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专科护理常规

专科护理常规

专科护理常规
专科护理常规

瓣膜置换术护理常规 (1)

动脉导管未闭护理常规 (3)

法洛四联症护理常规 (4)

肺动脉瓣狭窄护理常规 (6)

冠脉搭桥手术护理常规 (7)

室间隔、房间隔缺损护理常规 (9)

缩窄性心包炎护理常规 (11)

心内膜垫缺损护理常规 (12)

心脏黏液瘤护理常规 (13)

主动脉缩窄护理常规 (15)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护理常规 (16)

马凡氏综合症护理常规 (17)

胸部大血管护理常规 (19)

胸腔镜下行肺大疱术后护理常规 (22)

漏斗胸护理常规 (24)

肺部手术护理常规 (26)

脓胸护理常规 (28)

胸部损伤护理常规 (30)

胸腔积液护理常规 (32)

纵隔肿瘤护理常规 (34)

自发性气胸护理常规 (36)

肋骨骨折护理常规 (37)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常规 (38)

食管癌护理常规 (40)

甲状腺瘤护理常规 (42)

甲状腺癌护理常规 (44)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护理常规 (46)

备注:我科2012年开展新业务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马凡氏综合症、漏斗胸。2013年开展新业务主动脉缩窄。

瓣膜置换术护理常规

【疾病概述】

心脏瓣膜病(valvular heart disease,VHD)是由于炎症、黏液变性、退行性改变、先天性畸形、缺血坏死、创伤等原因引起瓣膜结构异常,导致瓣膜口狭窄或关闭不全。临床上最常见的瓣膜病为风湿性炎症过程所致的瓣膜损害,称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也称风湿性心脏病,是我国常见心脏病之一。

【一般护理】

(一)按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二)避免劳累,按心功能程度适当活动和休息。

(三)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咯血、下肢水肿、少尿、腹水等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四)观察有无发热、关节疼痛不适、皮肤出现环形红斑、皮下结节等风湿活动的表现【专科护理】

(一)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按心力衰竭护理常规护理。

(二)抗风湿活动药物对胃肠刺激较大,指导患者应于饭后服用。注射长效霉素时,注入药物速度宜快,否则药物易塞针头。

(三)嘱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少活动,避免情绪激动,夜间加强巡视,以免发生猝死。心绞痛发作时应卧床休息,给予硝酸甘油含服并观察其效果。注意胸痛的性质,部位,发作频率时间及生命体征变化

(四)伴有房颤的患者,警惕并发栓塞,注意神志、肢体活动等神经系统改变。术前需服用抗凝剂的患者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征象。手术前需停用华法林一周,停用法华林3d以上。(五)拟行瓣膜置换者应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人工瓣膜及抗凝知识。

(六)术后护理

1.了解患者术前情况、术式及术中情况。

2.术后早期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心率、心律变化,发现异常时报告医生处理,同时注意观察周围循环功能。

3.观察意识状态和肢体活动情况。有脑栓塞或肢体动脉栓塞史者,术后注意加强患侧肢体功能锻炼。

4.监测经皮血氧饱和度及动脉血气变化。

5.加呼吸道的管理辅助呼吸患者,按需吸痰,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拔除气管插管后,持续

給氧2~4L/min,氧浓度30~40%,加强肺部护理,协助翻身拍背,指导并鼓励患者有效的咳嗽、咳痰,增加肺活量。

6.严格掌握输入的液体量,准确记录出入量,心脏瓣膜置换术后24h出入量应基本呈负平衡

7.维持电解质平衡膜置换术后一般要求血清钾在4~5mmol/L。注意预防低血造成的室性心律失常。如采用高浓度补钾时,要选择深静脉及用输液泵匀速补钾,并及时复查血钾。

8.观察并记录伤口有无渗血、胸腔引流液的量及性质。

9.了解患者各项检查的结果。

10.加强心理护理,鼓励患者术后早期床上四肢功能锻炼。

【健康教育】

(一)预防风湿热反复发作,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

(二)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妊娠时,做好孕期监护。

(三)置换生物瓣膜者需抗凝治疗3~6个月,置换机械瓣膜者必须终身服抗凝剂,以预防血栓形成。按医嘱定时服药,定期复查凝血酶原时间(PT)。如有牙龈出血、皮肤紫癜,月经量增多、血尿、黑便等出血征象应及时复查PT。尽量避免外伤,如有小损伤出血按压止血时间应比正常人时间长。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服用影响PT的的药物。避免大量进食影响PT的食物。

(四)休息与运动术后休息半年.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活动量过大和劳累。

(五)按医嘱服用强心利尿剂。

(六)定期随访,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动脉导管未闭护理常规

【疾病概述】

动脉导管是胎儿期血液循环的主要生理性血流通道,正常在出生后即自行关闭,但在某些病理情况影响下,动脉导管持续开放,即成为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动脉导管未闭患儿的症状和体征主要取决于导管的大小及分流量的多少。小导管的患儿,分流量小,临床多无症状;分流量大者,婴儿早期即出现严重症状,如喂奶时呼吸困难、气促、多汗、反复呼吸道感染及肺炎。

【一般护理】

(一)按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常规护理。

(二)做好家属及患儿的心理护理,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取得理解和配合。

(三)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专科护理】

(一)病情观察:注意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及尿量,注意观察有无心力衰竭的表现。(二)有心力衰竭者按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三)外科手术后护理

1.按体外循环手术后护理常规。

2.持续低流量給氧2~4L/min,氧浓度30~40%。

2.密切监测血压变化,适当控制液体人量,保持镇静。术后可有反应性血压增高,应及时发现并报告医生处理。重度肺高压患儿术后可持续给镇静剂,防止发生肺高压危象。

3.观察有无喉返神经损伤症状,发现声音嘶哑或饮食呛咳等应报告医生处理,防止误吸。

4.术后密切观察胸腔引流液的性状及量,如出现乳糜胸给予低脂高蛋白饮食。

5.每2小时给患儿翻身一次,配合有效的肺部体疗,鼓励大龄患儿深呼吸、咳痰,防止出现肺不张。

【健康教育】

(一)向患儿及家属宣教疾病的相关知识。

(二)防止受凉,预防感染。

(三)按时服药,定期复诊。

(四)术后3个月避免剧烈活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同院复诊

法洛四联症护理常规

【疾病概述】

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是一种常见的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其发生率为0.2%0左右,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2%~14%。它的基本特征是不同程度右心室流出道和(或)肺动脉狭窄及室间隔缺损。此病的四种病理特点:肺动脉狭窄、主动脉骑跨、室间隔缺损和右心室肥厚,故此病称为法洛四联症。

【一般护理】

(一)按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常规护理。

(二)预防缺氧发作避免患儿长时间哭闹及活动过度,一切治疗护理应集中在一个时间段,适量增加饮水,间断吸氧。

【专科护理】

(一)病情观察注意观察患儿的神志、血氧饱和度及发绀程度的变化;注意有无酸碱平衡失调及缺氧发作现象。

(二)缺氧发作的护理

1.置胸膝卧位。

2.給氧2~4L/min,氧浓度30~40%。

3.建立静脉通道。

4.予心电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监测。

5.准确执行抢救用药医嘱。

(三)外科手术术后护理

1.按体外循环手术后护理常规。

2.注意心功能的维护,调整血容量,同时遵医嘱应用正性肌力药物,观察用药效果,使动脉压、中心静脉压维持在最佳状态。术后维持胶体渗透压在17~20mmHg。术中使用超滤者,术后应适当补充晶体液,降低血液黏稠度。

3.术后如出现急性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血痰(喷射性血痰或血水样痰)和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等灌注肺表现,应及时吸出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严格限制人量,按医嘱及时补充血浆及白蛋白、应用呼气末正压辅助通气。

4.密切监测心率、心律变化出现心律失常者按医嘱正确使用药物和临时起搏器。

【健康教育】

(一)向家属宣教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急救知识。避免患儿长时间哭闹及活动过度,适量增加饮水,预防缺氧发作和栓塞。

