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伤寒心得

伤寒心得

伤寒心得
伤寒心得

桂枝汤证

桂枝15克芍药15克生姜15克大枣4枚甘草炙10克

第一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第二条:太阳病,或发热,或不发热,比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我觉得,外来风寒之邪伤及人体,表现为伤寒还是中风,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外邪,而是人的体质。壮实的人也就是正气十足得人,会的伤寒;虚弱的人,就会得中风。

我觉得,六经辩证是把外感病(这里的外感病,主要是指伤寒)根据人体的正气情况分成六种类型。

我们把壮实的人分成这么几等:外邪来袭,表现为麻黄汤证的人最壮;表现为桂枝汤证的人算是第二名;第三名是少阳合阳明;第四名为少阳合太阴。

表现为三阴证的人,就不能算壮实的人了。就是虚人,虚人也表现为三个层次,就是太阴,少阴,厥阴三个层次。

为什么说,得了“麻黄汤证”的人最壮呢?

外来寒邪入侵人体,首先袭击体表,人体正气(正气就是阳气,寒邪就是阴气)第一时间奋起反抗,御敌于体表。若正气稍馁,怎么会在第一时间奋起反抗,御敌于体表呢?何以为证?脉象阴阳俱紧,紧脉,是气血极度充盛于血管之内的表现,是机体的阳气鼓舞着气血的表现,我们切脉,指下切得是有形的“体”,而心里体悟的是这个“体”所表现的“精神”。同时,因为是伤了寒邪,寒性收引,会令脉管拘谨,也就是热胀冷缩,冷令血管缩,相对血容量增加。从这两方面,形成了“浮紧脉”。

这是机体“酿汗逐邪”的前奏,但是,寒邪太甚,自身的正气并不能独自战胜寒邪,所以才有了伤寒的症状,这个时候就要助阳逐邪。

桂枝甘草联合辛甘化阳以助机体的阳气,麻黄杏仁开宣肺气,开鬼门,为驱邪打开大门。如此,汗出热退脉静。

为什么说的了桂枝汤证的人,体质不如麻黄汤证人壮呢?

桂枝汤证的人,脉是缓的,也就是,脉管中的血液不如麻黄证的多,相对来说,瘪了些。同时,这个人有“汗出”,出汗也是要伤津的。而麻黄汤证的津液一点也没有伤。因为身体弱,没有能够在第一时间御敌于表,而是等到外邪侵袭到肌肉这个层面,才开始御敌。所以原为明确说明“桂枝本为解肌”。战争爆发在肌肉这个层面,较之麻黄汤证之在表深了。也就是说,桂枝汤证这个热要比麻黄汤证那个热深,麻黄汤证是寒邪闭郁体表,而桂枝汤证是寒邪闭郁肌肉。闭郁体表,汗毛孔肯定是闭住的,所以无汗;闭郁肌肉,汗毛孔开合不受影响,再因为肌肉有热,热蒸津液,就是汗啊;这应该是桂枝汤证有汗的缘故。许多人讲到桂枝汤证的汗,说是风性开泄,难道说,伤寒就没有风邪作祟了吗?

助阳发汗以驱邪是治疗伤寒病的大法。

桂枝助阳,生姜大枣甘草温健脾胃,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通过健脾,达到滋养津液的目的,因为此方证本来就有伤津的表现,白芍,养阴,直接补充津液。

此方不为发汗,因为,汗毛孔本来就是开着的。补阴助阳,使阴阳调和,温覆一时许,令汗出哲哲,邪去正安。

如果,外邪之入侵,正气在肌表,在肌肉都没能够御敌制胜,邪乘虚而入,直达三焦,在三焦邪于正相交。此时的正气远不如麻黄汤证,桂枝汤证,这个正气已经不能自己持续的御敌,一会儿开始御敌,就表现为发热;一会儿疲惫了,被邪气打败,就表现为恶寒。所以,少阳的热是“寒热往来”。

原文: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此热在肌肤,寒在骨髓。

邪于正交争于表,即太阳病者,就是这样,发热与恶寒并见,且热势越重恶寒亦越重。此时,用温热的药,助阳发汗,逐去外邪。

原文:病人身大寒,反不欲得衣者,此寒在肌肤,热在骨髓。

此乃阳郁于内。可见四逆散证。

有邪在内,正气聚于内部与邪抗争。之所以身为大寒,乃正气不及顾外也。助正清其内热可也。承气汤之类。

曾听前辈讲一病例,其人身大寒,奄奄一息,找来一老中医,看后说:“此人没有三天的活头了。”没有治疗,拂袖而去。

三天后,病人没有死,还是那样,不清也不重,又请一年轻大夫,看后,开一剂药,尽是硝黄芩连,大苦大寒之品,到老先生出抓药,老先生一看药单,说:“不吃药尚且苟活时日,此一剂药,必死无疑。”家人说:“死就死吧,别怪活着的人不给他治就行了。”药煎三大碗,一夜之间全灌了下去,至黎明通身汗出,人可活动,又请大夫诊视,开了两剂药,竟然可以下床活动。

咦!寒热真假,不可不辨。

原文:病常自汗出,此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和谐故而;此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和谐故,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而复发其汗,使荣卫和则欲,宜桂枝汤。

这一条讲了一个病,这个病的症状就是“常自汗出”。就是经常的出汗,出汗也没有规律,不一定什么时候出汗,和天气也没有关系,即使天冷的话,他也说出汗就出汗。

要按现在西医学来分析这个病,那就是神经功能紊乱了。

中医却是认为这是“荣卫不和”,通过治疗,回复荣卫的和谐,这个病就好了。

正常的情况下,这个汗要是想出来,一个是充足的水分,一个是充足的热量;热量作用在水分上,才能化为汗液从汗毛孔里出来。

但是,这里的出汗,病人并没有感觉到热,就出汗了。这是什么原因?

原文解释道:“此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和谐故而”说明,荣气,也就是化汗的阴血没有问题,问题出在卫气。

那么,卫气和荣气是什么关系呢?原文又接着解释道“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这是什么意思呢?这里就要明白荣卫之间的关系,“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同时,这个卫阳有保护营阴以免使其泄漏的作用。

这个病人就是这样,卫气虚弱了,不能保护营阴,致使发生泄漏。表现为“时自汗出”。用桂枝甘草生姜大枣温阳益卫,白芍敛一敛阴,或者发点汗,再泄一点营阴,温温阳,增加一点卫气,总之,是“营卫和谐”就好了。

这种自汗要和气虚自汗相鉴别

气虚的人,少气懒言,声音低怯,动则心慌,伴随着劳伤,自汗日渐严重。治疗要用黄芪党参等大补元气的药,还要用五味子麻黄根稻米根等收涩的药。

而这个自汗,没有气虚的表现。

原文:病人藏无他病,而时发热自汗出不愈者,此卫气不和,先其实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此病的症状是,“时发热自汗出”时,说明发作有规律;出汗之前,现有发热,这个发热主要是一种自觉症状,体温不一定就高;

我们说过,正常的出汗,就是先热接着出汗;这里的出汗就是先热后出汗,不正常就在,这种状态总是有规律出现。

为什么呢?原文说:“此卫气不和”。上一条是“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也是卫气出了

问题,但是,那个是不热就出汗,卫气弱了,无力顾护营阴而发生泄漏,这里呢?是卫气强了,卫气又叫卫阳嘛,他是阳热的,热加于阴就“发热汗出”了。通过桂枝汤发发汗,使过多的卫阳释放一点,是营卫和谐,病就好了。

什么病会出现“先是一阵发烧,然后就出点汗”经常发作呢?

