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免费下载】发展经济学 马春文

【免费下载】发展经济学 马春文

新兴工业化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是指工业迅速发展,产业结构变化显著,制成在出口所占比重迅速上升,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均收入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共同特征?(1)低下的生活水平。人均,贫富差距,大范围(2)低下的生产率水平3)人口高速增长和沉重的赡养负担4)高

水平的失业和低度就业。5)对农业生产的严重依赖6)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7)不发达市场经济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本质特征。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是两个相互联系而又各不相同的概念。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产品和劳务的实际产量的增长,可以用GNP、GDP的总量或其人均数来衡量。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的增长,还包括生活质量提高、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等的总体进步。经济发展是经济持续增长的结果,生活质量提高、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等的总体进步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济增长,二者密不可分。没有增长就没有发展,但仅有增长也不一定有发展

为什么用经济增长指标不能全面衡量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产品和劳务的实际产量的增长,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总量或其人均数来衡量。(但广泛意义的经济增长可以理解为一个存在增量结果的长期持续过程,它包含着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直接间接)

GDP和GNP来衡量发展水平存在以下缺点:这个指标没有包括非市场或非货币化的经济活动。它无法反映收入分配状况和经济福利水平。在进行国际比较时,这一指标往往会因汇率的折算、各国相对价格结构的差异以及不同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等问题出现较大的统计失真。不能说明经济增长过程中所付出的社会代价。

衡量发展的指标:人力资本开发、环境可持续性、宏观经济绩效、私营部门发展以及全球性联系。

千年发展目标?

根除极端贫困和饥饿。普及初等教育。促进男女平等并赋予女性权利。降低儿童死亡率。改善母亲健康。与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作斗争。确保环境的可持续性。建立全球性的发展伙伴关系。

创新理论:熊彼特提出的,他认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以定义为执行新的组合”,也就是创新。创新包

括五种情况:(1)采用一种新产品——也就是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或一种产品的一种新的特性;(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

个新市场;(4)控制或掠取了新的原材料供应来源;(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

新古典主义:是与结构主义相对的一种世界观,它认为世界是灵活的,市场总是趋于均衡,价格机制可以良好地发挥作用。市场机制是经济发展的最好机制。

亚当·斯密的经济发展思想。经济增长表现为国民财富的增长。国民财富由劳动生产率与从事生产性劳动人数的多寡决定。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人口数量一方面影响从事劳动人的数量,另一方面影响分工,从而影响经济增长。资本的用途对国民财富的增长速度有很大的影响。国际贸易有利于国民经济增长。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增长主要是一种数量上的变化。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可以定义为执行新的组合。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是发展的条件,但不能创造发展。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企业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企业家精神。。

外延型增长: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经济增长的总体特征,主要由增长因素数量增加产生的经济增长,我们称之为外延(粗放)型

增长。

自然增长率:哈罗德—多马模型从劳动力投入的角度说明了人口增长率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两个因素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提出了“自然增长率”这个概念。自然增长率取决于劳动力的年平均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年平均增长率。在资本与劳动、资本与产量的比例既定时,自然增长率是一个国家能够实现的最大增长率,它还是适应劳动力增长情况,实现充分就业的增长率。

稳态:在经济中存在一个资本存量变动为零的资本存量水平,在这个水平上,改变资本的几种力量正好平衡,这一资本存量水平被为资本的稳态水平。稳态代表了经济的长期均衡,不论经济的初始水平如何,它终究要走向稳态。

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

罗斯托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六个阶段:传统社会、作为起飞前提的阶段、起飞、成熟、大众高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

六个阶段中,与当前发展中国家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前面三个,即传统社会、起飞的前提和起飞。起飞是罗斯托模式的中心概念,是社会历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转变。在这一阶段,生产性经济活动的规模达到一个关键水平,从而引起变化;这些变化导致经济和该经济所属的社会的大规模和累进式的结构性转变。

