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道教复习题

道教复习题

道教复习题
道教复习题

道教复习题

名词解释

道教神仙

一气化三清:

①一气化三清”最早出自许仲琳《封神演义》中太上老君与通天教主斗法时,太上老君用一气化出三个法身的故事。道教三清原指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全称为太清境大赤天道德天尊,简称道德天尊,又称太上老君,是道教最早祟奉的至尊之神,后因出现“一气化三清”之说,由一尊神变为三尊神,以太上老君列三清第三位神。

②表明”气“是构造道教最高神的基本要素。同样,最高神下的众神仙,也由“气”所构成。四御:

四御为道教天界尊神中辅佐“三清”的四位尊神,所以又称“四辅”。分别是:昊天玉皇大帝、中天太黄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上宫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帝地祗。《修真十书》卷七《丹诀歌》中说:“九九道至成真日,三清四御朝天节。”《道法会元》称“三清”、“四御”为“七宝”,认为三清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四御是统率天地的万神者。此外,四御还协助玉皇执掌天道。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协助玉皇执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四时气候,能呼风唤雨,役使鬼神,为万象之宗师、万星之教主;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协助玉皇执掌南北极与天、地、人三才,并主宰人间兵革之事;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协助玉皇执掌阴阳生育,万物生长,与大地河山之秀。

【在大型斋醮仪礼活动中,除了供奉三清外,也别设有四御之神位。道书称「各居一列,各全其尊」。四御各尊神也分别有其神诞之日,玉皇大帝为正月初九日,紫微北极大帝为十月二十七日,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为二月初二日,后土皇地祇为三月十八日。道教信徒多有在四御尊神神诞之日分别赴道观烧香奉祀的。】

财神:

主管财源的神明分为两大类:一是道教赐封,二是民间信仰。道教赐封为天官上神,民间信仰为天官天仙。道教赐封并不称为财神,而是在所官职上加封神明。财神是中国民间普遍供奉的一种主管财富的神明。

道教赐封:国神比干赐封号为“天官文财尊神”;三官大帝即天官、地官、水官,亦称“三官”,又称“三元”,为道教较早供祀的神灵。赐封为: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寿年神王清赐封为天官赐福。道教赐封并不称为财神,而是在所官职上加封神明。

日春神青帝和月财神赵公明合称为“春福”,日月二神过年时常贴在门上。财神即为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一一一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

初五接财神,赵玄坛最受尊拜。

药王:

"文财神"财帛星君,也称"增福财神",他的绘像经常与"福"、"禄"、"寿"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来为福、禄、寿、财、喜。武财神武财神"关圣帝君即关羽关云长

孙思邈历经隋唐两代,是一位知识渊博、医术精湛的医家。然而他不慕名利,以医生为终身职业,长期生活在民间,行医施药,治病救人。他诊病治疗,不拘古法,兼采众家之长,用药不受本草经书限制,根据临床需要,验方、单方通用;所用方剂,灵活多变,疗效显著。他对民间医疗经验极为重视,经常不辞辛劳地跋山涉水,不远千里访询;为得一方一法,不惜千金,以求真传。转辗于五台山、太白山、终南山、峨嵋山等地,采集药材、炮制药物,

提炼丹药,深究药性。

妈祖一生奔波海上,救急扶危,济险拯溺,护国庇民,福佑群生,航海人敬之若神。死后,她仍以行善济世为已任,救逢凶遇难于众,人们最终将妈祖奉为名副其实的“海上女神”。

妈祖是人们对“海上女神”的褒称。妈祖姓林名默。关于她的生平,说法不一,一曰唐天宝年间生人,另说生于宋建隆年间,但有一点确定无疑:妈祖是人,而且是一位普通的渔家姑娘。

马祖:

真武大帝:

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全称真武荡魔大帝,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现在武当山信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道经中称他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民间称荡魔天尊、报恩祖师、披发祖师。明朝以后,在全国影响极大,近代民间信仰尤为普遍。

真武大帝也称玄武、玄龙,盘古之子,妈祖之妹,妻有西王圣母、九天玄女等,于玉帝退位后任第三任天帝,生有炎黄二帝,曾降世为伏羲,又从师于如来佛。为龙身,中华之祖龙。

为北方之神为水神为阴阳交感演化万物的象征为戈之事的主持者,勾陈大帝之重要支持,剑仙之道守护神,武学之人的护法者。为司命之神

道教的产生

东汉末年,道教出现,早期的道教是五斗米道和太平道。创始人张道陵。

1.促使道教产生的客观历史条件有:

(1)社会危机四伏。东汉王朝前期从和帝刘肇开始,豪强地主势力迅速膨胀,官宦外戚专权,社会混乱,百姓民不聊生。早期道教提出神人下降解除人们的苦难。

(2)儒家礼教衰微。在汉王朝的支持下,混合封建宗教神学和庸俗经学而成的“谶纬之学”。所谓“谶”,是假托神意制造的一种预言,“纬”是以神意来对儒家经典进行解释,把儒家经典宗教化,将孔子描述为神。这说明儒家经典在东汉时期已经神学化,越来越繁琐,儒家礼教失去了维系人心的力量。

(3)外来佛教影响,起了一定催化剂作用。

(4)汉代造神氛围浓厚。整个汉代是人们的思维从理性主义走到神秘主义的时代。统治阶级对神仙方术的提倡,推动了社会上求仙修道的风气,灵魂不死的观念在这一时期也特别流行。2.思想渊源:“杂而多端”

(1)道家思想。道家哲学是道教神学理论的重要来源,在创立时把道教学派创始人老子尊为教主,“太上老君”,奉老子的著作《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后把《庄子》奉为《南华真经》。道教宣扬道是“神异之物,灵而有性”。

随着道教成熟,从“道”衍化出“三清”,逐渐发展并形成了道教神仙体系。

道教的核心思想是追求修道成仙。道家历来重视修养,《道德经》里包含清静无为、报朴守雌,专气致柔、静观玄览等内容。

(2)儒家思想。道家吸收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遐想,以作为其内部的戒律,并与道家的长生成仙的思想相结合。

(3)古代的鬼神观念和神仙方术,道教所谓的“道”,从宗教教义上讲,源于古代神道设教

的“神道”,即尊天明鬼。早期道教的传教手段和祭礼内容也受到了先秦时期的武术、方术、占卜、符咒等的影响。

(4)墨家思想:“兼爱”、“互助”。

(5)养生文化,道教追求长生不老,故重养生长寿之道。《黄帝内经》《老子想尔注》。道教内丹中的气功,亦来源于古代气功。古代养生文化是道教产生的重要思想渊源。

道教的基本教义

1.“尊道贵德”是道教的基本道义:

道教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宇宙的主宰,是产生和支配天地万物的造物主,是至高无上、具有神秘力量的人格化的神,是最值得崇敬的。这是道教最基本的道义,是道教徒不可动摇的信念。道教的一切经典,皆宣称其根本信仰为“道”。认为“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宇宙一切的开始与万事万物的演化者,是天地万物的本跟、本源、总体。“德”是对“道”的衍化,是“道”的法则在人类社会中落实于社会的人性、人伦、人情等方面的道德行为规范。道生万物,德育万物,生生不息。道教的基本道义是尊道贵德,其修持之首务便是修道积德,功德圆满,便会“与道同体”而得道成仙。

2.“崇神拜仙”是道教的根本信仰:

道教是以到家这里和神仙信仰为核心的多神教。在道教看来,只要是修炼成道、神通广大、变化无方、长生不死的人都可以成为道教徒心目中的“神仙”,这些神仙共同构建一个超然于人间之上的虚无缥缈而瑰丽多彩的神仙世界。道教认为,不崇拜这个神仙世界的浩渺,也就是不承认创始主——“道”的浩大与力量无穷,不相信世上存在天神、天帝、天庭,道教的祈仪符菉也就没有了意义,不相信神仙、仙境的存在,也就没有了道教徒追求得道成仙、长生不老的愿望。

3.“长生久视”是道教的力量目标:

道教重视生命的价值,以生为乐,重生恶死。长生成仙是道教追求的终极目标,这是道教与其他宗教的根本不同之处。道教讨论“人如何不死”的命题,看重个体生命的价值,认为生活在世界上是一件乐事,而死亡才是痛苦的。因而他的生命观念对现世人们的生活欲望予以最大限度的肯定,鼓励人们以现世生命为基础,抓紧时间修道,争取早日得道成仙。道教认为,人的生命决定于自身,并非决定于天命,人只要善于修道养生,安神固行,便可以长生不死。

4.“天道承负”是道教的报应观念

何为“承负”?前人的过失由后人承受其过则,祸福的根源,循环不已。断止承负而免除厄运的方法,就是靠修行真道,积善成仁,才能为子孙造福,不受因果报应之苦。这种信念化为道教信仰中最普遍、最渗透人心的宗教道德行为。道教经典所强调所谓的吉凶祸福是个人行为善恶的必然报应,信奉因果报应。

道教信仰的特征

(一)多神特征

1)道教是以道家哲理和神仙信仰为核心的多神教。神可谓无所不在,无所不有。这种庞杂的神灵谱系是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关的。中国分散小农经济造成人们多种神灵的观念;庞大复杂的官僚机构使神仙世界也职务杂多。大一统的专制帝国的政治传统又必然导致至上神的出现。

2)道教的多神崇拜与其他神教不同,其神灵没有排他性。对道教来说,不仅教内诸神是互补的,甚至异教的诸神也是相容的。

(二)追求长生不死(生本主义)

1)道教人生观认为,人能生活在现实世界是一件乐事,能长寿更为大乐,能不死成仙则为极乐。死亡才是最大的痛苦。因此他主张乐生、重生,为生存而斗争。鼓励人们不屈服于天命,要循道修炼性命,争取延年益寿,最高理想是长生久视,与儒家“死生有命”不同,包含着积极的人生意义。

2)同时道教创造了一套“道功修炼法术”能够使人长寿的方法。从理论上讲,道教强调形神兼各,生道合一,认为要想长生便须安神固形,性命双修。

3)为追求不死道教还吸取了民间流行的各种养生之术,创造了很多养生的方法。可见,道教哲学是一种修炼长生之道的实践哲学。

(三)重视实践力行

1)道教给人以信仰,同时又辅以各种道术来达到信仰目的,即所谓“道无术不行”。道教创制了一套实践力行的方法,主要方术有内养、外养和房中术。然而上述皆不可能达到长生不死,唐代许多皇帝很多都因服用金丹慢性中毒而死。房中术后渐变为淫秽之术,为人所唾弃而消失。

2)道教重视实践力行,突出了“行”的作用和地位,推进了中国哲学对知行问题的探讨,在中国哲学史上有深远的影响。

(四)功德成神(我命在我不在天)

1)功德成神的思想体现了道教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积极人生观(我命在我不在天,是道教基本命题之一),宗教一般认为寿命长短由老天决定,所谓“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但道教认为寿命并不由天决定的,而决定于人自身修行,人只要善于修道养生,安神固形,便可以长生不死而成神仙。

2)我命在我不在天,反映了道教敢于同大自然抗争的特点,客观上启发人们去探索人生、人体、命运、社会、宇宙等方面的奥秘,为人的后天努力把握命运、自我主宰留下了余地。3)……鼓舞人们战胜自然、灾难的信心,增强了道教有志之士开发人的潜能和追求超自然能力的勇气。

正一派(符箓派)跟全真派有什么区别?

