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植物生理学要点小结(期末考试)

植物生理学要点小结(期末考试)

植物生理学要点小结(期末考试)
植物生理学要点小结(期末考试)

一、名词解释

1.细胞骨架: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质纤维网架体系,包

括微观、微丝和中间纤维。

2.胞间连丝:是指贯穿细胞壁、胞间层,连接相邻细胞

原生质体的管状通道。细胞信号转导:是指偶联各种胞外刺激信号(包括各种内、外源刺激信号)与其相应的生理反应之间的一系列分子反应机制。

3.第一信使):能引起胞内信号的胞间信号(包括化学信

号和物理信号)和某些环境刺激信号。又称初级信使。

4.第二信使:由胞外刺激信号激活或抑制的、具有生理

调节活性的细胞内因子。又称次级信使。

5.G蛋白:全称为GTP结合调节蛋白。位于质膜内侧的

由不同亚基构成的多聚体蛋白。受体接受胞外信号分子到产生胞内信号分子之间的信号转换是通过G-蛋

白偶联起来的。故G-蛋白又称为信号转换蛋白

6.细胞全能性:植物体每一个活细胞都具有产生一个完

整个体的全套基因,在适宜的条件下,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7.流动镶嵌模型:生物膜的骨架由类脂双分子层构成,

通常呈液晶态膜蛋白非均匀的分布于膜脂的两侧

或镶嵌在膜脂分子之间,使膜具有不对称性和流动性8.细胞信号转导:是指外界信号(如光、电、化学分子)

作用于细胞表面受体,引起胞内信使的浓度变化,进而导致细胞应答反应的一系列过程,其最终目的是使机体在整体上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最为适宜的反应

9.水势: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符号:ψw

10.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

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11.水通道蛋白:存在于生物膜上的一类具有选择性、

高效转运水分功能的内在蛋白,亦称水孔蛋白。12.吐水:从未受伤的叶片尖端或边缘的水孔向外溢出液

滴的现象。

13.伤流: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器官、组织伤口处溢出液

体的现象。

14.根压:物根部的生理活动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15.蒸腾拉力:由于蒸腾作用产生的一系列水势梯度使导

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

16.蒸腾作用: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表面从体内散

失到体外的现象。

17.小孔扩散律:指气孔通过多孔表面的扩散速率不与其

面积成正比,而与小孔的周长成正比的规律。

18.水分临界期:植物对水分缺乏最敏感的时期。一般为

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形成期。

19.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态方式从植物的表面

向体外散失的过程

20.蒸腾速率: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积上散失的

水量(g/dm2·h)

21.蒸腾比率(蒸腾效率):植物每消耗1kg水所形成的

干物质的克数(g)22.蒸腾系数:植物制造1g干物质所消耗的水分量(g),

它是蒸腾比率的倒数

23.土壤永久萎蔫系数:植物发生永久萎焉时,土壤中尚

存留的水分含量(以土壤干重的百分率表示)

24.水分临界期:指植物生活周期中对水分缺乏最敏感、

最易受害的时期

25.蒸腾流一内聚力—张力学说:即以水分的内聚力来解

释水分沿导管上升的原因的学说

26.单盐毒害:将植物培养在单一盐溶液中(即溶液中只

有一种金属离子),不久便会呈现出不正常状态,最

后整株死亡的现象

27.离子颉颃:在单盐溶液中若加入少量其他盐类,单盐

毒害现象就能减弱或消除,离子间能够相互消除毒害的现象。

28.生长中心:同一生育期,不同部位的需肥量不同,其

中必有一个生长快、需肥量较大的部位

29.呼吸作用:植物生活细胞内的有机物,在酶的参与下,

逐步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30.呼吸速率:单位时间内单位重量(鲜重或干重)的植

物组织活细胞、毫克氮所放出的CO2的数量或吸收的O2的数量

31.呼吸商(呼吸系数、RQ):指植物组织在一定时间内

放出CO2的量和吸收O2的量之比

32.能荷:用以衡量细胞内腺苷酸库中充满高能磷酸根的

程度,其数值为:(ATP+0.5ADP)/(ATP+ADP+AMP)33.P/O比:呼吸链每消耗1个氧原子所用去的无机磷

(Pi)的分子数或有几分子的ADP生成了ATP

34.氧化磷酸化:呼吸链上的磷酸化作用,也就是底物脱

下的氢,经过呼吸链电子传递,氧化放能并能伴随

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

35.电子传递链(呼吸链):指呼吸底物氧化降解中脱下

的H (H++e--)或电子,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传递体传递到分子氧的总轨道

36.化学渗透学说:

37.生长呼吸:指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合成、离子呼吸、细

胞分裂和生长所需能量和中间产物的呼吸作用,它随植物生长发育状况而不同

38.维持呼吸:指维持生命代谢处于恒态所需能量的呼吸

作用,这部分呼吸相对稳定,每克干重植物约消耗

15—20mg葡萄糖

39.反应中心色素:它是少数叶绿素a分子,与特定的蛋

白相结合,处于特殊状态,能进行光化学反应,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40.聚光色素(天线色素):包括大部分叶绿素a分子、

全部的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藻胆素,它们没有光化学活性,不能转换光能,其作用是吸收光能并传递给反应中心色素

41.光和磷酸化:叶绿体在光下把无机磷和ADP转化为

ATP的过程

42.光和电子传递链(光合链):光合作用在类囊体膜中

的4钟蛋白复合体上进行,分别是PSII、细胞色素b6f 复合体、PSI、ATP合成酶复合体。前三种构成光合链43.红降:当波长大于680nm(长波红光)时,虽然光量

子仍被叶绿素大量吸收,光和效率却急剧下降的现象44.爱默生效应(双光增益效应):在长波红光(>680nm)

照射下补照短波红光(约650nm),则光和效率显著

增加,大于两种波长光单独照射时的光和效率之和45.光呼吸:指植物绿色细胞进行的依赖光的吸收O2,

释放CO2的过程。光呼吸只能在光下进行

46.暗呼吸:生活细胞的一般呼吸作用在光下或黑暗中都

可以进行

47.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或放

出O2的量

48.光合生产率(净同化率、NAR):指植物在较长时间

内(一昼夜或一周)内,单位叶面积生产的干物质量。

常用g/m2d 表示

49.植物生长物质:指具有调节控制植物生长发育作用的

微量生理活性物质

50.植物激素:是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并经常从产生

部位转移到作用部位,在低浓度下对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的有机物质。由于它是植物体内的正常代谢物

质,故又称为内源激素或天然激素

51.植物生长调节剂:指一些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

成的物质

52.比集运量(SMT):物质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韧皮

部或筛管横截面积运输的量,一般以生长器官的干重增量来度量

53.乙烯的三重反应: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典型效应是抑制

茎的伸长生长、促进茎或根的增粗及茎的横向生长54.生长:由于原生质的增加而引起植物体的体积或重量

的不可逆增加,是通过分裂增加细胞数目和细胞伸长增大细胞体积来实现的,表现为细胞数目、干重、原生质总量和体积的不可逆的增加,是一个量变的过程55.分化:遗传上同质的细胞转变为形态、结构、机能以

及化学组分上异质的细胞,即植物差异性生长,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56.发育:指个体生命周期中植物体的构造和机能从简单

到复杂的有序变化过程,是植物的遗传信息在内外条件影响下,有序表达的结果,在时间上有严格的顺序性,只能在整体上表现出来

57.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指任何一个具有核的活细胞都含

有发育成一个完整植株的全部基因,在适宜的条件

下,一个细胞就能发育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58.极性:指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在形态学、生化组成

及生理特性上的差异,由于极性的存在,使细胞发生不均等分裂现象

59.植物组织培养(离体培养):在无菌培养条件下,将

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进行培养,最后形成完

整植株的技术

60.生长的相关性:植物体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统一的整

体。高等植物各个部分之间保持着相当恒定的比例和相对确定的空间位置,植株不同部分的生长既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植物各个部分在生长上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现象

61.根冠比:指某时期内植物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干重

或鲜重的比值,它能反映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相对生长情况以及环境条件对地下部分生长的影响

62.光形态建成:依赖光调节和控制的植物生长、分化和

发育过程

63.休眠:植物个体发育进程中的一个生长暂停现象,是

植物经长期进化而获得的一种对不良环境和季节变

化的生物学适应能力

64.生理休眠(深休眠):指种子既然离开母体后即使得

到适宜萌发的外界条件,也不萌发的现象

65.强迫休眠(“静止”):指种子由于得不到适宜萌发的

环境条件而不能萌发的现象

66.幼年期(童期):植物具有开花能力之前的发育阶段,

在此期间,任何处理均不能诱导开花

67.春化作用:低温诱导植物开花的过程

68.临界夜长:在光周期中短日植物能开花的最小暗期长

度或长日植物能开花的最大暗期长度

69.受精作用:是雌、雄性细胞(即卵细胞与精子)相互

融合的过程

70.识别:一类细胞与另一类细胞在结合过程中要进行特

殊的反应,从对方获得必要的信息,这种信息可以通过物质的或化学的信号加以表达

71.无融合生殖(无配子生殖):不惊受精作用产生有籽

果实的现象

72.单性结实:植物不经受精作用而使子房膨大形成无籽

果实的现象

73.衰老:是植物体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是成熟的细胞、

组织、器官和整个植株自然的终止生命活动的一系列衰败过程

74.脱落:植物器官(如叶片、花、果实、种子或枝条等)

脱离母体的现象

75.逆境(胁迫):对植物生存与生长不利的环境因子

76.御逆性(避逆性):植物通过各种途径摒拒逆境对植

物产生的直接效应,维持植物在逆境条件下正常生理活动的能力。植物不与逆境达到热力学平衡

77.耐逆境:植物虽然经受逆境的直接效应,但可通过代

谢反应阻止、降低或修复逆境造成的伤害的能力。植物与逆境达到热力学平衡。

78.渗透调节:植物的一种适应渗透胁迫的生理生化机

制,它通过主动增加细胞内溶质的作用,降低渗透势来促进细胞吸水从而维持细胞的膨压

79.冷害:冰点以上的低温成为冷胁迫,由此对植物产生

的伤害

80.冻害:冰点以下是植物组织结冰的低温称为冻胁迫,

由此引起的伤害

81.抗冻锻炼:冬季严寒来临之前,随气温的降低,植物

体内会发生一些列适应低温的生理生化变化,从而提高了植物的抗冻能力,这种逐步形成抗冻能力的过程82.土壤干旱:指土壤中可利用的水分不足或缺乏,植物

根系吸收的水分满足不了叶片的蒸腾失水,植物组织处于缺水状态,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使植物生长停止或引起植株干枯死亡

83.大气干旱:指空气过度干燥,相对湿度过低

(10%--20%),常伴随高温和干风,使蒸腾加快,破坏植物体内水分平衡,从而使植物受到危害

84.生理干旱:由于不利的环境条件抑制根系的正常吸

水,从而使植物发生水分亏缺的现象。这事,土壤中并不缺乏水分,只是因为土温过低,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或积累有毒物质等原因,妨碍根系吸水,造成植物体内水分平衡失调,从而是植物受到脱水危害

85.生理酸性盐: 植物根系从溶液中有选择地吸收离子

后使溶液酸度增加的盐类

86.生理碱性盐: 植物根系从溶液中有选择地吸收离子

后使溶液酸度减低的盐类。

87.生物固氮:某些微生物把空气中游离氮固定转化为含

氮化合物的过程。

88.植物营养临界期: 又称需肥临界期。在作物生育期当

中对矿质元素缺乏最敏感时期称为植物营养临界期。

89.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 又称最高生产效率期。在作物

生育期当中施肥的营养效果最佳时期叫营养最大效

率期。

90.硝化作用: 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使土壤中的氨或

铵盐氧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过程。

91.反硝化作用:许多微生物,尤其是各种反硝化细菌,在

土壤氧气不足的条件下,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并

进一步把亚硝酸盐还原为氨基游离氮的过程。结果使土壤中可利用氮消失。

92.交换吸附:植物细胞通过H+ 和HCO3- 分别与溶液中

的阳离子和阴离子交换吸附在细胞表面的过程叫交

换吸附

二、符号翻译

1.CaM—钙调素

2.CaMBPs —钙调素结合蛋白

3.PI—磷脂酰肌醇

4.IP3 —肌醇三磷酸

5.PKC—蛋白激酶C

6.CDPK—钙依赖型蛋白激酶

7.cAMP—环腺苷酸

8.G-蛋白—GTP结合蛋白

9.ψW—水势

10.ψp—压力势

11.ψg—重力势

12.ψm—衬质势

13.ψs—渗透势(溶质势)

