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智慧工厂

智慧工厂

智慧工厂
智慧工厂

概念

什么叫智慧工厂

美国ARC总结:

以制造为中心的数字制造、以设计为中心的数字制造、以管理为中心的数字制造,并考虑了原材料、能源供应、产品销售的销售供应,提出用工程技术、生产制造、供应链这三个维度来描述工程师的全部活动。

通过建立描述这三个维度的信息模型,利用适当的软件,能够完整表达围绕产品设计、技术支持、生产制造已经原材料供应、销售和市场相关的所有环节的活动。

实时数据的支持,实时下达指令制导这些活动,全面的优化,在三个维度之间交互,我们叫数字化工厂或智慧工厂。

CPS在生产过程的实现构成了智慧工厂。

信息物理系统(CPS)

计算和物理过程的整合集成:计算机和网络对物理过程进行监测和控制。CPS是工程系统,由一个嵌入在物体中的计算和通讯的内核,以及物理环境中的结构所监测和控制。

智慧工厂的基本架构

物联网和服务网是智慧工厂的信息技术基础。

与生产计划、物流、能源和经营相关的ERP、SCR、CRM等,和产品设计、技术相关的PLM处在最上层,与服务网紧紧相连。

与制造生产设备和生产线控制、调度、排产等相关的PCS、MES功能通过CPS物理信息系统实现。这一层和工业物联网紧紧相连。

从制成品形成和产品生命周期服务的维度,还需要具有智慧的原材料供应、智慧的售后服务,构成实时互联互通的信息交换。

智慧的原材料供应和售后服务,需要充分利用服务网和物联网的功能。

智慧工厂的构成

智慧工厂由许多智能制造装备、控制和信息系统构成。

智能制造装备有许多智能部件和其他相关基本部件构成

现实,工程技术、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的数字化不是十分成熟,没有广发推广应用。数字化工厂可理解为:

1、在生产制造的维度发展基于制造智能化的自动化生产线和成套装置

2、将他们纳入企业业务运营系统(ERP)和制造执行系统(MES)的管理之下

3、建立完善的CAD、CAPP、CAM基础上的PDM、PLM,并延伸到产品售后的技术支持和

服务

智慧工厂产品

运维管理产品

●集成质量信息管理系统(IQS)

●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

●成本管理系统(CST)

●制造执行系统(MES)

●多项目管理系统

综合管理产品

●数字档案馆一站式解决方案

●知识工程

●企业标准信息化解决方案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系统

●保密业务管理系统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运营管控系统

●航空兰台档案资源管理系统●知识管理平台

●网上报销系统

●财务管控系统

工程信息化管理

●集成研发平台解决方案

●数据适配器

●数据采集agent

客户服务信息化产品线

●维护维修大修管理信息系统

●航空装备技术保障信息化系统信息安全产品线

●企业IT运维管理与支持系统业务基础平台

●业务基础平台

智慧工厂的业务范围

信息化咨询

作为装备综合保障、客户服务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跟踪国内外综保业务最新发展和前沿技术,立足行业、服务型号,在保障性分析/ 仿真、维修技术保障、售后服务、MRO、IETM、CBT、PMA 等领域形成核心能力,为用户提供装备全生命周期综合保障的体系规划、项目定制和系统软/ 硬件设备研发与集成。

■装备维修保障与管理

·维修技术保障管理信息化系统

·备件信息化系统

·装备维护/维修/大修管理信息化系统(MRO)

·外场信息管理系统

·远程技术支持系统

■数字化保障装/设备

·加固便携式计算机设备

·便携式维修辅助系统(PMA)

·便携式手持维修辅助系统(PDA)

■计算机辅助培训/训练

·辅助培训系统

· CBT 课件制作与发布系统

· CBT 素材管理系统

■数字化保障支援

·技术出版物数字化解决方案(IETM)

·主承制商集成技术信息服务系统(CITIS)

·数字化客户综合服务解决方案(CIS)

■其它

·数字化检验

·运营服务平台

管理信息化:

以“集团管控、行业适用、平台集成”为发展理念,融合了百余家大型企业的业务模型,吸纳了千余家先进企业的最佳实践,形成了全面、完整、成熟的装备制造业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覆盖企业生产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技术基础管理、决策管理、项目管理等业务领域,贯通企业战略决策、计划控制和业务执行三个层次,是装备制造业企业的首选。

■企业决策管控解决方案

·决策分析

·主数据管理

·运营管控平台

■运营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多项目协同管理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制造执行系统

·集成质量信息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

■综合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财务管理系统

·知识管理系统

·档案管理系统

·协同办公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标准化管理系统

■应用集成解决方案

·门户平台

·业务流程管理系统

·集成

工程信息化

航空,面向装备制造业,与国内外领先厂商合作,提供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系统工程、集成研发、协同研制平台、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数字化试验与仿真等一系列解决方案。通过信息化技术与工程技术、管理技术、标准化技术相结合,推动最佳实践应用,为用户提供应用咨询规划、应用开发和系统实施等专业化技术服务。

■系统工程解决方案

在产品研制早期阶段定义需求和系统功能,进行设计综合和系统验证,通过模型执行实现需求的确认和验证,在流程执行过程中实现需求的跟踪管理。

·需求管理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

·嵌入式软件工程

·系统工程与Simulink、MATLAB、PDM 等的集成

■集成研发平台解决方案

采用工程中间件技术,构建集成化、流程化和知识化的集成研发平台,有效提升产品研发体系的创新性和智能化水平。

·集成研发工程门户

·任务流程一体化

·集成设计仿真与优化

·工程数据集成管理

·知识和基础数据支撑

■研制协同平台解决方案

利用PLM软件构建支撑产品研制过程中各业务环节的协同工作平台,实现跨专业、跨地域的并行协同工作和工程数据管理。

·产品设计协同平台

·产品制造协同平台

·跨企业协同研制平台

· PDM实施与应用开发

■数字化设计/制造解决方案

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数字化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工装设计、工艺仿真、产品加工和检测。· CAD/CAM应用开发