(二)坚持按医嘱服用药物及定期复诊。

(三)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

肺动脉瓣狭窄护理常规

【疾病概述】

肺动脉瓣狭窄发病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8%~10%,肺动脉狭窄以单纯肺动脉瓣狭窄最为常见,约占90%,其次为漏斗部狭窄,脉动脉干及其分支狭窄则很少见,但可继发或并发瓣下狭窄,它可单独存在或作为其他心脏畸形的组成部分,如法洛四联症、卵圆孔未闭等。若跨瓣压差<30%mmHg,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本病男女之比约为3∶2,发病年龄大多在10~20岁之间,症状与肺动脉狭窄密切相关,轻度肺动脉狭窄病人一般无症状,但随着年龄的增大症状逐渐显现,主要表现为劳动耐力差、乏力和劳累后心悸、气急等症状。重度狭窄者可有头晕或剧烈运动后昏厥发作,晚期病例出现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和下肢水肿等右心衰竭的症状,如并存房间隔缺损或卵圆窝未闭,可见口唇或末梢指(趾)端发绀和杵状指(趾)。主要体征是在胸骨左缘第2肋骨处可听到Ⅲ~Ⅳ级响亮粗糙的喷射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向左颈部或左锁骨下区传导,杂音最响亮处可触及收缩期震颤,杂音强度因狭窄程度、血流流速、血流量和胸壁厚度而异。肺动脉瓣区第2心音常减弱、分裂。漏斗部狭窄的病人,杂音与震颤部位一般在左第3或第4肋间处,强度较轻,肺动脉瓣区第2心音可能不减轻,有时甚至呈现分裂。重度肺动脉口狭窄病人,因右心室肥厚可见胸骨左缘向前隆起,在心前区可扪及抬举样搏动,三尖瓣区因三尖瓣相对性关闭不全,在该处可听到吹风样收缩期杂音,伴有心房间隔缺损而心房内血流出现右向左分流时,病人的口唇及四肢指(趾)端可出现发绀、杵状指(趾)。

【一般护理】

(一)按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常规护理。

(二)给予清淡易下滑营养丰富的饮食,既要满足患儿的生长需要,又不能增加其心脏负荷。(三)做好家属及年长的心理护理。

【专科护理】

(一)按体外循环手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二)术后早期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遵医嘱予多巴胺、米力农、硝普钠等调整心功能;适当控制人量,防止单位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观察有无低心排的表现,及时向医生报告。(三)术后注意心律的变化,如出现心律不齐、心率减慢或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均应及时向医生汇报。必要时使用临时起搏器。

(四)注意心功能的维护,调整血容量,同时遵医嘱应用正性肌力药物,观察用药效果,使动脉压、中心静脉压维持在最佳状态。术后维持胶体渗透压在17~20mmHg。术中使用超滤者,术后应适当补充晶体液,降低血液黏稠度。

【健康教育】

(一)向家属宣教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急救知识。避免患儿长时间哭闹及活动过度。

(二)坚持按医嘱服用药物及定期复诊。

(三)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

冠脉搭桥手术护理常规

【疾病概述】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atheros clerotic 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简称。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管腔狭窄或阻塞而引起的心肌缺血。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病因尚不明确,但一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者较易患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作的胸骨后和左胸前疼痛,呈压榨性或窒息性,可向左肩、左臂直至无名指与小指放射。疼痛持续1~5min,很少超过10~15min,休息或含用硝酸甘油可缓解。心绞痛多因劳累、饱餐、情绪激动诱发;发作时,患者面色苍白,表情焦虑,甚至可出冷汗。

【一般护理】

(一)按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二)给予低脂、低热量、低胆固醇易消化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等清淡食物,忌烟酒。(三)避免劳累、情绪波动、精神紧张、饱餐、感冒等诱发因素,做好卫生宣教。

(四)做好心理护理,心绞痛发作时常有濒死恐惧感,要关心安慰患者,解除思想顾虑。【专科护理】

(一)心绞痛发作时,要密切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范围、放射性、持续时间、诱因及缓解方式,以利于及时正确地判断处理。在有条件情况下应进行心电监护,无条件时对心绞痛发作者应定期检测心电图。

(二)用药护理:心绞痛发作时应及时给予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注意用药后心绞痛缓解时间,部分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面部潮红、头部胀痛、头昏、心悸等不适,应告知患者是由于药物导致血管扩张造成的,以解除其顾虑。如用药后15min仍不能缓解者应警惕有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可能。

(三)术后护理

1.密切观察心率、心律、S-T段、血压等变化,观察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予做床边心电图检查。

2.指导患者适当抬高双下肢和穿着弹力袜,观察有无发生双下肢肿胀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观察患者双下肢取血管处和心前区伤口有无渗液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健康教育】

(一)生活要有规律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情绪波动。

(二)少吃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蛋黄、鱼子、动物内脏等,多吃鱼水果、豆类及其制品。应适当控制糖类食品、食盐。

(三)适当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操等。

(四)肥胖者要逐步减轻体重。

(五)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与冠心病有关的疾病。

(六)不吸烟,不酗酒。

(七)遵医嘱饭后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不能擅自停药。服用阿司匹林,注意观察有无皮肤、黏膜出血或黑便、血尿现象,如有不适,随日就诊。

室间隔、房间隔缺损护理常规

【疾病概述】

室间隔缺损(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指胚胎期室间隔发育不全而形成的单个或多个缺损,由此产生左、右两心室的异常交通。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内畸形之一。

在胚胎期由于房间隔的发育异常,左右房间残留未闭的房间孔造成心房之间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称为房间隔缺损( atrial septal defect,A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

【一般护理】

(一)按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常规。

(二)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者,减少活动,间断吸氧,遵医嘱用强心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降低肺动脉压。

【专科护理】

(一)病情观察注意心率、心律的变化;重视患儿的主诉;注意有无心悸、胸闷表现。(二)术后护理

1.按体外循环手术后护理常规。

2.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心律的变化,尽量维持室上性心律,并使心率与所处年龄组儿童的正常心率接近。如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或心率减慢,及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用药,必要时雇用临时起搏器。

3.预防发生肺动脉高压危象术前有重度肺动脉高压者,应保证充分的供氧,调节呼吸机参数达到适度的过度通气,吸痰及体疗的次数应减少到最低限度,拔除管道后,持续氧气吸入2~4L/min,氧浓度30~40%,充分镇静,避免疼痛,烦躁,尽可能减少刺激。按医嘱正确应用降低肺动脉压力的药物和一氧化氮吸人治疗。

4.术后早期出入量维持轻度负平衡,遵医嘱使用正性肌力药物改善左、右心室功能。

5.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患儿血流动力学情况稳定,可在手术室或转入ICU后短时间内拔除气管插管。

6.密切监护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ASD修补术后偶可出现房颤、房扑、房性心动过速。

7.密切观察有无左心衰竭及肺水肿的征象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健康教育】

(一)向家属宣教疾病的相关知识。

(二)避免受凉,预防感染。

(三)术后3个月避免剧烈活动,

(四)定期复查(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五)有不适随时就诊。

【疾病概述】

慢性心包炎,主要为缩窄性心包炎(chronic constrictive pericarditis),是继发于急性心包炎,主要是心包脏层和壁层广泛粘连增厚和钙化,形成坚厚的瘢痕组织,心包失去伸缩性,明显地影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表现为以心脏舒张功能障碍为主的心功能不全。【一般护理】

(一)按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二)休息与活动卧床休息,协助采取舒适的半卧位,适当抬高双下肢以促进静脉回流,保证充足的睡眠。

(三)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低盐饮食。

【专科护理】

(一)持续氧气吸入2~4L/min,氧浓度30~40%,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及其程度。有呼吸困难呈进行性加重,应及时通知医生,协助做好处理。

(二)观察有无心脏受压症状如患者是否伴有腹水、胸腔积液、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和肝大,每天测量并记录腹围及24h出入量。

(三)用药护理根据病因的不同治疗原发疾病。使用强心利尿剂时,注意心率、心律和电解质情况。

(四)行胸腔或腹腔穿刺抽液时,按相应穿刺术护理常规护理。

(五)拟行手术治疗者护士应积极做好术前的准备工作及指导工作。

(六)心包剥离术后早期应严密监测血压、中心静脉压、末梢循环、心率、心律、呼吸、尿量、电解质等变化。严格控制液体入量和速度,防止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体,以免增加心脏负担。按医嘱使用强心、利尿剂,以控制心力衰竭,提高心功能。

【健康教育】

(一)注意充分休息,加强营养,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二)心包剥离术后应坚持休息半年左右,遵医嘱服药,

(三)适量的运动,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

(四)定期复查,以利于心功能的恢复。

【疾病概述】

心内膜垫缺损是指胚胎期间房室心内膜垫发育缺陷,心内膜垫各部分融合不全或完全未融合,从而产生包括房间隔下部缺损、室间隔流人道缺损以及房室瓣发育不全的一组心脏畸形。根据心内膜垫缺损的程度,临床上分为部分型和完全型。手术在体外循环低温下行房室瓣整形、室间隔和原发孔房间隔补片修补。

【一般护理】

(一)按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常规护理。

(二)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控制呼吸道感染和心衰。

(三)加强营养及防止感染。

【专科护理】

(一)按体外循环手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二)持续氧气吸入2~4L/min,氧浓度30~40%。

(三)术后早期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遵医嘱予多巴胺、米力农、硝普钠等调整心功能;适当控制人量,防止单位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观察有无低心排的表现,及时向医生报告。(四)术后注意心律的变化,如出现心律不齐、心率减慢或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均应及时向医生汇报。必要时使用临时起搏器。

(五)术前有重度肺动脉高压者,减少活动,间断吸氧,遵医嘱用强心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降低肺动脉压。术后保证充分的供氧,调节呼吸机参数达到适度的过度通气,吸痰及体疗的次数应减少到最低限度,充分镇静,避免疼痛、烦躁,尽可能减少刺激,防止肺动脉高压危象的发生。

