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民族县域城镇建设的创新管理浅析-西林县为例(2011级公共管理韦燕庚)

民族县域城镇建设的创新管理浅析-西林县为例(2011级公共管理韦燕庚)

民族县域城镇建设的创新管理浅析-西林县为例(2011级公共管理韦燕庚)
民族县域城镇建设的创新管理浅析-西林县为例(2011级公共管理韦燕庚)

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

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

题目:民族县域城镇建设的创新管理浅析——以西林县为例姓名:韦燕庚

学号:14113X11Y4113X0032

导师:黄启学

专业:公共管理

年级: 2 0 1 1 级

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

2013年10月20日

民族县域城镇建设的创新管理浅析

——以西林县为例

韦燕庚

摘要:在“西部大开发”的带动下,近年来,西林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城镇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但由于地域位臵等原因,虽经多年努力,西林县少数民族区域城镇化水平仍然滞后。西林县少数民族区域城镇化建设具有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和资源丰富的优势,在此新形势下,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西林县城镇化建设步伐,既是实现城乡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也是解决西林县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从民族县域城镇建设问题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民族县域城镇建设的战略意义、现状,提出对策和建议,进一步提出了民族县域城镇建设的创新管理办法。

关键词:民族县域城镇建设创新管理

Abstract: Since the "West" has been carried out, the western region'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continues to accelerate, but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in the western minority areas

are still lagging behind. Urbanization in the western minority areas have a good opportunity of western development and resource-rich advantages in this new situation, how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as a guide, to accelerate the pace of building the western town, both to achieve sound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region needs, but also solve the problem of agriculture an important strategic initiatives. This article from the national county towns of the problem, analyzing the county towns of national strategic significance, status,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further raise the national county towns innovative management approach.

Keywords:Ethnic county towns Innovation Management

西林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最西端,地处桂、滇、黔三省(区)结合部。全县面积3019.58平方公里,占广西总面积的1.28%,人均拥有土地面积37亩,耕地总面积24.79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97亩。全县有9乡2镇93个村,总人口12.7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56万人,有壮、汉、苗、瑶、等14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县人口的90%,享受民族自治县待遇。

西林县城镇创新建设的主要指导方向,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五个统筹”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实事求是地对总规进行回顾和总结,充分肯定规划实施以来所取得的成效和总规在城市发展和建设中的地位及作用,更紧密结合当前形势,抓住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大好机遇,为能使城市总体规划更好适应这一新形势、新要求作出更加合理的选择。

一、民族县域城镇建设问题的提出

(一)城镇化。

城镇化是伴随着现代工业和信息社会、经济社会分工的细化而产生的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科技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基石,它体现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换言之,城镇化主要是指人口由分散的农牧区向城镇集中,使得城乡分散人口结构得以转换,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二三产业,城镇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多,城镇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渗透和扩散到农牧区,使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优化配臵、重组,发挥其最大的效率。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从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发展史看,一国要成功实现现代化,在推进工业化的同

时,必须同步推进城镇化。

需要指出的是,“城镇化”一词是中国学者创造的一个新词汇,出现晚于“城市化”。很多学者主张使用“城镇化”一词。1991年,辜胜阻在《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中使用并拓展了“城镇化”的概念,在后来的研究中,他力推中国的城镇化概念,并获得一批颇有见解、影响较广的研究成果。与城市化的概念一样,“城镇化”概念也是一片百家争鸣的景象,至今尚无统一的概念。不过,就数量看,对城镇化“概念”的论述要少于“城市化”。据粗略估计,在2012年之前,关于城镇化的概念,至少在20种以上。具有代表性的并符合中国西部地区现实的观点是城镇化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

我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中首次把“推进城镇化”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确立了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党的十七大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县域城镇化和县域城镇化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镇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要求“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

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眼长远、注重质量,全面加快城镇化步伐,已经成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环节之一,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

(二)县域城镇化。

我国的县制起源于春秋时期,自秦始皇普遍推行郡县制以来,不管其他行政区划的名称、地位如何变化,县制始终保持不变,而且县在发展过程中,大部分行政区划定和边界基本上保存下来。由于县域内语言文化、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大致相同,形成了一种较为稳定的区域性历史文化背景,因而从长远看,县制将继续稳定下来。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了“县域”这个概念,而且发出了“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少数民族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县域经济的问题被提到了议事日程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

县域城镇化是伴随着县域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发展而发生的社会、经济结构的转换,这一转换主要表现为人口、非农产业、资本、市场由分散的农村向县域内城镇集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城镇接受大中城镇文明的辐射,同时,城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向县域农村地区扩散,由此引起人

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改变,县域产业结构不断演化,衍生出崭新的空间形态。

(三)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少数民族人口大多居住于边疆、高原、山地、草原与森林地带,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随着改革开放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社会发展中出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点,即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口告别传统的经济文化类型,从而进入城镇化发展。少数民族城镇化成为民族发展中最具重要意义的事件,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

自“西部大开发”开展以来,西林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城镇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但县区域少数民族城镇化水平仍相对滞后。西林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具有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和资源丰富的条件优势,在此新形势下,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西林县城镇化建设步伐,既是实现城乡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也是解决西林县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举措。因此,全面分析西林民族县域城镇化发展现状,科学分析西林民族县域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提出促进民族县域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创新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民族县域城镇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力,化解农村深层次的矛盾。

县域城镇化,一部分少数民族农民进入城镇,减轻了大中城市的压力,降低了城镇化的社会成本。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不仅有利于解决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化解农村深层次的矛盾,还有利于城镇化的长远发展。县域城镇化还是“十八大”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实现人口城镇化,最终使绝大多数的农民转变成真正的市民。

西林县在中央要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政策指引下,积极加快县域城镇化,努力提高贫困地区农民尤其是少数名族农民自身的福利,改善其生活条件,在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同时,有效化解农村发展建设过程中的诸多矛盾。

(二)有利于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少数民族农民收入。

西林县民族县域农业的基础薄弱,现代化程度不高,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综合经济效益低下,少数民族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例如,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双重并举态势下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问题;非农产业发展缓慢、竞争力薄弱问题;城市化进程中农民群体的弱势地位短期内难以改观等。面对这种局面,唯一可能的选择是加快城镇化建设,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依托城镇开拓农村市场,大力发展市场经济,进一步搞活农牧产品流通,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结构性调整,推

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增加少数民族农民的收入。同时,只有城镇化的程度提高了,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才可以在城里务工挣钱,不仅能在整体上提高少数民族农民的收入,也使少数民族农民有能力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有利于民族县域实现工业化。

西林县民族县域的工业发展和城镇化比较落后,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在2020年实现工业化的目标,必须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另一方面,西林县的工业目前比较滞后,数量少、规模小,而且大多是以原材料工业为主,虽与广大农村的经济也有关联,但毕竟资源缺乏,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作用小。所以民族地区要实现工业化,必须解决小城镇和城市发展不足的问题。要加快发展县域城镇和中心城镇,建立城镇体系,通过依托县域城镇体系,加快资源开发的步伐,加大农副土特产品的加工力度,大力发展具有西林县少数民族特色的乡镇企业和乡村工业,同时建设和延伸涉农工业的产业链条,保住群众“钱袋子”,走出一条民族县域工业化的新路子。

(四)有利于民族地区发展第三产业。

西林县民族县域的第三产业之所以发展缓慢,制约因素之一就是城镇化率比较低。所以,民族县域要把城镇化建设作为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前提,把发展中小城镇和城镇与发展第三产业同步进行。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