更年期综合症!说热就热,出点汗就好了。这个方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症这种症状,效果很好。

但是,要注意服药方法。“先其时发汗”。

原文: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这是个什么名呢?症状就是“脉促”,脉促是怎么表现?“脉来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

就是脉率超过90次/每秒,并且有没有规律的漏博,相当于现在快速心律失常的表现。

脉促,是这个病的客观表现。而主观表现就是“胸满”。临床上,当心率失常影响了心脏的泵血功能时,病人往往就有胸闷得感觉。

这描写的很像一个心律失常性冠心病的表现。可这不一定是个冠心病。但是,他的发病机理像是个冠心病。

这个病是怎么引起的呢?原文说道:“太阳病,下之后”太阳病,邪在表,当以汗解,但是,医生错误的用了下法,平白的耗伤了正气,人体的正气无非就是“热量”和“津液”,也就是,医生误用了下法,平白的耗伤了机体的“热量”和“津液”;太阳病,本来就是寒伤阳,而今阳气更伤,阳气无力发挥推动力的作用,就会表现为“寒凝”,津液大伤,表现为“不荣”,寒凝与不荣共同为病,血脉就会不通,冠状血管也会发生不通,影响了心肌供血,从而发生了类似冠心病发病机理的心肌供血不足造成心律失常,就出现了“脉促胸闷”。治疗就是补充血容量,驱除寒邪,温通血管,回复提高心肌的供血,使心肌细胞的功能恢复正常。而方中桂枝就有驱寒,温阳,温通血脉的作用,生姜大枣甘草健胃,热汤饮下,有效地补充血容量,以及相关电解质。此方乃是桂枝汤去掉白芍而成。白芍滋阴,酸敛,在桂枝汤证中针对“自汗”“营血不足”而设,因为有酸敛的作用,属于“阴性”的药物,正好与桂枝之“阳性”相对,不利于血液温通,而今,虽然有营血不足,但又有双重的“寒凝”,所以去掉“白芍”以更完全的发挥桂枝温通的作用。

桂枝能过加速血液循环,而白芍对血液有凝敛作用;桂枝属阳,白芍属阴;“一阴一阳。谓之道”,桂枝汤就是调和阴阳的。如果阳偏虚,就加大桂枝的用量,如果阴偏虚,就加大白芍的用量;要明白二者各自所主,协调应用。故而历代医家称之为“方祖”。

桂枝去白芍汤证会出现在现在医学中的“心脏神经官能症”“病毒性心肌炎”“冠心病”中,只要辨证为虚寒型,就可以大胆加减应用。

我曾用此方加减治疗一例“病毒性心肌炎”,曾在医院输液治疗达一个月,心悸,乏力症状不改善,用此方加党参黄芪半夏茯苓陈皮白术红花等,六付药就得到明显改善。十服药上,病人就能够工作了。

炙甘草汤证

原文:伤寒,心下悸,脉结代,炙甘草汤主之。

伤寒,就是身上的阳气被外界的寒气损伤后表现的症候。治疗,就是助阳驱寒。助阳驱寒,也可以叫做扶正驱邪。但我觉得,在这里,应该叫做助阳驱寒更形象。

这条原文说的是个什么病呢?首先,原文说道“伤寒”,这是病的诱因,天骤然冷了,没能够及时加上衣服,身体被寒冻了一下;35度的热天,跑到25度的空调屋里,也会被骤然下降的温度冻一下子;或者本身就是阳虚体质;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发病了。

这个病的表现是什么呢?原文又说道:“心下悸,脉结代”。心下悸是一种自觉症状,就是心里不舒服,不安的样子。脉结代,是本病的客观症状。其实做医生,就需要找到客观症状。因为,主观症状常常因为病人的表达水平限制,并不能准确的表达疾病的本质。结脉:“脉来缓而时一止,止无定数”就是脉率低于60次/每分钟,并且有不成规律的漏博。代脉:“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就是脉跳一下,停一下,很有规律。这种脉象,说明心脏出了很严重的病变,类似现在心律失常型冠心病中的病窦综合症,传导阻滞等。严重的影响到心脏的泵血功能。

原文似乎就给我们透露了这些关于本病的信息。一些读书不求甚解者,就套用本方治疗治疗,只要表现为“脉结代”的心脏疾患。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好的,不知道怎么好的,不好的,也不知道怎么好的;这是不行的。

我们看原方:

炙甘草生地黄人参生姜大枣麦冬阿胶胡麻(补阴)

桂枝清酒 (补阳)

从药方的用药比例来看,补阴的药远远大于补阳的药。说明,病人有明显的阴亏表现,因为阴亏,脉道不充而几欲不通,冠状血管也会是这种状态,心肌得不到阴血的滋养,也就是运载氧气的血少了,心肌就会缺血缺氧而病变。再加上寒凝,症状就会更加严重起来。所以,在大剂滋阴药中,加了一点温阳通脉的药。时滋而不腻,补而不滞。

所以,炙甘草汤证,是以阴虚为主。但是,必须用一点温阳药。“一阴一阳谓之道”也。所以,在临床上,不要一见到脉结代,就都用炙甘草汤。必须有阴血亏虚的症状表现。问?此方滋阴之药,何以不用:“芍药”,以芍药有凝敛的特性,不利于“气血通畅”。前面已经说过,芍药有使血液静止的作用。此处,只需要滋阴,不需要阴静。阴血在身体中,贵在:“通畅”。所以,用了桂枝,清酒。

此方证要与“桂枝去芍药汤证”鉴别。

生姜大枣甘草(补阴)

桂枝(补阳)

“炙甘草汤”比“桂枝去芍药汤”多了生地黄阿胶麻仁麦冬。说明炙甘草汤证较之桂枝去芍药汤证有明显的阴虚亏虚表现。

而“桂枝去芍药汤证”顶多有点失水分,用生姜大枣甘草熬水就能改善了。

说简单一点,一个是失水,一个是贫血。

桂枝加附子汤证

原文: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这个病看起来挺吓人的,大汗淋漓,止不住。伴随着出汗,人发冷,四肢的抽搐,小便少了。如果不及时止汗,就会脱水,电解质紊乱,血压下降,体温降低,发生休克。西医怎么抢救?输液啊?!补充电解质,见痉补钙,见尿补钾。。。。。。可是,恐怕是随补随漏。用点阿托品,抑制汗腺分泌,效果会怎么样呢?

中医怎么治疗这个病呢?原文说道这个症状诱因,就是“太阳病,发汗”,太阳病,治疗就是该发汗,但是,发汗不得法,或者,病人本身有阳虚。

太阳病的发汗是用药物“助阳发汗”,汗本身是机体的一部分津液,“汗血同源”嘛。要想把邪气逐出体外,我们是要赔上一点本钱的,那就是“热量”与“体液”,

我们的治疗方法就是“助阳发汗”,药里面有助阳的药,还有汤里面有水,治疗中,我们的这点损失已经得到补给,邪去正安。达到“阳在外,阴之使;阴在内。阳之守”,阴阳和

谐健康状态。

可是,这里呢,这一发汗,出现了新的症状。这就要我们知道营卫之间的关系。

本来,卫气对营阴有个固摄作用,而今,发汗不当,热量就是卫阳,汗液就是营阴,二者损耗太多,卫阳失去了对营阴的固摄作用,所以,汗漏不止;汗出还是要带走一部分热量吧?!卫阳更加不足,于是成了恶性循环,这个时候,恢复卫气的固摄作用是当务之急。也是治疗这个症状的根本所在。

桂枝汤更够助阳益阴,调和阴阳,但是,助阳力量已然不足,再说,桂枝汤这张方子助阳之功发自中焦脾胃,而卫气发于肾阳,受补于中焦,真要大补卫气,还需从源头补起。而附子是补肾阳的良药。

如此,卫气得补,汗止住了,又有芍药大枣甘草滋阴,诸证皆去。

再次声明:

桂枝汤不是发汗的。因为桂枝汤证病在肌肉,汗毛孔本来就是开着的,为什么是开着的?一个原因是:卫气不足,不足以闭住汗孔而固摄营阴,所以,他有自汗出嘛?!一个原因是,风性开泄。我觉得这个很牵强,难道麻黄汤正就没有风邪了?桂枝汤证之所以是病,是因为自身正气不足,无力逐邪,所以,助阳益阴,还得喝碗热粥,盖上被子捂捂。

而麻黄汤呢?他已经够热的了,又加了一点桂枝甘草,汗就在汗毛孔里跃跃欲试,但是,这个门就是紧紧闭着,一用上麻黄,门一开,汗就马上出来了。所以,麻黄汤不用喝粥,盖被子捂。

伤寒论中的方子,配伍精当,针对一个症状,没一味药都有每一味药的作用,一定要仔细分析,临床才能活用。

这种症状临床还是会见到的。因为现在发烧的病人往往都是激素,安痛定,抗生素,口服阿司匹林,安乃近,尼美舒利等退烧药,很容易造成这种大汗虚脱的症状,虽然现在都输液,补充了血容量,电解质,但是,西医没有“卫阳固摄”这种理论,病人往往在治疗热退后,乏力,面白,动则汗出的虚弱表现,这个时候,西医大夫又会说病人有别的病,再进一步用仪器检查,一而再,再而三的得不到中医这种理论指导的治疗而延误治疗,久而久之,由本来功能性疾病变成不可逆转的器质性病变,如心肌炎,岂不是遗恨终生。在这个时候,用上几付桂枝加附子汤,就会好了。

