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学活动小组《增广贤文》第八课时

国学活动小组《增广贤文》第八课时

国学活动小组《增广贤文》第八课时
国学活动小组《增广贤文》第八课时

国学小组第八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增广贤文》(节选七),初步理解内容。

2、通过学习本课,知道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知识,养成良好品质的重要性等做人的道理。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和搜集运用资料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增广贤文》(节选七)。

二、读熟文章。

1、师范读一遍《增广贤文》(节选七)。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

善化不足,恶化有余。

水太清则无鱼,人太急则无智。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不是不报,日子不到。

一人道好,千人传实。

凡事要好,须问三老。

若争小可,便失大道。

年年防饥,夜夜防盗。

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

2、师简介,我国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人们都倡导多珍惜时间,学习知识,待人真诚,启迪智慧。

3、师领读两遍文章,注意纠正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

4、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指生说,师补充解释,一起看后面的文意。全班齐读一遍。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救人一条命,胜过建一座七层的佛塔。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城门着火,用护城河水救火,水尽鱼死。指受到牵连。

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

要想得到富贵,必须要用气力下工夫。

善化不足,恶化有余。

积善不够积恶有余的人必定会遭殃。

水太清则无鱼,人太急则无智。

水如果太清沏了就不会有鱼,人如果脾气太急了就不会有智谋。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干好事有好的结果,干坏事有坏的报应。

不是不报,日子不到。

不会没有报应的结果,只是时间早迟的问题。

一人道好,千人传实。

一个人说的情况,不管真假,经很多人一传,似乎便成了真的。

凡事要好,须问三老。

凡事要办好,必须向有学问、有道德的人请教(三老:指古代教化的乡官)。

若争小可,便失大道。

在一些小事情上争争夺夺,便会失去大的理智。

年年防饥,夜夜防盗。

每年都要防饥荒,每天夜里都要防备有盗贼。意指事事要注意。

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

学习的人像禾苗庄稼一样十分有用,不学习的人像蒿草一样只作柴烧。

5、学生借助注音,自己练习读,把文章读流利熟练。

6、全组齐读一遍,师纠正读错的字音。

7、指生读,点评,注意纠正个别字的读音。

8、分排比赛读。

9、男、女生比赛读。

10、看谁能最快背诵下来。

11、搜集一些类似的小故事读一读。

国学经典《百家姓》诵读教学设计

国学经典《百家姓》诵读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百家姓》都是由孤立的单字组织起来的,相互之间没有意义联系,要让二年级的学生诵读百家姓,首先要让孩子们喜欢百家姓,以中国人有百家姓而自豪,设计采用了多种生动有趣的活动,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对百家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设计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教学目标】 1.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轻松了解中国人名字中的姓,对百家姓产生浓厚的兴趣。 2.诵读百家姓,感受传统文化的深远,产生当中国人的自豪。 二、【教学准备】 查找百家姓的有关资料。了解姓氏来历。 三、【教学过程】 板块一:了解百家姓 1.像老师这样来介绍你的姓,我姓...... 同学们,你们刚才说的都是自己的姓氏。你们知道吗,我们中国在古时候就形成了自己的姓氏,宋朝有一位书生将我们中国人常见的姓氏编成了一本书,叫《百家姓》。 2.百家姓里一共收集了多少姓氏呢?其中里面还有单姓和复姓。百家姓收集441个姓,后人增加到504个。单姓444个,复姓60个,如:司马、欧阳、诸葛。 板块二:背诵百家姓 1.百家姓录音范读,学生倾听。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 4.指名学生朗读,师生评议后,齐读,一边拍手一边读,男女生对读,配乐朗读。

