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普鲁士蓝

普鲁士蓝

普鲁士蓝
普鲁士蓝

普鲁士蓝

这种神奇的颜料是一个叫狄斯巴赫的德国人于1704年,用草木灰,牛血和氯化铁制成的。

它色泽深沉呈现出奇异的夜空蓝,还能发出青或红的光。为了好卖和不让自己的秘方泄露,又由于他的发现者是德国人,便给他起了普鲁士蓝的名字。它又叫铁蓝,柏林蓝,中国蓝。

听到普鲁士蓝的成分,许多人会吓一跳。普鲁士蓝成分的基础是亚铁氰化铁,现在普鲁士蓝一般有两种,铵铁蓝【Fe(NH4)Fe(CN)6】和钾铁蓝【Fe.K.Fe(CN)6】。无论是哪一种普鲁士蓝,里面都有吓人的CN。

CN,氰,大家都会想到剧毒的氰化钾或是氰化氢。其实,普鲁士蓝毒性并不大,还可以用来解毒。大家都见过元素周期表,一定知道铊的毒性是很大的,而普鲁士蓝正好可以解除铊的毒性。因为铊可置换普鲁士蓝上的铁后形成不溶性物质,使其随粪便排出。

工业上生产普鲁士蓝用的是亚铁盐和亚铁氰化钠或亚铁氰化钾反应,随即将沉淀氧化成普鲁士蓝。在这之前,需要先把他们配制成溶液。

硫酸亚铁,硫酸铵和亚铁氰化钾反应,生成了一种叫做白浆的物质,它的化学式是[Fe(NH4)2Fe(CN)6],生成白浆的化学方程式为:FeSO4+(NH4)2SO4+NaFe(CH)6=Fe(NH4)2Fe(CN)6+2NaSO4

把白浆用硫酸酸化,再用氯酸钾在50~60℃氧化一小时,或在20~30℃时用重铬酸钾氧化。

氯酸钾的氧化过程可用下面的方程式表示:

6Fe(NH4)2Fe(CN)6+KClO3+3H2SO4=6Fe(NH4)Fe(CN)6+KCl+3 H2O+3(NH4)SO4

它的产品就是铵铁蓝。如果用亚铁氰化钾代替亚铁氰化钠和硫酸铵,产品就是钾铁蓝。

普鲁士蓝碳纤维修饰电极电催化过氧化氢的研究[设计、开题、综述]

BI YE SHE JI (二零届) 普鲁士蓝/碳纤维修饰电极电催化过氧化氢的研究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环境工程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完成日期年月

摘要利用电化学方法在碳纤维(CNF)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聚合一层普鲁士蓝(PB)(PB/CNF/GCE),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过氧化氢(H2O2)传感器。研究了该传感器对H2O2的电催化作用。讨论了支持电解质种类、酸度、电位和扫速等对H2O2响应的影响。经研究表明,该传感器在以1.0 mol/L KCl为支持电解质的磷酸盐溶液(pH=3)中,对H2O2具有明显的催化效应。 关键词普鲁士蓝,碳纤维,化学修饰电极,过氧化氢

Abstract:A novel method for the fabrication of a hydrogen peroxide sensor was developed by electrodepositing Prussian blue on the carbon fiber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PB/CNF/GCE). Discussed the types, acidity, supporting electrolyte potential and sweep speed on the influence of hydrogen peroxide response.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sensor in 1.0 mol/L KCl supporting electrolyte phosphate solution for (pH =3) on H2O2, has the obvious catalytic effect. Keywords: Prussian blue, carbon fiber, modified electrode, hydrogen peroxide

普鲁士蓝染色液说明书(核固红法)

仅供科研使用版本号:170312 普鲁士蓝染色液(核固红法) 【产品组成】 Component SBJ-0471S 2×50ml SBJ-0471M 2×100ml Store at 试剂(A):Perls stain A1: Perls stain A 25ml 50ml 室温A2: Perls stain B 25ml 50ml 室温 临用前,取A1、A2等量混合即为Perlsstain,不宜提前配制。 试剂(B):核固红染色液50ml 100ml 室温,避光 【保存条件】 4℃,避光,6个月 【产品概述】 含铁血黄素(Hemosiderin)是一种血红蛋白源性色素,为金黄色或棕黄色颗粒,因其含铁,且为金黄色,故称为含铁血黄素。Perls普鲁士蓝反应(Prussian blue reaction)又称为含铁血黄素染色,即经过亚铁化钾和稀酸处理后可以产生蓝色,常见于吞噬细胞或间质内。普鲁士蓝染色用于显示局部组织内的各种出血性病变,常见于吞噬细胞内,可以很好地区分含铁血黄素与其他色素。该染色液稳定性好、可以长期保存、不易产生沉淀、应用范围广,可以进行复染。该染色液的复染液采用核固红,是最经典、最常用的复染液。 【使用方法】 (一)石蜡切片染色: 1、组织固定于10%中性福尔马林,常规脱水包埋。 2、切片厚度4μm,常规脱蜡至水。 3、蒸馏水水洗。 4、切片入Perls stain浸染。 5、蒸馏水充分冲洗。 6、入核固红染色液淡染细胞核。 7、自来水冲洗。 8、常规脱水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二)冰冻切片染色: 1、无需脱蜡,直接迅速用蒸馏水冲洗。 2、染色、脱蜡、透明、封固步骤同石蜡切片的染色步骤,时间可以相应缩短。 (三)细胞染色: 1、4%多聚甲醛固定10~20min。 2、自来水冲洗2次,每次2min。 3、蒸馏水冲洗2次,每次2min。 4、染色、脱蜡、透明、封固步骤同石蜡切片的染色步骤。