起飞要具备三个条件才能实现,(1)生产性投资大幅度提高,从占国民收入的比例上升到10%以上;(2)有一个或多个重要的制造业部门高速增长,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3)存在或迅速出现一个政治、社会和制度结构,这种结构利用现代部门扩张的冲力和起飞的潜在外部效应,使增长具有持续性。罗斯托认为,起飞阶段是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折点,对于发展中国家有着重要作用,它强调了资本和技术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除此以外,它还特别强调了制度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甚至把制度作为决定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波特的竞争发展阶段理论

第一阶段是要素推动的阶段,投资推动的发展阶段,第三是创新推动的发展阶段。第四阶段是衰落阶段或财富推动的发展阶段。

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实绩。

生产要素严重短缺(物质资本积累不足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教育水平的低下影响了人力资本的形成,进而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生产要素使用效率低下以及劳动生产率不高、结构性弱点(工农业不均衡,出口初级农产品、收入分配不均使需求结构畸形)

、各国经济的相互影响、制度因素、其他外部因素如地理因素、环境因素与政治因素等

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知识增进、知识应用时滞的变化、资本存量调整、资本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等。

全要素生产率是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它能够表示衡量生产效率变化或衡量全部投入量的节约。若用产量和某一个特定投入量(如劳动或资本)之比,只能叫做部分生产率,不能表示生产效率的全部变化,因为投入量结构的变化会影响生产效率的全部变化。

中国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分析表明: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资本和劳动的投入,即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一种典型

的粗放型增长方式。1)粗放型经济增长给我国带来能源、原材料紧缺问题。2)粗放型经济增长造成了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3)粗放型经

济增长重视产品数量,忽视产品质量、品牌和款式,往往导致大量的产品滞销,并带来资金占用等一系列问题。4)在粗放型增长中,投资

规模的急剧膨胀不断增加信贷规模与货币投放的压力,从而加大了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通货膨胀压力。

随着经济总量和规模的迅速扩大,粗放型增长方式的问题会更多更大,转变增长方式已势在必行。如果从全球经济的角度看,今后国际竞

争将主要是科技、质量、效率和效益的较量,不改变增长方式,一个国家将难以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足。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纳克斯提出的。该理论认为,资本匮乏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他认为:在供给方面,一国由于经济不发达,人均收入低,低收入意味着人们将要把大部分收入用于消费,很少用于储蓄,从而导致了储蓄水平低,储蓄能力低,低储蓄能力会造成

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又会导致生产规模难以扩、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造成低产出,低产出又造成低收入,形成了一个

“低收入——低资本形成——低收入”恶性循环;在需求方面,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低下意味着低购买力和低消费能力,低购买力导

致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又会造成资本形成不足,低资本形成使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率低下,低生产率带来低产出和低收入,这样,也形成了一个“低收入——低资本形成——低收入”恶性循环。

“大推进”理论:这是发展经济学的先驱之一罗森斯坦-罗丹提出的关于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理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以农业生

产为主,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低下,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只有发展工业。由于发展中国家缺少工业生产所需的基础条件,要实现工业化,首先必须大规模地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如果仅仅在个别部门进行小规模投资,是不可能走出困境的。他认为,资本的供给是不可分的,比如

基础设施是互相依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交通、通信、供水、电力、学校、医院等等都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而且配套才能发挥作用。这就要

求投资要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同时建成这些基础设施,否则是不能建成这些设施的,工业化也因缺少基础设施条件而难以实现。同时,企业规

模过小,企业间彼此提供的外部效应较小,企业的获利能力很低。罗森斯坦-罗丹认为这是一个难以超越的阶段。他认为他的“大推进”理论是建立在生产函数的不可分性上,具有科学的依据,而且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会带来外在经济效应。

“临界最小努力”理论:莱宾斯坦认为发展中国家要打破低收入与贫困之间的恶性循环,根据其人口多且增长率高的特点,必须首先保证足

够高的投资率以使国民收入的增长超过人口的增长从而使人均收入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这个投资率水平即“临界最小努力”,没有这个最小