5.整体背诵百家姓。 (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诵读氛围中轻松地熟读成诵,化难为易,学生不再有危难情绪。) 板块三:姓氏趣谈 1.我们的姓氏是由我们的老祖宗子子孙孙、一代一代一直传到我们这里,我们的姓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你们知道你姓氏的来历吗?比如,我姓慕,说起慕姓的来历,还有一段历史呢。出自慕容氏,源自高辛氏,是帝喾的后裔,为慕容氏所改。远古时,有个黄帝后代叫“封”,他到东北部去建立了鲜卑国。他取姓慕容,是意在远离中原之地发扬光大传统文化,“慕二仪(天、地)之德,继三光(日月星)之容”。后来慕容姓的后人,有的地区又简化为慕姓。 2.你的姓氏又有什么来历呢?与同桌说一说。 3.派代表上讲台介绍自己的姓氏。 (学生知道自己姓氏来历,饶有兴趣地介绍自己的姓氏来历。)板块四:了不起的中国人。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中华民族涌现了许多让中国人骄傲的英雄、名人、伟人。说说和你同姓的名人、伟人,说说他们的故事(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伟人、名人,同时生起一股敬意。) 板块五:中国人,百家姓,百家姓,一家人。 1.出示“姓”字,猜猜“姓”是什么意思? “姓”是由一“女”、“生”组成,同一个女的生的即同姓,所以同姓的是亲人。 2.我们的姓氏由祖先传到了我们这里还会传下去吗?你的姓会传给谁? 3.教师小结:对,我们的姓会传给我们的儿子、女儿,再由你的儿子传给孙子,子子孙孙,一直传下去,只要有中国人,就一定会有百家姓,只要一叫出我们的姓名,世界上的人就知道我们是中国人!

国学诵读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国学诵读 十河小学丰晓瑞 小学四年级第二学期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一、活动目的: 国学经典文章内涵丰富,语言精练,句式齐整,富有韵律,易于诵记,名篇佳作篇目繁多,美不胜收。让学生从小诵读古文,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语感,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我们的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也是学习语言、积累文化的最佳时期。因此,吟诵古文活动对于他们今后的治学修身、熏陶性灵、引导价值判断、提升审美品味以及培养语文能力,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更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 二、基本原则: 1、熟读成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国学读本的内容达到“认识字、发音准确、流利诵读,对其中大部分篇目能背诵”的目标 2、教学相长:教师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同时,自己也要广泛学习国学内容,不断提高国学素养,学生背诵的篇目教师先要进行研读,力争做到熟读成诵。 3、教研同步:将“国学经典诵读”作为一项研究课题,学校领导与教师要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交流,提高国学经典的教育效果,使教师和学生通过此活动在思想和知识能力上有所提升。 三、工作安排和要求 1、参与年级:根据教育局的精神,我校四年级全体学生及部分教师参与“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2、四年级教学内容及目标: (1)、古典诗词专题诵读:《春日》 (2)、古典诗词专题诵读:《忆江南》 (3)、古典诗词专题诵读:《南北朝民歌》 (4)、古典诗词专题诵读:《劝君须惜少年时》 (5)、古典诗词专题诵读:《从军行》 (6)、古典诗词专题诵读:《佳人》 3、教学目标: 我校的整体教学目标是:增强语文能力,夯实文化功底。塑造良好品德,奠定优雅人格;激发读书兴趣,培养良好习惯;各年级段的具体目标如下: 4、课时安排: 国学经典诵读主要由四年级语文教师负责,每周利用校本课程时间和每天早读时间完成此项活动。 (1)利用每周五下午第三节课,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诵读理解。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按照各年级的要求完成诵读任务。 (2)利用写字课时间,将要求所吟诵的经典、古诗词,再通过书写加强记忆,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 (3)召开家长会传达其精神,引导、鼓励学生家长积极参与,父母与孩子一起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经典国学诵读03练习《增广贤文》及答案【新版】

三年级下册经典国学诵读三 (一) 经典国学再现 先到为君,后到为臣。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自恨枝无叶,莫怨太阳偏。 大家都是命,半点不由人。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我是小助手 恨:遗憾。 怨:抱怨。 和:和睦。 责:责备。 恕:宽恕。 防:戒备。 我是小翻译 抢先一步就能当上君王,后到一步只能称为臣子。 不要以为自己走得早,还有比你走得更早的人。 树应该遗憾自己的枝上长不出叶子,不要抱怨太阳偏心眼。 人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自己做不了一点儿主。 一年中春天是最重要的,一天中清晨是最好的时光,一个家庭最宝贵的是和睦,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勤劳。 我们应该用责备别人的心来责备自己,用宽恕自己的心去宽恕别人。 我们要像瓶口那样不轻易开口,要像城防那样时时戒备。 考考你的智慧 1.下面和“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这句话意思一样的一句是()