实验讲义- 电解、金属腐蚀与防腐

电解 实验一电解法制备普鲁士蓝膜修饰电极及电化学行为研究一、实验目的 了解什么是修饰电极;掌握用电沉积法制备普鲁士蓝的修饰电极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化学修饰电极(chemically modified electrode)是由导体或半导体制作的电极,在电极表面涂敷了单分子,多分子的,离子的或聚合物的化合物薄膜,改变了电极界面的性质,电极呈现的性质与电极材料本身任何表面上的性质不同,通过改变电极/电解液界面的微观结构而调制成某种特性。对玻碳电极进行电化学处理—电沉积法—使之表面形成普鲁士蓝薄膜。 三、仪器、试剂和材料 仪器LK2005A型电化学工作站(天津兰力科化学电子有限公司),三电极系统(SCE为参比电极,铂丝为对电极,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 试剂0.1mol/L铁氰化钾,1mol/L KCl, 0.2mol/L HCl,0.01mol/L Fe2(SO4)3。 四、实验步骤 1、按下列表格配置溶液,并以水定容为10mL: 2、制备修饰电极: a)、将玻碳电极在润湿的撒有粒度为1.0μm的α- Al2O3粉的抛光布上进行抛光,

洗去表面的污物; b)、以恒电位和循环电位在上述溶液中电解,在玻碳电极的表面上电沉积成普鲁士蓝修饰膜。 3、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的研究: 将电极放入KCl溶液的溶液中,在与上步同样的条件下用循环伏安法电解玻碳上的普鲁士蓝,并记录伏安图,对比各个溶液制得的伏安图,找出最好的峰形所对应的溶液。 五、实验讨论 作为化学修饰电极的基底材料主要是碳(包括石墨,热解石墨和玻碳)和贵金属及半导体。在采用任何方法之前,所用固体电极必须首先经过表面的清洁处理,目的是为了获得一种新鲜的,活性的和重现性好的电极表面状态,以利于后续的修饰步骤进行。 普鲁士蓝的还原形式K3Fe (CN)6(Everrit盐,ES)和氧化形式K2FeFe (CN)6(Berlin绿)由于在V(Fe2(SO4)3)= 4mL时制得的修饰电极的氧化还原峰最明显,故对其电化学进行严格的讨论:0.816V电位处出现一个很小的还原峰,0.150V的电位处,普鲁士蓝还原为Everitt盐的i-E曲线为尖峰;0.198V处普鲁士蓝氧化成Berlin绿的i-E曲线为尖峰。0.150V下还原反应和0.198V下氧化反应消耗的总电量比为5:2。 金属腐蚀与防腐 实验二铁的极化曲线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恒电位法测定电极极化曲线的原理和实验技术。通过测定Fe在H2SO4、HCl溶液中的阴极极化、阳极极化曲线,求得Fe的自腐蚀电位,自腐蚀电流和钝化电势、钝化电流等参数。 2、了解Cl-离子,缓蚀剂等因素对铁电极极化的影响。 3、讨论极化曲线在金属腐蚀与防护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1、铁的极化曲线:

基于普鲁士蓝修饰二氧化硅球腔阵列的葡萄糖传感器制备及应用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Journal of Changshu Institute Technology (Natural Sciences )第26卷第10Vol.26No.102012年10月Oct.,2012 收稿日期:2012-09-01 作者简介:孙磊(1977—),男,浙江绍兴人,实验师,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化学.基于普鲁士蓝修饰二氧化硅 球腔阵列的葡萄糖传感器制备及应用 孙磊1,3,狄俊伟1,尹凡2,姚甜3,沈菁3,宗水珍3 (1.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江苏苏州215123; 2.江苏省新型功能材料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常熟215500; 3.常熟理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常熟215500) 摘要:利用Langmuir-Blodgett 技术和sol-gel 法在氧化铟锡(ITO )电极上构建二氧化硅(SiO 2)球腔微电极阵列.在此球腔微电极阵列上电沉积普鲁士蓝膜(PB ),用于过氧化氢检测,并采用滴涂 法将葡萄糖氧化酶(GOD )直接固定于PB/SiO 2球腔微电极阵列上制得葡萄糖传感器(酶电极),酶电极对葡萄糖电流响应结果表明:葡萄糖浓度在4.7×10-6mol/L~3.8×10-3mol/L 范围内呈线性关 系,其检出限为1.35×10-6mol/L ,该酶电极不受抗坏血酸、尿酸等电活性物质的干扰,稳定性较好.关键词:二氧化硅球腔;微电极阵列;普鲁士蓝;过氧化氢;葡萄糖传感器 中图分类号:O65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794(2012)10-0060-051引言 糖尿病是全世界的三大高发病之一,目前患病人数已接近5000万.是否患有糖尿病主要是根据病人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水平来判断的,如何快速、准确、稳定地测试血液中葡萄糖浓度是研究的焦点.相对于其他测试血糖的方法,葡萄糖酶电极传感器具有选择性和灵敏度高,仪器装置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酶传感器是生物传感器领域中研究最多、且最灵敏的一种类型.最早的生物传感器就是葡萄糖酶生物传感器[1].由于微电极具有高传质速率、高电流密度、高信噪比、极小时间常数等优点,可有效降低电化学检测下限,已成为电化学研究的热点.微电极阵列不仅保持了微电极的电化学特性,而且可有效放大响应电流,可以在常规仪器上获得满意的电化学信号,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其中微/纳米有序多孔球腔阵列不仅具有微电极的特点、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其特有的网状“蜂窝”结构还具有显著的量子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2],被广泛应用在生物传感器上. 普鲁士蓝是一种常见的六氰合铁酸盐,由于其对H 2O 2的高灵敏的电催化作用而在生物电化学领域受到关注,被称为“人工过氧化物酶”.与天然酶相比较,其化学可逆性优良、价格便宜、容易制备、稳定性好、保存时间长、抗干扰与耐热能力强.利用PB 对H 2O 2独特的电催化还原作用,与各种氧化酶结合,可以制成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生物传感器.本文在氧化铟锡(ITO )电极上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SiO 2)球腔微电极阵列,利用电沉积法制备普鲁士蓝二氧化硅膜(PB/SiO 2)球腔阵列/ITO 电极,并研究其对双氧水(H 2O 2)的