14.AQP—水孔蛋白

15.RDI—调亏灌溉

16.SPAC—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

17.AFS —表观自由空间

18.Fd —铁氧还蛋白

19.PMF—质子驱动力

20.EMP —糖酵解

21.FAD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22.FMN —黄素单核苷酸23.FP —黄素蛋白

24.PPP —磷酸戊糖途径

25.RQ —呼吸系数,呼吸商

26.TCAC —三羧酸循环

27.UQ —泛醌

28.EG—能荷

29.NAR—净同化率

30.PC—质体蓝素

31.CAM—景天科植物酸代谢

32.NADP+—氧化态辅酶Ⅱ

33.Fd—铁氧还蛋白

34.RuBPO—RuBP加氧酶

35.P680—吸收峰波长为680nm的

叶绿素a

36.P700—吸收峰波长为700nm的

叶绿素a

37.PQ—质体醌

38.PSP—光合磷酸化

39.RuBP—l,5-二磷酸核酮糖

40.RubisC(RuBPC)—RuBP羧化酶

41.Rubisco(RuBPCO)—RuBP羧化酶

/加氧酶

42.LSP-光饱和点

43.LCP-光补偿点

44.PSI-光系统 I(吸收680nm短波

红光)

45.PSII-光系统II(吸收700nm的长

波红光)

46.IAA —生长素(吲哚乙酸)

47.GA3—赤霉素

48.CTK —细胞分裂素

49.KN —激动素

50.ABA —脱落酸

51.PA —红花菜豆酸

52.BR —油菜素内酯

53.SA —水杨酸

54.ETH —乙烯

55.SMT—比集运量

56.R/T —根冠比

57.Pr、Pfr —光敏色素的两种形

式:Pr是红光吸收型,Pfr是远红光

吸收型

58.UV-B —紫外光B

59.LDP—长日植物

60.SDP—短日植物

61.DNP—日中性植物

62.LSDP—长-短日植物

63.SLDP短—长日植

64.IDP中日性植物

65.DDP—双重日常植物

66.C/N —碳氮比

67.PCD-细胞程序性死亡

68.CAT —过氧化氢酶

69. O2·- —超氧自由基

70.1O2—单线态氧

71.—羟自由基72.POD —过氧化物酶

73.SOD —超氧物歧化酶

74.ROS—活性氧

三、要点总结

1.书12页树图

2.细胞膜组分:膜脂、膜蛋白、膜糖、水与金属离子

3.耐寒性强的植物,膜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且

不饱和程度(双键数目)也较高,有利于保持膜在低温时的流动性;抗热性强的植物,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高,有利于保持膜在高温时的稳定性

4.流动镶嵌模型强调膜的不对称性和流动性。不对称性

主要是由脂类和蛋白质分布的不对称造成的

5.细胞膜的功能有:分室作用、代谢反应的场所、物质

交换、识别功能

6.原生质的特性有:物理特性有(张力、黏性和弹性、

流动性)、胶体特性(带电性与亲水性、扩大界面、

凝胶作用、吸涨作用)、液晶性质

7.细胞骨架由微管、微丝、中间纤维构成。细胞骨架不

仅在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方面起重要作用,而且还与细胞运动、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细胞分裂和分化、基因表达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植物的许多生理过程,如极性生长、叶绿体运动、保卫细胞分化、卷须弯曲等也都有细胞骨架的参与

8.高等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中,90%左右是多糖,10%左

右是蛋白质、酶类以及脂肪酸等。多糖主要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类。次生细胞壁含有大量木质素。9.细胞壁的功能:(1)维持细胞形状,控制细胞生长;

(2)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3)防御与抗性;(4)

代谢与识别功能

10.胞间连丝的功能:物质交换、信息传递

11.植物体内水分两种形式:自由水和束缚水。自由水/

束缚水比值较高时,植物代谢活跃,生长较快。反之,代谢活性低,生长缓慢,但抗逆性较强

12.水分的5个作用:(1)水是植物细胞原生质的重要组

分;(2)水是植物体内代谢过程的反应物质;(3)水是代谢反应的良好介质;(4)水能保持植物固有的姿态;(5)水的理化性质给植物的生命活动带来了各种有利条件

13.细胞有3种吸水方式:(1)吸胀吸水(未形成液泡的

细胞);(2)渗透吸水(具中央液泡的成熟细胞);(3)代谢性吸水(直接消耗能量,使水分经过原生质膜进入细胞)

14.溶液的渗透压与渗透势在数值上相等,但渗透势是负

值,即ψs=-icRT。在没有外压的条件下,溶液的水势就等于其渗透势

15.原生质层包括:原生质膜、原生质、液泡膜,相当于

一个半透膜

16.只有生活细胞的原生质才具有质壁分离现象

17.根吸收水分的部位是根毛区。根吸水有3种途径:质

外体途径、共质体途径(进入细胞,通过胞间连丝)、越膜途径(进入液泡)。根吸水的方式:主动吸水(根压)、被动吸水(蒸腾拉力)

18.证明根压存在的两种现象:伤流和吐水

19.书50-51页,通气状况、温度

20.书52页,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

21.书56-58页,气孔运动机理

22.蒸腾作用的度量指标:蒸腾速率、蒸腾比率、蒸腾系数

23.只有当保卫细胞处于膨胀状态时,气孔保卫细胞才呈

哑铃型。保卫细胞的两个原生质体在两端相互联通

24.植物体内元素有两大类:挥发性元素、灰分元素(矿

质元素)

25.植物必须元素的3条标准:(1)缺乏该元素,植物生

长发育受阻,不能完成其生活史;(2)缺乏该元素,植物表现出专一的病症,这种缺素病症可用加入该元素的方法预防或恢复正常;(3)该元素在植物营养生理学上能表现直接的效果,而不是由于土壤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条件的改善而产生的间接效应

26.确定植物必需元素的2种方法:溶液培养法(水培

法)、砂基培养法(砂培法)

27.植物必须元素:大量元素(占干重0.1%以上,碳、

氢、氧、氮、磷、钾、钙、镁、硫)、微量元素(锰、硼、锌、铜、钼、氯、镍)

28.植物必须矿质元素的5个一般生理作用:(1)细胞结

构物质的组分;(2)生命活动的调节者;(3)参与植物体内的醇基酯化;(4)电化学作用;(5)缓冲作用29.细胞吸收溶质的3个特点:积累现象、选择性吸收、

分阶段吸收

30.根系对矿质元素的选择性表现为:生理酸性盐((NH)

2

SO4)、生理碱性盐(NaNO3)、生理中性盐(NH4NO3)31.根吸收矿质元素的3个过程:离子被吸附在根系细胞

的表面、离子进入根内部、离子进入导管

32.影响根吸收矿质元素的5个土壤因素:土壤温度、土

壤通气状况、土壤溶液浓度、土壤PH、土壤微生物

活动

33.矿质元素主要通过木质部向地上部分运输,也可以横

向运输到韧皮部

34.可在利用矿质元素有N、P、Mg;不可再利用的有Ca、

Fe、Mn、B

35.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的2种酶:硝酸还原酶(细胞

质)、亚硝酸还原酶(叶绿体)

36.硝酸还原酶含有Mo,植物缺钼时,体内积累大量硝

酸盐,植物还表现出缺氮症状

37.合理施肥的指标:形态指标(长相、叶色)、生理指

标(叶中元素含量、叶绿素含量、酰胺和淀粉含量、酶活性)(具体内容看书101-103页)

38.叶色是反映作物的营养状况最为灵敏的指标

39.植物能以酰胺的形式将体内过多的N贮存起来。胆

肥不足会使淀粉在叶鞘中积累

40.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41.呼吸作用的5个生理意义:(1)提供生命活动可利用

的能量;(2)提供其他有机物合成的原料;(3)提供还原力;(4)提高免疫能力

42.电子传递链2种:NADH和FADH呼吸链(H传递体:

NAD+、FMN、FAD、UQ;电子传递体:细胞色素体系、铁硫蛋白)、抗氰呼吸链

43.末端氧化酶:线粒体内的细胞色素氧化酶、交替氧化

酶;线粒体外的酚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乙醇氧化酶

44.呼吸作用的3种调控:代谢产物对呼吸酶活性的反馈

调节、能荷对呼吸酶活性的调节、NAD+/NADH和

NADP+/NADPH的比值对呼吸酶活性的调节(具体内

容看书120-122页)

45.呼吸商(RQ)=放出的CO2 /吸收的O2(葡萄糖=1;

富含H的脂肪、蛋白质<1;富含O的有机酸>1)46.影响呼吸速率的外部因素:温度、水分、氧气、二氧

化碳、有机损伤和病原菌侵染

47.书119-120页,呼吸多样性

48.书127-129页

49.光合作用3个生理意义:(1)把无机物质转变成有机

物质;(2)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3)维持大气O2

与CO2的相对平衡

50.叶绿体由被膜、类囊体(光合链)、基质(CO2固定)

3部分组成

51.光和色素按分子组成和结构分:叶绿素、类胡萝卜素、

藻胆素;按在光合作用中所起的作用分:反应中心色素、聚光色素(天线色素)

52.叶绿素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呈现绿色;类胡萝卜素吸

收蓝紫光,呈现橙黄色

53.叶绿素的酒精溶液在投射光下为翠绿色,在反射光下

为暗红色(荧光)

54.影响叶绿素合成的因素:光照、温度、营养元素、水

55.光合过程3个阶段:(1)光能的吸收、传递、转换阶

段(原初反应);(2)电能转换为活跃的化学能(电

子传递和光和磷酸化);(3)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

定的化学能(C02同化)

56.高等植物中,反应中心色素的最初电子受体是

NADP+,最初电子供体是H2O 57.光和电子传递的3种类型:非环式电子传递、环式电

子传递、假环式电子传递

58.CO2同化的3条途径:卡尔文循环(C3途径)、四摊

儿羧酸途径(C4途径)、景天酸代谢途径(CAM途径)

59.书147-152页

60.光呼吸的生理功能:消除乙醇酸的毒害、防止高光强

对光和机构的破坏、消除O2的伤害

61.影响光合速率的外部因素:光照二氧化碳、温度、水

分、矿质元素、光合作用的日变化(具体内容看书

160-164页)

62.书166页,作物光合利用率低的原因及提高途径

63.短距离运输主要指细胞内和细胞间的运输,长距离运

输主要指同化物在器官之间通过韧皮部的运输蔗糖

是有机物运输的主要形式。

64.书178-180页,压力流学说

65.同化物的分配规律:(1)优先供应生长中心;(2)就

近供应,同侧运输;(3)功能叶之间无同化物供应关系;(4)同化物的再分配与再利用

66.影响同化物运输的外部因素:温度、光照、矿质元素、

水分(具体内容看书189-190页)

67.当土温高于气温时,同化物向根部分配的比例增大;

反之,当气温高于土温时,光合产物向冠部分配较多68.在生理温度允许的范围内,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同化物

向籽粒分配

69.基因组成:控制序列(启动子、增强子)、转录序列

(外显子、内含子)

