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算法分析”的讲授新课与归纳总结

算法分析”的讲授新课与归纳总结

算法分析”的讲授新课与归纳总结
算法分析”的讲授新课与归纳总结

一般认为课堂教学包括五个环节:复习提问、引入新课、讲授新课、总结归纳、布置课后作业。不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这五个环节的名称如何变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们都会自觉不自觉地遵循这五个环节。

本次我们主要针对教学过程中的讲授新课和总结归纳部分进行讨论。我们将关注以下六个问题。

1 .教授新课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2 .撰写“教学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3 .设计教学过程中的高潮和亮点。

4 .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内容的对应关系。

5 .“总结归纳”提升对知识、技能的结构化认识。

6 .“课后作业”要达到知识迁移效果,激发自学。

一、教授新课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由于各种原因,信息技术教师在从事本门课程之前的专业也许并不是师范专业,也可能是从别的学科转行教这门课的。部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只关注了所授知识技能的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为什么要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如何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会觉得很迷茫。我曾看到过一位新任课教师的教案,在讲授新课这部分所写的全是所要教的知识、技能的罗列。这样的教材或者教参的摘抄,对我们上好一堂课帮助不大,也不是我们所要求的。因为我们备课时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将这些知识与技能按照课标的要求帮助学生学会,而且与此同时逐步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如果照本宣科就能达到这个目的,教师这个职业存在的价值就不大了。

从建构主义常举的一个德国的童话故事来看,我们大概能形象地理解为什么只是通过语言描述或者说只通过教师讲授,学生不可能完全学会教师希望他们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等教学目标。

这则关于“鱼牛”的童话。说的是在一个小池塘里住着鱼和青蛙,他们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听说外面的世界好精彩,都想出去看看。鱼由于自己不能离开水而生活,只好让青蛙一个人走了。这天,青蛙回来了,鱼迫不急待地向他询问外面的情况。青蛙告诉鱼,外面有很多新奇有趣的东西。“比如说牛吧,这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点,长着四只粗壮的腿,还有大大的乳房”。鱼惊叫道:“哇,好怪哟!”,同时脑海里即刻勾画出她心目中的“牛”的形象:一个大大的鱼身子,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嘴里吃着青草。鱼脑中的牛形象(我们姑且称之为“鱼牛”)在客观上当然是错误的,但对于鱼来说却是合理的,因为它是根据从青蛙那里得到的关于牛的部分信息,从本体出发,将新信息与自己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结合,构建出了“鱼牛”形象。这体现了建构主义的一个重要结论:理解依赖于个人经验,即由于人们对于世界的经验各不相同,人

们对于世界的看法也必然会各不相同。知识是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与个体的先前经验有关,因而对知识正误的判断只能是相对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与情景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自行建构的,学生应该处于中心地位,教师是学习的帮助者。因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知识建构”。

咱们本次讲座不讨论“建构主义”的得与失,只是希望通过这则童话引起大家的思考。关于教学的本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文喆先生在他的《课堂教学的本质与好课评价问题》中提出了一种观点——“现代教学,本质上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

教学行为是指为了促进学习者完成学习行为而进行的支持性、服务性、指导性的活动总和。学习行为是指学习者在某种动机指引下为获得某种学习结果而进行的活动总和。学生的活动——学、教师的活动——教,组成了教学赖以进行的活动体系。

教学是一种涉及教师与学生双方的活动过程,是动态变化的过程,也是交往实践行为,是涉及两个人以上的实践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活动,本质上是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没有现代意义的教学。

教师的组织活动,包括讲解、讲述、指导、辅导,展示、演示,组织各种参观、操作活动,释疑解难、激励评价等等。利用这些方法、途径、媒体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够真正进行下去,能够收到切实的成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们所要思考和表述的,是通过教师的某项或某些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哪种或哪些学习活动,达成我们的哪项或哪几项教学目标。在将教学设计撰写出来的时候,也是要将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和设计意图表述清楚。这样在进行教学反思时,有利于我们对自己最初的设计意图和教学完成后的实际效果进行比较思考,并对以后的教学进行调整改进。也可以帮助听课者或者读者理解我们设计教学活动的目的。

下面我们以大家在讲授新课时常用的“探究式”教学为例进行分析。

探究学习设计的过程一般如下: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情境是一种特殊的学习环境,创设出具有诱发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明确问题的指向性,从而使学生形成对问题进行探究的动机。

(2) 提出猜想,建立假设。

针对所提出的问题,充分利用直觉思维等各种合情推理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性猜想,并对产生的假设进行比较。

(3) 探究发现,验证猜想。

针对各种假设,引导学生独立探究,动手实验,对假设进行反复验证与论证,使之上升为一

般性的结论。

(4) 交流研讨,总结提高。

组织学生交流各自探究的成果,反思探究过程中的思维策略与探究模式,并加以类化。同时,设计必要的练习,在练习中使探究的结论得以强化。

如在《算法分析》一课中,针对破解密码实例,创设忘记QQ密码的情境,提出如何找密码的问题。学生依据以往的经验,提出解决办法。然后通过实践运行程序,验证了思路的正确,解决了问题。最后,针对保护密码等问题进行交流反思,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在这堂课的讲授新课的环节中,教师对如何通过教师活动引发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了充分的思考,每个小环节的设计意图也很清晰。

