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002-1-2. 精品课程资源类课题 协作组组长单位与共享使用单位签订 格式合同

002-1-2. 精品课程资源类课题 协作组组长单位与共享使用单位签订 格式合同

合同编号:

技术开发(委托)合同

项目名称:职业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技术开发项目

委托方(甲方):(共享使用单位)

受托方(乙方):(精品课程资源类协作组组长单位)

签订时间:2012年月日

签订地点:(共享使用单位)

有效期限:签订之日起一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印制

填写说明

一、本合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印制的技术开发(委托)合同示范文本,各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可推介技术合同当事人参照使用。

二、本合同书适用于一方当事人委托另一方当事人进行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或者新品种及其系统的研究开发所订立的技术开发合同。

三、签约一方为多个当事人的,可按各自在合同关系中的作用等,在“委托方”、“受托方”项下(增页)分别排列为共同委托人或共同受托人。

四、本合同书未尽事项,可由当事人附页另行约定,并可作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

五、当事人使用本合同书时约定无需填写的条款,应在该条款处注明“无”等字样。

技术开发(委托)合同

委托方(甲方):(共享使用单位)

住所地:

法定代表人:

项目联系人: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

电话:传真:

电子信箱:

受托方(乙方):(协作组组长单位)

住所地:

法定代表人:

项目联系人: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

电话:传真:

电子信箱:

本合同甲方委托乙方研究开发职业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技术开发项目,并支付研究开发经费和报酬, 乙方接受委托并进行此项研究开发工作。双方经过平等协商,在真实、充分地表达各自意愿的基础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达成如下协议,并由双方共同恪守。

第一条本合同研究开发项目的要求如下:

1.技术目标:开发适合中职学校(专业名称或文化基础课名称)教学所需的数字化学习资源。

2.技术内容:(专业名称或文化基础课名称)网络课程、仿真实训软件、通用主题素材等。

3.技术方法和路线:参见“附件:国家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资源开发技术规范”。

第二条乙方应在本合同生效后 10 日内向甲方提交研究开发计划。研究开发计划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 项目任务计划书;

第三条乙方应按下列进度完成研究开发工作:

1. 2012年1月至2012年5月,完成教学设计;

2. 2012年11月底前,完成界面设计、媒体编辑、课件组装、课程封装发布;

3. 2012年12月底前,提交开发成果。

第四条甲方应向乙方提供的技术资料及协作事项如下:

1.技术资料清单:无。

2.提供时间和方式:无。 3.其他协作事项:无。

本合同履行完毕后,上述技术资料按以下方式处理:无。

第五条甲方应按以下方式支付研究开发经费和报酬:

1.研究开发经费和报酬总额为元。

其中:(1)开发费元;

(2);

(3);

(4)。

2. 研究开发经费由甲方一次(一次、分期或提成)支付乙

方。具体支付方式和时间如下:

(1) 2012年3月10日以前付清全部费用。

乙方开户银行名称、地址和帐号为:

开户名称:

开户银行:

地址:

帐号:

第六条本合同的研究开发经费由乙方以专款专用的方式使用。甲方有权以知情权的方式检查乙方进行研究开发工作和使用研究开发经费的情况,但不得妨碍乙方的正常工作。

第七条本合同的变更必须由双方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确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方可以向另一方提出变更合同权利与义务的请求,另一方应当在 15 日内予以答复;逾期未予答复的,视为同意。

1.无; 2.无; 3.无; 4.无。

第八条未经甲方同意,乙方不得将本合同项目部分或全部研究开

发工作转让第三人承担。但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乙方可以不经甲方同意,将本合同项目部分或全部研究开发工作转让第三人承担:

1.中国职教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批准的合作研究单位; 2.无; 3.无; 4.无。

乙方可以转让研究开发工作的具体内容包括:中国职教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批准的合作研发单位承担的工作内容。

第九条在本合同履行中,因出现在现有技术水平和条件下难以克

服的技术困难,导致研究开发失败或部分失败,并造成一方或双方损失的,双方按如下约定承担风险损失:甲乙双方各承担50% 。

双方确定,本合同项目的技术风险按中国职教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指定专家鉴定的方式认定。认定技术风险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技术风险的存在、范围、程度及损失大小等。

认定技术风险的基本条件是:

1.本合同项目在现有技术水平条件下具有足够的难度;

2.乙方在主观上无过错且经认定研究开发失败为合理的失败。

一方发现技术风险存在并有可能致使研究开发失败或部分失败的情形时,应当在 15 日内通知另一方并采取适当措施减少损失。逾期未通知并未采取适当措施而致使损失扩大的,应当就扩大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条在本合同履行中,因作为研究开发标的的技术已经由他人

公开(包括以专利权方式公开),一方应在 5 日内通知另一方解除合同。逾期未通知并致使另一方产生损失的,另一方有权要求予以赔偿。

第十一条双方确定因履行本合同应遵守的保密义务如下:

甲方:

1. 保密内容(包括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乙方研发成果中携带的软件源代码和学科内容电子文件。

2.涉密人员范围: 甲方可能接触到研发成果文档的全部相关人员。

3.保密期限: 5年。

4.泄密责任:赔偿给乙方造成的全部经济损失。

乙方:

1. 保密内容(包括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无。

2.涉密人员范围: 无。

3.保密期限:无。

4.泄密责任:无。。

第十二条乙方应当按以下方式向甲方交付研究开发成果:

1.研究开发成果交付的形式及数量:乙方提交给中国职教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后,以中国职教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规定的方式提交给甲方。

2.研究开发成果交付的时间及地点:中国职教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指定的时间及地点。

第十三条双方确定,按以下标准及方法对乙方完成的研究开发成果进行验收:双方委托中国职教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指定专家进行鉴定验收。

第十四条乙方应当保证其交付给甲方的研究开发成果不侵犯任何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如发生第三人指控甲方实施的技术侵权的,乙方应当承担由此而产生的全部责任。

第十五条双方确定,因履行本合同所产生的研究开发成果及其相关知识产权权利归属,按下列第 2 种方式处理:

1.无(甲、乙、双)方享有申请专利的权利。

专利权取得后的使用和有关利益分配方式如下:

2.按技术秘密方式处理。有关使用和转让的权利归属及由此产生

的利益按以下约定处理:

(1)技术秘密的使用权:归乙方

(2)技术秘密的转让权:归乙方

(3)相关利益的分配办法:归乙方。

双方对本合同有关的知识产权权利归属特别约定如下:归乙方。

第十六条乙方不得在向甲方交付研究开发成果之前,自行将研究开发成果转让给第三人。

第十七条乙方完成本合同项目的研究开发人员享有在有关技术成果文件上写明技术成果完成者的权利和取得有关荣誉证书、奖励的权利。

第十八条乙方利用研究开发经费所购置与研究开发工作有关的设

备、器材、资料等财产,归乙(甲、乙、双)方所有。

第十九条双方确定,乙方应在向甲方交付研究开发成果后,根据甲方的请求,为甲方指定的人员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或提供与使用该研究开发成果相关的技术服务。

1.技术服务和指导内容:由中国职教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统一组织培训。

2:地点和方式:由中国职教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指定。

3.费用及支付方式:由中国职教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确定。

第二十条双方确定:任何一方违反本合同约定,造成研究开发工作停滞、延误或失败的,按以下约定承担违约责任:

1.乙方违反本合同第二、三条约定,应当每逾期一天,按照合同总金额的0.05%计算违约金,违约金最高不超过合同总额的5%。 2.甲方违反本合同第四条约定,应当研究开发成果提交时间相应推迟。

3.甲方违反本合同第五条约定,应当每逾期一天,按照合同总金额的0.05%计算违约金,违约金最高不超过合同总额的5%。

4 无方违反本合同第无条约定,应当无。

第二十一条双方确定,甲方有权利用乙方按照本合同约定提供的研究开发成果,进行后续改进。由此产生的具有实质性或创造性技术进步特征的新的技术成果及其权利归属,由甲(甲、乙、双)方享有。具体相关利益的分配办法如下:归甲方。

乙方有权在完成本合同约定的研究开发工作后,利用该项研究开发成果进行后续改进。由此产生的具有实质性或创造性技术进步特征的新的技术成果,归乙(甲、乙、双)方所有。具体相关利益的分配办

法如下:归乙方。

第二十二条双方确定,在本合同有效期内,甲方指定

为甲方项目联系人,乙方指定为乙方项目联系人。项目联系人承担以下责任:

1.按照约定联系时间、联系方式和联系地点完成交办的相关工作; 2.保证以适当的时间、方式、标准履行合同。

一方变更项目联系人的,应当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另一方。未及时通知并影响本合同履行或造成损失的,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二十三条双方确定,出现下列情形,致使本合同的履行成为不必要或不可能的,一方可以通知另一方解除本合同;

1.因发生不可抗力或技术风险;

2.无

第二十四条双方因履行本合同而发生的争议,应协商、调解解决。协商、调解不成的,确定按以下第 1 种方式处理:

1.提交乙方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仲裁;

2.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二十五条双方确定:本合同及相关附件中所涉及的有关名词和技术术语,其定义和解释如下:

1.无

2.无

3.无

4.无

5.无

第二十六条与履行本合同有关的下列技术文件,经双方以

协商确定方式确认后,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 1.技术背景资料:无;

2.可行性论证报告:无; 3.技术评价报告:无; 4.技术标准和规范:参见“附件:国家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资源开发技术规范”;

5.原始设计和工艺文件:无;

6.其他:无。

第二十七条双方约定本合同其他相关事项为: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另行协商解决。

第二十八条本合同一式拾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二十九条本合同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附件:国家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资源开发技术规范

甲方: (盖章)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签名)

年月日

乙方:(盖章)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签名)

年月日

印花税票粘贴处:

(以下由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填写)

合同登记编号:

1.申请登记人:

2.登记材料:(1)

(2)

(3)

3.合同类型:

4.合同交易额:

5.技术交易额:

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印章)

经办人:

年月日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工作汇报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工 作汇报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环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情况汇报 (2012年8月1日) 环县位于庆阳市西北部,总面积9236平方公里,全县有21个乡镇(办)、251个行政村、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属国贫县。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施后,我县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将共享工程作为推进文化创新、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益性文化服务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环县的重要抓手,扎扎实实地组织全县共享工程项目的实施,先后投资630多万元,在曲子等20个乡镇建成了标准化乡镇综合文化站。投资870多万元,建成“农家书屋”251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1个,村级服务点230个,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体系已基本形成。现将我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情况作如下汇报,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环县支中心于2009年12月份建成投入使用,设备总投资70万元。其中:建成电子阅览室40平方米,多媒体室35平方米,主控机房15平方米,综合阅览室和电子阅览室共设坐席60个。2010年3月,与县电信局协商,专线以每月2000元月租,通过10M光纤接入互联网,100余台计算机都可浏览共享工程的信息,现已向社会全面免费开放。支中心的建成,进一步推动了我县图书馆基础建设,实现了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自动化管