70.细胞信号转导包括:胞间信号传递、膜上信号转换、

胞内信号转导、蛋白质信号磷酸化

71.膜上信号转换系统组成:受体、G-蛋白、效应器

72.胞内信号有:钙离子信号系统(Ca+介导的信号转到

的特异性、钙调节蛋白、胞内Ca+浓度的测定技术)、肌醇磷脂信使系统、环腺苷酸信使系统

73.活性氧主要由线粒体和叶绿体产生

74.书202-203页,活性氧在信号转到中的作用

75.生长素生物合成的前体物质是色氨酸。赤霉素、细胞

分裂素、脱落酸生物合成的前体物质是甲瓦龙酸。乙烯生物合成的前体物质是蛋氨酸。

76.植物生长促进剂: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

类。可以促进细胞分裂、分化和伸长生长,也可促进植物营养器官的生长和生殖器官的发育

77.植物生长抑制剂:三碘苯甲酸、整形素、青鲜素、增

甘素。主要抑制植株茎顶端分生组织的生长。外施生长素可逆转这种抑制

78.植物生长延缓剂:矮壮素、缩节安、比久、多效唑、

优康唑。能抑制赤霉素生物合成,使节间缩短,但不减少细胞数目和节间数目,也不影响顶端分生组织的生长和花的分化。外施GA可逆转这种抑制

79.五大激素的生理效应

80.细胞的生长包括细胞分裂以增加细胞数目和细胞伸

长以增加细胞体积

81.细胞发育分为3个时期:细胞分裂期、细胞伸长期、

细胞分化期

82.植物组织培养5类物质:无机营养、碳源、维生素、

生长调节剂、有机附加物

83.植物组织培养类型:愈伤组织培养、器官培养、细胞

培养、原生质体培养

84.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水分、温度、氧气、光照(具

体内容看书265-272页)

85.温度影响种子吸水、气体交换、酶的活性,从而影响

呼吸代谢和胚的生长

86.种子萌发过程:吸胀吸水期、细胞恢复活跃的生理活

动力、胚细胞恢复分裂和延长、胚根和胚芽伸出种皮、幼苗形成

87.吸胀吸水能力:蛋白质>淀粉>脂肪

88.子叶出土的植物:棉花、菜豆、蓖麻;子叶留土的植

物:玉米、小麦、蚕豆、豌豆

89.种子萌发生理变化:吸水过程的变化(急剧吸水阶段、

滞缓吸水阶段、重新吸水阶段)、呼吸作用和酶活性

的变化、贮藏物质的变化(淀粉的转变、脂肪的转变、蛋白质的转变)、激素的变化、植酸的变化

90.植物生长表现出“慢—快—慢”的规律。以植物生长

量对时间作图,呈S形;以增长量对时间作图,呈抛物线。S形曲线可分为4个时期:生长停滞期、对数生长期、直线生长期、衰老期

91.光对植物生长的间接影响是高能反映,直接影响是低

能反映。

92.书274-278页,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93.书283-284页,光敏素光学、生物化学性质

94.种子休眠分为:生理休眠(初生休眠、次生休眠)、

强迫休眠

95.种子休眠的原因:种皮障碍、胚未发育完全、种子未

完成后熟、种子内含有抑制萌发的物质

96.人工打破种子休眠的方法:机械破损、低温湿沙层积

法、晒种或加热处理、化学药剂处理、生长物质处理、流水冲洗、物理方法

97.向性运动(单方向刺激)有:向光性、向重力性、向

化性

98.感性运动(无一定方向)有:感夜行、感震性、感温

99.生物钟不是准确的24h,近似昼夜节奏

100.生物钟有3个特点:(1)在没有环境线索下,仍然能够运转,使生物能够在各种条件下维持与外界环境的同步性;(2)昼夜节奏可被环境条件重拨,使生物能与当地的昼夜变化同步;(3)昼夜节奏的周期不随环境温度的频繁变化而改变,使生物钟能够精确地计时101.花芽分化是植物有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的重要标志102.成年期分成年营养生长期和成年生殖生长期103.植物开花分3个过程:(1)成花诱,指经过某种信号诱导后,特异基因启动,使植物改变发育过程,进入了成花决定态,即进行营养生长的顶端分生组织转向生殖生长。生长点一旦完成成花决定,其顶端生长点就获得了花发育的程序,即使将其与植株分开也不会改变(2)成化启动,指分生组织在形成花原基之前

发生的一些列反应,以及分生组织分化成可辨认的花原基,该过程也成为花发端(3)花发育,指花器官

的形成过程

104.书306-307页,花器官发育基因控制的ABC模型105.花的性别表现类型:雌雄同株同化(小麦、睡到、大豆、棉花、番茄)、雌雄同株异花(南瓜、黄瓜、玉

米、蓖麻)、雌雄异株异花(菠菜、大麻、银杏、杨

柳、杜仲、番木瓜)

106.雌雄个体的生理差异:(1)雄株的呼吸速率高于雌株(2)雌雄株氧化酶活性不同,雄株过氧化物酶活性

比雌株高50%-70%(3)雌株具有较高的还原能力,

而雄株具有较高的氧化能力(4)在内源激素含量上,雌株叶片中IAA含量水平较高,雄株叶片中GA含量

较高(5)在核酸含量上,雌株的RNA含量以及

RAN/DNA的比值高于雄株(6)在其他物质方面,如叶绿素、胡萝卜素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雌株也高于雄株

107.春化作用的条件:低温和时间、水分、氧气、养分、光照

108.种子春化的时期在种子萌发期间。绿体春化的植物接受低温刺激的部位是茎尖生长点(即茎尖分生组织)109.春化效应有2种传递方式:能够在植株间传递、只通过细胞分裂传递

110.春化作用在农业上的应用:调种引种、调节播期、控制开花(具体内容看书313-314页)

111.北种南引时,因温度较高而未完成低温诱导过程,植株不开花(或仅少数开花),处于营养生长状态;南

种北引,会使南方早春开花或晚秋开花的植株受低温伤害而败育

112.植物对光周期反应的类型:长日植物(小麦、大麦、白菜、菠萝、萝卜、甜菜、豌豆、油菜、芹菜、山茶、杜鹃、天仙子)、短日植物(大豆、紫苏、晚稻、高

粱、玉米、苍耳、菊、烟草、一品红、落地生根、日

本牵牛花)、日中性植物(番茄、四季豆、黄瓜、菜

豆、月季、向日葵、凤仙花)

113.植物光周期的感光部位是叶片

114.暗期的长度决定植物是否产生花原基,而光期的长度决定花原基的数量

115.光敏素是植物感受光周期变化的主要受体。光敏素在植物成花过程中的作用,不是取决于植物体内光敏色素Pr或Pfr的绝对含量的高低,而是取决于Pfr/Pr

或光稳定平衡值的大小。短日植物开花要求低的

Pfr/Pr值,而长日植物开花要求较高的Pfr/Pr值

116.光周期在农业上的应用:育种、引种、维持营养生长、控制开花时期

117.书323页,引种

118.花粉的结构:外壁(纤维素、孢粉素)、内壁(果胶、纤维素)

119.花粉的化学组成:蛋白质、糖和脂类、矿质元素(磷、钙、钾)、激素、色素(油脂)、维生素类克服不亲和性的措施:花粉蒙导发、蕾期授粉发、物理化学处理法、离体培养、(5)细胞杂交、原生质体融合或转基因技术

120.硼与糖形成复合物促进糖的吸收与代谢;硼参与果胶物质的合成,以利花粉管壁的建造

121.受精的代谢变化:(1)呼吸速率提高(2)内源激素含量提高(3)物质的运输与转化提高(4)细胞之中各种细胞器数量增加,并进行重新分布

122.种子在成熟过程中伴随着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逐渐降低,而不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则不断增加123.脂肪代谢的3个特点:(1)脂肪是由碳水化合物(果糖、葡萄糖和淀粉等)转化来的,因此伴随着种子重量的不断增加,脂肪含量不断升高,而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应降低(2)酸价(1g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KOH 的毫克数)逐渐降低,这说明种子成熟初期形成大量的游离脂肪酸,以后随着种子成熟游离脂肪酸用于脂肪的合成,含量降低(3)碘价(100g油脂所能吸收碘当量的克数)升高,这表明组成油脂的脂肪酸不饱和程度与数量提高,说明种子成熟过程中,初期先合成饱和脂肪酸,以后在去饱和酶的作用下饱和脂肪酸转化为不饱和脂肪酸

124.肉质果实的生长曲线:单S形(苹果、番茄、梨、豌豆、草莓、白兰瓜)、双S形(桃、李、杏)。种子的生长呈双峰曲线

125.书345页,果实的呼吸跃变

126.影响果实发育的环境因素:温度、光照、气体组分、矿质营养、湿度

127.芽休眠的类型:生态休眠(环境诱导)、内生休眠(激素)、内生互作休眠(芽受到其它芽的控制)

128.秋季的短日照是植物进入休眠的信号。山毛榉只有长日照才能引起休眠。植物接受光照并诱导芽休眠的部位是叶片。植物感知短日照或长日照的受体是光敏素129.秋季来临,日照越来越短,ABA合成加强,GA/ABA 的比值变低,诱导休眠;春季来临,日照越来越短,GA合成加速,GA/ABA比值升高,解除休眠

130.植物衰老的类型:整体衰老、地上部分衰老、落叶衰老、渐进衰老

131.衰老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光合速率下降、呼吸速率变化、叶绿素含量下降、蛋白质含量降低、核酸含量降低、不饱和脂肪酸比例下降(具体内容看书353-354页)132.脱落的类型:(1)由于衰老或成熟引起的脱落称为正常脱落(2)因环境条件胁迫(高温、低温、干旱、

水涝、盐渍、污染)和生物因素(病、虫)引起的脱

落称为胁迫脱落(3)因植物本身生理活动而引起的

脱落称为生理脱落

133.离层位于叶柄、花柄、果柄以及某些枝条的基部。离层是脱落器官基部离区一部分薄壁细胞

134.器官脱落时离层细胞先行溶解,溶解的方式有3种:(1)位于两层细胞间的胞间层发生溶解,于是相邻

两个细胞分离,分离后的初生细胞壁依然完整(2)

胞间层与初生壁均发生溶解,只留一层很薄的纤维素壁包着原生质体(3)一层或几层细胞整个溶解,即

细胞壁和原生质均溶解。其中,前两种常出现在木本

植物的叶片,后一种常出现在草本植物的叶片135.较高浓度的IAA抑制器官的脱落,较低浓度的IAA促进器官脱落。生长素梯度学说认为,当远轴端/近轴

端的IAA比值较高时,抑制或延缓离层形成,当两者

比值较低时,会加速离层形成

136.ETH不仅能诱发果胶酶、纤维素酶的合成,而且能提高这两种酶的活性,从而促进离层细胞壁的溶解,引

起器官的脱落。

137.逆境可分为:御逆境、耐逆境

138.植物对逆境反应的4个水平:整体水平(生理或发育水平)、细胞和代谢水平、分子水平、信号转到水平。

(1)植物在整体水平上对逆境的抗性反应往往称为

系统抗性,包括发育时期改变、根系的扩大、地上部

分生长放缓、叶片脱落、叶片萎缩等(2)植物在细

胞水平上对逆境的抗性反应一般称为细胞抗性,包括渗透调节、增强活性氧清除能力、激素平衡发生变化、累积保护性物质、膜组分和结构发生改变等(3)在

逆境条件下,植物的基因表达所发生的相应变化属于职务在分子水平上对逆境的反应(3)在逆境条件下,植物通过信息传递的变化将发育水平、细胞核代谢水平、分子水平的反应整合在一起,使植物在整体上对

环境胁迫作出应答

139.环境胁迫的9个生理效应:(1)生长速率变化(2)水分亏缺与渗透调节(3)光合作用的气孔和飞气孔

限制(4)呼吸作用变化(5)合成代谢减弱,分解代谢加强(6)活性氧的积累和清除(7)激素平衡改变(8)基因表达变化与逆境蛋白的合成(9)细胞膜结构改变与选择透性丧失

140.植物是否具有渗透调节能力最主要的标志就是细胞有无主动增加溶质的能力,渗透调节能力的强弱也可以通过细胞膨压的变化来衡量

141.渗透调节物质可分为2类:细胞从外界吸收的无机离子、细胞内合成的无机物质

142.渗透调节物质的共同特性:(1)分子质量小,可溶性

强(2)能为细胞膜保持而不易渗漏(3)在生理PH

范围内不带正电荷,不影响细胞的PH,对细胞无毒

害作用(4)生物合成迅速,不易分解,能在细胞内

迅速积累

143.活性氧的清除2个系统:酶系统(SOD、POD、CAT)、非酶系统(抗坏血酸、类有胡萝卜、谷胱甘肽)144.植物表达的基因和蛋白2种分类方法:(1)根据诱导其合成的环境因子和合成的发育阶段进行分类(2)

根据蛋白在植物的逆境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分类145.脱落酸又称为逆境激素或胁迫激素