病人当然不知道怎么看病,只知道找医生,而医生必须给病人提供最好的治疗方案。而不应该排斥中医。

小柴胡汤证

寒邪于正气交争于三焦,三焦的正气被称为“少阳”,少阳又称嫩阳,弱阳,无力持续抗邪。正衰则邪胜,邪乘虚而入,更加伤阳,表现为恶寒,这个恶寒不仅仅病人自觉冷感,而且,体温不高,表现为阴证(病从三阳变化为三阴,是质变)这个时候要助正抗邪,助正用人参生姜大枣甘草,邪正交争,致使三焦不畅,柴胡是畅达三焦的药物,“三焦膀胱者,毫毛腠理其应”,少阳之气得“人参生姜大枣甘草”之助,抗邪就有力量了,逐邪外出的通道又被柴胡打通,邪就会从三焦出肌肉再出肌表,以出汗的形式排出体外。正的力量比较盛时,正邪交争而做热,不仅表现为自觉热感,体温也高,这个时候用上柴胡人参大枣生姜甘草就会轻而易举的发出汗来。如果是在正衰邪胜表现为恶寒的时候用上此方,病人会表现为由最开始的恶寒体温不高发展到身热体温升高然后做汗,最后,汗出身凉热退脉静病愈。这种状况《伤寒论》原文是有证据的:“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反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从这条原文来看,柴胡汤证用了下法,就挫伤了正气,就像表现为“恶寒”的时候的正气,那个

时候,是外寒伤了阳气;这个时候,是下法伤了阳气;总之,是少阳这个本来就弱小的阳气更加“馁弱”,用上柴胡汤后,药物首先是帮助这个阳气,使之振奋,聚力抗邪,表现为发热,就是“蒸蒸而振”,最后是正气打败邪气,赔上一点本钱,牺牲一点津液,让邪气随汗排出,“发热汗出而解”。

因为少阳的正气叫小阳,弱阳,无力驱邪外出,又不至于让邪完全陷入三阴。在三焦的邪正交争就陷入了“敌进我退,敌退我扰”的持久状态,所以,少阳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恰当的治疗,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再说,当一些外感病在肌表,在肌肉这个层面时,如果机体的正气稍有转机,就会汗出而解,也就是说,不用治疗,随着多歇息,注意饮食等增强抵抗力的措施的有效采取,正气自旺,病就会自愈。但是,“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个正气恢复不了,邪就会进入三焦,邪证之间进入一个相持阶段,在这个阶段,是最关键的阶段,是三阳病的最后时期,必须抓住时机,积极合理治疗,否则,正气再伤,就进入三阴。如果,三阳病是“功能上的病变”,那么三阴病就是“器质上的病变”。从“功能”到“器质”的病理变化,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变化,一旦发生了这种改变,就是不可逆转的了。

所以,抓住少阳病,对于临床很有帮助。特别是做中医的。

因为,现在很多病,就拿感冒说罢,没有人直接来找中医抓几服药吃吃,都是图方便快捷,打一针,吃点药片,要么就是输液消炎,真正来找中医了,表证已经不多,最多的就是“少阳证”,三阴证也不少。

因为邪在少阳,正邪相持,低热持续不退,正是弱阳与邪相争,争而不胜的表现。持续的体热,会伤阴津,所以,有“咽干”的表现,因为三焦于胆府相通,三焦热就会令胆热,胆热使胆中苦汁不宁,上冲入胃到口,故而“口苦”,肝于胆相表里,胆热肝就会热,肝开窍于目,故而“目眩”。所以,这个热还是需要用凉药清一清,黄芩是也。半夏,是针对胆热上攻逆胃作呕的。

柴胡24克黄芩9克半夏9克人参9克大枣4枚生姜9克甘草6克

从原方用量来看,还是以畅三焦为主,扶正为主。。

外来寒邪侵袭机体,正气奋起抗敌,迎战于太阳肌表,故而脉浮。浮为阳脉,但“阳在外,阴之使;阴在内,阳之守。”阳作用在阴上,即成脉象。切脉,切的就是阴阳,切的就是脉管中的血液盈亏,以及推动血液的动力,还有脉管的紧舒程度;

麻黄汤证,脉浮紧。浮脉:如水漂木,轻按既得,重按稍减;是正气浮胜于外的表现。说明,正气奋起抗敌于表,说明正气在表;正气在表,在里的正气就不足,所以,重按稍减。为什么用到甘草,甘草就是补中气的。正气,就是阳气,所以,用了桂枝甘草,辛甘化阳。正气抗敌于表,因为争而不胜才有了症状,才叫做病;治疗就是助正驱邪,桂枝甘草就是助正。因为是寒邪伤人,寒性收引,故脉管会比较紧张;这个脉管紧张,并不是说血管里的血容量很多,撑涨血管,如果是血容量很多撑涨血管,重按也不会减的。但这里说的是浮紧,紧的缘故主要是“寒”。

我们用了这个药物帮助着我们自身的正气与外邪抗争,叫做“助阳抗寒”,用了药物之后,如果自身本来的阳气就基本把寒邪逼到最外边了,那么,用上药之后可能会一剂而愈。打个比方,体温达到38度才能发出汗来,如果在吃药之前,体温已经达到36.9度,阳气就需要0.1度的帮助,而你正好就给了药物,给了0.1度的帮助,那么就会出现“覆杯而愈”的效果;如果,你的体温只达到36.7度,需要0.3度的帮助,但你只给了0.1的帮助,那药物就会因为病重药轻,不仅不汗出而愈,反而会使体温更高,给人一种用药后病情加重的表象,此时,医生当心知肚明,再给与0.2度的帮助,自然会汗出而愈。

因为寒邪收引,把汗毛孔收引住了,汗闭郁在体表,即使阳气再盛,岂不是闭户捉贼。麻黄

开鬼门也。说麻黄发汗,还得需要助阳药相助,要不信,你给病人喝一碗冷麻黄汤,恐怕发不出汗罢。杏仁,降肺气,与麻黄组成一宣一降,正好模拟了肺气的宣发肃降功能。宣是为了降,降是为了宣,宣降相辅相成。共同发挥宣肺气,开腠理的作用。

体痛,乃是寒邪闭阻血脉,不通则痛,桂枝温经通阳,通则痛止。

呕逆,乃是中气虚寒所致。中气,既是在中之正气,今因外邪入侵,正气御敌于外,故使中虚做逆。若呕逆严重,可加生姜。

读伤寒论心得

---------------------------------------------------------------范文最新推荐------------------------------------------------------ 读伤寒论心得 《伤寒论》,古代汉医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在你度过伤寒论之后,你有些什么不同的想法分享?下面是带来的读伤寒论心得体会,欢迎查看。 读伤寒论心得篇一 在这春雨纷纷的夜晚,窗外寂静无声,我独自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行人纷纷,不经意看到桌上的《伤寒论》,手不由地打开台灯,细细读起了起来。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翻阅它,但每一次翻阅它,都带给我一种新的感悟体会。它不仅让我惊喜,也让我困惑。但却又让我忍不住去思考、钻研,这一次次的思考、钻研都化作无数的对《伤寒论》以及中医的深情。 说道《伤寒论》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作者??张仲景,张仲景先生在历史上的主要贡献不是他的仕途成就,而是他身居高位却愿意造福百姓,为百姓生命健康之根本所日夜寻求探索,从而留下了著作《伤寒论》,为万千饱受病痛折磨的人民指引了一条出路。而其著作《伤寒论》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其留下了几百个经方,更在于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开创了理,法,方,药的先河。自此以后,中医不再是师徒相传的经验之谈,而是成为了一门拥有理论的学科,使中医的各种看病方法都有理可寻,有法可依。由此观之,张仲景之于中医犹如门捷列夫之于化学,称其为医中之圣一点也不为过。 1 / 35

然后在多次阅读《伤寒论》后我却发现想要真正读懂它并不是件易事,不仅需要知识积累更需要一颗探求的心。要深刻细读《伤寒论》,首先就必须要有一种中医思维框架,不仅是要翻看医案著作,领悟前人经验,更要自己结合日常多多思考书中为何如此阐释?而不是死背医案记录。其次,在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应当结合基础理论思考,不能以自己的意念为主导去排斥它,甚至怀疑它。最后在知识与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上,就可对《伤寒论》提出质疑,在疑问的过程中不仅是自身领悟的更高层次发展,更是医学造诣的升华。如此这般,方能读领略到古人张仲景先生蕴藏在书中的智慧,也能使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收获。 读伤寒论心得篇二 自仲景之《伤寒论》的出现,后世医家多对此有所发挥,或依原文而解,或有所补益,但于临床较为实用,讲得很是朴实的,我多遵刘渡舟、陈瑞春,二老多以临床为出发点,无累赘之言,指导我们后学有很深的实际意义。笔者近日再读《伤寒论》时,突有所感悟,现笔录于此,分享与同仁。 笔者近日坐门诊,接触的上感病人较多,这个疾病本身不是重病,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普通感冒,如无并发症,一般经5-7d痊愈。但若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可能会引动很多旧病复发,比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加重原有心脏疾病,比如导致心衰、心律失常等等。忽然想起,早在1800多年前的《伤寒论》中,仲景仙师就对此有详细的论述,我们一起来看《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

