作用趋向 1.这种趋向与所治疾患的病势趋向相反 2.这种趋向与所治疾患的病位相同 3.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向外,沉表示收敛固藏和泻利等 4.升浮类药能上行向外,分别具有升阳发表,袪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 5.沉降类药能下行向内,分别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 积导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作用。

(二)确定依据 1.质地质轻主升浮,如花类、叶类 质量主沉降,如种子、果实、矿物、贝壳类 2.气薄(寒、凉)者降 气厚(热、温)者浮 味薄(辛、甘、微苦)者升 味厚(酸、苦、咸)者沉 3.性味 四气:温升、凉降热浮、寒沉 五味:辛、甘、淡主升,酸、苦、咸主降 4.临床疗效 病势:向上、向下、向内、向外。 病位:在上,在下,在里,在外。 药物:向上,向下,向里,向外的作用趋向。 (三)阴阳归属 升浮属阳,沉降属阴。 归经理论 (一)含义归:药物作用的归属;经:人体的脏腑经络。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 (二)理论基础 1.脉象学说:论述人体脏腑经络。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 2.经络学说: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 说。 毒性理论 (一)含义 “毒”,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1.狭义之毒:物之能害人即为毒 2.广义之毒:a.药物的总称,也就是说药是“毒”,“毒”即是药。b.药物的偏性, 也就是说药物之所以能治病,就在于其有某种偏性,这种偏性就是“毒”,其对 人体具有两面性,即既能治疗疾病,又能毒害人体,关键在如何应用。 (二)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1.品种混乱。 2.误服毒药。 3.用量过大。 4.炮制失度。 5.剂型失宜。 6.疗程过长。 7.配伍 不当。8.管理不善。9.辨证不准。10.个体差异。11.离经悖法。 (三)使用有毒药的注意事项 1.用量要适当,采用小量渐增法投药,切忌初用即给足量,以免中毒。 2.采制要严 格,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严格把住采制药各个环节,杜绝伪劣品。3.用药要合 理,杜绝乱滥投,孕妇、老幼及体弱者忌用或慎用毒烈之品。4.识别过敏者,及 早予以防治。 第三节中药功效与主治 功效的概念与分类功效是指中药防治、诊断疾病及强身键体的作用。又称功能、 功能、效能、效用。 分类 1.按中医辨证学分类(1)针对八纲辩证的功效对应表里辩证:解表、发表、

中药与方剂试题库

中药与方剂试题库 周四班级适用题库: 单项选择题: 总论 1.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学专著是( ) (A)《五十二病方》 (B)《神农本草经》 (C)《新修本草》 (D)《本草纲目》 2.《神农本草经》载药( ) (A)365种 (B)844种 (C)1892种 (D)921种 3. 中国最早的一部药典是( )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4 .《新修本草》载药( ) (A)126种 (B)365种 (C)12807种 (D)844种 5.《本草纲目》载药( ) (A)240种 (B)365种 (C)921种 (D)1892种 6. 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经典是( ) (A)《难经》 (B)《五十二病方》 (C)《黄帝内经》 (D)《伤寒杂病论》 7. 被后人尊为“方书之祖”的是(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千金方》 (D)《太平圣惠方》 8. 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 ) (A)君药 (B)臣药 (C)佐药 (D)使药 9. 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使用属于( )的配伍关系 (A)相须 (B)相使 (C)相畏 (D)相杀 10. 大黄配芒硝属于( )的配伍关系 (A)相使 (B)相恶 (C)相须 (D)相反 11. 黄芩配大黄属于( )的配伍关系 (A)相使 (B)相恶 (C)相须 (D)相反 12. 人参配莱菔子属于( )的配伍关系 (A)相使 (B)相恶 (C)相须 (D)相反 13. 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是( ) (A)《神农本草经》 (B)《神农本草经集注》 (C)《雷公炮炙论》 (D)《本草纲目》 14. 具有行气活血作用的是( ) (A)辛味 (B)甘味 (C)苦味 (D)咸味 15. 具有软坚散结作用的是( ) (A)辛味 (B)酸味 (C)苦味 (D)咸味 16. 具有渗湿利水作用的是( ) (A)辛味 (B)涩味 (C)淡味 (D)咸味 17. 下列哪一组不属十九畏的内容( ) (A)官桂畏石脂 (B)水银畏砒霜 (C)芫花畏甘草 (D)丁香畏郁金 18. 除下列哪一项外,均为十八反的内容( ) (A)乌头反白蔹 (B)海藻反甘草 (C)甘草反甘遂 (D)人参反五灵脂 19. 宜文火久煎的药应除以下外哪一类( ) (A)解表药 (B)补益药 (C)贝壳类药 (D)矿物类药 20. 反映药物对机体脏腑选择性作用的性能是( ) (A)四气 (B)五味 (C)毒性 (D)归经