产业布局能工则工,能商则商,突出特色。既可工业兴市,也可商贸兴市、旅游兴市。广大的民族地区有许多集镇是历史上形成的富有特色的市场,如鸡鸭市场、牛马市场、茶叶市场、中药材市场等。以这些集镇现有的市场为基础,科学规划,加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市场容量和辐射能力,把小集镇建成具有区域性甚至全区性影响的大型专业市场,从而以商贸兴镇、以商贸富镇。西林县各少数民族都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地区大多风景秀丽,人文景观独特,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民族地区完全可以走发展旅游和城镇化建设互相促进的路子,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加快城镇化建设,在推进城镇化建设中带动旅游业的大发展。信息产业目前在民族地区还发展很不充分,而城镇化必然为通讯、计算机等信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城镇服务业既是一个能大量吸纳劳动力的行业,又是一个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的经济领域。加快城镇化建设对民族地区服务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五)有利于改善农村的生活质量,提高少数民族农民素质和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西林县少数民族农民分散居住在自然村落,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事业投资大、见效难,即便物质生活达到“小康”,精神生活也难以同步跟上。加快发展县域城镇化,使更多的少数民族农民到城镇居住,有利于传播城镇文明,转变少数民族农民小富即安、不求上进的小农思想,并在在城

市节奏、城市文化的熏陶下,树立市场经济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加快农村现代化的进程,整体上提高少数民族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少数民族农民公共卫生和环境保护意识必将大大增强,加之县域城镇化防污排污系统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将大大缓解农村分散居住形式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和破坏,有效地改变农村环境污染的状况,既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又能增强西林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从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看,社会越是组织化和多元化,社会结构就越是稳定。县域城镇化发展将促进农村经济专业化分工水平和多元化程度的提高,还能在社会管理、经济合作、文化娱乐和信息传播等方面发挥对少数民族农民的组织协调作用,从而有利于农村社会结构的稳定。

三、县域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现状分析——以西林县为例

西林县域城镇化建设现状

为进一步提升城镇化品味、全面提高城镇化水平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西林县计划用一年左右的时间进行旧城改造、新区开发项目建设和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小区等,全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一)近年来西林县域城镇化建设取得成效

按照“园林生态,句町文化”城镇为目标,以园林宜居建设城镇、以整洁有序管理城市、以文明先进经营城市、以特色风格塑造城市的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城镇建设管理年为契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

城乡建设,以规划为先导,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使城市绿化、亮化、美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总体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现将我县几年来城镇建设开展工作情况作汇报如下:全县城镇化率达33.5%,比2012年提高1.5个百分点,荣获自治区“广西园林城市”称号。

1、城区面积和道路桥梁建设不断得到扩大。

先后建设了河堤路、沿河路、公园路、民政局前道路、驮娘江桥头道路、迎宾经济适用房前道路等城市道路建设,增加道路总长度4公里。城市维修养护成效显著,其中对县城区新兴路、新西路、鲤城路、梦圆路、沿河路等街道、人行道进行维修,维修面积达4.8万平方米,解决我县市民行路的问题。2013年,继续加大鲤城新区建设力度,36亩行政集中办公区、35亩金融经济区、46亩城投写字楼、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陆续开工建设,路网工程也动工建设。我县城区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9平方公里,使我县新增加新增城市道路面积约12万平方米,城区规划面积15.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3平方公里,城区面积比原来增加37%。

2、供排水、污垃处理建设不断得到完善。

建设了县城区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率达70%;建成了县城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实行城市垃圾统管统运,垃圾处理率达50%。自来水普及率为95%,污水排放处理率为0,生活垃圾以焚烧方式处理,处理率为40%;通过这几年的努力,目前,我县城镇自来水普及率为99%,污水排放处理率为70%,生活垃圾处理率为50%。

3、绿化亮化建设情况。

采取点、线、面结合,公共绿化、单位绿化、庭院绿化、街巷绿化“四个并举”,行道树、道边绿带、街边花坛、街头绿化“四路并进”的方法,城区两旁可视面坡,做好单位、城区庭院绿化工作,我县根据实施“七个一”工程建设的要求,积极创建一批“园林式”机关示范大院,为争创广西园林城市提供坚实的基础。

我县的城镇绿化面积达75公顷;全县绿化覆盖率32%;全县公共绿地面积达33公顷,人均公共绿地10.6m2。目前,我县建成区绿化总覆盖面积86公顷,绿地覆盖率达36.1%,园林绿地总面积82公顷,县城公共绿地面积达43公顷,城市绿化率达30%,人均公共绿地13.3平方米。亮化率保持在98%以上。

(二)西林县域城镇化建设存在不足。

1、城镇化建设基本理论薄弱、规划不合理。

自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水平确实有了很大的提高,进程加快,规模也有所提高。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仍然滞后,其发展过程中还仍然存在建设理论薄弱和规划不合理等一些问题。

2、城镇化建设基本理论薄弱。

(1)深层次理论提炼不够。除一些专题性或知识性、包容性论著之外,至今尚未出版一部系统研究城镇化理论的具有高水平的专著。

(2)定量分析与实证分析还不够。绝大多数论著都是定性分析,缺乏定量分析,更少见专门实证分析的论著。

(3)研究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的份量不够。

(4)城镇化与信息化关系的研究严重短缺。

3、城镇化建设规划不合理

城镇化因工业集聚促成人口集中而产生,同时带来了房地产开

发、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产业的大发展,更带来了这些产业意想不到的投资暴利。“工业(经济 )发展一城镇建设一城镇化一工业(经

济 )发展”,这样一种发展的现象逻辑,内在本质是工业化的要求决定着城镇化的进程和规模。然而,由于城镇建设的暴利对社会投资的诱惑,由于城镇建设视觉业绩对官员成就感的满足,发展的逻辑变成了本末倒置的、简单化了的“城镇建设一经济发展”。

很多地方官员认为,只要有了土地指标,允许兴建工业园区、开发房地产,就一定会带来经济发展。发达地区要继续加快城镇建设促进经济转型,欠发达地区要加快城镇建设实现弯道超车。事实却是,各地缺乏人气的“空城”在增加,开发区荒置土地随处可见。

4、缺乏规划指导或指导混乱。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城镇化必须走多元化的道路,大中城市和小城市并举协调发展,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城镇体系。虽然当前明确了远景目标,各个地区也均确立了“规划先行”的指导方针,但整体来看,城镇发展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合理的布局,指导混乱等问题导致土地用途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镇化建设。

5、建设质量差、管理不到位。

为追求城市规模的扩大,部分地方政府自行设立开发区、高技术园区之类的新城区,建设之初并未经过严格的规划管理,由于后续运营和招商等措施的执行不力,造成大量占用优良耕地,严重影响了土地集约利用。与此同时,工程数量多往往导致资金投入不足,单位土地面积产出少,于是表面工程、“豆腐渣工程”孕育而生,而相关监督单位和领导为了利益,没做到严管和严整。

6、传统规划技术落后。

我国现有城市人口承载力较大,但这些社会现象不得不说是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偏低所造成的,尤其是部分地区的中小级城市,人均占地比较大,人口密度小,亟需加强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提升。农村长期以来实行宅基地制度,根源上是为了解决农村居民的住房问题,但宅基地制度的设计与推行本身存在较大问题。宅基地发放给农民后不能得到有效利用,特别是农村地区的规划严重滞后,甚至一定程度上只是一种表面文章,农民建房多处于自己的喜好和几天发放宅基地的

区位,这种现状就导致了宅基地的低效利用,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农村人口在城市“比价效应”的影响下大量进城,这个过程就产生了农村地区特有的“双重占地”现象。

农村产业用地铺张浪费,产业不具规模的前提下利用粗放、低效。我国所提倡的产业思想已经深入农村地区,综观全国农村,地理区位不是特别偏僻、自然环境不是特别恶劣的农村地区多有自己的村办企业。但西林县本身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不是很理想,农村产业仍以一种传统、原始的模式在发展,主要表现为租赁、物业类企业比较多,科技含量高、规模效益好的产业所占比重极低。这样的产业现状导致相应的产业用地也是以一种粗放、低效的方式被利用。在建设用地瓶颈日益突出的当前,这样的用地模式极大的阻碍了农村的城镇化进程。