【健康教育】

(一)定期随诊,及时发现房室瓣反流情况。

(二)按医嘱服药。

(三)避免剧烈活动。

心脏黏液瘤护理常规

【疾病概述】

黏液瘤是心脏的原发性肿瘤,为最常见的心脏良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①全身表现:发热、肌肉关节酸痛,易疲倦,食欲差,体重减轻等。②血流动力学紊乱:左房黏液瘤可阻塞二尖瓣口产生酷似二尖瓣狭窄的症状和体征,如心悸、气短、端坐呼吸、晕厥、咯血等。如这种梗阻有间歇性,患者可出现短暂的昏厥,且常与某种特定的体位变化有关,部分患者可因此发生猝死。少数由于肿瘤梗阻或累及瓣叶,出现二尖瓣或三尖瓣关闭不全。肿瘤也可阻塞肺静脉或腔静脉开口,导致肺静脉或腔静脉血流障碍。③黏液瘤易脱落引起动脉栓塞,栓塞部位常见有大脑、肢体、肾、肺等。黏液瘤一经诊断,原则上应手术治疗。

【一般护理】

(一)按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二)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

(三)心理疏导,减轻心理负担,保持良好心理状态。

(四)戒烟,预防术后呼吸道感染。

(五)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专科护理】

(一)术前尽量减少活动,以免活动度大的瘤体突然移位而堵塞排血,发生猝死。

(二)加强巡视观察有无瘤体脱落引起偏瘫失语、肢体疼痛、坏死、腹痛等栓塞症状。(三)体位尽量平卧。左房黏液瘤尽量平卧与右侧卧位交替:右房黏液瘤尽量平卧与左侧卧位交替。

(四)维护心功能遵医嘱使用强心、利尿剂,加强药物护理。

(五)手术后护理

1.了解麻醉方式和术中情况、体外循环情况。

2.监测生命体征,持续氧气吸入2~4L/min,氧浓度30~40%。

3.观察神经系统症状。

4.保持出入量平衡,维护心功能控制心衰。

5.观察伤口和引流情况。

【健康教育】

(一)术后适量活动,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

(二)按医嘱服药,定期复查,及时发现肿瘤复发。

主动脉缩窄护理常规

【疾病概述】

胸主动脉缩窄是胸主动脉的一种先天性重度狭窄,通常发生于主动脉(狭部)相当于左锁骨下动脉或动脉导管韧带远侧。缩窄广泛的婴儿常合并有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二尖瓣异常等畸形。1岁前大多死于严重心力衰竭,儿童及成人有高血压导致的脑出血、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下半身缺血等并发症。常用的术式:缩窄段切除及对端吻合术、主动脉补片成形术、利用自体左锁骨下动脉作主动脉成形术、缩窄段切除人造血管移植术、人造血管转流术。

【一般护理】

(一)按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常规和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常规护理。

(二)心力衰竭者按心力衰竭护理常规护理。

【专科护理】

(一)术前测量四肢血压并做好记录;术后进行上、下肢血压对照并力求保持平稳,同时记录血压变化规律。如有高血压按医嘱正确使用血管扩张剂降血压。

(二)采用左锁骨下动脉矫治主动脉缩窄患儿,术后左上肢动脉搏动将消失,桡动脉测压通路选择右上肢,24h内应密切注意左上肢毛细血管充盈情况及活动能力。

(三)术后早期予胃肠减压,48h内保持禁食,循环稳定且听诊有肠鸣音及肛门排气后方可进食。

(四)术后并发症的监护,持续氧气吸入2~4L/min,氧浓度30~40%。

【健康教育】

(一)向家属宣教疾病的相关知识。

(二)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三)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回院复查。

(四)按时服药,有头晕、心悸等不适要及时就医。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护理常规

【疾病概述】

肺静脉异位引流是指肺静脉未能直接与左心房连接,而与右心房或体静脉系统连接的先天性心血管异位。发病率占先天性心脏病的5.8%,常合并房间隔缺损或其他心血管异位。在胚胎发育控制过程中,肺静脉没有和肺静脉原基链接,而与内脏静脉(如右前、左前主要静脉,脐卵黄静脉)连接,导致一部分或全部肺静脉开口在右心房,或通过腔静脉系统,再注入右心房。肺静脉异位引流,按病理生理来分,分为两种①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占60%-70%;②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占30%-40%。

【一般护理】

(一)按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常规和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常规护理。

(二)心力衰竭者按心力衰竭护理常规护理。

【专科护理】

(一)按体外循环手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二)术后早期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遵医嘱予多巴胺、米力农、硝普钠等调整心功能;适当控制人量,防止单位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观察有无低心排的表现,及时向医生报告。(三)术后注意心律的变化,如出现心律不齐、心率减慢或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均应及时向医生汇报。必要时使用临时起搏器。

(四)术后监测生命体征,持续氧气吸入2~4L/min,氧浓度30~40%。观察神经系统症状。保持出入量平衡,维护心功能控制心衰。观察伤口和引流情况。

【健康教育】

(一)向家属宣教疾病的相关知识。

(二)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三)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回院复查。

(四)按时服药,有头晕、心悸等不适要及时就医。

马凡氏综合症护理常规

【疾病概述】

马凡氏综合征(Marfan syndrome)为一种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病特征为四肢、手指、脚趾细长不匀称,身高明显超出常人,伴有心血管系统异常,特别是合并的心脏瓣膜异常和主动脉瘤。该病同时可能影响其他器官,包括肺、眼、硬脊膜、硬颚等。该病名来自法国小儿科医生安东尼·马凡(Antoine Marfan),他在1896年对一个5岁女孩的诊治过程中第一次发现并描述了该病的症状。马凡氏综合症发病无性别倾向,其突变率亦无地域倾向。据估计在美国大约有60,000(占人口数0.02%)到200,000人患有此病。该病致病基因携带者有一半的几率将其传给下一代。大多数马凡氏综合症患者有家族史,但同时又有15~30%的患者是由于自身突变导致的——这种自发突变率大约是2万分之一。马凡氏综合症也是一个显性负突变和单倍不足的疾病例子。其发病与可变表现度有关,但不完全外显率还没有被正式确定。

【一般护理】

(一)按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三)避免劳累、情绪波动、精神紧张、饱餐、感冒等,做好卫生宣教。

(四)做好心理护理,患者时常有濒死恐惧感,要关心安慰患者,解除思想顾虑。

【专科护理】

(一)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按心力衰竭护理常规护理。

(三)嘱患者少活动,避免情绪激动,夜间加强巡视,以免发生猝死。发作时应卧床休息,注意胸痛的性质,部位,发作频率时间及生命体征变化

(四)注意神志、肢体活动等神经系统改变。

(五)术后护理

1.了解患者术前情况、术式及术中情况。

2.术后早期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心率、心律变化,发现异常时报告医生处理,同时注意观察周围循环功能。

3.观察意识状态和肢体活动情况。有脑栓塞或肢体动脉栓塞史者,术后注意加强患侧肢体功能锻炼。

4.监测经皮血氧饱和度及动脉血气变化,持续給氧2~4L/min,氧浓度30~40%。

5.加呼吸道的管理辅助呼吸患者,按需吸痰,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拔除气管插管后,加翻身拍背,鼓励有效的咳嗽、咳痰,增加肺活量。

6.严格掌握输入的液体量,准确记录出入量。

7.维持电解质平衡注意预防低血造成的室性心律失常。如采用高浓度补钾时,要选择深静脉及用输液泵匀速补钾,并及时复查血钾。

8.观察并记录伤口有无渗血、胸腔引流液的量及性质。

9.了解患者各项检查的结果。

10.加强心理护理,鼓励患者术后早期床上四肢功能锻炼。

【健康教育】

(一)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

(二)患者术后需抗凝治疗3~6个月,按医嘱定时服药,定期复查凝血酶原时间(PT)。如有牙龈出血、皮肤紫癜,月经量增多、血尿、黑便等出血征象应及时复查PT。尽量避免外伤,如有小损伤出血按压止血时间应比正常人时间长。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服用影响PT的的药物。避免大量进食影响PT的食物。

(三)休息与运动术后休息半年.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活动量过大和劳累。

(四)定期随访,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胸部大血管护理常规

【疾病概述】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dissection aortic aneurysm)是血液渗入主动脉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着主动脉壁延伸剥离的严重心血管急症,一般可引起剧烈疼痛、休克和压迫症状,造成相应脏器发生缺血症状。如血肿继续扩大,可向动脉壁外膜破裂而引起大出血,以致死亡。高血压、动脉中层囊性病变和妊娠等多种因素与主动脉夹层的发病有关。【一般护理】

(一)按循环系统疾病护理常规护理。

(二)急性期严格卧床休息,烦躁不安者予镇静。限制探视,加强日常生活护理。勿做腰腹过屈、深蹲等运动,注意活动幅度要小。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致腹压升高的因素,防止意外因素致瘤体破裂。