A.你不要以为自己出发早,还有更早的人。 B.你是最早的人。 C.你无论出发多早,都有比你还早的人。 2.“大家都是命,半点不由人。”你赞同这句话吗?为什么? 3.“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这句话告诉我们怎样的为人处世的道理? 弘扬传统文化 厉归真画虎 一生之计在于勤,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勤劳。 五代的时候,有一位叫厉归真的画家,他以画虎而天下闻名。 厉归真是个非常勤奋和坚持的人。为了画好老虎,他曾经带上粮食和纸笔,在深山里的大树边搭起棚子,一连几天躲在里面,日夜观察老虎的各种神态,把老虎怎么跑跳,怎么咆哮,怎么捕食,甚至连最细小的动作变化都一一画下来,一共画了一百多张草图。 回家后,他还觉得不够,又把虎皮披在自己身上,学着老虎的架势,在院子里蹦蹦跳跳,仔细体验老虎的各种神态以及动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他的画虎技艺有了明显的提高,最终成了久负盛名的画虎大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做好一件事情,我们必须要勤奋。 (二) 经典国学再现 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 再三须慎意,第一莫欺心。 虎身犹可近,人毒不堪亲。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山中也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 我是小助手

国学经典教案设计

《弟子规》第1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弟子规》入则孝部分。 2.通过讲解及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的孝心。 教学重点: 1.熟读成诵,感受孝心的魅力。 2.联系实际,抒发孝心。 教学内容: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弟子规》知识抢答赛。 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可以背诵弟子规,甚至可以倒背如流。关于《弟子规》的知识,你知道的有多少呢?让我们一起进入知识抢答赛。 1.《弟子规》的作者是谁? 2.《弟子规》分为几个部分? 3.《弟子规》的作者是谁? 4.《弟子规》的意思是什么? 二、热情诵读,齐诵《弟子规》——入则孝。 1. 读书的要求有那些?你能做到吗?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2. 齐诵《入则孝》部分。 3. 小组比赛读。 三、进入主题,讲解“亲有疾——不离床”部分。 讨论: 1. 怎样做才是孝顺的好孩子呢?

2.生病的感觉是怎样的呢?生病的时候你最希望身边的人怎么照顾你? 3. 父母生病的时候会怎样想,他们希望我们做子女的怎样做呢? 4. 古时候,孝顺的儿女是这样做的(出示PPT: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有谁知道这句话的意思?(生说,教师补充) 5.感动你的地方是哪里?(药先尝,不离床)父母心中会怎样想呢? 四、情景体验,感悟孝道。 古时候子为父母尝药,是为了为父母试探药的温度。可是现在我们不能为父母尝药,因为乱吃药是危险的。当父母生病的时候,我们可以怎样做呢?小组讨论后请一个小组到讲台上表演。(一个扮演生病的母亲,一个扮演儿子) 请大家给出建议和意见。给予鼓励。 五、积极讨论,解决问题。 1.我们班的同学们都很聪明,现在有一个小朋友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能帮他解决吗? 2.讲述故事:“小明想跟妈妈学家务,可是妈妈说只要专心学习就好了。小明要怎样做?” 同学发言。 3.你们真是有礼貌的孩子。你们觉得说服妈妈要注意哪几点?(礼貌,有道理,恭敬) 4.如果妈妈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呢?你该怎么办?(找机会再和妈妈讲) 六、情景表演,小组活动。 如果遇到下列问题的时候,你会解决吗? 讲述:小明的爸爸随手把垃圾扔到车窗外,小明该怎么劝说呢?小组活动,然后展示。 七、总结升华,神情寄语。

中华诵__国学经典诵读教案_(四年级下册)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四年级下册) 教 案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四年级下册) 学期计划 一、教材分析 国学经典文章内涵丰富,语言精练,句式齐整,富有韵律,易于诵记,名篇佳作篇目繁多,美不胜收。让学生从小诵读古文,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语感,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我们的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也是学习语言、积累文化的最佳时期。因此,吟诵古文活动对于他们今后的治学修身、熏陶性灵、引导价值判断、提升审美品味以及培养语文能力,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更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 二、教学目的 1、培养同学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吟诵表演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3、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 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熟读成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国学读本的内容达到“认识字、发音准确、流利诵读,对其中大部分篇目能背诵”的目标。 2、教学相长:教师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同时,自己也要广泛学习国学内容,不断提高国学素养,学生背诵的篇目教师先要进行研读,力争做到熟读成诵。 3、教研同步:将“国学经典诵读”作为一项研究课题,学校领导与教师要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交流,提高国学经典的教育效果,使教师和学生通过此活动在思想和知识能力上有所提升。 本学期教学进度如下:

一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一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教学内容:学习《弟子规》的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教学重点:有余力,则学文 讲解题目:《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 原名:训蒙文。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教学方法:老师念一句,学生重复一句。也可老师念上句,学生念下句。