努力就难以使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摆脱贫穷落后的困境。

资本形成:早期发展经济学家纳克斯就给资本形成下了定义,他认为,资本形成即指社会不把其全部的生产活动用于直接消费品的生产,而

以一部分用于工具、机器、交通器材、工厂及设备等各种可用来增加生产效能的物质资本的生产。

金融抑制:造成“金融抑制”的原因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为了刺激投资,利用行政手段压低利率,抑制了储蓄的增长。在存在通货膨胀的情

况下,实际利率还可能是负值,导致人们追求实物形式的积累,最终使可用于投资的资本减少。

金融深化:放弃国家对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过度行政干预,让其自由发展。取消利率与汇率限制,以及信贷和外汇的配给制,促进金融业

的竞争,降低通胀率,稳定币值和物价,打破金融市场的障碍,使利润间的差别趋于缩小。从而有效的吸收储蓄和分配投资;使金融资产的

品种及其期限多样化,其增长率与国民收入或物质财富的增长率之比逐渐上升,金融体系的规模扩大,机构增加,职能专门化。

人口转变理论:随着经济发展和医疗生活条件的变化,世界人口的增长大体经历了高出生率与高死亡率并存.死亡率下降但出生率仍维持较高水平和出生率与死亡率同时下降三阶段。

马尔萨斯人口陷阱:在发展中国家,当人均收入增加后,由于生活条件改善,人口增长速度也必然随之提高,结果人均收入水平又会退回到

原来的水平上。他们认为,只有当投资规模足够大到超过人口增长的水平时,人均收入才能超过人口增长率上升,在没有达到这一点之前,人均收入的增长都将被人口增长所抵消。在人均收入水平增长到与人口增长率相等的人均收入水平之间,存在一个所谓“人口陷阱”,冲破

陷阱的最好方法是大规模投资。

人力资本: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是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它是人类自身在经济活动中获得收益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指劳动力质量。作用人口增长会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并产生了总需求的增加。人口过快增长会降低人均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

人口迅速增加会使就业问题恶化。破坏生态平衡,不利于环境保护。途径卫生保健设施和服务、在职培训、正规的初中等和高等教育、为了

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机会而进行的个人和家庭的迁移。不是由企业组织的成人在职教育,包括农村的一些推广项目

智力外流:智力外流(brain drain)是指发展中国家在国内完成学业后的高级专门人才从母国迁移到其他国家定居或工作的一种国际移民活动。

教育的基本状况及问题教育支出增加迅速,但是人均占有水平很低,教育资金分配的不合理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教育与实际需要严重背离,智力外流现象严重。

加快人力资本积累为了充分发挥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制定适合发展中国家国情的人力资本战略已经刻不容缓。1)全方位

改善营养和医疗等服务,提高劳动力的身体素质。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的劳动力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在制定营养和医疗方案时,不能只从

总体上判断,而应该注重营养健康状况最差的群体的营养条件。另一方面,还要区别对待不同年龄段的营养投资。(2)提高教育投资的效率。首先应该把教育投资的重点由高等教育转移到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上来,普及初等教育的同时大力扩张中等教育,适当减缓高等教育的发展。

其次,适当改变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模式。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应该把教学与实际联系起来,多传授在社会生活中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预期收益,降低辍学率。3)减少智力外流。为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缩小同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使他们从个人理性的角度认为留在国内也是个人的最优决策

发展中国家的就业战略:在劳动力供给方面:降低人口增长率是最根本的措施。在劳动力需求方面1.发展经济2)实行城乡平衡发展战略3)消除要素价格扭曲现象4)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技术5)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提高就业率。

自然资源: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水平的自然因素和条件”。“租”(rent)在资源经济学中常表现为资源价格与边际或平均开采成本的差。

增长极限论:只要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的正反馈回路继续产生更多的人和更高的人均资源需求,这系统就被推向它的极限——耗尽地球上不可再生的资源”。

