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略谈《桃花源记》的写作特点

略谈《桃花源记》的写作特点

略谈《桃花源记》的写作特点
略谈《桃花源记》的写作特点

略谈《桃花源记》的写作特点

内容摘要: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创作的一篇散文,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已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文库中的宝贵遗产,其中最杰出的《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已经成为我国人民雅俗共赏的精彩作品。《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前面的小记,它以丰富奇丽的想象和朴素自然的文字,描绘出一个美好的境界,表现了作者不满当时腐败政治,追求理想社会的强烈愿望。它的基调是浪漫主义,我们必须从总体上把握这一点,具体地说《桃花源记》的写作特点有如下三点:一、善于设臵悬念,展现曲折新奇的故事情节;二、善于运用朴素恬淡的点睛之笔,勾勒出真率迷人的意境;三、善于用“癯而实腴”的语言,表现豪放深邃的情思。

关键词:设臵悬念朴素恬淡癯而实腴

引言《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是中国文化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诗人。他不仅被尊称为“隐逸诗人之宗”,而且开创了田园文学这一伟大的潮流。陶渊明的诗文四处弥漫着他的田园气息,随口念上一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你仿佛已经超然世外了。陶诗在文学史上是个传承点,屈原之后,数百年间未曾出现和他一样伟大的诗人。到了魏晋时期,人们开始反省自己所处的境地,对于战争和社会以及人类命运惊醒思考。在那个崇高名士气度的时代,陶渊明的诗文正代表了关于“人的觉醒”——人应该有精神世界,而不仅仅在物质之下生存。随之而来的唐朝,王维、白居易、李白和杜甫这样伟大的诗人。也都在他的作品里找到灵感,吸取营养。

陶渊明的诗文中有许多千古流传的名句,而历经千年风采依然的《桃花源记》更是作者思想和艺术的精华之作。本文仅就《桃花源记》的写作特点,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善于设臵悬念,展现曲折新奇的故事情节。

在中国,素有“山川以人而胜”的传统,所谓“景不自美,音人而彰”,“地不自胜,惟人则名”。王勃之于滕王阁,李白之于岳阳楼,欧阳修至于岳阳楼,苏轼之于黄冈赤壁,莫不如此。但他们写的都是实景,而桃花源仙境却都是虚构出来的。以一篇诗文虚构一个仙境而令人神魂颠倒,在中外都是少有的。武陵桃源,远是鲜为人知的荒僻之地,自陶渊明作《桃花源诗并序》以后,始为文人墨客所重,梁陈之际已有诗人涉足山溪,探寻灵秘。至唐代开元填报年间,桃花源忽名声大噪,甚至引起朝廷的关注。天宝七年,诏令“三十户益蜀免赋税,永充洒扫,首备山林”。此后,游着日众,成为人皆慕趋的风景胜地,吟咏之作也历代继继不绝①.。

一千多年来,在中国诗人心中,桃源仙境始终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具有永远的魅力。尽管唐代汉语说“桃源之说诚荒唐”,子虚乌有,可是古代诗人宁信其有而不愿信其无,总是怀着虔诚的心理和美好的愿望去寻求那梦中美好的温馨。他们“不疑灵境难闻见”,只怪自己“尘心未尽思乡县”(王维《桃源行》),“尘心如垢洗不去”(刘禹锡《桃源行》)。也许,愈是神秘愈能叩动世人的心扉,所以尽管“仙家一去寻无踪”,“只见桃花不见人”,不得不带着“恨满桃花一溪水”的惆怅离去,也还是魂牵梦绕,津津乐道,难以忘情。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乌托邦的社会学说,而是一种理想,一种美的象

征。而这一切都得益于作者陶渊明善于设臵悬念,巧妙构思,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曲折新奇的故事。

《桃花源记》作为一篇叙事性散文,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文章以“晋太元”年间,“捕鱼为业”的“武陵人”的足迹为线索,以他的所见所闻构成生活画面和故事情节。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清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有时间,有人物,开篇即显曲折,把一个“浪漫”故事写得放佛真有其事,增加了文章的真实性。

渔人“缘溪行”看到了“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奇丽景色,“甚异之”于是产生了“欲穷其林”的念头。一个“欲”字,既展现了渔人又惊又喜的心情,有造成了悬念,使读者欲罢不能。

从“林尽水源到“豁然开朗”,极其简略地叙述渔人“欲穷其林”的过程。似乎山穷水尽,实则柳暗花明。渔人眼前出现了佳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但作者并没有局限于妙雪这个世外乐土的景色,而是尽情地刻画了桃花源的主角——人的活动。这是个故事的核心,也是它最动人之处。“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他们“见渔人,乃大惊”,“咸来问讯”,对待渔人是“设酒杀鸡作食”,“各延复至其家”,十分客气,并说:“不足为外人所道也”,通过桃花源人对渔人的问讯,款待个嘱告,表现了他们的淳朴和真挚。

最后写渔人“得其船”,告别了桃花源。故事至此似乎可以结束了,但作者忽然笔锋一转,造成一种扑朔迷离的艺术效果:渔人“扶

向路”,后来却“不复得路”;“处处志之”,后来却找不到“所志”;南阳刘子骥曾“欣然规往”后来却“未果”。写得忽隐忽现,亦真亦假,曲折新奇,发人深思。

就文章的情节说,一方面这个动人的世外天地与作者恬淡旷远的心境十分和谐;领一方面,从文章的思想内容来看,这些新奇的情节,又是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的,它表达了作者向往理想社会的强烈愿望。从渔人进入桃花源,到“遂迷”,“不复得路”及“后遂无问津者”,我们不难看出,这个桃花源诗不存在的,然而它正是农民不满统治阶级压榨剥削的意志和愿望的反映;它虽是作者胸中理想的抒发,却又处处活跃着人民反对君主虐政,向往幸福安乐生活的现实主义精神。所以,这种忽隐忽现的情节及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在相互交替之中,又启迪人们为争取自给自足的自由生活去进行斗争,这就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思想价值,诗人感到情节曲折而不离奇,有一股耐人寻味的味儿。