铁氧化物与普鲁士蓝类化合物的形貌可控合成与非经典结晶机理研究

铁氧化物与普鲁士蓝类化合物的形貌可控合成与非经典结晶机理研 究 【摘要】:随着材料科学的持续发展,新材料的开发与材料性能的提高成为研究热点。已有研究表明,通过对材料的形貌可控合成,可提高材料性能,并可望以形貌均一的材料为筑块,构成多功能复合材料。由于材料的形貌可控合成涉及到材料学、材料化学、材料物理、结晶学以及仿生学等诸多领域,已成为一个跨学科的基础性研究课题。随着材料形貌可控合成研究的深入开展,已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仍有一些重要问题有待解决。如:开发通用的形貌可控乃至成分可控的简易液相合成方法;合成结构有序的分级材料,并对其组装方式和原因进行深入探讨;研究非经典结晶现象,并推动非经典结晶理论的完善等。为开发较具普适性的无机物形貌可控合成方法,合成结构有序的分级无机材料以及研究形貌可控合成过程中的经典与非经典结晶现象,厘清其机理。本文以水热法、固相热分解法和离心助界面沉淀法等进行无机材料的形貌可控合成;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穆斯堡尔谱、选区电子衍射(SAE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红外可见光谱(FT-IR)、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及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微孔物理吸附分析仪等多种分析测试手段,对合成产物的结构、成分、形貌、分级结构的组装方式、磁学性能及多孔材料的比表面积与孔径分布等进行了表征和分析。通过研究,得出了如下主要结果:1.以亚铁氰化钾为单源母体,以水热法为合成方法,通过调节各项反应参数,制备成份与

形貌可控的铁氧化物与普鲁士蓝类化合物。(1)当NaOH浓度为0.1mol/L时,产物为片状四氧化三铁。这种四氧化三铁面积大,其边长约为数十微米。通过对产物形貌随时间变化的研究表明,片状四氧化三铁由纳米颗粒定向组装而成,表现出单晶体的衍射特征。当NaOH 浓度为1mol/L时,产物为类八面体状四氧化三铁,SAED表明其为单晶结构。通过对产物形貌随时间变化的研究表明,类八面体状四氧化三铁由片状四氧化三铁溶解后再结晶形成。(2)在中性环境中,制得了普鲁士白微晶。穆斯堡尔图谱分析表明,这是首次成功合成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的普鲁士白产物。SEM表明产物为立方状普鲁士白微米颗粒,边长约为2-5微米,且部分晶体内部含立方状大孔。分析表明,普鲁士白立方体由层层组装缓慢生长形成,其中大孔的形成是受溶解作用的影响。(3)在酸性环境中,制得了普鲁士蓝介晶。研究表明,当盐酸浓度超过1mol/L时,可获得八面体状介晶。此八面体介晶的长轴长度约为7微米左右,由数百纳米的颗粒组装构成。SAED表明其表现出单晶的衍射行为特征,说明产物为有序分级组装体。研究表明,由于在酸性条件下,普鲁士蓝易被腐蚀,当对普鲁士蓝的腐蚀作用使纳米粒子达到一个适中的浓度时,形成普鲁士蓝介晶。(4)在酸性环境中,在添加聚乙二醇(PEG)的前提下,制得了普鲁士蓝介晶。产物为赝截角立方体,两端距离约为5-6微米。由纳米颗粒与亚微米立方体组装而成。(5)在酸性环境中,在添加CTAB的前提下,制得了突出立方体状普鲁士蓝微晶。研究表明,CTAB可抑制普鲁士蓝的成核,使产物尺寸均一性提高,并可吸附在普鲁士蓝晶体的表面,引发盐酸对其普鲁士蓝立方体边、角的

普鲁士蓝修饰膜及其复合膜电变色性能的研究

第30卷第1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30,No.1 2001年3月 J.of Sh anghai T eachers Univ.(Natural Sciences)M ar.2001 普鲁士蓝修饰膜及其 复合膜电变色性能的研究 王 荣,吴霞琴,黄春琴,郭晓明,章宗穰 (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200234) 摘 要:在制备普鲁士蓝修饰膜及其复合膜的基础上,利用循环伏安、原位可见吸收光谱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普鲁士蓝修饰膜及其复合膜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优良的电变色性能,有望在电显色器件中得到应用. 关键词:普鲁士蓝;铁氰化物复合膜;电变色 中图分类号:O6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137(2001)01-0057-04 0 引 言 普鲁士蓝(PB)膜因具有独特的电致变色性能及可逆的氧化还原行为,使其有望用于电显色器件、电催化和光谱电化学研究.1978年以来的20年间已相继制备出一系列普鲁士蓝膜和相关配合物K x M y Fe(CN)6(其中M=Fe,Cu,Ru,V,Pd,Co,Ni等)的修饰电极[1~7].这些物质虽属于同一类化合物,但其性质却随过渡金属离子的不同而异,并表现出不同的电变色行为.本文在对单一普鲁士蓝膜修饰电极的研究基础上,制备了稳定的普鲁士蓝和铁氰化铜复合膜修饰电极,并用原位光谱电化学技术研究了其电变色性能.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和装置 1.1.1 电化学测量 电化学测量利用ZF-3恒电位仪、ZF-4信号发生器(上海方正电子电器有限公司)及LM20A-100函数记录仪(上海大华仪表厂)进行.采用三电极体系,2mm直径的铂盘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1cm2铂片电极为辅助电极,在给定的电位范围和扫描速度下进行循环伏安扫描. 1.1.2 原位可见吸收光谱实验用修饰了PB膜的In2O3电极为工作电极,Ag/AgCl为参比电极,铂丝为对电极,保持恒定电位1min左右后,用M73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测定修饰膜的可见吸收光谱. 收稿日期:2000-07-05 基金项目:上海师范大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SQ9806) 作者简介:王荣(1972-),男,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讲师;吴霞琴(1951-),女,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