可持续发展: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

中国必须可持续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在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经济增长速度之快令世人震惊。但是,发展中的代价也是很大的,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发展和环境面临的问题更多、更复杂,可以说,当代人类面临的一些问题在中国都有所表现。1)人口问题:中国人口数量庞大。除了数量以外,人口结构不合理和人口素质低下,也是严重制约中国经济发展。2)资源问题资源相对短缺,我国自然资源和人口的地区分布还很不平衡,我国不仅存在资源相对短缺和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更为严重的是我国存在着资源开采和利用不合理的问题,资源的开发过度与开发不足并存。3)生态环境问题:人口膨胀,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造成生态失衡,环境污染。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中国当前环境问题已经不是能否造福子孙后代的问题,而已经是当代人是否能安然度过的现实问题。因此,只有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牢固树立环境意识,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和协调管理机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环境问题根源在于市场机制的缺陷,即经济活动会产生外部效应。“负外部性” ,解决:通过政府的公共治理使外部效应内在化。政府也可以通过制定某些规定来限制负外部效应的产生。大力发展经济,消灭贫困。这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控制人口增长。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环境污染与人口密度是成正比的。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改进生产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这样可以提高环境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损害。

技术进步:技术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技术是指人类在社会生产实践中运用科学知识所形成的物质改造能力劳动经验、知识和操作的技巧; 广义的技术是指科学知识和生产相结合的物化形态以及知识形态的总称。狭义的进步一般是指在生产、流通、信息交流等方面所使用工具和程序水平的提高,也就是在“硬技术”应用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如采用新工艺,开发新产品,提高劳动者技能。广义的技术进步是指产出增长中扣除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增加的作用之后, 所有其它因素作用的总和,除了“硬技术”上的进步以外,它还包括了包括管理水平的提高、改善新的组织与管理方法、采用新的决策方法、改善资源配置方式等“软技术”方面的进步。

希克斯中性:希克斯的中性型技术进步,是指在资本-劳动比率K/L一定时,使资本边际生产力对劳动边际生产力比率保持不变的技术进步,或者说技术进步并没有改变资本的边际产量对劳动的边际产量之间的比率。

哈罗德中性:哈罗德所谓的中性技术进步,是指发生技术进步后,使利润率保持不变的增大的资本—劳动比率K/L,其相应的资本—产出比率K/Y也保持不变。换言之,新旧两种生产函数中利润率相等的点,各与之相应的资本—产出比率K/Y也相同,这种技术进步是中性型的。

中间技术:对于发展中国家如何进行技术选择,舒马赫(E.F.Schumacher)提出了“中间技术”理论。他认为,在发展中国家,最适用于发展的技术是中间技术,即介于先进技术与传统技术之间的技术。他形象地称之为介于镰刀与拖拉机之间的技术。

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经济增长可以由劳动力投入的增加、资本投入的增加而实现,也可以由这些投人要素产出效率的提高而实现。前者是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后者是内涵的扩大再生产。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投入要素是很重要的,但由于资源总是稀缺的,因而通过提高投入要素的产出效率来支持经济的持续增长是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的目标。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途径。

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在经济活动中总要按一定比例,以某种具体形式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而各种生产要素结合的比例及具体形式,从根本上讲是由技术决定的。技术进步能节约一种或者几种要素或者改变要素结合的方式,从而节约资源,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进步分为几种类型?这种区分有什么意义?

哈罗德关于中性技术进步的定义与希克斯是有区别的,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他们都认为中性技术进步不会引起工资与利润在国民收入中份额的变化。哈罗德的中性技术进步实际上意味着,技术进步能够抵消利润率下降的趋势,从而,即使资本-产出比率不断提高,资本不断深化,资本收入在总收入中的份额仍然保持不变。这种技术进步并不影响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只是使每单位劳动由于配备更多的资本而增加了它的效率。

技术引进的必要性及其途径:大量节约发展中国家的研发成本。避免漫长的探索过程。有利于培养本国的人才。并且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形成开发和创新能力。但是长期依赖技术引进反而会使发展中国家在技术上始终处于不利地位。途径①向国外购买新设备、新产品并加以复制。

②从国外购买专利权或生产许可证③接受外国政府和企业进行的技术援助。去国外进行学培考邀请外国专家技术指导;④通过引进外国公司投资。外商在国内投资除了带来自己引外,还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在外资企业进行工作接受培训能够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要注意: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国际技术转移的趋势因时因地实行技术引进。引进与创新并重。不仅要引进先进的科研成果和生产技术,而且要注

意“软”技术,如现代管理技术. 教育和培训技术等等的引进

中国二元结构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结合实际谈谈中国怎样才能实现从二元经济到一元现代经济的转变?