总之,只有充分考虑了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的过程设计,才是符合课标精神和教育科学的设计方式。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第二个问题:

二、撰写“教学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在教学过程设计中,我们要考虑的因素确实很多。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的可操作与可检测性,还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准确性,要准确的传递知识、规范的培育技能。必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要进行学法指导、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逐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等等。各个环节步骤要清晰明了、连接要紧密流畅,合理安排时间、有恰当的课堂节奏、有高潮和亮点等等。现在我们对撰写教学过程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1 .体现课标的精神

不管社会如何进步,时代如何变迁,培养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是教育不变的目标。在教学设计时,我们的指导思想首先是课标的理念。就是培养有创新精神、有实践能力,有良好的社会适应力和交流表达能力,能终身学习的人。落实到本学科就是通过我们在课堂内外的一切努力,帮助学生提高信息素养达成上述教育目的。我们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所有的环节中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都要紧密围绕这个教育目标来设计。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设计。

如果我们的课堂呈现给学生的只是知识和技能的罗列,那显然是不符合课标精神的。一位非常优秀的老师曾和我谈过。她说:每节课下来,老师都应该想想这节课学生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最想让他们获得的收获是什么?十年后他们又能记住什么?为了达成课标的要求,我们做为教师也要进行终身学习。我们对本学科的科学、哲学内涵以及本学科所涉及的人文、社会学知识理解的越深入,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中就越可能体现课标的精神与理念。

2 .关注全体学生

关注全体学生也是新课标的精神体现。我们教育界也一直有着因材施教这样的说法。所以不论是传统精神还是现代的教育理念,都要求我们让每位学生在走进课堂时到走出课堂时是有进步的。因为本学科的学生特点,我们更要在关注全体学生的问题上多加思考。学生在小学

阶段都学过语文数学等科目,但不是每位学生在小学都学过信息技术课,更不是每位学生家里都有电脑。有的学生因为家庭条件或者所上小学的条件好,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也掌握得很好。有的学生根本没接触过电脑,要从开关机教起。这是我们学科所面对的现状。为了让每位学生度过的课堂时间都是有价值的,我们老师在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时一定要从教学任务设计、教学资源的处理等等方面多用心思。在教学方式选择上,真正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可以考虑的一种方式。

关于小组合作学习,我想简单说两句。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建立在老师精心的任务设计和学法指导的基础上的。目前课堂上呈现的小组合作学习,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从组内人员的结构、学习过程的指导上来看,大部分都是流于形式。真正的小组学习,人员结构不是简单的“强弱”搭配,强带弱;学习过程也不只是表面上的讨论交流。组员结构应该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组员分工是不同的,最终的任务结果是将每个人完成的不同方面的任务有机地组合起来。我们在学习所谓的新的方式方法时,尤其是从国外引入的方法时,往往没有真正地研究过其内在的科学依据和产生的原因、效果、不足之处。只是为了求新而浮在表面,学了皮毛。因为时间有限,我们不在这个问题上进行深入讨论。

3 .注意教学环节的完整性

不管表述方式如何,在教学中的环节复习提问、引入新课、讲授新课、总结归纳、课后作业等都是有其不可或缺的作用的。这也是经过老师们多年的实践检验过的。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如果缺少了其中的某个环节,可能会影响教学目标的落实。常常在听完课后和大家交流时听到这样的话:以为他们刚学过就直接进入本课内容了,要是开始复习提问一下就好了,这样进入新课就不会这么磕磕绊绊。这就是认为教学环节中有些环节是不重要的可以忽略的而影响了教学过程的顺利完成和目标的落实。

在新课讲授的这个大的环节中,我们还要将其细化为一个个小的环节,精心设计教师和学生活动。我们预设的越是完整周到,课堂中出现“意外”的可能性就越小,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越高。

4 .注意教学目标的落实与检测

老师们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有时会精心设计一些范例啊,学生活动啊……有时为了在课堂上体现出以学生学为主,更是想方设法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动起来。在一次参加青年教师关于动画制作的集体备课时,一位老师在形状渐变动画这节课设计了让学生们以四人为一小组的填写学案中设计表格的活动。有的老师就问: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什么?答:为了让学生体验设计时要考虑的各个方面。那位老师又问:这和你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关系大吗?后来大家讨论后觉得,这个表格放在设计整个动画作品时填写更为合适。

在讲授新课环节的设计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要有反馈和检测。一是为了给学生鼓励,形成良性地学习过程。二也是为了检测我们预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以便即时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和改进。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一定是紧密围绕着落实教学目标,落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来设计各种师生活动的,这将在讨论第四个大问题时具体讨论。

5 .教学各环节设计要清晰流畅、有节奏感

教学过程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各个教学环节之间要有明确的分别,注意各环节之间的自然过渡。整体过程要有节奏感,逐步突显高潮和亮点。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一位老师的《多媒体制作》的起始课。这位老师用精选的几位获奖学生作品激发了学生的强烈学习欲望后,先引导学生进行了初步的设计思路分析并教了最初几步的制作过程。学生们在实践的过程中,老师利用在巡视时发现的学生生成的,也是老师期望的典型问题一步步将学生引入了多媒体制作的美好的学习境界。整个课堂虽然不是很热闹,但能观察到学生们在不断地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度过了愉快的有成就感的四十五分钟。每次问题的生成和解决就像一波一波的浪花,将学生带到了成功学习的境界。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在这节课中,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而且设疑、激思,不断打破学生原有知识平衡,引起认知冲突,再进行解疑、释疑,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中,使学生体验成功,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提高了学习能力。

