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中文)_单亲家庭儿童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

题目(英文)_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Children of Single Parent Families and Educational Strategies

院系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 林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职称____ 副教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绵阳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开题报告表

国大百科全书》中则是这样界定的,单亲家庭“是指由父亲或母亲一方与未婚子女共同构成的家庭”。

我们再看看西方是如何界定单亲家庭概念的。在英国单亲家庭委会的报告中单亲家庭被定义为:“一个没有配偶与之生活(或同居),并与其未婚的没有独立的年龄在 16 岁以下,或年龄在 16—19 岁,但正在接受全日制教育的子女一块生活的父亲或母亲所组成的家庭”。而在美国,通常将单亲家庭中孩子的年龄划定在 18 岁。

我国与西方关于单亲家庭概念界定的主要差别表现在对单亲家庭子女年龄的划定以及单亲子女的自立能力方面。中国关于单亲家庭概念中子女年龄没有明确划定,只是笼统地提出处于未婚状态,因而其年龄可能低于我国的法定成人标准18 岁,也可能高于 18 岁;西方的年龄划定在未成年或未独立。

综合分析国内外关于单亲家庭的概念界定的资料之后,单亲家庭则应被定义为:只有父亲(或母亲)一方与其未婚的、未成年的、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1.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欧美国家对单亲家庭儿童的研究比较重视,同时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他们的成就主要集中在理论分析和实际研究两个个方面。

[1]理论分析

性别角色理论。在研究单亲家庭的发生,对儿童性格发展的影响时,性别角色理论常常被引用(Nelson Marren,1991)。该理论认为,单亲父(母)的性别角色常常混乱,这一方面缘于子女对缺位父(母)的要求,单亲父(母)必须兼具父母双重角色的功能,才能满足儿童成长过程的社会化需要;另一方面,在现代两性分工日趋平等的社会条件下,他们本身往往具有性别角色易位的特征,从而为家庭的解体提供了前提。在单亲家庭儿童父母一方缺位的情况下,容易引致性别角色的混乱和性别移位,特别是家庭中缺乏同性父母时,失去了性别角色的模仿对象,儿童在性别角色认知过程中易发生偏差。男孩在和母亲生活在一起久了后,耳濡目染的都是女性的气息,缺少那么一股阳刚之气作为榜样,内心也就更具有女性特征。反之亦然。这种性别的移位和不完善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会给社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社会等级论。在分析单亲家庭对子女的影响时,“社会等级论”的观点时也常被引用(Nock StetenL,1988)。在双亲家庭中,等级制度明显,子女有父母双重的约束。而在单亲家庭中,只有父(母)子关系,家庭内部的等级性减弱,其原因在于,家庭是一个权力关系的缩影,而三人的家庭是最平衡的,在单亲家庭中父母因离婚而产生更大的经济负担,不得不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工作上。这使得权力关系减弱,子女没有或较少地受到权力的制约,因而在等级社会中,如:在社会或学校中,这方面的适应能力存在缺陷。单亲家庭子女成人后,在学业上、经济上及事业上的成就可能不如完整家庭出身者。

前苏联学者更侧重于从教学角度来研究单亲家庭问题。他们认为,青少年问题的形成往往与单亲家庭的发生有一定联系,但更重要的不是单亲家庭状况,而是其生活环境及教育方式的作用(R.M.Mnhbkobcknnr,1982)。另外,还有一些学者应用系统论来研究单亲家庭的功能变迁(LeslieN.Richards,1993)。

[2]实际研究

实际研究的内容包括探讨单亲家庭的影响因素,不同国家的单亲家庭策略,以及单亲家庭的变化、发展态势。在对单亲家庭影响因素分析方面,多数学者侧重对单亲家庭儿童生长发育的研究,少数学者侧重对单亲家庭父(母)的影响研究。总体上说,调查研究结论一般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单亲家庭的“无影响论”,另一种是“有影响论”。无影响论的代表有 Blechman(1982),经过长达 40 年的研究,他并未发现单亲抚养的儿童会存在心理调适障碍。Bernard 和 Nesbitl (1981)认为,离婚作为解释精神疾病等的因素是极不可信的,没有理由说明离婚家庭儿童比完整家庭儿童能够更易存在心理障碍。Lowery 和 Seetlle(1985)认为,离婚似乎会引起一系列问题,但不是单一因素的作用,而是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前苏联学者 R.M.M

NHbKOBCKNNR(1981)也持有类似的观点。Stober(1983)认为,严重的精神疾患更多的是发生在不和睦的完整家庭而不是在离异家庭。在多数情况下,儿童性格变异的发生不是在离婚家庭,他们性格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父母婚姻过程中的冲突(Luep-nitz,D.A,1979)。

有关单亲家庭对儿童影响的另一重要观点是“消极影响论”。Lamp

(1979)认为,离婚家庭的儿童往往有较高的心理失调现象,单母家庭男孩表现出特别强的攻击性,而女孩则没有明显的差异性。来自单亲家庭的男孩表现出更多的反社会行为(Sanlrock,J.W,1975)。Shinn(1978)认为单亲母亲家庭儿童的认识发展能力低于完整家庭的儿童。

Guidubaldi,J.(1986)等研究证实,6—11 岁之间的儿童受离婚负面影响较为明显,即使离婚 6 年之后,单亲家庭中的儿童还表现出思想与行为调整上的困难。父母离异使儿童失去了正常接受教育的条件(A.N.Xomehko,1978)。单亲家庭的子女成人后比双亲家庭子女成功机遇小,收入低,威信低(Nock Staren L,1988)。单亲家庭对子女教育起负面影响,通过教育对经济收入有间接影响,从学龄前即开始对生活在单亲家庭的男性产生负面影响(S.Krein,1986)。总之,在考察的资料中,认为单亲家庭有消极影响的观点占上峰。个别观点认为,单亲家庭中的儿童在某些方面优于完整家庭中的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的集体荣誉感更强。

单亲家庭的经济状况也是各国社会比较关心的一个方面。作为2000年人口调查的辅助滴查,美国做出的评估显示,美国10个生活在贫困中的家庭有6个是单亲妈妈家庭。据日本一项调查,母子式单亲家庭虽然接受一些福利补助,但年收入只有229万日元,比父子式单亲家庭422万日元的收入少了将近一半。特别令人瞩目的是母子式单亲家庭中只有20.8%能够得到孩子父亲的抚育费,60.1%的家庭从来未得到过父亲的养育费。而英国一个单亲家庭网站的协调员则说道:“在任何国家中,单亲家庭问题同时是一个严重的性别问题,特别是对低收入的工人阶级妇女来说。”当代欧美各国对单亲家庭均采取了倾向性政策,如增加福利待遇,提高未成年子女补贴,给予单亲母亲以特殊补贴等。

2.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单亲家庭尚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对单亲家庭问题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离婚后果分析,约占所有研究的2/3。在诸多分析文献中,又侧重于离婚对于子女的影响因素分析,主要在心理因素分析方面,包括离婚对子女认知水平、智力发育、心理适应以及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在所有对子女影响分析结论中都带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即离婚对儿童的认知水平,智力发育有消极影响,更为严重的是离婚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增加。

除社会学家对单亲家庭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之外,互联网以及其他大众传媒使得单亲家庭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更加凸现在社会大众面前。

(六)主要参考文献

[1]上海社会科学院家庭研究中心.中国家庭研究[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7.12

[2]范春玥.与单亲孩子的心灵对话[M].海南出版社,2003.9

[3]申继亮.透视处境不利儿童的心理世界(上)[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 38

[4] 李强.单亲子女教育问题及对策[N].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2

[5] 陆莲芳.离异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影响的调查分析[J].中国学校卫

生,1996.17

[6] 苗野.欧共体成员国中的单亲家庭[J].中国妇女,1997.4

[7] 彭立荣.婚姻家庭大辞典[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

[8] 王殿春.不同类型家庭儿童各种情绪指标对学习成绩的影响[J].