二、善于运用朴素恬淡的点睛之笔,勾勒出真率迷人的意境。

两晋至南北朝的文学中,华艳之笔极盛,而《桃花源记》全文300多字,极少使用华丽的词语,只在文章开头写到“桃花林“,写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样,整篇文章犹如水墨画中加了一点淡彩,给人以清新的笔的感觉,但整篇文章基调还是朴素恬淡的。作者用朴素恬淡的点睛之笔,勾勒出真率迷人的意境,引发了读者无限的遐想。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我们仿佛领略到了宛如仙境的桃花林景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我们仿佛看见了平旷的土地,整齐的房舍,肥沃的田野,有没的池塘,纵横的道路,临近的村落,猫咪的桑竹……我们仿佛听到了鸡鸣狗叫的声音,而自己放佛也臵身于富足宁静的田园中。“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又何尝不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生活。“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我们仿佛又感受到了桃花源中人的淳朴和真挚,“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这样的诗句又萦绕于耳边。总之,作者淡淡的几笔勾勒出一幅恬静快乐的与世隔绝的田园风光,让我们心神向往。

中国的古典诗歌很重视创造意境。所谓意境,就是作者把强烈的感情倾注在描写对象上,创造出可见而又诗人感动的那种意境。优秀的诗歌一般都有动人的意境,而散文也一样要有意境,才称得上是上品。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用朴素恬淡的点睛之笔所创造的意境,便是理想化了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在《桃花源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田园诗中经常所描写的呐喊总恬静优美的生活图景。如渔人静如桃花源后所见到的一片地广物丰、和平宁静的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于诗人在《归园田居》中所描绘的“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的景物和气氛是多么相似。生活在桃花源中的人们“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又与诗人在《移居》中所写的“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是多么的一致!但《桃花源记》比作者在田园诗中所写的农村生活更美,更理想。陶渊明在《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和《庚

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等诗中,都写了自然灾害对农村的影响和劳动的艰辛。而在《桃花源记》中的人们不仅生活愉快,而且“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没有封建君主的统治,没有如当时生活中的动乱和灾难,正如宋代诗人王安石在《桃源行》中所说,桃源人过着“虽有父子无君臣”的生活。陶渊明把自己的进步理想寄托在桃花源的社会里,从而描绘出一个这样形象化的美好的农村生活境界。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的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游国恩等人在《中国文学史》中,把陶渊明与谢灵运的作品作了比较说:“谢诗往往只给人一幅幅客观的山水画面,陶诗却在使人接触到田园生活画面的同时,而引入到一种境界中去②”,这个评价也适合《桃花源记》。作者笔锋所至,我们看到的是“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生意盎然的自然物象,“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身影;游动有静,相互交映,构成一个优美迷人的意境。《桃花源记》作为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千百年来为人们广泛传诵,交口赞誉,原因恐怕就在于此。当然,这种意境是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所描写的对象,把日常生活和高尚的理想完美地融入为一体的产物,故能以情动人,给人以美的感受。

三、善于用“癯而实腴”的语言,表现豪放深邃的情思。

陶渊明的语言风格,是非常朴素、自然的。他写的文章不重辞藻的华丽,不事雕琢,而是尽力做到朴素、自然。接近口语。但是我们读他的作品,并不觉的单调乏味,而是感到诗意盎然,清新明丽,淳朴浑厚。苏轼说:“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③”。

说的就是他善于运用朴素、清单的外表来表现丰富的内容。而这一点也正是《桃花源记》的语言特色。《桃花源记》文字虽然自然平淡、朴素简约,而内容却十分丰富。如“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寥寥三十八字,将渔人整个游踪叙述的有声有色,如亲眼所见到一半。纵观全文,三百多字,但内容丰富,故事曲折,思想性强。“精炼”如第一段写桃花源外边的景色:“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仅用二十二字就描画出一幅迷人的暮春桃林图。作者在用词上十分注重精确,尽量避免重复,而又使读者容易理解,体现了朴素、平淡,富于变化的特点。如写渔人进入桃源,就用了“行”、“逢”、“穷”、“尽”、“入”等动词;“怡然”、“欣然”都表现一种欢乐的心情,但“怡然自乐”表现的是一种安静、安乐,而“欣然规往”却是一种跃跃欲试的兴奋。作者在抒情写景时笔调也很有变化。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语言质朴,格式整齐,显得秩序井然,有一种原始的美。但从整体来看,又是灵活多变的。作者从“……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层层写来,从外到内,逐步深入。这里还用顶真手法,环环相扣,把桃花源的风景写得引人入胜。

朱熹也曾说过:“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④”,的确,在《桃花源记》这平淡简约的文字中,寄寓了作者的辛酸和期望,有一种理想的追求,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豪放”。这种“豪放”不显山不显水,隐含于文字之中。有位英国文学