聚苯胺-普鲁士蓝

52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第三章基于PANI-PB/MWNTs纳米复合材料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 研究 葡萄糖酶生物传感器已广泛用于食品工业中进行质量检验以及在临床中检测糖尿病。在所有的酶生物传感器中,大约85%是研究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1-4]。极大部分葡萄糖生物传感器是通过检测酶反应产物H2O2来间接检测葡萄糖,对于葡萄糖的检测主要基于以下反应。 GOD(FAD) + D-glucose →GOD(FADH2)+gluconolactone (3-1) GOD(FADH2) + O2→GOD(FAD) + H2O2 (3-2)由反应可知过氧化氢氧化所产生的电流信号与葡萄糖含量成线性关系。在检测过氧化氢时,较高的检测电位使传感器易受生理溶液中电活性干扰物(如抗坏血酸,尿酸等)的影响。普鲁士蓝(PB)作为生物电分析化学中常用的电子媒介体,可以在低电位下催化还原H2O2,而且具有价格便宜,容易制备等特点[5-7]。如前章所述,普鲁士蓝有致命的弱点就是在中性及碱性条件下不稳定,从而导致所制备的酶生物传感器的性能也不稳定[8],因此提高普鲁士蓝在电极上的稳定性,是制备高稳定性酶生物传感器的前提。 PB通常是通过电化学还原FeCl3-Fe(CN)6溶液而制备的,在本章中,首次采用一步原位化学还原的方法制备了聚苯胺-普鲁士蓝(PANI-PB)复合材料,然后将多壁碳纳米管分散在这种纳米颗粒的溶液中,最终得到PANI-PB/MWNTs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表现良好的稳定性和电催化活性,用该材料制备的生物传感器也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第一节实验药品、仪器及方法 3.1.1 实验药品及仪器

普鲁士蓝染色试剂盒的染色原理

普鲁士蓝染色试剂盒的染色原理 普鲁士蓝染色试剂盒分为三种包括伊红法、中性红法、核固红法等。染色原理基本相同,根据复染时染色液的不同区别为这3种方法。 含铁血黄素(hemosiderin)是一种血红蛋白源性色素,为金黄色或棕黄色颗粒,因其含铁、金黄色,故称为含铁血黄素。当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在溶酶体酶的作用下,血红蛋白被分解为不含铁的橙色血质和含铁的含铁血黄素。Perls普鲁士蓝反应(Prussian blue reaction)又称为含铁血黄素染色,即经过亚铁氰化钾和稀酸处理后可以产生蓝色,常见于吞噬细胞内或间质内,主要显示三价铁盐。Perls普鲁士蓝是非常经典的组织化学反应,是显示组织内三价铁的一种敏感、传统优良的方法。 染色原理: 亚铁氰化钾溶液使三价铁离子从蛋白质中被稀盐酸分离出来,三价铁与亚铁氰化钾反应,生成一种不溶解的蓝色化合物即三价铁的亚铁氰化物普鲁士蓝,所以该反应被称为普鲁士蓝反应。三价铁的亚铁氰化物是一种很稳定的化合物,在反应后可用红色染色剂进行复染,如核固红、伊红、中性红等。 Perls stain常用于显示局部组织内的各种出血性病变,常见于吞噬细胞内。在判断含铁血黄素沉积时,用Perls反应可以得到证实, 该染色法可以很好地区分含铁血黄素与其他色素。该染色液稳定性好、可以长期保存、不易产生沉淀、应用范围广,可以进行复染。 复染特点:

普鲁士蓝染色试剂盒(Perls stain,伊红法),其复染液采用伊红染色液,也是常用的复染液,该复染液染色时间较核固红染色液要短。 普鲁士蓝染色试剂盒(Perls stain,核固红法),该染色液的复染液采用核固红,是最经典、最常用的复染液。 普鲁士蓝染色试剂盒(Perls stain,中性红法),该染色液的复染液采用中性红,该复染液染色时间比较灵活,可以相应缩短。 染色结果: 含铁血黄素或三价铁蓝色 细胞核、其他组织红色

