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颅内压监测在对ICU的重型颅脑疾病患者进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颅内压监测在对ICU的重型颅脑疾病患者进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颅内压监测在对ICU的重型颅脑疾病患者进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颅内压监测在对ICU的重型颅脑疾病患者进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急诊科急性颅脑损伤临床诊疗指南

急诊科急性颅脑损伤临床诊疗指南 急性颅脑损伤的现场急救处理 (一)初步检查 1. 头部伤情:有无头皮血肿、裂伤、头皮大面积撕脱、活动性出 血、脑脊液漏、脑组织溢出、颅骨骨折。 2. 生命体征: (1)呼吸功能:观察有无发绀、呼吸急促、缺氧、呼吸暂停、窒息情况。 (2)循环功能:有无脉搏细速、过缓或不齐、低血压、休克等征象。 3.其他部位的严重损伤:如胸腹部及肢体的损伤。 (二)伤情判断:除呼吸循环功能外,在颅脑损伤现场的伤情判断目前主要是采用临床分级结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将颅脑损伤分为3 级。 (三)现场抢救:颅脑损伤的病人急救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在于急救人员能否进行正确和及时的现场抢救,急救人员应在快速、简洁地了解患者的受伤时间、地点、原因及过程后,立即对头部和全身情况的迅速认真的检查,在综合病史及初步检查情况做出病情判断后随即开始现场急救。现场急救的重点是呼吸与循环功能的支持,及时纠正伤后发生的呼吸暂停与维持血压的稳定。现

场急救顺序为: 1.保持呼吸道通畅:急性颅脑损伤的病人由于多因出现意识障碍而失去主动清除分泌物的能力,可因呕吐物或血液、脑脊液吸入气管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故应立即清除口、鼻腔的分泌物,调整头位为侧卧位或后仰,必要时就地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若呼吸停止或通气不足,应连接简易呼吸器作辅助呼吸。 2.制止活动性外出血:头皮血运极丰富,单纯头皮裂伤有时即可引起致死性外出血,开放性颅脑损伤可累计头皮的大小动脉,颅骨骨折可伤及颅内静脉窦,同时颅脑损伤往往合并有其他部位的复合伤均可造成大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而导致循环功能衰竭。因此制止活动性外出血,维持循环功能极为重要。现场急救处理包括: (1)对可见的较粗动脉的搏动性喷血可用止血钳将血管夹闭。(2)对头皮裂伤的广泛出血可用绷带加压包扎暂时减少出血。在条件不允许时,可用粗丝线将头皮全层紧密缝合,到达医院后需进一步处理时再拆开。 3)静脉窦出血现场处理比较困难,在情况许可时最 好使伤员头高位或半坐位转送到医院再做进一步处理。 (4)对已暴露脑组织的开放性创面出血可用明胶海绵贴附再以干纱布覆盖,包扎不宜过紧,以免加重脑组织损伤。 3.维持有效的循环功能:单纯颅脑损伤的病人很少出现休克,

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救护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救护中的应用 韦微光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救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急诊救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的急救流程进行抢救,观察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抢救。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病情稳定、并发症、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救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病情稳定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救护中可缩短患者急救时间,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救护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2.23.033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中常见的临床危急症,据国内文献统计占创伤性疾病的第二位,其中重型颅脑损伤病死率占35%左右[1]。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势紧急,病情危重,且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2]。因此,对患者实施快速有效的急诊救护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我院急诊科对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1月 2012年1月在我院急诊救护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男65例,女55例。年龄3 76岁,平均42岁。所有患者均有外伤史,入院后均进行头颅CT检查。其中硬脑膜下血肿36例,硬膜外血肿15例,重度开放性损伤20例,脑挫裂伤39例,颅底骨折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脑干损伤5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致伤原因、损伤类型和GCS评分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与急救方法对照组按常规急救措施救治,观察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急救。在急诊救护中,由1名护士专门负责填写临床护理路径表及抢救记录单,并协助抢救,每完成一项内容在其后打“√”,并由执行护士签名。抢救中出现特珠情况则在变异项中填写并签名,抢救结束后填写抢救所用时间、病情稳定例数、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死亡情况。具体急救措施:(1)救护准备。一切急救物品、药品处于备用状态。救护车上配备必要的通讯设备,遇重大、复杂、批量、紧急抢救的危重伤员时,上报院总值,通知抢救小组成员在患者到达之前做好准备,并通知相关科室做好准备。(2)现场急救。首先争分夺秒地抢救心搏骤停、窒息、开放性气胸、大出血等危及患者生命的伤情。对于神志清醒的患者,可以让其自叙病情,观察患者全身活动情况;对于颈、腰部疼痛的患者让其平卧,搬运时保持头颅、颈部和躯体处于水平位置;昏迷患者平卧,头部后仰并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咽部的血块和呕吐物,并注意吸痰。舌根后坠者放置口咽通气管,必要时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有活动性出血者要现场处理,用纱布、绷带包扎伤口止血。记录受伤经过和检查发现的阳性体征以及急救措施和药物。(3)转运救护。转运危重患者时告知其家属病情及转运途中的风险并签字。转运途中应加强监护,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若发生意外情况,应遵从就近救治的原则,可将患者转送到距离较近的具有CT检查及神经外科手术条件的医院进行救治。(4)急诊室救护。①配合医师做好接诊。详细了解受伤情况和时间,伤后神志是否清醒,有无中间清醒期,呕吐及肢体活动障碍等。若患者无外出血而有休克征象应协助医师查明有无头部以外部位的损伤。②密切观察病情。神志改变:由于颅内血肿引起颅内压增高,患者在进入继发性昏迷之前可出现头痛和频繁呕吐,躁动不安。生命体征:观察生命体征时为了避免患者躁动影响准确性,应先测呼吸,后测脉搏,最后测血压,如患者出现血压升高,脉搏减慢,呼吸深慢,提示有颅内压增高;呼吸鼾声、叹息及抽泣样呼吸,提示病情危重。瞳孔:注意观察两侧瞳孔的形状、大小和对光反射情况,如瞳孔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伴深昏迷多为临终前表现;若受伤后瞳孔正常,然后一侧瞳孔先缩小渐之进行性变大,且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是小脑幕切迹疝的征兆。③立即吸氧,流量3 5L/min,若呼吸换气量明显下降者,应采用机械辅助呼吸以改善脑缺氧,预防脑水肿。④迅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并注意静脉通道部位的选择。颅脑、上肢、颈胸部损伤静脉通道首选下肢。保持静脉通道通畅,准确调节输液速度,既要防止输液过快加重脑水肿,又要保证所需液体及药物及时输入。根据医嘱给予甘露醇、地塞米松、呋塞米等以降低颅内压。⑤保持呼吸通道畅,昏迷患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抬起下颌或放置口咽通气管,及时清除口咽部分泌物,并注意吸痰[3]。⑥留置尿管,观察尿量、颜色、性质,抽血,交叉配血及必要的血液检查。(5)开通绿色通道。医师和护士严密护送下行CT及其他检查,确诊后送病房住院或急诊手术。1.3统计学方法采用PEMS3.1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急救时间比较(表1) 表1两组患者急救时间比较(min,x?s) 组别 对照组 观察组 t'值 P值 例数急救时间 6040.49?18.22 6021.33?9.14 7.2808 <0.05 · 95 ·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年第9卷第23期(上半月版) 作者单位:543000广西梧州市人民医院 韦微光:女,大专,主管护师