全真派重视修炼成仙,重视个人修炼

1)始于金代初年,王喆号重阳子,力主三教合一,以《道德经》、《般若心经》、《孝经》为经典。修行以内丹为主,不尚外丹符箓。

2)全真派属于神仙道教的内丹派,认为人身即丹鼎,以身中精、气、神为药物,在身中烧炼成丹,就会成仙。

3)在宋元,分为全真南北两宗。南宗先命后性、北宗先性后命

4)全真派建立有传戒和丛林制度,全真派道士要求出家住观修行,不娶妻,不茹荤,不饮酒,其教以“三教圆通”、“识心见性”、“独全其真”为宗旨,故名“全真”;修炼主旨是清静无为,去情去欲,修心炼性,养气炼丹,含耻忍辱为内修“真功”,以传道济世度人为外修“真行”,功行两全,谓之“全真”。

经箓派重视符箓道法,主要以斋蘸科仪,画符念咒为主,侧重于借助神灵的力量1)正一派又称符箓派,张道陵创于东汉末期。

2)一般居家修行,可娶妻成家立业,茹荤,饮酒、不蓄发;

3)主要以符箓斋醮,祈福禳灾、去邪僻鬼、超度亡灵为主要宗教活动的道派。

宋元时期的道教道派

1. 内丹派(全真道):

南宗:张伯端《悟真篇》——先命后性

北宗:王吉吉(王重阳)——先命后性

2. 经箓派:

正一派:张道陵(龙虎山)

上清派:魏华存(茅山)

灵宝派:陆修静(阁皂山)

经箓派主要以斋蘸科仪,画符念咒为主,侧重于借助神灵的力量

全真派重视修炼成仙,重视个人修炼

3. 雷法诸派(新符箓道派)

神霄雷派是一种能够招雷唤雨的符箓法术,重视宗教道德实践,守持戒法,并以忠孝为先,后并如正一道。

清微派以雷法为主,主张内炼为主,符箓为用,重视修炼内丹,其宗旨接近神霄派,只是所用符箓不同。

净明道又称忠孝道,起源于对许逊崇拜,十分重视忠孝伦理,主张融合三教。

4.其他道派

“大道教”(真大道)和太一道

都重视老子的思想,强调《道德经》的作用,都受到皇帝的重视,道士参政的现象意识强。“大道教”在修炼方法上,不讲究飞天化炼,而注重静默祈祷,并且提倡出家苦行。太一道强调“弱”字,规定道士必修出价。

宋元时期的道教特点

一、出现了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局面。如白玉蟾,著有《玉降集》、《上清集》、《武夷集》。全真道北宗更是主张三教合一,认为三教同源,以《道德经》、《孝经》、《般若波罗密多经》。

二、在三教融合的基础上,道教修持方法发生了根本转变。内丹学逐渐成了道教主要的修持方法。同时,以为“长生”就是延长生命,提供修道的时间,只有炼成永存之“元神”,与道融为一体,才是修炼的目的。这个修炼观念的变化是道教教义的根本性转变,这使金元全真道的面目同以前宣传肉体不死信仰的道教有了本质不同。

明清民国时期的道教

嘉靖皇帝:改变过去历代皇帝佛道并崇传统,毁灭佛教,专门崇奉道教。1.为其父母和本人加封道号。2.宠信道徒方士。(正一道的邵元节和陶仲文)。3.酷好房中术。4.爱好青词。

青词:又称绿章。是道教做斋醮法事时奉献给天神的奏章祝文,一般为骈俪体,用红色颜料写在青藤纸上,故名“青词”。

青词宰相:请辞中无治国安民实际内容,但嘉靖沉迷斋醮法事,撰写青词的好与坏成了升官的标准,大臣:顾鼎臣、夏言、严嵩等获得“青词宰相”之称。

唐高宗李治

1)到亳州老君庙急死老子,首开唐统治者给老君册封尊号的先河

2)王宫百官要学习《道德经》,并作为科考内容。

3)令道士隶属宗正寺,班列诸王之上。

4)诏令全国修建道观,由国家供给。

5)送女儿当道士,建天平观。

唐玄宗与道教

唐玄宗崇道,既有政治也有个人信仰原因。玄宗即位之起,便大力推行崇道政策,从而形成了唐代道教的全盛时期。玄宗每天都礼拜老子,其崇道措施如下:

(1)追加尊号,给老子封爵加号。(2)优礼道徒。(物质、法律地位)

(3)尊崇道经。亲注道德经(4)遍立庙观。杨玉环被度为太真宫女道士,号“杨太真”。三武灭佛

佛教最兴盛的时候是在南北朝时期和中唐、晚唐时期。“三武灭佛”又称“三武之祸”,指的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这三次事件的合称。若加上后周世宗时灭佛则合称为“三武一宗灭佛”。

唐武宗崇道与“会昌法难”

1)武宗相信道教成仙不死的说法,宠信道士赵归真,拜他为师,学习神仙术。

2)他重道轻佛,会昌四年(公元844年),听信赵归真之言,下令毁佛经像,拆毁僧堂,勒令僧尼还俗,安置天尊老君像。这就是佛教史上有名的“会昌法难”。

3)武宗灭佛主要原因是强大的寺院经济冲击了唐王朝的财政收入。想通过灭佛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听信赵归真;但迷于道教,不久因服食丹药中毒而死。

张三丰

明时期著名道士。祖籍江西龙虎山,自称为张天师后裔。被称为“通微显化真人”。张三丰认

为古今道法,只有正邪两教,所谓儒、释、道三教只是创始人不同,实则皆为正教。他认为三教“修己利人,其趋一也”,调和了三教之间的关系。

张三丰的内丹丹法,基本上属于北宗先性后命,性命双修一路,主张阴阳双修的论调。故其后学有清修和双修两派。所谓清修,即是说人之一身,自具太极阴阳,一人独修即可结丹,所以要绝对禁欲,双修即男女同修,必修通过男女交合,才能修炼成丹。

张三丰的著作:《大道论》、《玄机直指》、《道言浅说》、《玄要篇》。

王常月

著作《初真戒律》、《龙门心法》

王常月针对长期以来教团腐化的积弊,以公开传戒为振宗兴教的关键措施。他认为“戒是全真第一关”,分初真、中级、天仙大戒三级。全真真功包含在戒定慧三字之中,初真戒为修戒,中级戒为修定,天仙大戒为修慧,三坛大戒,都是为制心而设。

其戒律内容,以忠、孝、仁、信等伦理纲常为本。强调修行以明心见性为先。而明心见性的关键,在于从日常持戒摄心的功夫中“老实做去”,真心便会自然呈露。他反对追求肉体长生,认为肉体不可能永远不灭。人欲成仙,应在日常持戒摄心上下功夫。

他还探讨了出世与入世的关系,孝弟衷信、礼义廉耻,是日用寻常之理。

陈撄宁

陈撄宁一生倡导养生仙学,被誉为“仙学巨子”和“近代仙学养生泰斗”。陈撄宁早年析仙学与道教为而,其实是炼养派与符箓派的区别,晚年则主仙、道为一,仙学乃道教的重要内涵。但其仙学并非旧神仙道教理论的重复,有其时代的特点和个人独特的特点。其所谓“仙学”,实即自古流传的神仙家养生学,主要是指内外丹术,还包括导引、守静、服饵、吐纳、胎息等动静功法。

陈撄宁的“仙学”理论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探讨了“仙学”与儒、释、道的关系,创造性的建构唯生的仙学理论和方法。他借助于儒家大《易》生生不息之说。他认为世界以“生”为中心,生之本源为“道”,仙学炼丹,在于使体内真阴真阳相恋,去浊留清,摄引其“真一”,得之即可长生。“生本主义”是仙道文化的特征。

其次,探讨了“仙学”与宗教的关系。陈撄宁以养生为目的,就现实而言是延年益寿,最高境界是祈求长生久视。需要跳出宗教漩涡而不为其所拘束。仙学乃是“实人、实物、实情、实事、实修、实证”,而宗教是追求虚幻的超理性的东西。仙学绝不求生西方,更不求生天堂,定要永久常住在这个世界上,改造此世界,而宗教却把希望寄托在彼岸世界上,仙学并无男女高下之差,而人世间各种宗教男女平等之机会却很少。

再次,将仙术提升为仙学。扬弃术数科仪而凸显道学,使仙学成为可以与儒家、道家、佛教并驾齐驱的安身立命之道。

第四,探讨了“仙学”与科学的关系。仙学应独立于科学之外。

仙学摆脱了祀神、符箓、涤除盲目迷信成分。仙学重实验实证,反玄言空谈。仙学重视顺人性养生健身,即反对纵欲。仙学要实践于医学和养生学,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同时,只有仙学才能将中华民族团结起来,成为抵御列强文化侵略的有力精神武器。

隋唐五代时期的道教

成玄英、李荣的重玄之道

1)道教哲学以老庄之学为基础,其宇宙论和修养论始终没离开过老庄的道论和清静无为学说,魏晋时期,道教一些清修之士受老庄精神影响,不太看重外丹和符箓,把重心放在精神解脱上。又受儒家修身养性说影响,同时吸收佛教般若学说和佛性论的思想,用老庄和玄学加以贯通,逐渐形成了道教特有的道性说和精神超越之道。

2)不再局限过去的肉体不死说,对长生成仙说做了新解释。这种思潮发展到唐初,便形成了重玄之学,标志道教理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成玄英的重玄之道。

1)初唐人氏,著有《老子注》《庄子注》

2)“重玄之道”本于《老子》“玄之又玄”一语。玄之又玄即重玄之道,是求道成仙秘诀,是道的精义所在。

3)“重玄之道”:对于可观世界不论是坚持说它“有”,还是说它“无”,都是有所执着的表现,都是错的。正确的认识应当是,既不执着于“有”,又不执着于“无”。非但如此,对于不执着于“有”或“无”这种看法,也不应当执著不放。这就是所谓“重玄之道”,“玄之又玄”的精义。

4)又在“重玄之道”理论基础上,提出长生不死之法。不同意把天地万物看成是实有,也反对把客观世界看成是绝对的空无。

成玄英重玄学理论的特色:

1)重视“庄子”。老学是经庄学才发展出重玄之学的,所以成玄英十分重视庄学研究,将老学与庄学的研究结合起来,把老子的道论引向庄子的境界说,使道成为主客合一的真理。2)将重玄解释为道的体用一元论。大道是微妙深远的,既不是具体的有,亦非不存在,它存在于有无的变化之中,又超出有无的限定,重玄就表示大道的超绝神妙性。