(三)给予床旁生命体征监测,密切注意患者神志、心率、心律、呼吸和血压的变化,并做好详细记录。建立静脉通道。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密切观察患者尿量,保持出入量平衡。(四)做好心理护理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解除或减轻患者各种心理负担。避免精神紧张。(五)根据患者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气分析按需给予吸氧。

(六)用药护理注意用药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和药物的成瘾性。

(七)协助医生尽快完善各项临床辅助检查,做好介入和外科手术的准备。

(八)饮食护理给予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半流或软食,嘱多食水果、蔬菜等高维生素、粗纤维的食物,禁食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戒烟酒。

(九)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通便剂。

【专科护理】

(一)生命体征监测中以血压和心率尤为重要,遵医嘱应用药物控制血压及心室率。降压程度应按具体情况适当掌握,一般收缩压控制在120~130mmHg。血压下降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是夹层停止扩展的临床指征。但发生休克时,血压不宜降至过低。监测血压应以健侧肢体血压为准,还需每日测一次四肢血压,并详细记录。心率最好控制在60~75/min。(二)密切观察疼痛的强度、部位、性质及有无伴随症状。患者剧痛时可有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快而弱、呼吸急促等休克表现,血压不下降,反而升高,这种血压与休克呈不平行的关系为主动脉夹层的特殊性。

(三)注意疼痛对疾病转归的预示疼痛减轻后又反复出现提示夹层分离继续扩展,疼痛突

心血管内科专科护理常规 (1)

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称心衰,是由于心脏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损害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心衰按发展速度分为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以慢性居多;按发生部位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 临床表现左心衰竭以肺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表现为主,其症状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和咯血、疲倦、乏力、头晕、心悸、少尿及肾损害;右心衰竭以体静脉瘀血表现为主,包括由胃肠道及肝瘀血引起腹胀、恶心、呕吐及劳力性呼吸困难等。 一、评估要点 (一)评估可能引起心力衰竭的原因,了解既往病史。 (二)评估患者的血压、心率、脉搏、呼吸频率及深度、有无气促及肺部啰音。 (三)评估患者有无劳力性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评估患者的出入量是否平衡。 (四)评估患者有无体静脉淤血及周围血管灌注的表现,如恶心、呕吐、腹胀、颈静脉怒张、水肿、肝大、出汗、皮肤发凉等。 (五)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有无紧张、恐惧、害怕等情绪。 二、护理问题 1. 气体交换受损 2. 体液过多

3. 活动无耐力 4. 潜在并发症洋地黄中毒 三、护理措施 1. 根据心功能安排休息,限制活动,心功能四级者绝对卧床休息。 2. 急性心衰时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利于呼吸和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3. 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在湿化瓶内加入30%~50%乙醇以消除肺泡内泡沫,保证足够的血氧分压。 4. 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呼吸、神志、尿量等,准确记录出入量。 5. 遵医嘱给药,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使用血管扩张剂时,应控制滴速,注意监测血压变化;使用吗啡时,观察有无呼吸抑制;使用利尿剂时,给药以清晨或上午为宜,并注意监测电解质,严防低钾、低钠发生;使用洋地黄时,注意脉搏和心电图变化,如出现脉搏<60次/分钟,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心律失常等,应立即报告医师并停用。 6. 准确记录出入量,定期测量体重。 7. 做好水肿患者的皮肤护理,预防皮肤并发症。 8. 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焦虑情绪。 四、健康教育 1. 针对患者可能发生心衰的诱因,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指导。

急诊科护理操作常规(科室上报)

急诊科护理操作常规

目录 急性酒精中毒护理常规 (1)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常规 (2) 急性食物中毒抢救护理常规 (3) 过敏性休克护理常规 (4) 呼吸机的操作流程 (5) 心电监护 (6) 吸痰法 (7) 电动洗胃机洗胃法 (8) 除颤法 (9) 中暑抢救护理常规 (10) 心肺复苏 (11)

急性酒精中毒护理常规 按急性中毒抢救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了解中毒者饮入酒精的时间、量及浓度、 2、评估患者的呼吸及意识状态。 3、评估患者呕吐的次数,观察呕吐物的性状、有无胃出血。 护理措施 1、对于中毒症状较轻的患者,嘱其卧床休息,多饮水,注意保暖。 2、对于中毒较重者,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静脉注射解毒剂和利尿剂,如纳洛酮、呋塞米等,加速乙醇排除。 3、保护胃粘膜。遵医嘱给予法莫替丁等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同时可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4、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误吸。 5、做好安全护理,躁动者防坠床或颅脑损伤 6、对于呼吸抑制者,立即通知医师行气管插管,做好辅助呼吸准备。 7、纠正休克,防脑水肿、低血糖发生。 健康指导 1,给予心理疏导。 2、交待患者切勿空腹饮酒和饮酒过量。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常规 按消化专科及急性中毒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了解患者发生中毒的时间、经过、毒物吸收的途径、各类。 2、观察患者中毒后的生命体征、瞳孔及流涎等症状 3、评估患者用药后的皮肤湿度、心率、瞳孔大小等变化,观察有无 阿托品中毒 4、观察有无休克、呼吸衰竭、脑水肿、肺水肿等并发症 5、评估患者的心理社会状况,有无焦虑、抑郁等 护理措施 1、迅速排除毒物。立即撤离有毒环境,脱去染毒衣服,用肥皂水或 1%-5%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皮肤、黏膜和头发。 2、对口服中毒者,及时反复彻底有效洗胃,尽早排除未吸收的毒物 用清水、2%的碳酸氢钠溶液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美曲膦酸脂 中毒时不能用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对硫磷、1059等中毒时,禁用高锰酸钾溶液洗胃),直至清洗至无药味为止 3、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啊使用解毒剂。 4、保持呼吸通畅,及时有效吸痰。呼吸微弱或停止者,予以吸氧工 人工呼吸,必要时行气管插管 5、持续进行心电监测,详细记录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即刻通知医师 予以对症处理

糖尿病疾病知识及相关护理常规

糖尿病疾病知识及相关护理常规 谭茶玲 概念:糖尿病(DM)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长期的高血糖及伴随的蛋白、脂肪代谢异常,会引起心、脑、肾、神经、血管等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异常,甚至会造成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 流行病学:发病率较高:80年我国30万人口调查发现,DM发病率为6.09‰;目前我国有患者三千多万,居世界第二位。男女患病率没有明显差异,但患病率与年龄和体重超重却显著相关。(北京:40岁以下DM患病率为1-2%,40岁以上者为3-4%,个别报告退休干部可达12%);体重越超重,DM患病率越高。 糖尿病的分型(Classification): DM主要分为四大类型,即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它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 一、1型糖尿病:约占5%DM病人,发病与胰岛素(Ins)分泌绝对不足、免疫介导有关。相对特征: 青少年起病 起病急,症状典型,有自发酮症倾向 对Ins敏感 有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损伤:胰岛细胞自身抗体(+) 血清中胰岛素、C肽水平低 二、2型糖尿病:约占90%--95%DM病,发病与胰岛素(Ins)抵抗和(Ins)分泌不足 有关。 相对特征: 多有肥胖或肥胖前病史 多成年发病(40岁以后发病) 起病缓慢,症状不典型,无酮症倾向 无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损伤,胰岛细胞自身抗体(-) 血清中胰岛素、C肽水平可正常或升高 对胰岛素不敏感 (三)妊娠糖尿病(Gestation Diabetic Mellitus. GDM) 妊娠期才出现或发现的IGT或DM均为GDM,已有糖尿病的女病人以后妊娠不包括在内。这些妇女在产后5~10年有发生糖尿病的高度危险性。 病因: 糖尿病的病因复杂,总的来说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其发病过程。 (一)1型糖尿病: 与某些HLA有关,有家族遗传史;当病毒感染时可激活自身免疫反应,产生胰岛细胞自身抗体,胰岛β细胞大量破坏,以致胰岛素不足,发生1型糖尿病。

肾内科护理常规

肾内科病人的护理常规 一、肾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二、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护理常规 三、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病人护理常规 四、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护理常规 五、肾病综合征病人护理常规 六、尿路感染病人护理常规 七、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护理常规 八、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护理常规 九、血液透析病人护理常规 十、腹膜透析病人护理常规 一、肾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1、病室应安静、舒适,整齐清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病室内温度宜22~24℃,湿度50~60%。 2、疾病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当四肢水肿严重时,应抬高肢体20~30°,待症状消失、尿常规检查基本正常后可逐步增加活动量。 3、饮食护理:根据病情可给予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低磷、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4、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病人血压的变化;定期测量体重,观察水肿的部位、特点、程度,详细记录24h尿量,必要时记录24h出入量。观察并记录尿液的颜色、性状、尿量及排尿时有无尿频、尿急、尿痛等情况。 5、正确指导病人留置各类标本和检查。如:尿常规、尿细胞学、尿筛选、尿培养、肾脏和膀胱B超、肾盂造影等。 6、用药护理: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时,应特别交代病人及家属不可擅自加量、减量甚至停药。长期使用利尿剂可出现电解质紊乱。大剂量冲击疗法时,病人的免疫力及机体的防御能力受到很大抑制,应对病人实行保护性隔离,防止继发感染。