北中医方剂学专论复习题

2010-2011年博士生《方剂学专论》 复习指导 第一讲:方剂学科的性质及其内涵 方剂概念:最初可能是临床医家有效案例的直接记载;历代方书中方剂与主治是不可或缺的内容;方剂涉及药量、药味、剂型、用法等要素,拥有独有的功用和主治。 经临床验证后有特定适应病证和相对固定配伍的方剂,通常被称为“成方” 方剂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方剂的出现有数千年的历史,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附属于临床各科,其学理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直到20世纪50年代方剂理论才得以初步系统化,方剂才从中医药学中分化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方剂学发展经历了:起源(单味药运用)、早期雏形、理论奠基、临床积累、方论出现、分类发展、学科独立等阶段。 现代方剂学的分化呈现出:理论方剂学、临床方剂学、实验方剂学三个不同分支。 方剂学科特点:制方原理的诠释是学科理论的核心;治法是学科体系构成的逻辑;方证相关是学科重要的逻辑基础;整合是学科的方法论基础。 知识链接:学科的概念;方剂的含义;制方原理;方论; 思考:追溯学科发展史对学科认识的意义? 第二讲:中医“方证相关”逻辑命题及其意义 方证相关:指方剂与病证的关系,即方剂的制方要素与主治病证的病机要素之间具有高度的关联性。 “方证相关”命题的基本含义:方与证不可分离,离开具体治证的方并无实际意义;方剂效用对病证具有依赖性;临床实践中,其效用及大小取决于方与证之间的适配性;方剂释理中,制方原理是以方证的病机认识为基础的。 方证相关所蕴涵的科学问题:方证之间关联程度大小及其现代生物学基础。 方证相关原理提示:通常单一“以方测证”的识证模式和“据药释方”的识方模式存在逻辑合理性的质疑;方剂研究应考虑到效方和应证两个方面的内在联系。 方证对应与方证相关的主要区别:方证对应是基于临床运用中当古方方证与当前病证完全相同时就可使用原方并能取得很好疗效的经验,从而认为原方方药与治疗病证之间具有高度的对应,临床强调“辨方证”,即“有是证用是方”或“一证一方”、“证变方变”。但是,现存方书中常见一方主治多病或多证的、古方原方证历经不断变化发展,其主治也可以扩展至多个,即一个方剂使用不限于唯一的某个病证,但其疗效可能有所不同。这样方剂与病证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人们理解的“一方一证”,而是一方多证和一证多方,方与证

中药方剂学(一)

中药方剂学复习题一 总论部分 一.名词解释 中药方剂中药学方剂学 四性五味归经毒性 相须相使相杀相反 和法温法消法剂量二.填空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学专著是神农本草 经。 2.代编写的创用了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和药物用途分类的方法。 3.唐代苏敬等编写的著作新修本草是我国又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 4.宋代唐慎微著的采用 的编写体例,较以前中药学进了一步。 5.中药性能是指和,其主要的内容包括、、、等方面。 6.寒凉药多具有、、的功效,温热药多具有、、的功效。 7.辛味药有发散、行气、活 血、等功效,甘味药有补益、和中、缓急的功效。 8.升降浮沉一般可分为和两种,其影响因素有、、、。9.中药常用的炮制方法 有、、、和其他制法。

10.前人将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总结为,分别为、、、、、、。 11.妊娠禁用药物大多是或的药物。12.药物的煎煮用具以为佳,用水为原则,如、 等。煎药火候多为。 特殊的煎药方法 有、、、、 等。 13.服药时,汤药一般宜服,安眠药宜在 服,滋补药宜在 服。一剂汤药,通常一天服次。三.判断题 1.中药是指产于中国,中医所用的药物。 () 2.古今医家对药物毒性的理解是一致的。 () 3.苦味具有泻的作用,具体直通泻,降泻,清泻三种。() 4.平性是指重要的寒热之性不慎显著的。 () 5.中药的五味均与口尝有关,与功能无关。 () 6.药物的归经仅以经络理论为基础,以不同的病证为依据。() 7.任何一种药物作用的趋向只有升浮或沉降中的一种,不可能兼而有之() 8.质轻的花类药物大多具有升浮性质,但芫花和旋覆花除外。() 9.质重的果实种子类药物大多具有沉降的性质,但蔓荆子。() 10.在使用毒性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