教育探索,1999.3

[9] 吴德清.当代中国离婚现状及发展趋势[M],文物出版社,1994.1

[10] 萧倩.单亲家庭孩子需要特别关爱[N].潮州日报,2002.12.19

[11] 迟书君.谈单亲家庭的子女教育[J].特区理论与实践,1994.2

[12] 陈晓敏.单亲家庭中子女的成长与教育[J].社会,1995.9

[13] 查颖.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研究[N].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 年 2

月第 24 卷第 1 期

[14] 程晋宽.试论走向后现代社会的西方家庭和学校[J].比较教育研

究,1995.1

[15] 黄光成.单亲家庭学生心理亟待关注[N].光明日报,2002.5.16

[16] 李秀珍,王浚国.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J].家庭教育,1981.4:37-41.

[17] 周伟文.透视中国单亲家庭——一个跨文化的思考[J].社会科学论坛,2000.9

[18] 张洁,庄晓薪.单亲家庭与完整家庭教育模式及其子女性格发展的

比较研究[N].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 年 4 月第 2 卷第 2 期

[19] 张萍.日本的婚姻与家庭[M].中国妇女出版社,1984.1

[20] 张健,陈一筠.家庭与社会保障[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2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分册)[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1

[22] Blechman, E. A. Are Children with One Parent of Psychological Risk? A

Mthodological Review[J].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1982.44: 179-191.

[23] Kamerman, S.B.& A.J.Kahn. What Europe Does for Single-Parent

Families[J]. The Public Interest,1988;

[24] Fall Krin, S. F. Growing up in a Parent Family: The Effect on Education

and Earnings of Young men[J]. Family Relations, 1986.35:161-168. [25] Lamp, M. E. The Effects of Divorce on C hildren’s Personality

Development[J].Journal of Divorce, 1979.10: 163-173.

[26] Wallerste in J, Kelly D. Children of divorce [J].A ten year study.

1988.198.39

[27] Bynum M K. Children of divorce and its effect on their self-esteem[M].

PsycholRep,1996.79(2):447-450.

[28] Bernard, J. M. & S. Nesbitl. Divorce:An Unreliable Predictor of

2021年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孩子教育案例4篇

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孩子教育案例第1篇 “魏平(化名),35票;李良(化名),33票;王平(化名),8票……”教室里传来班长喊票的声音,这是我班的学生在选举“三好学生”。我心猛地一跳,“王平怎么才8票?她全班成绩第二!”我不相信本身的耳朵。座位上的王平头埋得很低很低…… 带着疑问我找学生知道了一下才知道她孤僻、自私,别人问题时推诿敷衍,向她借辅导资料,她经常不同意,生怕别人超过她。 为了帮助她克服自身缺点,我特意在一个下午放学的路上,与她边走边聊,我委婉地告诉她大家对她的看法,希望她能够在以后多跟同学交流,与同学们打成一片,她听后眼神中流露出迷茫。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我默默地为她祈祷,希望她快乐。 性格上的缺点导致她与同学关系疏远,怎么办? 两周后的一天下午,我听到教室里闹哄哄的,还听到男生起哄的声音,我奇怪地走到教室门口,看到王平和别的一个女生——丽丽(化名),正在教室里厮打。两方头发散乱,衣冠不整,互不相让,我急忙叫她们停下来。 办公室里,我严厉地批评她们,她们各执一词,都显得非常激动。要想知道真实情况,必需让全班同学发言。我按照以往的做法,让全班同学写他们目击的情况。条子收上来后,有三分之二的同学认定,王平错了。我狠狠地批评她,因为我已经单独跟她谈过,谁知竟不起任何作用,反而打起架来!怎不令我生气!哪知她竟大哭起来。 “老师,是丽丽先动手打我的……”她一边哭一边说。“王平也打了我!”丽丽也不示弱。看着她们情绪都很激动,我决定冷处理。 事后,我问了几位同学,事情原来是这样的:(我班治理采用值周制度,成绩前十名同学每人各值一周,负责本周各项工作。王平是第二名)本周该王平值周,丽丽因值日没有搞彻底,被王平罚搞值日,而丽丽不但不搞,还恶语相加,并大打出手,无奈之下,王平被迫还击。但为什么大多数同学认为王平错了?带着疑惑,我调查了一下,原来丽丽平时人缘好,学生评价不错,所以好多同学都偏向她。为了做好她的转化工作,我放学后去了她家。在她家,我见到了她的奶奶。原来她的父母在她七岁的时候离异,她有一个读高中的哥哥,她爸爸靠卖菜拉扯他们两个,日子过得很艰辛。由于从小缺乏母爱,她变得封闭、内向而又自私。 可怜与同情占据了我的内心。我的心像大海的波涛,久久不能安静。我必然要帮她! 在一个周六下午,我找王平与丽丽分别进行了谈话,讲明是非,她们情绪不再那样激动,都诚恳地接受了批评。我让丽丽先回去,留下了王平。她显得很局促。她告诉我她不爱与人交往,因为别人都不理她。巴金说:“友情是生活中的一盏明灯,离开它,保留就没有了光彩;离开它,生命就不会开花结果。”她的眼神流露出对友谊的强烈巴望。看着她无助的眼神,我的心一阵酸楚,一朵含苞欲放的花骨朵,不能就让她这么封存,我必然要让她开放! 又是一个周六下午,我写了一封信交给了她,信的大概内容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案例浅析