(三)西林县域城镇化建设制约因素

自改革开放以来,县域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水平确实有了很大的提高,进程加快,规模也有所提高。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县域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仍然滞后,其发展过程中还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县域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农民走向城镇化的思想观念和文化技术薄弱。

经济发展水平的滞后伴随着人口素质的低下、思想意识的守旧。目前,西林县成人文盲占据了少些部分的人口,并大部分的文盲分布在农村。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超前发展和农村人口素质的落后强化了城乡之间人口流动的壁垒,农村人口迁移成本过高,风险过大,加之民族人口迁移粘性大,极大的制约了西林县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民族人口往往集中在偏远乡村,经济发展水平严重滞

后,生活相当封闭。而民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使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难度又远远大于其它地区。

少数民族农民走向城镇化的观念、技能和文化不适应。由于少数民族大多具有浓厚的风俗习惯和宗教文化,这种地域文化因长期自然环境的作用已变得根深蒂固,让他们离开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繁衍故土,他们在内心深处是不乐意的,是难以接受的。民族地区大多数少数民族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技能差、生产与生活方式落后,离开自己原来的居住地,放弃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城镇从事非农产业就显得非常不适应。因此,民族地区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主体动力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明显不足。

2、缺乏政府引导性的法制政策保障,政策与体制建设不到位。

推进城镇化建设,不仅仅是建设几个城镇的问题,本质上是要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实现城乡经济共融。近年来,尽管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有所打破,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正在削弱,但影响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体制障碍并未彻底根除,主要表现在:对少数民族农民进城就业仍有一些限制性规定、城乡劳动者就业并未平等、户籍制度仍在起阻碍少数民族农民进城定居的作用、少数民族农民进城务工依法享有的各种权利得不到保障、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把少数民族农民工排斥在外、少数民族农民享受不到进城

后的子女就学以及其它城镇福利等。体制与政策上的障碍仍在相当大程度上阻挠少数民族县域的城镇化进程。

西林县民族地区大多数引导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法规基本都是对中央、自治区、市级政策的翻版和原封不动的下达,加之民族地区县政府结合本地经济发展所出台的正式制度少,可操作性不强,许多制度流于形式,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

虽然民族县域城镇化受到自然条件、历史状况、传统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制度的不适宜性则是最根本的障碍因素。制度的不适宜性是西林县城镇化发展的根本障碍。

3、投资资金渠道狭小,制度及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由于地理区位、自然环境、历史因素等诸多方面的制约,西林县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特点就是投资吸引力弱,投资渠道狭,这导致了这一地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西林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城镇普遍存在城市建设资金不足、公共设施层次落后、配套差功能不全等问题。而且,由于西林少数民族地区城镇的人口规模小,居民的收人相对较低,市场发育不健全,交通通信落后,这导致了少数民族地区城镇集聚功能普遍薄弱,难以担当起带动周边非城市人口区城镇化的重任。

(1)户籍制度的限制。

国家对城乡户籍制度分离管理的体制虽然有所松动,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对人口自由流动的限制,西部地区的户籍管理制度更为严格,不利于其城镇化的推进。

(2)社会保障制度的限制。

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数千万在城镇中从事“苦、脏、险”的工作并仅能得到最低工资收入的少数民族农民工不提供任何保障,这使得他们仅仅把城镇就业看作是一种短期内获取比农村较高收入的手段,而不是进入城镇融入城镇的路径。

(3)自然地理、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的限制。

西部自身自然地理、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的限制。西部民族地区有的以高山高原为主要地貌形态,其一半以上的土地不宜人类居住的高原丘陵、沙漠和戈壁等地貌,而且城镇一般都位于河谷地带,地表破碎,坡度大,发展受到地形的限制,空间拓展的难度大。发展受到地形的限制,空间拓展的难度大,有些城镇还受到山洪、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西部民族地区因受历史、环境、地理等条件的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城镇化建设缺乏大的产业项目支撑,使加快城镇化建设的依托力量比较脆弱。

(四)城镇化进程中民族格局的新特点。

城镇化导致大批少数民族人口流入城镇,并且城镇化带来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的变化都对民族格局的变化产生影响,使其产生新的特点。

1、多民族化进程加快。

近些年来,随着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不断涌人城镇,加快了城镇人口的流动,促进了城镇多民族化的进程。一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数量逐年上升;二是少数民族迁徙人口逐

年上升;三是民族成份的数量也呈上升趋势。

2、文化的多元化鲜明。

在城镇多民族化过程中,大量的少数民族人员进入城镇,将本民族的文化也带入了城镇。它们不仅活跃了城镇的经济,而且增进了各民族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各民族的饮食、服饰、音乐、舞蹈、语言等文化的相互交融,在社会的各个层面逐渐加深,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促进了城镇文化多元化发展。

3、城镇各民族的散居化趋势突出。

民族散居化与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

重要方面,其特征也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城镇改造、拆迁等原因,居住相对集中的少数民族聚落被打破,逐渐分散于城镇的各个角落。二是因政策、婚嫁、就业等原因的少数民族人员,也较快融入城镇并散居于社会中。

4、民族意识逐渐增强。

城镇少数民族意识日趋增强,以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为主要特征,不仅表现在各少数民族成员合法权益的保障和要求、尊重本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历史等方面,而且表现在更加关心本民族的利益和整体发展,更加

注重本民族与汉族等其他民族的对比,更加关心民族形象的

维护等,同时也表现在要求积极参政议政和强化民族凝聚力上。

5、少数民族人员的流动,也不可避免带来一些摩擦和纠纷,影响民族关系。

各民族之间尽管相互帮助、互通有无、相互学习,但民族之间的“边界”依然保持清晰。尽管在城镇化进程中民族间区域融合,但是民族的自我认同依然较强,具有较强烈的区别意识。民族意识比较强烈,民族之间的“边界”依然保持清晰的这一现实,说明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仍然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

各民族及其成员之间交往的频繁性与感情的隔膜性同时并存。例如从族际通婚率来看,各民族之间通婚率很低,可以反映出,民族之间的隔膜将长期存在。

各民族之间因经济利益关系、民族文化的差异性等方面引发的民族矛盾时有发生,有时还比较激烈,甚至酿成群体性事件。如许多地方不同民族之间由于土地、水源、森林等纠纷引发的矛盾和冲突就时有发生,有时甚至还比较激烈,因民族间不尊重对方风俗习惯而引发的民族矛盾也不少见。

四、民族县域城镇建设管理对策和建议

作为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西林县少数民族地区必须借助有利的机遇,克服诸多制约因素,大力推进民族县域城镇化进程。

3企业技术创新成功案例分析.doc

3企业技术创新成功案例分析1 3企业技术创新成功案例分析 本章通过国内企业技术创新成功案例的分析,分析其成功的经验和启示,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方式提供有益的借鉴。 3.1海尔集团基于核心能力的技术创新 3.1.1海尔集团的技术创新网络 海尔集团公司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企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及时地把企业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核心创新,着手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系统,形成了海尔特色的企业创新网络系统,科研成果基本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了同步,而且紧紧与市场相衔接,为海尔的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1)产品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和基础 海尔技术创新系统由5部分构成:中央研究院、国际认证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测试检验中心、产品开发中心。中央研究院承担超前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产品开发中心承担短期产品的设计,工业设计中心为集团产品提供独具特色的外观设计,而国际认证中心、测试检验中心是海尔产品的保证体系。其中,工业设计中心包括海高公司、东京设计分部,洛杉矶设计分部、阿姆斯特丹设计分部,里昂设计分部、蒙特利尔设计分部、悉尼设计分部。国际认证中心包括国际认证室、环境参数测试室、电磁兼容测试室、电器安全测试室、声学测试室等。 海尔集团公司的技术创新系统的三个层次是:①海尔中央研