3)将重玄解释为修道的要求和方式。

4)重玄之道依然有长生成真的道教色彩。在性命修行问题上,成玄英重视修性,但亦肯定命功的重要。其命功的特点是依自然之道养生,顺其自然、各尽其命,避免中道夭折。

2、司马承祯的主静理论:

1)司马承祯不注重炼丹、服食、变化等教术,而提出进修正心的“主静”理论。他认为,人要得“道”,关键在于“修心”。即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帅,静则生慧,动则成昏。2)关于“主静”修养方法,要从客观现实生活中把自己摆脱出来,“不著一物”,同时“收心离境”,对外物一点意念都不许发生。这样就把对外物认识,移向对自我本心的认识。《坐忘论》七条“修道阶次”。敬信、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

敬信:对修道要怀着“敬仰尊重”的心理,不能有半点怀疑,体现其立场。

断缘:断绝一切俗世尘缘。

收心:去掉各种对外物的欲求,同外界完全脱离,转入“虚无”的境界。收心关键在守静去欲,心静才能得道生慧。

简事:即修道之人应安分守己,不追求分外不当的事。

真观:即修道之人要善于观察事物,辨清真伪。

泰定:即“无心于定,而无所不定,故曰泰定”,这是接近道的一个阶次。

得道:即修道过程的完成。得道以后,形神合一,长生久视,是无所不能的神仙了。

《天隐子》也是发挥“彼我两忘”的思想,并提出“一曰斋戒,二曰安处,三曰存思,四曰坐忘,五曰神解”的渐次修道步骤,概括称为“五渐”。

一曰斋戒:澡神虚心,包括身心两方面。

二曰安处:深居静室方位、高低、阴阳明暗适中。

三曰存思:收心复性,外物转移到我的认识。

四曰坐忘:存思结果,指遗形忘我。

五曰神解:指“万法通神”神人相通,长生久视了。

两者基本思想完全一致,一简一繁互相补充,形成了完备的修道理论,司马承祯又将两者改为三戒,表现道家学说在道教理论与实践的牢固地位。

王玄览

王玄览是用神仙信仰来阐发老庄思想及援佛入道的代表人物。

对道教的贡献主要体现在道体论和修道论

1)道分为“常道”和“可道”的道体论。

①他认为“常道”生天地,“可道”生万物。万物有生有死,不能常在,而天地能长久,可以常在,因此“可道”无常,是假;而“常道”才是真,是实。“可道”与“常道”虽有区别,但二者又统一于“道”,因此二者又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由于“道”是“可道”与“常道”的统一,因此,从“道”的总体来说,是真又不真,是常又不常。

②法与心的关系:一切事物和现象皆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即事物的运动和静止,都不过是人们的主观感觉,而不是客观存在。

③时空也只存在于人们的主观意识中,古和今都不能离开人们的观念而存在,“三世皆空”即三世中的一切变化“并在一识内”的思想。因此,所谓道生万物,也就是心生万物。

(2)“修变求不变”的修道论

①从道与众生的关系问题入手,道与众生只是隐显的不同,不是有无的区别。从“常道”来说,“道”是先于众生而存在,它是不生不灭的;从“可道”来说,它是随“众生”的生灭而生灭的。他认为“可道”、“常道”都是可以修得得。

②修炼的目的是通过修“变”以求“不变”,即修得一个清净不变的“识体”。人们只要修得不变的“常道”,与道同体,便可以长生成仙。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

葛洪与神仙道教

葛洪是魏晋神仙道教奠定理论基础的道教学者,《抱朴子》是葛洪的代表作,其分内外两篇,内篇论道,外篇谈儒。在该书中,他称民间道教是“妖道”,主张对其严厉镇压,同时,他着力宣扬不违纲常伦理的神仙道教。提出了以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的主张,将道教的神仙方术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相结合,建立了一套长生成仙的理论体系。

1. 论述了道教“长生成仙”的根据。从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矛盾论证。认为一个人只要恒心修炼,就可以“知长生之可得,仙人之无种”。

2 论述了道教“长生成仙”的方法。

(1)重视草木药物和金丹大药(还丹之术)。仙人主要靠药物和种种方法养身延命,使身体内部不生疾病,使来自外部的祸患不能侵犯,从而达到长生不死。

(2)重视封建纲常礼教(积善立功,慈心于物)。追求个人成仙,关注社会发展的两重关怀。(3)重视屈伸导引和宝精行气。葛洪认为各种健身之术强壮体魄,也是修仙的必要条件。宝精的方法在于清心寡欲,不为外物所惑。其重点是戒慎房中之事。行气的方法则是用呼吸吐纳的功夫,使入气多、出气少,最后达到胎息而仙。

3.论证了“玄道合一”的宗教哲学。“守一存真,乃能神通”,即人在追求肉体不死的同时,精神上也在追求与无限者合一。“玄道”就是宇宙中的无限者、永恒者,“其为玄道,可与为永。”葛洪充实和发展了神仙道教的学说,促使道教转向追求不死成仙为最高目标。

寇谦之

寇谦之重视天师道组织的改革,宣扬《老君音诵戒经》,清理整顿道教,除去三张伪法,即改变原来张陵、张衡、张鲁所提倡的民间道教内容。

寇谦之修改了五斗米道的教义,提出了以封建“礼教”为主要内容,以礼拜炼丹为主要形式的新教义。

(1)改革组织制度。废除了原来祭酒等官私授教职的做法,实行“唯贤是授”的措施。规定道观招收弟子应严格要求,必须考察三年。租米钱税制度改革。这种措施大大减轻了道民的经济负担。

(2)重建教义戒律。在原有道教教仪教规的基础上,吸收佛教教仪教规,创制了一套完整的道教仪规。明显了体现了三教融合的特点。

(3)废除房中之术。房中术使早期道教方术之一,原意在强身健体,修道成仙。但在实行过程中易导致男女界限不严,轻浮淫乱的状况。寇谦之认识要断然除去“房中术”,甚至根本

否认道教中有此事存在,这一主张迎合了礼教的需要,有助于道教得到上层社会的支持,从而在社会上广泛流传。

经改革后的天师道,在性质上由原来带有浓厚原始巫术色彩的民间道教,变为符合儒家伦理纲常,符合大夫贵族阶层口味的道教,成为国家支持的合法大教。

陆修静

1.整理道书。

到处搜访道教道经编制成道教史上第一部道经目录,即《三洞经书目录》,首创“三洞四辅十二类”的道教典籍分类法,为道教经典的编写创立了体例和原则。所谓“三洞四辅十二类”即将全部道书划分为“三洞四辅”七大部类,其中“三洞”各部又细分为十二小类。因此道教典籍又被称作“三洞真经”或“三十六部经”。三洞指洞真部、洞玄部、洞神部;四辅指太玄部、太平部、太清部、正一部。

2.完善律仪。

道教有一套约束入道的纪律,叫戒规或戒律,戒的内容佛教的主要规定道教信徒应该遵守的事项,律的内容主要史关于道士犯戒时的惩罚条文。陆修静为道教徒规定了十戒。十戒将儒家的道德修养与佛教相联系,使道教的“养生成神”说进一步理论化、伦理化。同时道教的基本斋仪大都使他创制的。

3.创立宗派。

陆修静为灵宝派的创始人,灵宝派以重视斋戒科仪而闻名于世。

4.整顿制度。

结合符菉道教的特点,将天师道和符菉派道教融汇在一起,并区分修行次第,形成了一种按道阶修行的统一的经箓派道教。与寇谦之的北天师道相对,陆修静改造后的天师道,称为南天师道。

陶弘景

陶弘景是陆修静的再传弟子,少喜道术,后因官场失意,归隐山林,但却并未完全脱离政治。曾获得了梁武帝萧衍的宠信,史称“山中宰相”。

(1)建立了一个有序的神仙体系。地哦上清派信奉的各种神鬼等级次序进行了整理,并广泛吸收各教派信奉的神仙,著成《真灵位业图》,书中按照人间的封建等级秩序来构造道教的神仙谱系,并将神仙谱系分为七个等级,每一级中有一位主仙,再设左右两仙相配。以下等级除正副三主神外,还设有女真位、散位、地仙散位等座次,道教传说中的神仙、历史上

著名的道士、儒家尊奉的圣贤共五百余位。但天上的圣殿同样是等级森严,完全使地上门阀士族等级制度的缩影。陶弘景的神仙谱系对道教理论走向成熟起了推动作用。

(2)弘扬《上清经》,开创了茅山宗。

(3)丰富了道教的修炼理论。主张养神与养形兼顾,内养与外丹并用。在养神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游心虚静,息虑无为”,而七情皆是伤神之物,必须节制。在养形方面,要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度,,并加以行气、引导。

(4)《真诂》一书,对道教的传授历史做了整理。

楼观派

以尹喜为祖师,特别重视《道德经》,以它为主要的传习经典,又因坚持老子化胡之说,对《老子化胡经》、《老子西天经》、《老子开天经》和《妙真经》十分重视,所以该派在佛道之争上的历史地位突出。楼观派在修炼方术上使杂采众家,符菉与丹鼎皆习,尤喜服食丹药。

老子

老子是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的《道德经》为道家学派奠定了理论基础,使他成为道家的开山鼻祖,后来道教也以他为宗,尊他为道主。奉《道德经》为主要经典,称《道德真经》。

一、老子及著作

关于老子的身世,只有司马迁的《史记》中有记载。老子名李耳,字耽,河南人,曾任周朝守藏室吏。《老子》问世以后,流传的版本较多。帛书《老子》是最古老的版本。其次是西汉严遵《老子指归》,东汉河上公《老子章句》(流传最广)。汉末张道陵《老子想尔注》,三国时期王弼的《老子注》(对后世影响最大),唐朝初年傅奕《老子古本篇》,宋代范应元《老子古本集注》。自古以来注释老子的人举不胜举,清代魏源《老子本义》“解老子韩非下千百家,老子不复生,谁定之?”。帛书自出土后,共81篇,分德篇和道篇。

二、老子的基本思想

1.强调“以道为本”的宇宙观

宇宙观是老子哲学的基础。老子以“道”作为其思想核心,认为“道”是道家哲学的最高范畴。“道”是万物本原,是先天地生,是派生万物的天地母。“道”是宇宙万物生成的本源,又是宇宙万物变化的根本法则。道原指具有一定指向的道路,引申为所遵循的规律之意。道的运行习惯是“反者,道之动”,事物总是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变化。道的存在状态是“夷”“希”“微”,即“无”,道创造天地万物,又可称为“有”,“有”也是道的存在状态。“无”是道的

隐藏状态,“有”是外显状态,体用合一。

2.自然无为的天道观

在道论的基础上,老子将道分为“天道”和“人道”。天道是自然无为,人道是顺其自然,前者是道家的自然论,后者是道家的无为论。这两者构成了道教的基本理论(核心):自然无为。自然即自然而然,道是效法遵循本身的规律,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物之性而辅助之。自然是与人为相对,老子主张道法自然,即一切要合乎自然,顺从人与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要以人为的造作来扭曲事物的本性。强调顺应自然,发挥万物的各自长物与特点,达到无不为的效果。