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学习时间,需要念几遍。 讲解内容: 弟子规——是(古代)学生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弟子规就是教育学生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谨:谨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做事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

泛爱众——泛:广泛。不是指单纯的情爱。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而亲仁——仁:指同情友爱,仁慈之心。我们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使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以上四条是做人的根本。不管你有没有文化知识,但忠、孝、礼、义、信必须要做到。 (举例说明)一个六岁的小孩,他不但学会了弹钢琴,而且会说英语。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大人都叫他为客人表演。一天,他表演了节目后,大家都在赞扬他。他骄傲地说了一句语惊四邻的话:“姥姥你是个大笨蛋,什么都不会!”客人愕然。从这个例子说明:家长不能一味的培养孩子技能,但不知道学习技能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让他表演,而是为了让他有一计之长,将来好做事。可他连做人的道理都不懂,怎么去做事?一个连自己的家长都瞧不起的孩子,他怎么会虚心向别人学习? 总结: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因为它是我们行动的准则。弟子规的内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顺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在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经典国学诵读07练习《增广贤文》及答案(最新)

三年级下册经典国学诵读七 (一) 经典国学再现 贼是小人,智过君子。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贫穷自在,富贵多忧。 不以我为德,反以我为仇。 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晴天不肯去,直待雨淋头。 我是小助手 智:智慧。 固:虽然。 滥:胡作非为。 德:感激。 曲:旁门左道。 我是小翻译 贼虽然是卑鄙小人,但其智慧有时可以超过君子。 君子虽然穷困,但能恪守本分,小人穷困了则会胡作非为。 贫穷的人活得自在,富贵的人因为想法太多活得很累。 不但不感激我,反而把我当做仇人。 宁可用正当的方法去争取,也不可用歪门邪道的方法去求取。 人若没有长远的打算,以后一定会被眼前的难事所困扰。 天气好的时候不愿去,直到大雨淋头时才开始行动。 考考你的智慧 1.面对贫穷,君子可以,小人则会。 2.我们面对自己想要的事物,应该怎样去争取呢?用文中的句子写一写。

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弘扬传统文化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做大事情的人总是忧国忧民,值得人们敬佩。 范仲淹和滕子京都是宋代人。 范仲淹喜好弹琴,还擅长写诗词散文,他写的文章文辞秀美,气度豁达。 滕子京因遭诬陷被贬到岳州当知府,重新修复了岳阳楼。滕子京委托范仲淹写一写岳阳楼。范仲淹在自己的《岳阳楼记》中写道:“古代的仁人志士不因外物好坏或自身得失而或喜或悲,总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成为千古佳句,也是范仲淹一生爱国的写照。 (二) 经典国学再现 成事莫说,覆水难收。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 黑发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头翁。 月到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 我是小助手 覆水:泼出去的水。 强:争强。 忧:忧患。 欺:冒犯。 休:停止。 我是小翻译 事情做完了,不管好坏都不要再说了,因为泼出去的水是无法收回的。 是非是话太多引起的,烦恼是由于争强好胜而引起的。

国学经典教学设计

国学经典《三字经》教学设计 朱寨小学五年级王继广 【教学目标】 1、诵读《三字经》原文“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一段,理解其义,达到熟读成诵。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被世人称颂。 3、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 【教学重点】实践中达到朗读成诵。 【教学难点】知道德才兼备的人才能被世人称颂。 【教学准备】课前了解“三王”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这几天,我们这儿都是阴雨绵绵,给我们上学和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但是在海南省,从上月底开始已经连续下了9天大暴雨,范围波及15个市县,受灾人口达164.8万,海南万宁特大暴雨中心区致经济损失约5亿元,是1951年海南省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大暴雨过程。水灾如此严重,我们不得不说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治水。早在夏朝就有一个君主对治水很有办法,他就是——大禹。你听说过他治水的故事吗? 2、是啊,大禹是一位很好的君主,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得到了百姓的拥戴,孔子《论语?泰伯篇》中说:“禹,吾无闲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闲然矣”!意思是:对于大禹,我没有什么好批评的,为什么呢?因为他自己吃的很差,但是把