《伤寒论》学习心得体会

《伤寒论》学习心得体会 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学习经典后更是深有体会。以下就我对《伤寒论》的心得体会做个分享。 一、以理解伤寒论原文为重点,多读多背。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旁参诸家。多读多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伤寒论》主要是继承仲景的学术思想,探索其精微大义,因此就要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伤寒论》由于成书年代久远,条文失真,文法多样,文字古奥,论理广深,因此,我们要想学好她学透她,依靠后世注家,以注家作为向导,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至于背诵,我觉得背诵一定的原文对于中医入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伤寒论》来说,不能背诵,头脑就不能在前后原文之间任意穿梭引用,也就无法全面细致的理解《伤寒论》的含义。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 二、我对六经的认识。 《伤寒论》六经体系是疾病共性规律的概括,以六经生理为基础,阐释其病理变化,不单是外感,实可以统万病。《伤寒论》从内难二经基础上的进一步之经典著作,补内难二经之不及,其首创六经证治。故我对六经之认识有一读之必要,打的中医治病,皆从整体出发,依据病者盛衰强弱、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所谓六经,三阴

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而治宜和解。 六经的划分具有辨证与论治的双重意义,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示中风或伤寒,以确定解肌或发汗的治法。第二,提示病位的表里,可定表、和、攻救之法,对于部位的归类,可做为论治的根据。第三,提示病情的寒热,决定用药的温凉。第四,提示邪止消长的情况,可知如何祛邪或扶正,在辨证归类时以实证属三阳,虚证属三阴。第五,提示受邪的经脉脏腑可以分经用药,有的放矢。由于六经能提示受邪部位在何经脉脏腑,给立法方药指明方向,故伤寒六经辨证的过程,即是确立治则,治法及选方遣药的过程,所以辨证与论治是两个步骤,合而观之辨证与论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六经传变是有规律的,不同的传变条件,会有不同的传变情况:在感邪轻、正气强的条件下,如治疗得当,可不传而愈。在感邪重、正气强的条件下,病发于阳而反应强烈,且不论病在一经或合病,或并病都在三阳,但若治疗不当,消耗了正气,则可传入三阴。由阳经传入阴经的,病多属热,易于亡阴。在感邪重,正气弱的条件下,病发时直中三阴,但若治疗适当,邪衰正胜也可阴证转阳。在感邪轻,正气弱的情况下,病可发于阳也发于阴。 三、关于伤寒在临床上的运用体会。 总结起来,首先应抓住主证,然后辨析病机,最后在了解方义的

伤寒论的心得体会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伤寒论的心得体会 篇一:3《伤寒论》学习心得体会 《伤寒论》学习心得体会 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学习经典后更是深有体会。以下就我对《伤寒论》的心得体会做个分享。 一、以理解伤寒论原文为重点,多读多背。 (伤寒论的心得体会)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旁参诸家。多读多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伤寒论》主要是继承仲景的学术思想,探索其精微大义,因此就要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伤寒论》由于成书年代久远,条文失真,文法多样,文字古奥,论理广深,因此,我们要想学好她学透她,依靠后世注家,以注家作为向导,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至于背诵,我觉得背诵一定的原文对于中医入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伤寒论》来说,不能背诵,头脑就不能在前后原文之间任意穿梭引用,也就无法全面细致的理解《伤寒论》的含义。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

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 二、我对六经的认识。 《伤寒论》六经体系是疾病共性规律的概括,以六经生理为基础,阐释其病理变化,不单是外感,实可以统万病。《伤寒论》从内难二经基础上的进一步之经典著作,补内难二经之不及,其首创六经证治。故我对六经之认识有一读之必要,打的中医治病,皆从整体出发,依据病者盛衰强弱、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所谓六经,三阴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而治宜和解。 六经的划分具有辨证与论治的双重意义,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示中风或伤寒,以确定解肌或发汗的治法。第二,提示病位的表里,可定表、和、攻救之法,对于部位的归类,可做为论治的根据。第三,提示病情的寒热,决定用药的温凉。第四,提示邪止消长的情况,可知如何祛邪或扶正,在辨证归类时以实证属三阳,虚证属三阴。第五,提示受邪的经脉脏腑可以分经用药,有的放矢。由于六经能提示受邪部位在何经脉脏腑,给立法方药指明方向,故伤寒六经辨证的过程,即是确立治则,治法及选方遣药的过程,所

------------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

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 1.关于其流派。在我看来,伤寒论可以分为两大流派,一派是占据绝对主流的辨证论治学派,主张治病要根据脏腑经络阴阳五行的理论来辨“证型”,代表人物有刘渡舟,熊曼琪,梅国强,李克绍等,主流医家几乎都是主张“辨证论治”;一派是人数较少的主张辨六经辩方证药证的“方证对应学派”,代表人物有日本吉益东洞、尾台榕堂、汤本求真等,中国的有胡希恕、黄煌、刘志杰等。 2.关于其论证的内容。伤寒是温病、中风、伤寒、中湿等外感疾病的统称,或者说由于起居饮食不甚引起的突发性疾病。例如汗出当风、久坐湿地等等。而在所有外感疾病中伤寒是最严重最普遍的一类疾病,这是伤寒论重点讨论的对象,当然也同时讨论了另外几种突发疾病。所以伤寒论重点讨论的是外感突发疾病的证状、脉象、传变规律及治愈方法。 3.对六经的认识及其和脏腑关系的几个简要介绍。中医治病都是从整体出发的,以病者盛衰强弱为依据,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所谓六经,三阴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故治宜和解。昔俞根初先生曰:“以六经铃百病,为确定之总诀”。又曰:“百病不外六经,正治不外六法,按经审证,对症立方”。 (1) 阳明病与心阳明病。无论寒邪热邪,一律表现为高热,另外有谵言妄语的证状。其实阳明与心有莫大关系。《内经》“二阳之病发心脾”,二阳就是阳明,说明阳明的病可能发自于心,也可能发自于脾。所以心病可以引起阳明病。而瞻谵言妄语是神志疾病,与外邪攻击心包有关,也正因为心包是禁宫要地,正邪交争最猛烈,所以才会出现高热症状。另外阳明病的脉象是洪脉,这正是心脉。由此推知,阳明经病的主方白虎汤,其实最重要的是解心热。在高烧、神志昏迷的时候,后世很多名医都在白虎汤的基础上加上犀角、羚羊角等味以解心热。(2)阳明病与肠胃。《灵枢·经脉》说足阳明胃经主津液所生病。足阳明病引起的一个问题就是津液大亡。因此阳明病的一大特点是大汗出。汗出也是身体正邪交争后把外邪排除体外的过程。但是大汗出后出现的问题就是“胃家实”排便困难。依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正常的人体防御机制,可以通过高热、汗出的方式战胜外邪病排除,在体表可以排邪,那么机体是否也有可能在肠胃之内,以分泌物的形式将外邪排除,随粪便外出。但是,由于排便困难,外邪无法排除,反而在粪便上滋生,排便困难除了破坏正常代谢外,也使外邪在粪便中滋生。因此排便就成了主要矛盾。三个承气汤就是解决排便问题,大便出来了,外邪也就随之而去了。当然并非所有的阳明病都会伴随便秘,而是肠内有燥矢、有宿食、或肠胃机能有问题才引发便秘。(3)太阳病与肺。外感症初发,通常表现为“太阳病”。所谓“太阳”并非抽象概念,因为“太阳病”会引起手足太阳经循行部位的不适感受。如头项强痛,腰背痛。例外鼻鸣、鼻塞、流涕等有时也是太阳经的病症,因为足太阳经过睛明穴而络鼻窍。太阳病是表证,病在皮毛。肺主皮毛,所以太阳病与肺部疾病通常同时出现。所以太阳病经常伴随咳嗽、喘息、浊痰的出现。所以在治疗太阳伤寒的方剂中,多有润肺、止咳的药物出现。如杏仁、五味子、生姜等。另外,太阳病为什么现浮脉?浮脉是肺脉,所以是太阳经与肺同病。 4.对于药物使用的看法。在我看来伤寒论中其主要用药特点是“有是证,用是药”。最典型的就是《伤寒论》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痞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小柴胡汤主之。”方后7加减:“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瓜蒌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加瓜蒌根四两;若腹中痛