“自然无为”表现在政治思想方面,就是“无私”、“无为”。表现在人生哲学方面,就是“无欲”、“不争”。

3 .柔弱不争的处世观

老子主张,为人处事应谦下谨慎,甘居柔弱。“弱者道之用”,有人据此概括老子的哲学为“弱道哲学”或“女人哲学”。推崇女性,推崇以女性特征的阴柔之美。

4. 小国寡民的政治观

(1)反对强暴和掠夺。从天道和人道的对比中揭露社会现实的黑暗。

(2)反对礼义和法治。认为儒家的仁义礼智不能解决社会问题,只有恢复大道才能解决。反应了老子的平民思想。

(3)反对兵器和战争。老子认为兵器是不祥之物,战争是人类最大的灾祸。认为少数当权者的贪心和不足是战争发动的起因。人类要避免战争的灾祸,必须克服占有欲和扩张欲,从根本上改善人性。

老子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在全面批判和论证当时制度不合理的同时,又构想出一幅理想社会的思想。但是无法实现,是复古主义的思想。

庄子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相传家中贫困,早期做过漆园吏。《庄子》分内外篇,思想深刻,生动浪漫的形象思维和高远深邃的抽象思维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有大量的寓言,在哲学和文学水平达到了最高境界。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1.对“道”的思想继承。与老子相比,老子的“道”本体论和宇宙论的味道较重,而庄子将其转化为心灵的境界。老子强调“道”的反的规律以及“道”的无为、不争、柔弱、处后、谦象等特性,庄子则全然抛弃这些概念,而求精神境界的超生。

2.庄子的主要思想:

(1)天道自然观。体现在“道”和“物”。庄子认为道既是万物的终极原因,又无所不在的遍存与具体事物之中。道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万物都是得道而生。万物得道而生者曰德,道之总体曰道,德是道在具体事物中的具体体现,是寓于具体事物之中的道。

(2)相对主义认识论。道与物的区别。对物的认识称为“小知”,对道的认识称为“真知”。对“小知”持有否定,认为物是不可以认识的,对物的认识越来越迷惑。否定认识的客观标准,认识对物的认识是小知,是不可靠的,只有对道的认识才能真知。“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见”。即事物的区别并不取决于事物本身区别度,而是取决于观察者的角度,庄子认识事物之间是与非的标准是不存在的,否认事物间差别。

(3)追求人性回归,精神自在的人生哲学。不关心政治,但是重视人生问题,把人生苦恼和不快乐的根本原因归结于“有待”(人的某种愿望和要求的实现需要具备一定条件,这些条件往往成为对自由的束缚)、“有己”(人们总是意识到自身和环境的对立和差异,从而区分自身是非、善恶、祸福,只有忘记自我,顺道而行,才能达到精神的绝对自由)。名利是伤生之物,要淡薄名利。庄周的生死观:人一生下就注定要死亡,犹如白昼黑夜一样,是自然的事,但是人们总要留恋生而不愿死,这是一种物的情感,不符合道的原则。为了死而忧愁,这是对道的不理解。甚至认为死亡比生更幸福。

黄老之学

黄指黄帝,老指老子。黄老之学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假托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是战国时期兴起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战国末年,楚文化的老学与北方中原的黄帝崇拜相结合形成的黄老之学,标志着道家思潮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黄老之学经典是《黄帝书》和《老子》。

特点:黄老道家有吸纳百家的开放性;黄老道家思想简要、易知易操;黄老道家坚持因物制宜,有较大的适应性。

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一、稷下黄老之学

稷下黄老之学以道家自然哲学为根本的政治哲学或经世之学,宗旨是清静无为,政治意义是政尚简易,与民休息,实际上是帝王统治术。主要以道法结合的慎到、田骈思想和提出道生法和以静制动的《管子》中的道家思想。这时期迎合了统治阶级受到重视。

二、汉代黄老之术

以老子无为思想为基础又吸收先秦各家思想,强调顺应自然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目的。

汉高祖接受陆贾奉劝实行黄老之术;汉文帝汉景帝窦太后也都喜欢黄老之术;汉高祖、汉文帝的宰相陈平,在回答宰相职责是辅佐天子治国治民,而治国治民要顺应自然;“文景之治”的出现也与黄老之术分不开;汉武帝名臣汲黯将黄老之学运用到治国方略中去。

与儒家文化互补,推动者中国文化的发展。

魏晋玄学

魏晋时期玄学成为时代的显学。玄学的特征是以道学的典籍《老子》、《庄子》和《周易》(谓之“三玄”)为本,综合儒道而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哲学思想。“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魏晋玄学是汉代道家思想黄老之学演变发展的产物。

王弼的玄学思想通过注释老子、周易和论语而阐发自己的思想。

1.“以无为本”的本体论。

(1)从本末关系看,母是本意,子是末。这里的母是无形无象的道,子是末,由道派生万物,所以无是本。

(2)从动静关系看,以静为本,以动为末。

(3)从一多关系看,一生多,一是根本。

2.“言不尽意”的认识论。言指表达思想和事物的言语;意指意思,指思想意识或事物的本质关系。该命题始于庄子,他将二者理解为工具与目的的关系,承以语言对意的作用,反对只著于语言。王弼认为语言不能表达意思。但他将言与意两者完全对立起来,让人“得意忘言”,则又陷入了认识上的误区。

3.“名教出于自然”。宣扬名教是道自然派生出来的,是符合道的,抬高了封建伦理道德的地位。道是仁义里的本体,只有出于大道,出于自然,无所求的道德行为,才是名副其实的仁、义、礼。

阮籍,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傲然独得,任性不羁,好酒好歌。传说,行为怪诞。以超脱世俗的“大人先生”自况,作《大人先生传》等弘扬老庄思想。阐发“万物一体”的宇宙观,“通天下一气”的观点,指出自然界的各种现象无非是“一气盛衰”变化的结果。继承了人与自然统一的关系,人为阴阳之精气所构成,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为人之本,人应该与自然合而为一。

嵇康,性格刚烈,不向世俗低头。常修身养性,弹琴吟诗。好友吕安被诬入狱,他据理力争,临死前,弹奏《广陵散》。

“越名教而任自然”:阮籍揭露了名教的伪善性,嵇康尖锐的批判了名教,认为名教与自然是矛盾的。只有超越名教而任自然才能恢复淳真质朴的至德至善。

从万物一体的宇宙观出发,认为既然万物是一体,自然是一体,那么,儒家设名分、讲仁义、论是非等行为不仅毫无意义,而且是产生弊病的根源。此主张实际是封建名教压迫下痛苦灵魂的呐喊,是对现实的不满。

郭象

1.“独化”说的神秘主义世界观

郭象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他的“独化”说,他用“独化于玄冥之境”的观点,说明世界万物的生成、变化以及万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1)起源于有与无的争辩,推崇裴为的以“有”为本,认为老庄所说的“无”不能产生万物,万物都是自己产生的,没有原因。“独化”的两层含义: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都是自然而然的,天地万物的生成和变化都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关而变化的。反对宗教学上造物主的神学意义,学说具有极度的神秘色彩,突出主体自身的力量,注重从内部寻找万物发展的原因。

(2)提出了“唯命之从”的命定观。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或者“独化”,都是由“命”或“理”决定的。“不知其所以然而然,谓之命”。强调“随天安之”,“自足其性”,要人们安于本分,不要“为为”而为。

玄学思想总结:

特征:以道学经典《老子》《庄子》《周易》即“三玄”为本,综合儒道而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哲学思想。

包括以下问题:以无为本的本体论;言不尽意的认识论;名教出于自然的论理论

一、以无为本的本体论:

①从本末关系说明,认为道是万物之母;无形无相无名的道和无虽统摄万物但又不独立万物,通过万物体现道,二者密不可分;还把“崇本息末”运用社会问题中。

②从动静关系说明,“静为躁君”,认为世界虽变但本体道和无不变,动只是静的一种表现,提出以静为本,以动为末的形而上学动静观。

③从一和多关系说明,“治众者治寡”,认为一就是无,用一统帅众,即用无统帅万物。

二、言不尽意的认识论

言即表达事物和思想的语言;意事物和思想的本质和规律;认为言意关系是工具和目的的关系,承认言对意的作用,但反对执着于言。与欧阳建的言尽意相反,王弼岁指出言的局限性是进步,但将两者关系对立,陷入了认识上的误区。

三、名教与自然的理论

①王弼认为名教是自然派生的,自然是本,名教是末,名教是自然的必然表现;即名教出于自然。

②阮籍、嵇康认为天地就是大自然,此外没别的,万物虽各种各样但本质一样,是一气盛衰

变化结果。从万物一体出发,认为名教伦理仁义毫无意义且是弊端根源,提出越明教而任自然;

③郭象以调和儒道、名叫与自然的关系为目的,认为名教即自然。

四、以讨论有无问题为核心。

王弼以无为本,裴为以有为本,郭象在崇有的基础上提出独化说。

道教的产生

东汉末年,道教出现,早期的道教是五斗米道和太平道。创始人张道陵。

1.促使道教产生的客观历史条件有:

(1)社会危机四伏。东汉王朝前期从和帝刘肇开始,豪强地主势力迅速膨胀,官宦外戚专权,社会混乱,百姓民不聊生。早期道教提出神人下降解除人们的苦难。

(2)儒家礼教衰微。在汉王朝的支持下,混合封建宗教神学和庸俗经学而成的“谶纬之学”。所谓“谶”,是假托神意制造的一种预言,“纬”是以神意来对儒家经典进行解释,把儒家经典宗教化,将孔子描述为神。这说明儒家经典在东汉时期已经神学化,越来越繁琐,儒家礼教失去了维系人心的力量。

(3)外来佛教影响,起了一定催化剂作用。

(4)汉代造神氛围浓厚。整个汉代是人们的思维从理性主义走到神秘主义的时代。统治阶级对神仙方术的提倡,推动了社会上求仙修道的风气,灵魂不死的观念在这一时期也特别流行。2.思想渊源:“杂而多端”

(1)道家思想。道家哲学是道教神学理论的重要来源,在创立时把道教学派创始人老子尊为教主,“太上老君”,奉老子的著作《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后把《庄子》奉为《南华真经》。道教宣扬道是“神异之物,灵而有性”。

随着道教成熟,从“道”衍化出“三清”,逐渐发展并形成了道教神仙体系。

道教的核心思想是追求修道成仙。道家历来重视修养,《道德经》里包含清静无为、报朴守雌,专气致柔、静观玄览等内容。

(2)儒家思想。道家吸收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遐想,以作为其内部的戒律,并与道家的长生成仙的思想相结合。

