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汉语

古汉语

古汉语
古汉语

词序

一、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语料一:

?①寡人将谁朝而可?(《战国策·燕策》)

?②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③盗者孰谓?谓阳虎也。(《公羊传·定公八年》)

?④大王来何操?(《史记·项羽本纪》)

?⑤“涂之人可以为禹”,曷谓也?(《荀子·性恶》)

?⑥曰:“奚冠?”曰:“冠素。”(《孟子·滕文公上》)

?⑦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

?⑧天下父母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娄上》)

?⑨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

?——(1)结构:疑问代词(宾语)+动词

?(2)常见疑问代词:谁孰何曷奚焉安

?语料二:

?①胡为至今不朝也?(《战国策·齐策四》)

?②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战国策·赵策》)

?③许子奚为不自织?(《孟子·滕文公上》)

?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贾谊·论积贮疏》)

?⑤何以战?(《左传·庄公十年》)

?⑥先生何以幸教寡人?(《战国策·秦策》)

?⑦学恶乎始,恶乎终?(《荀子·劝学》)

?——(1)结构:疑问代词(宾语)+介词

?(2)介词:为以乎

?语料三:

?①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

?②不畏于天,将何能保?(《左传·文公十五年》

?——结构为:疑问代词(宾语)+助动词+动词

二、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

?语料一:

?①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②不我知者,谓我士也骄。(《诗经·魏风·园有桃》)

?③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左传·昭公十二年》)?④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

?⑤主贤明,能听汝;不明,将不汝听。(《韩非子·外储说下》)

?⑥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

?⑦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

?⑧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论语·卫灵公》)

?⑨莫我知也夫!(《论语·宪问》)

?⑩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孟子·滕文公上》)

?——否定词+代词(宾语)+动词/介词(极少见)

?语料二:

?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

?②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

?③昔君之惠也,未之敢忘。(《国语·晋语》)

?——否定词+代词(宾语)+助动词+动词

?要点:这种宾语前置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1)句子必须是否定句,必须有表示否定的副词或代词“不、无(毋)、未、莫”等。

(2)宾语必须是代词。

?以下两组材料中有什么句法现象?

?甲组:

?①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②有事而不告我,必不捷矣。(《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③圣人不爱己。(《荀子·正名》)

?④汉果不击我。(《汉书·赵充国传》)

?乙组:

?①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②彼不我恩也。(柳宗元《童区寄传》)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苏轼《石钟山记》)

?④而狼未之知也。(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三、宾语前置后用代词复指

材料一:

?①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左传·僖公五年》)

?②秉国之均,四方是维。(《诗经·小雅·节南山》)

?③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

?④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左传·僖公十五年)

?⑤寡人其君是恶,其民何罪?(《国语·晋语》)

?⑥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先进》)

?⑦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僖公四年》)

?⑧晋居深山,戎狄之与邻。(《左传·僖公十五年》)

?——宾语+ 是/之(复指)+ 谓语动词/介词

?材料二:

?①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左传·宣公十二年》)

?②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左传·成公十三年》)

?③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左传·宣公十五年》)

?④鸡鸣而驾,塞井夷竃(灶),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

?⑤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⑥当臣持竿临河时,心无杂虑,惟鱼之念。(《列子·汤问》)

?——唯/惟+ 宾语+ 是/之(复指)+ 谓语动词

?材料三:

?①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国语·越语》)

?②姜氏何厌之有?(《左传·隐公元年》)

?③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列子·说符)

?④孔子曰:“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⑤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论语·子张》)

?⑥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何N +之(复指)+动词

?比较下面两组材料:

?①“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乎?(《左传·宣公二年》)

?②语曰“唇亡则齿寒”,其斯之谓与?(《谷梁传·僖公二年》)

?③《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左传·隐公元年》)

?④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是之谓政令行,风俗美。(《荀子·王霸》)

?⑤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代词(宾语)+之(复指)+动词(“谓”)

?①维叶莫莫,是刈是濩。(《诗经·周南·葛覃》)

?②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往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左传·僖公四年》)

?——是(代词,宾语)+动词

四、强调介词的宾语而前置

?①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军呼声震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史记·项羽本纪》)?②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左传·僖公四年》)

?③秋阳以暴之,江汉以濯之。(《孟子·滕文公上》)

?④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上》)

?⑥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左传·昭公元年》)?⑦日居月诸,东方自出。(《诗经·邶风·日月》)

?⑧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墨子·非乐上》)

?——宾语+介词(以、自、于)(+动词)

五、表示行为数量的数词的词序

?材料一:

?①又与之遇,七遇皆北。(《左传·文公十六年》)

?②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墨子·公输》)

?——数词(状语)+动词(谓语)

?材料二:

?①於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战国策·赵策》)

?②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史记·项羽本纪》)

?——主语+数词(谓语)

?分析以下例中数词的用法:

?陛下至代邸,西向让天子位者再,南面让天子位者三。夫许由一让,而陛下五以天下让,过许由四矣。(《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附:观察以下两组材料,其中的词序问题属于什么性质?

?甲组:

?①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②败矣,子所使求马者!(《列子·说符》)

?③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史记·鲁仲连列传》)

?④大哉,尧之为君!(《论语·泰伯》)

?⑤宜乎,百姓之谓我为爱也!(《孟子·梁惠王上》)

?⑥善哉,祁黄羊之轮也!(《吕氏春秋·去秋》)

?乙组:

?①子也,言伐莒者?(《吕氏春秋·重言》)

?②何哉,尔所谓达者?(《论语·颜渊》)

?③何哉,君所谓踰者?(孟子·梁惠王上)

?——两组均为语用上的谓语前置。

本讲小结

?(1)关于疑问代词宾语前置:上古汉语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谓语动词前;

如果动词前有助动词,疑问代词也应放在助动词之前;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的时候,也应放在介词之前。

?(2)关于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①前置条件有二:第一,句子必须是否定句,必须有表示否定的副词或代词“不、无(毋)、未、莫”等;第二,宾语必须是代词。

?②如果动词前有助动词,代词宾语也应放在助动词之前。

?③先秦汉语中前置不前置两种格式都有出现,因而不像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则那样严格。

?(3)关于前置宾语的复指:强调动词宾语时,宾语前置以后,常常借助指示代词“是”

或“之”复指前置的宾语;强调介词的宾语时,也常把其宾语放在介词的前面,也常用代词“之”复指。

?(4)关于表示行为数量的数词的词序:表行为数量的数词在谓语动词前,句法功能是充任状语;表行为数量的数词虽可以置于动词之后,但它的句法功能是充任谓语并且前面常有“者”。

?(5)关于语用上的谓语前置:古代汉语中有谓语前置的现象,常出现在表示感叹或疑问语气的句子中。这是一种语用上的前置,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语法前置。

?(6)动词和介词在语法上的共性:从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因强调宾语前置等情况看,控制这些宾语的主要是动词,也可以是介词。可见,古汉语中动词和介词语法上的共性很强。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一、句子的分类

?(一)分类标准与分类结果

? 1 按语气分:

?(1)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

?(2)肯定句、否定句

? 2 按结构分:主谓句、非主谓句(名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

? 3 按谓语表述方式分:判断句、描写句、叙述句

? 4 按句子构件的繁简分:单句、复句

?(二)试试给下列句子归类

?(1)日食饮得无衰乎?(《战国策·赵策》)

?(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3)辛垣衍怏然不悦。(《战国策·赵策》)

?(4)蝜蝂者,善负小虫也。(柳宗元《蝜蝂传》)

?(5)(A)良庖岁更刀,割也;(B)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

?——例(1)疑问句、否定句、形容词谓语句、叙述句、单句;例(2)复句;例(3)形容词谓语句、描写句;例(4)名词谓语句、判断句;例(5)(A)和(B)分别

为动词谓语句、叙述句、判断句(论断原因的判断句);例(5)(A)加(B)为复

句。

?(三)《古代汉语》常提到的三类句子

?描写句,一般是用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的词组作谓语的句子,描写事物是什么样子。

?叙述句,一般是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表示一种动作或叙述一件事情。

?判断句,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二、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形式与特点

?(一)形式

? 1 表示肯定的判断句典型格式

?(1)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史记·项羽本纪》)

?(2)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A者,B也

?(3)邻之厚,君之薄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4)虢,虞之表也。(《左传·僖公五年》)

?——A,B也

?(5)粟者,民之所种。(晁错《论贵粟疏》)

?(6)情者,文之经;辞者,文之纬。(《文心雕龙·情采》)

?——A者,B

?(7)秦,虎狼之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8)荀卿,赵人。(《史记·荀卿列传》)

?——A,B

?判断句“者”“也”有很重要的标记性:

?(1)夫鲁齐晋之唇(《左传·哀公八年》)

?(2)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

?(3)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孟子·滕文公上》)

? 2 表示否定的判断句形式

?(1)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李斯《谏逐客书》)

?(2)子非三闾大夫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

?——A(者)非B(也)

? 3 判断句的省略形式

?(1)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论语·微子》)

?(2)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kuai)者也。”

(《史记·项羽本纪》)

?——(),B(者)也

?(二)特点

? 1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系词);

? 2 “者”“也”有很强的标记判断的功能,“者”“也”的隐现往往决定了句子判断性质的强弱;

? 3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否定形式用副词“非”。

三、判断词问题

?(一)“为”“维(惟)”“乃”“即”是判断词吗?