聚苯胺普鲁士蓝讲解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123 第七章基于聚合物膜保护的PB纳米粒子的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普鲁士蓝(PB)作为六氰合金属配合物的典型代表常被用于电致变色、电化学、光物理以及磁性材料和分析化学等方面。由于其优越的电催化能力,PB常被用作安培型生物传感器的电子媒介体[1-3],另一方面,有文献报道普鲁士蓝在中性及碱性溶液中很不稳定,所制备的电极甚至只有存放几个小时[4,5],从而导致所制备的酶生物传感器的性能也不稳定。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文献上已经报道了很多提高PB稳定性的方法,如微乳液法[6],聚合物保护法[7,8],模板法[9]等。Zhang等人报道了在酸性溶液中合成PB纳米串的方法,所制备的PB纳米粒子小于50 nm,由于具有很大的比表面,从而提高了PB 的稳定性[10]。Xia 等人报道了向H2O2和K3Fe(CN)6 溶液逐渐加入FeCl3的方法,所制备的PB 和碳纳米管之间表现出协同效应,提高了PB 的稳定性[11]。近年来聚合物保护法制备PB也受到人们的关注,Kitagawa 等人报道了采用poly(diallydimethylammonium chloride) 作为保护膜制备了高分散的PB 纳米粒子[12]。Yakhmi等人也报道了采用聚苯胺保护的PB膜[13,14]。在所有的导电聚合物中,聚吡咯是最具吸引力的,因为它即使在中性条件也具有优越的导电性,良好的环境稳定性和很好的生物相容性。Vidal等人报道了采用电沉积的方法制备PPY/PB复合膜,但至今还没人报道采用化学还原的方法制备PPY@PB纳米粒子[15]。 在本文中,首次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制备了聚吡咯-普鲁士蓝复合材料。然后将多壁碳纳米管分散在这种掺杂纳米颗粒的溶液中。最终得到PPY@PB/MWNTs复合材料,通过利用CNTs与PB的协同效应制备了电化学传感器[16],该复合材料表现良好的稳定性和电催化活性,用该材料制备的生物传感器也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普鲁士蓝染色试剂盒说明书

普鲁士蓝染色试剂盒(Perls stain,核固红法) ----北京华越洋生物GT355-H 含铁血黄素(Hemosiderin)是一种血红蛋白源性色素,为金黄色或棕黄色颗粒,因其含铁、金黄色,故称为含铁血黄素。当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在溶酶体酶的作用下,血红蛋白被分解为不含铁的橙色血质和含铁的含铁血黄素。 Perls stain 常用于显示局部组织内各种出血性病变,常见于吞噬细胞内。在判断含铁血黄素沉积时,用Perls 反应可以得到证实,该染色方法可以很好的区分含铁血黄素和其他色素。该染色液稳定性好、可以长期保存、不易产生沉淀、应用范围广、可以进行复染。该染色液的复染液采用核固红,是最经典、最常用的复染液。 产品洯成: 规格2×50ml 2×100ml Storage Perls stain A 25ml 50ml RT避光 Perls stain B 25ml 50ml RT 临用前,取A1、A2等量混合,即为试剂(A)Perlsstain,不宜提前配制。试剂(B): 核固红染色液50ml 100ml RT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 份 自备材料: 1、10%的中性福尔马林 2、系列乙醇 3、蒸馏水 4、4%的多聚甲醛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一)石蜡切片染色 1、组织固定于10%中性福尔马林,常规脱水包埋。 2、切片厚度4um,常规脱蜡至水。 3、蒸馏水水洗1min。 4、切片入Perls stain(见注意事项4),浸染15-30min。 5、蒸馏水充分冲洗2-5min。 6、入核固红染色液,淡染细胞核5-10min。 7、自来水冲洗1-5s。 8、常规脱水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二)冰冻切片染色 1、无需脱蜡,直接迅速用蒸馏水冲洗2~3min。 2、染色、脱蜡、透明、封固步骤同石蜡切片的染色步骤。(三)细胞染色 1、4%多聚甲醛固定10~20min。 2、自来水冲洗2 次,每次2min。 3、蒸馏水冲洗2 次,每次2min。 4、染色、脱蜡、透明、封固步骤同石蜡切片的染色步骤。染色结果: 含铁血黄素或三价铁蓝色 细胞核、其他组织红色 阴性对照(可选)

电化学掺铜类普鲁士蓝膜修饰电极的

DO I :10.3724/S P.J .1096.2010.01040 电化学掺铜( )类普鲁士蓝膜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对亚硝酸根的测定 刘赵荣* 王玉春 弓巧娟 (运城学院应用化学系,运城044000) 摘 要 研究在普鲁士蓝(PB)修饰膜中,利用电化学方法掺杂Cu 2+制备的掺Cu 2+类普鲁士蓝(Cu PB )修饰膜。通过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实验,考察了制备的Cu PB 修饰膜的电化学性质和对NO -2的响应特性,并与PB 修饰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掺Cu 2+后不仅改变了PB 膜的内部结构,其电化学性能也发生了明显变化,PB 修饰膜对NO -2无电催化作用,而Cu PB 修饰膜对亚硝酸根具有明显的电催化作用。在p H =5.85的PBS 缓冲溶液中,NO -2的浓度在1.0 10-2~5.0 10-5mo l/L 范围内与还原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 9983);检出限(3S /N )为1.0 m o l/L 。本法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回收率为97.5%~104%,结果令人满意。关键词 类普鲁士蓝膜;修饰电极;亚硝酸根;循环伏安法 2009 10 15收稿;2010 02 27接受本文系运城学院院级基金(N o .20060231)资助项目*E m ai:l lzr0104@yah oo .co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a7104177.html, 1 引 言 亚硝酸根(NO - 2)是氮循环的中间产物之一,广泛存在于与生命过程密切相关的土壤、天然水和食品中。由食物链进入人体的NO -2,不仅能够与血色素结合或氧化低铁血红蛋白生成高铁血红蛋白,造成人体缺氧中毒,而且能够与胃液中不同的胺类反应产生致癌的亚硝胺类,进而引起消化系统器官的癌变。此外,空气中各种含氮污染物也常转化为NO -2。因此,简便、快速定量分析NO -2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测定NO -2的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1,2] 、荧光猝灭法 [3] 、流动注射法 [4] 、荧光光度法 [5] 和电化学方法 [6~8] 。其中,电化学法以其准确、简便、成本低等优点引起了分析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9~11] 。但 由于NO -2在裸玻碳电极上的还原反应有较大的过电位而难以进行。因此,需对电极表面进行修饰。 以PB 为代表的多核过渡金属氰化物薄膜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高度的稳定性等优点,在修饰电极方面有很大的应用潜力,而对其进行掺杂更加丰富了这一研究领域[12,13] 。本研究采用自制的电化学掺杂Cu 2+的类普鲁士蓝膜修饰玻碳电极,实现了对NO -2快速、准确的测定。此修饰电极具有制备简单,成本低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和重现性好等优点。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剂 C H I660C 电化学工作站(上海辰华仪器公司);三电极系统:玻碳电极( =4mm )及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铂片电极为辅助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KQ3200E 型超声波清洗器(江苏省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P H S 3C 型精密酸度计(上海大普仪器有限公司)。Fe C l 3 6H 2O 、K 3Fe(CN )6、CuSO 4(天津市瑞金特化学品有限公司);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 ATB ,北京鼎国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N a NO 2(天津市标准科技有限公司),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均为三次蒸馏水。2.2 实验方法 在室温下,以玻碳电极、PB 膜修饰电极和Cu PB 膜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铂片电极为辅助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以下电位都是相对此电极而言),进行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测定。2.3 电极制备 以玻碳电极( 4mm )为基底电极,用金相砂纸打磨后,依次在无水乙醇、三次蒸馏水中超声清洗 第38卷2010年7月 分析化学(FENX I HUAXUE ) 研究简报Ch i nese Journal o fA na l y ti ca l Che m istry 第7期1040~1043