究院——体系核心机构。海尔中央研究院是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机构,是为实现其科技力量的整合和优势资源的优化而设立的集科研、开发、中试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研发机构。在国内外科研机构、知名企业大举进攻国内市场的情况下,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地位,就需要拥有自己的超前技术储备,需要研讨世界上各种先进的技术。1998年12月,海尔成立了中央研究院,研究开发相关领域的超前技术和超前项目,旨在针对行业及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进行跟踪和预测,并及时根据市场的最新发展及时调整集团科技开发整体战略部署,确保集团科技开发的超前性、国际性、整体性。②产品开发中心——中短期产品的设计基地。各事业部所属的产品开发中心,电冰箱研究所、空调器研究所、洗衣机研究所等14个新产品研究所,从事相应产品的应用技术的研究,同时研究开发相关产品,为 市场直接提供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在这一层次上形成当前市场产品、未来2—3年的技术储备能力,同时承担降低成本的工作,各产品研究所同时还从事中短期相关产品的规划工作。即同销售、企划、制造、供应等部门协作编制中短期产品、技术规划。各产品开发中心均有自己下属的中试基地,使科研成果能够迅速的转化和完善。③具有海尔特色的生产一线技改小组。在海尔源头论的思想带动下,海尔生产一线还活跃着小发明小改革的创新小组,他们没有年龄、学历的限制。凭借自己的心灵手巧和实际工作经验,发明出小工具,小方法,使自己和同事的生产效率成倍的增长。有一些员工企业解决了许多生产难题,这些小发明被命名后,在集团内得到推广和肯定。比如,“孔涌刮板”、“强绪支架”、“杨明隔离器”等小发明都出自一线工人之手。海尔每年都对为企业在发明创造、革新改进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职工,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17页

案例分析 案例一希望工程:辉煌与危机 189年10月30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向海内外庄严宣布:建立我国第一个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基金,让千千万万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孩子重返校园。在成立初始,只有10万元注册资金和团中央给的1万元办公经费。在希望工程实施的前8个年头里,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1989—1992年的宣传启动阶段;1992—1994年的蓬勃发展阶段和1995-1996年的巩固提高阶段。经过三个阶段的稳步健康发展,截至1996年年底,全国希望工程累计接受国内外捐款97 800万元,救助失学儿童154万人,援建希望小学3634所。在这几年中,希望工程进行过三次大规模的劝募活动:1992年的“百万爱心行动”、1994年的“1(家)+1助学行动”和1997年的“希望工程国内最后一轮劝募行动”。其中,1992年的“百万爱心行动”采取了“一对一”模式,即通过青基会和全国各级希望工程实施机构的牵线搭桥,使捐赠者(个人或集体)与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结对挂钩,建立直接联系。实行定向资助直至其小学毕业。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小组成员康晓光对“一对一”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百万爱心行动”中提出的“一对一”模式的意义,绝不仅仅限于给捐赠者带来极大的心理满足,成全了他们的慈善成就感,更为重要的是,它建立了一种刚性的自动监督机制。……这种监督机制的建立意义无比深远:第一,它提高了基金会廉洁运作的可能性;第二,提高了捐款的配置效率;第三,赢得了捐赠人的信任,因而也就赢得了他们的捐赠。由于采取“一对一”的资助方式,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内,救助数额奇迹般地增加了50万人。1994年,青基会依靠“国际家庭年”这个大背景,以发行希望工程明信片为契机,展开“1(家)+1助学行动”,突破了过去只是通过大众传媒的宣传和个别直接接受捐款的模式,以遍及全国数万个邮电局(所)为报名点,为捐款人特别是要求结对资助的捐款人提供了一个参与希望工程的简单、快捷的渠道。这是“希望工程”市场化的一次大胆尝试。“1(家)+l助学行动”得到了全社会的积极响应,也是希望工程实施以来接受捐款数额最多、资助成果最显著的一年。全国和省级希望工程工作机构共接受海内外捐款1.8亿人民币,其中,仅青基会接受的捐款就超过了12万笔,是前四年捐款总笔数的4倍,捐款额达到了7 091万,资助失学儿童46.6万人(累计已达到100万人),相当于前四年救助总数,建希望小学524所。 截至1999年,希望工程已经累计接受海内外捐款18.4亿元,这些钱使229万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建起了7 800多所希望小学,被誉为“中国非营利性公益组织品牌”。 1994年1月21日,香港《壹周刊》发表了一篇爆炸性的文章(千里追寻七千万元下落希望工程善款失踪)。在这篇五千余字的文章里,《壹周刊》记者屈颖妍通过对吉林向海乡向海小学和浙江省友谊乡沈塘小学的实地走访调查,报道了种种现象。诸如:“数千万元拨款不知去向”、“向贫农开刀”、“原应受到救助的人反而成了‘强榨’的对象”、“干部孩子占了便宜”、“穷人读破校”、“掠水”(港语:意即贪污)现象到处都有、“港人捐钱无资料”等等。这些说法都是要告诉读者一个结论:香港人为希望工程的捐款“不清不楚”。在文章发表后的5个月里,青基会收到的海外捐款数额急剧下降,平均每月接受香港地区的捐款仅有十余万元,原先打算在香港推出的“1+1”助学计划被迫取消,一些海外募捐活动也被中止,如加拿大“希望基金会”、马来西亚“榕联基金会”,均于1994年初突然取消原定的捐款协议,涉款数百万美元。这次事件严重干扰、破坏了中国青基会的海外募捐的计划,使相当数量的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美好愿望破灭。为了证明希望工程的清白。青基会与《壹周刊》打了长达6年的官司。2000年,香港高等法院判定青基会胜诉,《壹周刊》赔偿青基会350万港币。 青基会的秘书长徐永光对此曾经有一篇文章,题目是《希望工程的八大隐患》。这八大隐患是:(1)体外循环,指一些机构和个人直接给乡、村捐款建校,并冠以“希望小学”之名,但是因用了希望工程的名义又没有希望工程管理机制的监督,加上社会腐败之风的侵扰,难免出问题,希望工程名声因此受损;(2)假名营私,即假冒希望工程之名骗取钱财,这是由于希望工程的名称权如何保护,还找不到一个好办法,也找不到合适的法律依据;(3)体制摩擦,指青基会经常面临尊重捐款人和服从领导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青基会统一的基金管理制度与地方党政领导肆意干扰之间的矛盾;(4)政策风险,中国有关基