?(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荀子·劝学》)

?(2)弃其杖,化为邓林。(《山海经》)

?(3)晋为盟主,诸侯或相侵也,则讨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4)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论语·子张》)

?——大多数情况下,“为”不是判断词,是“成为类动词”。

?(5)余为伯儵,余,而祖也。(《左传·宣公三年》)

?(6)尔为尔,我为我。(《孟子·公孙丑上》)

?——这类“为”可以认为是判断词。

?(1)我马维骐。(《诗经·小稚·皇皇者华》)

?(2)尔惟旧人。(《尚书·大诰》)

?(3)百工维时。(《尚书·皋陶谟》)

?(4)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大雅·文王》)

?——“维”“惟”是句中语气词,用来加强肯定语气,不是判断词。

?(1)是乃仁术也。(《孟子·梁惠王上》)

?(2)吾翁即若翁。(《史记·项羽本纪》)

?(3)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同上)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乃”“即”是副词,用来加强肯定语气,不是语气词;“必”“则”当然也不是语气词。

?(1)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左传·襄公八年》)

?(2)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左传·襄公五年》)

?——从“非”和“即”“惟”的对应看,“即”“惟”不是判断词。

?(二)别轻易地把指示代词“是”看作判断词

?(1)是社稷之臣也。(《论语·季氏》)

?(2)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左传·僖公十年》)

?(3)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是故服事者简其业,而游学者日众。是世之所以乱也。(《韩非子·五蠹》)

?——以上句中的“是”都是指示代词,在句中作主语。

?(1)韩是魏之县也。(《战国策·魏策三》)

?(2)此是何种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这是先秦古籍中不太多见的判断词“是”的用例。

?(1)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2)此是家人言耳。(又,《儒林列传》)

?(3)天子识其手书,问其人,果是伪书。(又,《封禅书》)

?(4)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论衡·死伪》)

?(5)若枯即是荣,荣即是枯,则应荣时凋零,枯时结实。(范缜《神灭论》)

?(6)是是帚星。(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帛书)

?(7)是是苦彗。(同上)

?(8)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潜《桃花源记》)

?——《史记》以后,“是”为判断词的用例渐渐多起来。

四、判断句的活用

?典型的判断句,所表达的意义常常是:主语和谓语所指的应是同一事物或者同一类别。如:“亚父者,范增也”(《史记·项羽本纪》),“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

涉世家》)。但是古今汉语判断句都有一些灵活运用的情况,大致有三种:?(1)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哀公》)

?(2)诸葛孔明者,卧龙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3)气,水也,言,浮物也。(韩愈《答李翊书》)

?——采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比喻

?(1)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四年》)

?(2)百乘,显使也。(《战国策·齐策》)

?——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一种较复杂的内容

?(1)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

?(2)轻辞天子,非高也,势薄也;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韩非子·五蠹》)?——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事物的因果关系

古代汉语的习惯句式

?在阅读古书时,我们可以发现有一些结构相同的句子经常出现,某些词语经常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习惯性的固定句式。其中所用的词,跟它们通常所表示的意义和语法作用往往并不完全一致。多数要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凡是结构相同的,在表达上所起的作用也基本相同。因此,掌握这些固定句式,就能收到举一反三之效。

一、主要用来表示询问的习惯句式

?(一)如……何,若……何,奈……何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②吾君老矣,国家多难,伯氏不出,奈吾君何?(《国语·晋语》)

?③且君而逃臣,若社稷何?(《左传·宣公十二年》)

?这种句式,主要是用来询问办法的。三者意义相同,只是书写形式有别,都可译为“对……怎么办”、“把……怎么样”。“如、若、奈”在古音中是一声之转,在这里都有“办”、“处置”、“对付”的意思。“何”表疑问,当“怎么”、“怎样”讲。

?这种说法,有时是用疑问方式表示一种否定。如:

?①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左传·成公十年》)

?②虽有百秦,将无奈我何。(《战国策·齐策》)

?如/若/奈之何

?这种格式中,动词“如、若、奈”的宾语,有时可以用代词“之”代替,于是形成了“如/若/奈之何”格式。如:

?①如受吾币而不假吾道,则如之何?(《谷粱传·僖公二年》)

?②晋侯谓庆郑曰:“寇深矣,若之何?”(《左传·僖公十五年》)

?③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史记·滑稽列传》)

?④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论语·微子》)

?⑤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左传·成公二年》)

?该格式在作谓语时,可直接理解为“怎么样,怎么办”(“之”已虚化);作状语时,是“怎么,为什么”的意义(“之”字完全虚化)。

?“之”既已虚化,也就可以去掉,紧缩为“如/若/奈何”,这也是文言中的一种凝固形式,用法同“如之何”,作谓语、状语,表示“怎么办、怎么样,怎么、为什么”:

?①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伤未及死,如何勿重?(《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③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如/奈/若何”相当于文言中另一种格式:何如/若。“何如/若”是一个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凝定而成的一种固定结构,意思是“怎么样”而不是“象什么”,“如何、若何”则是“如/若之何”的紧缩形式,它们在来源上是不同的,不能看作是两种结构的互为倒置,它们只是在句法发展过程中汇合在一起,因而在用法上有共同的地方。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梁惠王上》)

?②王曰:“其小大何如?”(《国语·楚语下》)

?③得此三人者以事大王,何若?(《史记·苏秦列传》)

(二)……孰与……

?“……孰与……”,用以比较人物的高下或事情的得失。相当于“与……相比哪个……”,“与……哪个……”,“与……比起来怎么样”。(参考王力《古代汉语》第275页)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齐策一》)

?②田侯召大臣而谋曰:“救赵孰与勿救?”(《战国策·齐策一》)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该句式又写作“何与”、“奚与”、“孰如”等。如:

?①楚王之猎何与寡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②卫君之爱疑(人名)奚与媪?(《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③今明公自视,功德孰如周公?(《晋书·王豹传》)

?在互相比较的两者之中,用“孰与”提出反诘,表示舍弃前者而取其后者。相当于“哪儿(谁)比得上……”。如:

?①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

?②夫恬淡少欲,孰与鸟兽?鸟兽亦老而死。(《论衡·道虚》)

?又常写作“孰如”、“孰若”。如:

?①夫有定天下之大功,为天下之所推,孰如见推于闇人,受尊于微弱?(《晋书·习凿齿传》)

?②以殉葬,非礼也。虽然,则彼病,当养者孰若妻与宰?(《礼记·檀弓下》)(他:指已死的齐国大夫子车。当养句谓:应该侍奉他的谁能比得上妻子和家臣呢)?