班级单亲学生教育案例 【摘要】单亲家庭的子女由于缺乏完整的亲情及家庭教育,往往成为班级管理中容易出现问题的“隐患”。笔者结合自身任职班主任期间对班上几位不同单亲学生的教育转化过程,分析并总结了一些教育经验。 【案例再现】案例一:李芳慧是和我很有缘的一位学生,高中三年一直由我担任其班主任。最初发现问题是在08年担任高一班主任时。在学生基本情况摸底时,我发现在“父亲”一栏中,她没有填写任何信息。敏感的我意识到可能有问题,于是通过电话联络其母亲得知该学生幼年丧父,一直由母亲独自抚养。据其母亲反映由于从小缺乏父爱,在如何正确处理与异性交往的问题上她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初中老师甚至小学老师都曾反映该生有早恋倾向。有了提醒,我在这个方面便格外注意她。与其他女生相比,李芳慧虽然总是顶着一副大大的眼镜,但是在发型、服饰等方面追求个性化,让人感觉“不像个学生”。在高一开学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就发现她与班上一名男生成双入对的出入校园,并且公然佩戴一对情侣项链。但是我没有从早恋的这个方面作为突破口,而是借着一次学校对学生仪容仪表的常规检查的契机,我单独找到她。经过促膝交流,我发现她与其他同学相比,明显缺乏一种安全感,同时与母亲之间也存在沟通障碍。她觉得母亲视她为一个拖油瓶,总看不顺眼,而她也觉得母亲太世俗太斤斤计较。母亲由于经济条件有限,无法给她提供宽裕的生活条件,这让她觉得在同学之中抬不起头,进而将这份不满转移至母亲,认为是母亲的无能导致她在同学面前出丑。该生平时最大的兴趣爱好是阅读流行服装杂志,学习其中的发型、衣服搭配等,甚至不吃饭将生活费省下去购买卷发器等。在发型服饰等方面的与众不同让她体会到一种优越感。由于大部分时间、精力都耗费在这些事情上,她的学习成绩便一直没有起色,总是在班上倒数几名徘徊。母亲平时忙于工作,无暇问及她的生活,在情感上空虚寂寞的她在看了不少言情小说后,便学着小说中的情节与男生谈起了所谓的“恋爱”。由于与男生的过度亲密,在女生中反而没有了亲密的朋友。 针对李芳慧的这种情况,我及时采取了补救措施。由于家庭的不完整是导致该生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因此我首先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母亲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我多次尝试做好她母亲的思想工作,希望她承认现实,面对现实,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尽量不要在女儿面前哭诉、埋怨。因为这样于事无补,反而会增加女儿的心理负担,影响她的健康成长。其次在师生间、同学间架起爱的桥梁,使她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恢复心理平衡。同班级同学知道她的情况之后,主动接触她,陪她聊天。同寝室的同学更是特别关心她,无论哪一个同学的亲戚去寝室探望所拿的水果零

浅谈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

浅谈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 【摘要】很多单亲学生的教育正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难点,这些孩子的成长必须被学校、社会所重视,我校通过一些特色活动、追求实效德育,引导单亲家生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单亲学生教育;德育教育;实效德育 继“单身贵族”之后,“单亲家庭”又成为一个流行词汇。据中国妇联统计,在中国离婚家庭中,约67%的家庭有孩子,这意味着,大量的孩子因为父母婚姻关系破裂而成为离异家庭子女,对这部分人中的学生进行教育将是学校德育教育、实效德育的一个重点。 一、特色创新工作的开展 (1)以专题班会及表演的形式跟广大学生家长充分接触,加强学校、家长、孩子的三边活动。具体实施:活动一:召开以“美好生活”为主题的联谊活动,学校、社区、家长、学生都参与其中,通过有针对性题材的表演、才艺展示、互动游戏、心语星愿等,渲染情感氛围,让三方充分互动,拉近多边关系。 活动二:召开“爱的承诺”签约仪式,召集单亲学生亲生父母一同到校,首先通过观看视频渲染气氛,然后通过学

校、社区的呼吁,公安部门的义务要求进行签约,签约内容主要包括爱的承诺、父母的权利义务方面。增强家长的责任心,单亲“不单情”。 (2)以学校德育特色《家校联系本》及《德行考核》工作为依托,加强家校联系及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具体实施:学校每天通过《家校联系本》工作积极的与家长交流信息,并且通过家校联系本上的10大常规行为自评栏目严格的约束学生,学生自评打分,教师监督检查。此外,家校联系本设置了每天与家长聊天、每天为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等栏目,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和感恩心态。 《德行考核》工作是我校的德育特色工作,全校任课教师人手一份德行考核手册,对学生德行进行考核,考核分数每月一统计公示,分数与其他主科成绩一样,期末作为主要考核内容。 (3)以家校互动日为纽带,使所有任课教师都加入到此项活动中来。具体实施:每个月由班主任发邀请函,请部分家长到校,与学年组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发展问题。 (4)建立班主任杂记,通过工作记录进行反思,拓宽管理思路,追求实效德育。具体实施:学校统一制定杂记手册,主要内容如下:个别生的教育、学优生的提拔、中等生的提高、学差生的进步、易辍生的引导、学生行为习惯养成、

幼儿园教育叙事案例10篇

幼儿园教育叙事案例10篇 篇一:抬头看蓝天 前几天,我带小朋友早锻炼时,文超小朋友突然指着天空喊着“老师,快看!”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我发现今早的天空格外蓝,蓝天上飘着像丝绸一样的白云,低空的白云由北向南飞,聚合成各种形状。全班幼儿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到天空,兴奋地议论着天上的云彩。我想,这是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的大好时机,边引导幼儿放下呼啦圈观察云彩的形状。幼儿七嘴八舌地说云彩像狮子、小猪、雪山、棉花、龙王、老鼠、鸟、潜水艇、轿车、鳄鱼、恐龙、坦克、雪橇、老鹰、乌龟、许多小绵羊等。文超小朋友想象出云彩像老虎和狮子打架,一边说还一边比划着老虎的样貌。我又让幼儿思考云彩飘动的原因,聪明的小朋友很快就说出是风使云在飘动,构成各种形状。幼儿的观察持续了10多分钟,仍然兴致勃勃,不愿离开。 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生活中、大自然中隐藏着许多奥秘,幼儿教师应注意随机引导,培养幼儿观察探索的兴趣,教会幼儿观察的方法,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进而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篇二:帮忙的快乐 美术活动时,永浩的水彩笔没有水了,于是他愁眉苦脸,这边看看,那边瞧瞧。我走过去问她:“为什么不画了”永浩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的彩笔没水了,没法涂蓝天了。”思颖听见我和永浩的对话,立刻说:“永浩,给你,我的彩笔可漂亮了!”永浩十分高兴,连忙接过来说:“谢谢你!”