公共管理学案例

公共管理学案例及案例分析 2004-12-13 案例一 温州市政府的“无为与有为” 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的无为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有着自身的动力和内因,而政府的“无为”为之提供了重要的外部环境。温州市市长曾说:“在温州,凡理论和实践发生矛盾时,先服从于实践。”于是个体工商业、服务业、家庭工厂、挂户经营、雇工经营、买卖合同、长途运输等,只要上面不管,就都让它发展。 1984年在平阳县钱库镇出现了私人钱庄。当时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坚决取缔,而温州各级政府因为考虑到钱库镇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没有强制取缔,而是在争取钱库镇的银行和信用社率先实行利率浮动改革的试点后,最后钱庄于1989年在无证经营了五年后自行关闭。 在温州人民群众自发发展民营经济的推动下,温州政府顺经济改革的需求,先后出台了许多突破当时政策或在全国率先改革的法规和措施,如中国首份个体工商执照、首个关于私营企业的地方法规、首家实行利率改革的信用社等。 强化市场和质量管理的有为八十年代末,温州的形象和声誉曾一度出现空前的危机。如温州低质皮鞋在杭州武林广场被焚;永嘉的虚假广告;仓南的假商标等。温州的信誉危机强烈震撼着温州政府。为此温州政府转变强化管理职能,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开始全面整顿。并加强质量管理,在外出水陆交通要道设立检查站,对皮鞋、低压电器等产品的出境实行“准运证制度”,严堵假冒伪劣产品的外流。在此基础上温州政府提出“质量立市”的口号,在全国率先制定“质量立市”的地方法规。1992年温州政府继而提出以质量和品牌为核心的二次创业的战略目标。 总之,温州政府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加强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人、物、信息、资金流通的成本。同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主体干预,简化和减少行政审批手续,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限时办理制度,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请结合本章政府基本职能的有关理论分析此案例,对温州市政府的“有为”与“无为”,你是如何认识和理解的? 案例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简要回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新时期,与此相适应,政府机构的改革也随之展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机构分别在1982年、1988年、1993年和1998年进行了四次较大规模的改革。 1982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要求减少副职,提高素质。通过这次改革,国务院工作部门由100个减少到61个,同时也精简了大量的领导职数。此次改革加快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但没有摆脱就机构论机构,就编制论编制的老框框,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没有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因此,改革后在机构和人员数量上有回潮的现象发生。 198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首次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强调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要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强化宏观管理职能,淡化微观管理职能。改革的重点是那些与经济体制改革关系密切的经济管理部门。通过改

MPA公共管理基础真题及解析

年MPA公共管理基础真题及解析

————————————————————————————————作者:————————————————————————————————日期: 2

2007 年MPA 公共管理基础真题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30 分) 1 .西方行政学产生的标志是威尔逊发表的( ) A .《公共行政原理》 B .《政治与行政》 C .《公共行政学研究导论》 D .《行政管理学之研究》 2 .把“经济人”假设引入政府行为理论的公共选择学派的创始人是( ) A .布莱克维尔 B .科恩 C .布坎南 D .威廉姆逊 3 .提出使管理职细化并实行“职工长制”的管理学家是( ) A .韦伯 B .法约尔 C .泰罗 D .德鲁克 4 .阿吉里斯提出“不成熟―成熟理论”的著作是( ) A .《个性与组织》 B .《激励与个人》 C .《工作与人性》 D .《人类动机理论》 5 .现代管理学派中,权变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 .孔茨 B .西蒙 C .卢丹斯 D .明茨伯格 6 .不同时期政府设置的临时办公机构,如各种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属于( )。 A .直线结构 B .矩阵结构 C .直线一职结构 D .职能结构 7 .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里格斯区分的主要行政生态模型的是( ) A .农业社会型 B .过渡社会型 C .后工业社会型 D .工业社会型 8 .从行政体制类型划分来看,实行分离制的典型国家是( ) A .瑞士中国 B .俄罗斯 D .美国 9 .根据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性质,决策可以分为( ) A .单目标决策与多目标决策

创新案例分析——联想

企业自主创新案例分析——联想 在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案例库里,中国企业有两家,其中之一就是联想。在这个名为《中国科技的奇迹--联想在中国》的案例中,哈佛经济学家认为,在全球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里,还没有哪个国家拥有一家全球知名的信息技术企业,除了中国,除了联想。 2002年12月3日,联想又一次聚焦了世人的目光,联想技术创新大会(Legend World)在联想大厦隆重举行,来自英特尔、微软、甲骨文、德州仪器等世界级信息产业顶尖技术精英亲临联想,参加各种论坛和产品展示活动。 多年来,“World”基本上是国际优秀信息技术企业的通行证,国内信息技术企业在其中只能是充当一个配角的角色。联想代表国内IT企业首次坐庄“World”。这使得中外知名企业巨头坐在了中国人的企业里谈经论道,这件事本身正是这种国际化合作潮流的体现,同时也表明中国企业自身技术实力已经开始崛起,能够与世界对话未来。这些都使我们看到了中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曙光。联想的技术创新之路 据联想有关人士称,此次联想之所以能够举办此次盛会,根本的原因是联想在技术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精力。 的确,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在新经济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持续的创新力,创新再生产通过对扩大再生产的否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如果说创新是新经济的动力之源,那么技术创新则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创新要求技术创新作为其坚实的基础,而合理的技术创新方法则可以促进企业创新的整体进程,从而更有利于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身处IT行业,每一个人都有一种紧迫感,因为我们看到,技术创新正在加速前进。例如半导体产业过去用了28年时间才使微处理器的速度达到1GHz;而近20个月以来,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上了3GHz的新高峰! 一.自主创新模式分析 在坚定走技术创新道路的企业发展道路中,基本上有两种模式,业界称之为“爬北坡”和“爬南坡”。所谓“爬北坡”,指的是企业从发展一开始就把自身定位在技术驱动型企业上,在研发方向上直接切入核心技术的领域,在此方面投入巨大的精力。“爬北坡”道路笔直,但比较艰险。 所谓“爬南坡”指的是企业从产品、应用技术层面开始研发,逐渐在技术、资金上积累,逐渐向核心领域进军,最终把自身塑造成技术驱动型企业。“爬南坡”道路平缓,但比较安全。 对于中国的企业而言,“爬南坡”从产品、应用层面向核心技术层面逼近有它天然的优越条件:首先,中国企业位于中国市场的最前端,灵感来源于用户的需求,所以,在产品、应用领域中对用户需求的把握占据了先机。 其次,一旦占据了产品、应用层面的技术制高点之后,必将会带来可观的利润,这就保证了研发的持续性,对于科技创新而言,坚持不懈的投入至关重要。 从联想的技术发展模式而言属于后者,事实证明,在产品、应用技术层面的不断积累,在研发上的持续投入,后者已经在此种发展道路上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2002年,联想万全慧眼智能监控管理系统问世,服务器实现核心技术从“0”到“1”的跨越;3月18日,深腾1800系列发布,高性能服务器实现从无到有

4创新政府公共管理 提高政府管理能力

创新政府公共管理,提高政府管理能力【内容摘要】 本文简述了我国政府的公共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开展公共管理创新。并结合实例对如何更好地推进公共管理创新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公共管理创新,政府管理能力 公共管理,即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利与公共利益。其中,公共事务是公共管理的起点,决定了公共行政走向公共管理的必然态势。 一、当前政府公共管理现况 建国时,我国采取的是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政府的公共管理薄弱。改革开放后,经过四轮较大规模的机构改革,政府职能逐步转变,工作重心也转向了经济建设。其中,1998年进行的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政府机构改革,将政府职能转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来[1]P.255,由此开启了我国公共管理的新局面,使得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不断地完善和提高,公共行政效率得以改善,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此外还提高了公务员的素质,密切了政府和群众的关系,推进了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尽管如此,传统的行政体制改革,大多将注意力集中于人员精简、组织结构调整以及组织的自我更新。然而由于行政组织的惰性,改革往往很难取得成效;另一方面,传统的行政改革由于关注行政组织内部管理的简化,而忽视了政府与环境的关联,也往往使改革处于不推不动,推亦不动的境地。因此,我国的公共管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有: 1、政府改革的被动适应性远远大于主动的前瞻性; 2、政府改革视角的偏狭,政府改革孤立于政治和社会系络; 3、缺乏对政府改革理论上的反思; 4、过于追求效率主义典范,局限性大。 5、在行政执行方面存在缺陷,而行政监督乏力,忽视公共利益。 这些都导致了我国政府管理能力虽然相比过去有较大的提升,但是仍然没有达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如何调整思路,解决公共管理中的诸多问题,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推进改革的不断深入,是本文讨论讨论的主题。 二、政府公共管理创新的目标及措施 “新公共管理”运动是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政府改革运动,对我国公共管理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胡德将“新公共管理”看作是一种以强调明确的责任制、产出导向和绩效评估,以准独立的行政单位为主的分权结构(分散化),采用私人部门管理、技术、工具,引入市场机制以改善竞争为特征的公共部门管理新途径[1]P.223。新公共管理主要是为了解决三个问题:第一是