颅脑损伤试题答案.docx

郑州人民医院急诊科三基三严试题 姓名工号成绩 1、诊断颅底骨折通常依据是 A. 头颅 X 线摄片 B. 受伤机制 C.剧烈头痛伴呕吐 D. 临床体征 E. 意识障碍 【正确答案】:D 2、关于颅骨骨折的叙述,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A.骨折线跨过硬脑膜中动脉沟时须防硬膜外血肿的发生 B.运动区部位的凹陷性骨折禁忌手术复位 C.颅底骨折有脑脊液耳、鼻漏时禁患堵塞耳、鼻道 D.颅底骨折属内开放性颅脑损伤 E.颅盖骨骨折的诊断主要依靠X 线摄片 【正确答案】:B 3、关于头皮裂伤,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伤口有脑组织外溢,须立即缝合头皮,变开放为闭合损伤 B.处理时着重检查有无颅骨和脑损伤 C. 尽早清创缝合 D.清创时限放宽至24 小时 E.即使伤口不大,出血也较多 【正确答案】:A 4、哪一种不是小脑幕裂孔疝常见的症状 A. 意识障碍 B. 一侧面神经麻痹 C. 一侧动眼神经麻痹 D. 剧烈头痛、呕吐 E.血压增高 【正确答案】:B 6、抢救幕上脑疝时应首选(成人) A. 气管切开 B.20 %甘露醇 250ml 快速静点 C. 尽快行疝侧去骨瓣减压 D.快 速行脑室穿刺外引流 E. 以上全不是 【正确答案】:B 7、小脑幕裂孔疝与枕骨大孔疝根本区别是 A. 剧烈头痛 B. 频繁呕吐 C. 意识障碍发生较早 D.呼吸骤停 发生较早 E. 血压、脉搏、呼吸改变 【正确答案】:C 8、有一名 30 岁车祸头部受伤病人,深昏迷,刺激有去脑强直发作, CT未见脑内血肿及脑挫 伤,环池未受压,诊断应是 A. 脑震荡 B. 脑挫伤 C. 轴索损伤 D. 脑干损伤 E.颅底骨折 【正确答案】:D 9、有一脑外伤病人, CT示右额颞顶新月状高密度影像,其诊断是 A. 急性硬膜外血肿 B. 急性硬膜下血肿 C. 慢性硬膜下血肿 D. 脑内血肿 E. 高血压脑出 血 【正确答案】:B 10、有一脑外伤病人, CT示右颞叶梭形高密度影象,脑室中线受压移位,其诊断是 A. 脑挫伤 B. 硬膜下血肿 C. 硬膜外血肿 D. 脑内血肿 E. 高血压脑出血 【正确答案】:C 11、有一病人。确诊为脑挫裂伤,哪项不是诊断脑挫伤依据 A. 脑脊液含红细胞 B. 意识障碍超过 30 分钟 C. 可表现局灶脑损伤体征 D. 脑脊液鼻漏 E.CT 有额部点状高密度灶