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诗人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黑暗、生活最痛苦的时代。当时,北方是所谓“五胡十六国”,西北游牧民族逐鹿中原,割据混战,并不断对南方进行骚扰;腐败没落的东晋王朝,退居江南,偏安一隅,苟延残喘,为了维护他们摇摇坠落的统治,拼命榨取劳动任命的血汗。统治阶级内部勾心斗角,争夺权力的斗争也愈演愈烈。当时的名族矛盾,阶级矛盾以及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都达到了异常尖锐的程度。而陶渊明的家乡江州(今江西九江)一带,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由于战乱频发,民不聊生,“至乃男不被养,女无配对,逃亡就去,不避幽深”(《晋书〃刘毅传》)。濒临绝境的人们,为了活下去,就不得不“率妻子邑人”向与世隔绝的深山幽谷逃亡。到了刘宋初年人民逃亡情形更为严重。《宋书〃荆州蛮传》说:“宋民赋役严苦,贫者不复堪命,多逃亡入蛮”,因“蛮无徭役,强者又不供官税”,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思想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意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书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所以桃花源表面看是一个美妙的乌托邦佳境,事迹上却是乱世的产物:“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对乱世的曾恨和对理想的向往,以及对黑暗现实的否定,都巧妙地融汇在这朴素的文字中。而在当时“桃花源不只是隐士的天地,也是当时千千万万

农民的乐土⑤”。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近代诗人郭沫若以及他所创作的诗歌《天上的街市》,1921五四运动的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诗人郭沫若感到极大的愤怒,他在五四运动高潮时期对祖国的憧憬徒然归于破灭,诗人一度的兴奋激动陷入了苦闷伤感,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不倦地探索和追求。就在这个时期写下了《天上的街市》,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应该说陶渊明和郭沫若在文学作品中寄托的情思都是一样的,创作的初衷也是相同的。从思想到艺术,《桃花源记》都是经典之作,因此得已流传千年而魅力无穷。沈从文说它增加了无数人的幻想,增加了无数人的酒量。而笔者认为,陶渊明的诗文给后代最为丰富多彩的艺术营养,并且直接影响着唐代诗歌创作黄金时代的到来。而这篇经典之文将以它的朴素,平淡自然,清新明朗的独特风格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将以它稍加点染勾画,便呈现出深远无涯的意境和疏淡自然的情趣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将以它的语言、意境、主题高度统一,文以寄其意的创作主旨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并且永远流传后世。

参考文献:

①臧维熙,选自《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版。

②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册247页。

③见《东坡续集》卷三。

④见《朱子语类》卷一百四十。

⑤袁行露《中国文学史纲要》。

人教版桃花源记说课稿

人教版桃花源记说课稿 一、先说教材 (一)课文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桃花源记》是八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文言文。这是一篇美文,居单元之首,又是我们安徽省语文中考篇目,学好它是极其重要的。 (二)教学内容 《桃花源记》借助虚构的故事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是篇文言文,在教学上,首先还是要帮学生解决文字障碍,然后引导他们把握文章的大意,了解文章的主旨。于是,我把本课共 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了解作者,解决文言字词,疏通文意并熟读;第二课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分析理解文章的主旨,这里我 要讲得是第二课时。 (三)教学目标的设置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再加上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 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他们已经能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懂 课文的意思。所以我在处理教材时,将第二课时定为“品读美文”,把本课的目标定位以下的几点: (1)理清文章结构。 (2)品味文章的美点。 (3)品评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 (四)、教学重点、难点的设置

由于八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学生正确评价作者的理想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依据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这样设定: 教学重点:感受“桃花源”的美,乐,奇。 教学难点:理解、评价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 二、说教法 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课时教法如下: 1、品读法 2、提问法 3、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三、说学法 教法的根本是学法,只有把“学法”教给学生,才能达到不教。这也是课堂是否能高效的关键。本文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学生学习的兴趣很浓。但是,乡镇学生阅读面窄,写作水平低,他 们对作者思想根源把握不了,造成了对课文的品读、理解有一定的 障碍。因此,我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重在指导学生在“读中品”在“读中悟”。 根据以上学情我把学法确定为: 1、诵读法 2、想象法 3、合作探究法特别是合作探究法,运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 课堂效率,体现“高效课堂”。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基本流程如下:

桃花源记重点虚词

桃花源记重点虚词 《桃花源记》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下面是的桃花源记重点虚词,一起来看看吧。 1.重要实词:缘、异、穷、具、咸、妻子、邑人、绝境、间隔、无论、语、足、及、诣、津、鲜美、属、阡陌、黄发垂髫、叹惋、语云 2.重要虚词:乃(1)见渔人,乃大惊:于是,就(2)乃不知有汉:竟然 为(1)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对 其(1)欲穷其林:这 (2)其中往来种作:代词,代桃花源(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自己的 3.多词一义(1) 缘溪行、便扶向路:沿着,顺着 (2)便要(yāo)还家、延至其家:要通“邀”,邀请。 (3)悉如外人、咸来问讯、皆叹惋、并怡然自乐:都 (4)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说 (5)便扶向路、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 4.古今异义: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对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称呼) 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鲜美(古义:鲜嫩美丽;今义:指食物新鲜美味)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不足(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够 "注:今义也有不值得的意思,例如:不足挂齿")间隔(古义:隔绝; 今义:两个地方分隔开) 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 缘(古义:沿着 ;今义:缘故,缘分) 津(古义:渡口。指访求、探求的意思。今义:唾液) 外人(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义:指没有亲友关系的人)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仿佛(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今义:似乎,好像) 开朗(古义:土地开阔;今义:乐观,畅快多形容性格) 扶(古义:沿、顺着;今义:搀扶,用手按着或把持着) 志(古义:做标记;今义:志气,志向) 延(古义:邀请;今义:延伸,延长) 悉(古义:全,都;今义:熟悉) 咸(古义:全,都;今义:一种味道) 既(古义:已经;今义:关系连词,既然) 寻(古义:随即,不久;今义:寻找) 向(古义:以前的,旧的;今义:方向, 对…) 果(古义:实现;今义:果实,结果) 要(古义:邀请;今义:表示意愿)