146.干旱胁迫的类型:土壤干旱、大气干旱、生理干旱147.干旱胁迫下植物的生理生化变化:(1)细胞膜结构遭到破坏(2)呼吸作用急剧变化(3)光合作用减弱(4)内源激素代谢失调(5)核酸代谢受到破坏(6)积累渗透调节物质(7)保护酶活性(8)干旱诱导蛋白(9)营养失调

148.植物适应干旱的3类机制:避旱性(缺水前完成生活使)、御旱性、耐旱性

149.提高植物抗旱途径:抗旱育种、采取抗旱栽培措施、抗旱锻炼、合理施肥、化学调控技术

150.磷、钾能促进根系生长,提高保水力。硼、铜有助于提高抗旱能力。氮素过多不利于抗旱

151.冷害3种类型:延迟冷害(营养生长期)、障碍型冷害(生殖生长期)、混合型冷害(生育期)

152.冷胁迫下植物的生理生化变化:生化反应失调、呼吸代谢失调、光合作用受阻、原生质流动受阻、呼吸机能减弱

153.细胞膜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越高,抗冷性越强。类胁迫下活性氧增多,导致细胞受害

154.提高植物抗冷性的途径:低温锻炼、化学物质处理、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

155.盐胁迫下植物的生理生化变化:吸收水分能力降低、膜选择性改变、光合作用下降、呼吸作用不稳、产生离子胁迫、改变蛋白质合成、积累渗调物质、积累有害物质、激素水平的变化(ABA、乙烯增加可提高抗盐性)

156.植物避盐的生理机理:拒盐、泌盐、稀盐、隔离盐(盐分区域化)

157.植物耐盐的生理机理:渗透调节、营养元素平衡、改变代谢类型、具有解毒作用、维护系统的完整性、增强活性氧清除能力

158.提高植物抗盐性的途径:抗盐锻炼、使用生长调节剂、抗盐育种

159.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之间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答:高等植物和动物的细胞都是真核细胞,二者结构和功能相似,主要区别在于植物细胞具有一些特有的细胞结构与细胞器,如细胞壁、液泡与叶绿体及其它质体,叶绿体使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这是动物细胞无能为

力的。动物细胞也具有一些特有的细胞结构,如中心粒。

160.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答: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基本特征差异表现在许多方面。

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第一,膜系统的分化与演变。

以膜系统的分化为基础,真核细胞分化为细胞核与细胞质,细胞质又分隔为各种细胞器。第二,遗传结构装置的扩增与基因表达方式的变化。由于这些根本差异,真核细胞体积相应增大,直径为10-100微米,

内部形成细胞骨架体系,有复杂的内膜系统,细胞结构和功能具有区域化与专一化,由线状DNA与蛋白

质构成染色体,以有丝分裂为主要繁殖方式。而原核细胞(包括细菌和蓝藻),无明显的由核膜包裹的细胞

核,由若干条环状DNA构成的拟核体,缺少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主要靠二分体分裂繁殖,自保体积小,直径1微米~10微米。

161.简述生物膜的生理功能。

答:(1) 分室作用:把细胞内部/的空间分隔开耒,使细胞内部区域化,发生不同的生理生化反应(2) 物质运输:膜上有传递蛋白(又称载体),可调控物质出入细胞。

(3)信息传递与转换的作用:膜上嵌入膜受体蛋白,有

调控外界化学信号的作用。(4) 能量转换:膜上可进

行光能的吸收、电子传递、光合磷酸化等。(5)细胞识别:有可感应和鉴别异物的能力。(6) 物质合成:粗

糙型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162.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有那些生理功能?

答: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两个方面:(1) 进行物质交换:相邻细胞的原生质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交换,使可溶性物质(如电解质和小分子有机物)、生物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核酸、蛋白核酸复合物)甚至发现细胞核有横跨胞间的运输。(2) 进行信号传

递:物理信号(电、压力等)和化学信号(植物激素、生长调节剂等)都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共质体传递。163.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膜的骨架是由膜脂双分子构成,疏水性尾部向内,亲水性头部向外,通常呈液晶态。

膜蛋白不是均匀的分布在膜脂的两侧,有些蛋白质位于膜的表面,与膜脂亲水性的头部相连接(外在蛋

白);有些蛋白质则镶嵌在磷脂分子之间,甚至穿透

膜的内外表面,以其外露的疏水基团与膜脂疏水性的尾部相结合(内在蛋白),漂浮在膜脂之中,具有动

态性质。这个模型的特点是强调膜的不对称性和流动性,局限性是忽视了蛋白质对脂类分子流动性的控制作用和膜各部分流动的不均匀性等问题。

164.蒸腾作用有什么生理意义?

答:(1)是植物对水分吸收和运输的主要动力。(2)促进植物对矿物质和有机物的吸收及其在植物体内的运

输。(3)能够降低叶片的温度,以免灼伤。

165.简述根系吸收水分的方式与动力。

答:根系吸收水分的方式有2种:主动吸水与被动吸水。

主动吸水的动力为根压,消耗生物能。而被动吸水的动力为蒸腾拉力,不消耗生物能。

166.试述水分的生理生态作用。

答:(1)水是细胞原生质的主要组成成分;(2)水分是重要代谢过程的反应物质和产物;(3)细胞分裂及伸长都需要水分;(4)水分是植物对物质吸收和运输及生化反应的一种良好溶剂;(5)水分能使植物保持固有的姿态,有利于光合和传粉;(6)可以通过水的理化特性以调节植物周围的大气湿度、温度等。对维持植物体温稳定也有重要作用。

167.气孔开关机理假说有哪些?并加以说明。

答:(1)淀粉-糖变化学说:在光照下保卫细胞进行光合作用合成可溶性糖。另外由于光合作用消耗CO2使保卫细胞pH值升高,淀粉磷酸化酶水解细胞中淀

粉形成可溶性糖,细胞水势下降。当保卫细胞水势低于周围的细胞水势时,便吸水迫使气孔张开,在暗中光合作用停止,情况与上述相反,气孔关闭。(2)K+积累学说:在光照下,保卫细胞质膜上具有光活化

H+泵ATP酶,分解光合磷酸化产生的ATP并将H+分

泌到细胞壁,同时将外面的K+通过膜上的内流钾通

道吸收到细胞中来,Cl-也伴随着K+进入,Cl-与苹果

酸负离子平衡K+电性。保卫细胞中积累较多的K+、Cl-和苹果酸,降低水势而吸水,气孔就张开,反之,则气孔关闭。(3)苹果酸代谢学说:在光下保卫细胞内的CO2被利用,pH值就上升(8.0~8.5),从而活

化PEPC,剩余的CO2就转变成重碳酸盐(HCO-3),

PEP与HCO3-作用形成草酰乙酸,然后还原成苹果酸,苹果酸解离为2H+和苹果酸根,在H+/K+泵驱使下,K+与H+交换,K+进入保卫细胞,Cl-也伴随进入与

苹果酸负离子一起平衡K+电性。同时苹果酸也可作为渗透调节物与K+、Cl-共同降低保卫细胞的水势。

保卫细胞吸水,气孔打开。反之,气孔关闭

168.禾谷类作物的水分临界期在什么时期?为什么?

答:禾谷类作物有2个水分临界期,一个在孕穗期,即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到花粉粒形成阶段。因为此阶段小穗正在分化,茎、叶、穗迅速发育,叶面积快速扩大,代谢较旺盛,耗水量最多,若缺水,小穗发育不良、植株矮小、产量低。另一个是在开始灌浆到乳熟末期。

此时主要进行光合产物的运输与分配,若缺水,有机物运输受阻,造成灌浆困难,功能叶早衰,籽粒瘦小,产量低。

169.蒸腾作用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1)内部因素:气孔和气孔下腔都直接影响蒸腾速率2)外部因素:A.光照B.大气相对湿度C.大气温度D.

风E.土壤条件

170.合理灌溉增产的原因是什么?

答(1)干旱时,灌溉可使植株保持旺盛的生长和光合作用。(2)减缓“午休”现象。(3)促使茎叶输导组织发达,提高同化物的运输速率,改善光合产物的分配

利用。(4)改变栽培环境

171.试述高等植物体内水分上运的动力及其产生原因。答:水分上运的动力有二,根压和蒸腾拉力。

关于根压产生的原因目前认为,土壤溶液沿质外体向内扩散,其中的离子则通过依赖于细胞代谢活动的主动吸收进入共质体中,这些离子通过连续的共质体进入中柱活细胞,然后释放导管中,引起离子积累。其

结果是,内皮层以内的质外体渗透势低,而内皮层以

外的质外体渗透势高,水分通过渗透作用透过内皮层细胞到达导管内,这样在中柱内就产生了一种静水压力,这就是根压。

当植物进行蒸腾时,水便从气孔蒸腾到大气中,失水

的细胞便向势较高的叶肉细胞吸水,如此传递,接近叶脉导管的细胞向叶脉导管、茎导管、根导管和根部吸水。这样便产生了一个由低到高的水势梯度,使根

系再向土壤吸水。这种因蒸腾作用所产生的吸水力

量,叫做蒸腾拉力。

172.简述植物必需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

答:(1)是细胞结构物质的组成部分。(2)是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者,参与酶的活动。(3)起电化学作用,即离子浓度的平衡、胶体的稳定和电荷中和等。有些大

量元素同时具备上述二、三个作用,大多数微量元素

只具有酶促功能。

173.植物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有哪些?

答:(1)被动吸收:包括简单扩散、易化扩散。不消耗代谢能量。

(2)主动吸收:有载体和质子泵参与。需要消耗代

谢能量。

(3)胞饮作用:是一种非选择性物质吸收。

174.简述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特点。

答:(1)植物根系吸收盐分与吸收水分之间不成比例。植物对盐分和水分两者的吸收是相对的,既相关,又有相对独立性。(2)植物从环境中吸收营养离子时,还具有选择性,即根部吸收的离子数量不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成比例。(3)植物根系在任何单一盐分溶液中都会发生单盐毒害,在单盐溶液中,如再加入少量价

数不同的其它金属离子,则能消除单盐毒害,即离子

对抗。

175.合理施肥增产的原因是什么?

答:(1)扩大作物的光合面积。(2)提高作物的光合能力。

(3)延长光合作用时间。(4)促进物质的运输和分

配。(5)改良作物的生活环境。

176.固氮酶的特性:(1)由Fe蛋白和Mo—Fe蛋白组成,两部分同时存在才有活性。(2)对氧很敏感,氧分压稍高就会抑制固氮酶的固氮作用,只有在很低的氧化还原电位条件下,才能实现固氮过程。(3)具有对多种底物起作用的能力。(4)氨是固氮菌的固氮作用的直接产物。NH3的积累会抑制固氮酶的活性。177.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是什么?

答:呼吸作用的意义是:(1)提供能量:呼吸作用通过氧化磷酸化和底物水平磷酸化形成ATP供植物生命活

动需要。(2)提供原料:呼吸作用产生的许多中间产物是合成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核酸和各种生理活性物质的原料,从而构成植物体,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3)提供还原力:呼吸作用产生的NAD(P)H2, 可用于NO3-的代谢还原、氨基酸和脂肪的合成。(4)防御功能:通过呼吸作用可消除致病微生物产生的毒素或消除感染,通过呼吸作用可修复被昆虫或其它动物咬伤的伤口以及机械损伤。

178.戊糖磷酸途径的生理意义是什么?

答:PPP途径的生理意义表现在四个方面:(1)生物合成的原料来源:PPP途径的C3、C4、C5、C6、C7等中

间产物是合成多种物质的原料。(2)为许多物质的合成提供还原力:PPP途径产生的NADPH2为许多物质(如脂肪等)的合成提供还原力。(3)提高植物抗病能力:以PPP途径形成的赤藓糖-4-磷酸与EMP途径形成的

PEP为原料,经莽草酸途径可形成具有抗病作用的绿原酸、咖啡酸等物质。(4)参与植物对逆境的适应:在干旱条件下,PPP途径在己糖分解过程中所占比例增加。

179.呼吸作用中己糖彻底分解的代谢途径有哪几条?各在细胞的什么部进行?