重度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 一、概述:颅脑损伤的发生概率占全身损伤的10%~15%,颅脑损伤的概率逐年增加, 现已成为发达国家青少年致死的首位病因。颅脑损伤具有发病率高、病情较急、变化快、需急症手术多、重型者医治和护理任务繁重等特点,并常有身体其他部位复合伤存在,因此颅脑损伤在神经外科学及创伤外科学中均占重要的地位。 二、颅脑损伤的分类 (一)根据颅脑解剖结构及损伤所致病理形态改变分类:颅脑可分为颅与脑两部分,颅部包括颅骨及附于颅骨的软组织,脑补则泛指颅腔内容物,包括脑组织、血管及血液、脑室系统及脑脊液,以及分为颅伤、脑伤、颅脑伤。颅脑伤又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大类,它包括头皮挫伤、撕脱伤、开放性颅骨骨折及开放性脑损伤。闭合性颅伤包括各类头皮血肿及颅骨骨折。区别开放性或闭合性脑损伤的根据在与是否有硬脑膜破裂。根据颅脑伤机制和病理改变,临床上又将脑损伤分为原发性脑损伤和继发性脑损伤两类。如原发性脑干损伤病人,伤后常立即发生昏迷,并呈持续性,无手术指征假若病人伤后清醒一段时间又出现昏迷,可能有手术指征。 (二)按解剖结构及病理改变为依据分类: 1.轻型:(指单纯性脑震荡伴有或无颅骨骨折)①昏迷在0~30分钟分钟;②仅有轻度头痛、 头晕等自觉症状;③神经系统和脑脊液检查无明显变化。 2.中型::(指轻度脑挫伤伴有或无颅骨骨折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无脑受压征)①昏迷在12 小时以内;②有轻度神经系统阳性体征;③提婚、呼吸、脉搏、血压有轻度改变。 3.重型:(主要指广泛颅骨骨折、广泛脑挫裂伤、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①昏迷在12小时 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清醒后再次出现昏迷;②已有轻度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生命体征明显改变。 4.特重型:(为重型中更急重者)①脑原发性损伤重伤后处于深昏迷,去大脑强直,或伴 有身体;其他脏器伤、休克等;②已有晚期脑疝,包括双侧瞳孔散大,生命体征严重紊乱或呼吸已近停止。 (三)国际分类:为了根据病情特点,确定处理原则,进行疗效与预后评价,提出了脑外伤格拉斯昏迷分级法,包括检查睁眼、言语和运动三方面的反应结果,进行计分,以总分表示意识状态的级别,最高分为15分,最低分为3分。总分越低表示意识障碍越重。据此,再加上意识障碍的时间因素,即将病变分为三个类型:①轻型:GCS13~15分,伤后意识障碍在20分钟以内;②中型:GCS9~12分,伤后意识障碍在20分钟至6小时;③重型:GCS3~8分钟,伤后昏迷或再昏迷在6小时以上或在伤后24小时内意识恶化再次昏迷6小时以上者。 三、颅脑损伤的致伤机制:作用于头部的暴力,由于作用的部位和作用方式不同,脑损 伤的种类及分布也不同。造成颅脑损伤的暴力可分为作用于头部的直接暴力和作用于身体其他部位,和传递到头部的简介暴力两种,前者在临床病例中占大多数。 四、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 (一)意识障碍:意识障碍由轻至重可分为:①嗜睡:能唤醒,可勉强配合检查及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正确但反应稍显迟钝,停止刺激后入睡;②朦胧:给予较重的疼痛刺激和较强的言语刺激方可唤醒,只能做一些简单模糊的回答,但欠正确、条理;③浅昏迷:意识迟钝,反复痛或言语刺激方可有反应,但不能回答。痛刺激有逃避动作,深浅等各种生理反射存在;④昏迷:意识丧失,,对言语失去反应,对强痛刺激反应迟钝。浅反射消失,深反射亦减退或消失,角膜和吞咽反射尚存在,常有小便失禁。⑤深昏迷:对外界一切刺激无反应,深浅反射均消失,角膜和吞咽反射消失,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急救处理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急救处理 发表时间:2016-05-25T14:51:54.5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3期作者:丁俊杰[导读] 郑州人民医院河南郑州 450003)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外伤,多见于交通事故、坠落、跌倒、各种钝器砸伤及自然灾害等对头部造成的伤害,使头颅和脑组织遭到损伤。 丁俊杰 (郑州人民医院河南郑州 450003)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急救处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入住我院的6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患者均进行现场和院前急救,入院后进行手术救治,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救治效果。结果:本组60例患者经过急救处理后,均平稳转运至医院进行了进一步治疗,经过及时抢救和手术治疗后,治愈36例,轻中残9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4例,仅5例患者死于术后并发症。结论:对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积极有效的现场与院前急救以及手术治疗,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致死率及致残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现场与院前急救;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3-0106-02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外伤,多见于交通事故、坠落、跌倒、各种钝器砸伤及自然灾害等对头部造成的伤害,使头颅和脑组织遭到损伤。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是其中伤情比较严重的分类,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头痛、呕吐、呼吸、脉搏浅弱、节律紊乱、血压下降[1]。该类患者病情严重、变化快,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死亡率高,若抢救不及时,很容易出现致死致残的现象。