7、做好基础护理,满足病人基本需要。严重水肿者应避免肌内注射,静脉穿刺拔针后按压穿刺部位时间稍长,并注意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口腔清洁,每天可用温盐水漱口2~3次。 8、心理护理:关心病人,指导其避免疾病、病程、经济、压力等各方面原因导致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消除不良心理。 9、健康教育:病人出院后应避免过度劳累,饮食要规律,少食腌渍食物,做好个人卫生。定期到医院复查,不适随诊。 1、执行泌尿系统疾病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4~6周。病情稳定后可做一些轻体力活动,避免劳累和剧烈活动,待完全康复后才能恢复正常的体力劳动。 3、饮食护理:急性期应严格限制盐的摄入,一般<3g/d,对于特别严重病人应完全禁盐。每日进水量为不显性失水量(约500ml)加上24h尿量,进水量的控制应本着宁多勿少的原则。当出现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 4、观察尿液的颜色、性状、水肿的部位、特点、程度,详细记录24h尿量,必要时记录24h出入量。 5、临床症状的护理: (1) 血尿的护理:观察并记录尿液性状及尿量,指导病人正确留置尿标本,勤换衣裤,做好个人卫生。 (2)水肿的护理:观察水肿的部位和性状,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做好皮肤护理。 (3)高血压的护理:监测血压变化,及时处理。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波动。 6、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利尿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时,应观察药物疗效、副作用及监测电解质。 7、皮肤护理:保护好水肿的皮肤, 协助病人做好全身皮肤粘膜的清洁。对于水肿较严重的病人应避免着紧身衣服,卧床休息时宜抬高下肢,指导病人经常变换体位,用软垫支撑受压部位,并适当予以按摩。 8、肾穿刺活检术前、后护理。 9、心理护理:耐心进行有关卫生知识宣教,多关心、巡视病人,使病人心理稳定,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三、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病人护理常规 1、执行泌尿系统疾病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专科疾病护理常规

专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心肺复苏后的护理 1、专人专班护理,实行保护性隔离,平卧或侧卧,抬高床头50o-30o。 2、持续心电监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每15-30min 观察和记录一次,出现心律失常立即报告医生。准确记录24h出入量。 3、维持有效呼吸。持续吸氧,随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气管插管超过48-72h,做好气管切开的准各和护理。 4、维持有效循环,保持血压在正常或稍高于正常水平。 5、保证热量供给,可采用胃肠外营养,待胃肠功能恢复后给予鼻饲饮食。 6、按冬眠低温疗法护理常规。 7、观察有无因胸外按压所致的肋骨骨折、血气胸等并发症。 8、复苏后留置导尿管,观察并记录每小时尿量,定时监测血、尿素氮等,以便及时了解肾功能。 9、用药护理:使用脱水剂时确保药物快速滴入;使用糖皮质激素时,注意观察应激性溃疡的先兆;正确使用冬眠药物。 10、昏迷者按昏迷病人护理常规,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压疮、泌尿系感染和肢体废用性萎缩等。 二、休克病人的护理 1、体位:取仰卧中四位。 2、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通畅。

3、快速建立两条或两条以上静脉通道,一条选择大静脉快速输液。另一条缓慢而均匀地滴入血管活性药物。 4、持续心电监护,每15-30min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次,观察意识、皮肤肢端温度及尿量等,记24小时出入量。 5、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用药准确无误,并严密观察用药效果及副作用。 6、注意保暖和降温,忌用热水袋局部加温,以免烫伤或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重休克。高热时应采用物理降温,也可用4℃冷盐水100ml灌肠。 7、防一止意外损伤,烦燥或意识不清者,应加床栏或约束带,并专人守护。 8、昏迷者按昏迷病人护理常规,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三、昏迷病人的护理 1、按一般疾病护理常规。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需要或按医嘱定时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及瞳孔大小、对光反射、肢体活动或肌力等并记录。经常呼唤患者,以了解意识情况,如有病情变化,应及时报告医师。 3、预防意外损伤。躁动不安者,须安装床栏,必要时应用保护带,以防坠床。用热水袋时严防烫伤,有痉挛抽搐时,应用牙垫垫于牙齿咬合面,以防舌咬伤。如有活动假牙,应予取出,以防误入气管。舌后坠者,及时用舌钳牵出,经常修剪指甲,以防抓伤。 4、预防肺炎:2-3h翻身拍背一次,并刺激患者咳痰或予吸痰。患者

急诊科护理常规

急诊科护理常规 第一节急诊科一般护理常规 1.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认真履行职责,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热情接待病人,要求对病人细心、耐心、有爱心。杜绝生、冷、硬、推等态度。 2.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严格查对制度和床头交接班制度,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3.严格执行各种急危重症抢救程序,抢救室内急救器械、药品、物品做到四固定:既定数量、定位置、定人管理、定时维修及保养,及时更新和补充,切实保证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4.分诊护士做好急诊和分诊预检工作,按病情轻、重、缓、急给予安排就诊。对危重病人急救,本着时间就是生命的原则,在医生到来之前护士可行必要的急救处理,争分夺秒畅通生命绿色通道。 5.负责院前急救工作,出诊班护士负责检查救护车上急救设施是否完好,保证病人在院外及转运途中得到医务人员及时有效的救治,院内负责护送危重病人作相关检查或转送到专科病房。 6.按照分级护理的标准,严密观察留观病人病情变化。及时完成各项治疗和护理,帮助解决病人的实际困难,为病人提供便民措施、各种健康教育和护理咨询等优质多元化服务,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关怀 7.做好传染病报告和消毒隔离工作,防止医院感染发生。 第二节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护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突然意识丧失或伴有抽搐,叹息样呼吸,呼吸停止,大动脉搏

动消失,血压测不到,瞳孔散大,发绀明显。 2.听诊心音消失,心电图:心室扑动与颤动,心脏停博,心电机械 分离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 二、护理要点 (一)紧急处理: 1.胸外心脏按压。2.开放气道。 3.人工呼吸。4.电除颤。5.心电监护。6建立双静脉通道。7留置导尿。8床旁特别护理。 (二)确认有效医嘱并执行:1.抢救药物,如肾上腺素、利多卡因、阿托品、碳酸氢钠、多巴胺、激素等。2.配合完成除颤。3.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治并发症。4.备临时起搏器。 5.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6.采用低温疗法,强化头部降温。 7.给予高压氧治疗。 (三)监测:1.心率、心电图。2.体温、脉搏、呼吸、血压。3.意识、瞳孔、面色。4.尿量、中心静脉压。5.血气分析。 6.末梢循环。 三、健康指导要点 1.复苏成功后,及时给予病人及家属心理支持,做好必要的解释工作。 2.积极治疗原发病。 3.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意识恢复训练,肢体功能训练,指导家属生活护理技巧。 四、注意事项 1.实施心肺复苏应迅速、准确。 2.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交替进行。

糖尿病专科护士职责培训课件

糖尿病专科护士职责 (1)在护理部和护士长的领导下、科主任的业务指导下开展工作。(2)结合本学科的专业特点制定年度学习计划,负责组织学习、考察。 (3)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入院评估,建立健康档案。 (4)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制定个体化饮食、运动计划等。 (5)定期组织科内专科专题讲座,负责指导本科的护理查房、院内会诊,参与门诊工作。 (6)指导并参与制定危重、疑难病员护理计划和护理技术操作。(7)开展对糖尿病病人的访视,接受咨询工作,并做好糖尿病人的电话回访,使其治疗及护理有连续性,提高病人依从性。(8)积极开展临床研究,申报科研课题,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撰写护理论文。 (9)协调医生、护士、运动师、营养师、足疗师、患者及家属等方面的关系。

糖尿病专科护理常规 1、室内环境保持整洁、舒适、安静、空气新鲜,温度、湿度适 宜。 2、根据病情安排病室,适时向患者或家属进行入院介绍。 3、应用望、闻、问、切收集资料,辨别症候,提出因人、因时、 因地而异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指导。 4、按医嘱执行分级护理,观察神志、生命体征、舌苔、脉象、 尿量、饮食、视力、呼吸气味、四肢末端浅感觉、全身皮肤 完整性等情况。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通知医师,并积极配合 抢救。 5、及时留取各项检验标本。 6、按医嘱给予糖尿病饮食护理,根据病情计算每日总热卡,制 定个体化饮食处方,为患者提供食品交换表。 7、按医嘱及时准确给药,明确降糖药物的分类、药理作用、副 作用。合理安排用药时间、顺序、滴速、方法。观察疗效及 副作用,观察有无低血糖反应。并向患者做好有关药物知识 的宣教,以取得配合。 8、指导患者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掌握运动的时间、强度及注 意事项。 9、做好足部神经血管病变筛查及足部保健知识宣教。 10、做好血糖仪、胰岛素泵、动态血糖监测仪等专科仪器设备的 使用管理和保养。