思颖也高兴地说:“我妈妈说别人没有(彩笔)了能够给他用,我能够帮忙他!”他们俩又认真的画起来。 活动结束前,我请小朋友讨论这件事。小朋友都认为思颖是好孩子,以后要向思颖学习,在小朋友有困难的时候互相帮忙。 我感到十分欣慰,这些入园不久的孩子能主动做到互相帮忙,真是出乎我的意料,这让我感到孩子们是多么可爱,我们的工作是多么神圣!这件事也成了我工作的动力,使我更加爱孩子,更好地对待孩子,教育孩子。 篇三:幼儿园教育叙事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如果孩子们处在一个简单愉快的环境中,又有一个像姐姐一样的大朋友,这个大朋友还需要他们的“照顾”与“同情”,一下子孩子就感觉自己长大了。他们的表情告诉我,他们对此感到又自豪又快乐又满足。 比如我们班有一个孩子十分喜欢看《西游记》,也对里面的孙悟空十分着迷。刚来园的时候,他只是很平淡地表达他是孙悟空,虽然也常学学孙悟空的样貌,在他的表述当中有对老师的怀疑,因为他的声音怯怯的。这是他对老师的试探,看老师能不能理解他。如果我们只是很平常地反应,让他自己玩,可能他也就体会不出和老师一齐分享这个主角的快乐了。但我们对他的反应是用心的,老师故意做出很惊奇的样貌说:“真的吗你是孙悟空,那太好了!”他的兴趣就来了,一下子精神了,并且还

单亲家庭孩子有哪些心理问题

单亲家庭孩子有哪些心理问题 现代社会单亲家庭的孩子越来越多,很多时候也就显得不那么奇怪了,但是单亲家庭孩子的特殊心理问题还是需要注意的,像孤独、渺茫、逆反、自卑等等,每个孩子都是或多或少会有的,如何帮助孩子正视这些心理问题,走出心理困境呢? 单亲孩子的特殊心理现象 1、孤独 单亲孩子,特别是随父亲或住在重组家庭里的孩子,由于父亲的粗心或与继父母之间的隔阂,他们的亲情交流受到限制,觉得自己在家庭中是多余的人,自然而然就产生孤独感,行为上表现出离群,不大方,没有多少人与他活动。 2、渺茫 每人都有自己的自尊与自信,在正确引导下,能树立信心,确立生活的目标。然而,有的单亲孩子由于缺乏足够的家庭引导,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能设计美好的生活蓝图,有的甚至本有美好的理想之花,但因家庭的破裂没有及时培育这朵花,导致没有结出甜美的果。生活丰富多彩,但也形形色色,五花八门,没有美好的家庭熏陶的孩子,应去追求什么,选择什么,他们很多会感到渺茫,或者有的压根儿就没有思索过这些问题,生活中没有明确的方向。 3、逆反 单亲孩子有的因为父母离异觉得不光彩。因而也受到同学的歧视,慢慢对父母,对家庭产生一种厌恶感。有的因为家里突然增加了第三者,言行受到约束,如果继父母对自己存在偏心时,则会产生更大的逆反心理。有时不愿跟父母说话,父母忠言相劝,他故意说父母是错的,总之,一味要对着干,以此来报复。更可怕的是这种对家长的逆反发展到对老师、对同学、对社会的逆反,从而产生破坏性。 4、自卑 表现为沉默寡言,他们从不谈起甚至回避双亲的事,对任何人(包括班主任)都保守着这个秘密。他们填表则隐瞒家庭情况,经济有困难不会申请补助。这类孩子有的原有美好而远大的理想,有的甚至一度争硬气要改变环境,但又由于自卑,不能使自己的理想协调发展。自卑的心理影响了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属不健康的心理现象。 5、独尊型 这类孩子有的由于缺少管教,有的由于亲情的隔阂不接受继父母的管教,或继父母不便于管得太严,从小就养成了上不服天,下不服地的惟我独尊的心理特点,事事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心目中没有父母,没有同学、没有老师,没有他人。有的孩子不但不叫继父母,就连自己的父母也不叫。这类孩子行为上表现出自私自利,不关心集体,不参加公益活动,不遵守校规班纪。

如何教育单亲家庭的孩子

如何教育单亲家庭的孩子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们思想意识更新,离异家庭逐年成上升趋势,单亲子女的教育成了困扰教师的难题 先请大家看一组数据和一个故事: 有关方面抽样调查显示:75%以上的双亲家庭子女心理承受能力较强,存在心理障碍的只占1.2%;而单亲家庭子女经常处于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的则占61.43%。单亲家庭子女人格障碍患病率达11.76%,为双亲家庭子女的5.9倍。 在某小学六年级的一次命题作文《快乐是……》中,11岁的小明以《快乐是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为题,记述了自己希望与失望交织的复杂情绪。文中写道:“快乐其实就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每天一家三口人在一起吃晚饭。我经常在梦里梦到我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欢声笑语地玩耍,可是,这对我来说是可想而不可做的事。” “如果,老天给我一次机会,我不会选择出生在一个没有母爱或者缺少父爱的家庭。” 家是驿站、港湾,是孩子成才的一块沃土。对于尚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更是安全的代名词,是快乐之源,是健康心理人格的发展之端。当代欧洲一名著名心理学家这样说:“家庭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起点,也是人格形成的源头。婚姻家庭关系越牢固,教育子女的条件就越好。”可见,和谐的家庭是孩子心理发展正常、健康的必要条件,是育人的起点和基点。反之,没有一个完整稳固的家庭的孩子,思想行为上也就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心理学认为,人格异常的形成与恶劣环境有关,残缺家庭往往是其子女性格畸形发展的温床。 一组数据和一篇单亲家庭孩子的令人心酸的作文引发我们对单亲家庭孩子更深切的同情和更 深层次的关注。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 提到单亲家庭,一般人直觉认为是离异家庭。但随著家庭、社会结构的多元,家庭可能因为各种因素而造成单亲,如离婚、配偶死亡、配偶工作居住两地、甚至未婚先孕等等。 单亲家庭的孩子因为缺少完整的家,往往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如自闭、自卑、自责、焦虑、抑郁、妒忌和逆反等。这些不健康的心理现象往往因享受不到充分的家庭温暖,或因社会的某种偏见,或因其家庭的经济原因以及其它因素被忽视,形成具有以下几种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孩子。自卑型。父母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骄傲,特别是父亲,在幼小的男孩心中,是百事通,是万能者,是世上最了不起的人。孩子们在一起都会夸自己的父亲如何有知识、如何有力气,甚至如何有钱。处在一个没有父亲或母亲在家庭里,孩子就自然没有这份优越感,也由于世俗的偏见,认为离婚总是不光彩的事,单亲孩子的自卑感便油然而生,如果小孩子们在闹别扭的时候,此时会更觉得自己是如此势单力薄。但是他们的内心却在想,我要有父母在身边,我才比你强呢! 这类自卑感强的学生表现为沉默寡言,他们从不谈起甚至回避双亲的事,对任何人(包括班主任)都保守着这个秘密。他们填表则隐瞒家庭情况,经济有困难不会申请补助。这类学生有的原有美好而远大的理想,有的甚至一度争硬气要改变环境,但又由于自卑,不能使自己的理想协调发展。自卑的心理影响了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属不健康的心理现象。 孤独型。单亲孩子,特别是随父亲或住在重组家庭里的孩子,由于父亲的粗心或与继父母之间的隔阂,他们的亲情交流受到限制,觉得自己在家庭中是多余的人,自然而然就产生孤独感,行为上表现出离群,不大方,没有多少人与他们活动。舍予同学,小时聪明灵活,读小学时父母闹别扭,延续有五六年,在这几年中,好心的邻居总是把舍予带到自家与孩子一道完成作业,久而久之,舍予同学与双亲之间拉开了距离,失去了家庭对他的正面引导,而在同学家里做作业又有寄人篱下之感,性格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变化,直到高 中,父母虽然和好如初,然而在孩子心灵上造成的创伤却难以抚平,负面影响明显,上课从不发言,想说而忸怩作态,初中时看过不少不健康的图书、画片,玩过黄色电游,并且临摹,由于家长没有及时正确引导,上了高中还在受到这些影响,不时对同学有下流的小动作,学习成绩不能