(1)现代中国社会具有典型的“多重二元性”。这主要表现在:一部分比较发达的现代工业与大量的传统农业并存;一部分现代化城市与广阔的传统农村并存;一部分现代工业与大量的落后手工劳动或半机械化的企业并存;一部分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与广大不发达和贫困地区并存。在这种“多重二元结构”中,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的根本国情。

①中国农村人口比重大,城市化水平低,城乡人口结构性矛盾突出。中国农村人口多、比重大,是典型的劳动无限供给经济。

②城乡分割,城乡居民存在两种身份制。

③城市以国有经济为主,农村以集体和个体所有制经济为主,形成互相独立的两大经济板块。

④乡镇企业的发展改变了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传统分工格局,形成城乡两大工业系统,城乡二元结构进一步裂变为城市工业(国有工业),农业和农村非农产业三元经济结构。

⑤城乡经济发展水平悬殊,城乡差别有扩大趋势。

(2)按照刘易斯等人的设想,从二元经济向一元化的工业社会的过渡主要依赖于现代部门的扩张。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有很大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由于城乡差异,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出现了城市就业、住房、交通和环境恶化的“城市病”,农村则出现人口减少、劳动力不足、经济萧条的现象。这就是所谓城市“过密”和农村“过疏”问题。这种现象曾出现在

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历程中,目前正在不同程度上由发展中国家所经历着。其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倾向日趋明显,现代部门增长的就业弹性越来越小,无法承担解决繁重就业问题的任务。

确立城乡协调发展战略是克服城乡矛盾、走出二元经济的基本对策。具体地说,这一对策包括以下三个要素。

第一,加速城市化进程是中国走出二元结构的根本出路。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通过城市化和现代化来实现。根据中国国情,中国城市化应采取城乡结合、上下结合、大中小结合的多途径综合模式。所谓“城乡结合”,是指农村人口城市化过程,既不能仅仅是职业非农化的乡村就地转移,也不能是全部依赖城市的异地转移,应从城乡两方面共同努力,把“离土不离乡”和“离土又离乡”结合起来。

所谓“上下结合”是城市建设必须把自上而下的国家投资与自下而上的地方投资、集体投资、个人投资和外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大中小结合”是指在城市规模方面,大中小城市并举,注意发挥各级城市对产业和人口的集聚作用。

第二,城乡互助、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这方面需要做的工作有: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搞好城乡工业分工与协作;城乡合作,缓解“民工期”。

第三,深化城乡体制改革,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是中国走出二元,完成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制度前提。

农村转型:是指一个贫穷国家资本主义的全面发展以及这一生产方式最终在该国社会形态中取得支配地位所必需的农村变革。农村转型的过程也就是小农经济得以改造、农民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概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答:(1)所谓城市化,是指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增长的过程,更确切地说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并在城市集中的

过程。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率)通常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计算。

(2)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互相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结果。工业化本身要求资本、人口和劳动力等资源集中到一定程度,这种集中过程就表现为通常所说的城市化。工业化水平高的国家,其城市化水平也高。另一方面,城市化又推动了工业化。这是由城市化本身所具有的功能所决定的。城市的主要特征是集中,集中能产生聚集经济效益。聚集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居民和工业的大量集中产生了市场经济。②大规模的本地市场能够减少生产费用。③基础设施可以集中建设并广为分享利用,如交通运输业。④某些工业在地理上集中于一个特定的地区,有利于促进一些辅助性工业的建立,以满足其进口的需要,也为成品的推销与运输提供方便。⑤同类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可以使资本、劳动力趋于集中,从而为企业有效的进行资源配置提供便利。⑥有才能的经营家和企业家的集聚也发展起来。