(三)……何如……

?“……何如……”,也可用以比较人物的高下或事情的得失。相当于“与……相比哪个……”、“与……哪个……”、“与……比起来怎么样”。正如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九所说:“书传中言…孰与?者,皆谓…何如?也。”其例如:

?①予秦地何如毋予?(《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也可用于反诘,表示舍弃前者而取其后者。相当于“哪儿(谁)比得上……”。还可写作“奚若”、“曷若”。如:

?①大王万岁千秋之后,愿得以身试(堵塞)黄泉,蓐(挡住)蝼蚁,又何如得此乐而乐之?(《战国策·楚策一》)

?②力谓命曰:“若之力奚若我哉?”(《列子·力命》)

二、主要用来表示反问的习惯句式

?(一)何以……为

?①先生议兵,常以仁义为本:仁者爱人,义者循理,然则又何以兵为?(《荀子·议兵》)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

?③且使鬼神无知,又何用庙为!(《汉书·元后纪》)

?该句式主要用来表示反问。“为”是语气词。“何以”有二义:如果它后面是名词或名词性词组,那么就作“何用”解(“用”是动词,“何”是疑问副词作状语),即“怎么用得着”、“哪里用得着”的意思。如①。因此这样的句式有时也写作“何用……

为”,如③。如果“何以”后面是动词或动宾词组,那么,“何以”就是“以何”(“以”

是介词,“何”是它的宾语),即“为什么”的意思。如②。

?何……为

?由于古汉语中,“何”可以作疑问副词,单独用来表示“为什么”的意思。

所以在这样的句式里,如果“何以”后面是动词或动宾词组,则“以”字往往可以省去。

形成“何……为”句式。如: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②(汤母曰)汤为天子大臣,被恶言而死,何厚葬为?(《汉书·张汤传》)?③上知朔多端,召问朔曰:“何恐侏儒为?”(《汉书·东方朔传》)

?何以为

?如果“何以”后是名词,作“以”的宾语,则有时该名词可以省去,形成“何以为”格式。意思是“哪里(怎么)用得着呢”。这时“以”当动词“用”解。如:?①宝鼎事已矣,尚何以为?(《史记·孝武本纪》)(还哪里用得着公孙卿的奏章呢)

?何(奚、恶、安)以……为

?“何以……为”是表示反问语气的固定句式,其中的“何”,可以换成别的一些疑问代词,如“奚、恶、安”等。

?①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

?②(陈仲子曰)恶用是鶂鶂者为哉?(《孟子·滕文公下》)

?③世方乱,安以富为?(《三国志·刘司马梁张温贾传》)

?④(兄嫂曰)夫士业已屈首受书,而不能以取尊荣,虽多亦奚以为!(《史记·苏秦列传》)

?④是“何以为”变式。

(二)不亦……乎

?“不亦……乎”也是文言中一种表示反问的习惯句式。《经传释词》卷三:“凡言…不亦?者,皆以…亦?为语助。”知“亦”无实在意义,只起加强语气的作用。“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岂不是……吗”。这实际上是用否定性的反问形式来表示肯定。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②我欲行礼,子敖以我为简,不亦异乎?(《孟子·离娄下》)

?该句式有时也作“无亦……乎”、“不以……乎”、“不已……乎”。

?①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②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不以泰乎?(《孟子·滕文公下》)(《论衡·刺孟》引作“不亦泰乎”)

?③公曰:“寡人愿有言。然冕而亲迎,不已重乎?”(《礼记·哀公问》)?句末的疑问语气词,有时可以改用“邪”。如:

?①乃欲卬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汉书·司马迁传》)(师古曰:“卬,读曰仰。信,读曰伸。列,陈也。”)

(三)何……之有(为)

?“何……之有”,意思是“有什么……”,一般表示反问。

?①夫晋何厌之有?(《左传·僖公三十年》)

?②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

?“何……之为”,一般也表示反问。“为”作为动词,含义较多,应该根据下文意作灵活的理解。

?①若让之以一矢,祸之大者,其何福之为?(《左传·成公十二年》)——如果用一支箭来款待,这是大祸,有什么福呢?《经传释词》卷二:“言何福之有也。”

?②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秦国不为我们国君的丧事举哀,却攻打我们的同姓国(滑国),算什么恩德呢?

三、主要用来表示测度的习惯句式

?(一)无乃……乎

?这种句式,形式上是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测度,但实际上说话人的意思是偏于肯定的,这样说的目的,是为了使语气委婉一些,带有商量口吻,而让对方容易接受。“无乃……乎”,一般都可理解为“恐怕是……吧”,“大概是……吧”:?①鲁未若商周,而改其常,无乃不可乎?(《国语·鲁语上》)

?②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国语·越语上》)?该句式又可写作“毋乃……乎”、“毋迺……与”、“非乃……歟”等。

?①君以礼与信属(会合)诸侯,而以奸终之,毋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七年》)

?②今废先王德教之官,而独任执法之吏治民,毋迺任刑之意与?(《汉书·董仲舒传》)

?③今法有肉刑三,而奸不止,其咎安在?非乃朕德薄而教不明歟?(《史记·孝文本纪》)

?“无乃”有时可以单用,不跟“乎”配合。这时,则只用来表示对某种情况的估计。和上面的作为一种委婉的肯定说法不同。如:

?①吴方无道。无乃辱吾君。不如止也。(《左传·哀公十二年》)

(二)得无……乎

?“得无……乎”也是文言的习惯句式,用来表示怀疑与猜测的语气。可理解为“该不会……吧”、“莫非是……吧”:

?①日食饮得无衰乎?(《战国策·赵策》)

?②跖得无逆汝意若前乎?(《庄子·盗跖》)

?“得无”又写作“得毋、得亡、得微、得非”,句末“乎”可以改用“邪”,意思不变。如:

?①诸侯得微有故乎?国家得微有事乎?(《晏子·内篇杂上·景公夜从晏子饮晏子称不敢与》)

?②使人来杀袁盎。袁盎顾之曰:“我所谓袁将军者也,公得毋误乎?”(《史记·梁孝王世家》褚少孙补)

?③今兵不出,得亡变生,与先零(汉代部族名)为一(合为一体)?(《汉书·赵充国传》)

?④今者,阙然数日不见,车马有行色,得微往见跖邪?(《庄子·盗跖》)(三)其……乎

?该格式主要表示测度,一般可理解为“恐怕是……吧”,“大概是……吧”。如:

?①《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左传·隐公元年》)

?②若我不出,王其以我为怼乎!(《国语·周语中》)

?“其”还可以同“与”、“邪”配合,组成“其……与”、“其……邪”的格式,表示测度。如:

?①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论语·公冶长》)?②谚曰:“相马失(错选)之瘦,相土失之贫。”其此之谓邪?(《史记·滑稽列传》)

?“其”有时还可以同其他表示测度的副词,如“无乃”、“意者”等连用,以加强语气。如:

?①若以不孝令於诸侯,其无乃非德类也乎?(《左传·成公二年》)

?②今乃欲审尧、舜之道於三千岁之前,意者其不可必乎?(《韩非子·显学》)?“其……乎”,还可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吗”、“怎么……呢”;或表示祈使,可翻译为“还是……吧”。如:

?①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左传·僖公五年》)

?②寺人披请见,公使让(责备)之,且辞(拒见)焉,曰:“……女其行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四、主要用来表示感叹的习惯句式

?(一)何……之……

?该句式主要用来表示感叹,大都可翻译为“为什么……这样……”、“怎么……那样……”。“之”有指代作用。如:

?①孔子游於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辍。子路入见,曰:“何夫子之娱也!”(《庄子·秋水》)

?②其妻不识,曰:“状貌不似吾夫(指豫让),其音何类吾夫之甚也!”(《战国策·赵策》)

(一)何……之……

?该句式中的“何”可用“奚”、“曷”以及“何其”、“何如”、“何如”等来替换。如:

?①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韩非子·和氏》)

?②辰乎辰,曷来之迟去之速也!(《法言·问明》)

?③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庄子·人间世》)(《论语·微子》作“何德之衰”)

(二)何其……

?由于古书中的代词“其”,可以兼有“彼之”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在主语明确的情况下,“何……之……”格式可以改成“何其……”。如:

?①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论语·子罕》)

?②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③观庆父及叔牙、闵公之际,何其乱也!(《史记·鲁周公世家》)

?“何其”又可写作“奚其”、“曷其”。如:

?①设官职,陈(安排)爵禄,而士自至,君人者奚其劳哉!(《韩非子·难二》)

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施事施事行为受事

?我批评(了)他。

?主语谓语动词宾语

?受事介词施事施事行为

?他被我批评(了)。

?主语状语谓语动词

——被动: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的关系是受事关系。

被动表示法有两种:

①意念上表示被动;

②用语法标记表示被动。

意念上的被动:

在谓语动词前后没有表示被动的标志,只是主语和谓语动词在语义上为被动关系(意义)。

(1)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隐公元年》)

(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韩非子·五蠹》)

被动句:

表示被动且有语法标记的句子(意义+形式)。如: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孟子·滕文公上》)

五种常见被动式:

“见”字式、“于(於)”字式、“为”字式、“为……所”式、“被”字式。

五种常见的被动句式

一、“见”字式

甲骨文中开始出现。

(1)今日王其步,见雨,亡灾。(续六·一○·四)

(2)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刘简)颇以刚直见疏。(《世说新语·方正》)

(4)吾长见笑於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受事者+见+动词+(于(於))+(施事者)

注意:

第一、“见”字用在谓语动词前,一般是表示被动的,但汉代以后,也有不表示被动的。(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2)少加孤露,母兄见骄。(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3)冀君实或见恕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这三句中的“见”可称作指代性副词,意思是“我”。这种用法至今仍沿用。如:“见笑”、“见怪”、“见谅”等。

第二、区别这两种“见”字主要看句子的主语是施事者还是受事者。

二、“于(於)”字式

“于(於)”字式是先秦时期较为常见的被动句式。

(1)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诗经·邶风·柏舟》)

(2)卻克伤於矢,流血及屦。(《左传·成公二年》)

(3)故(楚怀王)内惑於郑袖,外欺於张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4)先发制人,后发制於人。(《汉书·陈胜项籍列传》)

——受事者+动词+于(於)+施事者

注意:

第一,该句式中的介词“于(於)”本身不表示被动,而是介引施事者。

第二,“于(於)” 介引施事者时,构成“于(於)”字式被动句;但是介引受事者、时间、处所等时,这些“于(於)”当然不是被动句标记了。如:

(1)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於公。(《左传·隐公元年》)

(2)虎兕出於柙,龟玉毁於椟中。(《论语·季氏》)

三、“为”字式

“为”字式出现在“于(於)”字式后。

“为”字句有两种形式:

一是施事宾语不出现的——“为V”式;

二是“为”后带施事宾语的——“为A V”式。

这两种形式通用于春秋战国直至汉代。

(一)为V

(1)自今无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於此,为戮乎?(《左传·成公二年》)

(2)臣已为辱矣。(《吕氏春秋·忠廉》)

(3)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史记·淮阴侯列传》)

——受事者+为+动词

(二)为A V

(1)不为酒困。(《论语·子罕》)

(2)身客死於秦,为天下笑。(《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吾属今为之虏矣。(《史记·项羽本纪》)

——受事者+为+施事者+动词

四、“为A所V ”式

战国末期出现,是汉代最有生命力的被动句式。

(1)(孙子)方术不用,为人所疑。(《荀子·尧问》)

(2)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自投於河,为鱼鳖所食。(《庄子·盗跖》)

(3)吾闻先即制人,后即为人所制。(《史记·项羽本纪》)

(4)卫太子为江充所败。(《汉书·霍光金日磾di1列传》)

——受事者+为+施事者+所+动词

“为”后的施事者可不出现,“为”和“所”连在一起,成为“为所V”式。如:

(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项羽本纪》)

(2)董卓拥制强兵,将有异志,今不早图,必为所制。(《后汉书·袁绍传》)

(3)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它有两种变式,一种是“为A之V”,一种是“为A之所V”。

(一)为A之V

晋文公为骊姬之譖,出亡十九年。(《尹文子·大道上》)

(二)为A之所V

(1)有制人者,有为人之所制者。(《管子·枢言》)

(2)悲仁人之尽节矣,反为小人之所贼。(贾谊《惜誓》)

五、“被”字式

这种句式出现较晚。

(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兄固被召诣校书郎。(《后汉书·班超传》)

(3)今年三月,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

(4)亮子被苏峻害。(《世说新语·方正》)

——受事者+被+(施事者)+动词

“被”字式有变式“被A所V”式。

(1)父子并有琴书之艺,尤妙丹青。常被元帝所使,每怀羞恨。(《颜氏家训·杂艺》)(2)元帅所夺州府县镇,皆被张飞所收。(《三国志平话》)

“被A所V”也有变式“被A之所V”。如:

果被众人之所怪笑。(《百喻经·债半钱喻》)

注意:

1.早期“被”字式不如“见”字式和“为”字式常见。

2.“被”字式从唐代发展,逐渐代替其他被动句式。

附:其他被动表示法

一、综合型被动句

综合型的被动句是在“于”字句、“为”字句、“见”字句普遍运用后,通过这三种句式的互相叠加或糅合发展而来。有些学者称这种句式为合成被动句。

(一)为V于(於)A

多出兵,则晋、楚为制于秦。(《战国策·秦策二》)

(二)见V于(於)A

臣诚恐见欺於王而负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为A见V

不好徼名于世,不为利害见将。(《论衡·自纪》)

(四)为A所见V

臣受性愚陋,人事多所不通,惟酷好学问文章,未尝一日暂废,实为时辈所见推许。(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

二、其他形式的被动表达式

(一)“吃(喫)”字式

那一日吃你家妈妈赶逼我不过,只得忍了一口气,走出你家门。(《元曲·金线池》)(二)“蒙”字式

昔日深蒙救命,甚重感恩。(《搜神记》)

(三)“教(叫)”字式

老太太那些穿戴的,别人不记得,他都记得,要不是他经管着,不知叫人诓骗了多少去呢。(《红楼梦》)

(四)“给”字式

我一天杀一个猪,还赚不到钱把银子,都给你去丢在水里,叫我一家老小喝西北风。(《儒林外史》)

结语

古代汉语中的被动表示法包括意念上的被动和有语法标记的被动。被动句是表示被动且有语法标记的句子。被动句式按时代先后顺序为“见”字式、“于(於)”字式、“为”字式和“为A所V”式,最后出现的是“被”字式。“为A所V”式又有两种变式:“为A之V”和“为A之所V”。

“是”在古汉语中的用法及意义

“是”在古汉语中的用法及意义[转载] 古汉语中,“是”很少作判断动词用,大部分情况下作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当然它也可以是形容词,可以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它还可以是助词。作判断动词用,是后来才有的东西。例释如下: 一、作代词和兼有判断意味的代词,相当于英语中的this 和thisis 1.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 2.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3.是非贿得之。《记王忠肃公翱事》 4.必死是间。《崤之战》 5.晋于是始墨。《崤之战》 6.是何可否之谓也?《柳毅传》 7.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勾践灭吴》 8.是吾剑之从坠。《吕氏春秋?察今》 9.是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治平篇》 10、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在以上十个句子中,前面的七个句子中的“是”都是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与英语的this相当;后三句的“是”是兼有判断意味的代词,相当于英语中的thisis。 二、助词,用来标志宾语前置,不能翻译成“是”,也不能翻译成“这”,应不译。 11.孜孜焉唯进修是急。《问说》 12.唯兄嫂是依。《祭十二郎文》 13.鬼神无亲,唯德是依。《左传》 三、作为判断动词,是后来才有的用法,意义与英语的be动词相当。 14.巨是凡人。《赤壁之站》 15.皆是水凿之穴。《雁荡山》 16.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雁荡山》 17.汝是大家子。《孔雀东南飞》 四、作为形容词及在形容词上活用的动词,意义是“正确的”或“以……为正确的 ”。

18.虽不谓吾言为是《与妻书》 19.是己而非人。《问说》 五、名词,意义为“国家大事”,但不能等同于“事”。 19.定国是之诏既下。《谭嗣同》 20、共商国是 总之,古汉语中“是”的用法和意义极其丰富复杂,词性也以代词和形容词及名词为主,切不可简单地以现代汉语的判断动词来翻译它。

古代汉语连词

古代汉语连词 连词是连接词、词组或句子以帮助表示两项或几项之间的语法关系或逻辑关系的虚词。这种关系总的可分为联合和编正两大类。就联合关系而言,可再细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等小类;就偏正关系而言,可再细分为让步、假设、条件、因果等小类。例如: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史记·项羽本纪》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例(1)“及”连接名词“庄公”和“共叔段”,构成并列关系的名词性词组;例(2)“则”表示承接关系;例(3)用“况”与副词“犹”关联,表示层进关系。 古代汉语常用的连词有:“与、及、而、则、且、况、但、抑、虽、然、苟、倘、令、第令、藉使、之”等。下面是几个比较重要的连词 一、与 “与”字和现代汉语的“和(跟、同)”一样分属两种词类:一是连词,一是介词。连词“与”一般用来连接并列的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例如: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庄子·逍遥游》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屈原《离骚》 “与”字用作介词,它前后的成份不是并列的,而是和它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作状语。例如: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左传·庄公十年》 夸父与日逐走。《山海经·夸父逐日》 两例中“与之”“与日”作状语修饰后面的动词。 介词“与”的宾语也可以省略。例如: 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史记·陈涉起义》 “与”后省略代词“之”。 二、而 连词“而”的用法主要有三种 第一,用在联合结构里,连接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动词性的词组,表示两种性质或行为的联系。例如: 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而”字还可以连接两个主谓结构,表示两件事情的联系。例如: 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故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韩非子·五蠹》 在古代汉语里,“而”字一般不连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荀子·劝学》“蟹六跪而二螯”,“而”字所以能连接“六跪”和“二螯”,是因为它们在这里用作谓语而带有描写的性质。 第二,“而”字用在偏正结构里,连接状语和谓语动词,在意思上往往是一种顺接,前后语意相承,但不是并列的,也没有转折的意思。例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第三,“而”字用在主谓结构里,连接主语和谓语,在意思上是一种逆接。有时候表示似乎不应有而有的事。例如:

古代汉语-文化常识

古代的历法 1、年和岁 2、月 3、晦、朔、望、胐、弦 4、日、时、刻、分、秒 5、四时、节、候 6、盈缩、定朔定气、闰月、岁差 干支纪历 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依次相配,以六十为一周期。干支纪历分纪年和纪日。 古代的官职 1、官吏的选拔制度 夏、商到西周:世卿世禄制。 到春秋战国时期:荐举、养士、对策或献策、军功入仕(“任人惟贤,因功受禄”)察举又叫荐举,是自下而上考察和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是汉代选官的一种主要做法。 任子制度是指勋臣子弟依靠父兄的官秩和功劳而被保任为官。 东汉后期:察举 曹魏初期:“九品中正制”(“唯才是举”) 隋代到清末:科举制 2、中央官制 秦代: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九卿: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宗正、少府;廷尉、典客、治粟内史;中尉将做少府,大夫,郎。 汉代:三公: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 九卿:太常、光禄勋、中大夫令、太仆、宗正、少府;大理、大行令(大鸿胪)、大农令(大司农);执金吾,大匠,大夫,郎;侍中、左右曹、诸史、散骑、常侍、给事中。 3、地方官制 秦代:郡(郡守、尉、监御史)县(县令或县长)制 汉代:郡(太守、督邮)、国(相);州或部(刺史/牧、司隶校尉) 隋代:废郡,只存州县两级 唐代:州(刺史)/郡(太守)、县;道(黜陟使)、镇(节度使) 宋代:州(知州)县(知县);路(转运使) 元代:行中书省;县(县尹) 明: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县(知县);巡抚、总督 清:省、道、府(知府)、州(知州)、县(知县) 4、品阶勋爵 品:古代把职事官分为若干等级,称为“品” 阶:古代给只有虚职的官员分的等级 勋:古代酬赏军攻的称号,亦分等级 爵: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以字的用法(古汉语)

以(yǐ,)yǐ ①<动>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 ②<动>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哉?” ③<动>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皆~美于徐公。” ④<介>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视情况译为“拿”、“用”、“凭”、“把”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愿~十五城请易璧。” ⑤<介>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亦不~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⑥<介>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捕蛇者说》:“而吾~捕蛇独存。”《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强秦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⑦<介>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可译为“在”、“从”。《苏武传》:“武~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⑧<介>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战国策?周策》:“天下有变,王割汉中~楚和。”《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欲~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⑨<连>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并且”等,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夫夷~近,则游者众;险~远,则至者少。”⑩<连>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

的手段和方式,可译为“而”,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予与四人拥火~入。” ⑾<连>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由于”。《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⑿<连>表修饰和被修饰关系。《归去来辞》:“木欣欣~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⒀<连>表目的关系,可译为“而”“来”“用来”等。《师说》:“作《师说》~贻之。” ⒁<连>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或范围,用法同现代汉语。《张衡传》:“自王侯~下,莫不逾侈。” ⒂<连>表示在叙述某件事时又转到另一件事上,可译为“至于”。《柳毅传》:“然自约其心者,达君之冤,余无及也。~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岂有意哉!” ⒃<副>通“已”。已经。《陈涉世家》:“座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怪之矣。”

古汉语常见实词解析

古汉语常见实词(4) 1.讳 ①讳莫如深隐瞒 ②世皆誉之,人皆讳之,惑也。《吕氏春秋·当务》回避,顾忌。 ③敬恒,讳宏任,别字思诚《姚敬恒先生事略》对君主、尊长的名字避开不直称 2.过 ①过秦论过失,指出过失 ②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责备 ③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过错;犯错误 ④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看望,拜访 ⑤每日朗诵《大学》一过《姚敬恒先生事略》遍 3.雅 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张衡传》平素,一向 ②潜斋(人名)雅爱之《姚敬恒先生事略》很,非常 ③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陈子昂别传》很,非常 4.延 ①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曹操《苦寒行》伸长,延长 ②闽督姚公盛延之,访以海上事《姚敬恒先生事略》邀请 ③秦人开关延敌《过秦论》迎击 5.摭 复摭拾其事以传之《姚敬恒先生事略》拾取 6.距、禽 慧度乃率文武六千人距循,禽循长史孙建之《杜慧度传》距:通“拒”,抗拒,抵御。禽:捕捉,捉住。后作“擒”。 7.淫 ①禁断淫祀《杜慧度传》过度、多分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孟子·滕文公下》惑乱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长久 ④耳不乐逸声,目不淫于色。《国语·楚语》沉溺 8.沾 ①愿以潺湲水,沾君缨上尘。沈约《新安江水》洗 ②由是威惠沾洽,奸盗不起《杜慧度传》恩惠施与,德泽所及。沾洽:雨水遍及;恩德普施;学识广博 9.被 ①丰名乃被于吴越邪?“李丰”遍及 ②被八创。《荆轲刺秦王》受,遭受 ③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京口北顾亭怀古》介词,表被动

④被坚执锐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 ⑤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屈原贾生列传》披散,散开 10.尚 ①丰子韬以选尚公主“李丰”匹配,多指高攀婚姻 ②尚武崇尚 11.比 ①丰为中书二岁,帝比每独召与语“李丰”近来 ②比长,益自策励。《金履祥传》到,等到 ③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勾结 ④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战国策》比照 ⑤天涯若比邻并排、并列 12.委 ①委命下吏《过秦论》交付,托付 ②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舍弃,丢弃 ③丰怖,遽气索,足委地不能起。“李丰”放置 ④帝怒曰:“司马欲委罪于孤邪?遂引出斩之。《王裒传》推卸 ⑤乐天委命,以至百年。陶渊明《自祭文》安 ⑥委实确实 13.双音节词 ①乃受业 ..于应先生潜斋《姚敬恒先生事略》从师学习;另有:传授学业 ②一言一行,服膺 ..师说《姚敬恒先生事略》牢记在心中 ③晚年以非罪陷缧绁 ..《姚敬恒先生事略》监狱;另有:捆绑犯人的绳索 ④分遣二子断遏水陆津要 ..《杜慧度传》水陆要冲;另有:比喻重要职位;关键,要点 ⑤始为白衣 ..时,年十八“李丰”平民,老百姓;另有:白色的衣服;替官府办事的小官吏。 ⑥海内翕然 ..“李丰”安定的样子;另有:一样的样子;鸟飞起的样子 ⑦初,明帝在东宫 ..“李丰”太子所居之宫,借指太子;另有:汉代长乐宫称东宫,太后所居,借指太后 ⑧江东闻中国 ..名士为谁?“李丰”中原地区或在中原地区华夏族建立的政权;另有:京城,国都。 ⑨平居独处,终日俨然 ..《金履祥传》庄重的样子;另有:整齐的样子;仿佛、好象。

古汉语词汇

词汇 词语是语言中人们最直接感知的、表达各种意义的基本单位。 词语的总汇形成词汇,或者反过来说,词汇是词语的总汇。理论上说,一种语言就只有一个词汇。一个人所掌握的词语,可以称为某个人的词汇,一个行业所使用的特殊词语汇总,也可以称为是某行业的词汇,这类词汇其实是词汇中具有某些特点、只为某部分人使用的部分,是一种体现词汇局部的“词汇”。但是,有人把一个词或几个词也叫词汇,那不是严格定义的词汇。 通常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层面来讨论语言,其中,语音和语法的基本成分都很有限,比如汉语的语音,就21个声母(加准声母yw,共23个),基本韵母38个,声调4个,它们共同配合,可以组成一千多个音节。语法方面,从句子构成来看,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谓、宾、定、状、补,分别构成数量有限的句式;从语法和词汇的关系来看,可以分出实词和虚词共十来个类,比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量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叹词,等等,这些词分别充当不同的句子成分,构成句子。 但是,词汇成分的数量不是用几十几百几千就可以列举完毕的,词汇单位的数量,需要以万计数。并且,一种语言的