· MBD技术应用开发

·工艺仿真

·厂房布局

· NC仿真

·容差仿真分析

·工艺设计与制造过程管理应用开发

■数字化仿真/试验解决方案

利用数字化分析软件实现对工业过程或产品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和试验,并实现仿真数据管理和试验数据管理。

·工程仿真分析应用开发

·仿真数据管理

·试验数据管理

■基础数据库

提供产品研制过程中所需的基础数据库。

· MBD技术注释库管理系统

·标准件库管理系统

·典型零件库管理系统

·材料库管理系统

·通用制造资源库管理系统

·飞机总体参数库

·典型翼型布置数据库

·典型结构截面参数库

■数字化设计制造软件工具集

提供基于CAD(CATIA、NX)平台开发的用于支持数字化设计制造的高效、规范的软件工具。· MBD模板工具

·三维模型质量检查系统

·航空复杂钣金专用建模工具

·三维工艺设计平台

■系统集成套件

采用SOA等先进的集成技术,实现异构PDM集成及PDM与其它系统的集成应用。

·异构PDM集成适配器

· PDM与ERP系统集成

· PDM与MES系统集成

· PDM与CAPP系统集成

· PDM与PM系统集成

·PDM与MRO系统集成

客户服务信息化

作为装备综合保障、民机客户服务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跟踪国内外综保业务最新发展和前沿技术,立足行业、服务型号,在保障性分析/ 仿真、维修技术保障、军/ 民机售后服务、MRO、IETM、CBT、PMA 等领域形成核心能力,为用户提供装备全生命周期综合保障的体系规划、项目定制和系统软/ 硬件设备研发与集成。

■装备维修保障与管理

·维修技术保障管理信息化系统

·备件信息化系统

·装备维护/维修/大修管理信息化系统(MRO)·外场信息管理系统

·远程技术支持系统

■数字化保障装/设备

·加固便携式计算机设备

·便携式维修辅助系统(PMA)

·便携式手持维修辅助系统(PDA)

■计算机辅助培训/训练

·辅助培训系统

· CBT 课件制作与发布系统

· CBT 素材管理系统

■数字化保障支援

·技术出版物数字化解决方案(IETM)

·主承制商集成技术信息服务系统(CITIS)·数字化客户综合服务解决方案(CIS)

■其它

·数字化检查

·运营服务平台

系统集成及信息安全

作为装备综合保障、客户服务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跟踪国内外综保业务最新发展和前沿技术,立足行业、服务型号,在保障性分析/ 仿真、维修技术保障、军/ 民机售后服务、MRO、IETM、CBT、PMA 等领域形成核心能力,为用户提供装备全生命周期综合保障的体系规划、项目定制和系统软/ 硬件设备研发与集成。

■装备维修保障与管理

·维修技术保障管理信息化系统

·备件信息化系统

·装备维护/维修/大修管理信息化系统(MRO)

·外场信息管理系统

·远程技术支持系统

■数字化保障装/设备

·加固便携式计算机设备

·便携式维修辅助系统(PMA)

·便携式手持维修辅助系统(PDA)

■计算机辅助培训/训练

·辅助培训系统

· CBT 课件制作与发布系统

· CBT 素材管理系统

■数字化保障支援

·技术出版物数字化解决方案(IETM)

·主承制商集成技术信息服务系统(CITIS)

·数字化客户综合服务解决方案(CIS)

■其它

·数字化检查

·运营服务平台

IT运维及管理

负责网络与应用系统的运行与维护。同时,也面向用户提供从IT架构规划到日常运维,从整体优化到紧急故障救援的专业化IT服务和整体IT服务解决方案。

■硬件增值服务

提供支撑硬件系统的硬件环境(包括不同档次、多操作系统服务器)的安装、调试、配置、管理等服务,以及存储系统、高性能计算环境的管理与服务。

■信息安全评估

提供信息系统安全咨询、架构设计、IT运维与管理咨询服务。

■系统优化服务

提供网络环境优化、域管理体系优化、虚拟化平台优化等服务。

■其它增值服务

集团内部的域名注册、网站群开发、邮件托管业务。

智慧工厂技术文件

智慧工厂技术文件 一、项目概况 二、建设原则 本次要求采用智能化集成管理技术,即:互联网络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数字化技术,进行精心设计、,从而提高本智能化项目高新技术的含量,满足工厂生产、销售的要求。本智能化应结合中国智能化建筑发展的实际情况,系统规划除满足国家智能建筑基本功能的标准,同时应具有适度超前的扩展性。同时考虑到各单体在使用功能上的特点,各智能化应用系统上的配置和产品档次具有多样化和可分步实施的扩展性。