普鲁士蓝

普鲁士蓝 这种神奇的颜料是一个叫狄斯巴赫的德国人于1704年,用草木灰,牛血和氯化铁制成的。 它色泽深沉呈现出奇异的夜空蓝,还能发出青或红的光。为了好卖和不让自己的秘方泄露,又由于他的发现者是德国人,便给他起了普鲁士蓝的名字。它又叫铁蓝,柏林蓝,中国蓝。 听到普鲁士蓝的成分,许多人会吓一跳。普鲁士蓝成分的基础是亚铁氰化铁,现在普鲁士蓝一般有两种,铵铁蓝【Fe(NH4)Fe(CN)6】和钾铁蓝【Fe.K.Fe(CN)6】。无论是哪一种普鲁士蓝,里面都有吓人的CN。 CN,氰,大家都会想到剧毒的氰化钾或是氰化氢。其实,普鲁士蓝毒性并不大,还可以用来解毒。大家都见过元素周期表,一定知道铊的毒性是很大的,而普鲁士蓝正好可以解除铊的毒性。因为铊可置换普鲁士蓝上的铁后形成不溶性物质,使其随粪便排出。

工业上生产普鲁士蓝用的是亚铁盐和亚铁氰化钠或亚铁氰化钾反应,随即将沉淀氧化成普鲁士蓝。在这之前,需要先把他们配制成溶液。 硫酸亚铁,硫酸铵和亚铁氰化钾反应,生成了一种叫做白浆的物质,它的化学式是[Fe(NH4)2Fe(CN)6],生成白浆的化学方程式为:FeSO4+(NH4)2SO4+NaFe(CH)6=Fe(NH4)2Fe(CN)6+2NaSO4 把白浆用硫酸酸化,再用氯酸钾在50~60℃氧化一小时,或在20~30℃时用重铬酸钾氧化。 氯酸钾的氧化过程可用下面的方程式表示: 6Fe(NH4)2Fe(CN)6+KClO3+3H2SO4=6Fe(NH4)Fe(CN)6+KCl+3 H2O+3(NH4)SO4 它的产品就是铵铁蓝。如果用亚铁氰化钾代替亚铁氰化钠和硫酸铵,产品就是钾铁蓝。

普鲁士蓝纳米碳管修饰玻碳电极测定吡虫啉的研究

普鲁士蓝纳米碳管修饰玻碳电极测定吡虫啉的研究 金根娣,胡效亚 (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扬州225002) 摘 要:用纳米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以0.1mol L NH 3 NH 4Cl 缓冲溶液为底液,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对吡虫啉农药进行了测定。吡虫啉在-1.04V 出现的还原峰电流的大小与吡虫啉的浓度在1.34 10-7 ~2.94 10 -5 mol L 范围内呈良好的 线性关系。本方法的检出限为5.0 10-8mol L 。本文对不同的修饰电极性能进 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玻碳电极上先修饰普鲁士蓝再修饰纳米碳管的电极对吡虫啉的响应最好,峰型最好,峰电流最大,测定最灵敏。关键词:多壁纳米碳管;吡虫啉;普鲁士蓝 中图分类号:O6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0720(2008)04 014 04 吡虫啉是由德国拜耳公司和日本特殊农药公司开发的一种新型、高效、低毒杀虫剂。它对防治水稻、小麦、果树的飞虱、叶蝉、蚜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有特效。目前对其测定主要采用气相色谱[1] 、高效液相色谱[2] 、酶联免疫分析法 [3] 等;而 用电化学方法进行测定的很少。目前文献报道的 主要有滴汞电极示波极谱法[4],伏安法[5,6] 等。研究表明,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MWC NT/GC E)对某些物质具有电催化作用 [7] 。本文用碳纳米管修 饰的玻碳电极对吡虫啉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伏安法,可直接测定复配农药中的吡虫啉。方法具有检出限低、干扰小、操作简便、对人体和环境无毒害等优点,是一种比较灵敏、可实际应用的分析方法。1 实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 CHI615C(上海辰华仪器有限公司),三电极系统为:普鲁士蓝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铂片电极为对电极。 吡虫啉标样:准确称取吡虫啉标样(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质量分数95 40%)0 02557 g,溶解后,用水定容到100mL 。吡虫啉商品农药(10%可湿性粉剂,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生 产)。多壁纳米碳管(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二次蒸馏水。 多壁纳米碳管的处理[8] :称取10mg 多壁纳米碳管(MW NT)于100mL 烧杯中,然后加入40mL V (HNO 3) V (H 2SO 4)=1 3混合酸,超声4h,离心分离,以水洗至中性后,在红外烘箱中烘干,即可得到处理好的多壁纳米碳管。 1 0mg mL 多壁碳纳米管溶液的制备:将10mg 处理好的多壁碳纳米管溶于10mL 水中,超声分散20min,即得到稳定、均一的黑色悬浮液。普鲁士蓝修饰液的组成(溶液A):2mmoL L FeCl 3+2mmol L K 3[Fe (CN)6]+0 1mol L KCl+0 1mol L HCl 。溶液B:0 1mol L KCl+0 1mol L HCl 。 1.2 玻碳电极的修饰 1.2.1 玻碳电极的预处理 先将玻碳电极用Al 2O 3抛光,然后用丙酮、水超声波洗涤,修饰前在0 5mol L H 2SO 4溶液中进行电化学预处理,以增加电极表面电活性点的浓度。处理方法将电极 ! 14! 收稿日期:2007 01 29;修订日期:2007 04 0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375034,20675071)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金根娣(1964-),女,副教授;E mail:jsyzjgd@https://www.wendangku.net/doc/aa7104177.html,