公共管理制度案例分析三组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三组

————————————————————————————————作者:————————————————————————————————日期: 2

案例一:中国土地估价师协会的性质与职责 中国土地估价师协会经原国家土地管理局批准、民政部审核登记,于1994年5 月在北京正式成立。现业务主管部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同时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的监督管理。中国土地估价师协会是由具有土地估价资格和从事土地估价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自愿结成,依法登记成立的、全国非营利性的行业自律性社会团体法人。协会的宗旨是联合全国土地估价组织和土地估价人员,进行自律管理;引导从业人员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土地估价执业道德,执行专业守则和估价规范,规范从业人员执业行为;促进土地估价师专业知识及专长技能的发展和深造;保障从业人员独立、客观、公正执业,维护支持中国土地估价师独特的专业特点、地位及利益;增进行业交流;调解执业中产生的争议;维护国家、企业和个人在土地方面的权益,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中国土地估价师协会先后在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和国土资源部的支持与指导下,在配合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合理利用、推进土地市场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3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和规范评估行业管理意见》的通知,明确规定土地估价师是国家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设置的六类资产评估专业资格之一,这是国务院对土地估价行业改革与发展的充分肯定。 中国土地估价师协会工作职责主要有:搞好会员自律,配合行政主管部门落实行业管理;引导机构发展,规范机构管理;扩大协会规模,提供会员服务;研究技术理论,制定专业指引;净化估价环境,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开展国际合作,提升社会影响;加强协同配合,联系同业协会共同发展。 目前,中国土地估价师协会会员队伍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高、行为更加规范,全国共有26000余名具有资格的土地估价师,其中执业注册的土地估价师有8000人,执业土地估价机构1700多家。 中国土地估价师协会设有五个专门委员会:专业规划与发展委员会、考试与教育委员会、会籍与组织委员会、技术审裁委员会、财务行政委员会。 中国土地估价师协会应按现行法规实行年度预决算财务管理制度,配备专门的会计人员。会计人员执行国家规定的会计准则,对协会的经费使用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执业的个人会员会费每人每年人民币1000元,非执业的个人会员每人每年人民币100元。团体会员按以下标准缴纳会费:在中国土地估价师协会注册执业的土地估价中介机构团体会员,会费每年10000元;其他团体会员,会费每年2000元。中国土地估价师协会个人会员加入地方协会的,由中国土地估价师协会和地方协会协商,将所收个人会费的一定比例划转地方协会,地方协会不再另行收取个人会费。 中国土地估价师协会会费限用于协会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发展,本着取之有度、用之得当的原则,会费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1、召开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会长办公会、秘书长工作会议以及各专项工作会议; 2、各专门委员会开展活动; 3、协会全职工作人员的工资、社保、福利等和兼职人员的劳务费; 4、租赁办公用房、购置固定资产、易耗办公用品等; 5、对土地估价机构注册、年检和检查等工作; 6、组织开展土地估价理论研究、制定行业技术指引,开展业务交流和行业宣传; 7、编辑出版本会刊物,建立和维护信息网络; 8、协调行业内、外部关系,支持会员依法执业,维护会员合法权益; 9、开展国际交流活动;

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

案例分析题【共l题,20分)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动向 2010年上海市强调在公务员考试录用中提高录用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的比例2010年该市公务员招收70%需要有基层工作的经历。广东省也加大从基层一线考录公务员的力度,计划到2012年,省级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应全部从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考录。四川省也于2010年初规定,省级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原则上应有2/3左右的录用名额面向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和生产一线工作经历的人员。并且,上海市将进一步扩大从优秀村干部和居委会干部中录用乡镇街道机关公务员。市公务员管理部门要求设村的乡镇拿出一定的职位,专门招录任职三年以上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以及符合条件的选聘到村的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有条件的街道经批准可从符合条件的居委会干部中招录街道机关公务员,把熟悉基层、了解民生的基层干部选用到合适的公务员岗位上。 上海市市将建立“先选调、后招录”选拔机制,推动公务员跨部门、跨地区交流。在每年公务员录用考试前,本市将组织开展全市公务员选调交流工作,市级机关、区县机关一般先从区县、机关、乡镇(街道)机关等基层单位选调,一般按从一线专业岗位到综合管理岗位,从基层单位到上级管理部门进行公务员内部选调交流。 此外,上海市公务员主管部门将有计划组织市级机关公务员到基层锻炼,其中市级机关中担任处级领导职务,以及市级综合部门的公务员,任职前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将在三年内有计划地被安排到区县或企事业单位进行为期一年以上的锻炼。市公务员主管部门将每年组织一批市级机关公务员到基层锻炼,各区县、各部门也将结合自身特点,制定本区县、本 部门公务员基层锻炼计划。 上海市公务员主管部门还将对部分职位推行聘任制:各级机关中经济、金融、信息、规划等特殊专业技术职位,将部分通过公开招聘或直接选聘的方式,选拔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社会组织的优秀人才任职,实行合同管理。 试分析案例中体现的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动向及其效果。 要求:请大家根据所给案例材料,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论证,说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理论运用要恰当,逻辑阐述要清楚、观点陈述要明确、字数不少于400字。

公共管理学案例及案例分析

公共管理学案例及案例分析 案例一 XX市政府的“无为与有为” 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的无为XX民营经济的发展,有着自身的动力和内因,而政府的“无为”为之提供了重要的外部环境。XX市市长曾说:“在XX,凡理论和实践发生矛盾时,先服从于实践。”于是个体工商业、服务业、家庭工厂、挂户经营、雇工经营、买卖合同、长途运输等,只要上面不管,就都让它发展。 1984年在平阳县钱库镇出现了私人钱庄。当时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坚决取缔,而XX各级政府因为考虑到钱库镇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没有强制取缔,而是在争取钱库镇的银行和信用社率先实行利率浮动改革的试点后,最后钱庄于1989年在无证经营了五年后自行关闭。 在XX人民群众自发发展民营经济的推动下,XX政府顺经济改革的需求,先后出台了许多突破当时政策或在全国率先改革的法规和措施,如中国首份个体工商执照、首个关于私营企业的地方法规、首家实行利率改革的信用社等。 强化市场和质量管理的有为八十年代末,XX的形象和声誉曾一度出现空前的危机。如XX 低质皮鞋在XX武林广场被焚;永嘉的虚假广告;仓南的假商标等。XX的信誉危机强烈震撼着XX政府。为此XX政府转变强化管理职能,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开始全面整顿。并加强质量管理,在外出水陆交通要道设立检查站,对皮鞋、低压电器等产品的出境实行“准运证制度”,严堵假冒伪劣产品的外流。在此基础上XX政府提出“质量立市”的口号,在全国率先制定“质量立市”的地方法规。1992年XX政府继而提出以质量和品牌为核心的二次创业的战略目标。 总之,XX政府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加强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人、物、信息、资金流通的成本。同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主体干预,简化和减少行政审批手续,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限时办理制度,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请结合本章政府基本职能的有关理论分析此案例,对XX市政府的“有为”与“无为”,你是如何认识和理解的? 案例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简要回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新时期,与此相适应,政府机构的改革也随之展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机构分别在1982年、1988年、1993年和1998年进行了四次较大规模的改革。 1982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要求减少副职,提高素质。通过这次改革,国务院工作部门由100个减少到61个,同时也