城南新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及附属幼儿园智能化系统建设原则应遵循以下几点: ?立足信息化应用,对建筑智能化进行整体规划 信息化是个庞大、系统的建设工程,特别针对本项目建筑面积大,单体建筑多,建筑功能各异。为了保证信息化建设最后能够满足使用要求,故需要以信息化应用的高度,对各步骤进行整体考虑,特别是大量硬件设施集成的智能化,更需要站在信息化应用的高度进行统一规划。 ?成熟性与先进性结合原则 投标方案在设计过程中,需充分考虑采用技术的成熟性,对不够成熟的产品和技术将不予采用,这对于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即采用的技术和产品是经过多次实际考核的,采用后,安装调试完毕后,即能正常运行。采用目前国际或国内广泛应用的主流技术和成熟的技术,以保证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系统不致被淘汰。在保证成熟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技术适当超前。 ?标准化与开放性原则 采用标准化、结构化、模块化设计。系统平台与技术应能充分配合未来功能及项目扩充的需求,避免重复投资。 选用的技术设备应具有协同运行的能力。无论是系统设备,还是系统软件,都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并提供标准接口,便于系统将来的拓展或升级。 ?按需建设原则 必须认真做好需要分析,既不能为达到某一智能化等级而一味追大求全,也不能脱离标准指导出现不必要的失误。 ?安全性与保密性原则 管理系统具有对系统运行状态的监控、分析、优化、故障监测及在线排除、设备和部件的容错等功能,以提高系统自身和信息传递的安全性,系统应具有保密性,避免学校重要信息外泄。 ?“以人为本”的服务性原则 学校不同与一般建筑,应始终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舒适、安全、方便、高效、环保、灵活、便于维护的建设理念应体现在各个细部。 三、技术标准和规范 本次智能化系统项目的建设应遵循国际、国家最新的智能化系统建设标准、规范。 主要参考的标准为: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智能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DG/TJ08-601-2001) ?《智能建筑评估标准》(DG/TJ08-602-200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7)

智慧工厂解决方案(例)

智慧工厂解决方案 制造业园区基础网络解决方案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企业业务的扩张、商业模式的创新使得制造企业更多的业务与网络绑定,网络与业务、用户、终端需深度融合协同运作,才能更好的共同支撑企业的运维与业务部署。而传统的制造业园区网络所呈现出的多种业务的分散网络和数据隔离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制造企业全球化的业务拓展和企业总部、分支机构或合作伙伴多元化的业务应用,需要企业通过过网络平台实现网络的互联互通; 云制造、物联网和多媒体业务的应用对制造园区网络的移动性、安全性、业务质量等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网络复杂度的提升需要更加专业的规划部署和更加精细化的运维策略; 传统安全防护不可避免地成为网络安全防护薄弱环节,无法真正满足目前企业客户信息安全防护需求; 终端的多样化和应用场景的复杂化,制造企业网需要能实现随时随地、任何终端的方便接入; 制造企业网络需要承载关键业务的7×24小时不间断运营,可靠性要求高; 制造业企业网络需要建立高效和简洁的网络,避免冗余设备、链路带来的能耗; 制造业园区网络经常面临覆盖范围、区间、带宽、业务属性的调整,园区网络需要能够平滑地适应这些调整。

在“云制造”和“物联网”时代,为了助力制造业企业应对上述挑战,加速全球化和信息化运营改革,长期致力于企业统一网络解决方案的研究和开发,可以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制造业企业统一网络解决方案和服务,有效解决用户在制造业企业园区网络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方案概述 制造业统一互联解决方案为全IP承载的统一网络架构,在网络汇聚层将办公、安防、通信、生产网络进行物理隔离,各网络相对独立并通过核心汇聚网互通;企业各个子系统通过数据中心进行数据交换,实现信息共享。 方案为客户带来网络建设成本、效率和体验上的最佳平衡,让网络像供水、供电一样,随需而用。 制造业园区互联解决方案

智慧工厂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智慧工厂管理系统 技术方案

目录 一、关于新导 .......................................................... 错误!未定义书签。竞争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项目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UWB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需求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方案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二楼产线区域设计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产线1-3#区域设计思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产线4#区域设计思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定位基站统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系统介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系统构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系统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人员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1人员录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2绑定处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智能工厂申报材料

附件1 智能制造新模式关键要素 一、离散型智能制造模式 1、工厂的总体设计、工艺流程及布局均已建立数字化模型,并进行模拟仿真,实现规划、生产、运营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2、应用数字化三维设计与工艺技术进行产品、工艺设计与仿真,并通过物理检测与试验进行验证与优化。建立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实现产品数据的集成管理。 3、实现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等关键技术装备在生产管控中的互联互通与高度集成。 4、建立生产过程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充分采集生产进度、现场操作、质量检验、设备状态、物料传送等生产现场数据,并实现可视化管理。 5、建立车间制造执行系统(MES),实现计划、调度、质量、设备、生产、能效的全过程闭环管理。建立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实现供应链、物流、成本等企业经营管理的优化。 6、建立车间内部互联互通网络架构,实现设计、工艺、制造、检验、物流等制造过程各环节之间,以及与制造执行系统(MES)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的高效协同与集成,建立

全生命周期产品信息统一平台。 7、建有工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体系,具备网络防护、应急响应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有功能安全保护系统,采用全生命周期方法有效避免系统失效。 通过持续改进,实现企业设计、工艺、制造、管理、物流等环节的集成优化,推进企业数字化设计、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优化、精益生产、可视化管理、质量控制与追溯、智能物流等方面的快速提升。 二、流程型智能制造模式 1、工厂总体设计、工艺流程及布局均已建立数字化模型,并进行模拟仿真,实现生产流程数据可视化和生产工艺优化。 2、实现对物流、能流、物性、资产的全流程监控与高度集成,建立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生产工艺数据自动数采率达到90%以上。 3、采用先进控制系统,工厂自控投用率达到90%以上,关键生产环节实现基于模型的先进控制和在线优化。 4、建立制造执行系统(MES),生产计划、调度均建立模型,实现生产模型化分析决策、过程量化管理、成本和质量动态跟踪以及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一体化协同优化。建立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实现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智能优化。 5、对于存在较高安全风险和污染排放的项目,实现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和危险源的自动检测与监控、安全生产的全方位监