6 .全面考虑、合理安排时间

在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时,要对所用时间进行充分的预设。在讲授新课这个环节中,一定要对细化的各个小的环节也进行时间的分配预设。成功的合理的预设,是建立在对学生情况的充分了解和对教材内容的充分把握基础上的。在日常教学中经常看到还没总结归纳下课铃就响了,或者各个环节都已完成时,离下课时间还有几分钟。这都是对宝贵的课堂时间不合理的应用。建议大家在备课时就将时间安排写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这样在课后反思时可以认真思考到底是哪个环节因为什么课堂现象与预期产生了差异,以便对日后的教学及时调整和改进。

7 .精心设计学习任务

教学、学习任务的设计要有效有层次。以大家经常采用的任务驱动法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将每一个阶段的学习任务明确化、具体化。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做到心中有数。在设计任务活动时,要着重考虑任务的有效性、难度和呈现方式。

任务的有效性:就是学习任务的必要性。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后,应该基本达到了学习目标,这样的学习任务才是有效的。不能只追求形式上的热闹与有趣。我们经常看到老师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出发,将所谓有趣但毫无挑战性的学生任务交给学生。这个任务对落实教学目标没有很大的帮助,学生也不会真正感兴趣。

任务的难度:任务的设置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

任务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以学案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这一部分在很多有经验的教师课堂上都有体现。

因为本学科以学习技能为主的特点,学习任务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有切实的收获,需要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将学习内容分为基本任务和提高、

拓展任务,基础部分内容要求每位学生都能掌握,这是落实教学目标的保障;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提高任务和拓展任务(也可作为课后作业),让每位学生都有收获。

要为学习任务安排合理充分的时间。信息技术课要通过教师悉心指导,学生认真思考实践,最终达到提高综合能力和信息素养的目的。平时授课时,先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把重点放在学生的思考实践过程上,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利用课堂时间,有充足的完成学习任务时间。任务的设计不必拘泥于某种模式,总是一个模式,不管学生的个人情况如何不同都必须完成同样的作业,这样不但禁锢了学生的思想,还扼杀了学生创新的欲望与动力。例如要求学生制作电子贺卡。如果大家做得完全一样,会抑制学生实践创新动力的和获得新知识技能的欲望。长此以往,学生就会用被动和应付的心理状态来对待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任务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发表自己见解的舞台,做到百花齐放。因此,在课堂上争取为学生安排充足的时间,并强调学生珍惜有限的课堂练习,勇于尝试,同时注意对学生的操作及时作出评价,让学生及时得到老师的肯定及指导后,兴趣会更浓,学习的劲头会更足,学习效率更高。

8 .合理使用教学资源

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时候,老师提供的学法指导是否到位,使用的教学资源和提供的学习资源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提供资源的方法不能只求新,资源的数量不能只求多,内容不能只求有趣。数量、质量、提供的方法都要紧紧围绕着落实教学目标来设计。现在大家经常使用的学案、教学网站等等方式方法无所谓哪种更好。一切都由老师们针对自己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学生实际结合教学目标的落实来认真选择。

如在文件资源的管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资源使用上,有的老师会给学生看一个有几千个各种文件的文件夹,要求从中找出想找的某一个文件。这个资源的使用就帮助学生认识到了分类管理、及时整理文件的重要性。如果在学生做电子板报等任务时一下子提供给学生成百上千的图片素材,学生会把过多的时间放在对素材的浏览与选择上,如果提供的太少,做出的作品又可能会千篇一律。所以对教学资源的选择与处理也直接影响到我们课堂的效率。

以上提到的几个问题并不能概括教学过程设计撰写的全部,还有很多因素需要大家考虑,如教学条件、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手段等等。我们就不在这里一一探讨。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这些问题不能只侧重某方面进行孤立的思考。这些影响教学的因素要放在一起综合思考,力求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高效的课堂。

三、设计教学过程中的高潮和亮点。

我们上面提到了,教学过程要有节奏感,不能平铺直叙。常言到:“文似看山不喜平”,上课也一样。教学过程也要有高潮和亮点。“亮点”是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精彩片段。这个精彩片段,体现了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符合科学的教育理论,与“课程改革纲要”、本学科“课程标准”基本精神一致,能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策略、方式方法先进合理,新颖独特,富有创意,不仅切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有利于师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益,而且能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人意料,使之成为一节课的高潮。

一堂好课的精彩之处可能是教师刻意设置的一个活动体验,也可能是课堂意外生成的一段精彩问答……正是这些高潮和亮点引起学生思想的共鸣,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深厚的兴趣。这些教学高潮和亮点让我们的课堂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令人意犹味尽、回味无穷。

该如何创设课堂教学的亮点,生成教学高潮呢?“亮点”可以是事先设计的,也可能是课堂随机生成的。

1 .预设的“亮点”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教学实践中,很多亮点都是预设带来的。它来自教师备课时的教学创意。

教师要对“亮点”作出精心的选择和组织。内容的选择应围绕教学重点。因为教学重点,是体现教学目标要求的最本质的部分,是集中反映教学内容的核心部分,从实际操作上讲,一节课的重点,是该课教学内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