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汇总

一、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1.病室环境 (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根据病症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2.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3.入院介绍 (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3)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4.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1)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2)新入院患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两次,连续三日。 (3)若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 (4)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5)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6)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5.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6.每周测体重、血压各1次,或遵医嘱执行。 7.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8.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9.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治疗。 (2)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3)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10.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其安心治疗。 11.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12.遵医嘱准确给药。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依病情、药性而定,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13.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14.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做好病床单位的始末消毒处理。

三外科中医专科专病护理常规试题12

、三外科中医专科专病护理常规试题(一) 一、单选题(共20分,每题1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1、下列哪一个症状属于阳证(D) A皮色不变B肿形平塌C根脚散漫D脓液稠厚 E肿块柔软如绵 2、以下哪一穴位为急救要穴之一(A ) A水沟B 三阴交C足三里D 内关 3、痈病湿热蕴结证的治疗方药是(B) A牛蒡解肌汤合银翘散加减 B 萆薢渗湿汤加减 C 黄连解毒汤合透脓散加减 D 活血散瘀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4、肠痈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D) A腹胀B 恶心呕吐 C 腹泻D 右下腹痛 5、颜面部疔疮属火毒炽盛者,病室光线宜(B ) A偏亮 B 偏暗C 柔和 6、丹毒的病因是(A) A湿热之邪B湿邪C热邪D暑湿 7、生在口角的疔叫(A A锁口疔B 虎须疔C 人中疔D 承浆疔 &艾炷灸中,艾炷燃致(D )左右时,用镊子取出余下的艾炷,更换新炷,一般灸5~7壮 A 1/2 B1/3 C 2/3 D 2/5 9、敷药过程中,如出现:红疹、水疱、瘙痒、疼痛等过敏现象时,应(A) A停止治疗,去除药物并清洁皮肤。报告医生处理。 B停止治疗,换新的药敷于患处。 C告诉患者,该现象属于正常现象,不必再意。 D告诉患者,该现象虽不正常,但不致命,可以继续敷用。 10、足三里穴应在穴位处直刺(C ) A.0.5 —1 寸 B.0.8 —1.2 寸 C.0.5 —1.5 寸 D.1 —1.5 寸 11、腹痛病人观察期间,为避免掩盖腹部体征,影响观察,应禁止用什么药物。(A) A吗啡类止痛药 B 阿托品C 山茛菪碱D 奥美拉唑 12、13、 14、 15、下肢丹毒者应抬高患肢以多少度为宜( D ) A 15。?20° B 20 。?30° C 25 。?40° D 30 。?40 16、17、 18、软组织化脓性感染中有接触性传染的是(C ) A疖B 痈C 丹毒D 蜂窝组织炎 E 急性淋巴结炎

急诊科专科护理常规

急诊科护理常

规 心脏骤停的急救护理常规………………………………………- - 急性左心衰护理常规………………………………………………- - 过敏性休克护理常规………………………………………………- - 急性中毒抢救护理常规……………………………………………- - 急性食物中毒护理常规……………………………………………-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常规……………………………………- - 一氧化碳中毒抢救护理常规………………………………………- - 急性酒精中毒护理常规……………………………………………- - 急性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护理常规…………………………………- -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护理常规………………………………………- - 急性鱼胆中毒护理常规……………………………………………- - 中暑抢救护理常规…………………………………………………- - 电击伤抢救护理常规………………………………………………- - 溺水抢救护理常规…………………………………………………- - 高血压病护理………………………………………………………- - 急性心肌梗塞护理…………………………………………………- -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护理…………………………………………- -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 - 严重复合伤病人的急救护理………………………………………- - 腹部外伤性多脏器损伤护理常规…………………………………- - (血)气胸护理常规………………………………………………- - 休克病人的急救护理………………………………………………- - 急性颅脑损伤的护理常规…………………………………………- - 脑疝护理常规………………………………………………………- -昏迷患者护理常规…………………………………………………- -急性肾衰竭护理常规………………………………………………- - 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 癫痫持续状态护理常规……………………………………………- -肾结石护理常规……………………………………………………- -

糖尿病护理常规

糖尿病的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 1.询问既往饮食习惯,饮食结构和进食情况及生活方式、休息状况、排泄状况、有无特 殊嗜好。 2.有无糖尿病家族史,泌尿道、皮肤、肺部等感染。 3.观察有无低血糖表现。 4.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病人,注意观察有无血管、神经系统异常。 【症状护理】 1.感染的护理:指导病人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全身和局部清洁,加强口腔、皮肤和阴部的清洁,做到勤换内衣。 2.肢体麻木、疼痛的护理:注意保护足部,鞋袜不宜过紧,保持趾间干燥、清洁。经常 检查有无外伤、鸡眼、水泡、趾甲异常等,并及时处理。剪趾甲时注意剪平,不要修剪过短。应禁烟限酒,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3.眼部病变的护理:出现视物模糊,应减少活动,保持大便通畅,以免用力排便。视力下降时,加强日常生活的协助和安全护理。 【主要护理措施】 1维持营养平衡 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饮食计划并指导患者正确进食,具体计划因人而异。饮食治疗原则为在满足机体需要的基础上,合理控制总热量、合理搭配营养素以及合理安排饮食。 2 运动治疗 运动原则强调因人而异、循序渐进、适可而止、持之以恒。据个人喜好选择轻、中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骑自行车、健身操、太极拳等。运动时间一般坚持30-60 分钟,每周至少运动3天。不宜空腹运动,每次运动宜选择餐后1小时。运动强度 因人而异,以运动后脉率应达(170-年龄)、且不感到疲劳为宜。 3血糖监测 血糖监测是指导血糖控制达标的重要措施,也是减少低血糖风险的有效手段。 采用便携式血糖仪检测,检测频率取决于治疗目标和方式。

4 用药护理 指导患者按医嘱使用降血糖药,不可随意加减剂量,定时定量进餐,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密切监测用药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 (1)?注射胰岛素病人护理 *胰岛素需置于0-5 C冰箱存放。 *抽吸胰岛素剂量必须准确,抽吸时摇匀并避免剧烈振荡。 *观察和预防胰岛素不良反应,如低血糖反应、胰岛素过敏及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 *两种胰岛素合用时,先抽吸短效胰岛素,后抽吸中效及长效胰岛素。 (2).胰岛素使用法: *指导所使用胰岛素的作用时间及注意事项。 *指导低血糖反应的紧急处理,食用糖水、高糖等。 5健康教育 a.向患者解释糖尿病的有关知识,说明糖尿病是一种需终身治疗的慢性疾病,能通过控制饮食、适当运动、使用降血糖药得到控制,其预后取决于血糖是否得到控制和有无并发症。 b.解释严格控制饮食的重要性,知道患者进行饮食疗法;每日定时定量进餐,饮食搭配均 匀,分配一般为1/5、2/5、2/ 5 或1/3、1/3、I/ 3。 c.教会患者及家属测尿糖、血糖,胰岛素的抽吸、注射技术及饮食量、降血糖药物的剂量 的调整方法。了解糖尿病控制良好的标准:空腹血糖<7.0mmol/l、饭后2h血糖< 11.1mmol/l、 糖化血红蛋白ATC詣%。 d.按时测体重,必要时记录出人量。 e?每日起居应有规律,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f.病人易产生焦虑,应鼓励病人保持情绪稳定,避免不良精神刺激。坚持控制血糖,可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并给予精神上的支持。 g.足部护理: (1)定期检查足部皮肤,以早期发现病变。 (2)促进足部血液循环,以温水浸泡双脚,时间不可过长,5分钟左右,冬季应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冷空气中。 (3)以润滑剂按摩足部,避免穿过紧的长裤、袜、鞋。

专科疾病常规护理工作指引

目录 1、呼吸衰竭的病情观察指引………………………………………………… 2、危重患者评估指引………………………………………………………… 3、预防压疮的护理工作指引………………………………………………… 4、各期压疮处理的工作指引………………………………………………… 5、压疮描述记录的工作指引………………………………………………… 6、危重患者约束的护理工作指引…………………………………………… 7、运送危重患者外出检查的工作指引………………………………………

一、呼吸衰竭的病情观察指引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

二、危重患者评估指引 格拉斯哥评分 1、目标 ●评估患者的清醒程度 ●迅速辨别患者神经系统状态的改变 2、方法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 GCS),分值 3-15, 3 分是最差的分 值,15 分是最佳的分值。包括三个元素 ▲睁眼反应(E) ▲语音反应(V) ▲运动反应(M) 特别考虑 ●记录检查过程中最好的反应