⑦城市集中带来的更广泛的娱乐、社交、和教育设施可以吸引高级管理人员。⑧在大城市,金融与商业机构条件更为优越。⑨企业的集中可以使工商业者面对面地打交道,增进信任,自由交流思想。⑩地理上的集中可以加强企业的创新动机,促进企业的发展。

简述托达罗模型的主要内容。

答: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城市失业不断上升,但农村到城市的流动人口有增无减,为此,托达罗提出了一个解释框架。他假定:(1)农业部门存在剩余劳动力但不是无限的(2)城市工业部门存在大量失业(3)农村和城市之间存在收入差距。

托达罗认为,人口流动是人们对城乡预期的收入差距的反应而不是对实际的收入差距的反应。迁移者可以考虑城市、农村劳动力市场

上的各种就业机会,选择其中能带来最大预期收益的迁移。预期收益可用城乡工作实际收入的差距和迁移者在城市获得工作的概率来计算。也就是说,劳动者比较在城市的预期收入和农村的现有收入,如果前者大于后者,他就可能选择迁移。

按照这一模型,迁移速度超过城市就业机会的增长速度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合理的。要解决城市失业问题,仅仅在城市创造就业机会是不够的,还必须制定综合性的农村发展规划,缩小城乡就业机会之间的不平衡。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才是解决城市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托达罗建议,政府应当把资金用于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和农村的生活环境,使农业劳动者实际收入水平提高,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只有这样,人口由农村流入城市的速度才会减弱,从而减轻城市就业压力。

回波效应:缪尔达尔(G.Myrdal)是指资本、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收益差异的吸引下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

中国区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相当突出,以东、中、西部发展差异最为显著。造中国区域

发展的近期趋势:地区差距扩大、城市化水平增加、产业分工、全国整体战略部署、

进口替代战略:内向型发展战略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初级内向,指经济上完全自给自足,以传统农业经济为主,不与外国进行贸易的封闭式经济发展战略;另一类是次级内向,通常称为进口替代,指利用贸易保护政策,通过发展国内消费品生产来取代进口。进口替代生产主要集中于食品加工、饮料、服装、鞋类、纺织工业等消费品工业。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核心是通过保护性关税和进口配额对国内进口替代品生产企业实行保护。

出口替代战略:“出口替代”一词最早是由拉尼斯提出来的,意指发展中国家用制成品替代初级产品作为主要的出口商品,以此加强本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增长,故又称为出口导向战略。所谓外向发展战略,指的是以出口来带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换言之,外向发展战略,就是以出口鼓励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其基本思路是:利用本国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产品,并扩大这类产品的出口,以此增加就业,提高人均收入。由于输往国外产品的标淮较高,因此可以利用出口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技术水平。与进口替代战略相比,出口替代战略主要是发展加工业和制造业,扩大出口有利于改善贸易条件,并有利于克服进口替代战略所带来的国际收支恶化、经济效益低下、出口萎缩和经济内向化发展等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有利于纠正资源配置的扭曲状况,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正是由于出口替代比进口替代有上述优势,20世纪60年代开始,拉美和一些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纷纷转向出口导向的外向发展战略,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内向发展战略的主要局限性是什么?第一,进口替代工业缺乏活力,经济效率低。严密的保护措施,使企业缺少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动机,因而产品价格高,没有竞争力,一旦离开保护,其生存就成为问题。而且,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进口替代工业所需的资本品和中间投入品基本上来自国外,所以这类企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不大。第二,由于进口替代工业不能摆脱对国外资本品、中间投入品和其他投入的依赖,所以,进口替代工业越发展越需要更多的外汇来进口这些投入。进口替代战略节约了用于进口消费品方面的支出,但扩大了进口资本品和中间产品方面的支出,外汇短缺更加严重,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剧。第三,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口替代产品生产企业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工业发展。与国内企业相比,外商企业在生产技术、资本、管理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这类企业的产品有可能形成对国内市场的垄断,使国内工业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第四,提供就业机会有限。进口替代工业使用的是从国外引进的生产技术,多为劳动节约型技术,这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要求是相违背的。