本次主要任务是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急救处理方法与效果,选择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入住我院的6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通过现场和院前急救以及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救治效果。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到2015年6月入住我院的6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头颅CT诊断并按GCS分型确定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GCS评分6~8分者46例,3~5分者14例。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范围为20~52岁,平均年龄为(45.2±4.6)岁,17例为交通事故;13 例为高处坠落;14例为失足跌倒,16例为工伤事故。 1.2 治疗方法 接到120指挥中心指令后,以最快的时间抵达现场,抵达现场后要以“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先固定,后搬运”为抢救原则。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评估,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患者病史,明确危及生命的主要部位,对危重部位做出迅速准确的处理。清除口腔道分泌物及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插管、吸氧。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进行现场心肺复苏;颅脑损伤合并出血休克者应立刻为患者建立两条静脉通道,给予补液,扩容抗休克;颅高压伴脑疝者应快速使用甘露醇、地塞米松、呋塞米静脉滴注脱水降颅压;骨折或外伤出血者给予骨折固定、止血包扎;躁动者予以适当的镇静镇痛药;肢体脊柱骨折者给予固定制动,包括小夹板,颈托等以防止二次损伤。转运途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神经功能状态、意识及瞳孔变化,并与医院取得联系,讲明患者的情况,以便提前准备好各项抢救设备和人员。到达医院后进行CT及X线检查,若患者有手术指标应该立即送手术室行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对于没有手术指标的患者应该可以采用保守治疗方式,治疗期间应动态CT复查,并加强监护,病情出现恶化表现时尽早手术治疗。 2.结果 本组60例患者经过急救处理后,均平稳转运至医院进行了进一步治疗,经过及时抢救和手术治疗后,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治愈36例,轻中残9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4例,仅5例患者死于术后并发症。 3.讨论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除了常规的颅脑损伤症状以外还会出现水、盐代谢紊乱,高渗高血糖非酮性昏迷,脑性肺水肿及脑死亡等表现[2],及时准确的院前急救,能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心、肺、脑的复苏成功赢得时间,同时也为急诊手术做好了各项准备,能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及死亡率,提高治疗有效率。手术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通过及时手术有效去除颅内血肿。现场及院前急救、手术治疗是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一个链式关系,必须加强各个环节,从而更加有效地为对患者进行抢救。在此过程中现场及院前急救表现出不可忽视的作用,积极有效的院前急救处理,能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时间和机会,大大降低其致死、致残率。现场及院前急救首先应该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充分给氧,快速输液、输血。其次要切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的变化,包括瞳孔、血压、脉搏、意识、呼吸、颅内高压体征及四肢活动的变化。另外要争取每分钟的时间,当本院没有相应的治疗条件时应该及时帮助患者联系更加专业的医院,争取早期溶栓机会。途中应进行脉搏、呼吸、血压监测,并固定患者头部,避免头部摆动。当患者到达医院,CT显示当颅内血肿进行性扩大造成明显占位效应使病情迅速恶化时应该采取手术治疗方式。对于没有手术指标的患者可以采用保守治疗方式,治疗期间应动态 CT复查,并加强监护,病情出现恶化表现时尽早手术治疗。对于情况比较危机的患者来不及进行CT及X 线检查时可以行钻孔探查术,钻孔探查同时必须做好开颅探查的准备。钻孔侧的选择遵循瞳孔扩大侧,刺激伸直肢体的对侧的原则。本次研究通过对60例患者给予院前疏通气道、吸氧、心肺复苏、抗休克、降低颅内压、固定骨折、控制出血等急救处理,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本组60例患者经过急救处理后,均平稳转运至医院进行了进一步治疗,且经过及时抢救和进一步手术治疗后,治愈36例,轻中残9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4例,仅5例患者死于术后并发症。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积极有效的现场与院前急救以及手术治疗,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致死率及致残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黄红侠.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8(35):28-30. [2]史桃顺.重型颅脑损伤的急救处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8):1169-1170.