浅谈单亲家庭幼儿教育问题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西方思想的影响,单亲家庭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 结构形态,被普遍关注。而社会对这种现象、对这类人群的歧视,对单亲子女的歧 视与偏见,日益加剧她们对于社会这个大家庭的恐惧、冷漠,甚至仇视。孩子是无 辜的,我们要正视此种现象,改变自身的观念,正确地教育引导孩子,调整好孩子 的心态,以达到相对的平衡点。 关键词:单亲家庭教育观念满爱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ideas, single parent families, a type of social structure was concerned. But social discrimination against this phenomenon, in this population, discrimination and prejudice against children from single parent families, increasing their social this big family of fear, indifference to, and even hate. Children are innocent, and we must face up to this phenomenon and change their ideas, to educate children properly, adjust the child's State of mind, in order to achieve relative balance. Key words:Single-parent family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 Love

初中教育叙事案例篇一

初中教育叙事案例 初中教育叙事案例(一) 案例背景 在我心中,每个孩子都是一朵会开的花,或迟或早,或长或短;或迎风招展,潇潇洒洒;或含苞欲放,羞羞答答……需要我们用爱去呵护。尤其是孩子犯错误时,更需要我们怀有一颗爱心,耐心地等待,送一缕阳光温暖他们,化一丝春风爱抚他们,就一定会听到世界上最美的声音——花开的声音! 案例描述 1、跳绳风波 记得那是一个冬日的午后,我正坐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门突然被推开了,只见吴梦已哭成了小泪人,“怎么啦?谁欺负你的,快告诉老师。”她伤心地哭着说:“我今天刚带来的跳绳不见了,这是我南京的大姑新帮我买的……”我忙问:“是什么样儿的?什么时候不见的?”和她同来的同桌连声说:“她的跳绳可漂亮了,还是带计数器的,早上第四节体育课时,我和她还在一起比赛的。可中午到校后,就不见了。”“你把它放在什么地方啦,会不会带回家了啊?”“没有,我放学时就把它放在了抽屉里,我想下午来的时候再跳。”

那我们快去班里找找,说不定放在角落里没发现呢?于是,我来到教室发动全班孩子,对大家说:“你们见过吴梦那根漂亮的跳绳吗?”同学们都叽叽喳喳地说见过。“吴梦想把跳绳借给大家玩,可是忘了把跳绳放在哪儿了,你们能帮忙找找吗?”全班孩子一起找遍了教室的每个角落——但令人失望的是……没找到。看来不得不承认:是有人喜欢上了这根跳绳,把它悄悄“借”走了。 2、出谋划策 怎么办?望着一张张天真可爱的小脸蛋,我实在找不出怀疑的对象。还是等等吧!兴许跳绳能自己出现呢!回到办公室,其他老师帮忙出谋划策:“你一个一个地仔细观察,也可让孩子互相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向你报告。”“找一面他们未见过的镜子,可以美其名曰‘魔镜’,让全班孩子都来照一照,不敢照的那肯定与这根跳绳有关系。”“你干脆告诉孩子们教室里有监控……”看着好心的同事,我不免有些担忧:这些主意也许会有效,可也会给孩子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互相揭发会使孩子互相不信任,照“魔镜”,利用监控会让“借跳绳”的孩子心怀恐惧而不愿上学。 3、灵犀一闪 思考再三,这些办法都不太理想。怎么办?总不能让这事不了了之吧。事发第二天,我在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的班主任日记《心灵写诗》中找到了答案:班主任最重要不是管理,而是走进心灵,用“悄

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更新,离婚已经成为男人和女人自由的选择。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加上其他一些不可测原因,家庭中往往会发生一些变故,单亲家庭日益增多,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就成了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表现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加强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单亲家庭心理障碍教育 一、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表现 从表面意义理解,单亲家庭是指由于死亡或离异后只剩下夫妻中一方与未成年子女组成的家庭。为此可以将单亲家庭子女的概念界定为:由父亲或母亲一方与其未婚的,年龄在18岁以下的,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共同组成的家庭。当父母双方离异或夫妻双方只剩一方时,对孩子来说,就意味失去了一方的庇护,就如同鸟失去一翼,车失去一轮,在心理上必将承受巨大的痛苦,甚至对生活也失去勇气,对社会充满敌意。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主要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一)自闭、自卑 家庭的破裂,仿佛是“天降横祸”,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因而他们遭受的打击比父母更大,而且孩子比大人敏感、脆弱,他们还不具备自我调整心理的能力,一时还难以面对家庭破损的严酷现实,因而会感到无所适从、闷闷不乐。此外,这些孩子由于被父母所疏远而产生抑郁,不愿与人接触,对周围的人常有戒备、厌烦的心理表现出神经过敏的症状。他们总怀疑别人会在背后议论自己家庭的缺损和父母的离异,认为别人都瞧不起自己,不愿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便自我封闭,不愿外出活动,不愿与人打交道,表现出孤独、内向的性格特征,从而导致性格交流的极大障碍,长此以往,他们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二)自责 自责表现为对个人能力和品质作出偏低的评价,从而自我责备、自我鄙视、自我轻蔑,将一切的不如意归因于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倾向。单亲家庭的子女有较为强烈的自卑感,他们感到自己不如别人,悲观失望。由于对自己的评价偏低,因此他们把工作和学习的失败归因于自己的无能,产生不安、内疚、失望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导致自己的整个心理失去平衡。 (三)焦虑 焦虑是调查与他人接触时,对困难和失败的预感程度的指标。单亲家庭子女在他们父母亲离婚的过程中看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攻击,学习到的是讨价还价、相互敌视,因此,他们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缺乏信心,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感到焦虑,缺乏安全感。所以,他们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敏感,结交伙伴时总怕别人说自己的坏话,被人说了什么总是不开心,在对人关系上具有退缩、焦虑的特点。 (四)抑郁 因为父母的分裂,必然带来家庭的硝烟或冷战,孩子长期生活在压抑的空间,时时为父母的关系而担忧,甚至有些家庭的孩子成了父母撒气、泄愤的出气筒,孩子成天处在恐惧和担忧中,没有安全感。这种长期的生活折磨很容易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和敌对情绪,对别人的关心表现出极为的冷淡,自我保护意识过强,敌对情绪很大,单亲家庭的子女常常感到压抑、郁闷、烦躁,心理困扰无处排解。由于压抑太久,一旦爆发出来,能量也就越大,极易产生