(3)古代的鬼神观念和神仙方术,道教所谓的“道”,从宗教教义上讲,源于古代神道设教的“神道”,即尊天明鬼。早期道教的传教手段和祭礼内容也受到了先秦时期的武术、方术、占卜、符咒等的影响。

(4)墨家思想:“兼爱”、“互助”。

(5)养生文化,道教追求长生不老,故重养生长寿之道。《黄帝内经》《老子想尔注》。道教内丹中的气功,亦来源于古代气功。古代养生文化是道教产生的重要思想渊源。

检验员考试试题

检验员上岗考试试题 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在括号里填写适当的文字、符号等,每空1分,共14分) 1.我公司对无工作经验、不能上岗独立操作的检验员规定学徒期为()月。 2.6S的具体内容是:整理、()、清理、清洁、素养与(安全)。 3.质量“三不”的具体内容是:不接收不良品、不生产不良品、()。 4.带表卡尺读数时,先读尺身上(),再读表盘上(),最后两数相加。 5.外径千分尺读数时,应先读固定套管上(),再读微分筒上();还应注意0.5 毫米刻度线是否出现,如果出现要加()。 6.设备和工装夹具安装调试后生产的第一件叫()。 7.请读出图中卡尺的尺寸数是()。 8.外径千分尺微分筒,转三整圈的读数为()㎜。 9.普通带表卡尺精度为()㎜. 10.常用的外径千分尺精度(每格读数)为()㎜. 11.检验三大职能是:质量把关、质量宣传、()。 12.百分表小表针的1格是(),大表针10格是()。 13.图形上用粗实线则表示:(),图形上用细实线则表示:(). 14.图纸、工艺中形位公差基本符号的识别: 1). 表示:(),2)表示:() 3). 表示:(), 4)表示:(), 5). 表示: (), 6)表示:(). 二、判断题(你认为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卡尺不能测正在转动的工件,也不能将工件在量爪间同一处旋转着测量。() 2.百分表测量时不用关注转数指针(小表针),只要长表针位置正确就行。() 3.千分尺、卡尺使用完后,要将它擦干净,放在量具盒里。() 4.百分表、卡尺在使用中如果有卡住现象,可以强行推拉,只要指针能动就行了。() 5 、外径千分尺在测量时,不需要测力装置,只要将微分筒拧紧就行。()

浅析道教文化与中国电影的关系.doc

浅析道教文化与中国影的关系 道教文化与中国影的关系密切,中国影在其百年展程中,曾从道教文化中汲取了大量有益的文化因子,有力地促了影思想内容的本土化和民族化,并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神怪片、武侠片、鬼片、僵尸片等影型。道教文化是中国影文化体系中不可分割的成部分,不影响了中国影的影片型、故事内容和情模式,而且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影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旨趣。本文道教文化与百年中国影的关系行梳理,探究道教文化中国影展的价和意,并新世中国魔幻影中道教文化的缺失象加以考察,找走出区的合理化策。 一、道教文化概述 道教文化源流,其源可追溯至老庄思想和秦代的神仙方。末年,道教勃,出了声浩大的五斗米道和太平道。五斗米道又称天道, 由陵于帝在西蜀山立。太平道由角于灵帝立,以《太平青》主要典,并 “黄巾起” 。魏晋南北朝,北魏道士寇之改革天道,使其成官方可的道教正,史称“北天道” 。大与此同,南朝道士修静也在南方天道行改革,史称“南天道” 。在 展程中,道教又先后涌出了上清派、灵宝派、楼派、太一道、大道教、全真道、明道等不同流派。 道教支派众多,在漫的展程中,新旧教派生更替或融合,彼此教理互相融通,不断完善,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道教文化系。道教文化扎根于中国本土,吸伏羲八卦和易学作符号基石,以道家黄老之学和方仙道作思想 渊源,兼采儒墨念作理道德,又采用巫之和之学作“ 数” ,并融合佛教文化,建构起深的神仙信仰和完整的神仙系,展出呼吸吐、存一守思、金丹修等多化的 养方技,并有一系列消灾祈福的符咒法和一整套醮道的科程式。堪称内容深广、蔚大。 中国的道教和佛教既相互争、相互排斥,又相互影响,各自吸取方的成分。如“《列仙》云 : ‘ 百家之中,以相,得仙者百六十四人,其七十四人在佛。’此可道教之神仙,亦引佛教入之也。”佛教中一些名号、称也来自道教,如“《佛十王》有泰山府君,三魂七魄??《佛修十王》

行车工理论考试题库

行车工理论考试题库 一、填空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 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等设备。 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于负责人报告。 5、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 6、使用未经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相关部门责令限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7、《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自2005年(7)月(1)日起施行。 8、《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每(2年)复审一次,持证人员应当在复审期满(3个)月前,向发证部门提出复审申请。 9、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作业时随身携带证件,并自觉接受用人单位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 10、违章指挥特种设备作业的,责令用人单位改正,并处(1000)

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11、起重机的基本(参数)是表征起重机(特性)的。 12、起重力矩是(起重量)与(幅度)的乘积。 13、起重机两端梁车轮踏面(中心线)间的距离称为起重机的(跨度)。 14、起重机的工作级别是(表征)起重机基本能力的(综合)参数。 15、起重机的工作级别是按起重机的(利用等级)和(载荷状态)来划分的。 16、吊钩通常有(锻造)吊钩和(板钩)两种。 17、吊钩上应设置(防止)意外脱钩的安全(闭锁)装置。 18、车轮轮缘磨损超过原厚度的(50)%时,或轮缘弯曲变形达到原厚度的(20)%时,车轮应报废。 19、滑轮按其运动方式可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类。 20、起重机常用滑轮组按构造形式可分为(单联)滑轮组和(双联)滑轮组。 21、卷筒是(起升机构)中用来缠绕(钢丝绳)的部件。 22、取物装置在下极限位置时,每端固定处都应有()圈固定钢丝绳用槽和(2)圈以上的安全槽。 23、桥式类型起重机常用的减速机按结构形状分为(卧式)减速机和(立式)减速机两种。 24、联轴器用于连接(两根)轴,使其一起旋转并传递(扭矩)。 25、起重机械的各机构中,制动装置是用来保证(起重机)能准确、

检规考试题

接触网检修工作规程试题 1、实际轨面标准线与标明的轨面标准线高差不得大于( c);实际侧面限界与标 明的侧面限界之差不得大于(),且实际侧面限界不得小于《技规》规定的最小值;实际超高和标明的超高之差不得大于()。以此作为线路和接触网维修时共同遵守的标准。 A.30mm 30mm 10mm B.20mm 20mm 10mm C.30mm 30mm 7mm D.20mm 20mm 7mm 2、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适用于既有线工频、单相、(a )交流及提速200—250km/h 接触网的运行和检修。 A.25KV B.27.5KV C.55KV D.20KV 3、每个接触网工区要有安全等级不低于( b)的接触网工昼夜值班。 A.四级 B.三级 C.两级 D.一级 4、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规定,以下哪一项( a)变更应由铁路局报部审批。 A、由于接触网变化而降低带电或停电通过超限货物列车的高度和宽度; B、变更绝缘水平或侧线变更悬挂类型; C、变更接触网分段(相)位置和开关的操作方式; D、非铁路产权专用线架设接触网的供电和开通方案; 5、新产品试运行期一般不少于(d )年。 A.半年 B.三 C.两 D.一 6、下面哪一项( d)不是周期为半年1次的接触网静态检测项目 A、补偿装置; B、线岔; C、常动隔离开关 D、避雷装置 7、以下哪一项()不是接触网动态检测的主要项目: A.接触线高度、坡度; B.接触线拉出值、跨中偏移值; C.接触网电压。 D、承、导线相对位置 8、接触网整体大修周期一般为()年 A、3-5 B、10-15; C、15-20; D、20-25 9、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规定,重污区绝缘部件清扫周期为()年 A、1/4 B、1/2; C、1; D、2 10、接触线接头、补强处过渡平滑。该处接触线高度不应低于相邻吊弦点,允许 高于相邻吊弦点()mm A、0-5 B、5-10; C、10-15; D、0-10 11、时速大于160KM/h区段,锚段长度在800m以上的承力索接头数量(安全值) 不得大于()个 A、2 B、3; C、4; D、6 12、中心锚结线夹处的接触线高度比两侧吊弦点高出()mm。 A、0-10 B、5-15; C、5-20; D、0-20 13、160km/h以上区段的线岔交叉点位于道岔导曲线两内轨距()mm范围内的 横向中间位置。横向位置允许偏差50mm A、735—1085 B、635-1085; C、635—985; D、630—985 14、当一支为非工作支时,160km/h及以下区段的线岔两接触线相距500mm处非 工作支接触线比工作支接触线抬高()mm。

中国道教与科学

中国的道教与科学 一、道教的起源 道教是发源于古代中国的传统宗教,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得道成仙、救济世人,并以老子的《道德经》等为主要经典。道家虽然从战国时代即为诸子百家之一,但直到汉朝之后才有教团产生,其个别派系为奉老子为道德天尊,把原为道德哲学家神化了。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 道教的根,深植于中华文化的母体之上,可以说,自从中华大地上有了智慧的人类,中国道教的胚胎就开始孕育、发生了。道教的源,包罗自然崇拜、原始巫术、鬼神信仰、神仙方术、阴阳五行、谶纬神符、方仙道、黄老道和儒、墨、阴阳诸家学说以及燕齐文化、巴蜀文化的某些部分;可以说,凡是能参与历史宗教形成过程的中国文化(包括主流部分和非主流即异端部分)的诸因素,都一齐向着道教的发生与形成,情有独钟地奔涌去了。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包括道家、术士等)被认为是与儒学和佛教一起的一种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和寻求有关实践练成神仙的方法。 二、道教文化对古代科学技术的影响 (一)从积极方面看,在科学技术上,道教文化崇尚自然的思想,为发展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建立了不朽的功绩。在中国历史上,科学的起源和发展是与道教文化分不开的。中国古代的化学、矿物学、生物学、医药学等大都发源于道家。 1.仙道贵生——道教的长生观及对中国医学和养生学的影响。 对生命或长寿的思考是人类的一项最具普遍意义的课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最为悠久而光辉的主题。而在这追求生命长久的漫漫历程中,跋涉得最为劳苦艰辛,表现得最为执着热烈,所留下的足迹也最为鲜明深刻者,当数中国的道教文化及道教思想家、养生家们。道教的长生方法主要包括清静无为、节欲避害、阴阳平和、形神相安及心斋、坐忘、服气、服饵、外丹、内丹、导引、行蹻…它们都分属于养神、养形、适应自然三大部分。其中导引按摩、道教气功、道教武术、呼吸修炼都是流传较广的养生之术。除此之外,对传染病和体内寄生虫的认识和防治,在道教的科学探索中得到了提高。从早期道书对人体内“三尸”的讨论,逐渐发展出对体内具体的寄生虫的观察和防治。葛洪《肘后备急方》首次记载的以青篙治疗疟疾的方法, 具有