例如:《算法分析》这节课的高潮部分,教师预设在运行分析学生的测试数据到运行破解过程程序这一阶段。

2 .课堂“生成”的“亮点”

在一次程序设计的课中,一个学生的程序做得很好,老师本想在全班进行展示,可是广播屏幕时发现有个控件出了问题,无法正常运行。因为是讲授新课最后的评价环节,教师处理的有些急躁,只提出了修改方法。如果能从调试运行程序的重要性方面加以引导,这里就可能会成为一个课堂上的亮点。

教学是一个开放的、变化的、动态的过程,由于学生的认识水平、兴趣爱好各有不同,教学环境以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学过程中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这不是教师主观可以决定的,也不是都能预料到的。如果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信息及时进行调整,那么在课堂中会失去很多亮点。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而不能“紧张地回想事先准备的讲解过程”。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我们必须根据课堂教学实际不断调整,在调整中生成教学亮点。教师要富有机智。教学机智在当今课堂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是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

课前的预设再充分,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会有变动。正是这些变动可能生成了教学亮点。当变动来到有准备的教师面前,就会成为机会。面对教学中“节外生枝”甚至是一些干扰教学的不协调因素。这时我们不应拘泥于预设的环节,凭借灵活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信息迅速获得最优化的传递与转换,产生出奇而又合理的教学艺术,创设出课堂教学的亮点。

一个高水平的老师具有根据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学生素质,课堂气氛和临时发生的事件,时间和场地的限制等因素,随机应变,选择最好的模式,最好的手段的能力。

要想做到这几点,我们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己的能力:

1 .创设融洽的课堂气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一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淡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活动只会带来疲劳。”因为只有在民主、轻松愉快的气氛里,学生才能独立地探索,大胆地发表见解。教师成就课堂教学的精彩呈现的关键是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激活学生的思维。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不仅要熟悉思维运动的几种形式,还要善于点拨、引导,才能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发生兴趣,从而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为课堂教学的精彩呈现作充分的准备。

2 .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在知识传播技术和获取知识的渠道飞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往往不再满足于课本知识,开始在课堂内外广涉新奇的知识和事物。他们对教师敢于大胆发问,有时会出人意料地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或令人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这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丰富、补充、更新、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知识广博起来,提升自己文化知识的层次。

3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关注学生的不同反应、给学生留下足够思考的时间。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跟着自己的思路走,只急于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学生的主体性就很难体现,课堂的亮点生成也就无从谈起了。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课前科学的预设教学亮点,以及教学过程中灵活的调整创生亮点,我们的课堂上才能高潮迭起、精彩纷呈。

四、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内容的对应关系

我们在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师生活动时,不能只追求形式上的热闹和精彩,一切都要紧密围绕着落实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我们的目的就是营造高效的课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提高教学有效性是教育界所关注的重要课题。如何做到教学有效性,如何评判教学达到了有效性,可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做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一致性的话,那么几乎可以肯定地说,这位老师的课是有效的,也是高效的。

所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一致性,就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和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围绕有效落实教学目标进行,它们“作用力”的方向应该是一致的。一切的教学行为都是从教学目标开始的,围绕教学目标我们选择教学内容,并通过适当的方法、过程进行教学,再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检测教学效果,根据检测情况采取下一步的教学措施。最关键的是围绕教学目标,你选择了什么教学内容,这些内容是怎样组织的?设计了怎样的教学活动?落实的怎样?

在老师们写的教学目标中,时不时会看到这样一项:“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的是讲授和单独练习提问的方式,那么合作意识的目标就没有体现和达成。

也有些老师对于一节课的总目标有大方向,但是每一个教学环节的阶段性目标不是很明确,导致总体目标无法完成

那么怎样处理预设课堂教学目标与生成开放课堂教学过程之间的关系?

新课程所提倡的课堂教学是开放的、生成的、动态的。强调课堂教学的开放、生成、动态是否意味着不再强调教学目标甚至根本就不讲教学目标、不要教学目标?很多执教新课程的教师不能辨证地处理这一问题。实际上,我们既要强调课堂教学的开放性、生成性、动态性,同时也不能不要教学目标,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目标意识淡薄,不强调甚至不要教学目标,只是在课堂上一味强调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只是一味追求一些“表面的热闹”——看起来像是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教学的效率的高低是可想而知的。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一切都是围绕着教学效果最优化的目的进行的。从多种可能的方案中,选择出最佳的方案,使教学系统具有最优的整体功能。教学设计就是从众多的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优化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需要分析所确定的目标,是统贯教学活动全局的一种指导思想,是对教学活动的一种原则规定。要制定真实、务实的教学目标,并扎实地去落实,切实上好每一节课,从而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以落实知识技能目标为例:课堂教学要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可从情境创设、新知探究、知识应用等方面着手。

情境创设:情境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在引发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其基本功能和作用表现为通过特定的情境,激活学习的问题意识,形成基于问题的学习任务,从而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新知探究:通过解决是什么(陈述性知识)和为什么(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的问题,把握知识规律实现知识内化;通过知识的应用,把握知识应用规律形成学科技能。

知识应用:既要完成巩固知识,进行技能性的转化,又要完成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任务,还要考虑适应学生不同智力水平。任务要有一定的智力坡度。首先是巩固当堂所学的新知识;二是本堂课内所学知识点的综合;三是本堂课内所学知识与已往已学的相关知识的综合;四是学科综合。

以《算法分析》一课为例:

环节

活动内容

对应目标

运行登录程序,填写学案,分析成功登录的思维过程

你能说出登录QQ需要几个步骤吗?