颅脑损伤急诊护理措施

颅脑损伤急诊护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6-06-13T11:27:04.000Z 来源:《健康前沿》2016年3月作者:陈小妹  [导读]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一般病情都较为严重。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陈小妹摘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一般病情都较为严重,同时由于突发状况就要求在急救和护理的过程中更加快速准确的做到相应的急救处理,只有急救和护理得当才能保证以后的治疗顺利,才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和护理进行了相关探讨,从急救和护理两个必须的方面按照急救护理的正常顺序进行一一的介绍和分析,同时也认识到急救护理对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性。 关键词 1 病例介绍 患者,李峰,男性,43岁,入院原因为因车祸而导致的外伤你使得患者出现神志不清的状况一小时,急诊入院。通过对患者陪同人员的简单了解得知患者是在一小时前因为车祸导致受伤,具体受伤过程不详。患者在受伤后当朝神志不清,可以回应他人对他的呼叫,但是不能对答。其他部位并未受伤,四肢均可活动,头部伤口出血量多,难以止住。在右侧外耳道有出血现象,量中。患者无高热情况,无四肢抽搐情况,无呼吸困难情况,无口吐白沫情况。在之前患者没有经过诊治。通过对头颅的CT发现,在右侧颞枕部位硬膜外血肿,幕上幕下都有表现,存在大面积脑挫裂伤,在蛛网膜下腔出现出血现象,右颞骨骨裂,颅底骨裂,颅内积气,蝶窦积液,中线还居中。经过及时的急救护理以及手术最终患者得到康复。 2 护理体会 2.1 院前急救准备 医院里的急诊科室已经和120进行联网,建立起120的终端预警模式,在120接到求救以后,在患者到达医院急诊室以前,120就已经发出了相关信息,作出求救预警。通过互联网手段将患者的性别、年龄、所受伤害和当前的状况以及多长时间以后可以到达医院等等相关信息控制医院的急诊室。医院急诊室内的护士根据所得到的信息即将到来的患者急救进行充分准备,例如抢救车、监控仪器、气管插管盘、呼吸机、输液液体以及相关记录等,同时将相关信息告知急诊室医生,让医生进行充分的了解并做好准备。 2.2 院内急救措施 在急诊室内对患者进行及时而具有针对性的急救措施是保证对患者救助成功率的关键,只有及时而井然有序的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才能使急救更加有效从而挽回患者的生命。具体来说有以下措施。 2.2.1 保持呼吸道通畅 当患者进入抢救室,首先要对患者呼吸情况进行检查,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这是为了防止加重患者脑缺氧的情况。同时要仔细检查患者口鼻内是否有呕吐物以及分泌物,在患者鼻腔内部发现少量分泌物,于是马上进行了清除。在清除以后由于患者还存在着轻微的呕吐现象,是患者的头部向一侧偏转,以防止患者窒息,同时用呼吸器让患者吸氧。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患者还存在着舌后坠患的情况,这就需要在急救过程中给予口咽通气管。同时观察患者当前的呼吸频率、节律、幅度以及血氧饱和度的情况,患者在进入急救室一度出现呼吸衰竭的情况,所以根据这种情况立即使用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方法。 2.2.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在患者进入抢救室内,对患者意识是否清醒加以判断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受伤程度以及伤势发展情况的最可靠的判断依据。在重型颅脑损伤情况下,患者必然会出现不同等级的意识障碍情况,而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使用语言对话、声言以及触觉疼痛刺激的方法对患者当前所具有的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以及动作等状况进行判断。而在这种观察过程中患者所表现出的不同反应会体现出患者不同的情况。例如患者出现昏迷清醒再昏迷的状况一般是患者硬膜外血肿的变化过程;如果患者在受伤以后昏迷程度一再加深,一般是由于急性颅内压增高或有脑疝气所导致的;如果在受伤后马上进入深度昏迷说明原发性损伤程度较深;如果深度昏迷患者受到刺激以后表现出眨眼、咳嗽、吞咽等表现说明患者的情况有所减缓。 该患者对语言以及声音的反应不大,但是对触觉性刺激有一定反应,出现了轻微的眼皮抽动情况,说明受伤情况相对较重,但是还可以对自己有何反应,还具有意识。 2.2.3 伤口处理 在对伤口处理的过程中,应该迅速而准确地了解患者受伤的原因,同时转达给医生并配合医生这些患者当前的受伤部位和情况进行快速而准确的检查。在具体实施方面,首先对受伤部位进行全面的确定,在对患者检查的过程中根据情况进行判断,分析出患者是否会有多发伤或者内出血等情况,通过这些结论帮助检查。对于出血的伤口应该进行及时的清理和包扎,对患者的骨折部位需要予以固定。 在对待患者检查以后发现该患者头部伤口出血量多,难以止住。在右侧外耳道有出血现象,量中。再后来经过对头颅的CT发现,在右侧颞枕部位硬膜外血肿,幕上幕下都有表现,存在大面积脑挫裂伤,在蛛网膜下腔出现出血现象,右颞骨骨裂,颅底骨裂,颅内积气,蝶窦积液,中线还居中。身体其他部位有轻度擦伤。针对这些情况进行了对伤口的清理和包扎。 2.3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2. 3.1 休克的观察及抢救 在对休克的观察方面,重型的颅脑损伤的急救一般为多种伤病情况,对脑部的损伤范围大,出血量较多,对呼吸循环功能有着极大的干扰作用,可以直接导致患者的休克发生。如果患者发生休克,就会在原发性脑损伤的基础上脑部血流情况不稳,脑部的血流进一步减少,对脑部的损伤更加严重。根据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对患者意识、瞳孔状况、排尿量的变化进行时是实在实时的观测可以对休克时早期的表现,例如心率加快、口渴、焦虑不安、出汗、面色惨白、排尿量变少的情况,争取对休克的情况提前发现,做好实际的应对处理,对脑部功能的恢复起到有力的作用。 2.3.2 颅内高压的观察及护理