解读《桃花源记》的三个层次

解读《桃花源记》的三个层次 解读《桃花源记》的三个层次丁兆存阅读《桃花源记》一文,留给读者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世界——桃花源。如何进行深层次阅读,进入桃花源,感受桃花源的美景,进而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如果运用立体透视的角度,从课文中不同人物的视野出发来看桃花源,就能够品位出不同的滋味。大致说来,从文本、作者、读者角度,共有以下三个层次的“看”。一、文本层次从文本的角来看桃花源,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看”。1.桃花源中的人自己如何看桃花源。桃花源中的人们自己感到很幸福,很快乐,因为人人都是平等的,大人都参加劳动,丰衣足食。社会风气好,不勾心斗角,不缴纳赋税。2.渔人如何看桃花源。渔人实际上是作者的化身,渔人眼中的桃花源,就是陶渊明的理想世界的代名词。在渔人的眼中,桃花源是一派宁静祥和的农村田园风光,人们生活幸福,没有受到任何骚扰,民风淳朴,热情好客。以致引得渔人想要再次访问桃花源,细看究竟。渔人忘记了临走时桃花源人说的话,不守信用,向外界透露,结果只能以失望而告终,悬念开始营造。3.太守如何看桃花源。太守在文中是一个转瞬即逝的人物,当听到渔人的报告,将信将疑,所以派人跟随渔人前往寻找,结果迷失了道路,找不到原先做的标记,无果而终。至于太守后来如何对渔人的,作者没有交代,留下了双重悬念。而这正是作者情节安排的巧妙所在,于是有了真实人物刘子骥寻找桃花源未果的情节。4.刘子骥如何看桃花源。刘子骥在文章中也是一个转瞬即逝的人物,又是一个真实的人物,作者插在这里虚晃一笔,说刘子骥非常向往桃花源,准备计划前往,但未能够实现,最终遗憾离开人世。而作者的真正用意是,进一步制造悬念,留给读者以美好的想象。假如刘子骥真的去寻找,就很不好收场了。二、作者层次作者陶渊明心里最明白,桃花源不过是自己虚构的一个虚幻世界,根本不存在。作者生活在战乱纷飞的东晋末期,民不聊生,人民生活在暗无天日的社会里,朝不保夕。现实生活是如此的悲惨,如此的疾苦,陶渊明看在眼里,痛苦在心里,但是无处诉说,无处伸张,只好把这种悲苦的现实生活进行转移,虚构了一个美好的世界,营造了一种快乐、祥和、愉快的氛围,借以摆脱眼前现实的苦难生活。这不过是一种幻想,一种精神寄托,是根本不存在的,这一点陶渊明是心知肚明的,于是只好假托渔人来代替自己行事,进行了一番虚拟的游历,暂时求得片刻安静。这种寄托,类似雾中看花,水中望月,是现实苦难生活的一种折光反映。三、读者层次《桃花源记》吸引了后世的大批读者,但后世读者有两种层次的看:一是一些研究者了解了陶渊明的生平、思想动向后再读桃花源。二是看后世大多数读者直接读桃花源,透过桃花源来反观陶渊明。读者虽然进入桃花源,但不被这个美丽的世外桃源所迷惑,进而把握作者虚构这一理想社会的双重性:“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是我们必须要明确的解读方向。这三层看,层层深入,不停地转换视角。桃花源中的人拒绝与现世往来,造成隔绝,是渔人的偶然发现,误入桃花源,并且通过与桃源人沟通交流,桃花源人才了解了一些外面的世界,因而揭开了桃花源的神秘面纱,首次呈现在外人的面前。但是,他们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所以当渔人把发现的这一情况报告太守,太守派人寻找,以及后来高尚人士刘子骥的寻找,均以失败告终,暗示了桃花源纯属子虚乌有,只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因此,我们现在来看桃花源,应当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借助虚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是我国古代文人们的一种表现手法。从古代的一些大团圆结局故事,到蒲松龄借助鬼怪花仙来反映社会现实,虽然是虚构的,却能借助这些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抱负。通过这样的看,我们对桃花源会理解得更为深刻透彻。(作者单位:山东五莲县潮河中学)

桃花源记知识点归纳__完整版复习过程

答: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 了气氛,也为桃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9.“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表现了桃源人怎样的心理?作用是什么? 答:表现了桃花源人不愿让外界知道桃花源的存在,不希望外人进来打扰桃花源的祥和安宁。作用是设下悬念,使故事更加离奇神秘。也为下文再寻找桃花源而不得埋下伏笔。 13、作者为什么要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 答:表明事情真实可靠,真实的历史人物,亦真亦幻的故事,让结局充满传奇