答:呼吸作用中己糖彻底分解的代谢途径有两条: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戊糖磷酸途径。前者需在细胞质和线

粒体中完成,后者在细胞质中完成。

180.糖酵解和戊糖磷酸途径的调节酶各是什么?受到怎样调节?

答:糖酵解的调节酶是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它们受到ATP与柠檬酸的负调控,受Pi的正调控,这也

是巴斯德效应的原因所在。戊糖磷酸途径主要受

NADPH调控,NADPH多时对该途径起反馈抑制。181.氧为何抑制糖酵解和发酵作用?

答:当植物组织从缺氧条件下移到空气中时,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得以顺利进行,产生较多的ATP和柠檬酸,降低了ADP和Pi的水平。ATP和柠檬酸抑制磷

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的活性,使糖酵解作用减

慢;同时在有氧条件下,糖酵解中形成的NADH,大量进入线粒体内被氧化,从而阻止了丙酮酸的还原,使发酵作用受到抑制。

182.何谓压力流动学说?实验依据是什么?该学说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答:又叫集流学说。其要点是同化物在SE-CC复合体内随着液流的流动而移动,而液流的流动是由于源库两端之间SE-CC复合体内渗透作用所产生的压力势差

而引起的。在源端(叶片),光合产物被不断地装载

到SE-CC复合体中,浓度增加,水势降低,从邻近

的木质部吸水膨胀,压力势升高,推动物质向库端流动;在库端,同化物不断地从SE-CC复合体卸出到

库中去,浓度降低,水势升高,水分则流向邻近的木质部,从而引起库端压力势下降。于是在源库两端便产生了压力势差,推动物质由源到库源源不断地流

动。

其实验依据是:(1)溢泌现象表明,筛管内有正压力的存在;(2)在接近源、库的两端存在着糖的浓度梯度,这种梯度的大小与运输相一致;(3)生长素实验表明,生长素的运输能够随着筛管内集流流动。

其不足之处是:(1)无法解释筛管中有机物质的双向运输问题;(2)物质在筛管进行集流运动,其运动速度很快,需要的压力差并非筛管两端的蔗糖浓度差所能给出的。

183.何谓源-库单位?为什么在有机物质的分配问题上会出现源-库单位的现象?

答:源的同化产物主要供给相应的库。相应的源与库以及二者之间的输导系统,共同构成一个源-库单位。源库单位的形成首先符合器官的同伸规律(相应部位的根、茎、叶、蘖在生长时间上的同步性);其次,还与维管束的走向,距离远近有关。它决定了有机物质分配的特点。

184.简述CAM植物同化C02的特点。

答:这类植物晚上气孔开放,吸进C02,在PEP羧化酶作用下与PEP结合形成苹果酸,累积于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便运到细胞质,放出C02,放出的CO2参与卡尔文循环形成淀粉等。具有两步

羧化的特点。

植物生理学模拟试题

一、名词解释(分/词×10词=15分) 1.生物膜 2.水通道蛋白 3.必需元素 4.希尔反应 5.糖酵解 6.比集转运速率 7.偏上生长 8.脱分化 9.春化作用 10.逆境 二、符号翻译(分/符号×10符号=5分) 1.ER 2.Ψw 3.GOGAT 4.CAM 5.P/O 6.GA 7.LAR 8.LDP 9.SSI 10.SOD 三、填空题(分/空×40空=20分) 1.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三大结构特征是、和。 2.由于的存在而引起体系水势降低的数值叫做溶质势。溶质势表示溶液中水分潜在的渗透能力的大小,因此,溶质势又可称为。溶质势也可按范特霍夫公式Ψs=Ψπ=来计算。 3.必需元素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可以概括为三方面:(1) 物质的组成成分,(2) 活动的调节者,(3)起作用。 4.类囊体膜上主要含有四类蛋白复合体,即、、、和。由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是在类囊体膜上进行的,所以也称类囊体膜为膜。 5.光合链中的电子传递体按氧化还原电位高低,电子传递链呈侧写的形。在光合链中,电子的最终供体是,电子最终受体是。 6.有氧呼吸是指生活细胞利用,将某些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形成和,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中被氧化的有机物称为。 7.物质进出质膜的方式有三种:(1)顺浓度梯度的转运,(2)逆浓度梯度的转运,(3)依赖于膜运动的转运。 8.促进插条生根的植物激素是;促进气孔关闭的是;保持离体叶片绿色的是;促进离层形成及脱落的是;防止器官脱落的是;使木本植物枝条休眠的是;促进无核葡萄果粒增大的是。 9.花粉管朝珠孔方向生长,属于运动;根向下生长,属于运动;含羞草遇外界刺激,小叶合拢,属于运动;合欢小叶的开闭运动属于运动。 10.植物光周期的反应类型主要有3种:植物、植物和植物。 11.花粉的识别物质是,雌蕊的识别感受器是柱头表面的。 四、选择题(1分/题×30题=30分) 1.一个典型的植物成熟细胞包括。 A.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细胞质、细胞壁和细胞核 C.细胞壁、原生质体和液泡 D.细胞壁、原生质体和细胞膜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期末考试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期末考试 一、名词解释(10×2分=20分) 1、光饱和点 2、植物激素 3、衰老 4、乙烯的“三重反应” 5、种子休眠 6、光周期现象 7、春化作用 8、植物细胞全能性 9、光周期现象 10、冻害 二、填空题(60×0.5分=30分) 1、蒸腾作用常用的指标有、、。 2、完整的C3碳循环可分为、、个阶段。 3、植物呼吸过程中的氧化酶,除细胞色素氧化酶外,还有、、和()等酶。 4、细胞内需能反应越强,ATP/ADP比率越,愈有利于呼吸速率和、ATP的合成。 5、目前,大家公认的植物激素有五大类、、、、。 6、植物体内IAA的合成,可由经氧化脱氨,生成,或经脱羧生成,然后再经脱羧或氧化脱氨过程,形成,后者经作用,最终生成IAA。 7、培养基中,IAA/CTK的比例,决定愈伤组织的分化方向,比例高,形成,低则分化出。 8、1926年,日本科学家黑泽在研究时发现了。 9、起下列生理作用的植物激素为: a、促进抽苔开花; b、促进气孔关闭;

c、解除顶端优势; d、促进插条生根; 10、感受光周期刺激的器官是,感受春化刺激的器官是。 11、11、植物光周期现象与其地理起源有密切关系,植物多起源于高纬度地区;在中纬度地区植物多在春季开花,而多在秋季开花的是植物。 12、12、光敏素包括和两个组成部,有和两种类型。 13、13、引起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有、、、。 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主要有、、、。 14、14、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一般培养基成分包括五大类物质,即、、、和。 15、15、生长抑制剂主要作用于,生长延缓剂主要作用于,其中的作用可通过外施GA而恢复。 16、16、种子萌发过程中酶的来源有二:其一是通过,其二是通过。 三、选择题(10×1分=10分) 四、1、从分子结构看,细胞分裂素都是。 A、腺嘌呤的衍生物 B、四吡咯环衍生物 C、萜类物质 D、吲哚类化合物 2、C4途径CO2受体的是。 A、草酰乙酸 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磷酸甘油酸 D、核酮糖二磷酸 3、短日植物往北移时,开花期将。 A、提前 B、推迟 C、不开花 D、不变 4、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内的含量显著增加。 A、天冬酰胺 B、谷氨酰胺 C、脯氨酸 D、丙氨酸 5、能提高植物抗性的激素是。 A、IAA B、GA C、ABA D、CTK 6、下列生理过程,无光敏素参与的是。 A、需光种子的萌发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植物秋天落叶 D长日植物开花 7、大多数肉质果实的生长曲线呈。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中文):植物生理学实验 (英文):Plant Physiology Experiments 课程编号:18241054 课程学分:0.8 课程总学时:24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前修课程:植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 二、课程内容简介 植物生理学是农林院校各相关专业的重要学科基础课,是学习相关后续课程的必要前提,也是进行农业科学研究和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依据。本实验课程紧密结合理论课学习内容,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植物生理学的实验技术、基本原理以及研究过程对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基本理论是非常重要的。本大纲体现了植物生理学最实用的技术方法。实验内容上和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服务三农的能力。实验手段和方法上,注重传统、经典技术理论与现代新兴技术的结合,提高学生对新技术、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实验目标与要求 植物生理学实验的基本目标旨在培养各专业、各层次学生有关植物生理学方面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能,包括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的建立。开设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植物生理学基本原理、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提高科研能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要求学生实验前必须预习实验指导和有关理论,明确实验目的、原理、预期结果,操作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实验时要严肃认真专心操作,注意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和结果;及时将实验结果如实记录下来;实验结束后,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完成实验报告。 四、学时分配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学时分配 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别备注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3学时验证性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及定量测定3学时验证性 植物的溶液培养及缺素症状观察3学时验证性 植物呼吸强度的测定3学时设计性 红外CO2分析仪法测定植物呼吸速率3学时设计性选修 植物生长物质生理效应的测定3学时验证性 植物种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3学时验证性

植物生理学重点归纳

植物生理学重点归纳-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一章 1.代谢是维持各种生命活动(如生长、繁殖、运动等)过程中化学变化(包括物质合成、转化和分 解)的总称。 2.水分生理包括:水分的吸收、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和水分的排出。 3.水分存在的两种状态:束缚水和自由水。束缚水含量与植物抗性大小有密切关系。 4.水分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1,是细胞质的主要成分2,是代谢作用过程的反映物质3是植物对物 质吸收和运输的溶剂4,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 5.植物细胞吸水主要有三种方式:扩散,集流和渗透作用。 6.扩散是一种自发过程,指分子的随机热运动所造成的物质从浓度高的区域向浓度低的区域移动,扩 散是物质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适合于短距离迁徙。 7.集流是指液体中成群的原子或分子在压力梯度下共同移动。 8.水孔蛋白包括:质膜内在蛋白和液泡膜内在蛋白。是一类具有选择性、高效转运水分的跨膜通道蛋 白,只允许水通过,不允许离子和代谢物通过。其活性受磷酸化和水孔蛋白合成速度调节。 9.系统中物质的总能量分为;束缚能和自由能。 10.1mol物质的自由能就是该物质的化学势。水势就是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纯水的自由能最 大,水势也最高,纯水水势定为零。 11.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可证明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12.压力势是指原生质体吸水膨胀,对细胞壁产生一种作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引起富有弹性的细胞 壁产生一种限制原生质体膨胀的反作用力。 13.重力势是水分因重力下移与相反力量相等时的力量。 14.根吸水的途径有三条:质外体途径、跨膜途径和共质体途径。 15.根压;水势梯度引起水分进入中柱后产生的压力。 16.伤流: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溢出液体的现象。流出的汁液是伤流液。 17.吐水:从未受伤叶片尖端或边缘向外溢出液滴的现象。由根压引起。 18.根系吸水的两种动力;根压和蒸腾拉力。 19.影响根系吸水的土壤条件:土壤中可用水分,通气状况,温度,溶液浓度。 20.蒸腾作用: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的表面(主要是叶子),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21.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1,是植物对水分吸收和运输的主要动力2,是植物吸收矿质盐类和在体内 运转的动力3,能降低叶片的温度 22.叶片蒸腾作用分为两种方式:角质蒸腾和气孔蒸腾。 23.气孔运动有三种方式:淀粉-糖互变,钾离子吸收和苹果酸生成。 24.影响气孔运动的因素;光照,温度,二氧化碳,脱落酸。 25.影响蒸腾作用的外在条件:光照,空气相对湿度,温度和风。内部因素:气孔和气孔下腔,叶片内 部面积大小。 26.蒸腾速率取决于水蒸气向外的扩散力和扩散途径的阻力。 27.水分在茎叶细胞内的运输有两条途径:经过活细胞和经过死细胞。 28.根压能使水分沿导管上升,高大乔木水分上升的主要动力为蒸腾拉力。 29.这种以水分具有较大的内聚力足以抵抗张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来解释水分上升原因的学说, 称为内聚力学说亦称蒸腾-内聚力-张力学说。 第三章 1. 为什么说碳素是植物的生命基础? 第一,植物体的干物质中90%以上是有机物质,而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素(约占有机化合物重量的45%),碳素成为植物体内含量较多的一种元素;第二,碳原子是组成所有有机物的主要骨架。碳原子与其他元素有各种不同形式的结合,由此决定了这些化合物的多样性。 2. 按照碳素营养方式的不同分为自养植物和异养植物 3. 自养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将其转变成有机物质的过程称为植物的碳素同化作用。植物碳素同化作用包括细菌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植物学与植物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植物学与植物生理学复习题 (课程代码 392379)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2小题) 1、组织 参考答案:是由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 2、同功器官 参考答案:器官外形相似、功能相同,但个体发育来源不同者,称为同功器官。 3、G蛋白 参考答案:G蛋白全称为GTP结合调节蛋白。此类蛋白由于其生理活性有赖于三磷酸鸟苷(GTP)的结合以及具有GTP水解酶的活性而得名。在受体接受胞间信号分子到产生胞内信号分子之间往往要进行信号转换,通常认为是通过G蛋白偶联起来,故G蛋白又被称为偶联蛋白或信号转换蛋白。 4、完全叶 参考答案: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的叶,叫完全叶。如棉花、桃、豌豆等植物的叶。 5、复叶 参考答案:每一叶柄上有两个以上的叶片叫做复叶。复叶的叶柄称为叶轴或总叶柄,叶轴上的叶称为小叶,小叶的叶柄称为小叶柄。由于叶片排列方式不同,复叶可分为羽状复叶、掌状复叶和单身复叶等类型。 6、变态 参考答案: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些植物的器官在功能和形态结构方面发生了种种变化,并能遗传给后代,这种变异称为变态。 7、同源器官 参考答案:器官外形与功能都有差别,而个体发育来源相同者,称为同源器官。如茎刺和茎卷须,支持根和贮藏根。 8、同功器官 参考答案:凡外形相似、功能相同、但来源不同的变态器官,称为同功器官,如茎刺、茎卷须和叶卷须等。 9、苞叶和总苞 参考答案:生在花下面的变态叶,称为苞叶。苞片数多而聚生在花序外围的,称为