理。2009年至2011年,分批在我县曲子镇等20个乡镇文化站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级服务点,在曲子双城等250个行政村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村级服务点,其中有电信模式终端接收点23个,卫星模式终端接收点227个,23个电信模式接收点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一套设备,由县委组织部负责实施,227个卫星模式接收点由县文广局负责设备配发,县图书馆负责指导设备的调试、运行、人员培训、业务开展等工作,目前各基层服务点设备运行良好。 二、开展活动情况 在省中心、市局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两年多的建设运行,各站点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发挥文化共享,为弘扬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加强领导,加快共享工程基础设施建设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朋友对科学文化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面对我县基层文化设施陈旧、文化投入不足、文化资源匮乏,广播电视覆盖面小,信息转送滞后等现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决定以共享工程建设为契机,把传播先进文化、转变致富理念、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作为共享工程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并采取有力措施,使共享工程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课程共享平台建设和运营方案

精品课程共享服务平台 技术方案

术 ** 所需硬件 ......................... 错误!未指定书签。 目录 1 背景.................................. 错误!未指定书签。 2 方案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 方案概述 ......................... 错误!未指定书签。 ** 实现目标 ......................... 错误!未指定书签。 ** 拓扑架构 ......................... 错误!未指定书签。 ** 优势特 色 ......................... 错 误!未指定书签。 **技优势错误!未指定书签。 **方案优势错误!未指定书签。 3 软硬件配置............................ 错误!未指定书签。 ** 软件配置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大中专院校及中小学的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等硬件设备初步完善,目前教育信息化已逐步从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转向以应用和资源建设为主的 阶段。而如何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环境,利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改革传统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成为了各教育部门越来越关心的问题。 精品课是国家教育部关于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自从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来,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逐年增多,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如火如荼,有效推动了学校网络环境教学模式的形成和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并通过精品课程的示范辐射作用,从整体上推动校园信息化建设和教学改革。但随着精品课程资源规模和影响的不断扩大,对于高水平的课程资源共享需求也显得越来越迫切,而原有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暴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资源获取渠道不畅:缺乏统一平台,各学校无法共享本校优质 课程资源,无法获取其他学校的课程资源; 2.课程资源更新较慢:目前的课程资源更新主要通过本校录制 后,再经过加工后发送至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统一向上提供,过程较为繁琐且耗时较长;另一个原因是缺乏统一的简便且易 操作的平台;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 天空教室高层论坛(https://www.wendangku.net/doc/a97611254.html,) 一、精品课程应该如何共享? 现有的精品课程共享模式存在的问题:评奖可以获得荣誉、地位、经费;共享缺无明显利处: 1、学校:无法解决开课数量不足的问题 2、教师:无法从共享中获得经济收益或者社会声誉 3、学生:无法获得学分 精品课程中的学生模型:发自内心热爱学习的学生 视频共享的误区:谁需要视频?应该由谁来管理视频? 二、精品课程的共享如何突破?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指出了一条阳光大道:精品课程公共学习体系。只有把精品课程转变为一门可以选修的课程,这样的共享才有价值。如何实现网络选修? 三、传统跨校选课模式的不足 以学校-学校为轴心,跨校学分互认,跨校选课。学校对学校的多对多模式:解决选课、学分、费用问题。缺乏教师和第三方服务机构: 教师才是教学的主体,如果教师从跨校选课中无法收益,这种学习模式将很难长久;跨校学分互认增加了普通院校与重点院校的合作难度;难以接受把课程放置在别的学校服务器上;N-N合作模式极端复杂,交易成本太高。 四、新模式:跨校授课 外校教师受学校邀请,跨校为另一所学校的学生授课,称之为:跨校授课模式。改变跨校主体,由学生跨校变为教师跨校,上的是本校的课程。学生在本校选课系统中选课。外校教师通过网络授课,并通过第三方机构支付授课费用。由第三方机