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

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 1 总论 颅脑损伤在平时和战时均常见,仅次于四肢伤,平时主要因交通事故、坠落、跌倒等所致,战时则多因火器伤造成。多年来,尽管在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治及相关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但其病死率和致残率依然高居身体部位损伤之首[1]。急诊医护人员对病人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和护理,可防止并发症,减少残障,提高抢救成功率。 2 急救护理 2.1 院前急救护理 2.1.1 院前急救准备随时做好急救物品准备,接到急救时问清地点和病人、性别、年龄、受伤原因、意识状态等,3 min组织相关人员出诊。并作好记录。 2.1.2 脱离危险环境抢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应使伤员迅速安全地脱离危险环境,排除可以造成伤害的原因。 2.1.3 配合医生评估病情根据GCS评分及时判断病人的意识状态,检查瞳孔、呼吸、脉搏、血压。对有创口病人紧急包扎,一般使用无菌纱布6层~12层,宽绷带加压包扎;出血较多病人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2.1.4 清理呼吸道和吸氧呕吐、呛咳病人,紧急进行呼吸道清理。发生误吸者,应即刻将病人侧卧,头偏向一侧,及时、反复地经鼻腔或口腔吸引反流的呕吐物。舌根后坠、鼾样呼吸者,先将头歪向一侧,若无好转,则用舌钳将舌头拉出;也可用双手食指托起病人的下颌角,向前向上方抬起,使下齿列置于上齿列前面,以缓解呼吸困难。泡沫样血性痰者,紧急吸除血性痰,若无缓解,可根据情况紧急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缓解呼吸困难。当确认呼吸道已畅通后,给予吸氧。当上述措施采取后仍不能减轻缺氧症状者,则给予辅助呼吸。呼吸暂停或呼吸浅慢或已停病人,行紧急辅助呼吸或气管插管辅助呼吸,以确保呼吸道通畅。 2.1.5 对呼吸道梗阻部位的判断倾听呼吸气流声有助于判断呼 吸道梗阻的部位。鼾声表示舌根后坠;高调的“呜啼”声是喉痉挛或喉部大的异物阻塞所致;痰鸣音提示气管有分泌物潴留;哮鸣音说明是支气管痉挛;呼吸道完全梗阻时仅有吸气动作,无气体进出呼吸道。 2.1.6 现场观察目的是了解致伤原因、暴力情况和病人受伤体位、意识、出血量等,以便向接收救治人员提供伤情记录,帮助伤情判断,以指导治疗。

颅脑损伤急危重伤病标准及诊疗规范

第一部分院前医疗急救 二、院前医疗急救流程 指挥调度中心受理急救呼叫电话。 接受指挥调度中心指令,2分钟内派出救护车。 在途中,通过电话与患者或第一目击者联系, 指导自救并进一步确定接车地点。 到达现场后,对患者进行初步诊断和现场救治。 告知病情、确定转送医院(向病人或第一目击 者告知病情,联动“110”确定转送医院)。 将患者的病情、救治情况及拟送达医院等相关 信息报告指挥调度中心,建立抢救绿色通道。 转运途中,陪伴患者身边,进行严密监护,确 保途中安全。 到达医院后,与接诊人员就病情与处置进行交 接。 完成任务,随时准备接受新的任务。 三、需要急救患者的生命体征 (一)心率 <50次/分或心率 >130次/分。 (二)呼吸 <10次/分或呼吸 >30次/分。 (三)脉搏血氧饱和度<90%。 (四)血压:收缩压<85mmHg 舒张压<50mmHg或收缩压>240mmHg 舒张压>120mmHg。 四、危重症的院前医疗急救诊疗规范 6.颅脑损伤。

(1)判断生命体征,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头部受伤引起严重的外出血,依据病情给予包扎止血。 (3)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口咽部异物,必要时气管插管。 (4)通气与吸氧。 (5)对脑脊液鼻或耳漏者,应将病人侧卧防止舌根后坠,将头部稍垫高,使流出的液体顺位流出,严禁用水冲洗,严禁用棉花堵塞耳、鼻。 (6)开放静脉通道,密切观察颅内压变化,酌情使用降颅压药物。 (7)持续监测生命体征。 第二部分医院急诊科 一、急诊处理流程 按照急诊对急性伤病的识别、评估和处置流程进行。 二、急诊处置分级 遵照急诊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具体参照第二章)。 (一)若患者分级为1~2级,需要在急诊科就地抢救、稳定生命体征,后续专科治疗。 (二)若患者分级为3级,需要观察。 (三)若患者分级为4级,可简单处理后离院。 一些常见急危重伤病的诊疗规范可参考第三章,如所遇情况未纳入此诊疗规范,请参考相关治疗指南或规范。 治疗药物应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选择,治疗手段应从最基本措施开始,不超出所在地医疗保险报销目录。 危重病患者先安排在急诊抢救室抢救,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收入ICU。 经过救治患者诊断明确、生命体征稳定但仍需进一步治疗的患者,转入相应科室治疗。 三、急诊患者中危重症的判别标准 急诊病人病情评估结果分为四级,医院急诊科的救助主要针对