总苞。苞片和总苞有保护花芽或果实的作用。 10、定芽 参考答案:生在枝顶或叶腋内的芽。 11、心皮 参考答案:心皮是构成雌蕊的单位,是具生殖作用的变态叶。 12、完全花和不完全花 参考答案:由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等五个部分组成的花称为完全花。如桃。缺少其1至3部分的花称为不完全花。 13、心皮 参考答案:心皮是构成雌蕊的单位,是具生殖作用的变态叶。 14、雄性不育 参考答案:植物由于内在生理、遗传的原因,在正常自然条件下,也会产生花药或花粉不能正常地发育、成为畸形或完全退化的情况,这一现象称为雄性不育。雄性不育科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花药退化,二是花药内无花粉,三是花粉败育。 15、花粉败育 参考答案:由于种种内在和外界因素的影响,有的植物散出的花粉没有经过正常的发育,起不到生殖的作用,这一现象称为花粉败育。 16、无融合生殖 参考答案:在正常情况下,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是经过卵细胞和精子的融合,以后发育成胚。但在有些植物,不经过精卵融合,直接发育成胚,这类现象称为无融合生殖。无融合生殖包括孤雌生殖、无配子生殖和无孢子生殖三种类型。 17、孤雌生殖 参考答案:胚囊中的卵细胞未经受精直接发育成胚的生殖现象。单倍体胚囊中的卵细胞,经孤雌生殖形成单倍体胚,但后代不育;二倍体胚囊中的卵细胞,经孤雌生殖形成二倍体胚,但后代可育。 18、单性结实 参考答案:不经过受精作用,子房就发育成果实,这种现象称单性结实。单性结实过程中,子房不经过传粉或其他任何刺激,便可形成无子果实,称为营养单性结实,如香蕉。若子房必须通过诱导作用才能形成无子果实,则称为诱导单性结实(或刺激单性结实),如以马铃薯的花粉刺激番茄的柱头可得到无籽果。 19、真果

2018植物生理学考试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电子版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蒸腾系数:植物制造1克干物质所需的水分量,又称需水量,它是蒸腾比率的倒数。蒸腾效率:植物在一定生长期内积累的干物质与同时间内蒸腾消失的水量的比例值。蒸腾拉力:由于蒸腾作用产生的一系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蒸腾作用: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表面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杜南平衡:细胞内可扩散的负离子和正离子浓度的乘积等于细胞外可扩散正负离子浓度乘积时的平衡。它不消耗代谢能,属于离子的被动吸收方式。爱默生效应:如果在长波红光(大于685nm)照射时,再加上波长较短的红光(650nm),则量子产额大增,比分别单独用两种波长的光照射时的总和还要高。红降现象:当光波大于685nm时,虽然仍被叶绿素大量吸收,但量子效率急剧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红降现象。双受精现象:在精核与卵细胞互相融合形成合子的同时,另一个精核与胚囊中的极核细胞融合形成具有3N的胚乳核的现象。温周期现象:植物对昼夜温度周期性变化的反应。光周期现象:在一天中,白天和夜晚的相对长度叫光周期。植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叫光周期现象。光周期诱导:植物只需要一定时间适宜的光周期处理,以后即使处于不适宜的光周期下,仍然可以长期保持刺激的效果的现象。希尔反应:离体叶绿体在光下所进行的分解水并放出氧气的反应。原初反应: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以及光能向电能的转变,即由光所引起的氧化还原过程。三重反应:乙烯造成的促进茎的加粗生长、抑制伸长生长及横向生长的效应。离子拮抗作用:在发生单盐毒害的溶液中,加入其它离子可以减轻或消除单盐毒害,这种离子之间互相消除单盐毒害的作用。后熟作用:种子在休眠期内发生的生理生化过程。春化作用:低温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去春化作用:春化作用完成之前,将植物置于高温之下,原来的低温处理效果消失。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吸涨作用:亲水胶体吸水膨胀的过程。胞饮作用:物质吸附在质膜上,然后通过膜的内折而转移到细胞内的摄取物质及液体的过程。CO2补偿点:当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与呼吸释放的CO2量相等时,外界CO2浓度。CO2饱和点: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外界CO2的浓度。光补偿点: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达到动态平衡,净光和速率为零时的光照强度。光饱和点:增加光照强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时的光照强度。光能利用率:单位面积上的植物光合作用所累积的有机物所含的能量,占照射在相同面积地面上的日光能量的百分比。光形态建成:依靠控制细胞分化、结构功能的改变,最终汇集成组织和器官的建成。光合作用单位:结合在类囊体膜上,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最小结构单位。光合磷酸化:叶绿体在光下把无机磷和ADP转化为ATP,并形成高能磷酸键的过程。光呼吸:植物的绿色细胞在光照下吸收氧气,放出CO2的过程。光呼吸的主要代谢途径就是乙醇酸的氧化,乙醇酸来源于RuBP的氧化。光呼吸之所以需要光就是因为RuBP的再生需要光。光敏色素:能吸收红光和远红光并发生可逆装换的光受体。光合色素:指植物体内含有的具有吸收光能并将其用于光合作用的色素,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胆素。作用中心色素:指具有光化学活性的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分子。聚光色素:没有化学活性,只能吸收光能并将其传递给作用中心色素的色素分子。聚光色素又叫天线色素。诱导酶:又称适应酶,指植物体内本来不含有,但在特定外来物质的诱导下可以生成的酶。末端氧化酶:是指处于生物氧化作用一系列反应的最末端,将底物脱下的氢或电子传递给氧,并形成H2O或H2O2的氧化酶类。活性氧:植物体内代谢产生的性质活泼、氧化活性很强的含氧物的总称。氧化磷酸化:是指呼吸链上的氧化过程,伴随着ADP 被磷酸化为ATP的作用。有氧呼吸:指生活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把某些有机物质彻底氧化分解,放出CO2并形成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无氧呼吸:指在无氧条件下,细胞把某些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亦称发酵作用。无氧呼吸消失点:又称无氧呼吸熄灭点,使无氧呼吸完全停止时环境中的氧浓度。抗氰呼吸:某些植物组织对氰化物不敏感的那部分呼吸,即在有氰化物存在的情况下仍有一定的呼吸作用。呼吸链:呼吸代谢中间产物随电子和质子,沿着一系列有顺序的电子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途径,传递到分子氧的总轨道。呼吸峰:果实在成熟过程中,呼吸首先降低,然后突然增高,最后又降低的现象。呼吸商: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量与吸收O2量之比。呼吸速率:单位时间内单位植物组织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或消耗氧量。呼吸跃变:某些果实在成熟到一定阶段时,,呼吸速率最初下降然后突然上升,最后又急剧下降的现象。呼吸作用氧饱和点:当氧气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对呼吸作用没有促进作用时氧的浓度。程序化细胞死亡:由细胞内已存在的基因编码所控制的细胞自然死亡的过程。细胞信号转导:偶联各种细胞外刺激信号与其相应的生理反应之间的一系列反应机制。细胞全能型:植物体的每个细胞携带一个完整的基因组,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靶细胞:与激素结合并呈现激素效应部位的细胞。转移细胞:一种特化的转移细胞,其功能是进行短距离的溶质转移。这类细胞的细胞壁凹陷以增加其细胞质膜的表面积,有利于物质的转移。胞间连丝:贯穿胞壁的管状结构物内有连丝微管,其两端与内质网相连。植物生长调节剂:指一些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的物质。植物激素: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并从产生之处运送到别处,对生长发育起显著作用的微量有机物。激素受体:是能与激素特异结合,并引起特殊生理效应的物质。植保素:是寄主被病原菌侵入后产生的一类对病菌有毒的物质。长(短)日植物:只有在日照长度长于(小于)某一临界值的光周期诱导下才能开花的植物。中日性植物:在任何日照长度下都能开花的植物。生理钟:又称生物钟,指植物内生节奏调节的近似24小时的周期性变化节律。生理酸性盐:如(NH4)2SO4等肥料,由于植物的选择吸收,吸收较多的NH4+,而吸收较少的SO42-,结果导致土壤酸化,故称为生理酸性盐。生理碱性盐:像(NH4)2SO4溶液,由于根系的选择性吸收,吸收较多的NH4+,吸收SO42-较少从而导致土壤酸化的盐。生理平衡溶液:在含有适当比例的多种盐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毒害作用被消除,植物可以正常生长发育,这种溶液称为平衡溶液。生长:细胞、器官或有机体的数目、大小与重量的不可逆增加,即发育过程中量的变化称为生长。生长抑制剂:这类物质主要作用于顶端分生组织区,干扰顶端细胞分裂,引起茎伸长的停顿和顶端优势破坏,其作用不能被赤霉素所恢复。生长延缓剂:抑制节间伸长而不破坏顶芽的化合物。生长大周期:植物在不同生育时期的生长速率表现出慢-快-慢的变化规律,呈现“S”型生长曲线的过程。偏上生长:在乙烯作用下,植物叶柄上端生长较快,下端较慢,叶片逐渐下垂的现象。生物固氮:某些微生物把空气中游离氮固定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生物自由基:生物体内代谢产生的具有不配对电子的分子、离子及原子团。临界日长:诱导短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最长日照时数,或诱导长日植物能够开花所需最短日照时数。临界暗期:昼夜中短日植物能够开花所必须的最短暗期长度,或长日植物能够开花所必须的最长暗期长度。水分临界期:植物对水分不足最敏感、最易受伤害的时期称为作物的水分临界期。代谢性吸水:利用细胞呼吸释放出的能量,使水分经过质膜进入细胞的过程。自由水:距离胶粒较远而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分。束缚水:靠近胶粒而被胶粒所束缚不易自由流动的水分。水势:系统中每偏摩尔体积的水与纯水的化学势差。渗透势:由于溶液中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的水势降低值,用负值表示,亦称溶质势。衬质势:细胞胶体物质亲水性和毛细管对自由水束缚引起的水势降低值,以负值表示。压力势:由于细胞壁压力的存在而增加的水势值,一般为正值。初始质壁分离时为0,剧烈蒸腾时会呈负值。根压:由于根系生理活动而形成的促进水分沿着导管上升的压力。共质体:是通过胞间连丝把无数原生质体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质外体:是一个开放性的连续自由空间,包括细胞壁、细胞隙及导管等。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时,从母体分离下来被用来培养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分化:来自同一分子或遗传上同质的细胞转变为形态上、机能上、化学构成上异质的细胞称为分化。脱分化:外植体在人工培养基上经过多次细胞分裂而失去原来的分化状态,形成无结构的愈伤组织或细胞团的过程。再分化:离体培养基中形成的处于脱分化状态的细胞团再度分化形成另一种或几种类型的细胞、组织、器官甚至最终再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发育:植物生命周期过程中,植物发生大小、形态、结构、功能上的变化,称为发育。衰老:指一个器官或整株植物生命功能逐渐衰退的过程。脱落: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与植物体分离的过程。萎蔫:植物在水分亏缺严重时,细胞失去紧张,叶片和茎的幼嫩部分下垂的现象。逆境:指对植物生存和生长不