祭祖先祭神的祭品办得非常丰盛;自己穿得很差,但是把祭服,祭祀时穿的衣服做得很华美;他住得也很简陋,不住好房子,但是却把力量完全用在水利建设上。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好批评的。这是孔子的原话。这就足以证明在孔子的心目中大禹的地位是多么崇高。我们的三字经就把大禹这个有名的人物编了进去。你想读一读吗? 二、大声诵读、品读解意 1、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 (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2、品读解意,边读边试解释内容。 (1)从这四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夏统治了四百年,商朝统治了六百年,周朝统治了八百年。禹、汤和武王指的是三个君主。 (2)你听说过他们的故事吗?学生分小组说说各自收集的故事。再每组推举一名代表来介绍故事。 (3)小结:从这些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你认为他们为什么能得到世的人尊敬? (4)是啊,商汤、周武王和大禹一样,也是非常善良、仁爱、开明的国君,所以这段经文的意思是: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武王。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 (5)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再次诵读,学生齐读。 3、各种形式朗读

关于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篇

关于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篇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篇一】 一、教学目标: 1、品读古诗,感悟诗情; 2、诵读文言经典,感悟人生哲理; 3、赏析美文,提升鉴赏能力; 4、增强对人类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在诵读中悟人生哲理,增强审美能力。 2、开放式教学:有词朗诵、配乐美文欣赏、唱诗词。 三、教学预备: 1、学生背诵印发的小册子中的内容。 2、学生背诵《满江红》《少年中国说》 3、学生学唱《水调歌头》。 4、各小组选择自己喜爱的诗词或美文,并精心预备,把握节奏、感情、声音大小、人员安排多种多样。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课: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创造了经典文化。诵读经 典我们会感悟更多的人生哲学,体味各家的语言特色。 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在经典诵读竞赛中感受经典文化的艺术魅力。

(二)措施与要求 “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鉴于此,提出如下要求:(1)保证诵读时间。每周一、三、五早读时间 及每周的晚自习时间为诵读时间,天天坚持。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 诵的教学。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 成多的诵读方法,要把以往课前一支歌换为一首诗,开展“课前一吟”教学,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2)教师要依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制定计划,依据计划诵读并且要与学生一起诵读。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 励学生多诵多背。班级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竞赛,激发学生 诵读的激情。 (3)布置作业时,可以加入诵读内容。语文教师要天天抽查学生,动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鼓励后进;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诗文诵读 交流汇报,我们尝试开展各种教学,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如唱演诗文,陶冶审美情趣。为古诗文配曲谱,让学生进行演唱或演奏;如诗配画,彰显创新才能。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学生通过 书法、绘画来表现自己脑海中诗中描写的画面,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 理解;如创用诗文,提升思辨能力。即引导学生把诗或文改编成一个个 课本剧,展开丰富的联想,再现古诗文的意境,理解诗意,充实内容; 如改创诗文,培养创*好。在学生学习了古诗,对其形式、意境、构思 等 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触发学 生的灵感,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改创诗文。学生把对经典诗 文的喜爱倾注在各种教学之中,表达于他们精心设计的手抄报以及精 心撰写的读后感上。丰富的教学调动了学生们诵读的热情,校园内到 处可以听到朗朗的诵读声 五、教学总结

国学经典古训《增广贤文》精选

国学经典古训《增广贤文》精选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水至清则无鱼,人太急则无智。

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 动口不如亲为,求人不如求己。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晴天不肯去,直待雨淋头。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分来早与来迟。 得宠思辱,居安思危。 人情莫道春光好,只怕秋来有冷时。送君千里,终有一别。 善事可做,恶事莫为。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当家才知盐米贵,养子方知父母恩。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螳螂捕蝉,岂知黄雀在后 百年修来同船渡,千年修来共枕眠。 将军额头堪走马,宰相肚内能撑船。 富人思来年,穷人想眼前。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 强中更有强中手,恶人须用恶人磨。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由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不经过不知难。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 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成灾。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良田万顷,日食一升。 大厦千间,夜眠八尺。 千经万典,孝义为先。 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见。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中华文化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它们经过时间淘漉和历史沉淀的文化精品。中国文库网为大家带来的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品读古诗,感悟诗情; 2、诵读文言经典,感悟人生哲理; 3、赏析美文,提高鉴赏能力; 4、增强对人类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在诵读中悟人生哲理,增强审美能力。 2、开放式教学:有词朗诵、配乐美文欣赏、唱诗词。 三、教学准备: 1、学生背诵印发的小册子中的内容。 2、学生背诵《满江红》《少年中国说》