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题

四、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题(均为单选题) (1)据报道,某市一家工厂的一个基建项目,在申报过程中,一共盖了745个公章。每个公章代表一个局、处、科或股的“舍我莫过”的关卡,要办事就得逐庙逐神一个个礼拜磕头,甚至还要烧香进贡。无独有偶,该市的另一家集团公司开发的一个住宅小区项目,从1998年9月到2000年7月底,历时18个月,累计办理各类审批手续28项,前后盖了86颗图章,涉及33个审批部门,除土地批租费外,开发企业共支付拆迁费、墙改费、人防费等450多万元,但项目的审批手续却还未完结。 1、此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从体制角度分析源于(D) A.政企不分B.人员分流C.法制欠缺D.配置失衡 2、此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从行政思想和观念角度分析源于(B) A.缺乏服务意识和独立意识B.缺乏服务意识和效率观念 C.缺乏效率观念和法律意识D.缺乏独立意识和法律意识 3、解决案例中问题的切入点应为(C) A.实现人员分流B.建立健全法制C.转变政府职能D.机构协调配置 4、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关于政府职能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B) A.政治职能B.经济社会职能C.文化职能D.军事职能 5、政府可资利用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有(D) A.协调、服务、评估、管理B.协调、服务、生产、管制 C.评估、管理、供应、补贴D.供应、补贴、生产、管制 (2)作为政府调控社会经济重要杠杆的行政审批权,长期以来保持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运转形态,在市场经济下表现出严重的弊端:政府机构职能错位,办事效率低下,吃拿卡要屡禁不止。国务院于2002年11月作出决定,取消789项行政审批。这次取消的789项行政审批项目,涉及国务院56个部门和单位。其中涉及经济管理事务的560项,涉及社会管理事务的167项,涉及行政管理事务及其他方面事务的62项;依据行政法规设定的81项,依据国务院文件设定的88项,依据部门规章设定的279项,依据部门文件设定的303项,依据部门内设机构文件设定的38项。国务院决定要求,各部门、各地区要研究并及时处理行政审批项目取消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认真做好有关工作的后续监管和衔接,防止出现管理脱节。要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建立“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的要求,进一步改变政府职能,继续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政府机构改革、实行政务公开和“收支两条线”管理以及其他有关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 1、在政府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工具中,行政审批属于(D) A.供应工具B.补贴工具C.生产工具D.管制工具 2、政府运用审批权,所针对的主要是(D) A.信息对称和内部性问题B.信息对称和外部性问题 C.信息不对称和内部性问题D.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问题 3、国务院对行政审批改革特别提出的原则为(D) A.自由、放权、合法、合理、公平B.自由、放权、经济、效能、监督 C.合法、合理、经济、公平、责任D.合法、合理、效能、责任、监督 4、行政审批所面对的相对人主要是(D) A.政府主体B.社会主体C.文化主体D.市场主体 5、行政审批要解决的是(C) A.政府准入问题B.社会准入问题C.市场准入问题D.法律准入问题 (3)南京市2004年底开展的“万人评议机关”活动结果揭晓。根据群众评议,社会各界对该

公共管理学简答论述

公共管理学 第一章绪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 四、简答 1、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公共管理的模式有哪些? 答: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1)英美的市场主导模式2)欧洲或莱茵模式3)东亚的政府主导型模式。 2、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公共管理有哪些弊端? 答: 1)政企不分,政资不分;2)机构臃肿,效率低下; 3)权力过于集中; 4)政治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薄弱。 3、入世后,我国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面临哪些严峻的挑战? 答:1)入世对政府管理方式的冲击2)入世对政府管理的法制化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3)入世对公务员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五、论述题1、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区别? 答:第一,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使命不同。第二,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第三,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第四,就人事方面而言,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组织中的人事管理系统要复杂和严格的多。第五,与私人部门的管理不同,公共管理包括广泛而复杂的政府活动,因此它具有明显的政治性或公共性的特点。 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公共管理与其它体制不同点有哪些? 答:1)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政府干预的范围、内容、力度和方式是不同的:(1分) a,20世纪30年代以前,各主要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都奉行自由经济政策,(1分)奉行三个原则: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契约原则、自我负责原则(3分) b,由于爆发经济危机,二战以后,凯恩斯主义成为主流,各主要的西方市

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了干预主义政策(1分) c,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出现“滞涨”现象,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由此兴起(1分) d,80年代以后西方的政府管理改革在相当程度上是按照新自由主义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的思路来进行的(1分)2)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和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差别,各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公共管理的模式也是不同的:(1分)英美的市场主导模式(1分);欧洲或莱茵模式(1分);东亚的政府主导模式(1分) 3、案例分析: 温州市政府的“无为与有为” 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的无为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有着自身的动力和内因,而政府的“无为”为之提供了重要的外部环境。温州市市长曾说:“在温州,凡理论和实践发生矛盾时,先服从于实践。”于是个体工商业、服务业、家庭工厂、挂户经营、雇工经营、买卖合同、长途运输等,只要上面不管,就都让它发展。 1984年在平阳县钱库镇出现了私人钱庄。当时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坚决取缔,而温州各级政府因为考虑到钱库镇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没有强制取缔,而是在争取钱库镇的银行和信用社率先实行利率浮动改革的试点后,最后钱庄于1989年在无证经营了五年后自行关闭。 在温州人民群众自发发展民营经济的推动下,温州政府顺经济改革的需求,先后出台了许多突破当时政策或在全国率先改革的法规和措施,如中国首份个体工商执照、首个关于私营企业的地方法规、首家实行利率改革的信用社等。 强化市场和质量管理的有为八十年代末,温州的形象和声誉曾一度出现空前的危机。如温州低质皮鞋在杭州武林广场被焚;永嘉的虚假广告;仓南的假商标等。温州的信誉危机强烈震撼着温州政府。为此温州政府转变强化管理职能,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开始全面整顿。并加强质量管理,在外出水陆交通

创新案例分析华为

自主创新案例——华为 在过去的30年时间里,大多数中国民营科技企业总是逃脱不了“各领风骚三五年”的宿命,我们也听到和看到太多关于中国民营企业崛起、衰落、倒闭的悲伤故事。但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却成功了!华为从2万元起家,用25年时间,从名不见经传的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成为世界500强和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企业发展史上的奇迹! 一.综述 华为成功的秘密就是创新。创新无疑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法宝,同时它也是一条充满了风险和挑战的成长之路。尤其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创新被称为一个企业的生存之本和一个品牌的价值核心。 “不创新才是华为最大的风险”,华为总裁任正非的这句话道出了华为骨子里的创新精神。“回顾华为2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体会到,没有创新,要在高科技行业中生存下去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这个领域,没有喘气的机会,哪怕只落后一点点,就意味着逐渐死亡。”正是这种强烈的紧迫感驱使着华为持续创新。 华为虽然和许多民营企业一样从做“贸易”起步,但是华为没有像其他企业那样,继续沿着“贸易”的路线发展,而是踏踏实实地搞起了自主研发。华为把每年销售收入的10%投入研发,数十年如一日,近10年投入的研发费有1000多亿元人民币,在华为15万名员工中有近一半的人在搞技术研发。为了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华为在招揽人才时提供的薪资常常比很多外资企业还高。 华为的创新体现在企业的方方面面,在各个细节之中,但是华为不是为创新而创新,它打造的是一种相机而动、有的放矢的创新力,是以客户需求、市场趋势为导向,紧紧沿着技术市场化路线行进的创新,这是一种可以不断自我完善与超越的创新力,这样的创新能力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二.自主创新发展之路 1.小灵通与3G 在国际化战略中,华为与大多数科技公司只盯着眼前利益的“技术机会主义”态度不同,华为对技术投资是具有长远战略眼光的。如在“小灵通”火热时期,UT斯达康、中兴等企业因为抓住了机会,赚了不少真金白银。相比之下,华为在“小灵通”上反应迟钝,却把巨资投入到当时还看不到“钱景”的3G技术研发,华为也因此被外界扣上“战略失误”的帽子。在任正非看来,“小灵通”是个落后技术,没有前景,而3G才代表未来主流技术发展趋势。事实证明,任正非的判断是正确的。华为从1996年开始海外布局,在国内市场遭遇3G建设瓶颈的时候,华为在海外市场开始有所斩获,一路走来,华为如今已成为全球主流电信运营商的最佳合作伙伴。