试析外向发展战略的经济发展实绩优于内向发展战略的原因。

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在理论界和国际机构中,赞赏进口替代的主张占据主流地位。当时人们认为传统经济学的自由贸易理论不适合于发展中国家,进口替代是发展中国家走向工业化的捷径。因此,在50年代和60年代,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政策明显地倾向于进口替代战略。如果说在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第一个阶段,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还比较顺利的话,那么,进入第二个阶段,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就变得非常困难。因为资本品、中间产品的生产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这与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状况是相矛盾的,为了保证第二阶段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国家必须采用力度更强的保护政策,使效率低下的国内进口替代企业按本国货币计算有利可图。结果,资源配置由于利率、工资率和汇率的扭曲而严重不合理,政府对进口替代工业的补贴越来越多。进口替代工业变得越来越没有效率。到60

年代后期,进口替代战略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发展研究中心对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实证考察研究后,得出结论说,当进口替代战略实施到一定阶段后,由于高水平的保护措施,使产品成本居高不下,进口替代产品变成了昂贵的产品。低收入阶层不敢问津,市场需求狭小,生产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只有适时转向扩大出口,才能真正促进国内工业的发展。

根据众多实证研究的结果,外向发展战略的经济增长实绩优于内向发展战略。理解这一结果应与实施这两类发展战略的条件结合起来,即联系一国的发展阶段和国际市场条件。前者是决定进口替代转向出口导向的主要依据,因为发展阶段决定进口替代战略的比较优势,一旦进一步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处于不利地位,就应该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国际市场条件是决定出口替代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不能离开它片面地强调出口导向。因此,每个国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国际经济条件选择适宜发展的战略。

产权:产权可以定义为在资源稀缺条件下,人们使用资源的权利。它表现为人与物之间的某种归属关系。它主要包括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可分解性是产权的重要性质。

贸易条件:指一国单位出口商品价格和单位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

工业化模式:指谋求发展,实现工业化或现代化的途径。

肤浅的金融战略:指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对金融系统施加的旨在鼓励,而不是妨碍投资的一系列限制措施,其结果却影响了金融系统发展的情况。

可持续发展: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一代人的需要。

属性知识:它是关于市场发展或运作不可或缺的一些关键信息。

教育的收益:是指通过培养和提高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给个人与社会带来的种种有益效果,也称教育的经济收益。

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通过教育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随着教育职能的逐步演变,现代教育成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主要途径。它的作用具体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育是培养劳动者道德价值观念的最主要手段。道德价值观念是劳动者素质中最重要的方面。所谓道德价值观念,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社会价值标准;二是有关个人的价值标准;三是有关国家和世界的价值标准;四是认识过程的价值标准;第二,教育是提高劳动者智力素质的最重要途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可以把非熟练劳动力培训为熟练劳动力;二是教育可以改变劳动者的能力形态。第三,教育特别是现代学校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劳动者创造力的关键。第四,教育对劳动者健康素质也有着极大的影响。

.怎样认识新经济增长理论对认识经济增长源泉和决定因素的贡献80年代出现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作为对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重新思考,在开

创新的研究领域、开创新的视野与新的方法等方面有重要意义。(1)针对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中把技术进步当作外生因素的缺陷,新增长理论

把经济增长源泉的内生化,提出对持续经济增长有决定意义的是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积累。(2)针对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收益递减和规模收益不变的假设,新增长理论认为,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增长源泉不仅自身能够形成递增的收益,而且能使物质资本和劳动也产生递增收益,从而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递增,保证了经济的长期增长。(3)提示了技术进步与投资相互促进的机制。

.国家财政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主要任务在市场经济制度中,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市场又不是万能的。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着所谓的“市场失灵”问题和经济的外部性问题,这些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得到完全的解决,必须发挥财政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主要任务应当是:

(1)政府应当在教育和技术培训等人力资本投资上发挥主导作用。(2)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应当在提供交通、运输、通讯、电力和水利建设等工农业基础设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3)发展中国家政府还应当承担起支持风险性投资的任务。(4)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还必须在保护环境,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方面发挥作用。

国家创新体系的创建过程中,政府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创新活动中,政府能够在帮助企业家进行和完成创新活动方面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在大规模创新活动出现之前,政府必须能够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创新活动。政府应当在以下三个方面发挥作用:首先,政府应当创造一个企业家生存和发展、创新活动可以脱颖而出的市场导向的环境。这种环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健全政策:(1)必须建立明确清晰的产权制度。创新活动是基于市场经济机制的经济活动,利润动机是创新活动的基本动机。有了明确清晰的产权制度才能激发科学家和发明家进行科学发现和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也才能使企业家敢于承担风险,抓住经济机会,进行创新活动,从而使整个社会受益。(2)公正的法治制度。市场经济的法律结构创造了一个使生产者和消费者都顺利和有效运作的市场环境。一个公正的,不偏不倚的司法制度是贯彻执行合同和契约的关键,如果所有的合同和契约都可以得到执行和贯彻,就建立了交易进行的条件和责任,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才能顺利进行。(3)建立公开、公正和廉明的政府的行政管理制度。在创造一个鼓励企业家创新的环境中,政府的规章制度是一个关键。有效的政府机构及其规章制度应当是公开、公正、稳定和分散的。它们创造了企业家在公平条件下进行市场参与和竞争的条件。(4)建立健全的社会基础设施。道路、港口、交通和电子通讯设施等必须高效,状态良好。支持服务,像给企业提供法律上的建议,进行保险,会计和咨询服务等。

第二,设立教育和培训项目,促进企业家创新活动的开发和发展。设立这些教育和培训项目的基本目的是改进人们对企业家和创新活动

的一般经济知识,教会他们广泛的公共政策问题的重要性以及这些问题是如何影响他们的创新活动的。

第三,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筹资和信用上的帮助。企业家在素质上和生产要素处置上的不对称是创新活动的主要障碍,企业家得到风

险支持就成为创新活动成败的关键。

外资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过程中,都遇到资金不足的问题,为了加快经济发展又都面临着如何利用外部资金问题。利用外资涉及到如何处理好外援、外债和外国直接投资与本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关于外国援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西方经济学界的看法也不一致。传统经济学认为,外国援助对于发展中国家改善经济结构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但持激进观点的经济学家则认为,外国援助主要是基于援助国自身的利益,不可能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发挥多大的作用。

适度借入外债可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加快经济发展。但是,如果借款超出偿还能力,导致债务危机,将会对经济发展带来极大负面影响。从拉美和非洲国家的债务危机来看,外债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又有导致经济发展停滞引发危机的消极作用。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是双重的。首先,可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其次,有助于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最后,外国直接投资可以为发展中国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外国直接投资在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消极的负面作用。第一,外国直接投资者为了自身的利益,会尽力控制和影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进程,使东道国的经济主权受到威胁。第二,发达国家可能利用直接投资机会,将一些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破坏东道国的生态环境。第三,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生产力布局,加剧区域发展不平衡。(只要把

利用外资的利弊说清楚,不按教材答题同样给分。)

2、试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

(1)公平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公平性原则,包括三层意思:一是当代人的公平即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二是代际间的公平,即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资源的纵向公平分配。三是公平分配有限资源。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关于环境与发展里约热内卢宣言》已经把这一公平原则上升为国家的主权原则:“各国拥有按照其本国的环境与发展政策开发本国自然资源的主权,并负有确保在其管辖范围内或其控制下的活动不致损害其他国家或各国管辖以外地区的环境的责任”。

(2)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性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根据生物圈的承载能力,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生态系统能够承受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资源和环境能持久地被人类享用。可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3)共同性原则

鉴于世界各国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不可能是唯一的。但是,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的问题往往转化为全球性问题,这就要求地方的决策行为,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