构而不是学校来承担协调工作与费用问题。由第三方平台来提供网络课程的托管与运行。第三方平台应该与教师在本校日常教学所用平台一致,可以无缝迁移课程,实现“教师资源的自由流动”。 五、精品课程能否成为跨校选课的推动者? 精品课程能否成为跨校选课的推动者可能比较小,因为精品课程负责人事情太多,经费太多。但《百家讲坛》带来了启发:应该是平台捧出明星教师,明星教师带热平台;关键不在于名气,而在于用心,共享与评优其实是两套体系。 六、跨校授课的利益分析 全国现有2400万大学生,如果每位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选一门外校教师的课程,按2个学分计算,每个学分向授课教师支付50元讲课费用: 2400万*2*10=24亿 学生在校学习年限按平均3.5年计算,每年的总额是:6.8亿 第三方服务平台抽取20%:1.37亿元,教师可以获得5.43亿元的授课费用,远远超过国家精品课程项目的总投入,共享热情会得到最大激发。 七:精品课程总投入分析 精品课程带动全国各级投入在10-20亿的规模: 1、国家级:4000门,4亿。 2、省级:江苏省超过1000门,全国总计:1-3万门,每门1万,预计最少在1亿-3亿之间。 3、校级:600所学校参与国家级评审,每所学校100门计算:6万门,每门1万元,最少在6亿。 八、精品课程的现状 精品课程网站开发已经走入一个误区,过于强调界面个性化,忽视网站的实际功能,忽视网站的可维护性与可持续性,精品课程的申报评审标准中完全没有一条设计到界面与外观的指标。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要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力度,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是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不足,尚未建立比较完善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运行经费保障机制,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较大。 二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设施总量不足、质量不高、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依然突出,基层文化建设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比较严重。 三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形式、方法与城乡居民的现实需求还不相适应,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尚未形成。 四是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不健全,还存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等问题,配套政策和法律法规不完善。 [措施] 中公教育专家总结以下措施,供考生参考: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目的。各级文化部门要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创新运行机制,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一是继续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夯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硬件基础。以重大文化工程为抓手,以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县、乡镇和社区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二是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强体制机制等软件建设。加快形成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扩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渠道,抓紧制定支持和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办法,确保政府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渐增长,建立分区域的人均基层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经费保障标准,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 三是整合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促进公共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和契机,以地方党委、政府为主导,突破体制障碍,加大跨部门、跨领域、跨系统的文化项目的共建共享力度,加强基层文化资源的整合。 四是大力实施重大文化工程,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高度重视数字文化服务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十二五”期间,努力将文化共享工程建成资源优质丰富、技术先进实用、服务便捷高效、网络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阵地。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02年7月1日文计发[2002]27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顺利实施,规范和加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有关财经制度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施方案,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专项资金是中央财政安排用于对全国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整合,并通过网络为社会公众享用的文化工程及其相关管理工作的补助经费。 第三条专项资金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第四条专项资金必须按照规定用途,专款专用。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挤占、挪用。 第五条专项资金的使用必须接受文化、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章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 第六条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国家中心(以下简称国家中心)、西部及老少边穷地区的省(区、市)级分中心和基层中心的补助。 第七条专项资金的具体使用范围包括:

一、国家中心文化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费; 二、国家中心设备购置、网络系统运行和维护经费; 三、国家中心软件研制和开发费用; 四、国家中心知识产权购置费用; 五、需要重点扶持地区的省(区、市)级分中心和基层中心设备购置补助费用; 六、人员培训费用; 七、工程管理费; 八、其他相关费用。 第八条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按照专项资金的5%提取工程管理费,其开支范围包括会议经费、调研经费、审计检查费用、其他相关费用等。 第九条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咨询、论证等费用在国家中心的有关经费中列支。 第三章专项资金的申请和审批 第十条申报专项资金的单位必须具备规定的基础条件。凡具备基础条件且符合补助范围的单位可申请专项资金,申请时间为每年1月1日至5月30日。 第十一条申请单位应认真填写“全国文化信息源共享工程专项资金申报书”。 第十二条国家中心的经费直接向文化部计划财务司申请。

以精品课程为依托打造资源共享型课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97611254.html, 以精品课程为依托打造资源共享型课程 作者:李晓敏 来源:《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第01期 摘要:“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将继续深化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拟在原国家精品课程多年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扶持建设约5 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这其中就包括黑龙江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黑龙江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拥有国家级名师教学团队,科研实力雄厚,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手段丰富,再加之教育部的大力支持,学校的重点帮扶,因此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方面具有重大的优势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关键词:国家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作者简介:李晓敏(1982-),黑龙江巴彦人,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讲师,黑龙江省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基地成员,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当代意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 基金项目:本文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哲学专业拔尖学生培养模式研究(JGZ20121206)阶段性研究成果 “十二五”期间,教育部继续将高等学校本科课程建设和改革推向深入,提出立足原国家精品课程,力图通过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优化结构,打造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黑龙江大学以实际行动积极响应这一号召,在全校范围内大规模开展教学改革和资源共享型课程的建设活动,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程建设就是这项工作的重中之中。 一、明确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长远目标与最终任务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关键一环,教育部力图通过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使高等学校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得到一次全方位大幅度地提升,以此打破旧有的知识传播壁垒,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优质、特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顺应新形势下终身学习的人才发展模式,最终为知识创新型社会提供更强而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精品资源共享课大体上可以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3个门类,课程资源系统、完整、连贯,课程内容丰富多样,特色鲜明,整体上适于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传播宣讲。作为当今教育发展的新模式,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是一项浩大而繁复的长期工程,需要国家、地方、院校的多方努力,共建共投。只有如此才能建成包括普通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网络教育在内的复合型优质、特色课程体系,为广大高校师生和社会上有志于学者提供最优质的课程学习资源。

精品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年度建设任务书

本科教学工程项目 年度建设任务书 (2017年度)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精品课、精品资源共享课项目级别 项目负责人 所在单位(盖章) 年月日

2017年度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任务书 建设指标建设任务预期成果考核指标备注 课程基本资源建设1. 2. …… 1. 2. …… 1. 2. …… 课程拓展资源建设1. 2. …… 1. 2. …… 1. 2. …… 教学改革1. 2. …… 1. 2. …… 1. 2. …… 教学团队建设1. 2. …… 1. 2. …… 1. 2. …… 教材建设1. 2. …… 1. 2. …… 1. 2. …… 本科人才培养效果 1. 1. 1. 2