智慧工厂管理系统介绍

智慧工厂管理系统 简介 工业4.0 技术解决方案

在工业4.0的大环境下,如何实现高效、快捷、稳定地生产,是我们能够解决的问题。 系统需求:为什么要做这样的系统 目前的问题是:厂商无法对生产设备的状态、设备的利用状况、生产的数量统计以及生产数据的信息等情况做到实时监控;无法优化生产节拍,不同设备之间无法进行联动操作。这种问题的根源是生产设备和网络检测之间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的产生会严重降低厂商的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将生产设备(物)和网络检测(网)有效地联系起来,因此,智慧工厂管理系统诞生。 系统功能:系统能够做什么 智慧工厂管理系统是一个集合设备故障监测,设备生产数量查看,报表生成及打印,下放生产计划,故障单查看及打印等众多强大功能的综合管理平台,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传感器技术、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可以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减少生产线上人工的干预、即时正确地采集生产线数据,以及合理的生产计画编排与生产进度的网络平台,并加上绿色智能的手段和智能系统等新兴技术于一体,构建一个高效节能的、绿色环保的、环境舒适的人性化工厂。

系统结构:系统运用原理是什么 如上图所示,系统由数据采集嵌入式单片机与现场设备进行交互(目前系统支持市面上主流的各种型号的PLC、数字制式的传感器、模拟制式的传感器、具有数据输出功能的各型设备、RS23/485、Modbus、USB、TCP/IP/UDP网口通信等),通过数据采集嵌入式单片机采集设备发出的信号数据。获取当前设备的最新状态、故障说明、使用电流/电压大小、气体大小,温度大小,工位生产数量以及生产过程中多个关键数据。

智能工厂建设的主要模式

智能工厂建设的主要模式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2018-08-21 智能工厂是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载体,主要通过构建智能化生产系统、网络化分布生产设施,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智能工厂已经具有了自主能力,可采集、分析、判断、规划;通过整体可视技术进行推理预测,利用仿真及多媒体技术,将实境扩增展示设计与制造过程。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可自行组成最佳系统结构,具备协调、重组及扩充特性。已系统具备了自我学习、自行维护能力。因此,智能工厂实现了人与机器的相互协调合作,其本质是人机交互。 一、智能工厂主要建设模式 由于各个行业生产流程不同,加上各个行业智能化情况不同,智能工厂有以下几个不同的建设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从生产过程数字化到智能工厂。在石化、钢铁、冶金、建材、纺织、造纸、医药、食品等流程制造领域,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的内在动力在于产品品质可控,侧重从生产数字化建设起步,基于品控需求从产品末端控制向全流程控制转变。因此其智能工厂建设模式为:一是推进生产过程数字化,在生产制造、

过程管理等单个环节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基础上,构建覆盖全流程的动态透明可追溯体系,基于统一的可视化平台实现产品生产全过程跨部门协同控制;二是推进生产管理一体化,搭建企业CPS 系统,深化生产制造与运营管理、采购销售等核心业务系统集成,促进企业内部资源和信息的整合和共享;三是推进供应链协同化,基于原材料采购和配送需求,将CPS系统拓展至供应商和物流企业,横向集成供应商和物料配送协同资源和网络,实现外部原材料供应和内部生产配送的系统化、流程化,提高工厂内外供应链运行效率;四是整体打造大数据化智能工厂,推进端到端集成,开展个性化定制业务。 第二种模式是从智能制造生产单元(装备和产品)到智能工厂。在机械、汽车、航空、船舶、轻工、家用电器和电子信息等离散制造领域,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的核心目的是拓展产品价值空间,侧重从单台设备自动化和产品智能化入手,基于生产效率和产品效能的提升实现价值增长。因此其智能工厂建设模式为:一是推进生产设备(生产线)智能化,通过引进各类符合生产所需的智能装备,建立基于CPS系统的车间级智能生产单元,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二是拓展基于产品智能化的增值服务,利用产品的智能装置实现与CPS系统的互联互通,支持产品的远程故障诊断和实时诊断等服务;三是推进车间级与企业级系统集成,实现生产和经营的无缝集成和上下游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开展基

智慧厂区方案

智慧工厂可视化综合解决方案 石家庄合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17年06月 目录 第一章背景及需求 1.1 应用背景 1.2 需求分析 第二章系统总体设计 2.1 总体目标 2.2 总体架构 2.2.1 系统拓扑 2.2.2 系统组成 2.3 系统功能 2.3.1 基础功能 2.3.2 扩展功能 第三章系统特点 3.1.1 统一的中心管理平台 3.1.2 高清、网络、智能化的监控设备 3.1.3 深度整合的辅助系统 3.1.4 有效的数据安全策略 3.1.5 完善的运维管理机制 背景及需求 应用背景 随着国家经济持续发展,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品,能源行业工厂制造企业发展逐步加快,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国防科技等各个领域,拉动国家经济的大幅度增长。而“中国制造2025”的贯彻落实以及“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也为制造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由于制造企业的高速发展,能源行业厂区规模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企业在管理方面的手段逐渐落后,很多处于传统人工监控方式的做法效率逐渐降低。在这种背景下,企业急需要一套新型的智慧工厂监控系统,提高厂区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将厂区内现有的安防监控、门禁管理、人员管理、智能巡检等功能进行统一管理,并能够与业务结合,建设一套整体的智慧工厂综合解决方案。 2009年,政府首次提出了“感知中国”计划,大力扶持物联网产业发展,发展至今,物联网已经经历了6年时间,也逐渐发展成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作为物联网中非常重要的射频识别(RFID)技术,近年来也频频在能源各个行业中得到应用,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石油石化行业工厂区的智慧工厂系统建设,将先进的通信、计算机和现代管理技术结合,将厂区生产系统运行与企业管理结合,实现企业的优化运行、控制和管理。同时利用物联网对物体全面感知的能力,对工厂内的人、设备、环境进行全面感知,运用云计算技术将自主感知和人工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从而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保证,为企业的科学决策提供支持。需求分析