要想正常登录QQ,需要什么条件呢?

请你思考QQ登录的过程并完成学案一

【ppt:学案一】

由用户输入账号和密码,当时,如果输入的和正确,那么上的文字显示“登录成功”,否则显示“出错,重新输入”。

这就是我们登录QQ的具体步骤,也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算法。计算机对我们输入的数字和设定的数字做了比较,相同,就可以登录,不同则无法登录。当然这个算法比较简单。现在你理解什么是算法了吗?

【ppt: 算法的概念】

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除了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外,我们还可以用更直观的流程图的形式表示。

【ppt:判断是否登录的流程图】

了解算法的概念。

了解使用流程图描述算法的方法。

学会使用自然语言描述“判断登录”的算法。

运行破解过程程序,流程图拼图

运行破解过程程序

现在你能说说算法吗?

从右边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吗?

计算机从1000一直尝试到了6207,这个6207就是密码。

计算机在破解的过程中,有遗漏的数据吗?

因此,我们把这种在可能范围内逐一尝试的方法叫做穷举法。

【ppt:穷举】

【学习资源:穷举算法流程图flash 】

请大家用今天学习的流程图来描述破解密码的算法。

演示课件用法

巡视指导

你是怎么拼好的?你能看懂吗?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算法的流程。

学会使用自然语言描述“计算机破解密码”的算法。

学会依据提示,拼出计算机破解密码的算法的流程图。

从计算机破解衍生出的思考题

今天,你了解了破解密码的穷举法。4位的纯数字密码,人工要测试一万次,而计算机很快就能破解出来。在网络上,随意就可以搜索到很多QQ密码破解程序,于是有人就用它来盗取他人密码。那你能从人与计算机能力的对比、密码的安全性、不道德用户的不良行为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吗?

请你完成学案三

【ppt】

引导学生说出以下观点

人有时能力有限,可以通过编写程序使人的能力得到提升

密码应该数字、字母混合使用,少用规律组合,增加长度,提高破解的难度

有些人虽然掌握了计算机技术,但是他们没有正确使用,应该让技术发挥有益的方面

感受密码安全的重要性,逐渐养成保护密码的良好习惯。

初步形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关于讲授新课的师生活动、教学过程、亮点设置、落实目标咱们就讨论到这里,现在我们对总结归纳这一环节做如下讨论:

五、“总结归纳”提升对知识、技能的结构化认识

教学过程也是学生智力发展的过程,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信息素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归纳总结环节,并不等于对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是对本堂课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这一环节能帮助学生逐步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技能体系,使学生能清楚地掌握所学内容。总结学法,拓展思维。

在我们的课堂中,或多或少地存在忽视总结归纳这一环节的问题。有时匆勿忙忙一带而过,有时由于下课时间到了也就“省略”掉了。在具体实施这一环节时,在形式和内容上也常显得虚化平淡,没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给课堂留下遗憾。

总结归纳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如指导学生自己小结,能提高他们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学会科学的归纳总结的方法。在引导学生小结时,设计的问题要具体可操作有针对性。还可以师生一起用思维导图将教师等成熟的学习者心中的知识技能的结构化体系直观地呈现出来。

教师的总结归纳要紧扣教学内容,着眼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巩固、完善、提升。最好从本学科的科学思想的层面来进行分析,不仅仅是梳理知识,强调技能,强调结论,更应强调思想方法产生的过程。这样才能帮助学生逐步认识本学科的科学体系,形成结构化的认知,得到思想方法的提升。这部分是必须由教师设计并完成的。

真正意义上的归纳总结,是对一节课的高度梳理和概括,是前后知识连贯、发现后继问题的阶段,它能把学生学到的零散知识进行科学建构,内化到学生自身的知识系统中。在进行“总结归纳”时,可以设计针对知识、技能目标系统的问题进行阐述,对本课内容进行结构化的提升。针对不同内容,如能设计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就更能让学生更科学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能提升本学科信息素养目标的达成度。

总结归纳,对于独立的一堂课而言,可能是一个终点,但对于一段信息技术的学习而言,它可能是一个新的起点。在总结归纳时提出新的问题,留下悬念,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欲望,把总结归纳作为联系课堂内外的纽带,拓宽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由此及彼,由点到面,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恰当的总结归纳更是一门艺术。我们应该进一步探究这一艺术,使“总结归纳”这个教学环节更加精彩,更具有实效性。

六、“课后作业”要达到知识迁移、激发自学的效果

一般情况下对信息技术学科课后作业的要求是:布置动脑、动手、不动笔的实践探索性的作业。实践探索内容在课下时间内确实能够完成,不能随意布置,不加检测。

作业内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是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具有拓展性、迁移性的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既达到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的目的,又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是检测学生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效果。