学生伤寒论阅读心得体会

学生伤寒论阅读心得体会 伤寒论阅读心得1 在这春雨纷纷的夜晚,窗外寂静无声,我独自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行人纷纷,不经意看到桌上的《伤寒论》,手不由地打开台灯,细细读起了起来。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翻阅它,但每一次翻阅它,都带给我一种新的感悟体会。它不仅让我惊喜,也让我困惑。但却又让我忍不住去思考、钻研,这一次次的思考、钻研都化作无数的对《伤寒论》以及中医的深情。 说道《伤寒论》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作者??张仲景,张仲景先生在历史上的主要贡献不是他的仕途成就,而是他身居高位却愿意造福百姓,为百姓生命健康之根本所日夜寻求探索,从而留下了著作《伤寒论》,为万千饱受病痛折磨的人民指引了一条出路。而其著作《伤寒论》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其留下了几百个经方,更在于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开创了理,法,方,药的先河。自此以后,中医不再是师徒相传的经验之谈,而是成为了一门拥有理论的学科,使中医的各种看病方法都有理可寻,有法可依。由此观之,张仲景之于中医犹如门捷列夫之于化学,称其为“医中之圣”一点也不为过。 然后在多次阅读《伤寒论》后我却发现想要真正读懂它并不是件易事,不仅需要知识积累更需要一颗探求的心。要深刻细读《伤寒论》,首先就必须要有一种中医思维框架,不仅是要翻看医案著作,领悟前

人经验,更要自己结合日常多多思考书中为何如此阐释?而不是死背医案记录。其次,在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应当结合基础理论思考,不能以自己的意念为主导去排斥它,甚至怀疑它。最后在知识与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上,就可对《伤寒论》提出质疑,在疑问的过程中不仅是自身领悟的更高层次发展,更是医学造诣的升华。如此这般,方能读领略到古人张仲景先生蕴藏在书中的智慧,也能使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收获。 伤寒论阅读心得2 自仲景之《伤寒论》的出现,后世医家多对此有所发挥,或依原文而解,或有所补益,但于临床较为实用,讲得很是朴实的,我多遵刘渡舟、陈瑞春,二老多以临床为出发点,无累赘之言,指导我们后学有很深的实际意义。笔者近日再读《伤寒论》时,突有所感悟,现笔录于此,分享与同仁。 笔者近日坐门诊,接触的上感病人较多,这个疾病本身不是重病,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普通感冒,如无并发症,一般经5-7d痊愈。但若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可能会引动很多旧病复发,比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加重原有心脏疾病,比如导致心衰、心律失常等等。忽然想起,早在1800多年前的《伤寒论》中,仲景仙师就对此有详细的论述,我们一起来看《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

《伤寒论》学习体会

《伤寒论》学习体会 千百年来学医者必读张仲景《伤寒论》,原因在于它是开创中医辨证论治方法的经典著作,虽系古代文献,但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仲景之方,配伍精,药味少,疗效佳,内涵深远,思维多向,是中医临床疗效的基石与核心。笔者认为,学习《伤寒论》不仅要背诵其重点条文,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张仲景对疾病的辨证论治方法和组方用药特点,包括思维方式、识证、遣方、用药各环节。下面谈几点本人学习体会。 1、深刻领会六经辨证之精髓 《伤寒论》是中医辨证论治专书,是中医临床各种辨证论治方法的源头。学习《伤寒论》六经辨证,要在掌握各经提纲辨证的基础上,还要掌握其变法,及其合病、并病,注意疾病的动态,注重整体联系,有时还要学会逆向思维,做到知常达变,才能真正领会其精髓。不明之处,应注意旁参诸家之说,如关于伤寒六经的病位之义,《柯氏伤寒论翼笺正六经正义》说:“仲景之六经,是分六区,地面所该者广。虽以脉为经络,而不专在经络立说。凡风寒湿热,内伤外感,自表及里,有寒有热,或虚或实,无乎不包。”石芾南《医源论张仲景伤寒论》对病位更有明确发挥,曰:“表里以六

经分,明邪所入之门,经行之径,病之所由起由传也。上下以三焦分,以有形之痰、食、水饮、渣滓、瘀血,为邪所搏结,病之所由成也。” 关于疾病的传变,国医大师何任教授曾总结《伤寒论》中涉及传经问题较明显的条文如下:①“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4条);②“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 (250条);③“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266条);④“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41条);⑤“太阳病……如其不下者,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 (246条);⑥“……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 (99条);⑦“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279条)本人体会,以上仲景所述伤寒之传与不传,主要与正气之强弱、病邪之重轻及是否药误有关。 2、要纵横比较,融会贯通 (1)注意前后联系总结比较 如少阴三急下证与阳明病三急下证的比较;少阴病篇真武汤证与太阳病篇太阳变证阳虚水泛的真武汤证前后比较;少阴热化阴虚水热互结的猪苓汤证与阳明病篇阳明津伤水 热互结的猪苓汤证前后比较;比较吴茱萸汤用于阳明病“食

一篇伤寒论的学习体会

这是一篇伤寒论的学习体会! 一,背诵为先 以前阅读了《名老中医之路》,从中看出,名老中医们反复强调,中医入门的最佳门径就是踏踏实实背诵。《伤寒论》是中医里面最光辉璀璨的明珠,刘渡舟教授称她为“中医之魂”。日本人尾台榕堂先生说:“研究张氏方,能自幼而壮而老,造次颠沛,必在于斯,犹如身在当时,亲受训诲,则自然术精技熟,遇病开方,灵机活动,意之所向,无不如法,操纵自在,左右逢源,病虽万殊,又何难应之有!”。深入学习《伤寒》《金匮》应该是每个中医的基本功。我学习《伤寒论》是从背诵开始的。 寒假同学们都离开学校的时候,我和另外一个同学就在空荡荡的教学楼顶读诵《伤寒论》,来年又花费了大约四个月的时间读诵,现在对《伤寒论》条文的熟悉,全是那个时候打下的功底。现在想起来,我深深感谢这段时光。 背诵《伤寒论》没有便捷的方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一遍一遍按着性子读,反复清晰地朗读,时间长了就会背诵了。每天只需要读,不需要用力去背诵,要求吐字清楚,声声入耳,不可贪快。有时候看起来最慢最笨的方法却是最快最好的方法。按照我的经验,一个学期加一个假期,就可以比较熟练背诵《伤寒论》398条原文。我觉得背诵一定的原文对于中医入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伤寒论》来说,不能背诵,头脑就不能在前后原文之间任意穿梭引用,也就无法全面细致的理解《伤寒论》的含义。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后来我又背诵了全部经方的准确组成成分,以及后世的三百首方剂的组成。 我每每向人强调背诵原文的极端重要性,就有人说背诵会成为死读书,“尽信书不如无书”,要“灵机活动”之类的话。我也无可奈何。 我认为早期读书,强调背诵,对初学来说,确是一个最值得重视的好方法。清·章学诚说:「学问之始,非能记诵。博涉既深,将超记诵。故记诵者,学问之舟车也。」(《文史通义》)涉山济海,少不了舟车,做学问也是如此。只要不是停留在背诵阶段,而是作为以后发展的基础和出发点,那么,这样的背诵便不得以「读死书」诮之。 二,千经万论皆过目,一方一药最关心 对《伤寒论》的学习应该是一生一世的事情,我仅仅才刚刚开始,思路不成熟,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感受。历代注解《伤寒论》的书籍汗牛充栋,各有特色,如何慎重挑选合理的注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这可能关系到一生研究《伤寒论》的大体思路。从我的阅读来看,研究《伤寒论》的中医基本可划分为两大流派,一派是占据绝对主流的辨证论治学派,主张治病要根据脏腑经络阴阳五行的理论来辨“证型”,代表人物有刘渡舟,熊曼琪,梅国强,李克绍等,主流医家几乎都是主张“辨证论治”;一派是人数较少的主张辨六经辩方证药证的“方证对应学派”,代表人物有日本吉益东洞、尾台榕堂、汤本求真等,中国的有胡希恕、黄煌、刘志杰等。 我进行了一些力所能及的文献的考察之后,认为仲景本人的思想可能更倾向于辨六经辩方证药证的“方证对应学派”。这是我始料不及的,是我学医思路的一个大转变。这个学期,在学校学生学术活动中,我申报了一个《从大历史角度审视伤寒论》的小课题,准备继续深入研究《伤寒论》的本源特色,现在正在进行中。为何更倾向于“方证对应”?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仲景原文以及其它文献证据支持“方证对应”是仲景医学的主要特点;第二个是,作为入门的学习方法,方证对应更容易尽快看到实际疗效,可以提高青年中医学医的信心。 于是除了教材之外,我认真听了胡希恕《伤寒》《金匮》讲课录音,研读了《皇汉医学》以及黄煌教授的书籍,开始治疗一些疾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本科的时候学习哲学,知道中医受哲学思想的影响非常大。个人感觉现在的中医界有把问题复杂化神秘化的倾向,一个好的理论一定是简单的,可重复验证的,对于各种眩人眼目的新思想,神秘化的解释,我往往选择敬而远之。或许是自己悟性不够,我更倾向于实实在在的东西。春天,阅读黄龙祥所著《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其治学态度之严谨,立论证据之充分,给我很深的教益。极大影响了我的治学思想,是我选择方证相应的思路的助力之一。