1、与本文有关的成语: (1)世外桃源:与世隔绝,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后用此成语指虚构的超脱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地方。 (2)豁然开朗:豁然,开阔明亮的样子。形容有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心理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联系陆游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3)无人问津:津,渡口。没有人来问渡口。后用此成语比喻没有人过问受到冷遇。 (4)怡然自乐:快乐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 ( 5)与世隔绝:不与人来往或以局外人的身份对待事物。 (6)鸡犬相闻:每家鸡和狗的叫声互相听得到,表示很近的距离,也表现一种和睦的景象。 2、对联:黄发垂髫享太平,美好理想寄桃源。 5、渔人“从口入”,看到了桃源怎样的美景? 点拨:既有自然景象,又有生活美景。 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6、桃花源的美好通过哪些具体描写表现出来? 点拨:(1)自然环境:优美富饶。(2)社会环境:安定和平。(3)人文环境:自由快乐。 7、后人根据《桃花源记》的故事凝缩成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它的含义是什么? 点拨:世外桃源,借指虚构的超脱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地方。 8.第二段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入手描写的?请你以“桃花源美在……”领起,写两点赏析性文字。 例:桃花源美在自然环境的优美,桃花源美在社会生活宁静。 9.你是如何看待桃花源人避难于桃花源,不复出焉的行为的? 桃花源人在当时是很幸运的,能躲避祸患,生活安定;但从积极意义上来讲,躲避不是永远的,应该起来抗争。(谈出自己的想法即可) 10、文中哪句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然想继续在桃源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答:不足为外人道也。 源中人生活安定,桃源人能安居乐业,桃源人能和睦相处。 11、请用自己的话说出桃源人与渔人的交谈都涉及了哪些内容? 答:(1)问渔人从哪里来(2)桃源人向渔人说明他们来桃源的原因。(3)桃 源人向渔人询问外界的情况。(4)渔人向桃源人介绍外界情况。 12、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 答:此人一一为俱言所闻,皆叹惋。 “具言”的内容和“叹惋”的内容都没有具体体现,但读者都会结合文章可以想象到“具言”和“叹惋”的是桃花源外世事变迁,人们饱经战乱之苦。

桃花源记说课稿

《桃花源记》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文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下面,我将从 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五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 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课文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教材上册第五单元的课文全是文言文。六篇课文都是传统的名篇,虽文体不同,但都表现作者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思考和精神追求。本单元学会读书的方法是:借助注释学文言。文言文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难点,难在文言文写作年代久远,背景复杂,古今汉语有联系,但也有差异。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出处、写作背景、文化常识、与课文内容有联系的作者经历,读懂字句,疏通文意,进而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文化内涵和表达的感情。用好注释,最重要的还是学会分析,独立思考。 《桃花源记》是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精读篇目,课标指定的重点篇目,是中考考试备受关注的篇目。这是一篇“记”类文章、文质优美、又居单元之首。学好它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巩固学生的文言常识和学法并引导学生,利用以往学习现代游记类散文和其他记事散文中掌握是知识,形成能力,来学习这篇文言课文。 (二)教学内容 《桃花源记》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艺术作品,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 求。它借助虚构的故事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给作者展现了一个风景奇丽秀美, 人民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理想境界,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但是作者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是无法实现的。 (三)说教学设想 1、说教学目标的设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读文言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能初步理解、 鉴赏文学作品。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 作出自己的评价”。基于以上条件,我把本课的目标定位以下的几点: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积累重点文言词语,会翻译课文并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课文朗读,增强对课文理解,培养自读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世外桃源”所寄寓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桃花源记重点词语解释

桃花源记重点词语解释 缘:沿,沿着。 为业:以……为生。 为:作为。 行:划船上行。 忽逢:忽然遇到。 夹岸:两岸。 芳:花。 鲜美:鲜嫩美丽。 落英缤纷:坠落的花瓣,杂乱繁多地散在地上。 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缤纷,繁多而纷乱的样子。 甚:非常。 异:惊异,诧异。这里的意思是“对……感到惊异”。 欲:想要。 穷:尽,走完,这里是“走到……尽头”的意思。形容词动用。 林尽水源: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 得:发现。 仿佛:隐隐约约,看不真切。 若:好像……似的。 舍:舍弃。 才:副词,仅仅,只能。 才通人:仅仅容得下一个人通过。 通:使……通过。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豁然,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 旷:空阔,宽阔。 俨然:整齐的样子。 之:这。属:类。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通达。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交通, 交错相通。 鸡犬相闻:(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彼此都可以听得见。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种作:耕田劳作。 着:穿着。 悉:全都。 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黄发,古时认为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是长寿的表征,借指老年人。 垂髫,古时小孩不扎结头发,头发下垂,借指儿童。髫,小孩下垂的头发。 怡然自乐:安闲快乐的样子。怡然,快乐的样子。 乃:竟然 所:……的地方。 从来:从……地方来。 具:同“俱”,详细 要:通“邀”,邀请。

咸:副词,都,全 问讯:打听消息。讯,消息。 云:说。 先世:祖先。 妻子:妻子、儿女的总称。 邑人:同县人。 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复:再。 焉:谦词,于之,“从这里”。 隔绝:不通音信。 今:现在。 乃:竟然。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叹惋:感叹惋惜,叹息。 惋:惊叹。 延:邀请,聘请。 为具言:为(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说出。 具:通“俱”,完全,详尽。 辞去:辞别离开。 语云:对(他)说。“语”后面省略了代渔人的“之”字或告诉桃花源不足为:不值得向。足,值得。 为,向、对。 既:已经,以后 便扶向路:就沿着原来的路(回去)。 扶:循,沿着、顺着。 向:原先的,旧时的,以前的。 处处志之:处处都做了记号。志,名词作动词,作标记。 诣:到。 说如此:说明了像这种情况。如此,判断句,像这样的话。 即:立即。 遣:派遣。 寻向所志: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所志,做的标记。志:做标记。 遂:终于。 得:取得,获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 欣然:高兴的样子 规:计划,打算。 未果:没有结果,意思是没有实现。 果:实现。 寻:随即,不久。 问津:问(通往桃花源的)路,文中指探访访求。 津:渡口。 ●通假字: 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具答之(具通“俱”,完全,详尽。)

桃花源记全文翻译(含赏析、注释)

桃花源记 【东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于是他下了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的。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

桃花源记知识点及练习题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一、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东晋诗人。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隐喻着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对太平社会的向往;也每写及对人生短暂的焦虑和顺应自然、乐天安命