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策略

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孩子 的教育策略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策略 姓名:谢应平单位名称:楚雄市西舍路镇中心小学地址: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西舍路镇街道12号 邮编:675015 联系电话: 【摘要】随着近年来离婚率的不断上升,单亲子女增多。由于家庭管理的缺失和社会不良诱惑的增多,许多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本文分析单亲子女教育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单亲子女问题分析解决策略 单亲家庭是父母一方亡故或离异的家庭,单亲子女指单亲家庭中的未成年人。单亲家庭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子女教育形成缺陷,单亲子女的教育已成为教育者不容忽视的问题。与完整家庭儿童相比,离异儿童在智力发展、学习成绩、被同学接纳程度以及亲子关系等方面均明显较差,在品德、性格、情绪方面的问题行为明显较多。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重视单亲学生特殊的心理现象并采取合适的教育手段。 一、单亲家庭学生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方面 心理及性格方面,普遍存在以下心理。 1、家都散了,人生没意义了; 2、因为我是单亲子女,我比别人差。 3、爸妈离婚,我没面子;

(二)学习方面 由于父母离异,孩子的学习条件多数变差,情绪波动大,无法安心学习。加之学习很少有人过问,学习成绩普遍受到所以影响。 (三)人际关系方面 人际关系方面表现为:单亲家庭子女与老师、家长难以勾通,不合作;自我封闭;对同学冷漠,易冲动,自制力差。 (四)情感方面 情感方面表现为:烦恼,抑郁、孤独,对感情渴望;交友不当;早恋问题等。 以上种种情况,虽然不能反映离异家庭学生的全部,但足以父母离异给子女带来的不良后果是严重的。 二、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对策 (一)要主动了解单亲孩子家庭情况 要主动了解孩子家庭的情况,及时联系其父母亲,做好他们的工作。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要和家长合作共同教育学生。对于出现心理障碍的单亲家庭孩子,家庭的变故对孩子会产生重大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更多的要靠父母的态度和力量,班主任更应该与其父母加强联系,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意见和要求。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人在处理自己的事情的时候都会客观冷静地面对,很多父母在处理自己的事情的时候都有自己的苦衷和理由。对于这些父亲或母亲,老师要采取理解和倾听的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案例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案 例 主讲:许建华时间:2005.8.13 重视家庭教育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当代中国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是空前的,对孩子教育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付出也是极大的。可是,同样是家庭教育,同样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有的父母能够使子女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为国家为家庭也为自我写下光辉的人生篇章,甚至成为人类历史长河中不可磨灭的光点;有的父母却由于教子无方,使子女终生碌碌无为,断送了子女美好的前途,给原本幸福的家庭蒙上阴影,甚至出现家庭悲剧,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因此,怎样顺应孩子的天性,实施有效的家庭教育,无疑是孩子否走向成功最重要的一环。 家庭教育如此,学校教育概莫能外。教师如同父母,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方式方法是相当重要的。 换句话说,家庭教育也好,学校教育也罢,如果在教育的问题上不分具体情况,不对症下药,效果会适得其反;

相反,如果因人而异,采取适当的可行的方法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这方面,对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尤为显著。所谓单亲,即离异家庭或父母一方亡故的家庭,这种家庭的孩子往往表现出孤傲、不合群、逆反、脆弱等心理特征,因此教育的难度相对较大,但就意义而言是可想而知的。 案例一: 学生:李同学(男) 家庭成员:无固定工作的母亲;生重病的外婆;患小儿麻痹症的舅舅 家庭情况:收入很低,居住环境老城厢;家庭成员文化水平低因而对其无法进行指导和教育 该生特征:心事重重,学习不能集中精力,成绩一直位于班级中等水平徘徊,没有大的起色 教育方法:针对这种情况,我多次找小孩谈话,要他面对困难,集中精力努力学习,争取拿到学校的奖学金。在生活上,学校的各项活动能减免的,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为他减轻因家境而感到的压力。作为班主任我平时给予他的是平视的目光和平和的态度,有时,。

教育案例及教育叙事

.. 篇教育案例及教育叙事的例稿4 别让“意外”搅了“教学”的局 周友杰周岗中学 【案例背景】 课堂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对课堂进行精 是教师与学生个体或群体生生不断交往互动的场所,心预设。而实际的课堂是师生、之间的知识、个性、情感不断碰撞、整合、调适的场所。所以,课堂总是处于一种流这即使教师预设再完美也难以预想到课堂教学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变化。变生成状态。根据自己对课堂上各种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根据变化的情形,巧妙地解决这些信息的综合把握,及时做出判断,采取得当的措施。因此如何有效、生成性的问题,实践教育智慧,建构开放生成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成为物理由于实验器材的匮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物理教师,教学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乏,在实际实验教学中就时常遇到一些“意外”,这些“意外”一方面给我的的实验给我的实验教学带来了另一方面也成为课堂中鲜活的教学资源,教学带来了的挑战,意想不到的惊喜。【案例描述】 )班上午第三节课,我拎着满满一盒子实验仪器匆匆从实验室赶向初三(1 的教室,还没进班,就听到里面一片鼓掌声和欢呼声。 “做实验,哈哈……”“看,那是什么?”“咦,那不是吸铁石吗!”…… 刚进入班级就听到下面学生七嘴八舌的谈论着。 “大家安静,在开始上课前我先强调几点,首先,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正式 为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进入第十六章电磁场的学习了,这一章内容相对比较抽象,“第班上顿时又是一片掌声。了便于大家理解老师特意准备了很多实验。”讲到这里,,我继续说道,“大家也知道我们是农村中学,实验器材比较匮乏,所以请大二”家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遵守实验规则,爱护实验器材,有问题请及时举手。”说完,“还有,如果有同学不还是生怕实验过程过于混乱,达不到预期效果,我又补充道:按实验规则,随便破坏实验器材是需要照价赔偿的。” 说完,我就正式进入了磁场一章的教学。由于是第一课时,所以本节课主 在教学进行要的任务是带领大家认识磁体以及通过实验研究磁体的一些性质及特点。让学生自己按大头针等实验器材分发到各个小组,我就让课代表将磁体,到一半时,照课本要求进行探究。班上顿时热闹了起来。 “请大家按照课本要求进行实验!”我又提高分贝在班上强调了一遍。 突然“啪”的一声,班上顿时静了下来,所有的眼神顿时盯着一个人—— 小丁同学!