三、预防压疮的护理工作指引 【护理目标】 对压疮高危人群和具有发生压疮高危因素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压疮的发生。 【操作重点步骤】 1. 对压疮高危人群(对瘫痪、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水肿、痴呆、营养不良、 高龄老人、病情危重、强迫体位者、大手术后)进行全面的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见“压疮危险因素评估”)。 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均应进行全面的皮肤情况评估。对压疮高危人群应用评估量表进行评分,判断是否属于高危人群及其高危因素。将压疮高危人群列为护理的重点对象。 2. 告知患者/家属皮肤评估结果,讲解预防压疮的意义、方法,教会其检查和评 估皮肤情况的方法,介绍预防压疮及其配合的方法。 3. 针对高危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使用气垫床、水垫床、海绵垫、水垫等预防用具,减轻局部皮肤的压力。 变换体位至少 2h 一次,不能自行翻身的患者,定时帮助其翻身。临床上常用的体位有:侧卧位、侧倾 30°位、半坐卧位和俯卧位等。取半坐卧位时,抬高床头约 30°、床尾 15°及使用膝枕、挡脚枕将局部的剪切力减至最低。 不宜翻身的患者,予受压部位使用气垫/水垫或者减压敷料等减压。 使用夹板、石膏、牵引的患者,内层应加衬垫,保持衬垫平整、松软适度。 保持关节功能位,定期观察局部皮肤情况。 4. 保持皮肤清洁。尿失禁患者,要指导进行膀胱功能训练或采用尿套、留置尿 管等方法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大便失禁患者,及时更换尿布或床单,清洁皮肤后使用皮肤保护粉和保护膜等保护肛周皮肤,必要时采用肛门置管(带气囊导管)、或者接人工肛袋以减少大便对肛周皮肤的刺激。 5. 定时为患者进行温水擦浴、促进血液循环。协助患者定期进行活动或被动肢 体功能锻炼。 6. 为患者更换卧位或使用便器时,须将患者抬离床面,避免拉、拽,减少摩擦 力和避免被便器刮伤。 7. 确保各项措施落实。 交接班时,每班查看患者皮肤情况并记录。 床边建立翻身卡,记录翻身时间、患者的体位、采取的措施及皮肤情况。 8. 采取适当的营养干预措施,鼓励、协助患者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急诊科专科护士培训计划

急诊科专科护士培训计划 总体目标:通过对急诊专科护士的培训,能适应急诊护士角色,熟悉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熟练掌握和运用急救及重症监护的理论和操作技能,为急诊病人及临床各科室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可靠有效的护理。提高急诊护士的专业思维能力、应对重症患者、院前急救和突发事件的分析解决能力。培养和提高护士的临床带教能力。为达到此目标,我们制定的专科护士培训计划如下: 一、培训目标: 1、巩固护理专业思想,理解护理工作的本质,适应急诊护士角色的转换,培养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熟悉急诊科工作制度和工作环境。 2、掌握急诊危重病人抢救的理论、技能和仪器物品、药品的使用。 3、掌握“120”联动系统的调度工作和院前急救的各项护理技术。 4、掌握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及沟通技巧。 5、熟练掌握急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在指定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和 工作。 6、熟悉急诊科及院前现场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 二、培训时间:专人带教3个月,巩固提高3—6个月。 三、培训方法: 1、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安排专人带教,完成培训项目。 2、参加由人事科组织的岗前培训教育。 3、培训为期3个月,熟悉急诊常见病一般护理常规,熟练掌握急危重病人的基 础护理和的生活护理。 4、掌握各专科疾病的病情观察、抢救配合和专科护理常规。 5、护士长、指导老师有计划地指导新护士学习急救护理技术操作项目。 四、考核 1、通过急诊科专科护士培训内容的考核。分两个阶段进行考核,第一阶段的考 核由总带教在三个月内完成。第二阶段由总带教或护士长在一年内根据第一阶段的考核情况针对性进行考核。 2、通过每个月科内组织的操作技能、理论等有关知识进行考核。 3、岗前培训结束前,护士长或总带教要严格进行理论、操作技能考核,成绩达 标。

神经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汇总

神经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2012.9 1.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神经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3.脑梗死护理常规 4.脑出血护理常规 5.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常规 6.癫痫护理常规 7.急性脊髓炎护理常规 8.多发性硬化症护理常规 9.重症肌无力护理常规 10.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神经根病护理常规 11.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护理常规 12.脑炎护理常规 13.低钾性周围性瘫护理常规 14.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护理常规 15.面神经炎的护理常规 16.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重点评估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以便明确护理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做好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和康复护理,及时评价护理效果,并做好护理记录。 2、保持病室清洁、整齐、安静、安全、舒适。病室定期通风,湿式清扫地面,温湿度适宜。 3、遵医嘱给予分级护理。 4、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并给予饮食指导。给危重患者喂食或鼻饲。给予禁食、高热、昏迷、危重患者口腔护理,2次/日。 5、保证患者适当的活动和充分的休息。病情轻者可适当活动;危重患者、特殊检查后和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应卧床休息。 6、准确执行医嘱,观察药物治疗的效果及副作用。指导患者正确服药、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7、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和干燥。对长期卧床、消瘦、脱水、营养不良、昏迷等患者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 8、入院后,测量体温、脉搏、呼吸,无异常者,1次/日。评估大便,1次/日;3天未解大便者应做相应的处理;测量血压、体重每周1次,记录于体温单上。 9、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与临床表现,注意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的性质、气味、颜色及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10、保持急救物品及药品的完好。

急诊科常见护理常规

急诊科护理常规目录 一.心脏骤停的急救护理常规 (1) 二.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常规 (3) 三.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4) 四.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6) 五.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 (8) 六.脑出血护理常规 (9) 七.开放性骨折护理常规 (11) 八.昏迷护理常规 (13) 九.急性左心衰护理常规 (14) 十.过敏性休克护理常规 (15)

一、心脏骤停的急救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迅速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姓名,轻拍患者肩部,观察其对刺激有无反应,判断意识是否丧失,判断时间不超过10 秒。确认患者意识丧失,立即呼救,寻求他人帮助。 2、判断呼吸看:患者胸部有无起伏;感觉:面部贴近患者的口鼻,感觉有无气体呼出;听:耳听患者呼吸道内有无气流逸出的声音,判断有无呼吸,判断时间不超过 10 秒。无反应表示呼吸停止,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 3、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术者用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相当于喉结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头肌前缘凹陷处,判断时间不超过 10 秒。如无颈动脉搏动,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 【护理措施】 1、一旦确诊心脏骤停,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并紧急呼叫值班医师,积极就地抢救,立即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术(CPR)。 2、紧急实施徒手心肺复苏术,建立呼吸通道 (1)将患者置于硬板床或背部坚实的平面(木板、地板、水泥等),取仰卧位,双腿伸直,解开上衣,放松裤带。(2)开放气道,清除呼吸道内异物: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抬颏法:患者仰卧,急救者一手放在患者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外向上抬颏。若呼吸道内有分泌物,应当时清洁呼吸道,取下活动义齿,再开放气道。

糖尿病的护理常规

糖尿病的护理 一、概念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的。 二、护理问题 1、潜在并发症:低血糖/高血糖与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不稳或突发事件有关与糖尿病患者用药不当或感染、创伤等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高于机体需要量 3、有感染、受伤的危险与糖尿病病人组织中糖含量高及免疫功能受损有关与糖尿病患者末梢感觉功能障碍有关 4、活动无耐力与糖尿病患者体内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有关 5、知识缺乏与糖尿病缺发相关知识及保健措施有关 6、焦虑与血糖控制不稳定及需长期治疗有关 三、护理措施 1、患者血糖控制基本平稳的情况下可进行日常活动和工作,避免过度疲劳。如果出现任何症状加重或感觉不适,应适当休