建设指标建设任务预期成果考核指标备注 2. ……2. …… 2. …… 备注: 1. 建设指标列内容不能删除,只能添加。 2.“考核指标”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指标(完成时限为2017.1.1-2017.12.31): 课程基本资源建设:网络教学平台中课程基本资源建设情况等; 课程拓展资源建设:网络教学平台中建设拓展资源建设情况等; 教学改革:课程内容改革情况、考试改革情况、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情况等; 教学团队建设:教师培训人次,教师培养人次,教师发表教改论文数量,教改课题申报及立项数量,教师获教学奖项数等; 教材建设:出版教材数量等; 本科人才培养效果:本科生发表论文数量,本科生获奖数量,本科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数量,本科生参与学科竞赛人次数等。 3. 项目组本年度至少在《高教改革与实践》上发表两篇教改论文方可通过年度验收。 项目负责人(签字):教学院长(签字):院长(签字): 3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室管理制度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室管理制度 本室施行实名制管理~免费向广大群众提供信息浏览、资源查询、上网学习、各种计算机知识培训等服务。 一、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日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00~晚 上:19:00—21:00。国家法定节假日按活动组织情况开放。 二、成年人需凭本人有效身份证在管理人员处登记并同意遵守本室各项管理规定方可上机~未成年人,十八周岁以下,须在监护人带领下凭监护人身份证和户口登记并陪同上机。 三、未经允许~个人不得随便携带移动存储设备拷贝或拷入文件。需使用 U 盘下载学习资料的读者须向管理人员提出申请~经管理人员同意后方可进行。 四、入室者请衣着整齐~举止文明礼貌~轻声交谈。禁止在室内吸烟、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不得将食物、口香糖、雨具等物品带入室内。 五、爱护设备~不得随意拆卸。如发现缺少设备~应立即报告管理人员~ 否则视为本人遗失。损坏、遗失设备~按原价赔偿。上机过程中~如发现主机、鼠标等设备有异常情况时~要及时通知工作人员~不能擅自调换或维修。 六、如果需在计算机上安装应用软件的读者~须向管理。 人员提出申请~经批准后由管理人员派专人进行安装。 七、不得随意把本室的各种物品、设备、部件等携带出本室~否则按偷盗依法给予惩处。 八、未成年人当日上网时间累计不得超过两小时。超过时长者~管理员有权终止其上机。 九、本室只提供信息浏览、资源查询、上网学习、益智游戏等服务~严禁从事与学习无关的活动~违者给予警告~情节严重者取消上机资格。十、请爱护阅览室其他设施设备~如有损坏~照价赔偿。 十一、严禁登陆、浏览有色情、暴力及反政府倾向的网站,严禁通过网络发送

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资源建设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

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资源建设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 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资源建设为我国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促进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持续发展。图书馆也应成分发挥自身优势,采取积极措施去借助共享工程带来的资源建设力量,在共建共享工程的同时,也实现自身的数字化、信息化转型。 标签:共享工程资源建设图书馆数字 早在2002年4月份,国家文化部、财政部便已共同组织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下文简称“共享工程”)建设并随即启动。共享工程的实施需要依靠大量的信息资源,而图书馆正是这部分资源的聚集存放地。因此,为了进一步助推社会文化与学术的发展,我们图书资料工作者应抓住机遇,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做好资料收集、管理与共享服务工作,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数字信息资源。 一、共享工程资源建设与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之间的关系 当前,共享工程与数字图书馆实际上都是以资源建设为主要核心,建设的重点内容都有着一定的地方特色,主要工作是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加工与整合,以不同的格式进行存储。出于对数字资源收集、制作以及格式等方面复杂程度的考虑,国家也先后对两者的资源建设标准进行了一定的规范[1]。 虽然共享工程与数字图书馆两者的建设标准相同,都是为了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但两者的建设内容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其中,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内容侧重点为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以及特色馆藏等等,而共享工程的资源建设内容则更多地是面向广大农村、基层组织、千千万万的老百姓,重点在于增强农业科技知识以及农村生产生活等方面,注重实用性与大众性。此外,共享工程资源建设对于少数民族、青少年儿童的文化需求非常重视,在少数民族语言的资源建设与共享工程少年版的资源建设方面尤为投入。 由此可见,共享工程与数字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方面有着同样的建设标准,但在建设内容方面有一定的联系,也有不一样的侧重。 二、图书馆共享工程资源建设与实现数字化信息服务的方法 1.借助共享工程资源,制作电子信息简报 借助计算机技术,将图书馆现有的馆藏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重造,由无序性转变为条理化,使其具备一定的时效性与针对性,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实用价值。将这部分信息资源提供给对信息要求高的政府部门、企业等非个人用户,也可为有特殊要求的个人用户提供。利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对电子简报进行生产、加工与传递,其存储形式可以为纸质化,也可以为数字化,同时电子简报的资料来源可以非常广泛,不仅可通过传统媒体如报纸、杂质、书本等去收集最原

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

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示范点和文化共享之星名单的通知 【法规类别】文化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办公共发[2012]29号 【发布部门】文化部 【发布日期】2012.12.18 【实施日期】2012.12.1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示范点和文化共享 之星名单的通知 (办公共发〔2012〕2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是国家重大文化惠民工程、文化创新工程。文化共享工程实施10年来,经过广大工程建设者的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在传播优秀文化、服务城乡基层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进一步推动文化共享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文化部开展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