第3章普鲁士蓝的初步研究

第3章普鲁士蓝的初步研究 世界上第一种铁蓝于1704年首先在普鲁士(在今日的德国)合成,故称为普鲁士蓝(Prussian Blue)。由于色泽鲜艳,着色力强,广泛用于造漆、油墨、绘画颜料和蜡笔、涂饰漆布、漆纸以及塑料制品等着色。近年来,具有300多年历史的普鲁士蓝又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普鲁士蓝膜及其类似物由于在电色显示[1]、电催化[2]和固体电池[3]、分子磁体研究[4]等诸多方面的应用而受到广泛关注。我们对普鲁士蓝的聚集过程、光照稳定性、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在利用纳米普鲁士蓝制备中性墨水、环保可降解墨水等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5-6]。 3.1 普鲁士蓝的制备及用途 有关普鲁士蓝的化学组成有多种,最常见的是亚铁氰化铁钾和亚铁氰化铁两种,其化学式一般认为是KFe[Fe(CN)6]和Fe4[Fe(CN)6]3,工业上它们一般是由亚铁氰化钾(俗名:黄血盐)和亚铁盐反应后,再在酸性介质中经过氧化而生成的。有关普鲁士蓝的结构在许多教科书和专着中已经有论述[7-9],这里对普鲁士蓝的有关性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3.1.1 普鲁士蓝的实验室制备及聚集过程 在实验室利用亚铁氰化钾和氯化铁等三价铁盐反应,即可制得普鲁士蓝,不同的反应物比例所得的产品组成不同。 在亚铁氰化钾和氯化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形成的产物是亚铁氰化铁钾 KFe[Fe(CN)6],一般称为普鲁士蓝(I),化学方程式如下: K4Fe(CN)6 + FeCl3 == KFe[Fe(CN)6] + 3KCl 该体系是不稳定体系,随着放置时间的增长,粒子间有相互聚集而降低表面能的趋势。从热力学考虑,恒温、恒压下体系有自发降低自由焓的趋势,微粒自发聚集,缩小表面积。由晶核初发育的微粒为一次粒子(线形大小0.1~0.5μm),一次粒子聚集后成为二次粒子(线形大小0.5~10μm)。粒子一旦聚集,其结果是粒子增大,布朗运动速度降低,终于成为动力学不稳定体系。观察发现普鲁士蓝溶液经历了“真溶液→胶体→悬浊液→沉淀”的逐步变化过程,在胶体阶段可观察到明显的丁达尔效应。如果及时稀释到0.005 mol/L,则体系较为稳定,长期放置不会凝聚。如果将生成的沉淀及时分离并干燥,将会得到可溶性蓝色粉末,它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纳米级铁蓝颜料“可溶蓝”[10]。当“可溶蓝”干粉加入水中时会立刻散布成胶体状,溶解速度快而均匀,可以达到很好的着色效果。如果陈化后再分离干燥,得到的蓝色粉末溶解性不佳,甚至完全不溶。 将亚铁氰化钾和三氯化铁按物质的量之比为3:4进行反应,得到的产物是亚铁氰化铁Fe4[Fe(CN)6],一般称为普鲁士蓝(Ⅱ),化学方程式如下: 3K4Fe(CN)6+4FeCl3 ==Fe4[Fe(CN)6]3↓+12KCl 首先称取亚铁氰化钾和三氯化铁,分别放入100ml的烧杯中加水充分溶解。将亚铁氰