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

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 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大学的时候开始学习经典,即深有体会。而今再次回顾经典,对临床工作有莫大的帮助。以下就我对《伤寒论》的心得体会做个分享。 一、以理解伤寒论原文为重点,多读多背。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旁参诸家。多读多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伤寒论》主要是继承仲景的学术思想,探索其精微大义,因此就要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伤寒论》由于成书年代久远,条文失真,文法多样,文字古奥,论理广深,因此,我们要想学好、学透,依靠后世注家,以注家作为向导,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然而,历代注家很多,且观点不一,如何选择,很是让初学者头痛。有幸在书店买了一本郝万山伤寒论讲稿,里面释义博采众家,实在让我受益匪浅。而胡希恕老师更是为后代工人为伤寒论注解的第一人,胡老师释义让人叹为观止。 至于背诵,我觉得背诵一定的原文对于中医入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伤寒论》来说,不能背诵,头脑就不能在前后原文之间任意穿梭引用,也就无法全面细致的理解《伤寒论》的含义。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二、我对六经的认识。 《伤寒论》六经体系是疾病共性规律的概括,以六经生理为基础,阐释其病理变化,不单是外感,实可以统万病。《伤寒论》从内难二经基础上的进一步之经典著作,补内难二经之不及,其首创六经证治。故我对六经之认识有一读之必要,打的中医治病,皆从整体出发,依据病者盛衰强弱、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所谓六经,三阴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而治宜和解。 六经的划分具有辨证与论治的双重意义,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示中风或伤寒,以确定解肌或发汗的治法。第二,提示病位的表里,可定表、和、攻救之法,对于部位的归类,可做为论治的根据。第三,提示病情的寒热,决定用药的温凉。第四,提示邪止消长的情况,可知如何祛邪或扶正,在辨证归类时以实证属三阳,虚证属三阴。第五,提示受邪的经脉脏腑可以分经用药,有的放矢。由于六经能提示受邪部位在何经脉脏腑,给立法方药指明方向,故伤寒六经辨证的过程,即是确立治则,治法及选方遣药的过程,所以辨证与论治是两个步骤,合而观之辨证与论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六经传变是有规律的,不同的传变条件,会有不同的传变情况:在感邪轻、正气强的条件下,如治疗得当,可不传而愈。在感邪重、正气强的条件下,病发于阳而反应强烈,且不论病在一经或合病,或并病都在三阳,但若治疗不当,消耗了正气,则可传入三阴。由阳经传入阴经的,病多属热,易于亡阴。在感邪重,正气弱的条件下,病发时直中三阴,但若治疗适当,邪衰正胜也可阴证转阳。在感邪轻,正气弱的情况下,病可发于阳也发于阴。三、关于伤寒在临床上的运用体会。 结合临床的实践与体会。总结起来,在临床应用经典,首先应抓住主证,然后辨析病机,最后在了解方义的基础上化裁经方,经过加减。临床如白虎加人参汤合竹叶石膏汤治疗糖尿病。五苓散合真武汤治心衰的水肿,大柴胡汤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等。 总之,《伤寒论》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论治的规范,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其中的奥妙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

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

中医一班李建威201135750115 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 1.关于其流派。在我看来,伤寒论可以分为两大流派,一派是占据绝对主流的辨证论治学派,主张治病要根据脏腑经络阴阳五行的理论来辨“证型”,代表人物有刘渡舟,熊曼琪,梅国强,李克绍等,主流医家几乎都是主张“辨证论治”;一派是人数较少的主张辨六经辩方证药证的“方证对应学派”,代表人物有日本吉益东洞、尾台榕堂、汤本求真等,中国的有胡希恕、黄煌、刘志杰等。 2.关于其论证的内容。伤寒是温病、中风、伤寒、中湿等外感疾病的统称,或者说由于起居饮食不甚引起的突发性疾病。例如汗出当风、久坐湿地等等。而在所有外感疾病中伤寒是最严重最普遍的一类疾病,这是伤寒论重点讨论的对象,当然也同时讨论了另外几种突发疾病。所以伤寒论重点讨论的是外感突发疾病的证状、脉象、传变规律及治愈方法。 3.对六经的认识及其和脏腑关系的几个简要介绍。中医治病都是从整体出发的,以病者盛衰强弱为依据,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所谓六经,三阴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故治宜和解。昔俞根初先生曰:“以六经铃百病,为确定之总诀”。又曰:“百病不外六经,正治不外六法,按经审证,对症立方”。 (1) 阳明病与心阳明病。无论寒邪热邪,一律表现为高热,另外有谵言妄语的证状。其实阳明与心有莫大关系。《内经》“二阳之病发心脾”,二阳就是阳明,说明阳明的病可能发自于心,也可能发自于脾。所以心病可以引起阳明病。而瞻谵言妄语是神志疾病,与外邪攻击心包有关,也正因为心包是禁宫要地,正邪交争最猛烈,所以才会出现高热症状。另外阳明病的脉象是洪脉,这正是心脉。由此推知,阳明经病的主方白虎汤,其实最重要的是解心热。在高烧、神志昏迷的时候,后世很多名医都在白虎汤的基础上加上犀角、羚羊角等味以解心热。(2)阳明病与肠胃。《灵枢·经脉》说足阳明胃经主津液所生病。足阳明病引起的一个问题就是津液大亡。因此阳明病的一大特点是大汗出。汗出也是身体正邪交争后把外邪排除体外的过程。但是大汗出后出现的问题就是“胃家实”排便困难。依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正常的人体防御机制,可以通过高热、汗出的方式战胜外邪病排除,在体表可以排邪,那么机体是否也有可能在肠胃之内,以分泌物的形式将外邪排除,随粪便外出。但是,由于排便困难,外邪无法排除,反而在粪便上滋生,排便困难除了破坏正常代谢外,也使外邪在粪便中滋生。因此排便就成了主要矛盾。三个承气汤就是解决排便问题,大便出来了,外邪也就随之而去了。当然并非所有的阳明病都会伴随便秘,而是肠内有燥矢、有宿食、或肠胃机能有问题才引发便秘。(3)太阳病与肺。外感症初发,通常表现为“太阳病”。所谓“太阳”并非抽象概念,因为“太阳病”会引起手足太阳经循行部位的不适感受。如头项强痛,腰背痛。例外鼻鸣、鼻塞、流涕等有时也是太阳经的病症,因为足太阳经过睛明穴而络鼻窍。太阳病是表证,病在皮毛。肺主皮毛,所以太阳病与肺部疾病通常同时出现。所以太阳病经常伴随咳嗽、喘息、浊痰的出现。所以在治疗太阳伤寒的方剂中,多有润肺、止咳的药物出现。如杏仁、五味子、生姜等。另外,太阳病为什么现浮脉?浮脉是肺脉,所以是太阳经与肺同病。 4.对于药物使用的看法。在我看来伤寒论中其主要用药特点是“有是证,用是药”。最典型的就是《伤寒论》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痞满,默默不欲饮