智慧工厂资料

“智慧工厂”:制造业未来模式 https://www.wendangku.net/doc/ad9407124.html, 2013/4/1 9:33:41 来源:今日自动化 导读:“中国制造”已经在全球制造业中扮演重要角色,但一直以来,却不能摆脱“低端”的标签。随着劳动力、原材料、能源成本飞涨,以及招工难等现实问题的凸显,“中国制造”开始面临巨大挑战,利用自动化和信息化手段改进制造过程、寻求产业升级已经成为了中国制造从业者们的普遍共识。 在触摸屏上选取想要的饮料,按动虚拟按钮,机器人就会帮您在饮料机上斟满,并准确地送到您的手中——这并不是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的情节,而是真实地出现在2013中国广州国际工业自动化技术及装备展览会现场的场景——通过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顺德分所(以下简称“中科院计算所顺德分所”)自主研发的“合耕”品牌AKENSYS智慧工厂软件平台,操作员可以通过平板电脑等无线终端下达指令,指挥现场设备完成规定动作。 “机器人点餐”只是AKENSYS智慧工厂软件平台一个局部功能的演绎,其实,该软件的最大特色,还是提供MES(生产执行系统)平台,实现管理信息系统与现场设备的无缝连接,真正使生产设备自动化。据中科院计算所顺德分所所长陈冰冰博士介绍,该平台集排产与生产调度、在线质量控制、车间物料规划与控制、生产过程追溯、可视化过程监控和生产状态分析等功能于一身,通过实现高度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打造智慧工厂,最终达到成本削减、生产效能提升和品质保证的目的。 “中国制造”力求转型 “中国制造”已经在全球制造业中扮演重要角色,但一直以来,却不能摆脱“低端”的标签。随着劳动力、原材料、能源成本飞涨,以及招工难等现实问题的凸显,“中国制造”开始面临巨大挑战,利用自动化和信息化手段改进制造过程、寻求产业升级已经成为了中国制造从业者们的普遍共识。 在传统的制造执行系统中,任务单、岗位指导书都是通过人工下达的,机械装备由人工操作,生产情况统计也要人工输入汇总。不但需要的工人多,而且生产效率不高,容易出现错误。在陈冰冰博士看来,未来,传统的制造企业都将向“智慧工厂”转型,用自动化和机械设备代替人工,加工制造过程完全靠设备完成,这些设备还可以互联,人员、材料、设备、成品半成品实现管控一体化。

关于公司实现智能工厂的规划报告

关于公司实现智能工厂的规划报告

关于公司实现智能工厂的规划报告 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发布了最终报告,开始实施“工业 4.0”的国家战略。在未来制造业中的各个环节应用互联网技术,将数字信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联系可视化,将生产工艺与管理流程全面融合。由此实现智能工厂,生产出智能产品。 10月中国总理李克强访问德国,“工业4.0”、“智能制造”的战略地位迅速提升。国家工信部早在三四年前就开始规划一项未来制造业发展的“中国制造2025”。 结合国家的战略方针,为了提升我公司智能制造水平,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促进产业高端转型,增强发展后劲,对公司实现智能化工厂作初步规划。 一、智能工厂含义 智能工厂(车间)是指将机器人、智能设备和信息技术三者在制造过程中完美融合,涵盖了对工厂(车间)制造的全流程,主要解决工厂(车间)从产品的设计到制造、应用的智能化。 二、目标 1、二年内建立三条“数字化生产线”:“数字化生产线”是指由工件传送系统和控制系统,将自动化装备和辅助设备按照工艺顺序进行结合,在无人(或少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进行操作或控制,自动完成产品全部或部分制造过程,从而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及良品率。

2、二年内提升产品研发设计水平:车间产品采用智能化设计手段或先进的信息化设计系统;建立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形成基于三维设计模型的数字化产品库。 3、五年内优化生产制造控制流程: 1)提升数控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比例; 2)关键设备(数控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铸造生产线)与产品、工艺设计实现互联; 3)工位计算机随时根据订单、图纸的变化调整工艺技术,实现无图纸化生产管理; 4)生产/制造全过程实现智能监控与调度; 5)广泛采用条形码、电子标签、扫码枪等自动识别设施,配备到工位; 6)生产设备状态(运行状态、生产数量、生产效率等)实现实时监控。 4、五年内提升生产管理水平:实现经过制造执行系统(MES)优化企业生产制造管理模式,制造过程实现智能化的软硬件技术、控制系统及信息化系统的集成应用,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和生产系统的实时监控,在ERP生产计划指导下完善车间生产制造执行系统或调度系统、经营管理系统的集成应用;物料需求计划编制、物流配送管理实现智能化、自动化。 5、五年内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基于互联网技术实时在线检测和控