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示范点”和“文化共享之星”评选活动。经各地推荐和专家评审,决定命名文化共享工程北京市东城区支中心等200个单位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示范点”,张玉霞等32名个人为“文化共享之星”。 希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示范点”再接再厉,巩固建设成果,不断开拓创新,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希望“文化共享之星”继续发扬锐意进取、勤勉敬业的精神,取得新的成绩。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认真总结典型经验,不断提高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水平。全国广大基层文化工作者要以“文化共享之星”为榜样,扎实工作,开拓进取,为加快建成惠及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特此通知。 附件:1.“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示范点”名单 2.“文化共享之星”名单 文化部 2012年12月18日附件1: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示范点”名单 (200个) 北京 东城区支中心 石景山区少儿支中心

地方高校精品课程优质资源共享机制探索

地方高校精品课程优质资源共享机制探索 [摘要]精品课程建设是国家实施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精品课程优质资源共享是国家推进精品课程建设的出发点。文章在对精品课程优质资源共享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精品课程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精品课程优质资源共享 精品课程建设是国家自2003年以来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高等学校加强课程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精品课程建设和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对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创新,转变教育观念,促进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改革,提升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精品课程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基本形成了“校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体系。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多数国家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甚至校级精品课程建成以后,无法很好地实现校际的优质资源共享,甚至在校内的共享效果也不理想,从而无法充分发挥精品课程建设的示范带动作用,直接影响质量工程的效果。因此,如何更好地推进精品课程的共享,构建有效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一、当前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及资源共享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思想认识层面的、技术服务层面的、师资队伍水平层面的、制度保障层面的等,我国高校在精品课程建设及精品课程优质资源共享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从宏观管理层面来讲,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重建设,轻使用。国家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不仅仅是为了造就一批具有一流教学质量的课程精品,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共享来提升精品课程作为优质教育资源的内在价值,其根本目的在于解决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后高等教育需要与教育供给不足,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宏观背景下,一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为了提高本地区或本校的高等教育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以满足各种教育教学评估需要,在精品课程建设及精品课程优质资源使用项目中,比较倾向于自身投入开发精品课程,

合肥市关于建设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情况汇报

合肥市关于建设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情况汇报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简称“共享工程”)是一项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新工程,是基于数字图书馆技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中华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通过网络最大限度地覆盖全国的网络化管理和服务体系,是一项为社会公众享用的文化工程。它开辟了一个不受地域、时空限制的崭新的文化传播渠道,这对于迅速扭转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信息匮乏和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将起到显著的作用。“共享工程”从2002年4月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合肥市关于建设“共享工程”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基本概况 1、“共享工程”的来源与背景:党的十五大以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基层文化建设总体上仍是薄弱环节,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一方面比较单调、贫乏,另一方面亟待引导。有的地方愚昧、迷信活动盛行,为了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抵制西方发达国家文化渗透,占领基层文化阵地,针对当前我国文化事业的实际情况和科技发展的水平,整合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院团、研究机构等现有的文化信息资源,形成互联网上中华文化信息资源的整体优势,对于顺利实现“十五”计划确定的文化建设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实施“共享工程”实际上就是互联网上中华文化信息基地的建设,是先进生产力的实践,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文化战线落实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措施。“共享工程”是“以德治国”的迫切需要,是科技创新的内在要求,它能够推动文化建设中传播手段的升级换代,从而推动文化事业的更快发展,逐步形成以文化信息的网上服务为基础的新的知识经济增长点。它将改变我国文化建设的现状使文化信息能够经济、快速地传送到各地,使老少边穷地区的群众也能享受到优秀文化精品,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的共建共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国文化建设的现状,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并能够将一些重要文化机构收藏的濒临灭绝的文化珍品,以数字化

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服务手册

附件2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舟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办公室编 2010·2

目录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简介 (1) 舟山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统一访问平台简介 (3) 舟山市基层服务点工作规则 (4) 舟山市基层服务点管理人员工作守则 (5) 舟山市基层服务点标牌标识规范 (6) 舟山市基层服务点场室设置说明 (9) 舟山市基层服务点建设基本要求 (10) 乡镇(街道)级“双示范点”创建标准 (11) 村(社区)级“双示范点”创建标准 (12) 附:1.舟山市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点电子阅览记录表(样张) 2.舟山市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专题活动记录表(样张)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简介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我国政府为缩小数字鸿沟、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而实施的国家重点文化工程;是以各级公共图书馆为依托,综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传播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的文化创新工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文化惠民工程。 文化共享工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中华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通过工程网络体系,以互联网、卫星网、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网、镜像、移动存储、光盘等方式,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工程。它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工程,是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是改善城乡基层群众文化服务的创新工程,对于打破落后地区信息闭塞的状况,缩小“数字鸿沟”,提高广大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浙江省于2002 年4 月启动文化共享工程,是全国最早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省份之一。我市于2002年6月启动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按照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省委“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要求,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执政为民和构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高度,结合舟山实际,充分利用各级资源,坚持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积极开展合作共建、资源共享,努力实现文化共享工程的全面覆盖。特别与全市组织系统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合作共建以来,有了快速发展。目前已建立1个市级支中心,3个县级支中心,建成我市文化共享工程统一访问平台“舟山数字文化网”,并努力推进基层服务点建设,积极向下级基层服务点延伸,计划五年内实现全覆盖。 我市文化共享工程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致力于广大基层群众特别是渔农村群众能够普遍享受到数字文化服务,努力满足广大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总结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总结 未来五年更新计划 汽车舒适与安全系统检修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2015年11月15