学习心得

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 经典学习心得 起止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 经典学习心得 起止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我是从去年年底开始学习《伤寒论》的。以前阅读了《名老中医之路》,从中看出,名老中医们反复强调,中医入门的最佳门径就是踏踏实实背诵。《伤寒论》是中医里面最光辉璀璨的明珠,刘渡舟教授称她为“中医之魂”。日本人尾台榕堂先生说:“研究张氏方,能自幼而壮而老,造次颠沛,必在于斯,犹如身在当时,亲受训诲,则自然术精技熟,遇病开方,灵机活动,意之所向,无不如法,操纵自在,左右逢源,病虽万殊,又何难应之有!”。深入学习《伤寒》《金匮》应该是每个中医的基本功。我学习《伤寒论》是从背诵开始的。 背诵《伤寒论》没有便捷的方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一遍一遍按着性子读,反复清晰地朗读,时间长了就会背诵了。每天只需要读,不需要用力去背诵,要求吐字清楚,声声入耳,不可贪快。有时候看起来最慢最笨的方法却是最快最好的方法。按照我的经验,只要坚持,就可以熟练背诵《伤寒论》398条原文。我觉得背诵一定的原文对于中医入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伤寒论》来说,不能背诵,头脑就不能在前后原文之间任意穿梭引用,也就无法全面细致的理解《伤寒论》的含义。经典着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后来我又背诵了全部经方的准确组成成分,以及后世的三百首方剂的组成。? 我每每向人强调背诵原文的极端重要性,就有人说背诵会成为死读书,“尽信书不如无书”,要“灵机活动”之类的话。我也无可奈何。? 我认为早期读书,强调背诵,对初学来说,确是一个最值得重视的好方法。清·章学诚说:「学问之始,非能记诵。博涉既深,将超记诵。故记诵者,学问之舟车也。」(《文史通义》)涉山济海,少不了舟车,做学问也是如此。只要不是停留在背诵阶段,而是作为以后发展的基础和出发点,那么,这样的背诵便不得以「读死书」诮之。? 二,千经万论皆过目,一方一药最关心? 对《伤寒论》的学习应该是一生一世的事情,我仅仅才刚刚开始,思路不成熟,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感受。历代注解《伤寒论》的书籍汗牛充栋,各有特色,如何慎重挑选合理的注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这可能关系到一生研究《伤寒论》的大体思路。从我的阅读来看,研究《伤寒论》的中医基本可划分为两大流派,一派是占据绝对主流的辨证论治学派,主张治病要根据脏腑经络阴阳五行的理论来辨“证型”,代表人物有刘渡舟,熊曼琪,梅国强,李克绍等,主流医家几乎都是主张“辨证论治”;一派是人数较少的主张辨六经辩方证药证的“方证对应学派”,代表人物有日本吉益东洞、尾台榕堂、汤本求真等,中国的有胡希恕、黄煌、刘志杰等。? 我进行了一些力所能及的文献的考察之后,认为仲景本人的思想可能更倾向于辨六经辩方证药证的“方证对应学派”。这是我始料不及的,是我学医思路的一个大转变。这个学期,在学校学生学术活动中,我申报了一个《从大历史角度审视伤寒论》的小课题,准备继续深入研究《伤寒论》的本源特色,现在正在进行中。? 为何更倾向于“方证对应”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仲景原文以及其它文献证据支持“方证对应”是仲景医学的主要特点;第二个是,作为入门的学习方法,方证对应更容易尽快看到实际疗效,可以提高青年中医学医的信心。? 于是除了教材之外,我认真听了胡希恕《伤寒》《金匮》讲课录音,研读了《皇

伤寒论心得体会

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 08级中西医临床2008013036 谢海旋 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大三的时候开始学习经典,更是深有体会。而今有机会在毕业前再次选修经典,这对未来工作将会有莫大的帮助。在繁忙的找工作中,我依然会抽空学习经典,以下就我对《伤寒论》的心得体会做个分享。 一、以理解伤寒论原文为重点,多读多背。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旁参诸家。多读多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伤寒论》主要是继承仲景的学术思想,探索其精微大义,因此就要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伤寒论》由于成书年代久远,条文失真,文法多样,文字古奥,论理广深,因此,我们要想学好她学透她,依靠后世注家,以注家作为向导,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然而,历代注家很多,且观点不一,如何选择,很是让初学者头痛。有幸在书店买了一本郝万山伤寒论讲稿,里面释义博采众家,实在让我受益匪浅。而胡希恕老师更是为后代工人为伤寒论注解的第一人,胡老师释义让人叹为观止。 至于背诵,我觉得背诵一定的原文对于中医入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伤寒论》来说,不能背诵,头脑就不能在前后原文之间任意穿梭引用,也就无法全面细致的理解《伤寒论》的含义。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 二、我对六经的认识。 《伤寒论》六经体系是疾病共性规律的概括,以六经生理为基础,阐释其病理变化,不单是外感,实可以统万病。《伤寒论》从内难二经基础上的进一步之经典著作,补内难二经之不及,其首创六经证治。故我对六经之认识有一读之必要,打的中医治病,皆从整体出发,依据病者盛衰强弱、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所谓六经,三阴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而治宜和解。 六经的划分具有辨证与论治的双重意义,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示中风或伤寒,以确定解肌或发汗的治法。第二,提示病位的表里,可定表、和、攻救之法,对于部位的归类,可做为论治的根据。第三,提示病情的寒热,决定用药的温凉。第四,提示邪止消长的情况,可知如何祛邪或扶正,在辨证归类时以实证属三阳,虚证属三阴。第五,提示受邪的经脉脏腑可以分经用药,有的放矢。由于六经能提示受邪部位在何经脉脏腑,给立法方药指明方向,故伤寒六经辨证的过程,即是确立治则,治法及选方遣药的过程,所以辨证与论治是两个步骤,合而观之辨证与论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六经传变是有规律的,不同的传变条件,会有不同的传变情况:在感邪轻、正气强的条件下,如治疗得当,可不传而愈。在感邪重、正气强的条件下,病发于阳而反应强烈,且不论病在一经或合病,或并病都在三阳,但若治疗不当,消耗了正气,则可传入三阴。由阳经传入阴经的,病多属热,易于亡阴。在感邪重,正气弱的条件下,病发时直中三阴,但若治疗适当,邪衰正胜也可阴证转阳。在感邪轻,正气弱的情况下,病可发于阳也发于阴。三、关于伤寒在临床上的运用体会。 作为毕业班学生,已经经历过临床实习,有幸在实习期间能在一附院见到各老师在临床应用经典。这让我也有些临床上的实践与体会。总结起来,首先应抓住主证,然后辨析病机,最后在了解方义的基础上化裁经方,经过加减。临床如白虎加人参汤合竹叶石膏汤治疗糖尿病。五苓散合真武汤治心衰的水肿,大柴胡汤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等。 总之,《伤寒论》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

伤寒论学习心得说课材料

伤寒论学习心得 ,背诵为先 《名老中医之路》中反复强调,背诵是中医入门的最佳门径 《伤寒论》是中医里面最光辉璀璨的明珠,被称为“中医之魂”。 尾台榕堂先生曾说过:“研究张氏方,能自幼而壮而老,造次颠沛,必在于斯, 犹如身在当时,亲受训诲,则自然术精技熟,遇病开方,灵机活动,意之所向, 无不如法,操纵自在,左右逢源,病虽万殊,又何难应之有!”。 学习《伤寒》《金匮》应该是每个中医的基本功。 学习《伤寒论》没有便捷的方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一遍一遍按着性子读,反复清晰地朗读,时间长了就会背诵了。每天只需要读,不需要用力去背诵,要求吐字清楚,声声入耳,不可贪快。有时候看起来最慢最笨的方法却是最快最好的方法。我觉得背诵一定的原文对于中医入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伤寒论》来说, 不能背诵,头脑就不能在前后原文之间任意穿梭引用,也就无法全面细致的理解 《伤寒论》的含义。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后来我又背诵了全部经方的准确组成成分,以及后世的三百首方剂的组成。 我每每向人强调背诵原文的极端重要性,就有人说背诵会成为死读书,“尽信书不如无书”,要“灵机活动”之类的话。我也无可奈何。 我认为早期读书,强调背诵,对初学来说,确是一个最值得重视的好方法。清?章学诚说:「学问之始,非能记诵。博涉既深,将超记诵。故记诵者,学问之舟车也。」(《文史通义》)涉山济海,少不了舟车,做学问也是如此。只要不是停留在背诵阶段,而是作为以后发展的基础和出发点,那么,这样的背诵便不得以「读死书」诮之。 ,千经万论皆过目,一方一药最关心对《伤寒论》的学习应该是一生一世的事情,我仅仅才刚刚开始,思路不成熟,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感受。历代注解《伤寒论》的书籍汗牛充栋,各有特色,如何慎重挑选合理的注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这可能关系到一生研究《伤寒论》的大体思路。从我的阅读来看,研究《伤寒论》的中医基本可划分为两大流派,一派是占据绝对主流的辨证论治学派,主张治病要根据脏腑经络阴阳五行的理论来辨“证型”,代表人物有刘渡舟,熊曼琪,梅国强,李克绍等,主流医家几乎都是主张“辨证论治”;一派是人数较少的主张辨六经辩方证药证的“方证对应学派”,代表人物有日本吉益东洞、尾台榕堂、汤本求真等,中国的有胡希恕、 黄煌、刘志杰等。 我进行了一些力所能及的文献的考察之后,认为仲景本人的思想可能更倾向于辨六经辩方证药证的“方证对应学派”。这是我始料不及的,是我学医思路的一个大转变。这个学期,在学校