植物生理学实验基本理论

浙江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植物生理学及实验实验类型:理论学习 实验项目名称:植物生理学实验基本理论 学生姓名:XX 专业:XX 学号:XXXXXXXX 同组学生姓名:XX / 指导老师:XX 实验地点:XXX 实验日期:XXXX 年X 月XX 日周二下午 题目: 对下列数据进行处理,并自学《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或 Chapter 9 Photosynthesis: Phys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considerations, p243-269,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比较两曲线的差别,求出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根据实验数据和自学内容,分析为什么有这些差异? (第1叶为最上部的剑叶,第3叶为较老的叶片) 表1 水稻抽穗期不同叶位叶片光和光合作用关系的测定值 (已知测定的条件相同,光合的单位为μmol CO2 m-2 s-1 ,光强的单位为μmol photon m-2 s-1 )

数据处理与分析 用Excel对上述数据进行处理,求平均值如下表: 根据上表作图如下: 由图估计可得: 光补偿点光饱和点第一叶30.0 1700.0 第三叶20.0 800.0 差异与分析: 第一叶比第三叶光补偿点高的原因:因为第一叶是刚抽出的幼嫩的叶,他的新陈代谢比第三叶要强,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第三叶多,所以第一叶达到光补偿点所要通过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比第三叶多,故需要的光强更大。 第三叶的光饱和点比第一叶低且光合速率也比第一叶低的原因:第三叶相比第一叶是已经衰老的叶子,他的新陈代谢不如第一叶强,他体内的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的数量和活性比第一叶要低,而且第三叶中所含的叶绿素比第一叶少,其捕获的光能比第一叶少;此外,第三叶中叶绿体中的基粒由于衰老有部分水解,所以第三叶的光合速率较第一叶低且光的补偿点比第一叶低。

(完整版)植物生理学笔记复习重点剖析

绪论 1、植物生理学: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 2、植物生命活动:植物体物质转化、能量转换、形态建成及信息传递的综合反应。 3、植物生理学的基本内容:细胞生理、代谢生理、生长发育生理和逆境生理。 4、历程:近代植物生理学始于荷兰van Helmont(1627)的柳条试验,他首次证明了水直接参与植物有机体的形成; 德国von Liebig(1840)提出的植物矿质营养学说,奠定了施肥的理论基础; 植物生理学诞生标志是德国von Sachs和Pfeffer所著的两部植物生理学专著; 我国启业人是钱崇澍,奠基人是李继侗、罗宗洛、汤佩松。 第二章植物的水分关系 1、束缚水:存在于原生质胶体颗粒周围或存在于大分子结构空间中被牢固吸附的水分。 2、自由水:存在于细胞间隙、原生质胶粒间、液泡中、导管和管胞内以及植物体其他间隙的水分。 3、束缚水含量增高,有利于提高植物的抗逆性;自由水含量增加,植物的代谢加强而抗逆性降低。 4、水分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①水分是原生质的主要成分;②水是植物代谢过程中重要的反应物质;③水是植物体内各种物质代谢的介质;④水分能够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⑤水分能有效降低植物的体温;⑥水是植物原生质良好的稳定剂;⑦水与植物的生长和运动有关。 5、植物细胞的吸水方式:渗透性吸水和吸胀吸水。 6、渗透作用: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扩散的现象。 7、水的偏摩尔体积:指加入1mol水使体系的体积发生的变化。 8、水势:溶液中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 9、水通道蛋白调节水分以集流的方式快速进入细胞的细微孔道。 10、溶质势:由于溶质颗粒与水分子作用而引起细胞水势降低的数值。Ψs = -icRT。 11、衬质势:细胞中的亲水物质对水分子的束缚而引起水势下降的数值,为负值。Ψm 12、压力势:由于细胞吸水膨胀时原生质向外对细胞壁产生膨压,细胞壁产生的反作用力——壁压使细胞水势增加的数值。Ψp 13、Ψw = Ψs + Ψm + Ψp + Ψg + …。 14、吸胀吸水:植物细胞壁中的纤维素以及原生质中的蛋白质、淀粉等大分子亲水性物质与极性的水分子以氢键结合而引起细胞吸水膨胀的现象。蛋白质>淀粉>纤维素 15、植物根系由表皮、皮层、内皮层和中柱组成,吸水途径有共质体途径和质外体途径。 16、主动吸水:仅由植物根系本身的生理活动而引起的吸水。分为伤流和吐水。 17、根压:由于植物根系生理活动而促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18、被动吸水(主要方式):通过蒸腾拉力进行的吸水。枝叶的蒸腾作用使水分沿导管上升的力量称为蒸腾拉力。 19、植物蒸腾作用是产生蒸腾拉力并促进根系吸水的根本原因 20、影响根系吸水的因素:(1)内部:导管水势、根系大小、根系对水的透性、根系对水吸收速率;(2)外部: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通气状况、土壤溶液浓度。

参考答案(植物生理学期末试卷-2011)

2010~2011学年度第2 学期 《植物生理学》参考答案 注意事项:1. 考生务必将自己姓名、学号、专业名称写在指定位置; 2. 密封线和装订线内不准答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二、填空题(10个空格,每空1分,共10分) (1)叶片(2)蔗糖(3)土壤干旱 (4)色氨酸(5)贝壳杉烯(或甲瓦龙酸) (6)甲硫氨酸(或蛋氨酸)(7)NADPH (8)极性运输(9)气孔蒸腾(10)角质蒸腾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四、名词解释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细胞全能性:是指每个生活的细胞中都包含有产生一个完整机体的全套基因(1分),在适宜的条件下,细胞具有形成一个新的个体的潜在能力(1分)。 2.花熟状态:是指植物营养生长到一定阶段时(1分),达到能够感受适宜的外界条件刺激而诱导成花的生理状态(1分)。 3.衰老:是指在正常的环境条件下,生物机体代谢活动减弱,生理机能衰退的过程(2分)。 4.乙烯的“三重反应”:乙烯具有的抑制茎的伸长生长(1分)、促进茎与根的增粗和使茎横向生长的三方面效应(1分)。 5.代谢源:指能够制造或输出同化物(1分)的组织、器官或部位(1分)。6.渗透调节:水分胁迫时,植物体内积累各种有机物质或无机物质,提高细胞液浓度,降低其渗透势(1分),以保持体内水分,适应多种逆境胁迫环境的现象(1分)。

7.生理酸性盐:植物对某一种盐的阳离子吸收大于对其阴离子的吸收,造成介质的pH下降,该种盐被称为生理酸性盐。(2分) 8.温周期现象:昼夜温度周期性变化对植物生长有利的现象(2分)。 9.末端氧化酶:指处于呼吸链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最末端(1分)、能活化分子态氧的酶,如细胞色素氧化酶(1分)。 10.水分临界期:通常是指植物在生命周期中,对水分缺乏最敏感(1分)、最容易受害的时期(1分)。 五、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植物在不同区域间调种引种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以利于成功? 答:调种引种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①被引种植物品种的生理、收获器官的类型等特性(3分); ②原产地和引种地之间的条件差异(如纬度、光周期等)2分); 2.简述植物体内同化物分配的一般规律。 答:①按“源-库”单位进行分配(1分); ②优先分配生长中心(2分); ③就近供应(1分); ④同侧运输(1分)。 3.影响植物根系吸水的土壤条件有哪些?基本的表现形式怎样? 答:①土壤的水分状况。土壤水分不足时,根系吸水减少,植物容易出现萎蔫;而雨水过多时,土壤通气不良,根系生长缓慢(1分)。 ②土壤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根系吸水。低温使溶液和原生质粘性增加,流动性减弱,根系吸水能力下降;高温加速根系衰老,酶蛋白变性失活(2分)。 ③土壤通气状况:通气良好,CO2不易积累,有利于根系生长,促进吸水(1分)。 ④土壤溶液浓度:土壤溶液浓度决定土壤水势,若溶液浓度过高,土壤水势下降,容易导致根系吸水减弱,甚至反渗失水(1分)。 4.为什么C4植物的光呼吸速率普遍低于C3植物? 答:①C4植物比C3植物对CO2的亲和性高(1分); ②C4植物的CO2补偿点低于C3植物,可以利用低浓度CO2,而C3植物则不能(2分); ④C4植物与光呼吸相关的酶集中在维管束鞘细胞中,叶肉细胞中则具备对CO2高亲和性的PEP羧化酶,因存在“花环式”结构,可以结合维管束鞘细胞在光呼吸中渗漏出来的CO2,叶肉细胞起到“CO2泵”的作用(2分)。

植物生理学知识总结

植物生理学: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内容大致分为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物质与能量转化、信息传递与信号转导 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1) 水分就是细胞质的主要成分2) 水分就是代谢作用过程的反应物质 3) 水分就是植物对物质吸收与运输的溶剂4) 水分能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 水势:就是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水分子从体系中逃逸的能力) 注:纯水的水势定为零,溶液的水势就成负值,溶液越浓,水势越低 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渗透系统:一个具有液泡的植物细胞,与周围溶液一起,便构成了一个渗透系统 根压:靠根部水势梯度使水沿导管上升的动力(包括伤流与吐水) 伤流:由于根压作用,从植物伤口或折断的部位流出液体的现象 吐水:由于根压作用,从叶尖或叶边缘的水孔流出液滴的现象 蒸腾拉力:叶片蒸腾时,气孔下腔附近的叶肉细胞因蒸腾失水而水势下降,所以从旁边细胞取得水分。同理,旁边细胞又从另一个细胞取得水分,如此下去,便从导管要水,最后根部就从环境吸收水分,这种吸水的能力完全就是由蒸腾拉力所引起的 影响根系吸水的土壤条件 1) 土壤中可用水分2) 土壤通气状况3) 土壤温度4) 土壤溶液浓度 蒸腾作用:就是指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的表面(主要就是叶片),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分为角质膜蒸腾与气孔蒸腾) 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 1) 蒸腾作用就是植物对水分吸收与运输的主要动力2) 蒸腾作用对矿物质与有机物的吸收,以及这两类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都就是有帮助的3) 蒸腾作用能够降低叶片的温度 气孔——蒸腾过程中水蒸气从体内排到体外的主要出口,也就是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大门。气孔运动主要受保卫细胞的液泡水势的调节,但调节保卫细胞水势的途径比较复杂。 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 1) 外界条件 a) 光照——光照促使气孔开放,蒸腾作用增强b) 空气相对湿度——空气相对湿度增大,蒸腾作用减弱c) 温度——大气温度增高,蒸腾作用增强d) 风——微风促进蒸腾;强风抑