3、学生学唱《水调歌头》。 4、各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词或美文,并精心准备,把握节奏、感情、声音大小、人员安排多种多样。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课: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创造了经典文化。诵读经典我们会感悟更多的人生哲学,体味各家的语言特色。 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在经典诵读比赛中感受经典文化的艺术魅力。 (二)措施与要求 “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鉴于此,提出如下要求:(1)保证诵读时间。每周一、三、五早读时间及每周的晚自习时间为诵读时间,天天坚持。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诵的教学。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要把以往课前一支歌换为一首诗,开展“课前一吟”教学,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2)教师要根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制定计划,根据计划诵读并且要与学生一起诵读。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励学生多诵多背。班级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比赛,激发学生诵读的激情。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小学国学诵读教案 诵读经典之——《三字经》 1、人之初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教学重点: 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 教具准备:三字经有关材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

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这本《三字经》会回答我们。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们的。 二、诵读新句子: 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 三、讲解句子,阐释概念: 1、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 教师小结: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 2、性相近,习相远。“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3、教之道,贵以专。“教”教育,学习;“贵”重要的,好的方面;“专”专一。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4、讲解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篇一 国学经典诵读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4.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5.感受到江南山水的自然美,享受到美的熏陶。 6. 养成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好习惯。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段:有凝望明月思念故乡的思乡诗,有寒光铁衣锁边关的边塞诗,也有杨柳依依话斜阳的送别诗……今天,我们将走近两位唐代诗人。 二、学习古诗 1.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读好古诗。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二、写字 “庭”字共( )笔,第七笔是( ),第八笔是( )。 “亭”字共( )笔,第九笔是( ),组词( )。 三、理解古诗意思

联系课文中注释,并能借助工具书,或请教老师同学,看看插图,想一想诗句的意思,并练习说出来。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理解的意思是:( )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意思是:( ) 1. 想象画面,感情朗读: 诵读《独坐敬亭山》,诗人饱尝了人间的辛酸,感受到了世态的炎凉,因怀才不遇而产生( )的感情,也正是因为诗人投身于大自然,以山为伴,才寻找到了“,”的安慰。 吟咏《望洞庭》,感受到了诗人用轻快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优美的( )图。方圆数百里的洞庭湖在诗人眼里竟似玲珑的“潭面”;月光笼罩下的湖水、山色相称,在诗人眼里又恰似“”。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不禁又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 )的情怀。 2.假如你是“诗仙”李白,你会怎么吟诵《独坐敬亭山》—— 假如你是“诗豪”刘禹锡,你会怎么吟诵《望洞庭》—— 这两首诗都描写的是( ),要将它们背下来,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 四、课后作业 1、把生字写正确写美观: 2. 默写古诗。 第二课时 一、精彩回顾: 背诵古诗《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二、自由诵读,初步感知: 1.借助拼音读古诗,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初读古诗,并会填: (1)读准字音,并认真抄写下来: (2)通过朗读,发现:这首诗歌在形式上是“”句子导学设计 或长或短”,叫( ) ,也叫( )。这种诗歌体裁都有词牌名,( )就是这首诗歌的词牌名。 (3)能结合诗句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国学经典】《增广贤文》有声朗读

【国学经典】《增广贤文》有声朗读 《增广贤文》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 当时若不登高望,谁知东流海洋深。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为人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两人一条心,有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无钱难买针。 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 红粉佳人休使老,风流浪子莫教贫。 黄金无假,阿魏无真。客来主不顾,应恐是痴人。 贫居闹市无人识,富在深山有远亲。 谁人背后无人说,那个人前不说人。 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 闹里有钱,静处安身。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长江后浪催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先到为君,后到为臣。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

初中国学经典教案设计有特色的

初中国学经典教案设计有特色的 《诫子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澹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焦躁。学习本文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把握主旨,体会情感,从中获得精神的力量: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并由此积累背诵相关警言以自励。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读准字音, 掌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熟读成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讨论,探究式学习,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 三、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学励志,修身养性。 四、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赏析精彩妙点 五、教法、学法设想: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陆游、文天祥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 诸葛亮是在54岁的时候逝世的,在逝世前他曾经对他五岁的儿子说过一段话,这段话后来一直被诸葛家族奉为祖训,可见他对诸葛子孙有着多么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段话(板书:诫子书),相信大家也一定受益匪浅。 (二)初读,读熟课文: 1、解题:《诫子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 2、找生朗读课文,师点拨存在的问题。 3、师范读,提示长句停顿。 示例: 非澹泊 / 无以明志,非宁静 / 无以致远……非学 / 无以广才,非志 / 无以成学。(指定学生诵读,余生纠正,后齐读) 4、学生自由朗读。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春日 一.教学内容简析。 在本单元中,本次学习的目的是诵读《春日》,分别为北宋词人秦观的《春日》,北宋文学家晁补之的《春日》和南北诗人朱熹的《春日》。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背诵诗歌。 2.感受我国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积淀的精美华章的魅力。 3.培养学生热爱古典和国学的情趣。 三.教学过程。 探讨春天引入课文。 同学们,春天在你眼中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色?谁能用一些词语来描述一下春天?春天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最喜欢描写的季节,今天,我们就跟随北宋文人的足迹,去欣赏欣赏春日的生机勃勃。 整体感受。 1.学生自由读三首春日,把诗句诗通顺,读流利,并自己通过链接认识诗人。 2.学生齐读三首春日。 3.指名学生读。