一、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总结 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精品开发课程建设总结开放通知精神,对“汽车舒适与安全检修”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进行总结如下: 1.“汽车舒适与安全检修”国家级精品课建设情况 “汽车舒适与安全检修”是2008年评选的国家级精品课,学习德国的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理念建成的,精品课资源见表1。 表1 2008年精品课资源 序号资源名称资源内容数量、格式 1 申报表23页Word、图、表混排 2 教学内容教学课件204个ppt 教材与辅助资料205页 教师手册(合)(教案) Word、图、表混排 考核单 学习任务单(合) 学员手册(合)(任务书) 自我测试Microsoft Word 文档 3 教学评价毕业生风采5页 督导评价 Word、图、表混排 企业专家评价 同行专家评价 学生评价 4 教学团队技术支持15页 兼职教师 Word、图、表混排 教研成果 课程负责人 团队建设 团队介绍 主讲教师 5 教学效果毕业生风采Word、图、表混排12页

督导评价 企业专家评价 同行专家评价 学生评价 6 课程标准考核方法Word、图、表混排62页 课程框架 情境设计(教学大纲) 7 课程定位背景分析 行动领域分析 Word、图、表混排62页 课程任务 课程设计思路 能力目标 学习领域 专业定位 8 实践条件实训平台Word、图、表混排6页 校内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 9 特色资源说课录像32.2MB 15minwmv 教学录像 3.5GB 100min 设计录像 wmv 其他视频 通过上述表格中列举的资源看,资源还是很丰富的满足教学要求。但也存在缺点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网络视频资源严重不足,为了改变这种局面,2012年申报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 2.“汽车舒适与安全检修”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情况 “汽车舒适与安全检修”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于2012年启动申报,2013年9月正式建成,在对部分内容进行解构,对原有资源进行改善,形成内容丰富多彩网络资源课程。图1为“汽车舒适与安全检修”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在爱课网上的网页首页。

_家畜育种学_精品课程建设及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思考_赵艳红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第14卷 总第66期)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No.6 2012(Vol.14 Sum No.66) “家畜育种学”精品课程建设及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思考* ● 赵艳红,李金泉,斯日古楞,张燕军,阎晚姝 (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 摘 要:本文阐述了“家畜育种学”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建设目标,着重提出树立提高精品课程优质资源共享的意识和实现开放共享的资源首先要解决思想理念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资源的问题,要建立健全动态监控机制,保证优质资源共享的开放性和动态性。 关键词:家畜育种学;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应用 DOI:10.3969/j.issn.1009-4458.2012.06.04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458(2012)06-0115-02 进入新世纪,我国教育事业实现了重大的历史性跨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形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手段问题,成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关注的重点、热点。为此,2003年4月,我国正式启动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利用5年的时间我国共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00-500门省、自治区精品课程。使得优质课程以网络的形式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共享,并通过精品课程的示范辐射作用,从总体上推动整个高等学院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 一、精品课程的启动与建设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省级、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等学校要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提高对人才培养质量重要性的认识,紧紧抓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条生命线,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以培养满足国家和地方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国际竞争能力为重点,整合各类教学改革成果,加大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力度,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大力提倡和促进学生主动、自主学习,改革阻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不合理机制与制度,促进高等学校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建立各门类、专业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因此,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系统内各级组织机构重点建设的项目。 二、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从2004年开始,我校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将精品课程建设列入重点项目。并围绕精品课程建设,成立了“内蒙古农业大学教学基本建设委员会”,确定了校院两级一把手责任制度。制定了《内蒙古农业大学学院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精品课程建设成为学院评估和专业评估的重要指标。有力地推动了我校精品课程的建设。 从2007年起,主讲《家畜育种学》这门课程的几位老师就开始着手进行《家畜育种学》精品课程建设,经过老师们共同努力,这门课程先后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及国家级精品课程。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完成了《家畜育种学》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将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课件、实验指导、科研成果、品种资源、电子教案、电子教程及全部教学录像和部分生产实习、实验教学的录像都已上网,并且指定专门的教师来负责课程的完善和网站的管理。 虽然我们下大力气花费大量时间把精品课程创建起来,有了相应的网站和一些优质的教学资源,但在教师的培训、资源的利用和共享、教学资源的监管以及实践教学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 1.加强师资的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 家畜育种学课程的师资队伍结构比较合理,师资整体素质较高,但缺乏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与交叉。在教学上体现在教师对所承担课程的理解和把握较精准,但缺乏对整个课程体系的融会与贯通,使学生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的各门课程联系起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今后需加强师资的培训,使每位教师对整个课程体系都有一定的了解,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2.对资源共享的目的认识不够 国家启动的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处在国内外教育资源共享的背景之下,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通过名师名家的精品示范课,把优质教学资源传递给不同需求层次的对象,以缓解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同教育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最终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优质课程资源的开放和共享,作为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收稿日期:2012-09-22 基金项目:内蒙古农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家畜育种学精品课程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与应用机制的研究”、“动物遗传繁育系列课程及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赵艳红(1967-),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市人,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方案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实施办法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旨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12〕2号)、《关于开展2013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推荐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3〕53号)以及《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高等学校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通知》(冀教高〔2013〕16号)文件精神,结合学院课程建设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建设目标 1.以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系统、丰富和适合网络传播为基本要求,构建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体系,为高等职业院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 2.2013年9月,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完成转型升级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任务;遴选2门省级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遴选10门省级、教指委级、校级精品课程转型立项建设为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3.到2015年建成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门。 二、建设要求 (一)课程要求 1.以教育部《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为基本依据,课程教学理念先进,及时反映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社会、科技发展成果,课程质量高,教学效果好,得到广大教师和专家的好评,在同类课程中具有一定的辐射性和影响力,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借鉴作用。 2.课程须已在学院连续开设3年以上,根据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要求,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改革,完成以教师为服务对象到以高校学生与教师为服务对象并兼顾社会学习者的转变;课程资源系统完整,丰富多样,特色鲜明,实用性强,适合网络公开传播共享;课程资源持续更新和完善。 1 / 4