词汇到底包括多少个词汇成员,几乎不可能有完整的统计。 词汇内部有以下特点:1,词汇内部个体数量繁多,2,词汇个体(词汇成分)的形式和意义关系复杂,局部成类现象普遍,3,词汇成分往往有有独立或部分的变化,4,词汇成分的使用面或流行程度不同,5,词汇成分的使用寿命不同,6,词汇成分的形式和意义产生和消亡频繁。 这样,在词汇中,有的成员相对稳定,有的成员则变化较多,一些曾经使用的词语或词语的意义,后来人不了解,成为阅读理解的障碍,这是古代汉语词汇学习的重点。 因此,词汇变化包括以下方面:1,新词产生,2,旧词消亡,3,有些词产生了新的意义成为多义词,4,有些多义词失去了部分意义。从宏观上看,一些词长期普遍的使用,成为词汇中的基本部分,被称为基本词汇,词汇中这些高度稳定的成分,成为语言传承的最重要因素。 词汇变化的动力,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有了新的事物,产生新的表达需求;一是人们认识的变化,对原有的事物有了新的认识或仅仅出于表达方式的创新,产生表达上的变化。 壹,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 古代汉语的词汇形式 一,单音词

粤语中的古汉语文化

浅谈粤语中的古汉语现象 曾不止一次听人说起,粤语与古汉语有颇多相似之处,更有人说,粤语就是古代通用语言,虽然这个说法略为荒诞,却也道出了粤语比现时的现代汉语更为接近古汉语的事实。 一、平仄 古代诗词、对联写作讲究平仄,但部分诗词、对联用今日的普通话读来,却并不符合平仄规律,例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平平仄仄平平仄),学海无涯苦作舟(平仄平平仄仄平)。按照对仗规则,学字本应为仄声,若是用普通话朗读,学字却是阳平。但是,如果我们用粤语朗读,这副对联就符合对仗的规则,因为“学”在粤语中为入声。又如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孤城。用普通话朗读,应为: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并不整齐。但用粤语朗读,则为: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对仗严格工整。这样的例子还能在对平仄格式规定更为细致、多样的词中找到,如:《渔歌子》: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以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为例: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用普通话朗读时,“西”字应为平,但在粤语中,“西”字为仄;“流”在现代汉语中为平,在粤语中为仄。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粤方言的声调的确更接近古代声调。现代汉语共有四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而粤语共有九声六调: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阴入、中入、阳入。不难发现,粤语比现代汉语多了入声,而中古四声包括: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其中平声为平,上、去、入三声为仄。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语言由繁到简的演变,入声韵逐渐消失。下面一首小诗,反映的就是方言中塞音韵尾、合口鼻音韵尾的消失: 戏妻族语不正 唐·胡曾 呼十却为石, 呼针将作真, 忽然云雨至, 总道是天因。 另据明代《中原音韵》揭示,当时已发生的声调变化是: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三声。所以现代汉语是缺少入声的,而南方方言,包括粤语、客家话、潮汕话却大多完整保留了入声的塞音韵尾和合口韵尾,因而用南方方言朗读古诗,能更容易发现和体会韵律。 综上所述,可以肯定的是,粤语更为多样丰富的声调与古汉语中的四声更为接近,利用粤语可以更为直接地研究古音韵,粤语对于我们研究古代韵律,能够提供极大的帮助,具有极大的利用价值。

古汉语“然”的用法

古汉语“然”的用法 (一)“然”的动词用法 “然”是“燃”的古字,其本义是“燃烧”的意思。《说文解字》:“然,烧也。”“然”作为实词,除动词用法之外,还可以用作形容词和代词。 (二)“然”的形容词用法 “然”作为形容词,常用于对话之中,意思是“是的”、“对的”。此外,也可用在一般句子中作谓语,一般译为“对”。例如: ①太后曰:“然.。”(《战国策·赵策四》) ②雍之言然.。(《论语·雍也》) 例①中的“然”用于对话,是“是的”的意思。例②中的“然”在句中作谓语,是“对”的意思。 注意:文言文中,形容词“然”还可以活用作动词,表示赞成或同意,有“以……为然”的意思,即“认为是”、“认为对”的意思。 ①沛公然.其计,从之。(《史记·高祖本纪》) ②成然.之。(《聊斋志异·促织》) (三)“然”的代词用法 “然”作为代词,主要是个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样”、“如此”等。 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荀子·劝学》)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史记·项羽本纪》)(四)“然”的连词用法1、表示转折关系 “然”作连词,由指示代词用法虚化而来,主要表示转折关系。一般用于复句中后一分句的开头,可译为“可是”、“但是”等。例如:

①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左传·成公二年》) ②周勃厚重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史记·高祖本纪》)2、表示承接关系 “然”表示承接关系,一般可译为“那么就”、“就”等。例如: ①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庄子·外物》) (五)“然”的助词用法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形容词词尾,表示“……样子”,一般可译为“……地”。例如: ①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柳宗元《捕蛇者说》) ②杂然.相许。(《列子·汤问》)2、用在名词或短语之后,前面有“若”、“如”、“犹”等词与之照应,可译为“……的样子”、“……一般”、“……那样”。例如: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魏学 《核舟记》) ②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孟子·公孙丑下》) ③闵子侍侧,訚訚(yin)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论语·先进》) 注意: 能用作形容词词尾的,除“然”之外,文言文中还有“尔”、“焉”、“若”、“如”等。例如: ①子路率尔.而对。(《论语·先进》) ②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悠然而逝。(《孟子·万章上》) ③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卫风·氓》) ④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论语·乡党》) (六)然而

(完整word版)最全初中文言文常用词语表

最全初中文言文常用词语表 初中1-6册文言文古今异义字 (1)默而识之(《论语》十则) 识:(古义:记今义:知道,认识) (2)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 居:古:停留、过了.今:居住、住所. (3)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益:古:更、更加.今:多用于名词,利益、益处. (4)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请:古:“问”的意思.今:邀、聘、求之意. (5)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走:古:“跑”的意思.今:行走. (6)故使人问这(《扁鹊见蔡桓公》)故:古:副词,特意.今:事故、所以. (7)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汤:古:热水.今: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8)我以日始出去人近(《两小儿辩日》)去:(古义:离.今义:到.(用于从所在地到另一个地方.)) (9)春社近(《游山西村》)社:(古义:土地神.今义:社会的一个团体,指共同工作或一种集体组织.) (10)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郭:(古义:外城.今义:仅用于姓氏.) (11)蜀之鄙有二僧(《为学》)鄙:(古义:边境.今义:品质低下.) (12)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顾:古:反而,难道.今:看;照管、注意. (13)卷卷有爷名(《木兰诗》)爷:(古义:指“父亲”.今义:指“爷爷”.) (14)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但:(古义:只、只不过.今义:转折连词) (15)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安:古:疑问代词“怎么”.今:常用于“安静”、“安全”等 (16)如是再三《宋定伯促鬼》再:古:专指第二次.今:常用于重复,表“又一次”的意思. (17)阡陌交通《桃花源记》交通:古:交错相通.今: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18)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是没有办法,没有出路的境地.) (19)无论魏晋(《桃花源记》)无论:(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20)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就是“这

古汉语

句子成分分析法在倒装句句式教学中的作用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中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一项要求,虽然现在高考试题一般很少直接考查句式,但掌握一些基本的句式知识,在做文言文试题时,有益于学生对于文段的理解,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而句式又属于教学中的难点,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仅从概念出发讲解有关句式知识,学生只知皮毛,难有深入的理解,我想,句式教式教学应追本溯源,它属于语法的范畴,我们应从语法角度入手,让学生深刻理解其内在联系,这样便会在教学上事半功倍,产生良好的效果。 但目前初中教学淡化语法,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汉语语法知识,学会运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一些简单的现代汉语常式句是先期要做的工作,了解这些知识,不仅对掌握文言句式有帮助,对于文言文翻译,辨析词类活用,辨析病句,仿用、改写句子,扩展语句与压缩语段等都大有裨益。 所谓句子成分分析法(也叫中心词分析法)就是从句法结构的关系意义出发,对句子作成分功能或作用分析的方法,可以用句子成分划分符号在句子中标示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成分,同时可以让学生懂得中心语和修饰语的概念。所谓中心语包括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和补语中心语。修饰语是中心语前面或后面的修饰成分。修饰语包括定语、状语、补语三种。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状语是谓语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补语是谓语中心语后面的补足语。 句子成分的划分符号: 句子成分说明符号举例 主语部分定语 修饰限制名词所做的主语的中心语。()(刚下课)的同学们涌出教室。 主语表示句子陈述的对象。回答“谁”或“什么”。 1. 刚下课的同学们涌出教室。 2.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 谓语成分状语在动词性谓语或形容词性谓语之中,对动词或形容词起补充作用。[ ] 1.他[昨天]没来上学。 2.这束花[的确][很]美。 谓语表示句子陈述的内容。回答“怎样”“什么样”的。 1.他教这个班语文。 2. 这个人很好。 补语在动词性谓语或形容词性谓语之中,对动词或形容词起补充作用。< > 1.我要学<好>语法知识。 2.他饿<极> 了。 宾语定语限制修饰名词所做的宾语的中心语。()这是(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 宾语动词性谓语中被动词支配的对象。这是(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 主谓之间用“‖”隔开。 例如: (年轻)的我们‖[一定][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昨天],(全班) 同学‖〔都〕做〈完〉了(语文)作业。 由上所述,我们把汉语常式句的语序简单归纳为: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状语有时可以放在主语前,也可以放在主谓之间。如“他昨天没来。”和“昨天,他没来。”除了强调内容不同外,意思变化不太大。 划分句子的口诀: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古代汉语笔记(王力版) 一、填空: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玉书、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颐,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宋代徐铉采用愐《唐韵》校订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古汉语通论(十九)古代文化常识(一)