单亲家庭对孩子心理发展的影响调查报告

单亲家庭对孩子心理发展的影响调查报告 湖北民族学院法学院1109403班石玲 摘要:单亲家庭的特殊环境形成了单亲家庭孩子不同于正常家庭孩子的心理。我们应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他们,使得单亲家庭的孩子们的生理、心理健康协调地发展。 单亲家庭的形式古已有之,然而单亲家庭概念的提出,却产生于欧美国家对当代婚姻现实状况的考察:欧美国家六七十年代的离婚高峰促成了大量离婚式单亲家庭的出现。中国从改革开放至今,由于快速增长的离婚率,离婚式单亲家庭比重逐渐上升,由此而引发了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状态、生理问题、生活状况,教育等一系列问题。 所谓“单亲家庭”是指由于丧偶、离异、分居或者构成家庭主体的成员不齐全的家庭.由母亲或父亲单个抚养的孩子即为单亲家庭的子女.近年来随着离婚这一新的社会问题的出现,单亲家庭的孩子的心理问题也逐年增加。由此,我通过该次调查报告初步的调查和分析了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通过调查显示,一、在认为父母离异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否有影响,94.4%人为有影响,5.6%认为没有影响,由此可看出绝大部分的离异父母认为离异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但

又迫于种种原因,从而不得不给孩子带来这些不良的影响。二、在是否认为单亲家庭的孩子存在心理问题时,近54%的被调查者认为存在,父母的离异等因素造成家庭的不完整使得他们悲哀、愤怒甚至反叛的心理,而对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这种家庭会让他们感到孤单、寂寞、无助。在此问题中只有近8%的被调查者认为不存在心理问题,38%的认为只有少部分存在。三、有近63%的被调查者认为单亲家庭的孩子比家庭健康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首先,许多父母认为在单亲家庭中,由于单亲父母的心理变异,“过分保护”或“重养轻教”,使得孩子失去自我;其次,单亲家庭的孩子的心理压力比其他孩子大,主要来自残缺不全的家庭本身,父母离异或丧偶是单亲家庭形成的原因,而不管离异或丧偶,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心理打击或折磨;最后,孩子的心理压力不容易找到正确的宣泄渠道,有些被调查者(老师)认为对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宣泄是很重要的,只有将心中的不愉快发泄出来,才不会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四、在你认为单亲家庭孩子存在哪些心理问题时,抑郁孤独有72%,没有安全感有64%,放任逆反有63%,情绪压抑有61%,怯懦自卑有56%,多疑、嫉妒有47%,厌学渺茫有36%,单亲家庭孩子由于在家庭里得不到父母离异之前的那种完整、温馨的亲情,在学校里又容易受到同学们有意无意的歧视,很容易出现自我心理封闭、自卑、忧郁、冷漠,甚至厌恶与他人接触。同时,自卑感又往往与强烈的自尊心相伴,极具反抗性,一旦有人对自己有不利言行,会马上反抗。对自己不喜欢的人提出的建议,即使明知是正确的

离异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方法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案例三则 来源:童话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a89548849.html, 托尔斯泰说过:“夫妻间的和睦是成功地教育儿童的首要条件”,我们都知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一生。在学校教育工作中,作为教师,面对着越来越多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学生,所谓单亲家庭是指由于夫妻离异或某一方去世,由父亲或母亲一人与孩子组成的家庭。而因为离婚率的增加造成的单亲家庭又是近年来的主要原因,少量的是因为父亲或母亲故去。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表现出孤傲、不合群、逆反、脆弱等心理特征,因此教育的难度相对较大,但就意义而言是可想而知的。 案例一: 学生:刘同学(男) 家庭成员:母亲从事清洁工作;攻读专升本课程的姐姐家庭情况:父亲在其孩提时因交通事故去世,家庭收入很低,属低保户,社区有微薄的补助,其舅舅也经常关心其家庭,并从经济上资助。 该生特征:据其高一班主任反映,高一期间可以称之为问题学生,抽烟,无心向学,顶撞老师。高二文理分科后,我所担任的班级接收了这个学生,一开始时还很担心其叛逆心理,但可能换了个新环境个性也有所转变,变得文静内向,

心事重重,除了放学后与其他同学打篮球外,课间期间一般会独自逗留在自己位置上做数学题,该学生的基础很差,但唯独数学成绩还比较突出,但由于学习方法与学习耐力比较差,虽然很努力学,但是走神的坏习惯始终阻扰着他,成绩一直位于班的倒数,没有大的起色。 教育方法:针对这种情况,我多次找小孩谈话,要他面对困难,集中精力努力学习,同时也传授了不少学习方法,也勉励他争取每次考试前进三名。在生活上,学校的各项活动能减免的,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为他减轻因家境而感到的压力。作为班主任我平时给予他的是平视的目光和平和的态度。同时也密切与他在上大学的姐姐保持联系,因为该生不太愿意听其母亲的唠叨,却是很愿意与姐姐分享他的一切。据他姐姐反映,他们俩姊弟对于外界都会宣称自己是双亲健全,也会想方设法保证这个谎言不被拆穿,所以对于周遭的舆论都会有草木皆兵的架势,所以我特别与科任交待清楚,以免在言语上有所过失。该生很喜欢打篮球,也很乐意为班集体争荣誉,所以每次班际篮球赛我都会就其成绩在班上表扬一番,借此提高他的自信心。 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实践,李同学渐渐地找到了在班级体中的位置。学习上,从预备班到现在他每学期都在进步,上学期期末考试,他考到了年级第6名的好

单亲家庭孩子教育个案

单亲家庭孩子教育个案 爱,让生命绽放精彩——单亲家庭孩子教育个案 作者/ 魏红梅 由于社会多元化发展,市场经济的深化和价值观的嬗变等原因,导致单亲家庭越来越多,爱的残缺使离异家庭的孩子心灵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他们自卑、自闭、内向、缺乏合作意识,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较差。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面对这些被伤害的孩子,班主任只有倾注更多的爱,才能抚平他们内心的忧伤,让他们的生命绽放精彩。 “魏平(化名),35票;李良(化名),33票;王平(化名),8票……”教室里传来班长喊票的声音,这是我班的学生在选举“三好学生”。我心猛地一跳,“王平怎么才8票?她全班成绩第二!”我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座位上的王平头埋得很低很低…… 带着疑问我找学生了解了一下才知道她孤僻、自私,别人问题时推诿敷衍,向她借辅导资料,她经常不愿意,生怕别人超过她。 为了帮助她克服自身缺点,我特意在一个下午放学的路上,与她

边走边聊,我委婉地告诉她大家对她的看法,希望她能够在以后多跟同学交流,与同学们打成一片,她听后眼神中流露出迷茫。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我默默地为她祈祷,希望她快乐。 性格上的缺点导致她与同学关系疏远,怎么办? 两周后的一天下午,我听到教室里闹哄哄的,还听到男生起哄的声音,我奇怪地走到教室门口,看到王平和另外一个女生——丽丽(化名),正在教室里厮打。双方头发散乱,衣冠不整,互不相让,我急忙叫她们停下来。 办公室里,我严厉地批评她们,她们各执一词,都显得非常激动。要想了解真实情况,必须让全班同学发言。我按照以往的做法,让全班同学写他们目击的情况。条子收上来后,有三分之二的同学认定,王平错了。我狠狠地批评她,因为我已经单独跟她谈过,谁知竟不起任何作用,反而打起架来!怎不令我生气!哪知她竟大哭起来。 “老师,是丽丽先动手打我的……”她一边哭一边说。“王平也打了我!”丽丽也不示弱。看着她们情绪都很激动,我决定冷处理。 事后,我问了几位同学,事情原来是这样的:(我班管理采用值周