浅谈普鲁士蓝

淺談普魯士藍-P r u s s i a n b l u e 高雄女中化學教師蕭米珍老師 高中教材在金屬章節中,曾提及普魯士藍,現就其相關方面做一簡單介紹。 普魯士藍-P r u s s i a n b l u e,化學名稱:亞鐵氰化鐵,分子式:Fe4[Fe(CN)6]3,分子量: 859.25,簡稱:P B,是一種古老的深藍色顏料可以用來上釉和做油畫染料。它也叫做巴黎藍-P a r i s b l u e或米洛麗藍-M i l o r i b l u e,德文稱為:柏林藍-P r e u?i s c h b l a u或B e r l i n e r b l a u。 一、歷史發展: 故事是起源於18世紀初有一個名叫海涅?狄斯巴赫(Heinrich Diesbach)的德國人,他是一位調配顏料的藝術家,當時,他嘗試調配一種深紅色的顏料,它是由鋁的化合物和碳酸鉀反應生成氫氧化鋁的沉澱,再加入紅色的染料,攪拌,萃取後製得。狄斯巴赫缺乏所需要的碳酸鉀,所以他就向煉金術士Johann Konrad Dipple購買,Dipple並未提煉出黃金,但卻提煉出一種稱為“動物油”的藥物。狄斯巴赫將碳酸鉀和牛血混合在一起進行焙燒,再用水浸取焙燒後的物質,過濾掉不溶解的物質以後,得到清亮的溶液,把溶液蒸濃以後,便析出一種黃色的晶體。當狄斯巴赫將這種黃色晶體放進三氯化鐵的溶液中,便產生了一種顏色很鮮豔的藍色沉澱。狄斯巴赫經過進一步的試驗,發現這種藍色沉澱竟然是一種性能優良的塗料。想像一下,當狄斯巴赫調配出來的顏色不是他想要的深紅色,而是另一種藍色時,他有多驚訝!會導致這樣的結果是因為他所使用的碳酸鉀被所謂的“動物油”污染了,它是由動物死屍的血液、骨頭和內臟所蒸餾出來含有惡臭味的煉金藥液,在當時,這種煉金藥液是很受歡迎的一種萬能藥,因為當時流行這樣的想法:外表看起來令人不悅的物質也一定有它的益處。我們現在知道,所謂的“動物油”中含有氮的有機物質,藉由加熱反應產生含C-N鍵結,而生成如烷基氰化物等,導致無意中製造出普魯士藍。自此以後,藝術家就多了一種藍色的顏料,普魯士藍並不是存在自然界,而是人為無意中製造出來的。 雖然製造普魯士藍所需的有機成分很早就知道,不過它的調製配方被視為秘密,直到1724年才由John Woodward在羅馬完整的公佈出來:一種所謂乾燥氧化血液的方法,作為起始物質。從加熱過程分解鐵的含氮的有機物和碳酸鉀,製成最初的鐵鹽產物,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亞鐵氰化鉀(potassium ferrocyanide),最初是以古代的德文-blutlaugensaltz,即“blood-residue salt”稱之,當時以為是氰酸鉀。普魯士藍的偶然發現,也打開了化學家的另一個研究領域─氰化物系列,氰化物這個名稱是來自希臘文─kyaneos(黑藍色之意),雖然大部份的氰化物是無色。1772年氮才被Daniel Rutherford確認為是一種元素,在這之前,即當時化學界的Scheele,Cavendish和Priestley認為氮是非燃素 ─dephlogisticated。1782年Scheele才第一次製備出氫化氰氣體,他稱為普魯士

药品常识普鲁士蓝

1、普鲁士蓝 颜料蓝27,英文名称为Pigment Blue 27,中文别名为C.I.颜料蓝27,CAS号为12240-15-2,分子式为C6Fe2KN6,廉价深蓝色无机颜料,大量为涂料和印墨等工业所采用,不产生渗色现象。除作为蓝色颜料单独使用外,它与铅铬黄可拼成铅铬绿,是油漆中常用的绿色颜料。 分子式:C6Fe2KN6分子量:306.8927 物性数据折叠编辑本段 深蓝色粉末。相对密度1.8。不溶于水、乙醇和醚,溶于酸碱。色光可在暗蓝至亮蓝之间,色泽鲜艳,着色力强,扩散性强,吸油量大,遮盖力力略差。粉质较坚硬,不易研磨。能耐晒、耐稀酸,但遇浓硫酸煮沸则分解;耐碱性弱,即使是稀碱也能使其分解。不能与碱性颜料共用。加热至170~180℃时开始失去结晶水,加热至200~220℃时会燃烧放出氢氰酸。成分中除有能改进颜料性能的少量附加物外,不允许含有填充料。 合成方法折叠编辑本段 反应方程式如下:生成白浆 2FeSO4+xK4Fe(CN)6→2K2SO4+Fe2Fe(CN)6·(x-1)K4Fe(CN)6 白浆氧化 6FeK2Fe(CN)6+3H2SO4+KClO3→6FeKFe(CN)6+KCl+3H2O+3K2SO4 钾铁蓝配方: K4Fe(CN)6·3H2O 100kg,FeSO4·7H2O 76kg, H2SO4 40kg, KClO3 5.5kg 铵铁蓝配方:Na4Fe(CN)6·10H2O 100kg, FeSO4·7H2O 66kg, H2SO4 35kg, KClO3 5kg, (NH4)2SO2 33kg 反应溶液的制备。将亚铁氰化钾或钠用水溶解配成100g/L的浓度,用蒸汽加热至70℃。将硫酸亚铁也配成100g/L的溶液,并用硫酸调pH值为1.5左右。制备铵铁蓝时,把硫酸铵溶于硫酸亚铁中。白浆的形成和热煮。在70℃并在搅拌下把硫酸亚铁溶液在10~15min加入,硫酸亚铁加完后,随即升温至95℃以上,并滤取白浆的滤液,检定其中的硫酸亚铁剩余量。在正常情况下,母液中应剩余硫酸亚欠缺1.5~2g/L。若超过此量,应补加亚铁氰化钾或钠;若不足,应补加硫酸亚铁。白浆的酸煮和氧化。白浆形成后,随即将稀释的硫酸加入酸煮,酸煮温度在95℃以上并保持2h。酸煮温度高和时间长,得到铁蓝着色力较强,质地较软,亮度也较好。酸煮结束,随即用冷水稀释白浆至1.8m3 ,并调节温度为70℃,在70℃下于20min内把预先溶于水浓度为10%的氯酸钾溶液缓慢加入,加完继续在70℃下氧化3h。氧化终点以母液中不再有二价铁为标志。铁蓝制成后必须彻底洗净水溶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