古汉语通论(十九)古代文化常识(一) 天文,历法,乐律(一)天文在上古时代,人们把自然看得很神秘,认为整个宇宙有一个至高无上的主宰,就是帝或上帝。在上古文献里,天和帝常常成为同义词。古人又认为各种自然现象都有它的主持者,人们把它们人格化了,并赋予一定的名字,例如风师谓之飞廉,雨师谓之荓翳(屏翳),云师谓之丰隆,日御谓之义和,月御谓之望舒(注:这里是举例性质,见《广雅·释天》。),等等,就是这种观念的反映。这些带有神话色彩的名字,为古代作家所沿用,成了古典诗歌辞赋中的辞藻。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生活的国家之一,农业生产要求有准确的农事季节,所以古人观测天象非常精勤,这就促进了古代天文知识的发展。根据现有可信的史料来看,殷商时代的甲骨刻辞早就有了某些星名和日食、月食的记载,《尚书》《诗经》《春秋》《左传》《国语》《尔雅》等书有许多关於星宿的叙述和丰富的天象记录,《史记》有《天官书》,《汉书》有《天文志》。我们可以说远在汉代我国的天文知识就已经相当丰富了。 古人的天文知识也相当普及。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说: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於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注:见《日知录》卷三十“天文”条。“七月流火”见《诗经·豳风·七月》,“三星在户”见《诗经·唐风·绸缪》,“月离於毕”见《诗经·小雅·渐渐之石》,“龙尾伏辰”见《左传僖公五年》。)。 我们现在学习古代汉语当然不是系统学习我国古代的天文学,但是了解古书中一些常见的天文基本概念,对於提高阅读古书能力无疑是有帮助的。现在就七政、二十八宿、四象、三垣、十二次、分野等分别加以叙述。 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合起来称为七政或七曜。金木水火土五星是古人实际观测到的五个行星,它们又合起来称为五纬。 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因为它光色银白,亮度特强。《诗经》“子兴视夜,明星有烂”(注:见《诗经·郑风·女曰鸡鸣》。),“昏以为期,明星煌煌”(注:见《诗经·陈风·东门之杨》。),都是指金星说的。金星黎明见於东方叫启明,黄昏见於西方叫长庚,所以《诗经》说“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注:见《诗经·小雅·大东》。)。木星古名岁星,迳称为岁。古人认为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个特定的星空区域,并据以纪年(注:下文谈到十二次和纪年法时还要回到这一点上来。)。水星一名辰星,火星古名荧惑,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值得注意的是,先秦古籍中谈到天象时所说的水并不是指行星中的水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营室)(注:即室宿,主要是飞马坐的αβ两星。),《左传庄公二十九年》“水昏正而栽”,就是一个例子。所说的火也并不是指行星中的火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大火(注:即心宿,特指心宿二,即天蝎座的α星。《史记·天官书》所说的火,才是指火星(荧惑)。),《诗经》“七月流火”,就是一个例子。 古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是以恒星为背景的,这是因为古人觉得恒星相互间的位置恒久不变,可以利用它们做标志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经过长期的观测,古人先

2021年古汉语“以”的用法

古汉语“以”的用法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以”,本是动词,《说文解字》:“以,用也。”《经传释词》:“《广雅》曰:以,与也。”动词“以”意义有二: 1、意为“用”、“依据”。例如: ①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论语·子路》) ②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九章·涉江》)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 例①、②中的“以”译作“用”,“虽不吾以”即“虽然不用我”。例③中的“以”译作“依据”。 2、意为“认为”、“以为”。例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诸葛亮《出师表》) ②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战国策· 齐策一》) 3、率领。 ①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史记·项羽本纪》) ②宫之奇以其族去虞。(《史记·晋世家》) (二)“以”的介词用法 “以”作介词由动词虚化而来,主要用法有以下几种:

1、引进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条件、身份、依据、标准等,一般可译为“用”、“拿”、“凭”、“按照”、“凭……身份”等。例如: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列子·汤问》) ③余船以次俱进。(《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④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⑤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吕氏春秋·慎大览》) 2、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处所。 “以”的这种用法同“于”,一般可译为“在”、“从”等。例如: ①文以五月五日生。(《史记·孟尝君列传》) ②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3、引进动作、行为所处置或涉及的对象。 一般可译为“把”。这里所说的“对象”,就是指一般句子中的“宾语”。由于介词“以”的出现,把宾语提到了动词之前,而形成一种状中关系。例如: ①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史记·滑稽列传》) ②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4、引进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

2010届高考语文古汉语常用句式和用法

高三语文考点复习指导与练习:古汉语常用句式和用法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考点复习指导与练习:古汉语常用句式和用法 二. 教学重、难点 文言句式和用法 (一)判断句(明确表示“是”或“非”的句子) 1.“者也”表判断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2)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3)刘备,天下枭雄。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5)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 副词“乃”“亦”“即”“皆”“本”“必”等表判断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3)梁父即楚将项燕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5)环村居者皆猎户 3. 动词“为”“是”表判断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4. 否定副词“非”表否定判断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2)予非文人画士 (3)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二)被动句(受动者作主语的句子) 要素:受动者、动作、被动词、施动者 1.“为所”表被动 (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为”表被动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3.“于”表被动 (1)李氏子蟠……不拘于时 (2)而君幸于赵王 (3)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 4.“见”表被动 (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2)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5.“见、于”表被动 (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6.“被”表被动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7. 意念被动 (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功臣亡。 倒装(变式)句 (和现代汉语语法相对而言) (三)宾语前置句(置宾语于谓语前) 1.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1)古之人不余欺也 (2)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古汉语中常见否定词(否定副词)] 不、毋、未、莫、弗、非、匪、靡、罔、无、勿 [古汉语中常见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吾、我、余、予、朕、自、己 第二人称:尔、汝、若、而、乃 第三人称:彼、其、之、焉、他、渠、伊 注意: ①“之”和“其”在某些语境中可以灵活地用作第一、二人称的代词。 ②“相”和“见”经常用在宾语前置句中。 2. 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1)大王来何操? (2)沛公安在? (3)微斯人,吾谁与归? [古汉语中常见疑问代词] 何、谁、孰、曷、安、胡、奚、焉、恶 3. 介词(多为“以”)宾语前置句 (1)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 (2)一言以蔽之 (3)夜以继日静以修身一以贯之 (4)是以(因此)何以(凭什么) 4.“之”、“是”为标志的宾语前置句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唯余马首是瞻 (3)无乃尔是过与? (4)唯弈秋之为听。 (唯利是图、唯才是举、唯你是问、唯命是从) (四)定语后置句(置定语于中心语后) 模式:名词+(之+)……(者) [中心语] [定语]