智慧工厂的基本概念

智慧工厂的基本概念 一般而言,智慧工厂的基本概念,至少应该包含“制程管控可视化”、“系统监管全方位”及“制造绿色化”等三层面。 所谓的“制程管控可视化”,是将工厂的产品制程,包括原物料管控及流程,均可直接即时的展示于控制者眼前,让控制者得以全盘掌握制程的现况。如即时掌握系统机具的现况,让控制者可以减少因系统故障所造成的生产偏差。 此外,由于制程中所采集的相关数据,均可保留在资料库中,透过妥善的资料採矿管理,决策者可以进行完整的资讯分系,以进行后续的生产规划,或是根据生产线的现况,规划生产机具的维修保养。 至于“系统监管全方位”,则是让制造设备具有完整的感知能力,以感测器做连结,让控制系统可以进行识别、分析、推理、决策、以及控制功能。值得注意的是,相关解决方桉,并非只是安装感测软硬体而已,而是要建立一个拥有完整设备资讯及回馈机制的资料库,透过系统平台累积的各种资讯,让决策者更能掌握产品完成时程,从订单开始,到产品制造完成、入库的生产制程资讯,都可在资料库中一目了然,在遇到制程异常时,决策者亦可更为迅速反应,以促进更有效的工厂运转与生产,提供市场更进一步服务, 而在“制造绿色化”方面,除了在制造上要多利用环保材料、留意污染等问题,整个供应链的厂商间,从资源、材料、设计、制造、废弃物回收到再利用处理,都必须形成绿色产品生命週期管理的循环,甚至可藉此协助上下游厂商与客户之间,共同创造符合环保的绿色产品。 在面对政府现行所强调的环保与经济并重的产业发展,若能将绿色环保的概念注入于智慧工厂,更将有助于改善目前三K产业(如高污染产业)所产生大量的环境污染,提升国内产业竞争力。 事实上,结合国内的人力结构与科技发展,台湾现行已具备发展智慧型工厂的条件:由于推动智慧工厂需要较多的高技术人力,目前台湾高学历、高技术人力资源甚多,再加上网络ICT技术已相当成熟(智慧工厂的资料传递与沟通需依赖网路科技),显见我国的外部环境与产业环境成熟,适合推动智慧工厂。 美、日、德皆已发展智慧工厂,台湾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更有必要加以发展,以厚植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但由于智慧工厂牵涉专业关键零组件,这些关键零组件多来自于美国、日本、德国。由于这些关键零组件可应用至国防上,先进国家不见得愿意开放予其他国家(包含我国)进行研发,顶多仅能开放予其有限的使用权(如控制器功能就非常有限),无法依据各国的需求,读取资料、分析与调整监控功能。因此,台湾似有必要加以发展,以厚植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

智能工厂概念 框架及建设原则介绍

智能工厂概念、框架及建设原则介绍 智能工厂概念及框架分析 智能工厂是在数字化工厂的基础上,利用物联网技术和监控技术加强信息管理服务,提高生产过程可控性、减少生产线人工干预,以及合理计划排程。同时,集初步智能手段和智能系统等新兴技术于一体,构建高效、节能、绿色、环保、舒适的人性化工厂。 智能工厂已经具有了自主能力,可采集、分析、判断、规划;通过整体可视技术进行推理预测,利用仿真及多媒体技术,将实境扩增展示设计与制造过程。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可自行组成最佳系统结构,具备协调、重组及扩充特性。已系统具备了自我学习、自行维护能力。因此,智能工厂实现了人与机器的相互协调合作,其本质是人机交互。 智能工厂由赛博空间中的虚拟数字工厂和物理系统中的实体工厂共同构成。其中,实体工厂部署有大量的车间、生产线、加工装备等,为制造过程提供硬件基础设施与制造资源,也是实际制造流程的最终载体;虚拟数字工厂则是在这些制造资源以及制造流程的数字化模型基础上,在实体工厂的生产之前,对整个制造流程进行全面的建模与验证。为了实现实体工厂与虚拟数字工厂之间的通信与融合,实体工厂的各制造单元中还配备有大量的智能元器件,用于制造过程中的工况感知与制造数据采集。在虚拟制造过程中,智能决策与管理系统对制造过程进行不断的迭代优化,使制造流程达到最优;在实际制造中,智能决策与管理系统则对制造过程进行实时的监控与调整,进而使得制造过程体现出自适应、自优化等智能化特征。 由上述可知,智能工厂的基本框架体系中包括智能决策与管理系统、企业虚拟制造平台、智能制造车间等关键组成部分。 图表智能工厂基本框架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智能工厂建设原则及维度 1、建设原则 (1)智能工厂的实施广度 参考德国工业4.0中对“智能工厂”的定义: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前半句“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是说除了包括智能化的机床、机器人等生产设施以外,还包括对生产

智慧工厂

概念 什么叫智慧工厂 美国ARC总结: 以制造为中心的数字制造、以设计为中心的数字制造、以管理为中心的数字制造,并考虑了原材料、能源供应、产品销售的销售供应,提出用工程技术、生产制造、供应链这三个维度来描述工程师的全部活动。 通过建立描述这三个维度的信息模型,利用适当的软件,能够完整表达围绕产品设计、技术支持、生产制造已经原材料供应、销售和市场相关的所有环节的活动。 实时数据的支持,实时下达指令制导这些活动,全面的优化,在三个维度之间交互,我们叫数字化工厂或智慧工厂。 CPS在生产过程的实现构成了智慧工厂。 信息物理系统(CPS) 计算和物理过程的整合集成:计算机和网络对物理过程进行监测和控制。CPS是工程系统,由一个嵌入在物体中的计算和通讯的内核,以及物理环境中的结构所监测和控制。