的人生观念,有较多哲理成分。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颇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代表作有散文《桃花源记》,辞赋《归去来兮》《闲情赋》。有《陶渊明集》。 二、主题思想 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记叙了他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描绘了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剥削和压迫、和平宁静的“世外桃源”,表达了作者对东晋的黑暗统治和长期战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及对理想社会的无比向往,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摆脱剥削压迫、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出和平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三、艺术特色 本文在写作上曲折回环,层次分明。作者写桃花源并不是开门见山、单刀直入,而是幽深奥秘、迂回曲折。开始写沿着溪水划船,欣赏风景,不知不觉走了很远,偶遇一大片桃花林;林尽水源,有一座大山,山有一小口;钻入洞内,开始仅容一人通过,走数十步后忽然开阔起来。在进入桃花源后,作者的描写也极有层次:先写桃花源里的风景,再写桃花源中人们的服饰、劳动、精神状态。由远及近,从田园风光到社会人事,层层递进,步步深入。 四、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 (二)一词多义 1.舍 便舍船,从口入动词,shě,舍掉 屋舍俨然名词,shè,房屋 2.作 其中往来种作动词,劳动 设酒杀鸡作食动词,制作 3.寻 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寻病终表时间的副词,不久 4.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动词,作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 5.乃 见渔人,乃大惊副词,于是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副词,竟然,表示出乎意料 6.之 忘路之远近结构助词,的 渔人甚异之指示代词,这景象 具答之人称代词,他们 处处志之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7.其 复前行,欲穷其林代词,那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代词,他们的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代词,渔人 8.志 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 寻向所志名词,记号、标记 (三)词类活用 欲穷其林穷: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到尽头 渔人甚异之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

语文说课《桃花源记》说课稿2_0523文档

2020 语文说课《桃花源记》说课稿 2_0523文档 EDUCATION WORD

语文说课《桃花源记》说课稿2_0523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 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 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桃花源记》说课稿――libilan 漳州市华侨中学 一、教材分析 (一)课文所处的地位及联系 语文出版社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学语文教材七年级、八年级(上)对浅易文言文已有了一定量的编写。通过三册的学习,学生对文言文有一定的学习基础,有必要让学生更深入地去学习、掌握文言文的其他样式。文言散文在整个中学教育阶段占有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在八年级(下)第七单元开始安排文言,三篇“记”篇幅相对前三册出现的文章来得长。而《桃花源记》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它是我国千古中的奇葩,传诵千古而不衰。这一课给学生印象好坏必将影响到以后学生对文言学习的兴趣。因此,有必要对这一课进行时代的处理,培养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

本单元在文体上属于“记”一类的文字,四篇都被选入《古文观止》作为传诵千古的美文,学习、背诵这样的文章对培养、提高学生的文言语感很有帮助。教学中应该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在学习现代游记类散文和其他记事散文中掌握的知识,形成能力来学习这几篇文言课文。 (二)教学内容 本课是本单元的重点,而作为文言文,在教学上,首先要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字障碍,然后引导他们把握文章的大意,了解文章的主旨,并从现代的角度对文章的主旨作进一步思考,因此,本课共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了解作者,把握“记”文体特点,疏通文意并熟读第二课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分析理解文章的主旨,并从现代文的角度对文章的主旨作进一步思考,这是第一课时。 (三)教学目的 1、掌握“交通、问讯、绝境、间隔、无论、妻子”等词的古今异义,掌握“志、寻”等字的一词多义,及省略句的运用。 2、初步了解“记”的一般特点。 3、疏通文章 4、流利运用普通话朗读 (四)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文的重点实词和部分虚词 2、顺畅朗读并熟读成诵 3、领会本文按渔人所经历的顺序记叙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

《桃花源记》字词解释、句子翻译专项过关练习(含答案)

《桃花源记》字词解释、句子翻译专项过关练习(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 一、重点字词解释: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缘:________________ 2.落英 ..缤纷落英:________________ 3.仿佛 ..若有光仿佛:________________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________________ 5.悉.如外人悉:________________ 6.具.答之具:________________ 7.此人一一为具言 ..所闻具言:________________ 8.便扶向 ..路扶:________________ 向:________________ 9.及.郡下,诣.太守及:________________ 诣:________________ 10.处处志.之志:________________ 11.寻向所志 ..所志:________________ 12.欣然规.往规:________________ 13.未果 ..,寻病终未果:________________ 寻:________________ 14.后遂无问津.者津:________________ 15.豁然开朗 ....豁然:________________ 开朗:________________ 16.屋舍俨然 ..俨然:________________ 17.阡陌交通 ....阡陌:________________交通:________________ 18.黄发垂髫 ....黄发:________________ 垂髫:________________ 二、重点字词归纳: (一)一词多义 1.寻: ①寻.向所志________________ ②寻.病终________________ 2.舍: ①便舍.船________________ ②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记》原文及作品赏析-古文观止

《桃花源记》原文及作品赏析 【作品介绍】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奇的情节贯串起来,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原文】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1],武陵人捕鱼为业[2],缘溪行[3],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4],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5];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6],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7],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8];黄发垂髫[9],髫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10],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1],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12],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13],处处志之[14]。及郡下[15],诣太守说如此[16]。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17],