在古代汉语中

在古代汉语中,一些宾语经常放在动词(或介词)前面,这种现象语法上称之为“宾语前置”。宾语前置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要前置。但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句子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毋、莫”等否定词表示。例如:①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自哀”应理解为“哀自(哀叹自己)”。②闻道百,以为莫己若。(《秋水》)“莫己若”应理解为“莫若己”。二、疑问句中如果宾语是疑问代词,宾语一般要前置。例如: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何操”应理解为“操何(拿什么)”。②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何以”应理解为“以何”。三、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例如:①夫晋,何罪之有?(《烛之武退秦师》)“何罪之有”应理解为“有何罪”。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全句应理解为“不解句读,不解惑” 。四、陈述句中为了强调宾语,通常介词(以、与等)宾语前置。例如:①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一以当十”应理解为“以一当十”。②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五、陈述句中中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宾语有时也需要前置。例如:①亚父南向坐。(《鸿门宴》“南向”应理解为“面向南”。②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东面而视”应理解为“视东面”。六、“相” 偏指动作行为的一方时通常要前置,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①杂然相许。(《愚公移山》)“相”代“他”(愚公),作“许”的宾语。②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相”代“婆婆”,作“扶将”的宾语。七、“见” 偏指动作行为的一方时通常要前置,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①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见”代“刘兰芝”作“丁宁” 的宾语。 ②慈父见背。(《陈情表》)“见”代“李密”作“背”的宾语。八、“自”字解释为“自己”时,通常要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例如:①举贤以佐。②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九、古典诗词中,有时为了平仄或压韵的需要,往往把宾语提到谓语动词的前面。例如:①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英雄无觅”应理解为“无觅英雄”。②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愤》)“中原北望”应理解为“北望中原”。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一)、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师说》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苏轼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离骚》屈原东望愁泣,若不自胜。《柳毅传》李朝威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之人”)不忍视。《柳毅传》李朝威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孟子〉而良人未之知也。《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孟子〉彼且奚适也?《逍遥游》〈庄子〉 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勿”或“毋”,不要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古汉语通论古代文化常识

天文,历法,乐律(一)天文在上古时代,人们把自然看得很神秘,认为整个宇宙有一个至高无上的主宰,就是帝或上帝。在上古文献里,天和帝常常成为同义词。古人又认为各种自然现象都有它的主持者,人们把它们人格化了,并赋予一定的名字,例如风师谓之飞廉,雨师谓之荓翳(屏翳),云师谓之丰隆,日御谓之义和,月御谓之望舒(注:这里是举例性质,见《广雅·释天》。),等等,就是这种观念的反映。这些带有神话色彩的名字,为古代作家所沿用,成了古典诗歌辞赋中的辞藻。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生活的国家之一,农业生产要求有准确的农事季节,所以古人观测天象非常精勤,这就促进了古代天文知识的发展。根据现有可信的史料来看,殷商时代的甲骨刻辞早就有了某些星名和日食、月食的记载,《尚书》《诗经》《春秋》《左传》《国语》《尔雅》等书有许多关於星宿的叙述和丰富的天象记录,《史记》有《天官书》,《汉书》有《天文志》。我们可以说远在汉代我国的天文知识就已经相当丰富了。 古人的天文知识也相当普及。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说: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於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注:见《日知录》卷三十“天文”条。“七月流火”见《诗经·豳风·七月》,“三星在户”见《诗经·唐风·绸缪》,“月离於毕”见《诗经·小雅·渐渐之石》,“龙尾伏辰”见《左传僖公五年》。)。 我们现在学习古代汉语当然不是系统学习我国古代的天文学,但是了解古书中一些常见的天文基本概念,对於提高阅读古书能力无疑是有帮助的。现在就七政、二十八宿、四象、三垣、十二次、分野等分别加以叙述。 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合起来称为七政或七曜。金木水火土五星是古人实际观测到的五个行星,它们又合起来称为五纬。 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因为它光色银白,亮度特强。《诗经》“子兴视夜,明星有烂”(注:见《诗经·郑风·女曰鸡鸣》。),“昏以为期,明星煌煌”(注:见《诗经·陈风·东门之杨》。),都是指金星说的。金星黎明见於东方叫启明,黄昏见於西方叫长庚,所以《诗经》说“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注:见《诗经·小雅·大东》。)。木星古名岁星,迳称为岁。古人认为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个特定的星空区域,并据以纪年(注:下文谈到十二次和纪年法时还要回到这一点上来。)。水星一名辰星,火星古名荧惑,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值得注意的是,先秦古籍中谈到天象时所说的水并不是指行星中的水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营室)(注:即室宿,主要是飞马坐的αβ两星。),《左传庄公二十九年》“水昏正而栽”,就是一个例子。所说的火也并不是指行星中的火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大火(注:即心宿,特指心宿二,即天蝎座的α星。《史记·天官书》所说的火,才是指火星(荧惑)。),《诗经》“七月流火”,就是一个例子。 古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是以恒星为背景的,这是因为古人觉得恒星相互间的位置恒久不变,可以利用它们做标志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经过长期的观测,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注:黄道是古人想像的太阳周年运

古汉语“为”的用法

古汉语“为”的用法 (一)“为”本是动词,读作wéi。有“做”、“制造”、“作为”、“当作”、“认为”“是”等义。例如: ①譬如为.山,未成一篑。(《论语·子罕》) ②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公输盘为我为.云梯之械。(《墨子·公输》) ④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魏学音伊《核舟记》) (二)“为”的介词用法 “为”的介词用法由动词虚化而来。“为”作介词,用法大致有四种: 1、引进动作、行为受益的对象。一般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①公输盘为.我为云梯之械。(《墨子·公输》) ②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孟子·滕文公上》) 2、2、引进动作、行

为所涉及的对象。一般可译为“向”、“跟”、“对”等。例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陶渊明《桃花源记》) ②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或目的。一般可译为“因为”、“由于”、“为了”等。例如: 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 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凶凶也辍行。 (《荀子·天论》) ③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 利往。(《史货殖列传》) 4、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读作wéi,可译为“被”。例如: ①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韩非子·五蠹》)

②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三)“为”的连词用法 “为”的连词用法,是从介词用法演变而来的,读作wéi。 1、用在假设复句中,一般可译为“如果”、“假如”。例如: ①王甚喜人之掩口也,为.见王,必掩口。(《韩非子·内储说下》) ②秦为.知之,必不救也。(《战国策·秦策四》) 2、用在因果复句中,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孟子·梁惠王上》) ②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史记·留侯世家》) (四)“为”的语气词用法 “为”用作语气词,读作wéi,放在疑问句末尾,表示疑问,前面往往有疑问代词

古代常用词语大全

古代词语汇编 鏖战áozhàn指激烈的战斗,苦战。 败北bàiběi战败,败逃。后引申为竞赛中失利。 班师bānshī 调回出征军队。后引申为军队凯旋,参赛胜利归来。 鼻祖bí zǔ 始祖。后引申为创始人。 睥睨pì nì 也作“俾倪”,斜着眼睛看。有从容、不理不睬之态。 彪炳biāobǐnɡ 光辉闪烁。后引申为功绩卓着。 不齿bù chǐ 不准收录,不与同列。后引申为瞧 不起,鄙视。 不啻bù chì 不止,不仅,不但。后引申为如同,无异于。 不佞bù nìnɡ 无口才,不善言谈。后引申为不才(表自谦)。 不虞bù yú 意料不到,没有想到。后引申为不忧虑。

城府chénɡ fǔ 城市和官府。引申为心机隐深难测。 赤子chì zǐ 婴儿。后引申为百姓,喻真诚、纯洁。 丹青dānqīnɡ 绘画用的颜料,后引申指绘画。丹,丹砂;青,青色土。 饿莩è piǎo也作“饿殍”,指饿死的人。 粉黛fěndài泛指妇女的化妆用品。后引申为专指美女。 冯妇fénɡ fù 古代搏虎名士。后引申为重操旧业者。 斧钺fǔyuè 古代两种形状相似的兵器。后引申为刑罚、杀戮。 腹诽fù fěi也作“腹非”,在心里诽谤。 付梓fù zǐ 稿件交付印刷。 高堂ɡāotánɡ 高大的厅堂。后引申指父母。 高足ɡāozú 良马。后引申为品德、学识最优秀的弟子。

乖戾ɡuāilì 抵触,相背。后引申为怪僻,言行不合情理,粗暴,急躁。 挂冠ɡuà ɡuān将帽子挂在城门上。后引申为辞职、弃官。 管窥ɡuǎnkuī 也作“管”,从管中看物。后引申为所见片面,见识狭小。 圭臬ɡuī niè 古代天文仪器。后引申为标准、法度。 国殇ɡuó shānɡ 《楚辞》篇名,屈原所作《九歌》之一。 归省ɡuī xǐnɡ 回家探亲。今沿用此义。 翰墨hànmò 笔墨。后引申为诗文,也指书画。 沆瀣hànɡ xiè 夜间的露水。屈原:“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阴而含朝霞。”意为:吞食天地之气,渴饮夜间淆露,沐浴朝霞,吸收正气。唐以后因崔沆主考,崔瀣应考之事,就有了“座主门生,沆瀣一气”之传言。后引申指臭味相投,相互勾结。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