诵读第一首《春日》。。 1.读诗句。 全班齐读。 指名读,评读。 跟教师读。 2.学生自主学习,交流 3.全班齐读译文。 4.学习诗歌的写作方式。 5.再把诗句美美地读一读,读出诗人描写的那么美的意境,读出诗句的韵味。 6.各种形式的背诵。 ①自由背。 ②指名背。 ③分小组背。 诵读第二首《春日》。 1.读诗句。 男女生读。 跟读,齐读。 比赛读。 2.学生自主交流

说说作者这首美丽的春天表达他怎样的思想感情。从这里我们又学到了一种写作方式,快把他收藏起来吧! 3.背诵。 同桌背 指名背 全班评出“背书小能手”, 诵读第三首《春日》, 1.读诗句。 学生自由读。 教师指导读。 学生与教师配合朗读。 2.学生默读注释,译文,简析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3.练习背诵 4.检查背诵 5.布置背诵 6.全班跟着音乐齐读三首《春日》。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三首有关《春日》的诗句,并且把诗句背诵下来,你们表现得非常棒,我们一起完成了一次非常棒的合作,老师感谢你们的努力。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篇一 国学经典诵读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4.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5.感受到江南山水的自然美,享受到美的熏陶。 6.养成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好习惯。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段:有凝望明月思念故乡的思乡诗,有寒光铁衣锁边关的边塞诗,也有杨柳依依话斜阳的送别诗……今天,我们将走近两位唐代诗人。 二、学习古诗 1.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读好古诗。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 一/青螺。二、写字 “庭”字共()笔,第七笔是(),第八笔是()。“亭”字共()笔,第九笔是(),组词()。三、理解古诗意思

跌系课文中注释,并能借助工具书,或请教老师同学,看看插图,想一想诗句的意思,并练习说出来。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理解的意思是:()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意思是:() 1.想象画面,感情朗读: 诵读《独坐敬亭山》,诗人饱尝了人间的辛酸,感受到了世态的炎凉,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感情,也正是因为诗人投身于大自然,以山为伴,才寻找到了“,”的安慰。 吟咏《望洞庭》,感受到了诗人用轻快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岀了一幅优美的()图。方圆数百里的洞庭湖在诗人眼里竟似玲珑的“潭面”;月光笼罩下的湖水、山色相称,在诗人眼里又恰似“ ”。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 不禁又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怀。 2?假如你是“诗仙”李白,你会怎么吟诵《独坐敬亭山》—— 假如你是“诗豪”刘禹锡,你会怎么吟诵《望洞庭》—— 这两首诗都描写的是(),要将它们背下来,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 四、课后作业 1、把生字写正确写美观: 2.默写古诗。 第二课时 一、精彩回顾: 背诵古诗《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二、自由诵读,初步感知: 1 ?借助拼音读古诗,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初读古诗,并会填: (1)读准字音,并认真抄写下来: (2)通过朗读,发现:这首诗歌在形式上是“”句子导学设计 或长或短”,叫( ),也叫()。这种诗歌体裁都有词牌名,()就是这首诗歌的词牌名。 (3)能结合诗句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经典国学诵读10练习《增广贤文》及答案