学习心得:中医方剂趣味记忆

一、辛温解表剂 麻黄汤《伤寒论》:麻子炒杏仁。/干妈贵姓? 桂枝汤《伤寒论》:大芍炒姜汁。 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引张元素方):秦皇尝百草,细心防枪刺穿胸。 小青龙汤《伤寒论》:麻子将要甘心下跪。/少将为嘛甘心下跪? 加味香苏散《医学心悟》:臣子穿芳草,福将慢戒酒。 止嗽散《医学心悟》:百草园前臣敬接。 二、辛凉解表剂 桑菊饮《温病条辨》:荷叶杏花,草根更俏。/荷花根,巧接杏桑果 银翘散《温病条辨》:猪吃金,牛喝银,草根更俏。 葱豉桔梗汤《通俗伤寒论》:猪吃草帘脖子更白。 升麻葛根汤《闫氏小儿方论》:麻哥要草。 竹叶柳蒡汤《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母牛早餐河东柳叶,哥姐馋。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钦差高举枪,白要姜枣草根。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干妈姓石。 三、扶正解表剂 败毒散《小儿药证直诀》:独身生活更幸福,何止钱财少。/活熊身伏草埂,二虎只可强攻。 再造散《伤寒六书》:早起穿少干活,缝织人生幸福。 葱白七味饮《外台秘要》:麦地将割,白吃白睡。 加减葳蕤汤《通俗伤寒论》:为何猪吃红草更白。 第二章泻下剂 一、寒下剂 大承气汤《伤寒论》:小黄识谱。/皇后只是笑。 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二人笑大肚。 大陷胸汤《伤寒论》:大陷胸汤谁大笑。 二、温下剂 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皇子细心。 温脾汤《备急千金要方》:黄夫人炒姜。/为姜大人附子干杯。 三物备急丸《金匮要略》:三物备急黄豆浆。 三、润下剂 麻子仁丸《伤寒论》:布什妈要大白杏。/二人要小承气。 济川煎《景岳全书》:智者骑马,从容西归。 四、逐水剂 十枣汤《伤寒论》:甘愿起早。/达古愿找谁。 舟车丸《景岳全书》:请陈将军轻骑花牛,干香槟。 疏凿饮子《济生方》:鞋匠上路吃槟榔,嚼姜皮,拎木桶。 五、攻补兼施 新加黄龙汤《温病条辨》:猿人皇帝卖姜炒小海龟。 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深冬皇帝忙。 第三章和解剂 一、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伤寒论》:今夏大人走江湖。/生芹菜炒大虾仁。 大柴胡汤《金匮要略》:人炒大实药。:小柴胡汤减人草加大实药。

伤寒论学习心得

伤寒论学习心得 一,背诵为先 我是从去年年底开始学习《伤寒论》的。以前阅读了《名老中医之路》,从中看出,名老中医们反复强调,中医入门的最佳门径就是踏踏实实背诵。《伤寒论》是中医里面最光辉璀璨的明珠,刘渡舟教授称她为“中医之魂”。日本人尾台榕堂先生说:“研究张氏方,能自幼而壮而老,造次颠沛,必在于斯,犹如身在当时,亲受训诲,则自然术精技熟,遇病开方,灵机活动,意之所向,无不如法,操纵自在,左右逢源,病虽万殊,又何难应之有!”。深入学习《伤寒》《金匮》应该是每个中医的基本功。我学习《伤寒论》是从背诵开始的。 去年寒假同学们都离开学校的时候,我和另外一个同学就在空荡荡的教学楼顶读诵《伤寒论》,来年又花费了大约四个月的时间读诵,现在对《伤寒论》条文的熟悉,全是那个时候打下的功底。现在想起来,我深深感谢这段时光。 背诵《伤寒论》没有便捷的方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一遍一遍按着性子读,反复清晰地朗读,时间长了就会背诵了。每天只需要读,不需要用力去背诵,要求吐字清楚,声声入耳,不可贪快。有时候看起来最慢最笨的方法却是最快最好的方法。按照我的经验,一个学期加一个假期,就可以比较熟练背诵《伤寒论》398条原文。我觉得背诵一定的原文对于中医入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伤寒论》来说,不能背诵,头脑就不能在前后原文之间任意穿梭引用,也就无法全面细致的理解《伤寒论》的含义。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后来我又背诵了全部经方的准确组成成分,以及后世的三百首方剂的组成。 我每每向人强调背诵原文的极端重要性,就有人说背诵会成为死读书,“尽信书不如无书”,要“灵机活动”之类的话。我也无可奈何。 我认为早期读书,强调背诵,对初学来说,确是一个最值得重视的好方法。清·章学诚说:「学问之始,非能记诵。博涉既深,将超记诵。故记诵者,学问之舟车也。」(《文史通义》)涉山济海,少不了舟车,做学问也是如此。只要不是停留在背诵阶段,而是作为以后发展的基础和出发点,那么,这样的背诵便不得以「读死书」诮之。 二,千经万论皆过目,一方一药最关心 对《伤寒论》的学习应该是一生一世的事情,我仅仅才刚刚开始,思路不成熟,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感受。历代注解《伤寒论》的书籍汗牛充栋,各有特色,如何慎重挑选合理的注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这可能关系到一生研究《伤寒论》的大体思路。从我的阅读来看,研究《伤寒论》的中医基本可划分为两大流派,一派是占据绝对主流的辨证论治学派,主张治病要根据脏腑经络阴阳五行的理论来辨“证型”,代表人物有刘渡舟,熊曼琪,梅国强,李克绍等,主流医家几乎

伤寒论心得

伤寒论学习心得 愚者千虑之一得 作者:王伟 首先谈一下我学习伤寒论的经历: 1:爱上伤寒论,深感伤寒方之配伍神奇,亲见伤寒方之见效迅速,如获至宝。然此时只是简单的方证对应,未设计理论探索。 2:勤求古训,周易、伤寒、火神派、河洛等无书不看,理论玄之又玄,思维愤世嫉俗。曾分别掉入气化学派、火神派,最后甚至天真的想把六经与周易六子卦结合,认为六经源于六子卦。现思之甚是可笑。 3:忘掉一切,从头开始,潜心版本校读,理论全出《伤寒论》《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感觉豁然开朗,至道不凡。始悟道时,见同仁于玄妙理论中不能自拔,甚想帮之,现体会到大道自然,顺其自然。 总结:1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3纵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或者说:1见山是山;2见山非山;3见山还是山。 声明:请各位同仁先忘掉自己所有的知识,否则我没办法讲。“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今天不可能把所有我的真实感悟讲出来,因为当我讲的时候,语言是我的障碍,言永远也不尽意。“道可道非常道”。由于时间,仅讲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四时阴阳。 四时阴阳

《内经》中到处都是四时阴阳“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等等中医一直强调法天地四时而动。《内经》中有很多很多篇章都是在谈论四时的。张仲景就的六经就原于此。他的六经体系(先暂定叫六经吧)是一个圆,我们又不可能一下子都吞下,所以为了让大家明了,我先找一个切入点,只是切入点。“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夏胃微钩曰平,钩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无胃曰死。。。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春弦秋浮,冬沉夏洪。” 春肝弦阳生阴长少阳益阴和(吐) 夏心钩(洪)阳生阴长太阳泄阳发汗 秋肺毛(浮)阳杀阴藏太阴泄阴下 冬肾沉阳杀阴藏少阴补阳温 重点论述:阳明之为病,胃中寒是也。此为关键,明于此方可继续谈。因为如果一个理论由六个因素组成,有一个因素是错的,那么六个因素共同撑起的理论也要修改。 少阳治法为益阴,而非补阴,补阴为地黄、人参(古之上党参)之属,补阴不得法见效慢,需区别补阴和益阴的区别。辛温补阳,不可出汗;辛温(热)泄阳,令出汗(不可大汗)。苦寒泻阴,使其微下(不可大下);苦平益阴,不可泻下(故仲景将阴旦汤之苦寒之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