行车操作工(初级)应知考核(试题库)试卷

行车操作工(初级)应知考核(题库)试卷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将判断结果填表入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1.起重机取物装置本身的重量一般都不包括在额额定定起重量中(×) 2.起重机的吊钩通常有铸造吊钩、锻造吊钩和板钩三种(×) 3.吊钩开口度比原尺寸增加15%时,吊钩应该报废(√) 4.吊钩危险断面或吊钩颈部产生塑性变形吊钩应该报废(√) 5.车轮轮缘磨损量超过原厚度的10%时,车轮应该报废(×) 6.起重机轨道接头的缝隙一般为5-10mm(×) 7.滑轮有裂纹或轮缘破损应该报废(√) 8.滑轮槽不均匀磨损3mm应报废(√) 9.新更换的钢丝绳应与原安装的钢丝绳同类型、同规格(√) 10.起重机扫轨板距轨面不应大于20-30mm(×) 11.司机室位于大车滑线端时,能向司机室的梯子和走台与滑线间应设置安全防护板(√) 12.露天工作的起重机,其电气设备应设置防雨罩(√) 13.目前葫芦式起重机的控制回路多采用低压电路(一般为36或24V)(√) 14.葫芦式起重机正常作业中可使用缓冲器与止挡器冲撞,以达到停车目的(×) 15.主梁上拱度应为S/800(×) 16.桥式起重机司机室应设在导电滑线一侧(×) 17.金属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如主梁等失去整体稳定性时应报废(√) 18.金属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断面腐蚀达原厚度的10%时,如不能修复应报废(√) 19.集中驱动形式的大车运行机构只适用于大跨度的桥式起重机上(×) 20.将主梁制面一定的上拱度,其目的是增强主梁的承载能力(√) 21.在紧急处理生产事故时可以不安操作规程操作(×) 22.在吊运过程中,重物离地面高度越低越好,这样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23.流动式轮胎起重机可以吊载行驶,汽车起重机不许吊运行驶(√) 24.吊运作业中如发生突然停电,只要切断电源就可离去(×) 25.葫芦式起重机当运行速度>4.5m/min时应采用地面操作形式(×) 26.葫芦式起重机的安全运行,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起重机的安全装置(√) 27.锥形制动电机是电动机和锥形抽动器二者融为一体的机构(√) 28.电动葫芦在吊钩处于最低处时,卷筒上的钢丝绳必须保证有不少于1圈的安全圈(×) 29.吊钩的危险断面出现磨损沟槽时,应补焊后使用(×) 30.起重机的吊钩应定期检查,至少每一年检查一次(×)

2019检验员考试试卷

A卷一 XX特检中心(特检所)2019机电类检验员考试试卷 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 1、《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TSG Q7015—2016)规定,检验工作完成后,检验机构应当将检验资料汇总存档,保存时间不少于 D 年。 A. 3 B. 5 C. 10 D.长期 2、《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TSG Q7015—2016)规定, C 检验,是指在起重机械使用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由检验机构依据本规则对不实施安装监督检验的起重机械,在投入使用之前进行的检验。 A.验收 B.定期 C. 首次 D. 监督 3、有防爆要求的起重机不应采用_B_传动。 A. 齿轮 B. 开式齿轮 C. 行星齿轮 D. 圆锥齿轮 4、在用起重机械定期检验周期为1年的为 D 。 A.桥式起重机 B.轻小型起重设备 C.机械式停车设备 D. 吊运熔融金属和炽热金属的起重机 5、《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TSG Q7015—2016)规定,C1项技术文件审查中要求的使用单位使用记录不包括 A 。 A、交接班记录 B、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C、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D、自检记录 6、《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TSG Q7015—2016)规定起重机械电气

线路对地绝缘电阻,一般环境中不低于( B)。 A.8 MΩ B.1 MΩ C.MΩ、《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TSG Q7015—2016)规定对于检验前准备工作不足,实施检验不 能得出完整结论、现场不具备安全检验条件、开展检验可能危及检验 人员或者他人安全和健康的,经( A)同意,检验人员可以终止检验。 A .检验机构负责人; B. 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C. 该起重 机械的使用登记机关; D.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8、《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TSG Q7015—2016)规定采用TT接地系统时,起重机设置漏电保护装置,电气设备的外漏可导电部分(电源保护接地线)的接地电阻不大于 B Ω。 A、5 B、4 C、8 D、10 9、《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TSG Q7015—2016)规定电动葫芦钢丝 绳绳端固定牢固、可靠,压板固定时的压板不少于( C )个。 A、1 B、2 C、3 D、4 10、《起重机械定期检验规则》(TSG Q7015—2016)规定钢丝绳用绳 卡固定时,绳卡安装正确,绳卡间距不应当小于钢丝绳直径的(B )倍。 A、5 B、6-7 C、3 D、4 11、《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 —2010)规定,动力驱动的起 重机,其起升、变幅、运行、回转机构都应装可靠的制动装置(液压缸驱动的除外);当机构要求具有载荷支持作用时,应装设 B 制动器。 A. 电气常闭式 B. 机械常闭式 C. 电气常开式 D. 机械常开式 12、卷筒上的钢丝绳在放出最大工作长度后,除固定钢丝绳的圈数外,应留有不 少于 A 的钢丝绳安全圈数。

怀疑主义思想与中国道家文化

怀疑主义思想与中国道家文化 米歇尔·德·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晚期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他开创了散文体先河,并且他的散文集《随笔集》在中国一直有着广泛的受众,非常受欢迎。这一方面是因为他的书中所折射出的超越时代的智慧,涉猎话题的博大,思想的深刻,更是因为蒙田的智慧和中国传统思想和哲学有许多相似性,能够引起中国读者的共鸣。蒙田与中国文化并无实质性的接触,对中国儒家和道家思想一无所知,但历史学家博克说:“蒙田迟早要被人看作是一位具有中国道家思想的人物。”而他的适中、谦逊思想与中国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也有相似之处。当然,蒙田哲学思想中的及时行乐的主张与中国文化还是有着根本的区别。 1 怀疑主义思想与中国道家文化 蒙田哲学思想的核心是怀疑主义,《雷蒙·塞邦赞》是《随笔集》中集中体现蒙田怀疑主义思想的篇章,其中有一句名言“我知道什么”是蒙田的座右铭。蒙田的怀疑主义产生于16世纪后半期。当时的法国正经历一场浩劫,这就是从六十年代初起,持续三十多年、席卷法国社会各阶层的法国宗教战争。蒙田的后半生

正是在这场战争中度过的,他彻底陷入对天主教的失望和怀疑中。由于种种原因,蒙田放弃了波尔多市长的大好仕途,一头扎入自家阁楼的书海中潜心读书写作,过起了隐居的生活。这个举动遭到了当时很多人的不解,同时期的法国作家、数学家帕斯卡还批评蒙田没有责任感。然而这种退隐归田的生活方式让中国人有种熟悉的感觉,使我们联想到“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的庄周、陶渊明等一些东方的名人隐士。 除了对基督教文化的失望和怀疑之外,蒙田的怀疑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对人性的怀疑上。蒙田是一位獨树一帜的人文主义者,文艺复兴运动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对人的赞美和肯定已经到达极致。蒙田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蒙田怀疑人的理性,怀疑人的认知能力,认为人其实一无所知,却盲目自负的把自己当作世界之王。但蒙田不是不可知论,而是相对论者。他在《雷蒙·塞邦赞》中指出人类对美的定义没有固定的标准:“意大利人认为肥胖是美,西班牙人认为骨瘦嶙峋是美,而我们法国人有人认为白皮肤是美,有人认为褐色皮肤美;有人认为纤弱温柔美,有人认为健康丰腴美”。蒙田进而突发奇想:“当我逗猫玩的时候,天晓得是它逗着我玩,还是我逗着它玩?”这与庄周的迷惘有异曲同工之妙:庄周梦蝶,抑或蝶梦庄周?人类相较于动物贵在有理性,但动物难道就没有理性,并且人类的理性就能认知真理?事实是人类什么也不知道,蒙田将自己视为考察对象,客观的评价,才会发出了那句呐喊:“我知道什么?” 蒙田提倡人类多亲近大自然,因为自然蕴含着真正的真理。这种崇尚自然的风格也与道家思想有相似之处。

行车工理论考试试题库完整

2014行车工理论考试题库 作者:王太晨 公司:机修厂 编制日期:2014-03

行车工理论考试题库 一、填空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 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等设备。 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于负责人报告。 5、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 6、使用未经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相关部门责令限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7、《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自2005年(7)月(1)日起施行。 8、《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每(2年)复审一次,持证人员应当在复审期满(3个)月前,向发证部门提出复审申请。 9、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作业时随身携带证件,并自觉接受用人单位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 10、违章指挥特种设备作业的,责令用人单位改正,并处(1000)

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11、起重机的基本(参数)是表征起重机(特性)的。 12、起重力矩是(起重量)与(幅度)的乘积。 13、起重机两端梁车轮踏面(中心线)间的距离称为起重机的(跨度)。 14、起重机的工作级别是(表征)起重机基本能力的(综合)参数。 15、起重机的工作级别是按起重机的(利用等级)和(载荷状态)来划分的。 16、吊钩通常有(锻造)吊钩和(板钩)两种。 17、吊钩上应设置(防止)意外脱钩的安全(闭锁)装置。 18、车轮轮缘磨损超过原厚度的(50)%时,或轮缘弯曲变形达到原厚度的(20)%时,车轮应报废。 19、滑轮按其运动方式可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类。 20、起重机常用滑轮组按构造形式可分为(单联)滑轮组和(双联)滑轮组。 21、卷筒是(起升机构)中用来缠绕(钢丝绳)的部件。 22、取物装置在下极限位置时,每端固定处都应有(1.5-2)圈固定钢丝绳用槽和(2)圈以上的安全槽。 23、桥式类型起重机常用的减速机按结构形状分为(卧式)减速机和(立式)减速机两种。 24、联轴器用于连接(两根)轴,使其一起旋转并传递(扭矩)。 25、起重机械的各机构中,制动装置是用来保证(起重机)能准确、

道教文化节活动

2009年第二届广州道教文化节系列活动 策划人/78度视角 活动概况及合办单位 一、活动时间:2009年9月24日—2009年10月24日 二、活动地点:中国·广州市 三、合办单位: 主办单位:广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广东省宗教事务委员会 广东省广州市文化局 广东省越秀区人民政府 广东省道教协会 广州市道教协会 协办单位:广东省广州市委宣传部 广东省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广东省广州市公安局 广东省广州市外事旅游局 广东省广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广东省广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广东省广州市国家安全局 广东省广州市武警支队 广东省广州市公安消防支队 广东省广州市交通巡警支队 赞助单位A 赞助单位B 赞助单位C 赞助单位D…… 获邀单位:广州市越秀山管委会 广东省罗浮山管委会 广东省西樵山管委会 人民日报社 新华通讯社 中央电视台 凤凰卫视 广东电视台 广州日报社 羊城晚报社 香港大公报 中国宗教杂志社 世界旅游China杂志社 广东省摄影家协会 广东省新闻摄影工作委员会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山文化研究中心 广东省音乐舞蹈研究所 活动宗旨 坚持党的民族宗教方针、政策,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要求,弘扬“尊道贵德”的中华民族优秀品质,以道教文化艺术为主题,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文化展示、市场运作”的指导思想,