三是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作铺垫,也可以作为下一节课的复习提问的内容。

布置作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达到知识迁移、激发自学的效果。

教师要善于创造情境,培养达到知识迁移、激发自学的效果学生在新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培养的关键就是使学生掌握知识迁移的本领.这对处于21 世纪的中学生来说,无论是在学校课堂,还是将来走向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育心理学对“迁移”做了如下定义:“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按其效果可分为正迁移(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 和负迁移(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干扰作用) 两种类型,我们所说的迁移一般都是指正迁移.知识迁移能力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包含对新情境的感知和处理能力、旧知识与新情境的链接能力、对新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等层次。形成知识的广泛迁移能力有利于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构建知识结构、技能网络,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知识迁移反映学习的客观规律。旨在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并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多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培养,强调创新。

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要精心设计,确保作业是不仅课堂所学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作业不仅和所学内容悉悉相关还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在学生完成作业的同时体会到知识迁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成就感、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理清新旧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全面培养和多角度训练学生的各种迁移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利用所掌握的知识的内容、形式、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利用新旧知识之间、学科知识之间、课内课外知识之间、

理论与实际之间的一定的联系,达到提高学习效益、操作技能的目的。

在当代,生产和科学技术得到迅猛发展,知识的总量急剧增长,而且更新知识过程空前加快,这对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使学生掌握一些现成的知识,还要发展学生的能力,尤其是独立学习的能力。

通过课后作业的精心设计,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借此告诉学生信息技术与现实的紧密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后能自觉探究,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为了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和动力,有的老师在课后会留给学生些有趣的动手练习。学生们得到任务后,会想许多方法,自动结成小组找书籍、查资料,还不时向老师请教一些课外知识,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了任务,学生们学习信息技术课的热情高了,自学能力也提高了。

合理的课后作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了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培养富有创造性的学生。应顺应学生身心发展和思维发展的规律,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自主学习。

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还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作业要有层次性,要体现学生思维的一般规律。多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多布置实践性、研究性的,能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的作业。布置的作业数量要少,质量要高,要避免进入“教师随意布置大量作业——学生应付作业——教师随意批改作业——教师再随意布置过多作业——学生再应付作业”的恶性循环。加强作业的管理与指导,避免重复性、低水平的作业,给每个学生留有充分自主发展的余地,才能提高课堂内外的学习效率。布置作业不能只追求形式,要学生能真正完成。教师要及时认真的批发并及时反馈、恰当评价、鼓励,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的学习,出发点在于“知”,而终极点在于“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通过教师的悉心指导,学生不但能“知”,而且能“行”,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学能力和学习的效益。

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不是单纯的技术培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分析比较能力、知识迁移、自主学习和创新等能力培养的综合。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都需要很长的时间,不是几节课就可以实现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教学保持一贯性,积水成渊,积沙成滩,学生也一定会终身受益。

《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 (2)

人教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 点击蓝字关注?清茶老师8月18日 第一部分前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 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开放性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 二、课程基本理念

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新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训” 心得体会 小金县结斯乡小学游国帅2017年7月,我参加了由阿坝州教育局组织,成都师范学院承办的“小学新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七天时间,但是我获益匪浅。课堂上每一位学员听得都很认真,授课老师的讲解更是声情并茂,细雨如丝,我兴奋激动的听着,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我从四个方面阐述我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一、首先是思想上的转变。 我所任科目是六年级语文。说实在的,没有教过这门课程,以前,学校虽然让我教品德课,我很想认真的去对待它,在我的思想中一直把它当副科。听了老师的讲课以后,我现在非常自责,我觉得我爱钱的想法是多么的错误啊,上好品德课是多么多么关键的事情啊!我们的教育恰恰缺乏的就是对孩子的思想上、心理上、行为上的教育啊!育人先育心,一味的抓高分,升学率,使我们的孩子失去了快乐,失去了个性的发展,也更失去了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现在的孩子不知道感恩的很多,不讲诚信的很多,不文明的很多,不勤俭的很多,所有这些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我想通过这次学习首先值得反思的就是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思品教师,我们肩上的胆子太沉重了,正向课上老师所说的我们得自己把思品当回事,我们必须把它上好。其次是理念的转变。 二、教材的变化 这次新编教材培训,我们的教材又有了新的变化,它更加人性化,贴近学生的实际,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它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充分挖掘学生资源以及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得到发展。 三、课堂的变化 以往的一言堂、填鸭式的教育太陈旧了,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善于学习、广泛汲取,合理利用教材现有教育资源与合理扩充。讲究的是师生的互动,生生的互动。我们应充分利用

新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新版.pdf

第一部分前言 道德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不断增多,国际竞争 日趋激烈,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 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都进入一个新的历 史阶段。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 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 为适应初中学生的成长需要,思想品德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 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课程性质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本课程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 定基础。 人文性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用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实践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 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综合性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与初中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将情 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 式的掌握融为一体。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 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二)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思想品德是人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初中学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思想品德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与他们一起体会成长的美好、面对成长中的问题,为初中学生正确认识成长中的自己, 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提供必要的帮助。 (三)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

【新课标】2019年全日制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6645

【新课标】2019年全日制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思想品德课是向小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它是我们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小学教育中居于重要地位。它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的 通过以“五爱”和“五讲四美”为中心的社会公德教育和社会常识教育(包括必要的生活常识、浅显的政治常识以及同小学生生活有关的法律常识),从小培育学生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有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各类人才打下初步的思想基础。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启蒙教育。教育他们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传统,培养他们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的感情,帮助他们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振兴中华的志向。 二、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热爱集体、遵守纪律、团结友爱、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等良好品德。 三、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的教育。培养他们尊敬师长、尊老爱幼、礼貌待人、遵守秩序、讲究卫生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四、对学生进行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培养他们积极进取、