智慧工厂的基本架构 物联网和服务网是智慧工厂的信息技术基础。 与生产计划、物流、能源和经营相关的ERP、SCR、CRM等,和产品设计、技术相关的PLM处在最上层,与服务网紧紧相连。 与制造生产设备和生产线控制、调度、排产等相关的PCS、MES功能通过CPS物理信息系统实现。这一层和工业物联网紧紧相连。 从制成品形成和产品生命周期服务的维度,还需要具有智慧的原材料供应、智慧的售后服务,构成实时互联互通的信息交换。 智慧的原材料供应和售后服务,需要充分利用服务网和物联网的功能。 智慧工厂的构成 智慧工厂由许多智能制造装备、控制和信息系统构成。 智能制造装备有许多智能部件和其他相关基本部件构成

现实,工程技术、生产制造和供应链的数字化不是十分成熟,没有广发推广应用。数字化工厂可理解为: 1、在生产制造的维度发展基于制造智能化的自动化生产线和成套装置 2、将他们纳入企业业务运营系统(ERP)和制造执行系统(MES)的管理之下 3、建立完善的CAD、CAPP、CAM基础上的PDM、PLM,并延伸到产品售后的技术支持和 服务 智慧工厂产品 运维管理产品 ●集成质量信息管理系统(IQS) ●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 ●成本管理系统(CST) ●制造执行系统(MES) ●多项目管理系统 综合管理产品 ●数字档案馆一站式解决方案 ●知识工程 ●企业标准信息化解决方案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系统 ●保密业务管理系统

智能工厂规划的十大核心要素【全面解析】

智能工厂规划的十大核心要素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 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数控系统、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在当前智能制造的热潮之下,很多企业都在规划建设智能工厂。众所周知, 智能工厂的规划建设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少走弯路,本文整理了在 建设中要考虑的十个核心要素以及需要关注的重点维度。 数据的采集和管理 数据是智能工厂建设的血液,在各应用系统之间流动。在智能工厂运转的过 程中,会产生设计、工艺、制造、仓储、物流、质量、人员等业务数据,这些数 据可能分别来自ERP、MES、APS、WMS、QIS等应用系统。生产过程中需要 及时采集产量、质量、能耗、加工精度和设备状态等数据,并与订单、工序、人 员进行关联,以实现生产过程的全程追溯。 此外,在智能工厂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建立数据管理规范,来保证数据的一 致性和准确性。还要预先考虑好数据采集的接口规范,以及SCADA(监控和数 据采集)系统的应用。企业需要根据采集的频率要求来确定采集方式,对于需要 高频率采集的数据,应当从设备控制系统中自动采集。 另外,必要时,还应当建立专门的数据管理部门,明确数据管理的原则和构 建方法,确立数据管理流程与制度,协调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定期检查落实优 化数据管理的技术标准、流程和执行情况。

设备联网 实现智能工厂乃至工业4.0,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实现MES应用,最重要的基础就是要实现M2M,也就是设备与设备之间的互联,建立工厂网络。 企业应该对设备与设备之间如何互联,采用怎样的通信方式、通信协议和接口方式等问题建立统一的标准。在此基础上,企业可以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控,机床联网之后,可以实现DNC(分布式数控)应用。设备联网和数据采集是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的基础。 工厂智能物流 推进智能工厂建设,生产现场的智能物流十分重要,尤其是对于离散制造企业。智能工厂规划时,要尽量减少无效的物料搬运。很多制造企业在装配车间建立了集中拣货区(Kitting Area),根据每个客户订单集中配货,并通过DPS(Digital Picking System)方式进行快速拣货,配送到装配线,消除了线边仓。

造易智慧工厂使用手册

智慧工厂操作手册 目录 1.目的 (3) 1.1阅读对象 (3) 2.软件概述 (3) 2.1功能和特点 (3) 2.2获取技术支持 (3) 3.软件环境 (3) 3.1安装准备 (3) 4.软件安装 (4) 4.1数据安装 (4) 4.2智慧工厂安装 (12) 4.3智慧工厂卸载 (21) 5.快速入门 (22) 5.1系统概述 (22) 5.2操作流程图 (22) 5.3实例说明 (24) 6.操作指南 (31) 6.1系统菜单 (31) 6.1.1参数设置 (31) 6.1.2数据备份 (33) 6.1.3数据还原 (33) 6.1.4退出 (33) 6.2基础设置菜单 (33) 6.2.1经销商管理 (34) 6.2.2下单设置 (34) 6.2.3造型设置 (36) 6.2.4原材料设置 (37) 6.2.5价格体系 (38) 6.3定单管理 (38)

6.3.1创建定单 (39) 6.3.2编辑定单 (52) 6.3.3生成任务单 (52) 6.3.4查看定单 (54) 6.3.5上传附件菜单 (54) 6.3.6计算价格 (55) 6.3.7打印价格 (56) 6.3.8编辑客户信息 (57) 6.3.9打印料单 (58) 6.3.10打印条码 (58) 6.3.11查看任务单明细 (58) 6.3.12展开/收缩 (59) 6.3.13删除定单 (59) 6.3.14撤销下单 (59) 6.3.15定单出厂 (59) 6.3.16导出 (59) 6.3.17退出 (59) 6.4条码中心 (59) 6.5帮助菜单 (59) 6.5.1帮助说明书 (59) 6.5.2系统升级 (60) 6.5.3关于本系统 (60)