流与合作,充分展示广州地区自然与人文、宗教与哲思有机交融的特色,着力推进“羊城八景”的品牌建设,拉动广州乃至全省旅游产业的发展。 活动主题 弘传统道德文化扬时代和谐精神 活动内容 活动一:开幕式暨万人登山祈福活动 活动二: 2009年广州第二届道教文化节节徽征集活动 活动三:“道教文明之光”大型文化艺术专题展 活动四:道教文化系列学术讲座 活动五:闭幕式暨“尊道尚德,天人合一”大型主题文艺晚会 活动一开幕式暨万人登山祈福活动 一、活动时间: 2009年9月24日 二、活动地点: 越秀山风景区 三、负责单位: 主办单位:广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广州市文化教育局 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 广州市体育局 协办单位:广东省道教协会 广州市道教协会 广州市越秀山风景区管理局 赞助单位等 四、活动内容: 1、登山前,在越秀山脚进行威风锣鼓、舞狮表演等助威节目; 2、借鉴奥运圣火传递的方法,由登山火炬手们率领广大民众按事先规定的线路进行登山,沿途将经过越王台故址、道观三元宫、求龙仙井,越秀楼、观音阁、五羊石像等越秀山的标志性景点,终点设在越秀山已建成的面积约92.8 万平方米的综合性大公园内; 3、当最后一名登山火炬手到达公园中心广场搭建的舞台上并点燃巨型高香时,即宣告完成登山过程; 4、主持人XXX介绍来宾、领导XXX讲话、宣布开幕; 5、祈福来宾幸福安康法会; 6、放飞2005只和平鸽,打礼花炮等; 7、公园内设有茶道表演、周易预测、太极功夫表演等活动,广大市民还可以品甘露茶道、尝道家斋饭。 五、附表: 1、《登山火炬手名单》(略) 2、《开幕式采购单》(略) 3、《登山路线图》(略) 活动二:2009年广州第二届道教文化节节徽征集活动 为树立广州市道教文化节自身形象,并进一步营造道教文化节的氛围,吸引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市政府特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本届道教文化节的节徽。 一、活动时间 2009年09月24日至10月24日 二、负责单位 主办单位:广州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广州市文化教育局 协办单位:广东省道教协会

【安全】2020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法律知识特种设备检测检验的规定考试试题

【关键字】安全 2016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法律知识》:特种 设备检测检验的规定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年×月×日,某铁矿发生火灾事故,由于该矿和临矿互通,火灾共涉及5个铁矿,造成123人被困井下。经多方抢救,遇难矿工人数仍达70人。随即成立了国务院事故调查组,调查组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监察部、全国总工会、国土资源部、省人民政府联合组成,分为综合、技术、管理三个组。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经初步调查,认定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该帮维修工在井筒内使用电焊,焊割下的高温金属残块及焊渣掉落在井壁用于充填护帮的荆笆上,造成长时间阴燃,最后引燃井筒周围的荆笆及木支护等可燃物,引发井下火灾。5家矿山越界开采,造成各矿井下巷道贯通,风流紊乱,火灾烟气蔓延,各矿均未按要求设置井下作业人员逃生的安全通道,直接导致了事故的升级和扩大。这起事故构成。A:特别重大事故 B:重大死亡事故 C:一般死亡事故 D:重伤事故 E:轻伤事故 2、8月6日18时,驾驶员甲驾驶装满液氯的槽罐车驶入某高速公路B56段,20时许,槽罐车与驾驶员乙驾驶的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撞坏,槽罐破裂,液氯泄露,造成除驾驶员甲之外的两车其他人员全部死亡。撞车事故发生后,驾驶员甲不顾槽罐车严重损坏,液氯已开始外泄的危险情况,没有报警也没有采取措施,就迅速逃离事故现场,由于延误了最佳应急救援时机,泄漏的液氯迅速汽化扩散,形成了大范围污染,造成了该高速公路B56段附近村民30人中毒死亡,285人住院治疗,近万人紧急疏散,7日2时,应急人员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村民的紧急疏散和氯气污染区伤亡人员的搜救,并对现场进行了紧急处置。根据《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16-1992),导致这起事故发生的有害因素包括。A:槽罐车破碎的槽罐玻璃 B:标志灯不亮 C:有毒物质 D:油罐储油量 E:剧毒物 3、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还应确保预案的批准、__和维护。 A.实施 B.演练 C.更新 D.培训 4、[2008年考题]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规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年。A:1 B:2 C:3 D:5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道教起源与发展

道教起源与发展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他为“太上老君”,以《道德经》为其主要经典。道教是以先秦道家为思想渊源,吸收、融合其他理论和修持方法,而逐渐形成的我国本土宗教。它的教义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其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释、道)之一,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道教的渊源,可以追溯至中国古人渴求长生不死的心理和行为中。考古发现:早在一万八千余年前,中国的原始人类就已表现出他们对生命存在的顽强追求,如这一时期的“山顶洞人”曾在死去的同伴身上撒上一些象征生命之红色的赤铁粉,以图唤回逝者的生命。上古时代,已有人开始学仙,历史记载轩辕黄帝“且战且学仙”,“问道于广成子”,后修道成功,于鼎湖白日乘龙升天。记录古代先民生活的《山海经》中,也有关于“不死国”、“不死民”、“不死树”和“不死之药”的记载。战国时期,人们又多相信东海中有蓬莱等神山,由此出现了许多以追求不死成仙为务的方士,被称作“方仙道”。“方仙道”在秦汉时期曾活跃一时,是后世道教的前身之一。 “方仙道”的活动,多属具体的实践行为,而较少有理论的成份。后世道教的思想理论,主要来自于先秦道家哲学。春秋时期,老子著《道德经》五千言,阐发了一套关于宇宙

万物产生、存在及运动变化的理论,认为“道”是宇宙万物得以产生的根源及赖以存在的本体,主张人的活动应当遵循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由此开创了道家学派,并为后世道教的发展奠立了理论基础。战国时期,又有不少人依托黄帝、老子之名来阐发养生、治国理论,被称作“黄老道”。“黄老道”的学说,已不仅限于老子道家,同时还吸收了儒、墨、名、法诸家之长。这种融诸家学说于一炉的“新道家”,在秦汉时期影响很大,同属后世道教的前身之一。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是道教形成和确立的时期。东汉末年,张道陵作《道书》二十五篇,从而创立了天师道。在中原地区,张角创立了太平道,组织民众举行反抗东汉王朝的起义。天师道和太平道的出现,令道教开始成为有严密思想体系和组织制度的教团,被认为是道教成熟宗教形态正式形成的标志。 两晋南北朝时期,道教中涌现出了大批新的道经,并出现了许多新兴的道派,如灵宝派、上清派、三皇派,以及推崇外丹烧炼的金丹道等等。不仅如此,当时道教中还涌现出了葛洪、陆修静、寇谦之、陶弘景等一大批杰出的大师,对道教思想学说的发展、经典文书的整理、组织制度的完善、神仙谱系的制订等作出了很大贡献。在这些道教领袖的努力下,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无论是在思想观念方面、还是在行为仪范方面,都已显得较为完善。 唐宋时期,道教不仅信徒众多、宫观广布、倍受尊崇,而且在教理教义、修行方法、科仪制度等方面也有了巨大的

行车工题库

行车工试题库 一、填空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 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等设备。 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于负责人报告。 5、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 6、使用未经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相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 未改正的,处(2000) 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7、《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自2005年(7)月(1)日起施行。 8、《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每(2年)复审一次,持证人员应当在复审期满(3个)月前,向发证部门提出复审申请。 9、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作业时随身携带证件,并自觉接受用人单位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 10、违章指挥特种设备作业的,责令用人单位改正,并处(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11、起重机的基本(参数)是表征起重机(特性)的。 12、起重力矩是(起重量)与(幅度)的乘积。 13、起重机两端梁车轮踏面(中心线)间的距离称为起重机的(跨度)。 14、起重机的工作级别是(表征)起重机基本能力的(综合)参数。 15、起重机的工作级别是按起重机的(利用等级)和(载荷状态)来划分的。 16、吊钩通常有(锻造)吊钩和(板钩)两种。 17、吊钩上应设置(防止)意外脱钩的安全(闭锁)装置。 18、车轮轮缘磨损超过原厚度的(50)%时,或轮缘弯曲变形达到原厚度的(20)%时,车轮应报废。 19、滑轮按其运动方式可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类。 20、起重机常用滑轮组按构造形式可分为(单联)滑轮组和(双联)滑轮组。 21、卷筒是(起升机构)中用来缠绕(钢丝绳)的部件。