勤学好问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实践、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五、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教育他们懂得劳动光荣,劳动没有贵贱之分,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公共财物,逐步培养他们勤劳节俭的习惯以及自己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帮助家庭、别人、公众的能力。 六、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引导他们从小学习过民主生活,平等待人,有事大家商量,懂得少数服从多数的道理,逐步树立遵纪守法观念。 七、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意志、品格的教育。逐步培养他们诚实、正直、谦虚、宽厚、勇敢、开朗、有毅力、负责任、守时守信、自尊自爱。 八、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指导下,引导学生学习怎样正确地看待周围的事物,逐步培养他们判断是非和辨别真假、善恶、美丑的初步能力。 教学要点 低年级低年级主要进行生活常识和日常行为准则的教育,也要进行一点浅显的政治常识教育。着重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初步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劳动习惯,开始培养自己管理自己生活的能力。 一、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我国的国名、国歌、首都、重大节日;知道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刘少奇主席、朱德委员长,知道党和国家现任的主要领导人;认识国旗、国徽、版图、党旗、军旗、

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马凡淑 开学前夕,我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新课标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时间,但是我获益匪浅。课堂上每一位学员听得都很认真,授课老师的讲解更是声情并茂,细雨如丝,我兴奋激动的听着,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我从两个方面阐述我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一,首先是思想上的转变。 我所任科目是七年级数学。说实在的,没有教过这门课程,以前,学校虽然让我教思品,我很想认真的去对待它,在我的思想中一直把它当副科。听了杨老师的讲课以后,我现在非常自责,我觉得我爱钱的想法是多么的错误啊,上好思品课是多么多么关键的事情啊!我们的教育恰恰缺乏的就是对孩子的思想上、心理上、行为上的教育啊!育人先育心,一味的抓高分,升学率,使我们的孩子失去了快乐,失去了个性的发展,也更失去了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现在的孩子不知道感恩的很多,不讲诚信的很多,不文明的很多,不勤俭的很多……所有这些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我想通过这次学习首先值得反思的就是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思品教师,我们肩上的胆子太沉重了,正向课上老师所说的我们得自己把思品当回事,我们必须把它上好。

其次是理念的转变。 二,教材的变化 这次新课标培训,我们的教材又有了新的变化,它更加人性化,贴近学生的实际,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它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充分挖掘学生资源以及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得到发展。 三,课堂的变化 以往的一言堂、填鸭式的教育太陈旧了,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善于学习、广泛汲取,合理利用教材现有教育资源与合理扩充。讲究的是师生的互动,生生的互动。我们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结合新课程的特点,加强学生活动设计与研究,教学中努力创设宽松、愉悦、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参与。 四,树立不断学习的观念。 在这次培训中,老师的讲解让我折服,我与他们的差距真是太大了,我想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的需要,才能在自己的工作中游刃有余,真正地作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 以上是我对这次培训的一些肤浅认识,总是心中有很多话,确实无文彩表达。这次培训应该说是非常及时的,相信此次的学习,能在自己今后的常规教学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总之,教师要不断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

2019最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教育部部编版)

2019年最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人教版)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话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品德与生话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生活性 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

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 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四)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教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课程评价走向开放、多元,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 品德与生活教育应当引导儿童在体验自身生活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学会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在服务自我、他人和集体的行动中,学会关心、学习做人;在与自然以及周围环境的互动中,主动探究,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新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话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品德与生话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生活性 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 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 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四)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教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课程评价走向开放、多元,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 品德与生活教育应当引导儿童在体验自身生活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学会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在服务自我、他人和集体的行动中,学会关心、学习做人;在与自然以及周围环境的互动中,主动探究,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童年是一个蕴藏著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具有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本身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 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版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版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第一部分前言 道德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也在不断增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思想品德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课程性质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本课程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人文性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用初中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实践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综合性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与初中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

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

《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小学) 第一部分前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 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 育等; 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 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 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开放性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 二、课程基本理念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本课程特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丰富学生的社会认识和内心世界,健全学生的人格,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参与社会,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完整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道德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不断增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 为适应初中学生的成长需要,思想品德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课程性质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本课程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人文性?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用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

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实践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综合性?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与初中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二)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思想品德是人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初中学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思想品

最新小学新编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新编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小金县结斯乡小学游国帅2017年7月,我参加了由阿坝州教育局组织,成都师范学院承办的“小学新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七天时间,但是我获益匪浅.课堂上每一位学员听得都很认真,授课老师的讲解更是声情并茂,细雨如丝,我兴奋激动的听着,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我从四个方面阐述我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一、首先是思想上的转变. 我所任科目是六年级语文.说实在的,没有教过这门课程,以前,学校虽然让我教品德课,我很想认真的去对待它,在我的思想中一直把它当副科.听了老师的讲课以后,我现在非常自责,我觉得我爱钱的想法是多么的错误啊,上好品德课是多么多么关键的事情啊!我们的教育恰恰缺乏的就是对孩子的思想上、心理上、行为上的教育啊!育人先育心,一味的抓高分,升学率,使我们的孩子失去了快乐,失去了个性的发展,也更失去了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现在的孩子不知道感恩的很多,不讲诚信的很多,不文明的很多,不勤俭的很多,所有这些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我想通过这次学习首先值得反思的就是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思品教师,我们肩上的胆子太沉重了,正向课上老师所说的我们得自己把思品当回事,我们必须把它上好.其次是理念的转变. 二、教材的变化 这次新编教材培训,我们的教材又有了新的变化,它更加人性化,贴近学生的实际,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它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充分挖掘学生资源以及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得到发展. 三、课堂的变化 以往的一言堂、填鸭式的教育太陈旧了,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善于学习、广