急性颅脑损伤诊疗指南

急性颅脑损伤诊疗指南 颅脑损伤 是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的损伤,可分为颅和脑两部分损伤,颅部包括头皮、颅骨,脑部是泛指颅腔内容物而言,即脑组织、脑血管及脑脊液。颅脑损伤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主要取决于两个基本条件,即致伤的因素和损伤的性质。前者系指机械性致伤因素,如暴力作用方式、力的大小、速度、方向及次数等;后者则为各不同组织和结构在接受暴力之后,所造成的病理损伤及病理生理变化,故致伤因素不同,所致损伤的程度和性质也各异。由于致伤物体的物理性质不一致、头部受力的强度和部位不固定、颅脑各部组织的结构与密度不相同,因此,所造成的头皮、颅骨和脑损伤的情况亦有所差异。颅部与脑部的损伤可以同时并存,也可以各自单独发生。由于颅脑解剖生理的影响,头部受伤后所引起的病理过程也有其特殊性。当暴力作用于头部时,头皮、颅骨作为表面屏障首先对抗外力,如果暴力强度较小,仅引起头皮和/或颅骨的损伤,而脑部可以无损伤或损伤较轻微;若暴力超过了表面屏障的致伤阈,则头皮、颅骨和脑组织将同时受损;若暴力是通过身体其他部位间接作用于头部时,则只引起脑组织的损伤,而头皮和颅骨往往完好无损。不仅如此,遭受暴力作用而致伤的脑组织,除了发生原发性损伤之外,并在受损组织的周围,还将引起不同程度和不同范围的脑缺血、出血、水肿及变性等一系列继发性损

伤。而后,或继续加重、恶化,累及全脑甚至全身;或经一定时间逐渐吸收、消退和修复。 急性颅脑损伤的现场急救处理 (一)初步检查 1. 头部伤情 :有无头皮血肿、裂伤、头皮大面积撕脱、活动性 出血、脑脊液漏、脑组织溢出、颅骨骨折。 2. 生命体征: (1)呼吸功能:观察有无发绀、呼吸急促、缺氧、呼吸暂停、窒息情况。 (2)循环功能:有无脉搏细速、过缓或不齐、低血压、休克等征象。 3.其他部位的严重损伤:如胸腹部及肢体的损伤。 (二)伤情判断:除呼吸循环功能外,在颅脑损伤现场的伤情判断目前主要是采用临床分级结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将颅脑损伤分为3级。 (三)现场抢救:颅脑损伤的病人急救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在于急救人员能否进行正确和及时的现场抢救,急救人员应在快速、简洁地了解患者的受伤时间、地点、原因及过程后,立即对头部和全身情况的迅速认真的检查,在综合病史及初步检查情况做出病情判断后随即开始现场急救。现场急救的重点是呼吸与循环功能的支持,及时纠正伤后发生的呼吸暂停与维持血压的稳定。现场急救顺序为:

急性颅脑损伤急救流程.doc

急性颅脑损伤急救流程 抽吸血 颅脑损伤患者入科 头皮挫帽状腱膜熊猫眼、脑脊头痛、恶瞳孔大小不心跳、呼检查合并裂伤下血肿液鼻漏、耳漏心、呕吐等、昏迷吸停止伤 清创抽吸血肿、颅底1、 20%甘露醇 250ml 立即 CPR 请相关缝合加压包扎骨折快速静滴或速尿科室会 20mg静推可能发生脑疝诊抢救 2、给氧 3、密切观察并记录神 志、瞳孔、血压、脉1、 20%甘露醇 250ml 快速静 1 、绝对卧床休息搏、呼吸、肌力变化滴 2 、保持耳、鼻清洁通畅,忌堵、2、速尿 20mg静推 挖耳鼻道3、高流量面罩给氧、辅助通 3 、预防感染治疗气、必要时气管插管 4 、观察病情变化并记录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GCS CT检查,明确损伤类评分并记录 型,进一步处理 无血肿有血肿,有血肿,有手术指征脑挫裂伤、原发性脑干损伤、原 保守治疗发性丘脑损伤等重度颅脑损伤 进一步观察病情,防止迟发性血肿 病情有变化及时记录并报告1、密切观察神志、瞳孔、 血压、脉搏、呼吸、肌力变 化, GCS评分记录,防 止脑疝发生急诊手术 2、脱水、止血、护脑、前各项准 预防感染治疗备工作 3、搬动病人避免压颈 4、保持大小便通畅 1 、密切观察病情变1、加强基础护理、五 化并记录官护理、皮肤护理,防 2 、脱水剂使用止坠积性肺炎和褥疮 3 、钙离子拮抗剂发生 4 、激素治疗2、保持呼吸道通畅, 5 、预防感染做好气管切开护理 6 、神经营养治疗3、保持会阴清洁,导 7 、巴比妥类药物治尿者做好会阴护理,防 疗止尿路感染 8 、保持水电解质平4、营养支持,鼻饲护 病情变化, GCS评分下 降,复查血肿增大等送手术室 衡理 5、功能锻炼