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18]。未果,寻病终[19]。后遂无问津者[20]。 ——选自中华书局排印本《陶渊明集》 【注释】 [1]太元: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年号(376—396)。这里年代是假托的。[2]武陵:郡名。郡治在今湖南省常德县。[3]缘:沿着。[4]夹岸:两岸。[5]落英:落花。[6]才通人:仅能供一个人通过。[7]阡陌(qiānmò千莫):田间小路。南北叫阡,东西叫陌。[8]外人:指桃花源外的人。[9]黄发:指老人。老年人发白转黄,故以代称。垂髫(tiáo条):指儿童。儿童垂发为饰。[10]要:同邀,请。[11]邑人:同乡人。绝境:指与外界隔绝的地方。[12]延:邀请。[13]扶:沿着。向路:旧路,指来时的路。[14]志:标记。[15]郡下:指武陵郡治所在地。[16]诣(yì义):往见。太守:郡的行政长官。[17]南阳:郡名。郡治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刘子骥:名诣之,隐士,好游山水(见《晋书·隐逸传》)。[18]规:计划。[19]寻:不久。[20]问津:问路。指探访。津;渡口。 【题解】 这是一篇虚构的用来寄托作者社会理想的作品。它描绘了一幅没有战乱、自给自足、鸡犬之声相闻、老幼怡然自得的世外桃源的图景。尽管这样的社会在当时根本不可能存在,但从中透露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否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广大农民的愿望。全文叙述委婉曲折,层次分明,语言质朴自然,写景明丽如画,虽幻似真,虽虚似实,用艺术的手法展示了一幅古代东方“乌托邦”的图景。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一个武陵人以捕鱼为业,一天他沿着溪流划船前行,竟然忘掉了路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夹着溪水两岸有数百步之长,其中没有其他树木,地上的芳草鲜嫩优美,遍地是掉落的桃花瓣;渔人觉得十分惊奇。

《桃花源记》复习讲义

《桃花源记》复习要点 一、【文学常识】 1、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东晋(时期)伟大诗人,字元亮,名潜,别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 少时虽颇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社会动乱不安,有志难酬。他曾做过小官,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他的诗歌总的概括来分成三类: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因此后来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体,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饮酒》等。 他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优美的田园风光,抒发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2、记 记:是古文中的一种体裁;可议论,可抒情,目的在于通过描述或记述一件景物或事情,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者抒发感情;如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唐代诗人柳宗元的《醉翁亭记》等等。 二、【写作背景】 东晋王朝极端腐败,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三、【写作意图(主旨)】 作者虚构这个与当时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是要借助这个美好的境界,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表达自己对当时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批判,同时也表达了对没有战乱、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和平、安宁、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在客观上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四、本文的线索和写作顺序: 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发现桃花林、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寻找桃花源) 按渔人行踪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一(1)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二(2~3)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三(4~完)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五、解释加点的字: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作为)业。缘.(沿着,顺着)溪行,忘路之.(的)远近。忽 逢.(遇到)桃花林,夹岸数.(几)百步,中.(其中)无杂树,芳.(花)草鲜美 ..(鲜艳美丽), 落英.(花)缤纷 ..(繁多的样子)。渔人甚.(很,非常)异.(对……感到诧异)之.(指看到 的桃花林的景象)。复.(又,再)前行,欲.(想要)穷.(走完,走到头)其.( 那)林。 林尽.(完,没有,消失)水源,便得.(看到,发现)一山,山有小口,仿佛 ..(隐隐约约, 形容看得不真切)若.(像)有光。便舍.(舍弃,丢下)船,从口入。初.(起初)极.(非 常)狭,才.(仅,只)通(使……通过)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形容由狭窄阴暗突 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豁然:开阔明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土地平旷 ..(平坦开阔),

人教版桃花源记说课稿.doc

人教版桃花源记说课稿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一起来看看吧。 一、先说教材 (一)课文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桃花源记》是八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文言文。这是一篇美文,居单元之首,又是我们安徽省语文中考篇目,学好它是极其重要的。 (二)教学内容 《桃花源记》借助虚构的故事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是篇文言文,在教学上,首先还是要帮学生解决文字障碍,然后引导他们把握文章的大意,了解文章的主旨。于是,我把本课共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了解作者,解决文言字词,疏通文意并熟读;第二课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分析理解文章的主旨,这里我要讲得是第二课时。 (三)教学目标的设置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再加上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他们已经能够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懂课文的意思。所以我在处理教材时,将第二课时定为"品读美文",把本课的目标定位以下的几点: (1)理清文章结构。

(2)品味文章的美点。 (3)品评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 (四)、教学重点、难点的设置 由于八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学生正确评价作者的理想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依据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这样设定: 教学重点:感受"桃花源"的美,乐,奇。 教学难点:理解、评价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 二、说教法 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课时教法如下: 1、品读法 2、提问法 3、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三、说学法 教法的根本是学法,只有把"学法"教给学生,才能达到不教。这也是课堂是否能高效的关键。本文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学生学习的兴趣很浓。但是,乡镇学生阅读面窄,写作水平低,他们对作者思想根源把握不了,造成了对课文的品读、理解有一定的障碍。因此,我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重在指导学生在"读中品"在"读中悟"。 根据以上学情我把学法确定为: 1、诵读法 2、想象法

桃花源记词语解释

词语解释: 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6). 武陵:郡名,现在湖南常德——重庆酉阳一带。 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为:作为。缘:沿着,顺着。 行:划行。远近:偏义副词,这里指远。 忽逢:忽然遇到。夹岸:夹在两岸。 杂:别的,其它的。芳:芳香的。 鲜美:鲜艳美丽。(古今异义)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缤纷:繁多而错杂的样子。甚:很,非常。 异:意动用法,“以……为异”,对……感到惊异、诧异。(词类活用) 复:再次。前:向前(词类活用)。 欲:想要。穷:形容词作动词,走完,“走到……尽头”。原指处境困难。 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尽:消失(词类活用)便:于是,就。得:看见。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若:好像。 舍:舍弃,丢下。初:起初,刚开始。 才:刚好,仅。通:使......通过。(使动用法)复:又。行:行走。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然,……的样子。豁然:形容开阔的样子;开朗:开阔而明亮。 平:平坦。 旷:宽阔。 舍:房屋。