实现智慧工厂建设五化目标

实现智慧工厂建设五化目标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降本增效、如何提升设备资产可靠性、如何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是企业面临的挑战。着力打造智慧工厂为解决企业当前挑战提供了钥匙。 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高层次深度融合的必然趋势,通过信息化支撑工业化,帮助企业打造智慧工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提升企业核心竞力优势,从而应对挑战的必由之路。笔者认为,推进智慧工厂建设,应实现“五化”融合,即设备管理精细化、生产过程一体化、企业管理标准化、分析应用数据化和决策支持科学化。 1.设备管理精细化 实现设备精细化管理是打造智慧工厂的前提。设备作为重要的一项生产要素,应视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对象,对重资产企业来说尤为重要。设备安全、稳定、经济、可靠运行是企业运营基础。因此,管控重点应围绕如何降低维护费用、节能降耗、合理安排停机和检修、实现运行维护成本最小化展开,以实现提高设备可靠性、优化设备利用率的目的。 2.生产过程一体化 生产全过程无缝融合、信息充分共享和数据充分利用是生产过程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在生产过程中,各业务之间在本质上是无法分割的完整业务链。因此,各业务之间要实现信息全面融合、贯通,要充分考虑业务之间内在联系和逻辑关联,将各业务通过标准控制、流程控制、数据控制实现无缝融合,对重要节点进行有效控制,将业务链前端、后端全面贯通,才能保证生产过程一体化真实落地。 3.企业管理标准化 从企业管理入手,实现从经验性管理向标准化管理转变。建立统一标准,通过规范、制度、业务表单、主数据、业务流程等方式落实到信息平台中,保证规范、制度、业务流程得到有效贯彻和执行。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平台,从全局角度实现统一资源调配,帮助优化组织结构,并通过过程精简、规范和无缝衔接达到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的目的。 4.分析应用数据化 数据价值通过体系化的分析应用来实现。利用实时采集现场DCS数据,为生产经营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同时能满足远程诊断需求;通过对历史数据挖掘和主题性综合分析,实现对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对标、分析,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实现信息资源综合性开发利用。

互联网+工厂 智能工厂建设方案 智能工厂案例分析

2016年7月

目录1企业面临挑战与机遇3下一步建设构想 智能工厂建设实践2

供应链管理 ?原料价格波动剧烈 ?市场需求与产品价格变化频繁?安全与环保?国家HSE 的管控力度日趋严格?绿色低碳要求 ?对人员安全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应急指挥需求 生产管控 ?市场多变,生产需要灵活高效?原材料质量不一,对加工工艺提出更高要求?人员成本压力增大,利润薄,经营压力增大 资产管理 ?资产复杂性日益增加,维修费用在煤化工现金操作成本中占比较大?资产的可用性、安全性影响生产的高效、安全能源管理 ?能耗费用的比例较大?国家对节能减排的监管日益加强 面临的挑战 企业面临的挑战

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提出“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战略目标。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 ?2015年8月31日,国务院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 ?2015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原材料工业两化深度融合推进计划(2015-2018年)》?2015年3月,启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将在全国选出46个试点示范项目。 《中国制造2025》 三步走战略目标:1. 迈入制造强国行列;2. 达到世界制造强国的中位;3. 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指导思想:五大转变和一条主线 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 ?转变一: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转变二:有低成 本竞争优势向质 量效益竞争优势 转变。 ?转变三:有资源消 耗大、污染物排放多 的粗放型制造向绿色 制造转变。 ?转变四:由 生产型制造向 服务型制造转 变。 人才为本 ?转变五: 重注技术引领的 同时,重视人才 引领的发展道路。主线:以实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

智慧工厂建设的三种模式

智慧工厂建设的三种模式 目前,由于各个行业生产流程不同,加上各个行业智能化情况不同,智慧工厂建设离不开三个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从生产过程数字化到智慧工厂。在石化、钢铁、冶金、建材、纺织、造纸、医药、食品等流程制造领域,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的内在动力在于产品品质可控,侧重从生产数字化建设起步,基于品控需求从产品末端控制向全流程控制转变。因此其智慧工厂建设模式为: 一是推进生产过程数字化,在生产制造、过程管理等单个环节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基础上,构建覆盖全流程的动态透明可追溯体系,基于统一的可视化平台实现产品生产全过程跨部门协同控制。 二是推进生产管理一体化,搭建企业CPS系统,深化生产制造与运营管理、采购销售等核心业务系统集成,促进企业内部资源和信息的整合和共享。 三是推进供应链协同化,基于原材料采购和配送需求,将CPS系统拓展至供应商和物流企业,横向集成供应商和物料配送协同资源和网络,实现外部原材料供应和内部生产配送的系统化、流程化,提高工厂内外供应链运行效率。 四是整体打造大数据化智慧工厂,推进端到端集成,开展个性化定制业务。 第二种模式是从智能制造生产单元(装备和产品)到智慧工厂。在机械、汽车、航空、船舶、轻工、家用电器和电子信息等离散制造领域,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的核心目的是拓展产品价值空间,侧重从单台设备自动化和产品智能化入手,基于生产效率和产品效能的提升实现价值增长。因此其智慧工厂建设模式为: 一是推进生产设备(生产线)智能化,通过引进各类符合生产所需的智能装备,建立基于CPS系统的车间级智能生产单元,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 二是拓展基于产品智能化的增值服务,利用产品的智能装置实现与CPS系统的互联互通,支持产品的远程故障诊断和实时诊断等服务。 三是推进车间级与企业级系统集成,实现生产和经营的无缝集成和上下游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开展基于横向价值网络的协同创新。 四是推进生产与服务的集成,基于智慧工厂实现服务化转型,提高产业效率和核心竞争力。 第三种模式是从个性化定制到互联工厂。在家电、服装、家居等距离用户最近的消费品制造领域,企业发展智能制造的重点在于充分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