急诊科颅脑外伤处理

1 .轻型(Ⅰ级) ( 1 )留急诊室观察24 小时;(2 )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体征变化;( 3 )颅骨X 线摄片,必要时作头颅CT 检查;(4 )对症处理;(5 )向家属交待有迟发性颅内血肿可能。 2 .中型(Ⅱ级) ( 1 )意识清楚者留急诊室或住院观察48 ~72 小时,有意识障碍者须住院;( 2 )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体征变化; ( 3 )颅骨X 线摄片,头部CT 检查;( 4 )对症处理;( 5 )有病情变化时,复查头部CT ,作好随时手术的准备工作。 3 .重型(Ⅲ级) ( 1 )须住院或有条件时入住重症监护病房;( 2 )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体征变化;( 3 )选用头部CT动态监测、颅内压监测或脑诱发电位监测;( 4 )积极处理高热、躁动、癫痫等,有颅内压增高表现者,给予脱水等治疗,维持良好的周围循环和脑灌注压;( 5 )注意昏迷患者的护理和治疗,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 6 )有手术指征者尽早手术;已有脑疝时,先给予20% 甘露醇250ml 及速尿40mg 静脉推注。 院前急救、急诊室急救和院内治疗。 一、院前急救 对严重颅脑创伤病人来讲,伤后1 h是抢救治疗的“黄金时段”。颅脑损伤病人现场抢救是否及时正确,是抢救病人成败的关键。首先,要加强急救站和急救中心的建设,尽量缩短呼救反应时间和抢救半径。当今在美、日等发达国家,院前急救归属于消防系统,由训练有素的消防员承担院前急救,同时配备现代化的转运设备,院前急救反应时间为4~5min,为抢救患者生命争取了时间。我国目前的院前急救组织还很不健全,缺乏明确统一的认识和做法。在救护车和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后,要立即开展基础创伤生命维护,最优先的处理是迅速而彻底的生理复苏,高颅压的处理必须以此为基础。在没有脑疝或明显颅内压增高的证据时,任何假设性或预防性的处理都不能与最佳的全身复苏相悖。在此过程中特别注意两点:第一,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具体措施包括:清理口咽部异物,保持正确头位,建立人工气道以及简易呼吸器的使用。第二,纠正低血压。包括立即处理活动性伤口,快速静脉输液,补足血容量,维持平均动脉压在80 mm Hg (1mmHg=0.133 kPa)以上。必要时可使用升压药物(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这是因为伤后早期的低血压和缺氧会明显加重颅脑损伤的病死率。 二、急诊室急救 现代颅脑损伤救治要求急诊室的医护人员具备高水平的颅脑创伤专业技能,同时,由于现代颅脑损伤合并伤较多,急诊室还应有同时处理胸、腹、骨、血管及手外科患者的能力。患者来到急诊科紧急处置使危重患者的气道(A)、呼吸(B)、循环(C)尽快达到稳定状态。一旦接触患者,无条件立即投入抢救。第一步立即进行伤情判断,首先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呼吸和心跳,明确为无心跳呼吸后,立即进行急诊心肺复苏术,包括开放并畅通

(完整word版)急性颅脑损伤诊疗指南

急性颅脑损伤诊疗指南颅脑损伤 是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的损伤,可分为颅和脑两部分损伤,颅部包括头皮、颅骨,脑部是泛指颅腔内容物而言,即脑组织、脑血管及脑脊液。颅脑损伤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主要取决于两个基本条件,即致伤的因素和损伤的性质。前者系指机械性致伤因素,如暴力作用方式、力的大小、速度、方向及次数等;后者则为各不同组织和结构在接受暴力之后,所造成的病理损伤及病理生理变化,故致伤因素不同,所致损伤的程度和性质也各异。由于致伤物体的物理性质不一致、头部受力的强度和部位不固定、颅脑各部组织的结构与密度不相同,因此,所造成的头皮、颅骨和脑损伤的情况亦有所差异。颅部与脑部的损伤可以同时并存,也可以各自单独发生。由于颅脑解剖生理的影响,头部受伤后所引起的病理过程也有其特殊性。当暴力作用于头部时,头皮、颅骨作为表面屏障首先对抗外力,如果暴力强度较小,仅引起头皮和/或颅骨的损伤,而脑部可以无损伤或损伤较轻微;若暴力超过了表面屏障的致伤阈,则头皮、颅骨和脑组织将同时受损;若暴力是通过身体其他部位间接作用于头部时,则只引起脑组织的损伤,而头皮和颅骨往往完好无损。不仅如此,遭受暴力作用而致伤的脑组织,除了发生原发性损伤之外,并在受损组织的周围,还将引起不同程度和不同范围的脑缺

血、出血、水肿及变性等一系列继发性损伤。而后,或继续加重、恶化,累及全脑甚至全身;或经一定时间逐渐吸收、消退和修复。 急性颅脑损伤的现场急救处理 (一)初步检查 1. 头部伤情:有无头皮血肿、裂伤、头皮大面积撕脱、活动性出 血、脑脊液漏、脑组织溢出、颅骨骨折。 2. 生命体征: (1)呼吸功能:观察有无发绀、呼吸急促、缺氧、呼吸暂停、窒息情况。 (2)循环功能:有无脉搏细速、过缓或不齐、低血压、休克等征象。 3.其他部位的严重损伤:如胸腹部及肢体的损伤。 (二)伤情判断:除呼吸循环功能外,在颅脑损伤现场的伤情判断目前主要是采用临床分级结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将颅脑损伤分为3级。 (三)现场抢救:颅脑损伤的病人急救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在于急救人员能否进行正确和及时的现场抢救,急救人员应在快速、简洁地了解患者的受伤时间、地点、原因及过程后,立即对头部和全身情况的迅速认真的检查,在综合病史及初步检查情况做出病情判断后随即开始现场急救。现场急救的重点是呼吸与循环功能的支持,及时纠正伤后发生的呼吸暂停与维持血压的稳定。现场急救顺序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