参加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的心得体会

参加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的心得体会 参加全国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的心得体会 李秀岚 “共享工程”是由国家文化部、财政部共同领导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将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将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的各种类型的文化信息资源精华以及贴近大众生活的现代社会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与整合,建成互联网上的中华文化信息中心和网络中心,并通过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县以及乡镇、街道、村的文化信息资源网络传输系统,实现优秀文化信息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农村服务网点建设为重点,以共建共享为基本途径,全面实施文化共享工程,到XX年,基本建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使广大基层群众能够普遍享受到数字文化服务。 XX年4月,我有幸参加了省文化厅举办的为期3天的“全国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培训班”。这次安排的培训时间短、学习面广、任务艰臣,授课的内容涉及到文化工作的方方面面,所以这是一次高质量、高水平的培训,作为一名基层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我很珍惜这次的培训机会。 在这紧张有序的学习期间,共学习了内容有:《文化共

享工程概述》、《支中心网点建设、农文网培训学校建设》、《支中心、农文网培训学校管理办法解读》、《文化共享工程系统软件的使用》、<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应用和服务、文化共享工程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文化共享工程设备的使用和管理、设备下发、安装相关注意事项、相关问题解答等。经过老师们的精辟解析,独到的见解和大量的旁征博引,让我们在叹服的同时深受启迪、受益匪浅。不但让我们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新的学习,而且对在新时期文化建设与发展中的管理、经营;群众文化的策划、组织实施、辅导的理念有了更清晰、更坚定的思路,同时结合我所在地区的文化发展现状实际,对今后如何开展好我所在地区的文化建设有了新的认识,使我感到这次学习让我再次得以“充电”和“升华”。回顾这3天所学、所悟,专业知识得到了很大提高,视野、思路、理念得到了拓展和定位。下面,我就将这次参加培训的几点感受和体会向局领导做一简要的汇报: 一、充分认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措施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领确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一战略目标的确定,标志着我国公共文化建设将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姚涵院长的精辟讲解使我深入的了解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13年度地方资源建设工作方案

附件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2013年度地方资源建设工作方案 数字文化资源建设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工作的核心,是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公共文化资源供给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文化共享工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资源建设工作亦面临新的更高要求。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完善资源建设机制,加强资源建设的系统性、针对性,确保资源增量,提高地方资源建设水平,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重点 2013年度地方资源建设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贴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同时,注重体现地方文化特色,打造文化精品,重点建设地方特色文化专题资源、红色历史多媒体文化资源、少数民族语言资源和“进村入户”专项资源。 (一)地方特色文化专题资源 1.各省(区、市)单独建设的项目 各省(区、市)单独建设的地方特色文化专题资源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有 较大影响力和深厚群众基础,着重在文化遗产、社会文化、戏剧戏曲、曲艺杂技、音乐舞蹈、历史地理、少数民族文化等方面进行选题(选题范围发展中心另发),建设成果以视频专题片或多媒体资源库形式展现。 2.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总体规划,各省(区、市)参与建设的项目

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发展中心”)拟统筹建设中国戏曲多媒体资源库。如获中央财政立项,发展中心将联合各省(区、市)对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艺术特色、代表剧目等内容,按照统一的架构进行梳理整合,建设知识容量大、剧种全、剧目多,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广为一体的中国戏曲多媒体资源库。中国戏曲多媒体资源库预计分三期建设,2013年完成第一期,主要完成多媒体资源库的框架结构建设和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川剧、秦腔、评剧、汉剧、黄梅戏等部分的建设。 地方特色文化专题资源建设方式以自主建设为主,购买成品为辅。 (二)红色历史文化多媒体资源 1.各省(区、市)单独建设的项目 各省(区、市)单独建设的红色历史文化多媒体资源项目主要建设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主要人物、发生地点、历史资料等内容,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制作融文字、图像、动画制作、视频等形式为一体的红色历史文化多媒体资源库,展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2.发展中心总体规划,各省(区、市)参与建设的项目 发展中心统拟统筹建设红色文艺作品多媒体资源库。如获中央财政立项,发展中心将联合各省(区、市)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红色历史文化生动地展示出来,使基层群众在欣赏文艺作品的同时受到熏陶和教育。红色文艺作品多媒体资源库预计分三年建设,内容包括“红色戏剧库”、“红色影视库”、“红色舞蹈”、“红色歌曲”、“红色文学”、“红色美术作品”、“红色历史讲堂”,以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的“革命历史故事动漫”等内容。2013年,建设“红色戏剧”、“红色影视”、“红色舞蹈”部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