公共管理制度创新思路

公共管理制度创新思路 一、公共服务“为了什么”:树立“民本位”公共服务理念 政府具有公共性。公民是公共权力唯一合法的拥有者,而政府不过是公共权力的代理人。“公民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可以看成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公民同意选举某人以其名义进行治理,但是被选举人必须满足公民的利益并为公民服务。”[3]268如果政府背离了责任原则,也就背离了政府的公共性,就会失去公民的信任而面临合法性危机。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公民的公共需求应该具有至高无上性,政府应以满足公民的公共需求为己任。政府不应是一个统治和控制机构,如公共政策专家安德森指出的那样,“政府的任务是服务和增进公共利益”[4]222。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开创了执政为民的先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时,论述了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和特点,指出无产阶级政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是为人民服务的政权。政府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勤务员或“公仆”,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通过普选选举政府工作人员,也有权撤换不称职人员[5]12-13。巴黎公社深深影响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以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都遵循了巴黎公社确立的“民本位”理念和为民服务原则。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

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我国人民和政府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是:人民作为整体,在法律上是一切权力的源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享有法律上的最高权力地位,它以再授权的方式将具体的执行权力授予行政机关;掌握行政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律上必须对其授权者及人民代表大会直接负责,并最终向选举产生人民代表大会的全体人民负责;人民有权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公民才是公共权力的最终拥有者,是国家主人,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只是公共权力的代理者,是为实现公民利益提供各种服务的“公仆”。这样的关系定位,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和政府一直坚持的执政和治国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6]14,这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处于执政地位的党与人民关系的再次明确定位。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就是坚持将人民群众置于“根”和“本”的地位,要求党必须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能有任何特殊利益追求,要求政府必须为实现公民利益而努力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施政为了人民、施政依靠人民、施政成果由人民共享。当前,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民本位”的公共服务理念在现实中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部分重大关切还没有得到切实解决和有效回应。创新发展公共管理,首先要牢固确立“民本位”的公共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案例集定稿

公共管理案例分析案例集

目录 1 一场灾难中的伦理困境 (1) 2公立公园的困境与出路 (13) 3强拆之殇:谁之伤?谁之痛? (17) 4旭日关爱:一个慈善基金会的诞生和管理 (27) 5 指尖上的双城记 (42) 6 让流动商贩不再流动 (55) 7 三宝县的集体上访事件 (67) 8 生病的日子 (79) 9 沉重的棉花 (85) 10无形的“围墙”压伤“隐形的翅膀” (95)

一场地震灾害中的伦理困境 摘要:危机状态下,惯常的平衡被打破,利益冲突、情感纠葛、生死较量成为生活的主题,无论是身处其中的经历者还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在危机中都将陷入这样的伦理困境之中:“生命与尊严哪个更重要?金钱和道义能否兼顾?自由与秩序是否可以共存?……”本案例以2010年1月海地大地震为背景,描述了震后无政府状态下,医疗救援人员在生命安全与治病救人天职之间的挣扎;记者兼医生团队在新闻挖掘和救助行善中的摇摆;商人逐利天性与人性大义的争议;大众同理心与猎奇心理的纠结。案例试图唤起人们对灾害伦理的思考,确立一个相对正义的灾害伦理价值体系。 关键词:灾害、伦理困境、价值冲突、海地地震 0.引言 非理性,是风险传播专家彼得·桑德曼博士描述处于危机中大众的核心概念。危机状态下,惯常的平衡被打破,利益冲突、情感纠葛、生死较量成为生活的主题,无论是身处其中的经历者还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在危机中都将陷入这样的伦理困境之中:“生命与尊严哪个更重要?金钱和道义能否兼顾?自由与秩序是否可以共存?……”每个人、每个国家、每个文化种群都有着自己的伦理价值体系,都是其独有价值体系内的专家,那么对于以上问题,是否存在统一的答案?公共危机中是否应倡导建立一套基本的伦理标准? 海地地震之后,政府瘫痪,暴徒横行,整个社会完全失序,源于动物世界中的力量秩序开始占据上风,自然灾害已经演化为社会浩劫。数十万的尸体等待处理,上百万的伤民等待救治,数百万的灾民渴望着最基本的生活物资……在灾民救治,物资分配和秩序重建过程中,何种政策才能够称得上正义与公正?何种价值应被放置于其它价值之上? 1.海地共和国概况 国名:海地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Star) 独立日:1月1日(1804年) 国庆日:1月1日(1804年) 本案例中除海地共和国之外,其它人名、地名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公共管理学案例分析题参考答案

案例分析题【共l题,20分)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动向 2010年上海市强调在公务员考试录用中提高录用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的比例2010年该市公务员招收70%需要有基层工作的经历。广东省也加大从基层一线考录公务员的力度,计划到2012年,省级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应全部从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考录。四川省也于2010年初规定,省级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原则上应有2/3左右的录用名额面向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和生产一线工作经历的人员。并且,上海市将进一步扩大从优秀村干部和居委会干部中录用乡镇街道机关公务员。市公务员管理部门要求设村的乡镇拿出一定的职位,专门招录任职三年以上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以及符合条件的选聘到村的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有条件的街道经批准可从符合条件的居委会干部中招录街道机关公务员,把熟悉基层、了解民生的基层干部选用到合适的公务员岗位上。 上海市市将建立“先选调、后招录”选拔机制,推动公务员跨部门、跨地区交流。在每年公务员录用考试前,本市将组织开展全市公务员选调交流工作,市级机关、区县机关一般先从区县、机关、乡镇(街道)机关等基层单位选调,一般按从一线专业岗位到综合管理岗位,从基层单位到上级管理部门进行公务员内部选调交流。 此外,上海市公务员主管部门将有计划组织市级机关公务员到基层锻炼,其中市级机关中担任处级领导职务,以及市级综合部门的公务员,任职前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将在三年内有计划地被安排到区县或企事业单位进行为期一年以上的锻炼。市公务员主管部门将每年组织一批市级机关公务员到基层锻炼,各区县、各部门也将结合自身特点,制定本区县、本 部门公务员基层锻炼计划。 上海市公务员主管部门还将对部分职位推行聘任制:各级机关中经济、金融、信息、规划等特殊专业技术职位,将部分通过公开招聘或直接选聘的方式,选拔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社会组织的优秀人才任职,实行合同管理。 试分析案例中体现的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动向及其效果。 要求:请大家根据所给案例材料,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论证,说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理论运用要恰当,逻辑阐述要清楚、观点陈述要明确、字数不少于400字。 13年1月题目 案例中主要体现了我国公务员的招募、任用等方面的动向。(5分) 具体如下:其一,公务员招募时面向基层,由逐步扩大有基层工作经验人员的参考比例到全部从基层工作人员中考录。其二,录用时注重向扎根基层、熟悉基层、了解民生的基层干部,尤其是“三支一扶”的高校毕业生倾斜。其三,做好选调与招录相结合的公务员选拔机制,推动公务员跨部门、跨地区交流。其四,在公务员任用方面,推进公务员的基层锻炼计划,要求增加公务员的基层工作经历和体验。其五,对部分专业性较强的特殊职位,引入聘任制,实行合同制管理。(10分) 这些新动向有利于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于部培养选拔链;有利于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解决公务员队伍来源比较单一、结构不尽合理等迫切问题;有利于加强在职公务员的基层工作体验;有利于引导和鼓励优秀大学毕业生、一流人才到基层去,熟悉基层、了解民生、锻炼成长;有利于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增进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5分)

相关文档