浅谈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及对策

浅谈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及对策 【摘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单亲家庭的学生。对于这部分比较特殊的学生的转化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教育;对策;单亲家庭 The tray talks about education 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 of only close family student Hu Lijun 【Abstract】In job the ordinary time, our inevitable meeting comes across only close family student. The conversion to this comparatively peculiar part student is important class adviser job content. 【Key words】Education; Countermeasure; Shan kisses a family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不断的进步,因离婚而造成的单亲家庭已成为异军突起,由此带来的单亲学生数量也就越来越多,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就成了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单亲家庭的学生愈来愈不好教,单亲家庭的学生性格有很多的缺陷等”。这既是很多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同时也是现阶段教育的现实。作为教育者如何更多地去了解、去关爱这些最需要了解、最需要关心的学生,使他们重新找回自我。本人结合工作实践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 单亲家庭学生的问题行为类型 根据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我将单亲家庭学生的问题行为类型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沉默不语型:这种类型的学生男女都有。他们的父亲或母亲的工作也不顺心,境况不好,家长自己的心态、性格也是沉默不语型的,无法给予孩子细致的关爱。在这样的家庭里生活的学生情感易陷入忧郁、沮丧、悲观和苦闷状态,没有活力,对学习的很多内容产生不了浓厚的兴趣。既不满现状,又自觉无力改变现实。虽然平时也会和要好的同学朋友在玩笑、聊天,但是一想到烦恼的家事,便比一般的学生更易陷入忧伤低沉的心境。这类型的学生自卑感强烈,自信心弱,很敏感。不愿意同学老师问家事,不愿意家长来开家长会,而对老师的批评一般不会当面顶撞,也不会主动诉说自己的苦恼。这种类型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独立性强,不过多依赖别人。但感情上渴望亲情、温情。 第二种是脆弱型:这类型的学生多是女学生。因失去父亲或母亲而倍受溺爱,生活自理能力极差,以自我为中心,总觉得家庭欠了自己,对母亲或父亲有诸多的要求。班中有个学生是跟父亲生活的,但父亲给她找了一个后妈。在一次与她

班主任教育叙事案例

班主任教育叙事案例 告别了大学的校园,心中充满着对事业的憧憬,走上了现在的工作岗位。近十四年的工作生活,使我体味到了一个人民教师的人生 中的酸、甜、苦、辣。深深的体会到教育人、培养人是复杂的、艰 辛的、长期的工作。这项工作需要不但有爱心,还要有耐心,更要 有责任心。 面对一些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不好,对学习没有太大兴趣而且叛逆的孩子,在我校与教学工作相比,班主任工作更加艰巨,更具有 挑战性,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有更全、更高的要求。要求你有爱心, 真诚地关怀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真正成为学生的 朋友、知心人;要求你有耐心,面对性格各异还不太懂事的孩子,既 要严格要求,又要学会包容;要求你认真地研究教育理论,研究不同 特点的孩子的心理,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帮助;要求你尽可能 地博学多才,才能和学生更好的沟通,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引导 学生。要求你是老师来传授他知识;要求你是妈妈唠叨他养成好习惯;要求你是警察时刻关注他们的不良行为;要求你是心理辅导员给他们 排解心里的困惑……可即使是这样,我们面对的工作也是困难重重。但是,没有压力也就没有动力。在这十几年的工作中,我是也收获 良多。 在从教过程中,我始终把热爱学生放在第一位。有了这种心境,师生之间就能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许多事情便迎刃而解。可是, 当好一名让学生喜爱和佩服的班主任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这期 间给我留下了很多经验和教训。 首先,你要尊重他们、信任他们,更要像一位母亲一样去爱他们。同时还要求你有这样一种理念:只要是我的学生,无论成绩好坏, 我都一视同仁,对性格孤傲的学生,更多给以热情帮助,让他恢复 自信,走出自卑的阴影。人的感觉是相互的,教师的真诚学生是能 感受得到的,只有当学生接受了这个人,才可能以主动的态度接受 你的教育。我想以这样的理念赢得了更多的学生的尊敬和信任。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_成因及调适对策

第30卷第5期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年10月No.5Vol.30Journal of N ingxia Teachers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Oct.2009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成因及调适对策 薛晓红 (宁夏人民出版社《少年读者》杂志社,宁夏银川 750002) 摘 要:在现代社会环境下,由于离婚率的上升以及其它原因造成单亲家庭与日俱增,这使得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从单亲家庭子女这一特殊的群体出发,概括总结单亲家庭子女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论述其产生的原因,探索实施心理调适的策略,以期对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单亲家庭;单亲子女;心理问题;心理调适;对策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331(2009)05-0117-04 收稿日期:2009-07-09 作者简介:薛晓红(1959-),女,山西稷山人,宁夏人民出版社《少年读者》杂志社副编审、总编。 单亲家庭是与双亲家庭相对的一种特殊家庭结构类型。由于家庭中夫妻之间离婚、一方死亡、遗弃、分居或其它原因等,形成了只有父亲或母亲的家庭。在现代社会环境下,由于传统的家庭模式和婚姻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家庭离婚率的迅速攀升使单亲家庭的数目日渐增多。夫妻离婚是造成单亲家庭与日俱增的主要原因。随着单亲家庭数量的增多,社会和教育界也面临着一个严峻而复杂的新问题,那就是单亲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由于家庭结构中家庭成员的残缺严重地影响了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致使单亲家庭子女在其社会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出与非单亲家庭子女更为复杂、严重的心理异常与行为异常。如何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已是当前许多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者不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单亲家庭子女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孤僻冷漠,逆反仇视 单亲带给孩子心灵上的创伤是难以抚平的,并且负面影响明显,有的孩子对失去父亲或母亲十分痛苦,很长时间不能自拔,心灵受到极大的伤害,经常闷闷不乐,容易悲伤,情绪低落。家庭结构变化的强烈刺激,致使他们的心理开始出现失衡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些孩子开始出现孤僻冷漠、逆反仇视的心理。这些孩子在学校里大多不善言谈,不爱和老师同学们接触,有了矛盾也不及时和老师取得沟通。他们当中有的因为父母离异觉得不光彩,也受到别的同学的歧视,害怕别人说自己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于是对其他同学具有排外和敌对仇视的情绪。有的孩子对父母的离异充满憎恨,憎恨父母不顾他的成长和感情。这种憎恨久而久之对心理发展产生不良作用,进而扩展到对学校和社会生活不感兴趣,对周围的人或者事也漠不关心。有的孩子由于父亲或母亲的不负责任,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上课不专心听讲,不听老师的话,顶撞老师,违反校规,我行我素,产生逆反心理。 2.内向自卑,敏感多疑 由于世俗的偏见,单亲家庭的子女认为父母离异总是不光彩的事,自卑感便油然而生。他们常常表现为沉默寡言,性格内向,从不谈甚至回避双亲的事,对任何人都保守着这个秘密。家庭的不健全造成了孩子心理上的欠缺,既不信任别人,也不信任自己。由于自卑,不能使自己的理想协 ? 7 1 1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