北林 植物生理学

植物生理学 一、名词解释: 1、流动镶嵌模型:认为液态脂质双分子层中镶嵌着可移动的蛋白质,使膜具有不对称性和流动性的用于解释生物膜结构的模型。 要点:(1)不对称性:即脂类和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不对称(2)流动性,即组成膜的脂类双分子层或蛋白质都是可以流动或运动的,膜的不对称性和流动性保证了生物膜能经受一定程度的形变而不致破裂,这也可使膜中各种成分按需要重新组合,使之合理分布,有利于表现膜的各种功能,更重要的是它允许膜互相融合而不失去对通透性的控制,确保膜分子在细胞分裂、膜动运输、原生质融合等生命活动中起重要的作用。 2、细胞全能性:每个生活的细胞中都包含有产生一个完整机体的全套基因,在适宜条件下,细胞具有形成一个新的个体的潜在能力。 3、水势:每偏摩尔水的化学势差。即体系中水的化学势与处于等温、等压条件下纯水的化学势之差,再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 4、溶质势: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而引起体系水势降低的数值。在渗透系统中,溶质势表示了溶液中水分潜在的渗透能力的大小。 5、压力势:由于压力的存在而使体系水势改变的数值。 6、伤流: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伤口处溢出液体的现象。 7、吐水:从未受伤的叶片尖端或边缘的水孔向外溢出液滴的现象。 8、水分临界期:植物在生命周期中对水分缺乏最敏感最易受害的时期。 9、离子主动吸收:细胞利用呼吸释放的能量逆电化学势梯度吸收矿质的过程。 10、离子的被动吸收:细胞不需要由代谢提供能量的顺电化学势梯度吸收矿质的过程。 11、诱导酶:植物体内本来不含有,但在特定外来物质的诱导下可生成的酶。 12、红降现象:光合作用的量子产额在波长大于680nm时急剧下降的现象。 13、双光增益效应:在长波红光之外再加上较短波长的光促进光合效率的现象。 14、光合链:定位在光合膜上的,由多个电子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的总轨道。 15、光和磷酸化:光下在叶绿体中发生的由ADP与Pi合成ATP的反应。 16、光呼吸:植物绿色细胞在光照下吸收氧气释放CO2的过程。 17、光补偿点:叶片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O2吸收量等于O2释放量,表观光合速率为零时的光强, 18、光饱和点:当达到某一光强时,光合速率不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加的现象称为光饱和现象。开始达到光合速率最大值时的光强成为光饱和点。 19、CO2补偿点: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时,即净光合速率为零时环境中的CO2浓度。 20、光和午睡现象:植物的光合速率在中午前后下降的现象。(因素—大气干旱、土壤干旱) 21、EMP糖酵解:己糖在细胞质中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 22、TCAC三羧酸循环:有氧条件下,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彻底氧化分解的循环途径。 23、PPP戊糖磷酸途径:葡萄糖在细胞质内直接氧化分解,并以戊糖磷酸为重要中间产物的有氧呼吸途径。 24、末端氧化酶:处于生物氧化系列反应最末端的氧化酶。 25、巴斯德效应:当植物组织周围的氧浓度增加时,酒精发酵产物的积累逐渐减少,这种氧气抑制酒精发酵的现象。 26、呼吸商:植物组织在一定时间内,放出CO2的量与吸收O2的量的比值 27、源:产生提供同化物的器官或组织(功能叶,萌发种子的子叶、胚乳) 28、库:消耗积累同化物的器官或组织(生长的根、茎、种子)

最新植物生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植物生理学 一、名词解释 1、水势:每偏摩尔体积水的化学势差。 2、自由水:距离胶粒较远而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分。 3、束缚水:靠近胶粒而被胶粒吸附束缚不易自由流动的水分。 4、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的表面从体内散失到大气的过程。 5、蒸腾速率: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积蒸腾的水量。 6、小孔扩散规律:当水分子从大面积上蒸发时,其蒸发速率与蒸发面积成正比。但通过气孔表面扩 散的速率,不与小孔的面积成正比,而与小孔的周长成正比。 7、必需元素: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 8、单盐毒害:任何植物,假若培养在某一单盐溶液中,不久即呈现不正常状态,最后死亡。 9、平衡溶液:植物只有在含有适当比例的多种盐的溶液中才能正常生长发育,这种溶液叫平衡溶 液。 10、生理酸性盐:植物对各种矿质元素的吸收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若供给( NH4 ) 2SO4,植物对其阳离子的吸收大于阴离子,在吸收NH4的同时,根细胞会向外释放氢离子,使PH 下降。 11、生理碱性盐:供给NANO3时,植物吸收,NO3-而环境中会积累,NA+,同时也会积累OH- 或HCO3-,从而使介质PH升高。 12、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吸收太阳光能,同化CO2和H2O,合成有机化合物质,并释放O2的过程。 13、光合磷酸化:叶绿体利用光能将无机磷酸和ADP合成ATP的过程。 14、光补偿点:随着光强的增加光合速率相应提高,当达到某一光强时,叶片的光合速率等 于呼吸速率,即CO2吸收量等于CO2释放量,表现光合速率为0。 15、co2补偿点:随着CO2的浓度增加,当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与呼吸释放的CO2相等时环境中的CO2浓度。 16、光能利用率: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中所含的能量 ,与这块土地所接受的太阳能的比 17、集流运输速率:是指单位截面积筛分子在单位时间内运输物质的量,常用g/(m2.h)或g/(mm2.s)表示。 18、代谢源与代谢库:是产生和提供同化物的器官或组织;是消耗或积累同化物的器官和组织。 19、呼吸作用:是指一切生活在细胞内的有机物,在一系列酶的参与下,逐步氧化分解为简 单物质,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20:、有氧呼吸:是指生活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把某些有机物质彻底氧化分解,放出二氧化碳并形成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21、呼吸速率:每消耗1G葡萄糖可合成的生物大分子的克数。 22、呼吸商:植物组织在一定时间内,放出CO2的量与吸收O2的量的比率。 23、EMP途径:细胞质基质中的已糖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步骤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 24、抗氰呼吸:在氰化物质存在下,某些植物呼吸不受抑制,所以把这种呼吸称为。 25、氧化磷酸化:在生物氧化中,电子经过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传递到氧,伴随ATP合酶催化,使ADP和磷酸合成ATP的过程。 26、呼吸跃变:当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时,呼吸速率首先是降低,然后突然升高,然后又降低的现象。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 主编张立军 参编(按姓氏汉语拚音) 樊金娟郝建军 刘延吉阮燕晔 朱延姝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教研室 2004年1 月 序 实验课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植物生理学教研室的全体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经过多年的教改探索,认为实验课教学要注意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助于使学生熟悉实验工作;实验内容要有挑战性,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为此,我们在借鉴国外高校和国内其他高校的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的改革措施,这些措施涉及到实验内容的设置、实验的设计、实验报告的写作,以及实验指导书的编写等多个方面。本学期的实验教学是我们实验教学改革探索的一部分。所有的实验都设计成研究型的,有适当的处理,并尽可能的设置重复。同学们能够通过实验解释一个理论或实际问题。在本次编写的实验指导中我们给出了大量的思考题,有的涉及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有的涉及实验技术的应用,有的涉及实验方法的应用扩展;此外,我们还要求实验报告的形式类似于正式发表的科研报告,并附有写作说明,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写作科研论文的能力。为了培养良好的科研习惯,对每个实验还都给出相应的记录方式。 本学期是我们教研室首次按这项教学改革研究成果组织教学,希望广大同学配合,也希望相关专业老师、相关部门的领导及广大同学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使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更加完善。 张立军 2004 年1月30日 2014年12月29日 1

附:参加教学改革人员: 刘延吉郝建军樊金娟朱延姝阮燕晔康宗利付淑杰于洋 目录 Section 1(1h)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简介 1.教学目的 2.教学要求和考核 3.实验内容介绍 4.实验室安全要求 Section 2(6h) 一、植物的光合速率测定-----改良半叶法 二、植物叶绿素素含量测定----丙酮提取法 Section 3(6h) 三、植物组织水势测定----小液流法 四、植物根系活力测定----甲烯蓝法 Section 4(6h) 五、植物抗逆性鉴定----电导率仪法 六、植物组织丙二醛含量测定 Section 5(4h) 七、植物组织硝态氮含量的测定 Section 6(4h) 八、植物呼吸酶活性测定 2

植物生理学重点

一.成花诱导 春化作用(vernalization):低温诱导促进植物开花的作用。 温度: 相对低温型:低温处理促进植物开花,如冬性一年生植物,种子吸涨后即可感受低温 绝对低温型:若不经低温处理,植物绝对不能开花,如二年生植物,营养体达到一定大小才能感受低温。 低温与条件: 各类植物通过春化时要求低温持续的时间不同,在一定时间内,春化的效应随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2)需要充足的氧气、适量的水分和作为呼吸底物的糖分 (3)光照 春化之前,充足的光照可促进二年生和多年生植物通过春化。 时期、部位和刺激传导 (1)时期 大多数一年生植物(冬小麦)在种子吸胀后即可接受低温诱导,在种子萌发和苗期均可进行。而需低温的二年生植物(胡萝卜、月见草等)只有绿苗达到一定大小才能通过春化。 (2)部位 感受低温的部位:茎尖端的生长点 春化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1)呼吸速率—春化处理的较高 (2)核酸代谢 在春化过程中核酸(特别是RNA)含量增加,代谢加速,而且RNA性质有所变化。 (3)蛋白质代谢 可溶性Pr及游离AA含量(Pro)增加。 (4)GA含量增加 一些需春化的植物(如天仙子、白菜、胡萝卜等)未经低温处理,若施用GA也能开花。GA 以某种方式部分代替低温的作用。 春化作用的机理 前体物低温中间产物低温最终产物(完成春化) 高温 中间产物分解(解除春化) 春化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A、人工春化,加速成花,提早成熟 (1)“闷麦法” —春天补种冬小麦 (2)春小麦低温处理—早熟,躲开干热风,利于后季作物的生长 (3)加速育种过程—冬性作物的育种 B、指导引种 引种时应注意原产地所处的纬度,了解品种对低温的要求。如北种南引,只进行营养生长而不开花结实。

植物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高起本

《植物生理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植物体内水分通常以和二种状态存在,其中 水比例越高植物抗逆性越强。 2、植物矿质元素中,调节保卫细胞渗透势而调控气孔开启的主要是, 参与IAA生物合成的是,作为质蓝素(PC)组分参与光合电子传递的是。 3、C 4植物的光饱和点比C 3 植物;C 4 植物的CO 2 补偿点一般比C 3 植 物,而其CO 2饱和点比C 3 植物;C 4 植物的表观量子效率 一般比C 3 植物。 4、植物激素中,促进生根的是,促进侧芽分化的是, 被称为“成熟激素”的是。 5、植物抗盐的御盐性机制主要有三种方式,分别是、 和。 6、根系主动吸水的动力是,根系被动吸水的动力 是。植物水分向上长距离运输的途径是区。 7、植物必需元素中,缺乏后首先表现生长点坏死的是,缺乏后影响花粉 发育表现“花而不实”的是,缺乏后影响生长素合成并导致“果树小叶病”的是。 8、植物的光合电子传递进行的场所在膜。光合电子传递的最初电子供 体是, 最终的电子受体是。光合磷酸化的动力是。 9、植物激素中,打破休眠促进萌发的是,促进休眠抑制萌发的 是,具有“三重反应”的是。 10、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有、 和等。 二、选择题 1、植物细胞具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是()。 A.内质网 B.核糖体 C.大液泡 D.溶

酶体 2、下列几组元素中,缺乏后症状都首先表现在上部嫩叶上的是()。 A. N、P、Mg B. K、Cl、Cu C. Na、Mg、Mo D. Ca、Fe、Mn 3、不同光合电子传递方式中,能生成NADH的是()。 A. 环式 B. 非环式 C. 假环式 D. 都可以生成 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植物次生代谢物的是()。 A. 青蒿素 B. 花色素苷 C. 甲硫氨酸 D. 生物碱 5、根系干旱产生的向上运输的促进气孔关闭的化学信号是()。 A. K+ B. IAA C. GA D. ABA 6、有利于维持植物顶端优势的条件是()。 A. 提高CTK B. 提高IAA C. 提高GA D. 提高CTK/IAA 7、对促进需光种子萌发最有效的光是()。 A. 蓝光 B. 红光 C. 远红光 D. 绿光 8、延缓植物衰老的机制不包括()。 A. ROS增加 B. CTK增加 C. SOD活性提高 D. 抑制ET合成 9、植物细胞内具有双层外膜的亚细胞结构是()。 A. 微体 B. 叶绿体 C. 核糖体 D. 溶酶体 10、下列几组元素中,缺乏后症状都首先表现在下部老叶上的是()。 A. Si、K、Zn B. P、Mo、Cu C. Ca、Fe、Mn D. N、K、Mg 11、光合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生成的同化力是()。 A. ADP+NADP+ B. ATP+NADPH C. GTP+NADH D. ATP+NADH 12、下列物质中,属于植物次生代谢物的是()。 A. 紫杉醇 B. 丙酮酸 C. 甲硫氨酸 D.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