俨然:整齐的样子。(古今异义) 之:之(这里用原来的意思) 属:类。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错相通互相通达。(“交通”一说互相交错。)(古今异义) 鸡犬相闻:(村落间)可以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种作:耕种劳作。 衣着:穿着打扮。 悉:全,都。 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有更好的翻译:另外一个世界的人,因为桃花源人从秦到晋一直与世隔绝) 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所以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借代修辞)髫,小孩垂下的短发。 并:都。 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 乃:竟然。 大:很,非常。 从来:从……地方来。 具:详细、详尽。 之:代词,指代桃源人所问问题。 要(yāo):通“邀”,邀请。(通假字) 咸:副词,都,全。

桃花源记原文赏析及注释

桃花源记原文赏析及注释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注释: 缘:沿着。 夹:生长在。 杂:其它。 异:感到诧异。 复:继续;接着。 穷:走到某处尽头。

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得:看到。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的不真切的样子。 若:好像。 舍:离开。 初:开始。 才:副词,仅仅,刚刚。 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 通:通过。 迷:迷路。 闻:听说。 欣然:高兴。 赏析: 1、本文先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和沿途所见的美景;接着总写渔人的感受和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社会风尚;然后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家里做客以及辞去的经过;再接着写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因迷路而不复得;最后写桃花源无法找到。 2、通过本文知道作者的愿望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 3、文章中心思想:表达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动乱、和平生活的向往,对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的追求。 4、桃花源是理想社会的原因: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人人各

桃花源记》复习教案

《桃花源记》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 精炼的语言。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复习重点、难点: 复习重点: 1.掌握课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 2.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加强诵读训练。 复习难点: 认识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中应注重通过诵读来加深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子的理解。可先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再体会领悟其语言特色和思想内涵。 复习时间:两课时 复习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世外桃源”是同学们熟知的一个成语,它出自于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源是怎样一个地方呢?为什么说它在“世外”呢?如果同学们想知道这一切,就让我们一起从《桃花源记》这篇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陶渊明少年时代深受儒家学说影响,博学能文,任性不羁,有着“大济苍生”的志向。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二十九岁出仕,但几次做官都不过担任祭酒、参军一类低微的职务,不仅济世的抱负得不到施展,而且还要屈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他十分厌恶官场生活。四十一岁时,他出任彭泽县令,但上任只有八十几天,就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隐,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田园生活。 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亲自参加了一些农业劳动,较多地接触了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他此后的创作起了积极的作用。陶源明的作品,大都是归隐后写的,反映了当时的田园生活,因而成为我国有名的“田园诗人”。 《桃花源记》(原名《桃花源诗并记》,诗未收入教材)是作者57岁时所作,标志着作者思想发展的高度。作者因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想象出了“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寄托了作者洁身自好、要求人人劳动、人人平等、丰衣足食、与世无争的希望。这既是作者在思想上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否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愿望。 三、整体性阅读 1、读准生字的字音。(投影显示) 豁.然开朗(huò ) 屋舍俨.然(y ǎn ) 阡陌.. 交通(qi ānmò) 黄发垂髫. (tiáo ) 便要.还家(y āo ) 刘子骥. ( jì ) 诣. 太守(yì) 2、朗读

2015年青海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桃花源记》

2015年青海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桃花源记》 一.教材分析 (一)课文所处的地位及联系 语文出版社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学语文教材七年级、八年级(上)对浅易文言文已有了一定量的编写。通过三册的学习,学生对文言文有一定的学习基础,有必要让学生更深入地去学习、掌握文言文的其他样式。文言散文在整个中学教育阶段占有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在八年级(下)第七单元开始安排文言散文,三篇“记”篇幅相对前三册出现的文章来得长。而《桃花源记》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它是我国千古散文中的奇葩,传诵千古而不衰。这一课给学生印象好坏必将影响到以后学生对文言散文学习的兴趣。因此,有必要对这一课进行时代的处理,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散文的兴趣。 本单元在文体上属于“记”一类的文字,四篇都被选入《古文观止》作为传诵千古的美文,学习、背诵这样的文章对培养、提高学生的文言语感很有帮助。教学中应该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在学习现代游记类散文和其他记事散文中掌握的知识,形成能力来学习这几篇文言课文。 (二)教学内容 本课是本单元的重点,而作为文言文,在教学上,首先要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字障碍,然后引导他们把握文章的大意,了解文章的主旨,并从现代的角度对文章的主旨作进一步思考,因此,本课共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了解作者,把握“记”文体特点,疏通文意并熟读第二课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分析理解文章的主旨,并从现代文的角度对文章的主旨作进一步思考,这是第一课时。 (三)教学目的 1.掌握“交通、问讯、绝境、间隔、无论、妻子”等词的古今异义,掌握“志、寻”等字的一词多义,及省略句的运用。 2.初步了解“记”的一般特点。 3.疏通文章 4.流利运用普通话朗读 (四)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文的重点实词和部分虚词 2.顺畅朗读并熟读成诵 3.领会本文按渔人所经历的顺序记叙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且详略得当的写法。 二. 教学方法 1.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以存疑——质疑——解疑的模式解决字面上的翻译。 2.运用归纳教学法学习实词、虚词,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同类知识点。 3.边读边译,反复朗读增强语感。 设计意图: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学习规律并形成习惯。 三.学法指导 1.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养成查阅资料、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前布置学生预习,了解作者、掌握新出现的字词的含义,并能翻译全文。 2.为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语言感受能力,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读。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 布置预习、准备课文录音带、录音机,并准备好《天仙配》音乐磁带,小黑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