道文化之渊源时期道文化乃道家道教文化之统称与总汇

道文化之渊源时期道文化乃道家道教文化之统称与总汇 道文化之渊源时期道文化乃道家道教文化之统称与总汇。道家道教原不可分,因其前后相承,互为体用。然二者因出现之历史阶段,稍有差异,故学者为方便起见,多言分为二。但无论 道文化乃‘道家’‘道教’文化之统称与总汇。道家道教原不可分,因其前后相承,互为体用。然二者因出现之历史阶段,稍有差异,故学者为方便起见,多言分为二。但无论如何分别,二者之历史渊源与由来,却是同宗共祖,一脉相承的。由此文化渊源而产生后来之方仙道,黄老道,稷下道家,先秦道家,以及最终演变形成的东汉道教。其前后经历很漫长之过程,是中华文明与民族文化发展之必然趋势,然考其历史由来,当自上古时期母系氏族社会及原始宗教信仰说起。 (一)三皇五帝时期的原始宗教信仰与母系氏族公社管理 《云笈七鉴》道教叙曰‘上古无教,教自三皇五帝以来有矣’。三皇五帝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华夏文明共同尊奉之始祖,亦是道文化之开端与起始。实则彼时之所谓文化者,即是指道文化而言,南怀瑾先生曰‘中国上古文化一统于道’是说不诬矣,萧天石先生亦曰‘我国道家,祖述黄老,崇尚自然’。由此可以臆断,道家文化当自黄帝始。黄帝之时,华夏文明正处于原始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其时民风淳朴,崇尚自然,清净无为,垂拱而治,即老子所谓‘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之景象。其时先民们已有原始之宗教信仰,自然崇拜与图腾崇拜等,他们将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河岳,皆视为神灵之主宰,因而产生敬畏感,乃对之顶礼膜拜。这是早期最原始之宗教信仰,这些崇拜之神灵,多为后世道教所承袭,故道教之多神信仰及天神地祗之崇拜,即渊源于此。 除原始之宗教信仰而外,即是母系氏族公社的管理特色,母系时期,虽然从未有过母权至上之统治时候。但其氏族社会却形成了以尊重女性之阴柔,谦和等品性之文化传统,女性普遍受到社会的尊重。其部族治理亦以寡欲不争,自然无为之方式为主。此符合道家‘贵阴尚柔法自然’之思想原则。与儒家宗法礼教,繁文缛节,大相庭径,这便是早期母系氏族公社之道文化特色。虽然后世儒道分家,然两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亦一直保留外儒内道之格局,未尝稍异。儒主刚,道主柔,儒主外,道主内,儒讲纲常,道法自然,儒偏入世,道趋出世,儒善守成,道擅达变,此即为道家文化精义之所在。 (二) 夏商周‘三代时期’礼乐制度之完善与儒道之分化 大禹因治水有功,禅让受位,再传其子‘启’以公天下而家天下,建立夏王朝。自此以后,父权制逐步上升,而取代了早期母系氏族制度。至殷商时期,原始之宗教自然崇拜已发展至信仰天神上帝之天神崇拜,与有血缘基础及宗法关系相结合之祖先崇拜,并形成了专门的宗教祭祀职业者-‘巫祝’。巫祝借卜筮,祝由,乐舞,符咒等手段,而沟通界乎与人神之间,是宗教祭祀活动的直接操纵者,在国家享有崇高之地位与待遇。迨至西周时期,鬼神与先祖信仰进一步发展,因周公旦制定并完善礼乐宗法制度,至此遂形成了原始宗教信仰与封建礼乐制度之集大成的周代巫史文化,把崇拜先祖神灵与祭祀天神地祗并列,称为敬天尊祖。后世道教之神仙信仰及斋醮法事,多源于此。 然而此时之巫史文化,已非纯粹之原始宗教信仰与早期‘自然’‘图腾’等崇拜。其时已渗杂结合礼教文明,天神与先祖崇拜日益彰显,此时正是儒道二家分化之时,西周之初,周武王以太公为师,以周公为辅,周公制定礼乐,正明纲常,是为儒家之代表。太公姜尚则为武王师,因功而封于齐地,施行无为之政,是为道家之代表。与周公之礼教宗法形成鲜明之对比,周公之鲁地,为后世儒家文化之发展中心,而太公之齐地,则为战国至秦汉时方仙道之活动范围。后来之先秦道家,虽以孔孟为儒家之首,而推老庄为道家之冠,然考其渊源由来,儒道二家

《检规三级》考试题库

检规考试题库 (三级) 单选题: 1.接触网的运行与维修,按照( )的原则. [B] A. 预防为主、修养并重 B. 周期检测、状态维修、寿命管理 C. 精细化、机械化、集约化 D.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2.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的技术标准作为接触网运行与检修的 ( )依据。[A] A. 质量验收 B. 供电验收 C. 质量保 证 D. 供电保证 3.接触网的运行与维修, 坚持( )的方针.[A] A. 预防为主、修养并重 B. 周期检测、状态维修、寿命管理 C. 精细化、机械化、集约化 D.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4. 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适用于( )接触网的运行和检修。[B] A. 既有线工频、单相、25kV交流 B. 既有线工频、单相、25kV交流及提速每小时200-250km C. 既有线工频、单相、27.5kV交流

D. 既有线工频、单相、27.5kV交流及提速每小时200-250km 5.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重要行车设备。为( ) ,特制订规程。[B] A. 确保人身、行车安全 B. 确保人身、行车和设备安全 C. 为保证接触网网可靠地向电力机车供电 D. 保证接触网动行安全可靠 6.接触网的运行与维修,依靠科技进步,( ),提升接触网维修技术参数的精准度,不断提高接触网运行品质和安全可靠性。[C] A.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B. 科学管理,改革修制 C. 积极采用接触网自动化检测手段和机械化维修手段 D. 优化管理,改革个制 7.接触线运行速度120km/h≤υ≤160km/h区段,锚段长度在800m及以下时,一个锚段内承力索接头、补强和断股的总数量,不得超过( )个;[B] A. 2 B. 3 C. 4 D. 5 8.拉杆(压管)或水平腕臂应呈水平状态,允许悬挂点侧仰高不超过()。[C]

让你见识下真正的御女秘方,古今奇人陶仲文

让你见识下真正的御女秘方,古今奇人陶仲文 很多男人出现各种房事问题之后,转而寻求中药治疗,大方向没错,但往往收效甚微,其实所谓提高男性功能的中药方这么多,怎么可能每一个都有效,真正有效的,在本人看来还是那些所谓的秘方,特别是皇室宫廷用的东西。 其实男性问题确实在古代皇室就有研究,中国古代黄帝的三宫六院,其实并非完全出于好色目的,很大部分是为延续子嗣让后代接班,稳固皇权而考虑,历代黄帝都对房中术增强术颇为重视,当然也有不少皇帝以此为借口自己享乐。。。作为历史上有名的道教黄帝,嘉靖黄帝很早便开始运用道家的养气修身之法,为增强性能力延续子嗣,嘉靖帝在登位前20年采用道家邵元节呈献的秘方之术:利用未成年女性的处女经血杂合其他药粉进行炼丹,服之而增强性能力。这一秘术让当时无子的嘉靖帝在3年后“子嗣不断”,邵元节也因而大获宠幸。孰料,此秘炼丹药力过猛,服侍嘉靖帝之宫女往往不堪忍受,最后于嘉靖帝二十一年发生了宫女密谋杀帝事件,史称“壬寅宫变”。 此事一出,嘉靖帝开始对道教传统“采补法”产生怀疑,而随后出现的子嗣体弱多病甚至早夭状况出现更是让嘉靖帝意识到“采补法”的弊端之大,随即大开呈献之门谋求良性房事增强法。之前由邵元节引崇的陶仲文便逐渐崭露头角,直指邵元节所献古法“烈而不温,冲而不柔”,献上自己的秘方一一克服“采补法”之缺陷,让嘉靖帝赞不绝口。 再来说说嘉靖帝使用之后的情况,皇帝在服用之后,性功能变得异常强盛,每天晚上在和指定嫔妃行房过后,总会让太监偷偷带进宫女来继续偷欢,有时还不止一个,最多的一晚上找了9个。而有天皇帝在和一个妃子行房之后仍旧浑身冒火,想到平时御膳间于凌晨都有宫女在值班,便偷偷溜进御膳间,宫女看是皇帝临幸自己,高兴还来不及,就在御膳间和皇帝行起男女之事。无心栽柳柳成荫,那争气的宫女一下子就怀孕,还是个“神童”,诞下皇子之后顺理成章的封了贵妃。 至此,陶逸堂的配方开始流传于皇室或极少数大官宦之家,皇室都在陶逸堂的帮助下个个满面红光有一下子驾驭好几个女人的能力。直至近代因为清政府逊位,配方才流传于民间;而后陶仲文后代借助这一王室御用配方以陶仲文之遗志要求以“陶逸堂”之称开设养生会馆传承先人之配方,也因此这一配方得名“陶逸堂”。 当然类似这样的古方还有很多,例如本草纲目上也有几副根据阴阳调和原理的方子,和陶逸堂的原理如出一辙,有待现代医学的研究与开发。

道教简介

道教 发布时间:2017-10-23 02:30文章来源:国家宗教事务局研究中心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在汉代黄老道家思想基础上,吸收古代神仙家的方术和民间巫术及鬼神信仰,于东汉末年形成的。道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走向成熟,在隋唐北宋达到鼎盛。南宋金元时期,道教出现新的教派,教义和道法都有改变。明清时期,道教随着中国传统社会进入晚期而日益衰微。 新中国成立后,道教界进行了宗教制度民主改革,使道教的面貌焕然一新。1957年4月,中国道教协会成立,实现了全国道教徒的大联合、大团结。 道教继承和发展了先秦道家思想,将“道”作为最高信仰,从中演化出最高的神灵,构建了庞大的神仙体系。道教认为道可以修得,修炼的最终目的是得道成仙。 道教尊老子为教主,奉老子的著作《道德经》为主要经典。 元代后期,道教各宗派逐渐合流,最终形成了全真和正一两大派并立的格局,延续至今。全真派由金代王重阳创立,全真道士必须受戒方能名登“仙籍”。全真派道士为出家道士,不结婚、素食,住在道观里。正一派源远流长,于元代最终形成。授箓是正一派传承的重要方式,也是道士“修真成仙”的重要条件,只有受箓才能“名登天曹”。正一派道士可以结婚,吃荤,绝大部分不出家。

道教的神仙谱系复杂庞大,主要有三清、四御、星神与四方之神等。三清为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是道教崇奉的最高神。四御为辅佐三清的四位天帝:玉皇大帝,北极大帝,天皇大帝,后土皇地祗。玉皇大帝是民间最受崇拜的天神。星神与四方之神:道教把诸星视为星君,主要有北斗七星。斗姆元君是北斗七星之母,又称斗姥,最受尊崇。四方之神即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北宋时改称玄武为真武,最受崇拜。 道教的主要仪轨有斋戒、坛醮等。 道教的主要道术有外丹、内丹和符箓等。 道教的主要节日有: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天师张道陵诞辰、太上老君诞辰、东岳大帝诞辰、吕纯阳祖师诞辰、关圣帝君诞辰、灵宝天尊诞辰、元始天尊圣诞,等。

三规考试题及答案

懂规、学规、践规试题及答案(部分试题,系统随机出题,每次都会更新部分试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起重机械的超载保护等安全装置,必须具有有效的(D)。A.测试证书B.检验合格证C.安全使用证D.型式试验合格 2.在用起重机械的定期检验周期为(C)。A.半年B.一年C.二年D.三年 3.厂内机动车辆安装牌照并粘贴(B)标志后,方可以投入使用。B安全检验合格 4.在用厂内机动车辆定期检验周期为(C)。A.3个月B.6个月C.一年D.两年 5.易发生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称为(C)。C.特种作业6《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接受与其所从事的特种作业相应的(A)。 A.安全技术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 7.特种作业操作证申请复审或者延期复审前,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参加必要的安全培训并考试合格,其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A)个学时。A.8 B.12 C.16 D.24 8.压力容器定期安全检查(C)进行一次。A.每天B.每周C.每月D.每季度 9.当压力容器年度检查与(A)安全检查时间重合时,可()进行安全检查。A.定期;不再 10.特种作业操作证在(C)范围内有效。A.属地B.发证部门所在地C.全国D.户口所在地 11.公众聚集场所在投入使用、营业前,建设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应当向场所所在地的(C)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安全检查。 C.县级以上 12.单位的(A)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A.主要负责人 13.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C)年。 C.3 14.仓库应当确定(C)为防火负责人,全面负责仓库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C.一名主要领导人 15.依据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的规定按照仓库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程度分为(C)类。C.五类 16.关于公共娱乐场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C.冬天时,安全出口处可以设置门帘、屏风等遮挡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