泛汲取,合理利用教材现有教育资源与合理扩充.讲究的是师生的互动,生生的互动.我们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结合新课程的特点,加强学生活动设计与研究,教学中努力创设宽松、愉悦、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参与. 四、树立不断学习的观念. 在这次培训中,老师的讲解让我折服,我与他们的差距真是太大了,我想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的需要,才能在自己的工作中游刃有余,真正地作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 以上是我对这次培训的一些肤浅认识,总是心中有很多话,确实无文彩表达.这次培训应该说是非常及时的,相信此次的学习,能在自己今后的常规教学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总之,教师要不断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要强调教材的基础性地位和主干性作用,超越教材的前提是源于教材,必须对教材有全面准确的理解,真正弄清楚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新课标,才能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 游国帅 2017年7月21日

2020年新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新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话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品德与生话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生活性 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 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 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道德与法治》新课标解读与新教材介绍

《道德与法治》新课标解读与新教材介绍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已在全国范围内使用,那么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标准有哪些变化,针对《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又该如何解读,下面就针对新课程标准的修订、新教材的编写原则、新教材的呈现方式以及对课程标准的理解等内容,为大家整理出这篇《道德与法治》新课标解读与新教材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新课程标准的修订 1.新课标的初衷 新课程标准,把过去《思想政治》课的课程名称改为《思想品德》。改变了过去由知识系统构建课程,采用了以学生生活内容构建课程。提出适合新时期的德育理念,把学科课程改成综合课程。提出了新的教学方法。 新课标的第一个依据是:“初中学生由小到大的生活环境 新课标的第二个依据是:“初中学生由近到远的生活关系”

2. 新课标的修订 2006年国家对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工作,到2007年形成了初步的修订稿。2011年新课标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颁布。 3.课标修订的原则 (1)深入完善的原则;(2)与时俱进的原则 4.修订后课标的变化 (1 )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推进由学科逻辑向生活逻辑的转变。 (2)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加强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 (3)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加强了法治教育和生命教育。 (4)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强化公民意识教育。 (5)修订后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能力。

(6)修订后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知道在人格上是平等的。(7)修订后课程标准,要求学会享有自己的公民权利和义务。(8)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更加强化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9)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更加重视对教学理论和方法的革新。(10)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双向互动共同成长。 二、新教材的编写原则 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原则 2. 努力体现思想品德课程综合性的原则

《道德与法治》

2016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学指导意见一、教材更名的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标的全面修订。2016年教育部做出工作部署:为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精神,并在全国颁布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为将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颁发《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内容和要求增加和融入到德育教材中,义务教育阶段德育课程全部更名为《道德与法治》。 我们的低年级品德教材也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并按法治教育大纲相关内容要求作出修订。今年7月26日,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发文通知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教材已经通过专家审查和教育部审定,于2016年秋季开始使用。 1. 法制与法治的区别的理解 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表现为一个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监督等方面,都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和制度;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一种治国原则和方法。实行法治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的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严格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从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信

仰的角度,不用“法制”用“法治”更为适切。 2.为何将“道德”与“法治”组合对国家和社会的治理来说,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就像车之两轮、鸟之双翼,道德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法律去规范,法律管不到的地方,需要道德去弥补。对个人来说,既有高雅的道德情操,又有敬畏法律的法治精神,才能成为一个好公民。如果说道德提倡的是比较高尚的境界,那么法律规定了人们的行为底线。《道德与法治》课程名称符合唯物辩证法,有利于青少年成长,德润心灵法护成长。 《 二、教材编写依据依据1:《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颁发(2011年)依据2:《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发(2013年)依据3:《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颁发(2014年)依据:4:《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颁发(2016年)三、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低年级单元框架 1.参照课标提出的课程框架,创建有内在逻辑的教材单元框架。《道德与法治》低年段教科书将课标提出的三经四纬课程框架,三经,即: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

人教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

人教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 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开放性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 二、课程基本理念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

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 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课程设计与实

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开放性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 二、课程基本理念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本课程特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的道德发展,丰富学生的社会认识和内心世界,健全学生的人格,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参与社会,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二)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 本课程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 (三)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本课程强调必须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教学要因地制宜地营造有利于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学习环境,选取学生生活中真实可信的生动事例,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话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品德与生话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生活性 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

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 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四)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教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课程评价走向开放、多元,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 品德与生活教育应当引导儿童在体验自身生活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学会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在服务自我、他人和集体的行动中,学会关心、学习做人;在与自然以及周围环境的互动中,主动探究,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童年是一个蕴藏著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童年生活具有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它本身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 学校生活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并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

小学《道德与法治》 课程标准(人教版)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话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品德与生话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生活性

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 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 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四)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教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与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