息. 2、严格饮食管理,给予糖尿病饮食。 3、遵医嘱糖尿病治疗,观察降糖药的副作用,及时处理低血糖。如出现心慌、脉速、出汗、饥饿感,甚至昏迷等低血糖反应时,及时报告医师并抢救处理。其处理:一旦确诊低血糖发生,立即口服能快速升高血糖的物品,如一杯饮料(雪碧、可乐、果汁等)、糖果(水果糖、奶糖、巧克力糖)、糖水(温开水冲白糖或葡萄糖25~50g)、口服葡萄糖片、一勺蜂蜜或果酱等,如果5分钟内症状仍无改善,应再服糖1次,若10分钟仍无改善,考虑静脉输注葡萄糖溶液。切不可用低热量饮料或甜味剂食品治疗低血糖。 4、评估病情变化,注意监测生命体征、血糖、血酮、尿酮、电解质及体重等情况,预防糖尿病并发症。若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处理。 5、指导患者进行运动疗法,注意运动安全.如患者出现下列情况,应禁止运动:血糖〉 16. 7mmol/l.或空腹血糖〈4. 5mmol/l (应适当加餐后再运动);尿中有酮体;足部或下肢感觉异常;心悸,气促,恶心,眩晕;身体突然发生的剧烈疼痛;视物模糊等。 6、协助口腔及皮肤护理。注意保护足部,避免穿过紧的鞋、袜,防外伤致足部感染。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慢性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评估】 1.呼吸衰竭的程度、类型。 2.神志、血压、呼吸、脉搏、尿量等。 3.心理状态。 【症状护理】 1.呼吸困难的护理,及时给予合理的氧疗。 2.咳嗽、咳痰的护理 (1)危重病人定时翻身拍背,协助排痰,给予无力咳痰的病人吸痰。 (2)如建立人工气道要加强气道湿化,根据医嘱给予气道内滴药。滴药后及时吸痰。 3.睡眠障碍的护理:出现烦躁不安、睡眠昼夜颠倒者,应注警惕病人出现了呼吸衰竭早期症状的表现。 4.肺性脑病的护理 (1)观察生命体征:神志、血压、脉搏、呼吸及皮肤粘膜、球结膜、尿量的变化。 (2)保持皮肤、口腔的清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危重病人取半卧位。定时翻身拍背,协助排痰。备好吸痰器和抢救物品。 (4)病情危重者需建立人工气道。 【一般护理】 1.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 2.急性发作时,护理人员应保持镇静,减轻病人焦虑。缓解期病人进行呼吸运动和适当身体活动。根据身体情况,让患者做到自我照顾和正常的社会活动。 3.给予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 4.密切观察呼吸衰竭的程度及血压、脉搏、尿量和神志。 5.根据医嘱给予合理氧疗。 6.严格限制探视,防止交叉感染。 【健康指导】 1.指导病人缩唇腹式呼吸,改善通气。 2.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着凉。 3.戒烟,减少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 4.饮食采取少量多餐。进食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5.坚持适当的室外活动,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增强自身体质。可采取人工被动免疫,来增强机体免疫力。 心律失常护理常规 按内科系统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病情观察】 1.了解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 2. 监测心电图,判断心律失常的类型。 3.观察脉搏的频率、节律的变化及有无心排出量减少的症状。 【症状护理】 1.用药护理:遵医嘱准确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并观察疗效。

肿瘤科专科护理常规

肿瘤科 第一节肿瘤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化疗一般护理常规 1.按科护理常规。 2.入院时测身高、体重,以后每周测体重一次,以便根据身高、体重计算化疗药的剂量。 3.了解患者的病情,全身状态、血象、肝。肾功能以及胃肠疾病。 4.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给予安慰解释,讲解有关化疗等知识,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并取得合作。 5.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索且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鼓励患者多饮水。 6.按医嘱准备药物,熟悉常用抗癌药物作用,给药方法和毒性反应,了解患者的治疗方案。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现配现用,不得放置,掌握药物的剂量、用法,明确给药的速度、顺序及间隔时间。 7.化疗过程中,保护血管,防止静脉炎和药物外渗引起组织损伤。 (1)使用外周静脉输液时,尽量选择前臂静脉,避开关节、肌腱、韧带,避免使用钢针,患者有上肢静脉压迫时,应采用下肢静脉输液。 (2)静脉冲入化疗药时,应边抽吸回血边注药,注药完毕后继续输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确保不发生外漏。 (3)对刺激性较强的化疗药物,应选用PICC或深静脉给药如锁骨静脉、颈静脉、股静脉等。 (4)若发生药物外渗,及时给予处理。按化疗药物外渗处理原则。 8.在化疗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随时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等变化。有否感染性疾病所致全身毒性反应如畏寒、发热、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衰竭等;以及本系统疾病的局部表现如咳嗽、咳痰、咯血、哮喘、胸痛等。有无药物毒性反应发生,如出血、呕吐、皮疹、便秘、腹泻、便血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对症处理。 9.用药前给镇静止吐剂,以减轻胃肠道副反应。 10.遵医嘱每周至少查血象1次,发现血象下降的患者,因其身体抵抗力差,应加强基础护理,并做好卫生宣教工作,以预防感染,如白细胞计数小于l.O×109/L,必须给予保护性隔离,保持口腔清洁,注意观察口腔粘膜的变化,预防感染。 二、化疗操作防护常规 1.化疗药物应在配置中心配置,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无条件在配置中心配药时,要在具有通风装置的治疗室进行。 2.护士操作前要做好防护措施,戴一次性口罩、帽子、防护眼镜、双层手套(层为聚氯乙烯、外层为乳胶手套),操作中如有破损要立即更换;外穿一次性隔离衣;操作台面要覆以一次性防护垫,减少药液污染。3岩0锯粉针安瓿时要先轻弹其瓶颈,使附着的药粉降至瓶底,打开安瓿时应垫以无菌纱布,以防划破手套;溶解药物时溶酶应沿瓶壁缓慢注入瓶底,待药粉浸透后再行搅动,以防粉末溢出。‘ 4.瓶装药物稀释及抽取药液时应插入双针头,以排除瓶压力防止针栓脱出造成污染;并要求抽吸药液后在瓶排气后再拔针,不使药液排于空气中。 · 5.抽吸药液要选用一次性注射器,并注意抽出的药液不超过注射器容量3/4;抽好的药液放于垫有聚氯乙烯膜的无菌盘备用。 6.完成全部化疗药配置后,撤掉一次性防护垫,并用75%酒精擦拭操作柜或操作台面,所用一次性物品放及空药瓶放在黄色垃圾袋统一焚烧处理。

专科疾病常规护理学工作指引

^` 目录 1、呼吸衰竭的病情观察指引………………………………………………… 2、危重患者评估指引………………………………………………………… 3、预防压疮的护理工作指引………………………………………………… 4、各期压疮处理的工作指引………………………………………………… 5、压疮描述记录的工作指引………………………………………………… 6、危重患者约束的护理工作指引…………………………………………… 7、运送危重患者外出检查的工作指引………………………………………

^` 一、呼吸衰竭的病情观察指引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

^`

^` 二、危重患者评估指引 格拉斯哥评分 1、目标 ●评估患者的清醒程度 ●迅速辨别患者神经系统状态的改变 2、方法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 GCS),分值3-15, 3分是最差的分 值,15分是最佳的分值。包括三个元素 ▲睁眼反应(E) ▲语音反应(V) ▲运动反应(M) 特别考虑 ●记录检查过程中最好的反应 ●进行神经系统评估时,留意有无清醒程度下降趋势的迹象是非常主要的 ●切记当患者伴有摄入酒精、改变神志的药物时,低血糖、休克状态 SBP<80mmHgs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并不能准确评估患者的情况

^` 三、预防压疮的护理工作指引 【护理目标】 对压疮高危人群和具有发生压疮高危因素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压疮的发生。 【操作重点步骤】 1. 对压疮高危人群(对瘫痪、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水肿、痴呆、营养不良、 高龄老人、病情危重、强迫体位者、大手术后)进行全面的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见“压疮危险因素评估”)。 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均应进行全面的皮肤情况评估。对压疮高危人群应用评估量表进行评分,判断是否属于高危人群及其高危因素。将压疮高危人群列为护理的重点对象。 2. 告知患者/家属皮肤评估结果,讲解预防压疮的意义、方法,教会其检查和评 估皮肤情况的方法,介绍预防压疮及其配合的方法。 3. 针对高危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使用气垫床、水垫床、海绵垫、水垫等预防用具,减轻局部皮肤的压力。 变换体位至少 2h 一次,不能自行翻身的患者,定时帮助其翻身。临床上常用的体位有:侧卧位、侧倾 30°位、半坐卧位和俯卧位等。取半坐卧位时,抬高床头约 30°、床尾 15°及使用膝枕、挡脚枕将局部的剪切力减至最低。 不宜翻身的患者,予受压部位使用气垫/水垫或者减压敷料等减压。 使用夹板、石膏、牵引的患者,内层应加衬垫,保持衬垫平整、松软适度。 保持关节功能位,定期观察局部皮肤情况。 4. 保持皮肤清洁。尿失禁患者,要指导进行膀胱功能训练或采用尿套、留置尿 管等方法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大便失禁患者,及时更换尿布或床单,清洁皮肤后使用皮肤保护粉和保护膜等保护肛周皮肤,必要时采用肛门置管(带气囊导管)、或者接人工肛袋以减少大便对肛周皮肤的刺激。 5. 定时为患者进行温水擦浴、促进血液循环。协助患者定期进行活动或被动肢 体功能锻炼。 6. 为患者更换卧位或使用便器时,须将患者抬离床面,避免拉、拽,减少摩擦 力和避免被便器刮伤。 7. 确保各项措施落实。 交接班时,每班查看患者皮肤情况并记录。 床边建立翻身卡,记录翻身时间、患者的体位、采取的措施及皮肤情况。 8. 采取适当的营养干预措施,鼓励、协助患者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9. 观察并记录皮肤状况、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效果。发现皮肤异常症状及时处理。【结果标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