三年级下册经典国学诵读十 (一) 经典国学再现 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 十载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当家才知盐米贵,养子方知父母恩。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 我是小助手 举:科举考试。 稀:少。 饥:饥饿。 运:好运。 我是小翻译 参加一次科举考试如果考上就榜上有名,十年苦读,终于可以大展宏图了。 十年寒窗苦读无人问津,考试考中后天下人都知道了。 喝酒欠债并非稀有的事,能活到七十岁的人却不多。 养儿子是为了老了以后有所依靠,积存粮食是为了防备饥荒。 当家后才能体会到钱财来之不易,有了儿女后才能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 生活好的时候要经常想想以前贫困的时候,生活困顿时不要像富裕时那样浪费。 运气好时,即使坏的情况也能逢凶化吉,运气不佳时,好的局面也会变坏。 考考你的智慧 1.古代人的寿命比现在要短,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知道,古人活到岁的人很少。 2.“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这句让你想到了哪两个成语呢? 3.你知道“时来风送滕王阁”这句话和唐朝哪个诗人有关吗?在下面写出他的名字

吧。 弘扬传统文化 “运去雷轰荐福碑”典故的由来 运气不好的时候,即使好事情也会变坏。这句中有一个典故。 宋代时候,范仲淹有一段时间在饶州做官。当时当地有一个书生十分穷困潦倒,范仲淹非常同情他。 饶州有一个寺庙叫荐福寺,寺中有一块碑文,是欧阳询书写的,其拓本在当时十分值钱,范仲淹想拓一些送给书生。却不料,巨雷却都把碑击碎了。 (二) 经典国学再现 入门休问荣枯事,且看容颜便得知。 官清书吏瘦,神灵庙主肥。 息却雷霆之怒,罢却虎狼之威。 饶人算之本,输人算之机。 好言难得,恶语易施。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恶者是吾师。 路逢险处须当避,不是才人莫献。 我是小助手 荣枯:兴衰。 容颜:脸色。 罢却:收敛。 道:好。 避:避让。 我是小翻译 进门时不要问主人家的兴衰情况,看看他的脸色大致就知道了。 当官的清正廉洁,当差的就捞不到油水;庙里的神仙有灵,香客就会很多,庙主也就被养肥了。 平息像雷霆一般的怒火,收敛像虎狼一样的威风。

小学国学经典教案

小学国学经典教案 课题:雍也篇 年级四学科第3周国学经典教师总序号第几课时 1 4 单元课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 熟练背诵《雍也篇》 : 知者乐水《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熟练背诵以上内容。满江红中有几个句子较难读,较难理解,需引导朗读。实物投影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以上两周,大家背得很好,这节课大家继续努力,加油呀!这节课我们来背诵《雍也篇》(三),比较简单,比较好读,《满江红》背起来有点难度,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二、新授:(一)、出示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学生自由朗读。 2、指名读,教师及时正音,注意“知”应读“智”的读音。 3、自己练读。 4、同位互相读一读。(二)、出示译文:教师引导学生明白它的大体意思。 第 1 页共 2页 (三)、练习背诵: 1、自己练习背诵。 2、同位互背。 3、由小组长负责检查。 4、教师抽查并给以评价。(四)、出示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 1、自己练习读一读。 2、指名朗读。 3、教师范读,及时正音。注意“寰、蚍蜉、撼树、镝”的读音。 4、学生练习背诵。 5、同位互相背一背。 6、小组长负责检查。三、巩固练习: 1、指名背诵。 2、教师背前一句,学生接后一句。板书设计

寰球、蚍蜉、撼树、镝 教后反思本周的经典诗词,生僻字词较多,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 第 2 页共 2页 入则孝出则弟【引言】为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同学们学习国学经典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校开展了对国学经典《弟子规》的学习。现在的小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是家庭的小公主、小皇帝,那么他们在享受无尽父爱母爱时,是否也能关注父母,孝敬父母呢?针对于这一情况我班特开展了本次“学弟子规,孝敬父母”主题班会活动,希望通过本次的班会,让同学们知道在新时代我们应将孝敬父母上升到一种人性的高度,将口头表达延伸到实际行动,并以此为开端把学校、社会建设得更加和谐。【案例】开场白:男女主持人(合):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三 (2)班“学弟子规,孝敬父母”主题班会现在开始。男主持人:我们生长在充满阳光和鲜花的祖国的怀抱里,多么美好,多么幸福,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该将祖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接下来请欣赏表演:(四名同学上场,扮演四只小蜜蜂;全班同学扮小动物)小蜜蜂:我是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呀,飞呀,飞呀,触触触!触触触!(齐说)今天呀,我们要去森林动物学校,小动物们正在表演《弟子规》呢,我们要去学一学。小动物们齐说:蜜蜂,蜜蜂,快,快,快,我们的主题班会开始啦!小动物们齐诵: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女主持人:真好听,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